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說「日本對二戰的反思不夠到位」?為什麼?



這就相當於默克爾成立了一支精銳部隊,取名LSSAH(黨衛軍第一裝甲師又名希特勒師)
如果小三說他不知道什麼是731,那就跟默克爾說她自己不知道什麼是奧斯維辛集中營一樣可笑。
民眾的問題先不談,因為這個太主觀了,我見過極左的日本人,也見過極右分子,還見過叫中國爸爸國的人= =,還見過叫我滾回去支那人的日本人。
但是我們可以確定的是至少日本官方的態度是極其差勁的,這種對過往侵略歷史的態度,讓我們怎麼說日本政府已經完全反省?簡直和德國政府不是一個級別。


在此表達我對jo jo答案的之中的一些疑問和勘誤。

  1. 日本二戰時期受過的所有苦難,所有的一些來源都是自己本身不適當的行為所導致,通俗的說,就是咎由自取。維持美軍的存在並非日本的真正睿智的人所選擇,而是因為戰敗不得不使得美軍駐守,「日本那些歷經二戰的真正的睿智的人也堅決頂住壓力,維持美軍的存在」這種曖昧的話,在不是戲謔的場合下,不合適。
  2. 「所以日本只付了極小的代價,對外一下子就解決了二戰前一直無法解決的安全問題」,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後到大東亞戰爭爆發,對外的戰爭,如日俄戰爭,日清戰爭,出兵西伯利亞,與德國爭奪山東,都是以勝利結束,日本不存在安全問題,只有日本的對外擴張,而在日本周圍的國家,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威脅到日本的本土,有爭端的地區,如旅順大連等,在中國。
  3. 「再沒有軍人可以影響到政治」,日本家族執政是非常明顯的,戰後依然活躍在政壇的戰前軍人和政客以及他們的家族其他成員有很多,但我想舉出一個就足夠了,岸信介(岸信介)這個人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軍人,但是他的上位是有軍人支持的(昭和戦前は「革新官僚」の筆頭格として陸軍からも関東軍からも囑望され),這個人戰時擔任軍需省次官,戰後A級嫌犯,並因此被拘留3年半,因為美國的一些原因沒有被審判,這個人在戰後當選眾議員、自民黨幹事長、外務大臣、總理大臣,這個人乾的事情在超鏈接中有,需要提出來的問題是,這個人任期內做最大一件事是半強制的通過了安保改定(不是安保協定)。
  4. 「從對中國的方式,也可以看得出日本反思的成功。日本不再試圖靠軍事侵略中國來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這一點是日本在確實被打敗之後,日本才放棄了武力奪取中國的資源和市場的想法,用這一點來證明反思的成功,未免太過牽強。
  5. 日本最為重要,也是最需要反思的一個問題是,從明治維新之後開始對外強行擴張,究竟是誰遭受了磨難,誰造成了這一切,而又是什麼理念支持了這些人,這些問題和中國無關,但同樣,日本對此的反思依然是不夠的。
  6. 閣下的回復,大體上是在說明日本戰後反思的好,但卻不曾提到日本反思究竟反思了那些問題,而大致又是停留在何種程度之上,不妨隔日更新,一起探討,在下駑鈍,但也願證明些粗陋的觀點。

以上


這件事已經在 zhihu 多次而且反覆的討論過了,最後難免變成兩種二極體的口水。

這個答案希望終結這種有點缺乏思辨的討論。

答案很簡單:日本對二戰的反思到位,也不到位。

1
說到位,是因為他們對戰爭對於日本和日本人民的傷害已經反思的非常到位了。戰後 50 多年,相關的學術文章,報道,文學作品,電影電視並不少。(當然日俄戰爭,太平洋前期等日本帝國的光輝時刻的內容可能更多,但是這個不能強求。)

2
說不到位,是日本對於二戰時自己對別國造成的戰爭傷害反思不夠。慰安婦問題至今在東京的法庭仍然敗訴。對中韓平民的屠殺的態度和戰後戰犯的處置都和德國有差距。最大的戰爭負責人天皇也保住了。

zhihu 的回答多是一邊說 1, 另一邊就說 2 。一邊說 2,另一邊就說 1 。結果就變成永遠不會有共識的車軲轆話。

這有意思嘛。。。


不是反思不到位。。。。是特么反思偏了好嗎。。。。!!

二戰後,,,,

日本(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

深刻的反思了。。。。

戰爭,,,,

給,,,,,,

日本人民帶來的巨大傷害!(完)

中韓::: 媽蛋媽蛋媽蛋,,,,那我們呢!!!
這就是這70年,中日韓吵架的源泉。。!!!

