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摩根大通 (JP Morgan) 的工作經歷和體驗是怎樣的?

有在 JP Morgan 的知友可以聊聊相關的工作經歷是怎樣的嗎?
謝謝。


謝邀。
我是投行小兵。剛剛做完IBD TMT實習,明年畢業了回到三番TMT組。說一下我暑假工作的感受吧:
1)應該是在投行里抓熬夜工作/過度工作比較嚴的公司了,尤其是我們TMT組。

  • 每周除了要彙報工作小時之外,你的領導(intern sponsor或者resource manager)會每周一閱讀報告,如果你工作了太多小時會找你談話,分析出來到底是什麼工作在耗時間。之後會找你的team associate和VP,讓他們說說你工作這麼多是否應該,是否有地方可以改進communication來減少你的壓力(比如不要讓你半夜三點交了ppt,不知道是否應該坐等老闆回復還是先回家睡覺。
  • 每月一次protected weekend 從周五晚上六點到周日,不允許布置工作。除非是非常緊急的客戶要求,不然不需要回郵件。也不鼓勵為了live deal和別人調休,因為這樣就違背了設置這個weekend的目的。很多人都會趁周末回老家/去vegas之類的。
  • 據說是我們的戴蒙老闆的女兒在高盛IBD實習,被折磨得生不如死,戴蒙覺得要改一改投行的風氣。

2)大公司裡面有制度比較僵硬的地方,HR和compliance管的也很嚴。例如我們有兩個summer intern在Lync上私聊說了不該講的話(開LGBT的玩笑),就被HR發現了(應該是有過濾系統)。這兩個人都沒有拿到return offer。他們倆其他方面做的應該還是相當優秀的。
3)三番辦公室VP及以上有非常多的Stanford GSB graduates。很多analysts做完兩年之後去三番的tech companies 比如Uber.

其他的想起來再補充。


謝邀。因為我個人是做quant的,對其它部門特別是非投行並不熟悉。作為一個global financial institution , JPMC的優勢在於cover的business的area很多,因此提供的career flexibilities很多,公司的culture也鼓勵migration,當然實際工作中你部門的老闆可能並不喜歡你整天跳來跳去。

JPMC下屬幾十個legal entities,主要分四部分:

1. CIB (corporate and investment bank);
2. Asset management;
3. Private Bank and 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
4. Chief Investment Office.

個人感覺公司的人事政策比較僵硬,招新人不是非常容易,升遷也很困難,一個幾百個人的部門每年可能只有1-2個人能夠被提拔到MD。


本科女從摩根士丹利實習到轉正的辛酸歷程超詳細回顧

1年前,在美國交流的時候第一次知道了投行到底是做什麼的;

10個月前,開始懵懵懂懂地申請投行的暑期實習;


9個月前,收了一堆拒信後等來了兩家投行IBD的面試邀請——高盛和Morgan Stanley;


8個月前,拿到Morgan Stanley HK IBD的暑期實習;


3個月前,飛往香港開始10周的魔鬼實習;


2天前,在MorganStanley的return rate低至30%的前提下、作為唯一的大陸本科生拿到了return offer,明年大四畢業後直接進入Morgan Stanley HKIBD工作。


10個月前的今天,我做夢也想不到自己能夠在本科畢業後就進入全球最頂尖投行的投行部門,從此浸淫於資本市場;這過去的10個月,如夢如幻,讓我從一個對投行的理解停留在《墨跡》的愣頭青變成了大摩的投行妹;這過去的10個月,在眾多學姐、學長和知心好友的指點與鼓勵下,我迅速成長、成熟,向自己的夢想一步步靠近。


當同齡人還在奮鬥的時候,我已可以暫時停歇疲勞的雙腳,回顧自己一路走來的沿途風景,與君共勉。


若有不準確和可改進之處,請君不吝賜教。


文章目錄


1. 內功篇

2. 實習申請篇


3. 面試篇


4. 實習篇


1. 內功篇


「不隨大流」、「堅持學習重要論」和「利用暑假進行實習」是我給學弟學妹們的三點關於練內功的建議。


回望過去,「不走尋常路」這幾個字完全概括了我的成長旅程——放棄入黨,放棄港大的錄取,不考北大清華/常春藤名校,放棄保研,不考高口,不參加熱門的學生組織(除了勵志講壇和交響樂團)?


因為我堅信,隨大流無法成就頂尖人才。


我始終很清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與之無關的事情,絕不隨大流、盲目染指。


於是乎,英語演講比賽和辯論賽(練就的口語和反應能力讓我在外資投行極具優勢)、校長助理、勵志講壇的首席主持、交響樂團的小提琴手、高盛獎學金和校長獎的獲得者,成為我簡歷上獨一無二的元素。


注意,「不隨大流」的前提是這個「大流」不符合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若是符合的話,隨之亦無妨。

除了「不隨大流」,我還始終堅守「學習重要論」,學習成績始終保持全院前三,任何影響學習的事情、絕不盲目染指。


這是因為,優異的學習成績可以說明三件事情


1)attention to details(因為粗心的人很難考高分);


2)quicklearning ability(考高分的確可以靠臨時抱佛腳,但更多得靠短時間內深入學懂一門課);


3)whether you are serious about your role(做學生的時候不好好學習,怎能指望你工作的時候會認真對待你的崗位?)。


上述三點都是投行萬分看重的品質,這也是為什麼投行雖號稱不看重學習成績,可最後招進去的人個個是成績優異的傑出學子。


成績平平在其他行業也許不是劣勢,但對於投行來說絕對是劣勢,換個角度想:面試投行的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在其他條件無異的情況下為何不選擇一位成績好的同志呢?


堅守「學習重要論」不等於成為「書獃子」——讀書的時候我刻苦學習,但暑假的時候我會去實習、了解真實的職場,簡言之,就是「學習和實習兩不誤」。


從大一暑假在商業銀行信貸部門的第一份實習,到之後的會計事務所的審計實習、諮詢公司的分析師實習,以及大三暑假的投行實習,讓我得以對各個領域都有深入了解,從而客觀判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以及職業興趣所在。


【注】正如開篇所言,我也是10個月前才決定要做投行。大一、大二的時候之所以會在不同的領域實習,就是因為當時並不清楚自己想做什麼、適合做什麼。但是,儘管當時目標未定,內功卻是一直在修鍊(就是上述的三件事情),這樣無論日後做什麼都可以。所以我想提醒學弟學妹,在方向未定之時,最重要的是練內功、以不變應萬變!

