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公司的招股書描述或信息令人印象深刻?
單說招股書內容的話,我認為光線傳媒的招股書寫得非常細緻、認真。
招股書業務技術部分的篇幅通常是60-80頁,但是光線傳媒這部分寫了整整150頁,沒有廢話空話。舉個例子,光線傳媒的業務有好幾個類別,其中演藝活動這一類大概占公司收入的10%,是相對次要的業務。演藝活動中,又有大大小小很多個活動品牌,蒙牛酸酸乳巡迴演唱會在其中排名第十位。光線傳媒招股書在介紹這個活動時,詳細披露了公安、消防、城管的協調,藝人接待和差旅,票封、門票、工作證的製作和印刷,以及場館內外宣傳工作的分工。
這樣細緻的介紹遠遠超出了證監會的要求,絕大多數投資人實際上也不會關心這樣的細節,我只能理解為他們確實寫得太認真了。這樣的招股書是比較讓人敬佩的。
這個問題是個好問題,讀招股書是IPO律師和某些公司律師的看家本領。@Raymond Wang 大律邀我作答,我就來說幾句。不過老王我看你自己沒答啊,你也別謙虛哦。
招股書,國內是投行做的。我朝的披露特色是不僅招股書本身,還有律師工作報告、投行工作報告,乃至反饋意見都披露。我愛用巨潮網:巨潮資訊網-多層次資本市場信息披露平台 基本上信息都有了。自己覺得,國內招股書主文成套路,參考價值不是特別高。反而律師工作報告和反饋意見是寶藏,證監會發審委某一階段的意見傾向和主要關注點都在裡面。
國內通過讀招股書,研判發審委的思想已經很系統了。投行、律師很多人都在做這方面的整理工作。投行方面推薦投行小兵的博客投行小兵_新浪博客 ,以及他的兩本書:企業上市解決之道/投行小兵 和企業上市解決之道2:案例延伸與對策分析/投行小兵;律師方面張艷偉律師的公司上市審核與保薦重點/張艷偉 和 創業板上市審核與保薦重點/張艷偉 可以一讀。
再談境外招股書。美國資格最老,而且上市及日常披露中對主要交易的主要協議都全文披露,因此在專業上很有用。
招股書里的中概股,我關心得多一點。尤其如果是牛所起草的招股書,更要認真看看。不過這兩年如何解釋VIE結構,十號文的適用,境外持股的外匯登記都成套路,大家互相抄來抄去,所以也沒啥大意思了。基本新書到手,Risk Factors掃一遍,看看有啥新講法。然後就是看公司的歷史和結構變化,還有創始人的信息(八卦點啊)。
做律師的樂趣之一,就是在平時執業過程中仍然能夠學到知識。招股書就是一大知識來源。有空還是多讀書。謝繼新邀。
鄙人道行尚淺,看過的招股書不多,而且重點都集中在管理層討論與分析(MDA)和財務報表,印象深的不多,看到上面有FB的討論,那我就稍微寫一下GOOG吧,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公司。
谷歌的IPO,是一個經典案例,其獨特的荷蘭式拍賣,成為了不少商學院的案例教材(比如Berkeley,Columbia)。知乎上面對荷蘭式拍賣有介紹,不過不是很詳細。我稍微做點功課。
谷歌的S-1對auction process有詳細的披露,其連接請移步這裡。
要摳細節的話,谷歌的IPO方式,不是純粹意義上的荷蘭式拍賣,而是一個修改荷蘭式拍賣(modified Dutch auction),它還有一個商業化的名字,叫做OpenIPO。是WR Hambrecht + Co的註冊商標。
經典的荷蘭式拍賣是這樣的【1】,所有的買家公開自己能夠承受的最高價和購買量,賣家把買單從高到低排序,然後算總需求量,當總需求量達到預計買的總量時,就以這最後一個競標價作為所有訂單的成交價。下圖是NYT的示意圖(轉引自Yair Livne @ Quora【2】)。谷歌選擇這種方式的原因,有兩個【3】:
