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的高端伺服器,浪潮能不能取代 IBM 成為主要供應商?

現在(2014 年中)的中國銀行業有多大程度依賴 IBM 高端伺服器?浪潮集團提供的方案能不能夠取代?能取代哪些,哪些不能取代?希望回答能夠具體分析。

&> 浪潮集團營銷部一位以公司政策為由要求不披露身份的人士表示,總部設在濟南的浪潮集團昨天公布了一項名為「IBM to Inspur」(簡稱I2I)的市場策略,旨在最終全面接管IBM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他說,IBM硬體部門的80多名員工已經跳槽到浪潮。[...] 「銀行業高端伺服器選擇餘地不大,因此很難找到替代產品,」瑞銀駐台灣分析師謝宗文接受電話採訪時表示。

Source: 外媒稱浪潮集團擬全面接管IBM中國市場份額

&> 近日,媒體報道稱中國多個部門,包括中國人民銀行和財政部在內,正在審查商業銀行是否過度依賴IBM的伺服器並危害本國金融安全,並希望以國產伺服器取而代之。這一報道,讓去年風行一時的所謂去IOE風潮再次涌動。從相關報道看,去IOE話最直觀的感覺就是棄用了IBM的小型機、Oracle的資料庫及EMC的存儲,而這些的確組成了傳統企業的IT架構及應用,如果以國產伺服器及軟體替換的話,從安全(國家和企業等)的角度看,確實是替換的理由之一…

Source: 棄用IBM伺服器背後:國產伺服器能扛起重任嗎


謝邀 @Vas Brandon ,贊同前面 @沒北的回答,就本人在某四大行科技一線的經驗來看,別說3-5年,未來5-10年銀行的核心系統與架構還是依託於IOE的這個生態圈。不同的是,我對國內技術發展更為樂觀一些,已有IOE的生態圈,浪潮公司不可能取代IBM的行業王者地位,所幸未來銀行系統也將緩慢逐步去IOE化,X86+Linux集群的解決方案將慢慢取代現有IOE的地位,在這一波浪潮之中,嗅准先機並布局的國內公司有望真正成為國有化的中流砥柱。
以上是一點小判斷,下面爆點料吧,大家自己分析。

1,浪潮公司主持的「十一五」期間國家863重大科技專項「高端容錯計算機研製與推廣」項目,國家給了不少錢啊,研製出的天梭K1伺服器,本來想買IBM 的power系列處理器晶元,可惜十八摸不給賣啊,退而求其次用了intel的安騰晶元

2,郵儲銀行使用使用天梭K1伺服器的系統是客戶營銷系統,,國有大行科技體系一般都幾百多套系統,日均流水的排序依次 核心銀行系統&>渠道類系統(如網銀系統,電話銀行系統etc)&>外圍系統(理財系統、國際貿易etc),客戶營銷系統是啥?沒聽過。

3,四大行的科技體系架構都是「核心銀行系統+外圍」的方式,行內人都知道,core就是核心銀行系統,某行曾經花大力氣自主研發,終失敗,遂買了某阿三國的。

4,各大行的現有的核心銀行系統,以及正在研發的新一代核心銀行系統,都是基於十八摸的大型主機(對,就是一台幾億 RMB的那貨),以及大型機上的ZOS操作系統,COBOL開發語言,MQ和CICS的中間件,這些玩意都是十八摸的。。。不得不佩服郭士納先生力主十八摸從賣產品到賣服務的轉變,真特么掙錢。

5,雖然不認同某司的企業文化,銷售誇海口,研發累成狗,但是但是,真希望國內的伺服器存儲公司多一些低調務實,少一些所謂的國家重大專項,畢竟企業就是企業,請以在市場盈利為目的。

6,我不是托,只是在IBM和銀行都干過,且有同學在浪潮和他司,以上向相關人士求證過,還是比較科普的。

7,中國銀行業硬體國產化比率大概是多少?都有哪些硬體是外資的?是否有替代的國產產品?
這個問題下,還有一些解釋。


瀉藥。看了好多人的回復,大概意思都一樣,就不重複了。

且不說技術上差一大截(不知道幾十年的差距),即便是技術一樣,換伺服器就像家裡換台電視機那麼簡單么?銀行里換一個功能性的軟體都能當作一個大項目來做,何況是伺服器,這得豁出去半管血啊。四個詞來形容就是no zuo no die。


