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願意沉浸在負面情緒中?
明明知道這是負能量,卻一遍一遍的體會當時的痛苦,沉浸在負面情緒當中不願走出來。
在精神分析理論中,有一個詞叫做「強迫性重複」,意思是說人傾向於不由自主的重複一些早年的創傷性體驗,比如曾經因為被羞辱的孩子,當他成年後,他會不斷無意識中去創造曾經被羞辱的類似場景,然後會被再度羞辱;曾經因為媽媽抑鬱而不能得到很好照顧的孩子,當他成年後會不斷與受苦的女人交往,從而不斷重複曾經需要不斷照顧母親時痛苦的那些體驗等。
其實,沒有人願意讓自己一直重複體驗那些痛苦的體驗,但是,如果沒有人幫助,又很難從那些體驗中逃出來,這是因為:
1、那些體驗是熟悉的,即便那是讓人痛苦的體驗,但是因為它熟悉,所悉我們還是願意不斷重複它,因為熟悉可以帶來安全感。對於那些可能會更舒服的方式,我們理智上知道可能會更好些,但是因為在成長中沒有積累起相關的經驗來,所以,很難讓自己去試一試新的方式,所以被限制在了舊有模式中,不斷重複體驗到不舒服的體驗。
2、人傾向於以自己曾經經驗到的模式去評估和感受現在的環境,比如,如果一個人在成長中總是被父親批評,他因此對爸爸有很多的恐懼,那他長大後,可能就會對權威有類似對父親那樣的恐懼,所以,當他面對領導時,可能會被得很緊張,生怕做錯什麼被批評,可是越緊張可能會越出錯,於是真的導致了領導批評他,於是這就進一步驗證了他最初對領導的恐懼:權威是可怕的。其實,這個結局的產生,有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 導致的。這個過程,在精神分析里,叫做投射性認同。
3、有時候一些負面的情緒會帶給我們自己 一些特別的滿足,比如一個人在成長中當他遇上困難,比如生病,就會吸引父母幫助照顧,他可能就學會了用讓自己受苦的方式吸引來自外界的關愛。也就是說受苦成了他自己的某種資本,可以吸引別人關愛他,或是他就可以因自己在 受苦而感覺具有某種特權,可以責備他人等等。這是在婚姻中常常會看到的現象,比如女人為家付出了很多很多,後來男人出軌,女人曆數男人的不是,卻不知道,她的付出背後,暗地裡可能有許多是對男人的指責:你不如我能幹,不如我負責,男人雖說不出什麼,但這暗中流動的責備,可能恰是他出軌的一原因。
4、某些痛苦的體驗曾經帶來過保護,比如當一個孩子被批評,他很傷心,於是他減少了與別人接觸,從而幫助自己遠離那些不舒服的體驗,這在他成長中,至少在那一刻,對他是有保護意義的。但是隨著年紀長大,這樣的方式可能會讓他的社會功能受損,於是帶來了新的苦惱,於是他又陷進了新的不舒服體驗中。如果他一直沒有辦法找到更有效更有建設性的人際方式,可能他就會不斷陷在各種各樣的苦惱里。
5、不斷重複體驗痛苦發生時的情景,也是我們內心處理痛苦的一個方式,不斷重複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不斷試圖改寫的過程。比如經歷地震後的孩子,有時會看到他們不斷把積木搭成高樓,再不斷推倒它,這實際上就是他們將自己 不斷帶回到創傷情境,並在不斷重複中消化代謝那些恐懼悲傷,並在不斷的重建中重新找回控制感的過程。
若要改變上面的這些情況,需要做出很多努力,首先需要積累足夠的勇氣做出改變,因為任何改變,對我們來說,可能都是一次冒險;其次需要在改變中積累經驗,哪怕是改變中的一點點經驗,都可能讓我感受到改變並不像幻想中那麼可怕,這一點點成功的經驗就可能帶領我們再進行更多的探索,從而引發更多的改變,最終可能完成內在模式的重新塑造,將自己從舊有痛苦模式中解放出來,也就脫離了那個在痛苦中的循環,從而完成對過去創傷的修復,用新的,更適應的方式去生活。
人們願意沉浸在負面情緒中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負面情緒通常並不能簡簡單單地想擺脫就擺脫,而是需要面對和處理;二是負面情緒的確有它們存在的意義。
雖然,負面情緒對每個人來說都不陌生,但我們可能不夠了解這些與我們朝夕相處的情緒。其實,沉浸在有一些負面情緒中可能真的對自己百無一利,但更多的負面情緒是具有它們獨特的價值的。
來和大家聊聊負面情緒——哪些是值得引起警惕的,哪些是有其獨特的用處的,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我們的負面情緒。
你真的了解你的負面情緒嗎?
說到負面情緒,我們腦海中可能會立刻蹦出一些常見的:悲傷,憤怒,厭惡,尷尬……之所以把它們定義為「負面」,是因為這一類情緒體驗是不積極的,它們讓人不適,嚴重時還會干擾日常生活和工作。
1. 比起正面情緒,我們擁有的負面情緒種類更多
心理學家ShaverPhillip和他的同伴參考了早前的情緒理論和自己的研究結果,將人的六種原始情緒及由它們衍生出的多種次級情緒繪製成了樹狀圖表,從中可以發現,我們負面情緒的種類超過正面情緒的種類。
這其實是由進化決定的。因為,無法對有利事件產生積極情緒遠不如無法對負面事件作出反應得當來的嚴重——前者可能妨礙我們變得更幸福,但後者卻會危及生命。
2. 感受到多種情緒的人比只有正面情緒的人健康
生活的本質是複雜的,既有積極的事情,也有消極的時刻。因此,完全沒有負面情緒是不可能的,而如果有人說自己只會開心,從不傷心、沮喪,那麼他們其實是無意識地壓抑了自己的負面情緒。由於情緒不會真的消失,所以它們的影響也不會消失。甚至,迴避感受這些情緒會使它們對身體和心理健康造成更大傷害(Lefkoe, 2014)。
研究還指出,從健康角度出發,比起一味地「開心」,更重要的是情緒的多樣性。Quoidbach等人的一項樣本數量龐大的研究調查得出,能感受到更多種類情緒的人比那些只是感受到很多正面情緒的人更健康,更少被診斷出抑鬱。
3. 負面情緒觸發行為改變
上面提到,負面情緒在進化層面上有重要意義,它們既有快速預警的作用,又是一種保護機制。時至今日,負面情緒依然被定義為一種行動信號(action signal) 。而相對的,正面情緒就不具有同樣強烈的行為導向性。因為,相比起追逐更多快樂的動機,我們擺脫眼下的難耐的痛苦的動機往往更加強烈。
當沉浸在以下兩種負面情緒中時,你可能需要警惕
社會家Elizabeth Bernstein指出,的確不存在積極的一面的負面情緒,她稱它們為「空洞情緒」(empty emotions)。其中,最典型的兩種是無望感和無價值感。
無望感(hopelessness)
無望感顧名思義,是一種染上了濃郁的絕望的情緒,它不基於某個具體的情境或某段特定的時期,而是涉及對整個未來的消極預期。
人之所以能夠且願意付出努力改變我們的生活,是因為一個信念,即「我們的行為會產生特定的結果,掌握這其中的聯繫,可以讓我在未來通過行為達成目標。」因此,希望感是一種生活的必需品。
可如果這一信念遭到破壞,我們就失去控制感,產生「怎麼努力也沒用」、「希望的不會發生」的預期。如此一來,我們可能會放棄採取行動。更糟糕的是,放棄嘗試和努力可能導致我們的預期成真,形成惡性循環。
因此,有種與無望感密切相關的行為叫習得性無助——本來可以採取行動避免惡果,卻選擇相信痛苦一定會到來,放棄任何反抗。習得性無助,就是這樣一個無望感的籠罩下的,讓人一事無成的魔鬼。
無價值感(worthlessness)
無價值感是一種自挫性的情緒,來源於沒完沒了的自我批評,認為自我的存在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被這種情緒困擾的人可能因為無法看到、認可自身價值,而不由自主地去追逐財富、權力、名望這些普遍被認可的外在事物。
