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可以從氣象學和地理的角度解釋乾冷和濕冷的區別?
我對乾冷和濕冷的理解,是濕冷由於空氣濕度高造成的體內溫度流失快,所以從直接感官上的的感覺是同樣氣溫的情況下,人們會覺得濕冷更難受一些。
我從自身的經歷上來說有一點疑問,我是廣東珠海人,作為海濱城市,珠海的空氣濕度大已經讓我習慣了濕冷。我在蘇格蘭讀了3年大學,蘇格蘭緯度比珠海高,而且英國作為島國,空氣濕度也不低。但是同樣溫度的情況下我仍然感覺珠海要冷一些。我在蘇格蘭是沒有感受過想在珠海冬天那樣的寒冷刺骨的感覺,感受更像是在國內北方的可能更接近乾冷的感覺,所以挺好奇是為什麼的。
珠海處在亞熱帶季風氣候區,而蘇格蘭則是溫帶海洋性氣候。所以我想是否有大神可以從氣象學的角度解釋乾冷和濕冷的區別?
謝邀~
題主這個問題我打算從兩方面來回答:
1. 關於濕度與體感溫度:
正好以前寫過一篇《體感溫度應該怎麼計算?》,雖然不是特別切題,但是也能回答這個問題了:我的資訊--網易雲閱讀
前幾天帝都大風降溫,那可真是「一夜北風緊」,凍得人骨頭都開裂了。
有小夥伴問我:為什麼颳風的時候覺得特別冷呢?
首先要明確一點,颳風本身並不會讓氣溫降低。比如說同樣在10℃的氣溫中,不颳風是10℃,颳風也還是10℃。
但是,颳風卻可以讓體感溫度降低。
我們身體平時所感受到的溫度,並不是真實的大氣溫度,而是身體周圍那一層薄薄包裹的空氣層(以下簡稱「小氣層」——作者自己亂取名的,不是專業定義,切切)的溫度。
天氣冷的時候,氣溫比體溫低,這時候身體在默默無聞任勞任怨地為你加熱小氣層,所以小氣層的溫度是比氣溫略高、而比體溫略低的。
如果此時一陣大風吹過,好容易才被你身體加熱好的小氣層就一呼啦被吹跑了,換成溫度低的「新」小氣層過來罩著你,你自然就覺得冷了。風不斷吹,你的小身板兒不斷加熱小氣層,而小氣層不斷被吹跑,新的小氣層不斷跑來蹭熱——天可憐見兒,我彷彿聽到你的身體在風中哭……
同樣道理的,還有濕度。濕度也會影響體感溫度——天冷時,濕度越大就越冷;天熱時,濕度越大就越熱。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帝都和魔都:同樣氣溫下的夏天,魔都更覺悶熱難耐;而同樣氣溫下的冬天,魔都更覺陰冷刺骨。這就是濕度在對體感溫度發力。
其原理也不難理解:夏天時,皮膚表面的汗液蒸發能帶走一部分熱量,但如果在一個潮濕環境中,汗液蒸發就比較慢,散熱也就慢,你會感覺更熱。而冬天時,你保暖全靠衣服的隔熱效果,而水的導熱性又比乾燥空氣強,也就是說,潮濕的衣服比乾燥的衣服更導熱,也就更容易把你身體的熱量散失出去,你就感覺更冷。
除此之外,太陽輻射也能影響體感溫度。
在同樣氣溫下,陽光燦爛時的體感溫度,會比陰雲密布時要高一些,這一方面是因為太陽輻射本身能提供熱量,另一方面也有天氣對心理暗示的作用。
對了,說到體感溫度,一直有人問計算公式是什麼?
