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加入歐元區的國家「換幣」,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加入歐元區的國家,將本國貨幣換成歐元都經歷了哪些過程?
比如,多少本國貨幣能換一歐元。這個匯率是如何確定的?
大家都認可這個匯率嗎?是否有「黑市匯率」?
是在流通中慢慢兌換,讓本國貨幣消失嗎?
這個過程是怎樣的?
希望有貨幣領域專家和親歷者來說一說。
謝邀 不是貨幣專家,這題只作搬運工
(話說這題的問題怎麼改了,我早上回答的時候完全沒有強調親歷者,我不是親歷者,聽到的都是anecdote)
找到了一篇senat的文章,講的蠻清楚的:
Europe - Notes d"information gnrale sur le calendrier de
l"euro - Sénat
這篇文章主要是從個人的角度出發,講了歐元轉換對個人的影響
簡單翻譯一下吧:
第一階段:1999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
自1999年一月一日起,歐元首次成為11個(2001年後變成12個)歐元區國家的國家貨幣,但該階段內,本國貨幣仍在市場上流通。歐元和法郎的兌換比率被訂在1比6,55957,該比率是固定比率,不隨著匯率變動而變動。該階段的宗旨是「不禁止,不強制」(不禁止使用本國貨幣,不強制使用歐)。
在1999年一月一日前簽訂的合同已法郎作為貨幣,除非合約雙方在合同中標明歐元。個人的工資單也可以選擇標明歐元或者是本國貨幣法郎。
個人銀行服務方面,同時存在法郎支票本和歐元支票本,但銀行卡付款並沒有歐元銀行卡或者法郎銀行卡,只是在終端機上有所區別。(這一點是因為在1999年歐元準備期,歐元區各大機構已經在政府協調下進行了貨幣的雙軌制的準備)。
為了使得消費者能夠更熟悉歐元這個概念,公共服務的發票都同時標有法郎和歐元兩種價格。
第二階段:2002年1月1日至2002年2月17日
歐元紙幣開始進入流通(第一階段中沒有紙幣流通,只有在非現金交易中可使用歐元)。
歐元成為價格的唯一基準(徹底代替本國貨幣)。
但歐元區國家有六個月完成從本國貨幣至歐元的徹底轉換,本國貨幣(現金)仍能被用以交易。法國在2002年2月17日完成徹底轉換。
第三階段:2002年2月18日至今
本國貨幣(現金)不能在市場上流通。到2002年7月1日本國貨幣現金持有者可以在銀行或者郵局將本國貨幣兌換至歐元。7月1日之後,在十年時間內,本國貨幣持有者仍可在法國國家銀行(法國央行)進行兌換。
====================================================
最後講個anecdote吧
歐元的轉換對法國普通民眾最大的影響還是物價的上漲。
用過法郎的留學生認識的真不多,記得有個學姐和我說過,以前在franprix100法郎可以買一大包東西,現在10幾歐真的買不到什麼。
2002年的法國還沒有禁煙令,當時的cafe里有一種非常平常的套餐叫:
cafe clope,一杯咖啡加一支香煙5法郎(1歐元都不到,這放到今天簡直不敢想)。在法國生活過的人應該知道,左手咖啡右手tabac還有圍巾上淡淡的煙味就是法國女人應該有的樣子。
現在這種套餐隨著禁煙令和歐元,也不復存在了。占坑吧,回來答。
非專家,僅經歷2001-2002那個階段的換幣時期,聊個人感受。
-----填坑-----
國內那時還是換法郎的年代,當時1法郎兌換大概1.3RMB吧,所以最開始到法國的時候還是厚厚的一塌子,一堆500的現金裝身上還是挺過癮的。
那時法國各個地方都已經是兩套價格了,法郎在上,歐元在下。
從2001年底開始電視台等媒體開始大肆報道和推廣歐元,我記得從2002年1月1日開始,歐元開始正式使用,之前雖然說開始流通,但貌似沒見到有人用過。
從那開始從銀行里可以取歐元,也可以取法郎,但逐漸的法郎選項消失,但是法郎還是可以繼續使用,超市商場也根據你使用的貨幣進行找零,還是兩套價格,歐元在上,法郎在下。
至於這兩種貨幣的所謂兌換匯率是固定的,沒聽說過黑市(有必要嗎?)。當時還叫歐共體的歐盟確定的各國貨幣兌換歐元的比例,現在還記得那個數字,1歐元=6.5595法郎,至於為什麼定這個數恕不了解。
ps,當時法郎換算成歐元覺得自己財產縮水很多。。。還很羨慕德國,根據評論修正,大概1歐元=1.9-2馬克的樣子。