1. 更準確的價格發現。通過拍賣的方式,谷歌理論上(注意!)能夠通過供求關係尋找到最優的價格。傳統的承銷商面對的需求曲線,不完全是市場的需求曲線,羅璞在討論荷蘭式拍賣時就說過,傳統的IPO,「就是你出價高,承銷商未必會賣給你,因為配售的自主權在承銷商手中,它完全可以把自己看好的股票賣給和自己關係更好的投資人。」 由於承銷商需要維護客戶關係,用華爾街的行話說,他們有動機要 leave money on the table,故意讓機構有賺頭,下次有燙手山芋的時候機構才會投桃報李。投行與機構投資者商議出來的價格,未必是谷歌心目中覺得「公平」的價格。
2. 保證IPO的公平性。在傳統的IPO情況下,機構投資者和承銷商,是這個遊戲的主角,散戶沒有任何定價的話語權。而荷蘭式拍賣則不一樣,在拍賣的情況下,決定是否買到東西的唯一變數是價格。即使你是fidelity,如果你的出價沒有一個老太太高,那麼中標的是老太太而不是機構。這從形式上更加公平。
綜合來看,谷歌要達到的一個目的是,把定價權從投行手上搶回來,試圖達到 no money left on the table 的效果,找到他們心中自己公司股票deserve的價格。讓首日成交的價格波動盡量少。真是不給二級市場投資者一點活路啊……
現在來說一下谷歌 modified 的地方。谷歌的整個IPO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步,舉行一次不公開的荷蘭式拍賣(就是說不像經典荷蘭式拍賣那樣,最終價格是公開的),做一次價格發現。第二步,與投行商議,以第一步得到的信息為基礎,加入管理層的要求,公司的財務狀況等信息,再算出一個發行價,作為最終的發行價。
到這裡為止,一切都很完美。但是……(故事總要有個但是才精彩嘛)
谷歌做錯了幾件事【3】:
- 設計在線拍賣過程的時候,故意把過程設計的繁瑣,同時只在美國進行,而忽略了歐洲和亞洲的投資者。
- 管理層信心爆棚,沒有仔細回答投資者的疑問,削弱了部分機構投資者的信心。
- 創始人違反了SEC的「靜默期」規定,在上市之前接受Playboy的採訪,公開一些內幕。
- 在上市的前一天改變發行的細節。把市場上流傳的$108~$135左右的發行價削減至$85,並縮減了發行規模。
最終的結果是,商學院的教授,報紙雜誌評論員,和我都認為,谷歌的IPO實際上是失敗了。
谷歌的IPO招股書趣事還有很多,比如谷歌預計發行最多$2,718,281,828,這個數就是基於自然對數的底e,谷歌預計發行新股的數量為14,142,135,基於根號2【4】。
谷歌,終究還是一個 Geek。你雖然厲害,但是在玩金融這個遊戲的時候,你是外行,謙虛點好。
參考文獻:【1】http://en.wikipedia.org/wiki/Dutch_auction
【2】http://www.quora.com/How-was-Googles-IPO-unique
【3】http://faculty.haas.berkeley.edu/rjmorgan/mba211/2010%20Final%20Projects/3SWM%20Final_Google%20IPO.doc
【4】http://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Google
提到 人民網 ,不得不把這篇文章搬過來:
四問人民網IPO(http://www.mrtoyy.com/2012/01/why-people-com-ipo/):
近日,一個對我來說聞所未聞的網站,突然要上市了,預計估值達到人民幣21.08億元。然而,通讀招股說明書之後,我提出以下疑問:
一問估值合理性
招股說明書中,其主要與新浪、搜狐、網易和騰訊幾家「商業網站」進行了對比,我們不妨將這幾家企業做一個橫向比較:
市值(億人民幣) P/E(倍) 近三個月平均獨立訪問量(人/百萬人)
人民網 21.08 25.82 17,952
新浪 227.33 - 270,901
搜狐 127.00 12.05 152,084
網易 359.41 11.63 478,624
可以看到,互聯網眼球經濟時代,一個獨立訪問量基本不足三大門戶網站十分之一的人民網,主要營業收入尚靠廣告和信息服務,商業模式尚未理清,竟然要求發行市盈率超過搜狐和網易的一倍!
