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幫年幼的孩子選擇朋友嗎?

姐姐孩子即將上學,小學不是重點而已。姐姐害怕孩子被別的孩子帶壞,在考慮購買學區房,並讓孩子晚一年上學,是否有必要?姐姐一直會幹涉孩子的交友問題,不是好孩子就不讓一起玩什麼的。姐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還三遷呢。自己想想如果我家孩子老是和愛吃糖愛打遊戲的孩子一起玩,好像也不太願意呢。


我想問問,有必要從小就給孩子選擇朋友,選擇交際圈嗎?


要做的是:

給他一個朋友圈的環境而不是給他選擇朋友。

在一個周圍孩子都去網吧,抽煙、爆粗口的大環境里,你是無法阻止孩子跟誰交朋友的。

但是假若孩子的家庭和睦,父母有固定的朋友和同齡的孩子,上學的學校父母都有正當職業,同學出身相同階層,對孩子的社交和發展是有良性影響的。

就算好的大環境里有一兩個壞孩子,你也很容易能夠和孩子進行討論,幫助他認清交朋友的準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樣說貌似有階級歧視的嫌疑,我還是匿了吧,但這是真實存在的,否則孟母何必三遷呢?


僅從現代心理學對人與人差異的形成的研究結果角度給題主一個答案: 玩伴,同學比父母重要

首次接觸類似的論題和研究是在耶魯大學公開課 &> 心理學導論
&> 第13課人與人的差異。

課上給出關於人與人差異的兩大發現:

第一發現

幾乎所有的心理學特徵都是高遺傳力 (high
heritability)。

包括IQ,性格, 感覺幸福度,信仰, 政治傾向,性取向。。。

[作者按] 高遺傳力 (high
heritability), 並不是說,父母的感覺幸福度是9 (從1到10), 你的感覺幸福度就會很高。 而是說你的感覺幸福度(3)和我的感覺幸福度(8)的差別在很大程度上是基因決定的。 也就是說, 一出生,感覺幸福度就已經有一個基本的底調了

也就是說,一出生,個體之間的幾乎所有的心理學特徵的差異,包括IQ,性格,就已經基本定調了。1970年代,這個結論剛剛露頭時,整個美國都非常抗拒, 認為生來就有差異的這個觀念,不符合美國強調的眾生平等的建國理念。。。


第二發現

所有非基因的影響都可以歸結到非共享環境

共享環境的影響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1a領養子之間的差異, 和他與一個陌生人之間的差異 相同。 如上例,我的7個孩子IQ是104, 我領養了一個孩子, 其IQ無法預知, 因為我的家庭(共享環境)對其IQ完全無影響。

該結論引起一片嘩然。 「父母重要嗎?」 父母當然重要了,但是只是影響50%, 因為他們是基因的提供者。 在之後的十幾年的教育中, 作為共享環境的一部分, 他們對孩子的IQ,性格的差異形成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了。
很顛覆吧, 具體的實驗,結論,解釋可以參考課堂上推薦的一部書《The Nurture Assumption》

《社會心理學》 David G. Myers Social Psychology (10th Edition) Pg184 – 185 也有類似的論述:

大量實驗數據表明, 基因只能解釋50%的個體差異, 家庭影響只有0-10%, 剩下的40-50%
是同伴影響決定的。

...

如果保持基因不變, 學校不變, 把父母換了, 基本上對孩子最後的成型沒有影響。

...

(這話不是我說的, 是Harris (1996)論文里的原話, 我只是翻譯一下)

What GS(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 implies is that children would develop into the same sort
of adults if we left them in their homes, their schools, their
neighborhoods, and their cultural or subcultural groups, but switched
all the parents around.
-- Judith Rich Harris (1996) 」

Where Is the Child"s Environment? A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 of Development

最後,父母還是有間接影響孩子的途徑:

1 擇校, 擇社區, 擇玩伴 -- 答題主

2 努力影響比自己小十歲的群體,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這些比自己大10歲的群體中得到正面影響。 -- 這也是我為啥在知乎努力回答問題的原因 ^_^!。


參考

Yale 公開課 (英文)

Open Yale Courses

公開課聽課筆記 (中文)

耶魯大學開放課程

David G. Myers Social Psychology (10th Edition) pg 184-185

The Nurture
Assumption: Why Children Turn Out the Way They Do

上不同學校的孩子是否會因為學校好壞,最後產生兩者工作後的收入甚至社會階層的差別,這種差別究竟有多大?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有哪些看似荒謬,其實很科學的理論? - 知乎用戶的回答


說一點我的經歷吧,從小到大我都是屬於比較內向的孩子,不太會主動跟別人交朋友,也不太會維繫較親密的關係。小學的時候有一個比較交心的朋友,但是畢業以後一直都是她來聯繫我,我很少主動去聯繫她。後來她全家都搬去了廣州,那個年代電話費是很貴的,所以慢慢我們就斷了聯繫。(不過後來我又通過人人網找到了她,但是畢竟中間七八年都沒有聯繫,重新聊天還是會有隔閡。)
剛上初中的時候我幾乎就沒有朋友,但是有兩個女生會主動來跟我說話。我的態度比較冷,但她們還是會找我聊天,給我講笑話,慢慢的就成為了很好的朋友。上高中以後,我們各自都去了不同的學校。我媽媽怕影響我學習,不讓我用手機,但是其中一個女生,我叫她小車,還是會打電話到我家來聯繫我。我媽媽偷聽了我們的談話,覺得小車是個壞學生,讓我不要繼續聯繫她。慢慢的和小車的聯繫也斷了。
我在高中的時候基本沒有很聊得來的朋友,大家在一起就是搭夥過日子的感覺,只要有個人可以一起吃飯,一起上廁所就行。至於其他精神層面的交流,就不奢求了。那個時候我很孤獨。高二時候的元旦,忽然收到小車寄來的明信片,只有短短的幾句祝福,但是我依然開心的要命。我也給小車寫了一張賀卡,用信封封好,打算買到郵票之後就給她寄過去。我把這張賀卡和小車的明信片小心翼翼的夾在厚厚的物理練習冊里,因為我怕放在書包裡面會被擠壞。結果還是被我媽媽發現了,賀卡和明信片都被沒收,我也只好作罷。
高三還剩二十幾天高考的時候我們城市來了場小地震,雖然震級不大但是大家心裡還是很怕。校長讓學生都回家。我坐在公交車上胡思亂想,忽然看到馬路上準備過馬路的小車。我拍著窗戶想跟她打招呼,但是她沒有聽見。這就是我最後一次見到她的情景。
再後來,我慢慢的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一個人吃飯,一個人上課,一個人逛街,一個人旅遊。其實,只要你不覺得奇怪,也就沒有人會把你當怪物。到現在,我很享受自己一個人的狀態。這時候,我的媽媽就會說,你怎麼總是一個人,一個朋友也沒有。開始我會還嘴,我本來是有朋友的,可是你把她趕走了。後來我就乾脆不理她,干自己的事情了。媽媽控制了我這麼多年,我抗爭了這麼多年,真的很累。現在我只等畢業後參加工作自己掙錢經濟獨立以後,離開他們。對於現在的我來說,這就是最好的happy ending。