然而,即使他們擁有了這些,內心依然是空虛的,僅憑這些世俗定義的「價值」,是無法填補這種自我的無價值感的。
同時,陷於無價值感中的人還可能通過取悅他人、獲得他人認可來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但這種完全建立於他人的評價和反饋之上的脆弱的價值感,著實不堪一擊。我們過去文章中多次討論過的討好型人格就與這種無價值感息息相關。
這無疑是一種使人痛苦的情緒,它令一切努力認可自己的行為都顯得徒勞,讓人迷茫且空虛,似乎找不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空洞情緒最大的共同點,也是它們缺乏積極意義的原因是,它們脫離了現實,不基於真實發生的事件或客觀事實,且往往是長期的、難以調節的——它們承載著一種虛無的悲觀感。因此,空洞情緒很難引起良性的行為改變,畢竟它們不僅來由不明,且我們不論做什麼,都緩和不了這些難耐的情緒。
此外,「我感覺毫無希望」及「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也是許多抑鬱症患者日常的感受。因此,如果你覺得自己符合以上的描述,並且長期浸泡在這兩種情緒之中,那麼你需要提高警惕,去尋求一些專業的幫助。
有價值的負面情緒是一種信號,可以適當適時地讓自己沉浸其中
除了應該警覺的空洞情緒以外,大多數負面情緒都有它們存在的價值。我們以四種常見情緒為例,來跟大家分享一些負面情緒的功能:
1. 憤怒(anger): 一個保護者,讓我們明確自己的界限
憤怒是一種能量很強的、作用於保護自己的情緒。在我們的利益或安危受到威脅時,我們就會憤怒,這是我們受到侵害時最直接和真實的反應。這種侵害可能包括對我們的自尊、個人邊界、人格、權利和利益等等方面。
憤怒使讓我們的關係不建立在權力鬥爭、投射和過度糾纏之上,如果沒有憤怒,我們便無法在關係中建立健康邊界。當憤怒提醒我們自己受到侵犯,需要抵抗時,如果我們成功保護了自己,這種情緒就會消散,而如果我們壓抑了憤怒或是未能捍衛自己,憤怒才會造成不好的後果。
比如,伴侶過度干涉你交友,還強行查看你手機時,你可能會憤怒,因為你的邊界遭到了侵犯。此時,Ta或許會用「我們彼此相愛,就應該沒有秘密」這樣的話來操控你,讓你內疚,好像你為此不悅才是不對的。但你的憤怒是最真實的聲音,提醒你要正視你的情緒,保護自己,認真對待這件讓你憤怒的事。
2. 悲傷(sadness): 一種求救信號,讓我們與他人建立深層的鏈接
悲傷是最具有感染力的情緒之一,也是一種極易引發他人同理心的情緒。一個人在遭受痛苦時流露出自己的悲傷,實質上也是在發出一種求援信號——我現在很難過,希望能夠得到你的陪伴、理解和支持。研究發現 (Bandstra, Chambers, McGrath Moore, 2011),共情、同情都和悲傷情緒有強烈關聯。
因此,富有感染力的悲傷讓人們凝聚在一起, 加深了彼此之間的理解和羈絆。俗話說患難見真情,而事實上分擔悲傷的確比共享快樂更能加深我們與他人之間的鏈接。
除此之外,逆境中的悲傷其實對我們有利。加州伯克利的研究表示,悲傷狀態造成的大腦變化使得一個人的記憶更加深刻,收集信息、細節的能力會變強。這是因為,「快樂」是一種熟悉和安全的信號,我們會不自覺地放下心來,不去關注細節,而悲傷則恰恰相反。
另一項研究中,沉浸在悲傷中的志願者在做判斷時更能識破欺騙性的信息,且不受到一些刻板成見的影響。出人意料的是,人們在悲傷時反而更有動力去完成一項複雜的任務,並願意為之付出更多努力。
因此,悲傷讓我們在困境中有所收穫,也使得我們更好地處理問題、走出悲傷。事實上,壓抑悲傷才會讓人更加走不出來,當人生遭遇低谷時,悲傷是一座我們為了回到快樂基準線所必經的橋樑。
3. 嫉妒(envy): 一把尺子,幫我們認清自己的位置
嫉妒起源於社會性的比較。研究表明,當人們只是被放在同一間屋子裡時,他們就已經開始互相打量了——誰更聰明,誰更好看,誰更強壯……在這種源源不斷的比較中,嫉妒的產生是難以避免的,也是它讓我們認識到自己在殘酷的社會資源競爭中所處的位置。
心理學家認為,嫉妒分為惡意(malicious)和良性(benign)的兩種。前者包含一種破壞性的意圖,希望減少被嫉妒的人在比較中的優勢(Wallace, 2014)。在嫉妒的這個方面的作用下,人們會通過謠言、詆毀、誹謗或其他間接的破壞行動以貶損被嫉妒者。
而後者則具有崇敬和啟發性的部分,它更像是一種「Ta能做到,那我也能」的心理。因此,善意的嫉妒能化為動機,人們會通過模仿、觀察學習、自我提升等方式嘗試接近或達到被嫉妒者的成就。
嫉妒產生通常是基於一些基本評估的,所以我們很難對離自己太遙遠的人產生這種情緒。也就是說,我們嫉妒的對象通常是與自己有關、相似並且可及的,或者至少是自認為可及的。因此,嫉妒也讓我們更好地設立更加具象的目標。
4. 焦慮: 一枚情緒的通用貨幣,提示我們關注它背後的問題
弗洛伊德在《抑制、癥狀與焦慮》中探討了三種類型的焦慮,他認為,所有的焦慮感都來源於「衝突」——我們和外部世界的衝突及我們自身內部,也就是「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之間的衝突。
第一種是現實焦慮,來自於自我與現實間的衝突。當我們感覺外部世界或有危險時,自我會發出一個信號來警戒頭腦,這個信號就是焦慮,比如害怕電梯失控或無法按時完成工作。單純的現實焦慮是相對健康的, 控制在一定程度還能更好地調動我們的行動力。
第二種是道德焦慮,來源於自我和代表道德感、良心的超我間的衝突。超我負責製造內疚和羞恥,當自我的想法觸犯了自己的道德良心,超我就會以內疚和羞愧來懲罰我們。因為害怕這種懲罰,每當我們剛產生可能會觸犯道德的想法,自我就立刻給出一個信號來警醒我們,避免懲罰的到來。這個信號也是焦慮。
第三種是神經性焦慮,來自於自我和代表潛意識的慾望與恐懼的本我間的衝突。這種焦慮的產生是由於被壓抑了的慾望或恐懼太過強烈,以至一旦釋放,自我就會無法承受,甚至因此崩潰。這種焦慮可能讓你完全不知道自己在焦慮什麼,也可能誤以為自己焦慮的是一些表象的東西。
綜上,焦慮這種情緒常常是「化妝後」的某種別的情緒,有人將焦慮形容為「一種通用的錢幣」,認為它是一切情感的兌換品。而我們之所以難以弄清焦慮背後究竟為何,是因為比起其他負面情緒,焦慮是最難耐一種,也是是最具任務導向性的一種——我們會想立刻緩解這種焦慮。
於是,這個立刻、卻只是暫時緩解焦慮的動作會阻擋我們去面對自己真實的情緒。而我們如果無法意識到焦慮背後到底是什麼,這種焦慮就永遠得不到解決。也就是說,你只要一旦觸發了那個情景就會感到焦慮。
因此,焦慮是富有深意的。如果反覆為同一件事物焦慮,或是不明不白的焦慮,那麼,焦慮是在提示你還有未完成的願望或是沒解決的問題,而真正克服焦慮的第一步,就是去弄明白你焦慮背後的東西。
即使是有價值的負面情緒,也不應一味沉浸其中,而是利用它們作出積極改變
有價值的負面情緒是那些能引導積極改變的,它們的出現是一種信號 。而我們付諸行動的動機就是想減輕負面情緒對自己的影響。
因此,想要好好利用負面情緒,最重要的是要在沉浸的同時辨識出它們,然後明白什麼樣的行為能夠緩和它對你造成的影響:
1. 沉浸在情緒中時,嘗試標籤你的情緒
當情緒出現時,不要只是說「我心情好」或「我心情不好」,試著準確描述你感受到的情緒,越具體越好,並給它們命名。
如果你覺得識別情緒有困難,那麼可以試著靜下心來,深呼吸,覺察你的生理反應。比如,心跳很快可能是焦慮,心胸格外沉重可能是悲傷,下巴不由自主繃緊可能是憤怒……
2. 列出利弊清單
雖然負面情緒是在提醒我們有一些事需要做出改變或是需要迴避,但在執行之前還需要問自己:是不是改變了這件事我就能感覺好起來?長遠來看利大於弊嗎?
