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的貨幣是如何多起來的?

不要再說貨幣乘數,準備金率,購買國債什麼的了,那些概念性的東西是很容易了解到的。所有的那些,只是在已有的貨幣的數量的基礎上,增加了流通中貨幣的數量。
當然央行也可以直接印鈔票,來償還政府債務,即所謂的對所有貨幣持有人收取的通貨膨脹稅。
但是
考慮貨幣產生,貨幣作為央行的負債證明,如果不是無中生有,央行就必須有實在資產啊
黃金是一個
外匯是另一個(那對於發行美元的央行呢?)
央行哪來不斷增多的資產

現在的問題就是,如果一個新的國家建立,他怎麼發行貨幣?無中生有,然後憑什麼使貨幣不斷增多?
比如我們去工作,我們出賣了自己的勞動力,獲得了貨幣,但這些貨幣哪裡多出來的呢?
————————
貨幣是相對獨立的央行印出來的,政府可以通過發行國債或其他渠道籌錢,但不能自己印貨幣給自己花。
問題是:央行印出來的貨幣如何成為市場的貨幣呢?央行可以通過貸款或買入國債來增加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但是理論上說這些新增加的貨幣供應量的主人還是央行,過不了一段時間就得還回去,這麼一借一還,屬於市場的貨幣還是不多不少(甚至更少,因為還得時候還得還利息),雖然借還是個動態的過程,即任何時間點市場都不可能不欠央行錢,市場永遠欠央行錢。但這筆屬於央行的錢雖然在市場流通,但這筆錢是市場的負債,市場自己擁有的貨幣量不多不少。舉例:不考慮對外貿易。一個國家原來市場上有10億貨幣,這些貨幣的主人都是市場上的各個經濟體的。沒有從央行借貸。這時經濟緊縮,央行印了1億貨幣通過發放貸款或買如國債提供給市場,這時市場擁有11億的貨幣,其中有1億是市場的負債,過了一段時間後借貸期到了,市場把1.1億(加利息)還回去了。這時市場的上的錢不但沒有多起來,還少了。雖然央行還會把還回去的錢再貸出去,但這筆錢終究不是屬於市場,而是央行的,隨著這麼一直借還借還,市場上的錢不是越來越少,怎麼會多起來。只有在一些貸款的人不還錢的時候,或者國家不還國債,這時市場上的錢才會多起來,但這等於在搶錢啊,或者說某些人無償擁有了這些錢。總而言之,只要央行不白送貨幣給某些經濟體,市場上的錢就不會多起來。但現實是,每過幾年價格就會有顯著地上升,肯定是貨幣多了。而且貨幣多了大家都知道的。但是這些多出來的錢是如何從原本屬於央行的錢最後成為市場的某個經濟體的錢呢?
-----------
我精簡一下原問題,看看是否更清楚一點。
問:如果貨幣由央行發行,無論以何種方式發行(貸款、國債等),既然最終都是要流回央行的,那麼市場上的(流通)貨幣如何會增加?
另外有個隱藏問題:當前的貨幣在貶值(商品價格上升),央行是如何做到的?
————————
樓上的理解差不多。我再具體下。
由於字數太多,我把我增加的部分寫到圖片上了。大家點開大圖看,謝謝。
下面是第一段,表述不清楚的請把段落號告訴我,我修改,謝謝。


2014/1/23增加部分

針對問題開頭新增的那部分說明:
央行通過購入資產來發行貨幣,因而新增貨幣也就意味著資產的增加。

一個新成立的國家要發行新的貨幣,在新貨幣信用建立之前,它一般都會儲備某種資產,保證貨幣隨時可以兌換這種資產,就好像早期的金本位制。
但一個成熟的貨幣已經不需要這種保證。人民銀行非但不保證人民幣可以兌換美元或其他外匯,還給這種兌換加上了各種限制。
你之所以接受老闆用人民幣發工資,只是因為你相信等你拿到工資,用這人民幣可以在市場上買到你需要的商品,而不是因為你可以拿它去央行兌換什麼東西。

你出賣勞動獲得的貨幣並不是新增的,它早就在市場上,在你老闆手裡。
/*************************************************************************************/
首先,你需要分清貨幣和現金。貨幣總量並非是所有現金的總和,下圖是我從人民銀行網站上截取的2012年中國貨幣供應量表格的一部分。你截圖中的"貨幣總量"只是現金,只構成M0。

其次,貨幣對於市場而言,是一種高流動性資產。而對於央行而言,是一項負債。下圖是央行網站上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的截圖。本質上說,貨幣就是央行打給其他人的白條。人在囧途一里的老闆可以拿白條給王寶強當工資,而央行打的白條信譽更高,大家都一般認。在別人手裡的白條對央行來說就是負債,當白條回到它自己手裡時,那就什麼都不是。央行每發行一筆貨幣,它的負債表上就會增加一筆。不存在你所說的「央行貨幣量」這樣的概念。

其次,貨幣對於市場而言,是一種高流動性資產。而對於央行而言,是一項負債。下圖是央行網站上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的截圖。本質上說,貨幣就是央行打給其他人的白條。人在囧途一里的老闆可以拿白條給王寶強當工資,而央行打的白條信譽更高,大家都一般認。在別人手裡的白條對央行來說就是負債,當白條回到它自己手裡時,那就什麼都不是。央行每發行一筆貨幣,它的負債表上就會增加一筆。不存在你所說的「央行貨幣量」這樣的概念。

第三,也沒有你理解的「市場貨幣量=貨幣總量-央行貨幣量」這個東西。市場貨幣量就是貨幣總量,就是當前市場上所有具有被廣泛接受的購買力和高流動性的資產的總合。它的邊界並不清晰,但可以確定的是,它肯定不僅僅包含現金。

第四,你對貨幣的發行過程理解也存在問題。央行不是靠借錢給市場來發行貨幣的,恰恰相反,它是打白條給市場購入資產,以此來增加市場上的白條總量。央行的貸款只針對金融機構,而且它並不鼓勵金融機構這樣做,它也不會依賴這個渠道來發行貨幣。回去看上面那個表格,當央行購入資產時,市場上貨幣就會增加;相反,貨幣就會減少。發行央票則是另外一回事:這實際上是央行將負債由高流動性的貨幣轉成了低流動性的央票,不過其結果也是市場上貨幣量的減少。


最後,我本來身無分文,然後找你借了一百塊錢。這個時候我手裡有多少貨幣?是零還是100?就算我明天就得還你錢,我現在手裡的貨幣不仍然是100塊?同理,就算過一秒鐘就有外星人會使得地球上的貨幣同時瞬間化為烏有,那也是下一秒的事情,在這一秒,地球上的貨幣量並不是零。貨幣只是個符號,統計貨幣量時,你只要乖乖數過來就行,不需要抵消掉什麼東西。


哦,最後的最後,貨幣不是財富。這句話不只是小資的無病呻吟。對個人而言,貨幣是財富的象徵。但對整個經濟體來說,實體的資產才是財富,貨幣不是。


謝邀。下面,以中國的情況,說說我的理解和看法。

一、為敘述需要,先明確幾個概念

1、關於央行。人民銀行被稱為銀行的銀行,對其他銀行具有監管職能。按人民銀行法規定,其主要職責是:中國人民銀行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保證幣值穩定,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流通的。同時也可以運用金融工具,從事金融業務,但這一業務是以維護金融穩定為目的,而非自身盈利。

2、關於貨幣。從流通的角度說,貨幣是一種以信用為支撐的可以廣泛使用的交換媒介。他的形式,可以是紙幣、金屬幣、賬務符號、以及支票、各種電子卡上的貨幣表達和數量等。對於擁有者來說,是一種金融索取權,即擁有者可以用其換回自己需要的東西。

3、關於發行。按人民銀行法的準確定義,新版人民幣稱為發行。這個發行,指的是紙幣和金屬幣。當社會上流通的人民幣不夠使用時,可以說增加發行量,但更準確的說法是增加印刷量。污損的人民幣,叫收回銷毀並予補充,這種情況,不體現為流通量的增加。

4、關於貨幣增加。貨幣增加,主要不是指紙幣和金屬幣,而是多種貨幣方式計算的總量增加。2012年年末,按央行網站的數據,我國流通中的現金,即紙幣和金屬幣的總量僅5.46萬億,而同期我國人民幣存貸款餘額分別為91.7萬億元和63萬億元。同期廣義貨幣供應量為97.41萬億,流通中的現金只佔5.6%。貨幣供應量同比增幅為14.33%。而現金流通量與上年同期的5.07萬億相比,僅增加3900億元,增幅為7.8%。這是因為,貨幣更多地以各種現代支付手段和結算辦法在運轉了。

二、貨幣是怎麼增加的?

