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歐生活過的人,對當地的女權狀況有什麼感受?
女性權益保護有其值得關注的地方,性解放是個敏感爭議較大的問題,但家暴,重男輕女等問題我相信能達成的共識較多,它是個很實際的問題,國內對於女性這些方面的保護做得怎樣?北歐在女性權益方面情況如何,無論是性還是家暴或者女性地位的狀況都可以說,值得說。
最後我支持推進女性權益保護
上日報了竟然。。。這答案是一兩年前寫的,現在看來,有很多地方寫的不是很對,比如幼兒園男老師實習了段時間都走了。。。瑞典也有女生拜金。。。人性相通。。。社會發展階段不同而已吧。。。
-------------------------
先說個最能體現男女平等的,就是1980年,瑞典頒布了體現性別平等的《繼承法》。據此,王位可以傳給長子,也可以傳給長女。所以現在的王儲是維多利亞公主,然後她於2011年和平民丹尼爾結婚,2013年生下小公主埃斯特拉,也就是下一任王儲。
再說個扯的,瑞典婦女要求裸泳。。。這個就偏極端了。。。
補充個這個夏天的搞笑新聞,因為天氣挺熱,但是公車系統要求司機不能穿短褲,所以就出現了這個,都穿上了裙子。。。然後我開始正式說 ---------------------------------------------------------------------------------------------
權利和義務是相輔相成的,與其說是女權,我更覺得其實是平等,只是整個世界太男權了,特別是亞洲國家,傳統的價值取向就是女人爭做並津津樂道於成為有權有錢男人的附庸及生育工具。而一說起女權,就好像一下子要男人來服侍女人了。
我在瑞典生活8年,總體感覺瑞典女性或者說瑞典化的女性是絕對的女漢子,獨立,強大,瑞典的男性也非常尊重女性。沒有客觀的數據,說些我所經歷和感受到的吧:
一)關於最常被說起的帶薪產假等生育優惠政策。
政策:帶薪假480天是父母共享的,沒休完,八歲之前都可以休。為了讓父親多承擔育兒的責任,如果父母休假平均,還可以有1w多的bonus。除此之外,孩子出生的時候父親還有兩周的全薪產假。
瑞典父母都是本著要麼不生,要生就一定要自己帶的原則。所以隨處可見媽媽或者爸爸一個人帶著兩三個孩子一起出去的。中國的孩子呢?別抱怨父母太忙,即使真有這點假期,估計大多還是會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幫帶的吧。生孩子也很大部分是迫於父母的壓力,生個交差而已。又怎麼會負責任呢?我所認識的很多在中國的男性朋友,幾乎都沒怎麼真正帶過自己的孩子。美其名曰「男人該在外面掙錢」,其實只是偷懶而已,而傳統觀念又壓迫著女性一定要帶孩子,否則就是不夠「賢惠」。婆婆壓迫媳婦,一代迫害一代。(女人壓迫女人才是最可悲的。)
身邊的故事:我在瑞典生老大的時候是大冬天,老媽過來伺候我做月子。老大剛出生時候有點黃疸,所以得送去醫院複查。老媽和老公一起帶孩子去了。結果醫生問:「媽媽呢?媽媽怎麼能不來呢?」 老媽說我剛生好身體還沒恢復過來。醫生說,大家都是媽媽帶來的。然後第二次,就只能自己帶去了。看到旁邊排隊的媽媽大都是剛生完肚子還沒憋回去的,甚至剛生好的,還有帶著大孩子,推著小孩子來檢查的。
我原來家樓上有個中國姐姐41歲了,沒有生過孩子,和個50歲左右的瑞典人交往,然後懷孕了。這邊醫院全部要求順產,她說她的同事45歲了還順產的,反正沒得選。然後花了36個小時順產了老大。大冬天都是雪的,生完沒隔幾天,就和老公一起提著小孩籃子去看她婆婆了。更強大的是,一年後她又懷孕了,又花了36個小時生了老二。因為搬家,我也很長時間沒見她了。前段時間碰到她是一個人帶倆娃吃飯。(他老公剛休完爸爸假去上班了)
二)關於兩性關係,單親家庭,非婚家庭
概況:瑞典人很多人選擇同居而非婚姻關係,即使子女已經二三十歲的家庭父母還是同居關係。同居關係是一種正式的關係,在填寫婚姻狀態的時候是有sambo這一選項的(瑞典語的同居)。但同居關係是不受法律保護的,相比中國女性想要一紙證書「拴住」男性,瑞典女性顯然自信的多。
或者也是大環境所致,1)在中國單親媽媽會受到歧視,也非常難再組成家庭;而在瑞典,單親媽媽可能更受歡迎,因為更成熟,自立。沒有哪個男性會因為這個女性帶著孩子或者結過婚而覺得掉價了。2)在中國男性似乎永遠追逐20多歲的姑娘,過了三十不結婚就是剩女,結婚也挑年輕的;而在瑞典,女大男小的組合更為常見,男性更欣賞成熟獨立的女性。
(PS: 最近我婆婆來瑞典幫我們一起帶娃,她本身是個挺善良的女人,但每提到女性年紀大點了,她就會說「沒花頭了,還拽什麼呀?」 覺得挺悲哀的。女性自己看低自己,更別談得到男性的尊重了。)
瑞典夫妻離婚或者同居關係結束的話,孩子的撫養權一般都是對半分。也就是爸爸這邊呆一周,媽媽這邊呆一周。瑞典重組家庭的數量非常多,一個家庭裡面,半兄弟姐妹的情況非常普遍。
此外瑞典人結婚,除卻傳統的女性隨夫姓,也有很多男性選擇隨妻姓,還有很多是夫妻重新換個姓。話說為什麼「重男輕女」,歸根到底還不就是覺得能傳宗接代嗎?瑞典人沒這個概念,所以自然不會「重男輕女」。
(PS:我個人非常贊同夫妻重新換個相同的姓這個做法,沒有從屬。只是老公不同意,我媽也不同意,我們這代在夾層里,雙獨又有傳統父母,確實比較難點,我現在有倆個兒子,各隨一個姓,當他們長大成家,我和我老公都將全力支持這種做法。)
關於家庭暴力,其實我覺得不只適用於女性,還有兒童,瑞典這方面的監管機制很強。所以其實吃虧的是男性,因為據說瑞典真正存在的家暴中有大於70%是女暴男的,但是男的報案,警察也不相信,所以很可憐的。。。
身邊的故事:我現在所在的公司連我一共就三個程序員,Gabriel是拉美移民,十幾歲就來瑞典了,現在40多,雖然看起來象30;Erik是典型的瑞典人,35歲左右。G結過婚,有倆個女兒,隔周歸他帶,前幾天很興奮地跟我說他很喜歡最近約會的那個女生,那個女生40歲上下,肌肉比他都多,搞的他現在在加緊減肥練肌肉。E約會的對象則是G的姐姐,貌似也40多了。
有個瑞典朋友的媽媽是醫學md,一個人帶大三個兒子,據說他的爸爸是個木匠,然後因為遊手好閒,被他媽趕出家門,以致於至今沒見過。據說她現在喜歡上一個他們那裡的男護士,約會中。。。
三)關於日常生活
概況:工作上完全平等,別以為你是女的,男的就該照顧你。生活中更是如此,修個房子,鋪個地板,女漢子上。瑞典女性也特別注重健身,常能看到特別嬌小的女生力大無窮。此外,出去吃飯購物也大多數是aa,沒見過女人以花老公或男友的錢為榮的。
身邊的故事:話說我剛進現在公司的時候,大家各自組裝電腦和桌子,我趴地上搞了n久都沒弄好。男同事在旁邊也不幫忙,直到我實在不行了,求助於他們了,他們才來幫忙下。這並不是他們冷漠,而是一種界限感和男女平等的觀念決定的。
我懷孕的時候挺個大肚子,坐車是從來沒人讓座的,不是瑞典人冷漠,他們對人挺nice的,只是他們覺得孕婦沒那麼弱,可能會覺得如果讓座了,反而有不尊重女性之嫌吧。
四)關於語言
概況:瑞典語里他是han,她是hon,但是在比較正式場合的談話中,得用中性的詞hen,這個詞就是為了避免單用han而可能引起的性別歧視的。
