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考北電,中戲編劇專業的研究生?
本人女,大二。
目前在國內一所位於偏遠山區的藝術學院。。。。學劇情片創作。
想考北電或者中戲的研究生,編劇專業,希望以後留在北京發展。
求各大神指導,考取北電,中戲的研究生需要哪些條件,以及如何複習,複習哪些內容?
我是來無(bei)私(cui)分享的————
2015年北電研究生劇本創作方向考題;滿分150分。
專業一(藝術理論)
(來來來,上過《藝術概論》和美學的秀一下專業力量。)
一、名詞解釋:
1,藝術形式
2,義大利美術流派
3,巴洛克風格
4,造型藝術
5、形象思維
二、簡答題
1,形象思維有哪些特點?
2,藝術創作與閱讀(欣賞)之間有什麼關係?
3,藝術和科學有什麼關係?
4,審美想像有什麼特徵?
5,簡單談談藝術家的社會責任
三、論述題
1,藝術形象與現實生活有什麼關係;
2,從文化力和影響力的角度,論述藝術作品的藝術價值觀;
3,結合一部文藝作品,簡述藝術作品是如何實現再現與表現的統一的。
一共以上13道題。。。因為我答不上來,一怒之下背下來了。題干文字略有差異,大意無差。(早晚有內部資料流出,這算新鮮出爐吧!試後和考表演系的一哥們簡單交流,基本一致,論述題不同。)
專業二(小品寫作)
根據引入情境編寫完整合理的電影短片劇本。3000字左右。
鄧建國是一名修鐘錶的師傅,40歲了還沒有一場正經的戀愛經歷。有一天,昔日好友的女兒晶晶拿著一張照片找到他。原來晶晶患了瞬間性失憶症,記不起有關自己父親的一切,而只有鄧建國能夠幫助她……
(大意無差。考試時間3個小時。我悲劇的在草紙上寫滿了故事大綱,嗯,正反面都寫滿了,然後時間過去了兩個小時。。。可想而知我是如何痛心疾首垂頭喪氣地度過了最後一小時。監考老師這樣評價:3000字,寫那麼多誰看?!)
我前車之鑒,做投石問路,望拋磚引玉,迎吐槽補充!作為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生,我來說兩句。
首先,從現在開始,每天看一部電影,看經典影片,片單自己找,看完堅持寫下幾百字影片分析。每周寫一篇3000字的影片分析,限定3小時時間,手寫。寫完再去中國知網、variety、imdb查詢影評人和導演訪談。請注意,先自己分析,再看著名影評人怎麼說,尤其是導演和編劇怎麼說。你要報考的是文學系,不是攝影系和錄音系,應該注重人家怎麼構思故事,設計人物,編寫對白,挖掘主題。不要把精力放在導演、攝影、錄音、美術上。上面那位海參包就是反面例子。所謂術業有專攻,文學系很多老師是完全不懂電影聲音的,更不用說音樂了,影片分析去分析音樂,不是找死是什麼?
