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呆在家裡會感到很壓抑?


謝邀。這種感覺並不少見。

一般看來,家應該是安全與舒適的地方,但很多人卻沒有這樣的感覺。有些大學生在寒暑假時會盡量推遲回家,對他們來說回家只是完成一下任務,在情感上他們並不留戀家,甚至排斥回家。

在一定的情況下,家就是牢籠。父母嚴厲地管束孩子,設立諸多苛刻的限制;當父母爭吵或打架時,孩子是無助和害怕的;當夫妻之間關係僵化時,家是冷淡的;當遇到一個性格怪異的父親或母親時,孩子是無奈的......所有這些情況下,家帶給孩子的不是溫馨而是折磨。在心理諮詢實踐中聽說了太多家庭故事,深知家帶給孩子的傷害。

生長在不和諧家庭中的孩子,最大的願望可能是離開家。一個小女孩,每次都要玩到很晚才回家,因為她不想面對母親的責罵和家庭的冷淡。一個男孩,跟小夥伴們在一起玩耍很輕鬆,當他回家前,他會把那些可能暴露盡情玩耍的跡象盡量掩飾起來,生怕爸爸發現後的打罵。曾經有一個朋友分享說,激勵他高中奮發學習考上大學的動力並非為了榮耀或將來的成就,更多的只是為了離開那個冷漠又可怕的家。一個女孩,甚至想遠嫁他國,只要有老外願意娶她,她最大的渴望便是逃離那個情緒化且又掌控的母親。

很多人因為種種原因無法離開家,或者對家也有一絲牽掛而留在家裡。但在家時他們經常會有壓抑的感覺,所以會想出去透透氣。外出散步,去圖書館看書,徒步旅行,看一場電影,打一場遊戲,他們總要尋求獨處和喘氣的空間。工作後,這些人往往不願意在一個地方呆得太久,那種窒息的感覺是經常會被他們體驗到的。他們會隔幾年換個工作,甚至換一份職業,渴求自由對他們來說特彆強烈。

以下是一個個案的例子,摘錄自克萊因《論孤獨的感受》一文,這個例子讓我們理解到熱愛大自然與對母親敵意之間的聯繫:

這是一個並非不快樂,也沒有生病的男人,他不論在工作和關係中都相當成功。愛好大自然一直是他的重要特徵。甚至從最早的童年開始,到了戶外他就會找到撫慰和滿足。在一次會談時段中,他描述有一趟旅程中穿過丘陵地帶的愉悅,當他進入城市中卻覺得反感。
為了了解個案如何在與鄉村的關係中克服他的孤獨,我們必須追隨他某些關於童年時期和大自然的聯想。他告訴我他應該是一個快樂的嬰兒,受到母親妥善地餵養。他很快知道他對母親的健康感到擔憂,也知道他對母親相當紀律嚴明的態度感到憤恨。他覺得自己在家裡是被包圍著的,並且覺察到一種急迫的想要出門的渴求。他很早就發展出對大自然美麗的欣賞,一旦有更多的自由可以出門,這就會變成他最大的樂趣。
這個男人是一個幽閉恐懼症患者,他有一種想要出門的強迫性需要。他的幽閉恐懼有兩個主要來源:一是害怕被母親幽禁的恐懼;二是被怨恨的內在客體所包圍的恐懼。他逃往大自然是對這兩種恐懼的防禦。與家和母親的關聯讓他覺得孤獨,這種孤獨的感受,正是他對城市反感的根源。大自然所帶來的自由和享受不只是愉悅的一個來源,也是對從未完全消失之根本孤獨的反制。

所有那些被宣揚的東西,往往都是試圖掩飾其反面的防禦。文化中對家是如此的重視與美化,有可能是在掩蓋家庭的種種不幸。人們都期望家和萬事興,但現實並不那麼美好,家庭塑造出了諸多悲劇。快過年了,很多人期待回家後過上一個祥和的春節,但你知道嗎,對於一些家庭來說,這個時節恰恰是矛盾集中暴發的焦點......戰爭又快開始了嗎?


有人向你強行輸入思想,有人向你強行輸入食物,有人不聽你的理由強行否定你的作為,有人抱著做公務員的鐵思想諷刺你的一切激情。而這一切都是以愛的名義,礙於宗法與禮儀,你不得辯解,壓抑至極。


