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中存在等價交換嗎?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認為「價值」是客觀的,買家和賣家達成交換是因為價值相等。

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或抽象的人類勞動。
決定一件商品價值量的,不是個別勞動時間而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價值決定價格,商品價格受供求關係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這樣對價值定義是不是完全違背常識?
當日常生活中買東西時,誰都不會去考慮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也沒有人能計算出這個數據。
既然計算不出價值,又如何判斷價值相等?怎麼知道價格圍繞價值波動呢?

常識是,更多情況下我們是和市場價格做一下比較,比如貨比三家,再結合自己的需求做出交換的決策,壓根就沒想過價值或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因為價值的無法客觀度量,這樣就會得出「市場中沒有等價交換」這種悖論!
這豈不是與定義價值這個概念的初衷背道而馳嗎?
價值是不是個多餘的假設,就像為了掩蓋一個謊言,需要製作更多謊言來解釋前一個謊言的合理性?反而把交換這種主觀的決策行為搞複雜了呢?


作為奧地利學派門下走狗,看到這個問題像看到親娘一樣的。首先聲明,馬政經與奧派的分野就在於價值的客觀與主觀屬性。誠如題主所言,如果價值不客觀,自然沒有剩餘價值,而資本家之所以要分得利潤,不是因為剝削,而是因為時間偏好——人們都喜歡現在的錢多過未來的錢。
還是回到等價交換這個概念。在我奧派看來,之所以能交換,是因為便宜,比如一雙鞋25塊錢,買家肯定是認為25塊錢低於鞋的價值,而賣家則認為鞋的價值低於25塊錢,否則怎麼可能成交?所以你會發現「交換創造了價值」,為什麼勞動不一定創造價值呢,你花費一生心血造了一把屠龍刀,但沒有人見過龍,也沒有人需要屠龍刀,那麼你能說有價值嗎?
有不少回答@田碩 @黃漢亨 都提到了比較優勢,或者更確切的說是邊際,恰是我奧派的基礎,你有的越多越不珍惜,所以才會有交換。
那麼為什麼我們感覺會有一種差不多的價格呢?比如手機大概多少錢,桔子大概多少錢。因為有商人的存在。但商人盈利的基礎恰好是因為市場的不透明。
手機黨就寫到這了


瀉藥。交換是一種現象,而一般說的等價交換是對這個現象的一個解釋。你可以說市場上存在交換這個現象,但你不能說等價交換作為一個解釋是否在市場上存在。要問這個問題,你先得通過恰當的定義,把等價交換定義成一個現象,然後再去市場上尋找它的存在。我相信恰當定義的等價交換是可以找到的,不過我猜這不是題主的本意。

而我接下來的回答,其實是在說「等價交換不是對交換現象的一個好的解釋」,我相信這樣的回答更符合題主的本意。

誠如 @田碩 所言,等價交換成立的前提是有個客觀的價值存在。他的答案很好,不過並沒有解釋為什麼客觀價值和等價交換論是有問題的。我不用錯誤來形容這個理論,因為我相信這個理論的擁躉們總是能找到一條途徑來為它打上足夠的補丁使其自圓其說。

而我要說明的是,就算這個理論真的能自圓其說,它也不是一個好的理論。

對一個好的理論來說,自圓其說是遠遠不夠的,它應當能以儘可能少的假設儘可能好地解釋現實。
而基於客觀價值的等價交換理論要麼做不到前者,要麼做不到後者。

首先,它對現實的解釋不夠好。它不能解釋交換的自發性:既然交換前後雙方的價值總量都沒有發生變化,那他們為什麼要進行這個交換?它也不能解釋交換的邊界:既然每台iPhone 5s的價值都是一樣的,那為什麼有些人買有些人不買?為什麼買的人買一台不買兩台?

