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照片的直方圖?


直方圖是數碼攝影的核心工具,是「攝影師的X光片」。

掌握了直方圖,攝影師就不再為複雜的測光方式所困擾,也不會被顯示屏、環境光線和個人喜好所誤導,真正做到科學曝光、精確後期。

1 什麼是直方圖?

數碼時代,直方圖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無論是相機的顯示屏,還是後期PS、ACR里的窗口,甚至色階、曲線的工具之中,都可以看到直方圖的身影。


要理解直方圖,繞不開「亮度」這個概念。人們把照片的亮度分為0到255共256個數值,數值越大,代表的亮度越高。其中0代表純黑色的最暗區域,255表示最亮的純白色,而中間的數字就是不同亮度的灰色。人們還進一步把這些亮度分為了5個區域,分別是黑色,陰影,中間調,高光和白色。



當我們用橫軸代表0-255的亮度數值。豎軸代表照片中對應亮度的像素數量,這個函數圖像就被稱為直方圖。

直方圖中柱子的高度,代表了畫面中有多少像素是那個亮度,其實就可以看出來畫面中亮度的分布和比例。比如下面一個直方圖,波峰是在中間偏左的位置(陰影區域),說明畫面中有很多深灰或者深色部分。



上面的這個直方圖,準確來說應該叫RGB直方圖,因為他是由紅、綠、藍三個通道的直方圖疊加後除以3而成的。

我們知道色彩是由紅、綠、藍三原色混合而成。而相機記錄照片的時候,也是分別記錄下了紅、綠、藍每個「通道」下的版本,最後再混合成一張五顏六色的照片。

在相機的照片預覽模式中,我們可以同時看到R(紅)、G(綠)、B(藍)每個通道的直方圖,以及最上面疊加後的RGB直方圖。



在ACR和Lightroom的直方圖面板中,則更加省事兒,連疊加後再除以3都省了,直接把R、G、B三個通道的直方圖,用不同的顏色畫在了一起。

其中灰色的是三個通道直方圖都重合的部分,黃色是綠、紅兩個通道直方圖重合的部分,而紅色則是只有紅通道直方圖的部分。


2 直方圖在前期曝光中的作用

直方圖在攝影前期有3大作用:

(1) 發現照片中的過曝和欠曝區域
(2) 提示環境亮度反差是否超過了相機能記錄下來的寬容度
(3) 幫助我們準確的向右曝光,獲得質量更高的信息記錄。

2.1 發現照片中的過曝和欠曝

我們拍攝照片的時候,相機會通過快門曝光,把現場環境的實際亮度映射到了0到255的照片記錄區間上。

一張理想的曝光應該如下圖,直方圖堆積在中部,最左側和最右側都沒有被切斷(切斷或者溢出,指的是直方圖左右兩個邊緣,有很高的柱子堆積,可以參考再後面兩張過曝/欠曝的直方圖)



一旦我們曝光參數設置不對,照片就會欠曝或者過曝。體現在直方圖上,就是一側邊緣有大量像素堆積,看起來像被切斷了一樣。

一張嚴重過曝的照片直方圖會像下圖這樣,右側被直接切斷,255的純白亮度值那含有非常多的像素


這意味著天空中紅圈裡亮度很高的部分,由於相機硬體的原因,只能以純白色的形式記錄在照片里,細節全部丟失了。同時照片的暗部並沒有多少像素,說明我們並沒有完全利用照片記錄信息的空間。

這個時候就需要通過降低曝光補償,縮小光圈,降低ISO,加快快門速度的方式來減小曝光時間。

類似的,一張欠曝的圖片,最0值的純黑區域也有大量的像素存在,直方圖的左側切斷。需要我們在拍攝時增加曝光量。


2.2 提示環境亮度反差是否超過了相機的寬容度

如果直方圖左側和右側都被切斷,同時出現了上面說的過曝和欠曝現象,(或者一側接觸邊緣,另一側切斷)則意味著環境里的亮度差別太大,相機已經難以記錄下全部信息了。

這個時候直方圖提醒我們,需要使用漸變灰濾鏡或者包圍曝光再後期合成的辦法,來平衡光比了。

例如這張馬六甲清真寺的照片,如果想記錄下暗部區域的枯木細節,則亮部的太陽周圍天空全部過曝溢出,一片死白。直方圖上看,左側接觸邊緣,右側切斷,很明顯環境光比超出了相機的寬容度,我們不可能在一張照片中記錄下所有細節。