所謂中國人心目中的家,誠應該是一個溫暖的港灣。
自古以來多少人嚮往三代同堂,其樂融融,老有所依,幼有所養。
然而現代中國人道德低下,素質堪憂。
一把撕開了中國人的遮羞布。
要我說,有人的地方便有矛盾,家庭便是由人構成的,家庭里有矛盾,那當然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古代中國人為了家庭的和睦是如何處理這些矛盾的呢?
對於長者,要尊敬、要謙讓、人家活了那麼久,人生經驗豐富,作為一家之長,什麼都應該聽他的,哪怕這個長者是個老混蛋,頑固派,所謂的經驗早就過時。
對於幼者,要愛護、要禮讓,哪怕這個幼者是個熊孩子。
這就是古代中國對於家庭矛盾的調和方式,忍字當頭,這樣的家庭表面上看著風平浪靜,其實波濤暗涌。
多少農村傳統家庭老家長死了以後兩兄弟為了分家產打得不可開交的,我見的多了。請問這樣的家庭誰想要,大甩賣。
現代中國人素質越來越低了,耐心越來越差了,越來越不能忍了。
家裡的老頑固,不忍,說什麼人經驗,早就過時了。
「孩子啊,畢業了就要考公務員啊,跟著國家走,准沒錯,當年毛主席還在的時候啊。。。」呵呵噠。
家裡的熊孩子,不忍,毀我手辦,砸我電腦,臨走的時候還想帶走男朋友送的洋娃娃?呵呵噠。
這還只是旁系親屬的矛盾,大不了咱們以後老死不相往來,矛盾有就有唄,以後別有交集。
可是啊!年輕的中國人,你還是逃不開直系親屬的矛盾啊,這可是生你養你的人啊!有點耐心行不行?
不行!
中國家庭為了解決家庭矛盾,選擇了最簡單粗暴的辦法。
壓抑人性!
中國人的父母感恩論我也是無力吐槽,簡直就是封建家長制的遺毒,居然直到現在,就算是在知乎上,還是有人拿出來講。整個人都嗶了狗了。
我再一次重複我的觀點,愛你的父母,和稱職的父母是兩個概念!
我只要一講親子問題,回復里總有那麼幾個人說:「天底下沒有哪個父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的啊。」
這邏輯,簡直是醉了。
我就統一問問你們了。
請問,打胎的是不是母親?
請問,虐待孩子的是不是父母?
請問,強姦女兒的新聞,你們不是沒看過吧?
請問,為了幾萬塊錢把自己生的女娃賣掉的是不是親生父母!
這個時候,我臆想當中的反駁應該來了。
「這些情況是存在,但這只是極少數啊,絕大多數天底下的父母沒有不愛自己的孩子的啊。」
你們看,我臆想當中的這些聖母還真是講不聽。
是,這樣極端的情況確實是極少數,否則也不會上新聞了。
但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簡單粗暴的情況卻絕對不是極少數,而且廣泛存在。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吧,也是我最喜歡吐槽的例子。
早戀這件小事,大家都懂吧,大家都是過來人。
父母為了防止你早戀無所不用其極,這個時候大家都會心一笑。青春期還確實經歷了這麼一段,啊!這就是青春啊!這就是美好的回憶啊!
其實如果不提的話,大家都沒發現哪裡不對,是不是這樣。因為全中國都是這麼過來的。
那麼普遍存在的就是有道理的嗎?
早戀?中國人真是博大精深,發明了早戀這個詞,十八歲前的青春懵懂要堅決禁止。
在這裡,我要豁出我的友善度破口大罵。
這個世界上有早戀這種事么?
青春期對異性產生興趣這叫早?
早你妹。
這!叫!自!然!規!律!
這麼反人類的事在中國普遍發生,真是空前絕後,可以載入歷史史冊。
不知道我說的夠不夠明白了。
大家都習以為常的事情,其實是錯的!
所以家就應該是溫暖的嗎?
在家裡就應該開心快樂而不是壓抑嗎?
大家都應該喜歡回家才是政治正確嗎?
麻煩走點心,好好的,運用聰明的大腦考慮一下。
家庭不溫暖很正常好吧。
中國有相當數量家庭,明明兩口子合不來,可就是不離婚。
當然了,受到歷史條件的制約,這種情況大家其實也都能理解,那個年代嘛,離婚這種事,多丟人啊。
可是吧,你們不離婚,還給出一個理由:「我們這都是為了孩子啊。」別這麼不要臉好么?
孩子招你們惹你們了,真要為了孩子,請你們離婚好嗎?一個貌合神離家庭是不會有溫暖的,親。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普遍會出現心理問題。其情況也不比單親家庭的孩子好多少。
再說什麼吵吵鬧鬧可還是過完了一輩子,就更不要臉了。
對了,談到這裡,插個題外話,也是我特別想吐槽的一個點。
就是某些人在看到建國初期的離婚數據,再對比當下的離婚數據,結果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離婚率在這麼些年裡蹭蹭地往上漲,於是得出結論。中國人沒有以前純潔了,中國人的婚姻沒有以前牢固了,中國人的婚姻沒有以前幸福了。
對於這種人,我只想對他們說,請你思考問題的時候帶上腦子好嗎?離婚率高是因為婚姻不幸福嗎?恰恰相反,我認為這是婚姻幸福的表現。
曾幾何時,中國女性處於弱勢,家裡的男人連前戲都不會,就把自己當生育工具,還老喜歡出去嫖娼,自己敢怒不敢言,要離婚?別想了,會被街坊們戳脊梁骨的,離過婚的女人,怎麼能嫁的出去。
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離婚率低是很正常的好嗎?那個時候有多少女人都是被自己家的漢子拽著頭髮打的半死可還是堅決不離婚的。
請問這樣的婚姻幸福你要啊?
請問這樣的家庭能不壓抑么?
現代的女性腰杆子硬了,男人不喜歡就換,離婚什麼的,簽字搞定。這才是幸福好嗎?這才是做自己好嗎?
好吧,回到正題,所以其實大家讀到這裡應該都懂了,家庭不溫暖,是很正常的事,並不奇怪,對嗎?
有了這個前提,那麼一個並不溫暖的家庭,我為什麼要喜歡回去呢?我為什麼不可以覺得壓抑呢?
明明知道前面有坨屎,我為什麼還要去找屎吃?
明明知道回家會挨罵,我為什麼還要喜歡回家找罵?
明明知道父母不和睦,我為什麼還要喜歡回家看他們演感情大戲?
明明知道父母吵著要鬧離婚,我為什麼還要喜歡回家聽他們說,都是為了你啊。
誰也不是被虐狂。
趨利避害是生物的本能,人都會本能地逃避冰冷的家庭。
這並不可恥!
沒必要再糾結我為什麼不喜歡回家,沒必要糾結為什麼在家會感到壓抑,以及這樣對不對這種問題。
特別沒意思,因為你被傳統觀念洗腦了好嗎?覺得自己不喜歡回家就是不孝子,在家裡感到壓抑就是反人類,就是沒有一點人情味。
你沒錯!你只是跟著自己的心在走,你只是知道這個家並不溫暖,你只是知道你自己並不快樂。
那些該死的旁觀者,那些勸你回家的腰也不疼的聖母,那些覺得在家裡不該感到壓抑的道德家,他們並不能對你感同身受,並不能理解你所處於的環境,並不能體會你的痛苦。他們只是被洗腦者,沒有自己的思想,只是固執的認為,人,在家就應該是溫暖的。
根本沒有這回事好嗎?
所以現在,請卸下心理包袱,跟我一起大聲對這個世界說:「去你的!老子不陪你玩了!老子就是壓抑!」