然後,會有人說只要引入使用價值的概念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提高等價交換理論對現實的解釋力。問題在於,使用價值是什麼?不就是一個主觀的價值么?而主流的經濟學理論已經證明,我們只需要這個主觀的價值假設就足以解釋問題。
換句話說,要增強它的解釋力,客觀價值就變成了個多餘的假設。即使基於它的理論能夠自圓其說,能夠解釋問題,它也應當被奧卡姆剃刀消滅掉。

總而言之,單純的客觀價值等價交換理論解釋能力很弱,但它一旦添加其他假設增強了自己的解釋力,它就又把客觀價值變成了多餘的假設。因而這不是一個好的理論。


所謂」等價交換「是客觀價值論的餘毒。

客觀價值論認為,商品的價值是商品固有的,僅僅由生產商品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等價交易」就要求交易雙方的商品的價值相同。等價交換的概念來源就來自於此:交易雙方的商品的價值必須相等,否則就是剝削。

與此相反,對於價值還有另外一個理論,稱為主觀價值論,維基百科是這樣介紹的:

The subjective theory of value is a theory of value which advances the idea that the value of a good is not determined by any inherent property of the good, nor by the amount of labor required to produce the good, but instead value is determined by the importance an acting individual places on a good for the achievement of their desired ends.

拙譯如下:
主觀價值論是這樣一個價值理論:商品價值並不由商品的固有屬性或者生產商品所需的勞動的時間,而由每一個個體多大程度的需求決定。(讀起來好不順,英文過得去的知友盡量看原文,歡迎在評論撰寫更好的翻譯。)

彼之蜜糖,己之砒霜,價值本身是主觀的。一個口渴的人,可能會認為一瓶礦泉水比一袋高檔巧克力珍貴;一個飢餓的人,或許會覺得一個饅頭比一杯典藏紅酒值錢。

兩種理論誰對誰錯,辯論文章寫得很多,我並不打算在這裡展開,有興趣可以自己搜索引擎搞定。總而言之,主觀是主流,客觀價值論主要在前蘇聯、朝鮮和其他國家流行。下面,我們假定主觀價值論正確,客觀價值論是放屁。

這裡,經濟學引入了一個的效用概念,指商品對人的指對於消費者通過消費使自己的需求得到的滿足的一個度量。通俗地說,就是用了之後自己有多爽。

主觀價值論認為,不同人的效用是沒有辦法對比的。一個東西你用多爽和我用多爽,這怎麼比?所以這個「等價」毫無意義。

那麼怎麼判斷一個交易是否存在「剝削」呢?不是看商品的客觀價值,而是看交易雙方是否自願。交易的雙方都是理性的自私人(這裡「自私」不是日常語境下的貶義自私,而是說能夠爭取個人自身利益。),既然自願,那麼交易後的效用一定比交易前的高。甲只能生產土豆,卻愛吃蘋果;乙只會生產蘋果,卻愛吃土豆。二者自願交易,難道不是都得益了嗎?所以,交易創造了價值。

交易創造價值不僅體現在雙方生產物品能力完全不同的時候。甲一小時能生產 100 斤土豆80斤蘋果,乙一小時能生產 100 斤蘋果或 80 斤土豆。如果甲用一半的時間生產土豆,一半時間生產蘋果,那麼只能得到 50 斤土豆和 40 斤蘋果,乙則相反。如果甲一小時全部生產土豆,一一小時全部生產蘋果,二者自願 1:1 交易,同樣的時間,甲乙都能得到 50 斤蘋果和土豆。

有人問:「自願交易和合理交易就能劃等號嗎?那麼投機倒把,哄抬米價也合理嗎?」是的。從權利的角度講,大米是米販子個人私有財產,他可以以任意的價格出售,這是他的個人自由。從實際出發,哄抬物價本來就不太可能長時間奏效,何況是大米這種大規模供應的物品。只要競爭開放,總會有人進入市場改變供求關係降低售價。

當然,每個人的效用是會隨時間地點變化的。吃飯之前逛超市什麼吃都想買,吃飽飯卻沒心情;高檔餐廳的牛排可能有人願意花上幾百上千,沙縣小吃假如販賣同樣的食品,估計一百元都鮮有人問津。可能你買了一個東西之後後悔覺得吃了虧,但是在交易的那個時間、那個地點,你一定是覺得賺到了。

國家打擊非等價交換「剝削」,不過是以維護公平之名行侵犯自由之實。在網上看過一句話:「傻子才等價交換呢。」

===========
@湮沒黃塵古道 這個網友在我貼子里發表了這樣的言論:「你難道會比馬克思接近事實? 」我在與其他網友交流時稱他是笨蛋,他認為我髒了他的眼。我認為笨蛋應是對他的客觀描述,不屬於罵人。


