怎麼有效的區分和理順歷史上中國北方的各游牧民族,他們互相之間有什麼關聯?

匈奴,東胡,突厥,回鶻,蒙古,契丹,女真,韃靼,鮮卑,羌族,党項,烏蘇,柔然,哈薩克 等等

這些 歷史上中國北方的各游牧民族,互相之間有什麼關聯?

怎麼有效區分和理順他們的關係?


謝邀。

簡單粗暴,直接有效。
以下圖片中的背景來自高德地圖,彩色半透明區域和楷體字是我填充,不絕對準確,只是大概位置和範圍。

從商周時代開始,匈奴和東胡就存在了,他們的位置大概是這樣的:

然後匈奴把東胡幹了。

然後匈奴把東胡幹了。
情況是這樣的:

東胡好可憐!

東胡好可憐!
由於遭受得意忘形的匈奴的打擊,變得分裂,分裂成了兩部分,鮮卑和烏桓:

終於,強大的漢王朝來了,揍匈奴這個王八操的!

終於,強大的漢王朝來了,揍匈奴這個王八操的!
結果就成了這樣:

漢朝時,匈奴分裂成為南匈奴和北匈奴,這就好比南朝鮮和北朝鮮,你把漢朝當美國就行了,南匈奴是漢朝離間來打北匈奴的,俗稱匈奴奸:

漢朝時,匈奴分裂成為南匈奴和北匈奴,這就好比南朝鮮和北朝鮮,你把漢朝當美國就行了,南匈奴是漢朝離間來打北匈奴的,俗稱匈奴奸:

北匈奴宣傳資料:

北匈奴宣傳資料:
你每花一文錢買南人的糧食,都會變成敵人射向我們的弓箭!難道你們還想讓我們在漢貨上花的錢繼續製成弓箭射進我們同胞的頭顱裡面嗎?南匈奴那些拿漢人錢的傻逼,你們就是漢朝人養的一條狗!!!!

鮮卑說:
別嗶嗶了。


鮮卑勢力變得異常強大,正是在東漢末年分三國時乾的,畢竟中原內亂顧及不了他們,匈奴已經被弄得半死了,烏桓被曹操滅了,鮮卑反倒強大起來。從晉朝到後來的五胡亂華時期,鮮卑分成了東、北、西三大部落。

拓跋鮮卑其實就是北鮮卑。

拓跋鮮卑其實就是北鮮卑。
鮮卑貴族慕容氏在西鮮卑和東鮮卑都很有地位,西鮮卑後來在慕容氏的帶領下跑到青海東部安營紮寨,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吐谷渾。

鮮卑參與了晉朝之後的五胡亂華:

(此圖來自維基百科詞條「五胡亂華」)

(此圖來自維基百科詞條「五胡亂華」)
在上圖中,吐谷渾就是西鮮卑的後裔。
那一坨土鱉黃,其實就是烏桓的殘餘。
拓跋、慕容、宇文鮮卑在圖中也有標誌。

鮮卑拓跋部創立了北魏,這就是南北朝中長江以北的王朝,北魏一直跟他們稱為雜碎的柔然死磕。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柔然原本隸屬於鮮卑拓跋部,是拓跋的奴隸,成天干苦力,後來拓跋南遷,小柔然也就闖蕩成了大柔然,並跟原來的主人掐起了架。

從一坨小的,變成了一坨大的。

從一坨小的,變成了一坨大的。


在南北朝時期,柔然也有了自己的奴隸,翻身的農奴當了主人以後更他媽不是人,常常對奴隸拳打腳踢。
負責給柔然煉鐵的部落,是突厥部落,被喚作「煅奴」,意思就是打鐵的奴隸,十分卑微。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


後來的事情你也知道了,突厥把柔然滅了:


注意,這個室韋不是突然出現的,有人認為室韋的發音其實就是鮮卑,鮮卑-森被-室韋。如果的確如此,那麼室韋顯然就是鮮卑後裔了。因此多數觀點認為,室韋主體就是鮮卑,本源一定是東胡。
再說靺鞨,靺鞨其實一直也都存在,一直在中國東北生存。周代、秦朝、西漢時,被喚作肅慎,東漢到魏晉謂之挹婁,南北朝稱勿吉,隋唐時叫靺鞨。

好了,先不扯它們了。
因為大突厥汗國分裂了,這得益於隋朝文臣的離間計,總之,分裂了,分裂成了東西兩部分,就是東突厥和西突厥。
情況是這樣的:

原本突厥可以很牛的。

原本突厥可以很牛的。
可惜南面的隋朝滅亡了以後,迎來的是唐朝。再想南下撈一把,是不可能了。反而被唐朝一窩端,被一窩端的,還有高句麗等等。
於是情況變成了這樣:


然而突厥後來複國了,不過這次復國,突厥內部的部落已經有很多勢力。

為了遏制後突的囂張氣焰,在唐帝國主義偉大領袖玄宗李隆基同志的親切關懷下,回紇(後來叫回鶻)發誓要跟李老闆混,並在李老闆的大力支持下把後突給乾死了,建立了回鶻汗國。

為了遏制後突的囂張氣焰,在唐帝國主義偉大領袖玄宗李隆基同志的親切關懷下,回紇(後來叫回鶻)發誓要跟李老闆混,並在李老闆的大力支持下把後突給乾死了,建立了回鶻汗國。


到了唐末,事情就壞了。
想想吧,想想李存勖他爹臨死前跟他說過的話。在五代十國之前,契丹已經崛起了。而回鶻,則被攆到了西邊。

被攆到西邊避難的回鶻,意志力堅強的回鶻,怎麼可能在這種地方就放棄呢?

