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真能品出酒的好壞嗎?品酒師是不是忽悠人的?

剛讀了知乎日報上的那篇為什麼說葡萄酒兌雪碧、威士忌兌可樂很土鱉?,裡面說,「憑藉人類粗糙的味覺是無法區隔一瓶木桐與一瓶新澤西葡萄酒的,無論是普通消費者還是專業品酒家。酒瓶酒標深刻影響我們品酒的心理,酒本身的味道是其次」。
是不是真是這樣?那品酒不就是騙人的把戲嗎?


可以,但要經過非常系統的訓練就是了。

只說威士忌,在家就能訓練自己啦其實,不一定要花錢接受培訓。

如果你常訪問whiskyfun就知道他們有個SGP體系,s=sweet、g=grain、p=peated。然後各賦值10分,簡單的打分例如453,這支酒的三圍就是s=4、g=5、p=3。轉為文字就是果脯、葡萄或者夏季水果的甜度為4;穀物、麥芽特徵為5;泥煤特徵為3.所以這大概是一支低度ppm的桶陳雪莉桶的20yo以下的泥煤型威士忌。

如果是典型的古典斯佩塞花香型桶陳雪莉桶,三圍可能就是660。同理如果三圍是233呢?那可能是一支非常便宜的但是泥煤風味挺濃烈的調和威士忌。

但是這個體系有弱點,而且弱點非常大。就是s和g其實從味覺上是不同程度重疊的,穀物甜、麥芽甜、葡萄果甜、梅干甜可能對於某些消費者而言是一回事。所以只能通過系統訓練來實現味覺上的細分。

那這個訓練其實可以參考香水的聞香訓練了,反正那個風味輪不同行業換來換去就那幾種大自然的味道,在威士忌語境下大體是:果香、青香、辛香(橡木的木香歸類辛香,同時包括香料辛香,都可以以辣口作為總結啦)、花香、泥煤、煙熏(很多人泥煤煙熏傻傻分不清楚,我的理解是前者是有機物的味道,後者是碳化後的味道)。

然後接受味覺聯想法的訓練,比如塵封的書皮味、早餐麥片味、皮革味……訓練到一定程度後,阿嫲的古早味都能說出口來。

那麼,因為很多人不能感同身受,就像大部分人都沒接受過本科階段、研究生階段甚至博士階段的文學訓練,一看文學評論就有種瞎扯蛋的感覺,於是就有品鑒很像在瞎唬爛的印象了。所以凡事無他,唯手熟爾

-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微信搜我:purewinefood】
偶然看見這個老問題,有很多想說的心裡話。
---------------------------------------------------------------------------------------------------------------
先簡短回答題主問的兩個問題:

人們真能品出酒的好壞嗎?」

可以,但是這個「好」與「壞」的評判標準需要明確,是「好喝」?還是「我喜歡」?亦或是是「評分高」?
如果你問我品酒是不是主觀性很強,我覺得,當然有一定的主觀性。因為品酒不是數學,有一個明確的正確答案。品酒就像寫作,有一個專業性系統性的指導,但也有一定自由發揮的空間,正是因為這剩餘的自由空間,才有了美妙的多樣性。

「品酒師是不是忽悠人的?」

沒有任何真正的專業人士會主動自稱「品酒師」,我個人對這個稱呼十分抵觸,但很多時候在國內不得不用。
再者,真正了解「品酒體系」的人不是在忽悠人,餘下的文章我會仔細介紹。
(補充:有人問我國外都叫什麼師,WSET 3及3以下,只可以說自己「過了WSET 3或以下」。WSET 3=WSET Advanced,僅僅代表WSET高級,被國人直接拿來用作「高級品酒師」,其實是不合理的。我過了WSET 4,可以在名片上用AIWS這個稱號=Associate Member of Wine and Spirits Trust,葡萄酒和烈酒基金會非正式會員。經由CMS侍酒大師協會這個系統,我考完二級按照協會規定可以在名片上用Certified Sommelier資格侍酒師這一稱號,考完一級的明文規定嚴禁使用。
---------------------------------------------------------------------------------------------------------------

每次別人聽說我在學酒,都會說,你一定能喝一口就能喝出年份和具體酒庄名吧。亦或是說,你一定酒量很好。

這其實是個對「品酒」的誤區,也是為何「品酒師」這個名號毫無意義,一些沒有到一定水準卻也自稱「品酒師」的「品酒師"更加毫無意義。

品酒,是一種方法論,我僅僅是一個在學習這種方法的學生。

品酒的目的,是去分析一杯酒的結構和層次並以此將這杯酒的意義與感覺分享給其他人,是為了將最適合的酒推薦給最適合的人並且配上最適合的菜,而不是去判斷這杯酒到底是什麼,或者把自己包裝的高大上且神乎其神。

盲品,也是一種方法論,並且是證明自己的品酒體系具有一定科學性的方法。

盲品的目的不是去秒速判斷這杯酒的酒庄和年份,而是讓自己不帶偏見的理性評估一杯酒,並且證明自己所使用的品酒體系和記憶方法是科學且實用的。題主給出的那篇文章里所發生的事情我一點都不驚訝,在酒圈裡實在太常見。
我還達不到喝一口就能說出具體酒庄和年份的程度,但是我能基本準確判斷出這杯酒的產區和大概年份,這其實是利用特定的品酒方法以及相應的專業訓練所達到的,再加一點比較敏感的視覺,嗅覺和味覺,還有持久的記憶。

深入學習品酒並不是很多人想的那麼輕鬆,而是一場反覆循環的背書+實踐之旅,且有很強的系統性:

1).學習產區:

我需要熟知有關於所有產區的所有內容,精確到小鎮和葡萄園,包括具體的氣候(精確到幾排葡萄所具有的微氣候),地形,土壤(具體到有哪些成分),種植方法,可能存在的病蟲和自然災害,灌溉方法等等。

光知道這些跟地理相關的死內容還不夠,我需要將這些知識與酒的口感聯繫在一起,比如最基本的:較冷氣候的地區會釀出酸度較高的酒,在日照充足的朝南山坡上種的葡萄一般會有較充足的糖分等等,還有哪些產區有哪些特點,哪些葡萄有哪些特點。

2). 練品酒:

這時候我需要練習的不是盲品,而是看著酒標去品酒。在專業品酒體系里,我們很重視Typicity,也就是「典型性」,這時候所選取的酒,是具有某個產區和某個年份代表性的,目的是讓自己記住這個產區的這種葡萄所釀出的這種酒是這個味道,這個產區因為日照豐富所以糖分較高,那個產區因為氣候較冷所以酸度較高,這樣下一次再遇到也許就能很快辨認出來。千萬別去為難自己隨便拿不具有代表性的酒來練習,毫無意義。

在品酒時(無論是盲品或是看著酒標品),我們都需要記下很詳細的筆記(原諒我潦草又丑還有拼寫錯誤的筆記,因為每杯酒我只有5分鐘時間去分析,只能隨便寫成這樣):


分析內容包括:
*顏色
*嗅覺:強度,年齡,發展趨勢,果味和二層風味
*味覺:酒體,酸度,單寧,酒精含量,余香,強度(精確到medium-,medium和medium+),果味,二層風味,發展趨勢
*結論:這杯酒怎麼樣(根據這瓶酒的結構和多樣性得出:可以接受-好-很好-出眾),並從結構分析為什麼好(比如,為什麼不夠好,價格區間,適飲期,陳年能力,產區,葡萄種類,年份
*其他分析