市場經過充分套利的一切交換都是等價交換。只有市場參與者特別少,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才會出現不等價交換。

什麼是價值?
價值是一個複合概念,使用價值只是主觀的東西,交換價值才是客觀的。
價值的含義無非有以下兩種:
1.餓死我了,這碗刀削麵比鑽石還有價值——這裡指的是使用價值,使用價值是主觀的東西,和具體的情境密切相關,一小時前堪比性命的東西轉眼後有可能變得毫無價值。
2.這塊鑽石價值一萬塊——這裡指的是交換價值,注意這句話的含義是你可以用一萬的價格賣掉(而不是買到)這塊鑽石。交換價值體現為市場確定的價格,其變化由供求關係確定。

「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或抽象的人類勞動。」 這句話里的「價值」是指什麼?既不是使用價值也不是交換價值,而是馬克思自己發明的抽象的概念。用現在的話講,他在炒作概念。

等價交換這個詞裡面所說的價值,不是馬克思所發明的抽象的概念,也不是主觀的使用價值,只能是商品的交換價值。既然只要這兩個東西可以在市場上交換,那肯定是交換價值相等,是「等價交換」呀。只有這個市場參與者特別少,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才會出現「不等價交換」。

~~~~~分割線下略有跑題~~~~~~~

商品如何定價?
一句話:「商品和服務的價格由供求關係決定」。
是不是比馬克思的理論簡潔的多?不只簡潔,而且同樣正確。(不是馬克思說的不對,而是他發明了一堆無用的概念,把簡單的事情說複雜了)

拿《塵埃落定》裡面的故事舉個例子:
到底是種小麥還是種煙土?
在當時,小麥並不值錢。因為小麥需求及其有限,只要夠大家吃就行,而拉出去賣的話,恐怕還不夠運費。而煙土則不同,由於有煙土販子的存在,全世界的煙土市場都是向他們敞開的,只要能種的出來,他們面向的是整個世界的需求。兩個需求相差如此懸殊,其價格也就基本確定了。
在貪婪的驅使下,其它土司則決定全種煙土,打破了現有的供需平衡。傻子決定多種小麥。需求沒有改變,而供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等到其它土司發現沒得吃的時候,只好傾家蕩產來換口糧。小麥的逆襲完全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
有人說這是個極端的例子,但極端只不過更加顯露了事情的本質。有人說,為什麼不把裡面的煙土運出去,換成小麥運進來,這樣可以大賺一筆?其實是有這種人的。利用同種商品在不同市場定價不同,在市場間進行低買高賣獲取利潤的人叫套利者。只不過由於市場間壁壘的存在(運輸?管制?交易費用?),使得套利者無法完全抹平不同市場間的價格。市場無壁壘的狀況下,套利者的存在會讓不同市場間的價格趨於完全一致(比如國際外匯市場)。

馬克思說的「無差別人類勞動」跑到哪裡去了?就隱藏在這裡。在勞動力市場上,人是勞動力的生產者、銷售者和套利者。人是活的。種煙土不賺錢?我種小麥!種小麥不賺錢?我去搬磚!搬磚不賺錢?我去砌牆! 砌牆不賺錢?我做裝修!

  • 人總是能找到在相同勞動下賺錢更多的門路
  • 賺錢更多的門路就會吸引更多的人
  • 吸引的人多了,供給多了,這個門路的錢就沒那麼好賺了
  • 大家工作換來換去,發現做什麼工作付出的勞動和獲得的收益都差不多(除非通過提升自己等方法打破市場壁壘,進入更高一級的勞動力市場)

所以在馬克思看來,所有工人干一個小時拿到的錢都差不多,人類勞動似乎是無差別的。但其實這只不過是一個自由交換的勞動力市場的均衡,是一種現象,絕非價值的本質。

馬克思說的「社會平均勞動時間」跑到哪裡去了?這只不過是供需均衡的另一個說法罷了。


與其說等價交換 不如說是 感知上超值交換更現實。