被攆到西邊避難的回鶻,意志力堅強的回鶻,怎麼可能在這種地方就放棄呢?
經過一系列的鬥爭,回鶻分成了三大部:

注意,高昌回鶻就是西州回鶻,西州回鶻就是畏兀兒,畏兀兒就是維吾爾。

注意,高昌回鶻就是西州回鶻,西州回鶻就是畏兀兒,畏兀兒就是維吾爾。
為什麼?

回鶻——畏護——畏兀兒——維吾爾

發音都一樣,只是寫法不一樣。

好了,我們知道,契丹繼續壯大,建立了遼朝。
與此同時,南面是宋朝。
請回顧上一幅圖,注意中國東北角那一坨粉紅色的可愛印記,是的,那是女真,人家原來是黑水靺鞨,靺鞨的祖先是肅慎,是挹婁,是勿吉。
他們沒死。
他們還活著。
好頑強!
還特別能生。
最終,他們和契丹、宋朝撕逼,建立了金朝。


然而……
曾經,突厥征伐燒殺的時候,作為柔然底下的兩個小部落被滅族了,他們分別是乞顏部落和捏古思部落。他們只剩下兩男兩女,跑到了遠方定居。但就是這幾個人,在外興安嶺以南休養生息,逐漸壯大,被稱為蒙兀室韋。
回想一下吧!
回想一下回鶻崛起時的畫面:


上圖中的紅點,代表蒙兀室韋,是室韋的一支,也就是說,他們的祖先,往上推是鮮卑,再往上推是東胡。
接下來,蒙兀室韋幹了啥事兒,大家都知道了。
蒙兀,就是蒙古。


室韋在突厥語中發音就叫韃靼。
蒙兀室韋,又稱黑韃靼。
這不是亂講,因為是宋朝到遼朝期間用來黑他們的。
的確很野蠻。
所以漢化程度高的,就被喚作白韃靼或熟韃靼,漢化程度低的,就叫黑韃靼或生韃靼。

蒙兀室韋的領袖,也就是鐵木真他爺爺,建立了蒙兀國,蒙兀國就是蒙古帝國的雛形。
蒙元時期,南方百姓是沒地位的。
可以這麼看:

所以沒法活了的百姓鬧了革命。

所以沒法活了的百姓鬧了革命。
注意上圖中那個存在於濠州的綠點。
他建立了明朝,明朝把蒙古攆了回去。
情況是這樣的:

後期的北蒙,分裂為韃靼和瓦剌。

後期的北蒙,分裂為韃靼和瓦剌。

明初揍韃靼,導致瓦剌有發展機會。
瓦剌發達後,一度南下跟明朝干仗,發生了馳名歷史的土木之變。
瓦剌後來分裂成了四大部:

杜爾伯特(綽羅斯氏)
準噶爾(綽羅斯氏)
和碩特(成吉思汗二弟合撒兒之後)
土爾扈特

準噶爾強暴了其他部落,霸佔了天山南北。

與此同時,女真再度崛起,建立後金。
入主中原,名為大清。

(本圖源自網路)

(本圖源自網路)

至於說哈薩克,那是蒙古帝國四大汗國(窩闊台汗國、察合台汗國、金帳汗國、伊爾汗國)中的金帳汗國分離出來的。哈薩克汗國後來分裂成了大玉茲、中玉茲、小玉茲,一直受準噶爾的欺負。準噶爾後來被清朝滅了,但此前由於太委屈,小玉茲和中玉茲都加入了俄國陣營,只有大玉茲加入了清朝。
清和俄也撕逼,這個大家都知道。

俄羅斯,原本是東歐地盤上的種族,一開始中原王國只有元朝跟它接觸過,被叫做「斡羅思」,其實就是俄羅斯。
它擴張的情況是這樣的:


完。


謝邀。
題主問的題目太太太大了。
我們不妨就按照古代「中國中心論」的視角去看待游牧民族,這樣來看免不了有偏見,但大夥也好理解些。
另外注意:下文所述僅是我自己的認識,出錯難免。
最早,我們也是游牧民族,沒名字,自是自稱高辛氏或者後來編出來的黃帝後裔,生活區域大約在青海黃河源一個叫昆崙山的未知山旮旯里。
然後這支部落逐漸開始遷徙,隨著遷徙的地域和接觸文明的交流不同,逐漸分化為三個集團:遷徙到黃土高原的,最後形成華夏;遷徙到青海甘肅之交的,被稱為羌,也就是放羊娃的意思,最後形成古代羌族;遷徙到青藏高原的,被稱為發羌,也就是披頭散髮的放羊娃,最後形成藏族。
遷徙到黃土高原的這一支,也不知道是名字叫高辛氏部落還是有個著名的首領叫高辛氏已經無法求證了,但這個部落不知道什麼原因,可能是男人體格彪悍丁丁碩大,所以在華北土著部落中取得了配種優勢。
什麼是配種優勢,就是母系社會的殘留影響,一個部落要繁殖,就找其他部落,我們部落的男人和你們部落的女人來一發,你們部落的男人和我們部落的女人來一發,也就是野合,雅稱「桑林之會」。
最後大概也許可能是,高辛氏部落通過戰爭和配種的聯姻關係形成了一個部落聯盟,最終在部落禪讓制解體後高辛氏首領的後裔建立了一個半農半牧的原始國家夏朝。
然後,東北來了一股懂得操縱戰車的游牧民族,自稱他們的老老老祖母和高辛氏來了一發,所以他們也是高辛氏的後裔,他們首先是寄居東夷部落之中,吸收東夷的農耕文化,最後忽然翻臉,征服了鄰居們並推翻了夏朝,建立商朝,逐漸轉化為農耕定居的軍事城邦式帝國。
然後夏朝的一些游牧殘餘就被商朝的軍事打擊下逃亡北方,開始和北方游牧民族融合,形成了土方和鬼方兩個半農半牧的汗國(也可能兩者就是一個)。最終在商朝的不斷征討下,土方和鬼方完蛋了,這時候中國出現了第一個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游牧族群——獫狁。

