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讓故事接地氣?

經常聽人說,故事要接地氣。無論編劇,媒體,製片,投資人,現在連觀眾都會這麼說,那麼我想問一下,什麼叫接地氣呢,如何讓故事,人物接地氣?它的背後原理是什麼?一味的接地氣是否有其壞處?作為編故事高手的各位,如何把握這個平衡?


說真的,我不討厭「接地氣」這詞兒。因為這詞兒的願望是好的,出發點也可能是好的。這個詞被傳播或者說這個詞的頻繁出現的原因,是因為:貴國的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爺也好,那些身居象牙塔的學問家也好,或者那些獨具一格的藝術家也好,很大一部分人,都有一個通病:他們並不了解普通人的生活,不了解實在的商業運營,不了解地道的社會生態。

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往往視三四五六七八線城市的人為鄉巴佬,有誰認真考慮過他們的文化訴求,他們的生活願望?那些經濟優越的,往往不知道窮人的生活環境,你看不上的餐館也許是別人慶祝的時候才會享用的美食。那些看慣美劇的,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些中老年人對於「抗日神劇」鍾情有佳。中國在發展中造成的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以及巨大的文化上的空白,還有社會分工不斷細化產生的行業差異性,信息化爆炸後導致的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不平等,這些都是導致很多電影里生硬、失真、槽點多,不自然等等的原因。

我在做行業研究員的時候,也有這麼個說法,叫做「On the ground research」,可能可以用來類比。那指的是你要查一個公司,或者弄懂一個行業,就得投入時間投入精力真正深入到地底;而不是誤認為看過搜索引擎上的資料或者買來的行業報告,就懂得一切了。研究製造業,到車間去,去看過那些產品到底是怎麼製成的,一個產品的製作成本,一線管理的車間負責人肯定比坐在辦公室的CFO對數字要更清晰明了。研究消費品,就得到那些散布在各處的店面和超市裡去,那些鋪貨的工人和食雜店的店主對於供應鏈的情況、某個產品的市佔率和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自然有自己的一番了解。研究農業,你不去農田和養殖場去看個幾天,到屠宰場和收購站去問一些話,怎麼能驗證自己從別人那兒買來的資料的正確性?

所以,我覺得「接地氣」應該換一個角度理解,應該鼓勵或者強調的,是這種On the Ground的實實在在的東西。你寫律政劇,就得和法律工作者們好好聊聊,多去各類法庭看看,多了解些案例,甚至熟悉多點法律;寫創業劇,自然要多去觀察創業者們的行為處事,多去了解他們的內心歷程;寫農村劇,也許就該實實在在的在農村呆上一段時間。否則,作品的結果就是律師不像律師,創業者不像創業者,農民朋友不像農民。這就不止是「不接地氣」了,這根本是脫離了現實。

但是,我也能理解羅登老師以及很多朋友對於「接地氣」這詞兒的反感。因為這詞被賦予政治意味了,那種生生的把社會階層剝離開來,讓人各安其命的感覺確實讓人極其不舒服。而且我也覺得這詞兒被嚴重濫用了,在實際運用中,「不接地氣」經常指的是「不符合我對這類事物的看法」或者是「我不認為受眾會喜歡這東西」。呵呵,這類愛用「不接地氣」的,正好是那些最最不「on the ground」的人,倘若有空讓他們談談他們真正覺得「接地氣」的東西,不是網路上抄來的老梗,就是不知道哪兒聽來的爛俗東西;全都是「空中樓閣」。

我們將視線轉移到北美的娛樂業。好萊塢當然也有那些惡意媚俗的電影產品,也有一堆人在寫一些那些爛大街的無聊歌曲,這些就是所謂惡意的「接地氣」。當然,其中絕大多數產品,都很難在市場上取得成功。但另一方面,那些取得成功的商業電影,你幾乎很難說出「不接地氣」的形容詞。

尤其是在電影方面,一個成熟的商業電影,必然從立項和製作之初,就要有清晰的調研、分析和謀劃,至少要從電影的商業計划出發,確定受眾定位,了解這一定位的受眾需求,並且最後將受眾需求融匯到電影的方方面面。講真的,其實「拍電影想賺錢」,這樣的目的一點也不丟臉。並不是所有人都有天賦能夠既拍出傳世經典,又喜獲大眾好評。大家喜歡舉例的《肖申克的救贖》其實票房成績相當一般。至於《美國往事》由於製片方的胡亂剪輯,導致票房滑鐵盧更是經典案例。就算是喊著「站著把錢賺了」的姜文老師,他的《讓子彈飛》可能是他生涯最差水準(當然他的最差水準也是很高的)。所以,把姿態放低點,更On-the-ground一點,做商業電影的時候多考慮受眾的接受度,這事兒不丟臉,全世界都在做。

這其中,迪士尼簡直是一把好手。他們的作品在天馬行空的同時,又能夠不斷的緊跟時代的步伐。如果按照貴國目前的語境,他們在每個時代都很「接地氣」,但每個時代又都不斷的在創新,在超越。同樣的,快有神格的詹姆斯-卡梅隆,他的作品在不斷的創造視覺奇觀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能夠擊打到普通觀眾的情感訴求,不論是《泰坦尼克號》或者是《阿凡達》,除了視覺奇觀外,通俗卻又能夠感動全人類的劇情才是制勝法寶。還有賈德-阿帕圖和他的賤男系喜劇,之所以近十年來,在市場上無往不利,不就是因為他能夠成功撓到北美觀眾的癢處,能夠讓大多數北美男性與自己的生活關聯起來,產生親切感。但是,請注意,他們的成功,更重要的還是他們的那些原創性和創新性。了解受眾的需求,發揮原創的能力製作優秀的故事,不斷追求更好的技術手段和敘事模式,這樣的「接地氣」的姿勢或許會更正確一些。如果你拿著一些從網上抄來的段子,或者是民間流傳的惡俗笑話,就自以為接地氣,這就太蠢了。

另一方面,如果撇開商業向明確的電影,這世上總有一些電影,抱有更純粹的目的。這一點,無論是好萊塢也好,歐洲的名導們也好,獨立電影人也好,總有那麼些更有才華的人,沉浸在電影的世界裡,追求光影之夢。總有些電影的價值,是不能用商業來衡量的。這時候,硬要求什麼「接地氣」都是扯淡。而且,很多的經典作品,往往就是「地氣」。但另一方面,這些電影只要通過合理的商業運營,一樣不會讓投資人虧本。在這一點上,努力的方向不是讓他們去接地氣,而是應該創造可以讓所有優質的電影作品都有機會收回成本的模式和空間。

其實貴國的娛樂業的朋友們,總是想著「接地氣」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他們認為只有拍出全國人民都喜聞樂見的作品才能賺錢。求大求全求「老百姓」們都喜歡的春晚,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但是這兩年的許多成功例子已經表明,其實你的作品只要吸引一小部人群的關注,滿足他們的需求,在商業上也足以成功了。但是,深入到這一小部分人群里,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接地氣」?

所以,我覺得「接地氣」並不一定就是壞事,關鍵是到底怎麼理解這個「接地氣」,還有應該用什麼樣的姿勢「接地氣」。如果你覺得「接地氣」這詞兒噁心了,把他換成「on the ground」也是好的。


我厭惡「接地氣」的說法。

「接地氣」這個詞剛開始流行的時候,大約相當於「通俗」的含義,那麼我無所謂好惡褒貶,頂多就是不使用它。我們也可以給它按照詞典規範下準確定義,到這個時候為止,它都還是中性的意思。

但這個詞很快被一種庸俗的消費主義給徵用了,它的含義就變成了商業化的媚俗,經常用來指盲目迎合消費者的低級趣味。那麼在這個時候,我和「接地氣」也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再然後,「接地氣」這個詞被政治接管了,官方宣傳機構和高規格的文藝工作會議頻頻使用「接地氣」的說法,我們不至於天真地認為它不具備特定的政治含義吧?這時,它基本等同於在回答毛澤東延安座談會中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我們的文藝是為什麼人」,答案是「為千千萬萬勞動人民服務」;以及第二個問題「如何去服務」,即在「普及和提高」中側重於「普及」,在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中側重於下里巴人。官方隨著時代發展更新政治語彙庫,給舊酒換個新瓶子,這種做法難道我們陌生嗎?

