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谷歌(Google)工作是怎樣一番體驗?

相關問題:

  • 在 Dropbox 工作是怎樣一番體驗?
  • 在 Facebook 工作是怎樣一番體驗?
  • 在領英 (LinkedIn) 工作是怎樣一番體驗?

我在Google工作了10年,03年離開普林斯頓加入Google時,Google還是一家mini創業公司,那時的大公司是微軟、IBM。


我還記的在Google第七輪面試時,最後一個面試官穿著運動裝,滿頭大汗地跑進來,顯然是剛剛健完身。他是谷歌副總裁艾倫?尤斯塔斯(Alan Eustance)。2014年,全球媒體報道了他從4萬米高的平流層一躍而下,打破了三項世界紀錄的壯舉。


谷歌對我印象最深的兩個點是:「不作惡」和「自我顛覆」。從Google成立以來的10多年,一直在給大家創造著各種各樣的驚喜,也成為了全球科技的領先者。如果回頭來看,我認為可以總結三個經驗:

第一,需求倒逼改革。

即產品需求、業務需求、用戶需求讓Google不斷改進自己的業務模式,革新業務流程。03年加入Google時,Google剛好就站在了搜索引擎時代的風口浪尖上。那時,對於搜索產品的使用率和產生的數據都是前所未有的,之前沒有人見過這麼大規模的數據。這個需求就要求Google不能從現成的解決方案中去找答案,也沒辦法找一個現成的產品把它拼湊起來。所以以需求為導向,意味著我們必須要將之前的業務模式推倒重來,從無到有搭建一個合適的系統。因此,日後很多領先的技術,都基於這個前提。


第二,對於基礎架構的重視。

當時Google有一些很具體的問題需要解決。但它不僅只解決單一問題,而是希望能系統化地解決這一類問題。比如Google最早就開始搭建一個非常強大、超大規模的數據中心。在有了這樣的一個硬體基礎,再加上一批非常厲害的人,開發出了一個有深遠影響的基礎架構。


第三,選用最好的人,即便做最普通的工作。

不管在哪裡,人的問題都非常重要。Google一開始就把招聘的標準放得非常高。招進來的人一開始可能不做特別資深的工作,但Google一貫的招聘理念是把最好的人招進來,即使讓他做最平凡的工作,他也能做出閃光點。這樣才能保持公司持續的創造力。


另外,因為我在Google矽谷總部、谷歌中國都工作過,也想簡單說一下中美技術人才的區別。


有人曾經問我,該如何定義一個好的技術人才?我覺得這沒辦法給出一個統一標準,如果用Google的文化來衡量,那就是能否把一個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或是完全不會的東西,在很短的時間內學會,並且做得很好,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和學習能力相比,個人經驗就顯得並沒有那麼重要。


這一點我相信放在哪裡都同樣適用,但同時,隨著回國組建團隊,開始慢慢發現中國工程師和美國工程師的一些差異:


中國的工程師有一些明顯的長處,例如說,很擅長做一些理論基礎很強的事情,演算法、基本功、計算機能力都很強,能一件事情做得很工整、很好。


但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中國工程師的思維發散程度明顯不如美國的工程師們。我們可能特別習慣於被分配一個工作,把這件事情做好。然而矽谷的工程師,他們每天中午吃飯、或是喝咖啡的時候,隨便聊天都是在說,我應該做一件什麼樣的事情去改變世界。他們對這些事情,特別感興趣。


不過近幾年我在國內很多工程師身上也看到了很多極類似矽谷工程師的特質,特別在國內的一些創業公司里。


第一次在知乎答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Update: 後來回答了一個相關問題:你為什麼從谷歌 (Google) 離職?

我 2007-2010 年在 Google 的 Search Infrastructure team 工作了三年多一點的時間,現在的創業公司是 AVOS Cloud。所以這裡說的都是幾年前的情況,或許現在會有不一樣的地方吧。另外我說的是 Mountain View 總部的情況,其他的 office 應該各有不同。

福利:福利估計是問這個問題的人最想了解的東西。Google 的福利確實很不錯,但是被過度炒作了。Google 有免費的三餐,但理髮、按摩等等實際上是收費的(Google 提供場地,外面的商家按預約的時間上門服務)。過生日的時候會發按摩券,不過我從沒用過。事實上現在科技公司的很多員工福利是在微軟首開先河,而美國的很多其他科技公司也提供更好的福利,但 Google 在這方面宣傳得最高調。事實上這是我比較反感的一點,因為這方面的過度炒作不會給公司帶來好處。曾經有在早期加入 Google 的同事很失望地說,以前加入 Google 的人往往是為了 change the world,而現在加入的人大多是因為 working at Google is nice。深以為然。這話是我在 Google 的時候聽到的,所以我是被歸入了「現在」那一撥。

同事:Google 有很多非常優秀的員工。我進 Google 時候的 manager 是前 20 號員工,同組的同事有 Python 的核心開發者、Linux core team 成員、Linus 的前同事、知名開源項目的作者等等。Ken Thompson 之類的人也常會碰到,我還記得他入職第一周的周報是「Learn C++」。 和這些人在一起工作會讓人很謙卑,同時也會很開心,能學到很多東西。但是隨著公司規模不斷擴大,再加上 Google 幾乎從來不以 performance 的原因辭退員工,所以積累了比例越來越大的很平庸的人甚至是很差的混日子的人,而這些人會在面試中讓更多同樣的人進來。最近聽回灣區的朋友說,現在 Google recruit 的 bar 明顯越來越低了。

氛圍:工作和協作的氛圍很大程度取決於你所在的 team 和常打交道的 team,當周圍的人都能力比較強並且態度專業,那麼就會很不錯。因為我們項目的特點,會有很多 team 向我們提 code review,對此深有體會,與不同的 team 協作,情況是非常不同的。另外 Google 在政治和意識形態上是很有態度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 Surgey Brin 的原因),這在大多數情況下是件好事,讓 Google 可以在很多時候堅持原則,但有時也會有過度的 group thinking 導致的極端,並且導致在工作環境里對政治話題的討論過多。因為 Google 對中國政府的厭惡,很多時候這種態度會蔓延到對待中國員工的態度上 - 很多人會潛意識認為中國大陸過去的人都被洗過腦,所以一但在任何事情上表現出對中國政府的任何支持,很多人就說是 brainwash 的結果。08 年在 Google 工作的很多人應該都記得奧運藏獨鬧事以及後來汶川地震那段時間裡在 Google 內部很多令人作嘔和失望的言論。這些事情本來都不應該在工作環境里發生。

2010 年的時候 Google 在 Mountain View 應該是有 15 棟樓左右,看到上面回答里有人說有近一百棟樓,估計是對數量級不夠敏感導致的。

看了之前的一些答案,我只能說可能是更年輕的人和我視點不太相同,也可能是工作了幾年離開了再回頭看感覺會不一樣。

如果看這個問題是為了職業規劃的話,可能更應該關注去 Google 具體做什麼,是否會讓你朝想要的方向更進一步。加入一個已經那麼大規模的公司,幾乎可以肯定幾年後你會 move on 到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免費福利、午餐、果汁、按摩椅、漂亮的辦公室其實都不是那麼重要。別人給的都不是你自己的,自己得到的才是自己的。Bring your own candy.