最後,想談談本科生VS研究生的問題


投行是為數不多的不看重學歷的行業之一,它看重的是個人的能力與潛力。之所以研究生拿到offer的概率高於本科生,是因為研究生普遍比本科生成熟、具備更全面的能力、看事物更深入本質。


但是,如果一個本科生能夠與研究生達到同樣的成熟程度,那麼他拿offer的概率絕對不會受學歷的影響。


所以,我想對各位本科生們說,一定要有自信、並且放平心態,展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就可以了。


2. 實習申請篇


2.1 基本信息


通常所說的「投行」指Investment Bank,其下主要有「前台業務部門」和「後台支持部門」。「前台業務部門」主要有2個——IBD (Investment Banking Division投行部門),Sales Trading;「後台支持部門」主要有3個——Operations,IT Support,Finance。(微信號:jrhycom)


【注】「投行(IB)」不等於「投行部門(IBD)」,後者是我所在的部門,其主要業務相信大家都很熟悉:1)IPO,2)MA。


各大外資投行的實習申請形式均為網申,每年的10月份就陸續開始了(比其他行業都要早)。


網申內容主要為:

1)遞交簡歷,


2)回答openquestions(例如你為什麼想做投行、為什麼適合做投行等等),


3)留下聯繫方式(這個非常重要,千萬別填錯)。


各個投行的open questions都大同小異,所以可以準備一個WORD文檔,直接把答案寫在裡面、針對不同的投行tailor一下答案後直接複製黏貼到網頁上。


獲得各大外資投行的全職工作有三種方式:


1)暑期實習後拿return offer;


2)暑期實習時參加inter-bank event,面試其他投行;


3)四年級11月份的時候通過常規途徑申請full-time position。


比較上述三種方法,前兩種途徑均與暑期實習掛鉤,而投行通過前兩種途徑招了&>90%的full-time people(請記住,拿到投行暑期實習的人非常少,但是一旦拿到了投行的暑期實習,你就已經進入了這個行業,留在這個行業做全職的概率高達99%,雖然留在自己實習的投行工作的概率取決於各家的return rate)。


所以,要想做投行,首先得拿到投行的暑期實習、進入這個精英圈。

2.2 準備簡歷


最近幫好些蜜友改簡歷,發現以下幾個通病一定要避免:


2.2.1 格式


1)避免使用大段的文字,全部改為一句話一個bullet point,這樣直觀易懂、重點突出(要記住人家通常只有30s —— 1min的時間看一份簡歷)


2)不要犯顯而易見的格式錯誤,這會讓人家質疑你的attention todetails(這是junior banker最重要的品質)


3)盡量使用簡潔的簡歷格式,切忌花哨


2.2.2 內容


1)勿堆砌事迹,切記「寧精勿濫」,因為冗餘的內容會遮蓋你的核心競爭力。例如:參與志願者活動,除非你擔當領導崗位、或是這個志願者活動讓你展現了某方面的能力,否則就不要放入簡歷中。


【注】字裡行間要體現投行所看重的主要品質:attention todetails, quick learning ability, analytical skills, multi-tasking ability,communication skills


2)「培養了」、「提高了」、「鍛煉了」一類的辭藻要替換為「展現了」、「凸顯了」,因為投行看重的是你給一個事情/活動所帶來的附加值,而非你個人的收穫。 3)事情的先後順序依照重要程度進行排列,勿按時間順序進行排列。這符合簡歷的撰寫原則:凸顯個人的核心競爭力、讓人一眼掃過簡歷便可記住,而非如編年史一般地記敘歷史

【注】我們交大的同學普遍比較內斂,不太會「吹」(「渲染」),這也是為什麼投行里的交大學子人數較少、導致交大勢力普遍不敵北大幫和復旦幫。一定要學會在簡歷里渲染自己的實力!


3. 面試篇


3.1面試準備


1)Technical Questions


投行的technical questions主要有3類:金融問題、會計問題、經濟問題。對於前兩類問題,可以參考一個網站:http://ibankingfaq.com這個網站超級無敵好,裡面有所有投行面試可能問到的問題以及解答,我在面試中被問到的問題無一例外地可在這個網站找到。除了這個網站,還可以參考Vault Guide,但是Vault Guide介紹的信息有點過時了,所以應以那個網站的信息為首要資源,以Vault Guide為補充資源。


【注】如果時間充裕的話自己一定要對上述兩個資源的信息進行歸納總結,真正地理解知識點、而不是死記硬背(因為面試官會層層推進地深入考察一個知識點,如果沒有真正理解的話是招架不住的)。第一次面投行(高盛)時我自己整理了10多頁的「葵花寶典」,幫助自己理解每一個知識點。


接下來逐一介紹三類面試問題:


1. 金融問題:


最常見的問題有以下3類


[1] Valuation:三種主要估值方法以及估值結果比較 DCF(Discounted Cash Flow):這是每一個面投行的人都會被問到無數次的知識點。我面投行的時候還沒有學過Corporate Finance這門課,所以對公司估值完全沒有概念,只得自學成才。 -必須熟記DCF估值的五個步驟(Assumptions,FCF, Discount Rate, Terminal Value, NPV) - 理解每一個步驟的內涵:例如FCF (Free Cash Flow)與Cash Flow有什麼區別?通常作為Discount Rate的WACC是levered還是unlevered?要學會多問幾個為什麼,因為面試的時候面試官會如剝洋蔥一般地層層深入,直達問題本質。 - DCF有許多假設,所以用這種估值方法獲得的估值結果最最variable

[2] Enterprise Value VS Equity Value


[3] CAPM


2. 會計問題:


主要是三張財報之間的勾稽關係 最常見問題:如果depreciation少計$10,三張財報如何變動? 具體做法可在ibankingfaq上找到,大致的思路是:Start with Income Statement, which ends with Net Income. Move on toCash Flow Statement, the first line of which is Net Income, and ends withchange in Cash. Move on to Balance Sheet, the first line of which is Cash, andRetained Earnings is linked with Net Income. 這種思路最簡潔明了,能夠清晰地展示三張財報之間的勾稽關係。


【注】這個問題看似直白,但卻可以考察兩方面的實力:1)會計知識,2)邏輯分析能力。這也就是為什麼這是投行面試最常見的問題,可許多人卻就是栽在這個問題上。


3. 經濟問題:


主要是宏觀經濟問題,有時也會問一些微觀經濟學的問題。這類問題多為開放式問題、沒有標準答案,考察的是平時的積累,無法一蹴而就。


常見的問題有:人民幣升值10%會如何影響宏觀經濟?你對於中國的資本市場有什麼看法?最近你有關注什麼經濟問題?


2)Behavioral Questions


投行的Behavioral Questions主要有三類:個人能力是否適合做投行,是否真的想做投行(motivation),是否適合某個投行

個人能力是否適合做投行:


投行所看重的skill set與其他行業略有不同,概括起來主要有五大品質:attention to details, quick learning ability, analytical skills,multi-tasking ability, communication skills. 所以在回答第一類behavioralquestion時要注意往這五大品質上面靠。


是否真的想做投行(motivation):


很多人號稱非投行不做,可卻說不出令人信服的理由,這肯定是要被槍斃的。


切記,motivation不是僅僅說「我想做投行」,而是在話語間是否體現出對投行的真正熱愛。


例如:


你是否知道過去1年里有哪些主要的IPO和併購交易?


LeagueTable上的投行排名如何?


一個都不願意了解投行這個行業的人,又怎能說熱愛投行?


【注】最近很多童鞋問我想做投行的理由,很簡單,只有三條:


1)It satisfies my appetite for impact.因為本科一畢業就能夠參與WSJ front page的deal,並且finding myself sitting with people like CFO of a Fortune 500company.


