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里的梁山泊據說原來是很大的湖泊,是什麼樣的地質原因讓其消亡了?

昨天看到關於「鄱陽湖會消失嗎」話題的討論,覺得很有收穫,想起了心中一直以來的一個疑問,水滸傳裡面的梁山泊據說原來很大,據說現在消亡了,很想知道是什麼樣的地質原因讓其消亡了還是別的原因?

百度百科上的介紹:據有關資料記載,從五代到北宋末,滔滔的黃河曾經有三次大的決口,滾滾河水傾瀉到梁山腳下,並與古巨野澤連成一片,形成了一望無際的大水泊,號稱「八百里梁山泊」,即《水滸傳》中所描繪的「港汊縱橫數千條、四方周圍八百里」的梁山泊。當年梁山好漢正是憑水泊天險「嘯聚山林、築營紮寨、抗暴安良、殺富濟貧、替天行道」,演出了一幕幕驚天動地的俠義故事,一部《水滸傳》名揚天下,水滸英雄舉世聞名。800多年過去了,由於黃河多次決口分洪改道,「八百里梁山泊」泥沙沉積,於是梁山周圍湖泊變成了耕地。而且梁山縣多年來也有引黃河水再造萬畝湖泊,重現昔日「八百里梁山泊」宏偉壯觀景象的打算。


梁山泊的存廢興衰,是一個非常複雜過程,和黃河的變動息息相關。

要說梁山泊,就必須先說一說它的前身大野澤。

大野澤是古代中國北方最大的湖泊之一,《尚書·禹貢》中就有「大野既儲, 東原底平」的記載。它又名巨野澤,秦漢之際,彭越就曾據此為寇,《史記·彭越列傳》記載:「常漁鉅野澤中,為群盜。」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中春秋時期的大野澤。

《禹貢》中說「大野即瀦」,表明了一點,這個湖泊是由河流瀦留形成的。哪個河流呢?從地圖上也可以看出,是濟水。

濟水這條河流很有說道的,雖然現在這條河流已經不存在了,但在古代它可和黃河、長江、淮河並稱「四瀆」,號為「江河淮濟」。濟水最牛B之處,是說它發源於黃河之北(現在還有濟源市),但濟水大部分河道卻是在黃河以南,——換言之,也就是說濟水穿越了黃河。古代人把這個現象說得神乎其神,但根據史念海先生考證,其實就是和黃河以北有一條河流從濟源發源,在滎陽附近匯入了黃河,然後在對岸黃河又分出了一條支津(匯入曰支流,分出曰支津),古人把這兩條河流當成了一條,統稱之「濟水」,以為它是發源於河北,穿越過黃河,而流淌於河南。

為什麼要說這麼多濟水的事情呢?因為既然大野澤是濟水瀦留而成,那它的存廢興衰就和濟水有著直接關係。而濟水實際上又是黃河的支津,那也就和黃河息息相關。

濟水既然是從黃河中分流而出的,那自然也就具有黃河同樣的特徵:泥沙含量很大。古人說濟水穿越黃河時,清濁不混,清澈的濟水穿越渾濁的黃河之後,從南面流出時依然是清澈的。其實這是因為在濟水流出黃河時,正好經過一個湖泊:滎澤。濟水泥沙在滎澤中進行了澄降,因此以較為清澈的樣子流出。但滎澤是一個較小的湖,它的澄降作用是有限的,大約在漢朝時,滎澤就被淤平了,濟水所含的大量泥沙,就只有在大野澤中進行澄降。大量泥沙淤積,使得大野澤湖面愈來愈小。

此外,黃河也以改道而著稱,如漢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王莽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黃河都曾決口改道,每次改道,都有黃河水灌注於大野澤中,歷次的灌注雖然短暫擴大了湖面,但帶來的大量泥沙淤積在湖中,待到決口堵塞、洪水退去,大野澤就更加萎縮。

黃河王莽年間決口的那次,河水持續泛濫60餘年,直到東漢明帝年間,才派王景進行了治理,王景治河,並沒有堵塞決口,使之回歸故道,而是順應決口後六十餘年來黃河的流向,隨著地形高低,勘測出了一條新河道。王景治河的成效是非常顯著的,從此之後將七百餘年間,黃河再沒有發生過較大規模的災害,實現了近千年的安瀾。

但是,由於黃河河道的改變,濟水水量減小,逐漸淤塞,使得巨野來水頓減,逐漸乾涸,到南北朝時期,大野澤已經不通行船了。桓溫北伐時,只能派人「鑿巨野三百里,引汶水會於清水」了。

