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攝影外包將帶來哪些變革?
@羅昌平:芝加哥太陽時報(Chicago Sun-Times)本周四解僱了全部28名攝影記者,其中包括普利策獎得主John H. White。所有攝影報道將外包給自由攝影師並訓練文字記者使用iPhone拍攝。Chicago Tribune 「我把一輩子都獻給這裡,現在心都要碎了。」一位攝影記者說。
我用專業單反相機拍照超過十年時間。
最近三四年,因為興趣轉移,以及工作關係,我只用iPhone 拍照。
從我自己個人體會而言,『新聞攝影』絕不僅僅只是在『對的地點、對的時機』按下快門那麼簡單。
網路時代的新聞,仍然會由5W構成。新聞攝影同樣也是這樣。什麼時候是對的?什麼地點是對的?攝影記者能比一般人概率更高地做出正確的判斷。
另外,專業單反昂貴的價格是有原因的。它們可以在非常苛刻的工作環境下保持可靠性和穩定性。對於新聞攝影來說,很多時候,攝影記者吃那麼多苦,就是為了能夠在關鍵時候按下快門,並保證拍攝和記錄到了那一瞬間。
iPhone是做不到這一點的。它只能靠人海戰術打概率,然後由後期圖片編輯篩選和甄別。
我認為《芝加哥太陽報》做出了一個激進的選擇。但它未必是歷史的趨勢。從新聞攝影理論上來說,一部iphone和一台無敵馬克兔並無太大區別,都能拍出很牛逼很有價值的照片。放早一點說,沒有那麼多蘋果和尼康佳能,布列松、卡帕他們也一樣用不咋地的相機拍出了傳世經典。技術的進步帶來的是方便,入門的門檻低了而已,但有資格拍出傳世作品的還是少數專業攝影師。
這個消息我也看到了,開始有點悲傷,但想想也沒啥,人挪活樹挪死,換個地方未必活不下去。專業攝影師的眼光是普通人不能比的。如果拼時效性,拼在場,如今他們死也拼不過無處不在的路人甲乙丙丁,但掉頭做專業攝影,發展潛力是很大的。互聯網還提供了更大的市場呢,看他們怎麼轉型而已。
對於芝加哥太陽報來說,他們做了一件愚蠢的事情,也幫這些記者打開了一扇新的門攝影史有時候過多的放在了「the name of the author」上面,自己給自己構建權威性與其本質脫離,尤其是在後解構主義的時代仍然強調「individual photographer」的重要性,過度強調攝影師而忽略了他們產出的許多攝影作品其實是「almost same」。
如果攝影脫離了單純的「審美需求」和「avant-garde/modernism發現」,也許能夠提供更多的出路。近來的攝影史研究也開始關注於「family photo」/「snapshot」 等作為visual culture而不是fine art攝影作品的東西。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行為也許是有益於這種發展的。之前的專欄也寫過了,重複拍攝的照片是否有必要性?甚至連最近的普利策獎也老在討論這個問題,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把攝影師解僱了,也就是把攝影師身份順便解構了,the death of the author is the birth of the reader嘛。怒答!
糾正一下得票最高答案中的錯誤!
Photographic icon
Photographic icon Henri Cartier-Bresson was known for using only one camera, a
Leica rangefinder, and one lens, a 50mm, for almost all of his life"s work.