沒有必要給孩子選朋友。呵呵呵。

因為無論怎樣,你都是會有意無意的給孩子選的。

父母的教育,或者養育者(老一輩,或者阿姨等與孩子最親近的人)的行為模式和教養方式,會決定他會在同一個朋友圈裡面交什麼樣的朋友。

所以父母無論怎樣有意識的給孩子擇友,最終會和那些人在一起,還是要看父母無意識時候在做些什麼的。

如果父母本身對自己沒要求。孩子很大的幾率裡面也是找朋友圈裡面那些對自己沒要求的人。那再怎麼選朋友圈都沒有用。


謝邀!家長們要認清一個現實,我們無法幫孩子選擇朋友,這件事上我們唯一的機會是在孩子比較小的階段(學齡前),通過給孩子選擇環境來大概圈定孩子選擇玩伴的範圍。

這個階段,家長其實有責任盡量選擇綜合素質較好的人群環境給孩子,比如選擇在什麼片區居住、和哪些有孩子的家庭走訪或一起外出玩、為孩子選擇什麼幼兒園等等,孩子在這個階段對周圍環境是全盤吸收的,他們也不太有能力跳出家長圈定的大範圍。至於孩子在這些環境中具體跟誰玩、被誰吸引、或是乾脆自己玩不理別人(三歲以下很有可能),家長最好少干預,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去選擇、去處理和玩伴的關係。

隨著孩子越來越大,家長對環境的選擇權以及環境對孩子的圈定作用就越來越微小了,比如題主這種情況,給孩子選擇一個學風還不錯的小學可能是家長唯一能施加的影響力了。


你根本干涉不了孩子交友。原因很簡單,你不可能一天24小時盯著孩子。

說個我自己的例子。我有一個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從大概3、4歲開始結交至今,她比我小一歲,我們以前是對門鄰居。這段友誼是我們一生最美好的事物之一,就今天,她還給我發微信,說她正在改作業(她在我當年就讀的小學當班主任),突然想唱歌,無奈五音不全,她就叫她的搭班老師(我小學時當過我的數學老師)唱歌給她聽,就想起來小時候她也是這樣讓我唱歌給她聽的,然後就跟搭班老師聊起了我們小時候的事,滿滿都是回憶。

我們這麼好的朋友,小時候也遭遇過家長的干涉。那時候我剛上學,她還沒上學,我爸覺得她比較瘋,怕我上學後還和她瘋玩影響學習。我爸倒也沒有強硬地禁止,只是發現她又來我家玩會表現出不高興,也不太同意我去她家裡玩。他家裡倒是從不干涉她跟我交往,因為我是一個「好學生」,學習好不說,到她家去玩還帶本書去「看」(只是裝裝樣子的)。

這點阻撓顯然無法與我們之間強烈的吸引抗衡,我們就偷偷在一起。

我們發明了很多暗號來傳遞「我爸爸已出門」的信息,包括關門聲、敲窗戶玻璃聲(我們當時住一樓)等等,後來上中學我搬到後面那棟樓二樓,我家窗戶對著她家的院子,就改成在我家窗戶處放置一個顯眼的物品、以及電話鈴響幾聲掛斷來傳遞信息。有時候我爸突然回家,我們也衍生出一些躲藏的辦法,比如她躲在柜子里、門後面等等,有時候乾脆從院子里爬牆爬出去,驚心動魄的。有幾次還被我爸逮著過,我爸倒也沒說什麼,她趕緊溜走,我該幹什麼幹什麼,可等我爸一走又再傳信號。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阻撓,反正我們的友誼之火是越燒越旺,我們開始規劃如何讓我們的感情地久天長,不要隨著長大而變得世俗化,變成比工作、比老公、比孩子的攀比關係,也不要因為將來地域上的距離而疏遠。那時候她爸爸為了鼓勵她好好學習,跟她說過如果將來我考上外地的學校,如果我們的生活水平相差很大,我們不可能維持友誼,於是我們早早未雨綢繆。

所幸的是,雖然兩地相隔多年,我們見面的日子屈指可數,但我們的感情仍然那麼純凈,彷彿沒有長大也沒有分開過。

我們也有過分歧。我上小學那幾年她很任性,每年暑假都要給我寫「絕交信」鬧一次「分手」,理由無外乎都是她不允許我跟別的某個她不喜歡的小朋友玩。我們倆跑到外面找個沒人的地方哭得一塌糊塗,為即將到來的離別而傷心,我們都是那麼地捨不得。每次都是我過幾天給她寫「求和信」,給她台階下,我也注意和她不喜歡的小朋友表面上保持點距離,然後我們又和好了。直到小學高年級的時候,有一天她跟我說她懂事了,再也不跟我耍脾氣鬧分手了,我當時那個激動,終於苦盡甘來了。

寫這麼多突然發現,我們小時候好自由,我們可以有好多小秘密,完全不在家長的掌控之中。不過,雖然現在家長有更多科技手段監控,我還是相信「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家長是無法干涉孩子交友的。

為什麼干涉這麼沒有效果呢?因為家長給的那些理由根本站不住腳。

比如我爸當年的理由,怕我跟她瘋玩影響學習,這完全沒有道理。我當時學習好就不是靠的用功,和她玩的時候也不是我的學習時間,她吸引我的恰恰是她和我不同的瘋玩性格,互補的性格也正是我們能和諧長期相處的法寶。何況,我爸自己還常常拉著我陪他玩電子遊戲,到後來的電腦遊戲,這時候怎麼不說影響我學習了。這麼蹩腳的理由,我能信服才怪呢。

再比如很多家長常用的理由,不跟壞孩子玩,這也是漏洞百出的

怎麼定義壞孩子?學習不好就是壞孩子?打人罵人就是壞孩子?有不良嗜好比如吃糖、玩遊戲就是壞孩子?有生活習慣問題的比如吃手、流鼻涕的就是壞孩子?