貨幣的增加,主要是由貨幣創造貨幣產生的倍增結果。在學者的文章或新聞報道中,常將貨幣的創造稱為發行,一採取增強流動性的措施,如增加投資、貸款或國外實行的量化寬鬆政策,就說開動印鈔機了,大發鈔票了,可能是用「發」的說法,比較簡便的緣固。

1、這一增加,是由貸存貸存中派生的乘法效應帶來的。目前,我國的基礎貨幣(存款準備金加流通現金之和),按央行公布數,2012年末,基礎貨幣是25.2萬億,其中存款準備金接近20萬億,流通現金5萬多億。乘法效應是3.86倍。基礎貨幣的3.86倍,就是廣義貨幣供應量。

乘法效應的形成。比如,銀行貸給甲企業一年期貸款1200萬元,而甲企業暫時只使用100萬元,其他錢照樣存銀行,銀行就可以將剩下的錢,再貸給其他企業,其他企業又只用100萬元,其他錢再存銀行,如此貸存貸存循環下去,就會產生神奇的貨幣乘法效應。如果乘法效應是3.86倍,這個貨幣量就放大為4632萬元了。這個乘法效應,就是貨幣創造。

2、這一增加,是由外匯儲備形成的外匯占款形成的。2012年,我國外儲是3.31萬億美元,按匯率折算,接近26萬億人民幣。2000年,我國外儲是1655.74萬元,外匯占款是1.36萬億元。分別增加了19倍和18倍。所謂外匯占款,是指用於收購外匯的人民幣金額。但是央行本來沒有這個錢,用於收購外匯的錢,體現為央行的負債。由於數量太大,被稱為貨幣超發。

巨額的國際收支順差尤其是其中的貿易順差,造就了我國高居世界首位的外儲。大批出口企業的產品如果不是出口,在國內銷售,收取人民幣,再用人民幣在國內購置原材料,資金就會通過人們的購買行為和通過銀行,在國內循環使用或者創造貨幣來滿足需求,不會導致貨幣超發。或者雖然出口,但同時又有大致相當的進口對沖,人民幣與外幣就會處於不斷地交換使用之中,也能自求平衡。由於存在巨額順差,每進一美元,央行就收走一美元,按匯率發人民幣,從前是8元多,現在是6元多。順差越大,央行收得越多,人民幣發得越多。一方面外儲高居不下,一方面人民幣超發。

基礎貨幣又稱為初始貨幣、高能貨幣。如果確定一定的基礎貨幣量,這個貨幣放出來的量越大,產生的乘法效應越大。而外匯占款也都是初始貨幣,一經放出,就會產生倍增效應。由於我國的外匯占款額已高達近26萬億,比目前2012年央行公布的基礎貨幣還多一點,便會形成強大的通脹壓力。

央行行長周小川說,要用資金池來裝。這個所謂的資金池,就是指用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的辦法來對沖。2000年時,我國的存款準備金率是8%,現在存款準備金率大型金融機構是20%,中小金融機構是16.5%。所謂準備金率,就是將所有金融機構的存款總量,按一定比率凍結,上收為央行的存款。

如果不提高存款準備金率,還按8%執行,意味著有10多萬億高能貨幣被釋放出來,現在中國的貨幣可供應量,就遠遠不止這個數了。

3、這個增加是由國債地方債以及奉行投資拉動等策略發生的貸款形成的。2011年,我國的國家債務和地方債務大體是20萬億。如果發行的是國債和地方債,就是用公眾的現金,以及公眾及企業機構的存款轉移出來,用於購買高於銀行利率的債券。債務的形成,主要是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同時製造需求,還會配套產生貸款,拉動相當一部分相關產業的發展。這些資金會進入各個領域,通過銀行存貸循環,產生貨幣的倍增效應。

投資拉動,是我國拉動經濟增長的三套馬車之一。由於這個拉動主要是政府行為,又成了我國GDP增長保8,實際經常處於10左右的一項常用手段。在內需增長困難的情況下,每當出口增長受限,就會強化投資拉動。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出台了4萬億投資措施,2012年下半年,眼見得經濟下滑了,於是各種投資拉動措施又出台了,於是貨幣量就大幅增加了。而後就是媒體報道,什麼經濟企穩回升了。

此外,信託產品、理財產品之類,以高於銀行存款的收益吸收資金,相當一部分又會進入銀行流轉,起著提高貨幣的流動性增加貨幣的作用。

三、貨幣增加的利與弊

社會上流通中的現金,日日都有正常波動。由於電子卡等各種貨幣支付形式的增加,現金即紙幣、金屬幣,與商品流通量相比,處於相對減少的狀態。由於經濟生活發展的需要,以及存貸存中的貨幣倍增效應,貨幣總量始終在增加,在實行金本位制時,受黃金儲備的制約。在不再實行金本位制後,靠國家信用制約,由於國家常運用金融手段來拉動經濟,就會顯著增加貨幣總量。

如果單指現金,大體流程是這樣的。貨幣的發行權屬央行。央行印製的鈔票,進入發行庫(發行庫又稱金庫)儲備,再按其他各銀行的需要量,調撥入這些行的業務庫(也稱金庫),由這些行各營業點按業務量取出面市,這叫「現金投放」。

各銀行營業點現金收付日日都在進行。現金使用有個常量,超過部分,要交回所屬行的業務庫。而這個業務庫的現金儲量,是有限額的。當超過這一限額時,就要上解發行庫保管,這叫「現金回籠」。

由央行發行庫進入各銀行業務庫的人民幣,未離庫進入社會流通,不計算為流通量。由於發行的數量和回籠的數量是不一致的,會形成軋差。當大於回籠的數量時,以年為計,稱為當年增加了多少投放量,當小於回籠量時,稱為當年減少了多少投放量。

在社會上某些必需商品緊俏需要囤積時,在遭遇天災人禍時,在對物價上漲產生心理預期時,如果使用鈔票更為方便,人們可能大量從銀行提現,增加了鈔票流通量。但這種情況往往具有臨時性,一恢復平靜,現金又重新回歸銀行。

在我國銀行,最重要最可靠的貨幣資金,其實是老百姓的存款。2011年,我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為35.2萬億,消費者貸款(包括住房)為8.8萬億。沉澱在銀行的資金,達26.4萬億。這個存款餘額,年年都在增長,以2006年以來計,多數年份的增長率,都在15%以上,2012年,又增長了16.7%,達到40.6萬億。所以有的人說,銀行的錢,其實就是老百姓的錢,是有道理的。既然你存起來不用,銀行就可以用來發放貸款。

央行以降升準備金率,控制貨幣總量。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加上體制上的若干原因,每一次降升,都會對經濟產生影響。總量過大時,就會形成通貨膨脹。不知不覺間,老百姓發現,存款是多了,當年的收入也增加了,可是錢卻越來越不頂用了。尤其是房地產價格高企,比如10年前一套房100萬,現在變成300萬了,就會讓欲購房者後悔不迭。前面我們說到,貨幣對於擁有者來說,是一種索取權,這個權利被稀釋了,代表的財富減少了,拿同樣的錢,甚至再增加一倍,也換不回原來的東西了。

錢放出去了,確實辦了許多事。比如,公允的說,全國所有的地方,基礎設施條件都有了極大改善,這是成就。但是貨幣乘法效應產生的貨幣總量,有極大的虛擬性和脆弱性。比如,我們現在常說資金鏈斷裂,如果某一環節資金出現重大損失,受影響的往往就是一片企業。如果是銀行出問題,相關的企業,就會普遍遭殃。

