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提高產品感?

產品感是一個很虛無縹緲的東西,但是對於設計師來說又非常重要,一個缺乏產品感的設計師做出來的產品總給人一種少了什麼的感覺(產品之魂么),那麼,如何協助新手設計師提高產品感,或者在設計新產品的時候快速擁有產品感?本人一般會採取"閱讀設計指南"+"做競品分析"+"看大量界面"的方式去積累,還有哪些成熟系統的方法呢


題主的簡介里說得比較完整了,我表示認同。只想補充一下光大量界面不是很夠,我的各種社交網路上有很多從業者朋友自從註冊完 po 了第一條內容之後就再也見不到人了(當然,我自己也經常這樣),我可以想像他們下載了有趣的 App,Go through 了一下主要模塊,截了幾個界面存檔,然後就撤退了~

接著在各種行業分享會或者扯談會上會聽到很多關於這個 App 怎麼好,怎麼不好,有些功能那麼簡單為啥他們就不做等等討論,但很多時候淺嘗即止的我們沒有資格去做這樣的評價。產品的設計、開發是個完整的體系,他體現了產品的作者一整套設計方法和思考過程,真想好好體驗產品,請深度使用


作者:@kentzhu

做產品還是做鹹魚?
場景感是做所有產品的基礎,這個時候做產品的應該像個導演一樣,想演員如何走位,想台詞是哪些,想演員的表情應該是怎樣的,進而去傳達想表達的主題
關於如何做產品的事情,有無數的討論,也產生出很多的理論,很多的模型,很多的體系。都挺好的,挺高深,我看了一會就覺得自己內力不濟,看不下去了,挺煩悶的。於是,只好撿起《金庸全集》繼續又看一遍了。看著看著,覺得心靜了不少。
於是,回顧了一下最近見到的和自己犯的一些錯誤,雜亂的做了一個小總結。沒有什麼關聯,我只信筆而書。
1、產品之要,首在場景感
產品之設計,無外乎3個因素:場景、人物、任務。即,是誰,在什麼情況下,有什麼問題,而你準備如何幫助他們來解決這個問題?
很多人,沒有場景感。不知道他的用戶會是誰,會在什麼場景下需要他的幫助。還有的人,知道他的用戶在什麼場景下需要他的幫助,但是,不知道從何入手去幫助。你比如說,最近和流行二維碼,看到別人鋪,他也鋪,但是,看這個支付寶的地鐵廣告二維碼,人與二維碼之間隔著鐵軌,但是還那麼小,怎麼掃?還有網易新聞之前在地鐵車廂里的二維碼廣告,二維碼的位置在海報的最下方,基本上與看到的乘客的膝蓋齊平,要蹲下去掃嗎?….
沒有場景感,就像是找不到龍,縱有屠龍刀,又有何用?
2、產品之要,次在聚焦縱深
所謂,棍掃一大片,不若槍挑一條線。只有愈深入方能愈得窺真經,方能立足穩當。之後再依次擴展當有可能。
這一點,很多地方,很多高人都做了闡述,不再班門弄斧貽笑大方了。
3、產品之酷在極客范兒
極客是一種行事方式。
微信4.5出語音聊天室,當時我問allen zhang,我說這是解決了之前微信群聊的時候,語音群聊連續播放的那個問題吧?allen說,不完全是。這是一個完全模擬對講機的功能,基於VOIP技術的,多酷啊!
Apple火爆之時,因為大家都覺得不論Mac還是iPhone都是一個很酷的設備;Facebook發跡之時,因為年輕人覺得這是一個很酷的社交方式;微信成名之時,也是因為大家覺得這是一種很酷的溝通方式。
沒有人願意使用和傳播一個不酷的產品!如果做產品,不增加一點酷的元素進去,那,跟鹹魚有什麼分別!
4、產品之靈在於幽默感
幽默,是一種「活」的外在表現。是要傳達給用戶,這個產品是有「人」在做的,是去試圖消除「我是在跟冰冷的機器交互」這樣的感受的。幽默,是讓這個產品看起來有愛,讓用戶能打破心扉去接受。
在很多產品人多腦子裡,充滿了理性的思維,到處是嚴密的邏輯,當然,這些都是非常的有必要的。但是,如果腦子裡這些,只有邏輯,只有數據,那這產品人也無異於機器了,機器再去做產品,結果可想而知。
幽默之感,不一定在於主流程中,不一定非要轟轟烈烈。我的觀察是,工程師往往比產品人都幽默,但是,工程師這種幽默又往往會被產品給澆滅。再快捷酒店管家的app里,有很多細節的讓人看了覺得很歡樂的細節,都是工程師做進去的,倒讓我慚愧了一陣子。
產品即產品人之線偶,你是什麼樣的人,便做出什麼樣的偶;你使什麼樣的心思,觀眾便感受到什麼樣的戲。愛之,慎之。


