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大學真的「管用」嗎?

我們身邊的人,無論是同學、老師、家長,一直在不停地對我們說:『爭取考個好大學,這樣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但,名牌大學真的管用嗎?


在藤校念PhD,也在國內念過所謂的名學校


【管用】是個太過於籠統的概念。我打算把它拆成一些子問題方面來回答。前面的一些回答也都重點從念名校的「世俗」作用的角度分析過了,特別是@安小桐 同學的精彩回答。


那麼我就從包括世俗作用在內的角度來討論一下。請各位看官同學注意,所有的這些優點,對於非名校也不一定不適用,並非非此即彼,並且全是我個人的體驗和感觸,請勿上綱上線。答貼內所有照片均是我自己拍攝,轉載請務必注意版權。

  • 世俗上,名校可以給你帶來數不盡的機會
  • 精神上,名校給你一筆極其可觀的精神財富
  • 思想狀態上,在名校里的磨礪會促使你沉澱做事

沒有哈佛和耶魯那樣出名,所以我先介紹一下我所在的學校,康奈爾大學吧,算半打個廣告。康奈爾是常青藤盟校之一,建1865年,座落於一個偏遠的小鎮,名叫伊薩卡(冰心把它叫作綺色佳,這名字更妙)。與中國相關的著名的校友包括胡適,任鴻雋、秉志、周仁等人,台灣的幾位著名政客。中國科學院的前身也在這裡成立,徐志摩和林徽因及梁思成那些數不清楚的事情也在這裡寫下過篇章。從學術聲望以及校友名錄來看,也算實實在在的名校了。

(學校北面俯瞰)


(鳥瞰校園南面)

(鳥瞰校園南面)

有幸在這裡念書,給我非常多的全新的體驗和感悟,這裡梳理一下,順便回答題主問題。


首先,名校帶給你光環效應。

人們會因為你來自名校加倍重視你。《思考快與慢》里提到過幾個經典例子,當別人無法通過深度接觸你的時候,那麼你的頭銜,穿著等等外在表現,就決定了他們對你的看法。並且由於光環效應的存在,這樣的效果還會被放大。即使說你並沒有的一些品質,因為你的頭銜和位置,你也會被與那些難得的品質聯繫上。比如說,有一次在銀行跟一位banker(我實在不清楚應該譯成啥,銀行家?貌似有點大)聊貸款買房,但是很明顯看得出來他並沒有把我當回事的意思(娃娃臉,哪有什麼錢)。但是得知我的學校的時候,banker瞬間一改前面的態度,開始一個勁地誇讚我聰明。原因很簡單:在藤校無非說明幾種情況——我家特別有錢,或者我特別聰明能拿到獎學金,或者是這個的組合(聲明一下,這不符合我的情況,一般人而已)。


重視你的原因還有,你的校友們已經給你開拓了一條大路,或者學校的名聲,就是你的名片。由於學術的原因,去年的時候試圖聯繫國內某公司實習,希望能夠藉機會可以拿到他們的數據。於是,我直接開始聯繫那家公司的HR,很謹慎用gmail給他們發了一封郵件——不用說也知道,石沉大海,誰有功夫看你簡歷況且是這樣的「求實習」的情況。但是,我過了幾天,換成了學校的郵箱,給他們重新發了一遍,效果立即不同了——人力資源總監回復了我的郵件,並且表示會馬上開始聯繫對應的團隊。《格調》里講到,受過教育的庸俗美國人樂意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學校的徽標貼到後車窗上了(在美國這真是個很常見的風景)。試想,如果人們沒有這樣的學校聲望崇拜,會有人把這個東西貼到車後面嗎?這個例子讓我真切地感覺到,貼上一個徽標可能只是讓你自我感覺良好,但是如果有一個http://harvard.edu或者http://yele.edu的郵箱,那情況就不太一樣了,你可以打開很多以前打不開的門。


小結一下我想說的點是,名校的聲望通過多年的累積,會給你帶來無形的光環效應,不管你是不是有它代表的品質(比如牛劍,哈佛,耶魯所代表的貴族氣質與理性,MIT及斯坦福代表的前衛與創新),局外人都會把這個品質聯繫到你的身上(至於為什麼是「局外人」,下面會分析)。這樣,你本身擁有的優良品質加上你個體沒有,但是他人因為你的教育背景而賦予給你的品質,足夠可以讓其它人覺得眼前一亮了(比如,長得帥又在哈佛念書)。而這些往往又是僱主,邊上的其它人會看重的東西,那麼你就佔了大大的便宜。


另外,名校給你帶來一系列強大的校友人脈。這個@安小桐 有講,但是我倒不覺得是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因為她念的是本科而我已經是研究生了吧),所以就不多講了,舉兩個小例子。


在康奈爾,各種招聘活動琳琅滿目。我清楚地記得在本科學校的時候,騰訊,百度和一些其它公司好不容易到本科的學校招聘,HR的架子都非常大。擺著明講,「我們只要你們這裡最好的3個學生」。但是,去年去到康奈爾的HR們,至少都態度謙和。臨走還一定要塞下給你幾張他們的名片。原因同樣很簡單——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嘛。整個美國,好學校就那麼些,每年量產的學生就那麼點,而想要人的公司都想把最好的人才招進麾下,所以只要你不是太扶不起,那麼還是很可以噹噹買方,挑一挑想去哪兒的。想想看,其實你在找實習找工作的時候,最靠譜的遞簡歷方式是怎麼樣的?顯然嘛,讓師兄師姐給你扔HR手裡。那麼假設你的師兄師姐去的地方都是,美國國會,谷歌,國家發改委這樣的地方,那麼作為一個爭氣的小學弟學妹,你還愁沒有地方可去嗎,你還用受盛氣凌人挑三撿四的人力資源小姐的氣嗎?這就叫人脈。