大家衡量標準不一樣 所以才有自由市場的概念。
比如:同一張花兒的《I Love mmm…(The Best of The Flowers 1998-2003)》在市場上賣20塊。但是我現在就願意從上海的網友手上花45塊入手一張 因為這版專輯現在找不到了。
又如:我最近在淘寶二手淘花500淘了一個二手的 80G ipod classic 因為其他同類型的都賣600-800甚至1000。
以上都是我這周經歷的真實案例。


等價也是因人而異,或許是金錢的價值,或許是人生的價值。以品牌市場為例,我花錢做活動和品牌推廣,就是為了打響自己的品牌知名度,這兩者之間是沒有辦法做到具體的等量計算,只是各取所需。


(原來的表達可能不清晰,已修改)
壓根不可能沒有等價交換,但也常有」水魚「給別人做了不等價的交換。
說到底還是」有利可圖「這個」利「是什麼利
如果你只有蘋果,我只有土豆,但我卻想要蘋果的味道而你想要土豆的味道,從這個角度,」利「只是味道,也就是一定的需要,效用,所謂的使用價值。但交易能因為你很想就達成了嗎?
如果我的土豆要50小時,你的蘋果只要40小時,你對交換何樂而不為?這裡的利是這神奇的10小時,也就是一定的支出,代價,所謂的價值。
你有「利」可圖,當然做,但我做嗎?我為什麼不用我4/5的土豆來交換,而一定要用全部(包括那1/5可以換別的需要的土豆)來換你的蘋果?「你」當然會給我價值50小時土豆定下40小時的價格。但是40小時的蘋果只值40小時,50小時的土豆就值50小時,不會說你「說」40就值40。在你「感到」價值之前,交換之前,一定的代價(時間)已經耗費在土豆和蘋果裡面,變成價值。
以上,換成寶馬同自行車,結果將更加明顯。想要買四個輪子,不可能只付出兩個輪子的代價,而代價不是你「覺得」出來的。要達成不等交換,即使你能言善辯,足智多謀,沒有「水魚」就沒有這種交換。至於「水魚」在哪裡,要管這個就扯遠了


這個問題是我問的,感謝各位的回答,幫我理清了思路。
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是通過探討「價值」這個概念是否合理,來重新審視我們很多習以為常的常識。
視頻封面【學自由】價值的主觀性視頻

如果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的價值概念是錯的,那剩餘價值理論就是錯的!
如果剩餘價值是錯的,那麼資本家對勞動者的剝削和壓榨的說法也不能成立。
茅於軾所說的「交換創造財富,勞動則未必」就是正確的。
然後……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貨幣是一般等價物。但如果價值概念是錯的,那就不存在一般等價物。
例如,在嚴重通貨膨脹的國家,貨幣的購買力每天都在下降,價值無法恆定。

同樣,很多人質疑比特幣價格過高,格林斯潘認為比特幣是沒有內在價值的泡沫。
但如果內在價值本身就是錯誤的概念,那比特幣的價格就不存在泡沫。


第一眼看到這個問題出於好奇,因為自己是經濟門外人。看完各種回答答案與評論,發現這是一個糾結的問題。聲明:本人非經濟圈人士,回答僅限於個人生活感受與思考的結合,懷學習的心態參與交流。
觀點:市場中的交換隻是需求與被需求的交換行為,和等價無關。
市場中有很多的交換,並且是我們在生活中切實需要的,我們可以把之分類,需要通過標識價格交換的和不需要標識價格交換的。
一、無價格標識交換行為。
我取媳婦給丈母娘一筆彩禮,丈母娘陪嫁若干嫁妝,大家皆大歡喜,明裡是風俗,實是交換。我把這類交換定義為不需要標識價格的交換,每一件嫁妝確實都有發票有標價,但是我之所以定義為不通過標識價格的交換呢?因為我和我媳婦結婚才產生的彩禮與嫁妝的交換,這其中的原因就不用多說了。
二、交換需求
我和我媳婦結婚之後,兩人一起奮鬥若干年,終於贊了些錢,我們想買一套房子想真正有個家,我們把若干年贊的錢交了首付貸款買了一套一居室。