其次,現在開始讀劇本,先不要讀電影劇本,要讀話劇、元雜劇、古希臘戲劇、莎士比亞等等。把經典舞台劇劇本讀得差不多,再考慮去讀電影劇本。原因下面再說。
最後,每周堅持寫一個故事梗概。不用寫完整劇本,要寫故事梗概,用200字講清楚一個故事。這200字的故事,要時空簡單,人物單一。什麼意思呢?在考場上,你只有三小時,最多能寫4000字。等你真正學會寫劇本就會知道,三四千字就是兩三場戲而已。它不可能展開一個複雜的故事,不可能構思複雜的人物關係和時空。編劇的能力不是胡思亂想,而是把每場戲都寫得起伏跌宕,情感飽滿。對於考試來說,大多數電影劇本時空都太複雜,舞台劇劇本卻能夠將複雜的故事壓縮在簡單的時空內。這就是讓你讀舞台劇劇本的原因。
你準備的故事最好貼近現實主義,不要寫科幻、武俠、玄幻之類的題材,不要給人物起奇怪的外文名。原因如下:北京電影學院的老師們潛移默化地被現實主義洗腦了。你從他們拍的片子和寫的劇本就看得出來。每年,文學系金字獎評出來的最佳劇本都是現實主義題材,他們評價電影,什麼真實性、接地氣,都是現實主義那一套。當然,你要是對自己的其他類型故事特別自信,也不妨寫寫。
另外,選擇導師是很重要的。例如海參包選擇的蘇牧,他那幾本拆解電影的普及讀物很有名,被絕大多數騙子高校拿去當教材,但他其實對你的編劇和未來發展不會有什麼幫助。他基本沒有成功的劇本被製作成影視作品,也無法把你推向真正的影視界,對於非著名大學以外的學生根本不理睬。而且因為他有名,競爭反而很大。
你自我介紹說是某偏遠山區藝術院校,學劇情片創作,請恕我不客氣地說一句:你讀的就是個騙子專業,你的老師們基本上沒有電影、電視劇、紀錄片或者舞台劇創作經驗。換句話說,他們教給你的東西,基本上是從《榮譽》《太陽少年》這類書上照搬的,趁早把他們教給你的東西忘掉。如果有可能,在考前半年去北京,在電影學院附近租房子,去旁聽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課。
再補充一點,有關政治和英語。山東很多考研基地的學生,能把政治考到八九十分,我對床同學就是這樣。誰都討厭這門課,但隨便準備一下考到六七十並不難,應試而已!現在藝術類考研還搞出英語二,可藝術生們很多連35也考不到,說句不客氣的,這要不是太懶就是太笨,只適合去做收銀員之類不需要主動性和創造力的工作。搞電影動不動就國際合作,英語不行你就等著寫抗日神劇吧跟主旋律混吧。
不過依我看,家庭條件好能出國就出國,原因不需要說。
首先,你要考慮一下你考誰,最不推薦考蘇牧和張獻民。他倆名氣太大了,外校有志青年很多都會考他們,競爭有多激烈你知道么!海參包都沒進複試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總之你看著簡章可以去百度一下老師的名字,有的老師雖然不那麼有名,但寫劇本的活也未見得少。文學系的老師各自有各自的領域,有的在自己的領域做得相當出色,但未必很有名。
PS:由於文學系自己的學生不是特別爭氣,文學系有幾位老師會更傾向於收有人文學科背景的學生,比如心理學、歷史、哲學專業畢業的,就還蠻有優勢的。
選定老師以後你可以拿出時間來學校,聽聽他們的課,很多老師會給進修班上課,課表網上能百度得到,你可以大致了解一下你要報考的導師,畢竟萬一考進去發現他不是你真愛,這也很坑爹。
接下來就到專業課考什麼的問題。劇作的專業課考試考兩項,劇作和影評。
劇作的考試形式好像有時候會變,前幾年是給個簡單的詞讓寫故事,比如「情人節」之類的,這種比較好準備。
然後有一年革新為「富士康跳樓事件和重慶打黑選一個為題材創作劇本」。這種你就難準備。
之後又有一年考了「父親 火車站 喬布斯」,這種你準備的故事改改元素還能用上。
但總體來說還是要多練習,考富士康的那年,要求寫三千字大綱+一千字新聞事件概述+前五場戲+闡述創作動機,你算算光是字數要寫多少。考試時間只有三小時,如果不好好準備,到時候搞不好連題都答不完(不要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可以不停給自己模擬考試,三個小時,寫一個三千字的故事,一方面你可以適應在高壓環境下高速思考,一方面這些故事說不定到考試的時候能用上。
寫完了改一改,看看自己這次做得哪裡有不足,是自己能力不到,還是時間所限沒做到,下次寫的時候就注意提高這些方面。這樣才是有效訓練,另外一方面,經過幾次的修改,這些故事會變得拿得出手,即使你考試時候用不上,也能讓你提升信心,信心好了發揮也會更好的!