低端的單台的X86伺服器,早就是完全開放的競爭市場。X86的刀片式伺服器集群,還有些技術含量,但IBM也把X86伺服器部門出售給了聯想。國產品牌不是問題。
Unix 伺服器,浪潮早期的Unix伺服器是IBM RS6000伺服器(現在叫P系列伺服器)仿造品,連OS都是IBM的AIX。現在浪潮的Unix伺服器估計是跑Linux的伺服器版本還是什麼就不清楚了。替代部分的IBM伺服器也有可能,畢竟很多客戶的IBM P系列伺服器買回來也是浪費,換台國產浪潮Unix伺服器擺著繼續浪費也沒有什麼。
IBM的I系列伺服器,和Z系列伺服器,前者是AS/400,後者是Mainframe, AS/400的用戶只有推倒系統重來,否則不可能換國產伺服器的。後者?銀行客戶敢嗎?銀行開不了門是浪潮來賠錢嗎?浪潮賠得起工行一家,就可以考慮這個事情了。


謝邀。

不敢談中國銀行業,只說本行。

和其他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一樣,目前在用的核心業務總行數據中心後台是IBM大機+DB2。

然後我行從2009年立項,去年開始逐步遷移投產,計劃2016年遷移完畢全面投產的新一代核心業務系統在總行數據中心的後台還是IBM大機+DB2。

換浪潮?誰敢拍板?

至於為什麼突然有消息稱IBM在中國商業銀行業或遭禁用,請大家去看昨日個股。

########################

UPDATE 20150424

即將開始全國推廣的新一代核心業務系統二期,總分行資料庫都採用X86 PC伺服器集群架構,資料庫軟體還是DB2。

這樣的話也許真的在可預見的將來,國有品牌硬體將完全替代國外品牌。

不過從採購量上來看,我個人還是更看好華為。


短期內(10/20年)不可能,中國整個信息服務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替換伺服器不僅僅是換掉伺服器單一的事情,涉及到的變動硬體、中間件到軟體到技術培訓等等配套的設施。

不考慮技術因素,一個生態圈的改變也需要時間的沉澱,從而完成變動和適應。單一的改變上層的某一要素對下層或整個生態圈的影響較少,但針對下層的基礎進行變動,整個生態圈都會產生大的變動,在上層配套設施無法大幅度短期內隨之改變的情況下改變基礎唯一的結果只能是整個生態圈崩潰。


我一大哥,做國產操作系統的,想進去銀行業,某行信息中心主任接見後表示,可盼到你們來了,這些年被18摸,HP這些廠商折磨的不行啊,人家說要多少咱就得給多少。我們一定大力支持你們,他們的系統宕機1分鐘我罰他們100萬,你們來,50萬就行!後來,就沒有後來了……


不能。如果有一天國內銀行業採用了浪潮或者聯想的伺服器,華為的路由器,然後扔掉所有IBM中間件和資料庫,那麼我敢肯定取錢的體驗和搶小米手機一樣的。兄弟掂量一下。


簡單的說:不能。
就像TDSCMDA不能取代WCDMA,國產CPU不能取代Intel和AMD,國產汽車不能取代進口或者合資汽車,國產晶元不能取代進口晶元。。。。太多了。
原因很簡單,中美之間的差距是絕大部分中國人想像不到的,金融IT行業僅僅是其中之一,伺服器也不過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甚至不是差距最大的那部分。
而且,即便是浪潮做得到,這種替換過程恐怕不是10年就能完成的,中國現代銀行業就是在這些基礎上建立的,替換他們,需要付出的成本是很高昂的(全國來說恐怕要以數千億計吧)。因為題主答案中說的其實只是一部分,伺服器、資料庫、中間件這些現代企業信息管理中最核心的東西都是美國人做的。
IBM 小型機、IBM大型機、IBM DB2、IBM MQ、IBM Websphere、IBM BPM、IBM ODM。。。。。這只是IBM,還有Oracle,EMC,Symantec的。。。。不僅僅是銀行業,整個現代信息產業的基礎就是這些美國企業的產品構建起來的,國產貨僅僅是邊緣的邊緣。
所謂浪潮替換IBM,內行只會當一句笑話聽。
就好像金三胖說他的大朝鮮計算機國產化了一樣。
中國現在的現代化,恰恰因為採用了這些產品,我們才能夠有機會在商業層面抄襲美國,跟隨美國。如果你連這些「武器」都不用,連和歐美國家在同一個舞台上競技的可能性都沒有了。像很多其他的類似工具一樣,所謂的IOE是參與世界主流國家遊戲的基本工具。而中國與這些國家的差距,從表面上看,就是:中國是一個蹩腳的使用者,歐美是發明者,最可惜的是,這是表面現象。
希望保持獨立,是好的,國家安全也是重要的。但是這種內行人(人行和浪潮不是外行吧)說外行話的行為,很悲劇。