此時,你需要思考是哪個,或者哪些行為使你產生的這種情緒,然後寫下這個行為讓你感覺良好,或是為你帶來好處的方面,再寫下該行為讓你覺得不舒服的地方。有時,我們會因為急於緩解某種負面情緒,而匆忙地做出一些對自己不利的改變,因為在做很多必須要完成的事時,一定的負面情緒是不可避免的。
3. 傾聽內心的「應該」
我們內心常會有一些告訴我們「應該」做什麼的聲音,在恰當的時候聆聽它們很重要。比如,在同學聚會上,一個許久不見的老同學興奮地和你分享她的喜事——最近工作升職了,戀愛了,過幾天要和男友一起去度假。
你越聽越不爽,甚至突然不太待見這個人了。那麼,你可能是在嫉妒。而你內心的聲音在說:你應該更加努力工作,應該多社交才有機會脫單,應該對自己好點……此時,這個內心的聲音可能是在指導你下一步應該怎樣做,而這個指示常常是有價值的。
4. 想像「與孩子對話」
想像如果一個孩子和你身陷同樣的情緒中,而你需要幫助Ta,那麼你會怎樣寬慰Ta,給Ta什麼樣的建議呢?你不會鄙視、無視或責怪那個孩子,你會認真傾聽,耐心開導。
比如,當孩子因為自己最好的朋友懷疑自己而憤怒,你可能會先表示理解,建議Ta不要在憤怒的當下做衝動的決定,會陪Ta一起梳理這件事情的起因經過,看這件事可以如何解決,憤怒如何消散。然後你需要以同樣的方式對待經受負面情緒的自己。
以上。
原文發表於 「我要快樂」不應該是你唯一的目標 | 如何處理生活中的負面情緒?
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關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我來提供一個簡略版的腦科學解釋。
「Human mind is a wandering mind, and a wandering mind is an unhappy mind」 [1]
一大類心理活動是有外界刺激,有知覺參與的,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注意力選擇性的加工這一部分信息。有外界刺激的就不用說了,比如我們在看圖畫,欣賞作品,談話,讀書,做題,對某個問題進行思考,這個時候注意力被極大的調用,集中在這些具體的活動上。
而另外一類心理活動是內生性的,與『當下』無關;這種白日夢(Mind wandering)主要是關於自身的;有來自過去的回憶,以及對未來的憧憬。
承載兩種心理活動的大腦活動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總是包含了了額眼區(frontal eye field),頂上溝(intraparietal sulcus),軀體運動區(precentral sulcus)。而白日夢的時候,主要表現為後扣帶與楔葉(posterior cingulate, precuneus),頂外皮層( lateral parietal cortex)。腦科學裡面有很多名詞來描述這兩個系統,這裡就把前者叫做注意網路(attention network,AN),後者叫默認網路(default-mode network,DMN)。
最神奇的是,兩者的活動是相互拮抗的。一旦有注意力的需要,DMN 的能源消耗就降低了,『被借走了』;同理當白日夢時候,DMN活動都很強烈,然而AN的活動就相對降低了。[2]AN的活動很早就被發現了,十幾年來任務刺激範式一再重複。而DMN一直到2000年才被發現,再然後大家開始採用『靜息』範式,他的功能,尤其是與自身相關的念頭、做白日夢這種的強關聯性,才被逐漸解開面紗。比如有人就先給測試者一些很簡單的記憶任務,讓他們訓練幾天倒背如流後,一面做這些無聊題,還加入一些新的有一定難度的新題目,當然是同時 fMRI掃大腦的。因為題目太簡單了,所以被試有很長時間可以自己發獃。結果顯示,DMN的活動在簡單題目的時候幾乎不降低,而在新題目出現的時候顯著降低了;而且活動改變強度和走神頻度高相關[3]。
AN的活動很早就被發現了,十幾年來任務刺激範式一再重複。而DMN一直到2000年才被發現,再然後大家開始採用『靜息』範式,他的功能,尤其是與自身相關的念頭、做白日夢這種的強關聯性,才被逐漸解開面紗。比如有人就先給測試者一些很簡單的記憶任務,讓他們訓練幾天倒背如流後,一面做這些無聊題,還加入一些新的有一定難度的新題目,當然是同時 fMRI掃大腦的。因為題目太簡單了,所以被試有很長時間可以自己發獃。結果顯示,DMN的活動在簡單題目的時候幾乎不降低,而在新題目出現的時候顯著降低了;而且活動改變強度和走神頻度高相關[3]。
很多研究也表明,做白日夢的時候比較容易誘發負性情感。而負性的情感反過來又促進了DMN的活動,增加白日夢的頻率[4]。不光如此,很多精神疾病,譬如抑鬱症,都發現DMN的活動有相當的異常[5]。為什麼產生這個原因?目前我沒有看到非常好的解釋,需要我們對意識現象有足夠強大而統一的理論,以及支持的數據才行。如同開篇的quotes,當作一般性的原則吧。
不過我們倒是可以從很多『生活常識』方面來理解,儘管在科學上很不貼切,很不確實,比如說人腦需要平衡情緒和理性啦之類。這個理論背後的應用倒是值得我們關注,比如正念(mindfulness)啊、冥想(meditation)之類的,其實和白日夢是有很大區別的;這些方法實際上是需要人集中注意力,摒棄不愉快的想法,抑制自己的思維被放逐到白日夢中。所謂『關注當下』會感覺到比較幸福,儘管聽起來很雞湯,但是實踐上卻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1. Killingsworth, M. A. and D. T. Gilbert (2010). "A wandering mind is an unhappy mind." Science 330(6006): 932.
2. Fox, M. D., et al. (2005). "The human brain is intrinsically organized into dynamic, anticorrelated functional network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02(27): 9673-9678.
3. Mason, M. F., et al. (2007). "Wandering minds: the default network and stimulus-independent thought." Science 315(5810): 393-395.
4. Smallwood, J., et al. (2009). "Shifting moods, wandering minds: negative moods lead the mind to wander." Emotion 9(2): 271-276.
5. Greicius, M. D., et al. (2007).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in major depression: abnormally increased contributions from subgenual cingulate cortex and thalamus." Biol Psychiatry 62(5): 429-437.
當然,這個問題可以從腦神經科學角度回答,which many think這樣解釋就是一個生物學問題了。But,我覺得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腦神經科學也可以是一個心理學的發展問題。
從問題的表面來看,這很像一個心理學的古老命題 「疼痛的牙齒」 現象。這個現象是這樣的:你有一顆牙齒很疼,它可能鬆動了,它出問題了。作為它的主人,你會不斷地用舌頭去舔舐這顆牙齒。每舔一次,都會重新體會到痛苦——生理的、心理的。
對於這個問題,可以有很多種解釋方法,我僅僅在此提出我所熟悉的一種。我所熟悉的一種情況是:
人,作為一種追求意義、追求自身完整的的生物,很在乎一個感覺:「我是ok的」。當有證據顯示「我不ok」的時候,人首先回去求證「哪裡出問題了?我能否修正問題?」
當一個人的牙齒鬆動的時候,這個人每次去舔舐病痛的牙齒,其實在每一次舔舐的時候,有兩個願望:1,奇蹟發生,牙齒恢復了(當然,心智正常的人僅僅有1%真的希望奇蹟發生);2,求證:他真的那麼糟糕么?我可以做什麼,從而修復它么?
同樣,當一個人遭遇挫折、創傷的時候,比如重大考試失利、失戀,等等,這個人所做的也類似「舔舐牙齒」。當他一次次的回顧「失敗、挫折」的時候,他有可能是在:
-- 確認哪裡出了問題?真的是我的責任么?如果能證明是外界的原因那就最好了。「外歸因」可以證明我是ok的。
-- 如果不幸真的是我的問題,那我真切的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么?下一次遇到類似情況我能做的更好么?如果我能做的更好,那我也是ok的。
-- 更加不幸的情況是,真是我的問題,而且我發現我的問題很大。這個時候往往會引起針對自己的攻擊,這個時候,人類內置的「自毀」程序就啟動了。
簡單的說一下人類內置的"自毀"程序。弗洛伊德管這個叫死本能,死本能是攻擊驅力的目標。簡單地說,攻擊驅力所表達的是一種「想死」的衝動。有時候,你把這種衝動指向別人——經歷了痛苦、挫折、創傷,你開始非理性的想要毀滅別人。有時候,你把這種衝動指向自己——總體來說,如果你從小被嚴厲的父母、師長教育,要尊重別人,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約束的力量太強大了,以至於面對挫折和痛苦的時候,你沒法把攻擊指向外界,於是只好指向自己。
我個人認為,這兩種攻擊,不管對內還是對外,都是啟動了自毀程序。因為在毀壞別人的時候,別人一定會反擊。這或者破壞了你的人際關係,或者繼續破壞你對自己的「ok不ok」的理解,最終毀壞的都是你自己。
========為什麼說心理問題也是腦神經生理問題===========
我個人所獲得知識和觀點是,一個人的養育過程,決定了他如何處理挫折、創傷。如果他具有寬容的父母,那麼他大體會在漫長的被撫養過程中學會寬容的對待自己,知道一個挫折並不代表者「自己不ok」。這個養育過程是心裡的成長,但物理上表現為腦神經的生長。俗稱「腦筋搭對了」。
相反,苛刻的養育過程會導致脆弱的心理(脆弱只是個中性的形容詞,絕不是一個罪過),同時造成「腦筋搭錯了」。
現代腦神經科學已經證實,成年之後的心理工作可以令腦神經重新發展。在回答題主的問題之前,我們先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麼負面情緒更豐富?