接著就是影評。
這幾年不給放片了,基本上是默評,比如「寫侯孝賢一部電影的影評」啦,或者在《泰坦尼克號》《贖罪》《色戒》《竊聽風暴》《站台》五部電影當中選一部來寫。基本上考試的片子你一部也沒看過是不可能,出題的老師還是會照顧看片量的。但難點在於,你之前不知道要考它,也不會著重準備,所以你也得練習:一部電影,你看過,記得幾個細節,知道講了啥,但印象也沒特別深,怎麼在這種情況下寫個影評。
可以試試看一個電影,一個月以後再寫,也可以找一部自己看過但印象不是特別深的電影練習。
你得總結一部電影,你在看過之後會記得和關注的是它的哪些方面,是大框架,還是一兩個精妙獨特的細節,還是基本上啥都記不得腦子裡一團漿糊。
有時候你不需要記得特別清楚,只要能體現視點就OK,這不是秀誰背的熟,考的是個思維。
(也有可能是組織好幾百號人在標放看片很麻煩,老師想偷懶。)
但有一點特別重要:你考的是劇作方向,所以,請分析劇作元素。劇作以外的元素,導演手法這些,你分析地再通透也是沒用的,因為你考進去是寫故事的,所以方方面面的考試,老師希望看見的是你懂故事。你分析結構框架、人物塑造、單場戲的細節運用都OK,但總之請分析劇作元素。老師不是招懂電影的藝術青年,對,再藝術也不成,這個專業招的是職業編劇。
(PS一句:前幾天還看老師在朋友圈分享了海參包寫的那篇如何深入看電影,言語間滿是欣賞。這陰差陽錯地讓人想咆哮啊。)
影評寫作的話,最好是先列個大綱。有一個論點,有框架地寫。邏輯很重要不要東一榔頭西一棒啊,不要抒情啊,也不要拽理論辭彙啊,要展現的是你對故事的理解。
然後,如果你進複試了,就真誠點和老師聊,聊你擅長的領域,可以說說看以後想寫什麼樣的東西之類的吧可能,有助於老師了解你。
不要緊張啊老師都可好了!但不要聊類似「背塔可夫斯基電影鏡頭」這種,即使你能背也會有點尷尬,因為老師只是想了解你而不是想了解塔可夫斯基鏡頭啊。
也說說北電。樓上說的有點太嚇人了,沒那麼難。主要是政治英語考高點,最好能上七十。五六十也行。背單詞,做作考前五套題啥的。專業課呢,多看多寫。最好能在社會上相關行業,磨練一陣子,大有裨益。其實考上的同學們寫的也不咋地,道阻且長,且有的練呢。關於複試,能認識老師當然最好,但是關鍵還是看水平,不用送禮啥的,反正我是沒送。
---------------
增加一點說明,我當年考試的時候,專業課兩張卷子,一張寫作,一張劇評。貌似現在考試改了章程,增加了一科藝術基礎知識一類的考試,寫作一張卷子,基礎知識是需要記憶和準備的。個人認為其實是降低了考察難度,增加了準備的可操作性,尤其是對於跨考的考生,因為背的東西,只要下一點點功夫,誰比誰也不會差太多。具體需要參考的資料,大家去網上查一查。
---------------
樓上的 @李書生 ,給出了15年的真題,對於考生來說,其實很有用。無私公布,我給你點贊。建議大家仔細看看。我觀察,主觀題佔去一大半,而且客觀題的答題空間也很大,例如義大利美術流派這種題,可以答的東西太多了,我估計貼邊就給分,頂多算個半客觀題。
---------------
寫作考試是有策略的。比如時間的控制,寧短勿長,差強人意的完整總比剛剛開頭就到時間了好。幾千字的故事,講述要有側重,短故事結尾作反轉的效果比平鋪直敘強,不是說平鋪直敘不好,三千字拍出來,也就十分鐘吧。短短十分鐘,大多數情況下沒有空間展開足夠的張力。別賣騷,別瞎抖機靈,你不知道哪個老師判卷子,他好哪口,不如踏踏實實講故事,好故事每個人都會給你高分。
---------------
關於複試,重點是放鬆,別裝,機靈點。不太會問你知識性的東西,正經聊即可。不會也不怕,要是都會了你就不用上學了。老師們雖然都各有才華,但是也不是神仙,都是與我們一樣的人類。在充分表示尊重的基礎上,你跟鄰居二哥三嬸子怎麼聊天,就跟老師怎麼聊。我當年面試的時候,有個小姑娘,面試前各種焦慮,怎麼安慰她也不好使,她整個那狀態就是膜拜啊可望而不可即,一副慷慨就義的僵硬表情,面試出來臉都白了,一個勁埋怨自己,連整話都說不出來完全嚇傻了。其實完全沒有必要,考上了,能成職業編劇的概率其實也不高,三年的學費生活費也不便宜;考不上,也不一定就不行,也許發展的更好。
其實題主要是不是那麼重視文憑什麼的,參加北電進修班足矣。進修班一個學期集中授課把我們三年研究生的課程都壓縮到一起了,而且性價比和時間成本來說更划算,教授的課程更實用。
絕對同意要選對導師!文學系某位著名導演編劇xxx和xxx基本研究生都見不到自己的導師,導致好幾位開題不過,推遲答辯的。報考諸多事項,官網都有;伸手黨,來拿書單電影單吧!
中央戲劇學院書單見鏈接:
如果想考中戲的戲劇文學系,具體需要哪些書?有什麼建議呢? - 陳朗的回答
北京電影學院書單:
精讀 | 基礎部分:
- ①《中國電影發展史》程季華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1981
- ②《當代中國電影》程荒煤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9
- ③《電影是什麼》(法)巴贊 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
- ④《電影語言》(法)馬爾丹 中國電影出版社 1982
- ⑤《西方電影美學思潮》李幼蒸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6
- ⑥《電影理論概念》(美)達德利·安德魯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0
- ⑦《電影:歷史與現實》周斌 湖南文藝出版社 2002
- ⑧《反思與重構——關於電影批評的美學思考》周斌 瀋陽出版社 2003
泛讀 | 進階部分:
- 《蒙太奇論》,[俄]C. M .愛森斯坦著,中國電影出版社,1999
- 《認識電影》,[美]路易斯·賈內梯著,中國電影出版社,1997
- 《電影理論史評》,[美]尼克·布朗著,中國電影出版社,1994
- 《外國電影理論文選》,楊遠嬰編,文化藝術出版社,2006
- 《百年中國電影理論選》,丁亞平編,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
- 《世界電影史》,[法]喬治·薩杜爾,中國電影出版社,1995
- 《世界電影史》,[美]克莉絲汀·湯普森、大衛·波德維爾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 《中國電影發展史》,程季華著,中國電影出版社,2003
- 《新中國電影史》,尹鴻等著,湖南美術出版社,2005
- 《通向電影聖殿》,王迪主編,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
- 《世界電影史:1960年以來》,[德]烏利希·格雷戈爾著,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
- 《電影語言》,[法]馬塞爾·馬爾丹著,中國電影出版社,2006
- 《電影美學》,[匈]貝拉·巴拉茲著,中國電影出版社,1986
- 《電影作為藝術》,[德]魯道夫·愛因漢姆著,中國電影出版社,2003
- 《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還原》,[德]齊格弗雷德·克拉考爾著,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 《電影的觀念》,[美]斯坦利·梭羅門著,中國電影出版社,1983
- 《電影的元素》,[美]李·R·波布克著,中國電影出版社,1986
- 《世俗神話》,[匈]伊芙特·皮洛,中國電影出版社,1991
- 《電影史:理論與實踐》,[美]羅伯特·C·艾倫、道格拉斯·戈梅里著,中國電影出版社,1997
- 《解讀電影》,[美]布魯斯·F·卡溫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 《當代電影分析》,[法]雅克·奧蒙、米歇爾·馬利著,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 《法國電影新浪潮》,焦雄屏主編,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 《1945年以來的義大利電影》,[法]洛朗斯·斯基法諾著,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 《紀錄電影文獻》,單萬里主編,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
- 《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德]瓦爾特·本雅明著,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 《理解媒介》,[加]加歇爾·麥克盧漢著,商務印書館,2000
- 《論攝影》,[美]蘇珊·桑塔格著,湖南美術出版社,1999
- 《中國電影史(1905-1949)》 陸弘石著,文化藝術出版社。 ?