======================補充================
很感謝大家的評論。
1:關於這種宣傳方式的市場策略,我沒有涉及,一是題主沒有問,二是我覺得這種策略沒有意義,一哭二鬧三上吊(所謂去IOE)以前沒有,現在也不會要來核心技術的合作。
2:關於國內的技術發展,我個人是持悲觀態度的,很多人覺得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發展如何快,技術如何進步,似乎真的趕英超美了。但是從我個人的從業經歷來看,我們距離歐美的差距其實越來越大。200年前也許只是造個蒸汽機的差距,但是現在各個行業的落後程度,遠遠不是一場「洋務運動」能夠縮小的。形象一點說,以前是我們在爬,人家在走;現在我們開始跑了,但是人家在飛。我們缺少的不僅僅是技術和理論,更是讓技術和理論繁茂的土壤。我覺得,這也是整天宣傳創新的目的吧。正應了那句話:說得越多的就是越沒有的。


做過兩天浪潮的總代,我所知道的是,產品質量絕對支撐不起來銀行的需求,浪潮的售後只知道換主板,因為TMD太容易壞了……


上面已經回答很多了關於是否能夠取代IBM的問題,那我就從不同的方面來進行回答這個問題,暫且先不說取代不取代,金融行業的同志們已經論證了暫時取代的可行性不高,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一個產品能否不斷的去優化,取決於用戶的體驗和自身的技術能力。如果浪潮K1主機最後沒有一家銀行、一個行業去使用,連最起碼的應用場景都沒有,那麼我們何談去替代、去優化?前端時間在銀行和政府使用過程中出現了一個Multipath的問題,這個就是之前幾乎所有人都沒有遇見和想到的問題,最後在銀行的使用過程中被發現,當然,這只是很多類似例子中的一個。我們可以成天討論誰能不能替代誰,誰又有什麼不足,這些都是對的,畢竟所有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都可以說出自己的道理。我很贊同目前浪潮的K1是無法短時間和IBM、HP相媲美,畢竟咱們的技術積累和底子也沒幾年,IBM做出小型機也有幾十年了,如果現在去說浪潮替代誰,現在這點能力還遠遠達不到。
我們可以把這個問題上升到一定高度,如果現在不是浪潮做出來32路伺服器,而是華為或者聯想,那麼我敢說,如果知乎裡面還有這個問題,那就不是浪潮能不能替代IBM,而是華為、聯想能不能替代IBM在金融領域。從這個可以看出來,我們其實完全可以問,國產的高端伺服器是否能夠替代國外的現有伺服器,而去掉究竟是哪一個國產廠家。現在大家都很清楚的知道:1、國產高端伺服器的發展比國外的落後幾十年之遙;2、國產高端伺服器的技術積累也是想到落後;3、國產高端伺服器的國內研發力量也很薄弱;如果大家理解這三點,那麼我想問,如果我們不能給國產伺服器廠商一個機會,別說銀行業相關業務使用,就連一開始的競標估計都沒有資格,最後做出來的產品都沒有應用場景,何談去優化?有人可能說產品做的不行就別用了,出了問題誰來擔責?這確實是這個問題,不光是銀行怕這個問題,包括各個伺服器廠商其實也拍這個問題,出現大事故造成的後果不是一兩個人可以承擔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去年習近平視察浪潮的時候,專門說了一句話,國產伺服器一定要用,哪怕是出現問題。這裡面不僅僅指的是浪潮這一家廠商,而是整個中國的高端伺服器器廠商,意思很明顯,我們政府給你機會,給你應用的機會,你們這些廠商誰能做出來就是你們自己的本事,做不出來別怨政府沒幫你,只能是你自己沒本事。我想IBM當年在美國,政府也是這樣的一個態度或者說是大力扶持。
未來國產伺服器廠商替代國外廠商的趨勢是大勢所趨,而不是單單指哪一家廠商,最後還是要各個伺服器廠商去拼技術、拼實力,誰發展快,那麼發展就會好。浪潮目前算是搶得了一個先機,最後能不能繼續保持下去,就是要看企業的實力和創新能力,還有市場的把控。我們可以給所有的國內伺服器廠商一個機會,不管是浪潮、華為還是曙光、聯想,一味的說誰行誰不行、指責誰產品不給力確實可以證明自己是一個伺服器行業的內行,但是這個能否改變什麼?一起去思考或者探討如何去發展中國伺服器的行業,如何解決目前面臨的替代問題,集百家爭鳴,聚集大家的智慧,群策群力,才是我們現在最需要關注的地方!