獫狁可能是被土方和鬼方統治過的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游牧民,他們沒有政權,只有不少各自為戰的小部落,他們取代了土方和鬼方成為了商朝北方的威脅。
這時候,黃土高原上有一支從山西南部遷移來的自稱高辛氏後裔的部落,叫周,他們逐漸立國,最終取代商朝,並四面分封,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懂得擴張領土的准帝國。他們可能和商朝人語言略有不同,因為在他們嘴裡,商朝人稱呼的「獫狁」變成了「犬戎」。
周朝是第一個把游牧民族分類的,他們把跟高辛氏部落曾有過關係的文明程度較低的部落稱為戎,也就是西北的游牧民族,包含羌、發羌以及還沒進化成文明人的一些華夏的親緣部落,以及高辛氏部落征服三苗後流放到西北的三苗後裔(大約是氐人,氐人最初為接近西南夷的矮黑人種,其首領也類似西南夷稱為「詔」)。他們把根商朝起源地或許有關係的游牧部落稱為狄,也就是北方和東北的游牧民族。
首先說戎,戎里文明較高的,有四岳後裔姜姓,姜子牙就是這個集團的人物,所以戎人不一定都是野蠻的游牧部落,也有已經開始文明並融入華夏的。而從商朝末年到周朝,對兩朝威脅最大的游牧民族,就是被歸類為戎的犬戎集團,但這是個集團,並不統一。
到了春秋時期,以秦國和晉國為代表的華夏諸侯對這些戎狄部落開始了大規模的殖民和兼并,基本上一半被同化,一半不願意放棄放羊的生活開始向北方和西方逃亡。
向西方逃亡的戎人,最終接觸到了已經深入到了甘肅北部的塞人,塞人是雅利安人種,和戎人截然不同。逃亡的戎人和塞人最終互相融合,形成了月氏、烏孫這些混血族群。
向北方逃亡的,主要是狄人,也有戎人。他們首先和北方一些不知名的土著游牧部落互相融合,形成了林胡、樓煩等大部落聯盟,本來想著有好日子過了,可是這時候趙武靈王學著他們的打扮來入侵了,於是林胡和樓煩這兩個大部落聯盟還說不清來源就被消滅了,這兩個聯盟的戎人和狄人以及一些不知名的土著游牧部落一半被趙國同化,一半又繼續逃亡找新的能無憂無慮放羊的地方。
然後,在河套地區,這裡本來是高辛氏親緣部落河宗氏游牧的地方,周穆王西征時還為周朝做過嚮導的部落。但這個外來的部落已經被當地土著游牧民推翻了,他們便是威名赫赫的匈奴人。匈奴人霸佔著河套肥美的草場,逐漸收羅被華夏國家驅逐出可農耕區域的戎人和狄人,開始人口劇增,實力暴漲。
另外一些逃亡的戎狄,形成了東胡集團。
然後匈奴就開始東征西討,征服了所有它接觸過的游牧民族。
匈奴征服的主要民族裡,有游牧於俄羅斯葉尼塞河的堅昆部落、游牧於內蒙古東部的東胡部落、游牧於河西走廊的月氏部落等等。
匈奴的統治者部落名,也就是姓氏,為攣提、或者翻譯為虛連提,此後又改姓為劉、赫連。
匈奴的統治者,基本是蒙古人種,長相跟今天的蒙古人差別不大。但其征服範圍極廣,統治的人群人中黃各有不同,譬如堅昆當時大約是印第安人這樣的紅人(又被稱為古亞洲型)、月氏是雅利安人種和蒙古人種的混血、西域各城邦以雅利安人居多,所以不少說某地考古出土匈奴貴族墓墓主是白種人所以匈奴是白種云云的你們可以住口了,個案不能代表一切,哪天氐人的墓葬要是被挖開,指不定還有人說中國人都是矮黑人了。

然後就是鮮卑,由於漢朝和漢朝的忠實走狗南匈奴對北匈奴不斷打擊,北匈奴實力大損,最終被喪屍狂潮一樣的鮮卑人完全消滅,北匈奴的民眾要麼結成小部落依附南匈奴,要麼完全被鮮卑人同化了。
鮮卑是一個統稱,他們語言或許相近但來源各有不同。其中,拓跋氏來源於大鮮卑山的純野人;慕容氏大約是東胡後裔;宇文氏是東胡和匈奴融合產生;禿髮氏是拓跋氏和羌人的融合產生;乞伏氏是東胡、匈奴和高車人混血……
鮮卑人在取代匈奴做了草原霸主後,東起大海西到新疆四面開花,並和塞人與羌人混血的丁零族群(也就是高車人)互相融合,於是鮮卑人里也就出現了不少有明顯白種血統的。

