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度水杯」利用的是什麼物理原理?

騰訊新聞鏈接:騰訊新聞

發明家設計出了一款水杯,100攝氏度的開水倒入杯中,搖一搖(約1分鐘),便可使水溫速降至55攝氏度左右,並保溫3小時。如果把涼水注入杯中,搖一搖,水溫也可快速升至55攝氏度左右。

這是運用了什麼物理原理?


大量乾貨,大量圖片,手機勿點。
廢話不多說,我已經申請退款了。


我就是想搞個大新聞。


歡迎隨手轉發。


------------------------------------------------------------------------------------------------------------

更新。
不退貨退款成功了。
此外,所有官方所有產品已經默默的撤除了關於微米相變導熱材料的描述。

------------------------------------------------------------------------------------------------------------


誤傷是非常糟糕的。
在這個問題上,設計和設計師本身都沒有錯,甚至可以說責任完全不在那層。


至於錯的是誰,錯在什麼地方,大家自己去想。


如果有一天所有人都想通了,這個社會將會實實在在的進步。

-------------------------------------------------------------------------------------------------------------
【前景提要】


微博上有人指出,55度杯是通過無水醋酸鈉儲熱,根本不值錢。

隨後各種網站出現了大量的闢謠信息,聲稱謠言中的55度杯是假冒的。
同時呼籲要保護知識產權。


闢謠中還提到,55度杯是高科技專利產品,使用相變金屬儲存熱量,技術含量完爆無水醋酸鈉20條街。


而通過查詢專利,可以看到,正版55度杯的原理應該是:

當然,這個說明非常坑爹。。
例如:「熱水降溫時,相變金屬凝固放熱」
不科學我就不追究了。。
而事實究竟如何呢?


--------------------------------------------------------------------------------------------------------------------
【產品分析】

因為LKK聲稱網上的賣的杯子許多都是假冒偽劣產品,為了避免買到盜版,我特地到天貓旗艦店購買了正版產品。

拿到杯子,我就迫不及待的測了下容量。
如說明書所述,裝滿接近300mL。


把這些水加熱到100°C


把這些水倒入杯中,vortexing一分鐘。


溫度顯示56°C

倒出熱水,倒入室溫水(23°C),同樣vortexing一分鐘,溫度顯示36°C


到目前為止,和官網提供的信息是基本吻合的。

(來源:55°杯)

當然,官網還不止一處提到杯子的工作原理:

(上為圖1,來源lkk淘寶旗艦店。

相信100個人里起碼有99個都捨不得把這個300塊錢的高級杯具搞壞吧。
其實我也非常捨不得。
不過本著求知的目的,對微米級傳熱材料一探究竟,我還是決定拆開這個300塊錢的悲劇

(等等,專利不是說納米級相變金屬么?!!)

--------------------------------------------------------------------------------------------------------------------
【產品驗證】


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砸開了這個外殼(圖1:007)
魔術鋸穿透2mm居然徹底打滑毫無作用。。。

只好換刀片,切了半天發現居然有兩層不同塑料。。。是不是都是食品級PP我就不知道了(注意箭頭下方那條縫顯示有兩層材料)。。。

差點想用液氮冷凍然後直接敲碎(cryofracture)


不過看在保護微米級導熱材料的份上沒有這麼做。。。

我硬是用小刀切開了這近5mm的塑料外殼,本以為能看到微米級導熱材料,哪知道。。。
居然。。。

等等,頂部貌似有個奇怪的螺絲。。。

把螺絲下掉。。

結果從裡面倒出了270mL以上橙褐色液體!!
(不小心濺到手臂上還導致了暫時性蕁麻疹。。。不過沖洗後消去)
(整個55度杯的容積才280mL)


值得注意的是,該液體為懸濁液。。。裡面的確充滿了微米級顆粒。。。
(如果你不理解啥是微米級顆粒懸濁液。。。其實稀泥加點水也算微米級懸濁液)

經過離心,14mL懸濁液中共離心出&<0.01g固體(乾燥後稱量)。


該固體的確屬於微米顆粒,不溶於水,不溶於1N鹽酸和1N氫氧化鈉,不溶於丙酮。


把懸濁液充分攪拌後加熱:

該懸濁液加熱至102°C左右開始沸騰。
(不要問我什麼液體沸點在100度左右。)
(在55度沒有觀測到任何升溫減緩的趨勢,懸濁液的溫度基本是從23度直線上升到100度。)


懸浮顆粒也沒有發生固體到液體的轉變。
100度依然是固體。

取200mL懸濁液離心分離固體顆粒。

加熱至400°C不分解,脫水後顏色變深。
200mL懸濁液中提取的固體物質質量約0.1g。
(粉末樣本留了下來,下次跑SEM的時候順便做個XEDS就知道是啥了。)


--------------------------------------------------------------------------------------------------------------------
【結論】


