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交社保養老保險合算嗎?回報率有多少?
如個人繳納和公司繳納養老保險共5萬元,然後立領,每個月能領多少?
還有養老保險賬戶里的利息怎麼算的?
回答問題前,我需要向題主解答關於養老金的一些問題,這樣有助於大家理解我接下來的答案。
社會養老金如何繳納?
由單位負責參保並代扣代繳個人部分,單位繳納單位部分;如果無單位,則由自己繳納。一般來說,個人8%,單位20%。繳費基數為本人上年度平均工資,如果個人上年度平均工資低於當地社平工資,則以社平工資作為繳費基數。
養老金的組成部分是哪些?
參加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人員,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實際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以上的,按月計發基本養老金。根據最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準計發,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
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於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划算。
了解了上面這些知識,現在我來給題主解答這個問題。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一個基本的問題,單位與個人同時繳納社保是否划算?
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測試,假定小王是一個25歲的年輕人目前收入10000元,當前繳納的養老保險在40年後才可以享受養老金待遇,可利用北京市歷年的社會平均工資及市場利率對40年後北京市社會平均工資水平進行預測,站在小王65歲這個時點對社保獲得的養老金進行貼現,並與每月繳納的養老金投資到65歲的終值進行比較,即可簡單的看出繳納社保是否合算。
我們先來看一張北京市歷年社會平均工資表
根據該表可以測算出24年間社平工資增長的幾何平均數,約為15.15%。由於93年到95年中國經濟伴隨著嚴重泡沫現象和高通脹的金融風險,94年、95年社平工資增長率分別為32.74%、44.56%,增長率均處於90%的上側置信區間之外,因此刪除93年-95年的數據並不參與此次預測。
從而得到1996年-2016年共計21年期間的工資增長几何平均數,約為12.99%。同理可以得到相應21年間對應利率的幾何平均數,約為6.97%,歷年利率如下圖。
利用指數函數、冪函數、線性函數對市場利率與社平工資增速進行擬合,其中冪函數擬合效果較好,預測函數為y=1.9482X^1.0167。2016年央行進行多次下調利率,流動性寬鬆的超低利率時代來臨,並很可能在長期內保持較低利率水平,假定長期利率為3%,可預測社平工資增長率約為5.51%。
假定小王個人工資增長率略高於社平工資增長率為6%。從而可以測算出小王今後每年每月需要繳納的養老金和失業金總和以及單位需要繳納的五險成本,同時可得當年相對北京社平工資指數。
40年後小王65歲時,小王可開始領取養老金。小王40年的平均工資指數為1.550587,40年後北京每月社會平均工資為60554元,共繳納社保40年,個人賬戶養老金共有1,624,069元,分120月發放,每月發放13,534元。
小王第一年每月可獲得基礎養老金為60554*(1+1.550587)/2*40%=30890元,社平工資年增長率為5.51%,以此類推未來月份。
假定小王並未繳納社保,而是每月將資金投資於市場,並獲得5%的投資收益率(假定小王具有理財知識,能獲得超過市場平均投資收益率,此時五年期定期存款長期利率假定為3%)。則每年繳納的資金連續投資到40年後的投資終值如下表,至65歲時個人投資終值為345.5萬元,至65歲時單位投資終值為1310.3萬元。
若未繳納社保,同時將個人繳納部分資金投資於市場進行複利投資,可得3,454,699元;單位繳納部分資金投資於市場進行複利投資,可得13,102,578元。
對比可知,在市場五年期存款利率為3%的情況下,若小王具有5%的投資能力,且小王僅繳納個人社保部分。當小王65歲後生存期限至76個月時,社保給付養老金現金價值恰好大於個人投資至65歲時現金價值,當小王生存時間越久,從社保獲得給付的現金價值越大,因此繳納社保對於小王更加有利;當小王65歲後生存期限小於76個月時,社保給付養老金現值小於個人投資現值,因此繳納社保對於小王不利。
同理,對比可知,假定市場五年期存款利率為3%,若小王具有5%的投資收益率,小王個人承擔社保的個人繳納部分和公司繳納部分。當小王65歲後生存期限336個月時,社保給付養老金現金價值恰好大於個人投資至65歲時現金價值,當小王生存時間越久,從社保獲得給付的現金價值越大,因此繳納社保對於小王更加有利;當小王65歲後生存期限小於336個月時,社保給付養老金現值小於個人投資現值,因此繳納社保的對於小王不利。