上面那麼多回答都沒有說過碼農最關心的開發相關的問題,那我就正好來說一下了.

之前在鵝廠和某小廠干過.從鵝廠跳槽去某小廠的時候,當時就感覺跟鵝廠比起來那家小廠的內部系統就是一坨翔.但是來了google後,我發現鵝廠的內部it系統文檔系統代碼質量都是一坨翔.

首先就是內部新手引導做得很好,文檔非常完善.google內部有一個叫做codelab的網站有一系列的新手引導教程,從最初的怎樣提交代碼,到代碼風格,到怎樣寫單元測試,到怎麼用內部各種系統(包括mapreduce,bigtable,spanner之類的)而且附帶練習,手把手教你入門.codelab上也有文章介紹主要業務比如adwords和搜索的系統架構.而大部分項目組都有自己的主頁,上面有介紹各個項目組做的事情還有他們設計文檔.這些文檔是貨真價實的,從立項的考慮到架構設計到實現細節都有.作為對比,之前在鵝廠的時候km上面一堆說我們這個系統多麼的叼性能多麼的高然後沒有給出設計和實現細節的注水文章,更不用說可以看到代碼了.

其次就是之前新聞報道過出來的代碼管理系統,知乎也有討論過 如何看待谷歌工程師透露谷歌有20億行代碼,相當於寫40遍Windows? - 互聯網. 在這個系統上面,我可以輕鬆地搜索到任何我想知道的代碼,也可以看到某個人提交的change list,而code search可以輕鬆地搜索到各種你想要的代碼的所有版本.假如你要用到一個其他組開發的東西,你可以直接能看到所有代碼,最壞的情況你也直接看到上一個提交changelist的人,可以直接去問他.假如你很屌然後覺得某些代碼寫得太挫,那還可以直接改代碼然後提交給維護的人review,說不定對方覺得你確實是很屌然後給你peer bonus你還能白賺個一百多刀呢。

另外就是內部從代碼提交到測試到上線所有系統都是無縫結合在一起,你提交changelist給其他人review之前測試系統會先把你的修改影響到的代碼都跑一遍presubmit測試,代碼提交後再跑postsubmit測試,假如你的代碼出了bug影響了其他代碼你可以第一時間知道然後去修改.上線的時候也是全自動化,非常方便。

此外還有公共的組件服務。例如用dremel可以查詢到大部分你可能關心的日誌數據,也提供了bigtable和spanner的網頁版和命令行客戶端方便你查詢或者修改裡面的數據。google內部大部分包括bigtable和spanner在內的系統都是公開的服務,需要用的話直接使用他們提供的介面使用即可,不需要做額外的溝通。作為對比,我之前在鵝廠要做一個自己項目的日報,但是上報的組件系統不是我們組維護的,我跟了三四個人扯皮最後花了兩個星期才能搞好,而且那個東西只能由他們維護,我要是想修改得給他們提需求。非常不方便。

還有一點可能國內國外工作方式的區別。由於google內部很少pm,而且pm本身也會寫代碼,開發的時候基本不會有那種需求不斷變化代碼改完又改的情況。boss也不會要求你加班也不會要求你具體去做某某事情,你想要做出成績想要promotion得自己去思考該做些什麼事情,這就是所謂的leadership。而國內的公司大部分時候都是有很明確的目標和需求要你去完成的,特別是那些業務需求很多的部門可能連自我思考的時間都沒有。

總之,整個公司內部對於技術方面是非常開放的,你可以看到任何你感興趣的代碼和文檔,大部分組也會在主頁上有自己的OKR或者newsletter告訴大家最近在負責什麼事情.大家也覺得你在這裡面學到了東西會反過來更好地給公司做貢獻.google內部擁有巨量值得學習的資源,就比如一個bigtable花費了很多十分資深的工程師好多年的時間來設計開發以及優化才達到目前的性能,而你要想深入地了解這個系統都得花個一年半載,所以內部的這些東西就算你想學都學不完.跟這些學習資源比起來,其他的比如吃的還有工作環境之類的一點都不重要.

從我呆過的公司和道聽途說聽別人描述在其他公司的工作經歷來看,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有google這麼重視工具的開發.在google,有一個叫developer infrastructure的部門專門開發內部開發工具提高工程師的效率,而每個產品部門也有自己的團隊來開發自己產品的測試工具和開發工具.在google工作,你不用擔心找不到合適的解決方案和工具要自己造輪子,絕大部分時候你只需要關心你自己業務上的問題儘力做好就行.當然有人說這樣的google的員工的工作看起來都很瑣碎,這我不否認.但是國內的bat也已經那麼大了,去那裡一樣只是負責很小的一部分工作.而你看起來的"多"和"重要",大部分時間只是"雜",也就是說時間大部分都花在本身的工作之外,比如說要跟其他團隊溝通/開會.而在google反正你只需要關心自己的事情,其他的別人造就幫你弄好了,你快點搞定然後回家打遊戲泡妹子或者留在公司學習甚至你覺得原來的輪子不牛逼你也有時間再造一個出來,這樣不比你跟人開會扯皮到下午快下班了才開始專心寫代碼要好多了嘛

===================================================================

補充一下在google工作的最大缺點,我現在已經在擔憂習慣了google內部各種方便又好用的工具和服務之後以後離職了咋辦...


謝妖。

先介紹下背景:我大三暑假在Google實習,之後convert成full time軟體工程師,去年5月畢業,10月入職到現在。所以,我只能回答,一個普通工程師在Google工作的體驗。

如果去問現在的googler,你最喜歡Google的什麼?我想,沒人會說free food、零食、滑梯、辦公室等等,儘管上述幾點基本已經被妖魔化。大部分人會說,是因為「人」,Googler

我始終覺得我的同事們和我的manager以及我report line上的人,極其優秀。無論是技術,還是性格,無論是學識還是情商,都很優秀,或者至少在某一個方面非常突出。這種45度角仰視的感覺在剛入職的時候最為明顯。我的同事並非都出自名校,來自各個地方,有各種文化背景,但只要一進到格子間,大家統一的表現就是professional

這種同事的優秀,多多少少給我造成了很大的壓力,讓我感覺面臨著在職場生存的問題。我一度認為自己非常的amateur,就像一個正面迷迷糊糊的傻小子,不停的在問這問那。我慢慢習慣,沒有任何一個問題,我從別的同事那裡得不到答案或者參考。「他們真的很懂」,這是我外人在一起時經常掛在嘴邊的話。

然而就算傻小子也知道,沒人一開始就懂,都是有一個學習的過程,學的快慢而已。別人跑得快,我跑得慢,那我就要比別人跑更多的時間,才能跑相同的路程。

時間一點點過去,第一個季度結束,第二個季度結束,我漸漸有了自己的cook book。開始有別人問我問題,徵求我的設計意見。直到看到自己做的第一個project正式launch,上述的壓力才慢慢減緩,或者說是我的抗壓能力在漸漸提升。

