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海豚一出生就會游泳,馬一出生就會走路,而人類什麼都不會?


其實不是所有動物一出生就能行動自如的。有蹄類動物動作最快,一般出生後幾個小時之內就會走了,嚙齒類動物和小型食肉動物一般需要幾天到幾周,非人類的靈長類動物則需要幾個月,人類往往需要一年左右才會走。

與其他動物相比,人的特點有,雙足行走(需要更高級的神經控制),相對於體重有更大的大腦,出生後腦生長發育速度更快,這些都決定了人和其他動物在運動發育的時間上存在著本質的區別。

不知道「人類都是早產兒」的說法從何而來,求科普。我所知道的對於人類不能出生就行走的傳統解釋是,人出生時的大腦是發育很不完善的,沒有能力控制自身的運動

當人進化出直立行走之後,骨盆形狀發生變化導致產道變得狹窄。同時,隨著人類使用工具水平提高、社交越來越頻繁,人的智力逐漸升高,腦體積越來越大。狹窄骨盆和嬰兒增大的腦體積使得生孩子變得更加困難。雖然在進化過程中嬰兒產生了在經過產道時頭骨壓縮的能力,但這些仍然不足以讓一個成熟的大腦通過產道。因此,最終解決辦法是讓一個並沒有發育成熟大腦的嬰兒先出來,出生後再經過一個較長的時間來徹底發育成熟。所謂發育成熟的途徑大概包括給神經元包上髓鞘,以更好地控制肌肉系統,以及產生更多運動相關的突觸等等。

所以,人在出生後一年左右才會走路,基本是骨盆減小和腦體積增大在進化中達到平衡的結果。


人類為了騰出雙手使用工具,選擇直立行走,這就導致女性的骨盆結構發生變化,這樣的結構決定了新生兒的體積受到限制。
然而眾所周知與其他動物相比人類新生兒的頭部體積大的恐怖,所以在女性可以生產的前提下,只有一個頭部高度發達、四肢相對弱小的新生兒才能順利誕生。然而大腦是動物身體上最精密的部位,新生兒出生時的大腦結構必須相對發育完全才能保證後天的生長,而四肢相對更容易在自然環境中發育完全。
並且,人類的群居生活習慣恰好可以滿足新生兒在出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處於被呵護、安心生長、不受外界攻擊的狀態。
因此,人類選擇了一個「先把主板和頂配的CPU配齊了,鍵盤滑鼠顯示器硬碟音箱什麼的之後再慢慢配」的成長路線。


蟹腰~
邀請我的人說這個答案需要萌萌的回答,那麼就開始吧~

首先,人類嬰兒出生下來,6個月之內有著強力的游泳能力~從娘胎里出來就能很自如的游來游去的~像這樣的(咕嚕咕嚕):


文獻在這裡:Goksor, E.; Rosengren, L.; Wennergren, G. (2002). "Bradycardic response during submersion in infant swimming". Acta Paediatr91 (3): 307–312.

寶寶們有個很厲害的天生技能:潛水反射
這個天賦有啥厲害的呢?兩個技能,閉氣,降低代謝


先說說閉氣,小baby們一旦掉到水裡呼吸道自動關閉,進入口腔的水自動進入食道,保證不會嗆水~(要知道這可不是游泳教練教出來的,而是天生就會的哦~那些一輩子都不會游泳的傢伙,你們真的是越活越抽抽了……)

而降低代謝也是很厲害的技能,與你想像當中的「旱鴨子掉進水裡慌慌張張亂撲通」不同,寶寶們一旦激發潛水反射就會自動的降低心率,並且降低耗氧量約20%,他們在水裡是更類似於「禪定」的狀態~像是打坐中的高僧一樣(讓我想起一個瑜伽大神在水裡打坐的例子,據說在水裡潛了半個小時……)

而且寶寶們出生以後就可以開展游泳課程,科學的訓練可以讓baby幼時溺水的概率降低,也包括喝奶嗆到之類的,能控制好咽喉反射

但這僅限於6個月前的baby哦?