但其實我最想談的,是在名校里,給你帶來的精神財富。

因果關係真的不是一個很好弄明白的事情,這也是沒有人能回答——究竟是因為名校招的最好的學生,所以成為名校呢,還是因為學生進了那些學校變成了厲害的學生,所以成就了名校。從時間上來說,美國的這一溜藤校,也不見得是從古就好的——普林斯頓當年就是叫新澤西學院,爛得連新澤西州立大學都比不上。所以我認為,既是好學生成就了名校,也是後來逐漸上升的名校成就了學生。


還是那句大俗話,大學之大不在於大樓,而在於在師。而大師存在的意義,不是用來頂禮膜拜,而是請他們傳道授業給學生。在好學校里,對各個領域最了解的專家是你的老師,因此,你也更容易培養出一種「無畏」的心態。


「無畏」是怎麼樣的心態?就是不畏難,不覺得這事自己做不出來。而經過一些年的經驗,我感覺, 人成長的過程就是慢慢在接受自己總有些事情沒有辦法操控。但是怎麼把這樣的無助感控制到一個界線內,能造成很大的差別。如果你不停地給自己心理暗示,「這事兒太難了,我做不出來」,那麼,你真的更有可能做不出來。那麼為什麼名校能夠幫你培養「無畏」呢?很簡單,因為你會問自己說,「如果這裡這麼多聰明人的條件下,如果研究這個問題最頂尖的學者都在我身邊的條件下,我還做不出來,那還有誰能更容易地做出來呢」?


說具體一些,當你在高中的時候,看見聽見,你們學校有人能考上清華北大。那麼,你是不是總有些蠢蠢欲動,琢磨:我也可以試試吧?但是如果你們學校從來沒有人考上過,那麼,你是不是更容易在想:靠,這麼多年沒人上過,我這樣能考得上嗎。


同樣,在攻克一個學術難題的時候,在創辦一家公司的時候,在遊說別人給選票的時候,如果你能時刻琢磨著,如果以我的條件都做不成,那還有人能更容易做成嗎?這個心態,就是「無畏」。


當你在名校里,教授只會告訴你說,這個東西我20年前發明出來,現在的狀態是A,暫時沒有人改進到B。那麼,你是不是會蠢蠢欲動,琢磨著,咦,沒準我來搞搞,可以搞出點名堂。同時,你的同儕們也是人才濟濟,他們的成就同樣會促使你培養「無畏」感——他們可以,為什麼我不行?


(一個過馬路的路人甲結果是——圖靈獎得主)

(一個過馬路的路人甲結果是——圖靈獎得主)

而如果你的學校里到處都是這樣的教授和同學呢?

另外一項精神財富是,名校的壓力,教給你用心,盡全力,去完成一件事情。

其實很簡單,《另類》里講得很明白,做多數事情都是10000小時法則。經過10000小時的刻意訓練,正常人也可以變成世界級的專家。而在好的學校里,課業的標準要求一般非常之高。為了完成那麼一些任務,你的專註程度會被不斷強調——因為你一個學期的時間就那麼多,如果你不夠專註於你手上的事情,那麼你一定會死得很難看。


(那100天里留下的那些手稿)

(那100天里留下的那些手稿)

剛好上個學期手裡的項目需要很多概率圖模型的知識。但是作為一介碼農,從來沒有接觸過類似的東西,被逼著硬著頭皮上(上面所說的,「無畏」)。為了交差,一個學期里,讀了百來篇關於這個題目的論文,硬是從概率論都不是很熟到後來推公式也順風順水。同時還把長時間沒有看完的三本教材上相關章節全部給看了個遍。以致於後面只要說一個人名,就能反射出那是哪篇論文里講的什麼公式。其實在那100多天裡面,生活簡單得出奇——起床,看論文,寫代碼實現,睡覺。整整100天,日日如此。每天平均工作12個小時算的話,那麼也算得上十分之一的世界水平了(顯然不能這麼算:D)。伊薩卡下的雪很大很大,每天幾乎不出門,與我為伴的,只有幾隻每天到我家樓下吃葉子的鹿(每每和朋友說到這事都無比驕傲和唏噓)。

(每天來跟我對峙陪我的鹿)

(每天來跟我對峙陪我的鹿)

當然,其它的精神財富——比如崇尚理智,崇尚讀書之類的,就不多說了。康奈爾有我見過的最漂亮的圖書館,也經常是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直到太陽下山。

(康奈爾的uris圖書館,傳說中天堂的樣子?)

(康奈爾的uris圖書館,傳說中天堂的樣子?)

最後,名校也不是什麼萬金油。很多同學本來就已經厲害得不行了,去不去讀個常青藤都不是大事兒。名校情結和崇拜控制到一定程度就好,我也見過讓我佩服到不行即使在康奈爾也沒有見過那樣厲害的同學,在康奈爾我也碰到過亂七八糟不知道怎麼就進去的同學(當然他們看我也可能一個樣,哈哈)。這只是一個概率的問題而已,如果你的驅動力足夠強大,我想may the odds be ever in your favor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說,如果現在在回答的問題是:假設一個人沒有意志力沒有執行力也不讀書不上進,但是就是上了哈佛,那個人會怎樣?那麼我的回答是——大概率來說,不會怎麼著。那麼有一個:極其上進一直知道自己要什麼,為著目標一直往前進步的青年,他會怎樣——我會說,運氣再差的情況下,他的境況應該也不會糟糕。

說了這麼多,總結一下吧。

念名校絕對【管用】,體現在

給你帶來更多機會

給你增加「無畏」的精神

名校的環境促進你沉心做一件事情,而這往往才是最最最重要的

==========================

有人說這個答案是在秀優秀感,其實有什麼可優越的呢,只不過是一段經歷而已,況且我開篇就說了,名校能帶給你的,不在名校也可以,取決於你自己。其實我們都在平行的世界裡,優越不優越又對彼此來說有什麼關係?各位還是看看就好,以事論事兒地來討論問題吧