對於設計師而言,產品感就是保證設計不與產品脫節的能力。設計師需要時刻清楚自己在給什麼產品做設計,要關注產品本身,設計服務於功能,要求設計師需要由內而外的設計,而不是單純的注重視覺。

沒有產品感就好比穿得花枝招展的去參加葬禮,這顯然是不合適的,所以設計師有必要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這樣才能做出合乎邏輯、合乎情景、人性化的好設計。

那麼,如何提高這所謂的產品感呢?發現題主和大部分回答者都專註於大量的練習,諸如看、聽、動手做之類。我覺得這反倒可能是危險的,準確的說,光做這些是不夠的。提高產品感不像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而且最怕慣性思維,僅僅是大量重複的練習、觀察會讓自己疏于思考(另外,自己不夠強大的時候傾聽用戶也是個危險的事,用戶會讓你的思維徹底跑偏),容易把一些設計當成是理所當然的。例如,很多應用的空界面都設計成一個沮喪的表情顯示在中央,如果沒有思考,可能很自然的就把這種設計養成了習慣,顯然,諸如黑名單、待辦事項等界面,用沮喪的表情是不合適的,空的反倒是令人高興的。

所以,我覺得提高產品感的重點在於獨立思考,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和科學的思維方法多問自己問題。這東西是幹嘛的?有用嗎?有什麼用?誰用?在什麼場景下用?怎麼更好用?為什麼這麼設計?有什麼優點和缺點?不放過任何一個覺得「就該這樣」的細節,可能會很累很煩,但是養成習慣後,會保證設計的每一個細節都是有的放矢的,犀利清晰,直擊痛處。

我也是最近和一個牛人有幸交流一次後總結的這些,他和我交談的過程中就一直在問為什麼,我幾度無言以對,就是因為自己平時疏于思考。所以最近自己也在有意識的訓練自己,追求做到時刻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這麼做

祝君成功,共勉。


首先聲明,每個人對產品感的理解都不一樣,每個人每個階段對產品感的理解也都不一樣。

以下僅談談我對於產品感是什麼,以及如何培養的看法,歡迎探討。

先自我介紹:

物理系背景,對於「第一推動」(也就是前段時間大熱的馬斯克所謂「第一性原理」)有著天生的追求。

在寶潔做了10年營銷,曾帶著團隊把一個實體貨架產品從立項,用戶調研,設計,一直做到賣進幾千個商超;曾和連鎖客戶一起,大刀闊斧地修改店內設計來獲得更高的平米產出。 在門店裡面觀察購物者行為,直接和購物者聊天,和賣場售貨員聊天,和我們的CMK團隊一起做定性定量的消費者調查,外加大量閱讀某數據公司的數據,是我們的日常。在這個過程中,對於「消費者視角和價值」的追求,已經融入血液。