如果知友們方便的話,打開記事本,將你能想到的情緒形容詞寫下來,保證寫下來的任何兩個詞之間你都可以找到差異。好的,以知友們的文化水平,你現在應該有一份少則十幾詞、多則幾十詞的詞單。現在需要你按照兩個標準對這份詞單上的所有形容詞進行分類:1)愉快/不愉快,將愉快的分成一類標記「+」,將不愉快的分成另一類標記「-」;2)活躍/不活躍,將讓身體激動、強烈的分成一類標記「+」,將讓身體平靜、冷靜的分成另一類標記「-」。這樣,我們將詞單分成了四類,++(愉快活躍),+-(不愉快活躍),--(不愉快不活躍),-+(愉快不活躍),分別統計四類形容詞的數量。如果我的猜測沒有錯的話,知友們四類數量的排序應該是(從大到小):-+,--/++,+-。
我們假定,每個人的情緒形容辭彙結構代表了自己能在生活中體驗到的所有情緒(事實上這是心理辭彙學研究方法的設定)。從剛才的小實驗中,我們可以發現,相較於愉快的情緒,我們不愉快的情緒更豐富,相較於不活躍的情緒,我們活躍的情緒更豐富。不愉快活躍的情緒,我們從詞面上很容易就可以區分出「噁心」和「害怕」,不過生活中面對某些生物(比如蟑螂、老鼠)的時候,我們確定能區分出「噁心」和「害怕」的差異嗎?我們對於不愉快活躍情緒的區分已經到了異常精細的程度,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呢?
我們的情緒(至少很大一部分)是習得的。Damasio認為我們是通過軀體的保護標記來識別情緒,比如我們的胃部不適意味著經驗中的目標物可能是有毒的,這時候我們會感覺到噁心。不同的軀體標記意味著不同的情緒,而這些保護性的標記都與有害經驗相聯繫,有害經驗就意味著負面情緒。Lazarus則把情緒的生成和對環境的評價(以及對評價的評價)聯繫在一起,可以說情緒發生的複雜性與應激情況下的環境有關,當我們需要對不同環境做出不同反應的時候,我們就會出現不同的情緒,所以處於負面的環境需要改變的時候,情緒的分化會更豐富。建構主義將情緒的多樣性歸於社會文化中情緒概念的多樣性,當我們的社會文化中需要更細緻的情緒範疇(也意味著策略)來解釋、應對的時候就會增加情緒的多樣性,也就是說在我們的核心價值還是避免死亡/失敗/損失的時候,我們就可能出現更豐富的負面情緒。總而言之,我們豐富的負面情緒是習得的。
在正式回答題主的問題之前,我們還需要本著知乎精神回答這個問題:是不是人們都願意沉浸在負面情緒中?
知友們的筆記本請保存、關閉,打開Excel,從B1橫向、A2縱向輸入「驚奇的」、「無聊的」、「愉快的」、「憤怒的」、「放鬆的」、「熱情的」、「失望的」、「平靜的」八個詞。下面對於每個詞對(比如「驚奇的」—「無聊的」進行相似度1~7評價),「1」代表非常相似,「4」代表沒有關係,「7」代表截然相反。這樣我們就獲得了一個8×8的差異矩陣,請有條件的知友將數據錄入SPSS或者SAS進行多維尺度分析,輸出二維圖像。
通過這個小實驗我們得到了屬於自己的情緒周環圖。一般的人的八個點應該可以很好的構成環狀,其中橫軸為愉快/不愉快(效價),縱軸為活躍/不活躍(喚醒);但是有些人卻不能很好的構成環狀,而是聚成兩類,其中一部分缺少了效價的維度,我們稱為基於喚醒(arousal-based),另一部分缺少了喚醒的維度,我們稱為基於效價(valence-based)(參見Barrett,2004)。這兩種人在生活中分別表現為:基於喚醒的更多以爽/無聊作為情緒性評價,基於效價的更多表現為極端的情緒性評價。前一種很難沉浸在負面情緒中,後一種更容易陷入強烈的負面情緒中。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情緒周環結構只在短時間內比較穩定,30天重測好,更長期來看受到生活事件、學習和社會文化的影響很大。
先解決了兩個看似無關的問題,終於要正式回答問題了:為什麼人們願意沉浸在負面情緒中呢?
這個小實驗可能要花很長的時間,投入很大的精力,不過也會有豐厚的回報。重新打開寫有情緒辭彙的記事本,從四個分類中分別挑出2~4個自己認為更常見的情緒,差不多總共12個情緒形容詞。將這12個詞填到Excel的B1到M1當中,在A列列上從明天早上7點(如果起得來的話)開始每隔2小時的時間。表格制好之後就可以開始使用,使用的方法是在表上寫的時間時記錄下自己的情緒,要求很簡單:1)每次僅允許勾選一個情緒;2)只勾選當下的情緒,不允許回憶過去若干小時內的情緒;3)只允許勾選,不允許對產生情緒的事件進行記錄和總結,時間控制在5秒以內。7天之後整理表格,分別統計愉快和不愉快、活躍和不活躍出現的次數。如果不愉快的次數明顯多於愉快的次數,應該適當降低工作難度或者著手解決棘手的問題;反之應該適當增加工作難度或者設定更高的目標。如果不活躍的次數顯著多於活躍的次數,應該增加活動的強度和頻率;反之應該休息。
有些跑題,通過整理我們發現,一般人的愉快和不愉快發生的頻率比較接近,即使不愉快可能會連續出現,就是說我們可能是一段時間內沉浸在負面情緒中。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事實上我已經在回答第一個問題的時候就提到了。從機體的角度來講,我們的負面情緒多與生理性的不適、疼痛等相聯繫,可能誘發更豐富且持久的生理反應;從認知的角度來講,我們的負面情緒需要調用更多的資源,評價的進程也更加長久,會陷入到對評價的評價產生的情緒中;從建構的角度講,社會文化需要我們時刻應對很多的壓力、困難和威脅,我們需要更細緻的預備情緒範疇(模板)。所以不斷的沉浸在負面情緒中,實質上是一種強化(習得、習慣化),在這種強化中預備未來可能出現的糟糕環境事件,可以說這是生存的本能。
稍稍發散一下,我們可以發現這種現象和SM有相似之處。有些人可以從這種心理上(身體上)的痛苦中獲得快樂,這可能是由於極度的痛苦和極度的快樂從生理指標上具有極大的一致性(當喚醒水平爆表的時候,心理層面缺少了對效價維度的感知,也就是只存在極度的嗨、爽、高潮,而不存在極度的快樂),所以在概念化的層面上模糊了範疇的邊界(就像是5BG的時候我們很難分辨是藍色還是綠色一樣)。當然,處於這種狀態下,我們就可以認為是病態了,需要心理治療進行介入了。
以上。另外說幾句:1)以上小實驗的數據如果不知道怎麼處理,或者希望幫助我的實驗作參考(請註明性別、年齡和所在地),可以發到我的郵箱god_aftergod_me@sina.com,僅作科研用途;2)第三個小實驗的方法可以長期使用,用於情緒管理,相比現有的情緒管理APP和方法更加便捷、有效,有想用這種方法做APP的開發者可以與我聯繫,我有更完善的設計;3)更多的情緒方面內容,請移步有關情緒,自己回答 - 收藏夾,知乎什麼時候能給我開專欄呢?4)知乎上的很多具體情緒問題,在網路上是無法得到有效解決的,請到正規的心理諮詢機構和醫院就診。
這是個好問題,我們很多人應該都好奇過,似乎快樂的感受很快就會忘掉,難過的痛苦卻久久難以離去。
實證研究確實證明過在考慮了初始情緒水平的前提下,負性情緒激發的生理反應是要顯著強烈並持久于于正性情緒的(Brosschot, J. F., Thayer, J. F. 2003)。
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不願意從負性情緒中走出,我們僅僅是被動地難以從負性情緒中走出,人實在是太脆弱了。
關於這一現象,有兩種解釋:
1、較之負性情緒帶來的生理不適,正性情緒的積極生理反應更容易被適應,一旦適應了情緒帶來的相應生理反應,情緒感受也就不那麼強烈了。所以負性情緒往往會更持久(Frijda, N. H. 1988) 。
2、較之正性情緒,負性情緒更容易產生認知固著(typical perseverative cognition),引起相關負性情緒的事件更容易被喚醒激活,因此也就惡性循環地更持久了。
我認為第一種解釋還是很靠譜的,對於人來說,環境也好,情緒也好,真的是適應了就好了。
最後就我個人經驗而言,負性情緒帶來的某些生理感受與高興到極致時的激動,生理感受是有類似之處的,比如驟然的心疼感等,適應了以後還會帶有微微奇異的快感,貌似自虐的快感就是這麼來的么(⊙o⊙)。。。所以,沉浸在負面情緒不想走出,受到這種快感的誘惑也未可知。
P.S:如果負性情緒嚴重,影響到了生活質量的話,請儘快到訪正規的心理諮詢機構。
參考文獻:
Brosschot, J. F., Thayer, J. F. (2003). Heart rate response is longer after negative emotions than after positive emo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physiology, 50(3), 181-187.
