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忘記」,是大腦沒有儲存,還是有儲存但檢索不到?

如果給人一本100頁的書,讓他看完之後收走。一天以後,抽取出其中一段要求其背誦,一般人肯定背誦不出來。我的問題是,背不出來是因為我們的大腦是有選擇性記憶呢,還是全部都記住了,但是堆放 的雜亂無章,我們自己都很難尋找。
如果是前者,有選擇性記憶,那麼沒記住的事情,無論怎麼提醒或者催眠都無法想起來。對於後者,經過一個逐漸逼近的提醒,總能找到相關記憶,是嗎?


題主的問題看似簡單,其實相當複雜。區區一個讀書的動作,涉及了許多認知過程。偏偏目前的腦科學研究也只是了解了大腦的皮毛,還有大量未知等待著進一步的探索。

我以前也會不時冒出類似題主的想法,是否有可能我們看過的畫面、聽過的聲音全部都存下來了,只是有些我們能檢索得到,有些檢索不到而已。然而對認知的機制研究工作龐大和駁雜,僅僅是對記憶的研究就可以從神經科學、心理學、哲學,甚至是計算機科學和社會學角度做出闡述。學習神經科學這幾年仍然對很多概念和學說難以理清,更別說追蹤最新的研究進展了。我也只能從自己所學儘力對這個問題進行一點分析,比較粗糙,將來會持續補充,也歡迎大家補充和討論。

把讀書這個行為簡化,至少有注意(attention)和記憶(memory)這兩種認知活動,其中又以記憶為主。

什麼是記憶?

記憶是我們通過神經系統將外界信息進行編碼、存儲以及檢索的過程。

記憶可以分哪些類型?

1. 感覺記憶(Sensory memory)

感覺記憶是我們通過感官(如視覺、聽覺、觸覺等),在接觸物體幾毫秒之內留下的信息。如圖1中常見的仙女棒,能形成這樣的效果就是靠視覺產生的短暫圖像記憶(iconic memory)完成的。感覺記憶一般是被動接受到的外界信息,能儲存多少是自身的意識無法控制的。感覺記憶維持的時間一般是毫秒級。

圖1 仙女棒留下的圖像記憶

圖1 仙女棒留下的圖像記憶

2. 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

短期記憶則是我們短期保留信息的能力,維持時間通常是以秒來計的。比如記錄一個新的電話號碼,輸入手機後的半分鐘內大約還能回想起來,往往一分鐘後就很難再回憶出來。短期記憶維持的時間很短,一般是秒級,加入新的信息後,前面的信息會很快被遺忘。若沒有及時對信息進行複述,也會很快遺忘,並且難以恢復。但其在日常生活中仍有重要的作用,如做口頭的加減乘除運算,如33×7,我們會把個位的3和7相乘,個位得1,進2位到十位,再將十位的3和7相乘,得到的21再加2,這一系列運算都依靠短期記憶完成,完成後就被很快忘掉。

3. 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

長期記憶在結構與功能上與感覺記憶和短期記憶有了較大的差別,維持的時間也是不確定的,有可能維持30分鐘,也有可能人的一生都難以忘卻。一般來說,談到對信息進行編碼、存儲以及檢索的過程指的都是長期記憶。

長期記憶從功能上看,時間遠長於短期記憶。結構上看,也與短期記憶不同。目前認為記憶功能的實現靠腦內神經元(腦內主要神經細胞)之間的互相聯繫而產生,而神經元之間通過突觸(Synapse)來連接。一般說來,短期記憶不需要腦內新蛋白質的合成,只是通過電信號和化學信號引起突觸連接的加強,而長期記憶的形成除了要加強突觸連接外,往往還需要突觸數量的增加,同時伴隨著基因的轉錄和翻譯,即合成新的蛋白質。這種長期記憶的儲存就像基因與突觸之間的對話(dialogue between genes and synapses)。

圖2 神經元與突觸

圖2 神經元與突觸

圖3 長期記憶、短期記憶與突觸模型

圖3 長期記憶、短期記憶與突觸模型

結合題主的問題,讀書涉及到的記憶問題大概如下:視覺系統感受文字信息--&>部分信息轉為短期記憶--&>部分短期記憶很快消失,部分經過反覆重演變為長期記憶。轉變為長期記憶後也不保險,部分也會被忘掉,倖存下來的就成為在遇到「要求背誦」時能夠提取出來的信息

對於最輕鬆的讀小說,普通100頁的小說,如果完全認認真真逐字逐句讀完,注意到裡面的所有細節,大約需要2個小時左右(其他類型的書時間更長)。2個小時的時間,即使所有的文字信息都成功經過處理轉變為短期記憶,也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消失,餘下的就是短期記憶轉為長期記憶的部分。

但是我們能夠完全認認真真逐字逐句讀完一本書嗎?