因此我們如果要記錄亮部的細節,必然超出相機寬容度的暗部又全部以0值的死黑色記錄了下來,丟失掉所有的細節。


這個時候,我只能用包圍曝光的辦法同時拍下上面的兩張圖片,這樣圖片亮部和暗部被分別記錄在了兩幅圖裡。後期再用蒙板合成兩張圖片,這樣亮暗部信息都被反映在了新的圖像中。



關於如何前期進行包圍曝光拍攝,以及在後期合成,可以參考托馬斯的教程《再大光比也不用怕 - 包圍曝光與曝光合成技術詳解》。


2.3 幫助我們向右曝光

相機記錄信息的時候會同時產生噪點。在較亮區域,因為記錄下的光線多,所以噪點並不明顯。而在較暗區域,相機記錄的光線信號很少,噪點就會一下子突顯出來。

特別是如果後期再對暗部提亮,噪點就會更加明顯。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信噪比」(晶元收到的光線信號與晶元本身噪點數量的比值)太低。

為了提高照片的「信噪比」,2003年攝影師 Michael Reichmann提出了「向右曝光」的概念。即在照片亮部不溢出的情況下,讓照片中的像素盡量的記錄在更亮的區域內。也就是直方圖盡量的靠右,讓高光白色區域總是存在一些像素。

比如這是一張蒲甘照片的最終成品,像素主要是分布在直方圖的中間,體現晨霧的朦朧。



但拍攝的時候,我使用了向右曝光。原圖的直方圖有點「偏右」,我強制讓直方圖進入了右邊區域,但是沒有在最右側被切斷。肉眼看起來原圖是有點輕微過曝的,但後期壓暗後我卻獲得了噪點數量更少的優質照片。


因為相機顯示屏的效果局限,以及人眼對亮部的特別敏感。一般向右曝光的照片直接看起來都是感覺過曝的,很難與2.1中提到的難以挽救的嚴重過曝區分開來。

此時只有直方圖才能幫助我們準確的掌握曝光信息,只要直方圖最右側純白色的位置沒有堆積大量像素,照片就是「向右曝光」,而不是難以挽回細節的嚴重過曝。


3 直方圖在後期影調調整中的作用

一張照片的明暗,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進行解讀。一種是科學的方式,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曝光。一種是藝術的方式,也就是我接下來會講到的影調。

影調,指的是照片明暗所表現出的層次、變化和氣氛。一張照片,或許從科學的角度,我們會說它是欠曝的。但換成藝術的角度,我們卻會說它的影調是低調深沉的,長調有對比的,讓人感受到了自然的深不可測、變化多端。



影調按照類別主要可以分為3大類:

(1)低調,中間調,高調

(2)長調,中調,短調

(3)硬調,軟調

每張照片在這3類中都各自對應著1個風格,比如下面這張照片就同時屬於低調、長調和硬調3大風格。



一張照片的影調和直方圖是緊密相關的,接下來托馬斯就將談談每種影調分類各自對應的直方圖和調整方法。

3.1 低調,中間調與高調風格

低調、中間調與高調風格,主要是談的照片的整體亮度。所以從直方圖裡像素聚集的波峰在哪個亮度區域,就可以知道一張照片是低調還是高調了。

低調照片畫面里黑色深色占的面積大,白色淺色占的面積小,整個畫面的影調比較濃重深沉。從直方圖上看,像素波峰應該堆積在陰影和黑色區域,而高光和白色區域只有很少的像素。