據台灣中時電子報5月20日報道,調查顯示,預估2015年出生的全球女性平均壽命為73.8歲,而男性為69.1歲。綜合分析可知,自己全部繳納社保的投資似乎不是很理智。
一名曾在國內排名前三保險公司工作過的精算師,善於分析保險/理財產品。了解保險、理財知識,關注我的個人主頁:北斗星 - 知乎
關於社保(含養老保險),我很早之前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就指出社保這種強制保險,其性質是「劫富濟貧」的,更加像稅收。並且,這項強制保險作為一個投資品來看,是絕對不合算的,計算出的凈現值是負的。
參見這篇文章——《向上海居住證說不》http://www.mrtoyy.com/2007/08/say-no-to-shanghai-residence-permit/
詳細介紹了各項社保的不足,並且對投資於社保的支出和收益都做了分析和計算,最終結論是社保投資的凈現值為負。
另外一篇文章——《有關我國實際稅負的話題》http://www.mrtoyy.com/2008/10/real-personal-tax-bearing/
著重分析個人稅負,將社保這種強制保險納入個人稅負的考慮範疇,結論是我國的個人稅負與歐美是可以比肩的。
分人,工作單位穩定的中高等收入人群,如機關,事業,國有企業,願意給交高一點檔次社保的大企業合適,這些人也願意交。流動打工者,自由職業者,年紀經的低收入者,只給交最低檔保險的私營中小企業中的年輕低收入者,總體來說不合適。
原因:對收入和工作不穩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來說,社保費率略高。比如東北一個四處打工的年輕人,月收入三千餘,但企業民營,說不幹就不幹,而且企業只交最低一檔五險,每月需扣工資300多元,離職後養老險雖可等下家然醫保不能停得自己補,尋找下一家公司的時間不定且三個月內試用期企業不交社保。退保錢又提不出來,且年輕人錢少,居無定所,買房預算本就緊張,一年社保三四千元等於一個月工資,這對比較苦的安全感缺失的民營企業低收入年輕人來說,是一個壓力,而且,一個年輕人大學畢業24,5歲參加工作,65退休,社保一交40年,這筆費用,不知退休後幾年回本,更因自身工作單位穩定性比機關事業國企低,安全感不足,甚至懷疑自己能否平安工作到65歲以後,心理煎熬的結果,許多年輕人選擇先放棄,普遍計劃30,35歲以後再參保不遲。
而我國社保制度對社會低收入者群體不利之處甚多:異地工作費率及福利標準不同,但一地達不到一定工作年限仍只能享受初始地社保待遇;醫保報銷限制太多,手續費事且扣去各種不可報銷之費用,剩下能報的部分讓人哭笑不得;社保制度以工作收入穩定群體為標準,對低收入群體,民營中小企業實際情況脫節,離職後,倆段工作之間的無企業及試用期的空白期,我國社保制度不予特殊關照。
所以說合不合適,需結合個人具體情況來分析。如我,普通二本畢業後進入一民營小企業就職,便主動棄交社保,計劃十幾年後,即三十五歲之後再交不遲。。。因為,我對自己,對企業,對國家皆無安全感,很懷疑四十年後社會的具體形勢會如何,自以為晚交幾年,或許風險對比或許更好點。。。。也是無奈,如果我現在是央企國企職工,還巴不得現在交社保呢,唉。。。
看到某些回答,不吐不快,勉力寫上一些吧,很複雜的問題,不是專業人士,寫上幾萬字,仍可能掛一漏萬,免不了還有不斷有人上來撕逼,恐怕不少還是專業人士,扯太多,沒精力.因為啊,有專業知識,有精力不斷在網上大段大段寫文章指導大家的,都是職業的-----賣保險的,
首先說明,社保這樣東西,天生是低效率的,你不能指望它有多合算;同時它是平均主義的,不可能人人都合算,活得長的合算了,活得短的就不合算,交的少的合算了,交得多的就不合算。並且很可能它就是跑不贏百分之五的複利儲蓄,我並不是來這兒推銷社保的,只是提醒大家幾點專業人員故意不提,或者不小心誤算的。
第一 社保是帶著醫療險的吧?社保的住院險每年可以保三十萬,要是真到了退休年齡,只有存款沒有社保,就是沒得病,心裡也不安心吧?
第二 社保交得越多,拿得越多,專業人士沒有說錯,但他們沒說明白的是:交得越多,只不過是拿得更多,並不是拿得更合算,實際上,我已經說了,社保是個平均主義的玩意兒,它是交得越少才越合算----------少到下限,剛剛夠拿養老保險最合算,----------我不是提倡大家少交,只是讓你鬧明白專業人士百分之百正確的長篇運算到底在什麼地方忽悠了你。
小王現在25歲,月工資10000元,並且未來四十年以略高於社會平均工資增長漲工資,同時交社保,到65歲退休,拿退休金,要到93歲,拿回的錢才等於他不參與社保,並且老闆將單位替他買五險的錢都直接發給他,由他自己參與到一個百分之五複利的儲蓄……
很不合算是吧?我早告訴你了,社保是平均主義的,交得低於社會平均工資,則合算,有增值,最低是交社會平均工資的六成,可以記賬為八成;高於社會平均工資,則不合算,減值,最高可交三倍社會平均工資,但記賬只記二倍。
小王的收入長期穩定地遠高於社會平均工資,他交的四分之一的錢,是替交得少的人買單,他要93歲才跑贏百分之五複利,並不等於參與社保都吃了那麼多虧。
交的時間偏長,也是小王吃虧的原因之一。大陸的社保交15年就可以領終身退休金,這還是相當優惠的,台灣就要二十年。小王要是只工作十五年,他存的錢不知能抵幾年退休金?
