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沒落的根本原因是香港回歸嗎?


把香港主權的移交和香港電影的衰落聯繫起來,是一種常見的誤解。香港電影在1993年達到一個高峰,之後就開始一年年下滑,從生產數量、質量到票房收入都是如此。香港電影的衰落原因有很多,早有各種分析,如台灣和東南亞市場的失去,好萊塢全球化戰略加強,盜版的猖獗,人才外流與青黃不接,跟風濫拍帶壞市場等等,基本都和97無直接關係。


香港電影90-2000年開始沒落,並不是從1997年開始。

補一個票房紀錄
香港電影票房收入(百萬港元)(1990-2000)

年份 港產片本地收入 外語片在香港的票房 港產片海外收入
1990 936 468 1404
1991 994 294 1491
1992 1240 312 1860
1993 1133 406 1699
1994 957 427 1435
1995 776 563 1164
1996 659 563 435
1997 548 608 329
1998 422 544 252
1999 353 523 資料不詳
2000 383 531 資料不詳

可見港產片收入在1992年以後就開始逐年下跌,同時進口片已經開始在香港票房佔據一席之地(97年超過本土票房)
如果算上通脹,更是慘不忍睹,票房劇跌也導致電影人日子不好過,所以電影製作水平自然也跟不上了.......

90年代開始可以說是香港電影工業的黃金十年,一系列新構思的電影,不僅製作水平有了很大的進步,而且還從80年代裡固有電影類型中再創造了其他可能性的電影片種;也做就了很多導演拍了多部經典之作,例如王家衛、王晶、杜琪峰、許鞍華、陳可辛、關錦鵬、陳嘉上、爾冬陞、徐克、陳木勝等等。而當中王家衛的《阿飛正傳》、《重慶森林》、《春光乍泄》,和周星馳一系列的無厘頭風格電影;更加成為了90年代香港電影的代表。

而更值得驕傲的是香港電影終於受到西方觀眾賞識,周潤發、成龍與吳宇森成為了美國荷里活中灸手可熱的華人演員和導演。然而,具諷刺意味的是,此時香港電影業卻開始陷入困境,除失去區內市場外,更遭盜版影帶與亞洲金融危機之害而一落千丈。

踏入2000年,香港電影仍然一厥不振,一九九三年至二零零一年間,港產片的票房更由十億元萎縮至四點五億,除了經濟不景氣、盜版問題、網上下載和SARS等意外因素,其實一般電影界的「韓流」席捲亞洲市場,他們的電影基礎同樣會受到類似因素的影響,但仍能在數量上和票房上取得佳績,同時美國好萊塢賣座電影開始經常成為票房冠軍,這是幾十年以來未見過的事。諷刺的是,與此同時,香港電影受美國電影業主流的注意.並且有受歡迎的人物進軍好萊塢。
雖然港產片自九三年年產二百四十二部的高峰期,下跌至二千年的一百五十部,面對低潮,香港電影業仍有可為,出色的電影仍陸續推出,新一代電影人仍保存香港生機勃發的電影傳統。而衝破困境的要素在於電影人對生產電影精品的孜孜追求,包括編劇專業人才的培訓,成熟的資金運作以及科技在電影中的運用。

資料來源:HK Film History :: HKFILM100.Asia :: 香港電影一百年

由此可以見,香港電影的沒落是多重原因共同的結果(經濟危機,盜版,好萊塢,韓國電影搶佔市場,sars,本土電影票房劇降)等等,主因並不是因為回歸。

也正是因為本土票房劇烈下降,金融危機又導致融資困難,所以導演演員爲了生存而轉向神州市場,開始有了合拍片。


除了內地市場、自我閹割、老一代影人老去、好萊塢和盜版之外,我想到了一個不知道能不能算是原因的原因。

香港電影勃興於經濟高速發展七八十年代,那時作為亞洲四小龍的香港風光一時無兩,經濟高速發展,中產階級迅速產生,為香港電影的發展提供了資金和市場的支持。同時,社會矛盾加劇,社會動蕩,為二十年間香港電影的發展提供了取之無盡的靈感和素材。

僅以七十年代廉政公署成立之前的香港社會觀之,四大探長叱吒風雲,毒販和大佬飛揚跋扈,就導致了後來《跛豪》《雷洛傳》等一大批優質香港警匪片黑幫片的產生;社會治安也一度混亂,奇案題材的電影橫空出世,如《省港旗兵》等;金庸倪匡等一干有大陸背景的作家在香港站穩腳跟,正好進入創作的全盛期,極大豐富了香港電影的題材。巨大社會變革之下意味著文化產業無窮無盡的發展機會。

所以,與其說97年以後香港電影變得平庸了,倒不如說,香港社會已漸趨穩固,老一代電影主創們才思枯竭,原有電影創作思路已走入瓶頸。沒落的罪魁禍首是這個富有而平庸的時代是否更貼切呢?


