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抑鬱症的機制是什麼?如何入手幫其解決?應該注意哪些細節?

本題已收錄至知乎圓桌:當我選擇成為母親,更多「母親」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OK,前面說得很詳細了,補充一點:產後的抑鬱癥狀和「產後抑鬱症」是很容易混淆的兩個概念。就抑鬱癥狀而言,包括心境低落,快感缺乏,精神減退,沮喪消沉……都是大多數新媽媽在剛剛生完孩子的一段時間內,有可能表現出來的現象。之所以用「大多數」這個詞,是因為這一比率事實上超過了50%(注意:這一點和普通人的認知很不同,因為生孩子向來被公認為是頭等大喜事,應該興高采烈笑得合不攏嘴才對,然而真生了孩子才知道並非如此,不信的話,可以找機會走訪一下產科的病房)。

——但這當然不是說,大多數的新媽媽都有產後抑鬱症。

這就跟我們每個人都抑鬱過,但是只有少部分人得過「抑鬱症」一樣。作為一種精神診斷,產後抑鬱症同樣需要嚴格的診斷依據。起碼來說它應該符合抑鬱症的診斷。具體的診斷標準,可能因為診斷體系不同而不同,例如常見的有美國的DSM系統,WHO的ICD系統,中國的CCMD系統,但不管具體細節上有哪些區別,有幾點一定是共通的:

1,需要達到一定數目的癥狀種類,不能單憑一兩種癥狀下診斷;
2,癥狀需要達到確定的嚴重程度;
3,出現癥狀已經達到一定的時間,並且不能自行緩解(我印象中至少是兩周);
4,還需要排除由於其它原因或疾病引起類似癥狀的可能性。

總而言之,產後抑鬱症的診斷是只有專業醫生才有資格去做的。很多時候,尤其是很多有一定知識的年輕爸爸,看到太太生產後果然出現了「抑鬱」之相,流淚,嘆息,悲觀……作為旁觀者就會特別擔心,以為不幸遭遇了「產後抑鬱症」,這多半是在自己嚇自己。正如樓上所解,產後其實是一段多事之秋,除了生理上的痛苦(例如宮縮,哺乳的疼痛,傷口的疼痛)之外,還有心理的家庭的社會的原因,都可能導致新媽媽心情不好,這種現象極其普遍。——注意,這完全不等於產後抑鬱症。

對這種不是抑鬱症的抑鬱,給予貼心的陪伴,照顧,支持,理解,大約一兩周之後,就可以得到極大的緩解。新媽媽也終於可以完全融入到家庭的興奮和喜慶中,去享受寶寶帶來的快樂。

但,如果始終不能緩解,甚至愈演愈烈,嚴重超出了普通的「心情不好」的範疇……

那就必須請專業的醫生來診斷了。因為,如果確實是達到「產後抑鬱症」的程度的話,那是很難用照料和體貼就可以化解的,恐怕必須依靠醫學手段才行。這種時候就不要抱著「求醫不如求己」的心理了,馬虎不得!因為在所有的精神診斷里,抑鬱症(再次強調,抑鬱症!不是單純的抑鬱癥狀)是屬於生命風險非常高的……曾經也發生過新媽媽抱著寶寶跳樓這樣的病例,所以……

總結:
1)單純的產後抑鬱癥狀——很正常,別怕,別亂貼標籤,妥善照顧一段時間自然會好;
2)達到診斷的產後抑鬱症——找專業的醫療機構。


下面的回答是我以前為一家心理健康雜誌做的專題撰稿,專門講產後抑鬱症的,偷個懶直接發上來,還有不清楚可以再交流哈!

本身抑鬱症的發病機理還沒有完全搞清楚,可能是下一個諾貝爾獎的研究目標之一。:)
目前關於抑鬱症的研究是基於一些假說的基礎上。比如:生化遞質假說,認為抑鬱症的發作是人體內神經生化遞質的濃度發生改變,導致出現情緒問題。還有神經病理學假說認為是當事人的神經系統出現病理性改變;還有病毒感染假說,認為是當事人被某些病毒感染出現的抑鬱癥狀等。
所謂產後抑鬱症,臨床上有很多分歧。有人認為就是抑鬱症的一種表現形式,不需要單獨列出來討論。有人認為有獨特的發病人群和特點,應該列出來專門討論。
筆者認為,整個圍產期,女性在心理、生理甚至社會期許上都發生變化,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生產後的母親面臨極大的生存壓力,在環境惡劣的遠古時期,焦慮警覺的母親可以有效的保護自己的孩子不受傷害,她們及其子代的生存把這種遠古遺留的焦慮情緒遺傳至今。
生理上,由於分娩帶來的疼痛與不適使產婦感到緊張恐懼。一旦出現滯產、難產時,產婦的心理準備不充分,緊張、恐懼的程度增加,產程持續時間更長,導致軀體和心理的應激增強,從而誘發產後抑鬱的發生。
更糟的是,患有軀體疾病或殘疾的產婦更易發生產後抑鬱,尤其是感染、發熱等,對產後抑鬱的促發都有一定影響。在一些追求完美的媽媽們心中,患有軀體疾病而產下寶寶是令人難以接受的重大缺憾!而體內激素水平的急劇變化更會加重產婦患上「產後抑鬱」的可能性。
在社會層面上,由少女轉變成母親,這種迅速而明顯的社會角色變化,常常使當事人惶惑不已。養、育的重擔驟然挑上肩頭,令一些產婦難於應對。
有些產婦,沒有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夫妻關係不合、產後親屬關心較少、居住環境惡劣等常常是重要的危險因素。
而產婦經歷的負性生活事件,諸如失業、夫妻分離、親人病喪、家庭不和睦等,也是重要誘因。
同時,低齡產婦、單親家庭、較低的社會地位、多子女的母親、父母早年離異、低學歷、低收入等因素均可增加產婦產後抑鬱的易感性。
由於文化的差距,產後抑鬱症在不同國家不同地方不同人群會呈現出不同的表現形式。
以東方文化為例,人們習慣於用軀體表現取代心理層面上的抑鬱、焦慮、恐懼、不安等不良情緒。我們討厭開會的時候不會說「我討厭開會」,而是說「我的頭很痛,我不能再繼續開會了」。
同理,沒有產婦會大張旗鼓的告訴他人「我產後抑鬱了」,她們只會在抑鬱情緒的控制下,用種種涵義或明確或含糊的行為昭示自己患病的事實,識別這些信號對於她本人尤其是她的家人朋友們來說,至關重要!

1、產婦們如果在需要對自己的寶寶進行照顧和哺乳的時候,用疲倦的口吻表示自己「很累了」。我們就要仔細甄別,這種疲倦感的背後是否伴有壓抑、沮喪和情緒淡漠。
2、變得孤獨和害羞的產婦,開始不願見人。她們無故的傷心、流淚,反覆訴說自己的擔憂和焦慮。黃昏時分常常被丈夫們視為一天中「最糟糕」的時段,平日細微瑣碎的事情都會引發她的嚴重不安甚至暴跳如雷。
3、有些產婦不停的怪罪自己,埋怨身邊的人照料不周,擔心自己的寶寶不能健康成長。她們的口頭禪常常是「我自己的孩子我知道,他/她已經不行了,肯定有問題。」
4、她們心情矛盾,忽喜忽憂,一時沉浸於做母親的喜悅,一時擔心自己的身材走樣、工作受阻、感情受挫、生活困窘。
5、她們有意無意的避免和自己的寶寶過分親近,甚至不願多抱嬰兒或不能正常地給嬰兒餵食及觀察他們。她們幾乎不能或不願注意嬰兒的反應,嬰兒的啼哭也不能喚起母親的注意;
6、她們不適當的、機械的撫摸寶寶,使寶寶變得不自在、煩躁、哭鬧,這種反應進一步加深母嬰情感的疏離。
7、一個月以後的嬰兒足以辨別人類的表情涵義,但母親們僵化的微笑和憂愁的眼神會令寶寶變得難以管理。而母親也開始產生厭惡甚至痛恨嬰兒的念頭,她們認為這個寶寶的出現嚴重打破了自己的生活平衡,自己再也不能成為生活的重心,甚至開始想要傷害或者拋棄嬰兒。
8、她們的注意力、記憶力、判斷能力越來越糟,感覺自己就像「被兜頭一棒」般昏昏沉沉,難以自控。
9、她們漸漸對生活失去信心,認為生活毫無意義,出現厭食、嗜睡或失眠、易疲倦、性慾減退,還可能伴有一些軀體癥狀,如噁心、嘔吐、胃部灼燒感、皮膚髮麻等。
10、被折磨得焦頭亂額的家人開始遊說產婦接受醫生或者其他什麼人士的幫助,換來的回答是「我沒有病,我只是有些不舒服,過一段時間就好了!」

怎麼辦?
如果說抑鬱症是一場情緒的感冒,那麼,產後抑鬱就是感冒加一點發燒,雖然說有自愈的可能性,但加一些外力,還是可以更加安全有效的處理它的。
1、對於想要母乳餵養的產婦來說,光照療法不失為一種有效安全的治療方法。有一種光照治療儀,通過特殊光管,釋放出可調的2500-10000LX(勒克斯)白色冷光照射患者,可以起到良好的抗抑鬱作用。遺憾的是目前國內的市場上還無法買到這種光照治療儀,但有心的讀者朋友可以在一些購物網站上從國外郵購該產品。實在買不到該產品的產婦要注意多戶外活動,接受日照,適度運動如做健康操等。
2、孕產婦同質小組。在一些意識超前的產科醫院,工作人員會把一批有著相同家庭背景、生活狀況的孕產婦組成一個小組,在產前展開健康教育,產後組織小組交流,媽媽們傾訴自己的苦惱、分享他人的喜悅,互相支持互相接納,讓她們疲倦緊張的心靈在小組中得到合理的釋放。
3、胎教音樂的過於功利常常讓產婦們對聆聽音樂本身失去了興趣。讓我們摒棄這種功利,回歸到音樂本身的美妙中來。悠揚的小提琴協奏曲以及伴隨的漸進性肌肉放鬆訓練,會讓母親的身體機能得到放鬆,軀體的放鬆進一步推動心理的放鬆,這種半自主的調節方式,很容易得到產婦們的接受和喜歡。
4、嬰兒的啼哭常常讓產後抑鬱的母親心煩意亂。那麼,教會她們辨別嬰兒啼哭的含義就顯得至關重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我們共同辨別出這種哭聲代表飢餓、那種哭聲代表寒冷;在這種有趣的辨別過程中,產婦們的心會與寶寶拉得更近。
5、把寶寶放在產婦的肚皮上。嬰兒細嫩溫暖的皮膚和媽媽的皮膚緊緊貼在一起,觸覺上的感受可以良好的激發母親溫存的天性。教會母親輕柔有序的撫摸自己的寶寶,由此,寶寶舒適安詳的睡眠會帶給情緒低落的媽媽無限的成就感。
6、至於飲食的營養和均衡,家人的理解和溝通,丈夫的照顧和撫慰,都是產後抑鬱極佳的「藥方」。
7、求助於心理醫生,一系列減壓方式諸如表象訓練,在意念引導下反覆強化自己的寧靜與安詳,想像自己處理好所有糟糕的境況,反覆的訓練會增強信心,理順思路,找到更好緩解抑鬱和焦慮的方法。
8、必要的藥物治療是迅速治癒產後抑鬱症的方式。不要諱疾忌醫,不用長吁短嘆,在情緒確實糟糕到難以自控的時候,要能夠及時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要知道,抑鬱症只不過是一場「感冒」,只要正確的對待和處理,它會很快的離你遠去!