身邊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老外的名字和姓就那麼幾個,然後後面加son,比如erik-&>eriksson, johan-&>johansson,anders-&>andersson。但瑞典竟然還有後面加dotter的,我家鄰居的名是johnsdotter。。。汗。。。
五)關於教育
概況:淡化性別,男生可以是粉色的,女生可以是藍色的,男生學縫紉,女生學焊接。這點是蠻受爭議的。請看這個玩具宣傳冊。
身邊的故事:我大兒子目前最喜歡的顏色是粉色,但他不喜歡洋娃娃,非常喜歡車。老師有時也會給他穿上粉色的裙子。另外幼兒園平均一個班裡都有一個男老師。
----------------------------------------------------------------------------------
說了那麼多,但其實瑞典並沒有那麼男女平等,就業率還有工資水平,女性都會低於男性。包括之前還統計過說瑞典叫某個名字(好像是johan)的男企業家還多於女企業家總數。
先想到那麼多,之後再補充。。。
我沒有在北歐生活過,不過在北歐的企業工作過,也到北歐出過差,沒有上面那些答主列舉的硬數據,僅是分享一些個人切身感受吧。
首先說一句,我認為真正的男女平等其實就是人的平等。北歐並不是只注重女權,其實人家是人quan好。
帶薪產假,數據是直接詢問我的北歐同事的,瑞典是18個月,芬蘭是10個月,然後願意的話還可以享受最長到三年的無薪產假。這些產假是既可以媽媽休,也可以爸爸休。我走在斯德哥爾摩的大街上,看到推著小貝比的奶爸跟奶媽差不多,甚至可能更多些。休產假期間,公司必須給你保留職位,如果等你回去上班時原來的職位沒有空缺了,也會保證給你安排至少同等的職位,不會發生把你一竿子支到打雜的情況。
結婚意願低下。這個是真的。我曾有一個芬蘭同事要調到中國來工作,他想把配偶一起帶過來,按中國的法律要求必須是法定妻子才可以,他只好和他的配偶去領了這個結婚證。為此他憤憤不滿了好久。北歐人高稅收高福利,「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政策,每個人都有足夠的生活保障,一般來說因為高稅收也不太有億萬富翁的出現,婚生子和非婚生子在一切權利上一律平等。在這種背景下,婚姻的功能著實有限,談不上啥保障功能,更多的是一種束縛,在社會功能中退化到可有可無的存在也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職場中的男女平等。這種平等並不單純地體現在男女同工同酬之類的,而是職場中大家很自然地不會把性別做為一種考慮因素,既不會有什麼性別上的歧視,也不會刻意地強調要「男女平等」。北歐的女人大多身強體健,一些需要體力的活也是能幹就干,不會想著需要男人的幫助。
我感覺,要想達到北歐社會的這種男女平等,富足的社會資源是必要條件。北歐國家普遍人少資源豐富,國家足以支撐高福利的社會政策。儘管高福利的政策也會帶來一些弊病,但那是另外的話題了。對於女性來說,最大的先天限制就是生育,在這方面沒有足夠保障的話,就很難談什麼「男女平等」。北歐國家除了足夠的帶薪產假,國家也提供免費的托幼設施,媽媽們在這方面是基本沒有後顧之憂的。不能給與女性在生育方面足夠的保障,就很難實現真正的男女平等。其他那些所謂的促進手段,都是治標不治本。
北歐的這種模式,就很難在目前的中國實行,因為社會資源不夠。改變人的思維模式也是必須的,但歸根到底還是需要資源來支撐。不光是中國,甚至美國都有難度。高福利必然會養懶人,只不過人家北歐人少,個把懶人養得起,不是大問題,其他國家就不行。人多錢少的國家是不是就不可能實現真正的男女平等了呢?我不知道,也許不丹的實踐能回答,但我對不丹的情況不了解,就不多說了。
謝喵。
上次那個帖子把北歐吐槽了一個遍,這次說點正面的,其實也不全是正面的,諸君自己判斷吧。
首先,這個問題有點問題,「女權狀況」是社會學上對女權運動發展界定的一種標尺,是沒法單純具象化和現象化的,因為社會的本格是人,社會傾向是群體傾向的體現,但就社會學來論社會現狀是無聊的象牙塔思維,這不能統一而論。
而且北歐不能一概而論,比如芬蘭,男性沙文主義者和女性沙文主義者互相對噴在互聯網上經常見。
故而這個問題理應問「女性生活狀況」比較恰當。。。但是即使這樣,這個問題仍然十分瑣碎,我只能說,列舉一些東西供你參考。。
雖然,知乎上女權話題很多,但大都沒人去關注女權理論化的東西。只是著眼於男女關係,職場和社會觀念這幾個方面,所有我列舉也就是這幾個方面,以瑞典為例:
1,婚姻觀大多很淡泊,並不僅僅是體現在離婚率高,實際上結婚意願也不高,婚姻觀基本屬於「大家一起搭夥過日子,玩不下去就散」這樣。大多數人傳統的「家庭歸宿感」不大,這不僅僅是單純的觀念,也體現在生活細節上,比如戀愛與婚姻分開,且大部分人覺得婚姻不必要;交往上互相的參與感大於責任感,沒有那麼神聖化。即使婚後大都以自己的事情為重,並不怎麼顧家,也很少去營造那種「生活感」的家庭,應該說,生活方面都很「獨立化」
2,對性取向比較包容,應該說不是很在意,北歐妹子裡面雙性戀比例不低的,尤其是受金屬文化影響的那群。不僅體現在同性合法,實際上在一些有爭議的相處模式,比如三人行,五人行之類的,包容度算很高的。
3,很少去刻意定義一種基於性別的「審美」。比如北歐人到西歐去,精彩會被噴不夠「紳士」,不夠「淑女」。其實真實情況是,北歐蠻子就沒什麼「紳士」,「淑女」的概念,他們並沒有西歐人刻意去包裝一些所謂「禮節」,「作風」,然後無差別地輸出給兩個性別群體,最後上升成道德層面,尤其在性觀念上面大部分是接受不同生活理念的態度。這也是作為一個保守國家,金屬文化比較昌盛的原因所在。
4,瑞典是一群胸無大志的混吃等死黨組成的國家,社會流動性不高,但生活保障還是容易,所以職業選擇和興趣選擇應該算沒有什麼成見的,不太有什麼因為某個性別從事某種工作就會遭到非議的情況,這也和瑞典沒有什麼競爭力的教育制度有關。
5,政治人物上,男女大致平均吧,特別列舉這條,是因為北美社會學出身的女權特別崇拜政治人物。職場上,女性升遷,發展什麼應該問題不大,因為有個「政治正確」的共識,而這種共識相對於美國職場的那種「性別規則」要自然一些。舉個例子,美國傳統公司(矽谷那類除外)在職場上如果我正好是某個女僱員的上司,路過看到禮節性說一句,「你今天很漂亮」在大部分國家都沒什麼問題,但是在傳統型的美國公司,我就需要考慮這句話說出後「周圍人怎麼理解」「她本人會不會過度解讀」「最近有沒有什麼事情會導致別人過度解讀。」,這有時候相當便秘,北歐相對來說這一塊要自然很多。
6,家庭結構選擇方面比較開放,很多特別羨慕北歐男人要長期在家帶孩子這事,但是這實際上也意味著女性要承擔更多的收入義務。但總的來說比較開放,女性養家的家庭是大有人在的,美國也有,但不同在於美國是某一段時期男性僱員失業過多或者人均收入下降導致。總的來說,北歐男性相對於南歐保守,性格也偏軟,女性相對比較強勢。舉個比較好玩的例子,某兩瑞典男超級,結果把雙方老婆驚動了,前來拎人,結果倆女生相談甚歡,這事就算了,各自擰著自家男人回家去了,一副「賤內見識短不懂事」的即視感。