當然,最根本的,還是美帝在日本投降後沒有廢除天皇,也沒有追究天皇的戰爭罪。
最主要原因還是大陸的赤化,美帝需要反共橋頭堡。。。不扯了。。。偏了。。。


到位不到位看怎麼衡量。

當中韓日之間的矛盾激化的時候,日本怎麼反思恐怕都不會到位。
我這裡「日本怎麼反思恐怕都不會到位」有兩重意思:

1.從日本的角度出發,反思不會到損害日本國家利益的程度。
2.從受害國的角度出發,日本怎麼反思恐怕都不會到讓所有受害國都滿意的地步,特別是雙方有矛盾衝突的時候。

國家,不是人,指望拿人的道德去衡量國家,很難。
指望一次反思可以解決問題,天真。

如果一個人犯了罪,我們可以讓他認罪,可以繩之以法。
那罪人的兒子呢?是不是也應該對著罪人罵?
你覺得如果罪人的兒子罵了罪人,他以後就不會犯罪了嗎?

中日矛盾歸根結底是現實衝突,出於現實衝突的需要順便拿歷史說事。

以上只做邏輯分析,不做價值判斷。


對於日本民眾,反思應該是夠到位的。右翼在日本大眾的心裡就是瘋子。戰爭給日本普通民眾的感覺就是哥斯拉。日本普羅大眾的反戰情緒可以說是發達國家裡最高昂激烈的。以至於現代的日本社會在地球上絕大多數國家裡的印象就是和平的代名詞(事實,勿噴)。

對於精英階層,恐怕還不夠,什麼叫終戰詔書?什麼叫添了點麻煩?這其中的本質還是因為日本並不是由亞洲國家直接打敗的。心裡不還服氣。不過值得指出的是,現在的明仁天皇曾經指出不希望亞洲重返戰爭和暴力的狀態,但現在居然要主動隱退。。。

反思不反思的,中國其實並不在乎這個,二戰後不久蔣公就和日本親善了,文革之中太祖還親自和日本建立了外交關係並引入了大量的技術,80年代學日語簡直就是一股強大的潮流。

話說回來,只有弱者才這麼敏感,歷史終究是過去的事,拿來說事,只是為了在現實上增加談判的籌碼,隨著中國的GDP逐漸逼進日本的兩倍,我們越來越對什麼反思不那麼在乎了。。。


天津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的張健教授在《試論日本戰後改革的不徹底性》一文中指出,美國佔領時期的對日政策也導致了日本二戰反思的不徹底。
試論日本戰後改革的不徹底性--《日本學刊》2004年01期
由於該論文無法提取出文字,以下僅列出部分觀點:
1.東京審判提前結束,戰犯回歸政壇。
2.法西斯派官僚大部分保留原職。
3.天皇保留,作為國家象徵
4.暴力結社保留
5.財閥重新集結
6.美國對日佔領為「單獨佔領」「間接佔領」,使日本產生了只對美國負有戰爭責任的錯誤認識。

1951年,美國官員Robert.D.Textor 的 Failure in Japan 可供參考。


這個問題其實很奇怪,模糊而且極具爭議性。可以衍生出大量截然不同的視角。

首先說,哪個國家的反思是到位的?這個恐怕很難說的清吧。無論你怎麼說反思到位,總有人能找出不到位的地方。所以不具體指明在哪個方面,哪個事情上,反思到不到位,自然是百花齊放的答案。

其實本質上說,如果把反思看出對自身的一種深刻性的檢討和評估的話,東亞民族都缺乏反思自省精神,反而特別還好面子。這點上日本也差不多。日本社會唯一的不同就是特別善於學習先進的文化和制度融入自己的原有體系。

這裡有人說日本社會二戰後反思如何到位,其實說反思,倒不如說是權衡利弊,學習和改革。二戰後的日本社會改造確實跟明治維新一樣,各方面都做的不錯,非常的漂亮。再加上冷戰機遇期,所以才有後來經濟上的輝煌。

但是,如果把這種經濟和社會文化上的成功看出一種反思就值得商榷了。日本的企業文化和社會文化也不是二戰後確立的,比如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可不是二戰後才創業的。日本企業的這套文化制度,現在百弊叢生,但也給日本帶來了戰後的經濟榮耀和輝煌。不過的確戰前戰後都是一個體系,根本談不到二戰後的反思和創新。

甚至今天,日本企業這套老掉牙的排資論輩,日本人優先,官僚化的企業文化已經嚴重降低了日企的競爭力,日本人還是不願意去做深層次改革。可見,日本人並不是特別善於反思,樂於反思。

二戰後的日本社會更多的是一種改革,這個改革跟明治維新一樣,是一種對當時世界格局的判斷,和現有條件之上的一種現實主義的取捨。不是日本人不懷念或者願意屈服,是不得已而為止。而這種不得已是美國這個強大無比的勢力影響下的產物。

