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病院上班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馬上就要去精神病院上班了,想提前知曉可能會發生的種種狀況,有個心理準備。

————————( ̄▽ ̄)————————

感謝大家的回答。在這邊上班四個多月,已經熟悉適應了。作為精神科的護士的確是需要更強的責任、耐心和愛心,我也一直有在朝這方面努力。有些知友說我們這一行有多麼多麼地不容易,承擔的風險責任更大。其實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不易與艱難(在世間難逃避命運 心酸和無奈紛至沓來)。總之,生活不全是工作,工作也不全是負能量嘛,大家一起努力呀,我也會繼續在精神科護理這條路上歡快地走下去的。
(# ̄▽ ̄#)謝謝啦!!


本人是一名精神科護師,男,80後。在一家四線城市的精神病院從事重症精神病患者的護理工作約三年,現在跟大家分享一下在精神病院工作的體驗,請大家輕拍,也當是跟大家講一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我所在精神病院根據病情結合各方面實際情況分為6大病區,我所在病區是重型精神病的男病區。想必大家對精神病院都有點好奇心吧,由於病情特殊,封閉式管理的精神病院一般很少與外界接觸或被報道,所以大家一般都是聽傳說或者電影電視劇上了解一些什麼,比如經典的《追捕》啦,《飛躍瘋人院》啦,《禁閉島》啦等等。

這裡與普通病房的差異很大,首先病房全部封閉,門禁嚴格。家屬探視也是不允許隨意出入的。然後管理嚴格,新入院病人需要更換院服,搜查危險物品的。住院病人需要遵循嚴格的作息制度的,這也是為了病人的病情康復。第三,工作責任大,環境比較壓抑,也存在一定風險。我工作的這兩年半里,遇到過4起患者自殺事件,均是值夜班期間。由於我及時發現及時制止,自殺未遂。前面說過要搜查危險物品,那都是怎麼自殺的呢?(下面的圖片可能會引起不適)

有三起自縊,有一起事件就是上圖所示的毛巾,撕成條狀拴床旁扶手那裡,自己把腦袋塞進去兩腿伸直的坐那裡,以達到輕生的目的,我及時把他抬了起來;另外兩起是使用的自己的褲子搓成條狀拴在暖氣管道上,(現場見下圖紅圈所示位置)


我及時給拖住抱了下來。那個易拉罐拉環是一個患者割腕用的,家屬白天來探視,喝完易拉罐自己把拉環偷偷留下了??他拿出來剛划了一下讓我發現了,及時給他奪了過來,不過後來,想想就後怕呢!自己也受過傷,小傷數不清,比較嚴重的兩次,一次被病人正面襲擊鼻骨骨折,一次被病人從後面襲擊,導致腰椎間盤突出,住院一個星期。周圍的同事也經常受傷,挨罵挨打已成家常便飯,乾的就是這樣的工作,很無奈,病號虐我千百遍,我待病號如初戀??我們這裡目前還有被送來強制醫療的兩個病人,都是精神分裂症,都是發病期間殺人,經司法程序後,送來強制醫療。

大多數患者是不承認自己有病的,所以也不大配合醫療護理工作,更有患者存在被害妄想症,會把一些正常的舉動當成加害於他,以至於護理工作開展很困難,做起來費神費勁。

部分患者伴有軀體疾病,例如最簡單的靜脈輸液這一項就比普通病房複雜很多,輸液器具屬於危險物品,例如輸液架或者輸液桿,如果被躁狂發作病人取用非常危險!連輸液時使用的消毒棉簽也是危險物品,使用以後必須及時清點回收。

外界有傳言說我們在精神病院上班的人員會攜帶電棍等之類的物品,這些都是謠傳,我剛工作的時候也諮詢過前輩,從建院開始就沒有這樣的事情,我們這裡目前只有一樣器具,就是約束保護帶,見圖:


這種約束保護帶也不是隨意使用的,有嚴格的使用規範,而且必修有下達醫囑方可執行,緊急情況下使用後必須及時通知醫生補開醫囑。使用時要將患者安置於重點病室,專人看護並且建立患者約束保護單,隨時記錄被約束保護患者的病情變化及皮膚情況,還有各種喂飯喂水喂葯的詳細記錄。

由於是全封閉病房,患者一日三餐是統一在餐廳發放的,由於患者病情特殊,有可能發生拒食,搶食或者噎食,開飯時必須在護士與醫生的監護下進行。例如本周一,中餐吃水餃,我們會先將餃子盛好,再打開餐廳大門,患者排隊進入。

由於醫院條件所限,餐廳的條件和伙食標準一般,但是都能吃飽。

關於治療,病房內大部分患者使用的是口服藥,配合各項心裡治療,符合有關指證的患者會結合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口服藥在醫院專門設立的擺葯站配伍好以後送至科室,再經科室內核對,分別在一日三餐後發放,個別藥物需要飯前或者與飯同服,我們會單獨的放置,在正確的時間單獨發放。為防止有患者藏葯,我們採用兩位護士發葯,患者領葯服下,我們會要求患者張開嘴巴進行檢查,看服到肚,個別患者服完後我們還會注意患者的舉動,防止他自己扣嗓子眼把葯吐出來。

我們工作的環境與普通病房不同,我們沒有護士站,只有一間護理辦公室用來處理醫囑等工作,平時上班除了值班人員外不允許在辦公室里的,都必須在患者的病房以及音娛室內,進行管理或者對患者進行心裡疏導,每天會看到很多病態的不正常的舉止、言語和行為,我們都會耐心的制止勸阻,一遍不行兩遍,兩遍不行就三遍??以此類推,剛開始上班的時候,每天下了班腦袋裡都是轟隆轟隆的,耳朵里都是回蕩著病人的話語(我什麼時候出院啊、我是玉皇大帝派來拯救你們滴啊、大西瓜小西瓜大西瓜小西瓜??等等只有你們想不到,大聲喊叫的,小聲在你身邊嘟嘟囔囔不停的,反正沒有你們聽不到的言語)有時候,晚上睡覺還會夢見病房裡的病人??(′?_?`)

中午班,尤其是夜班的時候,最為緊張,因為這時候只有我們兩名護士,而且只有我自己一名男護士。我們要面對病房內80名左右的重型精神病患者的護理工作。那忙起來的酸爽,可想而知。有時候根本坐不住的,要不斷的巡視病房,豎起耳朵聽病房裡的異常聲響,瞪大眼睛密切注意周圍的異常舉動。剛參加工作進入病房的時候,前輩們就叮囑我:在病房內走動一定要靠著牆走,不能在走廊中間!有時候,患者突然情緒不穩,發生衝動行為,我自己一名男護士非常非常想第一時間制服該病人,但是,相當的無助... ...

一般新入院的患者比較難於管理,我所受傷最嚴重的那兩次都是被新入院病人襲擊的。有的患者存在鍾情妄想,會對上班的女護士產生想法,也是有一定的危險的,曾經發生過出院後的患者還會再次單獨來到醫院,在科室門口等著上班的某某女護士,也發生過出院患者躲在醫院大門口,堵截並襲擊下班後的醫護人員。

在我們這樣的四線城市,認為在醫院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又是男護士,待遇還不錯;可是大多數人不知道,成為一名合格的護士,大學畢業以後不僅要考取護士資格證,還要面臨醫院內部的季度考試,業務學習理論和操作考試,職稱晉陞考試等,一輩子都有考不完的試。目前來看,不論哪家醫院,對於護士都是要求最多,待遇上,相對最低的。

描述不周,見諒!如果還有啥關於精神疾病住院可是的問題,歡迎私信和評論。請前輩們多多指教!

有陣子沒來更新了??


前天的事情,我同事,值班期間被一名新入院的患者咬傷了胳膊??

今天是2016年8月14號,沒錯,去年寫的這篇知乎問答,巧合一年後的昨天晚上夜班的時候我又受傷了?? 臉右側下頜處被抓破了,右膝蓋淤青,右手大拇指關節處也碰破了,主要是腰部疼的無法直立走路,擔心去年工傷腰椎間盤突出加重了就麻煩了;具體經過稍後更新,上午剛做完核磁共振檢查。鬱悶??o( ̄ヘ ̄o)


近日及時制止了一名自縊患者的危險行為??這是一個雙向障礙患者,入院時候躁鬧,情緒不穩,不安心住院,闖入醫生辦公室後有衝動行為,及時制止後遵醫囑給予衝動行為干預治療及保護性約束;後情緒漸平穩,少語不與病友及工作人員交流,自縊未遂事件發生的前一日家屬曾來探視,情緒有波動,心裡疏導效果差。

2017年 6月26日 很久沒來更新了


本文系原創文章,轉載須聯繫作者。

碩士期間在美國某綜合性醫院裡重症精神科住院部實習了一整年,做精神病人的心理/社會功能評估,危機干預和團體治療。這一年的工作經歷對我至關重要,我有幸跟著一位從業40多年的精神科醫生和一位經驗豐富的心理治療師工作,進一步體會到了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書上的診斷和癥狀,和我的病人們分享許多感人淚下的瞬間,交到了一個忘年交好朋友。這段經歷也讓我更加確定了我的臨床興趣,那就是暴力、創傷與重生。

第一印象:
面試的時候是我第一次去精神科住院部。我跟前台說我要去重症精神科的時候,前台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給我了個門卡,說「good luck at crazy 9!」(住院部在醫院的九樓,所以稱之為「瘋狂的九樓」)當時心裡就是一顫啊,在電梯里的時候我差點都想要打道回府了。

電梯門一打開,是雪白的牆,和兩扇灰色的大門,半個人影都沒有。按門鈴的時候,我想到了聊齋志異。

門一打開,我就知道為什麼美國人要稱精神病院為Cuckoo"s Nest了。那叫一個熱鬧和歡樂啊,有的在聊天,有的在唱歌,有的在到處亂跑,有電視房,有冥想屋,有繪畫室,好不豐富。

督導的辦公室在護士站的後面,有一扇大鐵門守衛著。面試進行沒多久就有人哐哐砸鐵門,先是用手,然後用頭咚咚地撞,同時伴隨者撕心裂肺的嚎叫。我當時就傻了,不知道是該繼續面試下去,還是應該去開門,督導見我這幅囧樣,拍拍我的肩萬分淡定地說「沒事兒,這是個新來的病人,跟你一樣,還不大習慣……」

可愛的病人們:
要讓我用一個詞來形容精神病院的病人們,那就是:可愛。我看到一個回答里說「感覺就像是在看一群幼兒園的小盆友們」,沒錯,我就是這樣的感覺!