趁醉回答。
管用。
別說名牌大學,要是在家鄉發展,名牌高中都是一座挖不完的資源礦。
別人花多少心思多少物質才能接近的高人,你一句學長,幾個名師的奇聞異事一聊立馬親近。
前幾天清華系的某大集團來我司談合作,深切感受到了這種名校圈子的傲慢和團結。除非有求於人,否則外人根本無法插足核心圈。
非常非常有用,不僅僅在學識眼界方面。
名校,天生就是個人才井和資源礦。
ps:別老指責別人秀優越感。玻璃心的脆弱程度往往和能力弱度成正比。
越他媽弱,越他媽脆。


我真是強烈呼籲不要再問這種關於「名牌大學有用嗎」「名牌大學讀出來是不是真的有用」「名牌大學到底行不行」這種問題了!!!!
一句話,那就是管用管用管用管用管用管用管用管用……

告訴你一個實用的技能吧,別管它管用不管用,只管好不好。如果是好的那就是更管用的。因為很多時候你真的不知道這事頂不頂管不管用,但是很多時候你應該可以知道這樣更好,那就選這個沒錯的。
eg,Q:名牌大學和一般大學那個更管用(那個好)? A:名牌大學
eg,Q:結婚到底是漂亮的還賢惠的更管用(哪個好)?A:賢惠的
eg,Q:四六級這玩意兒考了到底管用嗎?(考與不考那個好)?A:考了頂事
eg,Q:讀書真的管用嗎?(讀了好還是不讀好)?A:讀
eg,Q:我想學如何看雲/看星盤/練習非洲土著語,但這管不管用(這門技能好不好)?A:好,那學

很多時候啊,我們普通的人類是沒辦法想清楚,至少作為我這樣的青少年實在沒法明白我人生的意義,做某件事的意義,所以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在我們還尚存一點判斷力的時候可以用,就是判斷這東西好不好。很多東西你不明白意義但是你只知道更好,很多時候你不知道你人生的方向但是你知道你要努力,很多時候你迷茫著不知道前方的路在哪裡,不要再問意義了當你還沒有想清楚的時候,你只管想想這件事好不好吧。

去吧,皮卡丘~~~~


有兩點要澄清:

一、我們作為求學者上大學的重要目的(甚至是核心目的)是謀生。
二、國家設立名校的首要目的是傳承、發展人類文明成果(包括人文、社科、自然科學、工程。。。。。。)

切記, 這兩個是有區別的。


上名校與謀生、致富的關係大不大?我的回答是關係比較大、但不是特別大,有很多很多例外。讀完985但是只能拿所在城市平均薪資的人比比皆是,學歷不怎樣但是成為大企業家的人也不少。

但是,除了「手藝活」等重視面授的特殊領域(如刺繡、廚師等)之外,學會高度複雜知識甚至做出創新的人,基本上畢業自名校。名校與「學會複雜理論」是強相關。

你問我一個高考很爛的人會不會成為大企業家,我會說我不知道。你問我高考很爛(每個單科都爛)的人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錢學森,我會說「沒戲」

結論:
一、混過名校對於謀生致富「有些用」。
二、混過名校對於「學複雜理論」特別管用(當然,這不見得是老師培養之功,可能是學生資質太好)

健康的態度是承認讀名校的那群人(在整體上)學習複雜理論就是相對牛逼。

謀生的問題,我們還是相信「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算了,讀書牛逼僅僅是發家致富的排在後面的一個可能的原因。

——————————

最後我講個故事:

古代,某男士陞官。有人對該男士的太太開玩笑說她丈夫陞官之後生殖器就不頂用了。該女士大驚失色,直呼還不如不陞官。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性生活本身就極有價值。假設(假設而已)有人說有錢才是王道,有沒有生殖器不重要,你會覺得這個人是個傻逼。

假設(假設而已)一個國家有千分之一的男女天生有性慾,另外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男女沒有性慾。沒有性慾的大眾就會覺得有錢才是王道,有沒有生殖器無所謂。而有性慾的這千分之一的小眾覺得有錢固然好,但是生殖器還是一定要的。

讀書有雙重意義:一是藉此謀生,二是從複雜理論中體驗樂趣。能夠從複雜理論中體驗到樂趣的人無論貧富都絕對不會有「讀書無用論」的。

知乎上有位畢業於名校的人說推公式是他人生一大快樂,有人不理解。這種不理解就好比天生無性慾的人不理解為何有人對性生活很看重。

熱衷於鑽研知識就是小眾的「性生活」,讀名校有助於提升這種小眾的「性生活」的質量。


說的都好高端大氣上檔次了.....都可以出白皮書了吧~《21世紀中國青年人生存指南》~(逃~

好吧,不開玩笑,也無意冒犯那些優秀的答案。

我是學生,歷經過專升本現在讀二本生,說點現實的吧。

中午我午休了15分鐘左右,下午來教室的路上,因為走路快超過了許多人。女的就不說了……超過的男生大約有20人左右。基本是宿舍劃分的……大概三波。

第一波,在討論《如何更快速的與喜歡的女生進行深入交流與深入交流技巧》
第二波,討論《LOL戰略素養研究與戰鬥技巧提升》
第三波,兩人,一花樣美男在給另一人解釋一款單機遊戲。

我們14點上課,這門課程是《Java進階》就是JavaWeb。
班級46人,14點實到34人。
脫離教學端控制機子達50%左右…
自帶筆記本電腦7台,3台進行lol……1台淘寶,1台《爐石傳說》,2台視頻.社交網站切換中。
哦~我為什麼這麼清楚。因為我是學習委員,上課前需要對班級情況進行評估彙報。(我不是壞人~我都睜一隻眼~閉兩隻眼的~

這是第12周,老師上課提問全班已完全無法響應。提交作業相似率98%以上……不知道「包」是什麼一點都不恥辱哦。

每天早晨我們8點三十分上課。
鄙人鬧鐘6點59分,大致能在7點三十分之前完成洗漱蹲坑拉屎這樣的流程。
我們是公共衛浴,基本在我完成上述流程後廁所、洗漱室只有我一人。一層樓有198名學生。