2)投行壓縮了整個人的職業發展旅程,強迫一個人在短時間學會大量的東西、挖掘最深層次的潛力,無論是將投行作為跳板還是長期做i-banker都會從中獲益匪淺。


3)投行的薪酬水平遠遠高於其他行業,具體數字不便言明,但可以透露的是目前網路上盛傳的年薪30W僅是first year analyst薪酬的零頭(就bulge bracket banks而言)。


了解你所要面的投行:


culture, precedent transactions等等,雖說面試的目的之一是了解你面試的公司,但是如果你對這個公司一點都不了解的話面試官就會質疑你的motivation。各家投行的culture大相徑庭,比較aggressive的投行有Morgan Stanely和DB,而比較moderate的投行有JPMorgan和Merrill Lynch。


3)Others


1. 自我介紹:不是泛泛而談,而是介紹自己最主要的能力、突出自己的核心價值,目的是讓面試官眼前一亮、記住你的特色。


2. 問面試官的問題:可以準備一些universal questions,例如:個人經歷,為什麼喜歡投行,現在在做什麼deal等等


3.2 實戰


【沉著冷靜】


面試面的好的前提是做好了充分準備,如果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那在實戰中最關鍵的是展現自己的自信和實力。


有些難題是stress test,看重的是你如何應對而非答案本身。


我在Morgan Stanley暑期實習的終面時,一個VP讓我在30s內回答一個腦筋急轉彎,當我fail to give the answer時,他毫不客氣地說:「You can move on to the next room. I』m done with your interview.」


說這句話時,跟這位VP的30min面試時間只過去了5min,而這位VP直接下結論說Sabrina is not smart enough forMorgan Stanley and he has no interest in spending more time on me.


當時我都快哭出來了,畢竟面投行的經驗嚴重不足(當時只是我第二次參加投行面試),但是我忍住了淚水,故作輕鬆地對那個邪惡的VP說:「Since you have no questions for me, canI ask you some questions?」


我心中想的是,一定要多爭取一些面試時間,讓這位VP能夠多了解我一些,不要直接在review上寫「該童鞋笨的連腦筋急轉彎都答不出」?


於是乎,我問了這個VP一些問題,他也還算紳士地一一作答。


當時鐘顯示過去了15分鐘時,這位VP總算把我趕去了下一個房間?


我從來沒有碰到過這麼極端的情況,當時以為自己肯定拿不到Morgan Stanley的offer了,結果第二天一個MD就打電話給了我offer,並且特地肯定了我的從容應對,說那個VP對好幾個人做了同樣的事情,可只有我一個人沒有被打倒、沉著冷靜地通過了那個stress test。


【Technical Questions: 切忌不懂裝懂】


對於technical questions,面試前要做充分準備,但面試時萬一碰到不知道的問題千萬不要不懂裝懂。與已經學過的東西相比,投行更看重的是你是否有潛力學新的東西。


所以,在面試碰到不懂的問題,要說三句話:


1)這個問題我沒有研究過;


2)但是根據我所學的知識,我認為?;


3)請問我的思路正確嗎?請指點。


上述三句話中第二句話最重要,這體現了你快速思考新事物的能力。


【邏輯,邏輯,邏輯!】


回答問題時(無論是technical questions還是behavioral questions)一定要條理清晰、富有邏輯,投行的面試風格是找高層來面我們這些小屁孩,這些高層們可沒有時間聽你的長篇大論。


回答問題盡量用三段式(第一,第二,第三)


【牢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在面試準備時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面試時說任何話都要往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上靠,不斷加強面試官對自己的印象、讓面試官記住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例如:介紹自己的實習經歷時,每說一件事要加上一句話、說這件事反映了自己什麼什麼的能力;介紹自己參與某某活動時,要強調自己擔任了怎樣的職位,做出了怎樣的貢獻,體現了怎樣的價值,反映了怎樣的能力。


【面試結束時ask for name card】


面試結束時一定要記得問面試官要名片,因為名片上有email地址。面試之後要發thank you letter,目的是加強面試官對自己的印象。


【面得開心不等於面得好,面得不開心不等於拿不到offer】


我只面過兩家投行的暑期實習——高盛和Morgan Stanley。高盛的面試官們都非常平易近人,很少刁難人,導致每個人都覺得自己面得很好,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拿到offer;而Morgan Stanley的風格比較aggressive,不僅highly technical而且喜歡刁難人,前文中提到的那個stress test讓我以為自己肯定掛了,在進行完2個小時的3輪終面之後蹲在北京的金融大街上哭了很久?可是卻拿到了offer。


所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面試的時候全力以赴,面試完了也要坦然面對結果。


4. 實習篇


外資投行IBD的實習通常為10周,第1周為training,後9周為正式實習(每周工作100——120小時)。10周的實習強度非常大,平均每人要同時handle 3個以上的project,無論對體力還是腦力都是極大的挑戰。


10周結束之後,公司會發return offer,邀請部分實習生在畢業之後加入公司。各家投行的return rate各不相同,return rate較高的投行主要有Merrill Lynch和JP Morgan,而Morgan Stanley的return rate最低,為30%——40%左右。所以在選擇投行實習的時候,如果有多家offer的情況之下,return rate將成為影響決策的重要因素。


由於各家投行會交換簡歷,所以在實習的時候會收到invitation forinter-bank event,我稱之為「挖牆腳活動」。


這些event最重要的目的是留下你的聯繫方式,對方投行會在10周的實習結束前邀請你面試,而面試結果的宣布時間與return offer的宣布時間相近。我在香港實習時被邀請參加了JP Morgan的面試,但是由於現在拿了Morgan Stanley的offer所以拒了JP Morgan。


投行這個圈子非常小,一旦你拿到了某個投行的暑期實習、就進入了這個圈子,留在這個圈子做全職的概率將高達99%,雖然留在自己實習的公司工作的概率取決於各家投行的return rate.


【Work Hard】


能夠拿到投行暑期實習的人,個個都是絕頂聰明的主兒,這個時候除了比智力、還要比誰更能吃苦。


Hard-working是個人motivation和好學精神的體現,我在Morgan Stanley實習的時候,每天最起碼工作到凌晨3、4點鐘,並且若是有空閑的時候就會主動去問staffer要活兒做,讓自己時刻都處於高度忙碌的狀態,最多的時候同時handle 6個project(包括2個live deal)。


因為對於一個剛進入投行界的菜鳥,I have a verysteep learning curve and the more I do the more I learn.


注意,being proactive doesn』t meanover-loading yourself. 千萬不要盲目問staffer要活兒、搞得自己無法負荷,因為與「量」相比,「質」更重要,追求「量」的前提是不犧牲「質」。當我發現自己由於handle太多的project而導致錯誤率開始上升的時候,我果斷推掉了一些活兒,以保證自己做事情的質量。


【Learn Fast】


這是投行最看重的品質之一,因為投行是一個極端fast-paced的行業,你的老闆們可沒有時間等你慢慢地做事情。


我由於學習新事物一直非常快,所以很佔優勢,可以比別人省下時間去做更多的事情、學習更多的事情。


【Try to think in your supervisor』s shoes】


舉例說明:投行裡面最底層的是analyst,高一級的是associate。Analyst需要與大量的數字打交道,例如從公司年報中摘取各類數據等放入PPT中,而associate的職責就是要確保這些數字的正確性、是否與數據源相同,他們的做法通常是重新來一遍你查找數據的過程。


如果你設身處地的為你的supervisor著想,你就會想要節約他們的時間、讓他們查數字的過程變得簡單容易。


我的做法是每每在年報里找到一個數字,就把這一頁年報列印出來,用熒光筆標註出那個數字,最後把所有的頁裝訂在一起、連同自己的work一同交給associate,這樣他只需要翻一遍列印件就可以查數字了,大大節約了他的時間。


我的這一做法讓我的眾多supervisors們讚賞不已,因為這說明我真的有think in theirshoes。


【Keep in touch with your supervisors】


與supervisors的溝通非常重要,時不時的一封email能夠產生完全不一樣的效果。


自己本身hard-working是一件事,你的supervisors們是否知道你hard-working則是另一件事。


換言之,切忌悶頭苦幹,要經常與你的supervisors們交流,讓他們看到你的勤奮和上進。


並且,由於人的本性,情感因素與理智因素同等重要,如果你一直與supervisors們保持良好的關係,他們在final review中就會力挺你,而不是另一個同樣hard-working、卻從不與supervisors交流的愣頭青。