到了這個時候,我還能不厭惡「接地氣」?


根據我個人理解,「接地氣」這個詞從不同的人嘴裡出來會是不同的感覺

詞兒是好詞,其實就是說不能假大空,不能矯情,不能想當然(包括各種瑪麗傑克仁波切蘇),不能太脫離現實。說到這裡為免評論區吵成一片要解釋一下什麼叫不脫離現實:並不是說手法非得是要現實主義否定浪漫主義,而是如果手法非現實主義的,在表達時也至少應該讓角色的移情有人類情感的依託,或者達到意象上的精確,比如《天使愛美麗》,《生命之樹》,這個沒有什麼硬性標準,說到底還是看功力。

一些沒什麼想像力和文藝感受力的大牌製片人、編劇、老闆或者老闆身邊的假專業人士會用這個詞來掩飾自己的想像力、理解力的貧乏和打壓一部分有獨特思維的創作者,比如你想了個和他們理念相悖或有偏差的故事,他理解不了,又不願意花時間去理解,就直接來一句「不接地氣」了事。

一些領導會將「不接地氣」作為一個借口,去打壓某些「不符合中國國情」的優秀作品,而希望強化文藝作品的意識形態功能。

總的來說,中國社會的很多社會現實,在信息的割裂和有意識選擇後,都不是我們所知道的樣子,所以確實也造成相當一部分觀眾其實只能知道自己所接觸的「地氣」,而對其他的社會現實缺乏感知力和判斷力,因此也呈現出一種「」不知地氣為何物」以及「簡單移情」的現象,不過這個將不進行延伸討論。

就我個人而言,我是很希望大部分作品都盡量接地氣,接地氣的含義上面已經有解釋——希望每一位創作者都去好好了解自己創作內容的相關信息,多作調查,並忠實於自己的了解而不是迎合市場,另外也請那些領導、製片人、投資人和前輩好好尊重一下真正的「地氣」。


我們中國的許多人,——我在此特別整重聲明:並不包括四萬萬同胞全部!——大抵患有一種「十景病」,至少是「八景病」,沉重起來的時候大概在清朝。-------擼迅

我看一點電影,電視劇看得不多,但是為了證明我是中國人,請讓我擼個十條吧。
以下自問自答。
1.接地氣怎麼來的?
答:我不知道,在很久前最開始聽到後百度才知道什麼意思,我是南方人。
2.接地氣誰最愛說?
答:在北京呆久了的「資深」 電影人和北上的香港電影人。
3.接地氣最愛對誰說?
答:突然「茅塞頓開」被好萊塢浸染的「高齡」電影人對剛入行的年輕人說;導演演員製片出品人在電影宣傳期間接受採訪時對觀眾說。
4.對第一答案 @羅登 和 第二答案 @王豖 有什麼感慨?
答:羅同學的反感恰到好處,比較接地氣;王同學抱大腿廢話連篇,不夠接地氣。
5.接地氣就是反應當下嗎?
答:不是。很多紀錄片都反應過去,甚至反應紀錄和電影本身。
6.接地氣就是給人真實感嗎?
答:不是。我沒坐過游輪,我喜歡泰坦尼克號,我沒坐過牢,我喜歡肖申克的救贖,我沒抽過雪茄,我喜歡教父,我沒摸過槍,我喜歡很多警匪片……我喜歡的電影大多數,或絕大多數更多更好地給我營造了幻覺,而不是真實感。希區柯克訪談——從洗碗池到洗碗池 希區柯克先生回答了一半,一句話中的前半句,他沒告訴你後半句。
7.你認為國內最接地氣的導演是誰?
答:馮小剛導演只有「接」;徐童導演可以占著「地」;沒人夠著「氣」。(導演為舉例)
8.你認為國外最「喜歡」 接地氣的導演是誰?
答:捷克導演,波蘭導演,加一個庫斯圖裡卡。多說一句,最不接地氣的三個導演是「英格瑪伯格曼,塔可夫斯基,小津安二郎」。(導演為舉例)
9.接地氣重要麼?
答:不重要。主要是迷惑年輕電影人,浪費他們的思考時間並開條岔路,你去問國外電影人沒人理會你。《兩桿大煙槍》太英倫,不接美國人的地氣,正因為不接,蓋里奇才被美國佬叫去拍電影,讓皮埃爾熱內太法蘭西,不接中國人的地氣,正因為不接,所以他在天朝的影迷粉絲數只增不減。
10.你如何看接地氣這說法?
答:被利用並被說爛了,它只有1塊錢的本錢,被說成了100快,再說下去要進入基督教和佛教的領域了,我認為可以翻頁了。所謂不拘一格降人才,「接地氣」三個字就是一格,羅登同學的意思就是打破這一格,他是縱向層面考慮,沒有錯,王豖同學的意思就是在任何一格都應該也可以做到最好,就算達成了,她說的也沒錯,不過是在橫向層面考慮。無論如何,我還是認為「接地氣」是無形的精神審查,專門針對年輕人的,仍然以破竹的姿態開展下去,並且已經開始在知乎伸手向大家要電話號碼………………


嘿嘿嘿嘿嘿……
說到接地氣哦,我突然想起之前一個製片助理給我講了某電視劇導演的一個段子,故事是這樣的:

某導一向端莊穩重,識大體、顧大局,深諳「三貼近」之道。
結果有一天後半夜,他喝醉了,趁人不備「刺溜」爬上了路邊一棵樹,再就死活不肯下來了。

誰勸都不聽,叫他:「下來!」,他就抱著樹榦搖頭:「我不!」
幾個回合,動靜越鬧越大,110來了。
他還是騎在樹榦上不挪窩。

警察來了,拽他,他緊抱樹榦倆腳來回踢,幾回下來警察也惱了:「上面有啥好?你不下來,到底為個啥嘛?」
某導一聽這「體己話」,頓時感動地眼淚嘩嘩流。
他抱著樹榦,用他那摧枯拉朽的嗓音嚎啕,
曰:「就讓我在上面待一會兒吧,我接地氣兒接的太久了……」

哦,講完心好痛。T^T


好吧,只在知乎說。

我生平最討厭的東西,就是「接地氣兒」。
現在就是個影視公司的會計或者前台接待,都會說一句:這項目,不接地氣兒!
在我看來,所謂「接地氣兒」,實際就是「緊跟這個社會的下限」。
別以為我危言聳聽,胡攪蠻纏。
這個「接地氣兒」一詞,在中國是有典故的,不是憑空產生的。
所謂「接地氣兒」,來源於中國文藝的「革命現實主義」。
這一點,在 @談天口的回答裡面說的很清楚,我真不知道為何這個答案要被摺疊。

「接地氣兒」,不過是廣場民主的一種變體,即多數人的暴政。「接地氣兒」,只不過是向大眾投降,活在大眾的陰影中,為了暫時的安全。「接地氣兒」,是一種深層次的恐懼,以為和大眾同一層次就萬事無憂。「接地氣兒」,是中國當前民粹化的一種寫照,精英階層已經蕩然無存。「接地氣兒」,不過是一種媚俗,從不想去創造,去引領消費,而只是被動的去迎合。「接地氣兒」,本質上是奴顏婢膝。

在中國「接地氣兒」,電影可以永遠拍春晚小品,永遠不要想去拍《銀翼殺手》和《星際迷航》,更別提啥《三體》。
有些人以為能「接地氣兒」就特別安全,特別保險,特別來勁,一幅坐穩了「接地氣兒」位置高枕無憂的表情,實在噁心。
「接地氣兒」,和什麼貼近生活毫無關係,和能力高低倒是有關係。
「接地氣兒」,安迪永遠不可能逃離監獄。