這個問題過去三年了,不僅沒有取代,在浪潮和IBM之間依然還是那些廠商,一個都沒超過。


為此問題的描述做一點補充:

引用馬曼氏先生在問題『傳聞中國政府推動銀行棄用 IBM 高端伺服器,背後會是什麼原因?』下的回答:

浪潮所謂的 「IBM to Inspur」 只是取代 IBM 的 X 系列伺服器,即被聯想收購的低端 PC 伺服器,所以浪潮是跟聯想競爭,他們口中的 80 多名跳槽員工應該也是此項業務相關,即這些員工其實可以說是從聯想跳槽到浪潮。對 IBM 的 Z 大型機,甚至 P 和 I 小型機業務都沒有影響。


用戶粘性才是王道。看看JS這垃圾語言一直在瀏覽器上的堅挺就知道了。
IBM的大型機在很多銀行是核心系統。我覺得這套東西根本不可能替換,即使將來有同類系統比IBM還好也不行,因為成本太高。


這是一個由於無知與不信任所導致的鬧劇!在原始社會人們的工具與製成品極其簡單,幾乎人人都能成為生產者,唯一的區別是誰做得好與次,快與慢。人們通過工具與製成品的外形與結構就能知道它們的材料與製造流程,因此不會對工具本身產生任何的不信任,,即使是控制欲極強的人。當工具與製成品越來越複雜(如計算機),人們的認知也隨著社會分工越來越專業化,人們不能輕易通過工具與製成品的外形與結構就能知道它們的材料與製造流程,不安情緒油然產生,以上闡述是人與人之間的離心關係。但是光有離心關係人類是不會發展到現在,人類更重要的關係是信任與協作,在原始社會正式這種關係人們可以協同捕獵;在商業社會人們可以低成本相互交易,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用哪一國,哪一個公司的伺服器不是關鍵問題,關鍵的問題是一小部分政治瘋子能阻礙人們相互協作,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這種經過幾十萬年進化的來得秉性嗎?


2014-6-1補充,


如果國內計算機軟硬體公司出於純商業目的宣言,本人讚賞國內公司的勇氣與實力,此時如果IBM也以純商業目的反擊,如狀告國內廠家技術專利方面的侵權,然後兩國政府和司法部門本著維護知識產權共同目的調查與裁判,那麼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證明中國強大了,中國成熟了!中國軟硬體廠家趕超美國同行只是時間問題!


如果國內計算機軟硬體公司被國內利益集團所脅迫放出豪言,那麼事情就會變得複雜了。從商業上講如果IBM沒有反擊動作,那麼有可能中國政府和司法掌握了IBM商業賄賂的證據(IBM高收費是業內共知的)。通過國內廠商的喊話提醒IBM收斂其不正當競爭,迫使其降價,這也是一件一箭雙鵰的好事,即阻止國內銀行等壟斷國企在信息設備投資商的腐敗問題,又迫使技術性企業在技術創新上下功夫為用戶推出更好更便宜的產品!從政治上講如果IBM沒有反擊,可能IBM認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必要採取行動,等到銀行等國企在行政手段上阻止國外產品採購時直接上告WTO,直接狀告中國貿易保護主義!本人認為前者可能性大一些,畢竟中國還是遵守貿易規則的!