8,某些不好定性的區別對待還是存在,這種東西在美國關於某些「招聘上的區別對待」是否定性為商業選擇還是歧視一直是新女權和左翼女權的爭論點。簡而言之,僱主無論是否支持女權,在某些行業把性別因素摻合進去(程度有差別)是避免不了的,比如很多外貿部門喜歡招婚齡後的女性。
9,性犯罪這個命題比較大,大致來說,瑞典就治安來說還算可以。性犯罪一事,兩個重點,法律保障和社會基礎。因為性犯罪的誘發因是動物性,而降低性犯罪的途徑一個是道德途徑,一個是法律途徑,這兩塊瑞典算是很有執行力的。同時,紅燈區的合法化,也是某種程度上用「明惡」的方式降低其誘發因。
10,關於生育觀念,瑞典人家族觀念很弱,除非是當地非常有地位的家庭,雖然歐洲家庭大都是「T」字形,但相對於德國的家庭觀,要淡泊許多,也不是很有撫養新一代,傳遞家庭的意願。瑞典對於生育的鼓勵實際上是很豐厚的,而且應該說瑞典最大頭的福利就是給孕期,哺育期的家庭,但是仍然生育率不高,所以個人認為有文化的成因在裡面,對於生育的責任感是比較弱的。而阿拉伯移民顯然就沒有這一塊,大多都和超生游擊隊一樣,生了又生,然後拿走大量福利,甚至有些家庭就靠這個生活,從而使瑞典這個民族國家的人口結構變得趨近失常。
GEM指數:「性別不平等指數」為:反映女性和男性在生殖健康、賦權和勞動力市場三個維度的不平等成就的綜合度量指標。計算的指標包括:孕產婦死亡比率、未成年人生育率、國家議會中的女性席位比率、接受過中等教育的性別比率、勞動力市場參與度性別比、避孕率、產前檢查等生殖健康參數以及總生育率等。
地區圖:
地區圖:點聚圖:
總觀圖:
由此可見,基本上北歐五國都是排名不錯的。。。
其次關於婦女參政,從立法系統情況來看:
北歐各國婦女的平均在40%左右,2005年數據,遠遠高於其他各地區水平,其中瑞典45.3%,挪威37.9%,芬蘭37.5%,瑞典卡爾松內個,婦女佔到50%的細微。
差不多就這樣吧。。。
在挪威生活學習過一段時間,對當地的女權主義有所了解。
1. 女權主義讓挪威人對男女性別的關注度大大降低。中國的「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在這裡可以說完全顛覆。經常在地鐵上看見抱小孩,推嬰兒車的男子,充滿愛意的看著自己的小baby,特別有愛。此外,越來越多的女性參與了政治活動,比如政府工作啦,社會演講啦。2014年秋季新上任的就是幾個女性領導人組成的領導班子,內政外交方面手段都很強硬。另外,跟北歐其他國家一樣,挪威對同性戀的包容力很強,經常在路上,地鐵旁,去往宜家的公車上看到一對女女,或者男男抱在一起kiss...
2.當然因為女性更加獨立,也間接降低了女性在婚姻中的不安全感。在挪威,多數人都不會結婚,只是同居,生娃,養娃。這非常合情合理。挪威語入門教材上有一篇課文就是講述一個中年母親在愉快的談論自己剛剛生完孩子的女兒,後者並木有結婚。想想看,在中國一個女人未婚生子是一件多麼傷風敗俗的事情,更不用說一輩子都只是跟男人同居的狀態了,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順的不安全感。父母不得著急的團團轉?說不定一怒之下還會斷絕母女關係。。。所以當我表示非常驚訝,無法理解的時候,我的挪威朋友也對中國人一定要結婚的想法非常驚訝,無法理解。。。
我:「 既然同居了,為什麼不結婚?」
他:「因為他們之間有love啊,為什麼一定要結婚?」
我:「那如果有一天他們不愛對方了呢?」
他:「那就分手唄。」
我:「那小孩子怎麼辦?誰養啊?」
他:「一起養啊」
「。。。」我語塞。
3. 挪威企業招聘對男女比例的要求甚為嚴苛。多數國企都嚴守1:1的男女比例。一個挪威朋友(男)曾經吐槽過,如果一男一女同時去企業應聘,就算男生的工作能力突出,相當優秀,各方面超過女生一大截,但只要公司原男性數量多於女性,哪怕只是多一個,那這次招聘中的男生就絕對沒戲了。說這話時,挪威朋友一臉無奈。
由此可見,挪威對女權的擁護已經有些政府強制的意味了。
沒有在北歐生活過的人飄過來答一下,因為聯想到以前讀過的一些東西。
先來講個故事。「PUA」,也就是pick up artist,搭訕好手,以搭訕女人並讓她們精神上和身體上臣服作為自己的挑戰和人生樂趣,是一種極其反女權的存在。有一個叫做Roosh的PUA,他不僅以搭訕世界範圍的女人為樂,還寫了一系列的類似LP的「旅遊指南」的書籍,叫做「Bang」系列,不過是關於搭訕的: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女人搭訕難易指數」,以指導男性如何合理高效的搭訕(??)他本人當然受到了很多女權主義者的反對,他的「Bang Iceland」,被當地的女權主義者稱為「強姦指南」(「rape guide」)
就在Roosh覺得自己的搭訕事業順風順水的時候,有一天他卻在一個北歐國家屢屢吃到閉門羹,頻頻受挫——這個國家就是丹麥。他在自己日後的憤怒之作「Don"t Bang Denmark」里寫到,他在丹麥接觸到了最不女性化,最雌雄同體的機械化的女人,她們的血管里沒有一滴女人味的血(「the most unfeminine and androgynous robotic women」he』s ever met,「Not a feminine drop of blood courses through their veins,」 )。在丹麥期間,他沒有成功搭訕到一個女人,當他在離開的那天晚上,他才和一名18歲的少女上了床,對於自己的無能他很憤怒。
在「Don"t Bang Denmark」里,他總結了他在丹麥的失敗經歷。他認為,自己的失敗是和當地的女權主義思想和社會主義制度息息相關的。丹麥有18-19周的帶薪產假, 政府還鼓勵丈夫們也休陪產假,如果丈夫陪休,兩人的共用假期還能夠再增加兩周。與此同時丹麥還有最好了兒童看護機制,80%以上有寶寶的媽媽都有工作,而家庭財政方面,有寶寶的女人貢獻了34%-38%的財政來源,而與此相比,美國僅佔28%。與此同時,Roosh還認為丹麥政府支持的高等教育機構也是謀殺自己機會的原因之一。「大學毀滅了女人的女人味,她們花更多時間在大學上,就更不可能在身體上和情感上取悅你了」,他說。
政府對女性權益的保障,讓她們對自己的生活沒有後顧之憂和 嚴重的不安全感,而這些不安全感,正是被男性PUA把玩的因素之一。PUA的理論認為,女性會自動臣服於具有很強統治氣息的男人,因為她們在尋找「進化上的優勢」(evolutionarily advantageous traits)。PUA經常用的一招叫做「negging」,找不到合適的中文翻譯,但大體意思上就是對女性輕度上的羞辱,讓她呈現脆弱的一面以便臣服於你。而這些,在丹麥那些有底氣的女人面前都是行不通的。Roosh甚至嘲笑,「丹麥人不知道什麼叫沒有醫保沒有工作沒有高等教育。至於女人,政府會看管她和她的貓,不管她是不是交往成功了。」他對丹麥的女人感到很生氣,因為她們可以和你上床享受性樂趣,但是不會臣服於男性,對於男性的PUA行為也十分反感。這不正是女權主義的體現么?