可能在「正常」的世界裡,這些病人們是偏離軌道的、奇怪的、甚至恐怖的,但是,在精神病房這樣一個大家庭里,拋棄了偏見與歧視,每個病人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妙趣橫生的、充滿睿智的個體,與他們工作的每分每秒,現在細細回想起來,總能帶給我無窮的動力與啟示。

【我的督導告訴我:請不要記得他們是精神分裂症還是反社會人格,請記得他們的名字,記得他們一張紙生動的臉,記得他們一段段悲傷或者快樂的往事,記得他們對你的信任。】

說個例子吧,有個病人在外面的時候見誰打誰,被當成「非常危險的病人」送進來。和他幾次評估下來,發現他真的很可愛,心理年齡就是一個10來歲的孩子,我對他也格外的關心,並不像別人那樣怕著他、防著他。有天,他突然在病房裡大叫我的名字追著我跑,我以為他又發病了,馬上叫護工來幫忙。他好不容易追上了我,把我堵在走廊的角上,從口袋裡拿出一枝幹枯的樹枝,硬塞到我手裡,說「謝謝你對我做的一切,這個送給你」,然後他就被護工撲倒在地了。我真是哭笑不得。

我最喜歡與病人們做團體治療,因為那時候,我最能看到最本質的「他們」。組裡除了我以外,都是同病相憐的人,大家能夠互相理解、寄予支持,也比較容易敞開心扉。我要離開實習前的最後一次團體治療,有個女孩子站起來說,我要送給你一個禮物,感謝你對我們的幫助。於是,她就開始清唱起來邁克爾傑克遜的治癒世界(Heal the World),出乎我的意料的是,其他的病人也紛紛站起來,跟她一起唱了起來,一邊唱還一邊對著我鼓掌,唱完之後,每個人都深情地擁抱了我。

你能想像十多個帶著痛苦過去和沉重歧視的人,鼓著掌,唱著歌,衷心地為幫助他們的人祝福的情景嗎?我當時就淚如雨下了。

這些經歷堅定了我的信念:你怎樣對別人,別人也會怎樣對你,這個世界就是你內心的投影。

Treat people the way you want to be treated, talk to people the way you want to be talked to. Respect is earned, not given.
意譯一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尊重是贏得的,而不是別人給予的。

危險與挑戰:

身體上遭遇危險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因為精神病房往往是醫院裡戒備最森嚴的地方。最有可能的是遭遇精神上的創傷,強烈建議在精神病院工作的小夥伴們自己也找個心理諮詢師,或者找一個好的督導,引導你的工作,疏導你的情緒。

在病房裡比較危險的一次是,一個病人趁著護工換班之際,尾隨我到一個沒有人的角落裡,說「我現在就要X了你」,然後開始脫褲子。各位請想像一下:這位病人是一名兩米多高的黑人壯漢,我是一名身高不足1米65的亞洲姑娘,當時說不害怕那絕對是假。可是,越是危險,越是要淡定,要表現的你很熟悉他的套路,完全沒有被他嚇到。我故作淡定地(其實聲音顫抖地)大聲對他說:你這樣說是十分不妥當的,我是你的治療師……一邊說一邊往護士站方向挪步。精神病房到處都有緊急按鈕和攝像頭,病人的褲子還沒脫完,護工就趕來把他拿下了。我衝進廁所,嚎啕大哭了十多分鐘。事後督導和我制定了一系列遇到緊急情況如何尋求幫助、如何應對病人的計劃。我甚至把緊急情況時應該對病人說的話寫下來,然後背出來。後來再碰到類似的情況,我就淡定多了。

在病房外也有過危險,一位病人不知道怎樣得知了我家的地址,出院後跑到我家旁邊的超市裡等著我。當時引起了一場風波,在這裡出於保護病人的隱私我就不詳細說了。那個時候,整整一個月我夜裡都會被噩夢驚醒,出門都要鎖三遍,不敢一個人進樓道。而且,因為病人隱私保護協議,我又不能跟朋友吐槽,簡直都要精神崩潰了。多虧了我的心理諮詢師、督導和我先生,幫助我挺過了那段煎熬。這件事也給了我一個教訓:與來訪者/病人維持專業的界限(professional boundary),在精神健康和心理諮詢這一行實在是太重要了,既保護了治療師自己,也保護了病人。

作為一名體型比較小,年齡比較小的中國姑娘,在美國精神病院工作的劣勢顯而易見。很多病人就專門騷擾我,有時候連護工、護士也會輕視我,開我玩笑。這個時候,Assertiveness(自信的果斷)就顯得特別重要。怎樣文雅又堅定地拒絕別人,怎樣合理地表達自己的不滿與憤怒,怎樣為自己爭取應有的權利,這是我在病房職場中學到的最重要的一課。

總而言之,那一年是快樂的、充實的,我體會到了人間最強烈的愛、恨、情、愁,以及創傷對一個人的巨大影響,我的事業和生活都因精神病房的實習而改變了。


我在精神科工作的體驗分3個階段:

沒去之前——害怕。

我雖然是學醫的,但沒去精神工作之前,對精神疾病的了解也極為有限,所以對精神疾病患者,就有著與大眾一樣的刻板印象:危險的,瘋狂的,出奇不意就會做出傷人的舉動。在某種程度上,這種印象是有道理的。因為在入職培訓時,醫院給醫生提供可憐巴巴的一點點福利中,有一項顯得格外突:人身意外險。

工作一段時間後——有趣。

我是在男病房工作,如果有病人突發衝動行為,會有男護士去制服病人,我們就安全的多了。不象女病房,如果病人有問題,醫生也得上。
與其他科相比,精神科的癥狀極其獨特,令人大開眼界,再加上病人在癥狀的影響下,往往做出令人啼笑皆非的舉動。有次主任查房,一個躁狂發作的年輕患者把主任象老師批評小學生那個數落個沒完。我們幾個小大夫躲在後面偷笑不止。還有次我查房時,一名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男生突然給我拋了個大大的,大大的媚眼,在場的大夫,護士都笑作一團。

工作時間再長些以後——無奈。

雖然近些年來,對於精神疾病的研究有了很大發展,精神科的藥物也取得了非常多的成就,療效肯定,副作用更少的新葯替代了老葯,但總的來說,精神科疾病,還是非常令人無奈,有些情況下,甚至是令人絕望的。

精神科或心理科疾病,往往有很高的複發率。很多因素,諸如生活事情,個性特徵,季節變化,或未能堅持治療,堅持用藥等因素,都會使疾病捲土重來。有很多患者,最後就只能一輩子呆在醫院了。病人由於疾病的困擾,以及社會的偏見,社會技能的局限等因素,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或找到了工作也不容易堅持下去,在生活中很難建立良好而穩定的人際關係。所有這些,都極大的影響到患者社會功能的恢復。在某些病人身上,甚至有可能成為再次複發的因素。

我對一位患者印象很深。那是一位精神分裂症反覆發作,已多次住院的中年男性。在剛入院時,主任讓我管他。可我在詢問他情況時,他一臉鄙夷地看著我,滿臉不屑一顧的神情,不管問什麼回答都是:」我不願意和你說話。「他對主任說:「我不喜歡這個大夫,你給我換個別的大夫來。」我又有氣又無奈。後來他治療一段時間後,病情穩定,癥狀消失,出院了。可是僅僅5天之後,他哥哥就又把他送到醫院了。他哥哥說,他出院後,不去上班,整天在家裡呆著,把家裡弄的亂七八糟,在床上拉尿,只能再來住院。護士把他架進病房時,我正好站在旁邊,他看了我一眼,我看到他眼神中全是絕望與無助。他因為患病,沒有結婚,一直是自己一個人生活,不知他曾經是怎樣孤獨的生活。精神疾病的發病原因複雜,但無法回歸正常的社會生活,對於患者來說,很可能就是一個重要原因。

由於精神分裂症是青壯年發病,所以很多病人及其家庭會因為病人失去了社會功能,無法工作而走向貧困。我有位病人,50多歲。他是在20歲左右發病,然後就一直在醫院出入,到後來就一直住在醫院裡了。他沒有結婚,只有他媽媽一位親人。他媽媽每周都來看他一次。有次他需要辦理醫保相關手續,但有份東西他媽媽忘帶了,我聽他媽媽央求主任說能不能下周來看他時再補上,因為坐公交往返兩次的車票錢,就是她一天的飯錢。兩趟公交,只有三塊錢啊!當時我聽著,覺得心裡很不好受。這位老太太雖然貧窮,但每次來探視,白髮都梳得整整齊齊,衣服雖然舊,但都乾乾淨淨,真的很令人敬佩。

當然,精神科工作也不全是這樣沉重,看到很多重症患者癥狀消失,痊癒出院,還是很令人欣慰的。多了解這種疾病,多觀察患者,很多時候,就能做到預判患者的行為,減少或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在精神科,世間百態,人情冷暖,會以一種獨特的形式展現出來,也真是一種特別的感受呢。


學的是心理諮詢,目前在台灣一家精神科專科醫院實習,在這家醫院附屬的心理治療中心做實習心理師。不清楚和大陸精神科醫院差別多大,分享一下經驗。

首先澄清一個概念:精神病院並非只針對精神分裂症的病人。精神病院的針對患者其實要廣的多:包括精神官能症(neurosis)和精神類疾病(psychosis)。Neurosis是指非精神疾病性質的功能障礙,通常是心因性的,它的概念非常廣泛,輕到失眠,重到人格疾患,都在精神官能症的概念中。而psychosis通常是指充滿幻覺、妄想的嚴重障礙,病人沒有現實感,以精神分裂為代表。

介紹一下我們醫院架構:門診、急診、ICU、病房、職能治療中心、社工部門、心理治療中心等……先挨個介紹。


門診:和普通醫院一樣,通常是患者主動自行來醫院挂號、看診。精神科和其他科室最不同的一點在於,在其他科室看病,看好了就看好了。而精神科,需要長程的回診。精神科醫師會推薦患者固定醫生,定時回診。因為台灣健保開藥的限制,通常都是1個月回診一次。門診以患者主動求診為主,所以門診的患者中,通常以neurosis為主,常見情緒障礙、焦慮、飲食障礙、人格障礙、還有兒童青少年多動症或者學習障礙、老年痴呆症等。門診的psychosis病人通常也都是非發病期的穩定病人。

急診:急診就是發病期的psychosis病人重災區了!急診都是突然發病,被家人架過來的。當然也有很多連家人都搞不定,是直接報警,然後警察聯繫我院,直接派車捆過來的……當然也不是都這麼誇張,也有很多病人是自覺狀況不對,害怕發病,等不到第二天門診上班,晚上直接掛急診的。

ICU:我是這個月才意識到精神病院也有ICU的!精神病院的ICU!可以想想都是些混亂成什麼樣的精神分裂(schizophrenia)病人!通常都是有嚴重的自殺或暴力傷人衝動的發病期精神分裂病人,很多都是報警後直接被送來的……

病房:因為我們是專科醫院,所以我們病房分的非常細,大概講一下。
一、Psychosis病房
急性病房:通常是發病期的病人住的。多數為精神分裂病人,也有些嚴重的躁鬱症(bipolar)患者。簡單的說,急性病房中,有自殺和暴力傷人衝動的患者比較多。關於病房上面有答主詳細介紹了。急性病房一定是全封閉式病房,出入非常嚴格。我們的有些急性病房,病房和職員工作區是完全分開的。病房區有兩道門,都是刷卡,一定要第一道完全關閉後,確認沒有病人跟出來,才能開外門。
慢性病房:我現在跟慢性病房,所以比較了解。我跟的慢性病房是復健式的開放式病房,進出完全沒有關卡。周一到周五白天案主是可以在醫院周圍自由活動的,只要1-2小時定時會病房點名報道就行。周六周日每天8:00a.m.-8:00p.m是外出時間,可以回家,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以前更寬鬆,周六晚上還可以外宿,聽說最近幾年因為醫院統一管理,才必須回來。但是當然,醫師和護理師有權根據患者表現禁止外出的……另外,如果慢性病房的病人突然癥狀加重,隨時會被轉回急性病房。常常有轉過來的病人,一天都沒呆到,就被打包回急性病房了……因為我們病房主打復健,所以會有清潔、洗衣、美食等工作團體。進行這些工作的病人,按勞分配,還會有一份工資。慢性病房裡穩定並且功能特別好的病人,還有可能會到醫院各個部門當工作助理,會有每個月固定月薪。
日間留院:就像上班一樣,早上固定幾點來醫院,晚上固定幾點離開。很多日間留院的病人也會當自己上班或上課,聽見他們之間互相打招呼都是上班好、下班再見XD。日間留院部有很多活動、團體、課程。日間留院最大意義在於為這些穩定期的病人提供規律的生活,幫他們穩定狀態,減少發病可能。
二、Neurosis病房
精神官能症病房:常見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強迫症、厭食症、人格障礙等。因為疾病性質的不同,精神官能症病房很多都是案主自願求助。「我們更為您安排了豐富的團體治療,包括肌肉放鬆,好眠,自我探索,心理劇,人際互動,正念減壓等團體,加上專為精神官能症患者設計的職能治療活動。與其說是住院,更像是參加一個身心調養的密集訓練班。」這是他們病房自己網頁上的宣傳。
三、特殊病房
兒童青少年病房:顧名思義,針對兒童青少年的。其中有挺多自閉症的孩子。這些孩子真的挺讓人難過的。跟診的時候見過最嚴重的自閉症:30歲了,完全沒有語言功能,和人交流只能嗷嗷嚎。雖然30歲了,但和3個月嬰兒沒有什麼差別。也被轉到兒童青少年病房了。

