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金融行業如何應對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挑戰?

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機構相比,誰提供的什麼樣的服務將更能迎合民間資本的融資需求?
從我國傳統金融體系的特點看,互聯網金融對其造成的衝擊會有多大?又如何應對這一挑戰?

相關背景

由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與阿里小微信貸合作推出的「東證資管—阿里巴巴[0.00%]專項資產管理計劃」正式獲得證監會批准。有業內人士估算,阿里小微金融貸此次借道資產證券化,或將可滿足80萬家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via 阿里小微信貸借道資產證券化釋放信貸投放能力:http://finance.ifeng.com/a/20130710/10122382_0.shtml


:)
正好最近在做互聯網金融相關的課題,作為一個互聯網金融方面的學院派,不妨將手頭資料共享給大家,在這裡將互聯網金融做一個完整的梳理。
歡迎有興趣的知友一起探討。

·········································
雖然互聯網金融好像是最近才火熱的一個話題,但事實上,在18年前就有互聯網金融與銀行競爭的討論了。
在當時,美國出現了第一安全銀行,許多人的預測是,「滑鼠」將會戰勝「磚頭」(即互聯網金融戰勝傳統金融,有趣的是,這個說法在這次的互聯網金融浪潮中沒有被大家重新提起來),然而銀行們通過快速發展自己的企業網上銀行、個人網上銀行、電子銀行等措施,成功的抵禦住了這次衝擊,當年的很多互聯網機構最終都不知所終了。

這些年來,傳統金融行業其實一直在對互聯網金融進行關注。銀行方面也一直有人在做相關的研究,很多銀行在06-07年發表的互聯網金融方面的研究報告,現在讀來依舊會給我很大啟發。

總的來說,我認為金融行業本來就是極具互聯網機會的行業,因此金融互聯網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在此過程中,專註於提供互聯網金融服務的金融服務商,與以傳統金融機構組成的防禦者(傳統金融服務者)難免要展開一場博弈。

我沒有親身投入互聯網金融的實踐中,就以旁觀者的視角發表下我的看法吧,下面是具體分析。

···············
要討論互聯網金融,首先要明確的是:
互聯網金融作為一種創新,是一種形式上的創新而非對金融本質上的創新。(比特幣可能不同,這裡就先不做深入討論了。)

金融行業本來就是極具互聯網商務機會的一個行業,金融行業的互聯網化是科技發展下很自然的趨勢:

從這張圖可以看出,從互聯網商務機會及顧客在線購買舒適度(可以對比充值「餘額寶」和在銀行櫃檯買基金的不同體驗)來說,金融行業本來就是極具互聯網機會的行業。

但由於金融業的特殊性(保密性高、准入門檻較高等因素),在我國互聯網產業發展起來的時候,大家首先看到的是淘寶、京東、噹噹等發展百貨、電子產品、書籍等品類的電商平台,直到最近幾年有代表性的互聯網金融機構才慢慢湧現出來。

MertonBodie兩人在《金融學》中提到:「金融功能要比金融機構更加穩定」。這句話是說,隨著時間、環境的變化,金融機構的形式和特徵可能會有很多不同,但其所發揮的基本功能卻是趨於穩定的。

金融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 清算與結算:主要體現在貨幣供應與交易的清算和結算兩方面。
  • 聚集和分配資源:主要體現融資功能上。
  • 風險管理與風險分散:主要使風險在不同主體之間得到有效配置。

而互聯網金融的創新業務領域及創新特徵如下表:

從這張表可以分析出,互聯網金融相對於傳統金融,並沒有創造出傳統金融所不具有的新功能(尤其從目前來看,互聯網金融沒有明顯的貨幣創造功能),因而更像一種為滿足人們對金融功能的需要而衍生出的對傳統金融的補充和延伸。

因此,在現在這種風雲變幻的初期,互聯網金融模式與傳統金融模式之間的誰能更勝一籌,主要還是在於誰能更有效的發揮金融的基本功能。

(忽視短期的勝負,可以想見的是,二者將促進更穩定、也更普惠的新的金融體系的形成——這才是互聯網金融的魅力所在。)

·································
從學術的視角回到現實中來,具體來看的話,目前的金融體系可以劃分成兩大陣營:以阿里為首的進攻者(專註於提供互聯網金融服務的金融服務商),與以傳統金融機構組成的防禦者(傳統金融服務者)。

傳統金融機構這邊,走的是努力追上潮流的路線。

題主給出的鏈接里,交通銀行董事長牛錫明說了這樣一句話:

他也談到未來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將是一個以物理網點為支撐,以互聯網金融為平台,以客戶自助服務為主要特徵的商業銀行。」

牛董沒說出的話其實是這樣的:我們正向互聯網金融領域邁進,等整個我們完成互聯網化之後,你們就不要再提什麼傳統金融互聯網金融啦,我自己就又是傳統金融又是互聯網金融嘛。

其實不止是他一個人這樣想的:

  • 交戰互聯網金融 平安銀行發力趕超同業
  • 保險掘金互聯網金融 市場培育路途漫長
  • 券商試水互聯網金融 方正證券進駐淘寶商城
  • 互聯網金融革命:銀行IT公司均推金融創新
  • 有意思的是,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早就開始了合作:三馬聯手試水互聯網金融

大家都是這般打算的——先發制勝,在互聯網金融還沒有形成大勢之時,傳統金融機構試圖趕上潮流,將互聯網金融納入自己的體系。

至於互聯網金融這邊,雖然如牛錫明所說,互聯網金融要大發展存在一些障礙,但阿里、騰訊、京東等都在馬不停蹄的在戰略布局,一方面主動創新、一方面尋求聯盟。
考慮到互聯網對傳統金融來說其實是個全新的領域,而互聯網公司在這方面佔有絕對優勢,因而一旦哪個互聯網金融公司在合適的時機創造出了合適的產品,互聯網金融的真正興起之日也就來臨了。

比如餘額寶的奇蹟:

7月1日9:46,支付寶官方發布了長微博《一個互聯網金融的奇蹟》,文中稱,「18天,僅僅只有18天。餘額寶這個新生兒在誕生至今18天里,累計用戶已經突破250萬,截至6月30日24點的存量轉入資金規模達到57億元(含周四15點後至周日已申購未確定的金額)。」

阿里小貸表現同樣出色。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籌)自營小微信貸業務成立3年來,已經累計為超過32萬家電商平台上的小微企業、個人創業者提供融資服務,累計投放貸款超過一千億,戶均貸款4萬元,而不良率只有0.87%。

前無古人,但後有來者。阿里金融試水成功後,同為互聯網企業的京東和蘇寧也都紛紛開始試水金融服務。而在互聯網金融的門後,還守候著一大批第三方支付、P2P模式以及眾籌模式。

總的來說,互聯網金融機構們結合自己的互聯網優勢,小步迭代快速創新;而傳統金融行業所做出的應對,無他,唯八字爾:戰略聯盟,先發制勝。

···································
回到題主的問題,到底「誰提供的什麼樣的服務將更能迎合民間資本的融資需求」?、」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金融造成的衝擊會有多大?又如何應對這一挑戰?「

經過上面的分析,從機構視角來看,在這場博弈中、在金融市場的每一個細分領域中,誰的動作快一步、誰能搶佔先機、誰更好的發揮了上面所說金融的基本功能,誰就更能迎合民間資本的融資需求。
而從功能視角來看,互聯網金融雖然衝擊了傳統金融,但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不會存在絕對的勝負,二者將會逐漸融合,互為補充。尤其是對傳統金融來講,將會吸收互聯網金融的特性,二者共同形成新的金融體系。

···········································

PS:關於互聯網金融,我建了互聯網金融 - 收藏夾, 歡迎投稿,敬請關注。

關於作者:

微信公眾號:zhiliaoclub

從業三年的產品經理,目前在阿里工作。計劃用半年的時間將三年以來的思考、經驗、總結分享出來 ,主要分為「技能分享」、「失敗案例集錦」和「XX相關的產品經理是做什麼的」三個方向,可能是半年內你能發現的最好的產品相關內容,別錯過。

:)


很有意思的問題,希望我的參與沒有太晚。

這些年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確實讓國內國外的銀行從業人士長了不少見識,有驚也有喜。在歐洲這家」全球系統性風險最大「的銀行工作了多年,我也藉此談談我們是如何看待這輪金融科技發展的,分零售和對公業務,再夾帶一些我自己的經歷和感受。

先聲明下,金融業的競爭對手不僅僅局限於互聯網金融,所以我覺得金融科技(Fintechs)這個詞或許比互聯網金融更全面一點兒,也更適合用來描述這個半路殺出來的」程咬金「。當然,大家對金融科技類的公司和大概的模式肯定已經有了相當的認識,我就不班門弄斧,重複性話癆了。既然題主問得是如何應對挑戰,那麼我們做為防守方,還是多少要先了解一下我們的對手的。

我們行這些年在各種場合也不斷討論Fintechs,大致總結下來對此類新興科技公司有如下分類(下圖):

  • 金融科技公司(Fintechs):這類公司對於金融系統(包括銀行)的傳統支付方法(包括點對點支付/ 轉賬)有著極大的衝擊 - 他們的產品往往與」改變人們的使用習慣「,」更快的速度「,」交易的方便性「等關鍵詞高度相關,國內的比如支付寶,微信錢包,國外的如TransferWise,SumUp,SetPay
  • 還有一類我們叫數字化生態系統類公司(digital ecosystems):這類公司往往涉及的是非支付類領域,比如提供娛樂服務,廣告,零售平台等等(像亞馬遜,京東)。這類公司往往關注它們的平台上所發生的金融交易;與金融科技公司不同的是,這些公司普遍已經擁有較成熟的客戶基礎以及品牌;
  • 還有一類就是金融科技公司和數字化生態系統類公司的"集大成者",國內的話我想阿里巴巴,騰訊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
  • 其他類型的金融科技公司還包括如點對點借貸(Funding Circle, Lendico),眾籌(Seedrs),以及在線投資(nutmeg)


分清楚了「敵人」大概有幾類,我們就來談一下從大型銀行的角度是怎麼看金融科技這些新進」野蠻者「的闖入的。

一般來說,最開始,金融科技類公司都是一些創業型公司(體量上肯定和銀行不是一個量級)。大部分初創公司嘗試著在銀行與客戶之間的交易流程中找到一個比較niche的切入點(這裡我們先不討論是零售還是對公業務,後面說)。而Fintechs往往相對銀行可以創建出更加有效率,更好融合客戶使用習慣,高度自動化的產品。這樣的模式對於傳統的銀行商業模式來說肯定是有衝擊的,這個不容置疑 - 我甚至覺得,現在的進程只是之後很長時期金融行業數字結構化轉型的開始而已