嬰兒會游泳是本能,目前認為是延續在母體羊水內的記憶,無論怎樣培養,這種本能會在6個月後消失,想再游泳就要重新學習了。類似的本能還是有抓握反射和吮吸反射,前者就是你隨便拿什麼東西放在嬰兒手中他都會抓住,不管他在幹什麼,後者就不說了,類似奶頭的東西放嘴邊就會吮吸,這兩個反射也是6個月後消失。嬰兒生下來大腦還沒發育好,控制不了身體,所以進化出了類似的條件反射來保證自己存活,6個月後大腦發育好了掌握主動權,這些東西就消失了,但代價是你要讓大腦重新學起 (多謝 @愚者之影 的補充)

以及還要說的一點就是baby有一點成年人沒有的東西(不是完全沒有,而是含量很低),那就是褐色脂肪組織~
這個東西是用來產熱的,由於baby的骨骼肌沒辦法很好的顫慄,所以這些主要分布在表皮的組織可以大量分解脂肪來保暖,就像這樣:

燃燒吧,小宇宙!!!

燃燒吧,小宇宙!!!

嗯……等長大,骨骼肌發育成熟,這些組織基本都消失了,只存有少量

於是看了這兩點寶寶們的天賦,你還覺得他們很弱嗎?~

以上


知道你買來會重裝系統的 所以只給你安了個正版dos


這是一個標準的演化生物學問題。

演化的本質是適應環境,不同物種的新生兒面臨的挑戰不同,當然應對方式也不同。最極端的例子,角馬跟我們同為哺乳動物,新生兒必須在數分鐘內可以站立並奔跑。因為他們面臨著捕食動物現實的威脅。而熊科動物,比如熊貓,幼崽出生時非常小,眼睛都無法睜開,更不可能有躲避捕食者的能力。產生這種差異原因跟生態位、生殖策略關係非常大。更小的幼崽對母獸來說生產風險更小,而且對於長時間穴居的幼崽來說,視力是不必要的。母獸可以給這樣的幼崽提供完全的保護和營養。

再說到人,與生下來馬上能站立行走相比,更大的大腦,更強的學習能力是人類幼崽更需要的。同樣,母獸的生殖策略也可以給這樣的幼崽提供完全的保護和營養。

現在的高票答案有一個邏輯問題。TA 認為由於生產過程中骨盆的限制,所以新生兒的大腦發育不全,不能足夠好地控制運動器官。如果這個理由成立,那大多數大腦比人小的動物都應該癱瘓了。根本原因其實是人的演化結果是最終發育出一個骨盆無法通過的巨大大腦。在這一前提之下,才有了新生兒大腦和骨盆之間的妥協,同樣的妥協也導致了新生兒出生後長時間無法獨立行動。

演化的本質是適應環境,應對環境的挑戰,根據自身特點採取不同的策略導致了現在紛繁複雜生物世界。


因為人類是大後期


貓崽子剛生下來也就知道會吃奶啊,眼睛還閉著呢,……
狗也是
……
因為他們在食物鏈的上級,對他們有威脅的生物很少。有個兇悍老媽在,而且老媽除了會帶著娃逃跑避禍以外,還能咬還能撓,可以很好的保護幼崽。幼崽生出後,有充足的時間再發育。
食物鏈下級的就沒有這個機會了,要是不能立刻能跑能跳,跟著爹媽一塊逃跑,只能淪落為食物了。


耗子一窩很多隻,剛生下來的小耗子除了吃,啥也不知道。我覺得這是另一種生存策略。一窩生的太多了,再在母體里,母體扛不住……只能先生出來再說……


之所以海豚一出生就會游泳,馬一出生就會走路,而人類只會哭喊著叫媽媽,是因為海豚出生不會游泳就淹死了,馬在野外出生很久還不能走路就要被吃掉了。而人類叫來的媽媽,不僅提供食物,提供住宿遮風擋雨,而且可以帶寶寶去看海豚,去看馬,寶寶也不用擔心被吃掉,媽媽是萬能的。


你的說法是錯誤的,不是所有的海豚生下來就會游泳。每年也有不少海豚寶寶因為剛生下來,不會或者沒有體力游到海面換氣而淹死在海里。這就是所謂的自然法則,優勝劣汰吧。這事兒你找個海洋館的海豚飼養員問問,他們最清楚,我想,從他們手也救活過不少小海豚吧。


2015.6.9更新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終於有中文版了!!