[其實一切都是人家安排好的]直到有一次跟一個同在Google的學姐吃飯,聊到我剛入職時候的不知所措,她就跟我講,Google賴以生存的企業文化就是這樣:讓你意識到別人比你更優秀(且更努力)。(她甚至講到,說如果一個應聘的人能夠表現出如此氣質,那他被錄取的概率就會加大。)而我不僅僅是意識到,而是切身體會、無比信服。

Google很像大學,因為我無時無刻都在學習。不僅僅是我,我的mentor(加入Google 2年,去年被promote),我的manager(加入Google 2年半,第六個月被double promote,出過兩本js的書),以及我打過交道的很多非常資深的同事,都還在吧「學習」掛在嘴邊。向誰學?每一個同事都可以做我的老師。我並不因此而感到自卑或不舒服,相反,我很樂意在這樣的環境中積累知識和能力。

其次就是culture fit。什麼culture?Engineer culture

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Google runs on engineers,and runs for engineers。工程師在這裡確實比較中心和主流,所有非tech的職位都比較邊緣化(現在的很多tech公司都是如此)。做tech的人多了,亂碼七糟的事情也就少了,同事之間的關係非常簡單而直白。大家的目標非常簡單直白:把產品做好。這個目標也和個人的目標相吻合,產品做好了,加薪升職就很自然,你的影響力也會提高。

Engineer culture在我看來還包括,內部的信息透明(其實也沒那麼透明,但確實行業內比較領先(Apple打了噴嚏)),所有人辦公環境一樣(這個是真的),各種產品alpha版本的試用,20%project(並沒有所謂的減少,而是大家都在做更實際的20%),自下而上的決策,Okr制度,prototyping等等等等。(當然還包括,迷star trek,x-man,白色網球鞋,和asian小女友)。

我從來不會說這種culture最好,我們必須要面對的現實是,做tech的人,與人交流的能力是短板。一般能說會道的人,落到實際行動上往往很一般,而那些悶頭做事的內向怪,效率會高的出奇。你很難講師如此的是文化造就了這樣一批人,還是這樣一批人建立起了這樣的文化。大部分時間面對電腦的工作一定會削減你和別人交流的能力。這跟大學也是一樣的,學霸們基本都不愛太和別人說話。但這種性格隨著年齡和職位的增長,會被慢慢磨合。做了manager,天天要開各種會,你要把自己的想法講給別人,甚至去說服別人,慢慢來,都會變好。(或者說沒變好的,被大自然都淘汰了)

你問Googler五年內的打算,沒人會說「我覺得我仍還會在Google做我現在做的事情」。「那你會去哪兒?」 Start up(初創公司)是大部分人的回答。It"s all about impact

所謂影響力,在產品領域分為兩種。一是你個人對你所做的產品的影響力,二是你的產品對世界的影響力。在Google,第一種影響力很低,第二種影響力很高。沒錯,你隨便加入一個team,他們的產品用戶都是千萬級的。像search、gmail、chrome、android這種主流產品,更是沒的說。但具體到你身上,你做的工作對這幾千萬幾億用戶的影響有多大呢?你做的工作對整個產品線的影響有多大呢?大部分情況是,真的很小。

這種小不是說,你的工作用戶看不到,或者可能看到了也沒注意,而是說換成了隔壁的王小胖來做,一樣可以。具體到「你」個人,在整個公司,或者對於這個產品而言,並非不可替代。(我入職第一天就跟別人講,沒有VIP的感覺。可能你做到了VP,就有VIP的感覺了吧。)我想,這應該是大部分問什麼想要去做start up的原因。我沒有start up的經歷,所以不能做出結論。 不過有一點我可以肯定,我大部分時間跟別人講我在做什麼,都只能說,我work on什麼什麼,我還沒有機會講,我build了什麼什麼。你叫我「一個工廠里的小零件」嗎?我欣然接受。但我要你面對現實,「小零件也有大夢想」。所以我從不介意別人說我的impact小,因為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然而你在一個大工廠里,就沒有點兒優勢嗎?還是有的吧。Google的infrastructure(基礎結構)做的非常的好。無論是後台的能力,還是internal tools,都處於業界領先的狀態,尤其在大數據的處理方面。這樣的infrastructure給了每個team施展的舞台。你想做一個新的產品,不需要考慮如何scale,用心產品做好就是了。至於訪問量從幾千到百萬的瞬間增長,早有人替你想好了解決方案。

Google有很多人在做Internal framework和internal tools,大都方便快捷,簡單易懂,做的成熟了就變成open source。諸多現有公開的framework和dev tools都是從google internal開始的。離職的人最懷念google的是什麼?(要是說「吃的」就太有出息了)大部人最懷念Google的internal framework和tools。由於涉及confidential的內容,就不展開太多了。

說點兒雜七雜八的。

你想像中大家都很有錢?我真的從沒這麼覺得,至少和我差不多level的人從不讓我這麼覺得。如今的Google開出的package已經不比當年異軍突起(盡情的去怪FB在行業里攪局吧),員工的benefit別的大公司也基本都有,所以這兩年加入的人,基本生活水平很一般,再加上灣區的住房問題,無論租房買房,負擔都很高,導致大家budget比較有限。早些時候加入的人可能會好很多。但至少所有人都愛free shirt,free food,free beer,等等。team里一堆年輕人,生活和大學生沒什麼差。

傳言Google花在每個員工身上的福利成本(飲食、辦公室、健身房、等等)是這個員工工資的六倍。這個數字這兩年應該不怎麼準確了。這兩年Google急劇擴張,每周都有兩、三百新入職的員工(2012年我intern的時候,基本是每周幾十個),所以很多硬體條件都沒跟上,比如辦公室擁擠、零食架永遠是空的、食堂排大長隊。對我而言,這些沒有那麼重要。在公司吃好吃壞,三樓到一樓有沒有滑梯,你的辦公桌上擺了幾塊多大的屏幕,這些又能說明什麼呢?

很多人關心招聘和面試的問題。現在越來越多來面試的人針對code interview準備的非常充分,比如做了很多書上的題(cracking the code interview),有的人甚至上過專門的培訓課,白板做題又快又好。我personally並不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好,但是面試和招聘的人漸漸都有了一個共識,就是會做題不等於會寫code,會些code不等於會做開發。所以我們在接受面試培訓(培訓後才可以面試別人)的時候,都會講說,如何通過45分鐘的code interview來發現一個人是不是合適在這裡工作。我個人在給別人面試的時候,會刻意注重這個人思路是否清晰,遇到問題能不能主動尋找解決方案。Again,如何面試涉及到一些confidential的I信息,但是核心思想是,只會做題的人,會越來越難以在code interview里得到正面的反饋。(我記得知乎有一個問題,就是講什麼是一個好的面試題,有一個回答是說,看你有沒有build things up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很贊同。)

Remote office vs. Mountain View. 我intern的時候在Google Pittsburgh,氛圍稍有不同,可能是因為Pittsburgh office里的人普遍比Mountain View的人年齡大一些,所以更chill。也或者是當時我作為一個intern,大家對我的期待比較低,所以壓力沒有很大。Remote office有一個局限性就是project很有限。比如你想在Pittsburgh,那麼可供選擇的產品領域就那麼幾個,很有可能沒有你最感興趣的一塊。但想像Pittsburgh的房價物價,拿著和在加州一樣的稅前薪水,生活應該輕鬆很多。至於在別的國家的office,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歸根結底。

很多人認為進入Google是目標。其實進入Google只是漫漫職場路的第一步。第一步邁的多大,並沒有那麼重要。但你走起路來是不是漂亮,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第一步所形成的肌肉記憶。

Google像學校一樣,培養了我的很多習慣,我的同事們教會了我很多東西。這種生存體驗本身也讓人飛快成長。

最近有行業里有一句話特別流行,叫「你如果能當海盜,為什麼還加入Navy(海軍)?」說的挺好的。但是,如果你曾經服役過Navy,去當個海盜還有那麼難嗎?


