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建築師的角度如何評價蘋果公司新總部 Apple Park?
via Exclusive Photos: Apple』s new campus in Cupertino
謝邀。
其實這個房子的設計圖紙兩年前就放出來了。後來據說因為用地增加所以設計更改了,個人感覺沒有大的變化。剛去archdaily找了一下,部分11年的圖紙如下:
全部圖紙見這裡:
全部圖紙見這裡:More about Foster + Partner』s new Apple Campus in Cupertino
foster的這個房子在建築界好像沒有什麼大的轟動。foster個人對方案的參與程度我不知道,但是整個房子處處透露著jobs的個人意志。用foster的原話說,」the site』s now infamous O-shaped structure was not the original vision.」 說多一點兒,這是一個甲方深度干預的方案,並且高(cai)端(da)大(qi)氣(cu)。
首先從總圖的角度說,整個總圖最大的特點就是綠。他整合了原來基地上散布的停車位放到下面的一個很長的停車樓和環下面的地下停車裡。然後把空下來的地方,用,來,種,樹。。。對比基地周圍的城市肌理可以看出來,在這個地方造一個26萬m2的森林是多麼奢侈的事情。而且這個看似開放的田園主義的企業園區實則透露出來的是一種與城市的割裂與孤立。或許這種卓(gu)爾(fang)不(zi)群(shang)正是蘋果文化的一種體現。只能說建築師很好的貫徹了甲方的意圖。
從建築單體來講,這個四五層的環形辦公樓內部並沒有什麼很出彩的空間設計,當然foster的看家本事特不是空間的塑造。從平面圖上看,入口的地方是一個通高的門廳,主要的交通流線似乎還是圍繞著內環布置的,也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流線的長度。但是作為這樣一個open office,辦公空間和交通空間似乎沒有什麼物理層面上的分隔。關於新產品保密研發的部分,被布置到脫離主體建築的右下角的一系列小房子里,這樣主題的環可以做到肆無忌憚的open。關於說到環形的內部聯繫,大概把聯繫比較密切的部門安排的盡量相鄰吧。畢竟不是所有的部門都需要每天碰頭的。而且,高端大氣的Segway肯定少不了。
建築技術的層面上,所有的屋頂上都貼上了太陽能板,據說還有自給自足的能源設備,效果不得而知,但是肯定體現的是蘋果嚮往綠色科技的體現。
亂七八糟說一大堆,總結一下:這個光滑圓潤的環完美的體現了jobs的追求純粹的態度,從建築,到環境和技術應用處處體現了甲方的意見。建築師在這裡就像蘋果的研發工程師一樣成為了藝術家的陪襯,但誰讓人家是土豪呢。
最後引用下jobs對於這座房子的評價:
It』s a pretty amazing building. It』s a little like a spaceship landed. It』s got this gorgeous courtyard in the middle… It』s a circle. It』s curved all the way around. If you build things, this is not the cheapest way to build something. There is not a straight piece of glass in this building. It』s all curved. We』ve used our experience making retail buildings all over the world now, and we know how to make the biggest pieces of glass in the world for architectural use. And, we want to make the glass specifically for this building here. We can make it curve all the way around the building… IT"S PRETTY COOL.
附贈精美效果圖一張,乃們說像太空船就像吧,我腳著更像個煙灰缸:
10月18號更新:關於讓人難以割捨的「完美的形」
==================================================
上圖這個是浦東蘋果旗艦店入口玻璃圓柱,不知道看過的童鞋覺得怎麼樣,至少我們學校教結構的老師提到這個由12m高弧形玻璃組合一起的東西興奮得口吐白沫。 Bohlin Cywinski Jackson在設計這個入口的時候問過蘋果需不需要做個通風槽什麼的,回答自然是不要,蘋果的東西就應該要完整到(unibody)恨不得得找不到接縫才行,再配上一個logo就萬事俱備了了。