這是一個老問題,今天才看到。
在我看來,「接地氣」是一個不倫不類的辭彙。尤其當這個辭彙被放倒電影(或者其他藝術形式中)。
這本是一個非常中國化的辭彙,因為我們從古到今,都崇尚人與自然的相互依存關係,尤其讚賞從自然獲得超然力量的思維。於是「吸天地之精華」總是被各種輿論,廣告,法言,神機中利用。因為在我們中國人看來,任何一個人,一件事情,都可以看成大自然延伸到社會群體的一種現象和存在。接地氣,說到底就是從自然中找到存在的天然證據或者本源,以滋證明它的合理性和生命力。當然從這個層面來說,接地氣覺得不是壞事,反而是一種東方特色的,神秘主義的哲學思想。

然而,放倒現今,接地氣已經不在是原來的含義了,它變得表層化和庸俗化。這個」地「,和大自然已經沒有關係了,而是「大眾」的代替詞。所謂的接地氣就是指:必須和大眾審美和現實保持必然和充分的聯繫。
這樣一來,任何一個人,只要來自於大眾,都有權利對藝術作品用是否「接地氣」來作出評判。甚至很多藝術界的頭面人物都在頻頻使用這個辭彙。於是,如下情況出現:

主角如果不是在現實中可以找到的原型,或者原型的複合體——不接地氣。
配角角色如果不「活靈活現「,不經常使用」市井語言「——不接地氣。
基本故事和基本衝突,不能在現實中找到廣泛(重點)的例子和影射——不接地氣
影片核心價值觀,或者說主題,不能體現當下社會」耳熟能詳「的社會話語——不接地氣。

主角雖然有美好的心靈,堅毅的性格,獨立的思考,但是他/她必須還有當下社會小人物(重點)常有的毛病——接地氣。
配角的性格非常好地體現了當下社會各種不良現象,社會問題,但有時是可愛的。——接地氣。
衝突和矛盾能夠在當下社會找到轟動一時的例子,或者社會熱議的話題——接地氣。
影片主題揭示了中國轉型期特有的社會問題和人性局限,當時總體卻讚美了人性美好——接地氣。

這樣一來,如下人物,基本上會因為」不接地氣「而不與考慮:超然於社會的(隱士,修行者,流浪的人等),獨立思考的(純粹的藝術家,不同持見著等,),專註於一般人從不接觸事物的(科學家,獨立研究者等),情感異常的(同性戀,精神病患者,戀物者等),科學幻想中的人,等等。

核心的原因在哪裡?——不自信。
對我們社會的包容性,多元性不自信,對我們電影觀眾的接受度不自信,對我們的電影敘事能力和手法不自信,對我們隊未知領域探索的能力和意義不自信,對審查不自信。總之是不自信。那怎麼辦?只能守舊。

說白了,我們一些人堅持的所謂的」接地氣「,實際上是一種對藝術的陌生和憎恨。」小人物「的苦與樂,才是他們認為最」接地氣「的故事模式——這不過是一種恐懼之後的懶惰。


說直接點,就是是否能反應當下,記住不是copy當下,那是報紙。
要去積攢大量的現實問題,分類,聚集,把這個問題給研究透了。挑選適合的素材進入你的故事。
比如,你搞的是北上廣年輕人談戀愛的故事。
首先要放進一個具體的時代背景,比如就是現在。
現在談戀愛,有幾個焦慮問題?房子?收入?創業?
如果是房子問題,那麼圍繞房子發生的實際問題是啥,沒錢買?限購造成的假離婚?房價漲跌的不靠譜預測?
把問題抽象出來,落實到故事和戲劇衝突里去。
然後,還沒完,要有解決,不能引入就不管了。要敢於提出觀點,讓人物去難受或者happy。而且是圍繞這個問題展開,有現實的邏輯。
做好這個,反應問題,給個觀察的角度。
我覺得行屍走肉一樣接地氣,那種焦慮,那種人與人的衝突不就是真實存在的么,權利的遊戲照樣描寫了當下人內心的掙扎和慾望。
一樣還是房子問題,未必就是現實記錄就是真實,好像房奴那種描寫一點不好玩。
要深入的描寫,極其準確的呈現荒謬,表面是假的,內在是現實的。
比如可以寫天上掉的流星砸毀了主人公剛買的婚房,他老婆如何,丈母娘如何,房產中介會如何?
再比如,鄰居是殭屍,樓下跳廣場舞的大媽是狼人。如何交往?如何讓自己周末睡個懶覺?
故事先吸引人,然後往「真正的真實」里走。


接地氣?我靠我怎麼覺得上面的答案都沒有個說到點的。

什麼是接地氣,我認為指的是基於真實的藝術抽象。比如國畫,內容是基於山水、鳥獸的抽象,我們很容易理解這種抽象,所以我們認為國畫是接地氣的。比如說那些看不懂的現代藝術,內容是基於藝術家思想世界的抽象,觀眾不是藝術家,自然很難理解這種抽象,這種藝術就是不接地氣的。建議閱讀史蒂芬金的關於寫作,國內譯名是《寫作這回事》,他花了很大的篇幅講解什麼叫做接地氣。

比如說我老家門口的大馬路,好死不死杵了一棵樹還長得特別旺盛,根把邊上的地磚都拱了一塊起來,每次經過就不小心被絆一下。然後我寫故事,正好關於家鄉,寫到門前那條馬路,角色一邊玩手機一邊走呢,啪給絆一下。讀者就會驚呼,槽當年老子也是這樣被絆過來的。我寫的這個角色就給人一種真的生活在我家鄉的感覺,這是基於現實的抽象,所以是接地氣的。

文學藝術來源於生活,指的是真實;文學藝術高於生活,指的是對真實進行抽象,所以文學藝術本身就是接地氣的。只來源於生活,不是藝術,因為生活中的衝突密度達不到故事創作的要求,也沒有人有本事把生活原原本本記錄下來。在寫作的時候,即使是日記、博客,也肯定會對生活進行抽象,選出幾個富有衝突的點進行記錄,這樣就誕生了文學。

上面也有人說到找一些現實事件琢磨透了,就是在培養對生活的抽象。因為生活中能遇到磕磕碰碰的事密度太低了,無衝突不成文,所以才要大規模的去研究現實事件。但是,研究現實事件,並不是說一定要從這些事件里下手去講故事,研究現實事件只是快速建立抽象模型的方法,有了抽象模型,就可以套到任意的對象上去。比如說把小丑魚套上了抽象的父愛,就變成了海底總動員,這片子多接地氣啊。

為什麼國內的家斗劇這麼不好看這麼不接地氣,因為這些劇的抽象不是基於真實,而是基於別的作品的創作。我敢說,剛開始播出的家斗劇,肯定是接地氣的,真實反映了這些生活中的問題。但是後面跟風的劇,抽象對象從生活變成了現有的成功樣本,所以作的角色就被抽象得越來越作,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於現實中。這種角色怎麼能引起共鳴,怎麼能接地氣?

最後我要說一句,接地氣和反應當下、熱門事件、敏感詞、政治宣傳有個半毛錢關係。


同意 @Twens IltNu 的觀點,接地氣和反應當下、熱門事件、敏感詞、政治宣傳完全沒關係。如果各位執著於高屋建瓴意識形態,那我也能理解為什麼現在電影都不接地氣了。

「接地氣」不過是個通俗的說法,就是以真實的情感打動人心。製片方投資人的話你就當營銷術語隨便聽聽就好了,他們過的是接地氣的日子么?


引用咪蒙的一段評論

不管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只要準確擊中觀眾某一個情緒點,接下來只要不要太腦殘,就可以等著數錢了。能有一些高明的情節,可以讓觀眾覺得,哇靠,這不是寫我么,這不是我暗戀那個男生么,這不是我想做而沒有做過的事么。然後他們就乖乖上豆瓣打五顆星,寫洋洋洒洒幾千字的劇評……

很簡單是不是?但是我活到現在幾乎沒有在一部國產片里找到過自己的青春,所以崇洋媚外怨不得人。有話題難共鳴、光比慘無感動、有野心少實質,一部電影成功後同類型的馬上跟風複製,YY走上國際的舞台一窩蜂地投入所謂有思想的大製作。有這些毛病在,就別怪人家審查制度了。


從形形色色的答案可以看出,各位答主對「接地氣」本身的理解是迥然不同的。

百度一下「接地氣」的解釋,有如下意思(引自百度百科):

4、在政治、藝術等領域,指廣泛接觸老百姓,與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打成一片。[1]

最近,有人問馮小剛如何做電影,馮小剛很有感觸地說,他之所以被廣大觀眾認可和接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接地氣」。
趙本山自認一群農村人拍這樣一部農村的戲——《鄉村愛情4》還算有把握。「我們這種接地氣的,觀眾比較喜歡。 」
不接地氣、遠離現實一度是央視春晚的軟肋,也是備受公眾批評的一大靶子。後來央視春晚吸收草根明星加盟,不止是吸收新鮮血液,換換風格、變變作料,更想傳遞一種對底層的人文關懷。

可以看出,所謂「接地氣」,是說貼近老百姓生活。然而,「老百姓」包括誰?「生活」如何定義?如何算「貼近」?