高調照片恰恰相反,畫面大部分是高亮的白色影調,給人以清純、陽光、明朗的感覺。從直方圖上看,像素波峰主要堆積在右側的高光和白色區域。



而中間調的照片是最常見的,畫面中既有黑又有白,但大部分像素都分布在直方圖中間的區域,給人一種正常、中性的感覺。


不同的影調對應著不同的氛圍,沒有哪個最好之說。我們後期的目的,就是依據直方圖,重新調整照片的亮度分布,達到我們想要的氣氛。

例如下面這張冰島照片的原圖,白色的冰川和天空使得像素波峰集中在了高光區域,是一張典型的高調照片。高調照片給人陽光、明快的氣氛。但是我想賦予照片中這個徒步者,在廣袤天地里非常孤寂、渺小的感覺。



所以我在Lightroom里直接把曝光度-2,高光-100,同時使用漸變濾鏡進一步壓暗天空。把直方圖的像素波峰壓到了陰影區域,一下子照片的風格就從高調變成了低調,給人一種壓抑、陰沉、世界盡頭的感覺,達到了我想要的效果。


3.2 長調,中調與短調風格

長調,中調與短調風格,主要是談的照片的亮度分布廣度。從直方圖上看,就是直方圖最左邊到最右邊的距離有所不同。

長調照片是最常見的,照片亮度從最暗的黑色區域一直延伸到了最亮的白色區域。由於亮度分布非常的廣,長調照片一般都是非常有層次感的。比如下面這張挪威佈道岩的照片,前景懸崖的深黑色,中景峽灣的中灰色,和背景天空的亮白色,亮度一下就分開了,顯得層次分明。



中調照片一般更加的朦朧淡雅,從直方圖上看,最左側到最右側的長度只有整個長度的三分之二左右。


夜景照片很多都是中調照片。夜晚本身給人環境黑暗、光線柔和的感覺,如果照片中高光區域太多,對比太強,就會讓照片失去這種氣氛。很多把夜景調的跟白天一樣的片子,就是犯了影調上的錯誤。



短調的照片非常少見也非常的難以把握,直方圖上最左和最右邊的距離在整個長度的三分之一以下,有很強的霧霾感和壓抑感。



調性越長,照片越有層次,調性越短,照片更加壓抑。下面這張新天鵝堡的照片,由於隔著纜車毛玻璃拍攝,照片顯得灰濛濛的。從直方圖上看,原因一清二楚,直方圖的白色和黑色區域缺少像素,照片亮度壓縮在中間,是一張中調的原片。



所以我在Lightroom里把白色提高到了+56,黑色減少到-37,讓像素進入純黑純白區域,充滿整個直方圖。照片從中調變成長調之後,我想要的叢山峻岭的層次感就出來了。


3.3 硬調與軟調風格

軟調照片朦朧而清新,有一種柔光下寧靜的氛圍,細節非常的豐富。從直方圖上看,軟調照片像素亮度分布比較均勻,像梯形一樣,所以細節過渡非常的細膩。


硬調照片對比強,反差大,通過隱去不必要的細節來突出主體。從直方圖上看,硬調照片在高光和陰影區域會各有一個波峰,像素分別聚集在較亮和較暗部分,拉開了照片的反差。



下面這張馬特洪峰的照片,本身就是一張硬調的照片了。但是我覺得它還不夠「硬」,特別是山體暗部還不夠突出,不能體現出山峰那種雄壯的感覺。所以我需要進一步的拉開直方圖中較亮和較暗部分的差距。



下圖是降低照片黑色和陰影,以及加大對比度過後的效果,可以看到直方圖陰影部分的那個波峰更高而且更靠左了,同時高光的波峰也右移了一些。較亮和較暗部分波峰差距拉開之後,照片更加的硬朗、雄壯、威嚴。



硬調片子細節不夠豐富,在拍人的時候一般需要避免。但是在下午或者中午的陽光下拍人,一般都是下面的這種硬調效果,人物黑乎乎的,背景也缺失細節,一點都不好看。從直方圖中我們會發現,兩個波峰分別聚集在陰影和高光區,反差很大。



所以我在ACR面板中把高光-100,陰影+53,讓兩個波峰更靠中間,直方圖趨近於梯形。我們知道中間的曝光度區域細節和影調是非常細膩豐富的,所以這樣調整之後無論人物還是背景都更加好看了。