這樣極致的設計是蘋果公司致力灌輸給這個消費世界的信仰。(激動果粉喜迎開張)
(激動果粉喜迎開張)
回到蘋果公司和福斯特這樣」強強結合「上來,不得不說,福爵爺搞不好還真的是建築界最契合喬布斯審美的一個。和高技掛鉤的幾位,羅傑斯舍不下招搖,皮亞諾忘不卻浪漫,唯有福斯特的優雅是淡定的。優酷上有Foster紐約425 Park Avenue國際競標親自說標的視頻,當老爵爺用英式英語中性腔調把動詞副詞拽得滿天飛,把那幾片adidas標誌一樣的金屬片說得天經地義的時候,你會覺得一個乙方身份已經被他做到化境了。只不過,碰上喬布斯的話。。。
我有朋友在Foster那裡上班,他們組就負責這個項目里媒體中心的部分。去年聊起來,除了吐槽他們公司複雜兇險的人際關係外,也聽說了一些關於這個項目的事情。提及當年空運團隊和模型給喬布斯過目,儼然一副鄉鎮企業接受省級幹部檢驗的陣仗。
有關幫主的個人意志在這個項目里的滲透,擇兩個小東西說一下:
尺度:Foster這樣的公司在生態設計上起步很早,與蘋果這個項目同時期的幾個辦公建築項目都表現出對自然通風和自然採光的考量。比對這個大環和周邊肌理尺度,你會發現這個房子的進深接近100m。考無疑問的,這是一個機械設備支撐的建築體,不光在能耗上有很大負擔,對於坐在樓層深處的員工來說,對於環境的感知和工作的狀態都會有很大的下降,喬老爺子生前執意不肯改變蘋果手機屏幕的尺寸的一個依據就是這樣的屏幕大小適合掌上的把玩。那麼,在這樣一個建築尺度的命題下的失語真還有點隔行如隔山的可惜。
功能: 喬布斯明確告訴Foster這邊的人馬:他把餐飲空間視為一個很重要的交流空間,有利於企業內員工之間的交流。這其實並沒有錯。而且可以說得上是很不錯的體悟。但是這個旨意落實到項目里的結果是——諾大的建築里只允許有一個餐廳(這倒是蠻像高中校園的搞法)。對於1萬3千員工的辦公建築來說,通勤距離遠,瞬時人流多,就餐空間大,如果不是每頓飯都有集體舞蹈喊幾句「千秋萬載,一統江湖」的話,真正能夠交流到的同僚實在無法超出每天打交道的幾位。Foster一方不會不知道這個,但是在Jobs面前就一聲不吭的從了。
在喬布斯故去後發現的這卷95年錄影帶里【《書獃子的勝利》(The Triumph of the Nerds)】,主持人擠兌喬布斯:「XXX說如果你說』這東西和屎一樣『的時候你的實際意思是』我沒聽明白,你再說一遍『,是這樣嗎?「喬布斯臉不紅心不跳的否認了,那會兒他還在NeXT,前途未卜。那麼之後回到蘋果並帶著蘋果重新翻身的喬幫主,是不是就更不用擔心別人會擠兌他又什麼東西是不懂的了?
RellikMan 喬布斯Jobs遺失的訪談1995年 18年前預言未刪減版勵志視頻哦,對了。這此強強合作一開始,蘋果就給福斯特公司員工派發打折碼,憑員工身份可以享受蘋果產品8折優惠。全球規模TOP10的建築公司里的小夥伴們嗨皮得都跟過了年似的。。。
因為評論區有些討論:所以補充一段在最後,也算是明確自己的態度:
蘋果力圖實現的」柜子後面板都不帶節疤的整體性設計無可厚非,特別是從他們的成功和對行業的影響來看。然而在這個項目上,這恰恰就是分歧點,或者,本應該的突破口。在工業設計上,蘋果的unibody靠良好的操作流程讓原件親密無間的組合在一起,在鑄殼技術上想盡辦法減少接縫,其中一個優秀的解決方案就是iphone4後的這種結構,而這個結構最迷人的地方是他不但取代了上下殼的縫隙,而且他還是天線(雖然在最開始有通訊上的問題,但是這是可以解決的)。
但在蘋果HQ這個項目上,恰恰是因為甲方和建築師不對等而造成建築師和蘋果成功的「生產模式」的脫節,甲方強烈的」完整性「的思想加在建築上之後,雙方並沒有在很多細節上協調好,而細節(這裡不是說施工工藝細節)恰恰是支撐蘋果讓這種完整性著迷的東西,Foster自己說這個方案一開始不是這個遭人詬病的O型,而是一個類似斯坦福大學校園的綜合體("It really grew into that born out of an intensive process," said Foster in the video. The plans were also inspired by Stanford"s campus.,出自Apple one step closer to building new "spaceship" headquarters )這實際上有推卸責任的嫌疑,這個完整形並不意味著一定要放棄什麼,相反,他的理想型態應該是像蘋果的其他設計一樣因為偏執成就突破:
員工集體會餐?可以是不是意味著擠在一個房子里,可不可以利用中間的綠地?要統一形?可以,可不可以組合出內部多變的空間加強視線動線聯繫而非嚴絲合縫的面板一塊?設計概念珍貴,但並不意味著之後的設計決定都要對他犧牲,但同時也不需要犧牲,因為手段有很多種。阿爾瓦·阿爾托,路易斯·康等人在那個年代就相出了當時技術可達的解決方案。對於現在的我們,這根保護應該是阻礙。