然後是柔然,柔然並非族群,而是拓跋氏還在野蠻階段時部分人離開部落逐漸和逃散的北匈奴融合形成,最終融入突厥和韃靼。

接著是突厥。烏孫、月氏為代表的塞人和羌人混血的混血族群在蒙古高原西部、新疆北部和中亞東部有很多,最初他們被粗暴地統稱為丁零或者高車,因為他們中有個高車部落曾短暫立國。但他們很快就有了一個新的統稱,那就是鐵勒諸部。這並無民族涵義,只是一個粗暴的統稱,鐵勒諸部里,最東邊的是蒙古人種,最西邊的還有很純粹的雅利安人種族群。突厥就屬於這個族群。
鐵勒諸部里,又有一個較小的範圍,稱為烏古斯諸部,這些部落自稱烏古斯或者古斯,而「古斯」「烏古斯」的名字恰恰是漢朝時期塞人羌人混血族群在新疆建立的車師國,車念「gu」。
突厥人的自述,他們曾經在西域有自己的國家,因為被敵人攻破,就逃到高昌,最後又遷徙到阿爾泰山,淪為柔然的鍛奴。基本上可以開腦洞理解為,突厥本是定居的車師人後裔,所以他們會鍛鐵等技術,後來國破家亡淪為游牧民族。
突厥統治部落或者其姓氏,為阿史那。雖然他們是混血,但蒙古人種的特徵較多,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阿史那思摩長相很有白種特徵結果遭受歧視,逼得這個帥小伙最終投了唐。
突厥崛起後,比匈奴人還狠。西征後接壤了波斯,吞併並同化了大量的波斯邊緣和中國沒有任何關係的雅利安人游牧民族,這些人的後裔就是土耳其、土庫曼、亞塞拜然這些自稱突厥的民族。
突厥人徹底摧毀了善於經商的粟特人的國家昭武九姓諸城邦和吐火羅人在南疆的諸城邦,並將其大量同化,這些人最後和突厥的聯盟部落回紇、葛邏祿等形成了維吾爾人和烏茲別克人。
突厥人完全征服了中亞最大城邦康居和另外一些未完成定居化的塞人部落,隨後一些突厥部落和他們共同融合最後形成了哈薩克人。

然後是契丹和女真,這兩者熟悉的人多,他們本是兩個東胡和肅慎範圍內的不起眼的小部落,最後發展壯大,通過蠶食吞併突厥人、回紇人和高句麗人形成民族。

然後便是蒙古。他們是韃靼人的後裔。在突厥的同時代,鐵勒諸部並沒有韃靼人,大約在唐朝中後期,韃靼人登場了。有人認為他們是靺鞨分支室韋後裔,有人認為他們是蒙古高原土著,不過都是猜想,沒有什麼鐵證。我瞎說不當真,我覺得他們大概是鐵勒聯盟稱霸時代的匈奴、柔然離散小部落發展而來,而不是簡單的語言為靺鞨語(接近通古斯語族)的室韋後裔。
韃靼人在突厥汗國後期逐漸形成氣候,在唐末時期甚至和沙陀人有交集,不過隨著女真人的崛起,韃靼人再一次被埋入歷史。等到了金朝時期,韃靼人中的蒙古部落逐漸強大,統一韃靼各部并吞並了不少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突厥語部落,將他們整合為蒙古人,形成了蒙古族。
現代的韃靼人,和古代韃靼人毫無關係,只因為韃靼曾是蒙古語諸部的統稱,蒙古西征後整合了俄羅斯境內的游牧民族將其等同蒙古人的待遇,所以這些俄羅斯的游牧民族就被整合稱為了韃靼人。

另外說下堅昆部落,堅昆部落比較堅挺,因為跟他同時代的部落基本不被匈奴同化就是被鮮卑同化,在後也難逃被突厥同化的過程,可這個部落一直堅挺地存在著,雖然他們也被突厥化甚至蒙古化的厲害,甚至於主體的人種從古亞洲型變為混血白種偏多再變成了混血蒙古人種偏多,但一直自認為非突厥非蒙古,堅挺地在大山上放羊或者當僱傭兵,最後被界定為柯爾克孜人(或吉爾吉斯人)。比較有趣的是,俄羅斯人在界定民族的時候,忽然又發現在葉尼塞河也就是堅昆的老家,居然還有一些留居的神秘部落,他們的生活習俗接近柯爾克孜人,最後喜歡讀書的老毛子就用了「黠戛斯」這個唐朝人對堅昆的稱呼劃定他們為哈卡斯人。
日本人曾經有個萌版地圖,就是用各國國民的原本意思來稱呼各國,其中吉爾吉斯斯坦就被稱為「四十個少女」,許多網友大惑不解,甚至柯爾克孜人也不解其故。其實這是一個古籍中的有趣掌故,古代堅昆人仍為他們是當地的游牧部落和四十個被漢人大皇帝或者大官派來的四十個漢人少女繁衍的後代,據說古阿爾泰語里「堅昆」「吉爾吉斯」就有四十個少女的意思。不過歷史上漢人和堅昆並沒有什麼大規模通婚,但在匈奴汗國時期,堅昆部落曾被封賞給了漢人李陵統治,或許李陵統治時期就促進了堅昆人和其他蒙古人種部落的融合,給了堅昆這個特殊的記憶。甚至到了唐朝時期,堅昆的可汗曾告訴唐武宗自己是李陵後裔,唐武宗還很正兒八經地將堅昆可汗列入宗正籍,也就是承認其為李唐皇族……
當然不論是四十個少女還是李陵,現代吉爾吉斯人和哈卡斯人,都不記得了。