更新一下答案
這道題是挺久之前答的。現在成功考上公務員,面試第一。為的是證明一下自己的能力。自此之後,家裡也不再那麼多管我。自己也覺得挺欣慰。人生路還長,工作還得努力。為的就是一步一步讓他們同意由我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人生。
所以也祝大家一樣成功。

--------------
手機碼字非常亂。
從小到大,家裡管的嚴。 想買手機,不行,認真學習。想買電腦,不行,認真學習。想出去玩,不行,認真學習。 所以長大之後,我也習慣了。長大了之後,家裡也許不再那麼嚴得去管我,可是我已經懶得去提出想要什麼。我也寧願待在家裡。每天早上睡醒就呆到晚上。朋友叫我出去我也推掉。 問我不想出去玩?在家不想。回學校就想。因為懶得去說想幹嘛幹嘛了,費事等下他們說多。 好像高考後考上大學,選專業的時候。家裡說選什麼你決定吧。我看來看去,那時候沒什麼了解,就說那國際貿易吧,雖然不夠精,但是就業範圍寬。我家裡說,畢業難不成做小員工?我竟無言以對,說那你說做什麼。會計吧,我說,會計畢業出來就不是小會計了?現在大四了,在說未來打算。我說我想從事互聯網方面的工作,想留在大城市。家裡說,去那些私人公司有什麼用。多管齊下,去申請出國留學,然後去投簡歷找工作,然後去考公務員。我不想出國,想留在國內。所以我努力考公務員,國考差了一點點,正在努力省考。我跟他們說想做什麼工作,他們都說不好,我的解釋永遠是錯的。

所以每次回家我都懶得說話,我都寧願在房間看書上網。我都寧願不回家,我喜歡呆在學校跟朋友說話跟朋友玩。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而勵」,本人誠意分享獨家成長經驗、職場感悟,互聯網從業經驗,篇篇走心,篇篇深度,願年輕的你不再那麼迷茫。
——————————————————————————

因為,我曾經用盡全力重新塑造的自己,不想被他們擊垮。
因為,他們從未要我做自己,他們只想讓我聽他們的話。
--------------
現在每年工作很忙,在家時間也不多,但每逢在家父母必會有兩天一次的爭吵。
從小就是是如此。
爸爸不聞不問摔門睡了覺,媽媽暴跳如雷,要麼開始數落我不管他,要麼拉我站隊一起罵爸爸,我的反應也是從小時候的哭著沉默到長大了的咬牙面無表情。
媽媽性格強勢而暴躁,生氣起來口不擇言,但爸爸也有常做錯事。家不像個家的樣子,是戰場。
自有記憶起父母就經常吵架鬧離婚,但一直沒離成。用媽媽的話說是因為我才沒離。


這麼多年我從來都不知道誰對誰錯,而且習慣性臆想來自世界的惡意和極度的悲觀,從不願相信善良和愛,對周圍的所有人充滿不信任和敵意,甚至常常會鬼使神差使用父母的方式思考、或者攻擊。
尤其跟家庭和諧的朋友相比會有很明顯的自卑,發自內心的自卑,他們似乎因為和諧的家庭在各方面表現的平和而完美。而我卻千瘡百孔。
作為女兒我也根本無法選擇逃離父母,他們是我最親近的人,也是我終身的枷鎖。