謝謝邀請!!!!(第一次啊!真的特別謝謝)
事先聲明:小g去年夏天和今天夏天都在谷歌山景城總部實習,所以答案應該也主要集中在總部和實習生的角度上,似乎感覺自己答得更像是「在谷歌實習是怎樣一種體驗」,不過應該有不少東西都是通用的。

一、 吃
首先說些大家應該差不多都知道的,作為矽谷的科技公司,一日三餐還有免費的飲料零食應該不新鮮,現在基本上有條件的公司都會這麼照顧碼農了。

看到有的人說飯不好吃,我覺得也要分什麼地方吧,山景城的總部至少有三四十家食堂,每家食堂都有自己的特點,我常去的有純正中餐「家」,還有日式餐廳「Atom」,也還有每天都提供燒烤的「Backyard」,專供Burrito(墨西哥卷)的Masa。像家和Atom這種穩定好吃的地方每天中午都是爆滿,排隊排個半個小時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有時候忙就只好找個一般的餐廳將就一下。感覺說飯不好吃的應該是沒有我這麼閑每天都查好菜單然後再定點覓食的吧……

零食的話Google的樓裡面都有不少叫做MicroKitchen的地方,各種薯片巧克力飲料,不過每天只會早晨的時候restock一次,然後基本上好東西就會被一搶而空,這點據說Facebook要好的多,隨時都有人重新補充彈藥。

補:除了好吃的之外另一個總被提起的員工福利就是按摩,每個新員工剛來谷歌的時候都會贈送60點積分,差不多可以摺合成一個小時的免費按摩(小費還是要給的)。小g兩年都來實習得了兩次積分真的是爽歪歪,不過其實一般按摩都是要購買積分的,所以感覺真正享受的人並不多,主要都是我們這種體驗生活的實習生吧。

再補:排名第一的Kenny說的很好,大家來工作的吃得究竟有多好並不是最重要的。何況谷歌的伙食絕對不算差的,雖然這麼說顯得很Loser,但科技公司之間攀比吃的真的沒什麼意思。

二、幹活
說完了福利想說說正經事兒,也就是幹活,小g每天的時間表差不多是這樣的
1.早上大概9點坐班車到公司,吃早飯
2.9點半開始幹活,一上來一般是查查郵件看看Team里的各種進度更新,包括自己的code review。
3. 11點的時候會有Daily Stand-up,大概就是每天組裡的人湊在一起說說昨天都幹了啥今天準備幹啥,有啥需要解決的問題啊需要討論的事情啊都簡單彙報一下,大概用不了10分鐘結束。
4. 12點左右我們組裡的幾個實習生就會查好菜單出去覓食。
5. 1點吃飽了回來基本上進入最佳工作狀態,如果沒有什麼需要問我host的問題我就會帶上耳機進入個人世界。偶爾會跑到別的組裡的正式員工哪兒請教各種白痴問題,或者實在精神集中不了跑去MicroKitchen轉轉。如果實在無聊就會打開谷歌內部的一個叫做memegen的網站刷刷有趣的meme*。
6. 一般6點半晚飯開伙,為了避開高峰我會根據今天活多活少6點或者7點出發去吃飯,作為實習生每天吃了飯也就萬事大吉了,坐班車回家。

至於感受,小g不像前幾位都是大牛正式員工,之前也只在國內中關村的一家創業公司實習過,所以每天都還是挺刺激的。
在谷歌寫代碼需要學會使用很多谷歌內部的系統、框架、工具,小g兩次實習的第一個月基本上都在看例子,查文檔,照貓畫虎的熟悉各種東西的用法。我的理解是在谷歌這種充滿大牛的地方,很多底層的疑難雜症都有前輩幫你解決好了,你需要的就是站在前輩的肩膀上實現更高的目標,當然偶爾前輩的東西也有些小毛病什麼的需要你幫忙挑挑。為了幫助你學習很多前輩都為你寫好了使用文檔,設計文檔,甚至有codelab這樣的小練習帶你一步一步的寫個hello world的例子出來。不過偶爾工具本身的更新迭代會比文檔支持稍微快了那麼一些……這個時候我只能在谷歌代碼庫的汪洋大海中尋找答案,或者裝得可憐兮兮的去找host。不過很多人都說正是這些茫茫多的內部工具使得大家可以專心解決自己真正需要處理的問題,也是很多離開谷歌的人最懷念的地方。
Code review也不是新鮮事,每一行提交的代碼都要經過另一個谷歌員工的檢查,不得不說雖然感覺大家都很忙但是做review的時候真的挑的好細啊。

很多人說在谷歌這種大公司工作沒有成就感,感覺自己空有一身本事卻在寫一個沒什麼人會用到的parser。這個事情我和一個Full Time聊過,他跟我說這要看你是一個product driven還是一個problem driven的人(產品導向還是問題導向)。在小公司你的工作會很明顯的反應在產品上,可以拿出去說嘿嘿快看有幾萬人在用我的東西。而在谷歌每個人分到的任務都是一個巨大樹冠的細枝末節,你面對的不再是一個整個的產品部分,而是某一個細小的問題(很多朋友問我我在做什麼我都很難一兩句話說清楚……因為要交代的大背景太多了)。而谷歌的這種規模使得你相對獨立於繁瑣的管理層,你可以專心的攻克你面前的難題,不會經常有人來催你說「趕緊熬夜把這個東西黑(hack)出來,我們明天就要上線了!」 而對於scale和維護這種繁雜的問題,同樣由於谷歌已經具備的規模,我可以用現有的框架和工具簡單的解決,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Project-specific的問題上。不過也或許是作為實習生和管理層、底層的技術沒什麼機會打交道才會形成這種感覺吧。我個人並不在意處理這些相對抽象細小的問題,有的時候從一個很小的feature能牽扯到Google三四個大型的框架,也是一種成就感啊。
同組的人都特別nice,面對我的各種白痴問題都特別耐心的解答,不過組裡面實習生也不少,或許是由於代溝的問題我一般都和實習生一起玩,和同組的正式員工更多的是技術問題上的交流。不過比起Dropbox這種相對年輕的公司,谷歌的正式員工基本已經成家了,很多人早上7點上班,4點、5點就下班接孩子去了。加班的人幾乎沒有,經常我留到7點之後樓里只剩下3、4個人了。