如果中國政府是出於國家信息安全的考慮而強制要求政府與企業不得使用國外信息廠商的的軟硬體產品,那麼中國政府就要三思其行為了!這就意味中國信息產業將徹底與世界隔絕,將自成體系發展一整套從晶元到軟體的架構體系(連國外的開源,軟體也不能用),這下中國要在整個腦力產業上大躍進啦——搞信息投資,上信息項目!中國可以在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上取得成功,但決不可能在腦力產業上一蹴而就,究其原因,你懂得!


年初,集團下軍工行業(浪潮超越,集團內最土豪的公司)的銷售朋友吐槽,去年國家重要官員來參觀時說要走國產化道路(軍隊相關的,你說是誰呢..),用k1替換軍隊里的hp小機。孫總說只要換,k1可以送給軍隊。軍區直接不同意,說除非軟體遷移也跟著做,否則沒什麼可談,後來孫總就沒話說了。現在我們上一個項目k1各種軟體裝不上,這算是愁死軟體這邊了... 正好這幾天是浪潮發年終獎的時候,現在股票漲的也真是時候啊,哈哈....


多謝邀請。
個人感覺至少十年內,國內銀行的高端伺服器無法擺脫IBM。銀行業對硬體得主要要求是高性能及高可用性,國內伺服器目前從性能上和IBM Power 架構還有比較大的差距(其實IBM在全球都是領先一個身位的存在),高可用性上就差的更遠了,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才可能趕上。
其次,IBM最大的優勢是在Z系列主機上,這是銀行和保險公司的命門,放眼全球,幾十年來都沒有企業可以和IBM競爭,短時間內國內的企業更別想了。
個人覺得,聯想如果能把IBM的低端伺服器搞好就不錯了,別又整成了一個Thinkpad,從此隕落……


瀉藥。題主只提到了浪潮,那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很難是別的:不能。
如果說國產伺服器能否成為IBM的替代品,那倒是有多種可能的。
1.先看政策導向。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馬上就是了)的所有命門都放老美手裡,就像褲襠下掛磚頭一樣,勒得慌。不美觀不說,還不知道啥材質,會不會爆炸,爆了就又要從石器時代重新打怪升級充值泡點兒了。所以國家的導向是希望能有自己人守著門兒,這點毋庸置疑。
對於國產廠商,曾經的曾經,都只能打小怪慢慢升。去高級地圖練級直接被大號秒,每闖進去一次都是面對巨人那樣的壓抑,從裝備 等級上就已經輸了一大截了,哪兒還敢PK,看看清楚高級地圖啥樣,有啥怪,已經算是開眼了。這時候GM突然調了下參數,把國產小號扔到高級地圖裡,所有身攜巨量經驗以及無數頂級裝備的高級怪物只能來攻擊國產小號並接受小號的攻擊,國外大號不能打怪不能被怪打也每機會殺小號,只能楞著看。這時候國產小號該哭還是該笑啊? 該上去打還是跑?
--跑了啥都得不到,還枉廢GM良苦用心,你不被怪打死的話,丫是不是再改個參數引雷轟頂,在你屏幕上彈個字幕:你掛了,按下ESC鍵重劈一次。
--不跑,硬著頭皮往上沖,大怪稍動嘴唇提了個需求,把你壓死了,屏幕彈個字母:你掛了,按下ESC鍵償還巨額違約金。
我靠,進也是死,退也是死。一不坐二不休,我站那兒不動,看你把我咋地。尼瑪GM說時間到了不殺怪就重啟伺服器,一個個都死內存里,誰也別想活。這下小號就得動腦筋了吧。是眾小號抱頭團戰至死還是低下頭來找旁邊大號撮合撮合借點兒裝備啥的?
曾經脆弱的一撮兒小號開始為了生計發愁,也開始為了高級怪身上的巨寶興奮。漫長的成長開始了。
2.以上調侃了點兒,樂觀了一大點兒。目前階段的差距,真的不是一年兩年十年二十年能補起來的。老米今天說老子還能引領世界100年。這都是有底氣的。我們就只能回應,老子也做過老大,還不只一百年,但是現在就想和平共處,老子不想當老大。誒,扯遠。
不看硬體,咱不懂(但是CPU 內存存儲單元這些玩意兒,我們都沒有能不那麼厚臉皮就能拿得出手的傢伙)。軟體上的Z系列操作系統,跳舞的大象60年代開始玩兒,玩兒遍全球,愣是找不出第二個如此高吞吐高穩定性的玩意兒。我賣你個大型機16個CPU,我告訴你就8個,要價6000W。等你要升級了,我派個按小時計費的工程師來,開啟一下剩下的8個CPU,在要你2000W,你還是得給。你要建容災中心,我告訴你要建四個,兩個的話玩兒不轉,出了問題不負責,那你就得建四個,就得給兩倍的錢。可能這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但是這些個規矩,包括很多其他方面的規矩,各種能卡死一批小公司的技術規格,可能已經都定下來了。換了個玩兒家,這個是要按著個規矩走,還是新訂立規矩?按老規矩來,有幾個能撐下來?新訂立的話,能玩兒轉么?大大小小一堆問題,不是一句兩句能說清的。
3. 時代往前推進的過程種,這些讓人不放心的以依賴,總會消除的,以各種可能的方式。扯淡點國家對抗消失了,這種不放心就沒了。長遠點兒,國產產品水平提高了,能(部分地)滿足各種極端需求了。嗨,總之,後面會有路的,但是還不那麼明朗。但是,大環境是:小嘍羅們,提起褲子擦乾鼻涕,打怪升級啦!!