大學的時候,媽媽打電話要我放棄考試回家去料理家事,或者說是跟她一起加入戰爭。
那個以淚洗面的夜我忽然幡然醒悟。
我無法選擇父母家庭,但我至少能選擇自己是否去做改變。

我拚命廣交朋友,磕磕絆絆中發現了朋友的珍貴與感動,遇到了想結交一輩子的朋友。
我拚命泡圖書館,發現家之外的世界有那麼多偉大和美好。其中一人一宇宙是我最大的感悟,再也不會斷章取義地看人看事看世界,這讓我想通了很多人、很多事,我不會再習慣性地對世界充滿敵意,也漸漸開始悅納曾經的自己。這宇宙萬物蒼生的浩瀚和美好,讓我發自內心感動。
我也拚命實踐發現了自己的很多優點。做過高官家庭的家教,小孩子非常難纏但是也算拿下了;創業公司實習生,一分錢不拿單純為了體驗創業初期的艱難與痛快;當社團主席,跟著一群人做純粹的公益。實踐讓我漸漸發現原來自己性格也有優點:堅韌,耐性,還有越來越強的自控力。

大學畢業,父母執意讓我回家考公務員,待在他們身邊,按部就班相親嫁人生孩子帶孩子,繼續站隊,繼續戰爭。
用他們的話說,叫:「養你就是為了我們老了有人照顧。」我知道他們也許是對我好,但我不明白為什麼我是那麼痛苦。
這次我選擇抗爭。
--------------
如今已經離開家工作幾年,心境也漸漸平和謙卑。為了彌補內心的愧疚每月定時往家裡寄東西寄錢,每晚都和媽媽聊天哪怕是被罵幾句。

但我似乎漸漸不屬於他們了,我慢慢的跳出了一個看不見的軀殼。
我在歸還我自己,或者說,歸還給這個宇宙。
也許可能還是會在某個午夜夢回的被莫名其妙的悲傷和自卑擊潰。

你問為什麼待在家會感到壓抑?
因為我已經不屬於這個家了。
我不再是那個逆來順受,習慣沉默的小女孩了。
可能跟父母朝夕相處的緣分,就在我們的價值觀完全背離的一刻漸漸消散。

而且,我從不奢求他們的原諒。


大學四年,我常常是最晚回家的(雖然平常也溜回去……)。之前沒覺得有什麼,現在反思與總結起來,關於或許存在的壓抑,可能有以下幾大原因:

一、家庭關係。

我知道我愛我的家人,他們也愛我。小時候,即使是吵架,他們為了不讓我發現,也會熬到半夜吵。長大以後,他們覺得我該懂事些了,便不避諱他們之間的矛盾,甚至也向我抱怨對方的缺點。我很討厭這樣的感覺——他們之間的隔閡無法修補,我不想知道任何這些。這是情感上隱藏的壓抑。

鄙認為,父母之間和諧的關係是整個家庭幸福的根源。

嗯,我在外是個逗比(′-ι_-`),但在家的我是個自私而怯弱不敢面對嚴肅問題的軟餅。

二、長輩關係

遇到善解人意有遠見的長輩當然是很開心的。但往往七大姑八大姨等等最愛串門子的不是這樣。

小時候問成績,比身高,也只是如此。長大了,聊的永遠是她們喜歡的不用經大腦的話題,問的是你自認屬於隱私不願接腔的問題,還希望你勤勞懂事端茶送水做好鞍前馬後。噢,對了,還得照顧他家的熊孫子~(# ` n′ )~

三、小圈子躲不掉的局促

沒有那麼多說走就走的朋友,沒有那麼多的美食,沒有一家十分鐘就能到的健身房,沒有人和你有更多的話題……

因為生活的太近,我們的思念輕易的被抱怨與不習慣打折;因為曾離的太遠,我們的感情被拖得細長細長……

很多時候都很局促——這一切都太熟悉,又有點疏離。而且,這裡沒有太多的新事物,沒有好奇,只能怯怯的護住所有美好的回憶。

四、安於現狀的失落

這是我的導師~師母~說的: 「你們回家獃獃差不多就回來吧,在家呆久了也會心慌。啥也幹不了,而別人都在努力、都在進步。」

我們都是年輕人,一周就能把幾本專業書背熟,兩三天就能上手一門軟體,一日就能讀完多篇論文,四小時就能出一份圖紙(結課季( /) V ( ) ~)

而回家,就是拎著安慰性的幾本書,一月出不了半張圖——而且就像吸食鴉片一樣愈來愈習慣什麼也不做,儘管自責感可能還在(′??`*)ノ。

綜上,努力逗比改變生活,調動氛圍,保持平和,提高自制力。然後——趕緊滾回成長區迎接進步~~

讓壓抑成為動力,去探索更多奇怪的東西吧(??? )~


說不到一塊。想不到一塊兒。邏輯不在一層面。

卻要生活在一塊兒。甚至干涉你的生活。


謝個喵吧……

呆在家裡會感覺壓抑的可能有很多,不詳細描述的話誰知道你屬於哪一款呢?
也許誠如以上某樓里說的,因為家裡的房屋結構和位置,空氣流通和光照欠缺;
或者如某樓所說因為你暫時脫離了有同學朋友相伴的生活狀態,一個人太孤單;
也可能因為你在家裡被父母家人管頭管腳管太多,所以整個人無所適從很壓抑;
還可能因為一下子沒有了必須要做的事情不知道要做什麼所以覺得心裡空落落……

總之,如果真心來詢問求助的話,麻煩題主你補充一下你的具體情況好嗎?