從這個notes裡面我們可以看出,在一次專業的品酒中,90%的比重還是給到了這杯酒的結構和形式,以及通過這些信息所得出的結論。盲品時對於產區和葡萄種類等的判斷,完全只佔很小的一部分。很多時候在專業考試中,哪怕所有關於產區和葡萄的判斷都寫錯了,只要對於這杯酒的結構層次有一個很系統很全面的評價,也是能pass甚至拿高分的。

4).記憶產區:

練習品酒時我們記下了這杯酒的各種特點,這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將這杯酒的各種特點與產區聯繫起來,對比學習。比如上圖我的筆記里寫著jammy(果醬味),黑色水果,煙草等特點,這杯酒的產區義大利西西里氣候不那麼寒冷,有充足的日照,那麼這樣的特徵和酒口感的特點就能互相對照聯繫起來了。
這樣在喝一杯酒的同時,既鍛煉了自己品酒的分析能力,又回顧學習了產區,並且將書本知識和實踐結合了起來。

5).盲品:

這時候我要蒙著酒標來分析一杯酒了,之前所練習的所有系統分析能力此時都能夠充分利用起來,當然還有記筆記的能力。
還是拿這瓶Sicily的Nero D"avalo做例子:
當我看見這杯酒的顏色是偏紫色時,基本可以判斷這杯酒的年齡並不是很大,年齡偏大的酒的顏色會偏磚紅,我也會排除掉例如Pinot Noir這類本身顏色就偏磚紅色的葡萄;
當我喝到黑色水果和果醬味這些特徵後,就自然會排除一些以紅色水果為特點的產區;
分析還告訴我,這杯酒的酒體較重,酸度卻一般,單寧一般偏上且十分成熟,我能排除的就是Cabernet Sauvignon這些酒體很重酸度很高的葡萄。

我在做盲品筆記和下結論時,運用的最多的兩個技巧就是:排除法關聯法

6).回顧產區

盲品之後,我會去看酒標,到底是什麼產地,葡萄和年份。如果答對了,我會回顧一遍自己的分析和判斷過程,加強對這類酒的印象。如果答錯了,我會再去看一下聞一下喝一下,看看自己遺漏或搞錯了哪部分,對比一下自己判斷的結果和實際正確的結果有什麼樣的區別,加深印象。

7).學習產區

再次回到第一步:學習產區,周而復始。整個過程需要調動各項能力,例如記憶力---背書和記口感,排除法---盲品判斷,關聯法---聯繫產區特點與酒的口感,等等。

看完這個循環學習過程,品酒是否科學是否有依據是否有系統,任君判斷。

我學習了品酒這麼長時間,從不以知道多少酒庄或是盲品答案完全正確為終極目標,而是希望自己能夠更加的會關聯,會分析,會注重一杯酒的方方面面以得出最中肯的結論。
我也從不追求喝貴酒,因為不管是多少價錢的酒,在我這裡的評判標準都是一樣的,因為我自有一套系統的評價系統。

至於題目里提到的那篇文章,其實解釋起來非常簡單,就拿包舉例,我們都看過大牌出很醜的包,小眾品牌出很美的包,只看品牌的人自然只看品牌,只看產品的人依然只看產品,那麼是否可以說「審美是主觀的所以不需要服裝設計師自己在家裁布條做個包照樣美呢」?

我有一個願望,那就是讓品酒大眾化,普及品酒這一項系統性很強的技能,讓更多人可以通過這個系統對自己正在飲用的酒做一個理性判斷,讓更多人明白如何去欣賞一杯酒,欣賞這杯酒背後釀酒師所傾注的感情。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發現更多的美。

(當然也希望更多人知道WSET CMS這些考級系統,我就可以不用「品酒師」自稱了!!!!!!!)
---------------------------------------------------------------------------------------------------------
微信搜我----purewinefood
知乎點我---- 醇|飲食 - 知乎專欄

掃我:

http://weixin.qq.com/r/rEk3LznEXGQjrX1M9xy_ (二維碼自動識別)

【醇|飲食】微信搜索公眾號purewinefood,或者掃一掃二維碼做朋友!

來自於WSET四級品酒師Cherry以及非正常營養師一碗老師有關於吃吃喝喝的原創文章,一切專業而有趣你想知道卻不知道的內容應有盡有!


前面有個回答
大概意思是說,自己讓一個做葡萄酒生意的朋友,去接受自己的考核
對一組超市買來的紅酒進行盲品和價格排序
結果他那個朋友排錯了
所以,證明他的假設「裝逼誘惑大」是對的

我在他評論里提問:
「你是不懂酒的,但是你進行了出題(去超市買酒),你朋友看起來是懂酒的(他會發葡萄酒知識的微信,ESW什麼的),來接受你的考核。他的考核不通過,所以證明葡萄酒品酒這個體系是值得懷疑的,而你的考核標準,是超市的價格?」

他沒回答,還把我的評論屏蔽了
然後自己在評論里和朋友繼續開開心心的接著聊天
覺得這種打臉實驗特別好
覺得自己說的都是對的

我也不反駁
畢竟各人自有觀點,
葡萄酒要不要品 品得出品不出這樣的問題也算不上什麼大事兒
影響不了人生,左右不了思想

只是,
如果一輩子也喝不出什麼叫好酒
是有點可惜的


在葡萄酒世界中得過多次終生成就獎的英國作家Michael Broadbent說:「從事五十年的品嘗與葡萄酒教學工作之後,我認為,聲稱葡萄酒品嘗有絕對的客觀性,根本就是胡說八道。」---摘自林裕森《弱滋味》一書。

當然其實書中要強調的是,在注重品酒的主觀性時也要承認其客觀性的存在。但是到底是哪一種佔主導估計誰也說不出來。

品酒不是騙人的把戲,但是不少人拿品酒來騙人 ^0^


一個白酒方面的人過來回答下,應該也不算跑題吧,哭笑。我不會長篇大論從人的生理方面論述,因為沒這個水平,不過會說些白酒行業里的趣聞權當答案吧。

故事一

品酒師絕對不是忽悠人的,因為如果是忽悠人的,銀行等以前可以做原酒質押的企業就不用那麼費心費力還吃虧上當了。四川這邊因為盛產酒,所以也是全國省級、國家級白酒評委最多的地方。早先銀行可以做原酒質押,就是酒廠可以拿自己的原酒到銀行抵押貸款,而銀行就會請這些評委盲評給酒評估一個價格。問題來了,因為圈子就這麼大,這些評委有的都不用喝,甚至一聞都能知道這是哪個酒廠的,有些出於人情,甚至乾脆事先就被打過招呼,所以就給酒價格給高一點。最後導致銀行也很無奈,如果評估邛崍酒廠的,就要特地跑到宜賓瀘州找人評。

故事二

某企業做原酒平台,邀請朋友酒廠入股,不需要掏錢,以酒入股就好。結果對方酒廠接連送了三次酒樣被拒絕。酒廠不高興了,過來質問為什麼。做原酒平台公司的品酒師說,第一次送的熟勾的酒,第二次送的調過的熟勾酒,第三次送的是陳放兩三年的調過的熟勾的酒。酒廠老闆雖然沒有再說自己送的酒有多好,但是因為此事也斷了入股平台的事。