互聯網時代的企業估值,主要與訪問量相關。按照人民網的規劃,其主營業務主要為廣告、信息服務和手機增值服務,取與其相近的新浪和搜狐為例,這兩家的每個獨立訪問(人/百萬人)對應的市值(億人民幣)分別為1191.66和1197.51,以這兩個數的平均數來為人民網估值,其市值應為15.03億元,高估了40%!對應發行價應為5.44元,P/E應為18.41。
二問收入合理性
對於門戶網站來講,更高的點擊率意味著同一個廣告位可以賣更高的價錢。也就是說,一個網站的點擊率越高,它的廣告收入與訪問量之比也會越高。人民網招股書中披露了它與其他幾家網站的橫向比較,我們卻看到了不同的結果:
2010年度廣告宣傳收入(萬元) 最近三個月平均獨立訪問量(人/百萬人) 2010年度廣告宣傳收入/最近三個月平均獨立訪問量(廣告訪問比)
人民網 16,845.42 17,952 0.94
新浪 192,597.39 270,901 0.71
搜狐 140,282.69 152,084 0.92
騰訊 137,252.20 478,624 0.29
網易 63,320.90 120,553 0.53
表格顯示,人民網的廣告收入與訪問量之比最高,超過了業務相近的新浪和搜狐,更是遠遠將其他兩家以遊戲為主的騰訊和網易拋在後面。對此,招股書中的解釋為人民網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和高端的受眾群體。對這點個人不敢苟同。
但即便人民網具有比新浪和搜狐更好的品牌形象,也具有比新浪和搜狐更高端的受眾群體,那麼以下兩點,人民網只能占其一:一是隨著廣告收入的大幅增長, 人民網必須吸引更多的受眾,這將導致受眾群體由高端下滑,目前的廣告訪問比在未來會有大幅度的下降;二是保持目前的廣告訪問比,那麼就意味著要保持目前的受眾群體,而高端的受眾群體數量是極其有限的,如此人民網的廣告收入難以有大幅增長。這兩種結果對於人民網來講,廣告收入都將會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瓶頸。根據招股書業務發展計劃披露,公司將加強資源整合和新技術開發能力,以佔領更多的廣告市場份額。這說明人民網將著重於拓展廣告收入,那麼它的廣告收入比將大幅下降,廣告收入比超越新浪和搜狐的日子將不復存在。
其次,根據招股書披露的重大銷售合同,金額在200萬元以上正在履行的合同一共14份,涉及總金額為4,981.60萬元。而披露的截止2011年6月30日合併資產負債表中,預收款項有1.1億元,比已披露的合同金額超過6,072.16萬元。請問人民網,這逾6000萬元的預收款對應的合同在哪裡?
另外,根據招股書負債的主要構成及變動分析一節披露的預收款佔總負債比例的橫向比較,其他互聯網企業預收款比例普遍在10%以內,而人民網預收款佔比達到81.43%,讓人不得不懷疑預收款的合理性。
如果這些預收款並非屬實,那麼人民網極可能對其現金流量表進行了粉飾 ,故意提高其經營現金凈流量,甚至掩蓋經營現金流量的逆向趨勢。
最後,根據招股書主要財務比率披露,應收賬款周轉率呈下降趨勢,也就是說,人民網的賬期在延長。對此,招股書的解釋為,本來賬期較長的移動增值業務收入增長所致。
如果人民網09~11年的信用政策都沒有發生改變的話,我們以09年應收款周轉率15.42估算廣告及宣傳服務、信息服務和技術服務的應收款餘額,以周轉率3(賬期4個月)估算移動增值業務的應收款餘額。那麼,計算得出10年底和11年6月30日對應的應收款餘額分別應為3,067.27萬元和4,083.67萬元,分別比報表應收款餘額少了1,884.03萬元和2,578.14萬元,該差異占披露的應收款餘額的三分之一強。這意味著,要麼人民網虛增了應收賬款和/或收入,要麼人民網的款項回收工作出現了嚴重問題。
三問募投項目合理性
人民網招股書披露,本次IPO總共募集資金5.27億元,其中移動互聯網增值業務項目2.89億元,技術平台改造升級項目1.46億元,采編平台擴充升級項目0.92億元。
對於移動互聯網增值業務項目,其項目主要包括兩個方向,即手機娛樂應用和手機媒體應用。從該項目計劃的披露來看,人民網希望在基本的信息提供的基礎上,發展網站的娛樂、電子商務和電子郵件等業務,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而招股書中不止一次強調道,原創新聞內容是人民網的核心競爭力所在,是人民網得以運營和發展的基礎。人民網的獨特之處在於其擁有新浪、搜狐等其他商業門戶網站所無法取得的獨立新聞采編權,其原創新聞才是人民網的核心。
另外,對人民網的毛利率進行分析發現,08年、09年、10年、11年1-6月的移動增值業務毛利率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分別為40.15%、41.43%、32.11%、28.56%。尤其是移動增值業務大舉擴張的2010年,毛利率下降了近10個百分點。
最後,人民網對移動增值業務的經濟效益進行了預測,認為該單項業務將帶來2.32億元收入,0.73億元凈利潤。然而,人民網移動業務在2011年 上半年僅取得了28.56%的毛利潤,並且毛利潤處於下降趨勢,很難理解該項目今後竟然能夠帶來31.47%的凈利潤。
綜上所述,人民網花費其55%的募集資金,去投資一個毛利率逐年下降的業務,並且,該業務還不是人民網的核心業務。這樣的募投項目是非常不合理的!