然後手裡的法郎逐漸減少,最後似乎是到2004前後,具體記不起了,電視新聞說法郎將停止流通,手裡剩餘的法郎在X月X日之前可以去任何一家銀行兌換成歐元。
再然後又過了若干月,又通知說,截至到X月X日以後,普通銀行也不再提供兌換法郎和歐元的服務,如果還有剩餘的法郎,可以去法蘭西銀行(法國的央行)去兌換。
當時民眾始終有一種隱約的恐慌,電視台也在渲染,因為數字換來換去,由於小數點的原因,多少會有點漲價。
比如以前10FF一個麵包,按換算應該是1.5245xxxxx歐元,資本家肯定是定價為1.53了,或者沒良心的直接定價1.6,肯定是漲價的。。。兩套價格的時候大家很敏感,不過時間久了,也就漠視了。
太久了,關於時間的記憶可能有誤差。有錯誤歡迎指出。
答完。
法郎 .. 挺漂亮的 , 各種藝術家科學家還有最愛的德彪西都在上面... 相比歐元紙幣的統一制式化風格人文主義太多太多了 ...........
謝邀答,在 2002年歐盟全面更換和統一歐元這一貨幣的時候,我並沒有親歷這個轉換的過程 ,身邊經歷這個轉換過程的90年代移民由於年代久遠 (距今已13年的時間)回憶也是比較的模糊了。主要的記憶就是兌換回收貨幣,在銀行更換歐元帳戶,歐元支票本。購物時的Double Affiachage des Prix (雙貨幣價格標識),目前依然沿用這一制度的大概只有法國的各大超商,貨架價格標識,購物的票據依舊是比較顯眼的歐元價格 旁又對應的FRF 法郎的價格對照 ,不過由於歐元已經完全融入法國居民的生活,會對照法郎價格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幾乎是個象徵性的意義。
抱著對這一問題同樣的感興趣和學習的心態,根據當時的數據和綜合性的報道來做個大致的了解,
——————
好的,首先談談 歐元2001-2002初階段正式變更歐元初步階段的一些政府政策 :
1. 貨幣兌換差額 (這也是普及歐元初期爭議最大的一個問題)
根據歐盟條例 n°97/1103/CE du 17 juin 1997 法郎兌換歐元精確到小數點後末尾兩位採取四捨五入,所以必然會產生差額,對此銀行會對相應的兌換賬戶有一個返還差額平賬的動作。
因此,為避免有人利用這一弊端引發商品單價 兌換後疊加到總數的巨大差額,央行規定商家不可用單價多次兌換 ,只可用商品價格的總數進行兌換 ,減少過度運算和差值。
雖然官方有種種規定來盡量規避貨幣兌換的差額,但依然有許多大型壟斷企業 如法國電信等利用這一弊端獲得了巨大的利益。
另一方面, 歐元票面值的轉換也引發了民眾對於商品消費習慣的轉變和對於商品價格直觀認識的差異 。消費者開始傾向於購買更多單價更高的商品。
例如 1 歐元 和1,1歐元的商品看上去差距很小 ,但轉換成 法郎這一差距就從直觀上變成 6,56和 7,22 法郎的區別 。
所以無形中消費者也不自覺的加大了日常的開支。
2. 各國歐元的支票並不能在歐盟區通用 ,只限於國內使用.只有現金貨幣和開通國際服務的銀行卡可以通用 ,所以這一部分對於歐盟成員居民幾乎與之前本幣的政策沒變。
3.兌換第三方貨幣不可以直接計算匯率 兌換 ,而需經由 法郎 -歐元-外幣 的這種 三角順序 。
4 法國對於歐元的徹底轉換 是在 2002年 2月17日零點 ,法郎從法律上徹底失去其貨幣流通價值。
此後仍持有法郎的居民可免費在法國銀行 Banque de la France 依據匯率兌換 ,根據法律規定 紙幣兌換日期截止於 貨幣失效後的十年之內 ,而 硬幣則在三年之內就要全面停止兌換 。
相關數據來源 可參見 法國銀行 於2002年 11月編撰的 關於法國歐元轉換時期的 67 個問題和相關辦法 如下:
https://www.banque-france.fr/fileadmin/user_upload/banque_de_france/Information_diverses/infoetlib/qreuro.pdf
PS 據調查顯示,在歐元徹底施行的不到半年前 ,法國70% 的人依然對歐元的價格轉換制度不了解 ,也沒有積極主動去了解的意願。處於等待這一轉換的自然形成,以及依賴銀行金融機構的諮詢意見的被動狀態。
------------------
後續 談一點 最近大家對歐元作為統一貨幣的反彈態度的感想 `
對於大部分普通民眾而言,在經歷歐元貨幣變更的這十幾年,留下的主觀印象確實如一樓的答主所言,認為歐元直接導致了法國物價的飛速增長,加快了通貨膨脹。
但事實這絕對是一個極大的對歐元經濟的誤讀和錯誤概念,為什麼這麼說?