總結

一張照片的明暗,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進行解讀。一種是科學的方式,也就是曝光。一種是藝術的方式,也就是影調。無論是曝光還是影調,我們都需要一個工具來幫助我們判斷,那就是直方圖。

直方圖在拍攝前期有三個作用:

(1)發現照片中的過曝和欠曝區域
(2)提示環境亮度反差是否超過了相機能記錄下來的寬容度
(3)幫助我們準確的向右曝光,獲得質量更高的信息記錄。

影調按照類別主要可以分為3大類,每種影調也對應了不同形態的直方圖:

(1)低調,中間調,高調

(2)長調,中調,短調

(3)硬調,軟調



如果你對其他攝影話題,比如曲線、星空後期、進階降噪銳化技術等等感興趣,可以關注托馬斯的公眾號 thomaskksj,後台回復關鍵詞「目錄」得到全部90篇教程。

公眾號:thomaskksj

微博:http://www.weibo.com/thomaskksj


直方圖的觀看規則就是「左黑右白」,左邊代表暗部,右邊代表亮部,而中間則代表中間調。

縱向上的高度代表像素密集程度,越高,代表的就是分布在這個亮度上的像素很多。

上圖為例

對於一張「正常」的照片來說,直方圖應該是中間高兩邊低。

這張照片就是如此。

這張照片就是如此。


這張照片的直方圖顯示的信息可以這樣分析:照片的最左側有高度,但是很少。這說明這張照片有陰影,但不多。最右邊也有高度,說明有高光,同樣很少。這就是一張最正常不過的照片了,它的直方圖就是這樣的,可以稱之為「對比度正常的中間調」。
----------------------------------------------------------------------------------------------------------------------------------------------
有些時候,照片的直方圖會變得不正常,比如這樣。


從直方圖可以看出,這張照片幾乎沒有陰影,因為最左側是沒有高度的。不僅如此,這張照片甚至連中間調都沒有多少。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的最右邊像素直接頂到了最高處,這說明這張照片里有著大量的高光,由此可以判斷,這張直方圖對應的應該是高調照片,或者是過曝了。

---------------------------------------------------------------------------------------------------------------------------------------------

---------------------------------------------------------------------------------------------------------------------------------------------
那麼,相反的,有高調就肯定有低調啊,我們來看看低調的直方圖是個什麼樣子。


看到了吧,和高調正好相反,它有大量的陰影而高光很少。照片是這樣的:

-----------------------------------------------------------------------------------------------------------------------------------------------

-----------------------------------------------------------------------------------------------------------------------------------------------
好了,高調低調和中間調的直方圖我們都說了。應該注意到的是這些照片的對比度都很正常,對比度在直方圖上的體現就是高光和陰影部分都有像素。它可以很少,但是必須有,否則照片看起來就很灰了。我們來看一下低對比照片的直方圖吧:


這個直方圖就是比較典型的低對比了,一般出現這樣的直方圖,說明照片幾乎不能看了,就像這樣:

看吧,照片灰灰的,已經沒法看了。

看吧,照片灰灰的,已經沒法看了。
-----------------------------------------------------------------------------------------------------------------------------------------------
當然,也有看起來不錯的低對比度圖片,但它的直方圖不會像上圖那樣極端,一般都是沒有純黑,但高光都比較足。我們來看一下吧:


可以很明顯的看到,直方圖中沒有純黑,一點都沒有,但是高光還是很足的,這種照片就是這樣的:


好了,常見的直方圖就是這麼幾種了。


搬運一張圖,出處見最下方。

搬運一張圖,出處見最下方。@葉明
若有不妥,立即刪除


按256級灰階離散化的概率密度函數


手邊開著photoshop,正好截幾張圖下來。
——————————————————————
所謂的照片直方圖(Histogram)指的是把一定範圍內的圖像數據顯示出來,在攝影里一般用來看照片的曝光情況,或者畫面是否柔和之類的,用途很廣,在校色、甚至CG繪畫上都很有用。