我們對物件的喜好已經被喬布斯培養出來了一些,對於一些完整性的東西,感覺難以割捨,縱然我不認為建築體一定要做成這個「包圓」的模樣,但是對應蘋果公司,也的確可以被認為是代表性的形象,而真正支持這種代表性的「完美」形的東西,是背後的革新。對比最後敲定的方案,遺憾的選擇一個僅僅是因為「畢竟是蘋果的東西啊」為原因的東西還是那個喬布斯手中的革新性的東西嗎?在歐洲Blabla is more的事務所實習過,對於這些看起來純粹的東西有些感想。
針對apple這個房子,雖然具體內容不多,其實我覺著還不錯。經驗只是把新的問題變成舊的問題。舊的問題只是比較容易讓人接受甚至忽略。看看你現在的房子,真的是超棒超好用嗎?或者是無力思考無力追求自我,跟隨大眾否定了自身的需要?流線過長說不定apple用了機場步行系統(或者平面電梯?),步行中說不定可以有更多的交流機會吧,個人覺得想做好東西交流太重要了。100米進深的辦公室我現在的水平沒法理解,但是個人感覺大空間對於創造性還是很有幫助,可能有什麼特殊需要吧拭目以待。這些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是永遠用經驗中合適的尺度,也沒人敢說真的就特別好永遠符合時代需要。
最終建成很可能會部分對外開放,周邊市民起碼可以一起享受美好資源。這一點秒殺了多少總部。不明白可以想想人民日報大廈什麼的。
最後建出來是個領先世界的全智能辦公或者多年後真的改成飛起來了,我們眾屌絲還要討論這個么。
有關Foster被Jobs打壓我覺得也有點空穴來風吧。我也不了解不好多說。但是Foster對於設計的追求一直還不錯,蘋果也品質很好,大家都想做個好東西,就看設計師技巧了。個人覺得設計師不是單純靠技術,溝通能力是職業技能。強勢是相對的,手段豐富的老牌設計師,不會這麼輕易去撿肥皂。對於說服強勢甲方,Foster如果想要,應該不缺少盜夢空間的技巧。
個人感覺建築玩的主要是利用時間空間搞一搞人的感受。這麼多年人類都沒能在時間空間上搞出點什麼重大成就。在建築上就只有光與懷舊和空間節奏或者來點材料能簡單玩玩。想想其實建築師好低端。有點跑題。
建築的意義遠多於使用。
學生時候覺得建築對於人的感受分為內部外部。後來覺得,其實世界這麼大,社會如此強勢,好多人是不會去接觸這個建築實體的。建築成了遠方美好的幻想。成為了可以說出來的東西。
之前在知乎看到(記不清楚誰說的懶得翻出來),有人說了概括的內容提要基本都變了味我自己理解就是概括一下西遊記是四個和尚一路打怪去找一堆.TXT。我很贊同。概念分析圖基本都是這個問題。多看幾遍就變得可笑。建築遠比能說出來的複雜而長久。
看女人跟看1024是兩個概念。
但是好多人看看1024就高潮了。
這使我感到絕望。
所以現在聽起來好的房子比好房子流行。其實房子也不能服務很多人,沒法流行,也只是我們這些追名逐利還要裝清高的建築師想要流行。
我個人非常厭惡所謂大師的說法。之前在中國某DAM事務所的經歷讓我對這種法西斯式的設計痛恨至極。個人的自信不應該建立在覺得別人都是買了個筆的登山包的基礎上。我更相信建築設計是一種科學。需要協同的團隊和合適的工作模式。有點像BJ所說的,過去建築師用紙筆設計,後來用電腦,現在他用人做設計。
相信別人,把棋下大一點吧。
相信自己所做的而且認真。並且接受別人認真做的東西。
最後說個有關我現有模糊的人生追求有關的東西吧。其實世界是複雜的,每時每刻各個地方在發生很多事情。有時候瘋狂而帶有情緒的建築,雖然非常不好用,卻可以潛移默化的讓好多事情發生。個人覺得有時候這遠遠比一個平淡好用內斂的所謂有意境的房子有意義的多。
我常常想像一個城市中的孩子,看到瘋狂的建築,在心裡種下一個探索一切的夢。
最後,你喜歡花錢做一個你喜歡的東西。這聽起來沒錯,但是這些社會價值不只是你一個人創造的。有錢人要對社會負責,試著做個偉人吧當你有機會的時候。
追加個最近看到的
Our buildings, ourselv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pple and Google, represented by their headquarters : TreeHugger
有關Google Apple Headquarters 效果圖一個沒有人一個全是人的。挺逗。
建築學子,道行低淺,如有紕漏,還望海涵。
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的話,建築識別度高,而且貴,預算已經飆到了50億刀。
蘋果公司有非常濃厚的企業文化,就像他們在Apple Campus 2的「Project Overview"中所說的那樣,這座建築要能夠反映蘋果的文化理念,即創新(innovation)、易用(ease of use)和美觀(beauty)。
這個專題濃縮了蘋果的企業文化:Apple - Mac 30 年
說完甲方再來說說設計方。
諾曼福斯特,如果建築界也是一個江湖,那他應該是黃藥師級的,武藝高強,而且精通奇門遁甲之術。高技派代表人物。
網站真的很有科技含量: Foster + Partners
嗯,就是這貨,要不是你臉黑,差點沒看見。
首先,蘋果為什麼要新建一個Campus,有這個必要嗎?