依舊用數據說明問題 :對比法國在進入歐元貨幣制的前後10年的物價變化就可得知。
1981-1991 法國物價上漲了68%,而反觀逐步進入歐元制度後的十年
2001-2010 物價上漲率為 24%
很顯然歐元並沒有加速法國的通貨膨脹和物價的上漲,反而是大大的壓制了這一趨勢的發展。
還有許多原因也是影響價格 變化的因素 ,如全球燃油能源 價格帶動了 工業 製造等的成本。
以及上面大家提及的香煙價格 其實源於收稅等等
總之 ,歐元 作為統一貨幣還是對歐元區經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歐盟的經濟衰退與歐元作為單一貨幣本身並無直接關係 。而是與其前夕的911事件和西方經濟增速放緩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應站在歐元變更後,世界經濟格局的極速轉變來看其影響,而不是孤立的將責任一味的歸咎於歐元這個作為服務於經濟政策和戰略的貨幣之上。
扯的太遠 了 。。。
沒有經曆法郎歐元過渡,但卻經歷了歐元改版 ,從去年開始 由於第一版歐元假幣的增多 ,歐元區推出第二套新版歐元
原版
有人說新版好看 ,有人說難看 ,個人感覺紙變厚了 .....
不過...........
還是米有下面這張好看 ....... 哈哈;)
截至目前,新版歐元只更新到 20歐為止, 大面值紙幣還尚未變更。
.因為跟得票第一的記憶有些細節所出入所以也來寫個答案。當然也不能保證完全精準。
我是01年夏天到的法國。當時在中國換的是法郎,到那裡說的和用的也完全是法郎。雖然價格下面會有個歐元,大家也知道馬上要換歐元了但完全沒有感覺到這個氣氛。
當時法郎和人民幣的匯率在1.1左右,用的時候基本可以用人民幣衡量,當然不知不覺就多花了10%。那裡的物價比當時的中國還是貴不少的。
後來到了11月吧大概,銀行通知說可以去兌換每人一定數量的第一批歐元,當然換來了還是不能用的,但是出於好玩大家都去換了一些。100法郎可以換15.2歐元多吧。
然後到了12月的某一天,歐元開始正式使用,提款機里提取的就是歐元了。超市商店裡的價目也是歐元在上法郎在下。大家去買也開始用歐元了,大概歐元和法郎並行了一段時間,但後來法郎就不能流通了只能去銀行兌換。
雖然一開始會看法郎數字,或者換成法郎想一下,但後來很快就被迷惑了,因為1:6.5這個匯率不是很容易估算(比較精確的做法是除以3乘以20),這對心算要求太高,我和我相信的大部分人就會簡略的乘以5作為法郎看待。這樣其實不知不覺就多花了30%。
比如之前有一種10元店的賣便宜貨的小店(裡面東西都是10法郎)之後就變成了兩歐店。還有咖啡販售機也趁機往上取整。
而且作為我來說,因為我還在心裡把法郎略等於人民幣看,基本就是我以為一歐的東西是5人民幣。但有一天發現實際上它更接近10人民幣。於是我的評價系統徹底崩潰了。
而且歐元上市後一心想壓美金一頭,非要比美金貴一點,但美金完全沒有要爭的意思,一度到04年左右,一歐元可以兌換14人民幣。當然後來歐元區危機知道現在兌換7人民幣這是後話。