注意(Attention)我們平時常說,但在神經科學和心理學領域內,注意的定義為意識選擇性地集中於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從視覺注意(Visual attention)的角度來說,閱讀時不可避免地會注重某些章節,忽略某些細節,如圖所示。

圖4 注意的焦點與邊緣

圖4 注意的焦點與邊緣

而隨著閱讀量的越來越大,不可避免地閱讀速度加快,會忽略更多的內容。如圖,我們閱讀時通常是跳躍式的。這就使得視覺的感覺記憶在向短期記憶轉化的過程中有很大一部分損失。

圖5 閱讀時的視線

圖5 閱讀時的視線

因此,讀書後形成的記憶,是先排除了讀書時未注意到的部分,再排除短期記憶中丟失的部分,剩下的短期記憶成功轉為了長期記憶的部分。所依據的是Atkinson and Shiffrin於1968年提出的記憶經典模型(Atkinson-Shiffrin
model),到今天仍然在廣泛使用。

圖6 Atkinson-Shiffrin 記憶模型

圖6 Atkinson-Shiffrin 記憶模型


PS:另一個記憶經典模型是Baddeley 於1974年提出、2000年修正的工作記憶模型(Baddeley"s model of working memory),重新定義了短期記憶並命名為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認為對信息進行主動切暫時加工和貯存的能量有限的記憶系統,包含語音環路、視覺空間處理和類似注意的中樞系統。按照此模型,讀書時對於文字信息的記憶暫時存儲在視覺空間處理系統中(visuo-spatial sketchpad)。工作記憶是目前分子神經生物學和腦功能學共同研究的熱點,有興趣的同學可繼續找資料了解。

圖7 Baddeley工作記憶模型

圖7 Baddeley工作記憶模型

從Atkinson-Shiffrin 記憶模型中可以看到,什麼是看書後記住的最好方式?答案是:反覆看!從應試教育過來的我們能夠充分理解。例如萬惡的語文全文背誦中,朱自清的《春》應該是我們較早接觸到的一篇,現在回憶一下,還有哪些句子記得?我最先想起來的是這句:「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大概不僅僅因為寫得好的緣故,還因為這是文章的第一句話,每次背誦都是從它開始的,背的次數最多……
-----------------------------------------------------------------------------------------------
樓上有的答案提到,為什麼經常出現拚命想回憶什麼事情但回憶不出來,過後又想起來的現象。如見到一個多年未見的老同學,名字就到嘴邊了但死活吐不出來,當對方告知名字後恍然大悟:對對對,我記得的,怎麼就是沒說出來呢!這種現象在認知科學中叫做舌尖現象(Tip of the tongue)。類似上述例子的,考場上想不出來一句背過的古文或者一個用過的公式,考完了瞬間想起來;再比如有時想不起來把鑰匙放哪兒了,過了一會兒突然又記起來等等,都屬於舌尖現象的範疇。

圖8 舌尖現象配圖:)

圖8 舌尖現象配圖:)

由於舌尖現象在日常生活中的發生只是一瞬間,很難在實驗室內對其進行研究,因此目前對其所知仍然很有限。如前所述,記憶是信息編碼、存儲和檢索的過程,目前公認舌尖現象是處於記憶檢索中的一個階段,其希望獲得的記憶是經過神經系統編碼並儲存的長期記憶,而問題就發生在記憶檢索階段。學術界對其機制的解釋分為兩種流派,其一認為這段信息是一個整體,記憶強度不足以完全檢索出需要的全部記憶,只能達到舌尖現象這個階段,可能的原因包括:1)這段信息使用頻率太低;2)這段信息最近沒用過;3)年齡增長。另一個流派認為這段信息由不同線索組成,舌尖現象的發生是由於沒有收集到全部的線索。

引起舌尖現象的因素有幾個,其中年齡增長和認知疾病等很好理解。值得一提的是情緒和語言因素。情緒因素很常見,如很多臨場發揮不好的同學,考試時候經常遇到想不起來文章、公式或者單詞的情況,平時做題卻順暢得多。語言研究也發現能說兩種語言的人比只會一種語言的人更易發生舌尖現象,可能由於兩種語言的競爭性某些時候影響了直接獲取所需信息的效率。

所以從讀書角度上來說,讀完後不能完全記住,是由於大部分信息沒有成為長期記憶被儲存,而成為長期記憶的信息也有可能因為記憶檢索的問題暫時無法回憶,但終歸是存在的。
--------------------------------------------------------------------------------------------------
也許知乎里從事IT行業的比較多,這個問題下很多人以電腦來打比方給出解答。雖然電腦和人腦在某些方面很相似,且容易讓人理解,但個人以為以電腦來解釋人腦並不可取。從根本上說,電腦與人腦存在著本質的差異,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閱讀這個blog:10 Important Differences Between Brains and Computers

其中總結了10條人腦與電腦的不同之處:

  1. Brains are analogue; computers are digital.
  2. The brain uses content-addressable memory.
  3. The brain is a massively parallel machine; computers are modular and serial.
  4. Processing speed is not fixed in the brain; there is no system clock.
  5. Short-term memory is not like RAM.
  6. No hardware/software distinction can be made with respect to the brain or mind.
  7. Synapses are far more complex than electrical logic gates.
  8. Unlike computers, processing and memory are performed by the same components in the brain.
  9. The brain is a self-organizing system.
  10. Brains have bodies.