【Go to sleep whenever you can】


投行每周100——120小時的工作時間、基本沒有周末,的確是非人的生活方式。為了保證可持續發展,每當你有機會休息和睡覺的時候一定要去休息和睡覺,千萬不要浪費了這難得的空閑時光。但是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讓你的supervisor知道你去睡覺了,不然他們會因為找不到你做事情而大發雷霆。


我的做法是,如果某一天晚上我的確是把手頭的工作都做完了,就會發email給supervisor,問isthere anything else I can help with?(注意措辭,千萬別傻乎乎地寫can Igo to sleep?)如果supervisor允許你回家睡覺了那你千萬別猶豫,趁他又想到新的事情前趕快溜回家,好好地睡上一覺。


5. 後記


我是一個特別幸運的女生,作為一個本科生拿到了Morgan Stanley HKIBD的暑期實習、並在return rate低至30%的情況下順利獲得了return offer。


我的投行路非常順利,但在這風光背後是許多學姐學長和好友們的支持與鼓勵,是你們幫助我從一個對投行一知半解的傻女生變為一個可以在頂級投行面試中侃侃而談的本科生,是你們鼓勵我在10周的暑期實習中堅持信念、熬過無數個不眠之夜、追逐自己的夢想。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的徐楚!


不做第二個曾子墨,要做第一個徐楚——你們一直鼓勵我的話語,我銘記在心。一顆感恩的心,勝於一切。


P.S


1)這篇文章只針對投行的IBD,請不要泛泛而批。


2)我寫這篇文章是為了幫助想進投行做IBD的學弟學妹們少走一點彎路,句句發自肺腑。IBD不是人人都能做的、也不是人人都想做的,但是對於那些真正想做IBD的人來說,這就是他們的夢想。所以,請不要攻擊一個人的夢想,也不要無端鄙視那些勤勉上進之人。不喜者請繞路,謝謝。


3)我一路走到現在是得益於無數人的幫助和鼓勵,真的非常感激。真心希望大家都能夢想成真^_&<


我曾經在JPM HK的sales and trading部門實習過。這裡沒有人說二級市場,我就拋磚引玉吧。

實習職位的面試非常簡單,面試官在乎名校背景勝過面試的實際表現。我被問到過markets/stock pitch,極少的brain teaser,還有很多閑聊。總的來說沒什麼難度,事實上實習生里完全不懂markets的大有人在。

實習是強制rotation的,因此我對sales/trading, fixed income/equity derivative都有了一點點了解。因為實習生實際上幫不了trader/sales什麼忙,兩個月內沒辦法有特別有意義的產出,所以我們有相當的時間shadow,和不同業務線上的人聊天。現在想來,這算是整個實習中最有收穫的一部分了。可以明白整個業務線是怎麼運作的,各個desk會有怎樣的合作(銀行作為一個整體是如何由一個desk買入vol或者其他exposure,並由另一個desk賣出,賺取margin的)。稍微熱心一點的trader還會給我進行事實上的案例分析,從頭到尾告訴我某一個trade的邏輯是怎麼樣的。如果有時間的話,實習生也可以和research的人進行溝通,他們知識淵博並且無償的給trader/sales提供支持。

實習最令我煩惱的是trader/sales的黑話,剛開始的時候完全聽不懂,只能要求他們一點點重複。尤其是flow desk,每天像打仗一樣,時不時有人通過喇叭在floor上喊話,報出一串我似懂非懂的通報/新聞。當然兩個月後,基本能理解他們在說什麼。寫market recap也會稍微像樣一點。

sales intern往往把時間用來寫market recap(和小學時候寫的新聞摘要差不多),寫research summary(把研究部的人寫的十幾頁文章總結成一段話),做一些operation相關的事(把客戶列表整理並更新)。trading intern各有各的玩法。有些desk嚴重依賴spreadsheet,intern可能會寫一些vba code,做automation。有些desk在拓展algo trading的可能,intern的project是一個python 程序。有些desk更接近於銷售複雜衍生品,intern可能會花很多時間畫slides。

每一周都會有trading competition,intern們分組pitch trade idea,但是絕大部分intern(包括我)做的pitch都是too simple and naive,評委(主要有trader組成)們很多時候也笑而不語,鼓勵為主。其實這個工作量可以很大,每一個trade的exposure都需要仔細考量,currency risk/interest rate risk/...都要解釋清楚。

當然intern之間也少不了back stabbing,不過瑕不掩瑜,這段經歷很有教育意義,對我確定自己的職業方向有很大幫助。


先說背景,我在大小摩都呆過很多年,現在在小一些的投行當管理層。
看見這個話題下有2000多人關注,其實還有點傷感。我說句實話,這裡面至少有2000人根本是沒有任何可能在大小摩工作的,也就是說,這裡面絕大多數人只是想看看所謂的精英的工作是什麼樣子的。那我在這裡說我曾經的工作狀態有什麼意義呢?除了刺激一下你們,給你們點鼓勵以外,我的回答能有什麼正面效應呢?
所以我覺得,在這裡,我想說點別的,大家點」反對「或」沒有幫助「請隨意。
為什麼我不希望你去這些頂尖投行?這是我在兒子準備找第一份實習,向我求助的時候我給他回的信(原文找不到了,寫個大致意思):


兒子,我知道你有點生氣,嫌爸爸不幫助你,嫌Mxxxx叔叔不接納你。他不會因為我不讓他這麼做。那麼為什麼?
因為,在爸爸看來,你想進這個行業,或者這個圈子,純粹是出於你年少純真。你從小在XXX社區長大,七八歲就參加酒會,十五歲有了自己的跑車,現在住的是每月幾千刀租金的大房子,你覺得這些都來自老爸,也只能來自像老爸一樣在華爾街指點江山的金融家們。我了解,很多人都像你講過,你爸多出色,你爸多傳奇,而你的起點比他高多了,你要更優秀。但是,兒子,優秀或者成功不是由職業和收入確定的,他們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尤其對你而言,只佔很小一部分。老爸記得當年。。。(以下省略一大段不堪回首的移民回憶),老爸唯一的信念就是一定要成功,在這個充滿了鋼筋混凝土的地方(華爾街)紮根,老爸犧牲了和你媽媽的婚姻,健康,朋友和很多很多東西,得到了今天你享受的一切,而這些,都是老爸當初的一個夢想,讓我的孩子,有自由選擇生活的權利。
我知道你會說,那就讓我進投行啊,我想做啊,但是,這真的是你想做的?且不說你有沒有這方面的天賦,而我觀察你沒有,單說投行工作時間之長,幾乎每周超過80小時,是你這種神經衰弱以及多睡症體質能接受的嗎?當你真正進入了職場,你覺得一切都會那麼順利,大家都會那麼喜歡你,就像他們在咱們家一樣?你覺得投行領域裡面是可以只靠父親就能不斷上升嗎?
再說天賦。兒子你一定要明白,能進投行不代表一個人優秀,能進投行不代表一個人優秀能進投行不代表一個人優秀(據說在知乎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只是說明他很適合。老爸在前面幾年一直參與負責最後一面,放棄過很多看起來很」優秀「的同學,因為他們真的不合適。而更讓老爸感到尷尬的是,裡面好多好多華裔,像你一樣的,頂尖大學,社團主席,成績拔尖,滿滿的野心。但是,好多都只是因為投行象徵著成功來報的,他們對我們的問題早有準備,對答如流,但是很多人,眼裡都沒有光,那種象徵著是不是喜愛這個行業的光(這裡省略一段我們真正的評判標準。)而根據我們的經驗,這種人,拿投行做跳板,只是來掙錢的人,要麼沒幹多久跑掉了,要麼庸庸碌碌,拖大家後腿。那你覺得你是哪一種呢?但是做你喜歡的是完全不一樣的情況。。。(省略一個做廚師的L朋友的例子)。至於薪水和收入,你也去過Lxxx叔叔家,你知道什麼行業都有高薪水的工作的道理。
(以下省略幫兒子分析他的優勢,選定合適的發展方向)