到晚唐時,巨野澤已經基本消亡,只剩下北部一點殘留。

到五代十國時,距離王景治河已經七百餘年了,黃河河道逐漸老化、淤塞抬高,又進入了災害頻發的時期。加之五代時政權更迭頻繁,戰爭頻仍,政府不僅沒有精力去治理,反而多次使用黃河當武器,從而使得黃河決口更加頻繁。

由於這時巨野澤已經淤平,無法滯留洪水,黃河多次決口所溢出的洪水,最後只能在原巨野湖北面、梁山附近的低洼處彙集成湖,從而形成了早期的梁山泊。

北宋是黃河決口、改道的高峰期,幾乎每隔三五年就要改道一次,每次黃河泛濫,其洪水大約都流注到梁山泊中,使得梁山泊湖面不斷擴大。比如天禧三年( 1019 年) 六月,「河決滑州, 漫溢州城,歷滬、曹、軍馬,注梁山泊」。又如熙寧十年( 1077 年) 七月,「河大決於澶州曹村, 北流斷絕, 河道南徙, 東匯於梁山張澤濼」。又如元豐五年八月,「河決鄭州原武埽, 溢入利津、陽武溝、刁馬河,歸納梁山泊」。

正是由於黃河多次決口,使得北宋時期梁山泊規模達到最大,而梁山亦成為湖心島。《水滸》中說其「八百里水泊」,這不算誇張。北宋時人的記載,也是說「八百里水泊」。比如王安石變法時,有人建議他填平梁山泊,可得耕地八百里,王安石大喜,只是發愁把梁山泊的水如何安頓,這時劉攽(劉貢父)在座,說這好辦,在旁邊再鑿一個八百里的池子不就裝下了嘛。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北宋時的梁山泊

北宋滅亡,金人南侵,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東京留守杜充為阻止金兵南下,在李固渡掘開大堤,意圖「以水當兵」,其結果和常公扒開花園口一樣,絲毫未能阻止敵人南下的步伐,卻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了無盡的苦難。杜充這一決堤,從此之後黃河就偏離了原本流淌了一千多年的河道,奪泗入淮,侵奪了淮河流域,使淮河成為了其一條支流,開始了長達727年的南流時期。

剛開始時,黃河水分成數股,大部分奪淮入海,但還有一小股經由原河道東流入海,因此梁山泊雖然來水減少,湖面開始萎縮,但倒也能支撐得住。到了金大定21年(公元1161年),黃河東流完全斷絕,全流入淮,梁山泊從此徹底斷絕了來水,逐漸乾涸。

到元順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黃河再次泛濫,挾帶大量泥沙湧入殘存的湖中,水去沙沉,湖面被完全湮滅,從此之後,八百里水泊再無蹤跡。

====================補充一點==================

@鄭廣君 同學又問東平湖和梁山泊的關係,我補充說一點。

前文我說的有點絕對,其實梁山泊淤平之後,在它的北面,由於汶水有部分接濟,所以殘存了少量積水,被稱作安山湖。——本來不值一提的。

但在清朝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在銅瓦廂決口,決口之後,黃河拋棄了流淌了700餘年的南流河道,浩浩黃水北轉而去,在東阿附近奪大清河入海,這是黃河史上的又一大變遷。——這條河道也就是今天的黃河。

由於原來大清河河道狹小,「深闊不及黃河三分之一」,不能容納黃河的水量,因此稍有大水,便漫延四溢,溢出的洪水在原安山湖地區彙集,將小小的湖泊再一次擴大,因為新生成的湖泊大部分位於東平縣境內,因此名之曰「東平湖」。

其實如果仔細看地圖,就會發現東平湖在梁山泊北面,並不是同一個地方。


@鄭廣君
瀉藥。
紅色從黃河的角度分析梁山泊的演變很不錯。我就從地質氣象方面談談吧。

先拋結論:
梁山泊的形成與消亡既與黃河變化及人類活動有關,也和溫暖、乾旱的氣候有關。
古代較為暖濕的氣候使黃河水勢增大以及決溢發生概率更高,進而形成八百里梁山泊;
近代較為冷旱的氣候導致黃河水勢減小,決溢次數減少,導致梁山泊乾涸並分為幾個小湖泊,最終消失,只留一個東平湖存在。

梁山水泊的演變過程,是氣候由古至今相對逐漸變乾的一個縮影。

為了讓知友更清楚地理解答案,先拋依據思路:
氣候變化會導致河、湖水位升降。
氣候的乾旱期對應黃河、長江的低水位期,並且是湖泊的退縮期。
魏至南北朝、宋末、明末三個時期是中國寒冷乾旱時期也是古代湖泊退縮、消失的時期,據統計約有90%的湖泊消失於此時。

