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外國人預報中國天氣能精確到鎮?

如上圖,我搜索蘇州崑山,它就分別列出了崑山的幾個鎮的天氣。
冰溪 天氣 - 江蘇 中國 AccuWeather 天氣預報 (ZH-CN)(地名翻譯錯了)
他們的數據是從哪裡來的?自己設採集站還是當地氣象局分享?
為什麼國內的天氣網站只能精確到市呢?

另外,
google能夠給出未來每個小時的降水概率,又是怎麼做到的呢?中國目前能做到嗎?如果能,為什麼不在網上發布?如果不能,還差什麼?

還有,google預報的最高氣溫有時會大於等於40℃,而中國天氣網最高只有39℃,是誰在撒謊呢?


8.11: 一上知乎嚇了我一大跳啊!彈出這麼多個贊同和評論,這可是我第一次收穫這麼多的贊同,很開心哦,謝謝大家^_^ 我還是排下版好啦~~~順便解答一下一些朋友的疑惑。還有,看到那麼多人在評論里提到南氣,好開心啊 XD

看到大家這麼關注這個問題很開心呢,我一直匿名的原因是因為我覺得知乎上面大神很多,自己是個小蝦米,怕答得不好被人笑話,TAT,所以我答我的專業題目從來都是匿名答的~ 不過剛被朋友說了……他說我太不自信……不匿名才是真正願意和大家分享討論的態度……好吧,還是不匿了……有不對的地方大家輕拍……

————————————————————
_(:3J∠)_ 因為他們的是數值產品結論。

首先,我們得知道天氣預報是怎樣報出來的。天氣預報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數值預報,指的就是電腦進行計算,根據現有的資料,推算出幾個小時後,幾天後,甚至是幾周後的環流形勢,並進行一個預報。歐洲中心有預報產品,日本也有,我們國家也有T系列的預報產品。但是,電腦是死的,它只會按照既定的程序進行一個死的計算,算出來各項數值,而不同的數值模式,算出來的結果,是不!一!樣!的!這個等下再說。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你的例子中的信息可以給得這麼詳細,因為它是電腦算出來的,通常電腦可以把每個地方都給算出來,只要你解析度夠。但是,問題來了,不同的產品,有時候報出來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比如預報明天,日本的產品可能算出來會下雨,但是歐洲的算出來不下雨,那到底下,還是不下?因此,所有的氣象工作者都會很耐心地勸說你們,不要去看這種國外的天氣預報。不是說國內的預報多麼好,不是說要隱瞞溫度,而是因為,那東西是電腦死算出來的,誤差大。

接下來,說第二部分。為什麼氣象局要有預報員?因為預報員要根據實況,根據電腦計算結果,根據自己的知識進行判斷。打個比方,預報員要預報明天的天氣,那麼我要看過去幾天的天氣圖,包括地面的,850百帕的,700百帕等等…………我要看過去這段時間的雷達回波,紅外圖,水汽圖等等…………我要看各家的數值預報產品結論,包括歐洲的,日本的,中國的等等…………(注意,這個就是你題中所說的預報中的某一種產品的某一個結論),我要看數值產品上的風場,氣壓場,水汽形勢等等…………我還得看地面實況圖,還得看……………………圖多到絕對會讓你看吐的,真心的。全國的氣象局每天早上八點都要會商,如果你早上8點去氣象局,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會端坐在視頻端做筆記,聽各省的預報員發言探討天氣形勢。然後全省的各個市的氣象局都要會商,接著全市的還要開會……所以很多時候,預報員從早上開始就得在那裡分析天氣,做出預報,進行嚴謹的討論,當有特殊天氣還要發布預警。當初我在那個氣象局的時候,預報員看天氣圖就明顯比我專業太多。比如有次我看天氣圖就看風向,看高低壓系統,看槽脊,而台長一眼就給我指出來:為什麼你沒有注意到我省南部的那條切變線呢。這就是業務熟練的預報員與我這種毛頭小子的區別。

到這,我想問,你是願意相信一個電腦一種模式算出來的死結果(可以偷偷的告訴你,有些時候不同的模式算出來的結果相去甚遠),還是由全國,全省,全市的預報員經過討論,經過綜合分析,經過各個模式的比對檢驗所報出來的結果呢。 所以,你說的國外的天氣報到鎮,就不足為奇了,反正是電腦算的。其實氣象局的預報模式里,也可以算出來全球的。全球的氣象資料都是共享的,如果你能開發出一個模式,那你也能像題中描述的那樣,報出任何一個地方的天氣。