目前是程序員客棧的產品合伙人,這個產品目前用戶10萬+,在國內行業內算是口碑比較好的產品。自己組了個【產品經理吐槽群】,時常會和群里小夥伴們一起探討產品。

產品經理的作用是什麼?《啟示錄》裡面的說法我很認可,定義價值,探索可行性和可用性。

因此,產品感也就可以理解為對以上三件事情的組合:

1)最根本的,價值感(價值)。

2)最牛逼的,引領甚至創造需求(價值 + 可行性)。

3)執行層面,邏輯完整,文檔清晰,交互優秀(可用性+可行性)

---------------------------------------------------------------------------------------------------

一、最根本的,價值感。

知道產品解決的是誰的真實痛點,因此能夠做出有價值的產品。

為什麼說,創業者作為創始人,在最開始的時候一定是這個事業最大的產品經理,就是因為他把握到了價值。抓住這個價值,產品做得再爛,也是完成了0-1的啟動。

同時,這裡所謂「有價值」的產品,也體現了你的價值觀。

有的人認為,讓別人更輕鬆和朋友家人聯絡是有巨大價值的,那是因為他本身對這件事情賦予很高價值,他重視親情,友情;

有人認為,打發無聊的時間是很有價值的,同理,這也是因為他有這樣的價值判斷。

價值感好,能夠讓你判斷,什麼是不值得做的。

怎麼去練習?

1 - 觀察用戶在埋怨什麼,投訴什麼
2 - 埋怨的頻率高不高,埋怨的程度深不深
3 - 深入理解,埋怨的本質,是因為什麼痛點沒有被解決。

二、最牛逼的,引領甚至創造需求(價值+可行性)

這裡先要區分的,是需求,痛點和解決方案。

痛點直指本質,而需求是痛點在各個環境下的產物。

舉個例子:痛點是遠程溝通不方便,原始需求是更便捷的交通,解決方案可能是虛擬現實 - 於是引領了新的需求 - 需要感受更真實的虛擬現實。

牛逼的案例,是極簡的iPOD 對比 繁複的MP3。業內都以為用戶需要更細緻地控制每一首歌的播放而設計了越來越複雜的按鈕,iPod卻讓用戶沉浸在海量的音樂本身裡面,忘了其他。

(早期iPod)

(早期著名MP3品牌-iRIVER)

是基於appstore而大火的iPhone,和其他所有當時的手機。業內都以為手機就是移動聯繫的手段,iPhone重新定義了手機 - 每個人的隨身智能中心,然後改變了人們的需求,從而引導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iPhone早期手機)

(當時大火的Nokia E71,這個系列在iPhone崛起後,也就成為了NOKIA 最後一個爆款)

這方面的產品感,在價值感的基礎上,需要在可行性/可用性上面有非同一般的認知,然後把它們結合起來:

用新穎的技術去實現價值;用新穎的方式去實現價值。

用戶說,我想要更快的飛機,你直接提供一個量子糾纏超距轉換儀。

用戶會幸福地暈倒過去然後再也無法接受飛機的慢和無聊。

怎麼去練習?

1 - 在第一點的基礎上,不斷回溯價值是什麼,也就是所謂的第一性原理。到底是什麼,驅動了用戶有這樣的需求。
2 - 探索技術的可能性,哪些技術是能夠應用到你的產品帶來價值的提升,要如何應用?
3 - 探索實現的多樣性,哪些其他行業/產品的實現方式值得讚歎,但大家都還沒意識到在這個行業也可以應用?