看蘋果自己的說法:
其實大致意思就是蘋果員工太多了,我們需要一個更加大的工作空間,這樣能夠激發我們的創造力,創造出更多更好的產品;另外,蘋果對保密要求的非常嚴格,新Campus能夠非常有效的控制整個園區。
其實大致意思就是蘋果員工太多了,我們需要一個更加大的工作空間,這樣能夠激發我們的創造力,創造出更多更好的產品;另外,蘋果對保密要求的非常嚴格,新Campus能夠非常有效的控制整個園區。
設計宗旨很冷酷,也很真誠。商業公司就應該首先考慮自己的利益,蘋果是做出了長遠打算的:14,200個員工,確實需要一座更大的Campus,新區佔地176-acre,約1069畝地。想想我們學校也就這麼大,學生人數超2萬,蘋果的新總部人口壓力應該不大。
其次蘋果自己又說了一些次要的設計宗旨,大致意思就是說我們要給員工創造一個優美的工作環境,我們的建築是可持續發展、節能環保的,以及美學方面的考慮。
新老campus圖:灰色部分是蘋果現有總部,紅色部分是蘋果在建園區。
灰色部分是蘋果現有總部,紅色部分是蘋果在建園區。
所以有必要。
然後,蘋果公司想要一個怎樣的Campus?
因創意改變了世界的蘋果,自身對設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且蘋果自己的retail store已經像一座座藝術品般散落於世界各地。而這次這座體量驚人的建築,且是蘋果自己的老巢,世界對它的期盼自然是十分高,蘋果自己應該也是全力以赴。
蘋果想要一個不一樣的自己這是肯定的,設計師是高技派的諾曼福斯特,而不是為蘋果設計了幾十個retail store的Peter Bohlin。蘋果零售店:Apple Retail Store
從眾多發布的效果圖我們已經知道了蘋果想要的園區的樣子,可是,為什麼蘋果想要的園區是這個樣子的?
日本著名建築雜誌《CLOG》在2012年出了一期有關蘋果建築的專題,包括在建的Apple Campus 2:CLOG 如果哪位親知道怎麼樣能買到的話請您告訴我,先謝謝了!
也許從《CLOG》中我們能夠看出一些端倪。
說到蘋果,就必須說一個人,那就是喬布斯。項目是在2009年啟動的,喬布斯肯定深度干預了這個項目。喬布斯是這樣飽含激情的展望他的太空船的:「a world-class, state-of-the-art office campus that promotes innovation through vibrant communal spaces and healthy employee amenities.」喬布斯要的是一個世界上最好的辦公區。
設計大師弗蘭克·蓋里操刀,馬克·扎克伯格的要求是設計一個開放的辦公空間,使人與人之間更好的交流,以至於整個園區很少有門。而且預算也是蓋里項目里比較低的。
弗蘭克·蓋里打造Facebook新總部園區
NBBJ建築公司設計,總部將由九座大樓組成,它們由橋樑相連,樓頂將建花園,整個總部將覆蓋數公頃的面積。
NBBJ建築公司設計,總部將由九座大樓組成,它們由橋樑相連,樓頂將建花園,整個總部將覆蓋數公頃的面積。
Google Collaborates with NBBJ to Expand California Headquarters
也是由NBBJ建築公司設計,貝索斯要打造一個真正的生態系統。
也是由NBBJ建築公司設計,貝索斯要打造一個真正的生態系統。
亞馬遜在西雅圖建"城中城" 堅持在市區不斷擴張
視窗:亞馬遜西雅圖新總部大樓圖賞
三家公司的新辦公區都非常的棒,令人嘆為觀止。亞馬遜因為總部設在市中區,所佔土地面積沒有那麼大,但是它們和蘋果的新園區都有一個共同點,不以建築高度為噱頭,而是更加重視人在建築中的活動,想更寬更廣處發展。
蘋果的建築與另三家有一個明顯的區別,那就是它的外觀,統一,圓潤,令人嘆為觀止的無縫對接。從外觀方面,Apple Campus 2也許真的是世界上最好的。
主要是從場地設計、水的利用、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雜訊方面以及綠色建築等方面實現可持續發展。為全球氣候情況變好做出了自己應盡的義務。
主要是從場地設計、水的利用、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雜訊方面以及綠色建築等方面實現可持續發展。為全球氣候情況變好做出了自己應盡的義務。從水的利用中的綠化設計作簡要的分析:
綠化率真的很高,按照蘋果高管Lisa Jackson所說,80%的土地都將是綠色空間,而且蘋果會最大化其優勢,全年75%的時間都將使用自然通風。
左邊是現有基地綠化情況,右圖是蘋果新總部的綠化計劃
更加詳細的綠化分區
更加詳細的綠化分區感覺蘋果就像設計了一座森林,彷彿置身於童話故事中一樣。
國內也有很多高精尖的辦公樓,像銀河soho,潔白的外表,優美的流線型設計,彷彿都市中一座拔地而起的山谷,只是覺得缺了一抹綠色。
銀河SOHO - SOHO中國
蘋果的綠化也許做的極端了一些,當然我們也可以稱為極致。
蘋果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對環境保護有非凡的意義,庫比蒂諾的一份官方文件寫的很詳細https://s3.amazonaws.com/Apple-Campus2-DEIR/Apple_Campus_2_Project_EIR_Public_Review_5k-GHG.pdf
蒂姆·庫克配音的環保廣告片Apple - 環境責任
可以說蘋果做的是良心工程!