所以這裡想告訴大家,進不了投行,其實沒必要對投行的工作體驗過分關注,更沒必要失望沮喪,因為很有可能進去了很後悔很痛苦很快又出來。投行行業的人很少,那是因為適合的人很少,而不是優秀的人很少。我兒子聽了我的建議,後來進入了心理諮詢行業,現在也算是成功人士,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在享受那種滿足感和成就感來自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在一個不算大眾的問題下寫這麼一大段,起因是因為剛剛看了為寒假實習面試的一個學生,硬體足夠,提問了一下為什麼要進投行,給出10個理由(是的就是10個),只說出7個,一大半還是薪資福利好這類的,他又剛好是和我兒子一個學校,於是想起來,很有感觸,隨心寫點東西,兒子雖然漢語一般,但是愛看知乎,說是了解中國的窗口。希望這個答案某一天他能夠看到,他一直都沒有原諒我對他當年實習的拒絕。

最後,允許轉載,因為我知道禁止不了。。。但是請大家一定至少信的內容轉全,我最討厭斷章取義的人。否則,良辰有一百種方法讓你在中國呆不下去,是這麼用的吧,哈哈。


感謝邀請。

在JPM實習過的經歷談不上對公司有很好的了解,但是front office和middle office和back office之間都是很友好的。

在back office的tech實習。英國這邊有專門的一個technology hub,整個site就只有operation和technology,工作環境不錯,工作時間也是。其實工作時間彈性很大,只要你把手頭的project完成,幾點下班都是可以的,只要你把工作做完。

另外,大部分員工都不是金融背景直接上來的。


和其他 tier one 銀行沒啥不同。關係歸關係,PL歸PL,不賺錢跟老闆關係再好也保不住你。可以有個性,但是需要跟你周圍的筒子們和平相處,年末360考核,有人彈劾你HR就會請你喝咖啡,如果你不是屌爆了,彈劾多了就要走人。

風控很嚴格,超VaR基本上可以捲鋪蓋,哪怕你賺得正爽。

船太大了,要申請個啥的流程很慢,等一個月很正常。

公司牛人很多,藏龍卧虎,隨便一很nice的老頭聊個天,背景經歷都不一般。JD很有煽動力,隨便講講你就感覺這人特好特誠信特偉大。。直到。。。


謝邀。我大二的暑假曾在紐約J. P. Morgan(摩根大通)實習。


JPM是國際化的投行,實習項目十分嚴謹,部門上分i投資銀行、銷售和交易、資產管理、股票研究、量化分析、科技、人力資源、法務等,地區上也有紐約總部,鹽湖城,舊金山,倫敦,香港,北京等地。


我在紐約的部門是銷售和交易。JPM在紐約的總部有兩個地點,383 Madison是銷售和交易、風險和研究部門,270 Park及其街對面是投資銀行和資產管理部門。當時我住在曼哈頓下城,每早搭地鐵到中央車站,然後步行到383 Madison。因為銷售和交易要跟隨市場,所以到班要求比投資銀行部門較早,當然好處是不用熬夜趕工。


銷售和交易的實習內容大多跟市場和產品相關,需要每日了解行情、新聞和信息,學習所在組交易的金融產品。JPM的銷售和交易沒有輪崗,全夏天在一個組,這樣的安排相比起高盛的輪崗制度好也不好:好處是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一個組和一個產品,也沒有太多的社交的壓力;不好就是如果發現組不適合再換組/部門比較困難。


我們組交易的產品是信用違約互換,既有單只也有指數,可用於對衝風險或投機。具體的業務和策略就不說了,省得compliance找我麻煩哈哈,但夏天在trading floor上經歷的幾件大事情還是很激動人心的,例如中國的股市暴跌、市場對於奧巴馬醫保在國會投票的不確定、Puerto Rico的破產、和希臘債務瀕臨違約,可以在一線親身感受這些政治經濟事件對於金融市場的深刻影響,以及交易員們如何應對。


以下文章基本出處來源於《Monkey Business》,部分內容被進行了國產化的修改。總體來說寫的挺有意思的,對行業外的人了解投行,有一定的幫助。
投行食物鏈

1、Managing Director(董事總經理)
鬢髮整齊,指甲修過,足下的鞋子比一般人家的傢具還貴。是投行業務的發起者,四處奔波,尋求潛在的為公司也為他們賺錢的任何渠道。通常這些人舔過的客戶屁股要比公共廁所馬桶一年沾過的屁股還要多。

2、Executive Director(執行董事)
基本和MD差不多,只不過呢,這些人舔屁股的本事還沒到頂,因此呢,接到的生意也要少,負責的team也要小。但是基本上來說,他們的base salary也要過千萬了。

3、Vice President (副總裁)

鮮的名字,其實呢,他就和軍隊里的排長差不多一個等級,屬於業務處理機器,沒有什麼辦公以外的生活。不用出什麼太多idea,平時就是帶著一群
associate或是analysts替md/ed賣命,離開辦公室一般就是睡覺。因為這些人基本沒有額外的時間出去交際,認識俊男靚女,即便他們的
base
salary有過500萬,但是他們最大限量,也就是泡泡辦公室裡面的實習生,或者小秘書,比較萎縮。脾氣通常極其暴躁,基本就像公寓大樓裡面的下水管
道,不斷地把MD那邊對他的謾罵,以及憤怒轉移給他下面的Associate和Analyst。

4、Associate(經理)

一層人比較多,也是受壓榨的一族,飽受vp每天的欺負與虐待。直到這些associate被提升為vp了,或是辭職了,要麼就是自殺了,苦難才可能結束。
他們每天就像奴隸一樣不得不向vp們獻媚,因為vp決定了他們的獎金數額。這些人雖然被對待得像一隻狗,但同客戶見面時,他們又得像衣冠禽獸一般人模狗樣
地坐在那裡,替md和client充當高級侍從。

5、analyst(分析員)
這是最低一層了,基本就是我這種剛畢業的學生
去乾的。他們呢,基本就不算人在投行里,最多也就是associate那幫奴隸手上掌管的畜生。雖然他們的薪水很高,但是他們沒有生活,沒有睡眠,沒有
「幸」(性)福。成天在公司最最陰暗的角落,風景最差的座位上,做最最低等的活,改改字體,換換顏色啦,查查資料啦,「拷貝」,
「粘貼」的按鈕按按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把自己青春交給了他們上面的那些衣冠禽獸。有些analyst比較有做investment
banker的天份,因此不用教,他們就會舔老闆的屁股,或者坐md的大腿,通常這些「天才」就會在三年後升做「奴隸」去當associate,至於其他
的那幫人就去什麼「哈弗」啊,「沃頓」啊,這些個「動物收容所」混混,希望等個兩年,會有其他的僱主讓他們升級為奴隸。