交得短,交得少,還有一重便宜就是--------隻影響退休養老金,附加的醫療險報銷是一樣的。
可人家小王就是學歷高,表現好,工資高,工齡長,穩步漲工資,不可以嗎?難道還要小王申請減工資,干到十五年就辭職?總沒這個道理吧?人家想到自己交的錢要到93歲才回本,難受,想哭,不可以嗎?
寶寶不哭,想開一點,因為想要老闆把五險直接發給你,是不可能的,就算真肯發,也要上稅,小王已經一萬元工資了,多發部分就得上百分之二十五的稅,所以小王存不起那麼多錢,也許只有計算書算出的四分之三。再說,真的五險都換成存款,安心嗎?
再者說了,社保也並不如專業人士說的那麼摳,只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一般還要加上地方養老金,社保退休金是由這三部分組成的,時不時還有些彩蛋:滿七十歲加兩百啊,滿七十五歲加一百六之類,小王學歷高,表現好,也許還有高級職稱加六百,正高職稱加壹千一之類。錢存銀行,總不會隨著年紀大,職稱高,另給加利息吧?
至於專業人士對個人帳戶養老金的演算法,也有問題:現在社保規定50歲退休,養老金帳戶除195、55歲除170、60歲除139,也許小王退休時,退休年齡真要延遲到65歲了-------混帳政策-------但並沒有人說65歲退休仍要除139啊?如果65歲退休除100,照我的計算,大約80歲,小王的退休金就可以跑贏扣了稅的存款了,不合算,但也沒不合算到那個程度---------畢竟,還落了一個醫療險,不是嗎?
80歲剛夠本,還是照我這種摳摳索索的演算法,要知道中國人均壽命才75!敢情小王交錢就只有多吃虧與少吃虧的差別,便宜是沒有份的,寶寶心裡還是很難受。怎麼安慰寶寶呢?幸好寶寶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很容易想明白,人均壽命是有社保的人與沒有社保的人平均出來的,這兩類人壽命有沒有差別呢?有社保的基本在城裡,沒社保i的基本在其他地方,我們看看城裡平均壽命比社會平均壽命高多少:去年,浙江的平均壽命77.78,杭州則是81.8,高四歲,江蘇77.5,南京82.1,高四歲以上,假如這兩省算一半城市人口,一半非城市人口,而用省會代表城市的話,也就是,城市要比非城人均壽命高8~9歲,當然小城市比不上省會,介於兩者之間吧,但是說有社保的比沒有社保的人均壽命會高6~8歲,大概是符合實際情況的。當然城市有其他優勢,好比看病比較方便,醫院水平也高等等,但不必諱言,有社保醫療保障,看病會比較捨得,及時,有穩定的退休金收入,不必到75歲還要操心利率變動,操心85歲時存的錢會不會花光,是人均壽命較長的主要原因。- - 這個已經不是回報率的問題了,而是你無法預料若干年以後,你繳的保險能不能兌現。
2016.12.20晚修改。
我說只想說兩點:
1.你們有沒有見過任何一種保險,敢把社平工資跟到期後的支付金額掛鉤的。不論是銀行存款還是商保,為什麼會給你利息和分紅?因為他的收益大於到期後支付的分紅。不理解的可以百度一下資金的時間價值。
2.企業職工都是強制性繳養老保險的。這句話沒錯,但是靈活就業人員可以選擇性繳費甚至不繳費。而且企業職工沒有繳費甚至不按照工資繳費的我也見過很多,如果說這樣覺得是稅收,感到憤怒的話,那麼可能對你來說,大部分現代文明國家都不太適合你生活。
-------------------------------------------------------------原答案的分界線-------------------------------------------------------
1.我真心的希望這個答案里的各位,按照自己的回答,說不划算的,說是「稅收」的,說是旁氏騙局的,請嚴格按照自己的說法,一分錢都不要參與社保。一分錢都別交。
2.我真心的希望,我們的國家在今後可以變成不是「按鬧分配」,而且按照嚴格的法律制度規則來執行。
3.從2012年開始,全國各個省份的養老保險都逐漸出台可以補費,和將以前未參保人員拉入統籌內的一次性躉交政策。
為什麼呢?因為這些以前未參保人員他們活不下去了;他們沒錢了;他們喪失勞動能力沒有固定收入之後子女嫌他們是負擔的時候;他們的同齡人大部分都在領退休金的時候,這個時候,他們想起社保了。
他們開始叫囂,他們開始上訪,他們開始想要一份固定的退休後收入了。國家是要照顧所有人群的,哪怕他們曾經嘲笑、質疑、拒絕、甚至污衊。但是國家不能這樣。於是他們的加入,加劇了社保資金的壓力,他們臨時加入社保是對前十幾年一直踏踏實實,按月繳納的社保的老實人的一種赤裸裸的諷刺。
認認真真執行國家規定的人的利益被侵害了,鑽空子耍小聰明的人卻被保障。
我真心的希望幾十年後的各位,可以看不到這樣的事情發生,每個人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你自己選的方式,哪怕你最後活不下去,我管你去死!