三、執行層面:邏輯完整,文檔清晰,交互優秀。

這些就是學習優秀的,多寫多練,不斷從讀者(你的開發團隊,測試團隊)獲得反饋來改善。

(所有圖片來自互聯網,侵刪)


1. 做細節的設計
不要一想到做產品設計就覺得要天翻地覆做出一個多麼整體的東西,試著去做裡面的細節,一個個小的流程、界面的細節如何處理,如何改進,這時你會碰到各種問題,這種挑戰是肉搏,而不是千軍萬馬指點江山,非常有必要自己修鍊。很多時候先把自己的工作聚焦在一個圖標上、幾個按鈕上,不是件壞事。

2. 創新思考與動手探索
針對自己手頭的產品,做 Storyboard,做原型,可能的話做做測試。一個設計師或產品經理,應該具備基本的原型實現能力,工具很多,以前都是用 Flash,HTML,現在,特別是最近,各種移動端的原型工具密集出現。

3. 觀察與聆聽用戶
不要封閉在自己的世界,多看看實際用戶是怎麼使用產品的。以前我做過很多場可用性測試/用戶測試,至今仍然被我們的思考和實際用戶之間的差異所震撼。其實產品感里有一部分,是去儘力的「逼近」真實用戶,站的角度要高於用戶,又要來源於用戶。

4. 看大量界面不如實際體驗產品
這一點 JJ Ying 同學說的很好。特別是去體會產品里的細節,這些不是淺嘗輒止能夠獲得的。另外可以自己試試寫寫深度一些的應用評估,歡迎給「最美應用」投稿。


很多人經常會提到「產品感」這個概念,在業內評價一個產品經理的優秀與否時,也會提到這一參數,但不可否認,這其實是一個很虛的概念,人人都在說產品感對一個產品經理有多重要,但你要問產品感到底是什麼鬼,恐怕也沒幾個人說清楚。

那麼,產品感到底是什麼?

我們在打籃球時,經常會說,今天「手感」不錯、今天「球感」不錯之類的話,其實這裡的「手感」、「球感」在我的理解中,就是類似於產品經理的「產品感」一樣的東西。

籃球場上所謂的「手感」,就是基於球手對籃球這項運動的熟悉與理解,你從什麼角度投球,用什麼姿勢,什麼力度才能把球投進,在長期的練習過程中,每次進球時的動作和視角,都會形成「場景」傳送至大腦里,而大腦會保存你當時投球的角度,力度,以及肢體在整個過程中的感覺,這樣在無數次的反覆中,最終就形成了你的「手感」。而當你下一次運球在球場穿梭時,你的大腦會適時調出已保存的「場景」,並在潛意識裡帶動你的肢體重複那一場景,最終完成「把球投進」這一動作。

而「產品感」也大抵如是,就是基於產品經理對產品的熟悉與理解,在大量把玩產品並深度分析產品之後,在腦中儲存足夠多的相應場景,並在產品工作中遇到相應的問題時能隨時調用來解決問題,這就是所謂的產品感。

產品感是可以培養的么?

有人把「產品感」稱作是一種天賦,在網上檢索「產品感」相應的詞條時,也會看到大量關於「產品感」即是天賦這一說,而天賦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東西,往往是後期難以培養的,當時作為剛入坑的新人來講,看到這一說法後內心不免有些失落,畢竟,當時的我身上並不具備所謂的「產品感」天賦。

雖然現在可能也並不具備「產品感」這一技能加持,但隨著入坑越來越深,也越來越覺得「產品感」並非天賦,也並非不可培養

三節課創始人Luke曾在《產品的視角》一書中就提到過一個概念:RAC模型,即產品經理的學習路徑:認識產品(Recognize)、還原產品(Analysis)和創造產品(Creative),而對產品經理「產品感」的培養來說,這個模型仍然適用。

和球場上「手感」的生成路徑相同,在產品新人的入門階段,培養產品感的唯一的方法也是最便捷的方法,就是不斷是體驗產品,把玩各種產品,加深大腦對產品的認知,已在應對相似場景產生的問題時,能夠快速反應並調取這段記憶,用來解決問題。

和球場上「手感」的生成路徑相同,在產品新人的入門階段,培養產品感的唯一的方法也是最便捷的方法,就是不斷是體驗產品,把玩各種產品,加深大腦對產品的認知,已在應對相似場景產生的問題時,能夠快速反應並調取這段記憶,用來解決問題。

在體驗產品的同時,為了加深記憶並且深入了解產品,這個時候就需要「還原產品」,也就是做產品分析,去復盤產品,了解產品的生命周期中具體的階段都發生了什麼事,在什麼時間迭代了什麼功能,並深入去思考為什麼要做么做,再想想假設你是產品經理的話,你會怎麼做?