這個PUA的例子僅僅說明了丹麥一個北歐國家的女權主義優勢。其他的國家我了解的不太多,但是還是有數據可以來說明問題的。下面到了黑美國的時間,那些說美國婦女保障福利高的知乎女權主義者們,你們看好了:
這是產婦帶薪休假的數據,也是衡量社會對女性權利保障的數據之一。可以見得,在帶薪休假方面北歐國家很佔優勢,這說明了北歐國家對於婦女及嬰幼兒權益的保障:挪威38周,瑞典40周,丹麥19周,芬蘭29周。美國為0周。
再來一張 :The United States is one of only eight countries, out of 188 that have known policies, without paid leave.
The United States is one of only eight countries, out of 188 that have known policies, without paid leave.
針對@劉虓震 的問題,下圖應該說的很明白了:除了加州,新澤西,華盛頓州,紐約州和阿拉斯加州以外,其他州都沒有相應的paid maternity leave的政策。是否可以說明美國的大趨勢呢?
我覺得把這個數據加入到我的專欄文章《數據震驚你》也很好。
女權主義者們都去轟炸Roosh吧,他剛剛寫了一篇文章,「It』s Time To Start Delivering Death Blows To Feminists」。
Roosh故事的部分來自這裡,我做了一下翻譯,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讀:Cockblocked by Redistribution: A Pick-up Artist in Denmark這個是文中Roosh的blog: Roosh V
修改了一下,對排名第一的回答介紹一些我看到的情況。
謝謝邀請。
我沒什麼確切的感受……我沒特別關心過女權這個問題,所以剛才還去查了查,就說說我看到的一些。
當時我身邊的女性比較多,可能和我學的專業有一定關係。
導師和幾門課程的教授也都是女性,只有兩位男教授。
當地進行一些官員選舉的時候馬路兩邊會有宣傳用的畫像,有男的,也有女的,男性比例多一點。
丹麥女王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很高,騎車上街買菜會被傳頌很久,這算是體現女權么……
當地上學和生孩子都有很高的補助,我有個女同學是個雙性戀,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生孩子和上學,有男朋友,但是不結婚,我還經常去她家和小孩子玩。
當地的色情行業是正規受法律保護的,有時候半夜有的電視頻道會播出這方面的廣告,就是一女的穿的比較性感然後有聯繫方式,連續播那麼7、8個,還有年齡很大的。
我同學中也有女同性戀,她人非常好,對人很真誠,和所有同學相處的都很好,也幫助過我很多方面。確實在那邊這方面的接受度更高,女同的形態也非常健康,不是為了扮演某一角色或者為了別的什麼,就是個很正常和大家一樣的人,只是性取向不同。
暫時想到這麼多,題主如果補充一下題目,說幾個方向,我可能會想到更多。
--------------------------------------------------------------------------------------------------------------------------------------
補充修改:
Roosh的這個《搭訕指南》我沒有看過。
但是對於搭訕這個事情,在丹麥還是屢見不鮮的。作為一個亞洲女孩子我也遇到過幾次,但是都很禮貌,還有一次是對方寫了紙條給我。
我接觸過的丹麥女人沒有那麼女強人化,「雌雄同體」更是談不上。我上學的時候一直覺得我身邊女同學都蠻花痴的……見到帥哥就毫不掩飾的表達好感,我覺得如果這時候對方來搭訕,她們一定非常願意。大家一起去其他歐洲國家玩的時候,她們是很願意出去找本地帥哥尋歡作樂的,也確實付諸行動。
@acel rovsion 所說的狀況非常符合北歐的生活現狀。
但是我補充一點,北歐人婚姻觀淡泊並不是想結就結,說離就離。對婚姻的態度還是很端正的,我身邊很多感情非常好的夫妻,包括很多老夫妻,當然是不是離過又結婚這個我無從判斷。而且對於營造家的氛圍這個事,至少我住的小鎮是給了我深刻印象的。北歐的建築和傢具設計是很棒的,很多家庭的房子從裡到外都非常美,用心到每一個細節你的是看的出來的,如果沒有對家庭的熱愛,是不會把家布置的這麼精緻的。我也親眼看到過一個玻璃花房大半年間從無到有的修建過程,我很確定那是家裡男主人自己建造的,因為如果請工人耗時不會那麼長。
我也聽說過這樣一件事,當地有個女孩在政府部門工作,她患有抑鬱症還是什麼焦慮症,就是人一多就緊張。要知道北歐人口真是夠少的了,但是避免不了偶爾有扎堆辦事的情況。這女孩子情況好的時候就上班幾天,病情不好的時候就休假在家,非常可憐。但是單位的人都非常理解和同情她。
因為我對於女權這個大概念十分模糊,所以只能給出我看到的情況,無法做出具體的分析和對比。在我看來,我在北歐生活,人們給予對方的尊重不僅是體現在性別差別上,而是體現在各個方面,種族、年齡、國籍、身份……都不會影響他們對於一個人的判斷。他們不會給對方貼上任何「標籤」。所以與其說體現「女權」,不如說體現「人權」。追求自由平等是能真切感受到的。本人現居瑞典首都,在瑞典讀完碩士後工作,再過一周是整整四年。以下是原來在人人網上發過的一篇文章,文中談了自己對瑞典所謂的女性主義的一些看法。
--------------------------------------------------------------------------------
瑞典是眾說周知的女權國家,政府的目標是期望各行各業男女比例各佔一半,也更有政策鼓勵生完小孩後父母雙方一起休四百多天的帶薪產假,具體時間則由父母雙方協調分配,大街上隨處可見父親推著嬰兒車的身影,「社會地位中男女平等」的思想可謂已深入人心。對於男性佔主導地位的國家,初聽起來,瑞典的沒有性別歧視,尤其是工作崗位上,這應該是大家值得學習和效仿的對象。
住Corridor的時候,和瑞典的Jonathan說我們大學的體育考試是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結果換來了他一臉的驚詫,他說為什麼男女的要求不一樣。我理所當然的告訴他,因為男生和女生的身體結構,體力情況本來就不一樣啊,這是很合理的。他說他們就是用一樣的標準來測試的。
去年瑞典申請入伍訓練當警察的女性要多於男性,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瑞典女性願意接受這個被大多數人認為的「男性職業」。而作為一名合格的瑞典警察,各項要求不會因為你是女性就降低,同樣的體能訓練,同樣的通過標準。有一次去派出所的時候,遇到了莫名的警報鳴笛,要求派出所里的所有人立即從室內清除,在外面等侯的時候,屋外站滿了當天值班的三十來個警察。所有警察統一著裝,短袖深色T恤,下身配長褲和黑靴,女性警察雖然沒有過半也佔了不少,看起來十分幹練結實,不會覺得站在一堆男警中就少了強悍的氣勢。因為當你面對歹徒的特殊情況,不會因為你是女性而降低危險係數。工作中的無性別歧視,同樣也意味著你所面對的任務人人平等,所承擔的責任人人平等。
