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的經濟水平是五年前的香港,十年前的美國」的說法正確嗎?
今天經商的一個朋友這麼對我說
想了解未來中國的經濟
那隻需要按照這個邏輯來看:現在的中國是五年前的香港,十年前的美國,因此中國未來的十年就是現在的美國。
這個觀點是否正確呢?
如果說看到 10 年前,美國地產泡沫正濃,還有點意思。
但是,中國和美國實在不可比,任何一個直接拿兩個年代做比較的,都是在搞笑(我也這樣干過)。
就說,經濟水平,比個啥?生產總值,貧富差距,城鄉差距,地域發展???
2000 年,中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 950 美元(世界銀行統計:GDP per capita (current US$))。而美國建國初的 1789 年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換 2000 年的購買力價格,是 1100 美元。你能說 2000 年時,咱們的經濟相當於美國 250 年前么?
又換回來了,就算是一樣的,你又如何預測將來?中國去年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 6200 美元,相當於美國的 1920 年代。咱們真得完成了人家 130 年的過程么?
美國在 1913 年時,以購買力為基準的人均 GDP,已經和英國平起平坐,世界第一。但換回來,看北美殖民地在 1700 年時,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和旁邊的墨西哥是相當的,還不到巴貝多的一半。如果當時讓你賭,你賭誰?
回來說,要牢記的是,美國和中國在經濟發展的道路上,有太多的不同。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美國自然資源過剩,人口資源稀缺。第二點,就是美國的政策,永遠是藏富於民,民富則國富。
美國經濟到今天,一直需要面對的,就是人力資源的稀缺,對政府的懷疑,這和我們,完全是相反的,走出來的路也不可能一樣。
比如,就比上面提到了兩個時間點,1789 和 1920。
美國在建國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就高達相當於 2000 年的 1100 美元(實際購買力應該更高些)。這點錢,放在 2000 年的美國,是沒啥。但在當年,你有自己的土地,自己的房子,吃得都是自己種的,也沒有網路費,手機費。美國在當時是個弱國,但換到每個人每個家庭,的確是小康水平。
這也是那麼多歐洲人都到蜂擁移民,就是想擁有一片自己自足的土地。
1790 年,美國有 400 萬人,到 1860 年,美國有超過 3000 萬人,人口年增長率 3.9%。
換在中國,如果人口在這 60 年裡,翻了近 10 倍,而國內又沒有足夠資本和技術進行工業投資與創新,人均生活水平會如何?(可參考 19 世紀初的中國)。
而在美國,在人口如此湧入,而國內依然是以農業為主的生產模式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升到了 2500 美元,生活水平不降反升,年增長率 1.4%。
憑什麼?
就是憑藉近乎無限的自然資源。(正是如此,可以知道為什麼要把印第安人趕出他們的土地了,因為如果不能提高土地供應,白人的生活水平就無法保證)。
到 1860 年後,西部宜耕土地被迅速開發後,廉價資源不再唾手可得。但是,生產力依然稀缺:因為土地還是相比便宜,所以工廠只能用高工資拉住工人不去當農民。怎麼辦?
這一次,是技術成為了提升生產力的主要動力。美國迎來了第二次工業革命。
結果,從 1869 年到 1929 年,又是 60 年,美國人口從 3500 萬漲到 1.2 億,每年 1.9%,生產總值從 2500 美元漲到 7100 美元,每年 2.1%,其中,有一半以上的提升來自於所謂的 capital deepening。
而在同一時期,美國的商品出口比例,到 1900 年以前,是在一路下降的,到 1900 年,出口不到 5%。美國的經濟從一個農業國變身為世界第一的工業國,幾乎全靠在國內市場上的拓展和建設。雖美國國貧富差距在 19 世紀末達到了最大,但普通人的收入發展,也跟得上時代。
事實上,大家自己也都親歷了,知道中國在這些年的走過路,其速度的是遠遠超過了當年美國一百年的發展速度。
但我們的經濟從 2000 年走到 2012 年的過程,或者說我們從農業國走到今天,和美國從 1789 年走到 1929 年的過程,實在沒什麼直接可比的。而這之後,誰有可以預測?