- 《西方電影史概論》邵牧(中國)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
- 《從小說到電影》溫斯頓(美)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
額外 | 補充知識:
- 《電影導演》【英】特倫斯?聖約翰?馬納爾
- 《論電影藝術》【英】歐納斯特?林格倫
- 《電影與方法:符號學文選》【法】克里斯丁?麥茨
- 《電影的形式與文化》【美】羅勃特?考克爾
- 《女性與電影》【美】E?Ann Kaplam
- 《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美】Richard M?Barrsam
- 《電影的社會實踐》【美】Graeme Turner
- 《電影批評面面觀》【美】Tim Bywater and Thomas
Sobchack - 《電影編劇新論》【美】Ken Dancyger. Jeff Rush台灣遠流出版公司1998年
- 《消費文化—20世紀後期英國男性氣質和社會空間》【英】弗蘭克?莫特,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 《20世紀中國電影理論文選》羅藝軍主編
- 中國電影出版社2003年
- 《影像本體論---作為創作的電影》(上)林黎勝主編
背記 | 應試有用:
- 《影視藝術鑒賞》吳貽弓、李亦中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 《電影美學》(匈)巴拉茲著,中國電影出版社2003年版。
- 《中外影視精品賞析》李亦中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 《電影藝術詞典》
基本閱片量 | 電影單:
默片
- 《戰艦波將金號》(蘇聯,1925,導演:謝爾蓋·愛森斯坦)
- 《大都會》(德國,1927,導演:弗朗茲·朗)
- 《城市之光》(美國,1930,導演:查爾斯·卓別林)
- 《摩登時代》(美國,1936導演:查爾斯·卓別林)
- 《新女性》(中國,1935,導演:蔡楚生)
- 《馬路天使》(中國,1937,導演:袁牧之)
美國
- 《關山飛渡》(美國,1939,導演:約翰·福特)
- 《亂世佳人》(美國,1939,導演:維克多·弗萊明)
- 《幻想曲》(美國,1940,導演:塞繆爾·阿姆斯特朗)
- 《公民凱恩》(美國,1941,導演:奧遜·威爾斯)
- 《正午》(美國,1952,導演:弗萊德·齊納曼)
- 《雨中曲》(美國,1952,導演:金·凱利)
- 《後窗》(美國,1954,導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 《精神病患者》(美國,1960,導演: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 《無因的反叛》(美國,1955,導演:尼古拉斯·雷伊)
- 《日瓦戈醫生》(美國,1965,導演:大衛·里恩)
- 《畢業生》(美國,1967,導演:邁克·尼科爾斯)
- 《邦尼和克萊德》(美國,1967,導演:亞瑟·佩恩)
- 《逍遙騎士》(美國,1969,導演:丹尼斯·霍珀)
- 《教父》(三部)(美國,1972,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現代啟示錄》(美國,1979,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出租汽車司機》(美國,1976,導演:馬丁·斯科西斯)
- 《大白鯊》(美國,1975,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
- 《辛德勒名單》(美國,1993,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
- 《安妮·霍爾》(美國,1977,導演:伍迪·艾倫)
- 《美國往事》(美國,1984,導演:塞爾喬·萊昂內)
- 《巴頓·芬克》(美國,1991,導演:科恩兄弟)