以第五條為例,我們的短期記憶與電腦RAM很像:快速交換數據,短期保存數據,但短期記憶的容量並非固定,這就比RAM多了無限的可能性。

很簡單的事實是,在腦內神經元的神經遞質、神經調質、樹突和軸突之間擁有超過225,000,000,000,000,000個連接,而除了神經元外,腦內還有超過1萬億的膠質細胞是否參加且參加何種認知活動還沒有研究清楚,可見腦的複雜性遠超現在的任何電腦。而腦是非線性系統,因此很可能人腦與電腦是以完全不同的機制運行的。以電腦來解釋人腦無疑是低估人腦了。


作為Emotion and Memory Lab的成員,(雖然我兩個都半桶水。。。。),來回答一下吧,前面各位都回答得很好了,我過來主要為了提供一種學界對於「忘記」的新看法。
------------------------------------------------------------------------------------------------------------------------------------------
更新於10月8日
(1)我在展望階段所寫的,關於主動性遺忘可能會對PTSD,創傷性記憶,強姦受害者的幫助措辭需要謹慎。我舉這些例子,只是想說明,在未來,如果可以精細的控制他們的主動遺忘過程,能夠大大發揮主動性遺忘研究的價值。但是從現在證據來說,沒有實驗證明可以通過目前的實驗範式來達到對他們負性記憶遺忘的效果。大家不要去自己嘗試哈。
正如15年Psychological Science文章的發現,PTSD病人相比於普通人出現了主動遺忘能力受損的情況,即他們在主動遺忘實驗中,很難去忘記那些負性的信息。這也提示我們,他們能夠從中獲益的部分可能很少。
就算是可以使用實驗技術,成功幫助他們來忘記負性的記憶。但是主動遺忘的效果是否持久?主動遺忘的東西是否會進入潛意識層面繼續產生負性作用?還未可知。

(2)「但是反覆提醒自己忘記某事的話,不是反而會反覆喚醒這個對事情的記憶嗎?」 從目前的實驗結果來看,恰恰相反。實驗中,主試不斷增加提醒被試忘記某些信息的刺激時,隨著提醒的次數增多,忘記的信息也就越多。【重複提醒的次數分別為0-1-8-16,可以看見,16次提醒的記憶效果最差】

(圖片來源:Anderson, M. C., amp;amp; Green, C. (2001). Suppressing unwanted memories by executive control. Nature, 410(6826), 366-369.)

(圖片來源:Anderson, M. C., Green, C. (2001). Suppressing unwanted memories by executive control. Nature, 410(6826), 366-369.)

(3)評論中還有同學提出了加工資源有限說。即因為人的加工資源有限,當被試受到指導的時候,會把資源投入到需要記憶的地方去,而不放到不需要記憶的地方。
從行為實驗來看,這種觀點非常合理。
但是後期從神經科學的證據來說,主要發現是前額葉-海馬環路在主動遺忘中起作用,對壓抑說是一個巨大的支持。
從神經過程來看,在no-think階段,我們觀察到被外側前額葉的活動增高,海馬的活動降低。推測是:被外側前額葉(大腦抑制控制的主要腦區)對於海馬信息編碼或者提取時進行了自上而下的調控;就像遙控一樣,控制海馬的記憶活動。
另外,評論舉出的背課文的例子。其實是一種沒有編碼的情況。老師讓同學們背誦1,3自然段,而不背誦2自然段。那麼同學們不會去使用認知資源編碼2自然段,所以最後就背誦不出來了。這種情況主要對應的是directed forgetting。但是後期研究者發現:在成功編碼以後,在記憶的提取階段,也就是使用think-no-think範式,依然可以主動控制遺忘,這個時候主要就使用記憶的壓抑說來解釋了,

(4)「抑鬱+忘記可能導致失憶等現象」
這個觀點和弗洛伊德的傳統觀點很相似。在生活中,我們有時候會發現一些人,對於極度負性的事件,反而忘記了。從弗洛伊德的觀點看,這是人類的一種保護機制,會把這些極度負性的事件壓抑到潛意識之中,從而保護自己。但是長此以往,可能會個人情緒有著更壞的影響。

--------------------------------------------------------------------------------------------------------------------------------------------
一般記憶的過程可以大致分為:編碼-存儲-提取 三大階段。我們俗話說的「忘記」,其實就是信息提取失敗

那麼提取失敗可能有以下幾種可能性:
從編碼的角度來說
(1)壓根就沒有編碼。比如說:你看書的時候,思緒完全沒有集中。這種情況下,提取失敗很好理解。
(2)選擇性編碼。比如說:你看了100頁書,有的時候在編碼,有的時候沒有編碼,所以提取的時候,有的可以提取,有的不能提取。

從提取的角度來說
傳統認知心理學理論認為遺忘有兩大原因:(1)干擾;(2)消退
(1)干擾說:認為人們在編碼和提取中進行的活動對於提取的效果影響很大。比如說你看了100頁書以後,接著看了3部電影,然後進行記憶測試。這個時候,你看書的信息很可能會被後來看電影的信息所干擾,所以提取的時候就出現了困難。就好像我們的大腦運行內存是有限的,你打開的app多了,系統會殺掉一些後台的app。
(2)消退說:認為人們在編碼和提取之中,即使不進行活動,記憶也會自然的消退。比如說你用樹棍在沙灘上寫下了一行情書,它也會隨著風,慢慢的消逝(我文藝起來,我都害怕。。。)。