Apple Campus 2一共設計了10,500個停車位,而且陸地上幾乎沒有停車位。
要做人類思想的自行車的蘋果,對真實的自行車也是喜愛異常。
要做人類思想的自行車的蘋果,對真實的自行車也是喜愛異常。以車速為6.7米/秒計算,下圖為一些具體時間
左圖為現存基地,右圖是Apple Campus 2。
左圖為現存基地,右圖是Apple Campus 2。園區內的道路劃分也是非常仔細,公司內道路與參觀者道路鮮有交叉,這也體現了蘋果一貫的保密。
道路交通設計並無太多亮點,只是一萬餘容量的地下車庫隱隱約約感覺到蘋果是真土豪。
上圖是蘋果新總部與周邊環境的關係。
上圖是蘋果新總部與周邊環境的關係。巨大的圓形彷彿一個城中的城市,自給自足,免受外界打擾,裡邊的人正在努力工作,企圖再一次改變世界。
然而除了令人詬病的甜甜圈外形,一個整體的圓也限制了今後的擴建,任何的增建都會打破這個現如今簡潔、完美的圓。
參考網站:
Cupertino : Apple Campus 2
Apple | ArchDaily
還是先看看甲方喬布斯是如何向市議會介紹蘋果新總部的設計規劃吧。喬布斯這次方案彙報的示範作用不亞於iPhone發布會,可以當做建築師向甲方彙報方案的學習範本。
與其從外部的信息揣測,倒不如好好聽聽甲方本人講講蘋果的風格是如何貫徹進建築的,究竟為何將建築設計成這樣的形式,它背後究竟有何種理念存在,以及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喬布斯辭職前最後一次公開演講視頻
這個諾曼·福斯特操刀的結果,一定滲透的有喬布斯的個人意志。
圓環代表著圖形上的完美,比如iPhone上光潔面板前的HOME鍵,太空飛船,這個總部的設計本身也容易讓人聯想起客家土樓,但是尺度不同,意義就不同了。
因為這樣的作品,已經算是顛覆性的建築了。其他功能上的BUG,比如內部交通流線過長,管理不便,西晒,容易迷失方向等等的問題,都已經不再是需要討論的問題了。
新的建築形式,會有新的問題產生,也會有新的解決方法。
作為蘋果的辦公樓,其本身也是蘋果設計的標誌和體現。
其方案的圖紙:諾曼?福斯特設計的蘋果新園區詳細方案公布
令人驚嘆:蘋果新總部大量設計圖曝光
另,英國政府通信總部也是類似的設計思路:蘋果新園區大樓和英國情報總部大樓「撞臉」
謝邀,以下純屬瞎掰,僅憑几張分析圖假設,沒見過真正的設計圖,且不了解蘋果的需求,拋磚引玉,歡迎大家指正
一個建築的好壞,要看是否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及適當的美觀
先說美觀這種事很難說,審美不同想法不同,我們院曾經在時間很緊張的時候做了一個酒店方案,到一個三線城市投標,當時覺得一定成不了,因為那設計感覺就像是10年前(我們總工的形容),後來成了,而且被甲方非常看好,說就是大城市做出來的東西,就是漂亮。後來又有一次合作機會,我們這回可是很用心的做的方案,大氣現代(還是我們總工的形容),去了被同一領導批是隨便淘來交差的,完全沒好好做。所以美不美觀是很主觀的事
再說實用,這個要看使用者的需求,雖然不知道蘋果分多少部門,部門間有多少聯繫,但我覺得這個環形設計我覺得很有創意,以蘋果這種以創意著稱的公司,如果用很普通的總圖排布不太符合公司的理念,而圓形的布置可以讓每一個部門都可以在一樓直接對外,可以方便對外的交通;把溝通比較多的部門安排在鄰近的位置,這樣比較方便內部的聯繫;關係不大的部門就可以安排得遠一點(蘋果公司的部門不了解,以設計院為例就是地質及設計部的人,從來沒有交接,上班十年不知地質有幾個人,別說安排在樓的另一邊,就算安排在另一個城市,問題都不大),一般不用考慮交通問題;再說來就算你想要去遠一點的部門,依然是在室內,而不用在室外風吹日晒雨淋,這裡是說如果用多層建築來做,如果不用相連的建築,就只能做成一個個單個的建築,那樣各部門就不能在一個樓里,聯繫起來就要到室外,而如果假設是做成高層建築,那就不能做到每個部門獨立對外。而轉過來說,每個部門的人去中庭花園的距離也是一樣的,說到這裡感覺這是一個以各部門平等為理念的設計了。