從前大腦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是它們駕馭著人類祖先在動物界中並不強壯的身體走出非洲,走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為了生存,人類每天平均大約要行走20公里。甚至有學者認為人類之所以進化得到比其他動物更聰明的大腦,就是因為人類在不停的運動、行走中不斷地解決問題。人類雖不健壯也不夠速度,但人類可以稱得上最有耐力的動物,可以不停地奔跑,要知道有學說認為人類曾經是靠著不停奔跑使得獵物精疲力竭而獲得食物的。


運動對大腦的好處非常明顯,它使得更多新鮮血液攜帶著大量氧氣通過大腦,給大腦豐富的滋養。同時運動可以刺激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促進大腦神經元的生長。


所以現在你知道「宅」人的生活意味著什麼嗎?腦細胞是否會因為「幽閉恐懼症」鬱悶地消沉下去?


~文字出處《果殼網》某篇科研文章。


歡迎關注我對抑鬱的回答,共同抗擊抑鬱。


如果人是車,家就是加油站。

不能給你加油,換句話說,帶給你的負能量大於正能量的加油站,並不是真正的家。

有的加油站只能容得下一個人,有的加油站或許裝修老式,但不妨礙品質較純的汽油源源不斷的流入你的油箱。

你確定那所佔地廣闊,裝修豪華,但卻沒有一滴凈油的油站。

也叫家么?

你能夠想像一個車跑沒了油,推車走了十幾公里精疲力竭的司機遠遠看到一座燈火通明的加油站,插進油管卻發現沒剩一滴油的心情嗎?


多數人只會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批判,這個孩子不孝,那個孩子非常不孝。

當你車裡僅有的幾升油也被一個稱為「家」的連鎖加油站榨乾之後。

家,你還敢回么?


題主你的問題我非常願意嘗試回答一下。
首先說一下我的家庭背景,小縣城,父母工薪階層,就是在事業單位有著普通的又不擔心下崗工作,但是,沒多少錢,也不是單位重要職位,他們的文化程度是高中及大專。我是獨生子女。
在家裡面,感到非常壓抑,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孩子的否定:因為高考成績不理想,無論我在學校做出怎樣的努力,做出怎樣的成績,他們都好像看不見,沒有讚揚。我每次回家,我媽都要求我打開人人網,因為她要看我的同學,同時也是她同單位同事的孩子,在985學校做些什麼,在國外高校做些什麼,要看他們發出的漂亮的風景照和生活照,嘴裡還會嘖嘖稱讚。平時會有意無意提到別人家孩子,不斷重複別人父母口中的孩子做了什麼怎麼樣,當你表達反感的時候,他們會說:我就說一下怎麼了?我TM真是無言以對。。。
2、對孩子意見的不重視:譬如我提出什麼意見,基本上不會採納,經常會回一句:你把你自己管好就行了。發生爭執的時候常講的一句話:你現在吃老子的喝老子的,我看你以後有什麼大出息。
3、強行對孩子進行規劃和指導:不會和你多說什麼,基本上是命令的口氣,沒得商量:你要怎樣怎樣,我們都是為你好,怎麼這麼不聽話。舉個例子:什麼樣的宴席都要帶上我,不為別的,省錢吃頓好的,問題是我超煩這種活動,要一圈一圈敬酒聽素不相識的三四十歲的叔叔吹牛逼,你不去的話就說你不懂事,你去了不敬酒不陪笑臉繼續說你不懂事……還有,不考上研究生不許談戀愛……
4、父母經常吵架,家庭關係不和諧:事實上從小到大,就是在陰影裡面長大的。兩人性格都很暴躁,聽不進去別人意見,動手也是常事。
5、對金錢控制地厲害:這個沒有辦法,家裡條件就是這樣……呆在家裡,更不可能給一分錢……還怎麼出去交朋友……
6、沒有辦法對孩子的未來提供助攻:在對你提出很多要求的前提下,其實自己卻沒有足夠的閱歷和經驗對你進行指導。例如:要求你考研究生,卻告訴你只要研究生學歷就好,什麼學校和專業無所謂,因為聽起來很有面子……我尼瑪……
7、和孩子沒有共同的興趣愛好也不注意溝通:微博?知乎?QQ?不好意思,家裡通個網也是最近的事,為啥不通網?網癮多可怕啊,你還沒考上研究生呢!