例如,「老百姓」如果定義為全體國民,那麼只要貼近這個國家一個公民的生活就可以了,那麼我每天拍省長辦公,這算不算「接地氣」?

再例如,「生活」如果定義為「每天重複的經歷」,那麼一個普通人的生活就是早上起床晚上睡覺,枯燥且無聊。

還有,「貼近」如果定義得低了,那麼更高層次得抽象還有沒有價值?

這些是沒有明確定義的。通過對答主們答案的分析,我大概得出了兩大類「接地氣」的定義,這兩大類也構成了支持與反對「接地氣」的兩派。

第一派,反對派,他們的定義為「狹義的接地氣」,也即,貼近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大量使用普通老百姓,基層老百姓的語言,行為和橋段作為作品的素材。

例如 貓叔,@談天口的答案,就是在談這種接地氣。他們反對「作品一定要接地氣」這種說法,因為藝術本身是高於生活的,對藝術的評判應當以藝術內部的邏輯,藝術自身的價值來判斷,而不是依賴於「個人是否熟悉」。

我認為這是對的。對於完全不懂的東西,我是無法評價,而不是給個差評。前者是謙虛嚴謹,後者是傲慢粗暴。藝術作品不一定非要接地氣。

第二派,支持派,他們的定義為「廣義的接地氣」,也即,貼近人的生活,或者說,符合邏輯。

這個可以通過批駁談天口的答案來論證:

藝術來源於生活嗎?藝術來源於藝術家個人的精神世界。
藝術要符合現實邏輯?藝術是藝術家創造一套自圓其說的作品邏輯。
藝術學上的理論探討,就不說了,夠寫幾大本書的。

從道理上來講,藝術當然來源於生活。「藝術家的個人的精神世界」是由「生活」,也即物質世界建構的。藝術家沒有生活,沒有創作(當然,連活下去都不可能)。只不過這種生活已經成為存在的一部分。

「藝術是藝術家創造一套自圓其說的作品邏輯」,同上,作品邏輯來源於生活邏輯,基於哲學邏輯。當然,很多藝術是對「形式邏輯」的挑戰,例如打破舊有觀念,或者嚴格考察某範疇在某特定情況下違反排中律等。但是這些挑戰事實上早就被如黑格爾,悉達多之類的哲學大師搞過了,從未見藝術家創造了一個哲學流派的。

這裡所謂的作品邏輯,我理解事實上想說的是「作品設定」。這個設定也許是和現實世界完全脫鉤的,例如在藝術作品中的普朗克常數值與本宇宙不同。基於這樣的公理用形式邏輯推導整個作品的情節,如果出現違背就是硬傷。設定可以是藝術的,邏輯肯定是現實的。

因此,廣義的「接地氣」,也即符合現實邏輯,是應該的。藝術作品應當接地氣。

枯燥無味的邏輯論證過程之後,舉個例子來輕鬆一下:

以超人為例。

超人的異能是違反常識的,因此你可以說,超人這部電影並不接「狹義的地氣」,但是縱觀整個電影,是符合邏輯的,只是設定不同,因此,接「廣義的地氣」。

而至於一些高大上的玩意,例如《東方紅史詩》這種,那是倆地氣都不接了。


2011.11.6—11.9索馬利亞自由行速記整理

2011年11月6日

走在瀋陽的街道上,呼吸著清晨的自由空氣,我開始思考旅行的目的地。這是我個人職業生涯第一次有著充足資金和完全自由的旅行,決不能把這寶貴的機會浪費在千人一面的城市或者早就超市化的所謂特色古鎮們身上。

幸虧我包里還有一本大學期間辦過的護照,趕緊翻出來瞅了一眼,還好,沒過期,不過限於我的特殊身份,簽證是個麻煩,要想出去轉轉估計只能選免簽或者落地簽證的國家才行。

在網上漫無目的地搜了搜,大多是成名已久的旅遊聖地,不是我這種初出茅廬的菜鳥能負擔的起的,買完往返機票剩下的錢估計只夠我在機場吹吹空調的。

忽然一條信息引起了我的興趣:北京(PEK)至摩加的沙(MQS),單程3680,往返4580。

在我最關心的簽證問題上是這麼介紹的:理論上來說,前往索馬利亞是需要簽證的,不過對於一個打了二十年內戰、以全國海盜工會為最高權利機關的無政府國家來說,很難想像有誰會去關心您的簽證問題,想去索馬利亞,您只需要帶好護照、機票、錢和足夠多的好運氣即可。

瞬間我就心動了,炎熱的氣候、便宜的價格和不需簽證的待遇看起來就像是為我這次衝動的旅程量身打造的。雖然海盜是猖獗了點,但和指揮學院相比,很難說哪裡的環境更惡劣。

如果普通青年去非洲一般會選擇南非,那麼文藝青年應該會選埃及,而索馬利亞則肯定屬於大部分二逼青年鍾愛的選項。

動車到北京站已經是下午一點多了,網上訂的機票是下午四點十八分,所以沒時間在北京多做停留,以前總聽說在戰火紛飛的第三世界國家五星紅旗比防彈衣好使,於是果斷去買了一幅裝在包里,雖然掛著五星紅旗的船他們也沒少搶過。

在機場候機的時候看了幾篇關於索馬利亞的深度報道,說實話還是差點慫了,不過轉念一想,以索馬利亞海盜的專業程度,能求財時是基本不會撕票的,否則會被同行恥笑為沒有技術含量的殺人犯。再說,能在危機四伏的天朝存活至今,區區索馬利亞估計也奈何不了我。

鼓勵著自己上了飛機,臨關機前給父母發了簡訊,說學院這幾天要組織一周野外拉練,暫時無法聯繫云云。以免他們找不到我時亂擔心。

這趟航班上大部分都是黑人,不過看起大多溫順平和的樣子,遠沒有他們的同胞褲衩拖鞋背把AK就敢動輒和萬噸巨輪叫板的豪邁氣概。

後來我才知道這些人基本都是良民,大都是去摩加的沙或附近城市打工的,海盜們也需要衣食住行吃喝玩樂,但自己本身不事生產,所以就需要有人來提供這一切。這很像中東的石油國家們,本國人民早已被石油美元腐化墮落,於是大把的工作機會成了外鄉人的金礦。

有人說當你邁出第一步時其實旅行就已經成功了一半。但無論去往怎樣的目的地,飛機上的旅程總是一樣的單調和無聊,所以我就果斷的睡著了。

大約七個多小時後,我乘坐的班機於當地時間六號下午六點二十分安全抵達摩加的沙,沒有晚點,也沒有遇到火箭炮的襲擊,真不愧是六六大順的好時辰。

臨下飛機時我專門問 了問空姐索馬利亞有什麼值得一玩兒的地方,當她得知我是第一次來時,只是眨巴著美麗的大眼睛說:「God bless you. ",瞬間讓我有了一種易水蕭蕭的感覺。

摩加的沙國際機場並沒有我想像中破敗頹靡的樣子,設施完善且現代化,候機樓東側的免稅品商店裡有你能像想到的一切商品,從迪奧的化妝品到江詩丹頓的手錶,應有盡有,不過擺在最顯眼位置的赫然是一把純金打造的沙漠之鷹,瞬間襯得周圍的一眾奢侈品都弱爆了,連一般情況下最能彰顯純爺們兒氣場的zippo打火機都透著一股初中生叛逆期的青澀和幼稚。