產後階段的女性可能會罹患三種類型的心境障礙:產後情緒不良、產後抑鬱症和產後精神病。

近85%的女性曾有產後情緒不良,也稱產後惡劣心境,她們在產後的2~4天會出現易於哭泣、悲傷、易激惹、憤怒、焦慮等情緒不穩的癥狀,這種狀態在產後的5~7天達到高峰,隨後逐漸好轉直至產後2周時完全消失。雖然產後情緒不良是有自限性的,但如果這些癥狀和抑鬱情緒持續超過2周,就需要評估和診斷患者是否為產後抑鬱,特別是曾經有抑鬱病史的[1]。產後抑鬱症(PPD)是產後最常見的精神障礙,發生率大約為10%~15%。而產後精神病(PPP)患病率約為0.1%~0.2%[2],被認為是雙相障礙的一種表現。大部分患者在產後2周內表現出嚴重的精神癥狀,病情演變迅速,通常伴有情緒激越、意識模糊、思維結構混亂、幻覺與妄想,因為可能出現自殺和殺害嬰兒的危險,一般建議住院治療。

如同人生其他時期一樣,產後抑鬱症也受到遺傳易感性的影響。已證實的主要因素是個體的心境障礙易患素質,大約有1/3的產後抑鬱女性有既往的抑鬱發作,通常存在家族史。目前,關於產後抑鬱生物學基礎的證據尚不明確,與妊娠有關的生育激素變化,特別是產後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可能導致抑鬱癥狀的出現。同時,沒有比生育更能擾亂情緒的生活事件,初為人母需要面臨涉及生活各方面的社會心理變化,伴隨著各種角色轉變、責任、衝突、矛盾和喪失等情感變化,孕期焦慮、照顧嬰兒的壓力、缺乏社會支持及婚姻問題等也是嚴重的應激源。因此,生物學的易感性、快速變化的內分泌環境和社會心理學的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了心境障礙的發生[3]。

產後抑鬱與非產後抑鬱的治療類似,除非患者選擇哺乳[4]。哺乳女性的治療需要仔細的評估風險與獲益比,幾乎所有的抗抑鬱劑都能分泌到乳汁中,如果抑鬱未經治療,很可能對嬰兒的發育和母嬰聯繫產生不良的影響。而近期的研究也發現,不論試驗樣品來自初乳還是後期乳汁,藥物濃度的差異,取決於與乳汁分泌有關的藥物劑量[5]。因此,治療時需要考慮有疾病的嚴重程度、患者的精神科病史、既往對藥物的反應和哺乳期用藥的安全性資料。同時,在治療的過程中,也需要讓初為人母的她們意識到,這是一種疾病而不是做母親的失職,以減輕母親的負罪感。母親和家人需要心理諮詢的建議,也需要專業醫療機構的幫助。從一開始,就應關注良好的母嬰聯繫,這也意味著母親與嬰兒不應長時間的分離,母嬰遊戲治療和嬰兒撫觸可有輔助效果,特別是父親也應儘可能多地參與其中。

[1]. O"Hara MW, Schlechte JA, Lewis DA, et al. A controlled prospective study of postpartum mood disorders: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al, and hormonal variables. J Abnorm Psychol 1991a;100:63-73.
[2]. Riecher-Rossler A, Rohde A. Diagnostic classification of perinatal mood disorders. In:Riecher-Rossler A, Steiner M, eds. Perinatal stress, mood and anxiety disorders—From bench to bedside. Basel:Karger;2005:6-27.
[3]. Altshule LL, Hendrick V, Cohen LS. Course of mood and anxiety disorders during pregnancy and the postpartum period. J Clin Psychiatry 1998;59:29-33.
[4]. Riecher-Rossler A, Hofecker-Fallahpour M. Postpartum depression:Do we still need this diagnostic term? Acta Psychiatrica Scand 2003;108:51-6.
[5]. Stowe ZN, Cohen LS, Hostetter A, et al. Paroxetine in human breast milk and nursing infants. Am J Psychiatry 2000;157:185-9.


激素水平的急劇變化


在妊娠期間, 孕婦體內長時間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具有多種神經調節功能,分娩後雌激素突然撤退,雌激素的波動及持續的雌激素缺乏可能導致情緒抑鬱;


妊娠期間甲狀腺功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分娩後甲狀腺激素水平也隨之變化,甲狀腺功能紊亂也與產後抑鬱相關。


中樞神經遞質代謝異常和相應受體功能改變,大腦神經突觸間隙神經遞質含量異常及功能活動降低,涉及的神經遞質有5- 羥色胺( 5- HT)、多巴胺( DA) 、去甲腎上腺素( NA)。


既往有抑鬱發作史和陽性家族史也是重要的危險因素。




產後抑鬱症有很多的治療手段,最先考慮的是參加產後母親的支持群體,通過群體內的活動、溝通和相互幫助,許多人都可以從產後抑鬱中走出來。


此外,荷爾蒙治療也有一定的療效。三環類抗抑鬱葯有時也會用於產後抑鬱的母親,因為研究發現這些藥物不會出現在乳汁中,對於哺乳相對安全。


除了藥物治療之外,情感支持格外重要。因為患者有強烈的無助感,所以親人、朋友的關懷和體貼是必須的。


不久前,一位年僅31歲的媽媽在自己生日的前一周,抱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從13樓一躍而下,三人均告不治身亡。

以前一直以為「有了孩子」應該是個闔家歡樂普天同慶的事,但事實並沒有那麼樂觀。我們一起來談談「產後抑鬱」。

什麼是產後抑鬱?

我們要區別一下「產後抑鬱症」 和 「產後抑鬱」。

剛才提到帶孩子跳樓的母親在遺書中說自己曾被診斷為「產後抑鬱症」,但家人都不當回事。最後抑鬱越來越嚴重才導致了悲劇的發生,一旦患上產後抑鬱症,需要去需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但新手媽媽們不用太害怕,也不要輕易的給自己貼上「產後抑鬱症」的標籤,超過50%的新手媽媽在生完孩子之後的一段時間內會表現出抑鬱的情緒和癥狀,但卻沒到「抑鬱症」的程度,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產後抑鬱」。

產後抑鬱只要得到適當和溫暖的支持,是可以很快得到緩解的。

我是否患上了「產後抑鬱」?

產後抑鬱會有以下這些表現:

  • 感到沒有希望和價值感,
  • 心境低落,無理由的大哭,
  • 喪失對孩子的興趣,
  • 有傷害自己或孩子的想法
  • 進食/睡眠過多或過少,

有些產後抑鬱者還可能出現恐慌和幻想,比如孩子一咳嗽,就會立刻害怕會不會是肺炎?有時看著床上安睡的孩子,還會擔憂他們長大之後自己會沒法保護他們,擔心他們被人販子拐走,發生各種各樣的災難。

有時會覺得自己好累,覺得活著就是在受罪,但有時看到孩子的笑臉又會突然充滿了母愛和幸福,產後抑鬱媽媽的情緒常常不斷徘徊於這兩個極端,難以安寧。

為什麼會陷入產後抑鬱?

  • 缺乏社會支持

孩子降生後,很多家庭的注意力會全都放在孩子身上,好像孩子就是宇宙的中心,卻忽略了這時候最應該被關心的媽媽們,這時她們可能還沒有適應母親的角色,還對自己能不能成為一個好母親充滿了擔憂,分娩後的傷口還清晰可見。

正如簡單心理認證諮詢師陳瑜描述的:「在你最需要被照顧的時候,你絕望的發現,你失去了像孩子一樣被照顧的資格。你失去了孩子的身份。你已是母親。」

而且人們有一種難以撼動的刻板印象-女人天生就會帶孩子。怎麼可能?!孩子的成長難免跌跌撞撞,當孩子稍微有點感冒發燒或是不小心摔了一跤的時候,母親常常被責怪「怎麼連孩子都帶不好」,甚至有些母親聽著生病孩子的哭聲,都會覺得那是來自孩子的一種「控訴和責備」。

出現意外的時候媽媽們同樣著急,家人的責備更可能讓她們覺得「我怎麼這麼沒用,我連自己的孩子都照顧不好。」

但我們應該清楚的是,沒有什麼所謂的「天生就會帶孩子」,也不管你在產前看了多少育兒百科,等到孩子降生之後,還是會有各種各樣預料不到的情況發生,這不是你的錯。媽媽與孩子一起摸索著、陪伴著成長,不是很美好的一件事嗎?

  • 人生軌跡被改變

在和產後抑鬱的媽媽們聊天時,她們列舉了一些產後難以接受的改變,這也是導致他們抑鬱情緒的重要原因:

  1. 身材走樣
  2. 疤痕伴隨終生
  3. 突然減少的社交
  4. 原來的追求和夢想需要被暫緩
  5. 屬於自己的時間被壓榨的所剩無幾
  6. ...

一個新生命的到來伴隨著無限的喜悅,卻也伴隨著無盡的痛苦,可能這也是產後抑鬱的母親對孩子又愛又恨的原因之一吧。

  • 喪失自我

小編的姐姐最近剛生了孩子,她跟我說:「每兩小時喂一次是我聽過最可怕的一句話,自那之後我就再也沒睡過一個好覺。」

但比她嚴重的情況比比皆是,很多媽媽辭職全職在家照顧孩子,一天24小時都呆在一起,把孩子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卻早已沒有了自己的生活。

很多母親甚至不再有自己的名字,而是變成了「xx的媽媽」。她們似乎不再是獨立的個體,而更像是和她們的孩子作為一種共生關係而存在。

在吃飯前要先查「哺乳期能吃xx嗎?」 吃進去的都是為了孩子,穿的衣服是為了帶孩子更方便,買的包是為了能裝更多孩子的東西,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我們都讚頌著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最具犧牲的愛,媽媽也理所當然的覺得自己應該這麼做,但偶爾,在對孩子傾注愛的同時,也許也應該想想自己的感受,除了和孩子的相處之外,偶爾也該有時間,和自己相處。

  • 生理因素

孕期及產後雌性激素、孕激素、甲狀腺激素等的波動,是造成女性情緒波動的因素之一。

一些研究者還提出遺傳因素、孕期血壓升高、產後大出血等都可能是引起產後抑鬱的罪魁禍首。康涅狄格大學的Beck指出,一系列高危因子會增加產後抑鬱的可能性:孕期抑鬱、低自尊、低社會經濟地位、生活壓力、養育壓力、較少社會支持、糟糕的婚姻狀況、意外懷孕等。學者McCoy等進一步強調,奶粉餵養、抑鬱史、抽煙會顯著增加患病風險。


如果我有產後抑鬱,我該怎麼做?

  • 糾正不合理信念-不要去追求做一個「完美的母親」,不要因為不能把每件事都做到完美而責備自己。沒有人的母親是完美的。
  • 暫時抽離母親身份-一定要抽時間出去玩,找朋友聊天,買東西(給自己而不是給孩子買)或者和丈夫單獨約會都可以。
  • 保證睡眠-儘可能的多休息
  • 尋求支持-向伴侶、家人和朋友談論自己的感受,如果情況較為嚴重,一定要向心理諮詢師尋求支持,在做心理諮詢時,你可以暫時脫離「母親」的身份,而成為你自己。

作為產後抑鬱母親的親友,我們能做什麼?