買房之前我們還是糾結了很久的,各種不理想,各種價格貴,各種怕以後跌價,各種心理不平衡,不過辛虧我們那時候買了。
三、標識價格交換行為
孩子越來越大,我們的一居室也明顯不夠住,和媳婦決定把一居室賣了,再把這幾年的積蓄添進去貸款買套兩居室,媳婦同意,但是在一居室出售定價的時候意見不一致。我的意見是以市場價出售,理由是要遵循市場。媳婦的意見是高於市場價出售,理由是我是市場的一部分我有話語權。結果成交價偏向我媳婦的標價。後來事實證明並不是我媳婦的話語權在起作用,而是整個房地產市場在價格上漲,導致我們在買兩居室的時候預算不夠。
四、交換與等價。
交換,實為交易,談及交易我們勢必會聯想標價,談及價格我們就會思考其價值,確定我們確實需要,然後我們填支票刷卡付錢買單,這是我們在交換或者交易的過程里的連鎖反應。
在交換之前,我們沒有辦法來確定我們需要交換的對象確實是與所標示的價格是等價的,所交換的物品是等值的,即便是橫向縱向去比較,但是要麼參照物不能嚴格匹配,就是參照物本身標價不能真實反映是否等值,但是即便是這樣,我們在交換之前還是會思考是否等值或者想方設法讓其與內心價值等值。
如果交換與等價有關係,那麼手機用戶凌晨四點這樣一條回答能等價交換些什麼?


挖嘎嘎,樓主說的蠻有道理


首先,對於剝削階級和幫閑階級來說,勞動價值論是危險的胡扯。
其次,馬克思的理論不是價格圍繞價值波動,而是價格圍繞生產價格波動。
最後,等價交換僅僅存在於交換雙方對於物品具有完全信息並且互不認識的情況下。


沒有商人的情況下。一個東西在A地區很值錢,在B地區完全不值錢,他們的內部交易量是很低的。

但商人出現以後。A地區因為傾銷,這個東西會逐步的價格變低,B地區因為被收購,所以這個價格會上升。

最後許許多多個AB地區的這個物品,隨著全世界貿易的互通,會在一個大概的價格範圍內波動,這個波動的中心就是這個物品實際的價值。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站在整個社會商品流動的整體上來看問題的,不是一城一池,甚至不一定是人類社會——你看哲學就是這麼屌,它不一定需要有實操方法,也不需要和現實情況一致。

其實呢,當年馬克思是認為一個勞動者創造商品價值所付出的勞動的報酬,換不回等價的其需要的商品價值,甚至大部分價值都被拿走了,勞動者食不果腹,這個社會就存在剝削。

說白了18到19世紀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工人階級是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可是辛辛苦苦工作一個月,飯都吃不飽,生活必須品都買不起,當然就是被資本家給剝削了。(對不起啊,人家是工業社會,我們是農業社會,所以放到中國,就說我們是農民階級被地主剝削)

馬克思所處的那個時代,是要解決工人階級被剝削以後生活困難的實際問題,是要解決工人階級和資本家階級的對立問題,所以他說的話寫的書也存在一定的導向性——你們被剝削了,怎麼辦啊?當然就是起來******(已被知乎審核屏蔽)了。

他還說共產主義社會人人按需分配,物資極大豐富,也就是說東西沒有價格了,反正東西多得是,你需要什麼就拿什麼,都免費,你想想可能嗎?我們******(已被知乎審核屏蔽)也覺得不可能,就自己改成******(已被知乎審核屏蔽)了。

他也沒有想到過了好多年以後的人們不愁吃飯問題了,會跑到一個叫網路的地方質疑他說的價格隨價值波動的話不具有廣義適配性,不能應用在所有的商品交換行為內。可是,拜託,人家說的是最基本的生存問題好嗎?牛奶與麵包!連電視機都不是。

比如你說古董投資吧,這尼瑪動輒億萬歐元的交易額,你說它的價值和價格波動範疇在哪?比如說這房地產吧,一幫炒家在那拚命炒,價值和價格的關係又在哪?