職能治療(occupation therapy)中心:為患者提供一些職業訓練。為患者重回社會做準備。

社工(social worker)部門:社工在家庭、社會、團體這些脈絡中幫助患者。也會做一些為患者尋找休養院啊、辦理各種證明之類的工作。

心理治療中心:嗯!我在的地方!我們醫院的心理治療中心比較特別,我們中心其實是一個教學機構,主要目的是「培養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師」,順便提供心理治療服務……為何這麼任性?因為這個中心建立在情懷而上啊!情懷啊!而且聽說我們治療中心完全是在虧本運作,因為我們中心所有個案都是由門診或者病房轉介,不接受自費個案。……嗯,情懷,情懷。順便請讓我吐槽一下台灣健保,一個月的心理治療,4次!或5次!只要290元台幣,摺合60元人民幣都不到!包月了包月了!60元一個月!你買不到吃虧買不到上當!!!也難怪丫的一直虧本啊……_(:з」∠)_

-----------------------------------------------------------

寫了這麼久居然才介紹完醫院……心累……
等我明天值班的時候再補完體驗好了……_(:з」∠)_


嗯,首先聲明我不是醫生,我是病人。雙相情感障礙快速循環型,已在醫院精神科住了三十五天,還未出院。只能簡單說說我住院期間發生的事情和感受吧。

真覺得精神科的醫生和護士的工作很辛苦,給他們點個贊。

一、從恐懼到熟悉。
我是抑鬱期的時候住進去的,三甲綜合醫院精神科,現在都叫心理衛生科了。剛開始的時候真的很害怕。由於我癥狀不嚴重,住的是開放式病房,白天出入自由,也允許親屬探望,不過必須有至少一名家屬陪護。

入院當天下午,見了主治醫生,定下治療方案(由於我的躁狂期表現與大多數情況不同,所以這次是被診斷為重度抑鬱症)。然後一系列入院檢查詢問什麼的。

全程我都很害怕,當天晚上就坐在床上,不敢睡覺。右邊18床是位脾氣很溫和的阿姨,抑鬱症。左邊20床是位沉默的大爺,焦慮症。

二、我的胃爛掉了。
15床也是位阿姨,神情淡漠。每次在醫生查房的時候都強烈要求要去做胃鏡檢查,說她的胃爛掉了。

但是其實她的胃很好。

後來我買了一本《精神病學》教材自學,才知道那是幻覺的一種,她得的是精神分裂症。

因為醫生並沒有為她開檢查單,她很生氣地走了,出院了。

三、凍結在臉上的笑容。
18床新開了一個女孩,只比我小一歲。

她總是一個人傻笑著,躺在床上輸液的時候會笑,吃東西的時候會笑,看書的時候會笑,醫生查房的時候也會笑。

她對我說她在學校總覺得被別人監視,有人要害她,讓她覺得驚慌失措,於是她沒和父母商量,就寫了退學報告,買了機票,飛了回來,期末考試也沒參加。

她咯咯地笑著,停不下來。

她吃的是利培酮,那是治療精神分裂症的藥物。

但是她也是沒治好,就出院回家了,因為她的家人覺得不耐煩了。

畢竟,大家還是對精神疾病有所誤解的。

四、我沒病,我只是叛逆。
對面16床來了一個17歲的小姑娘,雙相情感障礙,正處在躁狂期。

她一進病房,就開始和我們大家聊天,滔滔不絕。還去外面買了很多零食分給我們。

她一直說她沒病。我問她:「那你為什麼會在醫院裡?」

她就會說:「是父母強行送我來的,他們嫌我叛逆。」

陪護她的是她的朋友,父母都不在。

於是呢,每次發了葯她都不吃,輸液的時候自己偷偷把針頭拔掉,然後把藥液灌倒礦泉水瓶里。

後來她也回家了,沒怎麼接受治療,因為她並不覺得自己有病。

可是其實大家都看的清楚,知道她那樣的狀態是不正常的。

五、天堂的滋味。
入院第八天,奇蹟發生了。

所有籠罩在我心裡的烏雲,突然全都消失了,我感到莫名的快樂。

然後發現自己也笑到停不下來了,還在走廊里到處亂跑,於是媽媽趕緊叫來了主治醫生。

主治醫生和兩三個護士抓住在走廊里亂跑的我,把我強行帶回病房。

然後主治醫生拿出一片葯,要我吃。

我不願意。

醫生說如果我不願意,就只好給我打針了,我才極不情願地吃掉了葯。

六、扎針引發的事端。
自從開始吃主治醫生給我的那片葯以後,沒過三天,我又轉回了抑鬱相。

那時候我已經知道自己得了雙相情感障礙。

某天輸液的時候,由於護士的失誤,扎了三下才成功,讓我突然變得暴跳如雷。(答主生病以前真的是個很溫和的人)

又叫又嚷不過癮,還見誰罵誰,誰靠近我我就打誰。

結果呢,護士也沒把我綁在床上,只是給了我一片葯,吃完我就睡過去了。

就是這樣。

七、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開心。
有一天,趁著父母不備,我把情感穩定劑扔了,只吃了抗抑鬱的藥物。

然後呢,不出所料,轉躁了。

(之前我說的自己的躁狂表現和別人都不一樣,就在這裡體現)

在路上蹦蹦跳跳,又跑又鬧。

回到病房也坐不住,要麼到處找病友聊天開導人家,要麼就在走廊蹦蹦跳跳,驚動了正在開會的所有醫生和護士。。。

整個人都變得出奇的暴躁,一言不合就打人罵人(之前的幾次躁狂發作都是這種形式的,並沒有很開心很想花錢什麼的)。

過年期間,醫生護士不上班,我自己從醫院溜了出去,和小夥伴滑雪(答主第一次滑雪就去了高級道,完全不顧後果)。去超市買買買。在鄉下探親的時候帶領一眾表弟表妹撬了親戚家的大鐵門,滿村子亂跑,花錢買了很多零食分給表弟表妹,逗貓惹狗什麼的。。。

可算是開開心心過了個年。

八、暴亂分子。
過完年,我這又進入抑鬱相了。

鑒於我一個月循環了兩次,我被重新診斷為雙相情感障礙快速循環型。

昨天早晨,我如爛泥一般癱在病床上,旁邊18床新來了一個小姑娘。

掙扎著大叫自己沒病,奮力沖向住院部的門外。

所有的醫生和護士都去控制她,把她抓了回來。

我親眼目睹她被打了一針鎮靜劑,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分割線……………………

暫時更新到這裡吧。

我看到眾多答主都是從醫生和護士的角度回答這個問題的,很少有人從病人的角度回答這問題。

恰好我自己中了獎,成了精神病人。

而我正好也有位好友,學的是精神醫學。

就我而言,我真的覺得精神科的醫護人員,需要有比其他科室醫護人員更多的耐心。

不僅是因為大家對精神疾病心存誤解,更是因為大多數精神病人沒有自知力,因此在吃藥治療方面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勸說病人配合治療。

再次給精神科的醫護人員點個贊吧,各位辛苦了(≧?≦)/


剛才看到上了日報了。8月14日,紀念。


已更。


看到回答還不多,跟大家聊聊說說故事吧。

我是2004到2005年在精神病院實習的。一個小城市的精神病院,又偏僻又破,因為我們幾個是醫院有史以來第一批實習生,所以上到院長,下到護士,他們比我們還緊張,第一天來,食堂還專門做了幾個好菜來迎接我們,幾個小護士還緊張兮兮地互相問,他們會不會喊我們老師?結果我們是喊她們名字,因為歲數一樣大。

說幾個病人。

我管床的其中一位病人,姓詹,老大爺,我跟他聊天(了解病史),他跟我說在這待了幾十年了,幾十年了呢?算了半天,因為長期吃藥,算術算不明白,我替他算了一下,四十年,我聽著覺得心疼,看他吃完飯,給了他一盒巧克力,他第二天給了我一小包麥片,就是超市裡賣十幾塊錢一大包裡面有幾十小包的那種,我拿到就偷偷哭了,他平時沒啥好吃的……後來護士告訴我,他對每個年輕醫生和護士都很好,因為年輕時就得病住院了,沒結婚沒孩子,他的醫藥費以前的單位給,沒有親人了,從沒人來看望他。

有個女病人二十多歲,長的甜甜的,笑起來很好看,她一犯病就買火車票到處跑,家裡人滿世界找她,這次好不容易找到了就綁到醫院來了。還有個男病人,二十七八歲,舊體詩張口就來,寫過小說,以前是作協的,還會唱歌,嗓音很好聽,我們休息的時候逗他,某某,唱歌給我們聽吧,他不屑:你們不值得我唱啊!但他高興的時候會在走廊里大聲唱歌,確實好聽,還都不是流行歌曲,一般這樣的時候,管床大夫就給他那天的葯加一點兒。後來我們院長發現放風的時候這倆人愛往一起湊……就告訴護士護工把他們放風的時間錯開,唉,真是造孽啊!棒打鴛鴦……

有個躁狂抑鬱雙向情感障礙的男病人,長的膀大腰圓,得病以前是賣豬肉的,發病那陣差點把媳婦當豬肉給剁了,家屬費盡九牛二虎的力氣才把他弄來。來了以後照例「保護在床」,其實就是綁在床上。其他病人綁也就綁一天,吃點葯就安穩了,他整整綁了兩天半,上個廁所三個護工看著他。第三天鬆綁了,他上午表現挺好的,下午的時候不知道哪個病人刺激到他了,他嗷~~的一嗓子就開始用拳頭砸牆,然後砸床砸柜子,那個咣咣的,嚇死我們了,一位年輕男醫生跟他用拳頭對毆,旁邊幾個人一哄而上,才算控制住了,太嚇人了!但他不是精分,只是神經症,過了一陣就控制住癥狀出院了。後來快過年還給醫院送來半扇豬肉,廚師大鍋燉了,我吃的大豬蹄,好香!

那個年輕男醫生挂彩了。後來我問他,你害怕不?他說干這行不像普通的醫生沒什麼風險(那時還沒有醫鬧),這行不但需要書本知識,還需要勇氣,因為躁狂發作和歇斯底里的病人挺常見的,我也想讓我兒子知道,他爸爸是勇敢的人!