要看懂照片的直方圖首先要知道直方圖代表了什麼。


這是一張圖像的亮度(Luminosity)+RGB三通道的直方圖。
可以看到這裡直方圖的峰值基本都在右側,這是因為圖像本身顏色很亮,亮色的範圍非常大,暗色很少。直方圖的最右邊那一條顯示的是白色(該通道最大值)的量,而左邊顯示的是黑色(該通道最小值)的量,簡單講就是直方圖的X軸代表了從小到大的數,在經典的8bit範圍是0~255的情況下就是從左到右256條豎線,而Y軸代表了畫面里有多少符合這個值的像素。

可以看下白色的直方圖

我們只能看到右邊有一條直線,這是因為這張圖裡只有白色,也就是說LRGB這四個通道里只有它們的最大值是用數據的。

我們只能看到右邊有一條直線,這是因為這張圖裡只有白色,也就是說LRGB這四個通道里只有它們的最大值是用數據的。

顏色不是白色時,情況是這樣的。

這是一張純色的圖,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各通道直方圖的情況。

這是一張純色的圖,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各通道直方圖的情況。

而當圖像有多種顏色時:

四種顏色的情況下直方圖是這樣的,平時看的照片顏色更豐富,所以就可以看到更多的豎線。

四種顏色的情況下直方圖是這樣的,平時看的照片顏色更豐富,所以就可以看到更多的豎線。

再回來看一開始那張圖:

如果這是一張照片的話,單從直方圖就可以看出它有點過曝了。

如果這是一張照片的話,單從直方圖就可以看出它有點過曝了。
如果把它的顏色壓低的話:

看起來曝光更普通了,不過效果貌似沒有之前好==

看起來曝光更普通了,不過效果貌似沒有之前好==
所以要注意圖像效果也不能光看直方圖,它只是給你一些提示,最終效果還是由攝影本身的內容來決定。
(上面直方圖的RGB通道之所以有斷續的現象,是因為我把圖像調暗時丟掉了很多數據,然後把原來只有小範圍的數據放大,所以才出現這種效果。)

PS:上面這片文主要介紹下直方圖是什麼,以及它的作用機理,具體使用技巧請看下面推薦閱讀第一片。
PS2:大部分照相機上直方圖用的是RGB。詳情可以看下面推薦閱讀的第二篇。
————————————————————————————————————————
推薦閱讀:
直方圖的調子與對比度:http://www.cambridgeincolour.com/tutorials/histograms1.htm
直方圖的亮度與顏色:http://www.cambridgeincolour.com/tutorials/histograms2.htm


實名不完全同意目前排名第一的回答。
網上相關的文章多如牛毛,懶得打太多字了,給你個方向教你如何搜索。
為了確保答案的完整,我想說直方圖是有好幾種的:
請分別搜索:

RGB 直方圖(最常用);

明度直方圖;

通道直方圖(R、G、B 各自的通道);

顏色直方圖(未來最值得信賴的直方圖)。


首先,排名第一的作者所講的圖像照片的直方圖是遠遠不夠的。儘管在圖像處理領域內,大部分都是將彩色圖像量化成若干數目的灰度級,統計圖像各像素的灰度級,統計數目,形成灰度直方圖。
嚴格說來,那幾個直方圖只屬於一種而已,差別在於灰度不同。 直方圖種類很多,在灰度圖像中的灰度直方圖;圖像映射在RGB空間中的各種顏色分量直方圖,顏色通道直方圖;在HSV空間中的亮度、飽和度、色度的各種直方圖等。

從理論上說,如果你將圖像映射到某個空間,以每一像素做數據統計,均可以形成統計直方圖的。當然,你採用的映射空間必須具有理論基礎,這樣直方圖才有說服力。(跑題了)


提到照片的直方圖,我們肯定有印象,在相機或軟體中預覽每張照片時都在圖像信息欄見到過這樣一個數軸狀的圖表與照片一一對應。這就是代表圖片中各色調分配比例的直方圖(histogram)。而這些色調,是由通過鏡頭的光線而決定的,因此我們要把直方圖和曝光聯繫起來討論。