Frijda, N. H. (1988). The laws of emo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43(5), 349.
很簡單,因為當你沉浸在負面情緒中時,你有著強烈的安全感。
你沒有看錯,你在負面情緒中時感到安全,所以遲遲不願走出來。
當你覺得自己是個loser的時候,你可以不必為生活的糟糕負責,你的女朋友離你而去是因為她拜金她花心她沒耐心,你的事業不成是公司太差同事欺壓老闆沒眼光,你的性格孤僻壓抑是因為父母冷漠環境限制師長冷冰冰。
當你一遍一遍沉浸在負面情緒中時,你加強了對自我身份感的認同,你從中逃避了你本該承擔的責任。在你的幻想中,你是受害者,受害者是無辜者,而無辜者最值得的補償就是同情;在你的幻想中,你無比的同情你自己。
於是,你安全了,你不焦慮了。
你相信了你自己,你就輸了全世界。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公眾號huyang_0908,如果你有好的故事,你有從困難中奮起的經歷,歡迎分享給我。
http://weixin.qq.com/r/9ENietbEDotxrZIZ9xbm (二維碼自動識別)
外星菜鳥的答案很不錯,從科學的角度解釋了什麼是有意識和無意識的區別。沉浸於負面情緒和亂序思考的狀態,就是心智的無意識層面,而人一旦變得有意識,則情況會完全不同,你會變得更加敏感,對外界的刺激和認知抱有更新鮮的態度。
或許有很多人現在或曾經都有看過一些靈修和宗教類的書籍,對於自身意識研究最早的,也源於它們。其中印度是對人類意識研究起源最深和最早的(據我所知)。我曾經花費了很長時間去研究世界宗教和靈修派別,發現不少理論都大同小異,其中大小乘佛教講的東西是比較深刻的(但同樣如果不能對其保持客觀認知,會被其錯誤的玄學和宗教性理論洗腦,不得不防)。
簡單來說,多數人的心智隨著人生髮展會變得越來越沉重和負擔不堪。此時也就催生了所謂的「煩惱」。如果有嘗試過靜坐冥想的人,最少頭一個星期,心是完全無法沉靜下來的。
你會發現大腦似乎在眼睛閉上放鬆的那一刻起,異常的活躍,各種思維想法呼之欲出,用佛教的話說就是:煩惱如瀑布。
然而當後來,你慢慢地開始修習冥想,你的雜念也越來也少,意識也就開始越來越清明,這時候,你就從無意識變得有意識。
什麼是有意識?很簡單的解釋就是,你知道你在幹什麼。也就是佛教所謂的「覺知」。
在佛教中,把這個東西當做一個人「開悟」的本源,只要能守住覺知,做到念念有覺,行走坐卧都在覺中,你也就修成了所謂禪,所謂的涅槃。
雖然口中說著很容易,但是做到的確是非常難,你要知道,人是非常容易陷入無意識的狀態的。特別當一個人處於極度無聊的時候,人的心智就會自己給自己找事兒做,也就是開始做白日夢了。
你需要不斷的意識到自己正在做白日夢,然後讓自己轉移注意力到「當下」而來,不要讓心智在過去未來之中流轉。
有一種解釋是對所謂的六道輪迴的解釋,意思是說:當你陷入無意識的狀態,你開始做白日夢了,那麼你就已經陷入輪迴了,因為你的情緒會不斷的隨著你想像的思維念頭而不斷的在喜怒哀樂中流轉。
自己個人研究和實踐發現,人在集體中,很容易變得有意識。為什麼呢?因為在集體中,有其他心智和自己互動,心智不會感覺到自己的消失和無聊,就容易在當下找到一種存在感,反而能夠安心的活在當下。而一個人獨居的時候,想想看,沒有網路,沒有書本,沒有手機,只有漫長的深夜和孤獨。這種時候,出了心智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的嬰幼兒,估計能夠做到活在當下不做白日夢胡思亂想的只有那些受過心靈訓練的人了。
無意識是存在很深的慣性的,因為無意識是屬於潛意識的一部分,而潛意識是你生平所有的信息來源和生存慾望放置的地方。當然,根據榮格的理論,或許還有一層集體潛意識的存在,不過我想這個應該是屬於本能層面了。
由於無意識是存在慣性的,所以你的情緒很容易被灌注到無意識里,成為你本身經驗的一部分。而又因為無意識是無選擇性的灌注,如果你在一件事情上情緒消耗過度,反而很容易習慣性沉溺與這個狀態之中。
很多失戀的人就是如此。不是他們不想抽離這段感情,而是只要自己一停下休息,滿腦子都是感情思想,根本就插不上其他東西。而且,大腦有個習慣就是,你無法拒絕你不想要的思想。
也就是說,如果你對自己說,我不要再去想他了,我不要,我不要。那你其實就是在說要,並且不斷的強化自己要。
除非你能夠無視這些想法和念頭,讓自己心如止水毫不動搖,然後你就會從這種精神循環中脫出,得到真正的心靈解脫。
我曾經回答過好幾個心理方面的問題,一直有說過這個現象。人的大腦就是一個機器,充滿迴路,你點亮一個迴路,只要你不斷的點它,它就會越來越深刻,越來越深刻。無論這個迴路對你來說是開心的還是痛苦的。
為什麼我們總是會覺得開心很少,痛苦很長?就是因為我們在面對痛苦的時候總是在想要解決這個痛苦,然後參與到痛苦的活動中去,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也就強化了痛苦本身。但是開心的東西,我們很少會拿來不斷的回憶和強化。
你會一直去回憶和誰做了什麼事兒,然後非常開心嗎?很少,也很難。這也就是為什麼戀愛讓人這麼著迷的原因之一,活在戀愛中的人,總是會彼此思念並強化對方的美。
或許對方不一定真的美,但是只要你不斷的強化這種印象,你就會讓自己陷入一種和對方在一起非常美妙的開心狀態。當你真的和對方在一起時,你就會真的變得非常開心。
你有沒有曾經奇怪為什麼自己講一個笑話一點都不好笑,但是有些女孩子卻笑得非常誇張?如果有,你該注意了,這個妹子很有可能已經在潛意識中喜歡上你了。
好了,離題了。
如果想要達到遠離無意識,保持有意識的狀態,其實你需要做到的非常簡單,就是盡量的專註於你現在所做的事,並且做好它,沉浸下去,你就會越來越有意識。
例如:一場自我演講、一次完美的寫作、唱一首好歌等等,這些都需要在有意識的情況下完成的。那些很容易陷入無意識的情況,通常出現在你最無聊最空虛的時候:
例如上大號、進入賢者模式、等公交、坐公交、一個人吃飯等等。
這時候,你就需要自我調節,努力讓自己不要胡思亂想,如果可以的話,就做做練習,看看自己能夠保持多久處於有意識,但是不思考的狀態。
通常是非常短暫的,如果你能在一分鐘保持有意識但是不昏沉的無念狀態,你已經比多數人都強了。不過也不可多追求這種有意識的精神狀態,反而去壓抑自己的念頭和想法,這都是不可取的,很容易造成神經官能症。
當什麼時候你能夠無論做什麼都非常清醒的知道並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而且頭腦清醒,沒有浪費一絲一毫在胡思亂想上,那麼恭喜你,你已經達到了很高的精神修養狀態了。就算碰到非常大的人生挫折,你也能很快的站起來,並且繼續生活下去。
最重要的是,能夠長期保持覺知的人,基本上能夠最大化的保持個人理智,不容易出現情緒性差錯,在面臨各種決策和情緒干擾下,能夠更快的恢復過來,並且,這輩子跟精神類疾病基本上沒有什麼關聯了(老年痴呆除外,因為是生理性的)。
當然,說了這麼多好處,那麼這種覺性訓練難道沒有壞處嗎?