我能品出辣條的好壞,能盲品小浣熊乾脆面的口味。
—————好了,開個玩笑—————
我從17歲開始喝葡萄酒,19歲考了WSET2級,懂行的都知道2級很好考,基本培訓三天看看書背背題都能過。不能代表一種品酒能力。我也不知道考到高級是否能成為一個很厲害的品酒師。但是,一旦經過系統的培訓和學習相關知識,對於酒這種高級農業產物,確實能夠更準確和科學的品出它的很多信息(例如葡萄品種,香氣,味道,年份,風土,有無過桶等等。)

17歲的我,還沒到法律飲酒年齡吧,就瞎喝,你說能不能品出些啥吧,也是能的,只是不能夠描述出來我感官感受到的信息。
準備考證時,發了教材也培訓過,開始學習時也不走心,瞎學,迷迷糊糊就考過了,也能向同學吹吹牛逼說自己是品酒師拉。但心裡也知道不過一菜鳥。但漸漸的,隨著喝的酒越多,了解的知識越多,我發現自己可以描述出我品酒時的感受,包括題主說的好壞,酒的綜合評價,複雜度,餘味長短,這些以前更菜時的自己所不能體會的,現在變的很敏捷。參加酒會時,突然發現能和一些品酒的老前輩,老酒鬼的感官一致,選出當場最棒的酒。

這些變化我把它歸結為經驗。是通過訓練可以達到的。尤其是專業的,國際認可度較高的培訓與認證(如WSET, ISG等)它帶給我們的是對葡萄酒學習的思維方式,全方面的知識背景,經過論證總結出的專業術語。對比自學,這樣的訓練能更快地達到效果。

但說到底,葡萄酒畢竟還是一種農業產物的飲品吧,雖然有它的文化底蘊,也不能把它神化的太浮誇。它再怎樣精密完美的製作,也脫離不了人體感官的感受。動不動就品出「宛如少女芳香」的那種酒評我一小姑娘都覺得羞羞達。
好了,說不定通過訓練,你也能品出辣條的好壞,盲品小浣熊的口味。


我外婆都知道不懂不要亂說話



看到這個問題後順手寫的:


《品酒是偽科學?夏蟲不可以語冰》


中文互聯網上,關於葡萄酒烈酒和品酒文化有個流傳很廣的文章,大致說扭腰客的記者通過一系列品酒實驗,發現以人類味覺之粗糙根本無法分辨拉菲木桐和普通新澤西葡萄酒的區別,一般的消費者和品酒專家,都被酒瓶影響著判斷,推崇好酒根本就是裝逼的行為。


這個說法有多可笑,相信真正的專業人士一眼即知,但站出來有理有據的反駁這篇文章的觀點的人卻很少。你能跟心懷惡意的人講什麼道理呢?所以也只有一邊感嘆夏蟲不可語冰,一邊就把這觀點當笑話看了。


但是最近,一些和這觀點類似的謠言又喧囂直上(知乎日報也剛剛刊登了一篇類似觀點的回答,為什麼說葡萄酒兌雪碧、威士忌兌可樂很土鱉?),考慮到某些文章極強的誤導性,我終於忍不住要站出來說點什麼了。


是這樣的,喝酒這事情,本來就是為了愉悅,本不該分什麼正確或錯誤的方法。你用芝華士兌綠茶,拉菲兌雪碧,自己喝的開心也挺好的,沒人說你有啥問題。可你偏要企圖把這種喝法「逆襲」為「正統喝法」「就應該這麼喝不然都是裝逼犯」「不這麼做的人也是在忽悠而非真正懂酒」,這行為可就有點自卑有點屌絲了。

這篇紐約客上的原文Does Wine from New Jersey Taste the Same as Wine from France? 里有這麼一段話,


But now, in an even more surprising turn of events, another American wine region has performed far better than expected in a blind tasting against the finest French chateaus. Ready for the punch line? The wines were from New Jersey.


作者只是說一款美國酒在和優質法國酒的盲品比賽中自身表現遠超人們預期,可在那篇網上流傳甚廣的文章里,它卻被翻譯成了「現在還有更讓人吃驚的事情,在一次盲品酒會上,一款來自美國另一個地區的葡萄酒被公認為勝於最好的法國波爾多葡萄酒。想到是什麼葡萄酒了嗎?它是來自於新澤西州的葡萄酒。」


嗯哼,這個錯誤的翻譯是不是讓意思全變了?


但是即使是這個錯誤翻譯的譯者,也在後面提到」新澤西葡萄酒在普林斯頓評判品酒會上並沒有勝出,在紅酒與白酒兩大類中,某一品牌的法國葡萄酒都名列第一----不過對於那些收藏葡萄酒的人來說,他們可能會覺得有點不爽。慕絲谷葡萄酒僅僅以微弱的優勢戰勝了Unionville Single葡萄酒與另兩種產自新澤西的白葡萄酒,木桐酒庄與奧比良酒庄的葡萄酒的得分高於薩爾堡酒庄的葡萄酒。新澤西葡萄酒的釀製成本平均只有法國葡萄酒的5%」。


不知道那些因為這篇譯文就喊著所有酒都一樣品酒是偽科學的朋友,是不是看了個標題和開頭就出來叫囂了?


如果你還想說那些放著物美價廉的酒不喝非要去買拉菲的人都是土豪裝腔犯,呃,你知道餘味在美食和美酒里的重要性嗎?你知道為什麼松露和蘑菇都是菌類價格就差了這麼多嗎?你想說人類從幾千年前就省下糧食去釀酒,背後的原因只是人類對裝逼有需求嗎?


紐約客這篇文章的後半段,提到了一些品酒者並不能在盲品中正確區分好酒和普通酒的區別,人們的判斷還很容易受商標的影響,貼了名庄酒商標的普通酒,好像喝起來都更美味了。


確實如此,普通愛好者無法真正理性客觀的品評一款葡萄酒,這恰恰是因為他們缺乏專業的學習和訓練。我們不能因為普通愛好者無法做到,就說專業人士也無法做到,品酒是一門忽悠的技術。


實際上,真正愛酒懂酒的朋友都知道認為拉菲白馬好喝並不能說明任何水平,那些人云亦云的東西人盡皆知,從兩三百塊人民幣的日常葡萄酒里發現不錯的作品,才能真正證明自己的品酒實力。

我曾經和一位葡萄酒初階愛好者一位業內資深人士一起參加一場波爾多列級酒庄品鑒會。其中一人很興奮的告訴我,他已經提前在網上查清了各大知名酒庄所在展位,一進場就會直奔好酒而去。


你覺得這個人知道這麼多知名酒庄信息,他肯定就是那位資深人士嗎?


錯了,真正的資深人士對我說,「我對那些知名酒庄興趣不大,這一次我想著重多喝點相對名氣不大的酒區酒款,既能更清楚的研究風土對作品的影響,喝到意料外的好酒也會有更多驚喜。」


能說出這樣一番話的人,你覺得他能不能盲品出拉菲和普通美國酒的區別,會不會受到酒標的影響?