投資拉動下基礎設施建設中興起的許多相關產業,如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建築設備等都嚴重過剩,產能利用率很低。短期內的強力投資拉動形成的這些產業,隨著基礎建設的逐步完成,將因能力放空而使過剩情況進一步加劇,形成的龐大資產將急劇貶值。另外,全球主要國家都在實行貨幣寬鬆政策,貨幣進一步貶值在所難免,這又會給出口形勢漸漸嚴峻的中國大批出口企業增加新的難題,如果出口大面積受阻,也會遭遇產能大量過剩而使龐大資產貶值。而資產貶值就會形成巨量的難償債務。

由於需求受限,預期不好,我國去年就出現了企業貸款需求顯著下降,貸款下降的情況。

正在看日本著名經濟學家辜朝明的《大衰退》一書。日本在上世紀80年代後期,資金總量大幅增加,形成投資狂潮,土地價格猛增,國際收支順差大,外儲高居全球首位,最終卻難以為繼。此書講述了日本自上世紀90年代初經濟泡沫破滅後,內需不足,資產價格暴跌,本來處於盈餘狀態的資產,一下子處於負值,嚴重的甚至只相當於從前的10%,從而破壞了數以百萬計的企業資產負債表。企業在利率接近於零的狀況下,也不敢貸款擴大生產,有點錢就加速還債,2002年和2003年,償債額已經上升到年30萬億日元的空前規模。由此使經濟喪失需求,進入了全面大衰退。

雖然情況未必都相似,但前車有鑒,總有些經驗教訓,是值得後來者記取的。


「借錢」確實會讓市場上的錢多起來,我讀書的時候沒有完全理解這一點,後來才體會到的。

普通人刷信用卡借錢,這筆錢過一個月就還給銀行了,大家都感覺自己手頭並沒有多出來什麼錢。
但是企業貸款不是這樣的。
比如生產型企業向銀行貸款1億採購原材料,生產產品,銷售賣了1.2個億。企業在拿到銷售回款之後,不會歸還1億元的借款、留下2000萬用於經營。相反,企業一般會把1.2億再拿出去,繼續採購原材料、生產、銷售,賺1.44個億。
這筆錢當然最終是要歸還的,但是從企業貸款出來開始到最終歸還之前,這段時間市場上是不是明顯就多了1億元?如果這是一年期貸款,那麼這一年就多1億元,如果是三年期貸款,這三年就持續的多出來1億元。
進一步說,企業如果經營正常、發展順利,即使年底歸還了1億元,它到了第二年年初也會重新貸款。所以第一年底剛剛收回去的錢,第二年初馬上又流出來了,算一下兩年平均數,市場上的錢還是多的。

其實住房貸款也是一樣。
比如我買了一套20萬的房屋,我明明自己有20萬現金,但是我不用,我一定要去銀行貸款20萬,用來支付購房款。
等我支付完畢以後,我自己手頭還有20萬現金,賣房子的人拿到了20萬現金,市場上一共就有了40萬現金,比我貸款之前多了20萬。當然,我還欠銀行20萬,但是沒關係,這筆債我可以用30年慢慢還,在還完之前市場上就會一直多出來一筆錢。

計算貨幣量的時候,貸款是立即會流入市場的現金,而負債暫時不必歸還,因此貸款確實會讓市場上的流通貨幣量多起來。
所以央行的很多貨幣政策都是在管銀行,而管的重點就是銀行貸出去多少錢。


關於市場的貨幣增加問題,我覺得前面幾個還是說的太籠統,其實如果把貨幣增加這個問題本身細分一下可能可以更好的觀察這個問題。

首先,央行增加貨幣不同的情況,給人感受不同主要給人的感受有以下幾種: 第一:央行隨著經濟增長增發貨幣,雖然市場上的貨幣顯然增加了,但人們並沒有感受到貨幣增多了,因為並沒有出現通脹。比如中國的本世紀初那幾年,基礎貨幣,M2都 有穩步增長,但貨幣購買力並沒有明顯變化。 第二種,央行和政府一起來的刺激政策,這個涉及到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配合。感覺就是大家都明顯感覺市場上的貨幣多了起來,人人手裡都有錢,具體一點的情景是著名的4萬億之後,大家明顯感覺錢貶值,這是刺激一時爽,傷害永久化的情況。 第三種, 貨幣政策性質的。每天都可以看到央行時不時又要緊縮一下銀根啊,一會又刺激一下啊,這些錢會短暫的流到市場上,當央媽想收回來的時候就收回來了,這種以央行的各種花樣公開市場操作,回購逆回購為主,對百姓生活影響相對較小,對金融企業和一些資金導向的企業有短期的影響。這三种放水方法原理和操作都還是有區別的,我們可以來探究一下。

第二個就是,貨幣創造本身還是分階段的央行到商業銀行是一回事,商業銀行到市場上又是一回事。在特殊時期,還能通過其他金融機構製造貨幣。

按照前面說的,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貨幣。先要區分現金,M0,M1,M2,基礎貨幣,這幾個概念才能進行討論。

現金,我們常常見到它,也認為它是貨幣,但其實貨幣是一種可快速支付的購買力的意義,貨幣大於現金,現金是貨幣的一種。

M0:流通中的現金,這部分銀行沒法進行信貸擴張。

M1: M0+ 活期存款 社會所有的即期購買力

M2: M1+定期存款+儲蓄存款+其他存款 社會所有的潛質購買力,銀行信貸的最大值。

基礎貨幣:公眾手中的現金,存款銀行的庫存現金,以及存款銀行存摺央行的超額和法定準備金。


金融人都知道,基礎貨幣是央行銀行的負債,所以我們可以先從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組成看起從而得到央行可能操作的基本思路:

中央銀行的負債業務主要有

  1. 存款業務:大頭是各商業銀行在央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和超額存款準備金(以 及政府在央行的存款,非金融機構在央行的存款)
  2. 貨幣業務:央行發行基礎貨幣,也就是流通中的現鈔,單位和銀行中的庫存現金。
  3. 央行發行央行債券, 這個是央行為公開市場操作,宏觀調控等做的一種主動負債業務,

央行的資產業務主要有:

1.對銀行的再貼現和貸款業務:央行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再貼現和貸款時提供基礎貨幣的重要渠道。銀行拿商業票據去換錢或著直接拿到央行的信用貸款,然後去開心的接著放貸。(貸款業務在1993年前是主要的基礎貨幣渠道,占資產比重70%以上)

2.對政府的放款及其他機構:中央銀行除了對政府提供放款(短期信用貸款)以及在政府發行國債時購買,其實是間接向財政部發放貸款。 其他機構不談。

3.證券買賣業務: 這個大家都懂的,主要是公開市場那一塊,用於調控。

最後還要提一下外匯和黃金業務:

人民銀行一般會銀行間外幣市場大量購入外匯,這會導致基礎貨幣的投放,形成外匯占款導致的貨幣投放。對於這種情況,央行一般會進行本幣公開市場操作對沖外匯占款,但實際上,顯然我國外匯掙的太多,對沖不完,依然成為基礎貨幣的重要來源。(黃金業務原理相似,但規模很小)

從這幾個業務,我們也可以估計出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了。


貼一張老圖,看央行的資產構成。


市場上的貨幣我們我們先不討論M1,或者M2,因為他們都要先有基礎貨幣。那麼從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加上剛剛的業務分析,可以看出基礎貨幣(儲備貨幣)的來源

1.央行買外匯投放的。

2.央行對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放貸投放的。

3.央行對政府放貸投放的。

4.其他。

也就是說,央行主要靠這幾項形成了市場中的基礎貨幣。

但人們常說的貨幣,並不是基礎貨幣,而是M1,或者M2,也就是經過銀行放貸,發揮了貨幣乘數作用的國內信貸。下面是央行和商業銀行的報表合併以後的結果。商業銀行在央行的法定和超額準備金,互相抵消。央行和商業銀行之間貸款,互相抵消。得到的結果是國內信貸約等於 貨幣與準貨幣。即市場上的貨幣,形成購買力與潛在購買力的貨幣是通過商業銀行的信貸製造的。