PS:本文把溫暖多雨的時期簡稱為暖期,寒冷乾旱的時期簡稱為冰期,不是那個地質冰期。

那麼開始背景介紹:
梁山泊的前身是大(巨)野澤,古代多有記載,北魏水經注云:「 巨野澤廣大 ,南通洙泗 , 北連清濟 , 舊縣故城正在澤中」。
下圖為根據歷史記載勾勒的大野澤示意圖


距今約7500~3000年,地質資料顯示魯西及魯北平原的灰黑色湖沼沉積分布廣泛,說明該地湖沼興盛,反映出當時氣候暖濕;
另外兗州、大汶口一帶出土有揚子鱷遺骸,碳14年齡約在5950年左右。如今揚子鱷出現於較為暖濕的長江下游區域也能推測當時兗州的暖濕情況。反映出山東氣候變化趨勢是由暖濕向溫干發展,這也導致魯地湖泊由盛轉衰。

關於暖期和冰期,竺可楨先生對中國5000年劃分過四暖四冰。需要說明的事,氣候暖濕期不僅多雨導致大野澤擴大,暖濕期更容易導致黃河決口,使黃河水大量注入大野澤內。


然後分析路線:
左傳記載的大野澤約為公元前722~公元前468,屬於第二暖期,大野澤屬於擴張時期。即便到元年前後,既漢朝時期,尚有黃河決口發生。當然第二暖期的多次決口,黃河的長期泛濫,會淤積大量泥沙,使澤地抬高。

然後就迎來了第二次冰期,大約元年~600年,大野澤漸漸乾涸,出現梁山濼雛形。

約600年~960年進入第三個暖期,《禹貢錐指》載 : 「 五代晉開運元年 、 宋咸平三年 、 天禧三年 、 熙寧十年 、金明昌五年 ,河皆決入巨野 ,溢於淮泗 , 自漢以來,衝決填淤凡四五度,高下易形 , 久非禹亦之舊 」 。這時梁山泊漸漸進入全盛時期,宋辟之《澠水燕談錄》卷十記: 「 往年士大夫好講水利 ,有言欲涸梁山泊為良田 。 梁山泊古巨野澤 , 廣袤數百里,今若涸之, 不幸夏秋之季,行僚四集,諸水併入 ,何以受之 ? 」 再暖期後期梁山泊漸淤 , 地勢抬高。

北宋末年 ,第三冰期到來,約公元1000年~1200年。梁山泊逐漸乾涸,殘留有東平湖,南旺湖,馬踏湖,蜀山湖,馬場湖。

然後就是第四個暖期,大約在1200年~1400年。殘留的南旺湖沒有變得乾涸 , 反而更加興旺。《汶上縣誌》記載:「湖多魚鱉荻蔬蒲,居人賴焉。夏秋之間,菱荷錦張,燦若曉霞,游者似睹江南之勝」。

約1400年~1900年,第四冰期到來 。特別是萬曆十四年(1586年) 到萬曆十八年,連續 5 年乾旱,又崇楨十二年(1639年) 到順治元年 (1644年),連續 6 年乾旱。明景泰初(公元1450年),尚余「周八十里」 。到景泰六年,「河流北出濟漕,阿,鄄,曹,鄆間田出沮洳者,百數十萬頃。
梁山泊最終消失。殘留湖南旺湖愈發乾涸。在民國初年,湖區已多為農田 。唯一尚在的只有東平湖。

參考文獻:
我國歷史時期的湖泊圍墾與湖泊退縮
梁山水泊的變遷與氣候
歷史上山東湖泊的變遷
氣候變化與梁山水泊及南北四湖的變遷


謝 @楊咩咩葯
我是梁山人,從小在梁山長大,每年都會多次爬梁山。
現存的梁山,按風景區算,其實面積不大,拔地高度也不高。現存的梁山有明顯的水線,有後來修築的忠義堂、黑風口等景點。出土兵器等文物在濟寧、山東等博物館可見。水滸傳說在民間有很多同人作品,整個村姓宋、姓阮的也不少見,雖然不是很強的證據,但可見此地和《水滸》的淵源並不是空穴來風。
但是小時候疑惑這個問題,梁山這麼矮,如果以前是八百里水泊的話,那麼它應該是被淹沒得只有一個小學那麼大才對,哪有地方造反。
後來明白了,湖泊的消逝是黃河改道沒錯,但山的消逝,其背後原因隱藏更深,那就是黃河攜來的泥沙在每一朝每一代漸漸架高,把整個濟寧梁山地界埋起來了。