地震多發的日本,最理解敬畏自然和強權,雖然戰時的目空天下,囂張無比,但是美國人的強大終於從心裡征服了日本。過了某個線。一旦過兒某個線,日本人會對這樣的強大力量,真心誠意的馬首是瞻。無論是美國,還是日本人崇敬的漢唐,都是這個道理。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會如此不厭其煩的談論三國,很慚愧的是不少日本人知道的三國人物遠勝於我。

所以,日本的變革和變化不是一種反思,而是一種對強大美國力量的學習。

日本社會缺乏反思精神,多的是服從,服從強者。而日本社會整體上是保守的,文化上,更喜歡宣揚他們的萬世一系和文化的傳承性。所以他們不願意去否定自己的歷史,至少在心裡不願意否定自己任何歷史,或者去承認那些讓他們覺得臉上無光的歷史(對待中韓的責難),這樣會破壞歷史的傳承性。

如果理解了這些,也就理解了現在日本的困境和日本一系列對內對外的舉動的背後原因。那個不叫反思,只是現實的做法。如果哪天日本對中國的那段歷史持一個公正的態度,那個也不是反思,而是中國像美國一樣跨過了那個線,日本人願意去配合一些事情。或者中國的某些東西讓日本人佩服,日本人會真心誠意的去學習。

當然,日本歷史也在演進,日本社會如果真的出現了反思精神,也另當別論。

一直以來,支撐這個東洋小國在世界歷史舞台叱吒風雲的模式就是在歷史的關鍵點上,少數日本精英經過權衡利弊,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然後全國人民整齊劃一的以一種團結高效的手法去執行。然後就是巨大的成功。找對路,執行好。精英們也只是在做現實的不得不做的事情,不代表他真心的反思自己的錯誤,或者某種自省。所以日本在歷史問題上的態度是全世界最為曖昧的,很多前後矛盾,很多變來變去,就是在現實和內心真實想法之間的徘徊。

反觀中國,現代化的轉型,基本上就是精英糊塗,而且上下脫節。精英們對於那個方向自己就吵成一團,甚至大打出手。中國近代史上,哪位人士的貢獻能跟日本的福澤渝吉相媲美?或者看的更為深刻?更談不上上下協作了。最成功的的一次也就是所謂的改革開放,找對了路,上下都在協作,才有了今天。同類型的事情,日本明治維新就已經做過了,也保持到了今天。

無論如何,如果不了解日本社會,最好不要輕易的去讚揚或者否定日本的反思精神。反思要比現實性的改革要更為深刻。拔高和貶低都不合適。


感覺這個問題比較複雜。畢竟各個國家的角度基本不一樣而且與東北亞各國都有各種爭端,僅領土上,韓國是竹島(獨島)之爭,對俄羅斯是北方四島之爭,中日間是釣魚島(尖閣諸島)。 德國對於二戰的反思上的確很到位,比如總理下跪,比如納粹和希特勒是敏感詞,對於軍事和工業方面的種種限制。但是,德國通過這種與鄰國進行全面合作和進行部分自我權利的閹割下卻能獲得歐洲的政治主導權,在歐洲內部能尋求到與其經濟地位相匹配的政治地位,這樣來說,它比日本成功得實在太多太多。

最近剛看一本日本漫畫《政治最前線》,以我目前的見識,我也只能基於這本漫畫所展現的情況和平常所能接觸的新聞事件談談自己的想法,還請見諒。作者個人傾向是保守派的,呼籲日本要有與其經濟實力相對應的國際政治地位。這就是比較敏感的地方,可以說目前的亞洲國家甚至包括美國都不希望一個在政治上過於強大的日本出現

先來看看日本面臨的問題(包括國內國際,從日本的角度)。首先是基於領土爭端帶來的日本與各國的互信就很有問題,這一個個領土爭端成了日本的外交上的障礙,但是由於其歷史原因,日本又不能像德國放棄但澤一樣果斷放棄自己與外國的爭議地區。其二,日本的和平憲法的確限制了日本的軍力的使用,比如日本在13年才通過秘密保護法擁有一定的反間諜的權力,日本自衛隊目前僅享有個別自衛權,遇到一些較為複雜的國際問題的時候,現行的憲法和別的法律條文就顯得老舊而不合時宜,導致日本面臨許多異常尷尬的情況出現,比如說在海上日本船隻遇到海盜,如果已有外國軍艦進行解救行動,那麼日本的自衛隊就不能上前,只能等待他國艦船營救自己的國民(這就跟個別自衛權有關)。其三,因為國際局勢的複雜化和朝鮮這種不理智的威脅的存在,日本國內也認識到要改變以往的只保證自己國家和平就可以了的孤立主義的思想,有的人開始認為要維護和平,必須積极參与到國際社會中去,進行維護和平的各項任務,而這也是與日本目前的現行憲法相抵觸的。其四,日本的靖國神社問題的確比較尷尬,關於這一部分在知乎上有所討論,客觀地講,如何看待日本議員參拜靖國神社?這個日本國內的理解和國外比如中朝韓等的理解大為不同,這也產生了很複雜的政治影響。其五,關於日本的安全的基石《美日安保條約》日本國內也有不同的看法,左翼政黨大都主張廢除此條約或者對條約進行大幅度修訂,而且駐日美軍的形象也不太好,沖繩的美軍基地就與當地居民和地方政府關係較為緊張。其實平心而論,日本修憲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