好吧,不黑,我出門以後廣場和教室還是有考研的在背書的。

這不是什麼下流學校哦~~我們學校全省關注度排名前十哦~

--------------------------------------------

之前專科畢業的時候在北京實習兩個月。
有一次跟一個清華計算機專業的聊天。他們,注意是「們」!每天寫代碼時間平均……注意是平均,不低於4小時……多少行就不說了。
他一開口話題進入專業領域後,那種強大的「靈壓」至今令我難以忘懷……(羞~

知道名校或者好學校最大的意義是什麼么?
在名校,不努力你就是異類。
在中國大部分的「普通高等學校」里,努力,會讓你成為異類……
你要在這種學校證明你一周打穿了20個安全套,你可能會迎來鮮花和掌聲。
你要說你48小時內產出了3K行優質代碼……額,連丟你臭雞蛋的人都沒有。


—————————————————

額,我順便吐槽下。
我們是軟體工程專業……
我們機房的電腦CPU是奔騰的~
系統是XP的~
主流軟體全部都有~~
但,沒有一款正版授權。

此致……獻給那些懷疑自己高中是否應該努力的孩紙。

—————————————————

這是寫在評論中關於「我心目中的名校」的說明:

摘錄出來,免得生是非。

「我的理解很清楚,中國有許多名校。清華、北大、浙大等等學校都是一流的大學。但要明確的是,先有的「清華園(清華大學)」再有的「清華大學是名校」。每個人對什麼是名校都會有他自己的定義。在我眼裡,名校是因為有許多有識之士聚集其中共同建設,名校有她自己的基因,再這種大環境下所以成長起來了更優秀的人才。這就能解釋你的那個為什麼百度華為都會去985招人的原因。因為這些學校有優秀的基因。而後期的扶持,資金投入,有太多的政治原因。你看看清華北大浙大校長的政治級別有多高,那種級別的資源戰根本不是我們討論的範疇。

我有一個假設「即使國家不給一分錢。在不觸犯法律紅線的情況下不打壓。清華北大這樣的學校里的優秀學子也能用他們的能力為學校帶來可觀資源。」這就是基因,這就是名校。這回答了為什麼我說「名校不是靠政治扶持起來的」。這也反駁你那個「沒有資金投入的學校什麼都不是」。」

—————————————————

同樣,最近聽到的一些話,有些反動反社會,不明真相者忽略之。

「他們要的就是聲色犬馬的生活。給他們好了,讓他們在快樂中死去。這樣他們什麼都不會得到,除了為這個世界製造垃圾。我現在要做的就是努力,然後碾著你們的屍體,走出這個我不太喜歡的學校。」


對考不上的很管用,對考上了的不管用。


補充評論里的====
意思就是,上了這個名牌大學,不能成為你這輩子的最高成就
要正確區分,合理對待,上不了牛逼的大學然後再說名牌大學無用給自己心理安慰;和上完了大學提一提褲子說名牌大學也就那麼回事,兩種不同的語境和場景……


主要問題不一定就是名校不名校

最重要的讀書,求知,對知識和技能的熱愛,對學問的鑽研,對未來目標的定位,這些東西在傳統學校里是不講的,老師自己也未必懂,學校更不會鼓勵這些東西

應試教育不是什麼洪水猛獸,高分的也未必低能,但問題在於我們這裡是人為的劃圈裝套,屬於典型的考什麼,學什麼。一切的學問和思維,都必須在大綱範圍下進行,否則就是大逆不道和浪費時間

但問題是出題人自己都沒有過實際職場經驗,也不清楚求職需要的到底是什麼,所以出題和編教材都是在瞎胡鬧——教育的唯一導向錯了,那麼教育的成果自然也就垃圾的一塌糊塗了

真的按照教育的指向問題,稍微分析下:
高中 → 考高分,讀好大學
大學 → 混學歷,畢業

此外還有一個指向性:
人生 → 幸福生活,經濟基礎,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基礎等等

問題是混學歷跟幸福生活之間,指向性明確不了

讀高中的時候,指向性很單一,就是圍繞著大綱來轉,所以大家基本都很努力,不管這個指向性到底是不是對的,起碼確實能起到一定的督促和激勵作用。但是入了大學之後,大學的指向性和人生指向性出現偏差,尤其這時候學生都是成人,於是出現指向不明的情況,加上混學歷很容易,於是就培養了各種奇怪生物

為什麼說中國的教育爛,甚至反人類,真心不是應試教育的錯,主要就是因為教育的一切目的跟人生的基礎和指向無法重合,甚至有時候還有阻礙作用。教育部自以為是的劃圈子和裝套套,每年折騰的動靜這麼大,其實都是瞎胡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應試教育,我習慣稱之為「套子教育」——即人為的劃定範圍,大綱考的我就學,不考的我就不學,學霸都不是在某領域有建樹的牛人,而是考試高分的考棍而已

什麼時候能做到學什麼,考什麼,學生感興趣就多學,不感興趣就滿足一個正常水平,感興趣的就提供一切條件鼓勵他去深入鑽研。最後的鑽研結果,不以全面平庸作為學霸標準,而以各有所長作為納取准入。這個時候,才算是社會多少有點救

也就是說,社會體制和教育應當對這個指向充滿了鼓勵:
個人 → 實學,技能,興趣,目標使命感

如果你明白了這個,自然對什麼名校之類看的很淡了。但當你枉顧技能學問和興趣目標,只知道問哪個大學好哪個大學不好。問出了名牌大學有沒有用這個問題本身,就足夠說明比較大的問題了

事實上任何所謂出類拔萃的人,不管是名校還是非名校,共同點都是目標定位清楚,然後能夠聰明的選擇資源,精力,時間,孜孜不倦的投入進去,學實學,干實事

這是考棍跟真·學霸的唯一區別

切題答一下,不管你是不是名校的,只要沒有實學和實用技能,並且沒有清晰的目標定位,都不會混的太好

PS,今天看到如何看待清華設立特色班培養諾貝爾的問題,底下一群人冷嘲熱諷的,我補充兩句:
教育和科研幾乎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碼事。即便是再腐朽無能低智的教育制度,能在這個裡面靠自己的毅力決心讀到博士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能在這個時代憑著自己的興趣義無反顧的做學問搞科研的人,大多都是身懷一顆至誠之心的,堪稱國家脊樑,這些人可比沒事刷刷知乎動輒抱這個那個大腿的無知大學生小妹要強的多

中國從來不缺天才,你們所痛心疾首的應試教育毀掉的人才估計不及踴躍而出的天才數量的百分之一,但為什麼科研實力不行,不在於教育培養問題,主要還是:
沒錢

科研經費不夠充足,國家給錢縮手縮腳,對長期的學術投入急功近利,搞起科研來束手束腳,重科技產出,不重科學投入,說到底,其實就是錢不夠,所以科研實力不行


1 非985的簡歷直接扔?