不同意。要說97年這年給香港電影最大的打擊,與其說香港回歸,不如說金融風暴——對需要大資金的電影業是一個很大衝擊。

其他的magasa說的很好了。香港回歸給香港電影業帶來的影響主要是人才流失。

香港電影93年開始的由盛轉衰,主要原因是香港電影工業的結構問題:

過度商業化導致市場行為短視,不注重電影質量,不注重創新,更多地炒冷飯,利用熱門的類型片濫拍,讓港產片逐漸帶有粗製濫造的色彩,反過來又加強了盜版行為。惡性循環。

同時香港導演過於機動、隨意、即興的拍攝風格,以及電影工作分工不夠精細,難以形成嚴密的工業化程度,也可能是港產片盛極而衰的原因。

03年因為SARS香港電影跌到谷底,中央政府出手,與香港政府正式簽訂CEPA(更緊密經貿合作關係),香港電影可以不限配額進入內地院線上畫,並且中港合拍片模式也放寬,龐大的華語電影市場向香港電影工業敞開大門。此舉果然刺激了合拍片的發展,也讓更多香港電影人北上拍戲——大概不能振興香港電影,至少已帶來了新的變化。


未必!
之所以很多人認為香港電影沒落了,是因為覺得現在的香港電影不像當年那樣精彩了。可是,仔細想想,當年我們為什麼會覺得香港電影好看?不外乎:
1、那些年國內的電影水平實在不敢恭維。
2、香港電影的風格更多元外,尺度更加大膽,這些都是因產電影所不具有的。
3、我們那會對香港的社會了解得太少,我們都很好奇。
所以,當年的香港電影的水平本來就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高,只是我們給了他很高的評價。
今天,香港電影也沒退步到哪,只是進步太小了,這是必然的事情:
1、地域的局限性決定,香港實在是太小了,他要是長久地佔領華人世界的主流是華人的悲劇。
2、大陸進步得快,反襯出香港的進步不快,所以我們覺得他落後了,其實這更是他的真實面目。


有一次,央視採訪香港一個著名導演,怎麼看待這幾年香港電影的沒落,他說,羅馬帝國那麼偉大都會消失,香港電影沒落就沒落唄。


香港電影的衰落和經濟環境關係不大


49後內地一大批人才來到香港政治避難、謀求生計,包括饒宗頤、關德興、胡金銓、李翰祥、王天林、宋存壽、梁羽生、金庸、張徹、倪匡等等——這些人既是舊時代的延續者,也是新時代的締造人。

比起極權的內地、威權的台灣,香港擁有相對寬鬆的文化氛圍,使得原本正常的中國文化發展軌跡在香港得以延續,改革開放後香港又反哺內地——現代武俠、電影創作、流行歌曲、科幻奇幻小說等等。

靠著這批49後的落難人才,香港又培養了一代、二代的人才——梁羽生金庸開啟現代武俠、黃霑是國學大師饒宗頤的高徒,王天林培養了杜琪峰、王晶,就不說胡金銓張徹對徐克吳宇森的影響了。


現在呢?

香港畢竟是小地方,在49後的半個世紀能保持人才鼎盛,但人才枯竭是不可避免的,就如同三國時的孫吳,一代人才鼎盛(外來的居多),二代勉勉強強,到了三代就不給力了。

PS個人覺得無間道被捧的太高,因為政策限制,更好的電影反而在內地上映不了。。。比如黑社會系列、神探。

而不能在內地上映的志明與春嬌,與能在內地上映的春嬌與志明,可以看出內地政策的影響。
奪命金中,內地公映版加了個十分和諧的結局,讓人哭笑不得~


因為50年代上海到香港的精英們只夠撐四五十年的時間


這事得從1994年說起,那一年內地引進了第一部好萊塢大片《真實的謊言》,甫一上映,觀者如潮,這是我小時候第一次看見這麼多人觀看並熱議一部電影。于是之前霸佔大銀幕多年的偉正光革命戰爭片,小兒女生活愛情片,少量引進的社會主義國家譯製片和日本片(日本片曾是我們看資本主義世界唯一的窗口)一下子都潰不成軍了,就更不要提我們從音像店租錄像帶看的港片了。要知道大多數港片並沒有在內地廣泛公映過,流通渠道多為出租錄像帶,你看沒看過全憑你租沒租到帶子,這種流傳度本來就打折了。何況美國大片一來,之後連出租錄像帶這塊市場都被美國大片佔領了,以往招牌上「周潤發新片」、「成龍主演」都換成了「最新美國大片」,看港片的人真的越來越少了。然而這些都發生在1997香港回歸之前。PS:這恰恰是我看港片最多的時候,因為我想看的港片終於沒有被別人先一步租走了,雖然我爸媽一開始叫我去租的是終結者和超人(一直被別人租走了,下次再來吧。)