  • 反覆跟她強調產後抑鬱不是她的錯,她不是一個人在面對抑鬱,還有我們的陪伴。
  • 鼓勵她談論她的感受,不帶有批判性的去聆聽。
  • 主動幫她分擔一些家務,鼓勵她有自己的時間,去玩去休息,去找回她自己。
  • 不要只因為她一天都呆在家裡就期待她能把家裡收拾的一塵不染井井有條,養孩子本身就是一個手忙腳亂的過程。
  • 如果她決定要去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的話,一定要鼓勵、支持她,在她去做心理諮詢時告訴她,家裡有你,一切放心。

原文發佈於:產後抑鬱太矯情?生孩子的又不是你


我們也有公眾號喔~

簡單心理(janelee1231)

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戳:簡單心理


大家的回答已經很詳細了。補充一句,抑鬱症產生的可能性一定程度受遺傳基因的影響。產後抑鬱症更加高發於產前就有抑鬱症史的人。


產後抑鬱的觸發,其實是生理上和環境上原因。生理上,主要有大腦結構變化、荷爾蒙波動、基因遺傳,以及有抑鬱症史;環境上的原因,主要在於經歷過高壓力的生活情境。

生理原因1:大腦結構變化

做了媽媽的人都知道,自從懷孕,我們的情緒和身體,就會發生莫名其妙的變化。

我們會變得更加敏感,而這種敏感通常是雙刃劍,一邊讓我們更加深切地體察快樂、理解他人、感恩生活,一邊又讓我們更容易陷入焦慮和抑鬱,甚至有的媽媽會出現強迫症、偏執症,無法自控地擔憂胎兒健康。

其實,這些變化,一方面是因為懷孕和生育,使大腦結構發生了變化。證據在此:

2016年12月19日,也就剛剛過去的幾天,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的科學家就在期刊Nature Neuroscience發表了一篇論文,引得全世界各大媒體紛紛追隨報道。

為了研究懷孕和生產如何改變人的大腦,該項研究的科學家招募了25名首次懷孕的准媽媽,並對她們在生產前後做了大腦掃描。

為了對照,研究組還找了第一次做父親的男性,和還沒有孩子的男性和女性,也對他們做了大腦掃描。

結果發現,生育會導致媽媽們個別大腦部位的灰質減少,其他對照組則沒有變化。

其中改變最大的區域,主要在大腦皮層,這個部位能幫助人們理解他人的情感、行為、信念和意圖,屬於社會認知和同理心的範疇。

研究還發現,無論是自然懷孕,還是藉助醫療手段的懷孕,生育都會導致大腦灰質減少。一位耶魯大學的發展心理學家Pilyoung Kim做過研究,發現新手媽媽們大腦中的杏仁體,會在產後更加活躍。杏仁體控制人的記憶,激發人的情感,而杏仁體的活躍,會激發媽媽們照顧嬰兒的本能,讓她們對嬰兒的需求非常敏感,並能及時作出回應。

當媽媽們看自己孩子的照片時,杏仁體也會有明顯的活動,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覺得自己孩子最漂亮,看他們照片時會不由自主泛起笑容、倍感輕鬆的原因。

這種看自己孩子照片時的反應,還能幫助媽媽緩解抑鬱,擁有更積極的親子體驗,而那些焦慮程度高、情緒低落的媽媽,在看自己孩子照片時,杏仁體的活動就很不明顯,從而對於孩子的態度也更消極。

生理原因2:荷爾蒙波動

科學家發現,新手媽媽大腦杏仁體的活躍,和她們體內荷爾蒙的劇變也有關。

其中一種荷爾蒙,就叫做後葉催產素,我們在「為什麼有人喜歡霸凌」的文章中說過,後葉催產素讓人們更有同理心。

同時,後葉催產素有很多昵稱,比如「信任荷爾蒙」、「愛的分子」,它會在性行為、生育和哺乳時釋放出來,增進感情聯結。

當女性懷孕生產,後葉催產素水平就會有很大增加,讓媽媽們更加懂得嬰兒需求。而研究也證明,媽媽參與育兒程度越高,後葉催產素增加也越多。

當媽媽們凝視孩子、聽到孩子呢喃和哭泣,以及緊抱孩子的時候,後葉催產素會增加;當媽媽給孩子哺乳,後葉催產素也會有所上升。

這就能解釋,為什麼哺乳的媽媽更加感情細膩,更對自己孩子的哭聲敏感的原因了。

總之,這一系列大腦結構和荷爾蒙的變化,這些變化會讓媽媽們獲得天然的母性和敏感性,卻也在同時使她們的異常敏感、情緒無常、焦慮頻發,不斷擔心孩子的發育、健康和未來。

如此情況下,有人患上強迫症,有人被診出抑鬱症,或者有人乾脆數症並發,最終轉為重度抑鬱和產後精神病。

還有的媽媽,會由於自身基因的特殊性,對於體內荷爾蒙的波動異常敏感,反應更加強烈,所以精神狀態也就愈發脆弱,從而比常人有更高的幾率患上孕期和產後的抑鬱。

人們眼中的產後抑鬱,可能主要集中發作在生育後幾周或幾個月內,然而事實上,科學家眼中的產後抑鬱,也就是完整意義上的產後抑鬱,其實還包括孕期抑鬱。

孕期抑鬱如果不被重視、未經治療,就很容易延續至產後,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產後抑鬱。

全世界至少有12%的女性抑鬱,而有10-20%的媽媽,會在她們人生某個階段陷入抑鬱,絕大多數都是在孕期和產後

有33-50%的產後抑鬱,實際上從孕期就已經開始,抑鬱程度通常在懷孕32周時達到頂峰。

生理原因3:基因遺傳

其實遺傳也是通過基因和環境來進行。醫學界的研究證明,精神疾病可以通過基因遺傳到下一代,或者表現為怪異的性格,或者表現為嚴重的精神問題,也或許是容易擔憂、抑鬱、焦慮、偏執、強迫症等非正常傾向。

其中通過環境的遺傳,可以參考「貧困通過高壓環境,遺傳到下一代」這種機制(點擊這篇文章查看貧困對大腦的影響)。

當一個女性懷孕,她的身體化學環境穩定與否、安全與否,都會對胎兒產生影響。我們說孕婦不能吸煙、酗酒、吸毒,也不應長期置身於噪音、污染的環境,就是因為這些外界因素會擾亂身體化學環境。

而我們已經知道,抑鬱會讓母體的大腦結構改變、基本功能消退,那麼勢必也會對孩子造成一系列心理、生理上的風險。

科學家也已經證明,母親如果經歷過孕期抑鬱,她體內會分泌出高水平的壓力荷爾蒙,比如皮質醇(從體罰文章看壓力荷爾蒙的影響機制),這種荷爾蒙會減緩胎兒發育速度,增加早產、畸形幾率,降低智力,還可能損害孩子出生後的免疫系統,讓他們體弱多病。

而且,抑鬱的准媽媽,對胎兒的血流供應會有所減少,因此引發胎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全,增加他們對抑鬱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未來也更容易罹患抑鬱。

更讓人吃驚的一件事,是孕期抑鬱的女性,還會抑制孩子體內一種基因的形成,這種基因可以抑制壓力荷爾蒙過度產生。

所以一旦這種基因被抑制,孩子就會面臨壓力荷爾蒙不受控制的風險。而壓力荷爾蒙長期處於高水平,就很容易讓孩子出現攻擊性,以及抑鬱、焦慮等精神問題。

這一系列的過程,就是抑鬱通過基因和環境,來實現對下一代的遺傳。也就是說,如果媽媽在孕期開始抑鬱,那麼在孩子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從大腦的壓力反應系統,和免疫系統上受到了不利影響,這影響還是永久性的。

假使母親的抑鬱持續到產後,那麼這些原本就已經受傷害的孩子,面對母親的冷待時會更加脆弱。

所以,媽媽如果有過抑鬱史和精神病史,孩子患上同樣病症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這也是為什麼媽媽早年患過產後抑鬱,女兒也容易遭遇產後抑鬱的原因。

生理原因4:有過抑鬱症史

產後抑鬱可能成為困擾女性一生的魔咒,因此患過產後抑鬱的女性,未來抑鬱症複發的幾率是50-62%。

環境原因:經濟危機、生活逆境、社交貧乏

生活貧窮、學歷低下、壓力沉重,都會作用於人的大腦神經系統和心理,讓人的大腦功能和精神健康出現問題。

所以在導致女性出現產後抑鬱的因素中,充滿壓力的環境應該是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

這種環境可以是夫妻關係糟糕、衝突頻發,也可以是自身階層低下、學歷不高、經濟壓力巨大,還可以是遭遇過消極的生活經歷(喪失親人、面臨破產等)。

其他原因,還有生活孤立、社交貧乏、缺乏必要的外界支持,以及與上一代關係糟糕、有特殊需求的嬰兒(先天畸形、疾病等),因為育兒難度越大,母親壓力就越大,也就越容易陷入抑鬱。

這些因素,使得產後抑鬱在社會底層人群中更為頻發。

在貧困家庭中,四個母親中就有一個,會出現中度到重度的抑鬱癥狀。很多抑鬱的母親都比較年輕,缺乏社交、收入低下,而且家庭衝突頻發、壓力巨大。不少抑鬱嚴重的母親,都曾遭受過家庭暴力,健康和精神狀況堪憂。

在中國,底層社會中的母親,很多都要獨自承擔數個孩子的撫養責任,別說為孩子提供細緻入微的照料,她們連溫飽問題都很難解決。生活孤立無援、缺乏丈夫理解,自身能力不夠,多重壓力之下,抑鬱症是自然而然的事。

轟動全國的揮刀殺子案年年都有,如果去細讀那些悲慘家庭的日常,就會發現,這些母親都曾承受巨大的經濟、生活壓力。

說完了觸發機制,在說預防辦法和解決方式之前,需要了解產後抑鬱對母親和孩子的影響,因為只有知道了影響,才能更好地提出解決辦法。

產後抑鬱對孩子的影響

「母親抑鬱,會使得孩子更容易出現神經系統發育不全,更有可能患上抑鬱」,這個事實已經在上一部分有所提及。這部分的內容,我們主要說母親抑鬱,怎樣影響孩子的智商水平,以及學習、情感和行為能力。

1、母親抑鬱對孩子的影響程度,因人而異

並非每個抑鬱的母親,都會締造出發育受限的孩子。母親的抑鬱症對孩子的影響程度,與母親自身抑鬱症的狀況有關,也和孩子的個人特質脫不開干係。

首先,母親的抑鬱類型、開始時間、持續時長、嚴重程度,以及外界因素(是否存在家庭困境、是否缺乏社會支持、是否生活壓力重大等),這些因素的強弱,決定對孩子影響的大小。

通常,抑鬱時間長、嚴重程度高,並且生活困頓、缺乏支持的情況下,母親的抑鬱就會對孩子產生毀滅性影響。

不過,哪怕沒有母親的抑鬱症,這些不利的外界因素,也會對孩子的大腦結構、認知能力產生負面的影響。

其次,不同特質的孩子,受到抑鬱母親的影響程度不同。

多項研究發現,男孩對母親的抑鬱更加敏感,受到的影響比女孩更大。抑鬱母親的兒子,更容易出現智商低下、抽象思維、推理和類比能力不足,認知語言功能受限,感知能力和表演能力遲緩的狀況。

另外,孩子性格堅強、隨和,就更不容易受到母親抑鬱症的影響,也不容易出現負面的行為結果。

如果孩子身邊有其他成年人的正向影響,比如提供有愛、安全的生活環境,孩子就可以避免受到太多母親的影響。

一項研究也發現,如果3-6個月的孩子,其母親出現抑鬱癥狀,那麼孩子反而會與沒有抑鬱的父親關係更好,也不太容易被抑鬱的母親波及。而如果父母都有抑鬱和心理障礙,孩子就更容易顯示出社交、情感能力的遲緩。

最後,如果有其他人告訴孩子,母親的抑鬱並非自己的錯,也能夠幫他們發展出較強的自我修復力,也會少一些認知和行為問題。

說完了母親抑鬱症對孩子的影響程度,我們來談談,抑鬱的母親,究竟為何會導致孩子的智商、情感和行為都出現問題。

2、母親抑鬱,究竟如何影響孩子?

