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 QE 后仍然能保证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而我国四万亿投资计划后就明显感觉物价有所上涨?


这是个好问题。 @Alexander Li 说的很对,从操作目标来说,QE是货币市场手段,通胀率是目标之一。四万亿更加偏重财政手段(或者为了配合财政目标的货币市场手段),目标,恩,是把钱放出去。我再补充几点。

-----------------------------------------------
美国实行了三次QE但是没有导致通胀,有两个重要原因:

1. QE的多余流动性主要在金融体系内循环
2. 美元是唯一的世界主导性货币

第一条,QE通过每个月的购券操作,流动性首先来到金融体系内。但是这些资金基本没有过多流入到实体经济内,大概是一来美国没有基建工程,二来利率那么低,投资进入实体经济的回报率太低,信贷也没有爆发性增长,所以资金基本在金融体系内流转的。后果就是推高了各种资产价格(股市),实体经济的通胀率没有很大改变。

第二条就更好理解了。美元是唯一的主导货币,随时可以流入欧洲和新兴市场。这叫通胀输出。这一条很重要,因为其实美国自己也挺能印钱的。。

反观中国的情况呢?

你知道常说的四万亿具体是什么吗?

1. 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2.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3. 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
4. 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5.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6. 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
7. 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8.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
9. 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10. 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放眼望去,全是基建和信贷。简而言之就是扔钱,扔钱。那么多钱全流入实体经济,不通胀就见鬼了。


多说一句,很多人嚷嚷全世界央行都在放水,中国也应该实现QE啊

他们知道QE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吗?
a. 利率已经接近零依然无法有效刺激经济的一种非常规货币增发手段
b. 非常强大完善的债权市场

这点天朝一个都没有

----------------------------------
另外一个思路是考虑M2。与通胀直接相关的是M2而不是基础货币

下图是美国过去15年的M2


07年到10年差不多增长了25%左右

下图是天朝

影帝指挥下,07年到10年几乎翻倍了

影帝指挥下,07年到10年几乎翻倍了

至于怎样从基础货币传导到M2的公式,请自行参阅米世金的经典教材~
或者这里 为何美国使用了四年的量化宽松,但是通货膨胀率还可以维持那么低? - 石长顺的回答

------------------------------------
PS:谁说美国没通胀,法拉盛的羊肉串都涨价了o(╯□╰)o


简而言之,题主主要的问题在于通胀差异。这问题是一个非常宽泛的问题,无法很简单的回答。你可以从经济发展周期,经济结构,通胀基数,政策差异等等方面来回答,这些都是可行的。当然,要讨论直接因素,必须从中美两国的本轮宽松政策的形成机制说起。这里具体来说就是FED推出QE的逻辑和中国推出4万亿的逻辑。

美国。现在美国货币政策形成的逻辑一般如下:
1 评估经济大环境,根据现有知识和历史数据,估测出现经济环境下数据的表现状况,具体来说就是 Economic Projections (FED每季度公布一次http://www.federalreserve.gov/),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数据economic data(GDP),inflation data(CPI,core CPI),Employment data(Unemployment rate)
2 基于Projection形成一个货币政策的plan(现在叫Forward Guidance),锚定相关数据,以此为target。
3 根据近期经济数据的好坏,在每一次FOMC meeting上对Monetary Policy进行review,考虑是否需要进行action,并根据会议讨论给出一个statement(每次FOMC meeting会公布,http://www.federalreserve.gov/同样有)。

现在简单说说QE的逻辑。
美联储控制货币政策的几个工具有Federal Funds Rate,Discount Rate,Required Reserve Ratio,IOER(Interest Rate on Excess Reserves),还有就是公开市场操作,包括通常公开市场操作(Regular OMOs)和一些非常用工具TAF,PDCF,TSLF,AMLF,etc.(参考FRB: Policy Tools)。当时经济复苏差于预期,通胀数据疲软,经济很可能再次触底。从政策面上需要再次行动。而此时Federal Funds Rate已经下调到0~25bp,不能再下调,而其他的工具要么是已经用了,要么是目测用了效果不会大。为了进一步降低美国的实际利率,QE就出现了。QE出现的逻辑是基于低经济增长低通胀而产生的,所以低通胀是QE的背景。那么如果使QE不过分冲击经济环境呢?就是规模,多少规模合适的问题。这个东西是通过经济学模型计算出来的,它的规模本身就考虑了通胀目标的问题,所以他推出QE后通胀依然维持在一个稳定的区间里。如果通胀跳出了合适的区间,FED会出来行动,增加或削减QE(QE1,QE2,QE3,Taper QE这些行为),所以第一个问题就回答了。