其實我感覺(從看上文提到的漫畫中感到),現行的和平憲法大大限制了日本在各方面的權利,不可謂反思不足夠日本國憲法_百度百科日本和平憲法fr=aladdin。再者我們口中的日本右翼團體其實所佔人數非常少,影響力也很弱壹讀視頻。其三,日本的普通國民很多不在乎這個國家到底怎樣,他們更關心自己的權益能否得到保護,包括在選舉國會議員的時候,往往鼓吹在過會上為地方某福利的就容易當選,而且已經是老年化嚴重且高福利社會的日本的消費稅剛剛被升到僅有的8%,可見國內的阻力之大。

============================分割線====================================
該從中國的角度看這個問題了。曾經我國在80-90年代與日本有一段時間的蜜月期,雖然我國放棄了對日索要國家戰爭賠償,日本仍然給予我國大量的資金和技術支持(這可能也與日本國內左翼政治勢力在那段時期強大有關,具體不深究),而關於這一段國內宣傳比較少。

而很弔詭的是,關於戰爭的一些遺留問題,比如南京大屠殺,參拜靖國神社,慰安婦等問題一直傷害兩國間的感情,而且日本政府也沒有為其曾經的罪行進行鄭重其事的道歉行為。即便有和平憲法限制了日本,但是讓人有理由相信,只要讓日本修憲變成一個正常國家,甚至讓它取得與其經濟實力相對應的政治地位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總有一天軍國主義會復辟(這裡討論的話似乎要深入到所謂的民族性,也是過於複雜,從中國的立場上看,更多時候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再者,釣魚島領土爭端,朝鮮問題,台灣問題甚至不同的意識形態也威脅到中國與日本的互信,導致兩國自冷戰結束後沒了蘇聯的擋箭牌,中日兩國作為東亞最重要的力量,必然進行正面交鋒。
現在的中國並不希望也不需要一個強勢的國家出現在東亞,最好能通過外部的政治施壓延緩日本走向正常化國家的進程。中國的上合,博鰲,以及別的由中國牽頭的亞太地區合作組織已經淡化日本的影響力,包括最近的亞洲開發銀行!所以,問題不在於日本是否反思足夠,而在於我們希望日本進行怎樣的反思!