在積累了大量的認知和還原產品之後,最終設計產品時,你腦中已形成大量所謂的「對產品的經驗」,這個時候,可能遇到的問題也就會迎刃而解。

將上面的RAC模型轉化為具體我們要做的事,其實用下面這張圖就可以理解:

用:大量體驗產品,並在使用過程中,從表現層(功能及內容的視覺呈現)、框架層(界面設計、導航設計和信息設計)和結構層(交互設計及其信息架構)思考為什麼要這麼做,有什麼特點,有沒有可改進的地方?

想:復盤產品,從全局(範圍層和戰略層)思考產品的定位與目標用戶,在功能和內容需求的整合上用了哪些手段,解決了哪些痛點,提供的解決方案是什麼,有沒有什麼獨特的賣點等等,可以著重分析一下產品的版本迭代,思考在不同階段產品都做了哪些迭代。通過上面的深入思考,最終產出產品分析報告。

做:有了「用」和「想」的大量積累之後,在「做」的階段,就會遊刃有餘了

去哪裡發現新產品?

作為APP使用狂魔,手機上常常是滿內存應用的我,經常會被問到是在哪裡找到的APP,這裡分享幾個我常用的路徑,供你參考。

少數派:高質量應用推薦媒體,最近新上了一個Matrix(應用分享社區,還在內測,但可以去申請內測資格);

最美應用:算是比較知名的應用分享地;

Appso:愛范兒旗下應用分享社區,活躍度較高,目前是我發現應用的主陣地(鏈接為Web站點,可自行去應用商店下載移動端);

Mindstore:應用分享社區,內容偏創業;

ProductHunt:國際知名應用分享社區,老品牌值得信賴,英文版,英文好或者想要把玩把玩國外產品的夥伴們可以去看看;

NEXT:36Kr旗下應用分享社區,算是ProductHunt的中文版;

知乎上也有大量應用推薦的專欄,這裡不作贅述,大家可自行尋找,先從一個APP開始,慢慢培養自己的「產品sense」吧。


最後安利一下我的專欄:產品經理的自我修養


這就不是一個能夠快速積累經驗的職位,建議踏踏實實觀察試用,先做到能夠發現問題,再來談解決問題,很多人連真正的產品問題都發現不了,只會說「用戶體驗不好」,這種人根本不適合做產品。

產品感就像設計師的美感,不可能速成,有的聰明人天生就有這種感覺,沒這個天賦的人,後期磨練也始終還是缺乏。


無他但手熟爾。


從人體工程學和心理工程學的角度分別考慮
從適應人體構造的角度去設計,彌補人體的缺陷
從滿足人類情感的角度去設計,更多的是潛意識範疇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
熟用產品三千個,不會創新也能抄
當然總抄也不好,自己嘗試做創新
創新失敗不要緊,收集教訓下一個
產品方法要學習,了解用戶多觀察
學習之後要實踐,實踐完畢勤總結
新興產品多關注,時刻保持好奇心
偶有心得要分享,分享發現和感受

以上全文純賣萌,跪求各位不要噴


1/解決問題
2/比同類產品更好地解決問題
3/好口碑(營銷層)