四問人民網是否缺錢
根據人民網招股書披露,截止2011年6月30日, 人民網持有現金及銀行存款共計5.37億元,並且,人民網具有每年約1億元的經營現金凈流量。而募投項目總共需要資金5.27億元,項目建設期3年。那麼,通過簡單的計算可得,在整個項目建設的過程中,人民網都不存在嚴重的資金缺口。並且在項目建設完成時,人民網至少還持有3.1億元現金。這說明,人民網並不缺錢。
好像沒有人提及人民網的招股書,我也來打個醬油。
作為第一家在上A股的國家新聞網站,人民網的上市我覺得更像是政治任務。又完成了國務院推動國家新聞網站面向資本市場融資的任務,又可以圈錢,何樂而不為。
雖然保薦人是中信證券,但是招股書仍然有多處地方引起爭議,最大且最廣為人知的爭議就是人民搜索的財務報表和募集資金用途中的設備採購了吧。
1. 人民搜索:人民搜索是人民網的子公司,人民日報持股81%,人民網持股19%。其中2010年營業收入為0,凈利潤為3089.18萬元。招股書沒有披露詳細的財務報表,所以也不知道這麼奇葩的財務數據是怎麼來的。
附:招股書中人民搜索的財務報表2. 募投資金用途:人民網的招股書中,提到募投資金明細時,在技術平台改造升級項目中寫「擬斥資40萬元購買40台iphone/ipad」,均價1萬元/台,敢情投資人的錢就給你這麼用。
謝謝Raymond兄台抬愛邀請。
在一次訪談節目中,李連杰用「手心與手背,陰陽」來描述太極。俺也嘗試按這個思路說說這個話題。
每次讀招股書,我總想到徵婚廣告。
徵婚廣告中,男士們會報職業、亮家底(房、車、收入、存款、戶口等)、談海拔、秀理想。和徵婚廣告一樣,在招股書里,上市公司通常也會說「我們是一家國內或國際領先的.....公司」,會公布財務報表,會談及行業排名,會秀公司使命企業願景。
不同的是,(1)徵婚廣告通常只能花落一家,而上市公司由於整體「身價」太高,娶不起,所以得拆分銷售給N多投資人;(2)上市公司難惹眾怒,會儘可能披露投資風險,信息披露會比較充分。徵婚廣告中的男士們可能就未必那麼實誠了。
此前讀到Facebook招股書,些許讀後感如下:
1. 企業理想
在成王敗寇世界,還是有人會談企業理想。只是有的言不由衷,有的口不欺心而已。
在FB的招股書里,前後總共出現11次FB的企業理想"make the world more open and connected".
2. 黑客文化/極客精神
在FB招股書里,扎克伯格在LETTER FROM MARK ZUCKERBERG與Culture and Employee章節都提到黑客文化 (the Hacker Way).
在很多人看來,黑客更多地和破壞、負面形象掛鉤。但扎克伯格所推崇的黑客文化是追求極致、創新迅速、摸著石頭過河、行甚於言的精神。
比如,知乎不斷改進,有日進之象,吸引知友分享越來越多有趣、有價值、有意義的內容,就是一種黑客精神。我們普通人每天改進一小步,日久前進一大步,也是一種黑客精神。
摘錄如下:
Our employees and our culture are critical to our success. We value our 「hacker culture,」 which we define as a work environment that rewards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and rapid decision making.