或許要等到我國能與美國在太平洋上平分秋色的時候,所謂的日本反思才能真正到位吧。
~~~~~~~~~~~~~~寫完了才感覺有點答非所問,不過還是發出來吧。


當然不到位。到位的話早就國家正常化辣還用得著你美浪費資源保護來保護去?這幾年越來越到位叻。


我覺得這個問題,不管在哪裡,都討論太多次了,硬傷在於反思到位的標準是模糊的,這個你不能說德國做到了什麼,日本沒做到就如何如何,不同國家不同環境,沒法那麼直接的對比。再者諸如主流影視作品文學作品之類,我覺得也完全不靠譜,作者觀點是多變的,光我看過的,有極深刻也有極混蛋的,這沒法作為充足的論據。

就我個人的了解程度來說,日本社會當前的情況是大部分時候避而不談,對於歷史採用表現戰爭苦痛的方式。我覺得站在日本人的角度上,在這個時代通過傷痛反思戰爭是合理的,自抽道歉這個是受害國的角度,在日本來說戰後快70年了,還這麼干太奇怪了,參與過的人都沒幾個了。這時候要還以認錯道歉的方式反思,根本沒有代入感和傳播能力,跟別提教育了。戰後最適合反思道歉那時候是什麼情況,才疏學淺真的不知道。但就反戰思潮和怕死膽小的程度來說,日本已經做得很好了。

反思這個事情,我所了解到的,大致是承認但頭低得不夠的感覺。哪怕到現在,官方對戰爭的道歉都是經常說的,只不過國內基本都把這些信息抹掉了,部分官員的不當言論則被放大,這顯然是有政治目的的,反過來在日本的角度也是類似的方式。不過這種道歉也早就流於形式化了,談不上誠懇。而且從中國政府來說,道歉這個事情也有個微妙的地方,當年日本道歉的對象是民國,這還是有些區別的。

對於日本政黨來說,民眾對政治的熱情低到極限了,大家就對生活改善有所關心,結果不管誰上台經濟都是那個爛樣子,誰愛上愛上。結果政黨直接就拚命的討好相應的政治勢力,以現在的言行來說,反思這個事情在政客那裡是沒市場的,要是認錯和周邊搞好關係在政界能獲得有力支持,早就不象現在這麼幹了。但是我覺得從政權反推整個國家如何也不合理,反對黨的勢力並不是那麼弱,一直都是很強的勢力,而且民眾和政治過分脫節,到底能影響多深也不好說。就我的見聞,這國家政黨和民眾各玩各的感覺很強,奇葩極了。

說實話,就個人來說,這事情也就是飯後談資的價值,上面的人是拿這個爭權奪利的,對於一般人來說,連熱鬧都沒得看,七八十年代那會兒的態度,和現在的態度,只能說是實力對比和國際環境國內環境大不相同了,各選對各自有利的態度罷了。真的有人覺得政府會發做跟利益無關的事情嗎?甭管哪國。


假設日本政府領導人對於二戰的反思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日本對二戰的反思,那麼,答案是:

日本對於二戰的反思不夠到位

上一條舊聞: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能源部長加布里爾2016年8月12日出席一場活動時,遭新納粹團體份子手持「叛徒」標語抗議,


加布里爾先是一副嘲笑的表情,冷眼相對。

接下來,他對這些新納粹主義分子做了一個全世界人民都看得懂的手勢,看看旁邊年輕人看著這幫新納粹小丑們的表情。

接下來,他對這些新納粹主義分子做了一個全世界人民都看得懂的手勢,看看旁邊年輕人看著這幫新納粹小丑們的表情。


對了,加布里爾後來說:他的唯一錯誤,就是沒用上兩隻手。

日本?

-------------------------------------------------------------

喜歡就點贊,討厭就吐槽。
關注蔣校長,乾貨不斷!


第一的答案非常高明,輕描淡寫地就偷偷把視角從中國轉到日本了。還順手就給中國人視角扣上了中國中心主義的大帽子。

但是,政治就是一件屁股決定腦袋的事情,不為自己爭奪權益,不以自己為中心,在個人生活中當你只代表自己的時候,或許算無私,但是在政治上那叫蠢。
尤其當你代表的不是個人利益,而是一個團體,不為自己的團體爭取利益,還主動指責自己的團體,那就簡直不是能用蠢來形容了。

因此,作為中國人,當然是需要我們認為日本反思夠了才算夠。
從日本的視角去考量反思夠不夠,這是腦子不夠用還是傳說中的國際主義精神病?

而提出日本反思不夠的一直是中國gov,這更是天經地義的,中國gov不從中國人的角度出發去考量日本反思夠不夠的問題,從誰的角度去考量?日本人的?美國人的?

作為日本人,對侵華戰爭的反思多得是,尤其是對戰略上過度擴大戰爭等錯誤的反思,如果日本侵略止於東三省,如果沒有出現那麼多的下克上,中國現在恐怕根本沒有機會。
這方面的反思日本人絕對夠。但是對我們來講這是我們需要的反思么?

二戰問題是中國的一個政治牌而已,美國連「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樣子虛烏有的東西都能拿出來打,一件切切實實給中國造成了深重災難的事件,拿出來打有什麼問題?

只要亞洲的地緣政治還沒有出現大的變化,中國還不能完全壓制住日本,這張牌就還將會打很久。

