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平等?

作為小白,沒有學識和能力回答問題,但是很喜歡知乎這個平台,讓我學到很多東西。最近知乎里好像山雨欲來,了解不多,但是看到很多人提到平等。所以想問問這個問題。
個人覺得,平等不是所有人的待遇都相同(以待遇為例子),恰好相反,因為不同人的學識(又是例子)等待遇不同才是平等的。


嗯,關注人數夠多且目前為止各個答案點贊量都不大。可以進來試一試。

關於平等問題,太深層次的理論問題我也不能深究(原因是我正在準備這方面的內容作為碩士論文,暫時給不出什麼好的個人分析)。但是,作為一個合格的哲學學生,應該懂得運用各位資源來進行學習。什麼是平等?想要了解政治哲學中的平等主義的話,可以點擊這Equality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詞條「平等」。重點段落是第三節《Conceptions of Distributive Equality: Equality of What?》現截取部分關鍵內容進行介紹,看完後應該就能對「平等」一詞有一定的把握了。

1.樸素平等觀 (Simple Equality)
樸素平等觀的內容很直白且簡單,就是每個人都應該享有相同等級的物質生活水平。但是,這種樸素平等觀有著很明顯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我們缺乏樸素平等觀下的合適的衡量標準。什麼叫相同等級的物質生活水平?如何對其進行衡量?
(2)樸素平等存在時間跨度問題。所謂的相同等級的物質生活水平指的是每個人生命中的某一刻大家是相等的呢還是大家一輩子的總和是相等的?注意這兩種趨向可能會產生矛盾的。
(3)樸素平等觀不利於激勵和促進效率,大鍋飯的結果這大家都懂的。
(4)樸素平等觀沒有注意到每個人的個體差異與個性,比如你不可能把從事不同種類的工作的人強行工資拉平。
(5)只強調這種物質生活水平的平等太狹隘,而且這種只強調結果的平等觀考慮問題不周全。比如說一個人因為吃喝嫖賭而敗光家產,這純粹是個人的責任而不是社會不公。
(6)樸素平等觀會有一種「大一統」(Uniformity)的危險傾向,導致極權。

因此,由於這些重大缺陷,基本上沒有哪個哲學家會持有這種樸素平等觀,Michael Walzer(1983)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複雜平等」(complex equality)的概念,即平等只能限制於具體一些領域和具體一些物質財富的分配上,不能無限擴大化。而當代的政治哲學界,大概有以下幾種平等觀做主導。

2.幸福平等 (Equality of Welfare)
這種平等觀認為,至少在人們所享受到的幸福方面人人應該是平等的。失業的人,老人要有生活保障來確保他們的生活舒適度,有工作的也要能享受到相應的福利避免過強的生活壓力。最終的結果是,每個人在幸福程度上應該是一樣的。但是這種平等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奢侈品味」問題(expensive taste argument)比如說有的人住一室三廳的房子就滿足的不得了,有的人會住三層樓的大別墅還嫌房子小。那麼根據幸福平等觀,這兩個人是不平等的,因為住一室三廳的人比住別墅的人更幸福,但實際情況是,後者佔有的社會資源更多。

3.資源平等(Equality of Resources)
與幸福平等觀相反,資源平等僅僅要求的是一些社會基本資源的分配要平等,比如就業機會,醫療資源,教育資源等等。資源平等是一種分配的平等,因此也要求相應的國家機器對社會資源進行分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羅爾斯(1971)的兩條分配正義原則了(具體內容就不介紹了).除此之外,德沃金(1981)也主張資源平等,但是與羅爾斯不同,德沃金採取的策略是自由競拍,即通過社會成員共同參與的競拍,最終每個人都可以獲得自己覺得值得資源,這樣既照顧到了個體差異,有保證了分配的平等。然而,資源平等的最大對手是「持有正義原則」(justice of holding),持有正義觀認為,只要是個人通過正當手段獲得的社會資源都屬於個人財產,除非本人願意,否則不得拿出來進行分配。國家也沒有分配社會資源的權力。

4.平等與責任(Equality and Responsibility)
這種觀點比以上兩個都要更深一步,當幸福平等和資源平等考慮的還主要是物質財富時,責任的平等觀開始關注個人決策與選擇的層面上來。一般來說,我們認為一個人應該為自己的選擇和行為負責,所以在個人行動的後果上,不應該有平等的問題。但是在一個人不能負責任的但會對其產生影響領域,我們應該做到平等,將影響控制在最低。比如一個人無法決定自己及的家庭背景,因此我們需要的是在這個人未來的人生中,將其家庭背景的影響力降到最低,以達到每個人之間的平等。但是這種觀點至少有兩處值得懷疑,一個是,這種對非個人負責的影響的控制可能需要耗費大量社會資源。比如說有先天遺傳病的人群,想要磨平他們與正常人的差距非常困難。同時,它可能又會對曾經有過過錯的人太嚴厲。比如自己一時不慎導致的殘疾等情況,責任平等觀可能會將這類人排除在外。