最後說下塔吉克人,他們是波斯化的塞人分支粟特人伊斯蘭化的後裔。


結合現代北方各民族服用,口味更佳。

結合現代北方各民族服用,口味更佳。
註:
1、本圖中存疑的內容有:採信了党項人西遷建立西吳國融入藏族的說法。採信了吐谷渾遺民為土族的說法。採信了未南遷的鮮卑人為錫伯族的說法。採信了契丹人的遺民為達斡爾族的說法。採信了鄂倫春族是靺鞨人而不是室韋人的說法。關於女真人的歷史存疑。
2、沒有採用的說法有:沒有接受柯爾克孜族是賽人後代的說法,沒有接受塔塔爾族有東北室韋人血統的說法。西南彝族與羌人的關係沒有列入。高句麗部分沒有加入圖表。回族這個定位實在是沒法弄了。
3、圖中沒有後世遺民的民族有:鬼方被周朝打敗融入漢族(一說本來就是漢人);烏桓被曹操打敗融入漢人;羯被屠殺乾淨;匈奴西遷,一說到了匈牙利;突厥西遷至中東。


@關毛

我們華夏民族的祖先歷史各個時期:

我們華夏民族的祖先歷史各個時期:
漁獵時期(石器時代)→農業時期(炎黃部落)→農業時期(夏商奴隸制)→農業時期(周朝封建制)→農業時期(秦漢帝制)→…………→農業時期(清朝)→農工時期(中華民國)→工業時期(現在)

就是沒有游牧時候


他們的關係,就像中國的漢唐宋明一樣吧,人還是那一批人,只是名字不同而已。草原上面的算同一個民族的不同的朝代。東北森林裡面的算另一個民族的不同的朝代。至於名字的差異,我看就像我們朝代之間中央政府的發源地不同類似吧


源流關係很簡單:

首先是葉尼塞語系的匈奴,Y染色體單倍群是Q,他是單一系統,但對草原所有其他民族都產生了很大影響

其次是阿爾泰語系諸民族,分為三類來講:
第一類,突厥語族,早期包括鐵勒、突厥、回鶻,均西遷,回鶻的後裔成為維吾爾、哈薩克等等。
第二類,蒙古語族,其祖先為東胡,東胡後來分成兩支,南支鮮卑→契丹 奚→達斡爾,北支室韋→蒙古。還有一個民族柔然,疑似屬於東胡系,但資料較少
第三類,通古斯語族,肅慎→靺鞨→女真→滿族 鄂溫克 鄂倫春

再次是扶余系統,分布在吉林遼寧北朝鮮,獩貘→高句麗 扶余 百濟等→消失,日本人的祖先也屬於此系統

最後一個是東伊朗系統,屬於白人,包括塞種人、大月氏、烏孫、康居、奄蔡、大宛、粟特、波斯、于闐、疏勒等。

另外提一個小系統,吐火羅語族,白人,包括龜茲、車師、焉耆


說實話,其實都是同一伙人,所謂"騎馬的都是兄弟"。
匈奴部強大了——我們都是匈奴人。
鮮卑部強大了——我們都是鮮卑人。
突厥部強大了——我們都是突厥人。
契丹部強大了——我們都是契丹人。
。。。。。。

補充一下:其實都是同一伙人,只是換一批貴族而已。


很多都是一脈相承的,比如東胡鮮卑就屬於一家。(游牧主義頑固分子,對抗中原的反動派)


從鐵血上轉載來的文章 被掩藏的歷史:匈奴、突厥、蒙古的真實關係!

匈奴是現代蒙古人和突厥人的共同祖先,匈奴國是蒙古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這是基本的歷史常識。

古突厥最早也是蒙古人種,高加索相貌是後來才混入。所謂游牧民族,就是到處遊盪的放牧,今年在蒙古草原放牧,過幾年草場鬧雪災、鼠災、蝗災或其他災難時,就可能轉場去中亞草原了,再過十年中亞草原再鬧災時,可能就轉場去東歐草原了,一路掠奪人口,可能一個突厥男人在中亞掠奪了一個波斯女人生一個兒子是混血,十幾年後他混血的兒子在東歐又掠奪了一個俄羅斯女人生個孫子是高加索人了,結果一家人蒙古人種、歐亞混血、歐洲人都有,今天土耳其人以及其他突厥人就是這樣誕生的。


蒙古語和突厥語都是同源,底層辭彙都是相同的,兩種語言分化是西遷後的事情。而西遷前的固有辭彙,在當代蒙古語和當代土耳其語、烏茲別克語是共同辭彙。

[圖]同屬阿爾泰語系的蒙古語、滿語、土耳其語的第一人稱單數分別是bi、bi、b?n;第二人稱單數ci、si、s?n;第一人稱複數bid、be、biz;第二人稱複數ci、suwe、siz。蒙古語和土耳其語有相同的複數後綴(蒙古語nar / ner、土耳其語 lar / l?r),其他共同特點還有很多。