我想法國人跟我一樣到一定階段也有這樣有個評價系統崩潰的階段。就是懶得再把每樣東西換算成法郎或者看一下標籤下面的法郎數字了。而歐元的數字比較小,大家一般習慣性的忽略幾毛幾分。本來10法郎的東西變成15法郎你肯定有感覺,但一樣東西從一歐變成一歐五就不明顯的多。所以那幾年物價漲的非常厲害,雖然感覺不大,但過兩年回過頭想才發現基本消費品價格都翻翻了。不過我想這點在中國應該對漲價更熟悉。
說回法郎,大概一直到04年左右,有一個限期,在那之後法郎就不能去銀行兌換了,號召大家趕緊把剩下的都換了。貌似還聽說過個新聞,有個老頭在那之後發現在家裡還有很多法郎都作廢了。不過也應該還是有收藏價值的吧。大家那時候或多或少都留了一些法郎作為紀念。比如我就留下了一套硬幣。不過還不能稱為一套。因為裡面缺少一個20法郎的硬幣。那個硬幣本身流通量就少,我清楚的記得有一次有個售貨員在找我錢的時候拿出了一個20法郎,然後考慮了一下又放回了收款機給了我兩個十元。於是我錯失了唯一一個收集到它的機會。
其實整個轉換的過程還是很平緩的,所以後來想來都沒有什麼記憶深刻的大事件。大家都幾個月前就知道哪一天要發生什麼,然後那一天就很平淡的照做了就是這樣一個感覺。
順便想到07還是08年法國禁煙。也是說那一天起室內就不能抽煙了。在那之前餐館車廂大家還是照抽不誤,讓我不禁懷疑那一天能執行的了么。但到了那一天就真的個人在室內抽煙了,我就沒有看到過有執行的人員,大家就很淡定的開始這麼做了。只聽說過有流浪漢在地鐵上大聲抱怨和偶爾一些小混混在地鐵上想標新立異。讓我感嘆法國人雖然說到什麼每個人都有一堆意見,但真的要他們做好像還是挺順利的。
瀉藥。不過2002年我還穿開襠褲咧。。。羞澀捂臉。。
歐元其實早就有了,只不過2002年元旦開始同意使用歐元,逐步停止各國自己貨幣的的流通。聽說剛開始那幾天物價混亂,比如一根黃瓜原來買1馬克,現在買1歐元。不過過幾天就好了,也沒有什麼不方便的。但是物價趁機上漲一點事肯定的了。
關於匯率和轉換
歐元是由1992年為創建歐洲經濟貨幣同盟而在馬斯特里赫特簽訂的《歐洲聯盟條約》所確定的。成員國需要滿足一系列嚴格的標準,例如預算赤字不得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3%,負債率不超過國內生產總值60%,通貨膨脹率和利率接近歐盟國家的平均水平。
由於各國數字舍進位習慣不同,各國貨幣間的轉換均需通過歐元進行。歐元和原有貨幣的固定轉換比率如下:
13.7603 奧地利先令(ATS)
40.3399 比利時法郎(BEF)
2.20371 荷蘭盾(NLG)
5.94573 芬蘭馬克(FIM)
6.55957 法國法郎(FRF)
1.95583 德國馬克(DEM)
0.787564 愛爾蘭鎊(IEP)
1936.27 義大利里拉(ITL)
40.3399 盧森堡法郎(LUF)
200.482 葡萄牙埃斯庫多(PTE)
166.386 西班牙比塞塔(ESP)這些轉換比率是由歐洲議會根據歐洲委員會的建議,按1998年12月31日的市場匯率為基礎而確定的,1歐洲貨幣單位等於1歐元。因為歐洲貨幣單位的價值取決於非歐元貨幣(主要是英鎊)的當日收盤價,所以該匯率沒有更早確定。