如圖:商業銀行在獲得基礎貨幣(自己找央行要的,政府要了存進來的,外匯市場賣外匯給央行來的)後,先存了一部分準備金回yangh,然後就開始放貸,最終形成大約是基礎貨幣4-5倍的信貸規模(M2),和1.6倍左右的M1(即可的購買力)

大概是這樣的


那麼貨幣發行的主線基本清楚了,基本就是央行購買資產(買國債,買外匯,買票據)或者發放貸款,形成基礎貨幣進入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再進行放貸,利用貨幣乘數形成更大的信貸規模,再次擴大了貨幣數量。


那麼問題來了央行的哪幾種不同的貨幣投放操作會導致不同的結果,給人不同的感受呢?我個人這樣進行了分類,如果有不對請大神指出。

第一種:和經濟同步的: 央行購買的外匯形成的基礎貨幣(這部分錢算是從外國人手裡掙來的) 商業銀行有抵押物的貸款(這部分有社會資產對應)

第二種:會導致貨幣貶值的:首先肯定就是大量購買國債來支持政府投資,政府如果缺錢了,不從財政摳錢,而是大發國債,而且是央行購買的話,無疑會導致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擴張,而國債其實又是純信用的,那麼至少在國債贖回之前,市場貨幣肯定是明顯增多的。而去實際上,到了國債贖回的日子,政府往往是借新債還舊債。另一點我不確定的,是可能在刺激時期,央行對銀行的貸款和再貼現都會放鬆要求,使銀行也能輕易獲得大量貨幣用於放貸。

第三種:刺激性的:央行常用貨幣政策工具。當初為了調房價把這幾個都使了一遍。先說最主要的三種:首先是法定準備金率。提高準備金率可以凍結一大筆銀行資金,瞬間減少貨幣供應量,反之亦然。不過這種衝擊都是一次減少,而且打擊面太廣,不分輕重,容易誤傷,比如有些銀行在上次調整法定準備金時流動性就已經吃緊,忽然又一調高準備金率,就有可能出問題。 第二種. 調整再貼現率,再貼現率高,銀行向貼現窗口借錢的積極性就下降,商業銀行的準備金就下降,基礎貨幣隨之下降。反之亦然。貼現窗口還有一個穩定金融市場的作用,在此不提。第三種,美帝最愛使用的,公開市場業務。央行買進或者賣出證券,改變商業銀行等機構的準備金,進而影響利率。這個操作優點在於規模可控,可大可小可預計,再貼現率有時候無法預計銀行的具體態度,法定準備金殺傷力太大。公開市場操作可大可小,可順可逆,可連續,不擾民。 公開市場有長期操作和短期操作兩種。因為生活中常見,我貼個圖。

還有就是選擇性的貨幣政策工具,這個常用於調節某一個市場的流動性,引導資金流入或流出某個特定市場。根據我對新聞的觀察,長期來看,這種政策影響的都不大,水不是建個壩就能攔死的。

常用的有 1.消費者信用控制,即規定對消費信用膨脹的控制,常用於通貨膨脹期間。反之亦然。 2.證券市場信用控制:這個簡單的說就是防止貸款炒股。信貸資金限制入市。3.不動產信用控制:這個大家很熟悉了,首付比率啊,只能貸幾套什麼的。 4優惠利率:對特殊行業的資金優惠。

說到這裡,似乎已經基本清楚貨幣是怎麼從央行到市場了,但我們不能忽略了一點:貨幣並不完全是一個外生變數。

一種觀點認為: 貨幣供給時內生變數, 貨幣供給是由經濟體系體中的收入,儲蓄,投資,消費等經濟變數和微觀主體的行為決定的。

我們都有印象,就是每當央行緊縮流動性的時候,企業和銀行流動性吃緊,手裡的現金和銀行儲備金不足的時候,就會有新聞提到影子銀行,即利用信託等機構吸納存款,再貸款,以及銀行出現表外業務。這些業務不需要交法定存款準備金,理論上可以無限制創造貨幣(購買力)。 還有就是經常在中國特殊時期出現的鬧錢荒,銀行拉儲。流通中的現金沒法進行信貸創造,完全的活期存款能力也不強(銀行預留的覆蓋活期存款的錢比例很高)。 所以能把這些錢吸進銀行,定下來理個幾天個把月財,銀行好來創造信貸擴張點貨幣供給也好。過了這陣子,等央行火消了,再去貼個息貸款什麼的。這些都算是銀行在基礎貨幣減少,流動性吃緊的情況下,自己擴大了貨幣乘數,創造了更多的貨幣。

從這個角度來看,貨幣似乎是由於民間活動的需要產生,通過商業銀行-央行體系得到滿足。

但總的來說,因為央行手裡至少還是控制了基礎貨幣,加上非銀行系統畢竟沒有成氣候,而且貨幣乘數極限畢竟還是在那兒。所以貨幣供給是主要是一個央行控制的外生變數,內生因素會作為補充發揮威力。


首先,央行對市場中流動性的影響通過幾方面,一方面是印鈔票,一方面是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還有就是利率、存款準備金率和再貼現率等貨幣政策。

印鈔票是殺傷最大的,樓主所說其實都是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公開市場操作也好還是貨幣政策也好,都是對已經印出來的鈔票進行調節的手段!為什麼央行這些年來印了那麼多鈔票呢?要知道鈔票印出來都是活生生基礎貨幣,加上貨幣乘數效應可是不得了。答案是中國出口額或者說貿易順差太大了,流進的外匯遠遠多於流出的外匯,而人民幣資本賬下不可自由兌換,換言之人民幣的匯率是管制的,企業出口創匯換進來的外匯要兌換成人民幣,這些人民幣央行都要印新的鈔票來兌換,以保持住現有的匯率。所以你會發現,實際上這些年來中國天量M2的形成,主要原因就是外匯占款!

其次,樓主要明白,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既有釋放流動性的操作,又有收迴流動性的操作

投放流動性的操作,如逆回購,央行買入有價證券,向市場投放流動性,融出資金,一定時間後回購,如樓主所說,收了利息之後是會減少市場上的基礎貨幣的。

但是,實際上近二十年來,央行做的最多的操作實際是收迴流動性的操作,因為印了那麼多鈔票不對沖的話會死人的。逆回購對應的正回購就是收迴流動性的操作,但這兩種操作相互結合,對M2影響都是短期的,不是關鍵的影響。關鍵的還有一點是央票。每次外匯占款大幅上升的時候,由於多印了很多鈔票,央行就會發行央票,來對沖流動性,這個成本其實很高的,是一種沒辦法的辦法,每年發央票的利息大概有個4到5萬億,按樓主的說法就是,市場上的錢就會越來越多了。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說雖然M2數量那麼大,但由於中國十年來的土地等生產要素的貨幣化,吸納了大量的貨幣,另外這些錢主要是推高了資產的價格,如價格高到讓人受不了的房地產,也是一個吸貨幣的池子。也就是說,中國的經濟發展消化了大部分超發的貨幣,所以日常消費品的價格從CPI可以看出,還在可以讓人接受的範圍內,但一些資產,老百姓就買不起了。

中國當前的發展模式肯定是不可持續的,因為超發的貨幣大頭都被政府、和政府做生意的企業、金融企業分走了,由於現今資本回報率遠遠高於勞動報酬率,資本家、權貴分走了超發貨幣的大部分,因此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之前的每次刺激政策就像抽鴉片一樣,正如馬克思政治經濟學中說的「每次通貨膨脹都是一次劫貧濟富」,中國淪落到現在國富民窮的境地,是有原因的。新一屆政府說要激活貨幣存量,是有其深刻的考量在裡面的。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我們先看看準備金是什麼意思,然後再說為什麼。

以一個例子說明吧。

假設,只有一個銀行,為了方便,我們假設銀行沒有資本金(或者假設銀行有N元資本金,用作了租房子,總之這部分忽略不計了)。

初始情況:有個客戶來存錢了,存了100元在銀行。

於是,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如下圖所示。

好了,銀行有了100元,央行規定,必須留下準備金10%的準備金,這準備金是用來應對儲戶(債權人)可能隨時遇到突發情況,會需要來銀行提取現金的情況。此時,資產負債表如下圖。