古突厥與今天的突厥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古突厥的直系就是現在的蒙古人。蒙古人屬「留守突厥」,而今天土耳其以及其他的眾多突厥人屬「西遷突厥」。土耳其人和蒙古人一樣,原本也是信奉薩滿教的長生天的信徒,後來才皈依了真主,長生天即「蒙哥·騰格里」,蒙古語是「Mongke Tenger」,突厥語是「Mangu Tangri」。歷史上從蒙古西遷的人幾乎全部伊斯蘭化,現在意義上的「突厥人」的含義即「來自蒙古草原伊斯蘭化的游牧人」。14世紀蒙古金帳汗國和伊兒汗國選擇伊斯蘭化,也是為了迎合和拉攏當地的突厥同胞。隨著金帳汗國和伊兒汗國的伊斯蘭化,當地蒙古人的後裔也成為了新一代的突厥人。14世紀中亞著名的帖木兒大帝就是蒙古爾斯坦的突厥人(即伊斯蘭化的蒙古人),帖木兒屬尼倫蒙古的八魯剌思(Barulas)部,他的祖先在西遷前與成吉思汗的祖先是親戚。

從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到蒙古都是一脈相承的,這點就連稍有良知的國內學者都承認,如《北狄與匈奴》中說:「匈奴語言上的通則與蒙古語言上的通則,不相違背。匈奴、突厥、鐵勒之俗又與蒙古同。近代學者一致承認柔然使用的語言是蒙古語,突厥語又同柔然語,柔然的部族皆高車,蒙古又是鐵勒中土拉河北的部族。這樣,從匈奴、鮮卑、丁零、鐵勒、高車、柔然、突厥到蒙古,世代相接,世系相銜,是為一脈相聯也。」

[圖]蒙古國北部諾因烏拉(Noyon uul)匈奴墓葬中發現的「蒼狼白鹿」圖騰。《蒙古秘史》開篇第一句話這樣寫道:「蒙古人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兒帖赤那(蒼狼)和妻子豁埃馬蘭勒(白鹿)一同過騰汲思海(貝加爾湖)來至斡難河源頭的布爾罕山前住下,生子名巴塔赤罕。」


[圖]匈奴語、蒙古語、匈牙利語的對比。匈奴語和蒙古語相似度達到90%以上。同時鮮卑語詞在《二十四史-》中大量地保存著,和今天蒙古語也幾乎一模一樣。

2006年,法國遺傳學家Christine Keyser-Tracqui用2300年前的古匈奴貴族屍體與現在蒙古地區的蒙古人群體,以及現代安納托利亞的土耳其人群體進行的Y染色體、線粒體、常染色體脫氧核糖核酸分析。結果表明,古匈奴和當代蒙古人為延續世系。

匈奴國末期被自然災害、內鬥折磨得逐漸衰敗,此時四周長期受匈奴欺辱的鮮卑、烏孫、漢朝、丁零、烏桓熱火朝天地進行反攻清算,鮮卑成為攻擊匈奴的主力。公元46年,由於鮮卑和其他部族長年地進逼,加上內亂不斷災荒不絕,曾經雄踞朔原的北匈奴被迫敗退到燕然山(今蒙古國杭愛山)和阿爾泰山地帶。其後奄奄一息的北匈奴又屢屢慘敗,最後由鮮卑在原來匈奴的地盤上建立了強大的鮮卑國,60萬北匈奴成了鮮卑國的主要居民。

2007年的另一項名


為"Genetic analyses on the affinities between Tuoba Xianbei and Xiongnu populations"的研究中,遺傳學者用拓拔鮮卑的mtDNA與匈奴進行對比,結果兩者高度吻合,證明匈奴與鮮卑的基因傳承關係。

[圖]圖門汗,尼倫(柔然)汗國的萬戶長,突厥汗國的創建者和第一任可汗。他是阿史那·吐兀的長子,又被稱為「不明汗」或「伊利汗」。「圖門」在蒙古語中的意思是「萬戶長」。

中國人所謂的「蒙古出自東胡室韋」,是因為宋朝學者洪皓犯下的一個低級錯誤,由於他對地理知識的缺乏,導致了後世中國史學界出現了「蒙古出自東胡室韋」的謬論。室韋和女真僅僅一江之隔,而蒙古在漠北,從《蒙古秘史》第一句,10世紀就在蒙古三河之源的布爾罕山,與室韋隔著幾千里,稍微有點地理常識,了解12世紀的歷史地理的就不會鬧出這樣的笑話。匈奴、鮮卑、柔然都是蒙古種族、蒙古語族,他們稱霸草原的時候,室韋還在母系社會。但中國官方很樂意宣揚「蒙古出自東胡室韋」論,因為這樣一來,蒙古人的起源地就成了「中國東北」了,意圖非常明顯。

原始突厥是匈奴里的北匈奴一支,居住在貝加爾湖西邊,屬蒙古利亞類型,這個地方就是蘇武牧羊之地,當時看管蘇武的匈奴人就是突厥人,貝加爾湖西岸跟西方人居住地很近,當時屬於高加索種人的塞種人游牧地區跟此地接壤,所以突厥人在早期就混入高加索血統很正常,但那個時代突厥還是蒙古利亞人血統為主體的人群,包括到後來的阿史那家族以及之後的塞爾柱突厥皇族都是蒙古人種,就是今天蒙古人的長相。

[圖]突厥國皇族成員Kul Tigin的頭部雕像。


[圖]塞爾柱突厥帝國皇族的頭部雕像。12世紀突厥佔領波斯後,有大量人口從蒙古本土遷移到波斯。

歷史上的匈奴國、突厥國、蒙古國同波斯的關係比同中國的關係還要密切,匈奴國、突厥國的領土都是橫亘東亞中亞的,當時中亞居民是講波斯語的粟特人、塞種人等民族,這些民族也農耕民族,有富庶的城市群,匈奴國、突厥國在東部邊界打中國,在西部邊界跟波斯語民族常年戰爭,並且匈奴國經常直接管理中亞的波斯語城邦。而突厥時代則更直接,則直接鳩佔鵲巢的搶奪了波斯語民族在中亞的城市,進而中亞的突厥融入了波斯血統成為歐亞混血的伊斯蘭人群,所以波斯史書關於匈奴突厥的記載比中國歷史更詳細。