We have cultivated a unique culture and management approach that we call the Hacker Way.
The word 「hacker」 has an unfairly negative connotation from being portrayed in the media as people who break into computers. In reality, hacking just means building something quickly or testing the boundaries of what can be done.
The Hacker Way is an approach to building that involves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iteration. Hackers believe that something can always be better, and that nothing is ever complete. They just have to go fix it — often in the face of people who say it』s impossible or are content with the status quo.
Hackers try to build the best services over the long term by quickly releasing and learning from smaller iterations rather than trying to get everything right all at once. To support this, we have built a testing framework that at any given time can try out thousands of versions of Facebook. We have the words 「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painted on our walls to remind ourselves to always keep shipping.
Hacking is also an inherently hands-on and active discipline. Instead of debating for days whether a new idea is possible or what the best way to build something is, hackers would rather just prototype something and see what works. There』s a hacker mantra that you』ll hear a lot around Facebook offices: 「Code wins arguments.」
3. 社交:分享與保密、線上與線下的擰巴
人生活在社會關係中。治療寂寞病催生了一個個巨大的產業,FB執其牛耳。
FB月活躍用戶8.45億,日評論27億,日上傳照片2.5億。對於這些海量天量的信息,如何既實現信息分享,又確保用戶信息保密不被竊取濫用?FB也擰巴了。不僅是FB,這可能也是很多互聯網創業企業面臨的共同問題。
FB實行實名註冊,部分解決了網路社交的虛擬化。
3. 廣告吸金大法: 親友推薦
信息泛濫、傳播過度,我們看到廣告就噁心頭大。
但是,如果是我們身邊近處的朋友推薦,接受度和靠譜係數會不會大很多?
FB絕大部分收入來源於廣告(上市前的2009、2010與2011年,其廣告收入分別佔到其年收入的98%, 95%, 與 85%)。為了突出廣告優勢,FB在"How we creat value for advertisers and marketers"章節用了「Reach; Relevance; Social Context」來描述。簡言之,即海量廣告受眾(冒個泡,一個月內可能有超8億網民看到),精準投放(通過數據分析實現),親友推薦。這些是不是比那些不區分對象狂轟濫炸的樓宇廣告、公交地鐵廣告強多了?廣告主們,經得住FB的誘惑嗎?
4. 技術與政治
為了實現社會民主文明進步,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政治層面直截了當的立法。但是,吭哧吭哧立法的結果很多是「嚴格立法、寬鬆執法、選擇性懲罰」。陽光大道療效並不顯著。
後來發現,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博客論壇的出現,信息的公開分享卻倒逼政府也越來越公開透明。互聯網技術這個旁門小道竟然比政治這個陽光大道更有療效。
在FB被禁止提供服務的國家,中國與伊朗、朝鮮和敘利亞赫然並列,也算是咱們國家在世界人民面前「大出風頭」。
FB在「We hope to change how people relate to their governments and social institutions
」章節提到,「我們相信打造幫助分享的工具將會推動政府開啟更多誠實和透明的對話,這些對話將有助於還權於民、委責於官,同時會讓我們這個時代一些最為嚴峻的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方案。通過提升公眾的分享能力,我們開始讓他們在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發出自己的聲音…這樣的聲音不容忽視。假以時日,我們相信各國各地的政府都將對民眾直接提出—而非通過他們代理人提出—的問題和疑慮做出更加迅捷的反應」(註:本段中文翻譯源自王冉)。
4. 估值,技術還是藝術?
FB上市時估值1100多億美元。公司的估值是技術活,但更是藝術。
5. 牛卡計劃:公司控制權與防止惡意收購
為了加大創始團隊對公司的控制權,以及防止惡意收購,FB實行了牛卡計劃(due class structure),即普通股分為Class A 與Class B兩類。創始股東持Class B,每股有10票投票權,Class A只有1票投票權。
但是,但是,實行牛卡計劃的大多是皇帝女兒不愁嫁的企業,比如境外的Google,伯克希爾,華盛頓郵報等,國內境外上市的百度,360等。不是所有創業企業都可以談下牛卡計劃。IPO的書沒怎麼看,原則告訴我要冷靜,不能壞了自己規矩。
印象比較深的是看某個路橋企業,12年之前營收也就幾百萬吧。
然後突然12年的某天,併購重組
我勒個去啊,一下變成300多億的企業啊!!!