手機打字,累人,十年前的事兒了,我說這些也感慨……晚上再說說那個死掉的病人,我們每個人都欠他。

~~~~~晚上了,唉,剛和男友吵架,心情不好,不過看評論區有人等著,我還是接著說吧。~~~~~~~

下午還想說的那個老年病人,也像詹大爺似的,在精神病院待了一輩子,但他的情況嚴重得多。開始我不知道有這麼個人,他的病房是單間,絕不因為他有錢有勢,而是——他太髒了!沒法和別人合住。精分症的癥狀之一就是不注意個人衛生,病人們都是臭臭的,再加上吃國產葯會讓人發胖,出汗也很多,護工的工作之一就是監督病人按時洗澡,沒人監督的話,他們根本不去洗。但我要說的這個老頭是個特例,似乎沒看到哪個護工喊他洗澡,走到他的房間門口就聞到一股惡臭,而且他脾氣不好,看到任何人都會開罵,全是髒話,用當地土話說出來,我雖然聽不懂但也害臊地根本不敢聽,各種原因,噁心也罷,害怕也罷,我從他門前走從來都是繞道。記得他的病歷上寫著他的癥狀有幻覺:「覺得自己肚子全都爛掉了,每天拉大便會把內臟拉出來」,還有妄想,覺得醫生護士都是壞人,都在害他,等著他死。這樣結合病歷,就能聽懂他天天咋咋忽忽的除了髒話,說的都是些什麼了。

我離開那裡以後,在中醫門診實習一段時間,聽後來在那實習的同學說,就是這樣一個根本沒人管的人,死了,屍檢結果是肝癌!而且,褥瘡!這說明什麼?要知道這些住院幾十年的病人都是每年全身體檢,每天量體溫記錄的,最後屍檢才發現是肝癌和褥瘡,肝癌說明每年的肝功能根本沒檢查,褥瘡是照顧不好的卧床病人才會有,他雖然身體不好但腿腳是好的,這說明他其實是爛死的。慘到不忍去想。

而且,回頭想想他的幻覺和妄想,到底是不是幻覺和妄想?唉,一聲長嘆啊。聽到他的死訊的時候,中醫門診帶我的老師也正好有個病人一個月沒來了,打電話過去,這人死了。老師說,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啊,人像小螞蟻似的。

人像小螞蟻這句話,我一直記得。

————我發現我跑題了,說了很多關於接觸到的病人的事兒,沒說在那工作是怎樣的體驗。————再更一點關於精分的吧。


住在精神病院的大部分病人都是精神分裂症,關於什麼是精分,中國有多少病人,有多少病人不能被救治,大家盡可以百度去,數字是嚇人的。我只想說,它是一種「精神癌症」,因為它幾乎治不好,而它比癌症更可怕,因為——說出來癌症家屬可能要揍我——惡性腫瘤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會奪走人的生命,家屬不用幾十年照顧一個患者,而且精分開銷巨大,04年九線小城市住院一個月三千。再有,精分往往年輕時發病,伴隨患者一輩子,也伴隨家屬一輩子。還有呢,雖然沒有遺傳證據,但臨床研究表明,精分有遺傳性,父母一方有精分,兒女也罹患的,大有人在。這些加起來,是巨大的精神壓力和經濟壓力。

試想,你婚前不知道和藹可親的丈母娘年輕時曾經得過精分,一直靠吃藥控制癥狀,和妻子結婚後一件小事觸發了某個開關,妻子犯病,從此過上經濟負擔和精神負擔巨大的日子,就算和妻子離婚,兒子也在二三十歲犯病,這是怎樣的一種人生啊!

和精神科醫生交流的家屬都是這樣的苦逼。

在這樣的氛圍里當醫生是和在中醫科里醫生捋著鬍子跟患者談養生,和在產科里護士滿面笑容抱著胖娃娃,甚至和在肛腸科里醫生語重心長地教導患者不要再飲酒吃辣完全不同的。這是一種有點絕望有點頹廢有點不那麼上進的感覺。

寫到這裡我有點寫不下去了,男友還是沒有發來道歉的消息,我還沉浸在十年前的回憶里。眼看贊要過百了,上一個過百贊的答案是談論我和男友關係多麼好的,後來覺得傻乎乎的,題主看了我就刪了,這個答案我不刪了,想到什麼我再添點兒。就當是懷念詹大爺。

大爺,那袋麥片我沒喝,扔了,因為我覺得不好喝,不過我一直記得。謝謝你,希望你一直好好活著!


十二點留言:終於算是和好了,但矛盾還是沒有解決,我還是戒不了矯情,他還是感到無力,求怎麼戒掉矯情的辦法?


精神科在知乎人好多。那麼多人答過了。
我就是路過,送你個經驗,以後用得著。
病人暴動怎麼辦?精神科夜班,通常護士加工人兩人,面對病房80+病人。
這是個真實案例,我同事一女中豪傑,必須贊。
夜班早上五點多,病房內一反社會人格,一酒精挑頭帶領二十多個病人把護士工人控制住,當時他們把浴室的水管拆下做武器。
危機時刻,這個護士非常冷靜,和暴動的病人談判。
封閉病房,老病人一般是站在護士一邊的,事發突然,護士先被控制了,拋開中立的,暴動者20+。
護士分析利害,告訴他們逃出去的結果,最後首犯認慫。
冷靜,機智,這位護士隨後就升護士長了


我的母親是一名從業30多年的精神科護師,從我出生起,我們一家人就住在精神病院的宿舍里。我的父親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外出,小時候母親又要照顧我,又要上班,因此時常帶我去病房吃飯、做作業、午睡等等。


怎麼說呢,我覺得我的母親,包括其他的醫生護士,與病人的關係都是很微妙的。有些病人一住院就是住幾年,十幾年,他們彼此朝夕相處,非常熟悉。有時候我真的感覺他們既是醫患關係,又像是朋友,因為有一些病人在未發病狀態下思維還是比較正常的,他們之間還可以聊天,開玩笑,他們之間也沒有歧視,沒有過分多餘的防備。我的母親就曾讓一位職業是數學老師的病人為我補習,而從小就經常見過他們的我也並沒有覺得不妥。
法定節假日母親都要上班,三班倒,大夜班,也時常需要加班。曾經有幾次,母親休息臨時接到通知,說病人跑了,她就立刻跟著其他醫生護士外出尋找,整天整夜。
母親上夜班也沒少遇到一些在我們聽起來很可怕的事,比如病人上吊自殺等等。醫院都是忙的,就算精神病院也一樣,母親身體本來就不好,時常下班回家都累的虛脫。

因為我家住在精神病院里,從小到大經常受到周遭的人投來異樣的眼光,有的人會好奇,有的人則愛拿我家住址開玩笑。記得上初中時,學校做了一份通訊錄,上面有每個人的家庭住址,我剛進教室的門,就看到大家圍著通訊錄哄堂大笑,一問我才知道,他們笑我家住精神病院里,笑我母親跟精神病人打交道。
小時候不懂事,總希望快點搬出醫院宿舍,也總是在不斷地問母親,為什麼要來精神病院工作,母親沒有給我明確的答案,但是我感覺的到,她從未後悔過。

如今長大成人了,回想起童年在醫院的日子,覺得很特別,很珍貴。

跟大家簡單分享一下我的經歷,同時要謝謝我的母親,偉大的精神科護師。


我又回來啦~這回換了電腦隆重的排一下版方便大家看得舒服~~~
-------------------------------------------------------------------------------------------------------------------

本科專業是應用心理學,實習的時候選擇了精神衛生中心,俗稱精神病院。
一、醫院的環境
這家醫院設備略老舊但是齊全,設置有男病區、女病區、兒童心理科和康復病區,前兩者裡面的患者病情都比較嚴重,康復病區的患者都是治療之後趨於好轉但是家屬還想讓其繼續在醫院,基本住院時間都在一個月以上。我實習的病區是男病區,很長的走廊,走廊盡頭是活動室和衛生間,靠近出口的地方是護士辦公室和醫生辦公室。管理非常嚴格,完全封閉,進入病區要經過兩道門。平時病房不允許留人陪護,家屬規定時間才能進去探望,一方面是為了管理方便,二是為了病人可以安心治病。家屬探望很多東西都不能帶,尖銳危險的物體,甚至筷子也不能。帶的零食護士都會幫忙保管起來,不過有時候保管的不好會出現病人之間互相偷吃零食,哈哈。
熱水器這種東西是絕對不能存在的,因為水溫太高有的患者會被燙傷。一般走廊里會有一個保溫桶裡面裝著溫水給大家喝,所以經常看到病人用溫水泡了泡麵,在走廊里端著邊走邊吃。

二、精神病院的工作模式
1.住院部
工作模式和平常醫院大致無二,無非是各種日常例行的工作,寫病歷下醫囑什麼的,護士配合醫生給病人按時發葯,或者給病人進行治療。特殊的是作為醫生,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對病人的病情進行評估,我們用的是陽性癥狀量表和陰性癥狀量表,顧名思義陽性癥狀就是怪異行為或者胡言亂語這一類,陰性癥狀指軀體少動情感淡漠等等。個別嚴重的患者會加上自殺風險評估。寫病程都要涉及病人的思維、注意、情感、言語以及是否有自知力,每個月都要對病人進行一輪全面的身體檢查以了解病人的狀況。做檢查是為了了解病情進展,評估患者目前的身體狀況以便調整用藥結構,並不是醫院想要重複檢查賺黑心錢。患者去做檢查是由幾個身強力壯的男護士帶著,手腕上都束縛著防止病人逃跑。
每隔幾天早上心理科的姐姐會來病區給病人做團體輔導,針對的是那些自知力基本恢復,思維內容清晰的病人。團輔主要是先自我介紹互相熟悉,然後一起聽一個故事,然後各自發言提出解決方案等等。這個過程對於病人認知的糾正有一些作用。
2.門診部
作為老師的小跟班會跟著她出門診大概一個月兩三次的樣子,有時候科里主任出門診忙不過來也會叫我去幫忙。精神病院的門診和普通醫院一樣,看病流程完全一樣。各種身份的人都有,年輕人占很大比例,時常能看到跟我年齡差不多的來看病,基本都是類似焦慮症或者是抑鬱症的癥狀但還未達到診斷標準。所以小夥伴們,服用抗抑鬱藥物和抗焦慮藥物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這就像覺得有點感冒服用一些抗生素一樣正常。

三、幾個印象很深的患者
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樣具有很強攻擊性,很多病人都非常遲緩和沉默,發病的時候行為怪異,害怕別人害他,或者覺得自己很厲害,是愛因斯坦之類的天才,或者揚言自己掌控國家命脈之類的。只有少數患者具有很強的攻擊性,一般這種病人我們會給予約束保護,也就是綁在床上,這樣子防止他傷害別人或者傷到自己。之前的精神分裂症有分型,在後來的診斷標準里精神分裂症不再分型,統稱精神分裂症。
我被分配在住院部男病區,這裡有各種重症精神病患者。剛去上班的早上,老師帶我去了活動室,當時病人剛吃過早餐。從來沒有接觸過精神病人,所以很害怕被攻擊。所有病人都看著我,因為在這種環境里突然出現一個新面孔,病人們都是很敏感的。好多患者圍上來好奇的看著我,叫我護士姐姐,其實我是醫生啊,心裏面默默流淚…比我想得好的是沒有人真的來攻擊我反而都非常友好。
有一個戴著眼鏡的患者,他看我半天,問我你是大學生吧,我說是,他就笑了說我都畢業好幾年了。接下來就聊到他畢業以後的事,感覺說話措辭特別認真,因為吃藥反應有點遲鈍,看上去木木的。後來的日子裡我跟他聊的最多,住院一個多月以後他出院了,出院的那天他換上了平時的衣服,看上去跟正常人沒什麼區別,他問我出去如果找工作好找嗎,我笑笑沒有回答。
他是典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陽性癥狀居多,在發病的時候揚言自己可以開飛機,給身邊的人隨便發錢等等,表現出一種思維奔逸的狀態,在這裡住院一個月左右,恢復的相當好。