5.機會平等(Equality of Opportunity )
這個可以說是目前最火熱的平等觀了。機會平等認為,幸福和資源本身如何分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個人去獲得幸福以及資源的機會應該是平等的。每個人具體能獲得多少幸福和社會資源事在人為,但是,至少得給每個人機會去獲得(opportunities to access)。教育機會,工作機會以及商家對於商品的出售都應該是面向全社會開放,不得排除任意一類人群。但是,針對機會平等觀的一種反駁思路是,機會平等可能也面臨樸素平等所面臨的時間跨度問題。究竟是人生中某些重要節點的機會應該平等還是一生中的機會都應該平等呢?前者可能導致最後達不到平等的效果,後者則有可能會忽視一兩個時間點的機會的重要性。

6 能力平等(Capabilities Approaches)
這種觀點更加看重人的能動性。因為之前的所有觀點都把重點放在了分配上,不管分配的是福利,資源還是機會。但是能力平等則看中的是人自己去達成某事的能力(capabilities to achieve functionings),去成為自己生命的主宰的能力。著名女哲學家Martha Nussbaum (1992)就提出過一種亞里士多德式的能力觀,並主張平等應該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去達成一個好的生活。這種觀點既保障了個體多樣性,同時也有彌補到平等與自由兩個概念之間的間隙。但是這種觀點也有一些奉獻,比如如何定義「好的生活」?似乎決定權不完全在個人的手上。因此能力平等顯得在價值論上不夠中立。

Reference
Dworkin, Ronald, 1981b, 「What is Equality? Part 2: Equality of Resources,」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10, pp. 283-345, reprinted in: R. Dworkin, Sovereign Virtu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qual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65-119.
Nussbaum, Martha, 1992, 「Human Functioning and Social Justice. In Defense of Aristotelian Essentialism,」 Political Theory, 20: 202-246.
Rawls, John, 1971,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ev. ed. 1999.
Walzer, Michael, 1983, Spheres of Justice. A Defence of Pluralism and Equality, New York, London: Basic Books.


相比起諸多哲學家的討論來說,更令我在意的是「人們究竟在何種意義上使用『平等』這個詞」。
無論是功利主義也好,福利主義也好,這裡都有一個繞不開的問題——「不同人的效用什麼時候可以相互比較甚至有意義的加和了?」
至於那個虛無飄渺的「善」就更是令人捉摸不透,難以想像人們居然是在這樣的意義上使用這個詞的。

不過,從另一個有些離經叛道的角度上,卻說不定能給出一個回答,儘管這個回答與這一個角度一樣十分離經叛道。
首先,人們不是完全的個人主義的,這也就是說,有些時候人們會關注他人的所得。這也就催生了一個概念——「利他主義偏好」。
利他主義偏好是人們對其他人的偏好在自己的偏好下進行的虛擬(不是完全的虛擬),因為是人們自己進行的虛擬,所以就可以有意義地併入人們的效用函數中去。此時,一個人如果在分配的時候給另一個人的配額過少,由於同情心等因素,這個人的效用反而會降低。此時此刻讓這個人效用最大化的一種分配,這個人就會稱呼它為「平等的」。

這也就預示著「客觀的平等」是很難存在的,而我們早已經發現這種情況。例如對於同一件商品,同一個人,作為買家和作為買家的時候,心目中的「公平價格」完全是不同的。

但是人們似乎十分喜歡在一個看起來客觀的意義上使用「平等」這個詞,或許在這裡存在著一個這樣的過程:
1. 每個人都把在利他主義偏好存在的情況下使得自己效用最大化的分配稱為「平等的」。
2. 人們很容易把「平等」這個詞與自己在利他主義偏好存在的情況下使得自己效用最大化的分配對等在一起。
3. 不只是通過改變人們的偏好可以改變人們對「平等」的理解,通過改變對「平等」的理解也可以改變人們的偏好。

這樣的一種情況被稱為「勸導性定義」。

或許這才是問題的真正答案:「什麼是平等」這個問題從一開始就有問題……

資料:
Folbre, N., Goodin, R. E. (2004). Revealing altruism. Review of Social Economy, 62(1), 1-25.
Stevenson, C. L. (1944). Ethics and language.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安題主所說,有人能力高待遇也高,能力低待遇就低,此謂之「公平」,而能力低待遇低的人想要分到更高待遇的時候才會要求「平等」,是吧