體感溫度有一些非常簡化的計算公式,比如說,在風速前面乘個簡單係數,在濕度前面乘個簡單係數,然後加到氣溫的數值中,算出一個結果。現在一些天氣APP上報的體感溫度應該都是這麼算出來的。
當然,仔細說來,這麼算是非常粗糙的。
因為風速和濕度對於體感溫度的影響,並不是用一個係數就可以決定的簡單線性關係,而是隨著季節和地區的不同,會有較大差異。
況且再考慮到太陽輻射,那日照時數、雲量等的綜合計算也很複雜。
還有,日最高/低溫度對於體感溫度也有影響。比如,一個城市A,晝夜溫差很大,白天很暖和,夜裡氣溫驟降;另一個城市B,晝夜溫差很小,白天也不暖和,夜裡也沒特別冷。此時兩個城市的日平均氣溫很可能是一樣的,但兩個城市居民的體感溫度肯定就不一樣了——大家通常在白天活動,對白天氣溫的記憶會更深,而晚上反正回家鑽被窩了,夜裡降溫根本不知道,所以A市的體感溫度會更高一些。
另外,人群由於個體差異,對氣溫的耐受度也不一樣。比如在冬天,老人會比年輕人感覺更冷,而一個身體虛弱的病人也會比健康人感覺更冷。
以上,正是因為體感溫度的參數過於多,參數的影響又過於複雜,所以目前並沒有一個確定統一的公式給大家用,現有的簡化計算也只能提供部分參考。各地氣象部門在長期的觀測和預報工作中,積累了一些經驗型的訂正值,也可以用於體感溫度的研究。
前幾天還有小夥伴問我「穿衣指數」到底準不準的?
要我說,這種類型的生活指數,包括什麼感冒指數、洗車指數,參考意義都是比較弱的,準不準全看個人。
就說穿衣指數,一個人穿多少衣服,除了氣溫和體感溫度,還極大地受限於工作環境、個人習慣等等諸多因素。比如,一個在戶外露天工作的人,能和一個坐辦公室的人穿差不多嗎?一個早上6點出門等公交的人,能和一個中午12點出門開車去吃飯的人穿差不多嗎?一個不修邊幅的男人,能和一個寧願凍半死也要美美噠的女人穿差不多嗎?一個在宿舍里逍遙自在的大學生,能和一個你媽說你有多冷你就有多冷的高中生穿差不多嗎?
況且還有些人冷不冷雖然不用聽媽的,但是普京說你冷就給你披毯你受得了么……
2. 回到題主的表述:「我在蘇格蘭讀了3年大學,蘇格蘭緯度比珠海高,而且英國作為島國,空氣濕度也不低。但是同樣溫度的情況下我仍然感覺珠海要冷一些。」
第一,緯度並不是決定氣溫的唯一標準(儘管是個比較重要的標準),地形(比如高原盆地)、海陸差異、城市/山區等因素都會影響氣溫。
第二,濕度也不是決定體感溫度的唯一標準(見上引)。
第三,濕度和氣溫,都是客觀存在,而且是有量化標準的。
題主使用「濕度也不低」「我仍然感覺要冷一些」之類的主觀感受,這能說明什麼?
——這既不能說明蘇格蘭氣溫低,也不能說明蘇格蘭體感溫度低,也不能說明蘇格蘭和珠海濕度相當……
實際上這句話只能證明,在某個時段,題主自己覺得珠海更冷點——這甚至都提不到體感溫度,因為我們通常默認體感溫度是人類體感溫度的共同經驗值,而不是某個人的個體體驗。
至於題主為什麼覺得更冷點,那影響的因素就太多太多了——可能是在某些特定時段給題主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但卻不自覺地覆蓋為整體判斷,可能是題主身體素質下降了不耐寒(抱歉我沒有別的意思,只是舉例而已),可能是題主居住地供暖條件不一樣,可能是題主冬季戶外活動增多加劇了對於寒冷的記憶……當然也可能珠海的確更冷(在特定情況下還是有可能的,比如珠海趕上冷空氣南襲、而蘇格蘭正常發揮。但要是平均狀況下的話是不可能的)。
對於上述如此多的主觀感受,我們實際上是很難給出客觀性解釋的。
所以我們最好討論有客觀標準的東西。
(如果題主覺得我語氣不好的話,我先道個歉,因為有些時候我認為自己只是指出問題所在,而對方認為我在傲嬌賣弄之類,所以保險起見我先道個歉么么噠~)
不請自來了!