現在銀行有現金90元,是可以用的。銀行當然也非常需要把這90元放貸出去。這樣銀行才有飯吃,錢趴在銀行上,銀行就喝西北風了。

於是,有個企業A(該企業的公眾號:yuanmu8)需要錢,正好需要90元,沒問題,全放貸給他吧。

當前,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稍有變化,不過變化不大,只是現金變為了債權(為了方便我寫成了貸款,這樣好理解哈)。

好了,企業A拿到現金,發展不錯,於是把錢全花了,實際上主要應該還是用於支付工資、購買固定資產等等等吧。為了方便,我們假設,企業A把90元錢支付給了員工A。員工A拿到這麼多錢當然很美,於是找到銀行,又把錢存到了銀行。

同樣銀行收到存款,必須留出來10%=90*10%=9元,作為準備金。

餘下了=90-9=81元現金。

此時,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為:

銀行,還是一樣的銀行,不是慈善機構,更需要吃飯、盈利,因此,必須把這現金81元放貸出去,才能不喝西北風,於是找到企業B,全部放貸給了企業B,此時,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現金變為了貸款。具體為:

後續發展情況是類似的,企業B當然盈利也不錯,把貸款的81元錢付給了員工B,員工B又找到銀行,把錢存在了銀行。

此時,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如圖:

當然,銀行,有錢了,有錢了,還要放貸,這次放貸給企業C吧,於是資產負債表上,現金變成了貸款(債權):

好了,企業C當然也是優質企業,僱人的過程中當然也要支付工資,發工資72.9元給了員工C,員工C把錢又存到了銀行。

此時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如圖所示:

當然,道理還是一樣的,銀行不能讓錢留在賬戶上。留下10%的準備金,其餘的全部需要放貸出去,此時的資產負債表為:

好了,我們看明白了,這個情況是周而復始的。

注意,右側是大家手上有的錢。因為這個錢是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手裡面有的錢。而實際上,現在市面上一共就有100元的現金。是這樣吧,但是我們看在當前10%準備金的控制下,銀行讓大家的總財富變為多少呢?

算算看:

100+100*0.9+100*0.9*0.9+…100*0.9^n

=100*(1+0.9+0.9*0.9+0.9*0.9*0.9+……..+0.9^n)

我數學不好,不會算,我們乾脆百度一下,這個是多少吧

過程不重要,我們需要知道的是結論,經過無數次的放貸之後,右側的總額,也就是大家手裡面的錢應該是=1/(1-0.9)=10

這個我們記住好了,叫做「貨幣乘數」,也就是準備金率的倒數。

因此,如果準備金率是10%的話,那麼貨幣乘數就是10,則100元可以經過銀行的放貸變為市場上的1000元。

如果,準備金率是5%,則貨幣乘數是20,則100元可以通過銀行放貸變為市場上的2000元。

所以,央行通過控制準備金率的微調,就能實現對市場上錢多少的控制。

如果想讓市場上錢變多了,就要降低準備金率;

如果想讓市場上錢變少了,就要提高準備金率。

我們看看中國近期一次準備金率是怎樣調整的,以及調整的目的是什麼。

有了上述知識,現在看新聞,就清楚多了。

央行會不斷地根據市場情況,進行準備金率調整,一般來說,調整是非常謹慎的。即使這樣,幅度調整也在7%到21%之間進行了波動。可以看到,這會導致貨幣乘數在5到14之間波動。最近十年幾乎在10%到20%之間波動,貨幣乘數是5到10倍之間。

前段時間很多人討論日本的負利率,最近還有人說討論,來,我們看個新聞。

我們知道,其實負利率是針對準備金說的。銀行存在央行的準備金越多,會導致名義準備金率越高,進而會導致貨幣乘數縮小,市場上錢少了。所以,要用負利率,讓銀行把錢放貸出去,刺激貨幣增長。

注意,表面上看,貨幣乘數造成了很大的通脹。實際上,凡是存入銀行的錢,都是有他的實際價值擔保的。例如,在上述例子中,產生的錢,都是工資,都是創造價值後,員工從企業得到的。所以,我們可以簡單理解,存入銀行的錢,都是由其創造的價值擔保的。這個不是製造通脹的原因。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還會造成通貨緊縮。因為,創造的價值,通常超過存入銀行的貨幣價值。

前幾天關於通貨膨脹的文章,有人留言,提到貨幣乘數。他也提到了貨幣乘數效應,但是通貨膨脹和貨幣乘數不能簡單地畫上等號。

============================下面看準備的極端情況================

接著前面複習一下,銀行不斷地放貸,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是這樣的:

右側的錢,是大家都認為的自己手裡面的錢,如果一直疊加下去,那麼結果就是最開始的現金數量*貨幣乘數,即:

100*貨幣乘數=100*(1/準備金率)=100*(1/0.1)=1000元

最後大家所有人認為自己手裡擁有的錢加起來就是這個數字。

文章發出後,收到很多反饋。這裡統一說明下。

1.如果準備金率要求是1,那最後大家認為手裡的錢,是多少呢?

實際上在這種情況下,銀行只能夠放貸手裡的錢,手裡沒有錢就不能放貸。

這種情況下,實際上,銀行只能夠將所有者權益那部分的錢是能夠放貸出去的。簡單講,銀行只能夠把股東的錢放貸出去,用戶存在銀行的錢,是隨時準備用來還給用戶的,是不能夠放貸出去的。

這種情況下,根據計算也能夠得到:

100*貨幣乘數=100*(1/準備金率)=100*(1/1)=100元

這種情況下,銀行沒有「製造」貨幣的功能。

2.如果準備金率要求是0,那最後大家認為手裡的錢,是多少呢?

這種情況下,銀行沒有留存任何的準備金,把所有的錢都放貸出去。這時,資產負債表我們可以看一下:

發現了吧,從資產負債表可以看到,每次來了前都會完全貸款出去,這樣的過程是可以不斷滴重複的。

結果當然是,最後大家手裡的錢就是100*N,N是可以不斷重複的,最後結果市場上有無限多的錢。

這種情況下,根據計算也能夠得到:

100*貨幣乘數=100*(1/0)=100*(無窮大)=無窮大

這種情況下,銀行有無限「製造」貨幣的功能。

我們現在感覺如果銀行倒閉了,那是很嚴重的事情。但是,在以前的自由銀行體制下,倒閉銀行是很常見的。參考美國在美聯儲建立前,大蕭條時期倒閉幾千家家銀行並不稀奇。

簡單講,就是大家把錢存在銀行,即使有準備金,如果不是百分之百,就隨時面臨倒閉。因為,即使你的準備金率是99.99%,儲戶過來提款,銀行也不能完全滿足要求,只能倒閉。信用這個東西就是這樣,來無影去無蹤。

在中央銀行體制下,中央銀行是最後的貸款人,一般情況下不會發生擠兌導致銀行倒閉的問題。

==============最後談談負利率的問題==================

3.日本實行的負利率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我們在上文強調了,負利率是說銀行存儲在央行的超額準備金是負利率的,普通民眾存在銀行的錢還是正利率的。

銀行存在央行的錢,我們一般通常為準備金。

準備金=法定準備金+超額準備金

通常情況下,準備金無論是法定的還是超額的,央行都是需要支付利息給銀行的。

如果經濟不景氣,銀行擔心貸款出去了,收不回來,就會不願意把款放貸出去。這樣的話,直接存央行吃利息比較合算。因此,大家都把錢存到央行。最終結果就是,雖然準備金率只有20%,但是因為銀行把錢都存在了央行,導致實際的準備金率可能會達到50%。

這種情況下,央行即使把準備金率降低到1%,也不能改善情況。

於是,央行就會把超額準備金率調整為負的,這樣銀行就只能把錢從央行拿出來,盡量放貸出去,避免損失。

這樣能夠達到刺激銀行不斷地發放貸款的目的。

---------------------------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微信號:yuanmu8.