我想說,孩子一時出現這些小問題不是很正常的么?只要出現一次就被貼上「壞孩子」的標籤,這合理么?何況,對於這麼小的孩子,即使他們生活在很糟糕的家庭環境中,即使他們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小問題,但他們的內心是還沒有被完全污染的,還遠沒有到心理畸形且定型的程度,他們又能「壞」到哪裡去?又有能力做多麼「壞」的事?

何況,很多時候只是家長把自己的個人價值觀、甚至個人喜好強加到孩子的世界裡了。家長這樣做,孩子看到的是什麼?是不包容,是不接納,是非黑即白簡單粗暴地貼標籤。這樣的孩子很難學會接納自己以及客觀地看待問題,這樣的家長也一定沒有體會過接納自己的感覺,他們自己看待事物想必也是扭曲偏離的。

我老公跟我分享過,小時候他在和小朋友的關係中出現問題,求助他媽媽的時候,他媽媽總是很簡單粗暴地說:「這個小孩不是好孩子,我們不跟他玩了。」 然後就沒有下文了,而這樣常常讓我老公很困惑,還是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問題。於是他現在就會思考,如果路易將來遇到什麼情況前來求助的話,他會怎樣根據當時的情況給出適當的幫助。

我上小學的時候有兩個數學常常考不及格的朋友,我一樣平等尊重地和她們一起玩,也沒有因此成績下降,我父母也沒有干涉過。從小我就是這樣做的,只要一個人心地善良,就是一個值得交往的人,剩下的能發展到什麼程度就看緣分了,我不會給自己的友誼設置太多不必要的限制。現在也是這樣,我只保護好自己不被那些嚴重心理畸形的人傷害(其實他們也是受害者),其他的人我都是開放的,即使是別人曾經對我做過一些不那麼好的事情(只是那時他們能力不足),只要對方有改變且給我尊重(人以及人之間的關係都是動態發展的),我都能最終理解並接納(我也在不斷成長提升)。

做好人是一種能力,這能力和心理健康程度息息相關。很多人一開始對別人都是很好的,比如,我們把自己的某個方面的好給了別人,我們往往只習慣於這一種方式,於是毫無區別對待的把同樣的好給了所有的人。也許有一天,我們碰到一個不值得我們對他這樣好的人,我們就受到了傷害,這時候出於自我防禦,我們往往又完全退縮回去,對誰都不付出這個好了。其實我們可以做得更好,如果我們有能力識別哪些人心理健康情況堪憂、更可能會傷害到我們,我們學會在這5%的情況下特殊處理,這才是真正地保護自己,我們才有能力在另外95%的正常情況下繼續對別人好。所謂特殊處理也沒必要就對對方不好,只是我不對他那麼好了,我只付出我不會受到傷害的那麼多。


那麼,難道我們要接納包容所有的孩子,教育自己的孩子必須跟所有小朋友玩么?

當然不是這樣,如果孩子和某個小朋友多次玩都不是很愉快,尤其在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家長就沒必要非得把孩子跟那個小朋友湊在一塊。即,父母是否對孩子交友施加影響力,是建立在孩子需求的基礎上,而不是自己需求的基礎上。

有一個家長曾經問我,她的孩子才一歲出頭,最近幾次跟同一個小男孩一起玩的時候,總被那個小男孩搶東西時發出的一種奇怪的聲音嚇得大哭。這個媽媽倒是很包容,即使也有別的小朋友被這個小男孩嚇到過,即使她孩子一天被嚇哭八次,她沒有給這個小男孩貼上「壞孩子」標籤。後來溝通才了解,她之所以讓孩子多跟這個小男孩玩,不是因為跟小男孩家長很熟,只是因為這個小男孩和她女兒年齡最相仿,她覺得現在孩子好不容易有個玩伴,就比較主動地更這個小男孩及家人接觸。

後來聊著聊著她意思到,她是在為了找玩伴和找玩伴,這麼小的孩子其實沒有那麼需要社交,寧可少些玩伴也沒必要和讓孩子不舒服的玩伴玩。孩子非要選擇某個家長不喜歡的玩伴,我們要尊重;孩子不喜歡某個我們認可的玩伴,我們同樣要尊重。


當然我們不是說永遠不再跟他玩了,可以先找個合適的理由疏遠一段時間再觀察,也許過段時間又能相處愉快了呢,畢竟以前她倆也是能玩得不錯的。


總結一下。對於大一些的學齡孩子的交友問題,家長根本干涉不了;對於小一些的孩子,家長負責提供環境給孩子一個擇友範圍。收回那些站不住腳的理由,尊重孩子的需求,孩子有選擇/不選擇和某人玩的權利。


看到這麼多人都覺得不應該為年幼的孩子選擇朋友,我真是感到意外。


先讓我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再談談為什麼要為年幼的孩子選擇朋友吧。


小Z是我們幼兒園的一個小朋友,他的父母都是那種涵養特別好,智商情商都很高的人,是那種很典型的「別人家的父母」。他們對小Z的教育特別重視,孩子小小年紀,就特別善良正直,很願意幫助別人。


那件事發生的時候,小Z還不到六歲。


在一個很大的批發城裡,小Z家有個店鋪。有一天家裡沒人,小Z爸爸就把孩子帶到店鋪里去吃飯,後來,隔壁店鋪過來了幾個孩子,要帶小Z一起去玩。小Z爸爸一看,都是熟人的孩子,也沒什麼危險,就讓小Z去了。



那幾個孩子都比小Z大一點,差不多都是上小學的男孩。他們帶著小Z一起玩,看見了一個小女孩,大概三四歲的樣子,就慫恿小Z去掀女孩的裙子。小Z那時只有五歲多,在一堆大孩子的驅使下,就真的去掀了女孩的裙子。當時,好像被女孩的媽媽看見了,趕緊喝止,這些男孩子們就一溜煙跑了。