我們再回到你的40℃的問題來。我可以放心的給你打包票,氣象局該報40℃的時候,絕對會報40℃。你肯定會疑問,我幾乎沒見過啊。其實是這樣的,每個稍微大點城市的自動站多如牛毛,縣裡也會有人工觀測台站。而氣象局報的,是那一整個市的平均情況。我可以和你說我的親身經歷。有一次我們城區晴空萬里,突然自動站顯示,郊區的溫度降到了20多度。原來郊區很小的一塊地方降了陣雨,可是,就是因為郊區的這點小雨,預報員那天的考核就沒了,因為她報的是晴。所以,很多時候預報員在預報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很多情況。也許市裡有一兩個站有40度,但稍微偏遠一點的,可能就沒有了,而預報報的是整體情況,所以嘛…………而且事實上,很多時候,氣象的溫度表測出來還真沒有40℃。地表溫度,室外溫度,為什麼要用百葉箱這些我在這裡就不科普了_(:3J∠)_

可能你也會問了,上面這個例子里,預報員難道不會報陣雨嗎?!我想說的就是,按照現在的氣象水平,誰也沒法提前一天預報到底會不會打雷,會不會下冰雹,會不會刮龍捲,因為這些強對流天氣屬於中小尺度系統,本身壽命就很短,形成複雜。

因此,以後天氣預報的趨勢,是朝精細化,精準化發展。現在你要是上中國天氣網也可以看到,很多大城市都會有每6小時預報,這種精細化服務能更好的服務公眾,畢竟有時候一天天氣多變,不是一個詞就能概括的。而精準的服務,也是以後的趨勢,一個市,不同的縣,不同的區分開報,就不會出現東邊打雷西邊大太陽,不管氣象局怎麼報都要得罪一邊的人的情況了。事實上呢,我們的天氣預報也在朝區域化發展。比如你在中國天氣網,既可以查到南京城區的預報和實況,也可以查到諸如南京浦口區的預報的,當出現中小尺度系統時,局地預報的優勢就出來了。而降水概率嘛,如果你看省市一級的電視台,很多都會播報降水概率的(至少我們這都會)。這些東西氣象局在預報的時候都會預報分析的,只是一般電視台都不會播罷了。

總而言之,我想說的就是,預報員每天的預報是要考核的,壓力也非常大,一年報錯超過規定額度是要被扣工資甚至下崗的,所以沒有人會亂來。剛刷微博,看到一幫人在那裡噴氣象局,心裡還是很不是滋味的。去年夏天,我就看到有一個老預報員,她一下午坐在電腦前一動不動,翻來覆去看各個高度的天氣圖,分析環流形勢,每當有新的實況傳來,她就會重新檢查自己的預報,然後進行訂正,她就這樣重複,然後和其他預報員會商討論,一直到快下班,最後才提交最終預報結論。所以我想說的就是,絕大多數預報員都是很認真的對待工作,因為他們得對大家負責。其實每年的氣象日基本各個氣象局都會又開放活動的,希望大家能夠去氣象局多了解了解,很多疑問我們的氣象gg氣象mm都會給大家耐心解答的啦~

手機碼字,啰啰嗦嗦一堆,排版不好見諒啦╮(╯▽╰)╭

——————————————
ps,剛才手機隨便在中國天氣網搜索了一下,像浙江就有精細預報 浙江省氣象局/精細化預報 ,可以看到連雲量的情況都有的。

而像中央氣象台今天發布的高溫警報,浙江等地都是40℃以上區域,所以說氣象台不報40℃根本就是無稽之談,我們老家這以前熱的時候不知道報過多少次40℃,但是人們就是喜歡選擇性遺忘,視網膜效應。

還是那句話,模式的結果,看看就可以了,可以參考,但千萬別當真……像雅虎天氣什麼的,都是直接拿模式算的結果,壓根沒有經過人工分析,但很多人不知道。模式報錯了,人們就大罵「你看,氣象局那個騙子,又報錯了」。
——————————————