「韃靼」一名,最早記載於西元6世紀,韃靼是使用蒙古語的部族。13世紀初,這些游牧的不同群體成為成吉思汗部隊的一部分,因入侵到歐洲,就被歐洲人統稱為「韃靼人」。

[圖]公元12世紀末的韃靼(塔塔爾)部,韃靼最早的記載出現在突厥國時期的闕特勤碑,稱為Otuz Tatar Bodun(韃靼十三部) 和Tokuz Tatar (九部韃靼),其位置在蒙古的中部。韃靼部是今天蒙古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今天俄羅斯韃靼族的主要組成部分,與俄羅斯人有大規模的混血。這也是如今俄羅斯人與蒙古人血緣上的主要聯繫。


無論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原本都不是民族概念,而是政治集團的概念,他們本身在語言、習俗和基因上都是相通並且一脈相承的。蒙古人不是成吉思汗時代就一夜之間從天上掉下來的,蒙古人的祖先自古就生活在蒙古高原,他們在古代被稱為匈奴人,中世紀突厥和土庫曼人西遷後,突厥的主體留守了下來,成為後世的蒙古人。而突厥西遷也並非中國人所謂的被唐朝擊敗,唐朝之後的五代十國中突厥的一支沙陀人還曾建立過後晉、後唐、後漢、北漢 等幾個政權,突厥留守部族由多個部族組成。12世紀留守突厥的蒙兀爾部里誕生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統一了突厥西遷後分裂的北亞草原,以蒙兀爾的名字命名新的統一國家為蒙古,大蒙古國建立後,北亞草原各留守突厥人都以「蒙古」為這個統一的民族名字,蒙古民族從此誕生,蒙古人就是留守突厥人,蒙古民族誕生前的蒙古人和從北亞草原西遷的所有人都叫突厥人,蒙古民族誕生後西遷的蒙古人再伊斯蘭化後又演變成了新的西遷突厥人,會很自然的融入當地突厥同胞中去。

突厥國建國前,突厥人就叫匈奴人,古代游牧民族和現在的俄羅斯一樣沒有人種概念,講同一種語言居住在各地的人們,在不同時代都以自己的政權名字自稱,突厥人和蒙古人就是這麼誕生的,先有突厥國和蒙古國,後有突厥民族和蒙古民族。不論匈奴人、突厥人還是建國初期的蒙古人,都是同一個群體,他們之間一脈相承的關係並沒有割裂,不是很多中國人眼中的所謂「北方草原經常你來我往的更換民族」。

突厥一部分西遷中亞,定居在河中地區東南部並且伊斯蘭化,就是蒙古爾斯坦地區;一部分留在了蒙古草原,成吉思汗就是這部分的人。蒙古西征的很多地區,其實都是自己的同胞,西遷突厥人的地區,蒙古西徵到多瑙河時,當地還居住著幾個西遷的突厥小部族,這些人日後演變成波黑人的祖

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回紇、蒙古是一個國家的不同朝代,相當於中國的秦、漢、宋、明的傳承概念。反而中國歷史上各朝代都是由外來的游牧民族建立的,秦是戎狄;唐是鮮卑;元是蒙古;清是滿洲。只是中國人一直強調中國的歷史統一性,而重點強調其他民族的不完整性,試圖給人一種錯覺:中國一直是一個統一體,而蒙古你來我往,主人經常更迭。


而中國將其他民族的定義縮到無限小,把所謂「中華民族」的偽定義擴到無限大。現在中國官方為了搞和諧把「中華民族」的大帽子往別人身上一扣,搞得很多民族都很鬱悶。歷史上中國經常被這些北方人滅了半壁江山甚至滅國,如果這些外國人是「中華民族」的話,歷史上那麼多南遷漢人都成阻礙祖國統一和抗拒民族融合的罪人了,楊家將、岳飛、文天祥也都成阻礙祖國統一和抗拒民族融合的罪人了。

因 為中國很多少當代少數民族都跟古匈奴/突厥有關係,外加現在突厥和蒙古民族主體都在境外,而且都有自己的母國,所以歷史書就必須把匈奴/突厥和當代中國的很多民族割裂掉,千方百計的把匈奴/突厥納入所謂的「中國古代少數民族」,現代已經消失掉了。把匈奴/突厥打造成古代民族就跟當代很多少數民族沒有關係 了, 那些少民自然就成了所謂「中華民族「的幾十朵花了。這種史觀起源於蘇聯,蘇聯為了對抗所謂的「泛突厥主義」而編造歷史,把國內的韃靼人與外面的蒙古突厥同胞割裂掉,後來這種史觀被中國照搬。

但是真實的史書和民族關係並不是這樣,匈奴/突厥的後代並沒滅絕。中國千方百計的把匈奴/突厥納入古民族現在已經消失的人群,毫不猶豫的把講匈奴/突厥語言但在不同時代被漢字史書寫成不同稱呼的同一個人群或同一個人群中的 一支,果斷的當做一個跟匈奴/突厥人完全沒關係的新民族,所以讀習慣了國際正常史書的外國人閱讀中國當代歷史書時,經常一頭霧水,「怎麼很多少民都好像從天上突然掉下來的,沒祖宗啊?」;「怎麼北亞草原經常更換主人啊,原來的主人怎麼一夜間都死光光了?」