銀行在這點上必須默默虛心的接受現實:自己原來主導性的地位已經不在了,起碼對於零售業務來說是這樣的。就拿我們行來說,很多年前退出了國內的零售業務(好吧,我承認本來我們這方面做的就差),這些年在歐美的零售業務也逐漸收縮,關閉了很多分支行(成本等原因),大幅裁員重組,今年開始零售部分正式轉向所謂的數字銀行。同時,銀行在倫敦,矽谷和法蘭克福建立了Fintechs的孵化器(數字工廠),嘗試在零售銀行業務中尋找金融創新與合作的機會。其他銀行也在快速跟進,比如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的CommerzVentures,已經與很多Fintechs合作,如Traxpay(支付), Gini(基於機器學習的結構化數據管理)和IDnow(實時身份識別)等。

說到零售銀行的運營成本,這裡舉個例子:德國銀行很多(從1993年的3,717家到2012年的1,686家),市場高度競爭,開分支行的成本也高,尤其在法蘭克福這樣的城市:同一家銀行,法蘭克福分行的成本收入比(cost-income ratio)比集團內其他分支行要高很多。也因此,這邊競爭力最強的早已不是這些傳統開分支行的實體銀行,而是像Comdirect(德國商業銀行的網路銀行)或者ING DiBa(荷蘭國際集團的網路銀行)這樣的網路銀行 - 這也算是傳統銀行應對互聯網金融的一種成功轉型吧。

然而說到這裡,對於很多大型銀行來說,對公和投行業務是利潤的最大貢獻者,而這塊業務目前並不像零售業務那樣受到巨大的衝擊 - 歸期原因是因為這部分業務要求很高的專業性(比如風控,金融市場,國家以及行業的分析等),同時高度依賴銀行多年建立起來的關係和網路。因此,這方面銀行的領地仍然沒有被大幅侵略 - 不像零售業務,組合的同質性很高(homogeneous portfolio),在銀行里也已經基本是全自動化流程決策了。這裡拿德國舉例,按客戶規模和Fintechs產品劃分,如下圖:


可以看出,零售方面Fintechs在某些產品領域已經搶奪了高達21%的市場份額。然而,隨著客戶規模的增加,份額逐步減少,到大型企業的時候,Fintechs基本還沒有什麼市場。

舉個例子來理解這個現象:國內阿里巴巴的芝麻信用這類個人徵信主要就是基於大數據分析客戶的信用情況,零售業務這樣判別風險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國外的話,美國一般用FICO,德國用SCHUFA),我甚至認為Fintechs類公司做徵信要比傳統徵信的方法有優勢(無論是評級方法學(rating methodology)的創新還是數據的規模與實時性);然而,當客戶規模開始變大後,銀行以公司為主體來評級分析信用的時候不再像對待個人業務(或小微業務),公司本身不玩微博也不看知乎,這些所謂社會化交互數據沒有,那麼分析公司信用主要是看行業,財務情況(盈利,負債和現金流)和非財務情況(戰略,運營,執行度,管理層和信息透明度) - 我承認,很多銀行也是用自動化評級來做的;然而,當銀行市場高度競爭(比如目前的歐洲),每一滴資本都及其珍貴,每一點細微的風險都應該考慮的時候(我相信這也是國內銀行業之後將面臨的發展趨勢),很多銀行採用高級內部評級法(advanced IRB)來分析企業信用,而這個時候,信用分析師本身的專業程度,對行業的把握能力和經驗是目前機器(演算法)不好模擬的(對行業分析有興趣的朋友請參看:初入金融行業,如何進行實用行業研究與行業分析? - 錢糧衚衕的回答),當然這說的還只是內部評級部分,之後還有LGD level等很多依靠經驗和專業程度來把握和衡量的參數。就這一點,如果想做好充足的風險分析,Fintechs公司不能僅靠一些程序就夠了,起碼近些年看仍然是這樣。對企業評級和機器學習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這篇回答:AlphaGo 的數據演算法,能否用來分析銀行信貸企業的各項數據,然後得出關鍵指標和權重? - 錢糧衚衕的回答

然而,銀行不能因為對公等業務的天然壁壘屬性就盲目自大,畢竟科技是在進步的,所以想保持這個領域的龍頭地位就要看清自己所面臨的困難,加強內部科技創新,提升競爭力。目前我能想到的一些主要困難:

  • 監管:這是銀行內部創新的最大阻礙 - 做銀行的朋友應該很了解「合規」這兩個字:它意味著無窮無盡的報告,反洗錢(AML),反欺騙(Anti-Fraud),KYC(了解你的客戶),與央行和監管機構來回的溝通等等,這些都佔用了銀行很多的資源與時間。Btw:聽國內銀監會的一個朋友說,國內監管機構相比國外來說,對國內的金融機構還是很仁慈善良的,請珍惜。

除此之外,困難還有:

  • 沒完沒了的盡職調查和(初級水平的)審計,和因此導致的操作成本(operational cost)等
  • 資本充足率(CAR)新規等使得銀行要勒緊褲腰帶,再也不是大腹便便的時代了-而這一切干擾也都讓銀行的」私房錢「遠離研發與創新。

但是,歲月是把殺豬刀,監管是把雙刃劍,一方面是銀行沉重的負擔,而另一方面也是強大的保護傘,使得鮮有直接競爭者進入這個市場。當然,Fintechs類公司也不想與銀行產生直接競爭,人家聰明,早就知道如何避免沉重的監管負擔。舉個例子,銀行收集和使用客戶數據是受高度監管的,而Fintechs類公司目前還在享受著相對輕鬆的環境,也因此基於大數據可以持續不斷的創新。

當然,除了監管,銀行在創新方面面臨的最大問題還有行內的文化,管理層的意識和基礎設施限制等:

  • 行內文化:危機後,銀行業普遍處於「一朝被蛇咬,十年怕那什麼繩」的狀態,風險規避意識極強 - 換句話說,就是容錯性和風險胃口很低。除了三座大山般的監管,還有這自從2007年開始就沒真正緩過氣來的大環境 - 極低的息差,半死不活的經濟以及普遍上升的違約率。這使得銀行對於內部創新型的項目鼓勵不足,甚至排斥。再舉個例子:我和同事聊天的時候就說,今天的銀行不像過去了,花錢可以大手大腳-現在的銀行從上到下規避風險,最大的變化和感受就是內部不再積極鼓勵創新:你可以自己拉幾個同事去做點實驗性項目,然而成本與時間很多時候自付。而不鼓勵創新是很可怕的,金融科技公司的出現與進步就是建立在不斷的失敗與再創新中,而一個銀行如果無法容忍實驗性的創新和失敗,那麼就已經和創新這兩個字絕緣了。
  • 管理層的意識問題:很多高級管理層是老一代人,有著極強的業務嗅覺,但是不能很好的適應現代的科技,也因此,導致一些大規模投資的項目胎死腹中。我再舉個例子吧,我們行在幾年前想跟上時代,零售銀行推出了一個投資上億的電子平台叫Horizon,當時號稱這就是「銀行的未來」,讓管理層可以實時跟蹤全球各地的零售業務情況,三米高的大屏幕,各種數據分析,統計和預測搞得天花亂墜,電腦,手機,ipad上都可以實時聯通;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兩年後管理層用不慣這麼先進的平台,還是傾向於用眼睛看列印出來的紙張,用耳朵聽下面的人來彙報,導致這個項目慢慢擱淺,負責人含恨遠走他鄉,去了一家瑞士的私人銀行(Lombard Odier )。如果放在Fintechs公司,想必情況不會這樣。
  • 基礎設施限制:很多銀行的發展歷程就是一段活生生的兼并與收購的歷史(比如我們行),也因此IT系統雜亂的程度一般人沒有親歷過估計不好想像...國內的銀行相對來說IT方面的起點比較新,理論上應該相對好一些吧。舉個例子:你能否相信,某些銀行在快到季報年報發布的前一周,高級管理層還沒有完全搞清對石油行業或者航運行業的敞口?銀行banking book上的公司數據無法與trading book上的一一對應,導致算不清錯向風險(分離的系統導致沒有unique identifier)。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有興趣我可以再放幾個),原因是因為那些歷史遺留的碎片般的系統(fragmented systems)。我有朋友問我,國內很多銀行都在用Excel,你們國外這年頭已經先進到用什麼了?你以為外資大行都用「心靈感應」啊?很多很多的工作和數據全是基於Excel的。不是小看Excel(請參考這篇回答來表達我對Excel的熱愛:怎麼在 Excel 上做數據地圖? - 錢糧衚衕的回答),是因為,Excel用好了是很方便(對於可控規模的數據和ad-hoc分析來說),但是不同IT水平的人自我發揮,導致很多同事做出來的Excel或基於Excel的process就像噩夢一樣,看過一次就不想再碰了。這也說明,很多銀行的人缺乏IT人的一種思維 - 即遇到任何問題,會去思考是否有最優化的解決方法和工具 - 兩個字:效率

吐槽了這麼多,也舉了不少有用沒用的例子(請不要將我舉的例子和我的僱主對號入座,謝謝),我們最後來看看銀行該如何應對挑戰。寫到這兒,我其實想了半天,說寫一些以後的展望或者給點理論性的建議吧,其實好寫;但是我寫不下去,因為以我個人在這個行業的感受和經歷,我覺得很難很難。學術界常常喜歡在文章末尾給一些總結和展望,但是真正在實業界幹了這麼些年,表示有那個心但是無那個力寫了。如果真要說銀行如何應對挑戰,我覺得:

  • 零售業務方面:
    • 就像前面例子說的,很多銀行已經大幅轉型網上銀行(國內應該也有這個趨勢吧),所以零售方面已經開始適應新的時代,逐步在轉型;
  • 對公業務方面
    • 先等一段時間,不是等大環境變好,而是等到把一部分頑固不化的老思想(的人)過濾掉(比如退休或者裁員什麼的...),這些人是銀行推進創新最大的阻力
    • 微創新:不要上來就想每個部門都大數據啊,機器學習啊什麼的,在現有流程的基礎上有一定技術性的創新和改革,優化流程,能自動化的自動化,提高生產率,把人真正的思考能力從一些有的沒的重複操作性工作上解放出來,這樣也許才能真正的說」銀行是以人才為本的「
    • 內部創新只是一方面,與各種Fintechs的互補與合作也許是比較好的一個發展路徑,但是大部分銀行還在摸索(比如前面說到的德國商業銀行的案例)