前幾個月,我在微博上面看到這樣一個視頻。

學霸是怎樣煉成的之簡歷帝求職為何頻頻受挫

某企業前人事經理,在視頻中直言:大企業收簡歷時,會把985畢業生和非985畢業生的簡歷分開放,而等招聘會結束,只帶走985畢業生的簡歷,而其他簡歷就讓清潔工清理掉。

很多非985的學生看到了,瞬間就爆炸了,憑什麼啊!我們明明也很優秀啊!難道投大企業,非985的簡歷的命運就是垃圾桶?

視頻裡面做客的除了資深的HR,還有一名普通大學生小何,參加了150多場招聘會,每場投簡歷100份,結果大多杳無音訊。

聽到HR說出大公司招聘的潛規則時,小何很是不舒服,他說:「都是大學畢業生,都沒經驗,985也沒經驗,您為什麼只用他們不用我們?」

HR說了很長一段話:

我問你英語水平,你只告訴我四級過了,但是985的學生會告訴我,六級分數怎麼樣,雅思成績怎麼樣,托福成績怎麼樣。

我問你大學做過最厲害的事情是什麼,你告訴我當過院學生會主席。但是985的畢業生裡面,有的精通軟體開發,有的在校參加了大型金融集團實習,有的在尖端雜誌發表過論文......

HR最後總結了一句話:你又不是我親戚,朋友,我不了解你啊!你也不是我老闆的孩子,我不認識你啊!我為什麼要浪費時間不用手邊的資源而去了解你並且把機會給你呢?

2 對不起,我們只要985/211的學生

我的一位學長,大學成績很好,辦事能力又強,是我們身邊人的榜樣。

學校是普通一本,他本來可以保研到一所比較好的大學的研究生的,但是由於家庭原因,他不得不選擇工作。

他某次去給南京某所大公司投簡歷時,收到的回復簡單明了:「對不起,我們只要985/211的學生。」

簡歷都沒讓他放下,學長很尷尬,背起書包默默離開。

你看吧,其實這個社會就是這麼現實。

我在微博上看有人說:要是名牌大學沒用,你當高考玩玩而已啊。

早前,看龍應台給兒子的信,告訴兒子為什麼要讀書時,她這樣說: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你看吧,這句話真的太貼切了。

你的大學不是名牌大學,你連選擇的權利都沒有。

誰不想過好一些?誰不想腰桿直一些?誰不想工作風光一些?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是不相信。

在別人說了一句:「不好意思....」時,你已經知道自己接下來要面臨的是什麼了,你沒底氣和別人說上一句「憑什麼不是我。」

因為你知道別人一句話就可以把你懟回去----------因為你不是名牌大學的學生啊。

公眾號:我是木山
如果你不是名牌大學生也沒關係,公眾號回復「大學」,獲取一篇對你有用的文章。
微信號:buwangys


以前我在川大口語角認識了一個妹子。長得倒是很漂亮。但是口語很差幾乎無法交流(說不出五個單詞以上的完整的句子)。我當時問她,你來口語角幹什麼?「提高英語。」那你提高英語幹什麼?「我是四川一個大專畢業(本科學校大概不會開的專業,名字忘了),我想去牛津讀金融。」

想了想在牛津的金融我還真有熟人。當年一起穿著大拖鞋坐湖邊打牌的基友如今成了牛津學金融的高富帥。

我說那你知道牛津是什麼學校么?知道,牛津在英國首都巴黎。

非常不情願的給了那個妹子我的微信。朋友圈裡倒是經常刷自己的夢想。然而並沒有任何卵用。這姑娘一直認為靠自己扶老奶奶過馬路和在花店兼職被老闆表揚足夠讓牛津的商科看上她。結果我就把她拉黑了。

雖然川大也不是一個特別好的985,但是川大在本碩博都和牛津有合作,而且是深度合作。本科交換,碩博聯合培養。申請季剛剛塵埃落定。我朋友圈裡又多了幾位真正去讀牛渡口的姑娘。

我也想起了曾經的師兄,給予過我莫大幫助的師兄。真的是從非常普通的學校考進川大。一開始英語也不好。然而現在靠著paper和三年提升不說翻天覆地但做的不錯的英文,雖然不至於去哈佛牛津,但也能不費力氣去新國大,UNSW(行業頂尖,光伏技術全球第一)這樣的學校。