每次聽到同組Full Time Googler討論技術問題的時候都在想自己什麼時候也能變成這樣專業熟練的工程師,組裡不少人都是某一個領域的行家。坐在我斜對面的一個哥們當年是MIT Hot or Not的創始人,看過社交網路的人應該知道扎克伯格的哈佛版要晚於這個MIT的版本。不過這哥當時沒做下去…否則人生的軌跡可能不同吧…哈哈。在這樣一群人周圍打工就覺得特別有動力,因為每天都可以從不同的人身上學東西,我覺得做實習一是體驗工作環境熟悉專業流程,二就是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這樣一群尖子在身邊,給你做code review幫你解答問題,這也是在谷歌實習最寶貴的機會之一。

谷歌有個東西叫做1on1,也就是1對1的面談,我每周都會和host進行一次,互相評價總結一周的工作。理論上講谷歌每個員工都會和自己的上級定期進行這樣的會面。我和我host都挺直白的,我每次都會問他自己表現怎麼樣,有沒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也會說有的地方需要他多幫忙,有的地方learnnig curve太高短時間搞不定。去年和今年我們的組頭也都和每個實習生進行了1對1,聊了聊team的發展啊個人的發展什麼的。有的員工認為這個東西純是浪費時間,也有的人認為這個機會特別寶貴,我覺得多少是個對話的窗口吧,還是挺喜歡和大牛們聊天的,至少能看到努力的方向。

對於政治鬥爭和升職什麼的,我還太嫩,沒啥可說的。

三、 玩
在谷歌幹活的一個難題是保持效率,超級寬鬆的環境讓我覺得分心是件特別容易的事兒,每天都在玩兒。谷歌官方就會組織各種offisite,上個月谷歌把附近的一個遊樂場包了好多組在裡面玩了一天。實習生的活動更多,明天就有一個在舊金山的遊艇晚會。更不要說每個小team自己也會有些小活動,這周一我們這個20多人的組就去了個附近的日本餐廳做team lunch。時不時的會有各種嘉賓過來做演講,技術的非技術的,去年皮克斯過來做了一個關於怪獸大學幕後的talk,聽到看到了各種設計構圖。上上周希拉里柯林頓來和CEO聊天,也是全谷歌內部直播,在辦公桌上直接看live stream。世界盃,Google I/O這樣的盛事,餐廳都會拉出大屏幕直播。最開始的時候抱著體驗生活的心態我有什麼去什麼,後來發現這樣自己實習的活要干不完了,才開始忍痛割愛。

提到玩不能不提TGIF,這是個全公司一起慶祝周末的活動,以前是在周五但考慮到別的地區的時差問題挪到了周四下午。一般TGIF是一個給內部展示新產品新動向的平台,去年的Moto X,chromecast都是先在TGIF上和員工見面,偶爾也會討論一些敏感話題比如多樣性啊,隱私啊等等。每周兩位創始人Larry和Sergey都會露面主持,適時的開開玩笑什麼的,也會回答員工在網上或者在現場提出的關於公司的問題。會場里也會提供炸雞和啤酒這樣的垃圾食品。

四、總部環境
說說總部的環境吧,第一個特點就是超級大,至少1萬多名員工,從最西邊走到最東邊應該至少需要30分鐘。所以校園(英文叫campus,也不知道怎麼翻)里會有自行車,供大家來回在不同的樓之間穿梭。所以大多數時候大家都只在自己的樓里,也只有吃飯的時候會跑到稍微遠點的地方去。

說道校園,谷歌給我的感覺真的很像大學。工程師之間的交流很單純,沒事兒也都喜歡聊聊圈內的新聞什麼的。每次都是夏天實習高峰期來同齡人很多,去年實習生住的地方還因為夜裡開party太吵擾民上了新聞…給谷歌公關造成不少麻煩。和大學一樣谷歌也有各種各樣的社團,大家抽時間一起踢足球玩飛盤看電影做公益。甚至還可以上課學習一些自己沒接觸過的領域,我去年上過一個用戶體驗的設計課程,兩天八個小時,正經的谷歌產品設計師主講。

總部經常會吸引各種遊客,有的只是員工的親戚朋友,也有旅遊團專門來拜訪的。為了招待遊客谷歌開放了不少地方專門用來參觀,GooglePlex的五顏六色的雨傘都快成了地標了。至於說辦公樓里的滑梯什麼的,感覺也更多是給遊客和實習生玩兒的吧……

另外看到答題的大家都是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不同地方的辦公室差別很大,感受應該也會很不一樣,像蘇黎世那樣的精美辦公室應該是非常獨特的了。就算是在同一個地方不同辦公樓也會有很不一樣的體驗。來谷歌之前自己也查了很多關於在谷歌工作的故事,但真正開始工作之後就覺得還是老故事小馬過河講的好,不親自體驗是很難得到真正適合自己的答案的。

改1:看了第一Kenny的答案覺得自己寫的太隨性了些,稍微改了改。
改2:被 @杜少雷 點名,修改了一下對於規模感受的說法。

註:meme,應該算是美國社交網站上很流行的一種圖片類型吧,感覺類似暴漫,吐槽為主,一般都配上非常標誌性的圖片和大字報式的標題,9gag,imgur,reddit上全都是這種東西。


= 多圖預警 = 嗶嗶嗶嗶 =
@Kenny Lang 同學和 @江宏 前輩已經說了很多乾貨了,我就補充一點直觀的圖片吧……
我目前在谷歌蘇黎世辦公室,由於在辦公室內拍照是不允許的,所以只能用圖片搜索找一些互聯網上的圖片。至於這些圖片是怎麼來的我就不知道了(可能是被授權的記者拍的照,不過都是比較老的圖了)……

近處的是稍新的樓,遠處是我目前所在的樓。

近處的是稍新的樓,遠處是我目前所在的樓。

前台,前台的風格一直在變,但大致是這個樣子。屏幕會滾動播放一些目前全世界用戶搜索的詞條,以及全世界各處漫遊的Google Maps Street View/Google Earth等等內容。

前台,前台的風格一直在變,但大致是這個樣子。屏幕會滾動播放一些目前全世界用戶搜索的詞條,以及全世界各處漫遊的Google Maps Street View/Google Earth等等內容。

我樓里的餐廳

我樓里的餐廳

另一個角度的餐廳。我剛搬到2樓的時候,經常滑滑梯下來吃飯,不過後來就膩了……

另一個角度的餐廳。我剛搬到2樓的時候,經常滑滑梯下來吃飯,不過後來就膩了……

上兩張合在一起的區域叫做Game Room,第二張圖比較老了,現在裡面擺了好多遊戲機,我也不太懂不過現在地上都是各種線,然後有X-Box和PlayStation,跳舞彈,方向盤等等等等……

上兩張合在一起的區域叫做Game Room,第二張圖比較老了,現在裡面擺了好多遊戲機,我也不太懂不過現在地上都是各種線,然後有X-Box和PlayStation,跳舞彈,方向盤等等等等……

Play Room的一角,經常會遇到公司里的人在這裡練團,也是比較老的圖了。現在房間空餘空間沒這麼多了,多了很多樂器(至少2把電吉他,1把民謠吉他,1把古典吉他,貝斯,架子鼓,電子琴,電鋼琴等等),還擺了好幾台投籃機、彈珠檯(Pinball)。但我發現大家去Play Room最常做的是打乒乓……