母親抑鬱,不僅是母親一個人的事情,抑鬱會通過影響母親思維、情緒、行為,從而影響她們對孩子的態度、育兒行為和家庭氣氛,繼而損害孩子的大腦,讓他們的認知、行為、學業和心理發展受限,同時危害家庭穩定。更廣泛地來說,家庭不穩定,還會影響社會穩定。

所以無論是誰,都不應把抑鬱當做媽媽一個人的事情。

這還是孩子的事、家庭的事、社會的事。

那些不關心妻子,或者認為妻子的抑鬱是作出來的丈夫們,哪怕為了孩子的智力發展和心理健康,也不應抱著僥倖心理,不把妻子的產後抑鬱當回事。

1)對嬰兒:智力遲緩、社交障礙、精神疾病

我們說過,當一個嬰兒來到這個世界,開始咿呀學語,如果此時照料者能給予及時、積極的回應和注意,並通過手勢、延伸和語言進行交流,就等於為嬰兒提供了一個豐富的、充滿互動的環境。

這種一來一往的母嬰互動,有助於增加嬰兒大腦內突觸的形成,從而促進他們的認知能力、社交能力發展。

而母親抑鬱會影響她的心情和行為,導致她減少對嬰兒的照顧,或者乾脆對孩子疏於照料。

通常來說,抑鬱的母親對孩子的回應方式有兩種:充滿敵意,或者充滿冷漠。

充滿敵意的母親,會肆意對孩子發泄憤怒情緒,而嬰兒在長期承受母親暴躁情緒的過程中,也會繼承其中的憤怒和不安,將其內化為自己的世界觀和處事方式。

而充滿冷漠的母親,則對嬰兒發出的信號默不回應,缺乏責任感、疏於照料,哪怕嬰兒因為飢餓或不舒服而哭鬧,她們也不願給予照料和陪伴。

可以說,抑鬱時期的母親,要麼是一團灼人的火,要麼是一塊凍人的冰。

抑鬱母親的大腦結構,使得她們的母性本能缺乏,所以對嬰兒的需求不敏感、更遲鈍,面對嬰兒的呼喚,她們感受不到發自內心的母性衝動,自然也懶得衝上去回應孩子。

這種情形之下,孩子會感覺身處絕望之地,發展出被動、消極、迴避的處事方式,並無法集中注意力,並喜歡通過吸吮手指、被角等方式緩解緊張情緒。

在這種充滿憤怒、或瀰漫冷漠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大腦結構就和成長於積極環境中的孩子不一樣。

心理學家常說「無回應之地既是絕境」,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當嬰兒發現最基本的需求都得不到解決,最需要的愛撫都未曾體驗,那麼人生對他們而言,就是暗無止境的黑洞,無法信任他人,也難以相信美好。

一方面,這些嬰兒由於缺乏必要的認知刺激,比如閱讀、唱歌、玩耍等有益認知發展的活動,學習能力、處理信息的能力就會受到損害,同時也容易出現注意力失調和反應遲鈍、認知遲緩,也就是遠不如健康媽媽的孩子聰明。

另一方面,當孩子長期與易怒無常、充滿敵意的媽媽在一起,他們大腦會持續不斷分泌對大腦有害的壓力荷爾蒙。

研究也發現,兒童早期經歷過母親抑鬱的孩子,大腦應對壓力的系統也會遭到永久破壞。這些孩子的大腦掃描結果顯示,他們的大腦活動,與成年抑鬱患者的大腦活動相似。

因此,這種永久性對壓力處理系統的損害,會更加制約孩子的學習能力,並增加孩子日後遭遇抑鬱、情感障礙以及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的幾率。

更嚴重的後果,是一旦這種負面、消極的親子互動模式穩定持續,那麼損害還會持續到母親的抑鬱痊癒以後,甚至可能導致孩子與其他成年人互動模式更加消極、被動,更不要說他們未來在學業、職場、人際交往,以及成年後的婚姻關係、家庭互動中可能出現的困難和問題。

所以,母親患上產後抑鬱以後,如果長期得不到重視、缺乏治療,那麼對於孩子也會產生長達一生的傷害。

2)對兒童:導致攻擊性、引起多動症

如果母親的產後抑鬱對嬰兒影響深遠,那麼這些孩子即使到了學齡期,他們的認知能力。行為控制能力和情感能力,依然會持續受到不利影響。

孩子到了學齡前和學齡期之後,情感需求增加,而抑鬱的母親,很難對孩子的需求負責任,因此會讓孩子經歷許多冷漠待遇。此時又是兒童學習處理負面情緒、解決問題的良好時機,因此情緒失控的媽媽,可以說成為了孩子極壞的榜樣。

喜怒無常的媽媽,很少會給孩子的行為設限,即使設限,也無法進行持續有效的監督,而教養方式可能非常消極和暴力,所以無能力給孩子提供有益的教育。

研究也證明,兒童期遭遇母親抑鬱的孩子,會出現情感表達能力滯緩,自制力較差,也更容易存在精神上的抑鬱,和行為上的攻擊性、摧毀性,和同齡人、成年人之間的互動手受阻。

他們對於他人的善意,更容易以消極的、破壞性的方式去回應,同時難以開展創造力的活動,甚至身體機能也會受到影響。

此外,還有很大的程度出現多動症和學習障礙。

一項針對132名孩子的研究發現,在控制了孩子年齡、性別、種族、家庭收入、家庭結構的情況下,如果母親存在產後三個月內出現抑鬱,或在孩子兒童期罹患抑鬱,那麼孩子就很有可能出現低智商、注意力不集中、數學推理困難,並可能因為成績太差,而需要特殊教育照顧。

3)對青少年:心理失調、行為紊亂和物質上癮

我們說過,青春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

此時孩子的大腦面臨重構,他們的荷爾蒙波動異常,也使得這些孩子情緒異常敏感和脆弱,他們非常容易因為生活重大變化而留下永久記憶,也很可能會受到深刻影響。

因此母親抑鬱,對於青少年影響的深遠程度,一點也不亞於嬰兒時期。

多項研究證明,在年齡、種族、社會經濟地位和學歷水平相同的情況下,擁有抑鬱母親的青少年,有更高几率出現情緒焦慮、情感障礙、行為紊亂和物質上癮,也更可能出現抑鬱、恐懼症和酒精依賴。

在一項針對81個家庭、153名年齡在6-19歲的孩子做的跟蹤研究中,研究者發現,在父母有抑鬱的孩子中,有30%的孩子出現情感障礙,而父母沒有抑鬱的孩子,只有2%。倘若父母同時有抑鬱,孩子的情感障礙會延遲時間更久、發病時間更早,病情更為嚴重,也更容易出現多種病症共存的情況。

總結一下,母親在孕期的抑鬱,就會通過損害孩子的大腦、免疫系統和認知能力,讓孩子從出生那一刻起就已經發育遲緩。

倘若孕期抑鬱不被重視,那麼產後有很有可能出現抑鬱加重,此時母親對孩子非但缺少母性,就連基本的照料和互動都不能提供,甚至可能做出故意傷害嬰兒的舉措,從而進一步傷害孩子的大腦和身心,讓他們繼續輸在智商、能力和情商的起跑線上,內心充斥暗角、渾身布滿傷痕地成長。

可想而知,要讓這樣的孩子成為身心健康、陽光燦爛的人,將會何其困難。



如何預防和治療產後抑鬱?

關於產後抑鬱,寫的人很多,發泄情緒的也不少。

很多人都在飽含熱淚痛罵漠不關心的爸爸,但可能即使被罵,很多爸爸也依然不認為,妻子的產後抑鬱有什麼危害,更加想不到會對孩子產生何種傷害,還會抱著僥倖心理等待抑鬱症自然消退,以不理、不應、不理解為應對政策,就像給耳朵設置上靜音鍵的何潔丈夫赫子銘。

所以,一頓義憤填膺的抱怨,充其量只能引起媽媽們的共鳴,或許根本無法喚起爸爸們發自內心的重視。

你需要讓他知道,抑鬱症不僅損傷媽媽的大腦功能和身體機能,更有可能讓孩子變笨,出現令人棘手的情感障礙、行為問題。

別看媽媽產後抑鬱時孩子還小,也不要以為他們什麼都不知道、不記得,更不要覺得,產後抑鬱就是媽媽自己的問題。

母親和孩子,是一個天然的共存體。她們曾共享一個血肉之軀,流著同樣的血液,共處於同一個身體環境。發生在母親身上的一切,都與孩子息息相關,成為孩子未來人生面貌的基石。

我們寫這篇文章,就是希望通過理性的闡釋,告訴爸爸們,如果放任妻子的產後抑鬱發展,你將收穫一個精神崩潰的妻子,附帶智商遲緩、體弱多病,情感障礙、行為衝動,甚至遺傳了抑鬱症的孩子。

從此,家庭穩定、幸福安康,將很可能與你再無關係。

買一送一,看你怕不怕(感覺我好毒舌)。

至於如何預防孕期和產後抑鬱,除了警惕自身是否有抑鬱史,或者家族遺傳因素,還要十分注重孕期和產後生活環境的壓力程度,減少不必要的爭吵、充分做好財務規劃,避免陷入經濟危機和生活困境。

同時需要家人提供充分理解和幫助,從「外界因素導致產後抑鬱」這一環,來進行充分有效的預防。

而如果不幸患了抑鬱,除了求助於專業人士,還需要謹記,母親抑鬱影響的不止是母親一個人,還有孩子。

所以在治療母親的抑鬱症時,還應注重提高她的育兒能力,幫助增進她與孩子的母嬰聯繫,喚起她的母性,並注重為孩子提供積極、溫暖、充滿回應的生活環境。

針對抑鬱治療措施的研究也表明,單獨減緩母親的抑鬱程度,對提升嬰兒的認知能力、提高母親育兒能力並沒有什麼幫助。而專業的、長期持續的,針對母嬰心理和能力建設的治療,被證明最為有效。


本文首發自微信公眾號「家長進化論「(id:parentsup),高冷、嚴肅、名校控,一個致力於探索新知的教育研究社區


產後抑鬱可以預防,因為產後抑鬱的成因沒那麼複雜。

無論是先天性還是後天的產後抑鬱,一個很容易引發產後抑鬱的事件就是:從得知有孕開始,所有人都把自己當寶貝,噓寒問暖有求必應,簡直就是女王與公主的感覺,所有人都以孕婦為先。可是,如果寶寶出生後,所有人都把關注,關心和呵護全部放在寶寶身上,把產後的孕婦晾在一旁的話,那麼這個孕婦就容易有產後抑鬱了。

可能好多人會說,不會啊,產後我們還是很關心孕婦,把孕婦和小孩放在同一線的啊,怎麼還是會抑鬱呢? 好,那問你們幾個問題:

1. 孕婦生產完,你們見到孕婦第一面,第一句話會是:怎麼樣?我們的BB怎麼樣? 還是: 老婆你辛苦了,現在覺得怎樣?痛不痛?

2. 作為老公,起床的時候,你先輕吻你的寶寶還是你的老婆?

3.放工回來,你是先問候你老婆還是先先找寶寶玩?

諸如此類的問題不再一一列舉,關鍵在於:孕婦周圍的人,在孕婦生產後,是否仍然如以前一樣,把首要的關注重點,放在孕婦身上而不是放在其他事物身上?特別特別是丈夫的態度和行為。如果丈夫以及周圍人的關注和態度跟生產前落差越大,就越容易發生產後抑鬱。

明白了上述的機制後,就懂得如何預防了。首先請丈夫繼續把首要關注力,關心,愛護和照顧一如既往地放在孕婦身上。這裡的關心和關懷指的是精神方面的,而不是物質方面的。不是說你買點補品給老婆,幫老婆做點家務,給老婆獎勵點禮物就可以了,而是要多陪她,關心她的心理狀況,聽她傾訴生產的辛苦,陪她分享各種辛苦或喜悅。周圍的人,請不要只關注著照顧寶寶,最辛苦的媽媽現在處於最脆弱的時候,更需要你們的關心和照顧。

只要我們能夠真心這麼做,絕對能極大減少產後抑鬱的發生。其實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特別是親人們的關心關愛和照顧,這個模式同樣適合照顧有抑鬱症的人。


竊以為家人的理解是最重要的。
硬體方面:如果室內過分擁擠雜亂,人來人往,氣味不佳,即使不是產婦也能抑鬱了。如果不夠安全媽媽擔心孩子給抱走也會導致抑鬱。
軟體方面:婆婆過分主導嬰兒該怎麼弄最煩人。還有七大姑八大姨的指導。


切忌給產婦貼上抑鬱症的標籤。估計每個人在這種情況下多多少少都有些不舒服。


過來人言。冷暖自知。


作為一個剛剛生完孩子並且在一個研究抑鬱症機制的實驗室讀phD的研究生,必須來回答一下。

首先我非常同意該問題下吳勝明的回答,各種激素的變化導致的產後抑鬱。我自己也是親身體會了一下生產後雌激素驟然減少的感覺,就是內心非常地平靜,平靜到很低落……然而除了激素變化,各種行為應激也是產後抑鬱的誘導因素。

在神經科學研究中,研究抑鬱症機制多用動物模型,而不是在人身上進行研究。那麼怎麼獲得抑鬱症的動物呢?有天生抑鬱的大鼠,還有些轉基因動物也有抑鬱表型(比如WKY大鼠),另外可以通過給葯或者在腦中局部操縱某些基因的表達誘導抑鬱,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給正常的動物單種或多種行為應激來誘導抑鬱。我們來看看在小鼠中常用的幾種誘導抑鬱的方法,跟女人在生完孩子之後面臨的各種狀況相比,是多麼地相似:

1. 在小鼠中,慢性炎症痛刺激誘導抑鬱:生孩子的過程,對女性的身體健康產生了極大的損傷。剖腹產我不太了解,就說順產。產程長導致會陰腫大;生產過程用力太大,拉出痔瘡或脫肛;膀胱神經叢受損,導致尿瀦留,導尿(除了sm,導過尿就會知道那有多痛苦),導尿導致了尿道感染;會陰側切或者無側切有撕裂的傷口縫合;還有漲奶導致乳腺炎……這些恢復都是需要花時間的,一般要兩個星期吧,這個過程胸痛尿痛痔瘡痛會陰痛,坐都坐不下,而我產後的兩個星期就是在發燒-退燒-發燒-退燒的循環中度過,這兩個星期就是相當於小鼠中慢性炎症痛的刺激啊!