先寫到這裡吧。就像最開始說的,這個話題很有意思,但是細想起來其實很龐大,我也只能從自己的經歷和專業上吐吐槽,交流下。歡迎不同意見和討論。

最後配上一張有意思的圖,畫的是數字結構性轉型的一個循環:


與這個話題相關的我的其他的一些知乎回答和文章(僅供參考):

  • 初入金融行業,如何進行實用行業研究與行業分析? - 錢糧衚衕的回答
  • 從事經濟、金融工作的人都是通過什麼渠道獲得數據資源,運用什麼軟體來分析行業狀態和經濟走勢的? - 錢糧衚衕的回答
  • 陌生的市場,未知的未來 - 錢糧衚衕28號 - 知乎專欄
  • AlphaGo 的數據演算法,能否用來分析銀行信貸企業的各項數據,然後得出關鍵指標和權重? - 錢糧衚衕的回答

這是一個很大的命題,金融行業範圍很廣,本人水平有限,僅從金融行業之一的保險業入手,談一點個人的看法。
基本觀點是:互聯網金融進化到最後,一定是個較大的生態圈,需要一條完備的上下游產業鏈進行支撐,無論是互聯網企業還是傳統的金融企業或許都無法做到一家獨大,獨霸生態圈。

或許,這不是你死我活的競爭,協作共贏才是正途。
以傳統的保險公司為例,需要識別自身在互聯網保險生態圈中的優勢和地位。互聯網保險業務規模做上去了,要看看是不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發揮作用的結果;眼下賠本賺吆喝了,也別急於否定自己,從長遠看,或許這是培養相關生態圈的必然投入。對外,需要適應與眾多潛在對手協作,結成階段性的統一戰線來壯大自己,不能因為傳統思維的禁錮,而對新的發展機遇視而不見。對內,要協調內部部門之間的協作,創新不僅僅是新渠道或電商公司的事情,根據用戶的需求去優化、變革傳統的保險業務和服務流程,需要保險公司內部的自我顛覆。只有識別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並不斷創新強化,並根據互聯網金融的不同階段,拿捏好自己的業務邊界,懂得協作之道,方能形成共贏之局面。
具體如何去做以應對挑戰,也談兩點。
一、打破思維定勢-主動擁抱互聯網

  • 現在的互聯網保險發展環境比當年(五年前)的成熟了很多,部分互聯網銷售平台動輒單日數億的保費收入也讓人眼前一亮。但有一個基本問題需要所有市場參與主體重視,那就是互聯網保險並非簡單地互聯網+保險,這是個看上去簡單但涉及互聯網保險發展根本理念的核心問題。拋開單純的發展模式之辯,無論是自建平台,還是分銷平台,甚至是產業鏈生態平台,他們都繞不過幾個基本問題,如何找到準確的客戶?如何為客戶匹配合適的產品?如何提供完美的服務並留住客戶?
  • 以目前互聯網保險最具規模的發展模式—互聯網保險分銷平台,淘寶保險為例,眾多保險公司在淘寶上的天貓旗艦店成績斐然,但找客戶的工作是淘寶代為完成的,在利用高回報率的理財產品吸收到大量客戶後,如何留住他們,並將其向高附加值客戶轉化?如果僅依靠理財險短期的利率優惠想要留住客戶,或許難度很大,短期的價格優勢難以提高客戶的忠誠度。從產品角度看,除了「樂業保」、「眾樂寶」之外,多數公司的產品是傳統個險產品的簡單改造,費率略有下浮,形成與傳統渠道的價格競爭優勢,而真正的個性化產品設計和區別定價還遠未實現。要做到真正實現以客戶為中心,改變一款產品適合全家人的銷售模式,首先要改變的或許正是從業者的思維定勢。互聯網保險公司要具有高速的產品研發節奏和靈活的產品設計,個性化的產品定製需要粒度更細的組件化條款和相應的匹配規則。
  • 服務方面,因為互聯網的發展,一些公司已經實現了在線的保全及理賠處理,這方面車險的動作比壽險要快一些,但更深層次的保險服務模式變革還不到位。銷售環節的減少,直面客戶機會的增多,使得信息傳導失真的缺點得以克服,傳統的保險業務重銷售、輕服務的運營模式可以藉助互聯網實現徹底的顛覆。保險的銷售和服務因為互聯網的存在而得以緊密聯繫,服務可以前置以促成銷售,有勇氣用互聯網思維改造服務和運營流程,重視服務超過銷售的公司,未來或將取得真正的成功。畢竟,互聯網保險售出的產品來自客戶的自主選擇,保險公司也應將更多的精力和費用投入到產品研發、理賠等客戶服務領域中。
  • 若無法在以上幾個方面取得真正的突破,所謂的互聯網保險就僅僅停留在傳統保險簡單的網路化改造層面,除了僅存的一點價格優勢。互聯網保險目前還被眾多保險公司作為一個銷售渠道對待,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遺憾的事。

二、變革,需從內部開始

  • 1、互聯網金融團隊建設和思維培養
  • 首先,傳統保險企業的互聯網保險團隊成員需要有互聯網思維,只有信仰互聯網的團隊才有鑽研互聯網的熱情,創新也一定源於這種信仰。但同時,互聯網保險團隊不應該被視為傳統IT部門的衍生機構,以固有的IT模式或思維來推動互聯網保險業務的發展。互聯網保險是個創新型的跨專業領域,團隊成員需要新市場規劃、經營管理、金融保險、網路營銷、資料庫營銷、CRM應用、以及熟悉IT和互聯網技術等各方面的人才。互聯網保險團隊的領導者要對金融保險的市場、業務和銷售熟悉,對電商等互聯網模式有較深的理解,對互聯網及新興事物有持續的熱情。只有選擇了思路對頭的人,談傳統保險公司的互聯網保險浪潮融入才有了可能,否則,一切規劃詳盡、看似美好的發展戰略、戰術都會淪為空談,得不到有效地執行。
  • 2、整合的系統資源和客戶數據
  • 前面也提到,互聯網保險業務不僅僅是傳統的保險業務簡單的互聯網移植,需要考慮互聯網特徵和網路客戶的特點,其在業務模式,銷售形式、實務流程和客戶服務等方面都與傳統保險業務有截然不同的地方,而要將每個環節的合理優化和再設計進行實現,就需要靠強大的系統支持。傳統保險企業無法實現7*24小時對外服務的核心系統需要重新改造,無法第一時間響應客戶需求的系統運維能力需要全面提升。互聯網保險業務會在很多方面突破傳統保險企業內部已有的成熟運營體系,這種跨區域的、跨渠道的、無紙化的、全天候的業務模式,對傳統保險企業零散的、非標準的、條塊分割的管理和客戶運營模式提出挑戰,尤其要求集團化的保險企業在子公司客戶資源整合方面有更大的突破。
  • 3、在管理和激勵政策上對創新的認可
  • 創新不僅要求傳統保險企業的互聯網保險團隊成員要關注領先的互聯網技術和新型業務模式,識別出市場中出現的機遇,善於利用當下金融混業經營的優勢以突破傳統思維和現有格局。同時,創新思維應該滲透到整個公司的各個層面,突破性的創新結果是由各子公司,各條線的微創新共同進化而成。因此,一方面公司需要注意創新基因的培養,另一方面要求公司對於互聯網保險團隊的創新行為,應在組織管理和激勵政策方面有所傾斜。在當下傳統保險企業以靈活性不足的部門製為主要組織架構的情況下,互聯網保險團隊是否可以不按照現有部門或處室的架構設計?創新項目組可否靈活的由興趣小組發展而成?績效指標的設置,人力晉陞的規則能否讓這支以創新為使命的團隊活力真正激發出來,或許是對傳統保險機構提出的一個挑戰。
  • 4、數據分析與運營監測能力的提升
  • 傳統保險公司的客戶關係管理,還停留在較為粗放的階段,前面談到的重銷售輕服務的運營模式導致其對客戶關係管理投入不足,產出不夠;公司與客戶之間關係鬆散,黏性不足,客戶不太了解各家公司,各公司也不了解客戶;各公司涇渭分明的銷售渠道分割導致不同渠道之間的客戶數據存在天然的壁壘,無法共享,造成了「可觀」的資源浪費。各保險公司雖擁有這些海量數據,但其巨大的商業價值卻被忽視和擱置。互聯網保險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數據,客戶數據,交易數據,財務數據,每個環節都不容忽視。大數據時代要求傳統保險公司真正重視運營監測和數據分析能力的提升,前者可以為準確的數據獲取提供保障,後者才可以對數據進行充分的挖掘產生價值。當然,這裡的數據分析工作不僅僅包括公司保費快報等宏觀分析,而且應涵蓋從前端交易細節到後端成本監測的各種不同維度、粒度數據的挖掘和分析。這方面是傳統保險公司的短板,卻是互聯網企業的優勢。
  • 5、營銷理念的轉變和用戶體驗的重視
  •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在互聯網經濟時代,無論是傳統保險巨頭,還是市場新興品牌,都需要重新打造自己在互聯網領域的品牌影響力。傳統保險公司需要重視營銷的兩個趨勢:一是,營銷的重心正在從傳統媒體過渡到互聯網,媒體的受眾群體決定了媒體未來的地位;趨勢二是,營銷不再是品牌方單向的推送和教育,網路讓客戶有了更多個性和更多選擇,傳統保險公司亟需摒棄傳統媒體廣告中各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慣性的營銷理念,轉而利用網路營銷的交互優勢去傾聽客戶,真正重視互聯網時代的用戶體驗。而用戶體驗差是傳統保險公司業務為人所詬病最多的環節。要融入互聯網保險浪潮,新的保單核保、出單規則,交易及保單遞送流程,訂單成功簡訊的發送時機和營銷郵件內容撰寫等諸多方面,均要精心改造和再設計,客戶體驗無處不在,只有客戶「爽」到,公司才能「賺」到。
  • 以上五個方面,從人、系統、配套保障機制上讓傳統保險公司的互聯網保險創新有了可能。但也僅僅是可能而已。

如果是傳統保險行業(或其他金融企業)從業者,或許能體會到即使改變以上幾點對一個公司的挑戰會有多大,指望50後的領導能認同80、90後員工「幼稚的」創新思想?指望從來不用網銀的領導認同「所謂」的用戶體驗?指望喜歡看CCTV高大上廣告的領導能認同微博、微信這些「小孩兒玩」的東西?