瑞典有超出四成的女性議員,女性議員比例佔世界之首。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整個社會的氛圍也培養了瑞典女性獨立自主的個性。一個朋友的女友是瑞典人,當他講到瑞典的女權主義的時候他講了一個例子。他說,我陪女友去超市買東西的時候,當結完帳要拎很重的袋子回去的時候,女友會拒絕他的幫忙。另一方面,如果這一周女友負責將兩個人的衣服送到洗衣房洗衣服,那麼下一周的時候,女友會對他說「Now it』s your turn」。她們的意識里沒有什麼樣的事情就應該是男性做的,什麼樣的事情就應該是女性做的。平等和看起來有些強勢的思想已經深入到生活中的每件事里了,同樣,隨之伴隨的是多於男性比率的女性吸煙率,而這也是讓政府很頭疼的一個問題,畢竟女性的吸煙對將來懷孕後未來一代的健康影響還是很大的。
最近對於男女平等的問題又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當我們在感嘆瑞典女性社會地位高的同時,是否忽略了她們也做了其他國家女性可能不願意去做,甚至不會去做的一些事情。我們經常會犯的錯誤就是對自己應得的權利期望過高,卻放低對自身所應達到的要求標準。畢竟權利和義務本來就是對等的。
所謂女權社會或者男女平等,並不是說女性佔據大部分領導地位,男性也要像女性那樣學會在家帶孩子,這就是平等。一個職業崗位上如果全是男性,出於雄性好強爭勝的本性,那這樣的工作環境往往是緊張而激烈的。同樣,如果一個崗位上全是女性,那工作環境往往會過於議論是非和苛於細節。出於工作環境的考慮,我覺得男女平等的目標只是希望工作氛圍變得均勻些,取長補短,不會太過強勢的一觸即發,也不會太過瑣碎的斤斤計較。讓男性休產假並不是降低了他們的社會地位,而因為人們意識到在孩子成長初期過程中,父親的教育和影響也是很重要的。
對於男女平等,現在我更偏向於理解為思想上的平等。那就是你的思想和選擇不會因為客觀條件的限制而放棄,畢竟不少的女性確實喜歡在家相夫教子,多數男性就是善於政界外交。瑞典政府的職業性別平均的目標也僅僅是一個美好的期望,真正實現還是很難的。上帝造就了人類,原本就是男性擅於理性,女性長於感性的。這個世界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平等,畢竟人與人本身就是不同的,即便大家都是同一性別。只要大家憑著自己的意願在各自的領域各盡其職,各揮所長,便無謂孰優孰劣,孰強孰弱之分,自然就平等了。因為我們只是分擔不同的角色而已,不應該有太多的比較。
--------------------------------------
下面是參加瑞典歷史博物館的一個「文化無國界」的活動,邀請正在瑞典居住並學習瑞典語的人用母語和瑞典語描述參觀博物館的一些感受,最後在博物館內展出。我選擇了瑞典女權領袖Fredrika
Bremer。簡單談了我對女權主義的一些看法。
06年移居瑞典。在瑞典我覺得女性地位不是低的問題,是男性沒地位。一方面這邊男性性格偏軟,一方面這邊女性性格偏陽。我也不知道造成這種性格的原因是什麼。也許是因為瑞典女孩比男孩數量多吧。
真正在工作中不會去想平等不平等,因為大家意識里灌輸的就是平等。平等是瑞典社會裡最明顯特徵。很多國家只是說說,但是很少有國家像瑞典一樣做到極致。曾經有個宣傳片宣傳平等,裡面瑞典首相正在和別國首腦開會,結果被一個職員發現他沒有把洗碗機里的乾淨杯子拿出來,被迫中斷會議去清理杯子了。在瑞典,不管你是億萬富翁還是清潔工,都是平等的。這種平等真正是心態上的平等,而且在社會中接受的權利的平等。
所以在瑞典男人推著嬰兒車在大街上和朋友逛街也不會有人少見多怪(其實我現在想想才發現好像是和別的國家不大一樣,但是自己從來沒感覺到),所以不會有人去想女生應該幹什麼,不應該幹什麼。可能某些職業你看不到很多女生,比如程序員,那是因為女生不感興趣,而不是沒有人願意雇。技術活一般女生少,但是管理職位上女性其實很多。我工作過的好幾家it公司大boss都是女的,工作能力很強。她不會說為了孩子犧牲了太多事業,因為爸爸媽媽都有產假,爸爸和媽媽平分照顧孩子的責任。
(手機上打很費勁)最後再說一條比較有意思的法律吧。在瑞典,做妓女不違法,但是做嫖客違法。:)
在挪威。我可能比較啰嗦。
在農耕社會的時候,妻子會分擔很多農活,所以反而夫妻地位較為平等。進入工業社會後,女性在經濟上越來越依賴於男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也不斷下滑。
十九世紀,挪威文學進入現實主義時期,女性在社會中的不平等地位成為了現實主義作家關注的社會問題。最著名的可能就是Henrik Ibsen 的《玩偶之家》吧。女主人公Nora反抗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妻子只能像是「玩偶」一樣表現得有趣、漂亮而沒有任何實際影響力。Nora而要求被作為有思想的「人」對待,劇終拋夫棄子。之後易卜生也寫了很多其他作品,比如批評當時的妓女制度(政府安排妓女接受檢查)。在這同一時期(19世紀後半葉)還有一位挪威女作家Amalie Skram,搜了下中文信息很少。她在當時也是位先鋒女性,離婚,靠寫作撫養三個兒子,作品直白描寫女性性生活狀態,抨擊在社會和家庭生活中男女性的不平等。她的作品在當時的挪威遭人唾棄,卻在丹麥受到歡迎,以至於她說」我到死都一定是挪威人,但我永遠不是個挪威作家。「可見當時丹麥社會女權意識遠超挪威。
到了20世紀70年代,這一時期挪威的平等化運動盛行,包括和農民和大地主、工會和資本家的鬥爭,以及女性主義運動。可以說一個高潮是1986年挪威有了史上首位女首相Gro Harlem Brundtland.。
如今挪威女性就業率大概在77%(2007)左右。目前的產假是:47周全薪假或者57周80%薪水假,其中12周必須留給父親,生產後6周必須留給母親(這一點記不清了來不及考證了)。挪威新一屆內閣18人中一半為女性,新首相和二把手財政部長均為女性。法律強制要求所有公司的董事會成員至少40%為女性,否則關門。
在我看來,挪威的女權主義是伴隨著整個社會的平等化和福利化進程而順其自然發展的。平等對他們來說像是一種習慣,原因有福利社會(導致了極小的收入差距),也有歷史的因素我就不廢話了。
平等的意義大概就是所有人擁有同等的機會,所有人不僅有權利選擇自己想要的,並且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對於同性戀,對於同居(法律保護的一種」婚姻「狀態),對於其他各種各樣弱勢群體的寬容,已經成為了習慣。我再胡亂扯一個,可能沒有什麼根據的,在挪威語中對於另一半都是「愛人」這個不分性別的稱呼,反而直譯上的「boyfriend","girlfriend"就是男性朋友和女性朋友的意思。