++++++++++++++++++++++++++++++
果不其然,大號兒給小號撒裝備一起打怪來了IBM將幫助浪潮國際設計伺服器系統|IBM|浪潮國際


現在都在講去「IOE」,這是大勢所趨。
這事兒早有苗頭的,習一上台就對國產的汽車服飾等一大批產業表示重視和扶持,像高端伺服器這種涉及銀行:安全、核心的高新技術,中國遲早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記得年初正月的時候習訪問中關村,新聞上就強調習對科研工作人員的要求「研究屬於自己的國產高端伺服器」。而且13年年初就已在郵"儲"銀"行做試點,使用國產的伺服器。

去IOE肯定是要去,而且之前有過成功的案例。就像阿里這樣接受不了IBM、Oracle等原廠高昂的硬體和服務,自己設計出依靠PC伺服器mysql等低成本伺服器和開源系統搭建的數據中心。一樣安全穩定的運行。不過肯定需要一個過程,現在數據中心的伺服器大型機、小型機基本都是IBM的,而且剛剛按照銀"監"會的要求做好安全和容災,生產系統也安全穩定的運行。如果要變更格局,那之前的投資不說,要保持線上生產的穩定都是問題。所以去IOE應該是一個緩慢的替代,潛移默化的過程。

從去年開始,各大廠商炒的最火熱的概念,網上貌似也炒得火熱,就是」大數據「、」雲「、」虛擬化「。
現在hp、IBM、EMC、VMware都拿出自己新一代帶有這些最新技術概念特性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這將是又一次各廠商吸金的開始吧。我倒沒有聽說國產廠商在這方面有什麼新成果。

所以說快速的完全的去IOE是不現實的,首先我們國內的像華為、聯想、浪潮這種廠商一定要把自己的技術、能力、經驗的不足趕上來,其次還要考慮數據中心更新換代的硬體成本和人力成本,適應新的架構等等。我覺得少則三五年、多則八九年,沒有這麼緩衝和發展的時間,很難實現完全的更換掉IBM、EMC產品和服務。


如果是替換IBM大機,z系列,i系列的話,那答案就只剩下:沒戲
p系列可能有戲
x86伺服器沒問題
浪潮的"IBM to Inspur",自己也說接管的是 IBM 的 x 系列的業務,但 x 系列利潤相對低,而且已經賣了給聯想,其實浪潮是要跟聯想搶生意


有些領域不好說了,經驗沉下去太多了,銀行不會這樣不理性而行的,我個人覺得凡事新開業務應該優先選用上國內方案,路子一步步走下去肯定有一天能替換掉IOE的。


推薦閱讀:

TAG:伺服器 | 銀行 IT | 中國銀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