以上的說法不一,但是均認為遺忘是一個被動的過程(即人類沒有控制的能力),但是最近的記憶研究顯示,遺忘是可以被主動誘發的,術語稱之為motivated forgetting。

這種motivated forgetting的現象,可以通過對於人們在編碼過程和提取過程的行為進行引導來實現。

(1)在編碼階段進行誘導,術語叫做directed forgetting範式。

比如說:出現一個單詞Leaf,以後給予一個指導:F(忘記),即讓被試儘力忘記這個單詞。

比如說:出現一個單詞Leaf,以後給予一個指導:F(忘記),即讓被試儘力忘記這個單詞。
或者在連續出現一串單詞以後,給予指導:F(忘記)。最後的行為結果顯示:指導被試忘記的那些單詞,或者單詞串,在後期的提取效果就會比較差。

(2)在提取階段進行誘導,從而影響以後的提取,術語叫做think-no-think範式。

在被試成功學習圖片之間的配對以後,進行TNT階段,對於一些圖片,給予no-think指導(紅色叉叉),即不要去回憶對應的圖片,另外一些圖片給予think指導,即儘力回憶圖片,剩下的圖片不給予指導。最後的行為結果發現,

在被試成功學習圖片之間的配對以後,進行TNT階段,對於一些圖片,給予no-think指導(紅色叉叉),即不要去回憶對應的圖片,另外一些圖片給予think指導,即儘力回憶圖片,剩下的圖片不給予指導。最後的行為結果發現,再次提取測試時:記憶效果最差的no-think指導的圖片,其次是沒有任何指導的,最好的給予think指導的圖片。

一系列的motivated forgetting研究主要為遺忘領域提供了兩大信息:(1)遺忘的過程不是被動的,而是可以主動控制的;(2)這種控制可以在記憶過程的不同階段起作用。


不要以為認知科學家都都一天到晚瞎想,想出來的東西對於生活沒有卵用。對這種主動遺忘的現象的理解,甚至是調控,是有非常重大的意義的。
對於記憶,我們在學習時,需要的是如何鞏固和提高記憶能力,起到的是正向的作用。但是對於一些情況下,我們也需要忘記一些東西。
(1)比如說:對於汶川大地震目擊者來說,地震的記憶;對於強姦案的受害者來說,強姦的記憶等等。如果我們能夠科學的控制,增強他們對於這些信息主動遺忘的能力(即如何對負性記憶進行消退),對於他們的心理健康是有一定好處的。
(2)在精神疾病中,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主動遺忘能力受損的例子。比如創傷後應激障礙患者,對於創傷類似記憶的主動遺忘能力,相比於正常人是受損的。還比如抑鬱症患者,他們可能很難去忘記生活中那些負性事件的記憶,從而老是回想起不開心的事情。能不能想辦法提高這些患者的主動遺忘能力?(其實是可以的,通過大腦刺激的方法,可以暫時性提高)。

所以咯,下次遇到什麼壞事情,不如心中告訴自己:快把他們忘記吧!


參考文獻
Anderson, M. C., Hanslmayr, S. (2014). Neural mechanisms of motivated forgetting.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8(6), 279-292.
Catarino, A., Küpper, C. S., Werner-Seidler, A., Dalgleish, T., Anderson, M. C. (2015). Failing to Forget Inhibitory-Control Deficits Compromise Memory Suppression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sychological science, vol. 26 no. 5 604-616.


這個我要答,誰也別攔著我。
有一種分類方法,將記憶分為:1.文字、圖像記憶2.環境記憶3.情感記憶。
文字圖像記憶就是通過閱讀、觀看所的記憶,就是你所提到的100本書。其記憶是暫時存在與我們中樞神經系統的海馬回內的,就猶如寫入內存。如反覆刺激就是反覆再次閱讀或應用,其會轉為大腦皮層的突觸(有左腦或全腦的爭議),猶如寫入硬碟,以便長期存在。同一方面的內容刺激越多,突觸間聯繫越多,記憶越牢靠。如無反覆刺激,那麼內存可以清空,看了等於沒看。這就是看完書,你可以回憶出內容,過幾天就記不起來的原因了。
海馬回:


大腦皮層:


神經突觸:

神經突觸與神經元:

而環境記憶不同,這個是對於周圍環境的體驗,是作為一個整體的。如登高所看到的風景。這個也是暫時存入海馬回,也就是寫入內存。但由於環境的刺激很少是短暫的,所以其同時可以刺激右腦大腦皮層(有爭議)形成突觸,寫入硬碟。所以你可以輕易回憶其一個場景、地點。
情感記憶是最為強大的,也是一個整體,其不但可以包括內容(文字、圖案)、環境還包括了內在的感受、感覺。是一種強烈的大腦刺激。短暫的情感刺激就可以直接形成非常持久的記憶。如:你看到喜歡的文字,你可以好久好久後可以背誦。喜歡的音樂,你無法忘記那個旋律。喜愛的電影,你可以回憶其所有場景,在腦海里回放。憎恨的人、事,你可以在多年後還記得細節。其所刺激的是包括邊緣系統(主管人的情感,精神病人就是這個地方除了問題)的整個大腦。
邊緣系統:


謝邀!
這個問題想複雜了,也可以說是想簡單了。

我們先把複雜的部分簡化。
在目前的研究水平下,把記憶的物質基礎歸納為神經元之間的連通性,還是比較令人信服的。
沒有學習過的大腦好比是一片廣袤的荒地。
在這片荒地上有一條天然的小溪,即使荒地不經過開墾,你也可以順流而下,坐船到另一個地方。這條通路,好比是與生俱來的本能。
你想讓這片土地富有生氣,在這裡修建田埂,開闢道路,於是你可以穿過這片土地到達更多的地方,好比是學習到新的知識,掌握了更多的本領。
有的時候,你只是在這裡玩耍,隨心所欲的奔跑。如果你每天都踩到同一片雜草,不久之後這裡又多出了一條小路。如果你總是漫無目的,那麼你就很難發現之前留下的痕迹。
記憶的建立依賴於神經元之間的連通性,而連通性好比是道路。你可以用心的修一條路,也可以無意間踩出一條路。無論何種方式,如果你想沿著這條路前進,那麼你就需要維護這條道路,不能讓上面長滿雜草。

我們再把簡單的部分展開。
關於記憶的形成,還有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懸而未決的問題。從物質基礎上講,神經元的特性目前還要進一步研究。神經元之間的連通性如何產生,如何維持。一個腦區有多少種神經元?連接多少種神經元?思考問題的時候該神經元參與度多高?神經元內部的生物大分子發揮著哪些作用?
好比別人開墾了一片土地,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但是,他穿的鞋是阿迪還是耐克的?鞋底的硬度如何?雜草的抗踩能力如何?開墾土地的時候用沒用拖拉機?他有沒有直升飛機,可以從高空中規划出最經濟的開墾方向?
這些都還不知道,並且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經歷才能知道。

所以,現在能做的,就是埋頭幹活,多修道路。至於別人的路怎麼修的,還是交給專業的情報人員來研究吧。


在quora有人問過類似的問題:Human Memory: What happens in my brain when I can"t recall something I know? 加州大學一位助理教授的回答獲得贊最多,我來翻譯一下吧。
Pual King 計算神經科學家
回憶與從電腦硬碟中檢索信息有很大的差別,在大腦中,記憶採取的是重構而不是檢索。大腦在工作記憶中常補充進去一些與過去相關的內容。這就是為什麼意識和回憶常常會自由的聯繫起來:這種信息的聯繫過程就存在在那裡,我們只需使用它。
當嘗試去回憶某個特定的東西時,比如名字,我們會通過思考一些與之相關的一些概念,如這個人的個性,上次什麼時候看到他的或者他看起來怎麼樣。通常這種過程是作為相關事實的副作用自動帶入工作記憶的。
當我們在認為某個東西我們知道但想不出來這個詞時,通常這個詞已經在工作記憶中被重構了,但並不能有足夠的信息去激發它產生。這種你差點就回憶起來的信息信號但是卻失敗了表明這種回憶是不完全的。
一個人不能夠回憶起來這個詞時,常常其他人能幫助他補充進相關信息(別人一說,你會反應過來:對,就是這個。這種就是舌尖現象 這個是第一個答案中看來的名詞)。但有時「舌尖現象」實際上並不存在。相關的話可能浮現在腦海中,它可能看起來像「應該是某個詞」。因此,舌尖的感覺並不是萬無一失的。
翻譯的比較亂,大家看原文吧。。。
P.S.原回答
Paul King,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tist

While it is not known for sure what is happening, this is how current models of memory recall would explain it:

Memory recall in the brain is not like retrieving a file
from disk on a computer. In the brain, memories are reconstructed
rather than retrieved. The brain is constantly augmenting what is in
"working memory" with related information from the past. This is why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and memory recall often work by free
association: The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process is already there and we
just make use of it.

When attempting to recall something
specific, like a name, we "trick" the name into appearing in working
memory by thinking about concepts related to it: the person"s identity,
when we saw them last, what they look like. Normally this process
automatically brings the information into working memory as a side-effect of filling in related facts.

When
a word is missing but you "think you know it," what is probably
happening is tha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at word has been
reconstructed in working memory, but not enough to trigger the
production of the word itself. The presence of related information
signals that you"ve "almost recalled it," but the failure to produce the
word shows that the recall is incomplete.

Often when people
can"t recall a word, someone else can fill it in for them. But sometimes
the "tip of the tongue" word does not actually exist. Related words may
come to mind and it may seem like there "should be a word" for whatever
it is. Thus the tip of the tongue feeling is not infallible.