我在2013年喝了不少市場價在一兩萬人民幣甚至更貴的知名酒款,可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卻是一款紐西蘭的sauvignon blanc,一款crozes hermitage的gsm,一款西班牙的tempranillo,它們的市場價都在350元人民幣左右。我的小夥伴們可以證明,在過去的一年裡,這三款好酒給我帶來了多大驚喜,我又是多麼不厭其煩的與人談論它們。


PS.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順著鏈接讀讀紐約客的原文和網友翻譯稿

原文:Does All Wine Taste the Same? : The New Yorker

譯文:譯言精選-葡萄酒的味道真的都差不多嗎------《紐約客》每日趣文

首發於微醺之美美酒雜誌。轉載請註明來源和原作者。


補:有知友私信我想知道那三款酒的具體信息,非常抱歉,對於品酒師而言,帶著個人趣味的酒就如同學者的書房,有時是不大願意示人的。之後我會偶爾在微信平台上推薦一些適合初學者的入門酒,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

-----------------------------------------------------------------

【微醺之美】微信公眾平台,微信號:weixunzhimei ,快來和大家一起尋找物美價廉的佳釀!
主講烈酒雞尾酒和葡萄酒,偶爾講講酒吧餐廳 。深入挖掘飲酒文化和趣味,不發弱智的介紹文營銷文。歡迎關注。

http://weixin.qq.com/r/akzbw6LEn--greag9xl4 (二維碼自動識別)


這個回答不側重於解釋葡萄酒專業人士是如何學酒,或者如何磨練自己的味覺和記憶力的,因為質疑的核心指向的是「人類味覺判別能力有限」,談自己如何專業,不算正面回應質疑。

我將圍繞如下核心觀點回答:


1. 品酒是藝術審美活動,不是可以機械重複的科學過程。質疑弄錯了討論的範疇。為什麼影評人、樂評人、書評人、藝術評論家沒有受到同樣的「科學化」的要求?


2. 要喝出優秀的葡萄酒好在哪裡,需要有一定的基礎和經驗,最好是經過專業教育人士的引導,這和鑒賞其他藝術形式的產品一樣。


3. 酒與酒之間,當然有品質高下的區別,而且不是越多人覺得好的品質就越好。


4. 正規的葡萄酒專業人士,是受過嚴格的專業訓練和考核認證的,從業素質有一定保障(總比無保障要強)。


5. 葡萄酒專業人士和資深葡萄酒愛好者們確實太容易拉仇恨了,應該好好反省。需要有更多的人,以專業的標準和平易近人的方式,向普通消費者普及葡萄酒的基礎知識和品鑒方法,讓葡萄酒走下神壇,走進入千家萬戶。


如果你還有興趣,可以看下面更長一些的展開討論。


林柯的答案里,總結了大部分能找到的用於論證普通人或者專家群體味覺判斷力不靠譜的例證,這些文章我都看過,還記得當時有一位網友翻譯了其中《衛報》上這篇 Wine-tasting: it"s junk science 之後歡快地說:

「滿懷國恨家仇我把【葡萄酒品鑒:垃圾科學而已】一文翻譯了。此文對我意義重大。多年來我為自己品不出葡萄酒好壞、從而被上流社會拒之門外而自卑、一度陷入絕望。現在我自信了:靠人品鑒葡萄酒是不靠譜的、大家可以休息了。」

有很多人開心地點贊和分享附議,表示這位網友說出了大家的心聲,現在有了權威媒體的文章和科學雙盲實驗論證,品酒的存在必要性和整個酒行業自身產品味覺和文化價值都被從根基上動搖了,汝等可以休矣。

聰明理性的知友們,有沒有點覺得哪裡不對勁?

我贊同林柯的答案,「普通人和品酒愛好者生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對酒有不同的認知。應該相互尊重。」 也怪我們酒行業誤人誤己,把自己定位得那麼高大上,知識體系又那麼凌亂複雜,裝逼犯和 label drinker橫行,搞得很多人把喝什麼酒定義為身份和品位的象徵,四下里拉階級仇恨,出現這種情況不被人民群眾往死里碾壓才怪呢...

但碾壓完了,直面質疑。如果說「酒瓶酒標深刻影響我們品酒的心理,酒本身的味道是其次」是正確的,那麼我的同行,上過我品酒課的幾千名葡萄酒愛好者,大家是一直在玩「皇帝的新衣」的cosplay嗎?

這些質疑所引用的例證實驗,都基於一個前提:葡萄酒的品評,或者通過人的味覺來做的品評,應該是可以被反覆驗證的科學的過程,無論對一個人而言還是對一個群體而言。

但為什麼人們對藝術、電影或音樂的批評沒有一樣的期待和要求呢?有沒有人通過雙盲實驗,來論證奧斯卡電影評委們或者樂評人作為人類「評判力之粗糙「使得他們其實沒有能力判別他們在評判的事物好壞?一件藝術審美範疇的事情,為什麼卻被當做科學過程來審視和批判?

可見葡萄酒專家們確實是太招人恨了,這些人說著一堆我們不懂的地理名詞和葡萄品種,描述著我們似乎並沒有感覺到的香氣和風味,還要讓我們擔心是不是自己的品味出了問題。


符號論美學的代表人物蘇珊·朗格(S.K.Langer)犀利地說過,「人們對於一切藝術形式的直觀性把握,都不是僅僅停留在一個低級的機械性水平之上的,因為對於藝術形式的把握是一種理解,是一種滲透著情感、意志在內的高級心理活動。」

與欣賞音樂、繪畫、舞蹈或其他藝術形式的審美活動一樣,品酒也一樣基於直接的主觀感官感受,也一樣建立在一定經驗和認知框架的基礎之上,西方人所謂 educated palate,這種整體的感受能力是需要通過後天來習得的——我在知味的葡萄酒入門課程中,給學生們講的第一課就是這一點——一個完全不了解西方美術史的人,雖然也能從一些古典的畫作中獲得美好的視覺體驗,但卻無法理解和欣賞其在文化和藝術語境內更深層次的價值,這幅畫到底好在哪裡?到低為什麼值這麼多錢?所以也不奇怪,有很多人嘲諷藝術家,尤其是現當代藝術家對於傳統藝術形式的打破和消解,但很多大眾無法理解覺得「前衛」的藝術形式,在藝術家眼中其實早就過時了。

對於品酒也是一樣,感官品鑒的過程,不同於用化學儀器測試葡萄酒的酒精度、酸度、糖分含量的高低,而是對非常複雜的事物的整體體驗。要讓一般消費者(尤其是幾本沒怎麼品過酒的消費者)也能感受到葡萄酒的魅力不是傻逼們的幻覺,需要一定基礎知識,並教給他們正確的品鑒方法。在我教過那麼多品酒課的學生們當中,有不少也表示先前都覺得「紅酒都一個味兒嘛」,經我仔細詢問,發現大部分都很少同時對比品鑒兩款以上的葡萄酒...上周的可口可樂和今天喝的百事可樂好像一個味兒嘛...咳咳,還有不少其實也沒怎麼接觸過很多不同風格和品質的葡萄酒,上完課品過一大堆酒後,都恍然大悟了。

至於「有人喝不出木桐酒庄和新澤西葡萄酒哪一個更好」,這種情況當然會發生。就好像大衛·休謨早在200多年前就在《論品味的標準》(Of The Standard of Taste)中吐槽:「任何聲稱奧格爾比和彌爾頓或班揚和艾迪森的天賦和優雅並無差異的人,都可能被認為是荒謬的擁護者,就像堅持認為某個小山包就和特內里夫山一樣巍峨,或者某處池塘和海洋一樣廣闊。儘管我們還是能找到喜歡前者的人,但沒人會尊重這樣的品味。我們可以毫無顧忌地說這些徒有其表的評論都是荒唐可笑的。」