在具體問題上,可以比較的,借鑒的,很多,很多。
但是,這種幾年=幾年的,實在無趣,也非意義所在。7/11 更新:回答評論區幾個有代表性的問題。
- 紐約對比上海的例子,為什麼要用收入而不是GDP?因為美國不是一個以GDP論政績的國家,沒有戶籍制度,不容易跟蹤人口,行政區劃也不像中國那麼統一和清晰,所以地區性GDP的數據非常難找,歷史數據就更難。通常說美國的人均GDP都是用全國的總數除以三億人口這麼一個非常概括的演算法,我在美國這麼多年,經常見到各種收入的統計,卻幾乎沒有見到GDP的統計。但是數字也不是沒有。還是舉紐約市為例,2014年GDP為一萬五千億美元,人口是800萬。所以人均GDP是20萬美元不到一點。同年美國全國人均GDP是5萬3千美元。紐約市的人均GDP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7倍。上海人均GDP是1.5萬美元,而中國人均GDP是6700美元。上海市全國水平的2.2倍左右。可見紐約超出平均水平更多一些,可能因為紐約有大量的極高附加值的金融業有關。
- 美國多為一人工作養活全家,中國多為雙職工,這麼比較人均收入是否合理?美國一人工作的情況正在隨著婦女解放和生育率降低的趨勢漸漸變化。而在思想解放經濟發達的東西海岸,雙職工其實是常態。我本人在紐約工作,目測全職家庭婦女的比例不到四分之一。我的數據只用了紐約的數據,所以我覺得是合理的。
----- 以下為原答案 -----------------------------------
這個問題很難籠統地回答,十年前的美國紐約還沒有智能手機,而今天的中國縣城智能手機已經成了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不是說中國現在的縣城都超過了十年前的紐約呢?但是50年前美國人就絕大多數都住郊區別墅了,今天的北上廣住別墅的人也寥寥無幾,是不是說今天的北上廣還不如50年前的美國呢?所以真正有意義的比較,可能還是要看單項更加合理。
確定了比較單項之後,我們比什麼呢?中國是個發展及其不均衡的國家,一面是北上廣的高樓大廈,一面是貴州農村恐怕連美國100年前都比不了的貧困狀態。為了增加可比性,我拿中國一線平均工資最高的城市比較美國平均工資最高的城市。中國就選上海,美國選紐約。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5年上海市平均工資的數據是72000人民幣,按照匯率1比6是12000美元。按照所謂的Purchasing Power,據說人民幣和美元的比率是1比4,那麼相當於18,000美元(其實我對這個購買力平價存疑,購買力平價只有全中國的平均數據,在上海的購買力顯然要低於全國平均值)。這個平均工資有多種數據,我取上海市政府的官方說法:姑且算上海市的平均工資是一萬八千美元吧,那麼紐約市的平均工資在什麼時候為一萬八千美元呢?請看下錶。
這是一個紐約市證券業與非證券業平均工資歷年的變化圖表,本意是為了讓大家看看傳統行業跟證券業的差距,但是它恰好提供了我們需要的數據。從上表可以看到,
這是一個紐約市證券業與非證券業平均工資歷年的變化圖表,本意是為了讓大家看看傳統行業跟證券業的差距,但是它恰好提供了我們需要的數據。從上表可以看到,上海市全部行業(包括所有高薪行業)平均工資的水準達到了紐約市非證券業1981年的水準,差距是35年。如果算上證券業的人員,差距恐怕要超過40年。
這個35年的差距僅僅是字面上的差距,如果我們仔細審視裡面的內容,會發現其實遠遠不止於此。1980年曼哈頓上西區的一棟townhouse (聯排公寓)的平均價是65000美元,相當於普通人收入的4倍。但是現在上海一棟普通公寓的均價是300萬人民幣(瞎猜的數字,也許是200萬也許是500萬,但是數量級沒錯),是平均收入的50倍。所以1981年的紐約的一萬七千美元的含金量和購買力要遠遠超過今天上海的72000人民幣。
一般來說,平均收入容易被高收入拉偏,但是紐約市的收入恰好把高收入的證券業除去,避免了這個問題。上海的數據,沒有細分,就姑且用它吧,我說明這一點是為了說明在這個比較里紐約並未因為世界金融首都的地位而算出畸高的平均收入。