過了一會兒,小Z回到了爸爸的店鋪,在裡頭玩。忽然,店鋪里來了很多彪形大漢,他們看了一眼小Z,就開始一堆人圍在一起,把小Z爸爸按在地上,不斷地打。


一邊打一邊吼:「叫你不知道好好教孩子,這麼大就會掀女孩裙子了,真他媽是個小流氓,什麼東西……」


不到五歲的小Z,從來被保護得很好的小Z,就這樣看著自己視作英雄的爸爸,被忽然冒出的一堆人按在地上,不斷地打,不斷地打……


他清清楚楚地聽著,那群人打爸爸,是因為自己掀了女孩的裙子,做了「小流氓」。他沒有哭,沒有躲,直愣愣地站在那裡……他哭不出來。


第二天媽媽把孩子送來的時候,跟我們老師講了這件事,希望老師能夠多照顧孩子的感受。老師能夠怎樣去彌補這種創傷?


爸爸是孩子心中理所當然的英雄,是這個世界上最勇敢最有力量的人,也是最能夠保護孩子的人。這樣最偉岸的爸爸,被瞬間擊垮,孩子因此缺失的安全感,應該如何彌補?


很長一段時間,孩子都不願意和女性單獨待在一起,媽媽不行,奶奶不行,老師也不行,因為他覺得女性無法保護他。


當然,最後家長和老師都做了很多工作,來幫助孩子。這件事,最終沒有對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影響。但是,傷害畢竟存在過。


你看,在這件事里,惹事的幾個小孩,其實都談不上多麼壞,他們也沒有去做多麼惡劣的事情。只是去掀一個小女孩的裙子,搞一個惡作劇而已,並且,如果女孩家長沒有找上門來,他們對小Z,也只有很小的壞影響。等小Z長大,基於他父母的素質,他也不可能變壞。


然而,我們無法預料,這種父母疏於管教的普通孩子,會給自己的孩子,帶來些什麼。我們無法預料。

其實,還有一個更為極端的例子,基於當事人的隱私,我就不再列舉了。


我真的認為,我們很有必要為年幼的孩子選擇朋友。


不是去控制孩子,干涉孩子,而是一開始,就去幫他選擇可能成為他朋友的人。


你們以為,年幼的孩子,真的會去很主觀的選擇朋友嗎?


NO,NO,NO,他們只是選擇,離他比較近的朋友而已。


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對小學生來說,換座位就是異地戀了」。


學齡前更甚,家庭環境差異巨大,性格差異巨大,毫無共同點的兩個孩子,只要年齡差不多,一起住上一個月,都能成為好朋友。原因很簡單,低齡孩子就這樣,只要有人陪他玩就行了。


那我們應該怎樣為孩子選擇朋友呢?


一、三歲以下的孩子,家長最好是參加教育講座和工作坊,為孩子選擇朋友。其次是參加親子活動,或者在小區附近的花園裡,選擇教育理念相似的家庭。


這幾年,有很多教育專家,開始在全國各地開講座和工作坊。家長可以多了解,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去參加這樣的學習活動。一方面,有些在幼教界耕耘多年的老師,確實水平很高,在育兒上有很多經驗可以分享;另一方面,家長也可以在這樣的活動中,結識很多重視教育,自身涵養也比較好的父母。活動結束之後可以留個電話號碼,平常多聯繫。


孩子要去哪裡玩的時候,家長就可以約著教育講座認識的父母,一起帶孩子出來玩。以後玩得次數多了,孩子彼此也熟悉了,還可以約著一起到家裡玩。


其實,孩子和孩子之間,是很容易有矛盾衝突的,比如搶搶玩具啦,或者誰被誰撞倒之類的。這個時候,教育理念相近,家長處理孩子問題的時候就會比較輕鬆,心裡不會有疙瘩,孩子也不會覺得委屈。



有些家長喜歡帶著孩子跟自己的老朋友出去玩,可是每個人對教育的重視不同。有可能平常人品還不錯的大人,逗孩子的時候讓你覺得很不舒服;也有可能兩個孩子年齡差距很大,根本沒法一起玩;或者大孩子打了你的孩子,對方父母覺得口頭道歉就算了,根本沒顧及到你的孩子……


如果確實沒有去參加教育講座,家長們也可以從一些親子活動,或者小區附近的花園裡,認識一些小朋友。多跟小孩的養育者聊天,了解他們的育兒理念,覺得合適的就交個朋友。


二、幼兒園階段的孩子,父母可以從他現有的班級,幫他深化一些朋友。


幼兒園要好好地挑,從學校理念、教師素質和家長群體,都要很仔細地去考慮。


進入幼兒園之後,其實班裡最少還是有十幾二十個孩子。在這些孩子中,又分有男孩女孩。一般到了五歲以上,男孩主要和男孩玩,女孩主要和女孩玩。因此,家長在幫助孩子深化一些朋友的時候,至少要選擇一兩個同性別的朋友。


幼兒園開學了,自然會有家長會和家長微信群,父母可以通過這些方式來了解其他孩子的家長。也可以在孩子進入幼兒園一段時間之後,根據他的描述,來了解幼兒園哪些小孩教養更好,父母更重視教育,來選擇幫孩子深化的朋友。


其實,幼兒園能兩三個小孩子單獨玩的時間並不是很長。幼兒園活動很多,大家要一起唱歌跳舞吃飯,還要看書畫畫做手工,這些一般都是集體性的。放學之後,父母可以約自己覺得不錯的家庭,一起共進晚餐。吃完之後,孩子可以單獨在一起玩,他們之間的關係就很容易變得親密。周末也一樣,如果兩個孩子總在一起玩,會更熟悉,更信任和了解彼此。他們會覺得,兩個人不僅僅只是同學,更是「私底下」的朋友。


當然,孩子大一點,差不多四五歲,他們就會自己鬧著去同學家玩,不用你引導了。


三、小學低年級的孩子,父母可以進行引導,但是不要去干涉小孩交朋友。


如果父母教育得當,七歲之後,孩子會自信堅強,有一定的判斷力。


這個時候,父母主要從價值觀上來引導孩子。


如果孩子交了一個積極陽光的好朋友,回來說那個同學寫字特別認真,字寫得很好看。家長就可以說寶貝你想寫那麼好嗎?如果你想,你也可以的,只是你練的時間不夠,我們慢慢來。


如果孩子交了一個比較調皮的朋友,回來說那個孩子欺負了低年級的小女孩。家長就可以問孩子你覺得他這樣做好不好?如果你是那個小女孩,你會感覺不舒服嗎?