質疑中還提出「大眾投票得票更高的酒更出色」這種「民粹」觀點,那是不是說范爺的《白髮魔女傳》票房收益超高,就可以說這部電影的藝術價值超過那些同期上映但票房慘淡的電影?不,這是一部超級大爛片(我竟然看了,真的很爛,不騙你)。

好玩的是,大眾對美食評論家、樂評人、電影評論家、書評家和藝術評論家好像遠不如對葡萄酒專業人士要求那麼苛嚴,但其實要成為品酒師甚至酒評家,需要經歷嚴格的包括理論知識和品鑒能力的訓練,甚至還需要通過有難度不小的理論考試和品酒考試。作為一名曾經的學霸,我可以以個人經驗告訴大家,這些考試可真不是那麼容易矇混過關的。大家都是靠感官品鑒和知識口才文筆吃飯的,你讓一些美食家來參加一下宴會食物史、營養學和盲品食材考試試試看?(五嶽散人和鄭褚盲品大閘蟹論戰這種事兒大家看看笑笑就好了,呵呵。這裡並沒有對其他行業從業人士不敬之意)

最後,作為一枚在各種要求苛嚴的理工科學訓練下長大的青年,引用一段我自己很喜歡的文字來表明一下態度吧:

「你不可能僅靠地理知識來了解一個國家...而且我不認為有人能僅靠科學就能理解任何事物。科學作為一項工具,太過精確也太過僵化了。這個世界充滿了如此之多的精妙柔軟的事物,要想理解它們,領悟到它們整體上所展現的,你首先得屈服於它們。」


——法國小說家 季奧諾(Jean Giono) 《活水》

本文參考了我們的知乎專欄里的文章 品酒是在裝逼嗎?

如果大家看完了我的答案還不嫌煩,歡迎關注我的微信號「知味葡萄酒雜誌」


首先回答的是,有的人真的能品出好壞。

前提是你至少擁有10年以上的酒齡,當然我這個說法並無真憑實據。只是用來形容下你需要喝特別多的酒。還要有個前提是天賦,有些人天生味覺就靈敏還有些人後天能開發出來,就算一般人第一次也能分辨出芝華士12年和皇家禮炮的的區別吧。我有個朋友就是品酒師,他吃什麼東西都是忌口的。

然後我曾錄製過一期有聲書,是教如何品酒的,所以我也不去碼字了。題主可以聽一聽。
http://m.lizhi.fm/share/1893162/27158090537795974

最後安利下我的新浪微博,有疑問歡迎過來騷擾我。


酒99%都是相同的,但那剩下的1%造就了天差地別的差異。
人的嗅覺味覺大多是相似的,味道總能聞出來,只是你不一定能準確地描述出區別。但是經過了大量訓練的酒評家和侍酒師,可以使用準確地專業術語進行描述,並且根據自己的經驗與專業知識推測出風格,木桶,葡萄品種進而推斷出產地等細節信息。這些都是依靠大量學習與訓練才能完成的。
但是酒真正的好壞在哪呢?是價格還是釀造技術?
都不是,好酒只是對於個人來說的。每個人的口感取向都不同,有的人喜歡甜的,有的人喜歡乾的,有的人喜歡果香,有的人喜歡木桶味。
正是因為如此,各個葡萄酒評論家都推出了一套自己的評分標準,從複雜度、平衡性、愉悅度等大眾能夠一致接受的點著眼進行評價(要真有人喜歡corked味氧化味那就真是……),從而幫助消費者能夠買到一些比較標準意義上的好酒。就算酒評家自己個人不喜歡,他們團隊里也是有其他人會喜歡的。況且喝過那麼多酒後,即便是自己不喜歡也會知道這酒標背後的釀造技術與口感取向,以至於讓酒評家會承認這是自己的問題,不會打太低的分數。
而WE,WS之類的雜誌,則是通過一批編輯共同品鑒討論後給出結果,所以最終給出的分數都是相近的,並不會有太大的出入。


結論;

1.普通人和紅酒愛好者生活在兩個世界,普通人某種程度上能區分兩款酒,但無法分辨好壞。

2.經過一定訓練,常喝酒的愛好者會對酒的敏銳度會有所提高,對好壞有一定認知和標準。品酒的術語是為了用約定俗成,大家都能理解的語言與同好進行無障礙的交流。

3.經過多次科學測試,大部分人(包含各種專家、評審,甚至Robert Parker)對酒的認知和判斷,很大程度上會受視覺和其它因素的影響(或者說欺騙)。味覺不是唯一的絕對因素。


重點說下結論3, 前方高能預警,以下結論來自於《Modernist Cuisine》(現代主義料理,史上最全面的烹飪科學解構書) 第四冊P335起

顏色味覺

2001年,波爾多大學的一位心理學家用無味的染料將白葡萄酒染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54位品酒專家品嘗後,都用形容紅酒的辭彙描述這款「白酒」。無一人發現其實這是白酒,僅「2-3%」察覺到一點點白葡萄酒的味道。

2003年,Monell Chemical Senses Center又做了次類似的試驗,這次用一隻白葡萄酒,染成粉紅和深紅,告訴測試者是white wine、rose wine和red wine。悲劇再次發生了,那杯所謂的「紅酒」在酒體、複雜度、成熟度等獲得最高的評價。

類似的試驗從1960年就開始了,結果都很類似。

另一個試驗將這些染色酒分別盛在 透明 和 黑色杯子里。結果表明,由於不受顏色影響,專家們對黑色杯中酒的判斷準確度提高許多。

2003年,有篇研究表明:鼻子會 「聞」 到眼睛看到的東西

2009年,德國某篇研究表明,周邊環境的燈光顏色,對酒的感知和判斷也有影響。

美國某紅酒協會,在一次盲品中讓一群人嘗試鴨肝、豬肝、午餐肉和狗糧。(測試者知道他們在這次科學實驗中會吃到寵物食品)。雖然狗糧最終得分最低,即他們可能不喜歡吃它,但對於哪份是狗糧的判斷結果在統計意義上跟瞎猜基本一樣。

評分獲獎

美國一位退休教授擁有一個葡萄酒庄,他很好奇為啥他的酒在某個評比獲獎,而在另外比賽中沒獲獎。因此,他追蹤了美國13個葡萄酒比賽中4000支酒的獲獎情況。研究結果發布在2009年的《Journal of Wine Economics》。結論是:即便一支葡萄酒在某評比中拿金牌,它在另一個評比中獲得金牌的幾率跟其它酒一樣高。或者說,金、銀、銅牌的統計學分布跟隨機抽籤一樣。

這位好奇的老教授又做了一次實驗,這次在4年的同一個比賽中,16次將同一年份的同一款紅酒讓同樣4位評審品嘗,看看得分是否相同。結果僅10%的評分相同,另外90%的評分零散分布。

澳洲在另一個試驗中讓561位評委在兩個不同場合對同一款酒品嘗後進行評價,兩次的評論對比同樣很不穩定,近乎隨機。

另一個測試將同一款酒用3個酒標包裝,在比賽中一瓶拿金獎,另一瓶被評為 差到不能喝。

即便每年品嘗10000瓶不同紅酒的大師Robert Parker本人承認在盲品的情況下,他的評分大概有3分上下的浮動(滿分100),而被好奇老教授測試的倒霉評審的標準差大概是8分左右(同樣滿分100),也就是同一瓶酒的評分最高能相差16分。