- 《地球之夜》(美國,1991,導演:吉姆·賈木許)
- 《低俗小說》(美國,1994,昆汀·塔倫提諾)
- 《黑客帝國》(三部)(美國,1999,2003,導演:沃卓斯基兄弟)
歐洲
- 《操行零分》(法國,1933,導演:讓·維果)
- 《亞塔蘭特號駁船》(法國,1934,導演:讓·維果)
- 《托尼》(法國,1934,導演:讓·雷諾阿)
- 《大幻滅》(法國,1937,導演:讓·雷諾阿)
- 《鄉村牧師日記》(法國,1951,導演:羅伯特·布列松)
- 《少女穆謝特》(法國,1967,導演:羅伯特·布列松)
- 《金錢》(法國/瑞士,1982,導演:羅伯特·布列松)
- 《通往死刑台的電梯》(法國,1958,導演:路易·馬勒)
- 《再見,孩子們》(法國,1987,導演:路易·馬勒)
- 《於洛先生的假期》(法國,1953,導演:雅克·塔蒂)
- 《四百擊》(法國,1959,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
- 《朱爾和吉姆》(法國,1961,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
- 《最後一班地鐵》(法國,1980,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
- 《筋疲力盡》(法國,1959,導演:讓-呂克·戈達爾)
- 《狂人比埃羅》(法國/義大利,1965,導演:讓-呂克·戈達爾)
- 《去年在馬里昂巴德》(法國/義大利,1961,導演:阿侖·雷乃)
- 《吸煙/不吸煙》(法國,1993,導演:阿侖·雷乃)
- 《資產階級審慎的魅力》(法國,1972,導演:路易斯·布努艾爾)
- 《綠光》(法國,1986,導演:埃里克·侯麥)
- 《羅丹的情人》(法國,1988,導演:布魯諾·努丹)
- 《這個殺手不太冷》(法國/美國,1994,導演:呂克·貝松)
- 《偷自行車的人》(義大利,1948,導演:德·西卡)
- 《大路》(義大利,1954,導演:弗德里科·費里尼)
- 《甜蜜的生活》(義大利,1960,導演:弗德里科·費里尼)
- 《八又二分之一》(義大利,1962,導演:弗德里科·費里尼)
- 《紅色沙漠》(義大利/法國,1964,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 《沉淪》(義大利,1942,導演:盧奇諾·維斯康蒂)
- 《洛克兄弟》(義大利,1960,導演:盧奇諾·維斯康蒂)
- 《瑪麗婭·布勞恩的婚姻》(德國,1979,導演:法斯賓德)
- 《莉莉·瑪蓮》(德國,1981,導演:法斯賓德)
- 《鐵皮鼓》(德/法,1979,福爾克·施隆多夫)
- 《德州巴黎》(德/法,1984,導演:維姆·文德斯)
- 《柏林蒼穹下》(德/法,1987,導演:維姆·文德斯)
- 《奇愛博士》(英國,1963,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
- 《2001:太空漫遊》(英國,1968,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克)
- 《野草莓》(瑞典,1957,導演:英格瑪·伯格曼)
- 《處女泉》(瑞典,1960,導演:英格瑪·伯格曼)
- 《灰燼與鑽石》(波蘭,1958,導演:安傑·瓦伊達)
- 《水中刀》(波蘭,1962,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 《鋼琴師》(波/英/法/德,2002,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 《盲打誤撞》(波蘭,1981,導演:克日什多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 《十誡》(波蘭,1988,導演:克日什多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 《伊萬的童年》(蘇聯,1962,導演:安德烈·塔爾科夫斯基)
- 《鄉愁》(義大利,1983,導演:安德烈·塔爾科夫斯基)