中国。这里4万亿不是一个货币政策,虽然中国央行在这个周期内也是降息了的。但是中国的目标是什么呢?保GDP 8%增长。那么如何保增长呢,GDP增长速度如何达到呢?三驾马车。消费,投资,进出口。人民币升值,进出口不太稳。消费,这个不清楚比较慢,目测不太稳。最稳的是什么?当然是投资了。所以给定一个GDP增长目标,应该增长多少投资合适呢?4万亿。至于通胀,好像没考虑过。因为政策制定的时候没仔细考虑过,先稳增长,其他走一步是一步,问题出来在调控。这个第二个问题也回答了。因为没考虑。(不怕查水表,本人在美国)

究其原因,一是美国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数据经验,二是FED受政治干预的强度不大,独立性比较高,所以会一直维持自己的调控逻辑,一直balance经济增长,通胀,就业这三个指标,所以他不可能本末倒置,否则Fed的Chairman就被炒了。中国的调控政治性较强,领导说了算。体系逻辑完整不完整是另一回事。PBOC也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央行之一,你永远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开会,开会讨论了什么东西,得出了什么结论,他会什么时候公布自己的货币政策,你不知道他的调控目标在哪,如果数据这样了怎么办,那样了怎么办,只能不停的猜测是不是因为这样,是不是因为那样,无迹可寻。(中国央行宣布降息时,正好是伦敦时间吃午饭的时候,同事感慨PBOC works like magic,还有一次与BOE撞车,在BOE公布rate decision的时候PBOC来了个降息,市场high了起来,因为Algo(算法交易)误以为是BOE rate cut了)

当然,美国的调控逻辑也是会有错误会有漏洞会有失误等等。否则就不会有什么大萧条、经济危机等问题的发生了。


我的看法是因为在QE时以美元信贷在市场上流转已经造成了通胀,若货币发行不跟进,就会通缩了。

而美国通胀在繁荣期也有限的原因是全球化,信贷的大幅度增长带来的就业和通胀通过金融渠道很大程度转到了欧洲和新兴市场国家。

所以欧洲到现在还在拧巴着,甚至面临解体,而中国的通胀未必是那四万亿的结果。


简单地说一点,美元是国际结算货币,无论QE如何如何,这种通胀可以转嫁出去,所以美国本土可以维持低通胀率,而其他国家会收到输入性通胀的压力。


两年半之后更新。

现在我成为了一名政治经济学生。

首先惊讶于这答案我现在看来仍然基本满意。
然后我要给当时的答案加两句话:

四万亿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很大问题,反正事情过去了我们也看不到它在哪。

但是壮如美利坚德意志,中国能取得“从追赶式竞争到自主式竞争”的转变,就那一个时间窗口。

以下为原答案。

p.s. 我这个答案太学术、太冗长,绕着”通货膨胀“讲了一大圈。大家请看 @Alexander Li 的答案。


先看美国。
1,由于在实行量化宽松政策之前,美国已经长期保持零利率,所以QE并不能制造通货膨胀或者刺激通货膨胀预期。也可以理解为美国宏观经济对量化宽松政策的依赖性。
2,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使得美国国内资本外流至高投资收益国家,最明显的就是热钱流向新兴经济体。量化宽松的效果,被美元的贬值和新兴经济体的资产泡沫消化。
3,结合美国经济的特点,量化宽松通过提高资产价格的路径刺激经济。
两个机制:

  • 资产负债表再平衡机制: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基础货币增加--&>私人部门现金持有增加--&>现金与非现金资产的替代效应--&>资产交易降低流动性溢价--&>非现金资产的预期价格上升--&>长期利率下降。
  • 资产组合变化机制:央行购买MBS--&>资产价格上升--&>商业银行贷款数额增加--&>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扩张;
  • 央行购买国债的话就是直接注入流动性和压低长期利率。

再看中国。
4,四万亿(如果有)最坏的效应不在于通货膨胀;理论上,如果四万亿的效果全都体现在通货膨胀上,物价水平远非目前的样子。问题首先是政府的财政负担,其次是对私人领域的挤出效应,这两者都导致对经济结构优化的阻碍和对市场的扭曲。
5,四万亿投放至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是符合中国经济重实体的特点的;问题在于劣质的那部分投资,加剧了产能过剩,推高了生产者价格。
不要因为这一部分就完全否定四万亿的效果:无论从成功保8和率先退出金融危机的宏观数据上看,还是从我个人看过的文献中的计算来看,四万亿对于经济增长是有效果的;经济长期增长的核心是全要素生产率和人均资本存量,四万亿投资对于中国较低的人均资本存量有较大的提高。
6,发展中的经济的常态是正的CPI增长。