4. 我這樣的心態並不好,小朋友們不要學我。
以前在公眾號[調戲金融理財]發過這個問題,轉給樓主做參考吧!
漂在帝都、混在魔都以及背井於天涯的屌絲,不管逼格裝得多麼高大上,其實都在艱難的追逐原住民的福利待遇。風光於人前,糾結於現實。今兒咱就說說,社保的那些事吧。
首先,傳說中的社保都保神馬呢?
養老保險——活得長,有獎;死得早,奉獻;
工傷保險——請先認定工傷;
失業保險——繳納一定期限後,可以在各個開具被動失業證明後,享受幾個月至一年不等的救濟金。
生育保險——一次受益,終身繳費;
醫療保險——治療費用按比例報銷;但是小病小災的不夠門檻費的話就別麻煩了。
其次,享受以上權利的義務是哪些呢?
養老保險——繳費期直至退休,最短期限15年。個人每月繳納上年月平均工資的8%,直接從工資中扣除;企業每月繳納上年月平均工資的22%,從人力成本中扣除。
醫療保險——繳費期直至退休,最短期限20年。個人每月繳納上年月平均工資的2%,直接從工資中扣除;企業每月繳納上年月平均工資的9%,從人力成本中扣除。
工傷保險——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範圍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在0.5%~2%之間
失業保險——個人每月繳納上年月平均工資的0.2%,單位每月繳納上年月平均工資的1.5,
生育保險——單位每月繳納上年月平均工資的0.8%
接下來就是怎麼領錢嘍:
退休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本人退休時上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
個人賬戶養老金=本人賬戶儲存額÷120
如果上文某些裝逼的名詞模糊了您的視線,那麼,咱就撈點乾貨吧。
以2013年數據為例:窘君月工資10000元,則需扣社保1020元,企業為窘君繳納社保約3400元。
窘君的人力成本則為:10000元+ 3400元=13400元。
窘君繳納個稅為:【(10000元—1020元)—3500元】×20%—555=541元
窘君實際收入為:10000元-1020元-541元=8439元
假設窘君25歲入職,60歲退休,其在職時個人工資不變且退休年齡沒有被推遲(介就是不現實滴)的話。好了,社保一共繳納了多少錢呢:
(1020元+3400元)×(60歲—25歲)×12月=1,856,400元
假設社會平均工資自2013年起一直不變,以帝都為例,2013年在職職工平均工資為5223元60歲退休開始能領回多少錢呢:
基礎養老金=5223元×20%=1044.6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10000元×8%×(60歲-25歲)×12月÷120=2800元
退休金=1044.60元+2800元=3844.60元
比起在職時,每月可支配錢數少了一半都不止哦~~
窘君在何時才能取回自己的本金呢?
1856400元÷3844.60元÷12月=40年
60歲+40年=100歲
撒花~~撒花~~恭喜窘君終於華麗麗的在百歲華誕之時領回了本金。
可是如果,窘君可以選擇把投入在社保的這部分本金存在銀行,以一年期定期的方式滾存?窘君將獲得多少利息?在社保體系下再領多少年,才能收入利息部分的所得呢?
題主自己算吧!
我窮逼,沒交。我來到這個世界才30年,從我記事起到現在,國家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政策的改變更加令人跟不上節奏。所以我實在猜不出到我老了會變成什麼樣。國家現在的紅頭文件給的政策和演算法,不知道30年以後還有沒有效。
本來想買商業保險,但是想想國家保險都不一定靠譜,商業保險也挺玄乎。誰知道到時候國家會不會打壓商業保險,而改變全部保險公司的稅率為100%。畢竟之前二胎都能強制流產,到現在各種舔著臉要二胎的事都能幹得出。
所以我決定,活不下去了就死,不給國家添麻煩。還好我從事的是會計,只要眼睛還沒瞎就能一直幹下去的活。所以保守估計我還能幹到七八十歲,到時候估計也就隔屁了。
全額自己繳納不划算的。
因為你大約繳納普通人接近4倍高的保費,然後領取同樣比例的養老金。
你會認為普通人有那麼高的收益嗎?在這個普通人都覺得養老保險不划算的情況下。
我這裡說的普通人就是單位交統籌賬戶的情況。
社保的問題,算個人的小賬很好算,但是整體收支代際精算不是一般人能搞清楚的。就個人來說,樓上有幾位說的靠譜,單純從回報率上看,社保的回報率可能低於多數理財產品,問題是社保本身不是一種理財方式,而是一種社會全體成員共同風險保障機制。你承擔繳費義務,國家保障你出現相應風險的時候(如年老)給予你相應水平的保障。舉一個極端的例子。比如你總共交了20萬養老金,但是老的時候20萬貨幣只能買幾個麵包,但是國家仍然有義務保障你的基本生活而不是相應的給你20萬和一些利息,它可能要每天給你50萬來保障你的基本生活。這才是社保。
再舉一個例子,
父母供養一個子女,花了100萬養大。功利的講,子女為了回報,要用同樣的精力和金錢來供養父母。但是可能這個時候100萬根本不足以給父母養老,但是無論從法律上還是道德上,哪怕要花500萬給父母養老也是應該的。
中國的社保在於其強制性,不然沒幾個人願意讓別人暫時保管自己的錢。最苦逼的就是我們這些上班的人了,從工資中直接被扣除了,看都看不見,而且公司繳的那一部分實際上和我們關係不大,但是公司在計算用人成本的時候卻要算在我們頭上,所以我們在談判工資的時候,公司也會計算這一塊,你說我們划算嗎?事實上,公司繳的那一部分比例比我們自己繳的還要多,如果公司可以選擇不繳的話,我想公司寧願給我們加薪20%也是划算的,你說我們虧不虧?我覺得我們拿到手的時候就已經虧了一部分了!