- 《霧中風景》(希臘,1988,導演: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 《尤利西斯的生命之旅》(希臘,1995,導演: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亞洲
- 《羅生門》(日本,1950,導演:黑澤明)
- 《七武士》(日本,1954,導演:黑澤明)
- 《東京物語》(日本,1953,導演:小津安二郎)
- 《青春殘酷物語》(日本,1960,導演:大島渚)
- 《大路之歌》(印度,1954,導演:薩蒂亞吉特·雷伊)
- 《生生不息》(伊朗,1992,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 《橄欖樹下》(伊朗,1994,導演: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
中國
大陸
- 《馬路天使》(中國,1937,導演:袁牧之)
- 《小城之春》(中國,1948,導演:費穆)
- 《我這一輩子》(中國,1950,導演:石揮)
- 《青春之歌》(中國,1959,導演:崔嵬,陳懷凱)
- 《林家鋪子》(中國,1959,導演:水華)
- 《早春二月》(中國,1963,導演:謝鐵驪)
- 《黃土地》(中國,1984,導演:陳凱歌)
- 《霸王別姬》(大陸/香港,1993,導演:陳凱歌)
- 《紅高粱》(中國,1986,導演:張藝謀)
- 《秋菊打官司》(中國,1992,導演:張藝謀)
- 《活著》(中國,1994,導演:張藝謀)
- 《陽光燦爛的日子》(中國,1994,導演:姜文)
- 《鬼子來了》(中國,2000,導演:姜文)
- 《小武》(中國,1997,導演:賈樟柯)
港台
- 《俠女》(台灣,1972,導演:胡金銓)
- 《冬冬的假期》(台灣,1984,導演:侯孝賢)
- 《悲情城市》(台灣,1989,導演:侯孝賢)
-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台灣,1991,導演:楊德昌)
- 《精武門》(香港,1972,導演:羅維)
- 《英雄本色》(三部)(香港,1986,導演:吳宇森)
- 《黃飛鴻》(系列)(香港,1991,導演:徐克)
- 《東邪西毒》(香港,1994,導演:王家衛)
- 《重慶森林》(香港,1994,導演:王家衛)
- 《阮玲玉》(香港,1992,導演:關錦鵬)
女性電影
- 《一個唱,一個不唱》(法國,1976,導演:阿格涅斯·瓦爾達)
- 《流浪者》(法國,1985,導演:阿格涅斯·瓦爾達)
- 《南特的雅格·德米》(法國,導演:阿格涅斯·瓦爾達)
- 《青春祭》(中國,1985,導演:張暖忻)
- 《人·鬼·情》(中國,1987,導演:黃蜀琴)
- 《天使與我同桌》(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1990,導演:簡·康平)
- 《鋼琴課》(澳大利亞/紐西蘭/法國,1993,導演:簡·康平)
紀錄片
- 《北方的那努克》(美國,1922,導演:羅伯特·弗拉哈迪)
- 《持攝影機的人》(蘇聯,1929,導演:吉加·維爾托夫)
- 《意志的勝利》(德國,1935,導演:萊尼·里芬斯塔爾)
- 《奧林匹亞》(德國,1938,導演:萊尼·里芬斯塔爾)
- 《四萬萬人民》(美國,1939,導演:喬伊斯·伊文斯)
- 《夜與霧》(法國,1956,導演·阿侖·雷乃)
- 《夏日紀事》(法國,1961,導演:讓·魯什,埃德加·莫林)
- 《普通法西斯》(蘇聯,導演:米哈伊爾伊里奇·羅姆)
- 《悲傷與憐憫》(法國,1969,導演:馬歇爾·歐佛斯)
- 《中國》(義大利,1972,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 《浩劫》(法國,1985,導演:克洛德·朗茲曼)
- 《達爾文德噩夢》(法國,2004,導演:于貝爾·蘇佩)
- 《鐵西區》(中國,2002,導演:王兵)
祝您考上,希望對有志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的學生有幫助!