記得在《失控》裡面看到過關於人腦記記存儲的方式,大概意思是這樣的:
人腦記錄一件事不是記錄這件事本身,而是記錄了這件事的很多細節,當想起這件事的時候,其實是對這件事的再組合(貌似是「湧現」這個詞),回憶的過程和記憶產生的過程很相似。但是如果足夠的細節丟失之後,可能就找不回這個回憶了。
而且如果人腦中間回憶過這個件事,相當於把這個回憶重新創造了一遍,記憶也會因此加深。

原文是這樣的:

……我們的意識正是通過這許許多多散布在記憶中的線索創造了現在,如同它創造了過去一樣。……
我們的記憶(以及我們的蜂群思維)是一同樣模糊而偶然的方式創造出來的。要(在記憶中)找到那可跳動的流星,我的意識首先抓住了一條移動的光的線索,然後收集一連串與行星、寒冷、顛簸有關的感覺。創造出什麼樣的記憶,有賴於最近我往記憶里塞入了什麼,也包括上次重組這段記憶時所加進去的感覺或其他事情。這就是為什麼每次回憶起來都有些微不同的原因,因為每次它都是真正意義上的完全不同的經歷。感知的行為和記憶的行為是相同的。兩者都是將許多分布的碎片組合成一個自然湧現出的整體。
在一個稀疏分散式網路中,記憶是感知的一種。回憶行為和感知行為都是在一個非常巨大的模式可選集中探查所需要的一種模式。我們在回憶的時候,實際上是重現了原來的感知行為,也就是說,我們按照原來感知這種模式的過程,重新定位了該模式。蜂群思維是能同時進行感知和記憶的分散式內存。人類的思維多半也是分散式的,至少在人工思維中分散式思維肯定是佔優勢的。計算機科學家越是用蜂群思維的方式來思考分散式問題,就越發現其合理性。
——凱文凱利《失控》


lz恰好表達了關於記憶的兩種假說,痕迹說和圖示說(名字可能有誤,可求證任何一本認知心理學教科書)。
痕迹說認為,記憶就像用刀在大樹上劃痕,劃得淺、或只劃一兩次,痕迹慢慢就會癒合,也就是遺忘;反之劃得深、或每天都去加深一下,就會成為永久的痕迹留存下來,就是記住。
圖示說認為,100頁書的內容都以「目錄-子目錄-子子目錄-……」的知識樹形式裝在腦子裡了,但只有找到對的提取路徑,才能回憶起來。經歷過的所有事件,都被腦細胞儲存下來,就像一本書。到達每個內容的提取路徑,就像是目錄索引,沒找到對的目錄索引,就永遠回憶不起來。
實際這兩種假說都有道理,也可說都不全面。
幼時經歷的某件事,某天遇到一個提示信息,突然就記起來了,這就是圖示說。在回憶起那件事之前,當事人都處於「遺忘」的狀態,如果永遠沒有提示信息出現,幼時那件事將永遠不會被記起。那個提示信息,就是打通儲存目錄的關鍵點。而提示信息可以是各種感知覺,一句話(語意信息),一首歌(聽覺信息),一張照片(視覺信息),或者是一個場景(感知覺的綜合信息)。
然而,還有不少事,即使置身其中重新演繹一遍,你也永遠記不起來曾經經歷過。因為儲存的痕迹實在太淺,怎麼都喚醒不了,這類遺忘就符合痕迹說。
當然,相比當今腦科學細胞分子層級的研究,記憶假說實在太現象學了點,不用拘泥於此。
此外,關於記憶,有「複述」和「再認」兩個層級。舉個例子,夏威夷的英文單詞怎麼寫,你可能拼不出來,但看到Hawaii,就知道是夏威夷,這就是無法複述但可以再認的例子。比如考GRE,2w個單詞,不少都只需要到達再認層級,不用複述。


建議參考下 《決策與判斷 (豆瓣)》第3章 記憶和事後聰明式偏差

裡面提到觀點:
記憶並不是在我們過去經歷發生的時候被我們存進記憶庫中的拷貝.相反,記憶是在我們提取它的時候才建立起來的.在發生重建的這一瞬間,我們所用到的重建材料也就是那些填補缺失細節的邏輯推斷,與原始記憶混合在一起的關聯記憶以及其他一些相關信息.

人們構架並記住了一個總體的情景.一旦一部分信息與其他信息相結合,有時候很難分清楚那些信息時新的,那些信息時早已經存在於腦海中的.


記憶在腦海中的儲存方式是一個個的rar壓縮文件。解壓密碼可能是文件名或者其他什麼東西。


壓縮文件中的內容有聲音,有味道,有情感,有圖像和文字。我們必須拿到所有的密碼才能拿到所有的記憶。否則就是碎片式的。這個密碼,就是我們形成記憶時大腦所受到的刺激,比如雨天,紅色,某人的臉,聲音,諸如此類。刺激越深,記憶也就越清晰,解壓得到的內容也會更完整。


同理,如果刺激不深,而且並不重複使用時。這個文件就會在系統里越埋越深,直到有天被清理掉。


而恢復出來的記憶,也不是原始的記憶文件。而是系統根據數據重新建立的。所以中間還會有bug.會丟失片段或者篡改內容。我們平時的讀寫,尤其像題主所說的這種,由於刺激不深,所以很容易丟包。一般的記憶法都是教你用一個故事去記住事情。因為寫入的壓縮包分散且精小。保存的可能性就會更高。聰明人的寫入能力強,記住的就多,笨人寫入能力弱,就得多反覆幾次。