如果要說,只能說,日本的悲劇在於旁邊有美國、俄羅斯和中國;

---------------------------------------------------------------------------------------
最近比較忙,看來還是有很多人不明白第一的答案到底偷換了什麼。

很具有迷惑性,不過說破了其實也很簡單。
以此句為例:

很多覺得日本人反思不到位的人都犯了自我中心的錯誤,中國人不是日本人的爹媽,日本人不是非得讓所有中國人都開心了才行,日本人只要他們自己過開心了就行。所以說日本反思二戰不是為了讓中國人爽,而是為了不再犯二戰前犯的錯,不再受二戰時受的苦。而是為了讓日本人生活得更好。從這個角度來說,日本的反思效果好得出奇。

似乎很有道理啊,可惜少了一句關鍵的話,把這個問題從這個具體的情景中剝離了:

在二戰問題上,中國是受害者,日本是加害者,在反思議題上,二戰問題即是日本對中國的加害問題。

讓我們還原一下這個具體的情景,把這個被第一的答主隱去的身份代入他的原話後,原話就變成了:

在二戰問題上,很多覺得加害者反思不到位的受害者都犯了自我中心的錯誤,受害者不是加害者的爹媽,加害者不是非得讓受害者都開心了才行,加害者只要他們自己過開心了就行。所以說加害者反思加害問題不是為了讓受害者爽,而是為了不再犯加害前犯的錯,不再受加害時受的苦。而是為了讓加害者生活得更好。從這個角度來說,加害者的反思效果好得出奇。

(黑體為還原情景做出的改動)

呵呵。
————————————————————————————————————————
第一的答主號稱自己是:

我本來只是提供一個新的角度讓大家看一看

我覺得人的思路越開闊,思維就越理性,做事就越不容易錯,所以我的回答一般都是提供一個新的角度給大家看看。

似乎也很不錯,可惜他對和他角度不同的人都是這麼描述的:

很多覺得日本人反思不到位的人都犯了自我中心的錯誤,中國人不是日本人的爹媽,日本人不是非得讓所有中國人都開心了才行,日本人只要他們自己過開心了就行。

否定其他的角度,扣上自我中心帽子。(並且相當程度地利用了許多人不明白個人交際是一回事,國家政治交往是一回事的概念,暗示中國人角度等於自我中心等於自私)
譬如比較典型的這位評論:


偷換身份,隱去在具體情境下雙方身份的不同,從而消除了本來的責任問題,前面已經提過了。
有些本身就是精神日本人的當然已經不需要這樣的誤導,有些人稍不留神就被勾搭過去。

至於那些覺得自己是世界中心的人,覺得日本應該跪在您面前天天哭著道歉的人,那就努力讓自己成為世界中心。您可以壟斷世界的貿易,日本人膽敢不天天道歉就餓扁他們。您可以掌握世界最先進的武器,日本人膽敢不天天道歉就把他們轟成渣。如果您沒有這個能力,日本人不來天天道歉也可以理解,畢竟用日本產品的中國人太多了,不差特別有自尊心的那幾個。如果您有這個能力,我也支持您實現您的夢想,畢竟這個世界還是靠實力說話的。

這更是經典的《烏合之眾》中早就談過的形象勾勒法:
天天哭著道歉」 「餓扁他們」 「轟成渣」,樹立起這樣一個對立面的又蠢又無理的稻草人形象,豈不是戰無不勝?
有很多精神日本人看到這裡恐怕都已經要高潮了吧。
譬如:

第一聲稱自己是提供一個新的角度,可惜對另外的角度是這樣評論的,天真地相信第一答案真的

第一聲稱自己是提供一個新的角度,可惜對另外的角度是這樣評論的,天真地相信第一答案真的只是「提供一個新的角度」的人還真是多。

不過話說回來,第一號稱的」多角度」當真攻守兼備,威力直逼美隊的小圓盾。
退曰「自己只是新的角度」,進曰「自我中心""都是直線思維,非黑即白。」

此外還有一點,一開始我也沒有意識到,直到第一的答主評論:


「了解合作夥伴」這一段讓我意識到我前面用錯了一個詞,第一提供的不是視角,而是立場


翻來覆去要道歉? 我何時翻來覆去要求過?說的很清楚了這是手腕;
假大空團隊?在哪兒假大空了?不過提了團隊一次就假大空了?
日本反思夠不夠和我們的利益有啥關係?前面已經說了,要求道歉是手段,不是目的,利益是通過這個手段獲得的。
至於發帖要求出讓市場份額?這樣不可行,不過發帖詆毀競爭對手,您不已經做的頗有成效了么?

第一的答主的評論幾乎每一句都在自己樹立一個稻草人,然後猛打。

可惜這樣的老一套,一樣有很多自認高貴冷艷的人吃。
————————————————結——————————————————————
看不看得明白隨緣,不同意請點反對和沒有幫助,謝謝。


無圖無真相 多圖慎入
讓我們看看日本人是怎麼洗萬曆時期日本對朝鮮的侵略戰爭 NHK拍的紀錄片




這語氣 大家是不是似曾相識?
一副我侵略你就是解救你於水深火熱中的感覺是不是溢於言表?
讓我們來看看中國人對明朝時期侵略越南歷史是怎樣的態度 右邊是越南教授 左邊就不介紹了

易中天:非常殘忍

易中天:非常殘忍
越南教授: 不幸的歷史
易中天:是
窩截圖的水平渣的一比。。。。- -