以上是以中國發展最快最接近西方的一線大城市上海跟紐約市(發展相對來講慢的多)比較平均收入,差距是35年。如果比較全國平均呢, 按照國家統計局的統計,2014年全國職工的平均工資是59000人民幣(這個數字非常可疑,全國的平均僅僅比上海市低20000元,回頭再說),按照1比4的購買力平價,就是一萬五千美元。看看美國的人均收入變化(這個表格其實是戶均收入,因為找不到人均。不過1980年以前美國家庭的主流是只有丈夫工作,所以戶均和人均應該很接近):完全按照面值來算,一萬五千美元相當於美國收入中位數的1978年的水平,相當於差距38年。但是顯然不能這麼算,加上通貨膨脹的指數,美國1950年的中位數是24000美元,而這還是2000年的通貨膨脹指數,大家都知道2000年到現在全世界都在量化寬鬆,2000年的24000美元恐怕要相當於今天的30000美元。
完全按照面值來算,一萬五千美元相當於美國收入中位數的1978年的水平,相當於差距38年。但是顯然不能這麼算,加上通貨膨脹的指數,美國1950年的中位數是24000美元,而這還是2000年的通貨膨脹指數,大家都知道2000年到現在全世界都在量化寬鬆,2000年的24000美元恐怕要相當於今天的30000美元。也就是說全國平均的數值,至少落後美國56年(很大可能是66年,因為二戰前是美國大蕭條之後一個繁榮的階段)。
那麼,真的中國全國平均落後美國56年嗎?我們再來仔細看看這個所謂平均工資59000的數據。原來有三個非常強的限制條件:城鎮,非私營,在崗。換句話說,6億農民不算,私營不算,下崗不算。如果算上這三個數據,會是什麼水準呢?找不到數據。悲觀地講,我認為6億農民的生活水準比不上1870年的美國普通人。
再看另外一個中國發展極快並且引以為傲的領域,基礎設施建設。2015年,中國的鐵路網長度達到十二萬公里,美國是二十二萬公里。再往歷史的數據看,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實,美國早已進入後鐵路時代,鐵路里程不僅沒有增長,反而在汽車和航空的競爭下不斷廢棄。下面是美國鐵路長度歷年變化圖(請注意,單位是英里,一英里=1.6公里)
大家可以看到,在1915年,也就是100年前,美國鐵路的運營里程就達到驚人的25萬英里,也就是40萬公里,相當於我國現在鐵路里程的幾乎三倍。那麼什麼時候美國鐵路的長度是12萬公里呢,大概是1880年,也就是近140年前。有人說,不能這麼比,那是普通鐵路,我們現在有很多高鐵。這個問題,我認為歷史的成績必須要放在歷史的背景下去看,140年前的普通鐵路的建造難度和對經濟帶來的影響,恐怕不比現在的高鐵差。就像你不能因為現在初中生就學習牛頓三定律而否定牛頓的偉大一樣。
以上就是對收入和基建兩個領域的比較。可見不同的領域可以得出差別非常大的結果。有些東西又不能定量比較,比如50年前的60年代,普通美國人就可以輕鬆負擔海外旅遊了,90年前的20年代,普通美國人就可以買家庭轎車了。如果比較製造業,中國和美國的差距也許只有20年,如果比較商用噴氣發動機,也許是40年。比較互聯網,也許只有5年。比較移動支付,甚至超過了美國。但是比較城鎮化,恐怕又落後一百年。中美兩國都是大國,籠統的比較是沒有意義的。但是如果進行具體的某個領域或者指標的比較,則是可行的。過去一年裡,我們把美利堅曾經奏效的救世良方挨個體驗了一遍:凱恩斯主義的政府刺激需求;馬歇爾計劃 的一帶一路;柯林頓的互聯網加萬眾創新;弗里德曼的貨幣供給理論;里根的供給側改革,哦還有熔斷制;最後又回到我們熟悉的房地產拉動經濟上.................
目前票數最高的那位提到的中美階段性對比雖然看的人血脈噴張,但他指出的前進方向大抵限於經濟範圍內,並且始終帶著「經濟好了,一切都好」的論調。或許經濟好了,環保等相關物質方面也會跟著好,但政治,需要的是在一套相對完備的遊戲規則下進行的經濟博弈,如果說這個博弈運行不是靠的日積月累的規則,而是人為,那麼偌大的一個國家總是不能寄托在靠每一代人中出幾個能人來力挽狂瀾的,踩鋼絲走也總會有踩空的時候。當年德國經濟上來了,政治卻是保守固封的,後來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了;蘇聯經濟上來了,政治卻是老化封閉的,臨了不行了,想改了,才發現已是力不從心,現在的中國是不是在重走前面兩個國家的道路呢?