從價值觀上來引導,父母切記不要說教,也不要強迫孩子不能跟誰玩。


當孩子說出好朋友一些優點,父母千萬不要說「你看別人多能幹,向人家好好學習」,只要簡單地表示認可就行了。如果別人家孩子把零花錢拿去給清潔工奶奶買麵包了,父母只需要簡單地說一句「奶奶應該很開心」就可以了。


當孩子說出壞朋友的一些缺點,父母也不要立即評價他多麼不好,不要要求孩子跟他斷絕來往,而應該多聽聽孩子的看法。那個小孩子考試作弊了,你覺得他為什麼要作弊?媽媽想看你真的懂了多少知識,分數不重要。


如果父母真的寬容大度,願意站在小孩的角度來考慮問題,並且在價值觀上有正確的引導,那麼孩子也不是很容易被壞朋友影響的。只要他能夠分辨出那些不好的行為,不要去學習,就可以了。


當然,孩子交的朋友很重要。但是,家長應該要清楚,比起交朋友這件事,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童蒙養正,願您的孩子正直坦蕩,同時溫柔和善。


這是關於如何溫和而堅定的回答: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紅臉是不是非常必要? - 一念的回答


結合我自己的經歷來說一下。

我小時候交朋友的確有被父母干涉,他們總是不讓我和一些他們認為的壞孩子玩。現在看來,他們那時候的認為的壞孩子,基本上現在也和我一樣,都是普通人,沒有特別出色的也沒有壞人。

小孩子也不是完全的分不出好壞。比如小時候我爸爸很不喜歡我的一個女玩伴,我剛剛不了解為什麼,直到我後來發現她偷我的零花錢。這個事情也讓我明白了不是所有和我在一起的人,都不會害我。這個事情讓我學會了去分辨小夥伴是不是真心的在一起玩耍。如果剛開始我聽了爸爸的話,不和她玩,也許會更晚發現這個道理,發現的時候可能對我帶來的打擊更大。

家長不能代替孩子去經歷這些,學會自己去分辨人的好壞和意圖,也是成長中重要的一部分。

另外,家長在否定孩子的朋友同時,其實也是在否定自己的孩子,這會讓小朋友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損,所以即使覺得孩子交友不慎,也不要直接否定他。

所以題主可以放心大膽的讓孩子去接觸各種小夥伴,當孩子在與小夥伴交往的過程中遇見困擾,一定要及時解開他(她)的疑惑,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幫助小孩建立自己的擇友觀,如果發現他(她)實在跑的太偏,可以告訴他作為爸爸媽媽的看法,爸爸媽媽為什麼覺得這個小夥伴不好(比如某個小夥伴喜歡搞破壞,爸爸媽媽可以告訴寶寶我們不喜歡你這個小夥伴是因為發現他喜歡搞破壞,不尊重別人的成果,我們希望寶寶能做一個愛好和平,尊重他人成果的小孩,這樣別人也會尊重你)。

待到孩子漸漸有了自己的擇友觀,學會了分辨朋友之後,家長也不要說:「你看,當初我說不要和他(她)玩你不聽,現在發現他(她)不好了吧」這樣的話,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在這個過程中發現的道理,幫助他(她)分析,這樣孩子也能比完全自己摸索成長的更快。

以上是我自己的意見,如果有不妥的地方,歡迎大家指出來討論。


我小時候有一個非常鐵的小夥伴,她叫秀梅,我至今記得她身上的味道,像是剛削好的鉛筆的味道。


她成績不好,家裡人也不太管她,父母只管她弟弟,但是家裡賣建材的,她零花錢並不少。

我當年也是差不多的狀態,我哥哥是家庭重心,爸爸要去工地上看著工人,我媽常年在麻將桌上。

我的周六周日,就是被我媽鎖在家裡,一個人看電視度過的。


直到遇見了秀梅。


有了她,生活突然變得那麼有趣。

她經常騎著自行車,穿過大半個城市,帶著我去動物園,我們一起喂蘿蔔給狼吃,餵雞肉給老虎吃,就那樣隨便的揮霍著零花錢。


她教會我騎自行車,一個個炎熱的夏天下午,我們倆在大樹蔭下,一遍遍練,可是我學得好慢,我學了好久,她就一直幫我扶住車,很耐心得看我終於學會,笑得異常大聲。


我們倆都愛畫畫,都一起參加繪畫興趣班,我們會比誰畫得好看,誰更厲害。


她教會我化妝,偷東西,是的,去各種店鋪偷東西。我那時候才知道,原來不花錢還可以拿到東西。每次都是我跟店家聊天轉移店家注意力,她去偷。偶爾我也會試試。


我們倆最經常的相處方式,是去她家玩,她家是一個很大的院子,院子里堆放著建材,門口有一隻母狗,叫麥基。

麥基對秀梅很忠誠,也很乖。麥基也許是我出現之前,秀梅唯一的玩伴。

我們總想帶著麥基出去玩,可是麥基只要走到院子門口,就不願意多走了。似乎看門是多麼神聖的天職。


我還記得有一天,秀梅哭著跟我說,麥基病了。說麥基太興奮,被她爸爸的摩托車刮到一下,下面一直流血。

那次以後,通過秀梅的奶奶,我們才知道,原來狗也會來大姨媽。

三個月後,麥基生了一窩小狗,據說是隔壁老王家小土狗的種。


後來麥基死了,被人用打狗槍射死在門口,秀梅哭了很久,屍體的樣子,她一直忘不掉了。

她們家又養了一隻狗看門,叫麥克。但是秀梅再也不喜歡任何狗了。

我和秀梅一起經歷了那麼多事,我天天在家會一直提起秀梅。

終於引起了我父母的注意。

他們知道了秀梅家在哪,認識了她父母,然後就開始慢慢抵制我們倆來往。

尤其是我媽。

我媽覺得秀梅是野孩子,脾氣也很古怪,成績又很差,小小年紀還懂得化妝,對我有很不好的影響。


可是我不那麼覺得,我覺得她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終於有了一個姐姐,能帶我玩,教我長大。