還有之前有聽說過Roosh,不知道他挪威」戰績「如何,不過前幾年有評過全世界yiyeqing發生率,奧斯陸高居榜首(傳說是因為這是最有趣的娛樂方式,汗這裡夜生活太單調了)。
回歸女權問題,雖然在我看來他們已經非常平等了,他們自己卻認為還遠遠不夠,比如女性的平均工資水平仍然比男性低,而且就業市場上的性別偏向很嚴重,比如女性就業大多在教育、衛生行業工作,很多行業男性仍然佔主導地位。雖然我實在看不出讓更多女性在石油平台工作到底能對社會效率起到多大作用= =!可能他們的意思是說僱主不能有偏向性。
自2013年起住在挪威,在此之前居住在瑞士五年,並也在英國生活工作過。基於在這幾個國家的一些個人體驗採用比較的方法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次到挪威是2011年,和挪威當地同學一起去超市買食材準備一起做一頓飯。出超市門時,我手裡提著和他一樣多的購物袋,他完全沒有任何表示要替我拎幾個。我主動求助,這個同學立刻伸手把袋子接過去了。他告訴我,在挪威男生不會主動去「體現紳士風度」,因為這個社會假定的前提是每個人都平等。如果大家思想里不假定女性是弱者(需要被照顧者), 那麼自然不會去主動提出幫助弱者的要求,否則會被視為insult。
但這種基於平等和尊重的「不主動幫助」,並不代表他們「在收到邀請時無動於衷」。事實上挪威的男性是很願意表達他們的樂於助人,只要你明確表示你當下需要幫助。而且這也不是表示自己是弱者。我和不少挪威男性聊天,他們其實很傾心東歐的女生,因為她們不那麼強勢,更有小鳥依人的感覺。請注意這裡的「不那麼強勢」是指風格上的,而不是丟棄了自身的經濟獨立性依附於男人的那種。
同樣還用購物袋舉例,我在英國工作時有一次和一個男同事一起為辦公室party購物。買了七八個大袋子。他堅決不讓我拎任何一個,還要為我開門。其態度之堅決彷彿是涉及他們英國人的道德底線一樣,我只好接受。在瑞士這樣的事情似乎居於英國、挪威這兩個極端的中間,沒有人太過於在意女士是拎東西還是不拎東西。
在工作和產假這個問題上,挪威對女性的平等與保護是很明顯的,其他回答者已給出了許多數據論證在此就不贅述。我們公司的政策是產婦如果拿全額工資的話休49周產假,拿80%工資的話休59周產假。孩子的父母雙方都有權另外休一年的無薪產假,同時產假以外還保留正常的每年5周帶薪年假。我想強調的一點,是挪威讓男性也享有每個孩子10周的帶薪產假,這一方面讓父親更多地分擔撫育孩子的責任,另一方面也減少了公司僱用女性的disadvantage,是從另一個角度的女性保護。
瑞士在產假這個問題上,看上去非常不人性化,如果看上面Jacy Su發布的全球帶薪產假數據,女性只有11周的產假。事實上男性的產假在我工作過的瑞士公司是1天半。然而這背後的原因是大多數產育過的瑞士女性(大約80%)都選擇了不工作而在家教育孩子,因此使用這個女性產假的人群並不多。在這一點上瑞士是一個相對保守的國家,女主內的現象很明顯,也是由於高收入低稅收使得一個人的工資可以養活一家三四口人——這一點是高稅收的挪威無法比擬的。也就是說,挪威的女性就業率很高,一個原因是單人的收入扣除稅收外無法應付居高不下的生活成本。
最後說一下花錢的理念。在挪威確實是男女很多AA制,但是這是基於人和人的平等,超越了男女之間的層次。同性戀的couple也會各自分開自己的個人財務,和普通的couple一樣。所以這個現象說明的更多是每個人的獨立性,當然就包括了女性的獨立性。我和挪威老公從一開始就是每人有自己的銀行存款,另外開設一個共同帳戶每月各自向裡面「注資」,以支付兩人共同的費用(比如購買日用、一起下館子吃飯、看電影)。每人掙的錢是自己的,愛怎麼花也是自己的事情,當然如果想請對方吃飯、聽音樂會、買件禮物那都是從個人帳戶里支出。據我所知很多挪威人也是這樣過的,清清楚楚、簡簡單單,也不影響感情。用顏寧女士最近的博文來答。為什麼科學界女生少,但是瑞典男女科學家數量類似。
鏈接:科學網—請賦予父親們休產假的平等權利
請賦予父親們休產假的平等權利
已有 17248 次閱讀 2015-6-29 13:26 |系統分類:觀點評述
【本文是標題黨,原文以《女科學家去哪兒了》為題發在「賽先生」上。我不是社會學專家,行文難免不夠嚴謹。旨在拋磚引玉,引發更多人的思考與討論。】
前不久在美麗的T?llberg小鎮參加了瑞典結構生物學年會,與以往參加的其他學術會議相比,這回有兩個特點讓我念念不忘:1.本國報告人全部是研究生、博士後;2.報告人女性眾多。
該年會的傳統是請數位國外結構生物學家、生物物理學家給plenary talk,其他的報告則一律由學生和博士後來做。PI們可不是不來,據說瑞典的一大半結構生物學家都在場,但只作為聽眾和session chair。此外,每天都有兩個小時的poster討論時間,軟硬飲料各色水果,給了所有人充分輕鬆交流的機會。不少會議都安排類似的poster session,但報告人以trainee為主比較罕見。
而報告人如此之高的女性比例真是令我咂舌:十位特邀報告人中,五位是女性;還有一個session從主持人到報告人全部是女性!這簡直像是一片新大陸,我忍不住與在瑞典工作的同事們探討背後的原因。一位土生土長的瑞典女結構生物學家有點奇怪地回問我:「仔細數數,男女報告者數量相當啊,這不是挺正常的么?」要知道在我參與組織的幾次國際會議里,想實現「女性報告者不少於20%」這一國際慣例都是相當困難的。在這樣的國際大背景下,男女平衡這種本應最正常的現象卻變成了不!正!常!
倒是一位在紐西蘭、英國幾個國家學習工作過、最後娶了瑞典太太到瑞典定居工作的同事感同身受地理解我的詫異,耐心地給我講歷史。瑞典的男女平等也不是自古有之,而是在60年代忽如一夜春風來,一下子就改變了。具體什麼原因,他沒有特別研究,但聽其太太說,是通過立法保障男女平等的權利(真正的男女平等,而不是只照顧某一性別)。他特別提到一項政策:一對夫婦有新生兒之後,父母都可以享受最長可達480天的產假(有同學糾正說應該叫「父母假」)。也許還有一些其他的舉措,但這一條讓我想起自己在三月份和五月份兩次「女性科學家」懇談會/論壇上反覆提出的:請賦予父親們休產假的權利!(非常認真誠懇,完全沒有任何調侃意味。但是,好吧,我承認這個提議的初衷就是保障女性科技工作者的事業訴求與事業發展連貫性)。
這個說法是基於如下的觀察:生物學界的性別失衡發生在博士畢業、博後結束、獨立事業開始的時期。
過去7年,我每年參加博士生入學面試。如果純粹以應試者的成績、現場表現,也許我們錄取的70%都應該是女孩子。為了不使兩性比例失衡太大,我們只得盡量做到一半一半。進入實驗室做科研,不論是需要腦力還是體力的實驗,女孩子們從未落下風。在我認識的群體中,發表高質量的科研論文,女性第一作者佔到一半或以上。好,博士答辯順利通過了,經過博士後訓練,開始求職,Duang~分化產生了!