摩加的沙是一座以白色為主的城市,道路不寬,卻出人意料的乾淨,路兩邊大都長著高大的棕櫚樹,最常見的車就是豐田的小皮卡,偶爾也能見到牽著駱駝的老人慢悠悠的晃過馬路。

華麗的沙灘褲、人字拖和各種AK或者仿AK是當地上班族的標準裝備,正常的就好像我們這裡西裝革履背著各種筆記本的白領們。

我定的Mzuka酒店離機場不遠,是為數不多的當地部族武裝和海盜們都願意派人保護的地方之一。因為海盜們獲得的贖金和部族武裝靠販毒和走私獲取的活動資金都需要專業人士來處理,而這些人通常都很忙,不願意住在離機場太遠的地方。

我在酒店的一間沒有窗戶的單間(因為那比較便宜)內結束了舟車勞頓的一天。


2011年11月7日

早上一睜眼已經十點多了,恍惚間記得昨天似乎忘了吃晚飯,於是隨便洗了洗就出街覓食。外面天氣很熱,大概有二十三四度的樣子,讓昨天還在東北苦寒之地我幸福不已。

出了酒店向左轉,走過大約兩個路口就是Yhama大街,摩加的沙最著名的美食聚集地。道路不寬,雙向兩車道,但是人氣很旺,兩邊店鋪和招牌鱗次櫛比,車如流水馬如龍。

看來席捲全球的金融寒潮也奈何不了這個以暴力為主要出口物的非洲之角。索馬利亞以前主要以索馬利亞語和阿拉伯語為主,但戰火和海盜生意不斷吸引著操著各種口音英語的外國人來這裡淘金,於是英語漸漸成了這裡的主要語言,所以簡單的交流和覓食對我來說並不是問題。

隨便找了一家黑人開的小店(友情提示:Yhama大街有很多號稱正宗的法國餐廳,千萬不要去,除非你對駝峰龍蝦湯和銷魂的羊油冰激凌有濃厚的興趣。據說有人曾在品嘗過這兩道菜後聽到「法國」倆字都會引起控制不住的嘔吐癥狀),點了一份「蘇利南」烤餅、兩串蔥烤駝峰和一壺甜茶。

「蘇利南」是摩加的沙特有的一種小吃,用猴麵包樹果實里的澱粉做成麵餅,將腌制好牛羊肉塊和著乳酪包裹成三角形的餡餅,再塗上橄欖油烤制而成。一口下去,牛羊肉的鮮味兒和奶香纏綿於舌尖,被猴麵包果的清甜和橄欖油的香味包裹著暖哄哄的沉到胃裡,實在是對饕餮者的最高獎賞。

怪不得曾經有位來過索馬利亞的前輩飽含深情的推薦:「為人不食蘇利南,逛遍東非也枉然。」

相較之下烤駝峰串就要普通些了,只不過勝在原料多脂,油厚蔥辣,香料奔放濃郁,細品之下也僅僅是比國內的羊肉串多了幾分異域風情而已。

甜茶則很適合充當正菜的配角,夠濃夠釅,十分解油膩,還有几絲甜味,估計是煮茶時加了蜂蜜的緣故吧。一頓飯用了十二刀,算是物超所值。

吃完飯雇了匹駱駝在城區閑逛,發現摩加的沙的街頭雖然沒有紅綠燈,但交通秩序竟頗為井然,路口少見加塞和別道的車,甚至偶然出現的一輛蘭博基尼居然很禮貌的禮讓著破破爛爛的豐田皮卡們,絲毫不見國內的飛揚跋扈。

不過這也很好解釋,在這個槍比人多的無政府國度,很難說你囂張的搶道換來的是一次超車的機會還是一排碩大的彈孔。再說海盜這門生意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很少有人忙到一秒鐘幾十萬上下。

悠閑的時光總是過的飛快,一轉眼日已西沉,出於安全的考慮,我早早就回到了酒店,結束了第一天的行程。


2011年11月8日

今天照例睡到中午才起床,酒足飯飽後在街上漫無目的的閑逛,正在尋思從哪兒能去找個海灘晒晒太陽,冷不丁背後有人拍了我一下,一扭頭髮現是個金髮碧眼的漂亮姑娘,和我差不多高,問我知不知道Sukiwen海灘怎麼走。

我說那是不是個海灘我不知道,不過來的時候好像看過這麼個路牌兒,你要沒什麼事兒我可以帶你過去看看。於是結伴而行。

問了問,得知她是瑞典人,也是來旅遊的。問她為什麼選擇這裡,她說自己是維京人的後裔,所以就一直很好奇現在的海盜跟自己的祖先們是否還一樣。敢情還是趟尋根之旅。

自我介紹時她說了一個很長的瑞典名字,我記不住,我說要不我就叫你小紅吧,Redy,我們那兒管美女都這麼叫。她很開心的就答應了。

Redy今年十七歲,來自瑞典南部的一個小鎮,德尼灣堡,理想是去蘋果當一名設計師,不過喬布斯的去世使她開始重新規劃自己的理想。

我問她的父母是否放心她來到這樣混亂的地方,她笑嘻嘻的說她爸爸是名會計師,業餘兼職是給摩加的沙當地最大的海盜集團洗錢,所以這裡對她來說「安全的就像在爸爸的辦公室里玩」。

艹,果然不是猛龍不過江啊。

她說Sukiwen海灘今天下午有表演,可她也是臨時起意想看,所以沒人帶她來也找不到路,一路上看就我一個人和周圍人長得不太一樣,估計也是個遊客,所以就碰碰運氣問問路,順便找個人一起去看錶演。

看,這就是無腦自由行的壞處,隨時隨地可能錯過精彩的項目。

本來一路氣氛頗和諧,不過她始終有些因為我的Chinglish口音質疑我的英語水平,我一怒之下差點搬出「鬧太套」鎮場,不過轉念一想我跟人小姑娘較什麼勁吶,於是謙虛的笑笑,告訴她我是苦孩子出身,小時侯英語都是跟麥當勞菜單上學的,口音是重了點您多包涵。

於是Redy一個勁兒跟我道歉,一臉「你也不容易」的表情。

來到海灘上,正趕上表演開始,一幫黑人興奮朝天鳴槍,滾燙的子彈殼敲打在沙灘的空酒瓶上發出清脆的鳴響,頗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意境。

演出很符合當地的文化特色,一艘廢棄的大木船被拖船拖至近海,然後幾艘小木船迅速解近它,拋出拖矛和繩索,帶著牛角盔的「海盜」們身手矯健的攀援而上,有的手持圓盾和短劍,有的拿著一把長刀,和大船上的水手們搏殺。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搏殺,鮮血四濺斷肢橫飛,真實的令人震撼和恐怖。

Redy 告訴我說這些人都是海盜綁架的人質,三年內還沒有人願意為他們支付贖金的話就會被挑選 到這裡進行表演,獲勝的一方可以獲得自由,就像古羅馬的角鬥士一樣。

觀眾們已經在鮮血和殺戮的洗禮下陷入了瘋狂,酒瓶和子彈雨點般的逆向傾斜到空中再落回地面,時不時的可以看到有人將白色的粉末和著子彈的火藥飄飄欲仙的吸食著,當地人管這種新配方叫做「AK47」,據說還有好事者研究過,北約5.56mm標準彈吸起來味道比較淡,不過後味兒比較醇,而俄制彈藥吸起來更烈,勁兒更足一些。

趁著這股瘋狂勁兒還沒有完全吞噬我的理智,我和Redy 就離開了這裡。我晃了晃腦袋,試圖把之前那些血腥的場景從我腦子裡趕走,不過似乎作用不大。

我不禁開始想念萬里之外的祖國了,雖然她有諸多缺點,不過至少還有個願意假裝在保護你的政府。

時間不早了,我和Redy相互道別,她還要去逛逛Suxinja的夜市,而我也得回去收拾行裝準備明天返程。臨走時她說我人不錯,所以會讓她父親多多關照中國人的。

So,親愛的朋友們,如果你們哪天不幸被索馬利亞海盜劫持了,不要慌,如果那些海盜打得是一面叼著一支RPG火箭筒的骷髏旗,大膽的告訴他們你認識來自中國的Dong,贖金可以打七折喲。


2011年11月9日

經過一天的漫長旅程,現在我已經躺在沈指熟悉的床上了,想想這兩天的索馬利亞之旅,還真是不虛此行。也許一時的衝動,就會讓你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所以,為什麼不呢?