當然有,壞處就是,由於你不會受到無意識的影響,你就斷絕了自我催眠的可能性。你斷絕了自我催眠的可能性,你就很難投入某些感情到某些事物上。
說白了,就是,你可能能夠做到去愛別人,去關心呵護別人,並且能夠給與別人幸福,但是你自己因為有意識的影響,你在真實中投入的感情會比較淡。如果用一個辭彙形容的話,就是:虛與委蛇。
當然並沒有虛與委蛇這麼誇張,但是實際上就是,由於理性會多數處於在線狀態,想要變得跟初戀的時候無腦去愛一個人是根本不可能了,這時候的愛更多是一種欣賞和責任,而控制愛情美妙的多巴胺,會分泌的更少,你很難處於一種,和對方在一起,世界都是我們的這種巨大幸福感之中了。
所以,如果你是藝術家或者從事音樂之類的亂七八糟與感性有關的職業,請不要研究這方面的東西,不然你會為你增強理性變得有意識而感到痛苦,因為這種訓練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說,一旦你變得有意識,你只會越來越有意識。
總而言之,如果你正在沉浸在痛苦之中,你想抽離出來,相信我,只要你意識到你正在回憶過去或者暢想未來這種跟痛苦有關的白日夢,立刻把意識抽離到當下的行為的動作,不斷的抽離練習會讓你變得越來越難以做白日夢,你也會變得越來越知道自己是怎麼做白日夢的,你會看到自己的想法是怎麼形成的,並且一路一路去思考的。這是覺性增強的表現。
到最後,你會在任何時候,任何時刻,無論做什麼,你都知道你在做什麼,不會進入那種無謂的幻想,這種幻想只會存在你真正的夢中。你會變得越來越理性,看問題越來越客觀,同時,你也會發現你的感情世界也從複雜變得單一起來,你減淡了很多情緒方面的東西。雖然你同樣會喜怒哀樂,但是你很難沉浸於喜怒哀樂了。
不是人們願意沉浸在負面情緒中。
而是人們不小心被負面情緒拉了進去。
你問那些沉浸在負面情緒中的人們,他們之後也是後悔的。
「唉,怎麼又沉浸在了負面情緒里了呢?」
注意,是沉浸。
這是一個非常精確的辭彙。
沉浸在負面情緒里,會消耗你的大量的精神能量,迅速讓你疲憊不堪。
那種區別是極其明顯的。
就像一個精神飽滿的人,被嘩嘩放血。
沒人願意沉浸在負面情緒中。
那麼,為什麼人們還經常不由自主地沉浸在負面情緒中呢?
因為人們把負面情緒當成了自己。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人們正常進行著日常生活,然後一個偶然的小事件或者小想法,引發了負面情緒。
到這裡,並沒有什麼問題。
引發了負面情緒,然後你從中迅速脫離就好了。
問題的關鍵在於,你並沒有從中迅速脫離。
為什麼你沒能及時從負面情緒中脫離出來呢?
因為你開始把負面情緒當成了自己。
你一旦開始把負面情緒當成自己,真正的「自己」就消失了。
真正的「自己」消失了,覺察者不存在了,誰來幫你從負面情緒中脫離出來呢?
不可能的。
你只能沉浸在負面情緒中,越陷越深。
你越沉浸其中,越把負面情緒當成自己,真正的「自己」就被遮蔽地越狠,你越難以脫離負面情緒。
那麼人們是如何最終從負面情緒中脫離出來的呢?
精疲力竭。
精疲力竭了,毫無力氣了,負面情緒已經消耗掉了你所有的精神能量,你累了。
你精疲力竭,與此同時,負面情緒也開始得不到能量補充了。
然後它開始變弱了,它一定會變弱,因為它已經得不到任何能量補充了,它已經把你的精神能量吃光了。
然後它開始變弱了,並且越來越弱,因為它一直得不到任何補充。
然後它開始消失了,與此同時,真正的「自己」開始顯現了。
「自己」開始主宰你的身體,它發現你的精神能量已經被耗盡,於是決定「不再想那些事情」,「吃點好吃的」或者「睡個好覺」。
一覺醒來,你的精神能量得到了恢復。
這是普通人從陷入負面情緒到最終脫離的整個過程。
有沒有突破點呢?
有沒有改變的契機呢?
有的。
那就是在你剛剛陷入負面情緒的瞬間,此時你的負面情緒還很弱,而你的真正的「自己」還沒有怎麼被遮蔽,還很清醒,還很強。
抓住這個機會!
瞬間斷滅!
把負面情緒斷掉!停止向它供給能量!
它會怎麼樣呢?它不會立刻消失,它會掙扎一下,然後慢慢消失了。
注意,它會掙扎一下,但你不要管它。
因為它一定會消失的。
最重要的是,你不要管它。
不要管它,不是任由自己陷入負面情緒。
而是鳥都不要鳥負面情緒,該幹什麼幹什麼,它很快就會消失了。
記住,當它出現的時候,要用強有力的「自己」,這個真正的覺察者,把它瞬間斷滅掉!
斷不掉也沒關係,take it easy. 誰他娘的還沒點負面情緒啊?
————————————————————————
知乎專欄: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有些技巧,只被少數人掌握,從未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之中
新浪微博:秘傳心理學 Sina Visitor System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公眾號「秘傳哲學」
秘傳哲學、心理學,為你解讀世界的元規則
轉自煎蛋 悲傷會影響情緒長達5天,比其它情緒持久240倍
經歷分手,哀弔心愛的人或通常的心情沮喪都能令人無所適從、無法自拔。研究者們新近發現這是因為悲傷比其它情緒如羞恥,吃驚,惱怒甚至無聊持續的時間久240倍。研究者解釋,悲傷和較大事件如死亡、或事故的影響如影隨形。因此人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考慮和處理髮生的變故、徹底意識到事件對個體的影響。
為測試悲傷的影響程度和時長,比利時魯汶大學的Philippe Verduyn和Saskia Lavrijsen要求233位學生回憶最近發生的情緒片段並報告它們的持續時間。參與者還必須回答他們對付這些情緒的策略。在27個情緒中,悲傷持續的時間最久,而羞恥,吃驚,害怕,噁心,無聊,被感動,惱怒或感到釋懷等情緒都會很快過去。典型的是,需要花費120個小時才能停止悲傷的感覺,而克服羞恥和噁心的感覺只要半個小時。仇恨持續60個小時,位居喜悅35個小時的維持時間之後。Verduyn和Lavrijsen教授稱無聊情緒列在持續時間短暫之列,這意味著雖然在無聊時人們感到時間過得很慢,但無聊的劇目通常不會上演很久。這兩位教授的研究出版在德國斯普林格(Springer)出版的期刊《情感與動機》上,首次提供證據解釋了為何一些情緒比另一些情緒持續的時間長。此外,研究者們還發現持續較短時間的情緒通常取決於事件對個體的重要程度。從另一個角度講,長期的情緒通常都由與個體有著重要關係的事件引起。
情緒影響研究
情緒的持續時間長度:
悲傷: 120個小時
仇恨: 60 個小時
喜悅: 35個小時
絕望,希望,渴望, 失望和滿足: 24個小時
嫉妒: 15 個小時
欣慰: 8個小時
熱情: 6個小時
欽佩和感激: 5個小時
放鬆: 4.3 個小時
自責: 3.5 個小時
壓抑: 3 個小時
驕傲: 2.6 個小時
受感動: 2.5個小時
生氣,無聊和吃驚: 2 個小時
激怒: 1.3 個小時
同情: 1.3個小時
羞辱: 0.8 個小時
害怕: 0.7個小時
羞愧和噁心: 0.5個小時
謝邀!這種情況的原因是複雜的,我試著來談談可能的原因。
一、對逝者的認同
我們知道,在有些場合,人是不能隨便表現出開心的,最常見的是葬禮或重大事故發生的現場。據說好幾個官員因為在重大事物現場露出笑容而遭到網友的大肆攻擊。因為在這種場合表現出開心是對逝者的不尊重,難免會令人憤怒。那些發生了喪失事件的家庭成員,可能會長久的沉浸於負面情緒中。甚至會有這樣的情況,每當TA們感到開心的同時,會有一種對不起喪失之人的罪惡之感,畢竟,逝者是痛苦的,親人們通過沉浸於悲傷對逝者產生了認同。
「我真傻,真的,」她說,「我單知道雪天是野獸在深山裡沒有食吃,會到村裡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我一大早起來就開了門,拿小籃盛了一籃豆,叫我們的阿毛坐在門檻上剝豆去。他是很聽話的孩子,我的話句句聽;他就出去了。我就在屋後劈柴,淘米,米下了鍋,打算蒸豆。我叫,『阿毛!』沒有應。出去一看,只見豆撒得滿地,沒有我們的阿毛了。各處去一向,都沒有。我急了,央人去尋去。直到下半天,幾個人尋到山坳里,看見刺柴上掛著一隻他的小鞋。大家都說,完了,怕是遭了狼了;再進去;果然,他躺在草窠里,肚裡的五臟已經都給吃空了,可憐他手裡還緊緊的捏著那隻小籃呢。……」她於是淌下眼淚來,聲音也嗚咽了。 (魯迅:《祝福》)