圖片來源:http://blog.epicedits.com/2010/01/13/how-to-read-image-histograms/

其中,橫軸從左到右,代表明度上從暗到亮,而縱軸從下到上,代表當前這幅畫面中這種明度的像素數量。通過觀察它,我們就能對這張照片的影調進行分析和再次拍攝調整。

下面我們針對一組圖片案例來詳細分解(拍攝同一場景):

圖片來源:http://blog.epicedits.com/2010/01/13/how-to-read-image-histograms/

1) 第一組:我們從直方圖上可以觀察到,像素從明到暗(從左到右)在數量上比較接近,屬於較平均地分配。

那麼體現在照片上,就是影調層次變化豐富而平均,整體呈現一個中灰大感覺。之後我們以此作為一個不變數來和其他直方圖類型進行對比(後面圖片中用綠色表示)。並作為中等曝光量的效果與其他畫面效果比較。

圖片來源:http://blog.epicedits.com/2010/01/13/how-to-read-image-histograms/


2) 第二組:我們從直方圖上可以觀察到,左右兩端明亮和暗色的像素少於中段中灰明度的像素。那麼體現到畫面上,就是明暗反差較弱,整體色調比較灰的感覺。同時也是光比較小的情況下中等曝光拍攝的效果。

圖片來源:http://blog.epicedits.com/2010/01/13/how-to-read-image-histograms/

3) 第三組:我們從直方圖上可以觀察到,左右兩端明亮和暗色的像素多於中段中灰明度的像素。那麼體現到畫面上,就是就是明暗反差較強,整體色調比較鮮明的感覺.。同時也是光比較大的情況下中等曝光拍攝的效果。

圖片來源:http://blog.epicedits.com/2010/01/13/how-to-read-image-histograms/

4) 第四組:我們從直方圖上可以觀察到,左端的暗調像素較多,右端明亮像素較少,因此畫面整體給人比較灰暗、深沉的整體感覺。同時也是減少曝光量之後拍攝的效果。

圖片來源:http://blog.epicedits.com/2010/01/13/how-to-read-image-histograms/

5)第五組:我們從直方圖上可以觀察到,左端的暗調像素較少,右端明亮像素較多,因此畫面整體給人比較明快的整體感覺. 同時也是增加曝光量之後拍攝的效果.

圖片來源:http://blog.epicedits.com/2010/01/13/how-to-read-image-histograms/

那麼回顧一下,我們可以總結出,在觀察一張照片的直方圖時,需要著重分析其:

a.調性高低
b.反差強弱 (即上圖的橫軸、縱軸)

圖片來源:http://www.cambridgeincolour.com/tutorials/histograms1.html

用在分析彩色圖片的直方圖上,也是一樣,只不過我們關注點在色彩的明度信息上。上圖大致示意了畫面中的色彩對應直方圖中明暗程度。

圖片來源:http://www.cambridgeincolour.com/tutorials/histograms1.html

與前面第一組圖片類似,這是一張明暗色比較灰的照片,畫面感覺比較平淡。

圖片來源:http://www.cambridgeincolour.com/tutorials/histograms1.html

這組圖片,對應前面第三組圖片,屬於明暗低反差的比較平的畫面。

圖片來源:http://www.cambridgeincolour.com/tutorials/histograms1.html

這組圖片,對應前面第二組圖片,屬於明暗高反差的比較豐富的畫面。

圖片來源:http://www.cambridgeincolour.com/tutorials/histograms1.html

這組圖片,對應前面第四組,屬於低調的畫面。

圖片來源:http://www.cambridgeincolour.com/tutorials/histograms1.html

這組圖片,對應前面第五組的圖片,屬於高調的畫面。


這些很好理解,但對於如何判斷什麼樣的直方圖才代表」正確的曝光」,我們需要轉變的思路。其實,只要最終畫面的調性和反差等效果,滿足我們對最終畫面風格預期,就是最合適的直方圖,所謂」正確的曝光」,標準並不是唯一的。