叨逼叨逼說了很多,我知道知乎上的網友層次很高,希望留言有回復有交流。說真的,呆在家裡面,自己會變得戾氣很重。回到學校就好了,人就會變得開心很多。從另一方面講,女朋友教會我很多,她很迷戀她的家,說她爸媽從來不會在她面前吵架什麼的……我聽了就特別羨慕……她說我以前看起來性格怪怪的,現在好多了,我想是她的功勞。

回答本問題,就是想說一下自己的感受。題主提的問題比較大,我肯定無法回答好,但是願意和知友分享自己的經歷,吐槽完舒服多了。還有,我從本質上還是對父母很尊敬的,他們勤儉持家,艱苦樸素,都是很好的品質,我也很感激養育之恩。

只是有時候會想:我對我的孩子,一定會溫柔。


負能量集中,慎點:
1.在我抑鬱症來臨的時候,我想自殺。很多人會勸我:
」你有考慮過你的父母嗎?「
可是,父母在生我時有考慮過我的感受嗎,他們有問過我願意來到這個世界嗎?
對,這就是我當時心裡的想法,但我沒有說出來,我怕一句話噎死勸我的人。
2.絕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慶祝自己的生日,但有些人喜歡說:
「在你過生日的時候不要忘記,這是你母親的受難日」
丫丫個呸,呵呵噠。
在出生前孩子處在子宮裡,羊水包裹著身體,臍帶聯結著你和母親,為你提供養分,這是一個安全舒適溫暖的環境,但有一天悲慘的事情降臨了,你通過狹窄的陰道來到這個世上,你恐懼的大聲哭泣,對絕大部分人來說,沒有會比這更恐怖的事情了,但好在,這段恐怖的記憶我們都已經忘卻了。
生日,不止是你母親的受難日,更是你的。對父母來說,你出生的那一刻至少給他們帶來了歡樂和希望,但對你,那只是一個災難。
所以,慶祝生日吧,慶祝你還活著,慶祝母子平安。
3.我有一個朋友,女孩,善良,漂亮,溫柔。但她的父親不是個稱職的父親,從她記事起,父親每天酗酒,一喝醉就罵人、胡鬧,基本上沒賺過錢,全靠母親辛苦打工養活這個家。
這個女孩曾經怨恨過她的父親,怨恨過父親的不務正業,怨恨父親沒有給她和母親帶來更好的生活,但,那只是曾經。現在她不再怨恨,她想盡自己所能去幫助父親,幫助這個家,幫助父親戒酒,幫助這個家。
都說父母對子女的愛偉大,但子女對父母的愛就不值得稱頌嗎?
4.又是我一個朋友的故事,父母離異,從小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父母沒管過他,連高中都沒有畢業就停學了。直到他長大成人,母親才開始關愛她,但缺失的母愛真的能找回嗎?
5.你的故事。你很普通,在家的時候父母總是向你灌輸「你瞧別人家那誰那誰多優秀,你再看看你……」
青春期開始,你喜歡某某人,很幸運的,那個人也喜歡你,一段很簡單的愛情似乎要開始了,但父母發現了某某寫給你的情書,於是又開始balabala「一切要以學習為重,不許早戀「
高考完,你想報某某學校某某專業,父母又說,某某學校離家那麼遠,不許去;某某專業就業率不好,不許報
該工作了,你想留在大城市,父母又說」回家考公務員,在外面不靠譜「
……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以愛之名。
6.有一天我在街上走著,發現路邊的圍牆上畫著」二十四孝「的宣傳畫,真可怕,這都二十一世紀了,還在宣揚這種變態的高道德水準,華夏文化的糟粕還在流傳。
7.父母撫育我們成長,為我們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同樣,我們的成長也為父母帶去了無數歡樂,帶去了幸福和驕傲,因為愛從來都是雙向的。
8.我們長大成人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但父母依舊無時不刻出現在我們的生活里,時不時的提出忠告,因為他們堅信」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知道,父母會犯錯,所以我們會排斥父母強加給我們的觀點,此時,家庭矛盾很可能會產生,哦,你長大了、懂事了,不會再頂撞父母了,所以你把一切不滿都壓抑到自己內心中,此時此刻,你會不會想到」在家真難受「、」在家好壓抑「?
9.建議來了:說「在家很壓抑」的家一般指的是我們的原生家庭,既父母的家,說「在家很壓抑」的,一般是依舊在上學的學生或者工作之後暫時和父母同住的職場新人放假時。
第一,既然在家很壓抑,自己的父母又很難去改變,最簡單的做法是減少在家時間。白天去找朋友聚會,去看電影、去逛街。這些浪費錢?沒關係,你可以去圖書館看書,可以去體育場鍛煉,總之,減少在家時間就行了,這樣可以減少和父母發生矛盾的概率。
第二,在家時盡量不要太懶,在父母命令你之前做一些家務,畢竟這裡還是你的家,而且你都可以刷知乎了,那我可以就推斷你是生活可以自理的年輕人。
第三,努力建立起屬於你自己的家,很可能這個小家家庭成員只有你一個人,但沒有關係,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好處不是嗎?
威廉敬上


特有同感,特想自由,雖然我不能否認家長是愛我的。如果我和同學同事出去玩,回家必然被問去哪幹嘛說了些啥,出門穿啥衣服,坐啥車都有要求。自我感覺只有抽煙和愛女人可能是不太能被接受的,但是實際上心情不爽喝瓶啤酒,熬夜太困來杯咖啡,天氣太熱喝個可樂,突然想去健身房,這些都被禁止,只能偷偷地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小時候不被允許問為什麼也不允許自己做選擇,突然一天長大了,告訴我該有自己的思想了,但我已然成為了廢物。於是家長開始讓我自己做選擇,可是當我好不容易有勇氣說出自己的觀點時,又是被全盤否認。於是,我漸漸地不想交流不想面對,生怕自己的一句話或一個表情讓他們不滿意。所以一直在努力變得獨立,只是為了有作為一個人活在這個世上的尊嚴和自由。