希臘在一開始並沒有達到使用歐元的標準,所以沒有在1999年1月1日加入歐元區。直到2年以後,在2001年1月1日,希臘加入歐元區,其貨幣的轉換比率是:
340.750 希臘德拉克馬(GRD)
自1999年1月1日零時起,歐元引入無形貨幣(旅行支票,電子支付,銀行業等)領域;2002年1月1日,新的歐元紙幣和歐元硬幣啟用,成為歐元區國家的法定貨幣。
原有的紙幣和硬幣的轉換期持續2個月,直至2002年2月28日。各國官方停止使用原有貨幣作為法定貨幣的日期是不同的,最早的是德國,德國馬克於2001年12月31日不再是德國法定貨幣,但是在2002年2月28日之前可以轉換成歐元。到2002年2月28日,所有的國家都停止使用原有貨幣作為法定貨幣。但是,在此日期之後,各國的中央銀行在幾年內仍舊接受原有貨幣,奧地利、愛爾蘭、西班牙的中央銀行永久性的接受原有貨幣。最早停止使用的硬幣是葡萄牙埃斯庫多,它於2002年12月31日不再具有貨幣價值,而紙幣直到2022年則仍然是可轉換的。
瀉藥
沒有親歷
感覺就是:媽的,小叔給了我兩千孟德斯鳩法郎換不成歐元了(拿到的時間太晚,已經不能去法蘭西銀行兌換歐元)
親歷者來流淚講經歷〒_〒
本人是2000年的第一天,馬克時期來到德國。
當時國內外幣兌換還沒有對私人開放,出國前需要的話必須得在國內黑市上換,清楚記得濟南是一馬克5.3人民幣。
來德以後,因為語言還不通,信息也閉塞,所以並不知道歐元即將來臨,直到2001年一月一號去麥當勞那天,對方直接找給我一個我不認識的錢,後來知道,那叫歐元,當時那個歐元後來才知道是一個西班牙的一歐元。
當時賬戶的錢直接被除以二了,物價也瞬間除以二,所以沒有任何不好的感覺。
但是但是,第三個月開始,慢慢的物價開始往上浮動,也就是0.79馬克一根的黃瓜變成0.4歐元之後,漸漸的~?﹏?~
0.45~0.49~0.55~0.69後來變0.99歐元了,這個過程不到半年。
於是,德國收音機里,德語課上全都是關於歐元的吐槽,比如: 那根本不是Euro,分明是Teuro,teuer 是德語貴的意思。
與物價相比,每小時最低工資收入從13.60馬克變成6.5歐元之後漲幅非常緩慢,直到今年才達到8.50歐元。崩潰了,流淚。為什麼我記得那麼清楚?
因為對我影響太大了!
今年跟去年相比,物價更高了,葡萄現在還在三歐左右徘徊,這往年的話應該大概1.29一公斤,也就是基本又貴一倍。
歐元的到來對德國人和在德國生活的人的影響都很大,時間待過越久感覺越明顯。
馬克時期留學,三個月打工的話,節約點我可以生活一年,現在月光中。月光光光光〒_〒
目前的德國就是此起彼伏的各種罷工,罷完再罷,再罷,再罷,德鐵,漢莎,郵局,教師,護工,然後各個中型企業輪流小規模罷。
2003-04年左右,北威州大學因為收500歐學費/每學期,也是學生罷課大遊行,學生獲勝。
我的經歷是:
馬克貴的時候,軟妹子換馬克出來花,窮。
突然馬克變一半了,更窮。
語言過關進大學了,大學開始收費,窮吐了。
大學上完了,學費也取消了!
現在終於開始掙歐元養國內父母了。。。。。歐元跌破頭了!