你現在不考慮商品價值問題,是因為你去超市買蘋果,發現這個價格還沒超過你經濟能力範疇——敗家子啊!你老媽買蘋果的時候一定會注意到今天蘋果又漲價了好貴的問題。有一天你蘋果都吃不起的時候,你才會意識到,哦草,被人剝削了!

馬克思嘗試的是唯物主義哲學方法詮釋商品價值的產生和衡量方法,這樣可以擺脫因資本家對絕大部分生產資料的控制而導致的無限定價權。你用主觀判斷來衡量商品價值,就會出現因商品製造源頭被資本家控制,所以你無法衡量什麼是合理價格的問題,而且會走到唯心主義的路上去——我覺得是啥就是啥,誰都騙不了我。

騙不了你?真的嗎?


這個問題比較大,嘗試著回答一下。我自己也沒想明白,不過我認為這個問題至少應該包括以下幾個子問題:

  1. 價值是什麼?在不同經濟學家的理論中,「價值」的概念可能完全不同。幾個類似的概念也必須辨析清楚,比如「使用價值」、「交換價值」。
  2. 價值存在/生產、價值衡量、價值實現是不同的問題。

我認為交換的產生從兩個方向進行思考都是有道理的,結合起來看可能更好。一個方向是交換帶來的「益處」,即從效用這方面來思考;另一個方向是生產該交換物品的「代價」,勞動價值論就是站在這個角度的。

至於價值是客觀還是主觀,這個問題爭議繁多。換個角度想想,以「客觀」、「主觀」對事物進行劃分是否有利於問題的討論?

建議題主閱讀經濟學的相關著作,在人大經濟論壇搜索相關討論。


樓上各位說客觀價值論不合理的人,你們願意花一千萬買一部永久自行車還是一部法拉利?

樓上提到的:「高檔餐廳的牛排可能有人願意花上幾百上千,沙縣小吃假如販賣同樣的食品,估計一百元都鮮有人問津。」
假設牛排本身的價值完全一樣,味道完全一樣。
在高檔餐廳,1000塊的價格,除了牛排本身的價值,還要包含更好的用餐環境、更優質的服務,也許還包括砸錢的廣告?難道這些不是價值?如果不是這些「客觀價值」滿足你虛榮的「主觀價值」,你特碼還願意花1000?
如果沙縣小吃願意花錢把自己包裝成沙縣大酒店,他還會賣100塊嗎?

至於在各種瀕臨渴死餓死凍死的極端情況,我認為客觀價值論也有存在的合理性:
如果存在一個自由競爭的市場,依雲水就是比農夫山泉貴,羅斯福牛排就是比沙縣小吃貴,始祖鳥就是比波司登貴。
為什麼?

這一點我同意馬克思。
如果說「等價交換」中的「價」指的是「價值」(不是價格!),是商品生產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那麼必須是存在的。

非黨員。。。


爭論價值到底是客觀還是主觀,價值和價格的關係之類,沒什麼意義,也不解決這個樓主的疑問。樓主最後被主觀價值論逼的都開始懷疑貨幣是不是一般等價物了,還有人好意思繼續鼓吹極端的主觀價值論,甚至說我喜歡狗屎如黃金一般,我就可以日進斗金。。。。供求關係決定價格高低,這是無論西方經濟學還是馬克思資本論都認可的吧。供求關係怎麼來的?一邊是供,生產力的發展必然會創造出許許多多人們以前沒意識到沒聽過沒見過但是一拿出來就讓人知道有價值的東西,也必然會讓人們以前覺得很值錢的東西不斷降價,這是供給發展的結果。一邊是求,有很多求是剛需,也就是沒什麼彈性,像糧食,多貴咱都得吃是不是,每個人不管有什麼愛好都得吃是不是。所以這個時候糧食的價格必然不能被一些販子的主觀意志決定了,必須由國家控制在一個接近成本的低利潤水平上,有些年景還要賠本去賣,以便讓國家裡絕大多數人能活下去。而那些彈性比較大的需求,例如奢侈品,很大程度上是因人喜好而異,賣的人想賣多少都可以,主觀決定,只要有人願者上鉤去買,那就是等價交換了,至少兩邊都覺得不虧。當然了,偏離其技術,物料,人工成本太多的東西,買的人不會太多,這也是由整個社會發展水平決定的,所以就是奢侈品的定價,也要考慮到人們的經濟承受能力,也就是他偏離一般同質物品價格的程度也不是完全主觀的。說了這麼多,其實一個國家總體各項物品的價格,大致和這個國家的客觀經濟發展水平是掛鉤的,即使局部有主觀偏差,不會太離譜。等價交換是普遍存在的,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是國家用武力保障的,無需懷疑,不必辯論。