第一步是收集這兩個學校的招生目錄、考研真題、複試要求、研究生培養方案啊。看看更喜歡哪個學校的題目、培養方式,就奔著哪個學校去,進一步了解導師的研究方向、作品、論文。如果能夠到目標學校裡面去旁聽兩節課程就更好了。
不過中戲管理嚴格,沒有本校學生帶著,應該是進不去。
你現在才大二,早早準備起來,可以比別人多很多優勢,尤其是在綜合素質上。我認識許多考中戲、北影的考生,都是大三才開始準備,初試也一樣能過,只是複試的時候比較危險。每年有不少複試被刷的高分考生呢。按照之前幾位回答的,本科階段多讀讀劇本,多寫點東西,扎紮實實地提高自己的基礎,不管對考研還是工作都很有益處。同時,也要練習自己的表達能力,做到複試的時候落落大方、思維清晰。
還有,從現在開始好好學英語。到了考場上,你會感謝自己這兩年的努力。
另外呢,如果你只是為了將來有個好出路的話,考研也並不一定是最優的選擇,多了解一些信息,再考慮一下。
樓上都是北電的朋(di)友(jun)
中戲么……
公共課就沒什麼好說的啦,英語50在戲劇學院分數就很高啦(……)政治不太清楚,不過首先你要去搞一本書,叫做大百科戲劇卷。然後,熟讀它,爭取背下來。
這個部分,名詞解釋,在專業課考試中佔90+75分(我們就是這樣的簡單粗暴)
上邊加的75分其實是抽考劇本或名著內容,需要你熟讀文本,擁有快速總結梗概整理節奏梳理人物的能力。至於範圍……好像沒太大範圍,世界著名的那些拉一遍皆有可能。需要讀到什麼程度呢,試舉試題幾道:
09:《雷雨》中侍萍的照片放在哪裡?答案是右手第三個櫥子里。
10:《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中小青姓什麼?姓呂。
11:《兩地主》中兩位地主的長工叫什麼?Google一下你就知道我背了兩地主的名字因為前兩年考的都是地主名字誰知道……媽媽的,俄國人的名字一個快有20字你造嗎!
考研題沒這麼難,這是本科的月考考題,考研題一般只是讓你按剛才的要求簡述劇情,但我推薦你讀到本科程度。
完了是論述題,論述題么有什麼好講的……就是論述題。
初試線一般在330前後,面試嘛一向是外校應屆生的大殺器,因為經常會被說談吐差啥都不懂什麼的……如果有的話請自己改善。多少分能到第一很難講,一般400左右吧。
別的也沒啥了,注意盡量少去幾個大熱門教授那兒湊熱鬧就行,比如電視劇的真點BOSS先爺戲劇學的女神李亦男老師戲創的沈林閣下,順帶一提我很喜歡彭濤老師似乎他的研究所還算比較好考的樣子……
就這樣,祝你考得愉快,不過請先把你本科的東西都忘掉可能會比較順利,我同意樓上電影學院同志的觀點……首先,你得先了解北電事情
當時考研,正好也是在中戲和北電里糾結。權衡下來,確實對舞台劇不太了解,就考了電影學院。
政治英語可以報班學,現在連專業一都有輔導班了…你說本科學的劇情片創作,考劇作應該不算跨專業?那專業二感覺也輕鬆很多了。
不細講複習的具體細節了,樓上好幾個人說到導師很重要的問題,真的很贊同了。樓上提到的那兩位見不到的導師,是真的見不到…希望題主好好選導師。
另講一下複試。很大幾率有問題是答不上來的,都很正常,盡量圓回來就好了。
我想故事的原發性是多積累經驗 而探索性必須需要管理以及學習 所以 我不贊同這個專業不需要考研這種說法 當然 僅僅考研也成為不了一名優秀的編劇
你好 在么,求同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