不論是求職還是最終應聘,到了PI這個階段,女性比例銳減!舉個例子,中國最好的高校(在我心中沒有之一)的生命科學院,近70位PI,猜猜幾位是女性?準備好了么?舉手,。對,你沒看錯,網頁顯示只有3位(http://life.tsinghua.edu.cn/faculty/faculty/229.html,虧我還一直以為是5位!看來有濃重系友情結的我真的需要趕緊轉院挽救一下顏面了)。清華大學醫學院基礎醫學系還好,33位PI里有9位女性,佔到了將近30%(http://www.med.tsinghua.edu.cn/index.php/zh/research/faculty/category/basic-medical-sciences-chinese);可是藥學系卻是14位湊成少林寺(http://www.med.tsinghua.edu.cn/index.php/zh/research/faculty/category/pharmacology-pharmaceutical-sciences-chinese),生醫工程系是22位裡面只有3位女PI(http://www.med.tsinghua.edu.cn/index.php/zh/research/faculty/category/biomedical-engineering-chinese),這樣算下來醫學院所有PI的女性比例依舊不足20%。
咻~~讓我喘口氣。這是第一次認真地統計我身邊的女性PI比例,我必須承認,我震驚了!可是仔細想想,又不能說這是性別歧視,因為我自己也參加PI招聘,我們收到的申請中女性本就寥寥無幾。那麼為何在獨立事業開始的階段,性別分化如此之大?我不知道。我甚至不知道該歸咎於社會因素、家庭因素、還是個人因素。一個現實是:博士生畢業、博士後結束的年齡恰恰是許多女性結婚生子的時期。也許婚姻並不會影響事業太多,但懷孕至哺育這一階段卻可能是一位母親不得不降低事業追求回歸家庭的時期,於是天平就在這一階段開始傾斜。而這一時期,又恰恰是人生道路的分叉口,是要壓力山大地獨立領導實驗室,還是找一份相對清閑的工作,甚至做全職太太?這個問題需要女性們自己作答。
如果說這些全然是女孩子們自己選擇的道路,沒有任何抱怨,我自然完全沒有寫這篇文章的必要。但是每次座談聊天,我聽到的反饋是年輕女同事們不是不苦惱的。女性憑什麼既要做賢妻良母,又要做先進工作者?社會不能既鼓勵女孩子們自尊自強自立,又要求她們兩手都要抓,給她們比男性更多的家庭負擔,這對女性不公平!當人類擺脫了農耕社會、重工業也不再是主流,很多職業已經完全沒有性別優勢,女性可以輕而易舉地支持自己甚至一個家庭的富足生活。那在這種經濟體中,為何還要女性在家庭管理上自覺承擔,在事業上一味支持丈夫發展?育兒角色不能分擔,但是分擔家務、分擔養兒的義務,同等地追求事業發展,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么?也許有人會反駁說,女性具有天生的母性,基因決定女性會更重視家庭。但是,瑞典社會的現狀已經告訴我們:只要有合理的法規、科學的政策設置,女科學家佔半數可以變成新常態。
今年之前,對於各種「女科學家」活動,我其實是拒絕的,因為我不喜歡自己被貼上任何標籤,我只相信實力,無關性別、年齡的實力(年齡歧視以後再寫,我從未經歷性別歧視,卻切切實實感受年齡歧視)。但是當我慢慢意識到許多女孩子、特別是我自己的學生,並不是沒有實力,只是因為社會家庭的共識、因為在某一階段或主動或被動地必須做選擇題而脫離了本來挺有天賦的科研世界,我真的挺痛心。於是我開始參與到支持青年女科學家的各種活動中(http://weibo.com/p/1001603827442274989260)。畢竟,佔了研究生總數一大半的女孩子放眼四顧,當看到的導師們都是據說不會哭的XY染色體族群的時候,她們的信心與人生規劃難免不受影響。所以,在我組織的「水木清華」學術論壇中,除了一兩位之外,全部是優秀的女性科學家。她們用自己傑出的工作告訴女孩子:女科學家,很棒!
我不是社會學家,寫不出具有嚴謹數字、有理有據的報告,以上文字信筆由韁,拋磚引玉,希望聽到專業人士的更具有思想、理論深度的探討。
P.S 1:發現了一則趣聞:6月14日,瑞典國王的獨子舉行了大婚。這位王子可是當過三個月王儲的,因為在1979年之前,瑞典王室是「長子繼承製」,但後來隨著男女平等觀念的普及,瑞典修憲改為「長嗣繼承製」,於是這位三個月大的王子就把王儲桂冠給了自己2歲大的姐姐(http://baike.baidu.com/link?url=zMj91xur-ue32wm-jkk9lkNDFw9TG2_nLK8FXzIicw0F4yP3OqzBsk4I7g0LxcM46eAN5eU0hfXE9-5TTQjLsK)
這一查,原來瑞典的男女平等世界聞名,但即便如此,在男女收入水平上依舊有差距。隨手附幾條新聞鏈接:
http://www.zjol.com.cn/05liuxue/system/2007/11/21/008990662.shtml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3/16/c_126272258.htm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12/05/19868460_0.shtml
P.S 2:當我在微信上感慨瑞典女性平等問題時,某先森幽幽地問了一句:為什麼在瑞典頒發的諾貝爾獎,女性比例如此之少?好問題,不過我來說一個事實:美國第四古老的普林斯頓大學成立於1746年,但是錄直到1969年才開始錄取第一批女學生(http://libguides.princeton.edu/c.php?g=84063p=544519)! 今天所有的平等都不是想當然一帆風順發生的,這過程中經歷了各種事件與抗爭。瑞典國內男女是趨於平等了,但諾貝爾獎可是國際性的,放眼國際,直至今天,站在科研塔尖的女性又佔多大比例?
我說說我在工廠遇見的幾個顏值高的北歐美女(顏值高,所有我關注多),我覺得在中國,不太可能有這個情況。
北歐的美女可以開著挖掘機呼啦呼啦的跑,開著叉車呼啦呼啦的搬運貨物,開著鏟雪車轟隆轟隆的清障。
北歐的美女可以彎鋼管,可以燒電焊,可以搬鐵塊....
北歐的美女可以高空作業,爬上近20米高的鐵塔做維修。
北歐的美女可以當電工...
北歐的美女生了娃,幾天出院後就可以到處跑...
北歐的美女結婚後好像要跟男人姓...
......
以上的美女們在有男人的團隊里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女性而要求特權。「這不能做,那做不了,你是不是男人啊?這是女人乾的活嗎?」沒見這些情況發生。
我沒有數據什麼的分析,我的感覺是,北歐的這些女性完全可以獨立於男人存在,除了情感上需要,男人在她們眼中可能還不如一根電動胡蘿蔔。
在中國,基本上所有的團隊裡面,只要有女性的存在,或多或少都會給女人優待,比如臟活累活一般先安排男的去,理由只有一個,她是女的.