我們這一代繳的錢不過是用來養活上一代退休的人,而我們到了退休的時候能指望誰還真是很難說。
另外,從個人投資的角度來講,稍有點財務知識的人都可以算出來這是個虧本的投資,簡單點算就連放在銀行里的利率都不如,你說虧不虧?具體演算法網上可以搜出一堆,這裡就不算了!
談養老問題,建議政府和繳納人訂立個合同之類的東西,任何一方不得單獨變更,這樣才有保障,象現在這樣政府想推遲退休就推遲,而且提出這個問題的肯定不是代表大多數人的意志的,繳納養老金的人根本就沒有保障。這是一個沒有契約精神的zf!
提起養老保險國家已經虧的快哭了好么?你們居然還要嫌棄…
現在20-30歲年輕人的我都建議不要交,40歲以上的看情況,有錢拿去做一些組合投資要好得多。我已經好些年沒交了,大學畢業剛工作時交過2年,辭職創業之後一分也沒交。目前公司發展順利,看形勢以後根本不用靠政府養老金。記得父親在退休前因為車禍過世時,工作46年間一共交了24年養老金,其中13年是下崗失業後自己交的,結果最後居然只退了21000元不到點(平均每個月73元,用來打發叫花子?),當時我就在社保局開口大罵了,自己交了那麼多憑什麼才退那麼點。
------------------------------------------------------------------------------------
介於某些人說我在撒謊,我把繳費記錄發上來,然後當場給大家算一算父親的職工養老保險手冊,1957年出生,1971年工作,看看是不是13歲?
父親的職工養老保險手冊,1957年出生,1971年工作,看看是不是13歲?2006-2010的繳費記錄,從2011年開始這個本子就不用了,全是憑身份證繳費,但單據基本都在,具體看下面的列表。
2006-2010的繳費記錄,從2011年開始這個本子就不用了,全是憑身份證繳費,但單據基本都在,具體看下面的列表。1992-2002是下崗後單位補繳的部分,十年間個人賬戶一共5082.21元。2002年下崗,之後全部都是自己繳納,基數是當年該崗位社會平均工資,繳費比例是20%,繳納的金額全部都在表上,一共4.4萬元。最後只退了21000元不到,因為個人繳納的部分其實只退8%,那12%根本不退,所以有一半多都沒退。後面那個是算上每年的利率,20多年間利滾利到今天的實際數額,幾乎是退還金額的4倍。
1992-2002是下崗後單位補繳的部分,十年間個人賬戶一共5082.21元。2002年下崗,之後全部都是自己繳納,基數是當年該崗位社會平均工資,繳費比例是20%,繳納的金額全部都在表上,一共4.4萬元。最後只退了21000元不到,因為個人繳納的部分其實只退8%,那12%根本不退,所以有一半多都沒退。後面那個是算上每年的利率,20多年間利滾利到今天的實際數額,幾乎是退還金額的4倍。
最大的問題是,單位繳納的部分憑什麼不退?羊毛出在羊身上,單位又不是聖母,它多給員工繳納一分錢,員工就要多干一分錢的事。
--------------------------------------------------------------------------------------------
回到樓主的話題,具體金額要參考當地和自己的情況(要搞清楚當地平均工資、自己的繳費指數和年限),所以計算結果僅供參考
1998年7月之後參保的退休金有兩部分,基礎部分和個人部分,實際養老金是基礎+個人
基礎部分的計算方式是: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假設月平均工資5000元,繳費指數0.6(最低標準),繳費時間15年,那基礎部分就是5000*(1+0.6)/2*15*1%=600元
個人部分的計算方式是:賬戶餘額/計發月數,假設60歲退休,計發發月數是139(65歲是101),個人部分就是50000/139=359.7元
二者合計959.7元。
看了很多回答,對養老保險的基本政策都不懂。手機占坑
1,養老保險基本政策
全世界的養老保險不外乎兩種,現收現付制和完全積累制。
(1)現收現付。就是年輕人供養老年人,這是全世界的主流模式,優點是,抗通脹能力強,而且能夠實現制度內的「劫富濟貧」;缺點是,一旦人口撫養比過低,那麼制度內難以平衡,國家財政必須大量補貼,而撫養比低往往財政也沒錢了,這是另一個話題。(撫養比解釋,勞動年齡人口與老年人人口的比例,一般低於2,年輕人負擔就比較重了,如果低於1,國家就要大量貼補,歐洲危機就這麼來的。)
(2)完全積累。所有的收益都取決於個人繳費。這是很多人誤以為的模式,其實全世界用的國家比較少,典型代表是智利。優點是,你交的錢一定能全部拿回來,且對人口老齡化不敏感;缺點是,對資金運營的投資回報率要求較高,抗通脹能力差,而且不能實現「劫富濟貧」,越窮的人收益越差。