每一次手裡管的病人要出院了我都會由衷為他高興,一般醫院的治療結束後回家只要按時服藥不會發病,但是精神疾病尤其是精神分裂症很難痊癒,要終身服藥。所以要去工作,除非用人單位不介意,不然很難找到的。
病人在這裡治病,人身自由被限制,病重的病人沉浸在自己幻想的世界裡不覺得無聊,好轉一些自知力部分恢復的病人可不一樣,成天有病人站在辦公室耍賴要出院,我們一般都選擇無視→_→他們鬧的多了自己覺得無聊就回病房了。於是各種消遣時間的方式都有,睡覺,打牌,看電視,在走廊里唱歌,或者走來走去。
有一個患者,只要是白天清醒著的時候,他就一直在病區里以非常快的速度走來走去,別人叫他他從來都不答應,在我管的病人里他住院時間最長,超過了兩個月。
作為陰性癥狀最典型的一個患者,發病六年,來醫院作為精神分裂症收入的,他從來不說一句話,整天躺在病床上一動不動。叫他也是淡淡的看一眼然後繼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我很想知道,在他的世界裡到底有一些什麼。來的時候直接給上了維生素和葡萄糖,他才三十多歲,可是看上去像50歲似的,因為長期缺少營養,面部一道一道的。他爸隔一段時間來看他,看樣子愁眉苦臉的。
還有不是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有一個很有意思,19歲,他是作為智力障礙收進來的,說話舉止像個小孩子。因為家裡條件比較好,體重遠遠超過了平均水平。他平日的任務就是鍛煉和吃藥,他很喜歡坐在辦公室門口,替醫生給病人傳話,或者是和醫生們聊天。所有醫生都特別喜歡他,因為他實在太可愛了,哈哈。他出院一段時間以後跟著家人來複查,當時我看到他叫他的名字,他家人立刻非常開心說你還能記得他啊,我說那當然啦,跟他聊了一下感覺比以前情況好多了,心裡也覺得很欣慰~
老師經常把一個詞掛在嘴邊,精神病性人格,也就是多慮,敏感,內向這樣的人格。之前疑慮太多,顧慮太多,老害怕別人的看法,後來經過一些事情刺激就發病了。
有一個患雙相障礙的,他發病前就是這種性格,發病以後每天都焦慮不安,時不時流眼淚。住院以後他總是告訴我他特別心慌心跳很快。其實有時候患者的主觀感受是不準確的,於是老師就一般會安慰他然後說點別的轉移注意力。
在那邊待了兩個月,看到太多太多來了又走了的病人。印象最深刻是出門診遇到的一個,來檢查一般都會開免疫系列,包括艾滋病和梅毒,畢竟為了醫護人員的安全。有個人看到檢查單後說他覺得人格被侮辱,推倒了我老師準備拿起凳子砸人,在場的人都嚇壞了,後來叫了保安拉他出去,我們都長出一口氣…
這是我第一次以一個從醫者的身份體會到醫患矛盾有多可怕。

四、一些體會
在醫院工作以後就在後來的生活中對醫生體諒很多,這個行業沒有大家想的那麼黑暗,更多的是充滿辛苦的吧。比如在門診,常態是一上午都顧不上喝水和上廁所,住院部晚上值班的大夫也是時不時被吵醒,醫生真的很辛苦,所以多尊重他們一點吧。
很想說的是很多人對精神病患者和精神病院抱有偏見或是獵奇的心理,甚至有很多人說醫生在這裡待久了也會得病。個人看來這是完全沒有的事,因為見多了病人,精神科醫師反而更加豁達和看得開。精神疾病患者大多數都非常痛苦,並不像影視作品表現得那麼酷。
以及,心理學和精神病學雖然略有交叉,但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學科,每一個都很重要。心理學出身的人是不具有用藥資格和能力的,我的工作一般是寫病歷和為病人做量表,辦住院出院的一些材料,以及和病人聊天了解病情。和病人聊天尤其困難,因為有很多壓根就不願意說話的病人,跟他們交流要有技巧,我很是喜歡這個過程。
後來實習快結束要走了,竟然會有點捨不得,感覺自己是喜歡上這個地方了,我想這些經歷對我非常重要,可能是一生都會懷念的財富。


謝謝邀請。
在精神醫院上班,相對其他科室來說,吃的苦要多一些,風險也相對大一些。


第一句話:「精神病院不是想像中的樣子。它沒有那麼神秘也並沒有那麼可怕。」
(看長答案越來越沒有耐心,自己其實也不想寫長答案。但是,希望能小小的做一下科普。所以,如果只看體驗,分割線後可以不看。)

據我所了解,開設了《精神科護理學》的學校大陸沒有幾所。大部分護理學專業的課程設置還停留在「內外婦兒」上。如果你真的很想深入了解一下,我想告訴你,精神醫院未來的發展潛力很大,精神科護理學將很有作為。但是,在裡面工作的壓力和別處是不一樣的。

就我個人而言,曾關注過「抑鬱症」領域,但後來發現在精神醫院工作喚起了我的疼痛感,那段時間我整夜整夜失眠,後來就放棄了待在那兒的想法。

嗯,精神醫院有四防:1)防自殺;2)防傷害他人;3)防外逃;4)防性行為。


上面很多知友的答案都把這四點差不多具體化了,我就不重複了。

作為過來人,我講講自己的感受吧。那就是,這個醫院是讓我有人生思考最多的科室。看了很多很多病歷、接觸了很多很多病人後,最大的感慨是「命運的不公」。精卵結合的那一瞬,遺傳密碼就寫下了發病機率。因為很多精神疾病是有遺傳因素的。很多病人家族史(兩代三系)里都有人患過精神疾病。

實習第一天早上隨帶教老師去查房的時候,有個病人在房間里哭。她大概三十幾歲,穿著睡衣,哭得像個小孩子,邊哭邊抽搐。我嚇壞了,上前去安慰她。您怎麼了?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嗎?她不理我。然後帶教老師無奈的看了我一眼,讓我跟著去另外的房間了。後來我問老師,她為什麼不理我。老師是這樣回答我的:「她們的疾病倘若真是憑你我幾句話就能安撫好,她們就不會住進來了。作為護士你要時刻記住醫患的治療性關係,請不要帶入你的主觀情緒,注意保持好你與病人的距離。No judgement 原則你忘了嗎?你能做的就是共情。病人想哭,你就讓她哭。你能做的就是在旁邊陪著,讓她知道你願意幫助她,身為醫護人員的你在她身旁支持她。」


這是實習第一課。

後來我遇到一個剪著娃娃頭的小女孩。我問她,願意和我聊聊嗎。她認真的看了我一眼,然後答應了。在走去治療室的路上,她主動挽著了我的手。我注意到她走路是跛腳的,但那時我還沒有看過她的病歷。她坐在沙發上跟我講述她自己的故事,提到自己自殺未遂時,嘴角竟然挑起奇怪的笑容。講到父親的時候,她語速慢下來,表情冷漠得像冰一樣。嚇壞了我。然後結束訪談之後,我立馬回去看了她的病歷,發現剛滿十八歲的她兒時經歷過車禍,總是說自己很自卑。有同父異母的兄長。成績下降後,長期焦慮不安後和師長訴說自己想死。自殺時被陌生人救下並與其發生了性行為。在高考失敗的同年,父親因病離世。

回家之後我跟媽媽打電話,「媽媽,我今天在臨床遇到一個小女孩讓我想起好多事情。媽媽你還記得高考那年,在浴室待著不願出來那次嗎。」「還有次,我在夢裡很清醒的意識到自己在做夢,我大聲喊你,你卻不回頭,醒來之後枕頭上都是我的淚水。」「有段時間整夜整夜的失眠,每天都非要你陪著我睡,要你接送我上學。」「這些都過去好久了,我以為全部忘了,今天竟然全部一下子想起來了。看來痛苦是有記憶的啊。」「媽媽,我會不會有輕度抑鬱症啊?長期性的負性思維、情緒低沉、神情淡漠、偶爾睡眠障礙。這些癥狀都好吻合。」媽媽在那邊卻笑了:「不要想太多,不要將自己帶入進患者的生活。你是在實習。記住,你在實習。」

實習第二課。

我曾主辦一個治療性小組活動。主題是「認識現在的自己,去遇見將來的你。」給大家一張紙,在上面畫一個時間軸,時間軸即理想的生命長度。寫下過去的時間裡自己認為很重要的時間點,用一兩句話概述原因。寫下對未來的某個時間的大致規劃。然後描述一下「十年後的自己」,你希望十年後,你是什麼樣子的。

看著病人一個個勇敢的走上去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我很感動,真的。有個女孩子說,每次小組性活動她都躲在角落不願意參加。這一次她想挑戰自己。她講到中途時,拿了一張薄紙的手竟然抖起來,大家自發地為她鼓掌,她甩了甩手,苦澀的笑了笑後最終講完了。還有個七十多的婆婆,講到不自覺地哭出來。

致結束語時我說,希望自己能記下今天在「十年後的自己」那兒寫下的話,十年里,也許很多東西都在不經意之間實現了。這是一份關於信仰的契約,也是一份幸福的約定。我們都要加油。

我本來並沒有對這個活動報很大期待,因為平時大家參加老師組織的活動時都很隨意,何況我一個實習生。但後來老師跟我說,很多病人向他反饋說他們很滿意。想著之前在組織活動前,自己曾和很多病人交談,詢問他們想參與什麼活動。是的,老師說過,要把病人當病人,真正從病人的角度出發。


實習第三課。

在精神中心實習後,對自我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那兒很多病人她們有生活自理能力卻不生活懶散到只剩吃喝拉撒,所以會經常見到有人穿著睡衣不分時間在床上吃東西。很多病人住進來以後都失去了管理自己身體的慾望。

老年人的孤獨感有了更強烈的感受。因為病人被要求一天只能去醫生辦公室打一個電話,手機不允許帶在身上。這唯一的一個電話彌足珍貴。有個七十多歲的婆婆打電話給兒子,兒子總之就是一直沒接。婆婆淚眼婆娑,臉上滿是難受與心酸。

社會支持有了更多體悟。如果家庭父母感情不好,沒有特別好的玩伴,又從小經歷過很多事情,當遇到障礙的時候,自己沒辦法解救自己,外界支持也不能夠支援。很容易崩潰。人說到底還是有群居習性,終究是情感化的動物。

藝術是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的。天才與瘋子只是一線相隔這種話大概也只能算文案。沒有去精神中心實習前我的記憶里也還是小時候垃圾堆邊嚇唬小孩子的流浪漢兒時陰影。後來接觸到病人,才知道他們是有情感有思想,只不過在精神方面遇到障礙的普通人。誠然,社會科普做的還不夠,很多人都不太明白患有「精神病」是什麼意思。而其實平等與尊重這一點,我們每個人本都可以做到的。

———————————————分割線:簡單的科普—————————————————

真實的精神病院是什麼樣的?

1)精神病院的病種與科室分區。

2)精神病院內精神病人大多是什麼樣子。
3)精神病院很可怕嗎?

框架結構:

1.區分醫學上「神經病」與醫學上的「精神病」

區分語言中的「神經病」與醫學上的「神經病」

2.WHO/精神疾患 專題報道

3.精神病院分區

正文:

1.區分醫學上「神經病」與醫學上的「精神病」


區分語言中的「神經病」與醫學上的「神經病」

2.「知識的搬運工」世界衛生組織/精神疾患 專題報道。

鏈接:世界衛生組織

1)重要事實

l 精神疾患多種多樣,表現可能各不相同。它們的一般特點包括異常的思維、觀點、情緒、行為以及與他人的關係。

l 精神疾患包括: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症和其它精神病、痴呆症、智力殘疾和包括自閉症在內的發育障礙。