最後,總結一下吧:

對傳統金融行業而言,理論上的前途還是光明的,但道路的確是曲折的。機會不是沒有,難在對自我顛覆的力度和速度的把握。


這些日子以來,互聯網金融成了一個熱門話題。有的說這是對傳統銀行的根本性挑戰,斷言銀行要被顛覆了。更有人認為互聯網金融進一步發展後,它將取代現有的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形式,銀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都將不再起作用,甚至中央銀行的貨幣發行功能也會被取代,等等。於是不少人躍躍欲試,都想投身於互聯網金融業務,認為這是難得的商機。有人則乾脆說,就是要當金融業的「攪局者」。筆者認為之所以出現目前這種狀況,首先,應該肯定這是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革新和互聯網功能的迅速進步而形成的潮流,因而這些現象的產生有其歷史性;其次,也需要指出,目前不少人對所謂互聯網金融的認識還不夠全面,了解也不夠充分,市場上的一些說法和做法明顯地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因而目前的不少現象也許只是階段性的。

實際上到目前為止,究竟什麼是互聯網金融尚無統一的定義。按理說凡是通過互聯網來運作的金融業務都應列入「互聯網金融」的範疇。但我國市場目前似乎更多的是將互聯網金融特指為互聯網企業介入金融行業所開展的那些業務。對這些概念的研究和廓清可能還需假以時日。本文只是試圖談談在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過程中,銀行已經做了些什麼,互聯網企業正在做什麼。尤其是想談談某些互聯網金融運作模式存在的風險和隱患,談談對互聯網金融加強監管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銀行落伍了嗎?

不少人認為銀行尤其是我國的商業銀行是個傳統色彩很濃的行業,銀行對互聯網的了解和應用、對大數據概念的認識都是不夠的。筆者認為這種看法失之偏頗。固然銀行的業務處理流程還有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銀行的服務效率也應該進一步提高,但坦率地說,在我國互聯網企業出現之前,銀行已建立了自己的全國性的計算機網路。之後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革新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銀行更是通過公共互聯網與自己企業及全國網路的對接,實現了業務運作和經營管理的全面信息化、數據化,並進而將覆蓋面從國內延伸到了全球。就拿工商銀行來說,雖然現在有17000餘家營業機構,但目前通過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自助銀行等渠道處理的業務量已佔到全部業務量的78%,相當於替代了30000多個物理網點。

我們自主研發的核心應用系統支撐了海內外龐大經營網路的平穩運行,目前日均業務量為2億筆,每秒處理業務的峰值達到6500筆。去年全年的電子支付結算金額達到332萬億元人民幣,結算筆數超過了130億筆。而對海量的各類數據,工商銀行通過多年的努力,已經搭建起了以數據倉庫為核心的經營管理數據體系,實現了客戶信息、賬戶信息、產品信息、交易信息、管理信息等的集中管理,形成了數據標準、數據質量、數據架構、元數據、數據生命周期、數據安全以及數據應用等全流程的數據信息管理機制。積累的數據規模將近300個TB,利用這些數據,建立了4.1億個人客戶和460萬法人客戶的信息視圖和星級評價體系,開發了34個法人客戶評級模型、75個零售信用評分模型、16項市場風險內部計量模型和17類操作風險資本計量模型。客戶違約率和違約損失率數據的積累長度均在10年以上,已達到巴塞爾資本管理協議Ⅲ的要求。工商銀行還建立了獨立的模型驗證團隊,對數據應用的有效性、準確性進行持續驗證和監控,內部審計部門對驗證情況進行審計。

工商銀行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將客戶評級結果用於信貸准入和貸後監測,2005年開始按照新資本協議的最新要求對信用評級方法、系統與流程進行了全面優化,2008年開始將風險計量結果用於風險管理全流程,2010年起進一步將有關結果正式用於貸款質量分類、撥備計提和經濟資本分配,並在此基礎上開始實施法人業務和零售業務的RAROC(風險調整後的資本收益率)管理,實現了按風險與收益均衡的原則進行授信審批和定價。就拿最近媒體熱炒的網路信貸而言,截至今年8月末,工商銀行以小微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網貸通」的貸款餘額已超過2150億元,累放額已近11000億元。

以上所說的還僅僅是工商銀行,事實上,這些年來我國其他的銀行特別是大型銀行也都在IT系統的開發和信息化、數據化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我之所以要羅列上述這些情況,意在說明中國的銀行業並非如有些人所想像的那樣,不會運用互聯網技術,缺乏對各類數據的分析整合能力。中國的銀行完全應該,也有條件在互聯網金融崛起的過程中,進一步加快自身的發展。中國的銀行在運用信息網路技術提供金融服務、實施內部管理方面沒有落伍而且正在繼續前行。此外,應該指出的是,互聯網企業介入金融業務實際上很少能脫離銀行的基礎服務而自行處理,例如第三方支付企業的客戶身份認證還是需要通過銀行的客戶信息進行的,資金劃撥和清算則一定是要通過銀行系統完成的,等等。總之,對這些問題都應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了解。

當然銀行也確實需要繼續更新觀念,繼續跟蹤新技術,繼續學習新方法。

目前銀行在互聯網應用和IT系統建設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在數據的採集方面,結構化數據採集能力較強,客戶與銀行之間的交易活動數據積累較多,例如賬號、金額變動情況、存款情況、貸款情況、違約情況、姓名、身份證號、電話號碼等等;而對非結構化數據採集不夠,處理能力有限。例如各類形式的文檔、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等。銀行必須意識到非結構化數據將越來越廣泛應用於互聯網、物流網、社交網、電子商務活動中,不能因為這類非結構化數據不便於用資料庫二維關係來表現,就忽略了對它們的採集和管理。要注意學習借鑒電商企業重視掌握客戶之間的交易記錄、點擊流、客戶互動評價、行為習慣、物流信息的思路。二是在數據的應用方面,銀行習慣於將數據的分析結果用於風險評估和管控,雖已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了客戶識別和分層能力,但運用其有關成果開拓市場、營銷客戶做得還不夠,而電商企業在這方面的主動性很強,積極性很高。銀行需要努力學習和借鑒電商企業在業務處理上十分強調便捷和注重客戶體驗的理念。三是銀行在業務流程的設置中,要進一步揚棄單項業務往往單一化運營的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創新功能,加強組合性的信息應用和業務處理,例如線上線下聯動、支付融資聯動、資金流和信息流、物流的融合等等。四是銀行在數據分析師隊伍的建設方面,人員雖不少但集中不夠,分散在各專業條線,發揮整體合力不夠。據了解,有的網路金融公司,雖然只有不到1000人,但專門集中從事數據分析的人員佔比超過了三分之一。這些都需要銀行進一步深入研究和認真改進。所以,筆者的觀點是,斷言銀行已經過氣的結論是站不住腳的。但銀行確也必須與時俱進,順勢而為,方可繼續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

目前我國互聯網企業是如何介入金融業務的?

目前我國的互聯網企業從事的金融業務基本可以劃分為支付結算類、融資類、投資理財保險類等幾大類。而在每一類中又可根據具體業務模式進行一些細分。至於虛擬貨幣在我國尚未成氣候,本文暫不作更多涉及。

在支付結算業務中,首先是那些依託自有網上購物網站發展起來的綜合性支付平台。這類平台具備在線支付、轉賬匯款、擔保交易、生活繳費、移動支付等功能,代表企業有「支付寶」、「財付通」等。除支持自有購物網站的支付需求外,一些綜合性支付平台已經與各類購物網站、電商平台簽約,為它們提供支付結算服務。

其次是獨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代表企業有「快錢」、「環迅支付」、「首信易支付」、「拉卡拉」等。這類支付平台通常並無自有購物網站,主要通過各式各樣的支付業務為其合作商戶服務。例如「快錢」的生活類支付業務,「環迅支付」的網遊支付業務。「首信易支付」還從事支付返現的活動,「拉卡拉」推出了電子賬單處理平台及銀聯智能POS終端,可以提供用戶線下支付和遠程收單服務。

在融資業務中,類型很多,結構各異。例如P2P模式,P2P(Peer to Peer Lending)網路借貸,原本是指通過網路平台實現並完成的小額借貸交易。正常的P2P具有單筆交易金額較小,供需雙方以個人、小企業為主的特徵。如果再作進一步細分的話,目前P2P在國內又可分為好幾種模式。

一是無擔保線上模式,代表企業為「拍拍貸」。該模式下,網路平台不履行擔保職責,只作為單純的中介,幫助資金借貸雙方進行資金匹配,是最「正宗」的P2P模式。這種模式本質類似直接融資。據了解,這是不少國外監管機構唯一允許存在的P2P模式。

但國內目前P2P的主流模式是有擔保線上模式,代表企業有「紅嶺創投」等。這種模式下的網路平台扮演著「網路中介+擔保人+聯合追款人」的綜合角色,提供本金甚至利息擔保,實質上是承擔間接融資職能的金融機構。

再有就是債權轉讓模式,代表企業為「宜信」。該模式下,借貸雙方通常不直接簽訂債權債務合同,而採用第三方個人先行借款給資金需求者,再由資金借出方將債權轉讓給其他投資者的模式。通過不斷引入債權並進行拆分轉讓,網路公司作為資金樞紐平台,對出資人和借款人進行撮合。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網貸公司是由傳統的民間借貸發展而來的,它們通過網路主要是進行宣傳營銷,吸引資金出借人和借款人到公司洽談借貸事宜。其特點是往往對借款人要求抵押,對出借人提供擔保,可以看做是一種比較典型的民間集資借貸行為。

目前媒體報道最多、網路最為熱議的就是以「阿里小貸」為典型代表的,基於信息的搜集和處理能力而形成的融資模式。它與傳統金融依靠抵押或擔保的模式不同,主要基於對電商平台的交易數據、社交網路的用戶信息和行為習慣的分析處理,形成網路信用評級體系和風險計算模型,並據此向網路商戶發放訂單貸款或信用貸款。

另一種融資模式可稱為供應鏈金融模式,代表企業為「京東商城」。該模式下電商企業不直接進行貸款發放,而是與其他金融機構合作,通過提供融資信息和技術服務,讓自己的業務模式與金融機構連接起來,雙方以合作的方式共同服務於電商平台的客戶。在該模式中,電商平台只是信息中介,不承擔融資風險。

除以上幾種主要的網路融資模式之外,我國也出現了類似於美國的Kickstarter,通過網路平台直接「向大眾籌資」、「讓有創造力的人獲得資金」的做法,例如「點名時間」、「有利網」等互聯網企業。目前規模都還不大。

在投資、理財、保險類業務方面,一種是為金融機構發布貸款、基金產品或保險產品信息,承擔信息中介或從事基金和保險代銷業務。代表企業有「融360」、「好貸網」信息服務網站,以及「數米網」、「銅板街」、「天天基金」等基金代銷網站。

另一種是將既有的金融產品與互聯網特點相結合而形成的投資理財產品或保險產品。以「餘額寶」和「眾安在線」的運費險、快捷支付盜刷險等為代表。

以餘額寶為例,客戶將支付寶餘額轉入餘額寶,則自動購買貨幣基金,同時客戶可隨時使用餘額寶內的資金進行消費支付或轉賬,相當於基金可T+0日實時贖回。

「眾安在線」則主要通過互聯網進行保險銷售和理賠,目前專攻責任險和保證險,並且已在研發包括虛擬貨幣盜失險、網路支付安全保障責任險、運費保險、阿里巴巴小額貸款保證保險等保險產品。

這些運作方式有風險嗎?