我也是很不喜歡回家。我寧願一個人待著也不喜歡回家。
第一,我覺得回家很不自由。父母管束太多,問的太多。很多時候自己做什麼是沒有什麼理由。但是父母會一直追問下去。所以現在回答父母的問題都不是自己真實的,而是一個迅速終止提問的答案。
第二,回家待著很無聊,嗯,確實很無聊。雖然在家可以有人做飯吃。但是現在大了,家的飯菜並沒有對自己產生很大的感觸。自己又是對吃的很隨意。所以,有時候我遇到一些很想家很戀家的女生,我會問她們為什麼的時候。她們的回答很多都是,回家有媽媽做的飯菜和在家會很舒服。但是我完全沒有這樣的感覺。然後我就會對我自己產生了一個懷疑,為什麼我會不喜歡待家裡。不喜歡家裡的很多東西。
第三,我覺得最大的一個原因還是和家裡從小缺乏了溝通和父母對自己的不理解和強烈的控制,使自己產生了逃離家的慾望。不想和父母待著,待著很彆扭。遠不如和同學同事一起有說有笑那麼愉快。


沒有問題描述,不知題主所說的壓抑究竟是什麼原因。就結合個人經歷談談感想。

我有和題主同樣的感覺。小的時候我們對家總有一種依戀的感情,其實多是依戀家能給我們的庇護,能給我們帶來的衣食無憂的便利,而不是對父母本身的親情之愛(試問誰能像父母愛我們一樣愛他們)。而成年之後,我們可以獨立,不再需要那些無微不至的庇護,反而回到家之後需要對父母盡贍養的義務了。享受變成負擔,難免會有些抱怨,甚至不想回家。

然而對父母來說,我們卻永遠是那個處處需要照料的小孩子。難免有時叨叨幾句,管東管西,殊不知在已經成年的我們看來就是限制了我們的自由。同時他們心裡又覺得我們已經長大,應該做更多的家務,更有自制力等等。所以在提供我們便利的同時又抱怨我們坐享其成,導致了我們做什麼他們都不滿意的矛盾心態。

其實這應該是父母和孩子都沒有適應孩子長大這一事實的問題。作為孩子,我們可以在父母面前表現出更成熟的一面,從而逐漸打消他們對孩子橫加約束的習慣。比如在父母對自己指手畫腳的時候,不要面紅耳赤的和父母爭論,或者摔門尥蹶子,(這不是獨立,這是逆反)而應該理智的向父母表明這件事我自己能搞定,父母不用操心,從而漸漸勸退父母的嘮叨。

另一種可能是源於夫妻爭吵。我的爸爸媽媽從我很小時就經常吵架,這是我從小最怕的事情。雖然父母吵架並不是因為孩子,但是孩子本來滿心歡喜的帶著一肚子學校里的開心事準備跟爸媽說,一回家就面對兩人的唇槍舌劍,怒火冰霜,心裡必然是不開心的。而且小孩子同感心很強,對別人的痛苦總是感同身受。小時每次我媽媽一哭我也會跟著掉眼淚,雖然並不明白原因(這樣說感覺自己好悲慘)後來長大一些就總是想在爸媽的爭吵中當和事佬,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讓這場戰爭縮短一點。有時候是奏效的,不過大多數時候沒什麼效果反而自己挨一頓罵,就感覺自己特別受傷。現在面對這種問題依然會不遺餘力的雙方開導,不過心態已經好多了。本身人的情緒就難以控制,發泄出來才是健康的。作為孩子,要盡量保持自己心態的健康,不要被別人的爭吵而壞了心情,也不用每天可憐巴巴的想:為什麼我就沒有一個幸福的家庭π_π。既來之則安之,有個暴脾氣的爸媽誰都沒有辦法╮(╯_╰)╭

還有一種可能是父母性格原因。就像我們生活中總會遇到幾個特別難處的人,脾氣暴,小心眼,滿滿的負能量。這樣的人我們可以選擇避而遠之,但如果父母就是這樣的人的話豈不是一輩子都心裡窩火嗎?啊哈哈,同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我們不能因為父母沒有我們要求的陽光開朗就與他們斷絕關係。但是沒有人是一無是處的,你的父母一定是有優點的。而且就算是缺點你也可以把它轉化成你促進你成長的優點。比如,你的父母特別愛諷刺挖苦你,那麼你就可以趁機練就臉皮超厚內心強大的技能。如果你的父母都是脾氣暴虐一點就著的主,那麼你就可以成為溫柔如水善解人意的暖心小棉襖(我真的不是在誇自己呦(≧▽≦)試想一下,如果你的父母是你見過的最難相處的人,那連你父母你都能處好,還有什麼樣的朋友你不能交呢(多好的練習材料~)況且,就算父母看起來對你再怎麼不好,他們也是愛你的,動力一定是為你好的。(喪心病狂的父母真的太少太少,相信題主的父母不是這種人啦~而且,只是壓抑,並不是虐待不是嗎?)

