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和路透在全球金融市場的價值分別如何?如何理解這類金融數據、終端機與媒體業務相結合的發展策略?

彭博社(Bloomberg LP) 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金融信息服務提供商,旗下有兩大業務部門,分別是彭博媒體(包括電視台,電台和新聞)和彭博終端機服務(包括終端機出租和數據服務)。不論是在員工數目還是收入規模上,彭博終端機的收入都是遠遠超過彭博媒體收入的,但是在全球影響力上,媒體遠遠大於彭博終端。這也就是為什麼在非金融從業人員的第一印象中,彭博是一個新聞集團。 via 從傳媒到增值服務:彭博社如何玩轉商業周刊


作為金融終端的使用者來回答一下吧。。。兩個終端我都會偶爾用,因為本土化的原因,用得最多的還是土鱉萬得,彭博略少,路透非常偶爾。路透和彭博這兩個國外的金融信息服務商,與我們國內的金融數據軟體壓根是兩個概念。一方面他們有自己的通訊社(這一點上,大智慧通過在香港設立記者站,正在慢慢趕上),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優影響力的兩個財經新聞機構;另一反面,他們的終端還是許多OTC交易的電子平台,甚至能夠向合規部門提供交易監控服務(彭博有,具體叫啥我忘記了)。離開了彭博和路透,可以說,國際外匯市場和大部分債券交易都會陷入癱瘓。

不過,新聞只是這兩家公司在金融數據之外提供的增值業務。。。彭博和路透EIKON終端,基本版動輒數千美元一個月的使用費,那才是真正的利潤來源。

@陳愷 我不太清楚路透的起源,至少彭博是從金融終端做起來的,後來才開了通訊社。彭博是一個傳奇,老闆本身是所羅門兄弟公司的交易員出身,公司重組被laid off之後,用賠償金開發了第一個金融終端。

實際上彭博和路透的新聞都是打醬油給老百姓看的啦。機構投資者如果說自己是看彭博或者路透的新聞做交易的,那麼會被全市場笑死。基本上媒體里出現的新聞,機構投資者至少10分鐘前已經在各種交易軟體的聊天群中看到,然後是金融終端,半小時後網路媒體,基本上半天以後才會上電視。有的時候,媒體甚至會比市場晚知道1個月以上。。。這方面的服務,我個人感覺路透比彭博做得更加及時,道瓊斯也不錯。


作為一個金融數據的從業者,看到這個問題談點想法。

先看看彭博和路透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是如何將金融數據和媒體結合在一起

彭博:
1981年公司創立後,只想著做終端機,在1988年才開始做新聞社。在《我是布隆伯格》這本書中,布隆伯格這麼描述的:「我希望我們公司的終端機不只是債券交易員必不可少的工具,我希望它成為股票交易員必不可少的工具。我們公司應該進入文字新聞領域」,還有」1989年柏林牆推到以後,新聞業的頭版頭條隨著改變,金錢在世紀末成為需要被熱議的新興重要題材,對金融信息的需求在各個地方迅速膨脹「。具體可以去看這本自傳。
彭博作為專門給金融從業者提供服務的公司來說,除了數據,新聞資訊尤其是關乎經濟商業的新聞,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競爭下的必然選擇。
也可以看看 彭博_百度百科

路透:
不管是湯森還是路透,開始的時候就是一個新聞社,就是做媒體(不僅僅是做商業金融,還包括其它各類新聞)的,後來才將其各類數據和資訊,整合給各類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給金融投資者提供金融數據終端業務只是其中之一。
另外可以看看 湯森路透_百度百科

其實可以這麼說,要想為金融市場提供完整服務而不是小型專業服務,新聞媒體和金融數據都是必不可少的。這點看看國內的情況:新華社搞了一個新華08終端;大智慧收購了阿斯達克新聞社。


首先要理解第一手數據、信息在金融業運行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這個是時政媒體、綜合媒體所不能相比的

然後,如果按照傳統媒體業務的流程的話,客戶所接收到的信息並不完整、即時,也經過媒體本身的過濾與篩選,未必能反映出市場的真實狀況——當然,最要命的還是不夠即時。

這就出現了一個所謂的用戶「痛點」,我想拿到第一手的全球財經消息,你能提供第一手全球財經消息,但是目前來看,你提供消息的這個載體我不夠滿意……
於是,單獨推出另外一種服務就順理成章啦……更何況,這個服務還能賣個好價錢。

問題里提到普通人眼中的彭博與從業人員眼中彭博形象不同的問題,這個也好理解嘛
彭博客戶端1年收2W刀,也就那些大型機構有能力負擔,完全不是普通人能夠承受的。另外,普通用戶對於財經資訊的需求,通過彭博周刊也可以滿足了。


本人學傳媒,干傳媒,談談感受吧。去過彭博的中國中心,他們自己說自己的競爭對手就是路透。實際上我覺得可能路透都沒有把彭博當成直接的競爭對手。路透是傳統的通訊社,只不過在金融上的比較強。彭博實際上是通訊社的進化體,更多強調信息採集和發布,而且是針對每一個個體的。發展策略什麼的,我不懂。但是從純媒體角度,我覺得兩者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數據和終端賺錢,媒體賺吆喝。


媒體業務用來提升品牌價值,終端機和金融信息服務賺錢。彭博的信息少而精,路透的信息多而雜。路透在FX交易方面佔主導地位。原Thomson的法律,健康和專利信息檢索方面也有絕對優勢。路透的攝影記者是一群牛人。


人一開始就是一個賣信息的公司,終端、媒體、出版社,都是搭載信息的不同載體,我們可以視作是信息產品的進一步細分,談結合有點硬。

發展策略講到頭,怎麼把信息賣給需要的人,把錢賺回來。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來了,彭博也有了這些東西,我們不能說他公司的發展策略是進軍合新媒體。核心還是賣信息。


看到高票答案說,媒體上看到的信息都比較晚了。瞬間覺得我看華爾街見聞跟集思錄做交易,在優礦上做策略回測,真是low爆了


萬得還是很不錯的


推薦閱讀:

TAG:媒體 | 數據 | 湯森路透 (Thomson Reuters) | 彭博終端機 (Bloomberg Termin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