阿毛被狼叼走之後,祥林嫂再也沒有露出過笑容。悲傷也許成為了祥林嫂的身份認同了,她要通過不斷的沉浸於悲傷來贖罪(她覺得是自己不小心導致了孩子的死亡),後來她還去捐了門檻。在現實生活中,那些無法走出哀傷的人,也跟祥林嫂一樣進入了病理性的抑鬱。TA們往往潛意識地認為自己對逝者的死去有責任,或者為自己之前沒有更好地與逝者相處而自責。於是TA們選擇性的知覺那些負性事件,習慣性的沉浸於負面情感,壓抑了快樂。
二、對抑鬱的重要人物的認同
這個機制與對逝者的認同的機制是一樣的,區別在於認同的是一個現實存在的或幼時存在的人。比如,一個抑鬱的母親,整天愁眉苦臉的照料著孩子,在這樣的母親面前,孩子天然的快樂無法被共情的接納。那麼孩子逐漸地學會了沉浸於痛苦中,認同了這個抑鬱的母親。情緒的抑鬱倒與母親有了情感的聯結,而開心則與母親完全在不同的頻道。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忠誠於母親是自然的選擇,哪怕是忠誠於一個不快樂的母親。
或者,一個父親,為了家庭總是忙碌於事業,幾乎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孩子從小就被教育,父親為了家庭而在辛苦的勞作,所以一定要好好學習以便將來報答父親。這些孩子在開心時,也會有罪惡之感。逐漸的,像父親那樣的利他主義建立起來了,這些人願意像父親那樣為了所愛的人而無條件地付出,寧願自己受苦受難。只可惜在這樣的家庭里,相互都只是在為別人付出,卻忽略了自己。
三、負面情感與快感
弗洛伊德指出,所有強烈的情感,包括恐懼,均與性有關。(弗洛伊德:《性學三論》)最直接的例子便是玩過山車或者蹦極了,在巨大恐懼中體驗到強烈的快感,於是一些人樂此不疲的從事此類活動。有些人熱衷於看恐怖電影也可能與此有關。在強烈的悲傷中,也會滿足的體驗,這既可能是性的滿足,也可能是一種情感的認同。同樣在《祝福》一文中,我們可以看到悲傷帶來的滿足:
「這故事倒頗有效,男人聽到這裡,往往斂起笑容,沒趣的走了開去;女人們卻不獨寬恕了她似的,臉上立刻改換了鄙薄的神氣,還要陪出許多眼淚來。有些老女人沒有在街頭聽到她的話,便特意尋來,要聽她這一段悲慘的故事。直到她說到嗚咽,她們也就一齊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淚,嘆息一番,滿足的去了,一面還紛紛的評論著。」
另外,快樂是應對痛苦的方式,所以很多人在焦慮、抑鬱、悲傷時,會通過不斷地吃(口欲的滿足),或者手淫及性行為,或者打遊戲來應對痛苦。逐漸的,痛苦與這些快感滿足的方式之間建立了條件反射,痛苦甚至成為了快樂滿足的條件性刺激了。每當在痛苦時,他們有了充足的理由去放縱於慾望的滿足了。
四、一種處理痛苦的方式弗洛伊德提出了神經興奮的約束機制理論。當挫折發生時(被拒絕、重要人物的喪失、暴力事件等),會伴隨著大量本來被約束起來的神經興奮突破了屏障,並伴隨著強烈的痛苦感受。那麼,神經系統的任務,便是重新將這些興奮約束起來,一旦約束成功,神經系統會重新恢復平衡。這個任務並非迅速就能完成,而是需要經歷一個反覆的過程。所以一次又一次的沉浸於負面情緒,是神經系統試圖約束神經興奮的過程。在痛苦時,人會自我安慰,或傾訴,或運動,或發泄等等,這些操作也是約束興奮的操作。在創傷病人中,還會不自主地強迫性的重複體驗到那種創傷情景,或者重複夢到創傷情景,這其實也是約束興奮的操作。在無數次的操作之後,那些脫韁的興奮最終被約束起來了,與此相伴的痛苦也便消失了。
1.負面情緒只是一種文化層面的定義。如果從心理層面可以講是一種「連接」。我們都以某種方式和其他人連接,有人用歡笑和他人連接,有人用眼淚和他人連接。2.什麼決定了連接方式?我們的原生家庭里父母和孩子的互動方式,如果孩子從小發現,負面情緒對他來說更安全一些,可能就會以此作為和父母乃至和這個世界的連接方式。比如一個充滿抑鬱的家庭里,歡笑就是被禁止的。比如一個自戀的父母會讓孩子覺得很差勁,但當孩子覺得差勁的時候,父母才會給孩子回應,那麼孩子寧可要回應也不要失去連接的感覺。3.從防禦方式上講,我們都有應對挑戰的方式,比如紅樓夢裡,薛寶釵用取悅環境的方式獲取資源,而林黛玉將痛苦詩意化來消解痛苦,這是一種升華,但如果只有這一種方式,那就會沉溺其中,詩意的痛苦或者悲壯的痛苦等等會成為我們避免面對現實的一種方式。比如林黛玉用詩意化的方式一直不願意麵對喪失母親和父親的痛苦,這雖然可以讓她避免了劇烈的刺激,但卻變成了一種慢性的痛苦,最終她選擇了和痛苦連接,而無法與其他連接。痛苦成了她的舒適區而非歡樂,長此以往,歡樂成為她最恐懼的,因為比痛苦更可怕的是空虛。
直接上圖…
很簡單,因為負面情緒有用。
平時向我求助感情問題的讀者比較多,失戀的人經常會表達這樣一個態度:
「我不想走出來,因為如果一旦我向前看了,我們就再也沒有可能了。」
所以我們的負面情緒其實就是表現一種態度,一種選擇。
不乏有些人的目的是希望長期獲得他人的額外照顧。
不得不說,當我們面對有需求的人,我們的本能反應都是想要去拯救ta,而有些人非常享受被拯救的這種極強的被關注感。一些極端的情況中,沉浸在負面情緒里和用自殘的方式引起關注,心理動機的出發點是相似的。
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少數人的出發點,那就是為了保持創作的靈感。
快樂和靈感,其實是矛盾的存在,我們在體驗快樂的時候,事實上,我們並不想做任何創作來表達情感,因為享受本身就已經達到了目的。但是當我們在負面情緒的時候,才會有衝動想要去釋放情緒,想要用某種形式來實現極強的自我共鳴。
所以原因沉浸在負面情緒里,不是莫名其妙的事情,相反,理由還很多呢。
歡迎大家本周六來參加我的課程分享哦,提高情商,穩定情緒:知乎 Live - 全新的實時問答
因為 這時候 ,你覺得你的靈魂很高貴
本來都是有閑情才回答問題的,但是大美女 @喵小頌 邀請,也就騰出些空來回答這個問題。
覺得前面的一些回答都非常專業!我的回答也只能算是狗尾續貂,供參考。
凡是存在的都有其道理,未被淘汰自有其意義。負面情緒也是如此,對人類也有其有用的部分。往往都是讓人們更好的趨利避害。那麼,具體我們為什麼願意沉浸在負面情緒中呢?我大概說說我的看法。
1.認知不閉合
認知閉合,也稱之為蔡戈尼效應。它指的是人們天生就有一種辦事有始有終的驅動力,如果工作未完成,那麼完成欲會使我們對此留下更深的印象。
我們在租酒店套房的時候能夠很清楚地記住我們的門牌號,直到我們退房。當我們再被詢問起來,往往找不到任何門牌號的回憶。實際上就是一種完成感帶來的遺忘。而未完成感會讓我們對這件事情進行更多的加工,顯露出來就是一種「沉浸其中」的表現。
心理學家做過實驗證明,未被完成的學習任務會讓我們對知識記憶更加牢固。同樣的,未被我們完成的事情,會有更深層的知識加工,被我們記憶更加牢固,並且更能夠影響我們的認知。
正如陳奕迅《紅玫瑰》裡面所唱「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實際上就是因為得不到,讓我們產生一種未完成感,進而讓我們對這件事情有更多的不確定性。而這會讓我們更加不舒服,所以,我們沉浸其中的目的是為了尋求一種完成感和確定性,減少自己的不安。然而,這也類似飲鴆止渴,可能帶來更多的焦慮和挫敗。
2.演習性回憶
一般認為,我們有兩個心理賬戶,一個負責計算收益,一個負責計算損失。後者更為敏感,人對其重視程度也更高——大部分人失去一百元的痛苦遠大於撿到100元帶來的快樂。所以,朋友圈裡瘋轉的「雞湯文」往往也是以「震驚,可怕」這類字眼來激活我們的損失賬戶,讓我們更為關注這些信息。
而這在進化的意義是,讓我們對危險更為敏感,進而能夠更好的遠離危險,遠離會讓我們損失的事物。畢竟,我們可以少一點快樂,但是不能因為大意而掉了小命。