這或許解釋了為啥比賽的獲獎結果很隨機,大眾大可以對拿獎這事保持 」一定程度的健康懷疑「。

品酒筆記與對酒的形容

2007年芝加哥大學將兩支類似的酒進行三角測試(即AAB),然後讓普通人根據同一位品酒專家的品酒筆記去區分這些酒,看專家的描述是否對普通人區分這些酒有幫助。在800次測試中,成功率僅為51%,但遠高於隨機瞎猜的幾率,即33.3%。

結論是:品酒筆記某種程度上能幫助普通人區分這兩款酒,但普通人分辨不出好壞。且以51%的成功率看,普通人按品酒筆記的形容與酒匹配的成功率跟瞎猜一樣。

貴or便宜

有個叫Frederick Brochet的傢伙事先將一瓶中等的酒分別倒入一個帶有頂級酒標的紅酒瓶和另一個低級酒標瓶中,讓54位法國品酒專家在看著酒從這兩個瓶中倒出來的情況下品鑒這兩杯酒。無一人分辨出是同一款酒,頂級酒標的受到激賞,低級的被批評。

2008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神經學家對一群普通人(非紅酒愛好者)進行測試,拿出5杯不同的酒ABCDE(其實是AABBC,3款酒而已)。然後每一杯酒編一個故事,說這瓶10塊,那瓶1000.讓他們邊喝邊進行腦部核磁共振掃描,結果他們對貴的酒評價都比較高,而且有趣的是 謊稱更貴的酒腦部掃描顯示的愉悅度也更高。 核磁共振掃描的結果表明,受測者是真的感到愉悅。

2001年,Weil讓一群普通人對兩款Robert Parker評為「很好」和「一般「的同一款不同年份紅酒進行AAB三角測試。結果是正確區分兩款酒的成功率是41%,略高於隨機瞎猜的33%。但是普通人對這兩款酒的偏好正好是1:1.

Weil拿Latour酒庄同一年份的正牌和副牌(價格差4倍),又進行了次AAB三角測試,區分的成功率是40%,偏好還是1:1. (也就是說,下次請不懂酒的人吃飯拿副牌和正牌出來的喜歡幾率差不多,拿副牌更省錢,笑。。。)

普通人真的會更喜歡貴价酒嗎? 2009年的一個實驗中對500名普通人進行6000次盲品的雙盲測試,酒的價格從1.65美金到150美金不等,然後讓普通人評分。結果表明,價格和普通人的偏好有微弱的聯繫,而且居然還是Negative。即貴點的酒可能在普通人的評分中略低於便宜的。

對於這個結論我一點都不覺得驚訝,反倒覺得合理。一如你讓不喝咖啡或茶的人,一上手就喝espresso或者一泡16g的高濃度潮州工夫茶。對大多數人來非但不欣賞,簡直就是找虐。

結論是:普通人和品酒愛好者生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對酒有不同的認知。


那麼終極問題來了,你個人喜歡葡萄酒嗎?

如果喜歡,努力變成一個愛好者,你會更懂得欣賞酒,並無障礙地與同好交流。

如果不喜歡,不喝,不看就是了,也不要去否定別人的愛好。對於不喝的人,他們怎麼喝,怎麼評論是否裝B都與你無關。 一如三次元不理解二次元,愚蠢的人類猜不透喵星人的世界。

以下是常發生在我身邊的事:

請客人吃冰淇淋,「來試下芥末口味的」

「壞人,明明是抹茶,而且味道還蠻好吃的」

我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告訴他們那其實是開心果做的。


節選自wikiHow: 如何成為品酒師

如果你喜歡喝葡萄酒,那你可能會對如何成為葡萄酒鑒賞行家感興趣。本文將會介紹如何成為品酒師。你不需要是葡萄酒莊主,也無需有一地下室葡萄酒,只需要備好筆記本以及幾瓶葡萄酒,按照以下步驟一步步實踐,你就能成為葡萄酒鑒賞專家。

部分 1: 熟悉飲葡萄酒的基本常識


1
即使你對葡萄酒知之甚少,可能也知道品酒是有章可循的,當然你也可以怎麼舒服怎麼喝、無需循規蹈矩,而若真要品出葡萄酒的色香味,還靠當中學問,但只需牢記四個字:觀、晃、聞、呷,以下即詳細步驟:

  • 觀,即觀色。若是陳酒,白葡萄酒色澤會較深,而紅葡萄酒色澤會較淺。此外,還可以從色澤判斷出採用的生產工藝,如夏敦埃酒(一種類似夏布利酒的無甜味白葡萄酒),若經橡木桶培養,會呈現較深的金黃色澤。
  • 晃,即搖晃。手握酒杯底托,輕輕地搖晃杯中酒。搖晃會釋放出葡萄酒的獨特香氣,從而使品者根據酒的香氣來判斷酒的優劣和特色。
  • 聞,即聞香。若是白葡萄酒,則會散發柑橘或檸檬、甜瓜等熱帶水果的香味,也或許會有香草、橡木等氣味。一般而言,溫度較低的地方生產出來的白葡萄酒多散發柑橘香,且香味濃郁。若是紅葡萄酒,多釋放漿果或李子香,溫度較低的地方生產出來的多帶有草莓或櫻桃等紅色漿果香味,而氣候溫暖地域生產的多有黑莓或李子等深色漿果香味。其他香味還包括咖啡、香煙、巧克力的氣味。
  • 呷,即品嘗,還兼聞了香氣。啜飲一口,然後只需問問自己是否喜歡,就能給出鑒賞理由。


2
了解單寧和風土條件。品酒師或行家品酒時會考慮到單寧,這是葡萄酒中所含有的兩種酚化合物中的一種,尤其在紅葡萄酒中含量較多。當葡萄酒入口後口腔感覺乾澀,那便是單寧在起作用。葡萄酒中的單寧一般是由葡萄籽、皮及梗浸泡發酵而來,單寧雖然會增加葡萄酒的澀味,但也會為葡萄酒建立骨架,它們會和葡萄酒中的物質發生反應,增加葡萄酒的複雜度。

  • 風土條件,即葡萄樹的生長環境,包括土壤類型、氣候、地形,甚至該地域生長的其他植物。這些都會影響葡萄酒風格。美國葡萄酒看葡萄品種,歐洲看產地。一方水土養一方葡萄。


3
選擇適宜的品酒溫度。要獲得葡萄酒的最佳口感,每種酒的飲用溫度都稍有區別。你若是赴酒宴或邀請朋友來家中品酒,要控制好葡萄酒的溫度需做到以下幾點:

  • 飲用紅葡萄酒時,一般來說不需要處理,在室溫下飲用即可,即約20-25度;
  • 室溫環境下,往往需對桃紅葡萄酒進行降溫處理,即7-13度較適宜;
  • 白葡萄酒和起泡酒應冰鎮至5度以下;
  • 酒宴之後,未飲完的葡萄酒需注意保存,如低度葡萄酒(酒精度數11%左右)應在開瓶後3天內飲完,烈度酒則可保存10天


4
選擇合適的飲酒杯。酒杯的大小和形狀可以決定葡萄酒的流向以及酒香的散發強度。配一隻好的酒杯,能夠提升品葡萄酒的級別。

  • 喝紅葡萄酒選中等大小的酒杯即可,如卡百內紅葡萄酒需選用杯身較長、杯口較窄的酒杯,內裝39毫升或78毫升酒為宜。
  • 白葡萄酒也可選用中等大小酒杯,但夏敦埃酒需選用杯口較寬的酒杯。
  • 笛形香檳杯適用于波特酒,大酒杯適用於馬得拉白葡萄酒,雪利酒適用於杯身狹長酒杯。
  • 氣泡酒適用於鬱金香型高腳杯或笛形香檳杯。