都是淚。。。
題外話,據說還有四萬來的難民瞄準德國,據說希臘仍然耍著流氓。。。據說歐元一會兒半會兒都爬不起來了。。
流淚無史料,無文獻地根據切身感受來答一下。舍友是四個外國人,倆歐洲一美國一埃及。還記得第一次除了埃及男生,大家碰巧在廚房碰頭,於是一起吃飯的飯後閑聊。美國姑娘:「吃完這頓我明天又該去健身房了…」西班牙姑娘:「真罪惡…但我就是喜歡吃這些東西。(…
顯示全部
瀉藥。
我到德國時間不長,無能為力了,抱歉。不過說一件知道的屬於當時的產物。
像這樣: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Euro Wikipedia
上面寫著:價值10,23歐。售價20德國馬克。
這個東西的德語叫做「Starterkit」,當時許多國家都有,點開他的維基頁面可以看到更多細節,可選英文。當時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包裝,硬幣和當時的價格。是自己去銀行購買的。據說現在已經成了收藏熱門了。
答非所問,歡迎摺疊 ^^謝邀。
來德國並不久,來的時候已經全面使用歐元了。
但是在一些地方存在一種專門使用德國馬克的市場(Deutsche Mark Flohmarkt)
最後上一張德國舊馬克的圖
親歷,好像是2001年末。
銀行賬戶上的數字一夜之間從德國馬克變成了EUR。
擔心他有沒有換對,還仔細核對了下,驗證了銀行的嚴謹。
物價看似下跌了,實際上是全線上漲了。
後來歐元一路上揚,對人民幣最高到1比11。
那個時候我們的年薪大概4萬歐吧,畢業也沒幾年,你們感受下。
現在一路下跌至7,說多了都是淚。。。
去年去巴黎交換的時候
教歐盟歷史(以及法國在其中的地位)的教授是個美國老頭
但是自從多年前取了長頭髮字典之後已經基本成了法國人了
講到歐元那一課的時候
他跟我們講當年歐元和法郎的匯率對法國是多麼的不公平(此處帶有他的主觀偏見)
1 EUR = 6.559 FRF
但是
1 EUR = 1.95 DEM
顯而易見的,給馬克的匯率換算好算的多,馬克除二就是歐元價格了
但是給法郎這個6.559基本上心算口算都沒戲
所以整個過渡期間(2002-2004)他在超市或者商場里都可以看見很多迷茫的老人家
手裡拿著歐元但是根本不知道這些歐元值多少錢
他說自己那段時間幫很多老頭老太太算過錢
因為這些老人家真的算不過來
然後就是其他答主普遍提到的一波漲價
歐元的源頭要追溯到1979年建立的歐洲匯率機制(ERM)
當時歐共體所有國家基本都加入了這一匯率機制(當然英國是不加入的)
歐洲匯率機制虛擬了一個叫歐洲貨幣單位的虛擬計量單位(ECU)
所有ERM成員國的貨幣兌ECU的匯率是一開始給定的,只能在正負2.5%之間波動
西班牙比塞塔/葡萄牙士姑度/義大利里拉獲准可以在正負6%之間波動
之後的歐元只是給ECU起了個正經名字然後徹底固定匯率並最終取代ERM成員國貨幣而已
說起來起名字的時候法德之間還互掐過,德國一開始不高興新貨幣叫Euro因為德語這個詞不好發音
另外要說好看的話,雖然wuli法郎是還可以
但是我覺得還是里拉最好看,其次是比塞塔,然後才輪到法郎
五十萬里拉紙幣,拉斐爾主題
五十萬里拉紙幣,拉斐爾主題十萬里拉紙幣,卡拉瓦喬
十萬里拉紙幣,卡拉瓦喬五萬里拉紙幣,貝尼尼
五萬里拉紙幣,貝尼尼真正做到了美(真的美)與逼格(里拉實在是不值錢)的結合
BTW里拉和歐元的兌換率也很好算
1 EUR = 1936.27 ITL
法蘭克福那幫人就是針對法國。?゜?(ノД`)?゜?。
不謝邀,因為12年到德國的時候已經早就完全換成歐元了,現在在國內也沒法幫你問= =
倒是歐元完整地見證了歐洲貨幣的貶值,歐元設計之初是一歐元兌換2.41馬克,當我到德國的時候已經只有1.9幾馬克了,那還是一歐元換8塊錢的時候,現在更是低了。
以及原本法郎跟人民幣匯率差不多,現在法國的小票上還會標出消費總額相當於多少法郎,但是德國的小票上是沒有的。