大家快去退款吧。
理由就寫產品和描述不符,產品的儲熱方式只是最最最原始水比熱容儲熱,描述中的相位變化儲存熱量可以完全忽略。

55度杯的確沒有用廉價的三水合醋酸鈉作為導熱材料,而是使用了更廉價鹽水(廣義上的離子鹽溶液,非特指氯化鈉溶液)作為導熱材料。
順便加了&<0.5w%的「微米級導熱材料顆粒」逗你玩兒。


這個產品徹頭徹尾根本沒有發生宣傳中所說的相變儲熱。(原文相位變化有誤。。我這方面中文沒學過,請見諒)
真正的儲熱原理如下:

也就是內膽中&>270mL的水吸收了杯中280mL開水的熱量。


280mL開水降溫到56度,溫度變化為44度。
吸熱約50kJ。

而&>270mL,23度的室溫微米級導熱材料升溫到56度,溫度變化為33度。
吸熱約40kJ

看上去似乎的確少了一點。。。
不過請考慮雙層厚重不鏽鋼內膽以及整個外壁也參與了吸熱。
還有請考慮到過程中熱量散發。

呵呵呵。
LKK55度杯果然沒有使用廉價的無水醋酸鈉。
你們高估這個設計了。

裝開水的瓶子沖沖自來水就涼了,原理和這個一樣的,效果絕對更好。


我真是太無聊了。。。


---------------------------------------------------------------------------------------------------
PS.


1. 別問我是幹啥的,我以前是開塔吊的,現在是修水管的。

2. 這一定是生產廠家偷工減料造成的,生產的某個環節出了問題。希望LKK和55度杯公司明察秋毫,還消費者一個說法(建議順便為上當受騙消費者免費更換良心產品,按照專利使用真正的微米級相變金屬作為儲熱材料)。


3. 有人問內膽有沒有可能是相變金屬。這樣,在那麼多液體面前,內膽只要導熱是啥都無所謂了。


4. 有人質疑這可能是納米膠體。首先,官網沒說是納米材料,而專利中納米材料是用於控制相變金屬導熱而添加的,和這個屁關係都沒有。其次,這個溶液不離心,靜置一分鐘就沉澱的差不多了,你看著模糊是因為管壁是frosting的。再其次,退一萬步說,就算是納米膠體,相變潛熱在那&>250mL水面前也屁都不是。。。

5. 有人招手模么?

6. 我lab有電子溫度計但是沒電池了╮(╯▽╰)╭,其實我也有DSC但是是window 95系統用著蛋疼。如果誰能解決這個問題:如何給windows 95第二版的電腦安裝USB 2.0的wifi? - 電腦硬體,我可以跑一下。


7. 又有不少人質疑我買的是不是正版。
我本來想在官網買,可是這是55°杯

官網上的申明。。。天貓水深大家都懂。

官網上的申明。。。天貓水深大家都懂。
如果你覺得我買的是假貨,那大概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真的杯子在賣了。


8. 想轉載到哪都請隨手,署名鏈接都無所謂,不用私信我了。


9. 本文和各方利益無關,純屬好奇。

10. 感謝雷鋒網的額外用心調查。
作為感謝我幫你貼個鏈接:探訪洛可可:55度杯究竟犯了什麼錯?
文中信息量很大,提到洛可可說聯繫過我。。提到杯內液體不會引起過敏



前者,我很有興趣被聯繫→_→可是我我真沒收到過任何聯繫。。。這麼欺騙大眾真的沒問題?


本文只是想搞清楚產品降溫原理,安全不安全不是我拆解的重點,just some irrelevant observation,方便他人進一步調查→_→和本文無關。

本文只是想搞清楚產品降溫原理,安全不安全不是我拆解的重點,just some irrelevant observation,方便他人進一步調查→_→和本文無關。
同時,對於這個問題,我必須澄清我皮膚比較敏感,同時不排除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但是,個人沒事不代表所有人都沒事。
值得注意的是,安全問題不應該由當事人送檢(特別是遭受信譽危機的當事人),而是應該由第三方送檢。

還有。

如果是trade secret就不應該申請專利,如果申請了專利就不是trade secret。

如果是trade secret就不應該申請專利,如果申請了專利就不是trade secret。

11. 順便附上一篇拆解電熱水袋的文章。
我什麼也不知道。。。
【365黑超實驗室】 小編暴力拆解5個不同牌子的電熱水袋,為365網友解剖熱水袋的內部構造

12. 湖南衛視視頻。
《新聞大求真》20150121 55度杯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視頻封面《新聞大求真》20150121 55度杯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 搜狐視頻視頻
衍射他們替我做了,結果是氯化鈉和二氧化鈦。
我就不無浪費錢了。


以下實驗是為了證明55度杯用的不是相變材料。

首先,拆一個杯子:

杯子的底部。可以看到中間是一個內圓角螺釘。

因為擰不開,就用了暴力點的辦法——電鑽……

用電鑽直接在螺釘的口上打個小眼,把裡面的填充物慢慢倒出來。

填充物約220ml,無味,不粘稠。

液體中有懸浮物,靜置後會沉降。

以下分析填充物:

填充物的TGA:

當溫度升高到近90°C時,填充物已經失重98%。

DSC(30~80°C):

上面的圖是填充物的,下面的圖是去離子水的。

上面的圖是填充物的,下面的圖是去離子水的。

填充物的DSC曲線和去離子水的DSC曲線相仿,縱軸(熱流變化值)很小,在30~80°C 範圍內沒有明顯的相變行為。

而一般相變材料在包含相變點的溫度範圍內的DSC曲線應該類似於下圖,在相變溫度點有一個明顯的熱焓峰:

另外,在把填充物倒出來以後,又在無填充物和往裡面加入約220ml的自來水的情況下重複了一下熱水-涼水的實驗。


55 杯:

水起始溫度 99 °C

搖晃一分鐘後 55 °C

熱水倒掉加入25 °C自來水

再次搖晃一分鐘後 39 °C


去掉填充物

水起始溫度 98 °C

搖晃一分鐘後 80 °C


填充自來水後

水起始溫度 96 °C

搖晃一分鐘後 57 °C

熱水倒掉加入25 °C自來水

搖晃一分鐘後 34 °C

就算只用自來水填充也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

相變材料的應用通常是利用其在相變溫度點的潛熱進行熱能存儲或釋放。如果裡面填的是相變材料,倒入一杯熱水之後,再加入的涼水應該不止升溫到39°C。


我有一個37°杯,無論進來什麼溫度出來都是37°


--------1.17日3點更新-----------
1. 探訪洛可可:55度杯究竟犯了什麼錯? 雷鋒網採訪了LKK方,他們已經承認裡面裝的是黃色液體了,但是迴避了它是不是水這個問題,而大談這種液體不會危害人體健康。

當我問到網上拆解55度杯的事件時,孫國說「拆可以拆,但是我們覺得拆破的杯子真的很影響品牌形象。昨天我們私下也對產品做了拆解。」說到此,孫國向我展示了一段拆解視頻和一杯黃色的液體。「知乎上的那篇文章說,他碰到液體引發了蕁麻疹,我也把手放到液體里了,甚至塗在臉上,沒有任何過敏現象。而且針對這個液體的安全問題,我們已經送檢,2月10號出報告,到時候我們會再公告大家。」

針對輿論最關注的55度杯的材料部分,洛可可始終沒有給出明確的作答。「這是我們專利最核心的部分,別人可以拆可以拿去化驗,但是我們不覺得應該把商業機密自己暴露出來。」

2.淘寶購買的新杯子今天已經收貨,但不準備拆了,打算直接退貨

3.舊杯子的盒子找到啦! 找到了
是12月5日產的杯子,防偽碼是:039027073694420984


第一次是我半夜用手機查的,當時沒有截圖,所以現在查詢顯示已經被查詢過一次


下面是一點想法
如果我的杯子與野生菌的杯子都是正品的話,那麼說明廠家在不同批次杯子中的液體是不一樣的,有些是白色的有些是黃色的,結合雷鋒網採訪中LKK方透露的信息

「最好的時候,55度杯每天會賣到將近20萬支,我們完全沒有想過會賣這麼好,產能一度還跟不上。」

我猜想廠商在很可能在產能不足的壓力下,在一部分55度杯中直接填充了鹽水或者自來水,而這一批次的杯子又恰好被拆解了,在知乎上引發了空前的關注。

總之,事大了。
-------------------------------割完準備睡覺------------------------------------------------------------------------------------------
@野合菌
中午點開這個問題,看到您的拆解,得知裡面裝的竟然是水了之後我吃了一驚,不過沒有立馬點贊同,而是點了關注,準備親自驗證再說。

現在我也來拆一個55,這是朋友送的杯子,據她說是在官網購買的55°
拆開之後看到的和您的並不一致,不知道哪個是山寨的。由於包裝盒被我扔了,無法驗明正身。所以剛剛又去天貓五十五度旗艦店拍了一個杯子


等收到之後在官網驗證之後再拆開看看,如果結果與您一致,那麼我這個杯子就是山寨無誤了。

下面是手上這隻的拆解。

杯子準備就緒

杯子準備就緒

沒有鋸子怎麼弄,上烙鐵

沒有鋸子怎麼弄,上烙鐵

圖有點噁心

圖有點噁心

第一層殼已經去掉了,可以看到的確是雙層殼,不過內膽的固定不是螺絲,與

第一層殼已經去掉了,可以看到的確是雙層殼,不過內膽的固定不是螺絲,與 @野合菌的答案出現了差別。

內殼也順利拆下

內殼也順利拆下

不一樣了吧,裡面是白色乳狀液體

不一樣了吧,裡面是白色乳狀液體


小半杯像牛奶一樣的液體,好想嘗一下。。
那麼這液體又是什麼呢?
我也不知道
不過野合菌在我寫了這個答案之後幫我找到了這個東西:儲熱液_儲熱液批發


先修正到這吧

附:果殼網的拆解,和野合菌那隻杯子一樣也是螺絲固定的內膽,也是一樣的黃色液體
55度杯——拆解篇


我記得我高中同學是這樣推銷的。
第一次100降到55
第二次0升到55
第三次100半小時後降到55
這不是有病呢嘛!!!你有100和0度可以喝的水,你為什麼不混合一下喝!!