l 有預防精神疾患(如抑鬱症)的有效策略。

l 有治療精神疾患的有效方法和減輕疾患痛苦的方式。

l 獲取能提供治療和社會支持的衛生保健和社會服務是關鍵。


全世界所有國家的精神疾患負擔持續增加,對健康產生顯著影響,並在社會、人權和經濟方面造成重大後果。

2)抑鬱症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患,也是世界範圍內造成精神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各年齡層共有約4億人患有抑鬱症。受其影響的女性多於男性。

抑鬱症的特點是感覺悲傷,喪失興趣或愉悅感,有負罪感或自我價值感低,睡眠紊亂或食欲不振,感到疲倦,而且注意力不集中。患者還可能稱有多種身體不適,但沒有明顯的身體病因。抑鬱症可能長期持續或反覆發作,嚴重影響人們正常工作、學習和進行日常生活的能力。抑鬱症最嚴重時可能導致自殺。

已有預防規劃顯示可以減少抑鬱的發生,在兒童(如在身體和性虐待後進行保護和心理支持)和成年人(如在災難和衝突後進行社會心理援助)中都是如此。

有效的治療方法也是有的。輕度到中度抑鬱可以通過談話療法,如認知行為療法或心理療法,得到有效治療。抗抑鬱葯可以有效治療中度到重度抑鬱,但不是治療輕度抑鬱的首選方法。抗抑鬱葯不應用於兒童抑鬱症的治療,也不是治療青少年抑鬱症的首選方法,對青少年應謹慎使用抗抑鬱葯。


管理抑鬱必須納入社會心理方面,包括確認壓力因素,如經濟問題、工作困難或者身體或精神虐待,並確認支持的來源,如來自家庭成員和朋友。維持或恢復社交網路和社會活動非常重要。

3)雙相情感障礙

全世界有約6000萬人受這種障礙影響。它通常含有躁狂期和抑鬱期,之間有情緒正常期。躁狂發作時,情緒亢奮或煩躁,過度活躍,急於表達,自尊心膨脹,睡眠需求減少。有躁狂期但沒有抑鬱期的人也被歸為雙相障礙。


有治療雙相障礙急性期和預防複發的有效方法。它是採用穩定情緒的藥物。社會心理支持是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

4)精神分裂症和其它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是嚴重的精神疾患,在全世界影響著約2100萬人。包括精神分裂症在內,精神病的特點是思維、觀點、情緒、語言、自我意識和行為出現扭曲。常見的精神病癥狀包括幻聽和妄想。這種疾患能讓人無法正常工作或學習。

缺乏衛生和社會服務的獲取可能導致污名和歧視。此外,精神病患者是易受人權侵犯的高危人群,例如,他們易被長期禁閉在機構內。


精神分裂症通常始於青春期後期或成年早期。藥物治療和社會心理支持都是有效方法。有適當的治療和社會支持,患者可以過上富有成效的生活、融入社會甚至恢復。

5)痴呆症

全世界受痴呆症影響的人有逾3500萬。痴呆症通常是慢性或持續進行性的,患病後認知功能(即思維處理能力)出現比正常年老過程更嚴重的退化。它影響記憶、思考、方向辨別、理解、計算、學習、語言和判斷能力。除認知功能受損外,通常還伴有情緒控制、社會行為能力退化或積極性衰退,有時後幾種情況較先出現。

多種影響大腦的疾病或傷害都能造成痴呆症,如阿爾茨海默病或中風就是。


儘管目前沒有治療方法可以治癒痴呆症或改變其持續發生的過程,但許多治療方法已在臨床試驗的不同階段。而且還有很多工作可以開展,以支持和改善痴呆症患者及其照護者和家人的生活。

6)包括自閉症在內的發育障礙

發育障礙是一個總稱,它涵蓋了智力殘疾和包括自閉症在內的廣泛性發育障礙。發育障礙通常始於兒童時期,但往往持續進入成年期,導致與中樞神經系統成熟有關的功能損傷或延遲。它們通常病程穩定,不像許多其它精神疾患有分為緩解期和複發期的特點。

智力殘疾的特點是多個發育領域的技能受損,如認知功能和適應性行為能力受損。智力低下減弱了病人適應日常生活需要的能力。

廣泛性發育障礙(如自閉症)的癥狀包括社會行為、溝通和語言能力受損,患者的興趣和活動範圍較小,有個體的獨特性而且反覆進行。發育障礙通常始於嬰兒期或兒童早期,患有這些障礙的人有時顯出一定程度的智力殘疾。

家庭參與照護患有發育障礙的人十分重要。了解造成患者困擾或高興的因素是照護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像發現最有利於學習的環境一樣。建立日常生活的常規結構,定時吃飯、玩耍、學習、與人相處和睡眠,有助於防止不必要的壓力。應有衛生服務定期跟進患有發育障礙的兒童和成人及其照護者的情況。


社區在尊重障礙人士的權利和需要方面往往發揮著重要作用。

7)誰有患上精神疾患的危險?

精神衛生和精神疾患的決定因素不僅包括個人原因,如管理個人思維、情緒、行為和人際互動的能力,還包括社會、文化、經濟、政治和環境方面的因素,如國家政策、社會保護、生活標準、工作條件以及社區支持。


年輕時經歷創傷和壓力可能造成精神疾患。遺傳、營養、圍產期感染和接觸環境危害也是重要因素。

8)健康與支持

衛生系統尚未對精神疾患負擔做出充分應對。其結果是全世界的治療需求與提供之間存在巨大差距。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76%至85%的精神障礙患者沒有接受治療。在高收入國家,相同情況的精神障礙患者在35%至50%之間。

使問題雪上加霜的是,許多接受治療的人得到的照護服務質量較差。


除衛生保健服務的支持外,精神疾病患者需要社會的支持和照護。他們在獲得適合自身需要的教育規劃、找到利於生活和積极參与當地社區的工作和住房方面,往往需要幫助。

9)世衛組織的應對

2013年世界衛生大會批准的世衛組織《2013-2020年精神衛生行動計劃》認識到,精神衛生在實現全民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計劃有4個主要目標:

· 加強精神衛生工作的有效領導和管理;

· 在以社區為基礎的環境中提供全面、綜合的精神衛生與社會照護服務;

· 實施促進和預防戰略;

· 加強信息系統、證據和研究。

世衛組織2008年啟動的「精神衛生差距行動規劃(mhGAP)」使用以證據為基礎的技術指導、工具和一攬子培訓,擴大各國的服務提供範圍,尤其是資源匱乏環境下的服務。規劃側重於一組重點疾病,把能力建設的方向確定為針對非專科衛生保健提供者,採取綜合性的做法在各級保健工作中促進精神衛生。

2005年時,世界衛生組織曾以「被遺棄的公民」為主題進行了專題攝影報道。

Harrie Timmermans/全球精神病學倡議(? 世界衛生組織。版權所有。)

圖片附文:精神障礙患者是全世界一些最受到忽視的人。在許多社區,不認為精神病是實際疾病,而將其視為性格軟弱或對不道德行為的懲罰。即使在精神障礙患者被確認為罹患疾病時,他們接受的治療通常毫不人道。


侵犯精神障礙患者的人權發生在全世界各社區 - 精神衛生機構、醫院以及更廣泛的社會.

3.精神病院的臨床科室

現在精神病院一般改名為「精神衛生中心」或者「心理醫院」

在精神衛生醫院的官網均可找到其臨床科室設置,因醫院有其專科特色故各有著重。

大致有:


1)老年病房:專門收治老年期患者,主要的疾病包括:老年期抑鬱障礙、雙相障礙、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神經系統疾病伴發的精神障礙以及各種軀體疾患所致的精神障礙等。

2)兒童病房:收治各類兒童少年精神、發育等障礙患兒:包括兒童精神分裂症、兒童情感障礙、兒童情緒障礙及兒童行為障礙等常;神經性厭食、神經性貪食、兒童抽動症、兒童孤獨症以及器質性精神障礙。

3)臨床心理病房:收治的病種包括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礙(躁狂症、抑鬱障礙、心境惡劣障礙)、神經症(強迫症、焦慮症、恐怖症等)、酒藥依賴等。

4)綜合病房:有各種分支,依醫院特色而定。通常而言男病房和女病房會分開,不同的醫院會有不同的叫法。因為有精神疾病患者存在鍾情妄想、暴露癖等等,從安全形度考慮會男女分區。

5)特診病房:收治外賓、高幹、或有特殊需求的患者。

6)睡眠醫學科:專門收治睡眠障礙患者。

7)康復科:以完整精神疾病綜合康復治療服務體系服務為特色。

8) 成癮專科:收治海洛因、新型毒品、酒精等精神活性物質成癮患者。

資料來源:各大醫院官網臨床科室設置欄目下。


(各個專業名詞不懂可以去資料庫上查。)

嗯,謝謝,讀完了。希望能幫到你。

完。


我只是來告訴大家,和《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里寫的基本上是不同的。 參考我在另一個問題里的答案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076691/answer/39654987?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1


爸爸當了二十二年的精神病醫生,和現在的正規醫院不同,他是自己在農村開了一個精神病診所,從小我家和病區就隔了一個牆頭的距離。站在牆角的土堆上很輕易就可以翻過去。墊著腳尖就能看到大家說的那特殊的群體。我對精神病人的感覺和常人想到的的恐怖不同,更多的是一種深深的同情。我要說的第一個真實的故事是我七歲的時候,那時讀一年級,家裡的一個女精神病人竟然跟著我一起去學校,她在黑板上寫很漂亮的字,然後自言自語,自問自答。同學們都圍著她,大聲對我說,你家的傻子跑出來了快讓你爸過來抓走關起來。調皮的孩子甚至去抓她的頭髮。一開始大家互相竊竊私語,看傻子。後面聲音越來越大,大聲的嬉笑聲此起彼伏,「這傻子真好玩」孩子的笑聲是尖銳的。大家是好奇也是譏諷,都想著傻子原來是這樣的。我無比清晰的記得她眼中的恐懼和淚光,她甚至怕這些孩子!人越來越多,大家圍成很厚的人牆爭先恐後的想看看這特殊的女子。直到老師過來考慮到她是精神病人,怕萬一發起瘋來傷到孩子們,讓我趕緊回家把她帶走。其實他不知道她並不具有威脅性,她只是重度抑鬱加精神障礙,從來不會動手打人,她不屬於暴力型。平常的日子裡她會整天整天的坐在木凳子上低著頭不言不語,手指拿個木棍在地上畫來畫去,有時候口水會拉成一條細細的晶線一直延伸到泥土裡。我家診所有個規定來看病一定要有家屬陪同,如果不是有暴力傾向的精神分裂症一般也不會限制人身自由。來看她的應該是她媽媽或者婆婆,感覺年紀很大了,腰都要直不起來了,每天給她做飯端飯,甚至一口一口的喂她,沒錯這個三十多歲的女人還需要老人家親手喂飯才會聽話的吃下去,她就是個孩子。不是行動不便,是精神不便,她的大腦不能支撐她執行吃飯的命令。我問媽媽她為什麼變成這樣啊,好可憐。我媽媽說她沒了孩子,孩子被壞人用好吃的騙走了。答案的真假不得而知,但是我記得自己當時特別害怕,從此再也不敢接受別人的零食,即使我再嘴饞。我還記得來照顧她的那個老人每次找我爸爸說話,總是哭,布滿皺紋的黝黑的臉流淚了也看不清楚,但是那雙本來就渾濁的眼睛好像小時候玩了好多次不再閃亮的彈珠。又像是是冬天的玻璃沾上熱氣,變得霧氣騰騰的。我記得她哭著就用破爛的袖口使勁的擦擦鼻涕,然後又嗚嗚的說著一些話。她估計真的是太老了,那枯燥的下了霜一樣的頭髮總是被風吹的亂七八糟,每次去扶那個傻姑娘起來進屋的時候都累的喘著重重的氣,半拖著她,邊走邊嘆氣。我忘記那個傻姑娘有沒有在我家治好,但是從那時開始我對精神病人的感覺就是他們好可憐,他們不像我可以笑著去上學,可以有一群小夥伴陪我玩,他們好可憐!!