——————————————————————————————————————————————

如果您有那麼一瞬間覺得「卧槽這貨不會真去過索馬利亞吧」,這算不算一個接地氣的故事?


限於閱歷和知識水平,文中硬傷大把多,各位海涵。

謝謝觀看。


首先,闡釋一下我的觀點:


1.隨著觀影群體的膨脹,不同喜好的觀眾看同一部電影成了正常現象,這造成了同部影片口碑兩極化的重要原因。


2.對於電影製作方而言,製作一部迎合大眾口味的電影是一個很討巧的辦法,能夠獲得票房與口碑的最優。


3.舞台藝術上,由於市場容量有限、市場細分完善,可以容納不同類型的舞台作品;互聯網視頻則面向幾乎所有受眾,其接地氣的程度最高。


4.在迎合大眾口味的基礎上,相信製片人對市場的敏感,以及導演對藝術的打磨,足以製作出一部接地氣而不失生命力的好作品。


看到大家把討論的重點都放在了電影上,讓我這個做舞台藝術的人真是羨慕。如今,隨著一大批國產賣座電影的出現,「接地氣」這個詞被更多的人提及。不管大家怎樣討論,都避不開一個現象:電影的飛速發展使得觀影和八卦一樣成了大眾日常重要的談資;觀影群體的膨脹造成了不同口味人群看同樣的電影而後發生觀點上的爭論。


不管是片方還是觀眾,能拍出一部大家喜聞樂見的「接地氣」影片,票房飄紅、口碑上佳,你好我好大家好,何樂而不為呢?


在這樣一個理想的模式下,大家依然有很激烈的討論,我相信所有的討論都是圍繞一個主題展開的:做電影應該迎合消費者與引領消費者。


30多年前的少林寺,創下了超5億人次的觀影,因為他引領了動作片的潮流。

今年四五月上映的一些回憶、青春題材的電影,票房和口碑也很不錯,因為他迎合了近幾年青春和回憶題材火熱的現象。


對於電影製作人員而言,結合當下熱門話題,製作「接地氣」電影是一種很討巧的方法。


但是,一種模式或者一個主題總會有消耗殆盡的時候,這時需要創造全新的消費點。

作為一個姜文的忠粉,我一直很贊同他的觀點:藝術創作必須集權。一部迎合觀眾的電影票房和口碑不會有太大風險,但一部逼格高聳入雲的電影,要麼被捧為神作,要麼被罵到爛大街。


在網路上熱播的各種微電影、自製劇,其接地氣的程度其實要遠高於任何一部院線電影。這是因為它們所傳播的平台是一個幾乎完全開放的網路,所有能上網的人都可以看到,相比起電影還要掏電影票,網播劇「零消費」點擊決定了它們要更加迎合大眾的喜好,畢竟,它們面對的,是一個上億的群體。


相反的,舞台劇由於其形式和票價等因素的制約,決定了它們受眾的狹小,因此其受眾細分的程度也足夠高。孟京輝可以大膽嘗試各種實驗話劇、《簡愛》也被多次搬上舞台久演不衰,這些都因為它們的受眾足夠細化。喜歡開心麻花的人,基本上不會花幾百塊去看一部歌劇;而喜歡大片的人,也可能被宣傳忽悠花幾十塊去電影院看了一部國產愛情片,之後毫不吝惜地給個差評。

視頻封面魚果動畫舞台多媒體DEMO視頻

回過頭來再說話劇,正是因為每種類型都有一個固定的受眾群體,我們在做舞台多媒體時,也會去當做一個藝術品去做。不管是做《活著》的舞台多媒體時情緒的渲染,還是《初戀》的舞台多媒體,我們都用心製作每一個場景,用多媒體藝術去表現人物的情緒、故事的進展。至於「接地氣」,我還是更相信藝術總監的把控吧。

視頻封面[魚果動畫]舞台多媒體Showreel視頻視頻:我們做的一些舞台多媒體項目,包括話劇《活著》、《初戀》、《堂吉訶德》等作品


當然,也許有一天我們也會做自己的原創作品,或許我們的作品也是非常「接地氣」的,但是我也希望,我們的作品能夠在迎合大眾口味的基礎上,依託製片人對市場的把控,以及導演對藝術的打磨,我們會做出一個有生命力且接地氣的作品。至於題主的問題,我覺得國產那句話足以表達我的觀點:

在迎合大眾口味的基礎上,依託製片人對市場的把控,以及導演對藝術的打磨。


很多年前寫的這個故事,從標題看就很接地氣有木有!!(大量刪節,只留幾段大家隨便感受下)

上帝降臨藍旗營


柱哥經常給我講他在西貢上數學課的故事。一次我們倆在天安門附近一個骯髒的衚衕喝啤酒,我記得很清楚,當時柱哥點了5個大腰子,我要了一堆雞翅膀,剛喝了兩瓶半,柱哥又嘮叨起西貢的事。我煩了就去牆邊放水,柱哥也跟過來解開褲腰帶,水聲潺潺中,柱哥點了一顆煙,煙火照亮了他秀氣的鬍子拉碴的臉。他突然轉過頭對我說了一句話,我一生都無法忘記。

柱哥點了一顆煙,突然轉過頭對我說了一句話:「其實哥是上帝。」

他說這句話的時候尿到了自己的鞋子上。

我笑話他,上帝吃串不要錢麼,柱哥狡黠地一笑,走到攤販面前問多少錢,小販笑著說正好43塊。柱哥掏出紙筆,寫了一行字:老師像只灰鴿子。街角立刻出現一個人,徑直走到柱哥面前,遞過來44塊錢。柱哥買完單,手心裡還有一塊錢,他笑了笑說:「這個留著坐公交。」

公交很擠,柱哥搶到了座,招呼我擠在一個座上,我太累就沒客氣。由於我們是坐著的,和我們的腦袋齊平的註定是環繞的密集的隨車晃動的屁股。柱哥告訴我,剛才那個人是他的僕人,名叫劉建設,而「老師像只灰鴿子」就是召喚僕人的古老咒語。


那一年慕容鐵柱在西貢上數學課,他在草稿紙上寫著:老師像只灰鴿子。那是他第一次寫出這幾個字,他不知道他是世界上第一個寫出這幾個字的人,他更不知道,第一個寫出「老師像只灰鴿子」的凡人就能成為上帝。劉建設告訴他,只有上帝才能寫出這句話。這麼說,他在西貢上數學課之前本來就是上帝了。

我們在藍旗營下的車,我請他打了幾局撞球,我們都沒有出現一桿清台。那天晚上,他說他很虛,我就把他送回宿舍了。看著他的背影,我在心底接受了這個現實,柱哥是上帝


很多人說了很多事,說得人多你就信?提的人是誰?跟從的人又是誰?為什麼說故事就要「接地氣」啊?你確定提的人這說法一定對嗎?