引誘篇

1、Recruitment talk and cocktail reception(宣講會與雞尾酒會)

香港,一般一流的大學,如港大,科大以及中大,每年開學一個月學校會組織很多所謂的「相親會」,招聘者在這裡首次與那些潛在的被招聘對象「巧遇」。雖然說
叫巧遇,但其實就像追求女生時玩的把戲,事先總會有線人替你報信,譬如說在哪候著一樣,每周學校的「婚姻介紹所」(career
center)都會發email給每位學生說,今天來校的有Morgan Stanley, 在RHT教室,還有PG(保潔公司)在T1教室。

潛意識裡,這裡傳達的信息是:想掙大錢的,直接到RHT候著,可能讓你榜上大款;對學習橡皮奶頭,避孕套,衛生護墊營銷感興趣的人,可
以上T1教室呆著。這時候多數人,譬如說我,就會認為跑去上日常的專業課萬萬沒有抓住這種傍大款的機會重要。因此通常那些大款所在的教室基本上晚去了幾分
鍾,就得坐在教室最最右後方,那個垃圾筒旁的小角落裡。

通常這些大款搞這種相親會,都很賣力,會請很多後援團,象「相約星期六」一樣,再配以那種超級完美的「徵婚短片」。主要意思就是說,看看嫁給我吧,嫁給我,你會衣食無憂,就算對我失去性趣了,我還有那麼多帥哥美女後援團供你享用。

通常來遊說的都是那種「情場老手」,在這裡老色鬼或者風騷女人的挑逗下,急不可待的少男少女學子們就會爭先恐後地問:「你們公司今年有多少空缺啊?我願意從搽皮鞋,倒洗腳水,跪搓衣板開始干,只要讓我加盟做你的奴隸,幹什麼都行!!」


宣講會之後,會有一些提問的環節,通常都在教室外面舉行,弄一點學校餐廳淘汰下來準備進垃圾桶的水果,甜品放在那,美之名日,雞尾酒會,在這個時間,通常
就是象我這樣的馬屁精們大放異彩的時候。馬屁精會藉此機會向公司的高層展示自己有多麼聰明,多麼博學,多麼有實力進入「馬屁精的聖殿」。

「Mr
XX, 謝謝你精彩的演說,我體會超深,我想請問下在美國次級債券危機過後,你如何看待未來公司的發展?亞洲emerging
market對貴公司來講是否是新的機遇?「「您好,先生,我想請問下,貴公司是如何通過您剛才所說那些公司價值去提高公司的市場份額,與華爾街其他投行
競爭?我們如何更好得利用我們的客戶網路,balance sheet替我們的客戶做IPO,做MA或者LBO?」

這些馬屁
精其實每次都會提前準備好這些勾引大款的問題,並屢試不爽,即便知道答案,但還是會問,而那些深經百戰的老色鬼,對這些挑逗也早已厭煩,但為了逢場作戲,
還是會回答說「good
question!」然後把他們早就準備好的「百搭回答」再說一遍,一大堆極其深奧的專業術語一個一個從他們的口中蹦出來,但其實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他
們說的全是廢話,說了等於沒說。雙方為了勾引到對方,都在眉飛色舞得胡言亂語,雖然大家都覺得噁心,頭疼,但還得裝作「高潮迭起」時那種享受的神情。


實呢,每個這樣做的同學都深切地知道這是多麼的下賤,但是他們的夢想就是客服前方難以預料的困難,獲得成功,享受到勝利彼岸的喜悅。那是一種傲視群雄的偉
人才能有的自豪,那樣,他們就能走進貝沙灣說:我要買這套雖然漂亮的售樓小姐通常都會不消地說,這套非常貴,快要50萬一平方了,但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打斷
到:「這是支票,你寫上總數,我要了,如果願意,可以到我那共進晚餐。」他們有錢,有權,有能力,非常快樂。

懷揣這樣的理想,他們決定不能錯過任何能進投行的的面試機會,高盛,大摩根,小摩根,美林,瑞銀,瑞信,德銀,荷銀,滙豐,花旗,雷曼,巴黎百富勤,一個也不能放過,他們一定要加入到銀行家的大軍中,走上鋪滿黃金的大道。

魔術篇

今天我還是談談關於公司估價(valuation)的一些方法。


本上來講,analyst和associate很多工作都和company
valuation有關。不管是IPO、還MA或是LBO(槓桿收購)都離不開valuation。而且Investment
bank裡面每個人每年最關心的bonus(年終獎金)從哪兒來,就是從每次交易那個valuation所得估值的3%-7%提成兒來。因此
呢,valuation這個部分就是每家投資銀行最最關心,也是最會玩花頭的地方。

其實呢,一般商學院畢業出來的學生都應該在一門叫做
「corporate
finance」公司財務的課上學過幾種估值的方法。每年進入投行部的那些個「天之驕子」、「精英」其實早就已經熟練掌握那些課堂上學的估值模型,但他們
不清楚的就是實際在工作中我們估值究竟會遵循什麼樣的常規方法。然而往往在做過幾個deal後大家其實都會心知肚明,學校學的那些全是「烏托邦」理想主義
的方法,真正能讓自己賺大錢的方法只有一種,稱為「doggy-style
valuation」(狗刨式)估計法,為什麼取這個名字呢,因為整個估值過程都是顛倒過來進行的。

Managing
Director先會根據客戶,以及當時deal所處的情況,從大腦里最最貪婪的那個部位,冒出一個數字,這個數字,往往是客戶看到以後能接受的最貴的那
個價錢。接下來就是我們analyst和associate的活了,我們需要絞盡腦汁編寫出相應的理論,吹出聽上去很有道理的背景分析,以印證估計的有效
和合理性。剛開始,那些新來的analyst或者實習生都會覺得道德上很內疚,真想立即去找神父懺悔,但是慢慢的,大家就會用這麼樣的一句話安慰自己:這
些分析其實都是我們創造的「附加值」,只是我們對事實的論述罷了,沒什麼難的,這不是進行空洞的邏輯推理或者在高難度的變金融魔術,我們沒有錯,只是稍微
充分發揚了下「樂觀主義」精神。因此一個個如同天文數字一般的估值都不在話下,這些懷揣著崇高理想的20多歲的孩子們,就這樣把他們的人格以及靈魂進行了
二次抵押,彷彿如同美國的次級按揭一般,日復一日,不斷累加,值到他們失去道德的最後一道防線……

接下來,我就稍微闡述下幾種我們曾經學過的valuation method是如何在實際工作中被應用的。

1、Comparable Company Valuation (多項類比法)

個方法,我們通常都會親切的稱之為comps,這個方法是最簡單的一種方法,也是最最常用的一種。首先,bankers會找出很多同行業,或者同地區的公
司,統計這些類比公司的公開市場價格,或者當初交易執行時的價格。例如,類比公司的平均PE(市盈率)是30,那麼被股價公司的價值就是他們去年
earnings(盈利)乘以30,很快就得出這家公司的估算結果。是不是很簡單呢,感覺就像下崗阿姨在那邊為今天晚上家中的小菜算價錢一樣容易。


種估價法的問題在於,那些貪婪的bankers通常會挑那些pe(或者其他比率)很高的公司做類比,一切pe很低的公司,不管他們的主營業務和我們的客戶
多麼相近,統統都會因為undervalued(被市場低估價值)而被blacklist掉。因此這樣無節制地挑選下去,出來的公司早就和被估計的公司毫
無相似之處。這樣的過程,就像今天家庭聚餐,那些個名望顯赫或者發了大財的,繼子,還是再婚以後托油瓶過來的第二代的表兄妹,八杆子打不著的「家人」都被
邀請,而那些因為沒什麼本事的,或者殘疾的老爸老媽,親生兄弟姐妹都被拒之門外。