我想這就是差距吧。有人至今也只是在刷屏她的理想而已,卻連努力的方向都找不到。


作為正在找工作的自己。
和上面各種答案一樣: 管用! 太她媽管用了!
雖然很多上著名校的也在抱怨,抱怨宿舍太小,抱怨學校太摳。但因為他們擁有已經擁有的。他們也深深清楚這意味著什麼,他們已經進了名牌大學,才會說:其實也還好啦,其實清華也就那樣啦。等等,但任何一個人,你說和他們換換,讓他們失去名牌大學學生的頭銜,誰敢呢?
正在找工作的我,對這個問題感受超深刻。
別說名牌大學有沒有用,哪怕你的學校比別人的就是好那麼一點,都可能給你帶來更多的機會和附加印象分。
如果真的說感受最深的:
—————————————————(一)關於機會———————————————————
1.我在山東高考,在我那年山東高考考得上名校的大概要到640分了。我們普通班,文化課全軍覆沒,只有我和我好朋友3個人憑藉藝術加分才過線,同學們全部都去了山東XXX、山東XXX,不是說這些學校不好,而是我很有感觸四年之後,我的校園裡,有專門的就業中心、可以看到各大不錯企業的宣講會條幅,在我找工作的過程中,我有幸去應聘萬科、應聘中建院、應聘各種還不錯的大企業,我們4個人,不是保研繼續深造、就是手握北上廣還不錯企業的offer。而我的同學們,大多去了當地的小公司。
前幾天我回去和高中同學聚餐,大家在討論去哪兒工作。他們大多在二線城市學院學審計和金融一類。當時我下意識的就說:你們可以去四大啊? 四大不是做審計一類的么 ? 或者你們可以去500強一類應聘管培之類吧。因為我的大學同學大家都在朝著這些公司努力。後來他們很尷尬的說:這些公司都是要「985、211」的應屆生。還要社團經歷、學習成績之類的。。。然後什麼是四大啊?
所以能就讀於名牌大學,真的會多很多機會,在面試中走多遠要看自己的能力,但走不走的進面試場地,有一定學校、專業的影響在。
上名校不一定就能找到好工作,但上名校可以讓我們更容易找到好工作。
2.我去過不少企業的宣講會,每次聽完回去會跟我舍友感慨,(可能這個現象不是絕對的,我就只能說我看到的。)每次宣講會結束,會有很多普通學校的同學,會湧上前跟老總、各部門總監、hr介紹自己,希望可以提早爭取一點印象分,或者總會在問「不是985、211學校的學生是不是簡歷就會被刷掉?」。那種對工作和機會的積極、渴望與珍惜,真的比很多名牌高校的學生要強烈很多。但我也去過很多企業的終面,我幾乎都沒有見到過他們。在座幾乎都是985、211的畢業生,所以名牌大學真的帶給我們很多優勢、很多機會。
如果你將來上了名校,珍惜你擁有了,利用好這個資源,不要讓它浪費掉。
—————————————————(二)關於眼界———————————————————
1.說一件很沒見識的事情:在我初中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我很愛看饒雪漫寫的青春小說。憑藉當時作文還算好,還傻乎乎的給她的網站投稿,為被發表高興了很久。那時候:北京、饒雪漫。對於我來說都是很遙遠的事情。後來我來到大學,有一天學校掛出海報:饒雪漫要來開講座了。那天我坐在台下,雖然覺得以她現在的年紀再寫什麼:不會有人永遠17歲,卻永遠有人17歲。有點噁心,但我腦子裡想:倒退回初中,我怎樣也想不到我會親眼看到這個人,北京離我也只有半小時。後來我也見到了九把刀,見到了李興剛、趙小鈞、見到了博塔、扎哈。所以我很感激有這樣的機會。
2.其實機會和眼界是交融的,名校機會多,見得多,眼界也就寬的多。我不算熟的一個朋友,屬於英語好又去了好學校的那種,到大四,她已經憑藉她們學校各種出國交換加交換期間去周邊玩耍,至今已經去過14個國家,每次看她寫遊記趣聞。我都能感受到她有多開心,現在她憑藉很多交換經歷、出色的英文、不錯的學校,去港大讀研了。我想未來她會走的更好,看到更多的世界。
所以即使你去了好學校,在同樣享受基本資源里,你哪怕比別人多會一點,你都可能比別人收穫更多。她的事也激勵我,英語太重要了。我要去背單詞了orz.......


最後,其實看一看現在,如果畢業能去不錯的大企業算是一份好工作,hr們可能不會多麼看重名校,但如果這個人有能力,名校出來豈不是更好么?都說選調生是考公務員的捷徑,競爭小很多,可但凡不錯的崗位和城市。都要以「211、985」之後還有「中共黨員」」學生幹部「等等,這是硬性條件。所以還是那句話,名校不能保送我們有好工作,可它讓我們在爭取好工作的路上,不吃虧。
PS:如果我有孩子,我一定要在他讀高中的時候就帶他去名牌大學校園看一看,讓他感受不一樣校園的文化,感受氛圍。我記得我被我們學校錄取以後,去北京玩,也是我第一次去逛清華,當時我走在清華校園裡,還跟我媽說:你早帶我來逛逛清華,我估計就是拼了命,也得考上清華了。。。


這個回答寫給知乎里的高中生和本科生。
請不要被雞湯文和意淫鍵盤ceo欺騙,英雄才不問出身,可你是英雄嗎?

先做一個解釋補充,免得有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朋友產生誤會。
招聘會敢收錢的學校,就是好學校,收的越多,名氣越大。

1.我做招聘的過程中,了解過一部分學校的情況,春季校園招聘,企業進入清華交納1000元展位費,去北郵要500,去吉林大學要200,這就是國內部分名校之間的差距。當然,如果你的學校是xx技師學院或者什麼西太平洋聯合大學,倒貼求我我們也不會去的。
2.很多人以暗箱操作為名來解釋自己為什一么考不上公務員,進不了某些牛逼行業。實際上,這些地方至少70%的應屆畢業生是實打實進來的,然後,他們是怎麼進來的呢?
他們大都來自985院校和那幾所細分領域的名校。
3.我的同學,不是在甲方,就是在比較大的企業或者未來發展有空間的行業,這些朋友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學校介紹給我認識的。

為了考上名校奮鬥吧,別為了雞湯和懶惰毀了你未來的賓士寶馬和凱迪拉克,這麼多人奮鬥了三十年,真以為只是為了喝咖啡??