5
掌握拿酒杯的正確姿勢。如果你拿酒杯的姿勢錯誤,別人絕不會相信你是個品酒行家,要像個專家,握杯和晃酒動作至關重要,務必要握住酒杯的杯莖,飲白葡萄酒時這尤為關鍵,因為如果拿著杯肚,手的溫度就會影響酒的溫度,進而影響到一杯酒的口感。

  • 手握杯莖,用手腕而非整隻手臂搖晃杯中酒。搖晃會使氧氣與葡萄酒充分融合,最大程度地釋放出葡萄酒的獨特香氣。


6
正確運用描述酒香的辭彙。作為一個品酒師,描述葡萄酒的味道是主要工作。以下則是一般會用到的5類辭彙:

  • 果香味:果香濃郁,包括果醬芳香。
  • 礦物味:燧石般的氣味,泥土味,汽油味。
  • 奶香和堅果香:黃油味,奶油味,酵母味,麵包味,烤麵包味,烤過的堅果香,餅乾香,杏仁味。
  • 甜味和木桶味:巧克力味,奶糖味,蜂蜜味,香草味,橡木桶味,雪松味。
  • 辛辣味:煙草味,煙熏味,甘草味,辣味,鹹肉味,咖啡味,肉桂味。

部分 2: 培養飲葡萄酒的品味

繼續閱讀:如何成為品酒師


人的嗅覺味覺觸覺聽覺等許多能力,可以通過訓練加以強化是科學道理。以及一切都有天賦上的區別,能做好品酒師的其實本就五感靈敏。(生活中實際上你會經常遇到這種人,並形容為嘴刁、狗鼻子之類)記憶力也得非常好,需要閱讀大量的資料。在中國,還需要英文熟練,因為許多資料沒被翻譯,以及考到特別高級時,評委都是外國人,需要英文答辯。


當然可以品出酒的好壞,經常喝不同的酒就會有經驗。
品酒師當然不是忽悠了,只是葡萄酒品鑒是一個學習文化和實踐多喝各種不同酒款同步進行的過程,所以品酒師的水平會有區別,有的從業經驗豐富的可能已經是高級品酒師,有的剛入行的可能初級品酒師,並不是說品酒師都是忽悠。


以下回答我沒有很絕對的意思,但是確實也是很多所謂的磚家不靠譜的事,優秀的品酒師我們也非常敬佩,但是每個行業都是這樣,以下只是介紹一些不靠譜的存在, 請勿對號入座,社長謝謝大家了

品酒師的判斷都是正確的?

你似乎永遠不知道如何挑選一瓶葡萄酒,特別是當你在高檔餐廳吃飯,想給你心儀的姑娘多製造些浪漫氣氛的時候。

沒錯,其實幾乎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因為我們在購買之前,根本嘗不到酒,所以我們只能靠外面的標籤來判斷。而且就算我們喝了,我們也會懷疑自己的判斷到底對不對,畢竟什麼是酒體,什麼是干型,我們對此一無所知,在判斷是好是壞時候往往誠惶誠恐。

所以我們才會喜歡聽從那些品酒師的意見,因為他們代表著專業。

但其實你知道嗎,很多時候品酒師也分不出差別。

有一項超過四年的研究,2006-2009年期間,測試者給專家評委們提供了三次相同的酒。

參與測試的超過90%的專家,錯誤的認為他們喝的根本是不同的酒,從而在酒評中給了不同的分數。

而在2001年的另一項測試中,將相同的酒貼上了不同的標籤,然後讓專家來嘗試品嘗,結果他們對於每款酒的評價也不盡相同,而主要的影響因素則是因為酒標所體現出價格的貴賤,影響了他們的判斷。

他們描述那些看似很貴的酒為:複雜,平衡。而那些看似廉價的酒則為:淡薄,單調。但事實是每瓶酒中的液體是一樣的。

好酒壞酒,因人而論

根本沒有一個標準,可以告訴我們什麼酒嘗起來最好,很長一段時間很多人一直認為葡萄酒是高檔貨,所以只適合懂酒的人去品嘗。

但說白了它們也只是一種發酵過的好喝的葡萄汁(當然,我們不能否認葡萄酒從種植到釀造,陳釀的過程中的各種文化與匠人精神的存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所以,不要管說這種話的人,想喝什麼就喝什麼,因為哪怕是號稱最懂酒的酒評家,也未必能客觀的說的出哪瓶酒最好。

正如同在一次盲品測試中,578名盲品志願者,在大部分的時間裡,只能說出貴酒與便宜酒之間的差別在哪,但並無法證明貴的口味就適合所有人。

大師也會喜歡貴的

如果問一個問題,什麼是好東西,可能大部分人的感覺是,越好的肯定越貴。所以,葡萄酒專家們也是人,很多時候也會有這樣的心理。

葡萄酒經濟學雜誌的Robin Goldstein 曾經進行了6000次盲品研究,得出的結論為:哪怕作為一個經過葡萄酒培訓的人,價格對於其飲用時的心情,也會起著一定的作用。這看上去似乎很不可思議,但在加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進行了大腦掃描測試,他們認為大腦中神經元放電的多少,受到測試者對給他/她提供的葡萄酒的價格多少影響極大。

眼見的不一定為實

從古至今,人們相信這樣一句話:「眼見為實」。然而,事實真的就是我們眼睛所看到的那樣嗎?一般來說,人的眼睛只能看到物質的表面,而這些表象很容易會使我們其他的感官產生偏差。

在一個實驗中,54位品酒師要比較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不同,按理來說,這應該是最簡單不過的事了吧?但是品酒師給出的回答卻是,紅葡萄酒如同果醬一般,充滿紅色水果的香氣,而白葡萄酒非常清爽,帶有一些香草和橡木的味道。但他們沒有一個人發現,其實這是同樣的兩杯酒,只是其中一杯加入了無味的調色劑,讓它看起來像一杯紅葡萄酒。

周圍環境對品酒的影響

當聽到一首搖滾樂時,我們會隨著旋律興奮起來並扭動肢體。當看到一部傷感的電影時,我們則會跟著情節心情變得低落,嘴中也會感覺到苦澀。而當我們看完一本科幻小說時,則會感到充滿了好奇的心理,從而感到異常的興奮,頭腦也會變得靈活起來。

這就是周圍不同的刺激對我們感官所造成的影響。

在愛丁堡的赫瑞瓦特大學進行的實驗中發現,當一個非常強勁的音樂響起時,有60%的人會感覺到一款赤霞珠比沒有音樂時更加的豐富,緊實,強大。所以當你是在一個溫馨浪漫的情境下,向一位品酒師討教,可能他也會覺得所有的酒都是那麼的美妙。

酒評家們真的永遠是公正的嗎

說到評選的公正性就不得不提歷史上最堅韌的酒庄:法國木桐酒庄。在1855列級庄評選中,木桐酒庄是唯一一個滿足了所有入選一級庄的條件及資格但最終未能入選的酒庄。木桐認為這次評選是不公正的,因為它的品質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所以雖然身為二級庄,卻被大家以一級庄的身份看待。終於,這個堅韌的酒庄通過自己不斷的爭取,在1973年跨進了一級庄的行列,成為五大酒庄之一。

如果說木桐酒庄的事迹,只是一種不公平對待,那麼更有甚者的是,米蘭的一家餐廳Osteria l"intrepido贏得葡萄酒觀察家雜誌2008年8月份的傑出餐廳獎。但這家餐廳,其實根本就不存在。那它是怎麼得到這麼專業的雜誌的認可的呢?