營收增長几百倍啊!!!
我再一看,無形資產有100多億啊,我只能笑哈哈了啊。
回答與題目無關。投行菜鳥一個,觀點幼稚,勿怪。
覺得國內投資者都被慣壞了,還有一幫人根本不懂市場為何物,卻高舉市場大旗抨擊著監管制度。
有些人(包括機構和散戶)一邊享受著打新、內幕帶來的利益,一邊痛罵證監會監管不力;手裡的股票飛漲時,沒想到控制風險,以為是自己牛逼,跌回來又大罵政府不託市等等等等。不可否認,基於理性人假設,每個人的每個行為都無可厚非,但是既然你做出特定的行為就必須為之付出代價,不管是市場代價還是法律代價。個人非常討厭既當婊子又立牌坊的行為。在現有的市場環境下,最可憐的是那些遵紀守法有道德底線的散戶,被各種不公榨乾了血汗錢,發出的聲音卻是最小的。
@李楠 前輩回答里有個同學的評論"這種企業都能上市,這個市場能好嘛?"便是典型的"你管不好讓我來管"的思維。我認為一個成熟的完善的市場是不以個體參與者的意志為轉移的,所有的市場現象均是參與各方博弈加上一定程度監管的結果。不管什麼企業,哪怕是虧損企業,只要不造假,都可以上市,市場是一個交易的地方,你可以上,但是別人買不買你的票是另一回事。市場也不是一個保收益的地方,你可以買,但如果不是因為不法行為受了損失,你也沒資格罵娘。
我覺得,如果想改變市場現狀,需要的不是你再說什麼什麼樣的公司不能上,而是不去買你覺得不配向你融資的股票,即使它瘋漲即使你得到消息說它即將瘋漲。如果所有人都這樣做,結果是什麼,請諸君想一想。當然,這需要所有投資者(包括機構和散戶)的努力。我也知道,這很難。
車上手機打字,邏輯和想法均有些混亂,請各位批評指正。
@李楠 前輩揭示了下SZ創業板的狗血招股說明書,我來說下看到的業界良心招股說明書什麼樣的。最近在寫期末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課程論文,擬題為《納斯達克市場研究》,所以搜集了一些有關納斯達克市場的發展歷史和在其上市的公司資料,看的我是敬佩萬分,當前美國市值最高的5家公司中就有3家是在納斯達克上市。尤其是高科技型企業,如英特爾、微軟、蘋果和谷歌等公司,其中英特爾上市於納斯達克開市的1971年,蘋果上市於1980年,微軟上市於1986年,谷歌上市於2004年。這些公司都在納斯達克大受追捧,股價也一路狂飆,蘋果公司當前市值高達4113億美元位列美國上市公司之首,谷歌當前市值2918億美元,是美國上市公司市值第三高的公司,微軟當前市值2909億美元,市值排名緊隨谷歌之後。還有最近自己很迷戀的並且大熱的特斯拉 Tesla Motors / 汽車,也都是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由於蘋果等公司上市年代久遠,所以拿了Facebook (NASDAQ:FB)為例,分析了一下,所以就自然而已的看了下FB的上市招股說明書 ,鏈接為NASDAQ | SEC Filing,和看的令我思考「這種玩意兒都能上市?這個市場會好嗎? 」的SZ創業板上市公司的招股說明書比起來,我看到的滿眼都是「業界良心」四個大字。
然後也發現了一些亮點,與大家分享。
1.圖文並茂,嚴肅活潑
SZ的好多招股說明書看的我頭暈....
榮大快印 技術還需加強.....