大概如此。


是因為信息沒有編碼導致的。
通過提醒和引導可以記起。
來自《心理學導論》

關於記憶這一章節其實是有很乾貨的。(大概總結,不一定精確)
1圖像和聲音可以輔助記憶。
2使用記憶法記住的東西,比如諧音、場景幻想、荒謬的聯想、賦予主觀意義,並不會導致記憶錯亂,只會增加鏈接和線索,所以記憶法是可以的,但這是取巧的,只適合應付任務。
3人的短期記憶量大都是7個單位,就像記電話號碼 145 673 9921 這樣記是分成了三個單位,會比單個來記好記許多。
4目前認為長時記憶的貯存量是無限的,網狀結構的,被檢索的的內容在貯存空間里與其它內容的鏈接越多約容易被檢索。簡而言之資料庫約豐富,越好記東西,有點馬太效應。
5用不同的方式複習同一個資料會對記住它很有幫助。
6學習不能改變短時記憶的 7個單位原則。
7長期記憶不會消失,只存在檢索難度上的差別,理論上可以通過提醒和引導得到所有長期記憶內容。


大腦會為你過濾 記住你想記住的東西

專業知識不算...


從生活體驗看,應該是檢索不到,很多時候忘記了,被扇一耳光就想起來了


人腦記憶不同於電腦信息儲存。

在2007年,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一些因為大腦海馬體受損而患上失憶症的病人,在進行想像時也會出現困難。人們在設想未來的時候,腦部被激活的區域與回憶過去時是一樣的。這讓科學家們提出了對記憶的一種新的理解,它被稱為「場景構建」(scene construction)。

這是一種在過去幾年裡引起科學家們很大興趣的新理論。人們常常會認為記憶就像是錄影帶,每次回憶時只是找出相應時間內的某個段落。但場景構建的理論卻提供了非常不同的機制。人腦在編碼記憶的時候並不是像攝像機那樣工作的,它只是會記錄下一些碎片。而海馬體中的神經網路給這些記憶碎片提供了一個空間,讓它們能夠在這裡重新組合。不管是回憶還是想像,都是在這個空間里構建起來。

對於碎片的不連貫之處,回憶者會按照自己的邏輯和當下的信念來填補。所以回憶並不是從資料架上尋找光碟的過程,而是每回憶一次都要重新構建一次場景,並且結合了回憶發生時回憶者的想法。所以記憶總是會發生變化,甚至有時會出現對沒有發生過的事件的記憶。

場景構建理論還讓人們意識到,記憶可能並不是一件跟時間有很大關聯的事情。比如提示「1980年7月9日」,你很可能並不會回憶起那一天你在幹什麼。把時間屬性從記憶中抽離出來,就讓它更加接近於想像,記憶是可以從過去一直延伸到未來的。這就是為什麼《科學》雜誌在把場景構建理論評為2007年十大科學進展之一的時候,為介紹文字起了一個「回到未來」的標題。

南方周末 - 人類為什麼容易產生虛假記憶?


這個問題要答得容易理解一點都不容易,我盡量保持通俗易懂……

先從舉例開始——
1:如果讓你念出1、4、0、2、8這5個數字,再重複一遍,然後閉上眼睛,你肯定能毫不費力就能說出這些數字——因為剛剛的信息還非常清晰的存儲在記憶里。

2:現在想想1天前的晚餐你吃了些什麼?
回答這個問題,你需要花時間回憶一下,提取過去的信息與提取剛剛儲存的信息,要付出更多努力——因為在記憶里,過去的信息較模糊、零散,提取比較費腦力。

心理學上把記憶分為兩大類:短時記憶、長時記憶。


短時記憶:存儲『當前信息』,提取時不費力。
特點:

  1. 容量非常有限,一般5~7個信息。
  2. 脆弱,受到干擾記憶的信息就會消失,試試你是否還記得剛剛那5個數字?

一般大於10位數就不容易進入短時記憶,比如11位的手機號,就要用筆寫下來或把號碼分割成幾個小號段進行存儲。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被大人臨時交代去買某些東西,為了記住這些東西,你有沒有嘴裡一直重複著這些東西的名字,直到到達小賣部。——通過不斷的複述及不被干擾來加強記憶。(我想也有很多人,仍然忘記要買什麼了,哈哈)

長時記憶:存儲『過去的信息』,存和取都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就如前面的答案很多都提到了通過「刺激」可以喚起某些沉睡的記憶,其實知識已經存在記憶里,但因時間久遠,提取需要花時間和精力而已)
特點:容量大(大概10億比特,不精準),長時記憶的問題不存在容量,而在於學習和組織。


有這麼一句話:人的記憶其實是存在於頭腦中的知識。

  1. 記憶任意性知識——難度大,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效果不好。但有些知識適合於死記硬背,如26個英文字母、乘法口訣表等,因為知識本身沒什麼意義,所以利用音調、韻律來減輕記憶負擔。
  2. 記憶有關聯的知識——本身有意義,符合已有的知識體系,對其進行解釋、整合來幫助記憶。
  3. 通過理解進行記憶——保存時間長,效果最好。想想學習化學,通過實驗來記公式是否比死記硬背容易得多,還不容易忘。