應該肯定,隨著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定位功能等科技手段的不斷進步,憑藉社交網路、電商平台等積累的用戶群體及其交易數據,互聯網企業可以較高效地了解用戶在金融服務方面的需求和偏好,這在創新、整合和定製化服務方面給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傳統服務模式既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也帶來了不少的啟發。銀行應該從管理理念、業務流程等方面對互聯網金融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認真的學習,取其所長,棄其所短,不斷研發和推出更貼合用戶需求、操作界面更友好、處理流程更高效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並且主動加強與電商企業、電信運營商以及各類互聯網企業的業務合作,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保持和鞏固銀行業多年積澱下來的客戶基礎優勢、資金實力優勢、品牌信譽優勢以及穩健經營的文化優勢。

現在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們大家充分肯定互聯網金融便捷性的同時,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安全性——這一任何金融交易行為須臾不可或缺的基本原則。對應前文所列的我國目前的一些互聯網金融模式,進一步分析和認識其所存在的風險隱患似有必要。

例如在支付類業務方面,某些第三方支付機構在用戶註冊時只需用戶在支付機構的頁面輸入證件信息、銀行卡號和在支付機構的賬戶密碼,這種做法難以核實客戶的真實身份,其安全性比銀行降低了幾個層級,尤其是支付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反洗錢法規難以有效落實。有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在進行大額資金匯劃時,也不需使用U盾等安全校驗工具(這恰恰是銀行總結多年經驗、汲取不少教訓而堅持採用的安全措施),而只需客戶錄入綁定手機收到的動態校驗碼,甚至是第三方支付的賬戶密碼即可完成大額資金的劃轉。近年來就曾多次發生過未經客戶授權就從客戶賬戶上划走巨額資金的案例。央行等有關部門規定的對客戶保證金等資金應實施託管的要求,由於種種原因也一直難以真正落實。

又如在融資類業務方面,就拿P2P而言,除了有些P2P平台還堅持不提供擔保、不承擔信用風險之外,現在越來越多的P2P機構都一肩挑著籌資、資金中介和擔保職能,但由於缺乏對其資金來源的監控,又沒有對P2P機構放貸行為的資本約束,風險是不言而喻的。近期已發生若干起網貸公司跑路事件,涉案網貸公司通過對出資人、註冊資本、借款人等重要信息的造假引誘客戶上當。目前不少P2P公司都宣稱其融資的違約率極低,但實際上背後依靠的是資金池的搭建,信用風險正在不斷積累。原先在網貸行業口碑還不錯的一些公司因資金鏈出現問題而一度停業的案例,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還有的在網路信貸業務方面具有較大市場影響力的平台,其風險控制的核心在於數據整合、模型構建和定量分析,它通過將自身網路內的客戶交易數據(例如客戶的評價度數據、貨運數據、口碑評價等)和一些外部數據(例如海關、稅務、電力方面的數據)的整合處理,利用信用評價模型計算出借款人潛在的違約概率,進而以此作為如何放貸的標準。應該說這一思路是符合互聯網金融發展規律的,但實際操作中也存在著一些風險隱患。這種平台目前依靠的數據主要由與其電商業務相關的交易數據構成,數據維度較為單一,有效性還不足,關於B2B的數據更是缺乏。而且由於眾所周知的網上「刷信用」、「改評價」等行為的存在,要真正保證交易記錄和口碑評價等數據的真實性也是困難的。而數據質量直接決定模型計算結果的可靠性,並進而影響其信貸質量。有互聯網企業聲稱「我們賠得起,大不了一年×個億」,這實在有點令人擔心。此外,任何量化交易模型的有效性都是其交易環境和交易規則的函數,因而模型需要不斷校正,不斷對其進行不同環境下的壓力測試才能保證其可靠性。較之銀行業已積累了十年左右的數據,這些互聯網企業缺少長期的特別是跨經濟周期的數據支持,目前網貸公司風險計量模型的可靠性還有待考驗。

投資理財類中最典型、最具影響力的當數今年我國互聯網金融中所出現的一種業務模式,在這一模式中,第三方支付機構將原有的客戶保證金轉換成了貨幣基金等投資理財產品。由於其解決了客戶保證金不能計息的問題,因而得到了客戶的歡迎,同時它又實現了第三方支付機構吸收客戶資金的目的,可謂各得其所。但人們對其可能存在的風險尚認識不足。且不說他們目前公開宣傳其年化收益率能達到4%,高於銀行存款利率,而對風險卻揭示不夠的做法是否合規,是否會誤導投資者,就從其投資的貨幣基金來說,達不到預期收益率甚至發生虧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事實上,從全球範圍來看,這一類產品並非我國首創,全球知名的網路支付公司Paypal早在1999年就設立了利用賬戶餘額的貨幣市場基金。該基金由Paypal自己的資產管理公司通過聯接基金的方式交給巴克萊旗下公司管理,用戶只需簡單地進行設置,存放在Paypal支付賬戶中原本不計利息的餘額就將自動轉入貨幣市場基金,0.01美元起申購。這完全可稱為我國目前這一業務模式的原型。2007年,該基金的規模一度達到巔峰10億美元,當時也曾贏得了不錯的市場口碑。但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貨幣市場基金收益水平降至0.04%,僅為2007年高峰5%的零頭。在此情形下,Paypal貨幣基金的收益優勢逐步喪失,規模不斷縮水,於是在2011年7月,Paypal不得不將該貨幣基金清盤。不是說我國目前這類產品也一定會同樣面臨著這種可能,但任何一類投資產品如果只宣傳收益,而不把風險說夠,這本身就是一種風險。近期又發生了此種平台的用戶資金被轉劃至其他賬戶的案例,用戶要求索賠,而網路企業則要求用戶必須舉證該資金流失「不能歸責於客戶自身原因」方可補償。這類糾紛的出現也說明了任何從事金融業務的機構確實不可輕言「萬無一失」。

是否需要加強監管?

當前的互聯網金融,在融資領域,P2P機構等正在快速擴張,在提高社會資金運用效率的同時也積累著信用風險,借款方違約難以追討、P2P機構跑路事件並不少見就是典型的例子。在支付領域,支付機構的交易信息、交易流程缺少認證,沉澱資金缺少監管,使得消費者在享受支付結算快捷便利的同時,也面臨著交易欺詐、資金被盜、信息隱私流失的風險。此外,客戶備付金及其孳息的所有權一直歸屬不明,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始終難以落實。

為了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長遠的發展,為了金融系統的安全穩定,需要從現在就重視互聯網金融的外部監管和行業自律,不能聽任其不受約束地「野蠻生長」。要防止和糾正那種誤以為加強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就是不支持創新,就會有礙於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的片面認識。

例如在支付結算業務方面,根據《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的規定,我國「支付機構之間的貨幣資金轉移應當委託銀行業金融機構辦理,不得通過支付機構相互存放貨幣資金或委託其他支付機構等形式辦理」。但實際上不少第三方支付公司目前的做法並不符合這一規定,也並未獲得有關部門的特別許可。只要有關管理辦法還未修改,就應該禁止這類現象的存在。此外,按照監管部門的有關規定,為了防控風險,用戶通過第三方支付公司進行快捷支付操作,需通過銀行進行實名身份認證。但第三方支付公司始終以方便客戶為名不願遵守監管部門的這一規定,甚至連銀行退一步的變通做法,即首次支付認證、後續支付不再認證的做法也不接受,其中顯然存在著不少的風險隱患。監管機構面對這一挑戰,需要作出抉擇,或是「遷就」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想法,修改相關規定,或是嚴格執行監管政策,其前提是要準確判斷目前的這種支付做法究竟是否安全。顯然不宜樂觀地作出肯定性回答。

此外,隨著第三方支付平台在途沉澱資金規模的不斷擴大,也必須加強監管,以防發生流動性風險和操作風險。

再如在融資類業務方面,撇開有的變相吸收存款的行為未受到監管之外,一些貸款業務也存在著無准入門檻、無行業標準、無監管機構的「三無」狀態。比如實施嚴格的資本充足率監管是目前國際通行的對金融機構貸款等資產業務的約束措施,但一些P2P機構雖承擔信用風險,卻不受類似的制約,也沒有計提撥備的要求。目前P2P行業中一些知名機構的資本金僅為1億~2億元,普遍缺乏風險吸收能力。一旦發生問題,勢必引發嚴重後果。對有的P2P機構通過弄虛作假人為放大業務規模,形成信用誤導的問題也必須堅決制止。

又如在投資理財類業務中,缺乏對有關產品嚴禁變相吸收存款的規定;缺乏對其資金來源及應用的嚴格要求及監督辦法;對其在宣傳中必須充分揭示風險的監管規定也不明確,也沒有針對其流動性風險的監管手段。

應該看到相對於傳統金融消費者,互聯網覆蓋面更廣,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組成結構更複雜、數量更龐大,一旦發生風險對經濟社會穩定的衝擊力更強,完善對網路金融的監管法規和監管機制,防止監管套利,以切實加強對各類網路金融業務的風險防控已是當務之急。

綜上所述,筆者的基本觀點就是,網路金融的概念需進一步釐清;網路金融的模式需進一步規範;網路金融的運作需進一步監管。唯此,網路金融才能保持好目前方興未艾的勢頭,才能健康、安全、有序地可持續發展。在這歷史性的進程之中,監管部門、銀行和互聯網企業都有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文/原工行行長 楊凱生


首先我們來看下互聯網金融的優勢:

1.互聯網式思維。互聯網公司從誕生起,就以互聯網式思維求得互聯網式生存。其開放、共享和平等互動的思維方式,順應了互聯網時代人們生活方式、交流方式、支付方式轉變的內在商業文化變革需求。因此,相較傳統金融行業,互聯網金融更易被大眾接受。