美国量化宽松的本质是公开市场操作,目标是对经济均衡态的恢复;
四万亿的本质是通过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后续计划还要投向科技和民生领域,目标是更高的生产和福利函数。我觉得很厉害了。。
--------------------------------------------------------------------------------------------------------------------------------
就四万亿的本质可以再多说一点。

央行能够采取的经济政策,效果从大到小、使用从先到后一般是利率、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量化宽松是最后一个美联储可以使用的政策,原因在第二行说了:长期零利率因而没有下降的空间。

四万亿其实是超越了货币政策或者财政政策分野的一种措施。你说没有注入流动性那不可能,你说仅仅是财政政策那也不是,毕竟“XX的财政政策和XX的货币政策”这种说法不是随便说说。一方面,四万亿是政府出于责任与惯性,认为自己能够并且应当,起到有效的布局和指导作用;另一方面,经济存量的迅速庞大、结构和机制日益复杂等变化使得政府难以像计划经济时代一样有效,或者换一个说法,任何一个政府如今都很难有效的维持精确的调控。
我的看法是,首先我肯定政府在经济布局和刺激效果上的自信和引领作用,其次,在实体经济的结构还未达到一个比较优化的水平之前,肯定存在钻空子流向劣质工程和泡沫领域的投资,因而政府对于刺激出来的质量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毕竟只有科技上去了,政府才有地方可以投资。


仅从货币金融方面来说,美元是世界硬通货,全球结算,而人民币是地区性货币,流转结算范围有限。在这种背景下:
1、美国可以大胆的借助自己在国际金融体系食物链顶端的地位,向全球输送通胀,尤其是向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一般情况下就是发展中国家)输送通胀,而不用担心本国出现剧烈通胀。
2、人民币软通货的性质,导致中国不可能通过国际金融体系输出通胀,所以就只能自己消化了。
以上寥寥数句话大致只能给你一个方面的基本认识,总的来说,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很复杂的,除了金融方面,也有政略,经济结构和消费习惯等其他方面的影响。言而总之,大家都是在一个学校里学习,但你家的孩子和别家就是不一样。
-----------------------------------------------------------------------------------------------------------------
山姆大叔输送通胀的机制是复合型的,就简单从国内利率和国际汇率方面来说吧,大致了解即可。美联储印美钞:
1、一部分美钞通过国会预算法案进入美国全面而广泛的福利体系,如社保,医保和教育基金。使得国内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如此以来美国人民的超前消费能力得到进一步刺激。衍生结果后面再说。
2、还有一部分美钞进入以银行机构为代表的财团体系,形成国际游资,参与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如此以来会影响国际价格。衍生结果后面再说。
输送通胀的两个关键杠杆,利率和汇率,下面以中美间通胀输送为例:
3、通过低利率政策,有较为完善福利保障的美国人民可以进行全球性消费,表现在中美贸易体系间,就是大量进口中国制造,从这方面来说,美国人的消费正是中国经济长久以来的动力。在以美元为结算口径的情况下,中国方面势必会积累大量外汇储备,按照一般性原则,国内势必要加印本币进行对冲以防止人民币汇率剧烈波动。至此,美国低利率政策—&>消费刺激—&>进口商品,输出美元—&>中国加印本币,对冲美元—&>输入通胀。
4、通过国际资本,有敏锐嗅觉的财团们,参与并操纵诸如石油,矿石,稀有金属,橡胶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囤积居奇,适时抬高物价。在以美元为结算口径的情况下,更由于中美贸易顺差导致的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中国便会以更高的价格购买这些大宗商品,在国内就表现为,成本上涨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从而形成通胀。至此,国际资本+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中国输出相对贬值的美元—&>输入价格抬高的大宗商品—&>国内成本上升—&>输入通胀。
到此,以上四点基本上就是概括山姆大叔对中国大妈输入通胀的大体机制了,当然大叔通过他那强大而有生命力的金融体系也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输入了不少通胀,就不多提了。
------------------------------------------------------------------------------------------------------------------
感觉之前讲的太精简了,又补充了一些。继续抛砖引玉。


以上大部分答案中,似乎除了 @宋超之外,没有人注意区分“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和“货币创造”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QE的主要方式是美联储购买国债或抵押债券,这个主要是增加基础货币投放。但QE最终能不能奏效,还要看货币创造能力。

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通货膨胀。美国的QE1、QE2(量化宽松)都进行了两轮了(这个是2011年的数据),期间投入了上万亿美元的资金,美国的通胀率仍维持在2.5-3.0%之间。

货币创造要靠信贷来完成。那我们就看看中国是如何进行货币创造的?