1998年《泰坦尼克號》全國上映,其火爆前所未有,也給去電影院看片重新定義:只有這樣的大片才值得去一回電影院!於是國產片港台片相形見絀,上映遭遇了前所未有冷遇,中國電影市場的寒冬開始,上座率嚴重不足,院線嚴重老化,票房數據作假,各種弊病叢生。這期間大家都在想出路,有的想走薄利多銷路線,搞了個五元電影票吸引觀眾,也有的開始學習國外搞多廳、小廳、雅廳,中國院線在這幾年裡開始了更新換代。

終於在《卧虎藏龍》勇奪奧斯卡的2002年,才明白中國電影也需要大片!於是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各路人馬各種大片輪番轟炸,國產電影市場才有了起色,最起碼票房數字好看了。好萊塢系列大片開始在國內圈死忠粉《哈利波特》和《指環王》乃至《加勒比海盜》這些賣座大片紛紛引進,都得益於中國加入WTO之後電影市場的開放,進口片配額逐年增加(2002年時候一年20部,到現在一年64部,再到2016年就得照合約全面開放了)而當時的港片,榮耀屬於《無間道》,也趁著這一波火了一把,可是之後,沒有了。

香港電影界也想賺錢啊!他們看到好萊塢在中國圈到錢,國產大片也圈到錢,憑什麼香港電影圈不到錢啊?因為香港拍不出大片啊!這就是後來香港電影人大批出走的原因,有跑去好萊塢的,也有跑道內地的,他們都在找屬於自己的天地拍自己的大片,所以市面上很多香港導演內地演員內地發行的片子,或者內地導演港台演員內地發行的片子——香港電影人的大片圈錢夢,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至於留守香港的,恐怕也不在乎賺不賺錢。

香港電影衰落是市場需求的結果,觀眾不要看了,才是真正的原因。


香港電影發展的式微的幾個原因:
(1)電影市場的擴大,香港電影自97年以後有了更大的票房市場,但這並不意味著香港電影會由此而獲得更大的發展,相反為了迎合市場,獲得經濟效益,香港導演們往往會拍一些他們以為我們喜歡看的然而我們卻並不感興趣的爛片,例如《澳門風雲》系列。
(2)資本的流動,拍電影不僅是技術活,更是一個燒錢活。但現在很多人卻並不熱衷向一些文亦片投錢,反而花大錢去拍一些商業爛片,例如最近上映的《封神傳奇》,花了五億人民幣拍出的是什麼東西?
(3)電影人才的青黃不接,陳可辛、杜琪峰、劉偉強、吳宇森、王家衛,這些電影大佬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一直拍到現在,但是香港電影自此有沒有出現新的導演人才,不能說沒有,至少現在還沒冒出來。


院線虧損,片方撤資


推給外因是個省力的做法。找到替罪羊,就可心安理得。港片由勝轉衰,有個標誌性的電影事件,就是「侏羅紀公園」在港橫掃。小作坊常有佳構,也能領風騷一時,但志得意滿,不知進取,等大企業重整旗鼓回過神來,也就沒戲可唱了。


淺層次感受是,近年來香港和內地投資合作增多,很多合拍片都是港男+大陸女(如果愛,槍王之王etc)的組合,導致香港沒有足夠影響力的新生代女星誕生。還有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內地人傻錢多,速來」,吸走了許多二流導演。還有社會價值轉向,香港電影人最擅長的小人物劇本現在越來越少,前年的《歲月神偷》遠遠不比《女人四十》之類。最後就是老牌電影人一把一把的時代已經結束,賀歲吸金的《豪門夜宴》一類也難產。
求資深電影人深入分析。