接地氣:中等文化程度能理解,並且不覺得無聊。


「接地氣」這詞乍看之下合著是跟通俗差不離,貼近人民生活。但要是真這樣理解,會有點謬誤偏差,但說成羅登老師那個程度——「革命現實主義」,就有點過了。

在我朝「接地氣」這詞是給吹捧出來的,這種「地氣」要講階級,每個階級有每個階級的「地氣」,不可平視同語。

就說電視劇裡面常出現的四合院吧,四合院夠接地氣了吧,市井之氣,升斗小民全匯在了這裡頭。但有時劇中四合院的頂門砌有琉璃瓦,門板上裝有銅釘,大門上不見門鈸而是狴犴含環,這些東西你都看不明白,但這些全是錯的。我朝是講階級的,四合院這個階級的群眾是不能享受琉璃瓦,銅釘,陛軒含環的,否則可是死罪。

我且說下什麼叫階級吧,以清朝為例。它的貴族有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和公五等。而公又分鎮國公和輔國公,輔國公。輔國公又分「入八分輔國公」和「不入八分輔國公」。什麼是「八分」呢,就是八中標識:朱輪、紫韁、寶石頂、雙眼花翎、牛角燈、茶搭子、馬坐蓐、門釘。「入八分」的接地氣就是這八種,朱輪(漆紅的車軲轆),紫韁(紫色馬韁),寶石頂(帽子可鑲嵌寶石).......我不一一說了。「接地氣」不是說真實貼切嘛,這就是貼切啊,沒有了這「八分」能叫八分輔國公嘛?「不接地氣」的玩法就是「不入八分」的玩起了朱輪,紫韁,雙眼花翎,這就是超階級了,那不行,你不能這樣玩。大夥都知道,黃色是皇家的標識,那時候誰要是敢穿黃色就是死罪,就是這個意思。

天朝鼓吹的「地氣」,差不多就是你是什麼階級的,你就得給我踏實的、嚴實的貼著自己的身份做事。雖然現在沒了過去森嚴,條目分明的等級制度,但總有一套你看不見的規矩,把你拘著。這套規則不會明著來,只會潛移默化了你,讓你不知不覺的適應了它,但如果你越界的很明顯,就明著打。google如此,網上言論自由也是如此,踩著雷了,自己扛住。我朝這一套,玩的麻溜,大伙兒不懂,不怪大夥,但休想我在這裡言及太深,我不頂雷,點到為止。

大伙兒給帶籠子,怎麼帶的?拿《等風來》這部電影舉例,智商有問題導演玩文藝小清新。一個窮苦的跟我一樣的苦逼少女,跑到尼泊爾各種瀟洒,一個近似於無產階級的身份竟然過中產階級小資的情調。於是有人不高興了,說這片不接「地氣」,怎麼可以這樣玩呢,不對,不對。大夥一想,嘿,的確是的,於是紛紛跟上一起噴。這就是帶籠子,用「接地氣」這個字面的幌子帶著我們走進階級屬性的籠子裡面。


話講開了,我就追本溯源一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觀念。講這個之前,我們先來聽一聽希臘神話故事,不急,一環扣著一環,不會讓你們失望。

希臘的神話故事,是非常有趣的。 說宇宙之前天地一片混沌,無光,漆黑,合了莊子的思想。而混沌的名稱叫卡俄斯,然則使其妻子,又生子叫諾克斯。兒子殺父親,奪了母親,而又繼續繁衍,如此反覆,人類壯大。之於其它的眾神傳說,是浪漫的。朱庇特先是與歐羅巴妹紙結合,又是與人間美眉希梅爾結合,生下了巴克斯,巴克斯又和阿里安結合.......總之呢,整個希臘的眾神衍發故事都是這樣不斷結合。

對比一下中國神話再看看,中國神話,我自是不多說,大家都明白,心裡有個底子。


於是木心一句話就給概括了,說——中國神話,好有好報,惡有惡報,太現實。神權,夫權,誰管誰,滲透進神話,令人懼怕。希臘神話無為而治,自在自為。

假使人先是不存在的,而是真的由神創造了人。那麼在一開始,我朝的思想就是令人懼怕的,神人對立,等級森嚴,愛恨禁慾。沒有西方神話那麼自由,那麼人性,有關於愛、身體從不遮掩。當然西方也有講等級,講制度的,但總歸都是浪漫的。

神性,是人性的升華。人性未覺醒,世間自然是一片混沌。而中國人性的升華——神性,都是在滲透階級屬性,那眾位覺得我朝的人性該如何?

八戒掌管天河水軍十萬,盡忠職守,貼著自己的本份,不該去調戲了嫦娥。這就是我朝的「地氣」,在其位做其事。所以一旦八戒「不接地氣」,調戲了嫦娥,那就該打。而其實真正的「地氣」是八戒就要去調戲嫦娥,因為八戒是個有愛欲的神,要由著自己的性情來。

收!!!

這個點我只講到這裡,都是些頗有思考,玩味性的東西,或可算作哲學。大家且當逗個悶子來看。

「革命現實主義」,這個詞,早起矛盾文學獎作品都是這個思想,現在也還有這樣的作者,所以我不推薦大家過分關注矛盾文學獎作品,這就是個篩子,把美好的東西都篩除去,留下一堆疼痛來反大家的胃,逼著你流淚。「憶苦」,這個詞,看過文革那段時間作品的人,都應該知道是個什麼理兒,我還是不多說。但「革命現實主義」這個我可以講一下,就是讓作者「接地氣」,真實的去寫這片土地上的事兒,用來反思道德、文化,用來寫實。這樣的寫法,其實是不寫實的,但卻扣上了「現實主義」的帽子,可笑。所以我說,羅登老師偏激了,現在的電影,真實都做不到,現實個P。而王豖老師則膚淺了,「接地氣」要是真就如您所言,我輩中人又何須再提「十年飲冰,難涼熱血」,民風不知有多開化。

「接地氣」在劇本上的運用,我覺得玩的就是一個跳脫。角色帶著「地氣」的帽子,拚命往上躥。躥上去了,那就成了,沒躥上去,那就是羅登老師說的能力高下問題了。我朝中人,拍不出好片,就是這頂帽子給壓的,在還沒拍片之前,就已經給帽子壓了一頭了,還想往上冒,自是難。姜文是鬼才,鬼就鬼在他把帽子脫了拍戲,拍出的戲卻讓人看著像帶了帽子。

按我來理解,「地氣」這頂帽子,需要的時候帶上,不需要的時候丟掉。不必非得扣在頭上,把自己按成一隻鱉,中國的電影人,都是鱉。藝術源於生活,錯,源於生活之中的靈光乍現。

我們不需要帽子,我們需要隨時摘下、帶起帽子的能力。


什麼叫接地氣? 我覺得就是真實感,讓人覺得這故事,是真的,不是作者腦門一熱,胡說八道,信口開河。

怎麼塑造真實感,下面從人物,衝突事件等幾方面簡單說說自己的看法。

故事以人物為核心,戲劇衝突本質為人物性格衝突,這是戲劇理論大師譚霈生在《論戲劇性》中強調的觀點,順便強烈推薦此書,真乃故事創作者入門必讀書目,深入淺出。

人物的統一性,情感的連續性,大概是人物塑造的基本要求了。一個角色,不會說翻臉就翻臉,不會一下子厚道一下子小心眼,這樣跳躍的狀態讓觀眾很不舒服。國內一些電視劇,就會出現以人物湊情節的感覺,這個情節圓不上了,就直接把人物硬掰過來,把問題解決掉,這是破壞人物的做法。人物「神神叨叨」的,怎麼能「接地氣」?

至於如何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做到人物情感體驗,這是編劇的基本功,作者保證人物的統一,對於人物把控是抽風的,觀眾自然不買賬。其次是在人物關係變化之前做好鋪墊,多個事件,衝突之後情緒的爆發。比如《潛伏》里,李涯和余則成的矛盾,就用了3-4件事情,一步一步讓余則成嫌疑加大,李涯愈發懷疑,同時也增加了故事緊張感。如果故事一上來就讓李涯看余則成不順眼,那觀眾難以接受,「怎麼著,看你雷哥長得比我帥,我就是不爽!」也許現實生活中有這樣的人,但是故事裡,要給觀眾信息,就必須要「溫水煮青蛙」,逐步滲透。然後,還有重要的一點,是人物的價值觀必須是觀眾可以理解的。人物的愛恨情仇有代入感,為父親報仇的半澤直樹更能博得觀眾的認同。特殊年代的人物,也有那個年代的「地氣」,比如《潛伏》中的吳站長,就是那個時代典型官僚,真是活靈活現。

衝突事件,是故事特色的重要因素。人物雖然千變萬化,但氣質類型不過那幾種。衝動如張飛,機智似吳用,執著數沙僧,陰鷙看黛玉,四大名著中的典型人物,已經可以概括大部分人物性格類型了。把張飛放到日本高校,那就是櫻木花道,放到激情的歲月,那就是石光榮。其餘區別,只是人物前史和一些細節標籤,總體感覺不會差太多。而事件,則是大大地不同,這些才是故事的「肉」。