中國是一個經濟水平分布非常不均衡貧富差距十分明顯的經濟體。只要是這樣的經濟體就離真正的發達還差很遠。
要把東部以及各城市和中西部農村分開來看。這2個的生活水平是完全割裂完全不在一個層次的。
東部的城市以及中部的省會實際生活水平目前已達到南歐國家的水平,北上廣深杭則整體上超越南歐但離香港還有距離。
但中西部的廣大農村的整體生活水平遠不及台灣農村的1/2,就別提香港了。中國中西部的農民一直以外不客氣的講就是二等公民。 什麼是二等公民,就拿日本的農民來比較一下就知道,日本的農民在1960年代就和城市工人在退休金上一視同仁。 美國那種幾乎沒有我們這種概念上的農民的模式就不說了。而中西部的中國農民2009年之前退休金那是叫見著個鬼了,2009年以後也與城市有天差地別,中西部的大多數農民相對城市大多數城市居民是實際上的二等公民。這個二等公民問題到現在其實還是,其他就不要講了。
網路很有意思,一提中國,似乎只有城市,而離開城市30公里以外的農村都似乎是另一個國家的人跟網路上的中國無關。這些農村人數量上其實根本不少,數以億計,但是總是被有意的忽略了好像他們不過是生活在這個土地上的動物一樣,好似他們不值一提一樣。 這個現象本身就是一個矛盾。Define"經濟水平"
....1980年,美國一家電視台邀十幾位的社會學家和歷史學家,共同探討蘇聯的未來局勢。其中絕大部分人認為蘇聯會在2040年左右全面超過美國。。。。。。
上個世紀70年代人們最擔心的問題是全球變冷。。。。。。
。。。。。。。。。。
烏龜和兔子賽跑
烏龜比兔子慢五秒
既不能說明五秒以後烏龜就能趕上
也不能說明五秒以後烏龜就能到達現在兔子這個位置
研究經濟,研究國力,不能脫離結構分析
中國和美國經濟結構不一樣
賣瓜子的賺一個億和賣飛機賺一個億,不是一回事
所以,就跟自己比
每天進步一點點
輔以產業結構的調整
這個最簡單,什麼賺錢,副作用又不大,就往什麼上使勁
中國發展的好是因為沒包袱
中國發展的隱憂也是因為沒包袱
一個沒包袱的我怎麼比較一個有包袱的你?
你覺得我們的所謂中產階級達到80年代成長的煩惱裡面的水準了么?
掃了一眼回答,滿失望的,很多人都在用平均值來比較,真的想比較中美的差距,不要看平均,要看中位數,中國的貧富分化不比美國好多少,只看平均值明顯不能反應現實。一個1億年收入富豪和10000個年收入1萬的平民放一起平均,能平均出2萬年收入來,可中位數依舊只有1萬而已,所以看中位數比較准。
比方說人均GDP美國是5萬多,中國則有7000多,差不多是7:1。而人均收入中位數,美國是2萬美元左右,中國有4000美元,差不多是5:1。中國東部發達地區的人均收入6000美元,那麼和美國的差距只有3:1左右了。美國10年前只有6000美元嗎,肯定不會吧,6000美元大概也就美國80年代的水平。所以題問里說的10年之差可能都有點樂觀了。肯定不止十年啦,美元霸權現在這麼強大。
不過我發現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情,假如某天有個新聞,說中國的人均GDP超過南非了,立馬有一大堆人跳出來說:人均GDP有個屁用啊?
但是假如拿中國和美國比了,還是那群人,立馬跳出來說:美國的人均GDP比中國高多了!