也就是這樣了。
蟹要
剛好趕上換歐元的時代節點。還記得房東大媽隨身帶個計算器,每收到歐元就乘上個6.5。 餐館老闆娘沒事時也拿個計算器,算算比去年收法郎時賺多還是少了。因為從感覺上手中的鈔票的確是少了,但是換算成購買力,似乎又提高了些。02年前後大家都糊塗,我跟著攢了些不同版本的法郎,就像小時候把幾毛錢的新紙幣夾在字典里。
其實真正察覺物價飛漲還是07年,算算家樂福里的蔬菜水果,以前數字後面標的是法郎,現在是歐元,法國大媽掏出皺巴巴的10歐紙幣,籃子里放不了幾根黃瓜,還是感嘆法郎就是好。
歐元就是個坑。
占坑,完全經歷了歐元漸進的過程,遲點來填坑。
剛不久之前的立陶宛…雖然對我的而言不是親身經歷(沒有花過立陶宛幣…)倒是有當地的同學和我面基的時候踹了一堆立陶宛litas和我一起結賬…好玩的就是在結賬的時候給出了兩種貨幣的金額然後自然就在算究竟是給哪種划算 不過最後就是有一個deadline…過了某一天就不能在用本地貨幣了(有點sentimental)
我2001年到的法國,所以經歷了法郎換歐元的過程。剛到的時候還用法郎。作為普通外國人沒什麼特別感覺。當時新聞里關於換幣的報道宣傳很多。當時是100發法郎換15歐。超市裡很長時間都是雙標價。法郎是逐漸取消的。當時一般法國人對換幣後物價上漲不太滿意。不過法國因為換幣造成的物價上漲相對算好的,我在西班牙義大利聽到的抱怨更多。
瀉藥,無法回答,請摺疊。
07年到我村已經歐元多年了,只能問我村同學感受,鑒於北方也算是經濟較好的幾個大區,普遍反映不大,物價漲是漲的,但是這幾年消費稅還在漲,哪說理去?有老的超市還有歐元里拉雙標識,但是不知道這中間是不是等價的換算關係。里拉倒是都成紀念幣可以賣錢了。
謝邀 http://de.m.wikipedia.org/wiki/Euro 沒有經歷過換幣,也不是貨幣專家,不過我還是翻一下維基百科做個勤勞的搬運工好了。 和 @朱戈 在答案里提到的一樣,德國在歐元的流通的步驟上也大致可以分為作為轉賬貨幣的流通和作為現金流通的兩個部分。前者從1999年1月份開始實施,但是遵循自願的原則。在2002年1月1號所有轉賬貨幣都被自動兌換成歐元。合同的款項也從這一天開始被換算成歐元。後者初步在2001年12月開始實施,人們可以用馬克兌換歐元硬幣,匯率為20馬克換10.23歐。2002年1月底左右現金基本已經全部由歐元支付,2月28號後馬克只能在德意志聯邦銀行兌換。現在歐元對馬克的匯率在1:1.9558左右。但是到2005年年底還有三十億左右(馬克發行量的40%)沒有回收。
至於有沒有黑匯率。。。不清楚啦,沒看到相關文章。
我是維基條目的分割線
http://de.m.wikipedia.org/wiki/Europ%C3%A4ische_W%C3%A4hrungseinheit
歐元的前身是在歐共體中使用的歐洲貨幣單位ECU,屬於「一籃子貨幣」的一種。一籃子貨幣是一種根據本國與其他國家貿易和投資密切程度制定的計價標準(並不是貨幣QAQ),而在歐共體內,一國貨幣的權重由該國國民生產總值、歐共體內貿易份額以及其貨幣作為儲備貨幣的意義所決定。1998年馬克的權重是31.955%,與該標準成立時相比有所下降,但是仍然處於第一位。而在歐元開始流通時,該貨幣單位與歐元進行了一比一的兌換。這就是歐元區本國貨幣和歐元匯率的由來。
以上(????ω????)
謝邀。
我不知道,來法國的時候,早已經用歐元了。。。
我法國布列塔尼的房東曾經吐槽過幾次,說換成歐元之後,棍子麵包,羊角麵包,果醬,肉這些生活日用品的價格嘩嘩地往上漲了,而收入並沒有提高。所以他說是西班牙希臘偷走了法國的財富。本人非經濟金融專業,不知道這話有幾分道理。
幫你邀請從小在歐洲長大的 @歸來笳鼓競@GLin 兩位同學。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