本人很喜歡喬布斯,所以可能做出的評價會有印象加分。
首先整個總部只有一棟建築(現在加了另外地,但這個圓環依然很獨立),而且是一個圓環,這很純粹,很酷,很未來,很蘋果。看看百度,華為等的總部都是建築組合成的園區,這很常規,常規不一定就是不好。
其次這個圓環能提現喬布斯要求的平等,交流。摩天大樓並不能提現平等更多是權力與經濟實力的象徵,像我辦公的樓一樣越是高層越在高層。而圓環以其向心性與360度的方向性,削弱了高度給人的象徵性。在每個角度都能看到幾乎一樣的景色,在圓環內每個角度都能看到所有部門,也能被看到,這一點也許正是喬布斯的出發點 所以他找到了一個恰當的建築形式。
所有房間都有很好的通風與採光,所有房間都臨窗,這就是這個形式帶來的直接好處。
建築形成了一個內部的庭院。
如上圓環帶來的好處很明顯,帶來的弊端就是同層之間的距離可以很遠,從這邊走到另一段可能數百米,所以傳統摩天樓在同一層設置同一個部門的方式在這可能會改成上下設置,即同一個部門不一定在同一層,那樣太遠了,而是同一個部門設在一個交通核附近上下。
之前看到建築造型我就猜平面布置方式,看完平面圖發現和我猜的一模一樣,好像只能這樣布置了,沒有別的可能性了。因為他追求一個象徵平等的空間,所以這個空間必然均質化。
與很多建築師做出混沌或模糊的作品不一樣,這個房子非黑即白,性格很明顯,愛它或者討厭它第一眼就有答案。
今晚蘋果8發布,希望沒有喬布斯的蘋果還能帶來革命。謝邀,那就說一下我粗陋的看法吧。
1、看到這個方案,直接讓我想起的就是埃及金字塔和牛頓紀念堂,緊接著就是歷史上那些極簡形的建築,這些極簡形的建築都有很強的紀念意義,其建築形式的選擇,體現出它很強的紀念性;
2、諾曼福斯特很清楚喬幫主的需求,這個辦公樓一方面是為蘋果的員工提供優異的辦公場所,另一方面就是體現喬幫主對蘋果的設計理念的一種紀念,這其中體現的就是喬幫主的個人意志。
3、建築的設計風格和蘋果產品的外形設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看到這個建築就能立馬想到蘋果系列的風格,建築體現出很強的標誌性,很符合蘋果公司的個性。 單就一個建築體量中,建築內部的人想要達到對面過遠,跨度過大是個硬傷,但設計師應該會想過解決辦法。從地塊整體來說,地塊這麼大,如果把這一個建築分幾個建築,那麼最遠的兩個建築的距離可能也會很大。所以從體量上來說,算是一次勇敢嘗試。
從圓形的形狀上說,必然對內部空間劃分有較大影響,最外環是走廊,浪費實用空間較大,圓弧劃分辦公空間很麻煩。相對的,財大氣粗的蘋果考慮,也可以說是公共空間開闊,自由通暢,可能給人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印象,當然也僅是可能。
因此,不同的建設方、不同的觀察者不同的角度,經常會有相反的意見。
想要此建築的評價,只有建好後,在裡面工作生活的人的意見是可靠的。
我個人認為:首先,對於蘋果這樣的公司來說,此辦公樓不高,僅4、5層的樣子,擺脫了高層辦公樓局限,代價有點大(用地面積好大),但剛好合適蘋果這樣財大氣粗,又好像較高端的公司,有點內聖外王的意思。
其次,各位不覺得此建築很好的融入綠化之中么?協調而無突兀感,體量雖然大,但並沒有怪異前衛的嘩眾取眾,看起來給人舒適、安逸、寬敞的印象(當然僅限於看,實際還要看用)。
樓上各位都從建築角度、價值觀角度對這個建築有了解釋,我想試著提供一個「甲方」的視角:為什麼科技公司喜歡這個設計?