我媽為此打過我,讓我發誓再不跟秀梅來往。


於是我們倆相處就都變得偷偷摸摸的。

她再也不能來我家,我不能在家裡提起她,我們倆盡量出去外面玩,也經常吵架。


最後我也不記得是什麼原因。

秀梅和我吵得很厲害,最後不在一起玩了。

每次我們一吵架,都是我去找她玩,找她和好,可是這一次,我學會了她的倔脾氣。


後來,小學畢業。


再後來,初中見過她,在其他班,但是已經不打招呼了,她總是一個人,穿著不太合群的衣服,臉上表情很酷。


再後來,她也許是去讀了中專,而我爭氣考上了重點高中。

直到現在,我再也沒有她的消息,畢竟已經不在一個圈子裡了。

只是,我很感激她陪伴我度過的那些下午,太陽毒辣辣得照在我們身上,可我一點不覺得熱。我只覺得好開心啊,終於有人陪我。


我很希望我媽當時沒有阻止我們來往。也許我還能有她的消息。


因為孩子是有本性的,我和她因為本性不同,最終註定會漸行漸遠,我最後沒有被她影響,她也走了自己的路。


她是我生命中一段重要的陪伴,我們最終會各自離開,可是我多想,在我還能見到她的時候,能客氣而友好得打個招呼。


可以給孩子選擇交際圈,但朋友就不需要了。


放著!讓我來!!我的首答獻給你!!!

有次孩子又說新學期新朋友怎麼怎麼地好時,我問二年級的仔兒:
仔,你的好朋友們是不是成績都很好啊?
仔兒得意地脫口而出,來了句:
我交朋友不看他們成績好不好!
當時那霸氣就鎮住了老子!我已腦補了下一句!
還好,仔兒還是得意地補了一句:
只要我們玩得來!


嗯~~對此,老子很滿意!(^o^)/YES!


我覺得你姐姐是真懂的人,是的,非常重要,為孩子選擇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和團體/群體,其影響遠遠重於家庭教育。所以有錢就盡量吧,沒什麼好說的。

至於能否干涉具體的和誰交往,我覺得年幼的孩子還是可以的,但是確實不是長久的,隨著孩子長大,這種干涉反而會產生逆反,孩子偏要跟你不喜歡的人在一起,就傻眼了。

所以,搬到一個社區,一個學校,那壞孩子是少數不是主流,那麼就自然不需要干涉了。而孩子的行為和追求,也反映了家長的素質。實際上,你是在選家長,選家庭,選生活方式。從小到大的朋友,基本上決定了你孩子的觀點和態度。孩子恰好喜歡跟玩遊戲的孩子一起玩,就會覺得玩遊戲很重要,家長不讓就關係緊張,沒什麼可說的,堅決搬家。

經濟條件不好就比較麻煩了,沒有選擇,只能看孩子自己交友運氣...都說社會等級會固化,這就是原因。


我會的。
選擇的標準到不一定和題主一樣。
首先,暴力的孩子,刪。
過於寵溺的熊家長帶出的孩子,刪。
低俗無比滿嘴髒話的孩子,刪。
這是我能力範疇內應該給予我孩子的保護。
至於是不是重點學校,讀書好不好,出身如何倒並非那麼重要。少年朋友更多是意氣相投,共同成長。


孩子到了青春期,開始自我認同了,如果之前從父母那裡過得的認同不夠,會影響孩子對自我的認同,這個時候只能從別的地方過得認同,譬如崇拜明星、結交相似心境或者感覺有力量的朋友,把別人身上值得自己模仿的部分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

這個過程中,有可能孩子吸收到了別人的優秀,助成了自我,也有可能因為本身自我不清晰,很容易被帶入歧途,這是父母最擔心的。

如果一味地把孩子從「負能量的朋友」拉回來,看不到孩子的需要,那麼孩子會表現叛逆,往父母希望的相反的方向發展。
如果父母知道孩子的真實需要:是為了搭建關係尋找歸屬感、是為了尋找支持系統獲得力量感、是為了確定自己在群體中的位置、知道「我是誰」,那麼父母會去認同孩子的需要,引導孩子去認同朋友們身上的優點。孩子認同自己是一個正性的人,有正確的價值觀,他就不會被帶入歧途。

一切的基礎就是調整親子關係,使孩子信任父母。關係不好的時候,講道理只會讓孩子反感,尤其是否定孩子結交的朋友,就相當於否定了孩子本身。


看到@YoYo老師 的回答, 以兒子的經歷來回答這個問題,在他1歲半至4歲期間,瘋狂的迷戀小汽車。奶奶在我們家裡住的日子每天至少3部新的小汽車做玩具,但凡出門就帶到賣汽車的柜子前讓孩子隨便挑選。可以想見,孩子根本不珍惜,每天在兜里裝滿滿的小車去幼兒園分給大家玩。先生送孩子進園,很被震撼,所有的孩子像見了剩蛋老人似的一窩蜂湧過來要小汽車。我和先生既攔不住奶奶買,也攔不住孩子帶車去分(奶奶非常得意地說,孩子雖然小,也知道只要有好處,就能做孩子王。只要我孫子高興,這點錢算什麼~ 所以我們反對,奶奶就幫孩子偷偷帶出去)
剩蛋老人的工作持續了大半個月,有天突然停止了。 晚上睡前聊天時,我抱著兒子問,怎麼不分車子了??
兒子鬱悶的回答我:那些拿我車子的人,都不是我的朋友。他們拿了這麼多車子,只有Jamie 和Ethan 會拿回來和我一起玩。而且那些拿了車子的人還會跑來把我自己的車子都搶走!! 哇嗚嗚嗚嗚! (真是哭了,而且很傷心)

那次事件之後,小夥子對自己的朋友圈有想法了。進入小學以後,他介紹我認識的他的朋友,家境品性也基本跟我們家庭差不多。
前些日子他還教訓他妹妹:你穿漂亮裙子,才愛跟你玩的,不是你的朋友,她們只是喜歡你的裙子!想要別人喜歡你,你就要be nice!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古人誠不欺我,孩子也是社會人,也會自己吸引家境和天性相近的朋友。