我的回答非常的跑題啊==!其實原理什麼的不難,很多廠都可以做,這時候拼的就是廣告和質量了吧

文中的連接好像不太好用,修改了一下,但是不能直接連到全文,是個摘要頁,連接是soopat的可能需要註冊才可以看,所以附上了申請號,感興趣可以自行檢索。
··············································································

按照成楚暘說的原理,那應該就是杯子的內壁和外壁之間,填充了相變材料。這項技術在92年年就已經申請了專利了,但是應該是沒有授權,年代太遠國只局也查不到審查記錄了,soopat上有完整的申請文件:速冷保溫容器(92100602.0 - 速冷保溫容器)申請號92100602.0

開始我搜洛可可公司的專利沒有這個杯子,我還說怎麼這麼沒有意識,特意找到原理介紹才知道用的是相變材料,按照相變材料和容器果真搜到了相關專利。

所以說洛可可說別人的是假的可能也不太合適,本身就是現有技術誰做都可以的,只是現在還沒查到「55°杯」或類似的是不是洛可可的商標品牌。

··················································································

今天在朋友圈看到洛可可生成 五十五度公司對該杯有專利保護,也正是徐瑞所說的那個專利,soopat上有完整的文件(2013204148441_SooPAT 專利搜索)申請號2013204148441
簡單來說,這個專利是個實用新型,是不經過實審的,也就是說他的權利其實是不穩定的,如果真的要在實際中靠該專利保護自己的產品,可能性相當的小,輕易就會被無效,我想這也是洛可可公司發聲明,但是沒體要起訴的原因,簡單來說,通過這些原理製造的杯子屬於現有技術,另外,如果徐瑞所述,洛可可的杯子改進點是相變材料的變化,是相變金屬,但是這篇專利實際是實用新型專利,不能保護材料的改進,但是他的說明書對該材料進行了公開(並非權利要求中要求對該材料保護,且如上述,新型不能保護材料),因此可以說是向大眾作出了貢獻,誰都可以使用。

其實最後問題應該就是誰更有良心,做出來的東西不是劣質產品。
····················································································

另外,又發現其申請人是「北京依米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目前沒看到轉讓,因此不可能以洛可可或者五十五度公司的名義來行駛專利權,當然,這個新型的專利權如上述,基本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
··············································································
其實,沒有專利和產品必須一一對應的要求,原則上,原理上可以實現就可以申請專利,比如原理上這個這個杯子如果做成純金的,效果更好,那專利上可以寫成純金的,而實際製造時候不用純金的當然可以!如果在純金的專利授權的前提下,別人做了純金的,就有可能侵權了。當然了,如果你沒做這個純金的,就不能宣傳是那個專利的專利產品。


更新一下,看野合菌的拆解我高估了這個杯子,其實就是個裡面帶夾層水的保溫杯.
夾層的冷水體積和容積基本1:1了, 冷水溫度22度,熱水溫度90度左右,(22+90)/ 2 = 56,外層保溫材料讓降溫曲線出現一個較長的平台期,升溫效果 (52 + 22)/ 2 = 37


連續兩杯熱水(52+90)/ 2 = 71,其實官網給出的數據已經暗示夠明確了。


我的原答案里說的很明確,我只是「猜測」是相變原理,中間夾層「可能是」三水合醋酸鈉,就別說打我臉了。。。
不過似乎也有拆開道出乳白色相變液的杯子,不知道哪個是正品啊,反正我個人覺得不是很實用,價格也略坑。

以下為原答案
=================
猜測應該是杯壁夾層填充了一些容易在略高於室溫發生相變(相變_百度百科)的材料(相變材料_百度百科),通過相變吸收熱水的熱量使其降溫。之後再倒入冷水再次發生相變將熱量放出加熱冷水。

=================
相變的時候溫度不變,但會有較多熱交換(潛熱_百度百科),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水和冰的變化了,冰融化成水要吸收大量的熱,所以人們用冰塊來降溫。

我猜這種杯子里應該填充了一種相變溫度在55度左右,相變熱較大的材料。該材料低於55度時處於相A,高於55度處於相B,55度時相變,有較多熱交換


初始狀態該材料處於第一種相A(你可以想像成冰),這時候倒入100度的水,該材料吸收大量的熱轉化為第二種相B(想像成冰吸收熱化成水),由於相變溫度大約55度,相變時溫度不變,所以很快水溫就達到平衡了。
當水溫降低時,該材料又能釋放剛才吸收的熱變回相A,同時保持杯內溫度為55度。當全部材料都相變成A時保溫效果就沒了。
若材料處於相B狀態,倒入冷水的時候,材料放熱變為相A,釋放的熱量將水加熱。
所以我推測,這個水杯並不能一直加熱涼水到溫水,而只有在吸收過熱水的能量後才能加熱涼水。