基本上如果那個數據對中國有用,那麼他們肯定要說這個數據沒用。
這個結論的前提是用類比邏輯思維法,什麼是類比邏輯,簡單的說就是A和B兩個事物,如果A具有1,2,3,4的特點; B具有1,2,3,的特點,那麼根據類比,那我們認為B應該也會有4特點。這種思維方式在MBA或者商業研究中被大量廣泛應用,比如美國的FB、GOOGLE、IBM很成功,那麼在中國複製一個RENREN、百度和聯想也應該成功;而MBA和行業研究中的標杆分析也是基於類比邏輯進行思考,當然,類比邏輯大部分是成功的,但是由於A和B事物所處的環境、面對的用戶或者發展的機遇很多因素都不盡相同,所以類比邏輯也造成了創新精神的大量流失(個人認為中國的教育方式和商業模式也都是基於類比邏輯思考,比如教育中的題海戰術,其實就是通過大量的類比進行篩選熟練的過程,再比如商業模式的類比邏輯思考導致了中國很多行業都會出現同質化競爭嚴重的情況)。
而少數成功並具備創新精神的人或者企業家運用的是另外一種思維邏輯,即First principle,也就是第一定理,第一定理最早用於物理學。大家可以百度之,後來第一定理的定義有了延伸,泛指從頭計算,不需要任何參數,只需要一些基本的物理常量,就可以得到體系基態的基本性質的原理。愛因斯坦推導相對論用的是這種思維法、喬布斯打造IPOD、IP也用的是邏輯法,這種思維一般來說不考慮競爭對手和外在需要什麼,而是簡單直接的拋棄原有固有框框,直接奔向問題根源和主題而去。包括現在很多投資者說傳統業態不具備互聯網基因,個人覺得這個基因也是指這種第一定理式的互聯網思維方式,而非傳統業態考慮的類比邏輯商業模式。成功的互聯網企業很少關注競爭對手做什麼,而是緊跟用戶需求,討好用戶的產品自然是好產品,自然有了核心競爭力。
所以,樓主朋友所說「現在的中國是五年前的香港,十年前的美國,因此中國未來的十年就是現在的美國。」這種提法,怎麼說呢,在某些領域是行得通,比較類比邏輯在特定行業是行之有效的,比如房地產市場,中國地區是五年前的香港,但是美國呢?未必,美國房地產和中國房地產在很多地方不具備可比性,包括股市,美國資本市場追捧科技股,而非地產股,估值上,地產股的估值也不高,這就是類比邏輯未考慮具體的微小差異,造成了偏差,從而會造成判斷失誤。
個人覺得,思維方面,類比邏輯和第一定理都重要,決策更是需要多方面的思維方式輔助,而非一句話就判定方向,這樣的行為也較為極端,造成判斷失誤。不摳細節,這是極其正確的,甚至可以理解為一種哲學思想。
前段時間研究中國城市的房價。拿成都與北京上海比,基本上,北京上海5年之前的價格就是成都現在的價格。成都中心地區目前價格1.2萬左右,5~8年之後,預計可以達到3萬左右,也就是目前北京上海的均價水平。成都周邊地區,如郫縣、溫江、雙流,5~8年後房價會翻一番,這是我的判斷。
第二個數據是城市化率。2000年,北京市的城市化率為52.8%,2010年,北京的城市化率已經達到78.71%。而成都2010年城市化率在65%左右。從城市化率來說,2010年的成都大約相當於2002年的北京,這中間相差了8年。
中國的城市,目前看似都在2013年,但所處階段是不同的。北京上海已經進入工業化後期,成都武漢處於工業化中期,而西部地區的一些中小城市,很多才處於農業化末期,工業化初期。我們都生活在2013年嗎?其實不是,一些落後地區還生活在幾十年前,住山裡的茅草屋,吃土豆玉米,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並沒有太多變化。
這裡說的是歷史的歷時性,而非我們一般理解上的共時性。我們說追趕美國,意思是說,美國比我們先進,我們很多技術還停留在1970年代、1980年代,而他們已經到了21世紀甚至未來。我們處於不同的階段,這些階段在時間軸上表示,就是幾十年的差距。
人也是同理。我們平時跟公司里開賓士住別墅的董事長總經理坐在一起,看似都是一樣的平等的,但人與人所處的階段是不同的。20年之前,他們與你一樣,什麼也沒有,幻想著有一天取得當時他們老闆取得的那些成就。正向你看家裡讀小學的侄子,每天上學放學看動畫片,你也是那樣過來的。另一種意義上說,你與他處於不同的時空。
我們說美國歐洲先進,現在中國的文化完全處於劣勢,跟著西方屁股後邊跑,這不是我們這代人的錯,有很多歷史的原因。要追溯,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間,當時西方都在搞工業革命,中國錯過了這樣一次升級換代的機會。清末,西方搞電氣革命,中國也沒有完全跟上。再後來,推翻反覆,文革鎖國,到最近二三十年,還在補當時落下的課。
這就像砌房子,美國已經砌到80層了,而中國砌到30層,發現有些地基不穩,回去返工,或者推倒重來。之後別人砌到160層了,推倒重來後中國還在砌30層,差距再次拉大。靠一代人在後邊追這130層,很辛苦。
科學研究上如此,技術專利上如此,工業設計上如此,文化藝術上也是如此。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2012年,胡*錦*濤都說西強我弱,承認也好,不承認也好,這是事實。
更多移步:圖靈Don 的收藏 - 極客公園·思考中國
-------------------------------------
* 未來知識圖譜丨futureknowledge,這是一群醉心科技財經、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慾的人組成的社群。在這裡,拒絕空話套話。每周2~3篇更新,解讀未來科技,判斷前沿趨勢,思考智能產品。
http://weixin.qq.com/r/70jRye-EHrJhrauq9x39 (二維碼自動識別)
* 關注後回復「投資未來」查看《未來五年,這7個行業將爆發性增長》
幾個高票答案已經把我想說的說了,就是這種暴力比較本身就不科學。比如前兩個月船的沸沸揚揚的中德工業化差距一百年。。。請問是不是一百年前大德意志就會發衛星火箭了?