有必要啊,只是方法不同。

你讓小孩天天能接觸到壞孩子,然後勒令他/她不去交往,做不到。
你讓小孩天天都接觸到好孩子,那他/她連認識壞孩子的機會都沒有。

孟母三遷,遷的是環境。


「相信孩子,相信吸引力法則。」


相信許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經驗,似乎每個班集體都有一個特別愛說話愛張羅,一個特別悶特內向被欺負,一個特別受歡迎的女孩子……好似每個班級自成一格小社會,到哪裡都有好孩子,到哪裡都有折翼的小天使,咳咳。


沒錯,的確要防止孩子誤入歧途,但是要相信孩子自己有自己的判斷。孩子的個性,在家裡受過的教育,甚至融入集體時候發生的種種事件都會影響孩子,影響他在班級內的位置,甚至影響他的性格和成長。但是為啥不反過來想想,孩子自己作為一個有生命有力量的個體,他也會對被人產生影響呀。他的一舉一動必然也會吸引來和他投緣的人,(畢竟才6歲沒那麼嚇人)別把孩子想得那麼脆弱好不?如果要說影響的話,最重要的影響還是來自孩子的原生家庭。


把屬於孩子的生命經歷,還給孩子自己,讓孩子自由生長,他自然能得到他想要的,以及他需要的。作為家長這邊,也許更多的應該是一份淡然的信任和堅定的支持,讓孩子無論在家以外的地方經歷了什麼,這裡總是他的避風港。


題外話,我朋友他們家的孩子就是個愛吃糖又愛打遊戲的機靈鬼。他完全繼承了我朋友的「種種惡習」,但是還是討人喜歡得不得了。小傢伙還推薦我遊戲來著,一看還是開發邏輯思維的APP遊戲。這不是挺好噠?


畢竟孩子的本性是純良美好的,糟糕的是帶有成見的成年人對他們過早地、惡毒地判斷,好嗎?!

什麼好孩子壞孩子的,最討厭了!!!


不要選擇朋友,但要選擇環境!!


可以選擇朋友圈,但不過度干涉孩子交朋友

父母替孩子選擇環境,選擇朋友,是源於內心的一種擔憂:擔心孩子在「不好的環境」被「壞同伴」帶壞。父母們都希望自己孩子身邊充滿「好榜樣」,可以給他們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比如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而一旦出現「壞榜樣」,就希望盡量幫助孩子屏蔽掉,避免孩子學壞。但事實上家長會發現,你無法給孩子打造一個「真空環境」。父母試圖通過為孩子屏蔽掉「不好」的夥伴,來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可能也是不現實的。我的觀點是,可以給孩子選擇朋友圈的環境,但不過度干涉孩子選擇朋友的自由及交友的過程。

朋輩影響有多大

在心理學中,「跟別的孩子學壞」可以用一個專有名詞來形容:朋輩影響。朋友對孩子的影響力確實非常大。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當周圍的朋友表現出不良行為習慣時,孩子或出於好奇,或出於朋輩壓力,可能會效仿,跟著「學壞」,試圖更好地融入這個集體。然而,朋輩影響是一把雙刃劍,它也可以給孩子帶來發展、成熟的機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除了初期許多技能由父母手把手教授以外,之後的絕大多數能力都通過觀察周圍習得。美國波士頓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Lawrence Cohen)說:「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歸屬感,需要被歡迎和接納。我們觀察別人,從中得知做什麼、不做什麼。」相比於家庭,學校是一個更為複雜的環境,裡面存在著更多的人際關係,去學習如何解決和克服這些困難,是孩子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

「好孩子」和「壞孩子」的標準

對待孩子交朋友的問題,父母盡量不要帶有有色眼鏡、按照自己的意願、用成人的評判標準來簡單粗暴地把孩子的朋友分類。比如,有些父母會覺得學習成績好,乖乖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學習成績差,行為習慣差,家庭出身差的孩子就是「壞孩子」。心理學家科恩曾說,「孩子們也有著不同於我們的價值觀和喜好」,所以家長可以嘗試著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用孩子的角度來看問題。其實並不存在絕對的「好孩子」和「壞孩子」,與分類相比更重要的是引導孩子分場合,從多角度客觀辯證地去看待和評價同伴們。另外,「好孩子」一般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這種單一的交友環境會令孩子失去發現同伴許多其他方面閃光點的機會。因此,家長不妨鼓勵孩子多嘗試參與不同場合,與不同類型的朋友接觸,從他們那兒獲得不同的感受,學到書本以外更豐富的知識。

父母該如何引導孩子交朋友?

除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外,我們也要記得「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作為家長與其去過分干涉孩子交友,不如充分發揮父母對孩子舉足輕重的影響,幫助孩子培養判斷能力,增強「免疫力」,成為一個可以吸引到更多優秀朋友的人,甚至去感染周圍的人也變得更加積極向上。

美國珀杜大學數十年的研究發現,孩子們會選擇成績或其他特徵與自己相似的人做朋友。這個選擇和影響是相互的、循環的:孩子「被帶壞」往往並不是完全由於同伴的壓力和簡單的「模仿」。更多是由於孩子強大的好奇心、探索欲與自我控制能力不匹配造成的。一味地把「罪責」推卸到「不好」的同伴身上,並斬斷孩子們的交往,未免有失公允。

父母們常常擔心,朋輩影響會取代自己的影響力,漸漸孩子會變得「失控」。但事實上,大量的心理研究表明,父母的影響甚至到(孩子的)青春期都至關重要,尤其是在親子關係良好的情況下。因此,積極與孩子建立起平等、互相信賴的親子關係,比簡單粗暴地替孩子選擇朋友能更有效的引導孩子正確的交友。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1、給孩子自己選擇朋友的空間和自由。孩子只有在反覆碰撞、衝突、矛盾、協商、交換、合作等種種體驗中才能發現與人交往的規則,學會體驗別人的情感,這些方面的成熟發展也為孩子以後邁入更複雜的社會做好準備。

2、尊重孩子的意願,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家長支持孩子的社會交往、尊重孩子的擇友選擇,有助於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化被動干預孩子的交友為孩子主動與你分享他的朋友。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更加信賴父母,父母還能更全面的了解孩子最真實的想法,對症下藥更好地引導孩子擇友。

3、鼓勵孩子多與不同的夥伴相處,豐富學習的機會。孩子正處在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學習社會行為規則和社會交往技巧的關鍵期。有研究表明,與不同發展水平和成長經歷的同伴進行遊戲的孩子,具有更好的包容性,能夠理解和體諒別人的心理狀態,具有更強的組織和領導能力。因此,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社交圈的多樣性,多為孩子提供一些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可能性。