當然,如果有其他原因,比如兄弟姐妹什麼的,我就沒有經驗啦~不過還是祝題主能夠練就一顆強大的內心,不會輕易的被周圍人的情緒和氛圍所感染,而且能夠把自己的快樂和陽光感染給大家~

大家一起努力~最後提前祝新年快樂!


因為有人BB


一個人待在宿舍雖然不是在家裡,但是應該也差不多。

我們學校已經放假,但是因為我要統計成績並且順便找找兼職,所以舍友都走了只有我一個人留下來。

如果我不靠打機或者工作來打發時間,然後一個人待在宿舍,我會很悶,我會覺得燈光不夠亮,我會覺得窗戶不夠大,我會覺得太安靜了然後被壓垮,我會覺得世界那麼大,為什麼好像都跟我沒關係?

這是為什麼呢?我想,這是因為我們都是渴望被這個「世界」需要的,不管我們多麼特立獨行,不管我們平時內心是多麼的強大以致我們完全不在乎別人在想什麼,我們都渴望有個人,或者別的什麼——可能是舍友,戀人,家人,喵~甚至是我們自己都不熟悉的自己——理解自己——就算"那個人"他一句話也不說。


因為你太懂事了。
人啊,年少輕狂的時候,天不怕地不怕,各種忤逆反叛,也顧不上別人的感受,那時候自己就是自己的太陽,做錯了事心裡也少有愧疚,一味地通過怒火散發過多的荷爾蒙。
然後,你上了大學(出了社會),你長大了,知道這世事各種不如意,經常處於舉目無親的狀況想一朵扁舟孤獨地在暴風雨中掙扎又晃蕩。你自己掌著鉈,劃著槳,你突然就明白了些許大人的無奈,突然就開始厭憎起當年的自己,那樣不懂事,卻那樣的幸福。
然後你在某一時刻歸了港,你心裡很幸福,終於又躲進了父母的羽翼,不用時時刻刻戒備著風浪。
可是,當父母問起你的航程時,你猶豫了,你沉默了,你寂靜了,他們很失望:「你跟以前不一樣了……」
你懂事了,不想親人擔憂你在外的辛苦,你應該很開心,哪怕你不成功你也要開心,你告訴自己只有這樣才不讓父母擔心。所以你歸了港你還是壓抑,還得為「你跟以前不一樣了」而傷心,長大那樣痛苦,成熟不是好事,心地越是細膩越是沉重。
你可以忍受漂泊在外遠離家人的苦,卻害怕返鄉歸家情不如昔的痛。
近鄉情更怯,歸家意難抒。


我是一名不大的大學生,以前高中的時候家裡管的很嚴,所以我一般寒暑假都會去上補習班,要麼就在家看書寫作業,差不多一天就這樣有規律的過去了,很少出去跟朋友玩耍,但那個時候呆在家中卻從來沒有壓抑的感覺。(注意力被學業分散了所以才沒有壓抑的感覺的吧~)
後來,我去了外地的一所大學,每次寒暑假回來,我仍然像高中時候那樣,呆在家裡,很少跟朋友出去玩耍,再加上大學沒有作業,天天呆在家中不與更多的人接觸那種無聊透頂壓抑的感覺真是彷彿要把自己逼瘋了一樣。我的理智告訴我要走出家門,要去接觸外面的世界,可是當時的我卻找各種理由推脫躲避,(感覺在家呆久了人會變得懦弱愛逃避,甚至在跟人交往方面都會受到影響)於是就在那時我就想要改變這種局面了,不幸的是我卻用錯了方法 沒錯,我迷上了社交網路(社交網路有利有弊,一定要權衡好啊權衡好!!)
大家其實都應該知道那麼一種人,就是在網路上面特別開放幽默機智搞笑,可是到了現實生活中卻截然相反。是的,去年的我就是這隻來自網路星球的人。當時我就在心裡想啊:是啊,我這也算是在跟人打交道吧,只不過方式不一樣而已。(過程那些不想說了,反正結局是我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礙,勇敢的走出來了,今年放寒假我主動約了以前的好朋友跟她們出來見面,把我的開心與苦悶全都share了出來,感覺特別舒暢,整個人都回歸正能量了,那種壓抑的感覺也沒了)
寫了好多也刪了好多,真的看到這個標題我真是有感而發啊!怎麼說呢,其實我是一個喜歡跟人打交道的人,可能是以前高中時候的那種不恰當的家教把我的這種性格給壓抑住了,所以冷不丁的到了大學,要開始學會自己去維持朋友圈,靠自己去接觸更多的人了,一時半會還沒辦法適應過來吧,不過很正常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去調節,找找生活中的樂趣,反正我就覺得能夠傷害自己拯救自己的人只有自己。你的內心力量有多強大,意願有多強大,你就會變得有多強大!加油!


雖然家裡連條狗都沒,還是喜歡自個宅著。


推薦閱讀:

TAG:人際交往 | | 溝通 | 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