Play Room的一角,經常會遇到公司里的人在這裡練團,也是比較老的圖了。現在房間空餘空間沒這麼多了,多了很多樂器(至少2把電吉他,1把民謠吉他,1把古典吉他,貝斯,架子鼓,電子琴,電鋼琴等等),還擺了好幾台投籃機、彈珠檯(Pinball)。但我發現大家去Play Room最常做的是打乒乓……

頂樓的Sky Lounge休息間,景色還不錯可以看到玉特利山,也正是因此很多這裡的工程師經常開玩笑說我們這兒才是the real Mountain View

頂樓的Sky Lounge休息間,景色還不錯可以看到玉特利山,也正是因此很多這裡的工程師經常開玩笑說我們這兒才是the real Mountain View

另一個休息間

另一個休息間

我最愛的休息間Water Lounge,這裡會放一些鳥鳴的背景音樂,其實實際上光線很暗,頂上的燈好像是不開的,只有地燈和對面牆上水族箱里的燈光可以照亮一點點房間。午飯後很多人會來午休。

我最愛的休息間Water Lounge,這裡會放一些鳥鳴的背景音樂,其實實際上光線很暗,頂上的燈好像是不開的,只有地燈和對面牆上水族箱里的燈光可以照亮一點點房間。午飯後很多人會來午休。

裡面有各種各樣的「床」,每一張都不一樣,雖然有些睡著不太舒服……

裡面有各種各樣的「床」,每一張都不一樣,雖然有些睡著不太舒服……

好像是隔壁樓的一個休息間

好像是隔壁樓的一個休息間

辦公區,蛋裡面是個電話間,或者可以當超小型會議室。

辦公區,蛋裡面是個電話間,或者可以當超小型會議室。

更多的蛋……

更多的蛋……

更多的電話間(雪道纜車風格)……

更多的電話間(雪道纜車風格)……

超酷的中世紀風格的圖書館,雖然放著的大多都是很不搭的技術類書籍……

超酷的中世紀風格的圖書館,雖然放著的大多都是很不搭的技術類書籍……

公共辦公區域一角

公共辦公區域一角

由於健身房是不對外開放的,所以找不到什麼圖。這是健身房某間房間的照片,隨意感受一下就好了……兩個樓里都有健身房,並且每個健身房都附帶locker room,可以洗澡,乾淨的毛巾浴巾和洗髮水沐浴液等都有,非常周到。

由於健身房是不對外開放的,所以找不到什麼圖。這是健身房某間房間的照片,隨意感受一下就好了……兩個樓里都有健身房,並且每個健身房都附帶locker room,可以洗澡,乾淨的毛巾浴巾和洗髮水沐浴液等都有,非常周到。

其實還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地方,比如有個樂高積木休息室等等……但我找不到圖片……
反正總得說來環境和氛圍都是我挺喜歡的,在公司里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就算是周末也能在各個休息室找到零食,同時還有各種口味的整板Lindt巧克力無限量供應……所以如果是單身的話感覺會過得比較爽,也願意在辦公室呆更久的時間(咦,總覺得哪裡不太對,好像中計了的樣子呢!)……


謝邀。

敝人在LA Office實習,說說這邊的感受。

1. Google工作日包三餐,一個月後為了阻止體重飆升,我每天只吃兩餐。
2. 上班時間沒有硬性規定,一般一周40-50小時的任務量,對於老員工來說30小時就做完了。(不過這個還是看組吧)
3. Google LA有個健身房,有幾個遊戲室,是飯後的主要娛樂活動。
4. 正式員工有很好的福利,高檔的醫療保險,業餘進修不管什麼都給報銷至少1/3(不超過上限即可)
4. 活動肯定不像大學裡那麼多,但是也會經常組織,實習生活動會多一些
5.
我覺得在Google LA工作最爽一點是找人搭訕的時候一下子有了裝B的本錢。妹子們會張大了碧綠的眼鏡問你:"Wow~How"s it like working at Google?"

感覺如果在灣區~找人搭訕就會是:"啊~Google~我3年前也在那裡,現在在一家startup,你要不要一起來呀~~"


同事都很 nice,manager 更 nice(「We don"t hire jerks.」)。可以滿世界出差。

代碼質量很高,但有的系統文檔很差,重複造輪嚴重,特別是內部的給 SRE 用的系統……

代碼搜索很好用,但是版本控制很難用。

Sergey 和 Larry 都很有幽默感,經常可以看他們講相聲。

才來兩個半月,以後慢慢補充。


去年在Google總部實習了四個月,但是最終沒有選擇留下而是回國搬磚了。
所以說點在Google感受到的一些缺點吧,好吧,下面都是瞎說的,我就是來博一下眼球的。

牛人多,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但缺點是對於一般的牛人(Jeff Dean這個檔次講不了了)來說,你就是一個螺絲釘。來這裡之前你可能做很好的研究,寫著名的開源軟體,來這之後多數時候就是默默無聞的打工仔一個,還是有一點寂寞的。

福利高,生活起來可以很舒服,不過這一項優勢現在也沒那麼明顯了。如果在矽谷做IT,畢業生薪水基本都明碼標價,谷歌已經不算是最高的。國內IT收入這兩年也是水漲船高,如果考慮扣稅和物價差的話,同樣水平的牛人在北京和矽谷的收入水平差距也是越來越小。在矽谷看著國內的薪水噌噌長,有一種跑步快要被人追上的無力感。

招聘門檻在降低,一方面矽谷各大公司全世界擴招搶人挖人,另一方面IT面試越來越模式化,有規律可循,可以通過考前突擊題目來獲得大幅提升。這使得谷歌從頂尖牛人公司變成了一般牛人公司,在谷歌工作的優越感光環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強了,也越來越不值得跟別人炫耀了。

晉陞道路比較固定,按步就班地乾的話,大概這輩子多大歲數能升到什麼程度是可以一眼看得到頭的。因為你周圍的華人同事就是這樣的,基本可以保持一個住大房子生娃錢夠花安逸地過一輩子的水平,但是這種一眼就能看到自己未來的感覺很不好。

IT行業的整體發展來看,國內的發展是非常快的,矽谷的創業公司是非常生猛的,而現在的谷歌則是一個穩定、安逸的大「國企」,只要水平還不差,可以很安穩的混下去。但既然你水平還不錯,面對這些外部世界的變化難免不會動心,所以對在谷歌工作的許多年輕華人來說,谷歌越來越成為自己職業道路上修養的一道工序,時機成熟的時候會隨時離開,去向更風騷的地方。


謝謝邀請。

Google曾經是我最喜歡並且崇拜的公司之一。在加入Google之前,一直覺得Google很酷很神秘,也很幸運能夠加入Google並有機會在Sydney Office工作。

最初加入Google的感受是以下幾點:
1.同事都很聰明並且友善
2.辦公室很酷
3.免費的三餐,零食,飲料,甜點等等(導致我剛入職1個月就重了有10kg)
4.為員工提供的設備很fancy,我當時有30英寸的顯示器(可選2×24英寸的),Macbook pro 15 retina,Chrome pixel,還有一台伺服器級別的台式機,另外每年一部最新的Android手機
5.時不時免費發放Google Tshirt,Google衣服,Google紀念品/玩具,有時還會發Nexus手機或者平板作為禮物等等
6.電子產品的配件可以在Tech Stop任意取
7.工作比較flexible,上下班時間比較隨意,中途可以做任何事情
8.自動化程度高,效率高
9.工作的垂直度比較高,不同區域和辦公室之間都有很多交流與合作,而且有很多機會出差到其他辦公室