對於評論里的幾個loser,我也不知道你們評論又刪除是什麼心態,莫非來我這裡練習議論文來了?我統一對這些loser回復一句話,你能做到的事,你不屑,這是能力與覺悟;你做不到的事,你不屑,你彷彿看透了人生一般,你也太對得起屌絲這兩個字了吧。


我討厭鄙視名牌大學的人,雖然本人是雜牌大學混出來的...
答案很多,我就吐吐槽吧,本人最噁心那些自己本身垃圾學歷還在那隨意評價名牌大學無用的人,我就請問憑什麼?你們有上過985讀過清華北大還是斯坦福?高考的本質就是擇優的過程,就揪住那麼幾個讀完品牌大學之後當了保安之類的奇葩有意思么...
一個從來沒爬到過山頂的人在那大談山頂風光如何我只想說你這不是在意淫是什麼...
即便批判也是登頂過的人才可以,不是你沒有權利,是你根本沒去過,你批判個毛啊?只聽過向下兼容的,還沒聽過向上兼容的!品牌大學無用?錦上添花?...我就笑了...
能力比品牌大學重要?能考上品牌大學本身就是能力的一種體現!在更好環境下你可以獲得更優質的教育、接觸更優秀的人、看到更多的東西,在這樣的環境下你更容易成功,愛因斯坦生在非洲的難民營里能研究出相對論?如果你是應聘公司,面對毫無工作經驗的應屆生,不看學歷看毛線啊...
一個混跡在各種品牌大學畢業生中間的苦逼青年帶著怨氣如是說...


當然管用啦……

本行上能遇到多少牛人,比如被老師帶出去隨便吃個飯,就是跟制定日本《災害對策基本法》的學者們坐一起,而我們老師自己也是中央防災會議的委員這些事情先不提了。

出於興趣報了個烘焙學校,看完簡歷之後面試官們完全就是跟你拉家常的八卦心態。
「哎,你怎麼想起來我們學校的呢?」
連校長都好奇,來專門看你一眼。

現在畢業了想要多接觸接觸烘焙界的同行們。
幾乎每個人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聽XX說你是我們洋菓子界學歷最高的呀……」
真的是承蒙大家厚愛了,願意給我機會交流各自經驗……

雖然有時候也會很困惑,覺得是在被「貼標籤」。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名校光環帶來的附加效應利大於弊。
而另外一方面,也因為「被貼標籤」,反而不得不更努力。
好像是為了不辜負這出身,必須讓自己做得更好。

感謝母校。


如果將來想要進入高校或研究機構的話,非常「管用」。

現在每年應聘高校的畢業生單純從簡曆數字上來說已經和最熱門的公務員報名數字不相上下了,高校不可能也沒有精力在短短几天里對每一個應聘者的興趣、愛好、科研潛力和學習能力進行一個絕對精準的評估。

那麼這個時候你的學習經歷就是一個相對而言比較可靠的間接評估標準,沒有人敢保證名牌大學、名牌專業、名牌導師教出來的學生一定會比其他學生優秀,一定會比其他學生有更大的潛力,但所有人都會認同他們比同齡人優秀的概率會比較大。

這就好像高考分數一樣,考600分的不一定會比考400分的學生擁有更成功的人生,但十萬個600分的學生中成功人士的概率一定會比十萬個400分學生要大。

畢竟有的時候,眼界和平台就已經決定了高度的下限。


要麼你就有特nb的家長,要麼有特nb的經歷和推薦人,要麼有特nb的學校和成績,然後你就有可能有特NB的職業生涯

最近在招實習生和團隊成員,看了200+封簡歷,面了十幾個人,從實踐中確定:名牌大學的學生素質的確不錯。

我的要求不高:能夠流暢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經歷,能夠聽得懂我的問題,能講的清楚自己的專業課都學了什麼,如果他有解決問題的主動性就更好。能做到上面三條的學生寥寥無幾。

注意:項目成員的時間都是需要付費的。在一個下午的面試中,我的成本是1000(半個人天)+200(公司行政陪同)+200(會議室);而一個下午我最多面試10個人。

所以,我希望儘可能的過濾一批簡歷。對於沒有項目經歷的學生,我被迫選擇用學歷這個槓桿,避免互相浪費對方時間。

@姜姜 你可能理解歪了。牛不牛不光取決於學校,還有經歷及家庭背景。我舉個簡歷做例子,88年的女生,3年多經驗,我開到1W3每月,她拒了。她的學校勉強算個二本?但是人足夠聰明,應對得體,準備工作周到。面試的時候列印了她做的一個項目的原型(彩色列印)給我看,然後講的頭頭是道,然後人家拿了offer又走了,我還是得重新招人。

2013 /3--至今:北京XXXX股份有限公司(1000-5000人) [ 1年]
所屬行業:
計算機軟體
物聯網需求工程師
1.了解物聯網行業動態,並進行分析整理設計。

2.跟蹤項目需求,並與政府客戶進行需求對接,通過axure軟體,畫出動態交互界面與用戶進行確認,形成最終需求,降低了需求不準確的風險性。

3.參與物聯網協會活動,聽取專家對物聯網行業的分析,及經典案例,並善於整理出自己所需要的設計思路用在自己的項目中。

4.熟練撰寫項目建設方案、需求文檔、產品文檔;

2010 /2--2013 /2:北京市XXXX公司(150-500人) [ 3年]
所屬行業:
計算機軟體
工程中心
需求工程師 3年以上對大型軟體系統的實施工作經驗(列舉項目經驗)具有豐富的集成方案設計及實施經驗;
在工作中
1.獨立承擔過項目的交流和實施工作,負責項目產品前期演示及講解;

2.代表整個團隊給企業項目組成員、單位高層領導介紹整個項目團隊和工作方法。

3.和領導確認方案,並進行項目的需求調研工作,並進行編寫業務調研報告。
4.制定交互設計標準,並做到各平台交互統一。

5..詳細了解產品經理的需求並製作出最優交互方案,不間斷的提升與優化用戶體驗。
6.與技術開發溝通開會,參與交互文檔評審,確認開發周期。

7..與UI設計師及時溝通,很好的完成迭代產品計劃
8.制定培訓計劃,選擇關鍵用戶進行培訓。

9.整理測試計劃、測試用例進行驗收測試。
項目經驗
(我刪掉了,她有七八個行業內的項目經驗,一直在做需求方面,需求調研,原型,需求驗證,方案撰寫等工作。)