此外,我們提一下第三個要考慮的因素---也就是直方圖兩端點的像素信息的數量,這兩端數量如果較多,便對應曝光過度或不足。

圖片來源:http://www.cambridgeincolour.com/tutorials/histograms1.html

這張圖顯示了畫面亮部曝光過度的情況。

圖片來源:http://www.cambridgeincolour.com/tutorials/histograms1.html

可以觀察到,亮部有一片區域純白,沒有細節。

圖片來源:http://www.cambridgeincolour.com/tutorials/histograms1.html

這張圖顯示了畫面暗部曝光不足的情況.。可以觀察到,亮部有一片區域純黑,沒有細節。

圖片來源:http://ricknunn.com/thoughts/histograms


那麼總結一下:

第一種,像素平均分配在數軸各處,對應畫面色調豐富;

第二種,像素集中在兩端,對應畫面反差強烈;

第三種,像素集中在中部,對應畫面比較灰;

第四種,像素集中在左側,對應畫面為暗調(低調);

第五種,像素集中在右側,對應畫面為亮調(高調)。

看了這麼多,大家之後在處理自己照片畫面時,就應該知道如何選擇對應的曝光效果和目標直方圖類型了。

希望幫助到題主,有問題可以私信再問。

———————————————————

歡迎關注我的個人官方微信(kang-shishi)

如有藝術留學、院校、專業、作品集方面的問題,可私信康石石諮詢


瀉藥

理解照片直方圖的原理
你就看得懂了

-----------

這麼老的題目
多BB兩句

直方圖應該是接觸攝影的任何人
都應該有的基礎知識

這個問題如此沒頭沒腦
也難怪沒多少回答


你要問我怎麼理解直方圖
去哪找直方圖的知識

恕我直言
這就像你問我怎麼煮飯
我告訴你把米淘好下電飯煲煮熟即可

但是你有問我米從哪來
電飯煲怎麼製作
電是什麼

恕我愛莫能助


寫一點自己的見解,不專業。
對新手入門來說,直方圖是圖片色調的直觀體現。

通常有長,中,短、高,中,低兩類。兩類組合就有高長調,中長調,中中調等……

那麼,長短,高低分別指什麼?又能反應什麼呢?
長短指的是直方圖的寬度,高低指的是直方圖中的峰所處的位置
通過看長短,可以馬上知道圖片的色域寬度(不知道有沒有這種說法),越是長,那麼圖片中最亮和最暗部分差距越大,可以通俗理解為對比越強烈。短調的圖片整體色調很接近,容易給人一種霧蒙蒙的感覺。
通過看峰高所處位置,可以知道圖片的整體亮度。越靠左,說明圖片偏暗,靠右同理。也有兩邊高中間低的U形圖,說明圖片對比過大。


借用這張圖


圖片來自李濤老師調色教程!

注意!直方圖並不是固定參數,不是每張圖調成同一個直方圖就一樣美了!
直方圖只是一個信息提示和參照!


照片的直方圖是,對整個畫面的所有像素點的亮度做一個統計,然後畫出一個直方圖來顯示分布。

其他回答中已經提到用途了。直方圖的好處其實只是,不容易看錯,而且在粗略調整的時候可以很容易看出應該如何調(尤其是調曲線的時候,不管是調曝光範圍還是調伽馬能做比較好的參考)。


看懂數軸的含義和單位


點進來一看原來不是我理解的HoG…
這個直方圖用來做均衡的吧?不然機器學習會有亮度偏差


推薦李濤ps教程,看完不止直方圖,別的好多也懂了,這幾天正在看。


推薦閱讀:

有多台 Mac、iPhone 和照相机的家庭,采用什么软硬件来管理大量的数码照片?
為什麼拿相機對著電腦屏幕照相,照片會出現波紋?
原子彈爆炸的場景是怎麼拍攝下來的?
「黑白噪點壓大字,高端貴氣上檔次」的原理是什麼?
目前有辦法拍攝太陽系八(+1)大行星的合照嗎?

TAG:Adobe Photoshop | 攝影 | 設計 | 攝影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