本人學葯,在一家精神病院藥劑科工作了兩個月,感受就是其實沒有想像的那麼神奇,也沒有想像的那麼恐怖。來看病的抑鬱症佔大多數,基本都是看起來還比較正常的,但也經常能在門診樓門口看到崩潰的亂喊亂叫的病人,被用床單捆住手腳的小孩。
醫院裡基本上所有的門都是很重的防盜門,病房的所有窗戶都是鎖死的,病區和護士區之間,護士區和普通人走的過道之間都有帶鎖的大門,門常年是鎖著的,入職培訓的時候老師一再強調千萬保存好鑰匙,開門的時候一定注意附近病人的狀態,有沒有可能過來奪門而逃之類的。
關於防盜門,聽同事們說也是前幾年新換的,因為幾年前曾經有一次藥房值夜班的同事去買飯,回來就看到有個躁狂發作的病人拿著刀一路亂砍過來(砍玻璃啊門啊之類,沒有人員傷亡),一直砍到藥房,把門砸開進來對著葯架一通亂砍,後來一直上到樓頂被保安制服,後來就都改成防盜鐵門了。
說起保安來,醫院保安裝扮也和別的醫院不太一樣,比較類似於護送運鈔車的那些安保人員的裝扮,看起來就很有安全感,不過確實醫院裡病人發作大夫護士都制服不了的時候都是保安們上,覺得他們很厲害,還聽說過有被病人咬掉手指什麼的。
護士醫院裡也是男護士比例比較大,也經常聽說被打被咬什麼的。
說這麼多,也挺亂的,可能會給人感覺挺危險的,但是上了兩個月班覺得也還好,畢竟出事還是少數,題主如果決定了在精神病院工作,該做的心理準備還是要有,但也不用過於擔心,入職之後一些需要注意的東西什麼的都有人會告訴你的,不知道是不是錯覺,覺得各個科室的人們都很友善很熱心~


抽出臨睡前的這段時間,答一下。
本人沒有在精神病院上班經驗,但有精神病院實習經驗。
實習經驗的獲得是由於本科期間學習與精神醫學相關的一個專業。
病人給我最大的感受:和綜合醫院的病人區別不大,得的都是病,無非一個是精神疾病,一個是闌尾炎而已。
但社會不這麼想,大多數不了解精神疾病的人,都把精神病人的形象妖魔化了,其實,病人們,真的、真的,沒那麼恐怖。 醫生給我最大的感受:工作壓力相對較小,節奏較緩,競爭意識不太強烈。
住院病人的生活: 早上醒來,護士走到病人跟前,看著他們服下藥物。
據醫院康復科主任對我說過,有的護士待病人吃了葯,還要求病人嘴巴張開,查看下他們的舌頭下面是否壓有藥片。
有的病人不願意服藥,當著護士面吃了葯後,將藥片隱藏在口腔里的某一角落,等護士轉身出去病房,再吐出來。
所以有的護士需要這麼做。
服完葯後,去吃飯。 飯畢,返回病房。 早上八點,迎接醫生的查房。
攤在每個病人身上的查房時間也就10分鐘吧。當然,病人病情複雜點,查房的醫生細心點,時間就飆到20分鐘了。
查房結束後,一般也就九點了。
病人集合起來去康復科做活動。
活動的內容有運動、音樂、手工製作、繪畫等,學術說這些活動的意義在於,促進病人們的社會功能恢復。
好多病人住院時間,一年、倆年的,早已與社會不接觸,與人說話、與人接觸會變得困難。當然了,住院時間越久,與社會的融入性也就越差。
可在我看來,這些康復活動,對於大部分病人都沒起到學術上期待的效果,因為一個項目效果的顯效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
大部分病人,並不能長期在一個項目上穩定太長時間。
比如說,手工製作學術上規定,三個月才會促進病人的動手能力。
今日手工製作室來了一個病人,於是給這個病人立項,作為治療的對象。
但第二天,這個病人跑去音樂治療室了。
就這樣,手工製作室一天、音樂治療室一天、運動室一天的打游擊,病人除了玩把新鮮癮外,並沒有得到任何一個作業室所理想的康復效果。
因此,對於大多數病人來說,來康復室就是為了放鬆下心情。
要清楚,病人們的住院生活,可沒有外出逛街選項的。他們的活動範圍,一整月、一整年地局限在醫院裡。
要是不來康復科,他們就是一整年、一整年地活動在病房裡。
這種感覺難以體驗吧?
給你個假設,家中斷了網,而你不能使用手機,又不能出去,因為家門鎖上了,在這樣封閉的環境下待上三天。
想像一下是啥感覺。
想像出來的感覺,放大N倍,就是病人的痛苦。
所以病人們在醫院裡,經常對醫生要求,「大夫,讓我出院吧,這裡就跟監獄似的。」
一般康復科的活動上午10點40結束。病人回病房,和病友之間說會話,消磨點時間到了午飯點。
中午午休結束後,下午3點,又是去康復科。
當然了,有的病人,癥狀太重,是沒機會去康復科的,像這種病人,住多長時間院,就在病房待多長時間。除非後續他有所好轉。
5點時,下午康復活動結束。
病人回房,又是和病友聊天,看電視消磨時光,等到晚飯點,吃晚飯。
晚飯過後,護士早早地催促這幫病人回自己的病房睡覺。
這一天就算結束了。
晚上規定的睡覺時間,是九點。像我這種夜貓子的人,肯定不太適應。
好了,先寫這麼多了。看有沒有小夥伴點贊,有的話,多補充點,沒有的話,就算了。
對了,關於病人更系統、更全面的故事,歡迎移步我的豆瓣專欄,查看我寫的精神病人紀實文稿《上帝的病人》 ,豆瓣閱讀地址:http://read.douban.com/column/1624419/?icn=column-categoryici=column


我來說一下。這是我朋友的親身經歷。她本來不在精神病院上班,是個普通的護士。後來調醫院去了精神病院,那是所有的病人都是精神病患者,院內沒有其他科室。有一天我朋友去給患者送葯,有個患者病情發作,抓住我朋友胳膊就開始咬,朋友穿了兩件衣服,還是被咬透,咬了二十分鐘打了鎮靜劑才鬆口,朋友的胳膊縫了7針,現在胳膊上還有疤痕,而朋友也一直在那裡工作。作為一個局外人,我認為這樣是很恐怖的,但是對於醫生護士來講卻很常見,我覺得這樣的堅守的醫護工作人員很偉大。


本人是在精神科專科醫院工作的醫生。所在醫院依照各種排名里來說穩妥全國前十。目前所在病區為普通精神科住院封閉病房。工作不滿五年。
逛知乎是我平時放鬆自己的一個重要途徑,陪我度過很多值夜班時睡不好的時光,我不想冒任何風險改變這點,所以匿名。
說來慚愧,這是我第一次回答。
——————介紹完畢———————
2015.08.16 04:20
精神科是即普通又特殊的一個醫學專業,可是又有哪一個專業不是這樣呢?那就只說說本專業的特殊。
1、由於有些疾病具有慢性遷延性,例如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科工作會遇到很多病人長期,反覆住院治療。再加上封閉病房的特殊性,在這個過程里,就會更明顯的看到患者及家屬的變化。
我幾年前接診的一個患者,家屬從幾乎每次探視都來,逐漸變成每周一次,每月一次,目前的上次探訪記錄是今年2月過年時…可以理解子女逐漸長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負擔加重,時間緊張,但在統一的零食時間,看到老人空空的食品櫃,仍然不免心酸又憤怒。也曾私下給他買過些東西,被科里老師發現,也說過這樣的病人還很多,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也有和我爺爺年紀相仿的患者,常年沒有家屬探視,甚至家屬都不接電話,在查房時突然跪地對我說:「醫生,讓我出院吧,電話打不通,我想見見他們。」而事實上家屬明確對我們說,住院這麼多年,還在為其交住院費已是仁至義盡…
對於患者,家人的支持和關愛很重要。而面對諸多此類的事情,我不想失去這份同情,又的確無力改變。應該如何調整心態,盡量減少對自己心理上造成的不良影響,是每個工作人員需要尋找的答案。
2015.08.16 15:50
2、在對待患者的態度上,現在很多醫院要求醫生把患者當作上帝對待,要求笑臉相迎。精神科卻有其獨特之處。
在我剛開始作住院醫的時候,我當時的帶教病區主任對我說,在與患者交談過程里,尤其是新入院的患者,要不就全程面帶微笑,要不就從始至終不笑,切忌談到某一話題突然面露笑容。
有些患者,尤其是那些存在荒謬的思維內容的患者,多數經常遭受家人及周圍人的質疑甚至嘲笑。容易將這種突然的笑容理解為嗤笑,不利於建立良好的治療關係。
建立這個模式不太容易,但在之後的幾年裡,還真的是屢次受益於此。
2015.08.17 15:40
3、精神類疾病相比於其他疾病,少了很多看得見摸得著的"金標準"。在精神科疾病的診斷及病情判斷方面,最主要的依據是精神檢查晤談及對患者的多方面觀察。要相信工作中所聽到的、所看到的,但不能盲目相信。
有的患者在長期治療、多次住院後,漸漸總結出了說什麼話,否認什麼事可以達到儘快出院的目的。於是,便出現了一類在每次的交談中均言談適切,看似治療效果良好但實際並非如此的患者。
某患者家屬彙報病史稱,患者在家中曾說懷疑家中有監控器,但多次詢問患者本人,患者否認並解釋「我就是個普通人,誰監視我做什麼」,之後也沒有表現出明顯的異常行為。入院一星期後該患者主動要求換床位,從通風換氣較好、採光較好的床位主動換去偏僻角落的床位。最終以這件事為切入點,患者終於說出覺得窗外有監控器在時刻跟拍自己,想換到視覺死角躲避拍攝。
2015.08.21 11:30
4、工作在處處是"識人高手"的環境中,會存在一種很難說清的微妙感。無論你的坦然、正直、無畏、真誠…或者虛榮、傲慢、自私、偏見…都更容易被身邊的人看到。也許有些人並不在乎,但也有些人並不希望自己太過透明。
前段時間,科室里的一個年輕進修醫生要考試,在辦公室里複習時說起自己很緊張,壓力很大等等…當時科室里的一位老師隨口說了一句,「你就是太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自卑的心理導致渴望外界的認同…」當時那姑娘就沒有再說話…
有些「真相」並不需要攤在陽光下,攤在所有人面前。「看穿」是種對專業的精專,「沉默」是種對他人的尊重。
2015.09.01 13:00
5、自身安全防範的意識更敏銳,漸漸會養成在病房內始終保持一定警覺性的習慣。在精神科工作,尤其是封閉病房內工作,相對來說面對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更多。難免存在部分患者由於疾病癥狀的原因,導致行為與常人不同,甚至是發生威脅工作人員安全的行為。