2、Discount Cash Flow Method (未來現金流折現法)
這個名字挺起來似乎很親切吧,但是在投行這可是變魔術最好的方法,因為它能讓林志玲她那干匾的老媽變成跟她一樣受成功男士們歡迎,或者說讓一個智障的兒子變得擁有跟他聰明的老爸一樣的智慧。


個方法對於那些沒有什麼實際業務的皮包公司,或者利潤年年是負數的公司估值時特別派用處。為什麼呢?因為前面提到的那個comps方法,前提是這個被估值
公司至少得有可觀的銷售額,或者純利潤,這樣乘上那些個30,40的pe才有用。但DCF則不然,因為他的估算完全是建立在對這家公司未來業績的期望上。
就好比那個「阿里巴巴」,誰都知道這種公司沒什麼利潤,但是為什麼他還能得到如此高的IPO價格呢,因為那些analyst變了魔術,他們通常會說「介於
公司優秀的管理團隊,和不斷完善的管理理念,未來收入年年都會大幅度增加,cost總是在進一步消減」,所以呢,算出的公司價值總歸相當可觀,不管這家公
司多麼垃圾,不管這家公司已經有了多少個億的虧損,他永遠能風光在媒體的報道中,因為無知的老百姓永遠都會把血汗錢拿出來給這些banker出的價格買
單。

而且每一次,從analyst到associate,再到vp,再到md,每一層,每個老闆,都會將下屬設定revenue(收
入)增長率調高几個百分點,或者把cost所佔的比率調低幾個基數點,這樣的調整就是每一層「老闆」為這次交易所帶來的附加值了。然而其實有點智商的人只
要看過他們估值的方法,就會發覺,在他們的鼓吹下,這些個皮包公司,只要持續這樣經營,過不了一代人,就能膨脹成業務遍及全球的500強企業了。而這些就
是DCF方法創造的奇蹟。

生活篇

1、Training(培訓)
所有新來的analyst或者associate在剛進firm的頭幾天里都要經過一個培訓的過程,但是這裡我不想談論那些枯燥的理論培訓,我只想跟大家分享下關於「生活」培訓的一部分。

常生活培訓這part只有20分鐘到半小時,但所有重要而有用的信息幾乎都已經傳達給新人了:可以借一張高級信用卡享受公司位於28層可以飽覽維多利亞港
海景的executive
canteen,在幾點過後可以任意打車報銷,晚餐以及周末加班工作餐的報銷數額以及手續,或者是出差時如何享受到頭等艙等等。通常這個part,每個人
不管之前理論培訓時是打著呼嚕的或是流著口水的,一般到這個時候都格外清醒並認真做著筆記。

2、Blackberry (黑莓手機)

個似乎是banker的象徵,每個剛進來的analyst都會人手一部,這玩意沒玩過的人,肯定覺得特別好奇,特別想擁有一部拿來把玩。然而在我看來,這
個花俏的玩意就好比一把雙刃劍。為什麼這麼說呢?想想一個場景,一群20多歲的banker,身上Zegana或者Armani西裝筆挺,走進一間蘭桂坊
酒吧坐下,緩緩的把最最新款的blackberry手機放在吧台上,拿起一杯Martini,這時候無論怎樣,在場所有的「美人兒」的目光都會被吸引過
來。但是如果突然這時,那個寶貝blackberry突然振響,彈出老闆讓你在今晚交出一份新的pitch
book的email,是不是非常得少興呢……

3、午餐,晚餐以及budget
Junior investment banker有個外號,叫做「夜行者」,這就意味著他們很少能在早上九點以前到達辦公室。而且他們一天的生活大概有四個「分水嶺」:午飯前,午飯後,晚飯後和午夜後。


飯可能對於那些剛來的banker是一天里除了睡覺以外感覺最好的一段時光。為什麼呢?因為這群20多歲的小屁孩可以進入公司最最高級的
executive canteen享受非常豐盛的自助大餐。通常這裡只有公司高級行政人員,或者front
office的banker或者trader可以在這進餐,其他那些mid-to-back
office的人連進來的資格都沒有。所以說每天這群孩子拿著公司發的那張信用卡在機器上一刷徐徐步入餐廳的時候,那種超級爽的感覺就會把他們前一晚所有
對工作,對老闆的抱怨統統沖走。

基本上每天晚飯時間一到,那些MD或者Vp就下班找他們的情婦去了,而這些analyst或者associate才會三五成群結隊去周圍那些個高檔餐廳享用他們一天中最大的「權力」-用公司的錢享受生活。


常投行給予每個人一頓餐飯的budget是150-200塊左右,如果你能再辦一張「American
Express」的信用卡,通常在中環那的餐廳都能享受到50%的折扣優惠,這就意味著,這幫傢伙,每個人每頓飯最多可以吃到300-400塊。而且他們
每一個人都有一種奇怪的「天才」本事。他們往往都能在中環任何一家高級餐廳,在不看菜單的情況下,報出一串串菜名,而加起來的數目正正好好就是
budget的總數,這樣他們就能本著「不浪費」的原則,盡情的享受公司給予他們的「淫樂」生活。

然而,整個晚飯通常都在謾罵和侮辱的
話語中度過。沒有人用真實的姓名稱呼叫他們那些「xx」的上司,每個人想盡侮辱之能事以報復折磨過他們的MD.晚飯中的這種「自由論壇」氣氛通常都能把在
座的人緊緊團結在一起。一個又一個晚上,這些年輕的孩子們互相勸慰著不要放棄心中的夢想,另一方面,他們也在共同體為著現實的苦澀,畢竟他們每個人都無一
例外的是投資銀行里的「機器人」。而晚餐通常就是他們進行「集體心理治療」的最好時機。

4、工作時間(Hours)
這個詞,
在ibd里,沒有一個人願意提,非常忌諱。客觀的說,一個banker每個星期工作100個小時是很保守的了。一周總共168個小時,100多個小時在工
作,這就意味著他們每天都在工作,沒有一天可以休息。每天清晨坐taxi回家,衝上個澡,努力幫助自己沖刷掉前一個未眠之夜的疲乏-這些時間加在一起,每
周也不能超過20個小時。偶爾與異性吃個飯,或者曖昧一下,每周大約15個小時,這樣一來還剩33個小時,這就意味平均每天我們加上洗手間和睡覺總共4。
5個小時。所以說在投行里,經常會在廁所門口等半天,為什麼呢,因為裡面的傢伙正坐在馬桶上打盹呢……

然而呢,就像所有虐待狂,這些投
行總是能想出各種方法從每位analyst和associate身上榨乾每一滴血汗。比如說,辦公室里總是燈火通明,仿若白晝,空調開的很大,和澳門那些
大小賭場一樣。白紙燈亮的讓人顯得晃眼,空調使空氣變得非常乾爽,即使凌成5點,也好比大中午一般。這些疲憊不堪的孩子們,只要在這樣的辦公室里就會兢兢
業業地埋頭苦幹,效率出奇的高。這就好比實驗室籠子里的小白鼠,各個都好像神經質似的不斷亂蹦亂跳,直到他們心臟停止的那一刻,那些變態的僱主就會再換上
新的血液,誘騙新的年輕學生進入這個人肉攪拌機。