=================
經過 @cloak shining 評論中的提示,搜了一下,找到了這篇文章:三水醋酸鈉相變儲能性能的實驗研究
其中使用了92%三水合醋酸鈉作蓄熱劑,5%十二水合磷酸一氫鈉作成核劑,3%明膠作增稠劑的時候相變溫度剛好是55度。

評論里有同學提到水的比熱很大,這得多少相變材料啊。相變涉及到物態轉化,一般都比較大,查了下,三水合醋酸鈉文獻報道的相變熱是227.54 kJ/kg(Phase change performance of sodium acetate trihydrate with AlN nanoparticles and CMC),水的比熱容是4.2kJ/KG.K 也就是相同重量的三水合醋酸鈉完全相變可以讓水降溫227.54/4.2=54度。

=================
以上僅為個人推測。



宜家因普斯儲水罐,Impulse,人民幣29.9元,中間水柱可提前冷凍


樓上都是學傻了的,都沒有買過真杯子。
我也是學化學的,買了一個55度杯子。
我覺得,這個杯子夾層里裝的是……………………………………………………………………………………水,或者說可能是溶解了一些東西(比如說鹽)的水……


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看這個杯子的外形,夠大,外觀看應該和普通杯子的600 mL左右的類似
但是我們看內膽…………其實官方沒有說的一個事,或者說故意迴避說的吧,內膽只有……………………280 mL…………
卧槽,我背著這麼重的水杯只裝這麼點水!那中間夾層裝的什麼?
其實搖一搖,能夠發現,從搖晃的手感和質量以及聲音上能夠聽出來,這裡面絕對不會是什麼石蠟之類的高粘度流體。而且不會是什麼相變物質,因為這裡面溫度高或者溫度低都是一些感覺粘度低的液體,溫度高低從外界來感覺沒有什麼變化。

那麼為什麼推測是水呢?

首先,從重量,水的密度是很大的,這裡面的液體搖晃起來感覺和水差不多,密度更高或者更低的液體我也在平時用過,手感不一樣,但是像石油醚,乙醇之類的也有可能,下面會說為什麼不是
然後,樓上都說55℃是相變導致吸放熱來控制溫度,其實,沒那麼麻煩,你可以試試拿兩瓶差不多體積的水,一個是開水一個室溫,混合後就是55℃附近,畢竟是人喝的,誰會管你是50℃還是45℃,不熱能喝就行。這個杯子就是利用內膽是一層不鏽鋼或者鋁合金材料,導熱特別快,搖晃幾下就能差不多內外熱平衡,跟混合差不多。

接著,為什麼是水而不是相變材料?成本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那用的都是什麼東西,大都是一些有機物,而這個杯子外層是塑料,時間久了必然會有溶解溶漲之類的,更何況萬一這些東西進入了內層的飲用水裡,搞出事來怎麼辦?

最後,為什麼要用水?第一便宜,第二比熱容大,第三無毒

其實就是個外表設計還不錯的普通杯子,原來我有一個鋁合金的杯子,每次接完熱水我就用自來水沖一會兒,1分鐘就涼了。買了新杯子還挺節約水。


就是一個缺點,真的又大又重又少盛水,賣那麼貴真心不值


更新:騙人的!騙人的!
央視終於出手了,揭秘55度杯。
http://news.cntv.cn/2015/01/25/VIDE1422172923122950.shtml
理化分析測試中心告訴你:
沒有什麼相變材料,沒有什麼神話,就是鹽水和極少量的金屬!跟實用新型專利上描述的完全不符合,就是一個騙人的東西!

---------------------------
我覺得 @成楚暘對於原理的解釋比較到位,原理就不多說了。
我想補充一些的是,如果大家對他們的廣告看得夠仔細的話,是會發現一些「端倪」的。

大家請看。

也就是說,

也就是說,第一杯水必須是熱水,通過加入熱水(暫且認為是100度的開水),搖晃,使相變材料相變吸熱,來降低溫度,一直到55度。此時,把杯里的水喝完,就到了上圖使用說明中的情景一情景二階段了。這個時候,你可以選擇繼續加熱水,那麼使用說明說了,得間隔一個小時才能降溫到55度了(因為相變材料已經相變了,吸不了熱了);而如果你選擇這個時候加冷水(杯子太開心了,商家太開心了!),那麼搖晃一把之後,相變材料又因為外界溫度過低,又反向相變,這個時候就放熱放熱放熱,一直把冷水加熱到55度。好,商家的使用說明就是這個樣子,那麼問題來了:

  1. 當我啥也沒有做過,第一杯水就是放冷水,搖晃一分鐘,能變成55度嗎?
  2. 當我第一杯水加了熱水,搖晃降溫後,第二杯水立馬再加熱水,熱水還能降溫嗎?(答案其實在使用說明中已經有了)
  3. 當我第一杯水放熱水,但是熱水的溫度只有65度,搖晃,等到降溫到55度,我喝完,然後第二杯水放冷水,再搖晃,冷水能到55度嗎?