看到這些圖 你覺得日本人反思了沒有?


和很多人想法相反,日本的反思非常到位。這基本是一個視角問題。

很多覺得日本人反思不到位的人都犯了自我中心的錯誤,中國人不是日本人的爹媽,日本人不是非得讓所有中國人都開心了才行,日本人只要他們自己過開心了就行。所以說日本反思二戰不是為了讓中國人爽,而是為了不再犯二戰前犯的錯,不再受二戰時受的苦。而是為了讓日本人生活得更好。從這個角度來說,日本的反思效果好得出奇。

日本在被美國痛揍之後,痛定思痛,捨棄一些面子,換來的是美軍全面負責日本的安保。哪怕日本屌絲們腦殘想廢除日美安保條約,日本那些歷經二戰的真正的睿智的人也堅決頂住壓力,維持美軍的存在。他們深知,實際的利益遠遠高過面子上的好看。

所以日本只付了極小的代價,對外一下子就解決了二戰前一直無法解決的安全問題,對內解決了軍人參政的問題,然後可以全心全意發展經濟。二戰後,日本再也沒有正式參加過一場戰爭,再也沒有一個人死於戰爭,再沒有軍人可以影響到政治,以前的敵人大多成為現在的盟友,經濟長期保持在世界第二,日本人的生活比二戰前好無數倍,這是多麼成功的反思。

從對中國的方式,也可以看得出日本反思的成功。日本不再試圖靠軍事侵略中國來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而是靠貿易這種互惠互利的方式從中國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代價更小,收穫更多。雙方每年幾千億美元的貿易額,說明雙方買賣得都挺嗨的,用對方東西用得都挺嗨的。雙方的腦殘還在喊打喊殺的時候,雙方的正常人早就在享受對方的產品了,雙方的上層早就賺的缽滿盆滿了。

從本來一個小惡霸被打得一片狼藉到現在這種生活也不錯,生意也不錯,朋友也挺多的情況下,任誰也會覺得自己反思得不錯,任誰也不太容易去向另一部分人天天道歉寫檢討書的,這是現實。

至於那些覺得自己是世界中心的人,覺得日本應該跪在您面前天天哭著道歉的人,那就努力讓自己成為世界中心。您可以壟斷世界的貿易,日本人膽敢不天天道歉就餓扁他們。您可以掌握世界最先進的武器,日本人膽敢不天天道歉就把他們轟成渣。如果您沒有這個能力,日本人不來天天道歉也可以理解,畢竟用日本產品的中國人太多了,不差特別有自尊心的那幾個。如果您有這個能力,我也支持您實現您的夢想,畢竟這個世界還是靠實力說話的。

-----------------------------------------------------------

好吧,我本來只是提供一個新的角度讓大家看一看,沒想到很多人又繞到大義上去了。我一個個回不過來了,一起說吧。


請各位注意,在噴之前,首先把概念搞搞清楚,反思的含義到底是什麼。


反思的對象是自己,是對自己各種經驗教訓的總結,是為了自己好,所以是真誠的。而面對受害者的是道歉和檢討和懺悔,是為了取得受害者的原諒,減少報復,減少賠償,往往是為了某些利益,所以往往是虛偽的。


很多人回我首先就把這兩個概念搞混了。當然很多人跟我攪說題主的反思就是道歉檢討懺悔。你們有豐富的想像力,我沒有,我老老實實按照題意回答。


搞清了反思的含義,然後我們就可以想像,一個人犯了罪,挨了一通揍,向受害者半心半意道個歉,賠點錢,然後開始反思,我到底做錯什麼,為什麼會這麼慘,以後怎麼做能不要這麼慘。想明白了,開始老老實實做生意,慢慢也做大了,以前的敵人一部分變成朋友,一部分變成生意夥伴。這就是反思的成功。


接下來說被許多人當做寶的所謂的真誠的道歉。前面說過了,從國家角度來說,道歉不可能是真心的,道歉和懺悔必然是為了獲得某種利益。德國人道歉是為了給西方巨強們一個交代,好繼續做生意,好搞歐洲共同體。日本人也給我們道過歉,是為了開發中國市場,都是為了利益。偏偏有那麼一群人,在國與國之間利益的博弈中,摻入太多的感情,要知道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最沒有價值的就是感情泛濫。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日蜜月期,中日好的蜜裡調油,現在的憤憤知道了還不要精分。當時也是為了利益,大家才好的。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沒有變化,人們卻一會覺得對方好得要死,一會覺得對方壞的要死。看感情變得多快。所以年紀大了一點,熟悉幾十年的歷史,就不會那麼感情充沛了。被利益之手操縱感情實在是一件挺傻的事。


所以我無法理解,這種基於利益的道歉有什麼重要,非要時時刻刻惦記著,別人願意道歉,大方接受,別人不願意了,難道還要求別人道歉?


再退一步說,現在的日本人幾乎都是戰後出生的,他們手上都沒有血,你還讓他們道歉什麼?