(3)我國政策。我國政策名義上叫統賬結合制,就是綜合上述兩者,一部分為統籌基金,這個部分現收現付,和個人無關,另一部分為個人賬戶,這個部分完全積累,06年以前有單位劃轉,06年以後完全由個人繳費組成。如果你沒單位,那麼不好意思,你的個人繳費只有一部分進個人賬戶,其他的都進統籌基金,如果你提前死亡也只能退個人賬戶的錢。這個各省政策有區別,大致都是個人繳費的40%進個人賬戶。
但我國實際上是現收現付制,個人賬戶基本是名義賬戶,後面會具體解釋空賬問題。
綜上,沒有任何一個制度是完美的,也沒有任何一個制度可以抵禦所有風險,總體說,現收現付制還是略優於完全積累制,畢竟,大部分國家都是窮人多,富人少的金字塔型社會,富人有更多獲得高投資回報的機會。
2,投資回報率的測算
(1)名詞解釋
社平工資,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和計發待遇都會用到,是一個基準參照值。
繳費工資,一個人按一個具體的數據繳費,一般是自己的實際工資。但大部分省份,都按照社平工資的60%-300%攔頭保底。
替代率,養老金水平/繳費工資,國際通行認為,替代率高於80%制度設計替代率就有點偏高了,理由是退休人員比在職人員還是要少不少工作開支。替代率低於40%,那就太低了。退休人員生活水平得不到保障。
費率,社保繳費的比例,這裡只問養老保險,那就暫時只說養老保險,我國是28%,單位20%,個人8%。大部分省份的比例。沒有單位的人員是20%,其中8%歸屬個人賬戶。
那麼,在現收現付的條件下,我們很容易得到一個等式,如果制度內恰好收支平衡,就是撫養比*費率=替代率。
撫養比越高,在替代率相同的情況下,費率就越低。養老保險實際費率不到28%,因為還有許多沒有單位人員參保,包括企業逃避繳費義務,費率按25%計算。替代率如果想達到一個合理值,暫定60%,那麼撫養比至少要是2.4,2.4個年輕人供養一個老人。但撫養比擺著,我們能調整的只有費率和替代率,要麼年輕人辛苦點,多交點,要麼老人辛苦點,少要點。國家雖然能印鈔,但不能製造財富。(鈔票不等於財富,不然辛巴威就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了)
平均預期余命,很多人都拿平均壽命來說事,做精算的一定要用的概念是平均預期余命,就是當你活到某個年齡以後,平均期望能活到多少歲。平均壽命受出生嬰兒死亡率影響很大,古代平均壽命短,是因為出生嬰兒死亡率較大。0歲人口的平均預期余命=平均壽命,此後就會增大。一般來說,你能活到60歲,就很有可能活到80歲,這是影響養老保險精算平衡的一個重要因素。
待遇調整。為了確保退休後生活水平不會因通貨膨脹而降低,世界各國基本都有待遇調整機制,一般掛鉤物價指數或者工資增長率等,我國目前是領導人拍板決定,2005-2015都是10%的增幅,2016是6.5%的增幅,基本還是可以認為掛鉤了GDP和工資增幅的,這個調待係數世界來看都是比較高的,也是一種平衡。
折現率,錢是有時間價值的,未來的錢和過去的錢要按一定比例折算到現在,一般和通貨膨脹率掛鉤,但這國家沒有公布,簡單可以和銀行利率掛鉤。
收益率=所有收益/所有繳費
(2)簡單測算投資回報率。
假定現有的養老金計發辦法不變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a+b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以下測算都假定沒有單位人員按20%的費率,60%的社平工資繳費
靜態測算,即,假定社平工資不增長,不考慮折現
如果利率為1%,銀行定存的收益率是1.35,養老保險不調待的收益率是2.49,調待收益率是2.79
利率3%,定存收益2.5,不調待收益3.02,調待收益3.95
利率5%,定存收益4.74,不調待收益3.95,調待收益7.29
可以看出,利率高,雖然定存收益高,可養老保險調待的收益更高,總體收益不算太差
動態測算,還要考慮折現和社平工資增長
銀行存款的收益是1,雖然有利息,但和折現抵消了
養老保險的收益是2.26
當然,你能精算,也可以自己算,假定不同,結果不同,但大體結論不會有差的
(3)結論
自己的錢,如果你會投資,能有較高的投資回報率,肯定比養老保險划算
但大部分人投資回報率並不高,如果你的投資辦法是存銀行,那麼不如買養老保險
此外就是,你如果收入很高,尤其高過社平工資,那麼你的基礎養老金部分要被打折的,肯定是不划算的,你的錢被用來「共濟」了,但是你收入低,低於社平工資,你就是凈賺了。所以,富人當然繳費意願最低,第一,他們錢多,本身靠大資金量就能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率,第二他們收入高,高出的部分還要被共濟,當然不是划算的買賣。所以美國直接把社保費定為社保稅。
所謂的保險,就是集合大家的錢來對抗風險,如果你平均壽命短,養老保險投資肯定不划算。
就跟你不生病,買醫保也不划算一樣。為了醫保划算,難道你要生病?為了養老保險划算,只有盡量多活幾年了!