地方融资平台由本轮金融危机后的“4万亿元”刺激计划而生。在中国政府公布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中,中央政府承担1.2万亿元的份额,而余下的部分由地方政府以及企业承担。

而多年以来,中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一直处于较为平衡的状态,并没有过多的盈余。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不允许发债,这导致了地方政府只能寻求银行资金来撬动经济建设。

为了“大干快上”,地方政府成立了大量的所谓“地方融资平台”,将各种项目置入其中,以“组合”的方式来取得银行的贷款。在很多情况下,为了对“地方融资平台”进行“信用注入”,地方政府甚至以地方财政收入作为未来还款的保证,来向银行取得贷款。”

那么我们究竟建成了多少个地方融资平台呢?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数量又有多少呢?

“地方融资平台在2008年开始起步,到2010年进入高潮,其数量从2008年的2000个左右,上升至目前的1万个左右,扩张速度惊人。”

根据刘煜辉的估算,全部金融机构平台贷款余额会接近15万亿。具体估算依据在这里:搜狐博客

如此庞大的信贷为我们创造了69.647万亿的货币供应量,是我们GDP的1.9倍,而美国、日本这一占比均低于1倍以下。

我们现在的货币供应量已达120万亿以上(M2),美国的数据我没查,但是根据前两年渣打银行的测算,美国的货币创造能力跟中国比起来实在是不够看的。
渣打报告: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十年翻八倍

所以,不是美联储控制通胀的措施有多么得力,而是中国的货币创造能力过于恐怖。


qe是什么?qe是大量印钞票!印钞票干什么?因为有国家喜欢储备钞票!懂了吧。这些钱主要消化在国际市场,对美国只有经济刺激作用!这就是为什么说米国绑架了世界经济!


为什么美国 QE 后仍然能保证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

答:美国QE是全世界买单。

而我国四万亿投资计划后就明显感觉物价有所上涨?

答:中国QE是中国中产阶级买单。


因为美国把通货膨胀出口给了全世界


物价上涨除了跟货币发行量有关,还有其他原因,比如工人工资上涨,现在工地上工人随便一天好几百,你能说房价上涨跟这没关系么?还有营业员服务员工资都大涨,你买的东西成本自然要把这些考虑进去了


先明确一件事,美国低通胀是个很糟糕的结果,这代表了低工资率和对就业率会的不良影响,以及经济增长的萎靡。
当人们发现货币在升值,他们倾向于把钱留到日后再花,流动和需求也就消失了。你可能在享受低物价的同时失业了。


所以联储的政策目标是两个,1.就业率,2.通胀,至少2%。
现在,通胀离目标离得太远。所以经济学界预期如果低通胀持续时间过久,联储有被迫启动qe5的可能。
为什么通胀率达不到2%,没有人可以确定,包括联储。比较靠谱的答案是,因为低油价。

补充下,低油价把总体生产成本拉低了。
美国生产者物价指数和核心物价指数(刨掉食品和能源)差值大概在0.2%-0.4%。


我去,楼上全都是各种经济学术语飞起啊~~
我来说句实话吧:因为天朝制造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天朝制造那么廉价,美帝当然不会通胀啦~

这是这些年美国人民混得不错的根本原因:生活成本一再降低,即使赚得少点(其实也一直再增加),反正物价便宜啊。
一双美国制造的鞋子卖个100美元没问题,同样质量的天朝制造20美元,物价就这么生生的拉下来了。这些年天朝制造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扩大种类,让美国人民享受到了低物价的黄金时代。

更不用说美国人压根就不用付钱,直接印债就行了,反正都是天朝买单。

只有很少部分的商品在美国涨价了,比如地铁票价,大学学费,这都是美国人力参与的东西。

一定有人说,天朝都通胀了,天朝制造的价格也涨了啊!
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说:
1. 天朝制造的涨价真心零头,在“100美元:20美元”这种巨大价差面前,天朝涨得那点压根不够看。大势还是看天朝制造又占据了多少新的领域。
2. 天朝通胀的主要部分集中在“人力服务产品”上,比如饭店。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家都赚得多了,你不能让拉面的师傅还赚那几个小钱吧?)。实质上工业品并没多少涨价,要不你自己想想,手机是不是越来越便宜?电脑是不是越来越便宜?这些年工业品的大行情就是降价,这都是天朝制造的锅。