2.龐大客戶群體的積累。WEB2.0 和自媒體、社交網路的出現,以及中國的人口結構和社會轉型期信息的散發特點,更加放大了互聯網天然的病毒傳播特性,為互聯網金融提供了培育和轉化客戶的肥沃土壤。淘寶、支付寶、QQ、微信、微博等已經積累了以億為單位的客戶群體,成為具備龐大流量的訪問入口,聚合了巨大的人流、信息流和商流。當互聯網公司把這些信息數字化,變成可以分析和挖掘的客戶行為數據,就為其向金融服務滲透提供了客戶信息、交易信息的基礎,而且其數據的存儲和展現架構更貼近消費者的小件化、易用型應用導向。

3.貼近市場的客戶體驗響應以及快速的技術應用創新。互聯網公司做金融往往是從渠道最前端的服務切入,從距離客戶最近的終端和場景嵌入金融服務,將顯現「過頂傳球」的效應。互聯網公司的金融創新往往採用最新的技術手段,採取敏捷迭代開發模式,快速上線,靈活部署。

4.扁平化的組織架構和集權化的決策。互聯網公司組織架構的扁平化和決策流程的集權化,使其在進入金融服務領域的決心轉變成決策時,動作是快速的。同時,其提供服務的手段和文化,激進和無所顧慮的同時,促進了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

5.監管套利。從第三方支付公司從事金融服務開始,到今天林林總總的互聯網金融創新,監管部門的態度始終是開明的,先創新後監管。這就造成互聯網金融新進入者面臨的監管框架和監管強度與人民銀行和銀監會對銀行的審慎監管是不對稱的,由此帶來雙方在金融創新空間和先發優勢方面的起跑線差別。

上述的這些比較優勢對傳統金融也帶來了以下挑戰:

1.歷史上沿襲的以經營債權為核心的保守經營文化,決定了銀行的風險厭惡型偏好。這種風險偏好決定了銀行在客戶信息保護、對第三方機構開放數據介面等方面趨於保守和封閉。

2.銀行在傳統貨幣市場和金融市場中具有絕對優勢的行業地位和盈利模式,主觀上使其對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應用缺乏敏感,在雲計算、移動互聯和WEB2.0 等新技術的應用程度不高。

3.銀行,尤其是大型銀行的組織機構龐大,層級複雜,決策和市場反應的靈活性也顯得不夠。


那麼銀行應該怎麼應對呢?

1. 創新提升電子銀行,加強電子渠道的易用性和可接觸性。客戶更多的時間,被移動設備佔據,因此銀行應加強移動設備APP客戶端的建設,除了提供傳統銀行服務,也應提供其他豐富的便民功能和諮詢信息,既維持現有客戶關係,也能發掘新的目標客戶。

2. 提升供應鏈金融與電商金融服務能力。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壯大,國內貿易、電子製造業、零售業等傳統行業越來越意識到互聯網銷售在渠道成本和營銷成本上的優勢,開始了從線下到線上的電商化轉型第一階段;而到了電商化轉型的第二階段,除了解決線上支付和結算之外,在線融資成了企業亟需的服務。整合線上申請、線上審批和線上放款的全流程在線融資系統,與對方的ERP或交易平台實現系統對接。


除了擁抱變化之外,別無選擇。

就好像傳統企業做電商一樣,只有兩條路——一條是自建、一條是和現有的互聯網金融合作。

從長期看,我不覺得會是衝擊,而是會為傳統金融業帶來更海量的客戶,當然前提是你得自己做好。

其實吧,有沒有互聯網金融的「衝擊」,那些傳統金融機構本身就有好壞優劣之分的。


「民生銀行董事長董文標曾在去年放言,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線下交易向線上交易遷移是必然趨勢,對銀行提供線上支付、融資、資金監管一體化的金融服務提出了迫切要求。銀行應對這種挑戰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推動銀行的電子商務化,民生銀行打算在未來五年,打造一支5000人的團隊來推動電子商務銀行的加快發展。」

-------------------------------------------------------------------------------------

互聯網金融是概念還是趨勢?

互聯網金融的核心驅動力有兩點:
1、用戶的行為從線下移到了線上,量變引發質變的過程,也就是說你的客戶從線下移到了線上,那麼作為服務提供者的金融必然要適應這種變化。趨勢的臨界點很重要,我認為已經快到了質變的時候。(所有討論的基礎是基於此的)
2、適應這種趨勢的同時,作為介質的互聯網有著自己獨特的特質,作為約束條件,也影響著互聯網金融的特徵。
(1)超越時空,不受地域的限制,這也是互聯網「贏者通吃」特點的根本原因。
(2)線上行為的可記錄,也就是數據的沉澱,這是「大數據」的根本來源,數據,再怎麼強調不為過,這是一切的基石。
(3)無限的計算能力,這個能力,是智能化的來源。

核心驅動力 1)決定了這是趨勢而不是概念,2)決定了互聯網的發展路徑。

那麼互聯網的上述三個特徵決定了什麼?平台,互聯網金融最重要的就是平台!平台贏者通吃、是數據聚合的中心,也才有大數據計算的用武之地,這三者是相輔相成的。

互聯網的平台化特徵已經非常明顯:Google,Facebook,騰訊,阿里巴巴,小米,360。這裡先說一下平台的盈利模式,基礎免費,增值付費,也就是Free(免費) Premium(增值服務)模式。核心就是佔領用戶,這並不奇怪,盈利有兩種:1)影響用戶的決策;2)為用戶提供功能性服務。平台對於用戶巨大的影響力就是價值最根本的源泉。

互聯網金融似乎剛剛興起,但勝負已分。兩個方向,都已經有了先行者,都跟平台有關:
(1)個人金融中心,也就是支付寶的目標,餘額寶讓大家見識了威力,但這只是開始,當你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金融消費行為(各種繳費、理財、保險等等等)都可以在支付寶得到一站式服務的時候,你可以想像一下支付寶巨大的平台價值。
(2)銀行電商,這不是天方夜譚,你看下民生電商的新聞就知道先知先覺者早已經行動了。聰明人總是超乎你的想像能力。
解釋一下,銀行服務兩端:企業和消費者,經營核心無非是 資金成本(對應存款),風控(對應貸款),規模。電商也服務兩端:企業和消費者,電商比銀行多了一樣東西,數據!最關鍵的一點是,數據是動態的。
那麼,銀行做電商的邏輯就出來了,假設銀行電商做到京東的地位(你要相信銀行的資源,這也是民生電商將要做的):
1、資金成本的角度,贏者通吃的平台佔有了大量的用戶,不管通過何種協同整合營銷的手段,把該銀行卡作為第一主力帳戶,可以想像一下威力;另外從佔用上下遊資金的角度(類似國美、蘇寧),無償佔用的現金流完全取決於銷售規模。對於利率市場化的必將實施的前提下,可知現金流的金貴。
2、風控的角度,銀行電商平台形成了信息流、現金流、物流的閉環,也就是說整個的循環都在銀行的監控之下,這對於風險的控制是顛覆性的。你可以從各個角度去挖掘,本質在於,以前依賴於資產負債表、抵押物的靜態信息現在變成了動態信息,銀行電商甚至可以比企業更先一步感知冷暖,覺察產業周期。
3、規模的角度,就不說了,贏者通吃。

至於P2P,眾籌,頂多算金融的有益補充,規模不是一個量級的,解決信息不對稱本身就是偽概念。未來將是阿里小貸的擴大版。
史玉柱說最佩服的人是馬雲,說自己能看到未來一年,馬雲能看到五年。近年流行的互聯網金融的概念主要是源於阿里,基於馬雲和史玉柱的關係,我猜測民生做電商的想法是史玉柱給董文標的建議,只有民生才有這個平台和能力做到。馬雲的支付寶有核心數據,是不可能放手的,但馬雲能不能做成看監管層。


我想站在另一個角度談談這個問題,作為一名金融券商從業人員,由於經歷的特殊(作為業務人員參與公司CRM和微信平台的項目,因而有機會長期與IT共事),我曾非常焦慮於互聯網金融對傳統業務的衝擊。
一年前,當我們反覆提及移動終端的崛起(比如微信支付)將帶來金融行業的變革時,被業內人嗤之以鼻,大家說我們想得太多,體制內大金融帝國根本不可能被顛覆,可就短短數月後,餘額寶的出現就令金融業大震。
前些日子,國金和騰訊合作搞零傭金,券商開始慌了神,但只要認真談及"互聯網金融",金融業人士便會擺出一副"專業人士"的嘴臉,跟你講經濟學,跟你講互聯網金融的風險,跟你講金融的本質,他們反覆強調美國的失敗案例,和所有互聯網金融的熱門產品,比如餘額寶、理財通的弊端。
其實我想說,以上的一切只能說明我大金融從業人員沒有意識到一個問題,首先,金融人士從未走下過"自感高冷"的神壇,但對於市場,真正的市場而非經濟學理論上的那些定義,我們真的了解嗎?我們的優越感其實倚仗於的是體制上的保護,恕我直言,我們未曾認真思考過服務,甚至產品,無論從技術上還是服務意識上,都還太"垃圾"。
現在談所有的概念和理論都沒有意義,什麼是金融的本質?首先問問自己什麼是你的企業,業務和產品存在於市場的本質?請清醒地看到,互聯網帶來的衝擊絕不是技術上的,而是直接壟斷我們的客戶終端,當客戶可以在手機上實現一鍵輕鬆理財,你問問自己,你存在的價值是什麼?不要講監管,不要講這是神話,請認真問自己,市場需要的是什麼。如果你對客戶來說,明顯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幻想憑藉這個國家和體制過去的"非市場化"的保護來苟活,幻想客戶還能忍受低效又高傲的服務,這現實嗎?
何況,曾經多少看似神話的故事在轉眼就變成了現實。
首先金融體系內的僵化、高姿態是在互聯網衝擊下必先淘汰的東西。
其次,怎樣應對互聯網衝擊?
一、高端的精細化服務是一個方向。在專業上做細做精,專供高凈值客戶。這個不展開,重點說說二。
二、對於標準化的網路服務大處,結構性的戰略也先不講(這需要改變企業的組織構架),我想站在一個微觀的角度,講講對於這場競爭的一個關鍵,那就是「產品」。
未來的產品外圍已經被無限延伸,產品不僅僅比拼收益率,流通性這些硬指標,實際上硬指標人們能拉開差距之處不多,更多的比拼在用戶體驗,比如,少簽一個字,這就是用戶體驗的關鍵。
我想說的是,未來的競爭在「細微」之處,每一個產品設計處的精益求精,完全的用戶立場考慮就是制勝關鍵,但這正是傳統的金融人不具備的思考素質,也許這就是互聯網思維。
曾經騰訊開放平台的老闆對我說,你們金融企業,不懂互聯網的玩法。但我想,只要能有一兩款特別的產品,或者產品的一兩處特別「利益」在用戶感知上的體驗,就是還能取勝或者存活的關鍵點。有一個說法,101分的產品相比99分的產品,具有100%的競爭力,在互聯網時代。
我們過去這些年,都只想做99分的產品,或者100分的產品,這個101分必須來自產品的外圍,必須來自非金融思想的設計。這就是我的一點想法。