2. 在小鼠中,通過長期睡眠剝奪來誘導抑鬱:新生兒每隔2-4個小時就要喂一次,每天要換5-10次紙尿褲,而且這些還是那些需求比較低的嬰兒!本來正常成年人連續睡6-8個小時,而有了寶寶的媽媽在夜間剛剛進入深度睡眠就被身邊的寶貝哭聲叫醒,不得不起來給孩子餵奶換尿布,而且這不是一天兩天,要一直持續到嬰兒能夠睡整覺(即使情況比較好的嬰兒也得三個月才能夠睡整覺)。我的寶寶出生到現在才20天,我已經快要崩潰了……

3. 在小鼠中,通過改變環境(比如束縛,不給它換墊料,製造噪音)和食物以及飲水來誘導抑鬱:作為新一代的相信科學的女青年,我當然知道中國傳統的坐月子是多麼地不科學。但是,絕大多數中國的婆婆和媽媽,都是相信坐月子不能出門、不能洗頭、不能洗澡、不能碰涼水、不能吃涼的及的食物,而悲催如我,婆婆和媽媽都在身邊,而且她們在坐月子這件事上有著同樣的態度,每天我的一舉一動都在監視之下……說起來都是一把辛酸淚啊!

4. 在小鼠中,通過social isolation來誘導抑鬱:雖然我並沒有被完全隔離,但是我和我身邊唯一和我有著同樣世界觀的老公隔絕了!因為我媽要跟我睡一張床,美名其曰要幫我照顧寶寶,而我老公被趕到了小床上去睡。白天老公去上班,晚上回來不能一起睡,我連單獨和他說話的時間都沒有。


然而,我暫時還沒有抑鬱。我自己感覺,有以下幾個方面比較重要:
1. 產婦自己要對產後的各種狀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我早就知道有產後抑鬱這碼事,所以生完孩子我就在靜靜等待並體會自己體內激素的變化,對我來說更像是一次科學體驗,而沒有被這種激素變化引起的情緒波動而主導自己的狀態。

2.最好請月嫂,而不是婆婆或者媽媽照顧自己和孩子。這一點很重要。我媽陪我待了一個星期我就把她趕走了,而婆婆打算在這裡長期幫我帶孩子,我趕不走她,其實我很多負面情緒都是來自婆婆。每次我去洗手她都要去看我洗手的水是不是熱水,檢查我房間窗子是不是關著,衣服穿少了要強行給我穿衣服……這些都讓我覺得很煩……好在這些都只是小事,我不會因為這些事情就抑鬱。

3.好好教育老公,讓他意識到產後抑鬱的嚴重性。生產前我用產前抑鬱嚇唬我老公,生產後我用產後抑鬱嚇唬我老公(嘿嘿,覺得自己好陰險)。不過我老公在我生孩子時的表現還不錯,那時候他進去陪產,和助產士以及阿姨關係都搞得很好,產房阿姨都忍不住替他跟我說好話,說我老公好關心我之類的……生孩子之後老公也是盡自己所能去做一個好兒子,好父親,好丈夫,有時候站在他的角度想想,他也挺不容易的,之前是我們小兩口一起生活,一下生活對他來說也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既要考慮到父母的感受,又要不委屈我,還要和我一起照顧寶寶,所以有很多時候自己也比以前變得更加包容一些。

4. 其實目前為止我已經洗過一次頭並且洗澡n次了,都是趁夜深人靜大家都睡著的時候自己偷偷去洗的(只有我老公知道……)……所以感覺自己還沒有那麼埋汰。

5. 最難熬的還是各種生理炎症疼痛,長期生病確實會對人的精神狀態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建議諮詢醫生,及時用藥,不要用婆婆和媽媽的那些偏方,沒用,真的沒用,我發燒的時候我媽給我灌生薑紅糖水並且用被子捂著給我發汗,燒沒退倒是捂出了一身疹子。我是查了些資料找哺乳期能服用的藥物,讓老公去給我買了葯,才最終退燒,驅走了那些賴在我身上的病菌……少了病痛,精神狀態也會好很多。

目前我還處於產後比較早期的階段,後面有什麼體會繼續來答。娃醒了,本奶媽要餵奶去了~


不要讓婆婆來,產後抑鬱應該能好大半。


正好近期幫朋友寫了一篇關於產後抑鬱的文章,搬來這裡~

如需轉載,請先私信我。

------------------以下為正文-------------------

《不哭,親愛的媽媽 | 產後抑鬱簡易手冊》

一、新手媽媽的樂與苦

對於初為人母的新手媽媽來說,期待著新生命的降生可以是一件充滿甜蜜同時又有一點忐忑的事情。一方面憧憬著自己能為新生寶寶付出所有的愛和呵護,另一方面卻隱隱對自己能否出色地擔當起母親的責任抱有疑慮。對於自身成為「完美媽媽」的期待,可能會讓她們無暇想像生產之後即將承受的巨大壓力和焦慮——實際上,每年都有超過一半的生育後女性經歷過精神健康狀況的負面變化(Diana L Barnes),這些情況包括但不限於產後抑鬱、產後焦慮或恐懼、產後強迫、產後創傷後應激障礙,等等。其中產後抑鬱症——雖然在不同的地區和不同人群中有不同的發病率——有系統研究指出其發病率一般在13%左右(Leahy-Warren,G. McCarthy),約相當於每7名產婦就有1名患上產後抑鬱症,可以說非常普遍。

需要指出的是,產後抑鬱和產後抑鬱症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可能很多媽媽在生育後不久都會經歷過一定程度的壓抑、悲傷或者空虛的感覺,這些感覺可能是產後適應期間出現的暫時性情緒,經歷過一段時間的調適後會自動好轉。而產後抑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 PPD)則是指上述提到的負面情緒強烈而持久的情況(無法自控,持續兩周以上,並伴隨一系列顯著癥狀)。至於如何分辨是否屬於後者,後文會繼續展開說明。

二、癥狀背後——並非「無病呻吟」

產後抑鬱症與一般的抑鬱症也是有區別的,具體體現在產後抑鬱患者的特殊處境上,包括:伴隨著分娩而產生的身體變化、生命角色轉變中的心理調適、以及隨之出現的環境和關係轉變與適應問題。

  • 生理上的變化

產後抑鬱症被普遍認為與分娩之後的激素變化有密切關係。女性的生殖激素(孕激素、雌激素)可以通過影響腦內神經遞質而對情緒產生影響。而在女性的孕期當中,胎盤能產生上述兩種激素,使血液中的生殖激素水平顯著提高。與此同時,胎盤還會刺激內啡肽(endorphin)生成,使母體在懷孕時產生一種幸福感。隨著分娩時的胎盤脫落,體內生殖激素和內啡肽水平會迅速下降。這幾項體征的變化,跟女性的經前綜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 PMS)情況非常相似,卻強烈得多。而這樣的生理變化,很可能提高了新媽媽患上產後抑鬱症的風險。

  • 心理上的變化

每一位女性成為母親的時候都面臨著顯著的人生角色轉變。特定的人生經歷和文化背景,在每一位準媽媽心中投射出她對自己即將迎接的母親角色的理想與期待——作為她們角色轉變前的心理準備,這樣的情況再正常不過。「寶寶出生後,我要做一個這樣的好媽媽。」在不經意間,准媽媽們慢慢在自己的心中樹立了一個理想的母親形象,並決心為實現這一形象付出所有的愛與努力。
然而新生兒的照顧往往是一個手忙腳亂的過程,一旦這樣的現實與「好媽媽」的理想產生偏差的時候,難免會帶來困惑和挫敗感,甚至有的媽媽會責備自己「不是一個合格的母親」。對於產後抑鬱症患者來說,這些消極的想法甚至是一直縈繞在其腦海中,而且無法自控的。而且患上產後抑鬱症本身,對患者來說,也會加深她們「沒有做好母親」的自責。

  • 社會及環境適應

寶寶誕生後,家庭生活也會隨之產生巨大的改變。首先,照顧寶寶可以是一件讓人疲憊的工作,特別是在剛分娩之後,產婦身體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的情況下:無論是在忙活著堆積如山的家務時,還是午夜睡夢之中,都要留心不知何時會響起的寶寶哭聲,隨時準備著餵奶、換尿片、哄睡覺等等。其次,照顧寶寶的壓力有時會成為夫妻之間爭執產生的導火索,比如有的情況下妻子可能會抱怨丈夫太少承擔照顧責任、或在幫忙時做得不夠好;而丈夫可能抱怨妻子不體諒自己工作忙碌、或者太過啰嗦,等等。再次,有的家庭還會請上一輩的父母來幫忙照顧寶寶,這種情況下也有可能出現因為教養觀念、生活習慣不一致導致的代際矛盾,比如常見的婆媳矛盾。
除此之外,寶寶出生後給媽媽帶來的變化可能還包括對社交、工作、以及興趣所能投入時間的減少。上述各種情況雖然跟產後抑鬱症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這些變化都有可能成為產後抑鬱症患者的壓力源,也可能反過來因為產後抑鬱的癥狀而提高其本身的嚴重性

簡單地說,產後抑鬱症並沒有某個特定的誘發因素,其背後有來自生理、心理、社會三個不同層面的成因,不同的個案也會表現為不同的癥狀。它的出現缺少徵兆,雖然常見,卻很少得到正視。所以,每一位新媽媽都應該留一個心眼,以便及時發現問題。

三、產後抑鬱簡單自查清單

有一個簡單的清單可以幫助新媽媽判斷自己是否可能患上了產後抑鬱:以下15種情況裡面,如果你認為其中的四種以上與你的處境相符,而且負面情緒持續了兩周以上,那麼基本可以確診為產後抑鬱(Karen R. Kleiman):

  1. 不管做什麼都覺得心裡壓抑。
  2. 每天至少哭一次。
  3. 大部分時間都覺得悲傷。
  4. 無法集中注意力。
  5. 對以前最愛的事物失去了興趣。
  6. 雖然身體恢復了,但仍毫無性致。
  7. 即使寶寶睡著了,我還是失眠。
  8. 感到挫敗。
  9. 總是覺得疲勞。
  10. 沒有胃口/暴飲暴食。
  11. 鬱鬱寡歡。
  12. 易怒,有時甚至對寶寶抓狂,對丈夫毫無耐心。
  13. 對未來感到無助。
  14. 感覺永遠也擺脫不了負面情緒。
  15. 受情緒困擾時甚至產生輕生念頭。

此外,雖然產後抑鬱症往往缺乏預兆,我們卻可以通過以下因素來排查自己是否屬於產後抑鬱症的高危人群。一般符合以下情況的人,更容易得產後抑鬱症:

  • 有過抑鬱症或雙相障礙的個人史或家族史;
  • 懷孕期間也曾受過抑鬱困擾;
  • 曾經得過月經前綜合征;
  • 面臨以下壓力源:婚姻關係緊張、嬰兒健康問題、孕期及分娩併發症、社會資源缺乏等;
  • 有童年期曾遭性侵犯的創傷;
  • 產後抑鬱未恢復的情況下再次懷孕。

注1:雙相障礙(Bipolar Disorder):一種涉及到兩個極端情緒的精神疾病,患者會在低落的抑鬱情緒到高亢狂躁情緒之間擺動,所以也被成為躁鬱症。

注2:月經前綜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指女性月經前1-2周出現的一系列軀體和情緒癥狀,常見的包括暗瘡、乳房脹痛、疲倦、易怒和情緒變化。癥狀隨著經期開始而消退,懷孕時和更年期後不再發生。