天朝的通胀不是由印钱引起的,而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有人一定要说,房价猛涨了啊!
这个问题,房子不是消费品,是投资品。房价猛涨的根本结果不是大家都没钱买房,而是大家实现了集体致富(上海有套房,坐地几百万身家)。基本上买的越早,赚得越多。大家都对房价喊打喊杀,其实不过是后悔当初没出手(或者出手太轻)而已。以前在上海的同事,越是有房的,越是喊房价高。有多套房的,更是整天喊打喊杀。没房的一般不提这事,提起来也是四个字:无言以对。


我觉得题主有时间可以读下Richard Koo的The Escape from Balance Sheet Recession and the QE Trap, 他是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切入的,如果私有部门一下子因为资产价格的暴跌,而都欠债非常多的话,就会选择先修复各自的资产负债表,而会一齐不借钱,fallacy of composition, 即使这时是零利率。 这对经济造成很大通缩的压力。我想过去几年美国的Private Sector在修复各自的资产负债表而并没有借钱,这也是M2一直上不来的原因之一。当然你还需要考虑到在这段期间政府作为Borrower of the last resort有没有去借这部分剩下的存款(additional saving),防止经济进入一个deflationary trap, 所以再次推荐你读这本书。


对于这个问题是相当的深奥。有一种说法是中国的四万亿规模相当大,比你想象的还要大,这个问题在还原真实的美联储中有一个较为详细的讨论。想当年次贷危机,仅仅是影响到中国的外贸而已,但是中国出的经济刺激计划却是照着经济危机的高规格高待遇,你说通货膨胀指数能不高么。此外,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元是国际货币,它是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把通货膨胀输出到全球的,但这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我觉得可能是当时美国面对最大的危机是通缩问题,即便QE出来了,也不过是把CPI指数提高一些。


正好我也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看了一些回答,感觉很多问题在基本的认识上都有错误,正好我看过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华盛顿大学举办的一个关于金融危机的知识讲座,我也凭着自己有限的积累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QE并不是直观上的印钱,美联储并没有印钱,美国流通中的基础货币其实增加的并不多,其增加的是银行在美联储账户里的超额准备金,是以电子方式增加的,由于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不景气,银行放贷也比较谨慎,所以相当于银行从美联储得到的资金都躺着准备金账户上,其结果是降低了长期利率,对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说,相当于是准备金资产替换了政府担保债券,但是由于投资风险大,回报率低,银行并没有把这部分准备金转化为流通中的货币,这跟大家通常主观上理解的撒钱,印钱还是有天壤之别的,美国金融危机后经济不景气,正因为消费,投资都不景气,所以美联储才要用QE这种非常规的货币手段来降低长期利率以刺激经济,美联储更担心的是通缩,而不是通胀;至于中国的四万亿,那是实打实的货币宽松+财政宽松政策,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的信贷,很多基础设施建设和信贷都是以政治任务的形式开展的,这四万亿再配套地方政府的几万亿投资下去之后对经济的刺激可想而知,短期之内的总需求大增必然埋下通胀的隐患及未来产能过剩的隐患。


我觉得吧, 钱到了一定数量级以后就离买买菜买买楼很远了... 在交易市场里, 投资人们手里都捧着钱, 互相之间到底是以万为单位还是以亿为单位竞投来选择看中的公司或者行业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只要金融系统控得好,完全可以吸纳无限的钱在里面转,而只让少少的洒出来惠顾一下奢侈品艺术品市场等等消费市场(以高管们年薪的形式)~~~~~~没有什么人舍得把那么大笔钱从金融市场中抽出来砸到不怎么挣钱的实体中的,即使是发生了金融危机即使通货膨胀....


我能说因为就算叫qe,人家m2的增长率也只是同时期天朝的三分之一不到一点吗?
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mac/indicator_FM.LBL.BMNY.ZG.shtml?from=wap
(上表不知对否,反正当年写文时用了权威数据粗略算了。)


通俗的说:美元是世界货币,还没有制造业(夕阳产业,跟主体经济相比是小事儿),所以增发了全世界一起承担,也就是抢别人的钱(别的制造业大国);人民币是自己的,还是制造大国,增发了就只好自己受罪。还有,这两个基本同时进行,中国肯定最受罪。


因为美元是全球货币,不用担心贬值


推薦閱讀:

TAG:经济 | 通货膨胀 | 宏观经济学 | 货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