一國經濟,涉及到的東西太多,還是分條目分指標比較比較科學。
只舉一個例子,二十年前去美國,農村郊區已經修的特別漂亮了。現在中國的農村還是一坨屎。髒亂破。
中國綜合起來,至少落後美國50年。最樂觀的估計。這個底子不一樣,不要不服氣。
單說經濟總量真沒啥意思。是指具體哪個方面的經濟水平?硬體的?軟體的?個人的?社會的?整體的?局部的?發展階段的?A行業的?B指標的?
連具體的方面都沒說清楚,就是耍流氓。
拿中國一個完整的政治體去和一個半殖民化的城市比本身邏輯上就有問題。
看了看這個問題新的答案,我覺得我有必要補充一下我的想法。
我之前的淺薄想法:
剛做了兩個圖
圖1 GDP總量
圖1 GDP總量圖2 人均GDP
圖2 人均GDP
數據源自世行資料庫,單位是2005年平價美元
單純的GDP指標確實很片面和單一,但是反映問題也算直接。
從GDP總量來看,大陸已經超越了香港,香港和大陸差著一個數量級;而大陸跟美國相比貌似剛達到美國20世紀70年代初的水平,差40年左右吧。
從人均GDP來看,大陸還是有不少路要走。具體差多少年呢?我也不知道,因為資料庫最早就到1960年。1960年大陸人均GDP大約125美元,美國約15469美元。
其實單純的數據比較也沒有太大的意義。我也覺得經濟水平在除了生產總量之外的其他方面還有著重要的體現,比如:市場效率,法制健全,結構的合理性, 抵禦危機及其他風險的能力;人民可支配收入及生活質量,收入分配公平性及收入差距;可持續發展性等。
我們在進步的時候美國也在進步,那麼經濟水平這個概念是不是也要包含一個發展的潛力。坦白講,如果我們寄希望於若干年後超越美國,我覺得我們大陸經濟發展的潛力似乎並不是太……怎麼說呢,似乎有點問題。倒不是說我們做的不好,因為我們已經創造了一個經濟的「奇蹟」,但是基於所謂「後發劣勢」的考慮,我們的迅速發展是不是其實只是由於對先進技術採用的結果,而並非由於那些發達國家所具有的根本性的制度核心競爭力?這種後發劣勢,如果存在的話,會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或許十年之後我們陷在「中等收入國家陷阱」里了呢。
再有關十年後或者若干年後的中國是不是現在的美國,我覺得這個問題很難講。一方面,在一些方面比如GDP上或許會達到,況且發展中國家很傾向於走發達國家走過的路。日本不就學西方學的很好么。但另一方面,經濟體的內部結構與發展驅動因素等不見得就一定是相同的,況且由於國家內核的不同我們也不能確定不同國家是不是走著同一系列腳印。咱們跟日本就所謂一衣帶水,我們清末的時候又是洋務又是維新,最終革命了不也還居然走上馬克思主義道路了。對於現在來說,除非美國會不斷找到新的產業拉動增長並把自己現有的產業慢慢轉移到中國來,就像一些製造業正在從國內轉到非洲那樣。況且政治與制度因素極為重要,這就又回到「後發劣勢」里學技術還是學制度的討論了。
不過我個人覺得,有十幾億人口在,就算時間拖的再久,就算我們這代人乃至幾代人看不見,中國的發展潛力極其巨大,成為一個像美國那樣經濟水平的國家還是沒問題的,或許到時候我們的制度已經很……「改革」了。雖然,「在長期,我們都死了」。
我現在的淺薄想法:
首先我不是在看空或者唱衰我們國家,畢竟我想每一個人都是發自內心的希望自己的祖國能夠富強起來。但是就這個問題而言,我確實無法很樂觀的認為我們在十幾二十年後就能追趕上美國的經濟水平,甚至五十年後也不一定。更明確一點的說,我覺得我們在可預見的一定時間裡都很難趕上。
首先我得承認我之前用GDP做指標,不論是總量還是人均都是片面且無法提供準確預計的。同時我也認為,就算我們看各個產業的發展也好,很多指標也好,也都是片面的——或者說只是表象。為什麼是表象?難道英美法香港他們走過的路我們就不能走?美國也是很快就趕上並超越了英國,中國為什麼不能也取而代之?我想說,不是不行,是很難。比如,經濟增長模型里的一些因子其實是由教育水平,科技水平等所決定的。我們的教育科技水平能在十年二十年內趕上英美國家嗎?