四、尋求幫助

經過上面的篩查之後,如果您覺得自己屬於產後抑鬱高危人群,或者認為自己已經處於產後抑鬱之中,請及時求助。

能為產後抑鬱症患者提供專業治療的專業人士包括:

精神科醫師:最好是擅長產後抑鬱領域的精神科醫師,在涉及到抑鬱症診斷和藥物治療的情況只能尋求其幫助。在國內,必須到正規醫院找到合資格的精神科醫師。

心理諮詢師/家庭治療師/社工:通常以談話治療的方式提供個案諮詢的服務。必須尋求接受過正規培訓,有相關認證資格和個案及督導經驗的專業人士。

根據癥狀嚴重程度的不同,治療的方案可能會有所區別。而一般來說對於抑鬱症的治療,都是通過藥物和諮詢輔導結合進行會比較有效。而在個案輔導的過程中,家人的支持與參與也是對患者的莫大幫助,某些治療的取向(如認知行為治療)是由患者本人和諮詢師單獨進行的;還有一些取向(比如家庭治療),則會邀請家人一同參與到輔導的過程中——家人是患者身邊最直接有效的康復資源,一同參與輔導能讓他們對患者的處境有直觀的了解,並能促進在治療室外的改善早日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接受抑鬱症藥物治療有可能會對母乳喂哺有影響。在向精神科醫師諮詢藥物使用事項的時候,如果您處於哺乳期,請一定要告知他們,確保他們所提供的藥物方案符合您的情況和需要。

參考文獻:

(1)P Leahy-Warren, G McCarthy. Postnatal Depression: Prevalence, Mother』s Perspectives, and Treatments (J). Archives of Psychiatric Nursing, 2007, 21(2):91-100

(2)Diana Lynn Barnes. Postpartum Depression (EB/OL). http://aamft.org/imis15/AAMFT/Content/Consumer_Updates/Postpartum_Depression.aspx

(3)Karren R Kleiman, Valerie Davis Raskin. 產後抑鬱不可怕(原書第2版). 中國: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4


真鬱悶,寫了好多怎麼沒了呢,首先我產後抑鬱症半年時間,我覺得自己比較有發言權,但是沒有那麼規範,請諒解~我是a型血,就是比較容易抑鬱的血型(這是調查結果),然後產後就是一個多角色多關係的磨合期,年輕夫婦的磨合,婆媳磨合等諸多家庭關係的磨合,重要的是產婦的身體恢復情況,生孩子在古代是相當於死一回的說法我不知道大家認同不認同,現在也是一樣,雖然科技發達了但是還是女人在生孩子不是么?不要小看了這件事。最後我覺得的問題是產婦的心態,生孩子如果不是自願這事我覺得就沒有必要再說什麼了,基本上都是自願的就不要覺得誰誰每天都有義務給你怎樣怎樣,對別人要感恩,才能減少怨尤,怨言解決不了啥事的,除了讓你老公更討厭你一點都顯不出你的楚楚可憐,況且,沒有女人剛生完孩子有多國色天香,真的,不是你為了誰生的孩子,是你自己願意生的,所以自己要負擔,成年人要懂承擔結果,所以別想著老公天天跟牛馬似的給你怎樣,他也累,他不是你他沒生過孩子他永遠也體會不了你的身體和心裡,老公的父母,人家更不欠你,你樂意的,生完了哪還有那麼多事,別等著讓老人供著你,伺候你,該堅強點就堅強點,活能幹就幹些,誰讓你生孩子了,沒人強迫的自己樂意就要承擔結果呀,這是產婦要準備的殘酷真相,然後,最最重要的是老公心態和做法,多關愛一些大人和孩子,女人生產的痛苦沒有人願意體會,你替代不了那就哄哄她吧,戀愛那麼甜美還不是哄出來的,沒有人比你還有義務在這個時候為她做些什麼了,男子漢的胸懷就要這個時候展露啊,多包容她,讚美她,維護她,多搭手換換尿布刷刷奶瓶洗洗衣服,我覺得這樣的話挺幸福的,但是女主別太zuo,點到為止就好,我覺得一切都是產婦心態了,盡量堅強吧,沒有人替代的只有自己堅強。
拙見,不喜勿罵,感謝。


上周我經歷了一段狀態低谷,事發於一次妹妹的墜床。本身墜床不足以讓我這個有經驗的麻麻措手不及甚至低谷,但因為這次墜床引發了一次家庭戰火。由於妹妹的墜床是哥哥調皮搗蛋地把妹妹的嬰兒床扶欄鎖打開所致,而之所以造成哥哥有機會下此「毒手」,是我把兩個孩子放在一個房間里而自己離場了一下。雖然追溯當事人責任還在於我這個看管人看護疏忽,但我卻全部怪罪於當時跑出門去留我一人看管兩娃的爸爸。
抱著摔出了鼻血的妹妹,我也顧不上什麼得體理智了,樹兒爸回來後我對著他就一頓猛撕,各種苛責聲討挖苦,直接我把最惡劣的情緒往他身上噴。其實這些情緒都是積壓已久的陳年老醬,陳年程度直接逼到兩年半前生完哥哥坐月子的時候。那時我還是個新手媽媽,啥也不懂,又碰上奶水不足,家裡媽媽婆婆月嫂一堆人你言我語,大夏天的喝著鯽魚湯豬腳湯,身上汗如雨下,白天聽娃鬧,夜裡睡不著抱著手機百度各種娃的問題。
兩年半前的抑鬱,現在還在念叨嗎?沒錯,產後抑鬱的傷痛,十年後都不會忘。今天就說說產後抑鬱,這也是直接關乎媽媽自己的事。雖然產後抑鬱很頻發,但媽媽們又總是會選擇性淡化這件事,一來覺得有點可怕、本能地想迴避,二來滿心滿腦都是寶寶的事,查資料的第一優先順序都是寶寶的問題。
為了讓媽媽們有個對照和了解,我們在朋友圈發起了小調查邀請媽媽們來說說自己的經歷,同時也從微博上收錄了一些,匯總成了以下這些從普通媽媽到明星媽媽的產後抑鬱眾生相。
媽媽們的產後抑鬱史,說出來都是淚
怨恨老公不作為型
就想使勁打寶寶屁股,但只是想想而已。有時候他哭得厲害,寶爸就怨我連孩子都不會帶,這時候心裡更是委屈和無助,多少個夜晚都是抱著他默默流淚,恨自己怎麼嫁了這麼個男人,什麼都幫不到,連個婆婆都沒有,唉……我妹說她那時候都恨不得抱著孩子從樓上跳下去,我現在真是體會到她當年的痛苦了。
老公的工作很忙,婆婆年紀大不能幫忙,我自己的母親已經去世了,所以孩子出生後白天黑夜加一起算有百分之九十五的時間就是自己和保姆在家,晚上孩子一直和我一個房間。從孩子回到家開始,兩個多月的時間,我自己沒有一次超過四小時的完整睡眠,終於那天半夜爆發了,寶寶吃了放下不睡,哭,抱起來,吃,放下,哭,再抱起來,我太困了,腰也太疼了,就抱著被子捂住自己的嘴使勁喊,喊啞了嗓子,自己也沒那麼困了,抱起哭著的寶寶接著喂,邊喂邊想著怎麼才能殺了自己的老公,在我的人生最脆弱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把我扔給保姆的人,那種怨恨就像窗外的黑夜一樣沒有盡頭。可是黎明到來,寶寶睡得香甜的臉,又能掃除心頭的各種怨念,老公不是故意的,他也很辛苦,黑夜來臨一切又回來了,就這麼反覆反覆……
第23天,覺得自己陷入產後抑鬱,跟老公漸行漸遠,也許要孩子太早,他還沒有進入爸爸的角色,我每天帶孩子奶孩子抱孩子哄孩子,看到他在玩遊戲、哎!心裡全是反感!反感到他擤鼻涕我都覺得吵,不想跟他講話!什麼二人世界一去不復返了!不知道自己是想要的太多還是得到的太少了,算了,好好帶娃!
為奶水作戰身心俱疲型
終於明白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人產後抑鬱,每天都是豬腰瘦肉豬腳姜,我想吃條菜都是錯嗎?一天出汗幾百次偷偷洗個澡也有錯嗎?我的頭髮油膩膩濕答答的偷偷洗個頭也是錯嗎?晚上我肚子痛拉肚子也能賴我偷偷洗澡搞到拉肚子,我真的好無奈,我一天到晚被逼著吃大份量的東西真的好累,我已經受不了了。
產後抑鬱多,不是沒有道理!先刀口疼,再餵奶疼,然後可能便秘,這些都好了,你還要半夜餵奶,所有人目光還都聚焦在寶寶,問你的可能不是,身體如何,而是奶水夠嗎?尼瑪,如果自己稍微調整不好,就瘋了!說到這裡,我又餓了,體重還沒有下去,要命!
意見干擾型
當媽二十多天,總有好心的「過來人」指點「迷津」:你給她穿太多了,你凍著她了,你不能讓她偏頭睡,你別給她洗那麼勤快,你不能老給她用尿不濕,你不能總抱她……我覺得很多產後抑鬱就是這樣得的,你不聽吧覺得人家好心,你聽吧又覺得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有發言權,於是乎憋出內傷
失去自我型
8:00—9:00洗漱、早飯 9:30—11:00洗尿布、收拾屋 12:00—13:00午飯 14:00—16:00午覺 18:30—19:30晚飯 20:00—20:30洗漱 綜上,每天最多能有七八個小時留給自己,其餘的全部奉獻給小謙謙:餵奶,換尿布,餵奶,換尿布…怪不得那麼多新媽媽都產後抑鬱,我好想出去玩啊。
終於知道產後抑鬱的滋味了,這些日子精神狀態很不穩定,一個人坐著就會流眼淚,又或者莫名的發火仇視一切。生完寶寶後,因為激素、生活環境和重心等因素的變化,心情總會莫名的降到谷底,生活似乎並沒有像懷孕時幻想的那樣多姿多彩,反而只剩下孩子的哭聲和各種再也吃不下的催奶餐。
快產後抑鬱,以往半夜喂完奶就迷迷糊糊睡著了,昨晚餵奶久了,迷糊勁過睡不著了,身體想睡覺,腦子很清醒,那種感覺太痛苦太折磨人了,自從生娃後,沒睡個整覺。今天一天沒出門,一星期幾乎沒怎麼出門,只在小區里轉轉,什麼減肥,練車,看書,育兒,網購...一點都不感興趣。我要新鮮空氣。
明星麻麻們的產後抑鬱也是一樣一樣的
安吉麗娜朱莉
那個時候我總是莫名其妙地哭,又在不合時宜的時候笑出來,我試圖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完全不能。每一天,我得花大量的時間躺在床上,但是睡著的時間寥寥無幾。我很崩潰,連正常的出席活動都拒絕了。
「我終於擁有一個健康美麗的女兒了,但我在當時卻連看都不能看她、不能抱她、不能唱歌給她聽,也不能對她微笑,我滿腦子都是絕望和死亡的念頭。」在抑鬱症最嚴重的時候,我堅信自己不應該存在在世界上,這個孩子沒有我會更幸福,自己的生活不可能好起來了。「有一周我開車出去,我的女兒就坐在后座,這讓我很惱火,因為我覺得她阻礙我出車禍了。當時我一心只想撞到牆上去,幸好正和我通話的朋友一直安慰我讓我保持冷靜,才平安回到家。」
  之後,波姬-小絲求助於醫生,並被診斷出精神錯亂。「我終於知道了我的身體和腦袋發生了什麼事情,也明白了我這麼感覺是沒有錯的,因為當時我已經失去控制了。」
老牌影星波姬小絲
沈傲君
那段時間精神狀態、身體狀態都不是特別好,心裡很迷茫,我還能演戲嗎?文藝圈裡都覺得我這個人消失了,還會需要嗎?產後抑鬱症的時個時間段,會把很多事情放大、會誇張, 自己會歇斯底里、會抱怨,比如我很想拍戲,公司給我找了好劇本,劇組就會說那我們和演員見見面,這也是很正常的,我就會大叫,怎麼?難道不相信我瘦身成功嗎?我很敏感,覺得所有事情都是針對我來的,像個刺蝟一樣保護自己。
自己生完森碟後,也曾有輕度的產後抑鬱,「當時剛好汶川地震,我看新聞會大哭,整個人都沉浸在悲痛中,一點都走不出來。而且會從這件事上延伸開去,會想到很多悲觀的事情,越想越透不過氣來,比如我會想天災人禍這麼多,孩子該怎麼辦。 
葉一茜
何潔
我那時候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完全沒用,就一個人在角落裡,只有當孩子要奶的時候,你才有點用,當孩子吃飽睡覺的時候,別人抱的時候,感覺自己完全沒用,看看自己的身材,又覺得不行,然後天天哭。
看完這些麻麻的分享,你應該心裡坦一些了吧,原來你的想法人家也都有。媽媽們的苦都是來自內心的焦慮和壓力,不只是普通媽媽有,明星媽媽也未必比你輕。如果你也想說說你的情況,歡迎在本文最後的評論里留言。
正確面對自己的消極情緒,尋求家人朋友支持和幫助儘快走出才是王道,當然自我排解也是需要的。今天的窗口推送的二條就告訴你什麼是產後抑鬱,以及如何治療。
我是小樹兒媽,其他更多睡眠、餵養、二胎、心理、情商智商等問題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麻麻不麻煩(ID:mummy-care)」:港大教育學博士主創、最受高知媽媽歡迎的原創育兒號。國際幼兒教育協會專家指導,關注0-6歲寶寶的大腦科學、智商情商,也分享有關睡眠、餵養、疾病等最有細節、最具參考價值的育兒心得。