謝邀。@周曉農 和@馮晗 的答案綜合一下基本可以回答題主問題。我就簡單補充一下,說說題主迷惑的來源。我覺得題主對經濟金融問題肯定很熟悉很感興趣,但是貌似專業訓練不夠,缺少經濟學思維。

其實這個問題的本質在於現代法定貨幣(fiat money)下的部分存款準備金制度所引來的貨幣乘數效應,簡單說就是貨幣在存貸交易中的放大。另外在我國由於強制性結匯制度存在,也會有外匯占款所帶來的被動貨幣發行。

第二個需要提高專業思維的地方是資產負債表視野。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劉紀鵬曾說過一句話大意是:資產負債表是經濟學入門必備的思維方式。現代貨幣都是債務型貨幣,研究貨幣問題時資產負債表思維更是需要,如果不能從資產負債角度出發,肯定會出現類似的疑惑。


印的是紙,
還的是電腦系統里的數字。
賬可以按Del刪掉,
紙可能還在。


嗨,生活在過去的前輩們!這裡是2114年6月1日,穿越誒,很炫吧!不要怕啦,其實你們只是看到了穿越時空的信號,因為現有技術還不足以支撐人體做時空旅行。不過既然我們有緣相遇,就送你們點見面禮吧。


我想一想,唔,這一百年的歷史如何?


如果你們有人覺得自己生不逢時,沒遇上劇烈變革的好時代,那可就大錯特錯了。21世紀的波瀾壯闊和19世紀20世紀相比可是毫不遜色,有的是你大展宏圖的機會。要講這一百年哪,故事太多,限於技術(過量信號可能會導致系統崩潰),還是挑最重要最有趣的講好了。


21世紀上半葉最重要最有趣的變化就是「貨幣無紙化」。這場運動肇始於20年代初的美國,得益於電子感應和身份認證技術的進步,人們終於發現所有以人際交換活動為基礎的支付行為都能通過手持終端來實現,感應/認證和賬號組成的雙系統使得無論距離遠近,貨幣轉移都可以快速有效的完成。這種杜絕了假鈔和欺詐的「誠實支付」受到了廣泛的歡迎。政府們對這一運動的態度也很積極,因為可以更好地實現對經濟運行情況的掌握,追蹤貨幣變得簡單而成本低廉。紙幣、支票和各式匯票逐漸成為了歷史的遺迹,擠兌也和用罐子埋現金的守財奴一起成為了上古的傳說。


30年代初,「貨幣無紙化」在各主要經濟體都基本得到實現,這場運動對歷史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當法幣發展到它的頂峰——純粹的數字 時,人們對貨幣的認識終於局限於「較強勢的商品要求權」這一唯一屬性,之前畢竟人們還可以用紙幣和支票來擦屁股。


最先受到運動影響的是銀行。銀行家們認識到了這一趨勢的不可逆轉,同時也認識到了「餘額即現金」,傳統的定期/活期概念和以流動性為標準的貨幣層次劃分不再適宜。2032年,為了方便各個賬戶間餘額的自由交流,美國銀行家協會宣布會員銀行間轉賬免除一切費用,當然,作為補償,ABA宣布停止對存款付息,這也成為了各國銀行的普遍做法。


另一些傳統的金融觀念也受到了挑戰,比如匯率。由於各國開始定期披露以本幣為單位的國民賬戶餘額,人們發現,只要將兩國的國民賬戶餘額相比,就能得到一個相當合理的兌換比率,官方匯率逐漸失去了它的權威。這一期間,國際貨幣投機盛行,知識精英們開始呼籲取消對自由兌換的一切限制,聲稱人民有權利按照「合理的匯率」來安排自己的財富,選擇不同的銀行賬戶,同時國際銀行間賬戶轉賬費用也應當最大限度地降低。這些要求被民眾廣泛支持,政府在壓力下不斷讓步,自牙買加體系確立以來的國際貨幣制度逐漸坍塌。


坍塌當然不是和風細雨式的,其過程一點也不浪漫。實行固定匯率和管制匯率的國家承受了巨大壓力,頻繁受到貨幣投機的衝擊,規模也成指數級的擴大,大量賬戶餘額湧向估值相對合理的貨幣和高值貨幣,這最終導致了與20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齊名的2045-46國際金融大動蕩。在大動蕩的影響下,一些貨幣估值虛高的國家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像歷史上屢次重演的一樣,崩潰式的繁榮刺激著人們恐慌的神經,人們瘋狂逃向一切實際存在的貨物和商品,正常的經濟秩序和社會生活都受到嚴重衝擊。政府被迫紛紛採取自由匯率,取消了對自由兌換的限制,允許國民餘額在本國賬戶和外國銀行賬戶間自由轉移。新的「無制度的自由貨幣制度」逐漸得到確立,全球經濟秩序終於逐漸穩定。這場大動蕩帶來的影響不僅是經濟層面上的,對國際政治和一些國家的國內製度也帶來了深遠的影響,雖然你們可能更感興趣,但限於篇幅,在此不展開。


在大動蕩過後,最值得一提的是一部威名遠揚的著作《常識2》,作者是一位名叫KID的美國大學生。他在書中運用常識提出了如下幾個問題:


1. 當銀行發放一筆新的貸款的時候,任何其他個人或經濟組織的賬戶餘額都沒有減少,貸款人的賬戶餘額卻增加,這些增長的數字從何而來?

2. 雖然這些數字的出現不對應著現存數字的減少,但卻有著和現存數字一樣的購買力,這個「要求權」的增量是不是相當於從所有現存餘額中都刮下微微一部分而構成?

3. 是否每筆新增貸款的出現都意味著一次輕微的財富重新分配?

4. 現代金融制度的運作原理是否必然導向貧富分化?

5. 銀行憑空創造餘額,並且對這部分餘額徵收利息,這種做法是否符合商業道德?

6. 有沒有一種公平的貨幣制度存在?


KID的書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熱議,各派學者為此爭論不休。和學者們的反應相比,民眾的表現則精彩的多。「仇銀行情緒」混雜著對富人的不滿,迅速蔓延升溫,不少金融機構甚至遭到衝擊,普通民眾和媒體一致要求政府強制規定每年新增信用的上限,控制貨幣增長速度。跨國企業和外貿企業也對此反應熱烈,匯率的頻繁波動使他們不堪忍受。作為平息民眾情緒的回應,各國政府都紛紛規定了每年新增貸款上限,額度根據銀行賬戶餘額發放。


不得不說,民眾渴望穩定與公平的願望是好的,但是實際結果卻未必那麼美好。受限於固定的貸款額度,投資饑渴嚴重,大量企業和個人由於得不到充足的信用,只能依靠高成本的私人和企業借貸。需求減弱,生產活動增長緩慢,失業率居高不下,雖然物價的增長也明顯放緩。這十年被稱作「沉寂的十年」。


60年代,大動蕩的記憶逐漸模糊,緬懷那些狂飆突進和沸騰歲月的書籍著作不斷湧現。人們開始覺得,物價上漲和金融危機雖然不好,但只要生產擴張的速度超過物價上漲,一樣是可以接受的好日子。於是貸款上限被不斷放鬆,經濟擴張的熱情被再度點燃。


60-70年代,「繁榮」再現。2079年,真正全球性的經濟崩潰和災難性的通貨膨脹如期而至,由於世界貨幣已實現實質上的統一,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在這次災難中倖免。


人們終於開始嚴肅地反思貨幣制度。他們從故紙堆里翻出了米塞斯和他的教誨。

「商業的循環波動,不是發源於自由市場的一個現象,而是由於政府要把利率壓低到自由市場所應有的利率水準之下,干擾商業所引起的結果。……企業家,受到壓低了的市場毛利率這個幻覺的誤導。」

「信用擴張是政府用以對付市場經濟最重要的鬥爭工具。這個工具在政府的手中成為可以用來耍許多把戲的魔杖:可用它驅除資本財的稀少性,可用它降低或完全消除利率,可用它供應政府的浪費支出,可用它沒收資本家的財富,可用它【激發持久的繁榮】,可用它【使每個人都富有】」

「信用擴張的繁榮,其特徵在於資本財沒有這樣的增加。商業活動之擴張所需要的資本財,必須從其他生產部門拉過來。……其本質不是過多的投資,而是錯誤了的行業投資。……健全的生產擴張所需要的,是增加資本財,而不是增加貨幣或信用媒介。」