還原到最初的交易方式去,也沒有等價之說


客觀價值論脫離了實際,並沒有多大卵用。

但我們也不能說它錯了,因為誰都不知道一件商品的客觀價值到底是多少,不能拿著數字和公式,啪啪打臉,無法導出理論內部矛盾。你只能說它是一種理論,但是不是科學就得看對科學的定義了。

這就跟有神論一樣,誰也找不出證據說抽象的神不存在,但我們可以用無神論的理論體系來替代它解釋很多東西,並且這個理論可能更具預測性,也就是說更能派上用處。


問題:市場上次存在等價交換嗎?

所謂等價交換首先我們需要明確它的概念,等價交換是不同效用的商品按照它們各自具有的價格相交換。是商品交換的一般原則,是不同使用價值的商品按照它們各自具有的價值量相交換。這是百度百科對它的定義,但不管任何等價交換他都是主觀的,舉個例子三個人去水果攤買同樣的水果,一個人買的是3元一斤,另一個人買的是2.8元一斤,第三個人買的是2.6元一斤,那麼問題就來了三個人在同一個水果攤買的同樣的蘋果,那個人的才是等價交換呢,如果第一個人買的蘋果是等價交換,那麼其他兩個人就不是了嗎?再舉個例子同樣的西瓜在水果攤賣20元一個,拿到五星級酒店就得賣100塊錢一個,在水果攤的西瓜是等價交換,在五星級酒店難道不是嗎?相信這個問題大家都回答不出來把,所以世界上壓根就不存在等價交換。

那不等價為什麼還要交換呢,是因為不等價的自由交換能產生新財富。

我給財富下了一個定義:財富是能直接或簡介地滿足人類的某些慾望,並能用貨幣計量的產品和服務,所以說,財富是以人為中心的,跟人沒有關係的不是財富,跟人有關係但不能滿足人的慾望的也不是財富;跟人有關係但不能滿足人的慾望的也不是財富;能滿足人的慾望但不能用貨幣衡量的也不是財富,同樣的物質,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能滿足不同人不同慾望的時候,就代表不同財富。比如開一個飯館,有人去吃飯時,它就能創造財富沒人吃飯時它就不能創造財富。

雖然說所有的交換是不等價的,但自由交換中還是有相等的東西的,那就是交雙方地位應該是平等的,選擇應該是自由的,如果有人利用特權參與交換,那就很難實現雙贏了,如果不能實現雙贏,社會產生的新財富就會相當有限,這也是人類2最近200多年生產的新財富比人類過去5000年生產的總財富都多。


交換必然是等價的。


世界上不存在等價交換

「公平交易,等價交換」 作為一種常識普遍存在於人們的認識中。只有極少數人懷疑過它的正確性。其實世界上不存在等價交換。

在《經濟學新視窗》中有專門一個標題「不等價原理」討論交易的不等價性。

經濟學乖論認為:「所有交易都是在交易雙方主觀認可交易公平性的前提下進行的不等價交換。

公平性是指交易是在沒有外力干擾下自主認定交易是等價交換。

在等價交換和不等價交換這種關係中,我們可以看到人性的特點:追求平等公平,所以要求等價交換;追求自我意識,所以自己以為等價了就作出交換決策。也就是說等價交換和不等價交換這一對矛盾對立統一體是建立在這種人性的基礎之上。

在經濟運動任何原理、規律、模式等等,只有當它有了人性基礎時才能成為真實的存在。正因為不等價原理有人性基礎,儘管一直被人忽視,它依然真實地存在著並發揮對經濟決定性的影響。」

「在交易中,等價交換是顯性的也是法津的、契約的。不等價交換是默認的,也是本質的。買方其實知道賣方會在商品實際價值上有添加,他默認這種添加,表現為他認為這次交易是等價交換並完成這次交易。」

","j"]M?:?{


推薦閱讀:

貝索斯的這句話,「我們不是通過賣東西賺錢,而是通過幫助消費者做出更好的購買決策而賺錢」,是什麼意思?

TAG:經濟 | 經濟學 | 市場 | 經濟學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