我覺得影響很大。
首先回歸導致台灣資金支持中斷。大概看了一下,我覺得樓上各位貌似都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票房。香港電影曾經被譽為東方好萊塢,可見其是以商業電影立足的。而商業電影只有一個目的,賺錢。從這個角度來看,97年香港回歸對香港電影的發展確實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回歸之前香港電影的最大市場是台灣,最鼎盛時期,只要你拍了就有台灣老闆來買下然後在整個東南亞地區發行。所以在當時演員導演們都不敢得罪台灣人民。像當年許鞍華籌備《投奔怒海》的時候本來是準備找周潤發來演的,但是因為題材敏感,周潤發怕得罪了台灣老闆所以拒絕了,這才給了劉德華上位的機會。回歸後台灣資金大舉撤出香港市場,這對香港電影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其次,內地巨大的市場為香港電影提供了墮落的溫床。本土電影註定了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再加上香港是講粵語的,所以本土化的電影市場其實很小。看一組數據,2010年香港票房排行榜前10位只有兩部本土電影(葉問2第五,72家房客第六),前20位只有4部(花田喜事2010第18位,精武英雄第20位),前二十位本土票房佔21.7%。單靠香港票房,以上四部電影全部賠錢。香港電影市場完全的市場化,不像內地有各種政策可以擠壓進口片,所以他們在本土市場很慘的,其實台灣更慘,2010年台灣本土票房只佔全部票房的8%左右,今年好一點,12%,但台灣電影人從來都是很堅韌的,好多導演都是賠掉了褲子都要把電影完成,而且台灣電影今年表現不錯,很有復甦相。
作為商業片,這麼拍肯定是不行的。再看去年的葉問2,全部票房2億元,大部分來自內地的貢獻。所以,香港的商業片導演們都看到了內地巨大的市場,都想來分杯羹也是正常的,到現在連杜琪峰都把持不住開始進軍內地了。合拍片就是為了迎合內地觀眾需要,再加上王晶、劉鎮偉一部比一部爛的爛片卻一部比一部賣得好,怎能不讓人嫉妒?賺一筆就撤的心態使他們根本沒心思關注電影的質量,再加上隨便一拍就能大賣,就更沒人關心了。這樣的香港電影還不墮落?再加上文字獄,(這個都懂,就不細述了)質量肯定會越來越差。


最後再說一個香港電影沒落的原因——沒有科學的接班人培養體系,其實就是沒有正規的電影學院。香港電影人基本上都是在劇組學徒打雜中成長起來的,很少有人接受過正規教育,而演員也是海選之後隨便來個學習班就了事(最著名的當然是無線學習班),所有演技都來自於日後的磨練。所以現在你看香港成功的藝人基本上早年都很苦,靠著自己的不懈努力與機遇才走到了今天,稍有不慎就萬劫不覆,我相信這導致很多有才華的電影人因為不夠努力或者機靈而沒法獲得展現自己的機會。再看現在的新生代,25歲以下的基本沒有,星二代佔據了大多數,這說明香港電影界越來越封閉,這必將嚴重阻礙它的長遠發展。


還有就是香港電影跟台灣電影是不一樣的,如果有人提前說一部電影肯定不賺錢,香港電影人可能就放棄了,但是台灣電影人一旦認定了就算傾家蕩產也要完成,楊德昌、侯孝賢包括新生代的魏德聖都這麼干過。所以說台灣電影重文藝,他很難繁盛,但一旦有機會就能實現華麗的逆轉,而且台灣講的是國語,既可以很本土又能很大眾,題材得當,就能取得不錯的成績。去年內地取消了對台灣電影的配額限制,這對於台灣電影的復興是個很好的促進。台灣電影這一輪復興的成敗取決於《翻滾吧,阿信》、《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賽德克巴萊》在內地的票房成績。同時,香港電影很商業,重回報,很難有耐性把大局維持住,短視,現在的繁榮其實是為將來的覆滅挖坑呢。
內地這塊大蛋糕,吃法得當,全家溫飽奔小康,稍有不慎,萬劫不覆難翻身啊。
說了這麼多,不知道有沒有跑題,見諒


我認為這個說法沒說到點兒上。
香港回歸只是主權交接,它本身並不會導致電影水準的變化。
問題的關鍵,個人分析,大概是香港經濟的問題,一方面經濟算不上景氣吧,事關人人的地產已經讓人瘋狂了,還有各種內地有毒食品商品的問題和通脹問題,另一方面是更加依賴內地,以至於在影片題材上已經基本不可能出現《表姐你好嘢》《投奔怒海》這些影片。不論是演員、導演,都已經小心翼翼地繞開任何可能惹怒內地當局的題材,這就已經形成了一種事實上對香港電影的政治審查。
一方面是經濟問題,各種成本都在上漲,另一方面是自我審查,香港本來就是高度發達的經濟社會,所以,如果想活下去,想盈利,那麼就必然依靠內地動輒數億的票房。
香港電影本身就有個問題,「盡皆過火,盡皆癲狂」。嚴肅題材容易過不了審查,文藝題材在內地也沒有廣泛的受眾,三級片不要指望在內地賺錢,根本無法上映也只有盜版流傳(組團赴港看電影倒是個有趣的盈利方式),只有這種瘋癲搞笑爛GAG最容易在內地上映。(當然你可以說生活本身就需要爛GAG,但如果除了這個,我們念起香港電影只能往前數二三十年,那現在的沒落也已經被證明了吧。)
至於演藝界的事情,我沒什麼了解,就不多說了。感覺 @葛蕾絲 說的很有道理。
另,對各種未在院線鋪開的影片不太了解,也不多說了。
-------
題外話:
如果想讓香港電影復興,必須得內地存在文藝自由;而這個時刻,也將是中國電影、中國文藝的復興之時。