這個世界上能影響到別人的,無非兩點,一是給別人帶來好處,就是合作。二是給別人帶來痛處,就是威嚇。實現這兩點都需要提升自身的價值和實力。如果那些人一根筋非要日本一個所謂的真誠的道歉,你們就要儘可能影響到他們,所以說與其叫喊,不如做到。而且世界的大趨勢就是合作,還不如放棄沒有任何價值,虛偽的道歉,老老實實合作,獲得真真切切的利益。


作為我本人,我非常不喜歡以國和民族為單位給別人貼標籤。我對人的判斷都是個體的。給我帶來好的東西的是一部分中國人和幾個外國人,損害我的也是一部分中國人和少數外國人。我對日本人這個群體根本無感。


有人指責我作為中國人不從中國人角度思考問題。但是美國有智庫,日本有中國通,都會從中國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然後多方綜合,作出最合理的決策。大到國家層面,小到普通生意,換位思考幾乎都是博弈的基礎之一。


其實有很多反對我的思路一是這樣的:


從日本角度考慮=為日本說好話=日精=沒有從中國角度考慮=忽視中國人的感情=傷害中國人的感情。


這些人都是直線思維,非黑即白。在他們心目中只有一個角度看問題,任何其他角度看問題的人都會傷害到他們的感情。在他們的思維模式里,這個世界是應該來符合他們的,不然就是不合理。


但人是可以有更複雜的思維方式的,可以有多種角度看問題的。這個世界的潮流是合作,誰都阻止不了的。合作是需要相對高級點的思維的,就是從對方的角度出發,對方在想什麼,對方需要什麼,然後我來創造和生產給他們,同時從他們那裡獲得我所需要的東西。這種思維是合作的基礎,越是有為對方著想的思維,在合作和貿易中就越處於有利的地位,對方就越依賴。


這個世界不是一些人想怎麼樣就會變成什麼樣。與其要客觀隨你改變,還不如去順應這個客觀,在客觀如此的情況下,去想想如何做才更合理,才能獲得更多的利益。要了解客觀世界,就是需要多角度思考。


我覺得人的思路越開闊,思維就越理性,做事就越不容易錯,所以我的回答一般都是提供一個新的角度給大家看看。願意接受的我恨高興,大家聊聊。不願意的接受的人,我一點都不反對,這個帖子里其他的回答基本都是符合你們要求的,你們可以聊得很歡,拜託不要來給我扣帽子。


讓任何一個國家為自己的侵略行為道歉都是很困難的,想讓一個國家道歉,唯一的辦法就是讓戰敗國在經濟和政治上嚴重依賴被侵略國。二戰之後英國馬上就給德國製造業送來摩托車圖紙救活了BMW,法國僱傭百萬德國戰俘當工人之後,你看西德總理添跪的樣子,迅速就把納粹性質的政黨宣布為非法組織了(54年西德大選,第二大黨是個納粹毒瘤)。咱中國要是46年的時候拋給日本四萬億,換天皇一顆腦袋一點兒都不難。


瞎寫一下吧...
為啥我們不犯罪,是因為犯罪要受到法律的懲罰(報應)
現在日本並沒有什麼能夠有效威懾它的國際勢力(日美安保)
地緣上又傾向於孤立
既然約炮不會被懲罰,那我為啥要為約炮道歉啊
假如說,日本和我們陸上接壤,估計戰後日本全國人民得跪舔咱...
總而言之,它不道歉沒有什麼損害,德國則不一樣,四面包圍,夾在兩大主義之間,不道歉以後沒法在歐洲混了...


日本的問題在於,他們的二戰罪行,是麥克阿瑟幫忙反思的。

這就好比,你打了同學,而檢查是你媽幫你寫的。


道歉有意義要警察幹嘛啦~
開個玩笑
我總覺得非要人家道歉在現今已經是一種情懷意識了。我們這一代人從小被灌輸反日情緒,現在小種子隨著國強民盛也發芽壯大了,雖然我不知道日本國民的戰爭意識強不強,但可以肯定,咱國民的侵略意識是很強烈的。
相比要求日本道歉的那種強烈意志,在南海一帶面對越南這些小國弱國,官方一貫的痛訴對方先惹我們,縱觀一下國民情緒,基本是「怕啥,分分鐘砍死他們」、「軍方在等什麼?!趕緊一炮先過去再說啊」,我感覺不安的是,軍方已經在某方面得到了民眾支持,這時候就算是開打,我想絕大多數人應該很痛快吧。
然而若干年後,你們會為此向受難的小國百姓道歉嗎?事已至此,道歉是最無用的安撫。
還不如在這之前,反思下自己的這些憤怒從何而來,往哪兒去。


反思是自我重構的過程。

每個人的經歷、環境、文化和價值觀都是不同的,所以他們的反思都是建立在自己的經驗痕迹基礎上,沒有例外。就彷彿是同樣一堂課,沒有兩個學生的收穫是完全一致的,因為他們的知識背景不同、知識結構不一樣、成長經歷不一樣、個性不一樣以及精神境界和狀態不同,因此,同樣的信息,每個人的建構結果都不一樣。

每個人對外部世界的感知也是有選擇性的,每一個人對客觀世界的感知都受主觀因素影響——選擇性感知、經驗型解釋、基於自我價值觀的判斷和個性化決策。

看到這裡的許多答案試圖讓當代日本人按照當代中國人設定的模式和程度去反思三代前日本人的行為,只想問一聲:這果真可能做到嗎?

---------------
如果有人認為能做到,那他真要去當一個教育家了。我建議他把方案和方法公之於眾,這無疑將是一個劃時代的教育理論。


推薦閱讀:

TAG:日本 | 歷史 | 政治 | 中國近代史 | 第二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