「假若那些由放鬆銀根政策而引起的幻覺,未曾誘導企業家們把稀少的資本財浪費於較不迫切的需要之滿足,因而使他們不能用於生產更迫切需要的產品,則消費者的境況當更好些。……如果這繁榮沒有走向錯誤的投資,消費者當可有些更好的享受。……但是,絕大多數的人必定要為這種繁榮期的錯誤投資和過分消費而支付代價的。」

「通常所謂的蕭條,就是這個清算的過程——清算市面繁榮期所犯的錯誤,而就消費者的願望重新調整。」

「通貨緊縮與信用收縮不像通貨膨脹與信用擴張那樣造成大破壞,這不僅是因為緊縮與收縮的政策很少採用。它們的壞處較小,也由於它們的一些固有效果。擴張因錯誤投資和過分消費而浪費有限的生產要素,如果它一旦停止,則需要一個沉悶的過程來消除它遺留下來的病毒。但是,緊縮既不引起錯誤投資,也不引發過分消費。它所引起的商業活動之一時的緊束,大體上會因那些失業工人和銷售額跌落了的物質的生產要素所有者的消費減少而對消。當緊縮結束的時候,重新調整的過程無須補償資本消耗所引起的一些損失。」

這位偉大的經濟學家,自由主義最堅定的戰士,在生前受盡冷落,卻在逝世一百年後被推到與亞當斯密同等的地位,實在是一種辛辣的諷刺。人們終於認識到,歷史上,人類作出的絕大多數決策,不是在好與壞之間選擇,而是在壞與更壞之間選擇。不那麼激進發展但是緩慢穩定的通縮,似乎壞處比激進發展而必然崩潰的通脹少一些。人們開始認真考慮一個只能由上帝而不是銀行來發行的貨幣,黃金當然已經不夠適宜,於是他們從故紙堆里翻出了另外一個概念,叫做比特幣。為了區別於那個古老的名字,他們把這新的貨幣稱為榮耀幣,並把這種上限固定的數字貨幣按照賬戶餘額比例發放。得益於之前國際貨幣的實質統一,這種工作並不困難。榮耀幣的貨幣制度在2092年完全確立。要問這個制度運行的怎麼樣,唔,你把物價無限向上的預期倒過來變成有限向下,大概就想像的八九不離十了,不得不說,雖然我是個不賺錢的學生,手裡沒幾個錢,但能買的東西越來越多,這感覺倒並不壞。


最後,回答一個你們最關心的問題,中國到底在這個世紀崛起了沒。給你們幾個數字,2110年,中華共和國國民餘額世界第一,人均餘額世界第三。


白白~


什麼?文不對題?可是應該說的都說完了呀,畢竟是未來人,給點面子嘛


題主的問題不涉及貨幣乘數,只是在問基礎貨幣是如何投放,並且為什麼增加。這個和貨幣乘數沒有關係吧,不知道為什麼答案中這麼多都和貨幣乘數有關。

直接針對題主的問題回答一下:央行通過購買國債或貸款的形式把貨幣投向了市場,此時國債或貸款對央行來說是資產,投出去的貨幣是央行的負債。僅從這一筆來看,到期時貨幣是需要還給央行,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中資產和負債同時減少。

此時央行需要做的就是重新購買國債或貸款,維持原有的資產負債表規模,甚至進行擴大。

所以簡單來說,保持或增加基礎貨幣投放的方式就是新債換舊債。市場上的基礎貨幣都是央行的負債,基礎貨幣的增加一定對應著資產負債表的擴大。


感覺問題有點繞回去了,所以不好想。我改了一下問題,重新說一下。
其實第一個問題的陳述有問題。如其他人回答一樣,央行其實不回收貨幣。當然這個實際上貨幣總量是個動態控制的範圍。作為央行,發行的貨幣可以通過貸款給商業銀行,利息非常低(因為央行不需要盈利),然後商業銀行再發放到企業和個人手中用於流通。央行對流通貨幣的調節可以通過存款準備金、存貸利息,公開市場操作等進行調節。
之所以容易產生這個疑問,我覺得是把央行和市場割裂來看的緣故。我們把時間往前拉一下,在早期的交易市場,貨幣的出現是作為一般等價物,即(金屬)貨幣也是一種商品。因此商品的總量決定了流通貨幣的總量,多出來的部分作為儲藏手段(或者也可以說是無效的,因為你換不到更多的商品了)。這個時期一般不會有通貨膨脹這種事。等到紙幣發行時期,貨幣發行的總量(流通量)理論上還是等於當前市場的商品價值總量。如果市場上的貨幣總量不變(即到期後立刻獲得同等額度的款),那麼隨著產品的增加,錢肯定是增值的。反之,如果貨幣量大於商品價值,那麼肯定要多個貨幣才能獲得原來一個貨幣能夠獲得的商品。換句話說:物以稀為貴,多了就不值錢了。
既然這樣為什麼目前各國央行願意多發行貨幣讓貨幣貶值呢?主要在於各國的國債負擔很重,政府為了減輕負擔只能發錢補虧空。因為錢貶值了,還款總數量不變,壓力就小了。


排名第一的答案完全就是錯誤的啊!!!

這和貨幣乘數有一毛線關係啊!!!

還有人嫌題主不上百度查貨幣乘數!!!

題主去看羅璞同學的吧 他那個才是對的。


僅代表個人觀點
通俗的說:

  1. 國家向央行要錢
    央行2個選擇:
    1. 貸款給國家(最後錢回到央行)
    2. 印鈔票(通貨膨脹)

選擇1,肯定是要還錢的。選擇2,還是要還錢的。
題主的意思是,印的鈔票怎麼變多的吧?
答案是:國家不還國債o(∩_∩)o
實際上,只要一個國家的稅收收入足夠支付利息支出,那麼國家就不用擔心還錢的問題(當然有個安全線啦)。


這TMD不是扯蛋嗎!


還不一定。讓我們來看看中國國債規模: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債發行規模的變化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81-1990年,年均發行額僅為39.5億元,占同期財政收入規模很小。第二階段是1991-1993年,從1991年起發行規模第一次躍上了200億元的台階,年均發行額大體在303.1億元左右。前13年的發行總量為1304億元。應該說,這一時期的國債總量問題並不突出。第三階段是1994-1996年,1994年國債的發行額首次突破了1000億元大關,實際發行額達1028.6億元,比上年的395.6億元劇增了260%。1995年發行規模繼續擴大,突破了1500億元,1996年更是達到1847.7億元,又比上年增長近30%。由於一年期以內(不含一年期)的短期國債需在當年償還,而不計入當年發行規模,因此,實際發行額還不止這個數。進入90年代以來,國債的發行規模幾乎呈幾何級數增長,遠高於同期財政收入年均增長速度和gdp的年均增長速度。

其實就是借新債還舊債


這TMD不是扯蛋嗎!