首先,先從氣候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這兩地的特點:兩地的氣候,一個是溫帶海洋性氣候,一個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兩者之間還有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兩個氣候帶的在冬季的特點都是濕潤、溫度大部分時間不低於0度。同時,兩者之間也存在著區別。蘇格蘭地區的西鄰存在著一股暖洋流,海氣相互作用,使其上方的空氣常呈現暖濕的狀態。並且,溫帶海洋性氣候常年盛行西風。被洋流加熱的風吹過蘇格蘭地區,使當地增溫增濕。雖然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區域緯度要比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區域高一些,但是溫度並不是決定氣候狀態的唯一條件,上面師太已經提到過了。局地的地形,水文、下墊麵條件等都是影響氣候特點的重要因素。
個人認為,洋流帶來的暖濕氣流對蘇格蘭地區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一個長時間尺度的加熱過程,或許不會造成非常劇烈的溫度差異,但是平穩的加熱也會使人感覺到一個「溫暖」的感受。
另外,談一談「乾冷」和「濕冷」。記得很久以前看過一篇關於為啥南方不裝暖氣的帖子,還是蠻不錯的。裡邊通過一些列的計算,對比了不同濕度環境下供給暖氣過程中所造成的熱量流失問題。相同的溫度下,空氣中的水汽含量不同,空氣的導熱率也就不同。水分含量越大,導熱率也就越大。根據熱力學原理,熱量總是從高溫主動流向低溫。熱量流失的快慢,又跟接觸到的物體的導熱率有關。身體穿著衣服,衣服纖維中的空氣,起著把皮膚和外界隔絕從而起到保暖的作用。如果空氣比較乾燥的話,人體熱量散發的就慢些,如果空氣中水分比較多的話,那麼熱量散發的就比較快,人也就會感覺更冷。
關於體感溫度,就不只考慮「濕度」這一個要素了。風速、氣壓、輻射、實際溫度等,都是重要的因素。師太在上面有比較詳細的介紹了,我這裡就不多言了。
總結一下,關於題主的問題,我想不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問題,我自己也在英國呆過一段時間,切身體會了一下春夏秋冬的不同。珠海、蘇格蘭的氣候不同,尤其是局地微氣候的不同;空氣相對濕度不同;其他氣象條件不同所導致的體感溫度不同,都在影響著樓主的感受。
當然,這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啦~
這是很簡單的物理學概念
空氣本身是熱的不良導體,但水是熱的良導體
水的比熱容大,導熱效率也高,所以濕度大的空氣熱傳遞效率也更高
衣服(尤其是棉服、羽絨服)保暖的一大方式之一就是在體表保持不對流的空氣作為保溫層,但如果空氣濕度較大,這個保溫層就失效了
所以北方乾冷只要穿羽絨服或者蓋棉被就能暖和,南方冷起來羽絨服和棉被就是擺設,就是這個道理我沒有仔細的查資料,大概解釋一下,氣象上針對人體的冷與熱,有一個體感溫度的概念,考量的重點就是實際溫度的高低和熱量交換的速率兩方面。考率小範圍環境因素,那就是溫度啦,濕度啦,風大風小等等,我認為還應考慮個人體質?像體毛的差別就影響很大,還有飲食的影響?,都會影響對冷熱的感覺。但題主說道大範圍的氣候問題,就又加進了許多其他因素,比如珠海和蘇格蘭這一比較,就應考慮洋流和大氣環流的差異,兩地除了都是濱海外,估計就沒有共同點了,這樣的大背景差異,會造成氣候模式的完全不同,在同一時間出現相似天氣的概率不高,不同的溫度排列下,即使某一刻氣象條件相同,人的感覺也會不同,綜合評價起來,就會得出完全不同的印象了。
我從傷害效果來分析,北方是物理傷害,南方就是魔法傷害是么!
濕冷論者又來了,今天說廣東比蘇格蘭都體感溫度低,明天是不是要和南極比冷了?另外提醒題主,珠三角冬天濕度很低。
我是一條來自北方的狼來到南方我被凍成了一條狗
在蘇格蘭的時候,遠離家人和朋友,更冷一點應該是內由而生的吧
可以參考
wind chill index 風寒指數
原理就跟游完泳出來濕噠噠凍成狗是一毛一樣噠。。。不細說了
聽著和晶元的傳熱差不多了,有專門軟體來模擬。
考慮到人體感受的冷也就是帶走熱量的速度,道理差不多。
主要是表面風速、溫差、濕度的差異,晶元散熱是為了讓熱散得快。
這是純物理學,不是氣象學。
不是專業的,但是我覺得區別難道不是物理學上的事兒么?