2006 /9--2010 /7
北京XXXX學院
IT方向專業
本科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字邏輯、數據結構、彙編語言程序設計、操作系統、計算機網路、資料庫系統原理、編譯原理、計算機組成原理

打個廣告:
項目組招聘北京實習生,做企業信息化項目,月薪3000,最好具有較好的溝通能力,有耐心寫文檔,能夠撰寫和修改PPT、Word文檔。最好是相關專業學生,因為這樣能在項目中得到鍛煉。要求每周至少保證三天在崗,時間為1年左右,畢業後有獲得Offer的機會。
工作責任:寫文檔、會議記錄、修改文檔、調整表格
好處:全程參與項目、需求調研、方案設計、項目交付。5000萬的IT項目歐~圈裡很NB的歐~


套一句老話:

名牌大學不是真的管用,不是名牌大學真的不管用。


名校是資源,資源只存在浪不浪費,沒有管不管用一說。。。


樓主,你先感受一下這幾個人的學歷:

張朝陽:清華大學物理學專業本科、麻省理工大學物理學博士。
王志東:(新浪創始人)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專業本科。
周鴻禕:西安交通大學碩士。
雷軍:武漢大學計算機專業本科。
周雲帆:(空中網創始人)清華大學本科,斯坦福大學電機工程專業碩士。
李彥宏: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本科,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碩士。
沈南鵬:上海交通大學本科,哥大數學系研究生(退學),耶魯大學MBA。
楊勃:(豆瓣網創始人)加州大學博士。
方東興:(博客中國創始人)清華大學博士。
王微:(土豆網創始人)紐約大學經濟學學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計算機專業碩士、法國INSEAD工商管理學院MBA。

————————轟割線————————————————————————
你再感受一下這張照片:北大法律系77級部分新生與老師龔祥瑞合照

前排從左至右:姜明安、龔祥瑞、陳興良、王建平

前排從左至右:姜明安、龔祥瑞、陳興良、王建平
後排從左至右:陶景洲、劉鳳鳴、李啟家、王紹光、李總理

姜明安:北京大學行政法教授(中國行政法學界大牛)
龔祥瑞:北京大學行政法教授
陳興良:北京大學刑法學教授(中國刑法學界大牛),最高人民法院特邀諮詢員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王建平:(沒有找到簡歷)
陶景洲:律師、國際商會仲裁院委員(第一個取得法國律師資格的中國人。2009年,他被《2009年法律名人錄》列為辦理商務仲裁和公司治理業務的著名律師; 被《錢伯斯亞洲2009》評為「卓越和倍受尊重的職業律師」,以及「亞洲地區最優秀的仲裁律師」。)
劉鳳鳴:現任微軟全球副總法律顧問;通用電氣(GE)大中華區副總裁;哈佛法學院「法律職業項目」高級研究員,「互聯網和社會研究中心」訪問學者;普林斯頓大學「信息技術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國際知識產權研究中心諮詢委員會委員;美國華盛頓州律師;中國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李啟家:武漢大學環境法研究所副所長
王紹光:香港特別行政區策略發展委員會委員,中國文化論壇理事,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系講座教授、系主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大學服務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長江講座教授。曾在耶魯大學政治系任教。
李總理

另77級的部分同學:
武樹臣:北大法學院教授、北京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周振想: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
趙國玲:北大教授
劉和海:教授、山東政法學院院長助理
郭明瑞:煙台大學校長,山東省法學會副會長,山東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委員
庄宏志:宏志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何勤華:華東政法學院院長
叢培國:北京市國方律師事務所創辦人
顧功耘:經濟法學教授、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
王世瑚: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國家行政法室副主任
王愛萍:律師,北京市國方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宿遲:北京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
劉雲海:上海市海燕律師事務所副主任
於北平:律師
馬迎新: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長
晏福增: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副秘書長、司法部律考中心主任
何山:全國人大法工委民法研究室主任、《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奠基人
曲三強:北大法學教授
林中梁:中央政法委政策研究所所長、中國法學會秘書長
魯濤:律師
戴霞:法律出版社做編輯
藍曉玫:律師,北京市亦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邱征元:福建省政府辦公廳任處長
王燕:香港律師
傅長祿:原上海市高級法院副院長,現任上海銀行獨立董事,華東法大學兼職教授、 碩士生導師,上海市企業法律顧問協會副會長,上海市企業清算協會名譽會長。民商法專家。

歡迎補充

————以上內容來在《沸騰十五年》、百度百科及其他網站——————


你有牛B哄哄的項目經歷/競賽排名,人家就會說,英雄不問出身。你沒有,出身就最重要。
你想單槍匹馬走出條路來,真的難。


對於大部分普通人,名牌大學相當管用,甚至將嚴重影響和決定你的人生。

對於大部分普通人,假如所有條件一致,比如家庭外貌個人能力等,那麼名牌大學就基本上決定你的人生了。比如上述前提下兩個出身普通農村的孩子,如果一個考上好一點的985(基本上就是名牌大學的範疇了),一個考上3本或者大專,那兩個人的人生軌跡就完全不同天差地別了,別舉逆襲的例子了,那已經不是普通人的範疇了。

為什麼?因為好成績讀名牌大學不僅僅是學霸這麼表面化,往往代表了自律、堅持、剋制等優良品質,這些品質會無形中影響你的人生。

沒有調查過也沒有相關數據,只說我認識的考上名牌大學的人的情況,現在絕大部分都屬於中產範疇(這個沒標準,大概是在一二線城市,有2套左右住房,做處科級公務員和企業中層以及事業單位副研究員比較多一些,主治醫師和律師高級教師也挺多)。

成績差的呢,基本上都在底層,極個別逆的無普遍意義。


推薦閱讀:

大學老師月收入是否只有三到五千?如果是,為什麼不跳槽?
美國名校中國留學生退學率 25%,是否屬實?

TAG:大學生活 | 大學 | 985 工程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