所以,咱們中國的女士們在高呼女權的時候,請先放棄自己特權。匿名說點個人經驗吧。不是數據流的那種。
雖然說不能根據認識的有限幾個人去generalize整個國家,但是還是能看出一些規律。
交往過一個芬蘭人,我們去超市買東西的時候,各自付各自的帳(各種AA),他也絕對不會主動幫我拎袋子(超市購物袋,不是我的女式包)。除非我提出說我拎不動你幫我提。他說芬蘭女權很被重視有的時候這種看似體貼的事情反而會觸動女性的神經。整體上紳士風度上各種缺的厲害。而且芬蘭男生整體上都比較害羞(除非喝醉了),很多時候男女勾搭是妹子主動的。其實跟他在一起的時候很開心,可以不用賣萌裝傻扮純情,搞那一堆跟國男一起的花招(什麼男人喜歡傻女人,喜歡女生崇拜自己之類的)。我最開始的時候還耍一些類似於不會搞電腦之類的小招數讓他幫忙然後各種誇他後來發現完全不頂用啊。我做我喜歡擅長的東西的時候他才是最欣賞的,比如說美術啊設計啊什麼的,他各種星星眼崇拜,因為他畫畫的水平是小學生那種的。他們就是覺得男人女人沒有那麼多的gender defined角色,也不會覺得說男生抽煙喝酒很正常女生抽煙喝酒就是bitch(大部分國人應該就是這個態度吧?我爸媽甚至還說男生不會抽煙喝酒交際就是沒本事)。當然有些男生會不喜歡女生抽煙是因為自己也不抽煙不喜歡那個味道。這個是個人選擇與性別無關。
義大利人就是另一回事,開車門,脫外套,拉椅子,付賬之類的傳統「紳士風度」一樣不缺,甚至有的時候覺得有些不舒服。雖然說跟幾個義大利男人討論過他們會不會幫女生拎她們的女式包,結論都是不會。(當然我是絕對不會讓男生拎我的包的,因為包是我全身outfit的一部分,搭配了半天結果包掛在了旁邊男人的手上不是很奇怪么?)
女生對搭訕之類的說NO的時候,對於北歐男生來說就是NO了(雖然說他們一般不怎麼去搭訕),除非他喝醉到不能process這個信息,都會back out。法國西班牙義大利之類的南歐的男人會覺得NO是play hard to get,反而會更加的aggressive。
我覺得前面說了一堆廢話反正就是說男女交往的時候男生的態度也體現了這個國家的女權狀況了。
不過說實話,法國的女生蠻厲害的。有個法國妹子因為自己的project mate不給力把他罵哭了。更詭異的是後來他倆交往了,現在還在一起,哈哈世界真奇妙啊。
有個法國男生說他某個前女友工作了他當時還是窮學生,所以他們出去date的時候大多數時候都是他前女友付賬,但是大部分時間都是男女AA的。之後他和一個亞洲妹子出去妹子約他去了一個很貴的餐廳,吃完之後就坐在那裡等他付賬,甚至都不會去做做樣子裝出拿錢包的樣子。他結了賬之後就再也沒有給那個妹子打過電話。國內應該還是男生付賬多吧?之前認識的一個雪鐵龍的法國manager,就說自己在上海待了4-5年了就沒怎麼遇到過主動付賬的中國妹子。不過也可能他碰到的都是gold digger。。。
瞎說了一大堆其實就說了個整個歐洲男女平等都是比國內要好一大截,當然國家間的個體差異還是蠻大的,北歐真心是最好的。
說實話,我覺得國內很多女生心態也不是很好。有的時候也是大環境「幹得好不如嫁的好」影響的。說實話,要想爭取自己的權利真的要獨立自主。談個戀愛就退化成連鞋帶也不會綁包也不會拎電腦也不會用的傻瓜,怎麼去讓別人尊重自己的人格呢?談男女平等真的是有代價的。
正在北歐生活的人在這簡單說一下吧。不直接提女權狀況,你就看每天街上的女人比男人多,男人推著孩子滿街逛,女人們個個像女漢子一樣什麼事都自己做,女人只會比男人強,職場女性比例很高,女首相。你就知道這裡的女權狀況了。其實真正說來不是女權狀況很好,而是這裡沒有過於注重這些。這裡是平等的,不管對什麼事情都一樣。人家壓根就沒想女權不女權的,本來就都是一樣的人類,不考慮性別。現在你要問北歐人這些問題,可能他們會疑惑,為什麼這麼問呢?完全不在狀況的。
生活在西歐國家裡比較像北歐的荷蘭,有這樣一段經歷讓我印象深刻。有一天我和朋友聊天,由希臘聊到了退休年齡。我問:「哎?荷蘭男女退休年齡分別是多少啊?」朋友似乎沒理解,問什麼意思?我說:「退休年齡啊?!Ages of retirement」他說:「六十七。」我又問:「這是男性的還是女性的?」朋友暈了:「為什麼退休年齡要不一樣?」
……
基本列數據列事實,特別高端的事情大家都做過了。不如只說一個簡單體現他們的男女平等程度有多高。
前面已經展現了現存的北歐的男女平等成都有多高。
然而在我上丹麥語的時候,我們的閱讀資料,有一篇是報刊上的文章,講的就是丹麥的12分(丹麥-3, 0, 2, 4, 7, 10, 12,分數化為這七個分數,12就是滿分,2是及格,-3是什麼我也不知道。。。)女孩,還是要比男生更難以找到工作。以我看來,丹麥的男女平等已經是做的不能再高了。打開linkedin,尤其是大公司,頭頭腦腦的女人很多。我上工科大學,學校裡面會有很有女權感的女工程師組織,定期組織活動,請各大公司的女工程師女領導開講座或各種活動。然而,即使是這樣的社會,他們依舊在認真的討論,女生生存之不易。女生在外貌上收到的壓力就很大,需要保持自己美貌;內在要成績好。女生成績比男孩子好,然而女生還是比男孩子要難找到工作。
我看完覺得特別想哭。都這樣的社會了,還在尋找著自己的缺點,思考著進步;反觀。。。
不說了,我去擤鼻涕了。。。
感受就是:我的瑞典男性朋友們,男朋友,男友的爸爸舅舅 etc 都是女權主義者
北歐的女性是非常獨立自主的,並在生活,工作及政治上有與男性同等甚至更高的地位。比如,挪威上個月新上任的就是女總理。而且,在芬蘭的時候常聽說有丈夫被老婆家暴然後報警的。。。北歐女人通常都獨立傲嬌身手矯健,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吃男性的虧,有時根本不把男性放在眼裡。。。
本人在瑞典皇家理工讀碩士,不止一次聽學長學姐說,同等條件下公司招人女性優先。 瑞典法律規定,公司員工的女性比例低於30%的時候公司要支付一筆額外的費用給政府。 公司的董事委員會也要至少有40%的女性成員,否則公司又要多交錢。
Justice and Migration Minister Morgan Johansson has told Swedish companies that they could face penalties if they don"t comply with proposed government legislation designed to ensure boards of directors have a 40 percent female representation.
from http://www.thelocal.se/20150515/employ-more-women-or-else-swedish-companies-told
當地黑人和中東移民才是女權最大受益者
不用自爆也有72葡萄乾了,瑞典拯救世界和平
想想知乎里很多人眼睛比較瞎,我補充說明下圖片里都是當地未成年女性。思考下女權和男權一樣需不需要道德約束這個問題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