那麼,看看美國:


看到這個問題,我眼淚就快掉下來了。因為一模一樣的問題困擾了我很久,問了好多人,不是不理解我問題的意思,就是用經濟學的一堆東西來砸我。後來我給了自己一個安慰性的答案,跟樓上@Luo Patrick 和@賴堯 說的類似,就是債務會越來越多,今年借1塊,明年還1塊1,同時再借1塊2,。。。換句話說,在這樣一個簡單的模型下,市場上的錢會一直變多,負債也會一直變多。這雖然能解釋我的問題,但是這種「債務越來越多」的局面讓我非常抓狂,也一直不能讓自己釋懷。難道世界就是這樣運行的嗎?正因為我非常不理解「貨幣」這玩意兒,所以我特別害怕思考宏觀經濟學或金融學的問題,總會繞到這個問題上來。在我的知識體系里,經濟增長應該靠實實在在的生產效率的提高來完成,所以我能理解的貨幣是「一般等價物」,就是為了方便交換,國家強制使用的「媒介」。生產出來的東西多了,相應的「媒介」才會多。但現代經濟複雜的金融借貸關係徹底讓我崩潰了。


之前看過的一個小故事,一旅客來到小鎮上的旅店,給了旅店老闆一百元房錢上樓入住,老闆轉身給後廚補上了拖欠的一百元工資,後廚又跑去屠夫那兒還上了一百元豬肉錢,屠夫又向妓女還上了一百元嫖資,妓女又把欠的房費還給了旅店老闆。這時,剛才那旅客上樓轉了一圈發現沒有合適的房間,於是拿回一百元走人了。 最後這一百塊錢誰也沒得到,但是鎮子上所有人的欠款都清了……
這裡旅客就是央行。市場需要多少貨幣來保證交易,就投放多少貨幣。


我實在忍不住了,答案沒有一個是回答題主問題的。都在扯犢子。
金融行業半吊子來回答一下吧。

我就直接抽象畫了,其實具體操作要複雜的多,首先第一各國央行原則上是不能直接向政府買國債的。不過我簡化討論就粗暴化的允許了。

假設一個新建的國家有一個政府,一個央行,100個屌絲民眾,貨幣為0元,剛經歷戰火需要重建都沒有錢,這個時候政府大手一揮,來個10%利率的國債,面額100元,一共發行100份,然後和央行行長通個電話說,你丫直接買我的國債哈。央行立刻印了10000元紙幣,但是沒有一次買進100份國債,而是分批的從市場上每次買一個,結果國債市場100元的國債價格就上去了,差不過炒到110元一份國債(我擦,實體利率跌成0了)這個時候, 政府實際得到11000元,丫立刻給每個屌絲110元讓他們造房子,年底個人所得稅,各種消費渠道稅務一共每人收到50元,收回5000元。但這個時候政府要還央行利息了咋辦? 你以為它會把1000元利息都還給央行?圖樣圖森破。這個時候他給央行打個電話,說,你丫還不操控一下國債市場?央行立馬遵命,開始秘密拋國債,把國債價格壓到50元,這個時候實體利率達到120%,民不聊生,實體企業都倒閉,政府迅速只用了5000元就回購了100份國債。這個時候政府手頭0元,0負債 (國債回收後政府直接放碎紙機里打成紙漿,實際上大部分政府回購國債都要成treasury bond,當然實際更複雜,可能都是保密的),央行無任何抵押儲備,0負債,0資產。民間卻多了6000元真正流動資金,由於利率(120%)太高,民間流動性幾乎沒有所以沒有通脹,政府對央行說,我這次要發行20000元國債,你丫快買,央行遵命,立刻招辦,利率再次下滑到0%,通脹發生,上次貨幣發行和這次貨幣發行都產生了大量的產品,於是第一年gdp 10000元,第二年gdp 20000元,民間真正無背書的完全通脹貨幣第一年為6000,第二年為12000,假設流通速度為1,銀行儲備要求為0,通脹率差不多為100% (真夠高的),這就是如何印錢的。

當然實際上要複雜很多,首先央行是不能直接向政府購買和拋售國債的,必須是大眾市場,而且想通過政府調控國債價格和利率未必會很成功,嗅覺靈敏的大眾會不買賬,這也是為什麼央行操控國債市場是嚴格保密的,和政府絕對一致的。而且現在更多的是操控外匯儲備,如果是天朝那就是人名幣匯率,出口多的時候就把匯率弄高些,出口低的時候就把匯率弄低些,這樣就可以平白無故弄出大量流通貨幣,還可以刺激出口。當然現在」發達「國家更多的是和上面例子所說的,債低債的發行所謂流通貨幣,實際都有大量國債背書,所以並不是免費通脹的貨幣,這也說明發展」發達「國家的經濟已經處於債務刺激方式了,幼稚點說是」偽通脹「,雖然流通貨幣表面暴漲,但gov 債務也是隨著暴漲的,而不是我上述舉例中政府債務是消空的,真正印了錢。所以EURO經濟一旦停息,政府舉債都沒用,就等著通縮了,因為假流通貨幣全要回收。


很多人不知道貨幣是什麼,就像長度的計量,一米是基本單位,一元是對各種形式的財富進行統一計量的基本單位,貨幣實現的是各種財富的統一數字計量,也就是說貨幣是一種記錄。這是問題的第一層級,弄清楚貨幣是什麼。第二層級,貨幣的多少,也就是數量,是怎麼回事。個人(含法人)名下的貨幣包括現金、存款、貸款這三項,市場上貨幣的總量是所有個人(含法人)名下這三項數目的總和。第三層級,市場上貨幣總量的變化。從貨幣的含義來說,貨幣代表各種財富的統一計量,需要計量的財富的形式在變化,數量也在變化,所以貨幣的總量是變化的。與一米代表多長長時間固定不變不同,一元代表的財富量時刻都在變化。從構成貨幣總量的三種形式來看,現金、存款表示各人(含法人)之間不會引起貨幣總量變化的貨幣流動,引起貨幣總量變化的是貸款,貸款多,於是貨幣多,貸款少,於是貨幣少。存款個人(含法人)獲得利息,貸款銀行獲得利息,這利息就是貸款以外又一貨幣增加項,利息也是貨幣總量增加的原因。誰付給我們利息?利息是加印的貨幣。我想,可以從以上三個層級來回答市場上貨幣總量是怎樣增加的。


要哭了!!!
一是我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二是其他人給的答案也有點太跑題了,有的甚至是錯的(好吧,我的也可能是錯的,不過歡迎大家指出來~)
首先,樓主的問題描述太複雜了,而且真很多看法和我之前想的是一樣的!!
下面開始吧!
央行的貨幣是怎麼進入大眾手中的呢?
1.買資產
買黃金,買外匯,買商品,買原有的貨幣(幣改的時候)

在央行不獨立的時候,例如在古代,皇帝缺錢用,多鑄貨幣就有錢了,就可以買商品,買服務,然後錢就到大家手中了,不過通脹什麼的估計不遠了...
2.買債券
央行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買債券等金融資產,把流動性發出去,雖然這些錢終將會到央行,但只要央行繼續買債券,那從時點來看,大眾手中的貨幣都是增加了的,央行調節奏,那貨幣的供應量也就改變了。
其中第二點是樓主應該反覆想的,錢還回去貨幣確實就少了,但如果需要的話央行可以繼續放流動性,我收回來1個億再放1個億,對市場始終都可以增加一個億,如果需要我甚至可以10個億的增加,或者收回後不買債券,這個便是所謂的發行節奏!(問題中,提問的一些描述是有問題的,有時間再糾正吧,其他回答裡面也有提到)

原文地址由比特幣想到的貨幣那些事兒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歡迎討論)


不太準確的羅略:
顯然,提問是:M1是怎麼增加的? 回答大多是:商業銀行循環借貸導致M2增加,即貨幣乘數。

個人理解:
基礎貨幣(即去槓桿後的實際財產符號)的增加途徑有二:
1. 政府投資 - 國債和地方債及利息 - 央行憑空購買 - 貨幣投放
2. 出口貿易 - 外匯占款- 央行強制結匯 - 貨幣投放

M0現金是很少,現代信用貨幣主要是以電子記賬的形式投放到銀行的,在央行那裡表現為負債。

個人看法是當下的通貨膨脹的根本源頭是央行憑空大量購買公債和大額的貿易順差結匯,這恰恰是十餘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的兩個主要引擎,至於商業銀行槓桿一直就有,都算不上高到哪去,不過推波助瀾的幫凶罷了。央行的負債最終需要全民來買單,貨幣國際化的部分內涵是讓部分老外也參與進來買單,中國民眾實在是有點不堪重負了。

歡迎指正。


沒有看到對題的答覆。問題是每個單位和個人的賬號都增加了,增加的錢是怎麼來的?本來是封閉型的。就像一個村子,自給自足假設,商品買賣都在自己內部各個主體間進行,貨幣也在村內流通。而如果信用社貸款給了用戶,用戶最終還要還回去,村子的錢只會更少,最終結果只是是村子有人錢越來越少,有人錢越來越多


推薦閱讀:

瑞士央行為何於 2015 年 1 月 15 日宣布取消歐元兌瑞郎 1.2 匯率下限?

TAG:貨幣 | 中央銀行 | 貨幣政策 | 財政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