我甚至有個更加輝煌的假設:梁山三十六名將領的根據地就埋在現梁山縣的地下。

每念及此,真是有點小激動呢。
最後,歡迎到梁山來玩。當地景點娛樂項目一例:


我來胡扯幾句紀錄片上看來的結論, 請地質等相關專業不吝賜教
一般來說湖泊都是有壽命的, 地表水的注入會帶來淤積, 時間久了就逐漸變成平地了, 這個壽命長度一般在萬年的數量級, 像黃河這種泥沙量特別大的, 華北平原上的湖泊一般幾百年就淤積消亡了.
壽命10萬年以上的湖泊一般都是在地質斷裂帶, 由於地質原因不斷加深, 抵消了泥沙淤積的影響, , 比如非洲的坦噶尼喀湖-維多利亞湖-馬拉維湖


東平人看不下去了,梁山泊遺存水域就是東平湖啊,總面積627平方公里。東平湖現在是山東省第二大淡水湖。


沒有完全消失,現存的東平湖是梁山泊的殘餘


我老家就在古代天下九澤之一的大陸澤

15―20世紀大陸澤與寧晉泊演變的影響因素分析(石超藝)


不知道為啥 只知道已經在挖坑填水了


1.有人說梁山泊就是東平湖,其實我也不好說,大宋距今有點久……

2.山東整個水系,都是醬紫,慢慢就乾涸了。

你還記得京杭大運河么,有很多碼頭也被廢棄了

以前德州也很顯赫,現在泯然眾人矣……

泉城濟南還有多少泉水在噴?開發商填埋了多少?

岳陽樓,曾經的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現在也就那樣吧

我還不能說三峽的壞話


小見識啊,聽說經濟重心南移是因為氣候變化,北方降水減少,湖泊乾涸,而南方降水增多。


雖然離東平湖比較遠,不過東平湖邊建了水滸影視城,還有許多跟水滸有關的宣傳,東平湖應該是梁山泊的殘餘吧,無奈地理地質學的差,只能從現在的情況來說。


很久以前看一篇文章,介紹曾在那附近挖掘出一古船,明洪武年間的


提主可以查查《東平州志》


水滸傳的湖是以洪澤湖為背景環境的

《水滸全傳》共120回。作者施耐庵(約1296-1370),生於蘇州城外施家港,取名彥端,字子安,號耐庵。元代至順年間與劉伯溫同榜進士,曾在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做官。張士誠起兵後,施耐庵被邀請到了起義軍中。後發現張士誠等首領日益驕逸,施耐庵便帶著弟子羅貫中逃到淮安,隱居在一個知友家中。此時施耐庵見楚州(今淮安)景色優美,就以當地的蕭湖,勺湖,越胡,洪澤湖,白馬湖,蓼兒窪湖盪蘆葦沼澤及山東水泊梁山為背景,更以淮安畫家龔開畫的有關《三十六人贊》為線索,閉門創作了巨作《水滸傳》,《隋唐志傳》,《三遂平妖傳》等奇書,《水滸傳》便在此做成。我不得不佩服施耐庵的想像力,因為他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及前人留下的簡單素材,創作出波瀾壯闊的108將《水滸傳》。


水泊梁山的由來和各主要景點介紹

梁山簡介

梁山在山東西南部,本名良山。因漢文帝之子梁孝王在此圍獵,死後葬于山麓,故名梁山。 梁山由四主峰七支脈組成,主峰海拔200米。歷史上與梁山為鄰的黃河多次決潰,水匯山麓,圍成大澤,水面遼闊,形成「八百里水泊梁山」。北宋末年,宋江廣結英雄豪傑,憑藉水泊天險,劫富濟貧,聲震天下。

宋江寨、忠義堂、斷金亭、黑風亭、宋江馬道等幾十處遺迹,加上摩崖石刻范曾先生《水泊梁山記》的描述,無不喚起遊人悠悠的思古之情。


摩崖石刻

梁山北麓登山處旁邊的懸崖峭壁上有眾多摩崖石刻,集中了當代書法大家的上乘之作,如舒同先生的「水泊梁山」,費新我的「草莽名山」,范曾先生的「水泊梁山記」,成為上梁山的重要景觀,其右側有一座魯智深、武松石雕,稱「雙雄鎮關」,把守著入關山隘。