任何現代的娛樂產品都跟本土市場大小有關,其他都不重要,這是最核心的點,美國電影厲害,因為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票倉,日本動漫厲害,日本擁有龐大的二次元消費人口,並且,美日一直是文化輸出最強的兩個國家,同時美日也是人口最多的倆發達國家,唯二人口過億的發達國家,這沒什麼關聯嗎?

其他答主說了香港電影沒落有好萊塢全球化戰略加強,盜版猖獗,人才外流與青黃不接,跟風濫拍帶壞市場這些原因,但即使沒有這些原因,人口只有七百萬的香港電影業,遲早會被人口五千萬的韓國打敗。


《金雞》,《無間道》,《香港有個荷里活》,《竊聽風雲》,《意外》,《功夫》,《志明與春嬌》,《得閑炒飯》,《天水圍的日與夜》,《暗戰》,《買兇殺人》,《伊莎貝拉》,《槍火》,《美少年之戀》,《細路祥》,《朱麗葉與梁山伯》。。。。。。。
這些片子都是97之後拍的,都很精彩。
或許是我們小的時候能看到的片子太少,故而給我們太多的記憶;或許是曾經有一個時代是屬於發哥,張國榮他們的江湖恩怨俠骨柔情;也或許人們傾心於一些悲情的緬懷,淡雅的哀傷。
但,香港電影並未沒落。


搞笑哦
現在TVB越來越辣雞了
難道也怪回歸嗎

利益相關:TVB十幾年鐵粉


扯回歸,扯審查制度的諸位都是書生意淫紙上談兵。

進入21世紀,面對同樣一個大陸市場。
韓國影視日漸雄起,香港影視卻日漸衰敗,這難道還不夠說明問題嗎?

近些年好萊塢在中國大陸的票房節節攀升。香港電影業為什麼不拍大片來搶票房啊?不是你不想吧?是你自己沒能力拍。

何況對於大陸,香港比美國、韓國還更有語言文化上的優勢。即使這樣香港影視都如阿斗一般,在大陸市場上爛泥扶不上牆。這鍋原原本本就是香港影視業自己的。

實事求是一點吧諸位。如果香港能把電影拍成好萊塢、韓國水平,它怎麼會失去大陸市場呢?它怎麼會成為邊緣化小眾的「地方戲」呢?


好萊塢商業片背後是那些大牌明星導演,過段時間就會拍一些小成本文藝片,商業片成功是靠對俗套套路工業化生產,但這些俗套早晚觀眾會厭倦,然後文藝片的新鮮血液就被帶入商業片,進行包裝、生產。文藝片,商業片相互提供支持,才是完整的產業鏈。

電影需要與商業結合,但只有商業絕對拍不出什麼好電影,好萊塢的大片里你總能看到導演、編劇有話要說,他們思考過去,思考未來,思考人與人,人與自然關係,他們讓你笑,不單是靠裝傻扮丑,你會感覺到他們對現實的嘲諷,感到他們想拍好電影,想說話,想make difference,而不只是出來賣的。
香港是金融中心不缺資本,英皇這類公司不缺錢,能拿出幾百萬拍小成本電影的導演、演員數都數不過來,怎麼可能完全被大陸資本牽著走。香港的輿論環境也許是在惡化,但大體仍可以說是開放的吧,但大陸追尋自己的電影理想的人,都一代一代沒有中斷過。香港呢?香港拍過多少不為了商業,只為電影,為表達而拍的電影呢?
港片題材,手法單一,導演一窩蜂拍相近的東西,不是今天才有的問題,把問題都推給回歸,確實是心安理得的等死的好方法。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無間道》三部曲?對香港電影有何影響?
為什麼香港電影中,代客泊車這個行當是被黑社會壟斷的?

TAG:香港 | 香港電影 | 華語電影 | 香港回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