但是現在Google已經成長為一家巨擎,大公司該有的公司病也隨處可見。
1.有被福利慣壞的員工,總能遇到一些自以為是,到處抱怨,或者偷懶不作為的員工
2.政治鬥爭日益嚴重,靠拍馬屁升職的大有人在
3.人才囤積過剩,太多的人才做著基礎工作浪費生命,同時升職基本無望

目前就想到這麼多,再想起來什麼以後補充。總的來說,Google依然是全世界最好的僱主之一。

但是打工不如自己做老闆,目前我已經離職和朋友創業。順便打個廣告,一個是微信公共帳號 "澳洲頭條",(微信公共賬號: ozheadline)。


謝邀。在Google Irvine office的實習生來弱答一下。先大概說下在分部和實習的情況吧。

在橘子郡這種養老的地方人都比較閑。fulltime基本一天在公司不呆超過9個小時,這其中還包括吃飯和娛樂時間。Intern有的很刻苦早8晚8這樣的,也有像我這樣早10晚5的懶人。我們組每周二四中午一般玩兩個小時左右的殺人和桌游。當然這樣的結果就是分部的升職會慢一點。
分部不像總部那麼擠,我們一個月前剛剛搬進了新樓,每人活動空間都很大。

實習的話一般是12周-14周。第一周在mtv training。Host會為每個intern會有一個project,考慮到要適應和學習workflow和infrastructure這些,所以project的工作量大概是fulltime的5-6周。做完之後可以和host商量商量做下一個或加點feature啥的。

另外不是很同意之前 @紀辛格的答案:「谷歌的這種規模使得你相對獨立於繁瑣的管理層,也相對獨立於維護,scale等等複雜的事情」。相反,正是因為這種規模,在design和實現的時候才更注重scale和維護。 當然可能每個人project不同所以感受不同吧。

Google的code quality是很高的,原因是workflow比較嚴格而且code review都很認真。具體請看:What is the code quality at Google like?

最後說下,google已經不是很多牛人的first choice了。雖然還是能招到牛人,像樓主那樣的,但現今更多的牛人要麼自己開startup,要麼進有希望的startup像pinterest, airbnb, quora,或者讀phd。
I got a job offer from {Google/Facebook/Microsoft} and I also got accepted into the PhD in Computer Science program at {MIT/Stanford/Berkeley}. What factors should I consider while making a choice between the two?
Google SDE or startup?


我在 Google Kirkland 工作了兩個月,目前的感受是一個字,非常爽。

  1. 一大半員工來自微軟,剩下的要麼是來自 Amazon 要麼是應屆生。其他背景的就是少數了。
  2. 吃的不怎麼樣,11:50 去沒準還能找到點好吃的,12:05 去就不剩啥了。不過是免費的,所以吃的也沒啥脾氣。MK 的零食大多不太健康(比如有很高卡路里的能量棒什麼的),所以我一般也就喝喝咖啡啥的。
  3. 辦公環境真心好。除了是 open office 比較吵之外沒啥缺點。嫌吵可以抱著筆記本去休息區呆一會兒,沒人在意你去了哪裡。Kirkland 遠遠沒有 Mountain View 擁擠,所以還不錯的。
  4. 開發工具和溝通工具遠遠超過微軟和開源界。跟 Facebook 比起來不知道如何。這裡有一個 SVP 帶的團隊專門製造 Technical Infrastructure,所以可以看出公司是相當重視這一塊的。因此工程師可以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自己的業務邏輯上。
  5. 很少開會,很少有流程上的障礙。同事們都很願意幫助別人。
  6. 其他的大家都說過了……

在北京google母嬰室和前任做愛過。
那時候谷歌還在清華科技園。
那個夏天窗邊景色很好,愛的很熱烈。
後來一個媽媽敲門進來拿奶瓶,他還躲在了窗帘後面,我整理好衣服去開門。
那年我大三,他進谷歌不到一年。
只是他當時未抽中H1b,現在他已經在山景城了。

體驗是,感覺高挑削瘦的他穿優衣庫襯衫都透著聰明的味道,齊劉海臉紅撲撲的我,腰緊身牛仔褲退到腳踝時,我真的好愛他啊,心都要跳出來了,伏在他的身下時眼睛淚汪汪地看著他,他說,你好可愛啊,以後我養你好不好。


後來要去美國之前他就與我分手了,理由是我太幼稚了。
我在他家樓下等了一夜卻不好意思打給他,後來知道他整夜都在公司加班,大概那時他壓力真的蠻大吧。

後來谷歌搬家,他也不在中國了。但我還是找了一份在中關村融科資訊中心的實習,每天經過Google前的噴泉時都會想,哪怕感受到他一絲氣息也好。

差不多過了半年,有一天在B1座等電梯的時候,遠遠的我竟然看到他也在等電梯,我愣住了,他竟徑直向我走過來,雙目對視,那個夢裡出現無數次的人,此時我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我穿著實習的白襯衫尖頭鞋,已經減掉長發換做偏分短髮。他似乎變得更帥氣了。

然而他只是回國出差,這是在中國的倒數第二天。我匆匆刷卡回到了工位,卻還是沒忍住約了他出來見一面。

五道口夜色還是很喧鬧,他點了喝的,說,哎,你有男朋友了嗎?

我,沒有啊。握緊了酒杯。

"我有了哎,交往一個多月了,哈哈,她很成熟"

他頓了頓,"你不會還喜歡我吧?哈哈哈,我們不可能的。不過,這次見你,真的成熟了不少。"

我咽了一大口酒,好苦啊。

如今你已經離開中國一年拉,希望你在美國一切都好。


蟹窯…
一句話:
匯聚了一群可以做到極其和藹同時技術又極其碉堡的工程師和為工程師服務的人。


在谷歌呆了快三年,在不同的角度答一下這個問題。

谷歌有一份personality的調查表,在項目組裡做team building的時候經常會用到。在表裡有四種顏色的人格,比如創造型,公共守序型,等等。。。每個人可以同時佔有兩個性格,但基本上谷歌的每一個員工都一定會佔有解決問題類型性格。。。

所以,可以說每一個googler都是解決問題的人,也可以說谷歌的招聘委員會在刻意尋找problem solver來進入這樣的公司。無論是項目經理,還是主管,員工,都在儘力遇到問題時解決掉它,我想這也是這個公司能運行至今還算有效率的原因之一。

此外的話,我目前工作過加州總部與倫敦兩個辦公室。我所認識的程序員,每一個人都有著不一樣的閃光點。

有的人非常非常geek,對於技術有著由衷的發自肺腑的熱情,常年混跡論壇並且參加開源項目,討論一些我並不聽的懂的技術話題,比如什麼編譯器更快什麼框架更好,新的協議又如何如何了(= =b)

還有的人,工作只是工作,在工作之外,有自己的生活。有的人喜歡音樂,於是成立了搖滾樂隊。有的人喜歡攝影,而恰好程序員這個不算高薪但也不太貧困的職業,可以供給很多鏡頭。而谷歌也有很多音樂健身甚至食堂烹飪這樣的課程,來支持員工不同的愛好。