像@鋼盅郭子@任傑龍@左左 等人提到的accuweather 我去看了看,發現他們和華風是有合作的。見 Chinese Weather Enterprise Creates Official Relationship with AccuWeather for Worldwide Weather Distribution 可以看到,華風給他們提供的有氣象觀測資料(也就是我在評論里提到的氣象資料共享)以及7日的各項預報信息,諸如溫度、濕度、風速、生活指數等等。其實這些東西如果你去訪問weather.com.cn 也是可以查到的。不過我發現他們也報得非常細,甚至逐小時,逐地,不可能有這麼多預報員去預報的。如果詳細信息不是中國氣象局提供的預報信息,那麼很有可能也是模式結果了。而像@劉二毛 在回答中則認為不準,其實大家都可以用腳投票的嘛,如果你覺得哪個准,你就可以用哪一個的啦,我們做模式也是這樣的,哪一個模式准,哪一個信得過,我們就會更加傾向於哪一個。印象中在預報的時候,日本傳真圖在降水的預報中佔有很高的地位,我想是因為他們水汽運動的預報準確性比較大吧。 : ) 其實各項天氣預報3天以內的預報準確率還是比較高的,而長期預報,我是不建議大家看的,長期預報只能判斷一個形勢,也就是接下來這段時間,大概是下雨還是乾旱,這些情況,但是要判斷溫度怎樣,具體下多大的雨,恐怕依然還是個世界性的難題~

還有@Li-Xin Xu 說得很對哦(抱歉匿名無法在別人的回答下評論,所以在這裡說了: ) ),這就是大型計算機的作用,人們就是不斷完善模式,不斷檢驗模式,以期擁有更高的預報水準。但是預報員拿到的卻是未來的預測,所以還要判斷這個預測對不對,有沒有道理,準不準,綜合分析。科研人員則是不斷對比,改進,以期讓模式的預報更加準確啦~ 可以預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是需要預報員進行綜合分析的~ 畢竟模式真的太死了~~ 而且轉出來的結果千差萬別~ 另外感謝@李小偉的補充解釋 ^_^ 還有@皮特厚 的疑問,你可以去了解一下百葉箱啦~ 通俗一些的說,就是因為不同地方的氣溫還是千差萬別的,有太陽曬就高,樹蔭下就低,水泥地高,泥土地就低。我不可能天氣預報的時候把馬路上,大橋上,河邊,田間,工廠里,寫字樓…………全部都預報一遍吧? 因此,氣象局必須要測量出一種類似於「絕對溫度」的溫度,來表徵某個地區空氣的溫度,以應用於天氣預報、農業生產以及科研工作。所以要放在1.5米高的百葉箱里,夏天的時候,這個溫度勢必會比你自己測的要低,因為它排除了太陽輻射的干擾,排除了不同下墊面的干擾。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公眾質疑氣象局的溫度,因為大家不了解。具體可見 高溫數據有陰謀? 這個解釋還是比較通俗的啦~~~ 那個樓下還有人提到地表溫度,我想說的就是,夏天的時候,地表溫度可以高達60℃,這個報了也沒什麼用啊,有幾個人夏天的時候會趴在地上呢……

另外推薦天氣APP,我的觀點就是,大家用腳投票,天氣APP很多,國內的像墨跡天氣,小米的天氣APP,我發現其實還是都用了中國氣象局的預報信息。國內的氣象商業公司也有,比如天氣在線。國外的就更多了,大家可以用了後,覺得哪個適合自己,就用哪個的。不是做廣告,我還是蠻推薦中國天氣通的,這是中國氣象局做的客戶端,打開後不同的省有不同的版本,像江蘇可以提供南京的精細化預報,各項指數預報,在氣象服務里看到有雲圖,颱風路徑圖等服務,我覺得還是不錯的……而在中國天氣網上能夠看到雷達回波等信息,如果下班之前,看一看……「嘿!雷達回波好強,往我們這來了,趕快走!」。

之前的回答里有不周之處,已更正,抱歉^_^。


一樓的回答太完善了。我就補充幾點:
①每個模式轉出的結果都不相同,即使相同的模式的起始條件一樣。可以用chaos(混沌效應來解釋)。
②歐洲那邊的地形沒有中國這邊複雜,那麼自然,精細預報對於他們來說,難度要比我們國家的低。