突厥人原本就是跟今天蒙古人一樣的蒙古利亞類型人種,當代突厥人的語言相近,但人種分一下幾個集團:

[1]部分突厥西遷中亞後,游牧突厥人很少跟波斯人混血,主體還保留原始突厥人血統,還是蒙古利亞類型的人種,比如:哈薩克人、吉爾吉斯人等民族。

[2]原始突厥人西遷中亞後混入波斯語諸民族的血統,農耕突厥人演變成歐亞混血的人種,比如:烏茲別克人、土庫曼人、維吾爾人等。


[3]歐亞混血人種的中亞伊斯蘭化突厥人繼續西遷,西遷的至高加索以西的歐亞混血突厥人混入了亞美尼亞人,希臘人血統,演變成南歐型人種,比如:土耳其人、亞塞拜然人等。

[4]歐亞混血人種和蒙古利亞人種的中亞伊斯蘭化的突厥繼續北移,進入斯拉夫人的東歐,演變成東歐韃靼民族。韃靼人有兩個人種:斯拉夫人種的韃靼斯坦人、伏爾加韃靼人。歐亞混血人種的克里米亞韃靼人、西西伯利亞韃靼人。

就像意淫「漢朝打敗匈奴導致匈奴西遷」一樣,當代歷史憤青們同樣意淫「唐朝打敗突厥導致突厥西遷」。其實動動腦子就會發現,唐朝都滅亡了,留守突厥還有能力建立後晉後唐後漢北漢等幾個政權,突厥貴族石敬瑭都有出賣幽雲十六州的能力。突厥西遷的真實情況是:當時中亞河中地區波斯人的龐大城市群被突厥徹底拿下後,突厥需要遷移大量人口去管理中亞的波斯城市群,而當代伊斯蘭化的突厥文明正是形成在中亞河中地區的前波斯人城市裡,河中地區是伊斯蘭突厥文化的發源地,在此之前在東方時,突厥人就是近代的蒙古人形象,是薩滿教徒而不是伊斯蘭。


一本書就足矣
《草原帝國》


從網上找到一篇文章,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版權歸該文原作者所有!

多位網友指出此文章有漏洞,為免誤人子弟,所以刪除了回答。

還請知乎歷史大神來回答此問題!


有個視頻做的不錯。
http://v.qq.com/cover/z/z4ecb7vm8nxhru4.html?vid=o0017nbbfx7


可以看看呂思勉的《中國民族源流史》,比較直白。


首先要知道中國幾千年來一直是兩大勢力相互交替統治,一方是東亞游牧(東胡、鮮卑、契丹、蒙古、),一方是黃白混血游牧匈奴突厥種(匈奴、突厥、回紇)


匈奴人是塞種吐羅火人和羌藏民族在鄂爾多斯融合的後裔,而史記也佐證了匈奴-突厥一系,最早是源自鄂爾多斯。


4世紀世界民族大南遷,包括歐洲北方的日耳曼人,中國北方的各民族,也西遷和南遷,其中柔然人到達匈牙利一帶,被稱為阿瓦爾,後被法蘭克和馬扎爾聯合吞併。阿提拉的軍隊一定程度上就是柔然人為主,其本人蒙古特徵明顯,顯然也可能是柔然血統。

當時大遷徙很普遍,比如丁零這個民族,在南北朝時代,一部分還在貝加爾湖游牧,而另一部分早就跟隨南下,在河南建立了翟魏政權。


4-5世紀東亞人種鮮卑開始佔據蒙古高原,和匈奴人混血,形成賀蘭、獨孤、鐵弗三大部,拓跋部屬於突厥血統較大的民族,相繼擊敗收復三大部和柔然,以及更北的高車、丁零。歷史上鮮卑人跟匈奴這三大部混合後,君主呈現了一定的白人外貌特徵。


可以說北魏對中國後來發展文化、政治、軍事、衣食住行、都有深遠影響,也是開啟隋唐民族融合、文化開明的一個開始。


而西遷的北匈奴大部分並沒有到歐洲,而是留在了亞洲,就是後來取代泛阿瓦爾(柔然)的保加爾人、厭噠人、可薩人、佩切涅格人、為西遷匈奴後裔,包括7世紀殺回東亞,也就是唐朝時期北方的突厥。


庫曼人又稱古茲人,蒙古人稱其為烏古斯、欽察人實質上是庫曼分支的另一種叫法。金帳(欽察汗國)就是繼承了這一稱呼,的蒙古政權,在蒙古西征之前從哈薩克到匈牙利東都曾是庫曼人的地盤。


讓你天天在廣場上跳廣場舞,你也認識每個大媽。


實際上北方游牧族群可分為草原和森林兩類,能最終長久統治中原地區的一般為森林族群如鮮卑、女真、滿洲。


還有黑水靺鞨,室韋,烏孫,渤海國等


沒有人說 扶余嗎?


坐等安森垚大神來詳細解答


游牧民族,流動性大,只能大概區分。


推薦閱讀:

「中國目前的經濟水平是五年前的香港,十年前的美國」的說法正確嗎?
讀史時,哪些故事讓你動容?
清朝時偌大的故宮怎麼解決取暖問題?
《西遊記》中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識?
宋朝是因為經濟過度發達而間接導致滅亡的嗎?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民族 | 游牧民族 | 少數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