某病人在查房期間,將一口濃痰吐在自己手上,投向站在2米外正在查房的醫生,落在醫生手臂上後滑落至腳背及鞋,先簡單沖洗皮膚後,存在皮膚破損,查病歷確定有無相關病史,最後以洗澡刷鞋了事。某病人受幻聽支配,突然撲到醫生身上抓住肩膀就咬,隔著襯衫和白服兩層衣物見血,簡單處理,查看病歷,最後自愈了事。
及時接種疫苗,工作時保持警覺,注意做到基本的自我安全保護行為,如避免背對門口,避免站在死角,盡量避免直面病人交談等。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
2017.02.13 21:50
工作了幾年,深感自身不足,決定赴海外再讀一個學位,忙了一段時間,回來發現多了很多個贊。謝謝。
6、病房裡可以看到很多貪懶嗔弱,也同樣可以看到讓我為之動容的人性光輝。病房裡收治過一位老先生,曾是國內某領域裡頂級的學者,後來因疾病的影響生活無法自理。其妻是一位性格爽朗的老太太,瘦小但雷厲風行,在老先生住院期間很積極地和醫生溝通病情,配合治療,從來不曾驚慌失措,不曾怨天尤人。一切事項親力親為,甚至很少讓兒女介入。老先生也顯得對妻子很依賴,時常手足無措的望著妻子,等著妻子的照顧與安撫。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在精神癥狀得到控制後,我們建議將老先生轉入療養機構提高生活質量。臨到出院前,老太太突然連續幾天沒來探視,我心裡暗自猜測著,希望不是因為太操勞而病了之類的,到了出院當天,老太太來辦手續,穿了一身很精神的唐裝,顯得氣色很好,在和她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項後,她對我說:"我家老頭膽子小,現在肯定很害怕又硬撐著,我得和他說沒事,哄著他,也決不能讓他受委屈,這幾天我把每一家你推薦的療養機構都去實地考察了,還另外去了幾家病友家屬推薦的,挑了一家最滿意的,準備轉去那裡,你說我現在看著還挺精神的吧?"
人性里的勇敢和堅韌是無關性別,年紀與外表的。那一刻,我在一位年近八旬,身高不足一米五的老太太身上看到了無比耀眼的溫柔與強大。


我是精神科護士實習過三個月,真是掏心掏肺的想回去上班人家不招護士了神煩!!!!

試過半夜四點抑鬱症病人講褲子撕爛成條狀在窗口栓欄杆上吊,你能想像一個人巡房不能開燈,看見窗台上有個病人上吊的情況么,第一天上班,媽個雞嚇死人了。。。

半夜巡房找不見得病人,卻被被爬下床的病人突然抓住腳而且不能尖叫。


肚子被踹過三次,感覺踹得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而且不能還手,不然家屬可能跟你拚命。

半夜在值班室被病人一個電磁爐砸下來擦著腦袋砸過。。

試過病人各種亂七八糟的舉動,當然精神科並不可怕,狂躁病人也不是一直都狂躁,大多數時候是可以讓他們通過治療平靜下來的。

試過兩個已經轉好的狂躁病人,不知道為什麼發病的病房病人打架,五個男護士兩個男醫生才摁住,他們衝上去的時候簡直覺得他們是英雄,要知道其中一個跟鄭則仕差不多壯,不是胖,是壯。
還有很多,每天都像是在看電視劇,看病歷簡直像在看各種小說,但是精神科是我唯一真心想去的科室,因為裡面病人跟其他病人不一樣,我會很喜歡觀察他們,去關心他們,很好奇他們的世界是怎麼樣的,對外界的各種反應,遺憾的是精神病是永遠不能完全康復的。我不知道怎麼描述,但是相比起來,我覺得他們真是簡單多了,不管他們的病情多複雜,我在準備等這家醫院的招考,祝自己好運能快點等到,並且平安上班吧。

我們病區有些老病人,也許一輩子都出不去精神病院了。想想真的太憂傷了。


在杭七院參與過一段時間工作,他是大型醫院,大家好奇的肯定就是精神科的了,身心科的就不介紹了。
第一次去的時候,他們正好排隊出去吃飯,一位管理員身材高大,一直在維持秩序,看到我的到來,我明顯從他眼中看到了警惕,旁邊的主治醫生朝他點了點頭,才不繼續看我。
管理員嚴肅的整頓好紀律,這個管理員應該是處女座,一次次比對隊形,知道完全整齊,然後他才站到了最後面。
我好奇的問醫師,管理員怎麼和病人穿一樣的衣服啊?是為了更好的融入嗎?
醫師沒有說話,只是叫我繼續看,等一下就懂了。
吃飯的隊伍行走到轉彎處的時候,最後的管理員突然轉身,做出了掏槍的姿勢,微微彎曲的雙腿和專註的雙眼,似乎預示著極大的危險將要來臨。
最終,什麼都沒有發生。管理員舒了一口氣,重新跟上隊伍。
我問醫生,該來的危險沒有來?
醫生說,最後面的小伙不是管理員,是一位雙相情感的病人,並且伴隨嚴重的被迫害妄想。

以我多年參與各類精神障礙團體的經驗,要想融入一個團體,必須先找他們的「頭」。只要「頭兒」認可了我,我的融入只是時間問題。
當天下午,我就和那位類似管理員的病人搭上了話,暫時叫他小軍,和他搭話並不難,因為他非常的啰嗦。
小軍和我講了一個非常長的故事。
他是特種部隊某連的特種兵,一次行動中,他被犯罪分子包圍,在這個危難的時候,敵人朝他舉起了槍,一聲槍響,他看著自己的班長倒在了自己的面前。
你們能想像他在和我講這個故事的時候還同時將這個故事演了出來嗎?
演到這裡,他嚎啕大哭,控訴班長這樣讓他怎麼獨活?
作為一個諮詢師,我按照往常的習慣,告訴他,班長雖然走了,他的精神會通過你傳承的。
他立刻轉哭為笑,自豪的和我說,對,班長的精神我一定會傳承的。當時我下了一跳,難道我獲得了什麼傳承,說什麼都直接進入靈魂了?
他那個下午,當著我的面伸了三次國旗,參加了兩次葬禮(都是想像出來的)。
後來看了一下他的記錄,一直在武警學校,一次和班長爭執,被罰跑步,跑完之後就這樣了。從來都沒出過任務,哪來的班長給他死。

小軍並不是頭兒,他算是一個強權者,范老才是裡面的精神領袖。
范老是真的神人,他的智慧與邏輯簡直無法想像。
范老說,他的父親是國家高級領導人,現在在西子國賓館(杭州的一個高級招待所)養老,他在這裡是為了完成神秘的任務。
范老說,地球即將毀滅,毀滅來自一次大爆炸,地球上的畜生都會死,只有人能活著。並不是所有的人類都是人,有一些作惡的不算是人。
我問范老,那麼你是怎麼知道哪些是善哪些是惡?
范老明顯壓低了聲音,我房間的牆,其實是一個顯示屏幕,裡面全世界的事情都可以看到,我通過這種方式監視人類。
那你怎麼影藏電視巨大的電池呢?這種全世界監視系統,很耗電把?
范老說,不需要電池,這個世界是由四種炸彈構成的,是光彈,冰彈,火彈,水彈,這個屏幕是由光彈提供能量。
我理解水彈,火彈,這個冰彈是做什麼的?
范老指了指空調。
范老遇到新來的病人就會和他們宣揚做個好人,不然就是畜生,會在滅世的時候被炸死。
范老的理論很複雜,而且他始終認為我能洞悉他想什麼,所以說的比較簡單。
范老父親去世的很早,母親帶著他,大概中年的時候撞死過人,卻逃了,之後一直嚴重害怕人,最後發展成為精神病,很多年了,老母親非常可憐,要養這麼大的一個孩子。

才開始去的時候,是覺得很有趣的,每個人都有故事,但是時間久了也沒勁,他們總是重複著相同的話,夜裡時常哭,只要一個哭,整片整片的開始哭。
他們也會自殺,傷害別人,因為窗子都是鐵索的,還有病人嘗試過跳樓梯自殺,都沒成功。
時常相互的辱罵,說對方的壞話是家常便飯。
而且他們之間相處的時間越長,他們越像,一個人抽搐,第二天估計三四個要抽搐,這是我們醫院比較頭疼的問題,他們特別擅長模仿別人的癥狀。


我可以勉強答一答,看題主已經工作一段時間了,想必已經適應了,題主加油,而且自己小心。
我爸爸5年前去世,我媽媽恰好更年期,得了更年期抑鬱症。一開始我們是不知道的,家在村裡,雖然不是貧困地區,但觀念總是落後的。後來我一直在網上搜索媽媽發病的癥狀,才知道是抑鬱症。將近兩年,不做飯,不洗漱,特別自私,買上吃的自己偷偷吃完,我弟弟在附近下煤窯,從來不給我弟弟做飯,每天鬧自殺,什麼偷偷買老鼠藥啦,拿繩子勒脖子了,一頭栽到水缸了…我不知道那會兒是怎麼過來的。我爸尿毒症晚期,還得照顧我媽,我正好大四畢業,到處找工作,我弟下煤窯養活全家…因為沒有及時透析,我爸在去醫院的路上沒了,我一生的痛,我對不起我爸,要是我早點做主,早點給爸爸透析,說不定我爸現在還活著。
跑題太遠,因為從來沒有和任何人說過這些,包括老公,就當這裡是樹洞,讓我把這些事吐一吐。
知道我媽媽是抑鬱症以後,我和我弟帶她去附近一個市區的精神病院,那裡以前是一個軍區醫院,醫療醫資各方面條件都不錯。去挂號什麼的,有專門的護士帶領,因為好像分重病區和輕病區,我媽屬於輕度抑鬱症(我當時還納悶這還屬於輕度,都讓我家家破人亡了)。住的是三人間,但當時住了兩個人。另一個女的是二十七八的女的,聽別人說老公在她懷孕期間外遇了。占坑再答,母上大人來了,
繼續~~~~
同屋那個女的是精神分裂症,但是根本看不出來好吧,住了一段時間才發現,半夜起來倒水洗衣服,因為我每天打的熱水第二天早上就沒了,洗衣粉也是兩天就沒了~~後來才發現是同屋那姑娘,晚上不睡覺,同一件衣服,洗洗洗洗洗…
估計是輕病區,那些人看著都挺正常的。有一個漂亮小姑娘,是真的漂亮,原諒我當時沒心思照相,沒圖,是因為高考成績不行,抑鬱了。有一個狂躁症,發病就是要吃吃吃吃吃吃,俺娘說那還算個病啊~有個比較嚴重的,四十多歲的男的,整天不說話,感覺眼神很虛無。有一個男的五十來歲,因為兒子找不到工作就抑鬱了…一個樓道就記住這幾個。
和其他答主說的一樣,樓層是封閉的,護士家屬進出都是按鈴,吃飯洗澡打熱水都在這個樓層,不過有放風時間,很自由,我記得我還帶媽媽出去吃了幾次飯,和護士請了假,還帶媽媽去了附近一個旅遊景點…同樣,不能自己拿充電器,不能拿罐頭,充電統一去護士站~護士們都很有耐心,有一次見一個12歲的小姑娘不知道啥病,在辦住院的時候就發病了,幾個護士姐姐立馬抱住她,軟言細語的和她說話,家屬都讓用繩子綁,護士們說不用,沒到那個程度~因為輕度病區,所以可以沒陪護的,那個高考失利的漂亮姑娘就一個人住,一周她爸爸會去送點吃的,我們在那住了一個來月,沒見過她媽媽,聽老病號說她媽媽嫌棄她,已經離婚了。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他們看著正常的不得了,包括我媽,跟別人聊天,都以為她是家屬。至於治療,就是普通的吃藥,但為了讓我媽心理安慰點,隔三天給她輸點營養的或者雙黃連啥的。她自己強烈要求出院了。我和我弟勸不住。回去以後,起碼不自殺了,但還是不做家務不收拾自己,好了一點。
後來恢復是因為我找對象結婚,我弟也找對象結婚…特別我弟找下媳婦結婚生了大胖孫子,她一天比一天開心,但總是不能和正常人一樣,偶爾會發脾氣,嘮叨是常態,但已經可以做一切家務,還種了幾畝地,這樣的生活已經非常非常好,經歷家庭變故以後,更容易知足,更容易感到幸福。
雖然現在我們條件還是一般,老弟也是做苦力,打短工,但比以前家裡父親尿毒症母親抑鬱症,已經好太多。
感謝上蒼。
今天是小侄子2歲生日,我媽,我弟,我弟媳婦,看著一家人,我想:如果是我爸活著,他該有多開心


推薦閱讀:

TAG:精神病學 | 精神分裂症 | 精神病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