我相信,以上的三個問題,答案都是否定的。(歡迎大家做實驗。 @滕騰 快啊!)
其實原理很簡單,杯子里藏了一個美國小男孩, 哦不,其實是相變材料,用來儲溫的,且比熱容不小,當一開始的時候,必須是需要水溫大於55度的,再接下去,必須是水溫小於55度的,再接下去,必須又是要大於55度的……(每一杯水加入的間隔時間不長的情況下)

所以這個杯子最大的用處就是能夠把第一杯開水快速冷卻。


那使用說明中說的第二杯水的兩個場景呢?我想說,關於場景一,你為什麼不把第一杯開水和第二杯冷水混合了直接喝啊?關於場景二,為什麼不直接放到開口容器中讓開水自己涼快1個小時啊。
廣告和新聞讓人產生的最大誤解就是:不管開水和冷水,不論什麼時候加進去,搖一搖,都可以變成55度。稍微懂一些物理常識的人,就知道能量守恆,光靠你搖的那點兒功,頂個毛用啊。沒有外部能源,那就只可能是內部材料上想辦法了。這個創意還是不錯的!


----


補充,有知友說可以用來冷卻給嬰兒的奶粉,這是個好主意。家裡平時用恆溫60度的開水,入口稍稍感覺有點兒熱,55度應該是一個不錯的溫度。
廣大知友表示55度給小孩餵奶粉會燙死他的,囧,沒娃,沒經驗不知道啊。


2015.01.14更新

中午吃飯看到的 @野合菌 的答案,期待已久的乾貨終於來了!

今天的更新算是積攢了一些評論區的問題統一更新吧!其實評論區還是挺精彩的。


昨晚的時候 @呂威明 提醒我果殼(55度杯——拆解篇)有人拆了此杯子,我去看了一下,感覺相比之下還是 @野合菌 的實驗過程比較嚴謹一點。(傳送「55 度水杯」利用的是什麼物理原理? - 野合菌的回答)不過果殼下面的一些大神的評論還是相當不錯的,在這裡截幾個圖給大家。


這裡大家注意一下這個「實用新型專利


其實我這個答案才發的時候評論區就有大神 @ferris shi 指出這個是實用新型專利。圖如下

內幕啊有沒有!哈哈

內幕啊有沒有!哈哈

這也怪我,學檢索的時候沒好好聽專利,結果就和大家一樣,一聽到專利就覺得高大上啊,其實專利有很多種類。

其實更具體的解釋可以參見「55 度水杯」利用的是什麼物理原理? - ferris shi 的回答


在這裡再附上實用新型專利_百度百科的解釋:實用新型專利又稱小發明或小專利,是專利權的客體,是專利法保護的對象,是指依法應授予專利權的實用新型。實用新型通常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至此應該能解釋@王小新 的疑問了吧(為啥at不到)


@浪子評論說:看來還是高估了國人的創造力?


我並不這樣認為,我個人就覺得這個瓶子的設計就非常有創意,並且外觀也不錯。人人都知道相變蓄熱材料,就沒人想到相變蓄熱材料還可以這麼用。這就是創意。

我舉一個例子:仙劍奇俠傳大家聽說過吧?它是單機遊戲,之前的上海軟星貌似已經破產了,現在出的仙劍系列都是北京軟星做的了。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國內就沒有優秀的單機大作呢?就是由於盜版嚴重,做遊戲的賺不到錢,都轉行了。所以這些缺乏都不能代表我們沒有創造力,只是不計回報的人畢竟是少數。

再舉一個例子,老師上課說的:國外一哥們兒花了十年,幾百萬,研發出一台儀器,賣到中國以後,兩年就被仿造了,於是可想而知接下來面對的就是技術封鎖,好東西人家都不願意出口給我們了。這些時間金錢不是成本也是心血,有幾個人可以接受這樣呢?


成本並不等於市場價格


我為什麼一直強調要尊重知識尊重知識,就是所有東西都是需要成本的。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可以不計回報地為人類發展做貢獻:一種是無欲無求搞研究的,另一類是土豪,不愁吃喝然後搞研究的,他並不在乎回報。

這裡上個圖

嗯,做一個XRD快夠買一個杯子了吧?這還不說掃描電鏡這種按使用時間計費的玩意兒了。(所以這裡再次感謝下各位拆了杯子的哈哈)

嗯,做一個XRD快夠買一個杯子了吧?這還不說掃描電鏡這種按使用時間計費的玩意兒了。(所以這裡再次感謝下各位拆了杯子的哈哈)


第三就是,其實這個問題被提出到現在,實在很有意思,這就是探索的過程啊,猜想+驗證。有人覺得這個物理現象神奇,於是就有人給出了推測和猜想,猜想之後就有人驗證,驗證之後大家去照著做一遍,發現有不一樣的地方了,或是有方案改進了,又有了新的猜想。循環往複向前。

我們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所以並不存在打臉一說,不過商家是真被打臉了)