就算我們在有意識的走別人走過的老路,有意識地產業升級,有意識的做那些別人做過並因此成功的事情,我想,根本上講,恐怕也無法改變我們國家現在的內核。而我們國家與美國等國內核的不同,才是中國之所以為現在中國的原因。其實我個人無法準確定義這個內核,但或許可以嘗試描述一下,比如我們的政治體制、社會道德等現狀。我們確實彷彿站在美國當年超越英國的那個位置上,但是位置的相似能夠意味著站在位置上的國家也是相似的嗎?我覺得不可以,而這個我覺得才是更重要的。
新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前基本都在學蘇聯搞政治運動,改革開放之後學的可以說是西方國家的那一套的一部分。但學蘇聯是從學政治體制開始學起,學英美是從學經濟體制開始學起。學蘇聯加上常年政治鬥爭的結果是我們國家和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磨難,學英美加上政治的穩定給了我們經濟的騰飛。可是,中國的政治體制從某種意義上講,還是沒有根本的改變。我並沒有說一黨制就要完蛋,也沒有鼓吹我們要怎樣,但是我們是不是可以預計,只學技術學管理,不學政治和制度的學習,只會讓我們的經濟在一定範圍內達到繁榮,卻不能夠真正的引領一個國家走向經濟的創新與發達?
有很多人講」後發優勢「,是說一個國家通過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經驗等可以以極快的速度發展自己的經濟水平。但同時經濟學上也有」後發劣勢「,是說如果欠發達國家只學習人家的先進技術,而不是學習先進位度,那麼在經濟上的成就越大,將來政治上的問題也會越大,最終會導致經濟的衰敗乃至整個社會的動蕩。有一篇楊小凱講後發劣勢的記錄說的蠻多的。有的時候我真的會懷疑,僅僅通過學別人的先進技術和產業升級,就能讓我們趕上那些被模仿者的經濟水平嗎?那些發達的國家也在不斷地發展,並且他們才是處在前沿的那個群體。
所以我才認為,我們不是不能,而是很難超越。跟在別人後面沒有關係,走他們走過的路就好。但是我們和他們就」不是一類人「,走同樣的路或許可以帶給我們五十年的繁榮,但無法保證我們可以一直向著那個方向前進——因為我們政治體制和美國,香港等國家的政治體制有著很大的不同。
當然,也有知友說了,我們過了這一段就好了,就不腐敗了就民主轉型了。我個人覺得這個……很難。美國從腐敗到相對不腐敗是在它本身一直存續於其所謂民煮制的框架內的,與我們起點就不一樣。政治體制的大變革與大的轉型往往伴隨著社會動蕩與經濟問題,蘇聯解體是個例子,如果我們真到了經濟發展倒逼政治改革甚至政治動蕩,那國家不穩定直接傷害經濟發展和我們每一個人。而我覺得我們也很難期待一個一黨制國家的自發的所謂民煮轉型,而在一黨制的框架下能否實現所謂民煮我也覺得蠻困難,畢竟就我粗淺的了解,貌似歷史上還沒有實現過?