產後抑鬱是因為荷爾蒙原因啊,不是病好不好。請更正下觀念。
因為懷孕原本子宮都是包裹荷爾蒙,生完孩子後,荷爾蒙大量流失,所以身體就有反應,情緒就會出現反應,會哭,會掉眼淚,覺得難受,會覺得自己不是好媽媽等等負面情緒,但是這個都是正常反應,真的不是媽媽本身有問題,是荷爾蒙原因!
一般兩周後,這些情緒就會慢慢消失。如果兩周後,媽媽反應還那麼大,那時候再找醫生聊聊也不遲。
媽媽要知道這個不是你自己的問題


前面的回答很專業了,我想從現實生活中如何預防和應對的角度來回答一下。

雖然我是心理學背景,但也一樣經歷了產後抑鬱,後來查閱文獻寫了這篇文章。

我最大的感觸是,很多媽媽有了孩子後,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翻天覆地,不可逆轉。而產後的情緒波動,就像是這場人生巨變起初的陣痛,促使我們尋找新的辦法,讓自己在這樣的轉變後仍能健康快樂的生活。

下面,會逐條分析和產後情緒問題有關係的各個方面,這些研究結果反映了常見的現象和其中的關聯。但產後抑鬱症的發生往往是多種因素交織的結果,並不是在每位媽媽身上,有以下因素的存在就一定會導致產後抑鬱症,同樣,對於已經發生的產後抑鬱症,也並不容易確定就是某個原因導致的。恰當的打開方式是,根據自身情況逐一考慮這些因素,產前做好充分準備,產後出現情緒問題時,知道可以採用什麼方式來有效應對。

》》激素水平迅速變化

懷孕後期體內雌激素和黃體酮大幅度增高,分娩後這些激素迅速撤退,這種激素水平的劇烈變化會引發情緒波動。

但不能把產後情緒不好單純歸結為生理原因,就像平時女性生氣也不都是因為生理期吧?我們只需要知道,如果我們發現自己情緒反應與以往不同,不用太擔心,這是正常的身體調適過程,很快會過去。

》》照料寶寶的疲憊和壓力

產後身體需要恢復,尤其是妊娠合併疾病、剖宮產,對身體影響更大。而且,新媽媽需要照料寶寶,常常沒機會休息。

照料寶寶的第一大挑戰,是「睡眠剝奪」。

大家都有偶爾睡不好的體會,但如果連續幾個月沒有一次超過4小時的睡眠呢?長期缺覺會怎樣?還有,睡覺前不知道可以睡多久,祈禱有4小時,結果半個鐘頭娃就醒了。睡著了也不踏實,娃出一點動靜就會醒。最鬱悶的是,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何時到頭,這種痛苦只有照料小寶寶的媽媽能懂。毫無疑問,持續、嚴重的睡眠不足會加重抑鬱心情,讓人更加煩躁,外加影響智商。

為了應對這個難題,我們需要做這幾件事:

(1)學習寶寶睡眠知識,幫助寶寶建立健康的睡眠規律,尤其是調整夜間餵奶間隔。從只能連續睡3小時,到調整後可以睡5小時,身體和心情會有很大改善。

(2)盡一切可能補充睡眠,睏倦的時候讓其他人幫助照料寶寶,即使抽空打個盹也能感覺好些。

(3)如果母乳媽媽需要夜裡睡個整覺,可以睡前把乳汁吸出,夜間餵奶的工作請其他人完成

(4)讓寶寶可以接受其他人的照料,尤其是夜間,這樣你在身體非常疲憊或生病時,得以獲得必要的休息和睡眠。的確,因為母乳的關係,夜間由媽媽照料寶寶似乎是最方便的,但這樣寶寶很可能養成只跟媽媽睡的習慣,換了其他人就哭鬧不止,這樣媽媽基本上失去了睡整覺的可能性。如果這個情況讓媽媽的身體和情緒受到很大影響,最好採取一些辦法,讓寶寶可以和其他人睡,比如爸爸。寶寶很可能需要一個逐漸過渡的過程,哭鬧也許是難免的。也可以從一開始,就由媽媽和其他人夜間輪流照顧寶寶。

照料寶寶的另一大挑戰,是母乳餵養出現問題

在哺乳開始階段,容易出現乳房問題,像乳頭皸裂、堵奶甚至乳腺炎,這都增添了媽媽身體上的疼痛和心理上的壓力。但相比身體上的疼痛,讓很多媽媽感到最難以承受的,是奶量不足帶來的內疚感和家人的壓力

這個問題看似難辦,但其實我們能做的有很多:

產前學習母乳餵養知識,要點包括:怎樣哺乳,哺乳期乳房護理,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吃飽了

事實上,真正奶量不足的媽媽是極少的,採用正確的哺乳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產量,尋求專業的母乳輔導好過用沒效果甚至不安全的偏方折騰自己。

如果確實奶量不足,媽媽和家人不必把影響過於放大,奶粉餵養遠遠不能和寶寶不健康劃等號,更不能表明你不是好媽媽

媽媽十分需要家人的理解。儘管家人擔憂母乳不足是出於關愛寶寶,但如果給新媽媽增添壓力,反而會因情緒不佳影響奶量,所以最好節製表達。新媽媽可以試著溝通,說出自己的感受,比如:「我自己心裡也很不好受,您這樣說我就更難過了。」如果覺得自己說不出口或婆婆不容易接受,可以讓老公幫助轉達。

第三項挑戰:照料寶寶令媽媽精疲力竭

照料寶寶是一項7*24的全天候工作,對媽媽的體力、精力、耐心都是極大的考驗。尤其是寶寶生病,媽媽的壓力更大,患產後抑鬱症的風險更高。出於母性本能,媽媽總能一再堅持,但當媽媽情緒狀況不佳和感到非常疲憊時,這是身體發出警告:你該休息了!

當你接收到這個警告,就需要做下面這些事情了:

(1)把寶寶交給他人照看,暫時放下媽媽的職責可以讓你真正放鬆下來。

(2)降低要求。育兒與其他事情一樣,都不必做到百分百完美。

(3)提高自己的優先順序。新媽媽會本能的把寶寶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儘管有時也想睡個好覺,放下懷裡的寶寶好好吃頓飯,出門放鬆一下,但這樣的想法會讓你有些猶豫和內疚,懷疑自己是不是盡責的媽媽。而事實上,照顧好自己,尤其是吃和睡這樣的人類基本需求,是避免抑鬱的最好辦法,一些生活方式上的簡單改善,對找回原來的自己有很大幫助。並且,媽媽和寶寶是緊密相連的利益共同體,只有媽媽身心愉快,寶寶才能更好的成長。更重要的是,任何時候,自己的身心需要都值得受到關注和尊重

媽媽可以做一些讓自己感到愉悅的事。比如,出門散步,享受新鮮空氣和陽光可以讓心情更舒暢,或者和老公二人晚餐,與朋友下午茶聊天,看喜歡的電影,聽音樂,打扮自己,買喜歡的東西,以及適合身體情況的運動,等等。

另外,產前學習新生兒的護理知識,也能讓媽媽在照料寶寶時多些從容,少些擔心忙亂。除了前面提到的睡眠和哺乳相關知識,還有一些知識很有用,比如:抱寶寶的姿勢,怎麼給寶寶洗澡,怎樣區分寶寶的表現是正常還是異常,什麼情況需要就醫。

》》坐月子傳統習俗不人性化

如今還有人一個月不洗頭嗎?恐怕只有產婦了。設想一下,產後身體大量排汗,但是一個月不洗澡不洗頭,還有,房間不開窗,再熱也要悶著。吃的東西只有小米粥加白煮蛋,要麼就是肉湯魚湯還不放鹽。不能看電視看電腦看手機看書,更不能出門,再加上身體不適,睡眠剝奪,不嚴謹的說,這樣的日子熬一個月,不抑鬱才怪。

很多傳統的坐月子禁忌缺乏科學依據,有些媽媽將信將疑,但仍不免擔心「萬一是真的,會落下病根」,或者迫於長輩的強烈要求,想著忍一忍吧,至少這樣沒有害處。但事實上,這樣的飲食營養、身體衛生、居住環境和生活方式,不僅沒有必要,還不利於產婦的身心健康,增加了產後抑鬱的風險。

所以為了坐好月子,我們也需要提前做點準備:

一方面,產前學習產褥期護理的科學知識,並與照料月子的家人分享溝通,達成基本共識

另一方面,我的月子我做主為自己營造一個舒適愉悅的產褥期生活環境,安排營養均衡的飲食。考慮好在哪裡坐月子,是自己家、娘家、婆家還是月子會所,以及希望由誰幫助照顧,是老公、父母、婆婆還是月嫂。如果是家裡的長輩,最好平時相處融洽,坐月子的理念和產婦大體一致,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家人之間的育兒矛盾

家人都希望寶寶健康成長,但具體到照料方式,看法常有差別,小到能不能用濕巾擦屁屁,大到怎樣餵奶哄睡,都可能引起矛盾。這時候,媽媽既有對孩子的擔心,又有「孩子沒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帶」的沮喪。而且,矛盾爭吵還會影響家庭關係和氛圍。

怎樣減少這樣的問題發生呢?我們可以做的是:

(1)寶寶父母不僅自己學習育兒知識,也向家人做好分享和溝通,盡量做到基本達成一致。

(2)矛盾出現時,雙方通過理性的方式分析討論,避免情緒化的表達和批評。

(3)如果矛盾比較多,需要區分輕重緩急,哪些對寶寶影響很大需要盡量爭取調整,哪些影響較小可以先放一放。

(4)給彼此一些時間,合作照料寶寶一定是需要磨合的,隨著互相加深了解,信任感會逐漸建立。

》》缺乏他人支持

很多研究證明,缺乏社會支持和產後抑鬱症有關。其中家人的支持是最重要的,而在家人的支持中,丈夫又是最重要的。新媽媽需要的支持主要有三個方面:協助照料自己的日常飲食起居,協助照料寶寶,心理上和情感上的支持。

可常常讓新媽媽感到失望的是,寶寶出生後,家人把主要注意力從孕婦轉向寶寶,對新媽媽的關心減少,而要求增多。

為了讓新媽媽得到充分的支持,我們需要做這樣幾件事:

(1)產前考慮好請誰幫助帶娃,除了寶寶父母,是否還需要家中長輩或者月嫂?請長輩幫忙需要考慮,老人的身體狀況如何,是否容易相處和溝通,育兒理念和父母是否大體一致。

(2)新媽媽主動尋求支持,讓其他人幫忙承擔帶娃和家務,這是好媽媽的一項核心技能。很多女性會為別人考慮很多,比如:老公工作很辛苦,讓他多休息一會。可是,除了考慮他人的需要,我們也要照顧自己的需要,育兒職責需要父母共同承擔,平衡分配。同時,新媽媽也要適當降低對他人帶娃的期待,有些方面做得不完美不夠好是可接受的,需要給別人調整和練習的機會。

(3)新媽媽別把不好的情緒感受憋在心裡。找一個可以信任的人,可以在情感上給你理解和支持的人,向他傾訴你的感受。這個人可以是老公、家人、朋友、其他的新媽媽,或是心理諮詢師。

(4)家人尤其是老公,多給新媽媽一些關心理解和情感上的支持。比如,把「奶夠不夠?」換成「你身體感覺好嗎?你今天心情怎麼樣?」會讓媽媽感覺好很多。家人也需要理解,產後情緒波動是一個正常過程,有負面情緒不代表不愛孩子,出現抑鬱不代表矯情和脆弱,想滿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不代表自私。新手媽媽帶娃難免發生失誤和不完美,可能自己已經很自責,家人就不必再責備了。

(5)如果新媽媽已經出現較為嚴重的抑鬱,老公需要做的是,儘可能支持她。讓她多加休息,帶她出門散步,主動做家務和帶娃,而不是等她提出請求。鼓勵她說出自己的心情和感受,提供傾聽、理解、安慰和耐心,而不要對她做評判。也別忘了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同時照料媽媽和寶寶會讓你有很大壓力,可以請其他人協助家務和照料寶寶。

(7)新手爸媽也要為夫妻關係留出些空間。寶寶佔據了大量的時間和話題,以至於我們常常忽略了關心彼此和經營感情。不僅如此,我們還容易把帶娃的疲憊和煩惱遷怒於對方,這些都給夫妻關係帶來新的挑戰。我們需要始終記得,對方是自己最重要的帶娃戰友,記得和他坦誠的交流任何自己感到重要的事。也許以前的二人約會已經太奢侈,但至少可以留出十幾分鐘時間,享受兩人獨處的時光,將關注完全放在彼此身上,你會找到久違的美好的親密感覺。

》》產後抑鬱症的其他相關因素

產後抑鬱症的高風險因素還有:孕期出現比較嚴重的抑鬱和焦慮,產婦有抑鬱症病史,家族中有其他人患有抑鬱症。這樣的情況需要對新媽媽的狀態給予更多關注。

最後,我們將從中獲得什麼?

有了寶寶會給我們帶來無與倫比的幸福感受,同時也帶來巨大的壓力。我們開始承擔起為人父母這個全新的、責任重大的角色。我們必然會失去很多,同時也能獲得很多。對於和伴侶之間的親密關係,當兩個人一起走過這段互相支持、共同努力的路程,你會發現,這個人更加值得信任和深愛

參考資料:

430例產婦產後抑鬱發生及相關因素的研究. 何瑛, 何國平. 中華現代護理雜誌, 2011, 17(13).

產後抑鬱症的心理社會因素調查研究. 王秀芬, 林華娟, 彭曉華, 等. 中國婦幼保健, 2011,
26(16).

生活事件、社會支持、個性因素及產前心理狀態對產後抑鬱症的影響. 張紅梅, 徐英, 李一雲, 等.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
2007,15(4).

新生兒父親產後抑鬱發生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 賴敏華, 溫馨, 等. 中華護理雜誌, 2015, 50(5).

中國產後抑鬱發生率的系統分析. 錢耀榮, 晏曉穎. 中國實用護理雜誌, 2013,29(12).

The differencebetween
the baby blues and postpartum depression. Friedman, JD. http://www.
http://fitpregnancy.com

Postpartumdepression.
http://www. baby http://center.com

Postpartum depressionand
the Baby Blues. Smith, M. Segal, J. Reviewed by Glezer, A. http://www.helpguide.org

---------------

我的公眾號:思怡的生活筆記(siyi-shenghuobiji) ,通過育兒、親密關係和家庭話題,探索自我成長,歡迎來看看~


全職媽媽很辛苦,比上班辛苦!我曾經兩周幾乎沒怎麼睡趕工作,當時以為自己忙瘋了。現在才知道,當全職媽媽沒日沒夜帶娃,還要保證產奶真是太想罵人了。
--------------------------------------
我33歲要娃,性格也是屬於大眾型,就是大家會憤怒的我也憤怒,大家開心的我也開心。生完第一天到第三天,娃都在我身上不停地喂,可是奶水不多,然後就黃疸了(我估計有一些關係,但是不確信)。接下來大概很多媽媽都經歷過,給哇照藍光。這樣一來,娃就離開我整整3天,這3天,我忘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吸奶!因為一直沒有很漲的感覺,所以我直接忘記吸奶這件事了。兩個媽都是奶水少得可憐的人,也忘記提醒我擠奶。加上全家包括我的重心都在小朋友身上,於是我這個才生了哇娃的女人直接被忽略掉。
3天後,娃出院了。
然後我就乳腺炎了,我自己依然不知道,還以為只是普通感冒。
後來每天早上我還沒有醒呢,婆婆就進房抱走娃。
婆婆人很能幹,也對我很好,但是我那時對她各種看不順眼。終於有天朝老公抱怨,老公也很火大,對著才生娃不超過10天的一陣狂罵。
很想母乳的我奶少得可憐,每天只吸得出百來毫升。然後開始瘋狂追奶,逼自己吃很多東西。體重在兩三個月之內,長了20多斤。可是,奶依然不夠。婆婆說,你都不吃……在她眼裡,要每天吃十幾個蛋才叫吃。
……
開始十幾天,一直穿一次性內內,後來親媽每天幫我洗內內,我才穿上棉質的內內。但是我餵奶的時候,對我媽說,媽,幫我接杯水。她會說,吃豆漿吧。我說,我不想吃豆漿。她會說,你為什麼不吃豆漿,豆漿發奶。然後罵我一頓,說我奶少是自己不努力。
才剛吃了晚飯,媽媽拿來一個血橙,讓我吃,我吃不了,她又對我一陣數落,說我不吃水果,娃娃缺少維生素。
……
我想說的是,我就是這麼一步步被逼抑鬱的。
現在我每天給娃加200-400毫升奶粉,我試過了各種發奶的食物,按摩,各種中藥,對我來說,都沒有什麼作用,但是我的奶水也在慢慢增多。我打算一直這樣喂下去,一直到確實沒有奶的那一天。
我也不打算為了奶量再讓自己繼續鬱悶了,畢竟,養娃不止是母乳這一件事情。…………
但是每當想到我在保稅區買的奶粉,害怕有問題的時候,我依然恨自己為什麼奶少。


像我這種忙到想去看心理醫生都抽不出時間的人,真的只能靠自己一點一點的自救。
懷孕時被人用奇怪的眼神看待「大肚子還來上班」,孕後期剛好是老公的重要工作節點經常忙到三更半夜才回家,足月後被身邊的人催著怎麼還沒生,因為心臟不好被醫生勸說剖腹產對孩子有深深的愧疚,月子里被奇葩婆婆的各種折磨……出了月子開始自己一個人沒日沒夜的帶孩子,老公沒責任心總是長不大,動不動就黑臉吵架甚至動手。我曾經想過要離開,或者放火燒掉一切,全職媽媽的壓力太大了,有時想找個人聊聊天,他們都只是會勸我不要以孩子的名義懶在家裡,要以事業為重,好,那我孩子丟給誰?有時刷朋友圈,還會冒出一些單身女朋友轉發類似抨擊全職媽媽又懶又丑沒出息不思進取的文章,我能找誰打開心結呢?
要不是有強烈的法律和道德意識,現在我不是在監獄就是在地獄了吧?
對於抑鬱症,我很抱歉沒能給出科學的解答,但作為一個新手媽媽的遭遇,希望年輕的未婚未孕女人,不管你心裡有多鄙視全職媽媽,請不要給她們太多負面,因為你不理解全職媽媽的無奈和壓力。或許有一天你也會懷孕生孩子,當你不得不面臨這些自己無法控制的問題時,相信你想要的是朋友的理解和安慰,而不是盲目的指責。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前陣子刪了微信的所有好友,眼不見心不煩,多看書多做保養,平時刷知乎學到一些釋放壓力的方法,心情慢慢好起來。既然在身邊的人身上得不到多少關愛,就要自己愛自己。


新晉媽媽忍不住來回答下~

首先,本人平時工作上默默無聞,對人和善客氣,跟熟悉的人在一起偶爾癲狂,總體上屬於略內向卻積極向上的大眾性格,和抑鬱這個詞並不搭界。

其次,產前和婆家關係較為融洽,尤其和婆婆相敬如賓,畢竟不住在一起,從未出現過任何矛盾。

然後,寶寶呱呱墜地,為了順產煎熬了三十多個小時,像是終於完成了一項艱巨的任務,百感交集。

接著,在醫生的指導下害羞地掀開內衣,讓寶寶試著吸吮來到世界上的第一口初乳.....

婆婆湊過來幽幽地一句:「沒有奶啊?」

歐了,成功抑鬱。

PS.相信大多數新媽媽的壞心情都始於產後或月子里類似的小細節,被人質疑,尤其是被婆婆質疑自己做母親的能力,真的是讓人異常沮喪和惱火的經歷。老公在這種時刻所起的作用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很慶幸自己後來慢慢走出來了,對婆家的好感度也在一點點修復。

以上。如果今後還生二胎的話,我一定用這次的回答給自己打回心理上的預防針。


大家都說的很多了,我再補充一個愛丁堡產後抑鬱量表(EPDS)。這個表包括10項內容,根據癥狀的嚴重度, 每項內容分4級評分(0 ,1 ,2 ,3分),於產後6 周進行,完成量表評定約需5min。10個項目分值的總和為總分。總分在12~13者可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鬱性疾病。總分相加≥13分者可診斷為產後抑鬱症。(只作為一個參考)

指導語:

你剛生了孩子,我們想了解一下你的感受,請選擇一個最能反映你過去七天感受的答案。

在過去的七天內:

1、我能看到事物有趣的一面,並笑的開心 2、我欣然期待未來的一切

A、同以前一樣 A、同以前一樣

B、沒有以前那麼多 B、沒有以前那麼多

C、肯定比以前少 C、肯定比以前少

D、完全不能 D、完全不能

3、當事情出錯時,我會不必要地責備自己 4、我無緣無故感到焦慮和擔心

A、沒有這樣 A、一點也沒有

B、不經常這樣 B、極少這樣

C、有時會這樣 C、有時候這樣

D、大部分時候會這樣 D、經常這樣

5、我無緣無故感到害怕和驚慌 6、很多事情沖著我來,使我透不過氣

A、一點也沒有 A、我一直像平時那樣應付得好

B、不經常這樣 B、大部分時候我都能像平時那樣應付得好

C、有時候這樣 C、有時候我不能像平時那樣應付得好

D、相當多時候這樣 D、大多數時候我都不能應付

7、我很不開心,以至失眠 8、我感到難過和悲傷

A、一點也沒有 A、一點也沒有

B、不經常這樣 B、不經常這樣

C、有時候這樣 C、相當時候這樣

D、大部分時間這樣 D、大部分時候這樣

9、我不開心到哭 10、我想過要傷害自己

A、一點也沒有 A、沒有這樣

B、不經常這樣 B、很少這樣

C、有時候這樣 C、有時候這樣

D、大部分時間這樣 D、相當多時候這樣

測試計分說明:

A個,B個,C個,D A0分,B1分,C2分,D3

你測出的分數:

EPDS測查評分解釋:

得分範圍030 分,913分作為診斷標準

總分相加≥13分可診斷為產後抑鬱症

≥13分,建議及時進行綜合干預


推薦閱讀:

有哪些很好地運用了恐怖谷理論(The uncanny valley)的影視作品?
思維和語言的關係是什麼?
發生災難時在社交平台上各種祈福的人是怎樣的一種心態?
如何克服焦慮?
哪些習慣讓生活更簡潔高效?

TAG:心理學 | 抑鬱症 | 產後抑鬱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