最後要說的就是,雖說廠家並沒有承諾用的就是相變金屬,但是根據 @野合菌的答案,這連相變都沒有啊!我也非常希望能有一個解釋。

----------------------------分割線--------------------------------------------------------------------------

不請自來。
看夠了一系列的謠傳。。。樓上居然還有貼朋友圈截圖的也是夠了。
專利申請號:2013204148441
----------------------------------------------------------------------------------------------------------------
由於知乎上的東西一直以來被各個地方無恥轉載不註明出處,所以我不敢直接貼人家的專利說明書,可能會被一些別有用心的用作商業用途,所以檢索教程如下:
----------------------------------------------------------------------------------------------------------------
附上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
以下為檢索教程:
1、打開上述鏈接
2、點圈內鏈接

3、接著點

3、接著點

4、公眾查詢

4、公眾查詢

5、好好讀使用聲明!!!!並同意!!!!

6、粘貼上面的專利號

7、得到結果後點進去------>審查信息------->申請文件-------->說明書

7、得到結果後點進去------&>審查信息-------&>申請文件--------&>說明書

然後好好學習吧=_=
不是什麼三水合醋酸鈉加成核劑!!!也不是什麼石蠟什麼汽車防凍液!!!!
說明書裡面詳細提了這是一種相變潛熱大於石蠟的相變金屬,具體我也不多說了,大家自行檢索。

最後最後要說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國家對於知識產權的保護太差,我們自身對於知識產權的認識和尊重也很差。所以才會不斷鬧出類似「iPhone成本只有一千多塊為什麼賣五六千」這樣的笑話,所以「55度杯」這樣出色的一個工業設計以及創意才發布就會遭到如此慘的山寨,然後被攻擊為炒作與營銷。所以知網上才能檢索出內容完全相同作者不同期刊不同的文獻,所以一個作者辛苦創作出來的東西才會被人無恥的複製粘貼然後反咬一口說你抄襲我,然後原作無力維權。。。
類似的事太多太多不勝枚舉,不能否認的是,優秀的創新都始於對優秀品牌的模仿,模仿與山寨盜版的本質區別在於:你能尊重知識,並最終走出屬於自己的真正創新之路


摘自某匿名網友→_→話說這問題是誰提的啊?匿名用戶

最近鬧的沸沸揚揚的55度杯材料事件,好不熱鬧。作為一名傳熱學的博士,我也來湊個熱鬧~~~僅為個人意見,歡迎探討,請勿拍磚~~


自己掏銀子買了個正品的五十五度杯,然後大卸八塊。心疼阿~不知老闆能報銷不?外殼材質都是普通的塑料和金屬,沒什麼味道,和野合菌一樣,最後倒出的液體為深黃色的渾濁液體。



表觀上看這個液體肯定不是之前曝出的三水醋酸鈉,因為三水醋酸鈉在常溫下為固態晶體,在溫度超過其熔點(約58oC)後,才能熔化成液態。關於這個大家可以自行度娘。


用手摸了摸這種液體,沒有油分,應該是一種水性的混合溶液。


OK~問題來了~要實現一分鐘快速降溫的話,這種混合溶液需要有哪些成分呢?從裡面懸浮的顆粒來看,再結合野合菌的顆粒溶解實驗,個人推測,溶液中很可能會有一部分是高熱導率顆粒,比如氧化物顆粒之類的。為什麼呢?因為水的熱導率很低,傳熱太慢,添加高熱導率顆粒可以提高水的流動換熱能力。這也符合洛可可55度杯降溫時需搖一搖的使用說明。大家想一想阿~倒進去一杯熱水,搖一搖,水溶液開始流動,高熱導率顆粒開始運動,將熱水的熱量從內傳遞到外部水溶液,這樣才能在極短時間內降溫。當然事實上,這種技術在傳熱領域已經研究了很多年,比如有添加各類金屬氧化物來強化傳熱的納米流體技術。大家隨手問度娘就能看到很多相關資料。如果鄙人猜測到位,那說明洛可可的研發人員還是有認真專研過傳熱學的。



OK~那麼除此之外還會有哪些材料在溶液里呢?我們再來看下洛可可的官方宣傳:



按照這種說法,剩下的材料中應該還有所謂的「相變材料」。那這裡面到底是有還是木有呢?先科普一下什麼是相變材料:



我們首先假設這杯混合溶液中是含有相變材料的。那麼,為什麼百度裡面提及的相變材料是固體,而55度杯的相變材料是會在液體呢?受不了技術辭彙的親請直接跳過,下面的會比較學術啊。我覺得答案應該是相變乳液。相變乳液說簡單點,就是把相變材料分散在液體中,使得最後的吸熱液體不僅具有熱容量,同時還可通過相變吸收熱量。最後使得液體的吸熱能力得到提升。


為了驗證上述推測,我們再看一遍55度杯的功能介紹:


「一分鐘降至55度」。要達到這個效果,首先降溫要在一分鐘內完成,這就要求傳熱必須要快,普通液體是達不到要求的,所以溶液內必須要含高熱導率顆粒;而溫度要降至「55度」,則溶液吸收的熱量能力要強,單靠普通液體的譬如「鹽水」是達不到這個吸熱效果的,需藉助「相變材料」來完善效果。OVER~


時間有限,沒有做過實驗鑒定,但根據我多年從事的傳熱學研究的經驗來看,結合55度杯實際的使用效果,洛可可研發設計的這款55度杯的變溫原理大體應該是如此。坦率的講,技術上並不複雜,也不神秘。在傳熱學圈內的人基本上都能懂,只是沒有人想到能把這技術應用到杯子上罷了。同時商家把它炒作的太火了點,所以大家你也揭秘,我也揭秘,弄的沸沸揚揚。其實,個人感覺,洛可可聽說是個設計公司,55度杯最大的賣點也是在於創意。雖然褒貶不一,但對於我們消費者而言,除了產品要真的實用,更重要的是要保證的產品安全性,別使用劣質材料以次充好,危害人體健康。其它炒作點其實都大可不必。


以上僅為個人意見,歡迎各位看官探討,請勿拍磚,閑人勿擾。



明年高考用這個材料可以出道離子鑒別,電荷守恆計算濃度,氧化還原啥的,還能考實驗操作呢哈哈哈哈哈


隨便吐個槽

要將熱水保溫用保溫杯啊

想防止熱水冷掉20元買個加熱杯墊啊。

想把熱水放涼買個隔層帶冰的水壺啊!


這三樣全買了也不到300啊!

沒有利益相關。圖是淘寶隨便搜的。

只是單純覺得這個杯子的賣點是什麼我完全沒有領會到…


就當他是什麼火星科技好了,不過當你有一杯熱水、一杯冷水的時候,為毛不直接兌一兌喝了算了?


這玩意很新鮮嗎?
在咖啡界才是真正高大上的應用
Coffee Joulies?
溫暖的咖啡體驗 神奇「咖啡豆」——Coffee Joulies


Coffee Joulies 的工作原理是先吸熱、然後散熱,將 Coffee Joulies
投入到一杯剛剛煮好的咖啡內,它將首先吸收杯的高溫熱量,並將其儲存在其內部,待咖啡自身溫度低於標準溫度時,這是將之前吸收的熱量緩慢釋放出來,並保持
杯中咖啡的恆溫。經過實際使用發現,一顆 Coffee Joulies可以加熱大約 350ML
左右的咖啡,清洗也是非常方便的,只需要浸泡在常溫的純凈水中,或者用自來水沖洗即可完成清潔。


真的不能忍了。
微信朋友圈被這個刷屏,連知乎也這樣了?
真的有人信永動機?

我家不生產這樣神奇的東西。
下圖這東西叫冰杯,以及說明書。抱歉只有英文版,因為只出口。
國內超市有賣,上海的一個牌子。

這個杯子是雙層的塑料,中間一般是儲熱介質。給大家看到的這個杯子是水,是最便宜的一款。
基本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可參考說明書):
首先把杯子放入冰箱冷凍2個小時左右,裡面的水就差不多結成冰。
然後把飲料倒入杯裡面,一般是已經冷凍好了的啤酒。
這樣,你慢慢的喝這杯啤酒,杯子可以使啤酒保持低溫,不會因為周圍環境而變溫,影響口感。

如果不倒入啤酒,則杯子可以保持2小時左右的冷凍狀態。
如果倒入啤酒喝,大概3杯啤酒之後,這個杯子就沒有冷凍效果,需要再放入冰箱冷凍了。

由於我這個杯子是塑料做的,不能倒熱水。

那個55度,就是把外殼換成不鏽鋼(這樣可以到入熱水),然後換個高大上的名字和包裝。
然後你們就買了?

順便說下,我這種杯子每年賣美國100萬個以上。所以我看到這個55度我真無語了。


引用一段話吧:

三水醋酸鈉,92%該物質作為儲熱劑,5%十二水磷酸1氫鈉作為形核劑,3%明膠做增稠劑,相變溫度正好55度

並且雖然很多材料的相變溫度都在這附近,但是這個配方最便宜並且雖然很多材料的相變溫度都在這附近,但是這個配方最便宜。
順便微信上一友鄰拆了三個杯子後,自己就做了複製品出來,成本大概幾十塊來著,想要買著騙女友的找他買= =


填充了比熱容較高的介質,可以吸收較多熱量。但是這也有個弊端,假如你習慣喝溫開水當你喝完第二杯以後 杯子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就不能給熱水快速降溫了 變成普通保溫瓶。


推薦閱讀:

你知道的最冷的冷知識是什麼?
編劇這個職業在中國的生存狀況是怎樣的?
電子顯微鏡看到的圖像是怎麼樣的?
為什麼液晶屏是黑色的?
捲心菜、圓白菜、綠甘藍、疙瘩白、結球甘藍、大頭菜、甘藍,這些都是什麼?如何區分?

TAG:物理學 | 冷知識 | 水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