伴隨著這套趨利避害機制的,就是我們的大腦對危險的預演。凡是會讓我們感到不快樂的,我們會分類為讓我們損失的事情。所以,當我們感受到痛苦時,我們往往會回憶「讓我們受傷的事情」,來讓自己獲得更多的經驗,讓自己以後減少損失。我們沉浸其中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在以後會更加註意是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哪個人可能會傷害到我們而需要遠離。
3.享樂逆轉
我們可能會吃辣椒,享受辣椒帶來的微痛感,而絕不會去喝硫酸。因為,我們知道辣椒帶來的痛感是在可控範圍內的,是安全的。而硫酸則是會對我們造成傷害的。就像看悲情的電視劇,女孩子往往能夠邊痛哭邊說笑(別問我怎麼知道的)。總哭個半死,但就是享受看悲情劇的女孩子,實際上是因為知道痛苦是可控的,悲傷是別人的。她才能夠笑得出來……
同樣的,我們沉浸負面情緒,實際上是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對某些負面事件的回憶,是因為他們已經變的可控,是過去時了。這個時候的回憶,實際上就是一種良性自虐,就像有的人喜歡蹦極這種遊戲,實際上就是一種在安全區內的良性自虐,帶來的是一種反轉的快感。(人就是這麼糾結的動物,尤其是女人呀~)
而如果想要讓自己走出負面情緒,有哪些較好的辦法呢?我也大概說說我的看法。
1.正面的暗示
心理暗示是一種強有力的心理調節技巧,能夠短期內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態度和心理預期,增加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人們為了逃避痛苦,會不自覺地使用各種暗示的方法,比如困難臨頭時,人們會相互安慰:「快過去了,快過去了。」從而減少忍耐的痛苦。
不過暗示也分為積極暗示和消極暗示,一些人緊張的時候可能會告訴自己「不要緊張,不要緊張。」然而卻會更加緊張,這種暗示看似正面,實際上也是算消極暗示。因為他是一種否定性語言,本質是否定而非鼓勵。如果想要克服自己的緊張,更好的暗示是「我很勇敢,我經驗豐富,etc。」
不要小看這麼簡單的行為,人都是容易接受暗示的動物,有所堅持,相信會慢慢改觀。如果想要更好地走出負面情緒,那麼就可以經常給自己暗示一些, 帶有鼓勵性質的語言、符號以及動作。
2.接納而不是悔恨
想要減少自己的負面情緒,最重要一步是接納,而不是自責和悔恨。那些能夠接受自己不足的人能夠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而那些不能夠接受自己的不良行為的,往往會陷入一種負反饋,讓自己做出更多的不良行為。
就像我知道我身邊有一個人很不喜歡我,但是當他將我身邊三個人都打了招呼,故意忽視我的時候,我一點都沒有感覺,更不會像以前一樣總是想「為什麼?我哪裡招惹人家了?」這樣的問題。因為我明白我不會讓每個人都喜歡,就像我也有不喜歡的人,那樣我也能夠接受一些人不喜歡我。
如果不接受這樣的事實,那麼,我們可能會花很多時間去腦補,就想知道為什麼,並且YY各種報復?那樣就又沉浸其中,損失的則是自己。
3.寫日記,增加確定性
寫日記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寫的越多,多自己的認識也越深,對自己的評價慢慢也會客觀。除此之外,就是在我們不開心的時候,他能夠給我們有一個傾訴的地方。並且給我們一種確定性。
一些人沉浸於負面情緒,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想要改變既定的事實。總是幻想著可以換一種結局。很多人不寫,往往都會含糊地接受而不完全記得。而寫下來能夠讓自己更為充分地知道,那就是既定事實,難以改變。這樣就可以減少因為腦補而帶來的不確定,減少自己的不安,減少自己還想改變的幻想,緩解很多壓力。
當然,不一定要一天一寫,像我沒有足夠的時間,我就開始用我的QQ小號的留言板,簡短記錄我的生活。
(這也是經常在我日記里出現的一句話。共勉)
相關回答:
我們為什麼討厭一個人? - 衛藍的回答
如何更好地控制情緒,不「抬杠」? - 衛藍的回答
——————————
不到一天飯錢,卻可飽食一生的自我提升類書籍《反本能》銷售中,解答你80%的生活疑惑。點擊購買鏈接:《反本能:如何對抗你的習以為常(衛藍)》- 噹噹圖書
一個形象一點的比喻,神經系統根據行為決策反饋的結果,不斷修改處理問題的模型,修改模型在細胞層次,就像給植物[剪枝]一樣,減去不合適的突觸,強化合適到突觸連接,只不過這個「剪枝」的過程是各級神經元之間,各個神經網路之間相互調控完成的。神經系統全局到狀態調控調控有一個核心,遞質中樞。
促進突觸生長本身不會讓神經系統興奮,而是外界的正性反饋讓神經系統興奮,更多是強化合適突觸生長而不是促進所以突觸生長。
而負性反饋,過度的負性情緒,有可能全局性的完全抑制突觸的生長,而更難興奮。
這與遞質中樞的抑制功能,可能被某些負性認知過程,例如對負性情景的回憶所啟動有關。
同時突觸可塑性與單個神經元的表觀遺傳修飾、細胞骨架的穩定性的調控都有關,有一定「延遲」,不像計算機程序進行機器學習,壞掉了可以直接刪除存儲「砍掉重煉」,並且突觸可塑性相關的這些機制也與遺傳有關,所以一部分個體更容易陷入負性循環之中。
此外,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外界環境發生對生物體生存不利的事件的概率,也比發生有利的事件的概率高。
在這樣的背景下,相對於不斷的正性興奮的反饋,神經系統更容易陷入不斷的負性反饋循環,較長期的處於抑制狀態。
都說正能量讓人激勵上進,但我覺得,負面情緒給你的激勵要比正能量那種虛無縹緲的東西強烈的多而且更有衝擊力保持的時間也更長,這就是為什麼我願意沉浸在負能量里,而且在充滿負能量的時候專註的做事兒,基本上沒人會打擾你,全身上下都寫滿了滾字,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樣自己也更容易達到效果。
這個問題的題設里有這樣的一個假定,就是:「似乎只要我想從負面情緒當中走出就能立即走出一樣」。
我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回答下。
我們祖先由於生活的環境惡劣,經常會收到野獸襲
擊,食物缺乏,所以要時刻擔心這明天和未來的生
活。想著怎麼樣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所以想的很
多東西都是負面的,而且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中,只
有時刻保持警惕才能更好的去適應關鍵。時間久
了,經過了幾千萬年的進化,經過基因的淘汰,所
以現代人可以說都是有負面情緒的。這也是人們容
易在負面刺激下被喚起的原因。不過我們到了新的
信息時代,這個時代的最大特徵是如果快速有效的
去獲取信息和資源,而積極情緒的人在交往和關注
外部世界還有思維的靈活性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優
勢,所以時代需要我們去轉換思維。但是這裡並不
是說負面和正面的誰好誰壞的問題,而是需要我們
學會管理和調節自己的情緒,適應社會的發展,很
多時候後果很嚴重時,保持擔憂和警惕也是很有必
要的。鍛煉心理抗壓能力和對抗負面傾向就如同在
鍛煉身體肌肉時對抗惰性一樣。如果大家有興趣可
以去看積極心理學相關的書籍,裡面講述的比較
多。純手機手打,希望對你有點幫助~推薦閱讀:
※為什麼玩一天俄羅斯方塊後的晚上腦子裡滿是壘方塊?
※餐飲行業老闆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產後抑鬱症的機制是什麼?如何入手幫其解決?應該注意哪些細節?
※有哪些很好地運用了恐怖谷理論(The uncanny valley)的影視作品?
※思維和語言的關係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