讓我們來一場平等的賽跑。

起點要平等!
你太沉,割二兩肉,你腿短兩公分,給我抻長了,你中午多吃了三個包子,給我摳嗓子眼吐出來。。。。。。
臣妾。。。真的做不到。。。

終點要平等!
平等你妹,平等還賽個球。

對不起,沒有答出什麼是平等,但我希望答出了什麼不是平等。


雖然說總體來說是個支持自由主義的人,但我個人對(主流)自由主義哲學(比如功利主義,還有羅爾斯)非常反感的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平等這個概念他們常常覺得不證自明,或者用一些站不住腳的證明。

個人認為平等本來是一個歷史性的概念——即在西歐從封建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的過程中提出的一個概念,只是在那個語境下才有其真正的意義。當年社會中的人是被明確地劃分成不同的階級,這些階級在體制上受到的各方面待遇和擁有的權利有明確的不同——並且是以一種簡單的方式不同的——即一些階級在各方面都好於另一些階級,也就是說,這些階級是不平等的。而當時的平等觀念很大程度上是在這個背景下產生的。

然而封建社會徹底垮台之後,這個平等失去了語境,變成了一種形而上的東西,於是也出現了各種不同的平等——特別是機會平等和資源平等——誰才是「真正的平等」的爭論。我覺得這個爭論完全是圍繞著一個偽問題展開的……「真正的平等是什麼」就和「真愛是什麼」一樣是個有語病的問題,完全就是nonsense……

我覺得自由主義要建立一個好的平等概念,可能只能從某種形式的社會契約論入手,即把平等解釋成任何一個簽約人和其他簽約人相對於契約的制定、簽約關係是平等的。

(其實我最喜歡霍布斯的平等觀,他認為人人(在自然狀態下)是平等的即是說是每個人都同樣可能會遭到violent death(笑


A吃一碗飯就飽了,B吃半碗就行,C要吃兩碗才夠。給他們三個一人一碗飯,這就叫平等。給A一碗,給B半碗,給C兩碗,這就叫公平。


個人認為,平等首要的前提是要接納自己且客觀公正的看待他人,不對自己或他人提過分的要求,做各自能力範圍內的事,過自己的人生,不苛求,不任性。



知乎首答
平等:政治與經濟地位的平等


平等是一種妄想,是一種文學虛構

對稱是一種數學概念。


平等就是同樣的規則
舉個例子,你和姚明打籃球,你們都可以投籃、拍球、運球,這就是平等。但姚明進10個球,你可能都沒投過籃,這不是平等的錯。


當不再有憐憫,只有尊重


平等就是個子高的摘蘋果,個子矮的采蘑菇,就是不以少論多,不以多論少。


個人對上面的圖表示很不理解,而且貌似大家都很支持的樣子!平等就是每個人有同樣去觀看比賽的機會,但是到了你看不看的到與應不應該看到是另外一碼事兒,可以把柵欄拿掉,但不能把矮子抬高!柵欄拿掉是制度問題,把矮子下面加箱子是特權問題!每個人就是具有不同的屬性和不同的特點及能力,他對社會的貢獻程度確定了他們應該得到的回報,如果看球的門檻就是要高個子,那矮個子就是看不到,如果想看,也是自己搬來兩個箱子自己爬上去看,能不能抬來箱子就要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有一種鄉下的桿秤,當事物與之所對應的小秤砣相持相平時,叫做平等。
然後這種平等的前提是事物和秤砣在同一根桿上。

然而,可惜的是,如果不在同一根桿上,就永遠不會平等。


我不想講絕對平等和相對平等的區別。
我要說平等是每個人通過努力才會獲得的東西。
你看見那些大V隨便抖一個機靈都會比你認認真真寫一個答案贊多,那是因為你沒有見過他們的潛伏期,很少人能一下子就火,多是要積累,不是在這個平台上的積累就是以前的。沒有誰可以一步登天。
每個人都會有他的階段追求的平等,追根究底,還是要建設。——一個愛答冷門題的小透明~


平等就是尊重每一個人,每一種態度。


在一個企業內,一天中午員工老闆打算一起去吃飯,老闆說中午他想吃餃子,大家就都決定去餃子館。在一定程度上這就是不平等的。然而到了餃子館,無論老闆還是員工,大家分得的餃子數量一樣,這就是平等,公平。


真正的平等是心裡得到平衡,或者說不在意那些個different. 正在的平等大多數存在於那些看得開的人,寬容的人,思想高尚的人...


平等是一種觀念,或者說是一種幻覺。即每個人自己認為是平等的才是平等。所以有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平等。怕最怕拿自己的平等去套別人,別人不接受還以為別人不要平等。

這社會不可能有一種平等,可以讓每個人都覺得平等。你的平等就是我的不平等,怎麼辦?大開殺戒,把認為不平等的都殺了,剩下都是認同我平等的。人類社會就是這麼追求平等的。

我以為,不追求統一的平等,讓每個人的平等都有相同的機會表達與博弈,可能是最平等的。


推薦閱讀:

TAG:社會學 | 倫理 | 人文 | 政治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