拉回這個問題:一本100頁的書要背出來,對於一個正常人是需要較長(因人而異)的時間,對書的內容進行理解、學習、反覆背誦才有可能做到的事,更何況題主很任性的給了個(1天)的時間限制,「記不起來了」就正常了。


建議看下《google時代的工作方法》這本書,作者道格拉斯·梅里爾,是一個誦讀症患者,學習整理信息非常困難,但是卻通過後天的方法培養變成了google的首席信息官。
我認為每個人的記憶能力除了遺傳差異其實差不了多少,就像一塊內存我是1G內存,你是800M,但是日常工作生活需要的信息其實就500M,但是記憶好比檢索,也就是你同樣存取500M數據,你用什麼樣的格式保存,這個數據結構很重要
顯然把什麼東西都往腦袋裡面扔是一個很挫的作法,因為鏈表的遍歷一定是O(N)的,但是我們不可能有這麼強的能力來散列數據,我說什麼你立馬就知道,就像你腦袋中的東西是hashmap的,那恭喜你成為記憶的王者O(1)
通常較為合理的是我們腦袋中的數據都是樹(logN),只不過有的人是B+樹,有的人是二叉樹,有的人善於吧自己的信息整理,成為排序的堆,有的人對記不住的東西善於總結整理重新排列,變成一顆紅黑樹
但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少年對腦袋的數據做索引吧,把他記在電腦中沒事就index一下自己的大腦這個database
當然成功人士他的記憶不是單點,他是分散式的,他只需要記住誰能處理某個問題,而不用記住怎麼處理,一個master永遠把任務分配給他的slaver


從神經網路的角度,我認為,人類的大腦或許事實上沒有記住任何具體的東西,而只是調節大腦里的神經元(或者更具體地,是突觸),使之能夠擬合某種東西。(這種擬合僅僅在個別情況下是精確相等的)

神經網路相當於用帶著大量參數的函數去擬合某個函數。
粗略地看,參數的數量越多,精確擬合的範圍就越廣,對於不能精確擬合的函數,可期望的誤差就越小。

用數學上的例子來演示。
在原點附近,可以用x來近似sin x
也可以用x-x^3/6來更好地近似sin x

當然,大多數時候,擬合總有誤差,但是通常人們可以容忍一些誤差。

比如你看書,多數時候,文字具體是宋體和楷體、仿宋體不需要記憶。
背誦一些文章,你一般不需要去背標點符號。

你並沒有精確地記住任何東西,但在某個誤差限度內,能最好地近似它。


實在忍受不了對這類問題的回答了,一大堆文字後給不出結論
怎麼搜到


我偏向於「有儲存但檢索不到」,據說人的大腦能夠記憶所經歷的所有事情。
好多時候你覺得「記不起來了」,並不是那個事物從你的腦中抹去了,而是沒有對應的東西將其從大腦中引導出來。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樣的經歷:在看到,聽到,或做某件事時,突然回憶起從前從來沒想到過的事情。
打個比方,如果把腦袋比作相機,人的感官是鏡頭,那麼大腦就是名為「記憶」的底片,所有經驗都在這底片上留下潛影,而那個引導的媒介就是顯影配方,「記不起來了」,只是沒有找到對應的事物,記憶雖在腦中,但無法顯影罷了。


知乎app改不了答案真讓人撓牆啊~
有一本書,叫做《魔鬼記憶》,我並不知道這本書的原作者,因為我手裡這本只有「王艷 譯著」這幾個字。題主如果對記憶感興趣,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書。
如前面列位大牛所述,大家都知道短期記憶長期記憶的事兒了,可是我沒有看到後續。而且,據《魔鬼記憶》所言,只有第一名答案的大牛與書中說的一樣,記憶分為三段式:立即記憶、短期記憶長期記憶

然後呢?
記憶也是分步驟的。
登陸,保存,提取。和計算機一樣,如題主所述,想不起來了,是因為沒保存住?還是因為提取不出來?
書中是這樣說的。你會不會有問你的時候你支支吾吾說不出,但是在重複出現的時候你會一下指著喊:「沒錯!就是它!」事實上你保存了,所以這裡的問題是提取的問題。

提取記憶分為兩種:回憶和再認。
比如題主所說這種,你讓他背一段,他是背不出來的,因為這屬於回憶。但是你讓他隔段時間再去看這本書,他會恍然大悟:「我原來看過的!」這就是再認了。
就好像你在計算機里直接點擊「計算機——D盤——program files——system——你要找的文件」算是回憶,你完全忘記這個文件存放在哪裡了甚至忘記存儲過這個文件。但是某天你看到別人電腦上有,你會驀然回首:「對呀!我電腦里也存過啊!妹的就是找不到了。」這就屬於再認。

「大多數記憶都屬於再認,我們能夠再認的東西要比我們能夠回憶的東西多得多。在再認的情況下,你並不需要嘗試,甚至也不需要能夠召喚那些記憶,只是當你再一次和你曾經記憶的訊息相遇時——數年前到過的地方,上個星期看的一本書……,你知道自己正再一次地體驗它,也就是你認出了它。」


我認為生物的記憶是聯想激發,人製作的電腦是數據儲存,
特別的記憶,因人而異


推薦閱讀:

TAG:自然科學 | 記憶 | 大腦 | 神經學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