本人回答問題的時候比較喜歡先分析問題本身。
樓主說自己是一個設計師,那麼基本上可以斷定要麼是做交互的,要麼是做視覺的(做產品的一般都不說自己是設計師)。
從"閱讀設計指南"+"做競品分析"+"看大量界面"來看,樓主應該不缺乏細節設計的積累(這裡的細節指的是單個頁面或功能的設計,而不是JJ Ying所說的那種更細節的設計)。說白了,樓主是缺乏產品的整體把控能力,所說的產品感其實是指一些產品經理的知識和意識。
如果樓主是做交互的,要習得這些能力並不難,因為交互和產品在產品設計的知識面上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合的,只是微觀和宏觀的區別,其核心理念都是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平常多體驗一些產品,寫寫體驗心得,搜索一下同行是怎麼看的,在應用市場和微博上聽聽用戶的吐槽,在知乎水水,諸如此類。至於閱讀,自己去搜索產品經理的書單吧。但要記得,知識延伸是可以的,前提是分配好時間,別把自己的專業技能給落下了。
如果樓主是做視覺的,那麼學點交互、情感化設計的知識就夠了(步子太大容易扯著蛋)。
快速提升?這個有點難,如果沒有看過《用戶體驗要素》的話就先看一下吧,雖然是入門書籍,但卻非常實用。
回答得非常不系統,但願對樓主有幫助。


《7天掌握1000個單詞》,《7天搞定紅寶書藍寶書》,怎麼樣,這些名詞帶不帶感?所有的方法論,快速掌握告訴你的訣竅,無非就是快速模式化的學習別人~
只有在帶新人和我不得不面對項目進度壓力時,我會去拔苗助長,把樓上的這些方法灌到別人腦子裡~

但真正的產品感,不在這些地方,在於少上網,多觀察生活~出去遊山玩水,和人聊聊天,聽聽朋友的八卦,這才是正經事~


在另外一個問題里的回答(一款優秀APP的交互設計,怎樣學習和借鑒呢?)

把玩的時候試試問自己以下問題:

  • 產品面向的用戶可能是哪些,Ta們有什麼需要和特點?會有哪些潛在場景?
  • 主要流程是否順暢?導航結構是否清晰?
  • 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利弊?
  • 有哪些用起來不爽的地方?
  • 有沒有Design Pattern可以學習借鑒?

產品感有不同的層面,取決於你目前看產品的高度和視野。

比如初級產品經理對產品感的理解,是產品體驗的設計層面,產品的頁面布局、功能交互的易用性、頁面信息容易被用戶快速理解等。

3、5年的產品leader,視野往往著重於對業務層面的把控,尤其是業務邏輯的規劃、業務流程的閉環、業務各種情況的分析處理、演算法規則等。

產品做久了,你的視野會更加全面清晰,並更容易關注產品生命周期的規劃、市場格局的觀察、對行業未來變化的預判、計算項目的投入產出比。

無論你停留在哪個層面,都會在那個層面不斷提升自己的產品感。

提升產品感比較好的方法:

1、多用產品,去感受!

用的時候多反推產品在定位、需求滿足、版本迭代、產品結構、功能流程上,為什麼會這樣設計,競品又是怎麼做的,這裡很重要,產品感最直接的價值體現就是,當讓你規劃一個產品時,頭腦瞬間會產生1、2、3、4套不同的方案,並迅速判斷哪種方案是最可行的

2、多看資訊,視野廣度!

現在無論互聯網還是傳統行業的變革都快的讓人不敢停歇,熱門領域此消彼長,比如最近幾年的直播、單車、金融、VR、AI,多關注行業或垂直領域的變化,有利於加強產品商業模式的敏銳度。

3、多看書或文章,行業深度!

這個沒什麼解釋的,每本書或文章都是圍繞一個主題來寫的,只要文章不太水,往往都會有一些深度,不斷積累,知識儲備是需要日積月累的。
但在這裡有個雖笨、卻非常好用的提升方法,就是對有興趣的文章,看完後用自己的思維再寫出來,一定要相信,你看懂的、和能寫出來的,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層次。