一關二關

梁山有三關六寨之說,梁山一關為木質結構,柵欄形式,有濃郁的山寨特 點,也是進入梁山的第一道屏障,根據《水滸傳》第七十回描寫,第一關由解珍、解寶兩頭領駐守在此。壁壘森嚴,雄渾壯觀,後多次遭到破壞,2002年又進行了修復。當我們走進這條雜草陳槐,曲折逶迤的古寨道,就會從這荒野的氣息中,領略出當年好漢嘯聚山林,八方共域,異姓一家,豪放不羈,快活洒脫的綠林生活情景。


斷金亭

斷金亭在梁山支脈狗頭山,西臨懸崖巨壑。是當年林沖為納晁蓋等七好漢入伙,火併白衣秀士王倫的地方。斷金亭名取《易經》「二人同心,其利斷金」之意。現已修復斷金亭,並在亭下修建108級登山石階。


宋江馬道

起自梁山北麓的後寨,蜿蜒南伸,穿越青龍山、狗頭山,騎三山,曲折迴旋,越過黑風口,直達虎頭峰上的宋江大寨。是義軍將士搬運糧草、報事上哨,防衛進攻的要道。 傳說梁山寨上原本沒有這條道。宋江上山以後,為了便於搬運糧草和調兵遣將,一心想修一條貫通前後寨的大道,可是從大寨到後寨,要翻過騎三山、狗頭山、狗爪山、鏊子山等群山諸峰,曲曲折折數里之長,並且滿山遍野荊棘叢生、怪石突兀,蔭蔽鎖日,爬山行路非常困難。宋江迫於戰事需要,跑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沒找出合適的路線。正在發愁之際,宋江夜裡做了一個夢,夢中聽到一陣馬蹄響, 「 嗒嗒嗒 」 由遠而近。宋江大喜,心想:既能奔馬,必有大道,急忙循聲看去,只見一匹白龍大馬飛馳而來。那馬見了宋江,掉頭便往回跑,四蹄踏出一條平整整的大道,從虎頭峰過騎三山、跨狗爪山、鏊子山,蜿蜒而去。第二天,宋江按夢中之景實地查看,果然是條好路線,便派金大堅率眾士卒,依山勢開路,遇溝壑填石架橋,終於修出一條可供兵馬來往的山路。「 宋江馬道」 之名便由此而來


號令台

當年義軍查望寨情,向各寨通報信息,出征、收兵的指揮樞紐,坐落在分軍嶺與黑風口的至高點上,也是梁山諸峰的核心位置和中段至高點,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該建築佔地面積238.38平方米,建築面積為329.88平方米,總高度13米,由四部分組成,主台為三層,用棧橋與周圍三個望台相連接,東台為巨鑼亭,西台為大鼓亭,南台為望台,設信號燈、標誌旗、響箭。號令台主台二樓與三個台直接相通,可迅速傳達號令,通報敵情,該建築別具雄險,粗獷奔放,寨勢氣勢足盡人心。


黑風口

梁山主峰虎頭峰向北約500米處是騎三山,從騎三山向東延伸為雪山峰,向西延伸的部分是郝山峰,均呈山嶺狀,與虎頭峰之間以狹窄的山樑相連,形成一組「工」字型山脈,這南北山峰之間的山樑即黑風口。黑風口果然是一條險要的隘口。南面虎頭峰險峻高聳,騎三山兩翼山崖陡峭,在此聚成南北走向的長三四百米許、寬三四米左右的狹窄山脊,山脊上蒼松翠柏,兩側峽谷幽深,懸崖陡壁,難以攀登,是兩山脈連通的唯一咽喉要道,可謂「一夫當關,萬夫難開」。

宋江大寨

座落在主峰虎頭峰上,構思縝密,具有強大內聚力,是義軍頭領居住的軍事重寨,寨中央為聚義廳,是義軍首領商議軍情,調兵遣將,排定座次的場所。聚義廳後為精忠廟,廟內塑有宋江、盧俊義、吳用三位頭領塑像,牆壁上鑲嵌著反映水滸故事的大型唐三彩壁畫《水泊英雄聚義圖》,東西廂房有三十六天罡星塑像,堂前立有「替天行道」杏黃大旗和當年的旗杆窩遺址。聚義廳西側有宋江井和石碣亭,石碣亭供奉石碣一塊,相傳是水泊英雄大聚義時應天象從地下掘出,上有一百零八將星座名號,為梁山增添了許多神秘的傳奇色彩。


我的老家山東巨野


推薦閱讀:

TAG:水滸傳 | 地質學 | 湖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