科技公司怎麼提高生產力?科技公司的生產工具就是一個一個的工程師,怎麼才能提高人的生產力,不讓他的精力被分散?答案是需要讓他覺得無聊、覺得離開工位很麻煩才行。。。這就是為什麼要把停車樓設那麼遠、視野之內全是樹、辦公室到處都是白色的原因。。。
為什麼科技公司流行開放辦公區,甚至連工位間隔都取消了?因為這樣可以讓大家互相監督,不要做私事。。。
所以樓上各位說的內部來往距離遠、尺度大有茫然感,這恰恰都是科技公司類甲方最看重的優點。。。
這個建築的出發點並不是讓裡邊的用戶覺得方便、舒服,其實恐怕是剛好相反的,哈哈,boss跟員工本就是敵對面嘛。。。看起來和iPhone一樣帶感,至於用起來怎麼樣沒有詳細的資料不好說,不過個人持保留意見,覺得可能不大好用,尺度太大了,用起來可能和一個特別長的長條型建築差不多,就像地球是圓的,我們覺得是平的那種感覺。
1,在全球建築市場中,foster事務所是建築產品品質的保證,在這個項目中,jobs很可能主宰了項目的概念和造型,而foster提供具體的技術支持,就像蘋果的其他產品一樣,foster只是代工。
2,jobs精準地找到了總部大樓作為一個形象代言的本質,外形簡單明確甚至到粗暴,還有什麼更能體現蘋果的精神嗎。
3,這個建築象是巨構一類的,超人類尺度,是技術崇拜的結果。專業內、學術內的價值很難界定,會有爭議。
蘋果想的太遠了。。。。。。你們懂得。
這是內部防線,慢慢會擴張的。
不認為這是一個好項目。jobs玩手機可以,畢竟這是一個已經日常的物品。建築這種超人尺度的東西。他是沒經驗的。沒必要神化他。就建築角度來說,這就是個自大狂的方案。
剛剛看完了Iphone7的發布會後,感覺有點失望。回過頭來看蘋果總部新大樓,又有了一些想法~
蘋果新總部的關注熱度一點都不亞於蘋果的科技產品,
自2011年由喬布斯提出
蘋果新的總部基地計劃後,
就在極高關注度的狀態下快速推進。 幫主對蘋果新總部的設計極有信心,直接放話:「我們要建世界上最好的園區,而且我確信以後學建築的學生都會來此朝聖。」
方案的終稿是這樣的:
看到的第一反應是:
喂喬幫主你真的不是要
偷偷建粒子對撞機?
為什麼要做「飛船」?來自網友的P圖調侃
當初喬布斯在思考要做一個怎樣的
新總部大樓時,
他選擇了攀比。
他首先想到了美國最大的
電商公司Amazon。
位於西雅圖的Amazon總部,
它的設計打造了一個
高度適宜步行的辦公空間,
也重振了當地的老社區。
再看看科技企業老大Google,
Google總部則表達了
混合功能社區的願景。
喬幫主雖然不懂建築,庫比蒂諾也並非是一個發達的城市,
但喬幫主從鄰居的經驗中看到了
未來的可能性。
於是有了現在的方案——
Apple Campus 2(以下簡稱「總部」)
總部選址加州庫比蒂諾,
由Foster+Partner的創始人
Norman Foster親手操刀設計,
江湖人稱——爵爺
項目佔地280萬平方英尺,耗資5億美元,將可容納13000名員工。
蘋果新總部到底有多大,艾菲爾鐵塔能在裡面愉快地打轉……
Foster貫徹了喬布斯的想法。總部創建了一個體面且具有足夠參與性的人文環境,將積極的力量帶到Cupertino的社區中,而不是單純是一個孤立自己、與周邊環境隔絕的大樓。
方案當然還是必須酷炫
外牆採用3000多塊
全球最大的曲面玻璃拼湊而成,
沒有一塊玻璃是直的。
辦公樓計劃建造4層,
室內要有博物館質量的水磨石地板
和完美打磨的水泥天花板。
斥了巨資必須帶綠色環保屬性
運作採用100%可再生能源,
包括太陽能和生物能。
太陽能板將佔700000平方英尺
為了達到溫室氣體零排放的目標,大樓將不使用空調,取而代之的是天然配氣系統,利用天然環境通風排氣。
20%建築,80%景觀
總部將會被田園景觀環繞,特別是果園果樹。同樣呼應綠色環保理念,樹種選擇也偏向耐旱類型,包括橡樹、橄欖樹。
喬布斯希望重建在上個世紀50、60年代
庫比蒂諾因房地產市場空前繁榮而消失的大片原始果園。
為了保持園區的地面綠化,方案將車道、車庫設置在地下。
工程進展
在建造期間,
除了庫克會頻繁地進出
這個項目視察工程進展外,
比他更為頻繁的是吃瓜群眾的無人機。
無需擔心混進工地被門衛攔住,
直接遙控個飛機過來航拍
看進度什麼的太爽了。
最新進展,
它的屋頂已經安裝好了。
帶著喬幫主霸氣的宣言,
飛向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的願景不遠矣!