一些例子:
有一個同事(程序員),每天上班滑滑板來,感覺非常炫酷,他可以坐各種下蹲側身轉向的動作,而他本來是學藝術媒體的,所以畫畫又超好看。。。
一個同事會帶狗來上班,是的,她的狗也有工牌 0-0
還有一個同事是很專業的攀岩隊員,看他一下子手腳並用在垂直高度躥上10米,我真的羨慕嫉妒恨。。。
有一位荷蘭裔的同事超懂亞洲文化,桌上的書是Ai wei wei談話錄。。。
還有一個中國同事,他的夢想是為中國科幻事業添磚加瓦。。。

當然還有些人,可能就是想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所以在這裡也能找到每天聊聊股票聊聊房價聊聊day care的知音。


對於我個人來說,我其實不太喜歡被貼上程序員的標籤。在下班之後,我是不會做與技術相關的事。。嘗試了鋼琴,跑步,做飯與水彩畫各個方向(僅僅淺嘗輒止),也還是止不住有時候會對geek的東西有些抵觸。然而,儘管這樣,哪怕google越來越成為大公司,不再被那麼多人作為很有逼格的地方,我也還是很喜歡呆在這裡。

因為這裡的人,每個人都可以向自己所想的方向發展。哪怕每個人都不一樣,公司也還是包容著,可能這就是diversity吧。

所以儘管想儘力撇開程序員身份的我,在這個公司里,當被人稱作googler的時候,也還是會有些驕傲呢。


謝邀。樓上的說的已經挺好。我補充一下自己的感受吧。

像Google這樣的大公司有個好處,就是它不急於你為之做貢獻。你可以慢慢學會整個邏輯之後,再按照自己的節奏去寫代碼。工作時間很自由。買編程相關的書可以直接報銷。換組也比較容易。人浮於事這種大公司都有,我工作了一年覺得還好。


前幾天剛請一位去年加入谷歌的中國員工做了一期訪談,前半部分是關於找工作的經驗,後半部分就談到了工作體驗方面的內容。近期我們的公眾號先後做了微軟(北京)和谷歌(日本)的訪談,計劃單上還有一串國際名企,有興趣的親們,請關注支持下呀^_^
原文:
《在谷歌(日本)工作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部分相關內容:

Q:分享一下Google的生活吧,總是不能相信,外企會比國企清閑嗎?


A:閑到不閑,看個人吧,想多幹活的還是有活可以乾的。效率高花的時間就短咯。其實程序員一天能有四個小時高注意力的coding時間就差不多了。剩下的時間都是處理一些雜務。


Q:所以你們工作輕鬆是因為實打實的效率高


A: 或許吧其實外企也沒有很輕鬆,我們上班晚下班也會相應晚一點。一兩天隨意可以,一段時間內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標與關鍵成果)還是要做好的。


Q:上次採訪奇葩哥的時候,他五點就能下班而且說公司基本空了


A:我們這種單身屌絲怎麼都得吃了晚飯再回。如果公司不開食堂的話,我可以一個月不去公司,天天wfh。


Q:就是說在家工作么?


A:恩work from home


Q:只要提交工作成果就可以了是吧


A: 恩,差不多是這個意思。還有就是別人找你的時候你得在線。


Q:那你們不需要經常開會討論么?


A:video chat。而且我們很反對沒事就開會,完全的浪費時間。


Q:就是說,遠程的交流,已經完全可以滿足工作需求了呢


A:基本吧


Q:聽起來很贊呢,能給我們分享一些Google工作環境的照片嗎?


A:你自己搜行么?我幫你Google


Q:剛才我注意到一個問題


A:你說


Q:地卜大神你居然還是單身哎


A:嗯呢


Q:哦哦,主要你們這些程序員腦子好工資高人還那麼帥,所以。。。咳,學神咋會是單身狗呢?


A:號主都沒找對象,我哪敢找


Q:號主在後台經常被妹紙調戲,也有不少想找程序員男朋友的呢


A:跪求號主介紹妹子


。。。。。


想看一群IT從業者碎碎念,或者持續關注《在某某工作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請關注公眾號「程序員的下班生活」:


長按二維碼關注

程序員的下班生活


自己在博客上曾寫過一篇自己在谷歌總部工作一天詳細的日程 Google工作的一天, 現在把部分內容摘抄過來:

8:00 鬧鐘響,在床上掙扎。

8:25 正式起床。洗臉刷牙後。

8;30 出門。手機上打開一個廣播(一般是新聞或者段子),發動汽車從Cupertino的公寓出發上85號公路,開始堵車。堵大概15分鐘的樣子,開始暢通大概1英里。轉到101號公路三藩方向之後繼續堵。還好只在101上走不到1英里,在Amphitheater Parkway出口下高速到達公司。

9:00 吃完早餐就開始一天的工作了。打開calendar查看下今天有哪些內容,如果有重要會議心裡要有個數。前半個小時基本查看前一天晚上積累的郵件,緊急的需要趕快回復一下。回復完郵件會思考一下項目進度,計劃一下今天要完成哪些事情。因為組很大,而且大家都在同一個代碼池(repo )里commit,很經常發生的一件事情就是breakage(代碼編譯不過)。同步完代碼之後祈禱今天不要breakage。

9:30 小修小補後開始做自己的feature。

11:30 肚子餓了,騎員工自行車(gbike)去公司亞洲主題的餐廳就餐。飯後去吧台杯熱拿鐵,慢慢悠悠的端著咖啡從餐廳走回辦公室。

12:10 回到辦公室review一下組裡的代碼,跟辦公室同事探討一下問題。

14:00 去廚房拿點小水果小飲料來補充下水分,接著繼續自己午飯前開始的feature。

15:30 感覺在座位上坐久了屁股不舒服,在辦公樓外的Shoreline Park散散步,順便梳理一下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期待靈感來臨(一般都會有意外收穫)。

16:00 回到座位上瀏覽下郵件,看看公司的新聞公告牌,再回復一下issue tracker里的問題,更新一下項目進度條目。

17:00 收尾一下今天的工作,計划下明天要做啥。

...


Google總部有30家食堂?日式中餐印度菜一應俱全?
呵呵沒一家能吃的。 謝邀。


瀉藥,非谷歌員工,參觀過谷歌北京上海辦公室

  1. 男廁所里尿盆上方貼了編程小知識,讓你尿尿時不忘學習。馬桶間里有模擬抽水裝置
  2. 環境開放:上海辦公室有一間閱讀室+遊戲室有各種桌游書籍,牆上大標語是:Feel free to play during working time , but keep quiet
  3. 食堂都還不錯,上海尤佳,據說秋天有大閘蟹吃
  4. 有免費飲料,按摩椅
  5. 北京有一層樓的健身房(據說是業務萎縮空出來的辦公室……)
  6. Marketing mm好看
  7. 土豪公司過聖誕會發安卓手機
  8. 公司包一日三餐

推薦閱讀:

怎麼防止被套話?
哪個瞬間讓你想要辭職?

TAG:谷歌 (Google) | IT 職場 | 舊金山灣區 | 矽谷就業 | 工作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