從商業邏輯來看,傳統金融機構和互聯網金融機構並無本質區別——只要是玩金融的,就跳不出「融」、「通」二字。互聯網金融正是以新一代的商業模式,不同的玩法,實現同樣的目標,滿足客戶同樣的訴求。只是玩法不同,即使有著同樣的目標,也決定實現目標的效率不同,效果不同。

所以硬要說挑戰和應對的問題,如果類比來說,就像BP機生產機構如何面對ICQ/QQ的挑戰。也可以說顯像管電視面對液晶電視的挑戰,機械硬碟面對固態硬碟的挑戰,Nokia N85面對Apple iPhone的挑戰。

個人並不會認同任何傳統金融機構業務已經被淘汰的論調,但我很贊同傳統金融機構業務的運作模式已經被淘汰的觀點。只是想感慨,從07年Nokia諷刺第一代iPhone「有創意,無憂慮」到今天,很多舊有的產品、模式貌似基業永青,可卻瞬間轟然崩塌。我們再沒有理由拿今天的體量,去保證明天的繁榮。

綜上,如果傳統金融機構不努力將自己變得更「互聯網」,就只能變成「21世紀的恐龍」。


好大的話題……
簡單說一下我自己的一些感受吧……
由於關注行業所限,我說的「傳統金融業」主要指的是銀行

首先,傳統金融行業必須面對這樣的一種挑戰,如果不是嚴格的監管和分業經營限制,中國的傳統金融業受到的衝擊還會更大。

至於衝擊究竟有多大,從當下來看基本也就是一些小的風浪(對於銀行來說),暫無陰溝裡翻船的隱憂。但未來互聯網金融能釋放多少能量,傳統金融業還不得不防……

其次,傳統金融業並非沒有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和嚴峻性。也已經採取了很多動作來應對,雖然目前來看沒啥特別大的效果吧,但並不能說傳統金融企業沒有應對的措施。比如自建電商啦,與電商合作啦,或者直接勾搭阿里啦……

目前的關鍵是,傳統金融業依然在用金融業的思維和邏輯做事情,而新興的挑戰者們則不一樣。思路決定出路這句話能否在金融業實現……其實我也不是特別清楚……主要是天朝金融市場很多因素都是非市場領域決定的。

另外,互聯網金融雖然看起來來勢洶洶,但實際上自己問題也不少。他們與成熟龐大的傳統金融業相比,無論是組織、業務成熟度,還是產品、資金上的實力,還是客戶的使用習慣及信賴度的培養,都還有很長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最後,我個人覺得最終博弈的結果是,在淘汰掉一些不上道的企業之後,各自細分客戶及市場,互相合作,其樂融融。


樓上好多長答案,看的我七暈八素。貌似我的回答也很長,呵呵。
首先謝謝題主的好問題,我也算是有些心得,說說我的想法。
如需轉載請聯繫本人

先說結論:傳統金融必須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在自身領域擴張並擠占互聯網金融空間;傳統金融應該放下身段,與互聯網金融緊密合作,主動分享,共同將金融市場蛋糕做大。

我嘗試從不同角度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首先要嘗試分析下其它人的回答----------------
@鮑淑瑋 的文章從金融功能、本質的角度出發,說明互聯網金融、傳統金融的現狀和發展路徑。
@sky 是傳統金融面對互聯網金融的衝擊,如何從自身變革、內部創新。更象一篇論文。
我最欣賞的是 @萬立猛:從外部市場驅動力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直接提出了「平台化」「大數據」的概念。真的猛。
至於「匿名用戶」提供的原工行行長的文章,那是從宏觀、政策、監管等多方面進行的思考。我個人認為的確很贊。更多的人從不同角度:產品、服務、效率等各方面對傳統金融進行了批評。
------------正經回答-----------------------
那麼我回答的角度是:從客戶/旁觀者的角度出發,在微觀層面嘗試尋找合作的可能性。

一、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之間的優勢比較
1、互聯網金融的優勢是什麼?
互聯網金融擁有龐大的客戶群和強大的客戶黏性。優勢是利用了強大的客戶黏性(你經常用淘寶)和客戶使用的便利性(手機上必備的某某app)。互聯網金融藉助其服務平台和其面對的受眾面,先天性擁有龐大的客戶群體。ps 注意:銀行的網銀、手機銀行之類的不屬於互聯網金融,屬於交易渠道。
利用互聯網特有的信息數據做為金融定價的主要參考依據。例如阿里小貸,其判斷風險、產品定價的參考依據來源很大一部分在於自身平台上客戶的買賣交易流量,行為習慣、客戶信息,最多再加上人行的徵信報告,但缺乏更高層次的風險控制措施。優勢是可以充分挖掘「大數據」,利用數據優勢和網路平台可以快捷、量化風險控制和操作流程。

2、傳統金融(這裡特指銀行,以下同)優勢是什麼?
在客戶真實性判斷、交易真實性、安全性方面的控制是互聯網金融所無法比擬的。
在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互聯網金融由於其巨大的受眾面,「眾口難調」,雖然強調豐富多樣化的產品開發能力,面對龐大的客戶群,紛繁複雜的客戶需求,我始終懷疑是否能做到「個性化」。最終仍然是標準化、模塊化、單一化的產品。
銀行依託人員和自身的風險控制政策,包括了與客戶實際面對面溝通,經營現場的勘查,財務報表審核,抵押物審核等等線下的手段,可真正落實風險控制。優勢在於風險控制能力和個性化的金融服務。銀行具有「吸收民間資金」的金融功能和特殊壟斷地位,使其具有強大的信用擴張能力
這個就是 @鮑淑瑋 提到的:

  • 聚集和分配資源:主要體現融資功能上。
  • 風險管理與風險分散:主要使風險在不同主體之間得到有效配置。

二、互聯網與傳統金融之間的劣勢比較
1、互聯網金融的劣勢是什麼?
客戶黏性的變化。隨著互聯網金融逐步進入完全競爭市場,客戶群體必然會逐步分流、攤薄。
由於互聯網技術的缺陷,其安全性是難以保證的。互聯網金融無法審核客戶本人的真實性,無法確認交易真實性。例如你只要丟失一部手機,很有可能你的支付寶賬戶資金就會被盜竊。
互聯網金融受國家政策影響和自身實力的限制,其信用擴張能力有限。阿里貸的資金來源是其自身的自有資金,再加上其信貸資產證券化(不是無限擴張的)而獲得的資金,再加上其對風險的管理手段不足,無法使的不同主體獲得不同的風險評級。也就意味著:互聯網金融只能做批發類小額信用貸款!

2、傳統金融的劣勢是什麼?
客戶黏性之低,簡直令人無法直視。銀行也不可能開展電子商務業務,只能選擇和電子商務企業合作,導致其議價能力較低。我不看好民生電商或者是任何的銀行電商。
風險管理能力雖然很強,導致其在資源配置效率、風險平衡與補償方面產生很大的浪費,同時也產生了很多不必要的成本。

三、二者之間的合作點是什麼?
—— 大數據
對於互聯網企業,其客戶數據主要涉及日常消費資金、行為習慣等,可通俗理解為日常支出。對於銀行,其客戶數據主要涉及家庭資產、收入、閑散資金、資金融通等,可通俗理解為流動或沉澱資產。雙方在各自關注點領域都勝過對方几條街。
假設二者能夠在數據方面實現共享、互通:那麼可以真正實現對個體的全方位信息了解,在金融服務,信用擴張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也是上面好多人都提到的「大數據」的挖掘、分析。1+1&>2
ps:在我有生之年,應該是看不到這一天了。且不說個人隱私開放的法律風險,信息泄露風險,聲譽風險,要知道這些數據都是雙方安身立命的基礎,讓誰先邁這一步都不同意的。而且如何利用、挖掘這個龐大數據,也是一個專門的領域了。

—— 受眾面
互聯網金融面對的客戶群體,客戶黏性是無與倫比的。
傳統金融企業面對的客戶群體,受其自身風險偏好、發展路徑等因素選擇,其受眾面會逐步縮小或稱精確。
假設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企業合作,開設網路銷售:傳統金融可以充分藉助互聯網企業廣泛的客戶群,銷售標準化的金融產品。對於傳統金融而言,此時互聯網就成為一個「虛擬銷售渠道」了;對於互聯網金融企業而言,可以充分利用客戶的購買信息、風險偏好,實現對客戶的後續營銷。

—— 信用擴張方面
以下是引用原工行行長楊凱生的文章,寫的比我好多了,不再贅述。

一是無擔保線上模式,代表企業為「拍拍貸」。該模式下,網路平台不履行擔保職責,只作為單純的中介,幫助資金借貸雙方進行資金匹配,是最「正宗」的P2P模式。這種模式本質類似直接融資。據了解,這是不少國外監管機構唯一允許存在的P2P模式。

國內目前P2P的主流模式是有擔保線上模式。這種模式下的網路平台扮演著「網路中介+擔保人+聯合追款人」的綜合角色,提供本金甚至利息擔保,實質上是承擔間接融資職能的金融機構。

再有就是債權轉讓模式,代表企業為「宜信」。該模式下,借貸雙方通常不直接簽訂債權債務合同,而採用第三方個人先行借款給資金需求者,再由資金借出方將債權轉讓給其他投資者的模式。通過不斷引入債權並進行拆分轉讓,網路公司作為資金樞紐平台,對出資人和借款人進行撮合。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網貸公司是由傳統的民間借貸發展而來的,它們通過網路主要是進行宣傳營銷,吸引資金出借人和借款人到公司洽談借貸事宜。其特點是往往對借款人要求抵押,對出借人提供擔保,可以看做是一種比較典型的民間集資借貸行為。