******************************************************************
2.風險提示,業界良心
真心提示,而不是辯解!SZ創業板的好多公司都存在假惺惺列出風險,然後話鋒一轉說這個那個我都解決了,不用擔心....這樣的話還提示個毛線啊
如何良心請見FB招股說明書
Registration Statement on Form S-1中的 Summary Risk Factors
*******************************************************************
3.看到這幾段,我不知該做何表情
For example, access to Facebook has been or is currently restricted in whole or in part in China, Iran, North Korea, and Syria. 中國、伊朗、北朝鮮和敘利亞不許進入
For example, we continue to evaluate entering China. However, this market has substantial legal and regulatory complexities that have prevented our entry into China to date. 我們好想好想進中國。
China is a large potential market for Facebook, but users are generally restricted from accessing Facebook from China. We do not know if we will be able to find an approach to managing content and information that will be acceptable to us and to the Chinese government. 想進中國但是不知道怎麼進,不知道怎麼才能讓中國老爺同意
We would also face competition from companies in China such as Renren, Sina, and Tencent in the event that we are able to access the market in China in the future. 進了中國的話還有可能打不過企鵝、大屁股和淫淫。
********************************************************************
3.高管名校精英化
招股書中共列出了12位高管和董事,幾乎清一色哈佛布朗斯坦福等等名校出生(扎克伯格肄業生於哈佛),並且很多為前谷歌、網景等等公司的職員。
暫時就看到這個多,大三學生,水平有限,若有錯誤,知友們請批評。
PS:只說招股說明書,沒說FB這家公司怎麼樣.....現在股價有點慘,並且先圈住用戶,再慢慢殺,不知道有沒有什麼好下場。************************************************************
update:
有匿名用戶提到「你管不好讓我來管」思想,我覺得這是一個偽命題,因為這個市場不是哪個投資者說要管就可以管的,畢竟還是證監會也不會誰一個人開的,不去「吃地溝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的自知之明還是有的。說某某企業不配在上市也只是對該企業股票值不值得買的個人看法,關於匿名用戶提到的如何改變市場的觀點我很贊同,且自擔責任自負盈虧的道理我想大家都明白,不盲目跟風小道消息,堅持理性分析也是需要廣大投資者學習的。
此外「只要不造假,都可以上市」的觀點不贊同,畢竟SZ創業板不像是國外場外市場,在許多投資者還不夠成熟時,必要的審查還是需要的,並且作為上市公司,具有一定的資質或者達到上市門檻還是很重要的,目前SZ創業板什麼企業只要不造假都能進的話也會亂套的吧,這次證監會整頓IPO大家也能看到部分企業的行為和心態。
沒有吵架的意思,水平有限,前輩見笑了,投行也是我希望未來能工作的地方。
蘭亭集勢:
1. 郭去疾一直在google上班,兼職幫忙,後來2008年加入的時候成了一號股東,兩個共同合伙人退居其次,這種合作非常難能可貴。
2. 誰說創業者和投資人不能有愛情? 看看策源對他的愛。
3. 相比世紀佳緣,蘭亭未來一定是徐小平賺的最多的投資。
4. 投資人未必不會雪中送炭,蘭亭連續兩年巨虧,在巨虧的時候又增發了債,直到上市解決了資金問題。 然而蘭亭的巨虧在於廣告投放,市場開銷,它有足夠的毛利作為保障可以賺回來,儘管新用戶帶來的營收 大大高於現有用戶。
5. 蘭亭的收購雖然失敗, 但是北京蘭亭和深圳蘭亭匯通等公司的結構還是很明細的,值得人學習。香港第一夜店股 2080:
記得某個公司的招股書預披露稿中出現了"那我先下線了"的字句。樂了好半天。
中!國!政!府!招!股!書!
2003年政府曾經在美國發行過US$1,000,000,000 4.75% Notes due 2013,於是,也就相應準備了招股書。
有趣內容的節選:
Foreign Relations
China has established 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over 169 countries and trade relations with over 200 countries and regions, more than 80 of which have signed trade agreements with China.
Although China has had and continues to have territorial disputes with its neighboring countries, it has successfully resolved some of these territorial disputes and believes that it can successfully resolve its outstanding territorial disputes by peaceful means.
Taiwan
Taiwan is a province of China. The government has reiterated its policy to unify Taiwan with the rest of China.
英文全文見:http://www.sec.gov/Archives/edgar/data/909321/000114554903001347/u98681p1e424b5.htm#008
阿里巴巴,馬雲私人飛機。
推薦閱讀:
※什麼鞋能耐穿 5-10 年,並且能夠搭配休閑褲和牛仔褲?
※你從王家衛的《東邪西毒》里看到了什麼?
※你媽當年是如何愛上你爸的?
※你收到過的最難忘的生日禮物是什麼?
※哪些你熟知的重要知識或方法,外人卻常常因不了解而陷入困境?
TAG:調查類問題 | 首次公開募股(IPO) | 招股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