先寫這些,明天繼續補充。


產品感是個太大的話題,就像說一個人的「綜合素質」一樣。
從狹義的層面上看,產品感是指需求和功能的實現程度是否最接近理想化,包括交互、視覺、內容,3種元素的組合能夠最大化的實現需求,提高可用性(可百度下可用性的定義),覆蓋到目標人群,滿足他們的需求痛點。讓這些用戶一用,就發出「太TM好用了」、「用著真爽」類似的感慨,這就說明你的產品感不錯。再具體一點,一個模塊的布局、一個按鈕的擺放、一張圖片的尺寸、文案設計的層次,這些需要產品和設計師協同完成。產品要做的是轉換成不同的用戶視角,設計師要做的是滿足不同的用戶視角。
從廣義的層面上看,就不僅僅是設計和需求實現這樣具象,可能會設計更多概念上的東西,例如從戰略層面去規劃功能和運營,哪些做哪些不做,哪些需要花大力氣做哪些只要有就可以,還有產品的節奏和版本的節奏等等。


首先,感謝各位的回答,看了大家的回答之後有了更多的新認識。

其次,關於產品感的這個東西,我只能說根據我自己的認知,它確實存在,但是我很難給出一個明確的概念,這也算是我提出這個問題的原因,希望通過大家的討論和認識把這個概念搞清楚。

最後,我個人基本是靠死磨的經驗培養出來的對產品的理解和感知能力,但是顯然這種笨辦法並不適合所有人,而且會走很多彎路,如果站在團隊運營的角度來講,這是一種低效率的行為。其實我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大家的經驗,能夠梳理出一種較為系統並且操作性高的方法,能夠幫助新人快速成長。

補充一下,現在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外包型的創業公司,每個項目的周期一個月甚至更短,很難有諸如騰百等企業把一個產品深挖下去的機會,特別是每次的項目都不盡相同,而且不同的甲方的做事方式、溝通方式也不同,這就非常考驗設計師的能力了。

除非那種做過幾十上百個產品的大牛,嘗試了大部分的產品類型,並且對產品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和思考,能夠一上手就能夠做出考慮全面、令人滿意的產品,但是我們無法保證每一個設計師都是這樣的大牛,目前公司的性質決定了我們只能快速上手。

如果滿分100分,通過深入的對產品的學習、體驗和理解,能夠做到90分,我們的期望就是,能夠短平快的做到70分,再通過我們稱之為「反芻」的一種行為,項目結束之後繼續對產品做分析和研究(目前很多新人不會有這樣的認識,結果導致做完項目就完了,什麼都沒有積累),進行積累,才能夠一點一滴的成為大牛。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公司處於擴張期,避免不了的要有帶新人的問題,新人很難達到短平快70分的能力,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對產品的理解不到位,對甲方的需求理解不到位,反覆修改造成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情緒低下。

有幾位朋友說這是一種揠苗助長,快速模式化的學習別人,我非常贊同。畢竟,對於我們來說,生存是第一要務,只有生存下來,才能談所謂的理想,去獲取所謂成就感和人生的價值。

歡迎繼續拍磚,各位的回答激發了我更多的想法和思考,感謝大家


觀察,比他人更關注產品細節;靜下心來思考等比較關鍵;
競品分析啊,體驗試用競品等都是方法;但歸根到底培養產品感不是能走捷徑的,它是一種經驗和通過人的綜合素質體現出來的綜合能力;包括產品人員的性格、閱歷、對生活,對商業,對工作,對人生的理解都能夠影響到他的產品感。


作為一個非貴圈中人,在我看來「閱讀設計指南+做競品分析+看大量界面」的方式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方向,正巧今兒看到一篇36氪發的有關飯本的文,被我森森地鄙視之後,和作者聊到了這個相關話題,截取部分修改一下粘上來:

拿到一個新app重要的是從用戶的角度去感受,從CEO的高度去猜測他們想幹嘛。在我看來,一個產品的優點和瑕疵都應該關注,你才能有個感性的認知,知道這款產品至少適不適合自己。在用一款產品時哪怕想法不成熟,但把你的想法記錄下來、提出來的話,也會是好的。