可是,誰算得准呢?
3,主流輿論及解釋
(1)個人賬戶空賬。
的確有這個現象,但這不算大問題。其實,你在銀行的賬戶也是名義賬戶啊,銀行也只有一個存款準備金而已。養老保險能玩得轉,也是一邊收一邊發,如果突然大家都來提取個人賬戶,空賬問題才真的是問題,友情提醒,銀行也怕擠兌。
(2)政府虧空養老金。
呵呵。當年陳良宇用社保基金去投資,理論上還賺了錢,結果呢?你們覺得一般領導得到什麼地步了才會去動用這筆錢?當然,部分地方的確存在監管不嚴的情況,但養老金一旦進了財政專戶,以現在的監控力度來說,漏洞還是很少的。但這也不能算虧空,只能算挪用或者貪污了,並不是政府行為而是個人行為,要受刑事處罰的。
(3)養老金收不抵支。
確實有,而且東三省非常嚴重。收不抵支的原因主要是兩個,一是撫養比太低,東三省人口流失嚴重,年輕人都外出了,撫養比低還可以參考西歐,日本。撫養比高可以看看廣東,養老金結餘就很多,這是現收現付製造成的,也是自身缺陷,就好像女人天生自帶大姨媽屬性。二是視同繳費部分財政補助有限。我國養老保險80年代才開始探索,真正成型是95年,也就是國企改革造成的。因為國企改革,大量國企人員下崗,那時候有正式招工的國企職工沒有繳費的部分都作為視同繳費計算,視同他們繳費了,並規定這部分由財政負擔,實際上,財政對養老保險有補助,但視同繳費這部分並不明確,而國企改革的視同這部分錢還真不少,這也是收不抵支的一個原因,矛盾在東三省最為明顯就是因為東三省即是老國企基地,又是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地方。所幸現在中央財政還是比較富裕的,如果東三省問題演變為全國的問題,坦白說,我個人是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的,看看希臘,除了政府破產,別無他法,還是那句話,政府可以印鈔,但不能製造財富。
(4)養老金投資收益率太低。
確實如此。現在養老金結餘只能存銀行,對比智利這種國家,我們收益率的確很低(但智利已經不是國家主導了,委託給公司運營了),社保理事會有一部分已經投資運營了,可以在他們的網站上查到每年的投資收益情況。
社保理事會的投資收益還算不錯,但目前不影響個人賬戶記賬利率,如果,按照制度初衷,個人賬戶部分全部投資運營,按實際收益率記賬,個人所得的養老金會更高。但是,投資有風險,這也是政府雖然意識到了問題,也出台了辦法,但目前仍然沒有大動靜的主要原因。你自己的幾萬塊扔股市裡,你都睡不著,養老金全國累積結餘上萬億,跌個10%,估計政府的門都要被砸爛了。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
(5)延遲退休
這是大勢所趨。我國退休年齡基本上是全世界最早的了,大部分國家都在60以後,我國平均只有50幾,還有各種國企改革提前退休,90年代的改革,很多人40多就退休了。此外,女工人50歲退休(我很納悶,女權主義者為啥不號召女的要60退休,反而對延遲退休憤憤不平)。延遲退休主要解決的還是撫養比的問題,但治標不治本,號召大家生孩子是治本。
(6)替代率太低
不完全屬實。本來這個養老保險就叫基本養老保險,只是保證你不餓死的,你要用來吃大魚大肉當然不行。一般說歐洲的養老保險是三支柱,就是指基本養老保險+年金+個人的商業養老保險。我們一條腿,歐洲三條腿,這樣的對比是沒有意義的。而且歐洲養老保險都建立100年了,期間一樣有民怨沸騰的時候。西歐的養老保險替代率高,根本是三支柱的養老保險收益高,不是基本養老保險收益高,只算基本養老金的替代率,跟英國法國德國比比,真不算低,希臘那種玩法比不得,但是希臘不就把自己玩脫了。
如果單位條件好,可以和單位商量建立企業年金,具體自己去百度。或者自己買商業養老保險也行。
(7)個人賬戶記賬利率
目前,個人賬戶記賬利率大體上是(具體各省規定不同),上年度累積結餘記賬利率為銀行一年期定存,當年新增部分為銀行三個月定存利率。理由是,目前養老金結餘只能存銀行,而且要預留一定月份的發放額,所以定存分一年,三年,五年存,越是發放困難的地方,越不可能有長期定存。而養老保險基金本身是可以享受銀行優惠利率的,活期也按三個月定存計息。