4. 適度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即使發現孩子的朋友有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也不要急著強制將孩子與他們隔離,不妨了解一下孩子的想法,引導他從多角度客觀地觀察和評價一個人,讓他勇敢承認並清晰認識到朋友在某方面的不足,而不是盲目效仿朋友的一切舉動。此外,可以將孩子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朋友的優點上,學會去欣賞讚美別人也是孩子邁向成熟的一個標誌。甚至可以主動邀請孩子的朋友們來家裡玩,主動參與他們的互動,這不僅可以更真實地了解到孩子朋友的情況,給予及時引導和教育,還能夠進一步穩固互相信賴的親子關係以及孩子與朋友間的友誼。當然,如果孩子與一些存在原則性問題的朋友走的很近時,家長需要當機立斷採取行動,向孩子說明問題的嚴重性,讓他能夠理解你的舉動。

可憐天下父母心,家長總希望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環境,讓他們茁壯成長。但我們能護他們一時,無法護他們一世。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擇友方面,家長應該是與孩子共商大計的「軍師」,而不是說一不二的「將軍」。真正的保護是幫助他們建立起是非觀,培養他們適應環境的能力,解決矛盾糾紛的能力,以及求同存異坦然地接受包容與自己不一樣的人和行為,並從中發現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


一般來說幫這個忙不出三個月就沒朋友了
然後那群人會傳出:xxx有個神經病一樣的家裡人,估計他也是神經病。


小學的時候,有一次我媽問我,你在班裡有幾個朋友?我們班60個人,我告訴我媽,我有60個朋友。其實現在回想,小學的我說得上是朋友的還真沒幾個。我歲數小,比同屆人小2-3歲,4歲念的一年級,沒有念幼兒園,現在回想起來很多我媽對我的教育方式我也覺得當時的我能有朋友才怪,我媽對我的朋友一直處於一種保護和選擇的狀態,比如我討厭廠長的女兒,她卻特喜歡我跟那女孩接觸,那女孩就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而且在小孩的圈子裡她永遠是公主,因為廠長的司機的兒子是她最忠實的護衛。
一直到初中,我也沒有一個能說得上話的閨蜜。 直到我認識了一個家人特別反對,包括老師也反對的朋友。 這麼說吧,認識她之前我是年級前五名,認識她之後我很快就年級倒數。認識她之前我是所有人心中的乖乖女,認識她之後我燙頭髮,用初中生拙劣的眼光買誇張的衣服(請叫我非主流),她大概是所有人眼中那個帶壞我的人。她家住別墅,我家住老式廠區房,她爸現在開獵豹,當年開的是奧迪A6,我媽當年開自行車。
但我想說,我真的很感謝時光讓我遇見了她,時光讓我成長又讓我跟她慢慢幾乎斷了聯繫。
如果不是早早的遇見了她,我的人生絕對沒有現在過得這麼舒心,我的心態也不會像現在這樣我天天自嘲太心寬導致體胖。
這麼說吧,我媽剛生下我就離婚,一個人帶我其實是有點偏激的。她的家庭,是我見到的第一個略正常溫馨的家庭。在我媽騎著自行車去她家別墅尋找離家出走的我的時候,她的父母只是很理解的勸慰我為父母考慮,她自己也說她父母經常說要她多照顧我,在這裡感謝她開明的父母(或許也是對她的一種無奈,她比我還瘋),我經常去她家,她父母對我很善意(很明顯不是虛偽的善意),當時我媽也已經有些偏激了,我當時其實也是青春期,幹了不少混賬事兒,她偏激的認為全是這姑娘帶壞的,但是我當時特明白:我曠課只是討厭老師和我媽的嘴臉,我離家出走是不想回家見到一張苦瓜臉,我喜歡去她家,我喜歡她家溫馨的氣氛,我喜歡曠課,不用見到老師總是哀憫的看著我,我特別討厭老師和我媽看著我的哀憫的眼神,在他們眼裡我就是離異子女的可憐結局,連我媽自己都這麼認為。
她當時大概覺得全世界都是我,她經常說我是她願意男朋友都可以跟我共享的閨蜜。私心的說當時我覺得她的男友我可以跟她共享但是我的男友她才不能染指。嗯,挺幼稚的。認識她的時候,13歲。14歲,我跟她一起轉學,她轉到她的老家,她是因為被開除,我也是,我去了我媽老家的縣城裡念書。我跟她還是有著相對距離來說最為密切的聯繫,一有機會就見面,一能用電腦和電話就跟她聯繫。從14歲到18歲我認識的所有稍微親切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我說的這位閨蜜。
說了很多她對我所謂的「負面影響」,其實,是她教會了我怎麼跟朋友相處,怎麼交朋友,怎麼認識朋友,她帶我接觸了她的從小接觸的朋友的圈子。所以很稀罕地是,14歲那年轉學我竟然很快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而且這個圈子至今還有聯繫。我現在能回想的到的從小到大接觸的能稱之為朋友的人第一個是她,第二個就是轉學後接觸的人,然後有了第三個,第四個…… 可以這麼說,她對我的人生最大的幫助就是:她打開了我交朋友的門。這個門,我媽或者說其他長輩是不可能打開的。
感謝她,讓我有了現在的生活。
去年大學畢業,很快定居北京,每個月都會和朋友閨蜜「酒肉聚會」,這裡不是酒肉朋友,現在的朋友圈常聚的一個是認識9年的閨蜜,一個是認識5年的閨蜜,一個是認識3年的男性朋友,還有我相戀5年已婚的老公,我們幾個在北京也算滋潤。
現在我媽已經開上了SUV,住上了新的房子(在這裡感謝房產前幾年價格飆升對我的家庭的物質改善),偶爾也會問我當年那個閨蜜如今過得怎麼樣,我說她老公接管了她爸的錫礦,她開了家飯店,而關於我和她,從高二那年她任性的非要輟學然後她爸強硬地把她塞進軍隊之後,就慢慢走向了兩個世界。


推薦閱讀:

有一個妹妹是怎樣一種體驗?

TAG:教育 | 家庭 | 孩子 | 家庭教育 | 兒童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