真心好書,就是soursera上同名課程的教材,上課這門課就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今天一口氣看了一百頁(因為沒時間)


去年在coursera上了一門人類簡史的課,剛好有說到這個問題,不過那也只是一家之言,讓大家看看以作參考。

之前的答案沒有說明,我這裡支持的是人類嬰兒都是早產兒的理論。正因為是發育不全的早產兒,全身骨骼關節都是軟的,所以學會直立行走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

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那冬天裡的一把火。。。。好吧其實雷擊著火最可能出現在夏秋╮(╯▽╰)╭。。。。意外的發現用火烤熟的食物更好吃的人類先祖從此離開了茹毛飲血的日子,進入了小康社會。要知道人體內大部分能量都花在了效果系統和大腦上,而人攝入的能量是有限的,人體類能量的供應分配是以生存為先的,因此首先滿足的就是消化系統的能量需求。相對於生肉來說,消化熟肉所需要的能量遠遠小於消化前者所需,導致吃熟肉的人類先祖能有更大比例的能量用於使用他們那本來就碩大又欠開發的大腦。人類先祖對大腦的頻繁使用的結果就是人類的腦容量一代比一代大。又因為直立行走導致人類盆骨變窄,腦部變大的嬰兒就很難從越來越窄的產道中順利出生,而以那個時代的醫學水平,遇到難產大的小的肯定都過不下來。在這種情況下,被順利生下來的就是那些有早產(相對於那個時候來說)基因的,在連續很多代之後,生存在地球上的人類先祖就全有那種早產基因了,不過在這個時候早產的定義已經變了吧╮(╯▽╰)╭不過也正是因為人類的嬰兒發育不全,一個單獨的家庭很難在那個時代撫養很多後代,於是比這之前更牢固關係的部落建立了起來,而這些後代也不僅僅是那一個家庭的後代,而是這個部落的後代。這也是後來能建立城市,聯邦甚至國家的基礎之一吧。

說到活下來的是早產兒的那一段,我想到之前聽說過一個很有意思的理論,說因為古智人在交配的時候有被打斷的可能性,所以射的越早越有擁有後代的可能性,所以現在存活在世的所有男人都有用早泄的基因。。。。好吧這個早泄也只是相對於那個年代而言╮(╯▽╰)╭


為了保證嬰兒的頭部不會大到影響出生,人類嬰兒必須在發育不完整的情況下提前降生。


模型船,四輪車和兩輪車,哪個的控制更難寫?


參考其它哺乳動物的話,人類其實全部是早產,但是沒有辦法,再長大一點,腦袋就太大鑽不出來了————聰明是有代價的。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針對 @zhaosj 和 @張揚 的答案做了些簡單搜索,發現人類嬰兒和其它靈長類動物相比並不算早產。 因此目前的回答需要進一步補充完善。 參見這裡的答案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13050604667


就像電腦出廠帶個BIOS最基本的控制系統一樣。功能雖然不是很多樣化,但效率超高。後來裝了操作系統後,雖然功能增加了不少,但卡的要死。


基本認可說是頭太大必須提前出生。但不妨從另一個角度說說。
@高德納 給了數據說靈長類孕期相當。那麼可否認定這時出生是延續祖先而已。
對比古能人和智人及現代人,大腦最大區別是前額葉的比例。
那麼也許原因是,同樣懷孕期,靈長類和人類整個大腦發育的程度差異有限,但由於前額葉比例高,導致其他部分得不到足夠發育。保障基本感知和維持生命的大腦成分不能變少,那麼只能減少運動控制部分。這樣一來,嬰兒能自行行走的時間就延遲了。
甚至,可以認為除了前額葉外大腦細胞是可以轉換功能的,為了維生,大腦留不下多少細胞給行走了。由於手指靈活家長的引導,甚至手也提前佔用了大腦開始階段的細胞,這進一步推延了行走


你讓那些第一次被排出體外還是個蛋的生物情何以堪。。。


熊貓出生的時候也不會賣萌


和panda比,人類的新生兒戰鬥力爆表的好不好.


推薦閱讀:

三文魚與大馬哈魚到底有何區別?
晝夜節律是如何形成的?盲人有晝夜節律嗎?
深海里釣起來大魚需要冰凍來排酸,這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
如何看待中國科學家基因編輯人類胚胎引起的爭議?
癌症會遺傳或隔代遺傳嗎?

TAG:人類 | 進化論 | 人類學 | 生物學 | 哺乳綱動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