我也看到過報道和文章,從GDP增長率等方面數學計算一下可以得出不出幾年我們GDP超過美國的這樣的結論。但這是基於我們的增長是可持續這一假設,而增長能否持續則是一個關鍵而又有著懸念的問題。
綜上,我個人認為,我們或許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追趕著發達國家進行發展,沿著他們走過的經濟或者說產業的道路前行。但基於目前我們國家與他們國家內核的不同,教育科技社會公平等差距,我們很難真正趕上並超越。我們現在走的路,確實別人都走過。但我不禁要問,我們是不是穿著不一樣的鞋,背著不一樣的包,拿著不一樣的地圖和指南針。
最後,我得再說一下,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我們的國家富強偉大,並且我個人基於中國擁有眾多人口這一可以帶來巨大發展潛力與優勢的資源,認為我們總有一天絕對可以真正超過以美國為代表的現在的發達國家,就像美國以那麼多土地,資源和人口,曾超越可以稱為島國的英國其實也不是什麼難事一樣。雖然,我覺得,我們這個超越的實現,會出現在那個「我們都死了」的「長期」。確實有這種說法。
實際上很多人都曾經歸納和總結出這個結論,而早期有出國經歷然後回國創業成功的很多人的經歷都驗證過這個觀點。
這個觀點展開來講,實際是就類似一種穿越效應。在世界上最先進的行業市場中獲得的成功商業模式會慢慢擴散到更落後的市場。其本身正是全球化的一部分。
所以早期有出國經歷的,他們接觸和獲得的東西是落後國家的原始土著沒掌握的跨時代科技和信息。類似幾十年後的人穿越到過去,可以輕易的獲得強大的信息優勢和壁壘。
早期發財和成功的很多都是山寨和模仿過去發達國家走過的路徑。
在現在和未來,各行各業仍舊會盯著發達國家,等發達國家走出路之後快速山寨和模仿。
從理論上講這個觀點應該是非常有道理的,而且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不會過時的。只是可操作性已經遠不如過去了,畢竟懂這玩意和實踐這玩意的已經很多了,而另一方面前期的人已經積累了足夠的資本優勢和行業壁壘。想模仿山寨也沒太多競爭者了。
不過這個觀念仍舊可以作為一種指導。只是信息擴張太快,然後早期成功的競爭者已經較多壁壘。而山寨到一定地步後,也開始出現各國特色的情況。所以也不能盲目模仿。
-------------------------------------------------------------------------------------------------------
不知道為啥感覺這題太多盲目樂觀了,加上一些贊同較多的內容有些太過主觀,本著不太喜歡這種樂觀的想法,我要反對下。
仍舊從上面的展開來講,說到底這是一種模仿者優勢,前面發達國家已經把彎路錯路都走了,按理如果有腦子有能力,是可以提前預防和消弭這些彎路錯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但如果不但不這樣,然後還把別人犯過的錯誤全部變本加厲的集體犯下,還盲目樂觀這就很扯淡了。
一個人幾年犯一次病然後都好了表明這人健康,但另一個人學習過來就變成三天兩頭病連著犯,這人就不是非常樂觀而是危險了。以個人而言犯下同一個錯誤還能說這人是普通人,而以國家而言,除了證明這國家水平很差之後,只能表示,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在然後還是使用難度,當一個理論被眾人知道之後,其中可能存在的套利機會就會大幅減少難度變大。
仍舊以早期回國創業的那些人為例,百度是看到了谷歌,然後來落後的地方複製,但現在給你比百度更多的資源現在可能白手起家做出一個百度嗎?
同樣的還有其他很多公司,給你更多的資源你現在能做出優酷,做出淘寶,做出京東?顯然不太可能。已經有巨頭在那裡了。
同樣的道理,在舉日本為例,在亞洲日本最有智慧和遠見的開始使用這個理論在和清朝被同時打開國門的情況下,拼了命的學習西方,幾十年就成為發達國家世界強國,之後多數年清王朝還是啥樣?
而幾十年後清王朝試圖在犯一遍美國日本都犯過的錯誤,然後還想靠著這個簡單的理論,趕上美國日本?扯淡吧。
全世界的巨頭都在運用這個模仿者理論的時候,如果不能做到比其他巨頭更高效運用的情況下,指望熬些年就趕上那些巨頭。純屬做夢。
說到運用的話,網上我們這些沒權沒勢的平民都能知道這個理論,這個理論現在已經沒有明顯的套利機會了,在然後在理論的運用上仍舊會有正反的結果。同樣是這理論有人會得出房價不高,但在我看來房價已經嚴重泡沫未來多年都會往下。同樣的理論不同的結論,然後指導到現實又會不同。
所以再次強調下這個觀念仍舊可以作為一種指導。只是信息擴張太快,然後早期成功的競爭者已經較多壁壘。而山寨到一定地步後,也開始出現各國特色的情況。所以也不能盲目模仿。如果不能比早期的競爭者更高效的運用這個理論,那是不可能在和其他競爭者中勝出的。
對於買房,有哪些理財的知識和好的方法? 我對高房價的看法和應對。
看汽車保有量吧,能衡量消費能力和交通力量。
推薦閱讀:
※讀史時,哪些故事讓你動容?
※清朝時偌大的故宮怎麼解決取暖問題?
※《西遊記》中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識?
※宋朝是因為經濟過度發達而間接導致滅亡的嗎?
※為什麼秦末漢初的歷史故事不如三國故事流傳得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