つづく。
本人運營公眾號:【馬良行MAHOOOO】,歡迎關注~~~
好!或者不好?從審美的角度是仁者見仁的。不過從蘋果美學的角度,方案是完美的。從建築設計上,現代主意強調形式跟隨功能,考慮到蘋果新總部辦公的功能,並不完全是封閉的小辦公室,而很多的是以面向員工的生活,休憩,運動健身等開敞空間為主要功能的結合體(具體在哪裡看到的忘記了)。經典的著作告訴我們,建築設計首先是實用,然後是堅固和美觀。在不知道建築功能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有很多的結論,不過既然方案通過了,必然有它存在的意義,必然是各方權衡利弊後的最滿足業主的選擇,誰出錢聽誰的。不過也有報道說喬布斯不懂設計。這個方案抑或是完美主義者喬幫主的得意之作吧。BTW完美主義者喜歡圓形。
一個圖騰,一個偶像,一座宮殿。
這座建築的表現形式,如純粹的形體,龐大的體量,100米進深,無接縫連續弧形玻璃幕牆等,相比世俗建築,都表達了理念和力量上的全面超脫。蘋果選擇象徵意義大於實際價值的建築形式以及建築細節,塑造一個可供膜拜的實體,把自己變成了偶像。
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儀。
謝邀。作為正在學習的學生來說,第一次被邀請回答問題讓我既驚且喜。所以很無措的回答了一下。說的不太好還請見諒。
看到這個本來打算先去度娘一下它的設計出發點還有基地在哪兒的,但是題主說到只是從模型照片來看看,所以就放棄了。作為一個建築學習者,我個人覺得設計一個建築在對基地、社會條件、政策限制和甲方需求之後,接著要做的就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上進行設計。我想,假如我是蘋果公司的員工在這裡面,我願意嗎?從模型照片的鳥瞰來說,我是相當願意的,無論內外都是一片樹林,工作之餘出來伸伸懶腰也是一片悅目的綠色,心情也會舒暢起來。我曾經看到一個設計事務所的工作室就是一個半沉入地下的長條形辦公室,旁邊也是綠油油的一片,相當帶感。
假如給我一片森林讓我來設計蘋果公司的總部,我估計會弄成曲線建築在這片森林裡面環繞盤旋,當然只是說形式上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建築能在這裡面不突兀,能夠融入這塊兒地方,而且能夠最大限度的能夠讓員工和綠色空間零距離接觸。從這方面看來它做的也很好,因為這個圓環放在這裡毫無違和感,而我本身也很喜歡白色和綠色的搭配,所以色調很清新。
我估計這個建築有標榜環保意向,屋頂是太陽能板吧,看著很像。
再來說說內院,這是一個很大的休閑空間,單獨拿出來說的話,覺得尺度偏大,裡面就像是一個林子一樣,感覺中心部分不會經常使用,員工的交流用地一般也就是在內院邊緣區域還有室內了。旁邊的兩個平行長條建築應該也是他們的地盤吧,他們之間的連接用的就是我們設計的時候為了促進使用者的交流經常會採用的方式,大台階,小天橋,夾層和通高,我估計這個圓環的室內應該也會不少這類的。
最後,我想說,我看到的第一眼還真沒想到什麼太空船,而是想到了福建的土樓。越看越像。
抱歉,看到什麼寫了什麼,也沒什麼邏輯,學藝不精,還望指正。
我做建築設計的老婆說很難看,像福建的土樓...
路過,捎幾張compus 2 建設中的模樣。看到大家都在討論客家土樓,我只想說,凱歌如果可以等幾年,無極一定很有科技感。
推薦閱讀:
※全玻璃透明的蘋果專賣店如何解決強烈的太陽光射入問題?
※什麼樣的建築可以稱作「綠色建築」?
※建築設計行業有哪些值得向外行推薦的常識?
※景觀與建築設計中,怎樣才是好的生態設計?
※建築設計中怎樣才能做到簡約而不簡單?
TAG: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 | 蘋果公司 (Apple Inc.) | 建築設計 | Apple Par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