水導熱率比空氣大。
所以潮濕的地方,衣服都潮了,熱量就傳導散發的快。
我居然
同珠海人(握手),我去過哈爾濱,當時出門就一件長袖一件毛衣一件羽絨服出門沒問題,在珠海這種華南地區冬天下雨簡直跟夏天一樣多(湖南江西更甚),在濕度大的空氣中和乾燥的空氣中是完全不一樣的,濕度越大導熱越快所以濕冷感覺很可怕
從氣象和地理解釋的是表象,根本是傳熱學的問題。
師太說的很對
題主,蘇格蘭那邊有北大西洋暖流,也會帶來巨大的熱量,另外,影響氣候的條件有很多,各地的氣候本身也是複雜多變的,個人的心理因素也很重要
乾冷大概是水都變成固態了吧,所以體感不到吸熱
這應該就是一個氣象問題啊
1、今天新聞報道北方春雪,南方人笑了。
南方人笑了?
為何南方人家家戶戶家譜寫著來自北方?
是因為寒冷帶來高智商大體格,漢人就是在北方長期高寒有了高智商大體格,依靠這些優勢向南替換南方未經寒冷的低智商小個頭土著的,人類近代一萬年曆史是高寒人種的擴張歷史。
中國人稍微熱點就上火,現實來說南方因為炎熱而上火更兇悍,身體虛弱腰身細小性能力差,這都是高寒人種在炎熱地區的不適應。
廣州女子們夏天奇裝異服冬天就感覺自信的多很少奇裝異服,就是因為到了寒冷天氣男人性能力有所增強,然後女人也有了些自信,而到了夏天因為炎熱男人不行了女人也沮喪遭罪!!
寒冷是寶貴的,缺乏寒冷應該哭,怎麼會笑了?
2、總有南方人說,某某東北人表現的比自己更怕冷。
那是東北人耍你罷了,故意裝出怕冷的樣子,顯示自己不是那麼窮。
寒冷總是和貧苦聯繫在一起,所謂出身貧寒么。故而的東北人總是喜歡裝出怕冷的樣子,而對方總是被騙,真以為自己比東北人耐寒呢……
當然,東北城裡人也確實有怕冷的,冬天有暖氣自然不會太冷。但請記住暖氣這玩意出現沒幾十年,而且如今華北東北廣袤農村還是沒有暖氣的多。華人都是炎黃子孫本來不該有差別,但實際上哪裡被凍的厲害哪裡的人就最高大,在中國來說黑龍江和膠東最冷,膠東南北都是海潮濕陰冷,所以他們個頭最高大。
不要吹噓南方的陰冷啊,比起膠東你那點濕潤是微不足道的。
另外就算有暖氣,東北人見過的寒冷也是駭人聽聞的,絕對超出你個南方人的想像,別真以為他比你怕冷!
3、中國人都很耐寒,可以說每個漢人都可以搞冰桶挑戰,我們從生理上極具耐寒能力,華人體脂全身密布腦袋球形五官開口小,線粒體發熱緩慢均衡干耵聹,這些都是長期高寒錘鍊而來,我們也有舉世無雙耐寒能力。
朝鮮戰場零下六十度,我們的士兵缺吃少穿卻能在最寒冷的深夜衝鋒陷陣,這就源於我們的高寒體質。珍寶島俄羅斯人以自認為天下第一的最耐寒體質制定四小時為最長潛伏時間,而中國士兵卻在零下四十度潛伏了十幾個小時打了他們個猝手不及。論耐寒漢人是地球第一,不管是俄羅斯人高加索人還是愛斯基摩人,都遠不是漢人對手。
另外你們這沒見過真正的寒冷,我在內蒙換火車,那才是11月份,突然一陣風過來。本來溫文爾雅的我雙腿瞬間長滿了雞蛋大的疙瘩,奇癢無比,我扔掉所有的東西兩手痙攣的去撓,兩條腿抓的都是血道子,可以說瞬間進入瘋癲狀態斯文不存。另外在北京郊區我碰到過零下三十度,小院子的水泥地面一夜之間竟然被凍酥了,變成麵粉狀……
4、自古有云:淮南無嚴寒,江南無寒冷……
5、寒冷帶來高大體格,南方人身材消瘦是因為缺乏寒冷,而非太冷。應該把長江以南的孩子送到膠東寒冷而又沒有暖氣的地方讀書,幾年下來就變成高大魁梧豪邁的了 。另外政府應該在長江以南的夏天降低電費,讓大家能使用空調,同時對學校應該由政府提供空調。
當然北方也應該降低供暖溫度,供暖線北移。
行了。珠海穿的少而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