剛好在氣象台,就簡單回答一下這個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問題。
其實中國在氣象技術上不說領先世界吧,至少是不落後發達國家的,而且現在氣象預報大多數是模式預報,大尺度大形勢的分析基本靠譜,而且由大尺度天氣環流形勢去細分各地情況也是較準確的。
現在說一下我國天氣預報發布制度。
首先,每天早上8點,收看全國天氣會商,就短期天氣形勢和中長期天氣形勢說出預判,依據一般都是ec細網格啊,單點剖面圖啊一大堆天氣產品,然後抽一些省發言交流自己省內近期的天氣預報,並對他們的預報提出指導。
然後是10點的省市會商。流程和全國會商一樣。
然後是15點的縣市會商。
就是這樣層層預報下去,下級預報存在猶豫的,以上級為準,除了一些罕見的天氣預報外,一般都是很準的。
嗯,所以答主還是多看看國內的月亮吧,一般預報晴天的時候都還是挺亮的


應該是國內數據共享的,他們跟國內有合作,國內有精細化預報平台的,只是對公眾發布時候沒那麼細


縣電視台天天播各個鎮的天氣情況…唉…lz下次問這種問題前麻煩百度一下!


就做過氣象IT項目了解的情況補充幾點:
1、觀測站分為國家基本氣象站、國家一般氣象站、區域氣象觀測站(幾萬個),三類,我國與世界氣象組織(WMO)交換氣象站點有兩千多個(以國家基本氣象站、國家一般氣象站為主),一般情況WMO拿不到區域氣象觀測站的數據。
模式產品就是利用拿到的觀測點的數據,進行插值運算(多種模型),計算結果是否可靠看拿到的數據分別是否足夠廣泛(用兩千個點計算360萬平方公里VS用三萬個點計算360萬平方公里);
因此,天氣預報,外國的、國家氣象局、省氣象局、市氣象局的天氣預報越來越細化,省、市級可以利用區域站的數據(區縣局可能因人員數量、個人水平問題影響預報能力)。
2、短時臨近的天氣預報(降水),直接看雷達圖就可以了,大多數人可以看得懂;
3、天氣預報數據與感受的差異是存在的,空曠、百葉箱裡面(氣象觀測站)比馬路上要好的多,沒有汽車尾氣、發動機排放熱量,感受當然不一樣,這一點如同,早上到辦公室,晚上下班,與陸上作業的人員感受肯定不同。


呵呵,國外天氣預報自己都很難準。我剛來美國時我媽對我說美國的天氣預報都很準。其實等我長大到不得不每天看天氣預報才出門的年齡覺得也就那麼回事。關於天氣預報的難度的例子,有次說有暴風雨結果轉個彎被前一天的大風吹走了,太不準了,電視裡天氣預報環節居然還找一個專家來討論,這專家說過一句話我印象深刻,他說預測天氣往往像面對一大鍋沸騰著的湯預測下一個泡會在什麼地方冒出來。


每個國家的數值預報模型不一樣,長期和中期的可能是歐美的更準確一些,短期和臨近期一定是國內更精確,歐美的誤差會比較大,比如蘋果手機上自帶的天氣和墨跡天氣,自帶的天氣軟體用的是美國the weather channel的數據源,而墨跡用的是中國氣象台的。

如果喜歡氣象可以多上氣象局官網查看雷達雲圖,濕度,風速等,500hpa天氣圖主要用來觀察各主要天氣系統(極渦,副高,阻高,切斷低渦等)的動態,位置,強度等,700hpa主要看水汽通量來預報降水,850hpa主要看溫度平流來預報氣溫


豈止是精確到鎮,還精確到幾點幾分下雨,通常還都是準的。


老外不用評績效啊,所以拿一個全球大模型按著經緯度做差值就完事兒了。

國內可是每一個點都要記分的,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可以試下這個app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aimobo.weatherclearamp;hl=zh_CN

國內無法訪問請用:

微雲分享


國內也能到鎮的啊。不信你留心下各個縣地方台的天氣預報。


簡單的說,和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有關,雖然我國的超級計算機多次獲的一等獎,但是這樣的計算機少,多數用於比較重要的地方,小地方的天氣沒必要浪費這個資源。


為什麼說外國比國內超前十幾二十年呢?如果說不同地區的預報精確度不可比,那麼他們到底超前在哪??預報模式嗎?


推薦閱讀:

TAG:天氣 | 天氣預報 | 氣象 | 冷知識 | 氣象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