而且這些想法實際上在你剛摸到產品時就會不斷迸發出來的。把自己當成一個客觀的觀察者,可能並不是目標用戶,也非實際操刀這些app的人,所以你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想法和猜測,拋個磚,然後讓用戶、貴圈中人等人士來說出自己的看法。每個人的角度和出發點不一樣,他的判斷自然也不一樣。但重要的是一定要引出一些疑問或觀點出來。

我自己每次都是看了各種報道後會首先有個大概的判斷,然後去下載試用,驗證我的想法,並且在這過程中尋找bug和新的想法,然後再回過來站在操刀者的角度去判斷,隨後再看其他後續報道那些操刀者的想法和我是否一致,有什麼出入等等等等,後續過程我就不一一說了。

就個人而言,我會記錄對產品本身的判斷(包括體驗、BUG、產品商業模式之類)、由產品而想到的其他同類產品或類似內容、以及文章中的bug等等。「用戶」不一定是最重要,目標用戶才是最重要的。而其他用戶以及產品操刀者、同行、媒體的觀點和判斷會給到不同角度的判斷,把這些判斷觀點客觀地結合起來,會作為一個多維的整體幫助你提高你的產品感。

以上。

PS 嗯~ 我不是貴圈中人,只是對產品非常有興趣而已~o(* ̄▽ ̄*)o


個人理解產品感分為兩方面,設計感和體驗感。

設計感可以體現在產品的質感,或者說觀感上,偏重於外部的視覺感受。設計感是一個長期培養鍛煉的感覺,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提升:

  1. 多體驗各類產品,尤其是各行業內比較優秀的產品,將體驗結果分門別類輸出,在這個過程中找到感覺。這裡不局限於互聯網產品,例如一張海報、一把椅子,體驗下來,都會產生觀感,只是大部分人的感覺是非系統性、也不十分專業的。需要訓練自己將每種體驗輸出成系統性的理論,久而久之,能說出一個東西好不好,好在哪裡。
  2. 臨摹優秀產品。體驗只是第一步,加深對優質產品設計的理解的方法,就是去臨摹它,與臨摹字帖效果相似,臨摹的過程中你會更深刻體會到,為什麼這個按鈕放在這裡、為什麼是這種交互形式、為什麼是這樣的流程、甚至為什麼有這一功能模塊。臨摹多了,感覺就上來了,再做東西,可以說是「站在巨人肩膀」。
  3. 需要比較系統地學習產品及設計方面的知識,例如版式設計、交互設計等,了解設計原理和前人實踐的故事,會有助於你做出的產品更有質感。

產品的體驗感,是產品的一種內在感受,是決定一款產品在絢麗外表下是否真正好用的一種感覺。體驗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需求。產品感最重要的是對需求的把握,一款有產品感的產品,一定是滿足了某種需求,否則即使設計得再天花亂墜也不會有用戶積累。對需求的判斷,需要積累和思考,例如可以日常看到一個東西,就想一下:它滿足了什麼需求?這個需求的頻次是怎樣的?它的流程方面是否還有可以優化的空間?……這種產品感,是需要大量思考、實踐、甚至失敗的。
  2. 對用戶習慣的理解和把握。把握了需求這個大方向之後,需要在用戶體驗上有判斷力。這個除了多體驗各類產品之外,可以多了解下心理學和社會學方面的知識,會對整個人的洞察力有所提升。另外,還有一個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方法,觀察身邊的人的操作,例如在地鐵或人群中,偶爾看下普通用戶是如何使用一款產品的。等到你要進行設計的時候,就會有更加準確生動的場景感。

綜上,設計感和體驗感都跟羅馬差不多,不是一天建成的,需要日常的點滴積累、實踐、試錯。空談誤國,我還是繼續去搬磚了……


推薦閱讀:

TAG:移動互聯網 | 產品經理 | 交互設計 | 視覺設計 | 用戶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