這都是一位名叫Robin Goldstein的葡萄酒作家的傑作。他編造了一家虛假餐廳,為它製作了一個網站,並且繳納了250美元的參賽費,結果他的「餐廳」收到了獲獎通知。Robin Goldstein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想證明類似的專業雜誌及評獎並沒有對參賽者進行十分嚴格的評判,會受到如廣告費之類的因素影響,甚至出現做假的情況。

所以說,如果你喜歡一款酒,就開心喝它,然後大聲的告訴你的朋友,這個酒很好喝我很喜歡就好了!對於真正的在享用一款酒的你來說,沒有任何一個關於這款酒的評分和酒評家的說法會比你自身的感受還要重要。

————————————————————

以上回答,來自酒研社

版權所有,嚴禁轉載,如有需要,請聯繫我。

喜歡社長的歡迎來簽名上的wechat找我玩~~~線上線下都可以開心玩耍~~


我的答案是,多喝不同檔次的酒,久了你自己就有答案了。
我經常擔任國際和國內的葡萄酒與烈酒大賽評委,絕大多數都是盲品。這些比賽一般都會把數百到數千款酒,根據產地、葡萄品種、年份、價格區間等分多個不同批次,但評委常常並不被告知詳細資訊。
多年來擔任評委的心得是,如果一整個批次都覺得差強人意,那麼後來揭曉時都會發現它的價位檔次是較低的。如果一個批次嘗起來覺得都很爽很滿足,後來就會發現價格都比較高,而且揭曉時發現很多是得獎常勝軍的知名酒庄。

專業的評委如何判斷一款酒的品質呢?大致有下列幾點:
1. 味道的集中度:味道鮮明豐富的優於味道寡淡的酒。
2. 口感的平衡:天平的兩端,一端是果味和甜度,另一端是單寧(澀度)酒精感(灼熱感)和酸度。兩邊如果平衡,酒既不甜膩也不酸澀,嘗起來非常令人愉悅。
3. 口感的質地:單寧是輕或重,細膩還是粗糙刮舌。這和葡萄採摘時單寧的成熟度以及萃取時的技術有關。
4. 複雜度:高等級的酒來自精選的葡萄以及高成本的釀造與陳釀方式,能隨時間演變出複雜的風味,這是低端大量生產的酒所無法達到的。後者一般只能新鮮品嘗,幾年內風味就會大幅衰退。
5. 餘味的持續力:有的就一入喉,口中的味道就消失了,而有些卻能久久縈繞在口中。還有些酒,開了十分鐘就沒香氣,味道流失很快;另一些酒卻能幾個小時還持續散發香氣,而且不斷變化,甚至隔天還很好喝。
6. 產地的典型性:就像期待普洱茶喝起來要像雲南普洱,龍井喝起來要像西湖龍井,一款勃艮第的霞多麗如果喝起來像波爾多的長相思,就算再好喝也必須扣分。

品酒就像欣賞藝術、音樂、哲學等,有主觀的因素存在,也不可能簡單的量化(不然用機器去測就好了)。網上那些企圖用所謂科學與統計去證明酒評家「不穩定」、「不可靠」的,其實犯了一個唯物主義的錯誤。酒評家也是人,身體和情緒的狀態不斷在變化,所以評分當然是浮動的。然而專業的客觀標準如上述六點,卻是在專業人士之間具有共識的,因此並非漫無標準的主觀。
就像為什麼需要有影評、藝術評論家、樂評存在,酒評人也是透過大量的實踐與比對,來提供購買的參考依據給消費者,畢竟消費者並沒有機會(和時間金錢)品嘗那麼多的酒。這只是個幫忙大眾進行挑選與過濾的工作,大家可以選擇自己信賴而且口味與審美觀與自己相近的酒評家來作為購酒的參考,實在不需要因為自己不懂酒而情緒化的給這行業的工作者貼上「忽悠」的標籤(當然,確實存在很多不懂裝懂的「磚家」還是要明辨!)


肯定能的。白酒,葡萄酒品種繁多,品起來反倒容易讓人迷失。
建議從白蘭地入手。
白蘭地就三個大牌,人頭馬,軒尼詩,馬爹利。隨便找一個牌子,從vsop開始,到xo一路喝上去(xo太貴可以喝小酒版),真的是越喝越有驚喜哦!
還有威士忌,也找一個牌子,從12年喝到18年,瞬間就會明白酒真的是越陳越香啊!
白酒不太好品。首先每個酒廠下面的酒的品牌雜亂,價格差異大,就五糧液來說,就好幾十個牌子,為什麼五糧春買兩百多,五糧液要賣1000?廠家沒有解釋。或者某個價位集中了廠家旗下好幾個品牌,很難品出差異來。而洋酒的定位就很精準,一個品牌下面一般就三四個級別,年份越久,賣得就貴,消費者喝起來也能很明顯的區分出酒的段位。
還有國內的酒往往加香精提香,反而掩蓋了酒的味道。很多低端酒就是拿食用酒精加香精兌的。這樣的酒喝多了,只能造成品酒能力的下降。
話說有個朋友,自己收了3000斤高粱,然後在大的酒廠找熟人釀酒,平均價格大概是60元一斤吧,這是我喝過最好喝的白酒,遠勝五糧液。


瞎說什麼大實話,人家還得混飯吃呢。


其實吧 就跟炒菜一樣。菜好不好吃,還是能嘗出來了。譬如酸辣土豆絲,如果土豆不熟,炒出來肯定口感青澀,要是土豆熟過頭,那肯定面面的。炒的人不一樣,火候不同,翻炒的頻率不同,那味道也是不同。再說這調料品的組合,好吃的酸辣土豆絲一定是味道平衡的,辣酸和鹹的味道都得有,但都不能突兀,要有恰好平衡的感覺,才算是一道好菜。
葡萄酒也是一樣的。有些酸度太大,有些太青澀,有些沒味道,有些感覺酒水分離。好的葡萄酒一定啥都有,但在一起,啥也不能突兀。
我覺得好不好喝,大家都是能喝出來的。但你要區分裡面有什麼味道,譬如是不是有草莓味,櫻桃味,荔枝味,是不是有咖啡味,香草味,這些都是要經過系統訓練的,需要多喝,多問,多嘗。但我非常同意,現在的很多品酒詞容易讓人困惑,很難根據品酒詞真正的想像出來這酒在嘴裡到底是什麼味道的。我覺得我不能算是入門級的選手,畢竟過了wset 3級,還在波爾多讀葡萄酒,但對我來說 現在的品酒詞有些玄乎。可能這個行業需要一個很長的摸索過程,找出更直接和淺顯易懂的方式去描述葡萄酒。葡萄酒不應該是只供內行人自嗨的,應該是一個大眾的普通消費品。


推薦閱讀:

《五十度灰》中都提到過哪些葡萄酒?
你喝過最好喝的酒是什麼?

TAG: | 葡萄酒 | 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