如果個人賬戶完全實賬運營,能有較高的投資回報率,的確會影響個人養老金,但也許也會賠,這世上沒有無風險的投資。人社部目前好像正在改革,大家可以關注。
我市2016年度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確定為1.62%
4,相關建議
(1)要不要買養老保險
建議買。如果你有單位,單位必須為你買,單位給你點錢,說不買養老保險,這個叫做無效合同,法律是不認可的。如果你是單位,千萬別玩這個小九九,如果你是職工,我沒辦法。
如果你沒有單位,自己想交,也還是可以交的,如果所在省份有一次性補繳政策,建議去補,尤其快到退休年齡的。此外,可以看看人社部網站上,國家是要叫停一次性補繳的,為啥要叫停?當然是對基金不划算,其他的我就不多說了。(我家沒水表不收快遞)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注意看第四點
(2)應該在哪繳費
如果有單位,在單位所在地繳費,就算以後要回老家退休,轉移回家就是了,即使不轉移,據我所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也取消了養老金賬戶的異地取款手續費,好像已經對所有情況都放開,這樣來看,退休地根本不影響自己的待遇領取。
如果沒有單位,可以在戶口所在地繳費。
不同省份繳費肯定有不同,包括待遇算出來也不同,但是所有政策都是公開的,有興趣自己可以去算。
(3)養老保險退費
根據政策,除非死亡或者出國定居,養老保險是不允許退費的。即使有上述情況,也只能退個人賬戶部分,如果在職死亡,的確比較不划算,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就好像一輩子不生病,你能把醫保繳費退了么?坐飛機沒出事,你能把意外傷害險退了么?
如果有地方告訴你,不在上述兩種情況也退費了可以投訴!當然,你自己就是要這筆錢,我就沒話說。
很多人的智商都很捉急,特別是那些不願意交養老金的。
一個常識就是:養老金的繳納額度和領取額度無關。
如果發生大規模通脹,那麼繳納養老金就是穩賺不配的生意。
你看現在這些退休老年人,他們的當年繳納的養老金都是幾塊錢、十幾塊錢一個月,現在支取的都是幾千一個月。
就現在這通脹水平,30年後養老金每個月支取數額上萬不奇怪,當然物價也都會多個0。那些按照3.0倍率交的,每月能領的錢超過10萬都有可能(購買力不如現在1萬)。
你不繳養老金,把錢拿出來放在銀行貶值很好玩么?
你們看到的所有鼓吹不交養老金的,要麼蠢,要麼壞,要麼又蠢又壞。
你可曾見過任何一種理財或者保險項目,會把通脹指數算到利息裡面去的?當然不合算,人家單位幫交大半都覺得有點虧,你都是自己交很不划算的,要不你活到99差不多賺回來,80左右掛也挺虧得
刪
養老保險的演算法非常複雜,目的就是讓我們看不懂,然後間接掠奪我們的養老資產。如果有選擇的話,你還是把5萬元拿去投20年期以上的債券或者指數基金更靠譜。
今天看到網易新聞,提到關於【棄繳養老險】的觀點,大家覺得合理么?
原文鏈接&>&> 棄繳養老金或更划算 自行投資年收益率達10%_網易財經
掃了一下正文,觀點是保持年化10%的投資效率其實就比養老金划算了。
摘要「到55周歲退休時,張莉給自己儲蓄的養老金資產可達205萬元。」
社保養老,都是同樣壽命的情況下。對於繳費基數高的人而言應該是錢虧的,對於繳費基數低的可能是賺的。因為社保中分為統籌和個人賬戶兩類,統籌的部分起到了重新分配的作用。
不過還是交了吧,畢竟是強制的。各國都有這種再次分配的機制。
推薦閱讀:
※好的投資人應該是什麼樣的?
※無風險利率的上限是什麼,下限又是什麼?
※如何成為一名天使投資人?
※如何理解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投資者如何從招股說明書中讀出關於公司的有價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