攝影界標誌性的人物布列松大師聞名於只用一台相機,徠卡,而且只用一個鏡頭50mm,創作了他一生中幾乎大部分作品。
徠卡哎!並不是「不咋地的相機」啊!說起直至今日,還有深圳的童鞋黃京用Leica M4-P拍攝作品獲得了2011年的徠卡年度新人獎。
而布列松更聞名於世的是他那個「決定性瞬間」的理論。事實上,這個理論在新聞攝影中更運用普遍,在藝術攝影創作中,創作的時間段不一定是「瞬間」。
--------------------------------------------------------------------------------------------
其次,目前手機攝影的普及其實是更多填補媒體對於「突發新聞」類別圖片的應對能力。但是攝影的進步,在長期看來,都是「Photo essay」或者項目性攝影作品在推動攝影的進步。
比如LIFE雜誌時期的尤金史密斯,TIME雜誌人物肖像的Platon。
而這些需要大量的理論知識作為攝影的基礎,任何好的攝影作品,絕非臨門一腳,而是基於大量研究、思考而做出來的,整個流程和做論文差不多。
---------------------------------------------------------------------------------------------
報社的攝影任務是很繁雜的,雖然攝影記者能藉助長期廣泛的採訪獲得大量信息和人脈,但繁雜的任務將導致攝影記者無法長期專心跟蹤拍攝某些題材。
Freelance的工作方式可以解決一部分這樣的困擾。
況且自由攝影師這種模式都幾十年了,根本不是新鮮事物。
新鮮事物是GETTY IMAGES這種類型的優秀圖片庫的崛起,藉助互聯網,能夠成為平媒降低采編成本的選擇,但有可能造成內容自主性的限制。互聯網+訂製內容是采編市場自由化的趨勢,也是大量攝影師專業化提高的表現。
新聞攝影外包沒有問題,編輯的能力將至關重要。
技術上,一句話概括:
在突發性新聞事件的報道中,手機拍照將徹底取代單反相機~
一家之言
變革就是:外包是過渡,文圖能力兼具的記者將取代新聞攝影師崗位。
基本的攝影技能是新聞記者的基本素質嘛。隨著影像設備便攜化發展,這些設備已滿足一般性新聞圖片拍攝需求,趨勢不可逆。新聞攝影也應該有新聞的最基本原則嘛:及時,真實。
變革最終結果:人人都能做新聞攝影師!圖片可以通過微博、Instagram等直接投稿給媒體。
此外,在高校新聞課堂上,攝影是基礎課呀(只不過教攝影的老師只能講新聞理論,實踐和影像理論他都不及我),而且目前無論是平面新聞還是電視新聞都走采編合一形式(這個合一,應該是多合一,拍攝、採訪、文字、後期編輯審稿,說白了就是圖文銜接更到位,更省錢)。
題主和答題的,你們都忘了現在是默多克天下嗎?垃圾新聞文案和圖片將會漫天飛
其實雖然說現在手機普及了,有一個好手機也能拍出精彩的瞬間,有的時候作用不亞於專業設備。業餘人員有的時候也可以拿得出讓人驚艷的作品。
但是,新聞攝影畢竟專業性還挺強的。個人認為專業的新聞攝影還是佔據著很大的優勢的。
新聞攝影本來就需要很強的資源積累和設備準備的。
如果多了解一下就會發現的,
好多的經典鏡頭不是碰巧偶遇的,而是之前都有準備過的,通過各種渠道,攝影師獲得信息,根據場地的具體環境還要用具體設備比如長焦相機等進行拍攝。
一個好的新聞攝影師背後的消息資源是非常廣泛而且強大的。這一點普通人比不了。
我覺得新聞外包是賭上了新聞突發性這個特點,
是想廣撒網多撈魚吧。
但是一張好的新聞圖片,並不是賭上這一點就行了吧。碰得到手機不一定能好好記錄下來。或者能記錄下來可能效果有限。
而且專業新聞攝影是嗅覺靈敏,對於某些突發事件提前就能感覺的到。
這個做法,讓人人都能記錄時代。挺好的。而且不管專業還是業餘,都有平等的權利競爭。時間長了了自然就見分曉了。
手機取代單反不是問題,用什麼拍只是手段。
要發的工資少了一點。質量可能會下降一點。
可憐的我失去了新聞攝影記者的工作。
推薦閱讀:
※當競爭對手使用低價策略,應該怎麼辦?
※2014 年有哪些正在迅速崛起的產業?
※為什麼星巴克在中國內地賣這麼貴?
※星巴克(中國)是否存在問題?如有,怎麼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