謝邀。JP新加坡tech,公司同事整體比較親和友好,但是無處不在的還是銀行里那種試圖出人頭地,勾心鬥角的氣氛。back office是一個無底洞,進去之後要有一定決心才能跳出來。學計算機的有志青年還是應該繞道而行。野心不那麼強的進去混著也就是了。


前Sales and Trading某部門工作過。

1,美國大國企:效益好,各種設施包括辦公室豪華大氣,在裡面工作,就會給你一種「這是全球最大的公司之一,這是最強的銀行」這種感覺;所接觸的客戶無一例外都是行業龍頭,龍頭客戶我們來負責,其他的去小銀行吧;

2,福利、報銷毫不含糊:大行就是實力強,有專門部門負責出差安排、甚至PPT裝訂。你要去全球哪個地方出差,都會給你安排當地最好的酒店,都有協議,誰讓我們是全球最大行呢?肯定不會少給工資、拖欠獎金啦,畢竟我們有錢嘛;

3,IT系統非常先進:當然了,作為美國最大行,各種微軟的最先進技術都是第一時間給你上,你的軟體版本都是最新的。視頻會議室很豪華且不會出差錯。對比德意志銀行(我呆過),真是強過太多,這對工作效率也是有很大影響的。


前JPM CDP,已辭職。我是做ops,之前進去前壓根也不明白ops是做什麼,只是覺得此公司好高大上啊有實習一定要上,轉正後也懶得再找工作就接了offer。

我的感受就是如果你是個有野心對自己的未來有所憧憬的人的話,不要來做ops或者tech,雖然這樣混進jpm這樣的big name相比FO要容易很多,但是真的除非你辭職,否則就是一條道走到黑,一輩子做這個了。

雖然jpm算公司氛圍和諧的,但是講真ops和tech這種costing department能有多少尊重呢?投行都是很現實的,誰給公司賺錢了誰就是老大,FO 被客人罵的狗血淋頭後通常都會跟我們撕逼,各種escalation,有時候覺得並不是自己的錯,但是也必須要無奈的去解釋,可能我比較玻璃心吧。做得好了輕飄飄一句thanks做不好了尼瑪可能直接告狀到你直線的MD那去,就是這麼現實。

從工作性質而言,ops就是高級流水線工人,做的都是很沒意思的事情,就是那種從身邊比你大十歲的同事身上你可以看到未來的樣子。工資的話做ops在投行真不算高,跟社會平均收入比那當然可以了。

論發展前景,ops中100個可能有一兩個去了front office,其次算好一點的是去坐business management,再其次是去做compliance,其他真想不出來了。升職而言,只要不太差基本都能做associate,升vp就要開始做management,ops的ed在有的部門那是可以管理五六十人的ops團隊了,絕對的高管。。。md的話不太清楚,感覺就要拼關係了,我知道jpm的一個ops的md是front office某大佬的妹妹,頭銜動不動就是亞洲區xxx了,可見ops的md有多鳳毛麟角。


JPMC的芝加哥實習以及明年夏天的 CDP analyst做兩年三個組,CIB底下技術。
總的來說非常laid back吧,不過要看組,很幸運本組的大MD是我mentor,很自由的一個人。平時5點下班,周五是半天上班,彈性很大。做的東西組裡是不太知道可不可以直說,大概是類似於網路軟體之類的。然後整個組是software app dev cycle所以也是很多分工的(程序員,商業分析,結構師(architect是這樣翻譯嗎?),QA, 等等)。每周都有2-3次會。能學到很多東西,組裡的人都很熱心,一般做不出來自己會google解決,實在不行去問旁邊的人或者負責那個功能的人都可以。
實習生我的樓層很少(據說今年高盛紐約把所有實習生聚到一個樓層了更為歡樂),大部分人的年紀都是已經成家了的,所以略顯無聊。偶爾會有活動,據說全職後活動會更多。
有多的想起來再來補充:p


都是高大上的前台和CDP, 我來說說新加坡ops,如樓上所說,back office是個無底洞,每天做一樣的事情很容易磨滅一個人的熱情,懷疑人生的意義。Documentation大過天,工作分太細,很難看到bigger picture,基本上就是高級流水線工人。同事關係還算融洽,但是老闆就不怎麼關心你的個人成長,只在乎你的工作表現能不能讓他/她的數據好看。已辭職。


大一結束的暑假在JP Morgan的芝加哥分部是實習過。當時是在HR做了一個暑假,但是也有幸接觸到了一些其他部門。HR給我的感覺就是很瑣碎,節奏很快但是並沒有特別的有成就感。可能也因為是第一份實習,很多時候弄不清輕重緩急,而在這麼大的一個公司里也很難指望會有專人手把手教。學到的最重要的一個技能就是Ask the right questions,在老闆布置任務下來,開始任務之前就把可能遇到的困難都先問好了,而不是等到遇到困難才去求助。


補充一下吧

公司再大,女性,亞裔,真的還是會有偏差。


我貌似很久之前關注了這個話題。現在在jpm紐約曼哈頓工作,不是headquarter的270,是對面277.今天中午去270吃飯狠狠吐槽了為什麼同屬一個公司同一個地點光就餐而已區別這麼大。

暑假畢業的,找了兩個月工作去jpm也算是幸運。感受就是真的很累很累啊,尤其是我做的這玩意。
我17年上半年的目標就是按時下班效率提高不加班。

不過周圍人實在是太厲害了。裡面的光中國人一個個都是藏龍卧虎。

還有一個感受就是,大家為什麼都穿的那麼那麼西裝革履那麼正式我每天實在是穿衣服痛苦。加州那邊都隨意穿~ 後來想想,畢竟是銀行我也就原諒了。。


本科時只參加了他們的幾輪面試,最後沒過;但和不少校友聊過。jpm工作環境不錯,感覺每個男的都像傑米戴蒙,招人非常外貌協會。。。但人都很好,很有魅力,對面試者態度很nice,即使是部門主管。
在紐約工作期間和一個JPM Asset Management的英國trader是室友,人非常nice。幾次忘帶家鑰匙穿涼鞋短褲去JPM總部找他。中午有客戶送的各種奇怪美食,包括10米長的三明治、臉大的牛排、山高的漢堡。周末還有客戶請去看球賽吃日餐什麼的,小日子比我好多了。同事之間人都比較nice,其實也是面試的時候都考察過了,或者都是熟人推薦。trader下班很早,但ibd很忙,算是hour較長的bb之一。
不得不說一下private banking部門,充滿了環球小姐,靚麗的風景線。。。當年最後面試沒過可能因為顏值?我室友和他一幫屌絲同事經常早到了樓里,等著對面樓梯的PB人員們先上去再上班。
有的部門年紀大了可以外派到分部,很多人願意。因為工資只降一丁點,但生活成本少了太多。


Ops民工,說實話每天的工作重複性太高,和入職時的期待有明顯落差,不過這才是生活吧


想看這本書,找到的英文原版是華爾街的,請問你說的「國產化修改」是你自己改的嗎?或者有具體書籍?


感受就是別的金融機構都在陸家嘴,中午在國金吃飯暢聊,而JP在靜安到處找吃的…


對於連水杯和紙巾都不提供的公司,成功刷新了對屌絲公司的認識下限

對了,座位上還沒有垃圾桶


推薦閱讀:

TAG:調查類問題 | 摩根大通(J.P. Morgan) | 投資銀行職場 | 工作體驗 | X 是種怎樣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