目前媒體報道最多、網路最為熱議的就是以「阿里小貸」為典型代表的,基於信息的搜集和處理能力而形成的融資模式。它與傳統金融依靠抵押或擔保的模式不同,主要基於對電商平台的交易數據、社交網路的用戶信息和行為習慣的分析處理,形成網路信用評級體系和風險計算模型,並據此向網路商戶發放訂單貸款或信用貸款。

另一種融資模式可稱為供應鏈金融模式,代表企業為「京東商城」。該模式下電商企業不直接進行貸款發放,而是與其他金融機構合作,通過提供融資信息和技術服務,讓自己的業務模式與金融機構連接起來,雙方以合作的方式共同服務於電商平台的客戶。在該模式中,電商平台只是信息中介,不承擔融資風險。

除以上幾種主要的網路融資模式之外,我國也出現了類似於美國的Kickstarter,通過網路平台直接「向大眾籌資」、「讓有創造力的人獲得資金」的做法,例如「點名時間」、「有利網」等互聯網企業。目前規模都還不大。

----------題外話----------------------
說到這裡,這篇文章基本可以定稿了。
再次感謝題主。
(今天晚上剛剛在「知乎每日精選」上看到了這個題目,看到了鮑淑瑋、sky,居然沒有我。好傷心)
求贊,順便求感謝。


我覺著這個問題其實不是很成立.
金融業的核心其實是融資和投資,收取資金流動的服務費用,為對資金有需求的人服務,這些人真正的需求其實是錢,而不是互聯網,互聯網最多只能算是一個流通平台,可以提供更為迅速的服務,更為精確和全面的信息,這些東西恰恰是金融業能夠很好利用的東西,而不是能夠打敗金融業的東西,如果比特幣在某一天成為了互聯網領域的通用流通貨幣,這個東西的發行和兌換,最後也不可能由互聯網公司來決定,而是由中央銀行決定,因為這玩意兒能兌換真正的產品,那他就是金融系統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互聯網的一部分.
所以說,互聯網的發展,最後會逼迫金融機構更加依賴互聯網的信息傳播和通過互聯網這個平台來服務廣大用戶,但是其本質不變,就好比你以前必須支付現金,以後可能所有地方都可以刷卡,包括路邊賣雞蛋餅的,如果無線互聯網覆蓋足夠廣的話.


阿里作銀行的短板有二:第一他沒資本,銀行儲備金資本充足率就按10%算,阿里據說拿出5億做,最多做50億,大銀行隨便拉一個出來一年都是幾千幾萬億的業務,你說50億算個叼,還不如地方商行牛逼。互聯網目前盈利模式不清晰,基本都是在燒投資人的錢,公司的資本不夠就要不斷融資,你覺得這能長久么?
第二,民營企業沒有風險承擔能力。國家銀行出事了國家可以兜著,阿里出事了誰管你,本來資金就緊張,又做銀行拉大槓桿,現金流一斷就崩盤了。更關鍵的是,餘額寶都是老百姓的錢,老百姓的錢被私企玩丟了,國家也沒法插手。

馬雲什麼的都被某種程度上的神話了,馬雲的阿里淘寶剛實現盈利不久,馬化騰靠遊戲一年做了四五百億利潤,蘋果號稱有1000億美元現金回購股票,這些還不夠給中國剛成立的鐵道公司塞牙縫,鐵道公司負債就有24000多億。
國有企業是一般民營企業根本無法比擬的巨大,對於幾萬億的資產,幾百萬的員工,你那小公司炒作得挺有名資本還不入人家一年的行政支出也許。
馬雲給自己定義為金融攪局者。我覺得也就靠媒體宣傳攪局,實際業務短期內影響很小。


銀行那幫保守派在博鰲論壇上個個跟小丑一樣。本世紀中葉回首會發現,難以置信的是,互聯網創新的主陣地竟然在天朝而不是互聯網發達的美國
由於天朝民營銀行限制大起步艱難,再加上各大傳統銀行長期佔有市場,要通過傳統銀行市場化推動金融改革遙遙無期,進而讓天朝整體金融改革和軟妹幣市場化停滯不前
但是餘額寶卻撕開了一個小口子,讓太多人看到了希望。餘額寶直接威脅到活期定期存款的生存,要不了多久會上網的都不會去銀行存款,這就意味著銀行無法正常吸納社會資本。雖然餘額寶不是銀行,其吸納的資本還是要迴流到銀行中去,但是這部分利差銀行是賺不到了
可見互聯網金融直接壓縮了銀行的盈利空間,這就是為什麼傳統銀行對金融互聯網很讚賞但是對互聯網金融各種負面情緒,不是叫罵就是強裝鎮定的鄙夷。金融互聯網讓銀行賺錢,互聯網金融讓銀行賺不到錢
如果固有的社會存款帶來的利差銀行賺不到,傳統金融業大刀闊斧的一系列改革就必須加速。銀行沒辦法輕鬆吃利差,就必須更積極的創新創收,被逼去做過去不屑於做的事,比如小微企業貸款等等這些長期以來是民間信貸地下錢莊」非法集資「經營的買賣。同時存款沒有生存空間,意味著軟妹幣利率市場化成為順理成章的事,如果社會中絕大部分存款都流向互聯網金融,銀行們勢必不再固守固定利率而更加迫切的要求自主利率,於是在三年內我們將有可能看到軟妹幣利率市場化,因為只有利率市場化,銀行存款才可能和互聯網金融競爭,這就是所謂的倒逼銀行業改革
原先排著隊想搞民營銀行的資本以及包裝私募基金申請公募基金的資本,都看到了門檻更低的進入金融業的方法,只要通過和互聯網金融合作,能更加快捷的與金融業務掛鉤,而不必辛辛苦苦受限於各種傳統金融規範。這並不是因為互聯網金融缺乏監管風險高,這種口辭是騙外行的,因為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自己搞金融,而是互聯網將金融集資投資的形式變革,最終管理資本的仍然是傳統金融機構。所以如果說風險,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只可能低於傳統金融,因為理財方是傳統金融,而集資成本卻低於傳統金融。而傳統金融大佬之所以反對,是因為搶先和互聯網合作的金融服務商基本上都不是大佬,也就是說一些為了搶市場求生存的傳統金融小弟通過與互聯網商務合作挑戰大佬地位,讓大佬火冒三丈。於是民營資本一直想插手金融業卻一直遊走在合法性的邊緣,互聯網金融讓他們看到希望
說完小額集資與大額投資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盤活貸款,這裡不光是指已經開始的互聯網金融個人貸款業務。我們都知道長期以來小微企業和創業者的貸款在天朝是遠遠不如發達國家那麼順溜的,銀行大爺們門檻太高,所以才會頻繁發生擦邊非法集資,社會資本有將近一半是遊走在銀行體系之外的民間借貸,不僅法制監管困難風險很高,而且造成很多社會問題。這都是傳統銀行不屑於干這種小活麻煩活風險活所致。互聯網金融帶來改變格局的一線希望,即便互聯網金融沒有直接做好做強小貸,也會逼著傳統金融為了彌補利差損失不得不更積極的去做小貸。資本市場將有希望更加明朗化,從而降低運行風險
以上三點是金融改革一直以來的三座大山,是最主要的,所以天朝不可能因為幾大行親兒子哭爹喊娘而扼制互聯網金融,而會抓住這個機遇漸進加速金融體制改革。這也充分顯示出市場經濟比起宏觀經濟來的強大,有形之手在搞變革創新上是不如無形之手的,天朝所要做的是觀其變、規其范
其實互聯網金融對整體社會面貌的改變會非常多,因為金融是現代經濟的主動脈,互聯網則是現代社會信息化變革的中樞,兩者充分的結合會很大程度改變世界運行的方式甚至影響國際政治推進全球一體化。


眼看他起朱樓,
眼看他宴賓客,
眼看他樓塌了~


做好專業的資產供應商,做好垂直細分行業的資產開發,互聯網金融目前可能在線上製造的資產是信貸資產,所以,呵呵呵呵呵~~~~~


個人覺得:
1.銀行們僅僅是在體制框架下努力掙扎做做樣子(那點份額不是最重要的,事關臉面是大事),框架決定了做事的基因,這事不看好銀行創新,哪怕是最愛的招商銀行。馬雲在意的是銀行一直沒怎麼花心思管的"八",心理不爽是肯定的。
2.推薦銀行學學騰訊,哪家的互聯網金融做的好,就拿來之後根據自己的業務架構微創新改改發揚光大,對民眾而言,金融微創新只是保持黏性的手段之一。君未見各家調利率+送的大米多少決定了大媽存款挪去哪家的靈活投資政策。那些大媽才是最精明的,拿到手的才是自己的。
3.銀行戰略這詞讓我想起前幾年開始一直在說的數字居委會,等現在這批互聯網混出來的人都大爺大媽的時候,居委會肯定能變得很酷,就得現在某些裝萌的派出所微博一樣。只有真正的執行者知道怎麼去做,如何去切最舒服的角度才會是真正的戰略舉動。否則都是舉著秘書、副手的稿子心裡存著份不安定的裝個場子,最後各種砍一刀的版本能剩多少起初的產品思路?
4.實際上每次金融創新出自支付寶的時候,我挺揪心的,真怕某個政策條款就把支付寶給削了,因為我真的非常期待著一個支付寶賬號走天涯的時代呢!:)
都是拿工資,在傳統體制里的產品經理們應該挺不容易的。您們辛苦的了,加油!


金融產品的複雜性與專業性以及與人性的高度相關性就不是簡單的渠道創新能夠替代的。

從餘額寶等一出來我就是第一批使用者。分管領導也在學習和研究。這個產品對活期儲蓄和一部分年輕人的定期吸收很大。但介於餘額寶產品本身的屬性,歸根到底動不了目前的核心業務。據我所知各大行都在研發類似餘額寶產品,指標上不比餘額寶差。給銀行造成的真正困擾是存貸比的聯動效應以及吸儲成本。

但互聯網產品目前也只能涉及這一塊,產業鏈上另一塊遠遠不能涉及。

這一塊的價值,就是人,很有可能是匹配互聯網工具的客戶經理。柔性的,非標的,創造客戶的最大價值。


侵權刪。


我感覺不管是理財產品還是實物買賣,體驗是替代不了的,餘額寶他們的優勢是傳統銀行所不具備的,先天上是比不過的,只有找到網上操作不了,需要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產品才是正道


推薦閱讀:

信貸的全流程是怎麼做的?是否有可能做到較高的自動化?
2013 年 9 月,發達國家的互聯網金融是個什麼現狀?
互聯網金融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TAG:互聯網 | 投資 | 銀行 | 互聯網金融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