雖然衝突事件都有誇張的成分,但是大體不會跑偏,必須有體現這個故事的特點所在。舉個例子,前幾年成功的職場小說《杜拉拉升職記》,和去年大火的日劇《半澤直樹》,同樣的職場故事,裡面各自展示了外企白領和銀行融資職員的工作生活狀態,雖然細節上有虛構和瑕疵的地方,但是狀態整體是對的,所以被大家認可,如果把兩者的衝突事件對調,那肯定不舒服了,跟現實中完全不搭,肯定是「不接地氣」的。

怎麼才能寫出「接地氣」的事件呢?必須對故事的背景有足夠的了解。郭寶昌能寫出《大宅門》,那幾乎就是人自家的歷史啊,同樣《紙牌屋》的原著小說作者就是總統的幕僚。你若有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可絕對不要浪費。普通人無非就是多搜集資料,了解故事中的人物的狀態,著名編劇高滿堂老師每一部作品都要深入調研很長時間才動筆,所以才有《闖關東》這樣的史詩傳奇。雖然初學者做不到,但是儘可能地多搜集素材,找相關領域的人溝通,或者寫自己最熟悉最熱愛的生活,而不是胡亂編造,事情都不靠譜,要不就是搬出前夫,小三狗血一通,這樣的故事就很無聊了,怎麼接地氣?

還有,就是一些細節上的把控了。一個國產諜戰劇,就不能把「交通站」叫「安全屋」,不然一股美劇味迎面而來。諸如此類吧,細節上盡量做到「不齣戲」。

說了一堆理論,試圖從幾個角度去解答這個問題也未必是完備的。我覺得故事還是個整體,人物,情節無法完全割裂。整體有整體的味道,一個藝術創作是不能由幾個「參數」決定的,所以還是要多看,多體會優秀作品的魅力,分析人家是如何做到「接地氣」的。

接地氣也並不是必須的,藝無定法嘛。接地氣只是更好地讓大多數觀眾接受,主流商業作品的要求。我想拍一個文藝片,我就是小眾,也無妨啊,創作者表達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愛誰誰~

以上觀點希望大家批評指正。


這個問題我得答一下。
我第一次聽見「接地氣」這個詞是在《第十放映室》里,後來不知怎麼的,很快流傳開去。
我發現一旦一個一次被廣泛使用,它的意思也會變得更廣泛,甚至脫離原本的意思。
那麼「接地氣」這個詞到底該怎麼理解,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我覺得接地氣在一定層面上就是指本土化。
而這種本土化,並不是指那些視覺上的符號,而是要跟觀眾的情緒達成一致。
這裡的一致性很重要,你要明白並理解觀眾的情感訴求和可接受的故事表達。
為什麼我這麼說?
我記得那一次《第十放映室》講的是國產片要怎麼面對好萊塢大片去穩住市場,那就是要有接地氣的故事,因為只有中國電影人才更了解中國人,也更應該了解中國人。
你看,「接地氣」一詞本來就是一個很保守的態度,講的是防守本地市場,像 @羅登老師那麼強大的進攻性中國電影人目前是不具備的,所以國產片要想怎麼贏的市場還得想想怎麼把故事寫得接地氣。

舉一個例子吧。
我是一個韓國電影迷,前段時間看了《雙面君王》,可以作為一個接韓國本土底氣的代表作品。
故事大概是這樣子的:光海君登基以來,一直恐懼於朝廷的政治鬥爭,他每天都很擔心低下的大臣謀逆弒君。恐懼中他想到了一個辦法,他讓親信到民間尋找到一個跟他容貌相像的人來作一個預備的替死鬼。危險比他想像中來得更快,光海君被人下毒,處於瀕死狀態,親信大臣徐均只能一邊秘密治療光海君,一邊讓那個「替死鬼」充當光海君掩人耳目。於是一個來自民間的混混,陰差陽錯的坐上了龍椅,在他短暫的「任職」期間,憑藉單純的頭腦,無視權力鬥爭,堅持救下曾行刺進諫的大舅子,堅持實施大同法,跟皇后親近改善夫妻關係,對宮女仁義,上下一片和諧。而在對外軍事上,他甚至做出了讓大臣們瞠目結舌的「決定」——堅決不同意明朝的出兵對抗金兵的要求,這是擺明了要「反明」啊!而他在龍椅上的一番傾訴更是讓朝堂上下一片沉思,「那個世代交好算什麼?到底算什麼要把我兩萬百姓推向死路?作為君,作為百姓之父的王,即便去搶去偷去乞求,也要保住他們的性命,比起叫百姓生不如死的世代交好,本王的國家,本王的百姓,要珍貴十倍百倍!」儘管這些有益國家的主張都礙於各種利益關係沒有實現,但已經足以讓人紀念這位君王。

之所以寫這麼長,是要讓大家明白這個故事的本質結構,真假君王只是一個殼,它真正訴求是在民族主義,對強大的渴望,對羸弱歷史的憎恨。
要明白,韓國是一個民主主義情緒很重的國家,大家都很渴望國家強大,尤其是當現在富裕起來後,他們就面對如何處理一個曾屈服於別國下的歷史的心理問題。本片正是抓住了這一點,以光海君這個歷史人物作為代表,讓觀眾狠狠的體驗了一把強硬的面對曾經強大的明朝的快感。
這就叫接地氣。
另外還有一些特別的細節處理。大家都知道,朝鮮時代的半島所有的制度都是學習的明朝,好的壞的都學了,其中明朝的太監宮女他們學了,明朝慘烈的政治鬥爭他們也學了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民主意識很強烈的韓國觀眾看來,這些東西都是反人道的,所以電影中的光海君很照顧他的宮女(ps.沈恩京太可愛了,哈哈),也關心過身邊太監當年被割的時候疼不疼,皇后身居深宮,簡直是在守活寡,光海君熱情奔放的跟皇后談了回戀愛,更重要的是,光海君無視了所有的政治漩渦,目標只有一個,就是為這個國家好。這些細節都潛移默化的撫平著歷史上的傷痛,讓觀眾體驗著「咱過去也不賴呀」的欣慰感,正向回應了觀眾心中的歷史問題。
所謂正向回應,意思是觀眾本來是準備或者更願意朝那個方向上走,而電影只是幫忙推了一把而已,得到幫助的觀眾也會回應:好電影,太接地氣了!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已經明白了接地氣的概念,要怎麼把故事寫得更接地氣,還是要先到群眾中去,提煉觀眾潛在的情感動向,在你的故事中幫助觀眾去訴求這些情緒。
所以當我們聽到有些演員在電影里說了幾句下流話就得意洋洋的聲稱這是在接地氣時我也只能呵呵了,真是恬不知恥!
還有一些導演,一味的低俗化,流水賬似的講故事,還信心滿滿的說這是在接地氣,真是無知啊!
還有些人在知乎說接地氣就是弄幾個現實發生的事件搞一搞,真是那個啥了……

2014/6/12


跟寧浩學習
就像瘋狂的石頭,很多人直接就說了,哼 跟蓋里奇學的。是啊,是跟蓋里奇學的,可全中國就寧浩學好了,為什麼?
人物 故事 細節,多線索穿插連接這點是學的外國人,可石頭這片子里所有的人物 情節就在我們身邊,每個人物每句話都立得住,這人物性格對白這道具都不飄,這故事能讓全中國的人感同身受。
我不知別人對接地氣的定義,我的感覺是講故事時能做好細節,人物性格對白合乎日常生活邏輯,能做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道具布景真實貼切,這就是接地氣。


推薦閱讀:

《大聖歸來》為什麼營銷得如此成功?
2D 電影是如何轉製成 3D 的?
香港電影的「港味」到底指什麼?為什麼現在很多港片都讓人覺得沒有「港味」了?
為什麼電影只有 24 格每秒?
為什麼電影中的黑客幾乎不用滑鼠?

TAG:電影 | 影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