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比小說更好看的商業故事?

公開報道,出版和親身經歷均可,請給出具體的出處。


1984年,李經緯在三水創辦了健力寶。他把用於購買設備的二十多萬貸款拿來贊助了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中國代表團。那是新中國首次參加的奧運會,許海峰、李寧一戰封神,特別是當中國女排擊敗東道主美國隊,實現「三連冠」時,健力寶一夜成名,被稱為「東方魔水」。

健力寶由此拉開了體育營銷的大幕:廣州全運會,北京亞運會,從圍棋、跳水一直蔓延到健美、橋牌等各個運動場。其銷量也隨著知名度節節攀升,在1991-1996年,健力寶囊括了中國飲料行業產品、銷量、利稅、利潤四項指標的所有第一。1996年,健力寶的年銷售額接近60億元大關,這一數字是當時排名行業第二的娃哈哈的兩倍多,在國內的行業發展史上,至今沒有任何一家品牌達到其曾經的統治地位。

1990年,李經緯想出了一個「拉環有獎」的促銷創意,除此之外,他成立了中國公司的首個公關部門:他讓巴西球星穿健力寶球衣,讓聶衛平,李寧加入公司做顧問.....

1994年,李經緯花500萬美元買下了帝國大廈的一整層,意欲進軍美國市場。為了實現走向世界的目標,1996年,他主導投資10億元在廣州新建了高38層的健力寶大廈,打算將總部從三水搬到廣州以改變健力寶偏居一隅的小格局。正是這座大廈,成了健力寶命運的轉折點。

三水政府在得知健力寶打算去廣州建大廈時,曾經希望李經緯能在三水找個地方建。當時的健力寶公司對面,有一棟名叫銀苑大廈的爛尾樓。這座位於城區繁華地段的建築一直空置,且因為各種原因一直在拍賣中流拍,在三水一度淪為人們的笑談。政府希望他們能接下這個爛尾樓,聲稱可以給健力寶一些優惠政策。但意欲走向世界的李經緯拒絕了這個提議,雙方矛盾更加激化。


在此之前,李經緯和當地政府的關係已經相當微妙。他雖然是健力寶的創始人,但這家企業的身份是國有控股,大股東是三水政府。李經緯只是企業經營者,他在編製上是副處級,卻經常享受「越級」待遇。縣裡開會時,李經緯就坐在縣委書記和縣長旁邊;省里領導、甚至國外領導來考察時,都是李經緯接見而不是其他的政府幹部。「世人只識健力寶,不識三水政府」,這不是企業擁有者所能容忍的。


健力寶先後在福建漳州,廣西北海等地設立分廠,尤其是總部要搬離到廣州健力寶大廈的消息傳出來之後,三水市政府普遍認為這是李經緯慢慢往外轉移健力寶的資產;


健力寶相繼在金融、地產、科研領域進行了多起收購,還在國外投入數千萬美元開發當地的市場,這些行為都被認為是「亂灑錢」,不把錢留在三水……


這時李經緯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釘。

李經緯也不滿於政府的某些行為。為了完成就業率,三水政府明確規定健力寶員工必須有45%的比例是本地人,其中各種裙帶關係不言而喻。李經緯投資興建廣州健力寶大廈,並沒有獲得三水市政府的批准。這筆高昂投資終於將雙方多年來的矛盾放到了檯面上。李經緯的想法是利用更大的平台將健力寶推向世界,但是在三水政府看來,將總部搬到廣州,無疑是將三水最大的一顆搖錢樹挖走了。


這樣的矛盾,在李經緯即將年滿六十,作為體制內幹部即將退休而正式爆發。政府加大了對健力寶資金的掌控力度,其每一款新產品開發、每一筆招商預算,都要政府親自審批。同時李經緯和政府工作人員之間的互相不待見大大幹擾了健力寶的日常運轉。


李經緯團隊意欲擺脫政府的控制,1997年開始籌划了健力寶登陸香港聯合交易所的方案,但三水政府以李經緯團隊「沒有香港暫居證,因而不得購買H股原始股票」為理由,予以否決。


1999年,他提出公司內部實行股份合作制方案,由管理層自籌資金4.5億元買下三水政府所持有的股份。這個提議也被政府拒絕,理由先是「有用健力寶資金來買健力寶之嫌」,後來又變成「擔心經營層的錢來歷不明」。


關係破裂後,三水市政府先後打算把健力寶賣給新加坡第一食品公司、娃哈哈的宗慶後,但都被李經緯以各種方式擊退。到了2001年7月,三水市政府為健力寶召開轉制工作聯席會議,各級主要領導全數到齊表態,結果90%的人主張賣掉健力寶,並且不能賣給李經緯團隊。


2002年1月,在三水區政府的強勢干預下,健力寶沒有賣給出價4.5億元的李經緯團隊,而是賣給了出價3.38億元的有「特異功能」的張海(此人超級大忽悠,有意可百度)。在2002年1月15日的那場簽約儀式上,李經緯「含淚仰天,不發一語」,這張照片被迅速成了國內所有財經媒體的頭條。

這之後,這個喜歡交友的老人,再沒有見過媒體,也沒在任何場合提及過健力寶。簽約儀式後的第9天,李經緯突發腦溢血,此後的人生再也沒能擺脫病床和輪椅。

這之後,這個喜歡交友的老人,再沒有見過媒體,也沒在任何場合提及過健力寶。簽約儀式後的第9天,李經緯突發腦溢血,此後的人生再也沒能擺脫病床和輪椅。


後來張海出了一系列昏招,把健力寶搞砸了。2年內,健力寶的營收持續下滑,投資團隊的矛盾開始凸顯。2004年,張海被卸去了董事長的職務,這之後,他因為「涉嫌挪用資金2.38億」被判處15年有期徒刑。


接連換帥,健力寶陷入持續混亂。2004年,健力寶作價1億美元賣給了台灣統一集團,但健力寶依舊沒能止住頹勢,這個曾經所向披靡的品牌,甚至一度銷聲匿跡,直至近幾年才重新走入公眾視線。


不過這一切,已經和李經緯沒有關係了。身邊的人說,病床上的李經緯沒有再提過健力寶,他更關心的是李寧,逢人就問李寧公司的狀況,或許在李寧身上,李經緯看到了自己未竟的夢想。

而李經緯和李寧的交集要回溯到1988年,李寧在漢城奧運會接連失誤,回國後遭遇鋪天蓋地的嘲諷和謾罵。李經緯讓李寧以其特別助理的身份加入了健力寶,後來健力寶出資1600萬幫助李寧建立了自己名字命名的體育品牌,由李寧出任總經理。經過一段時間的高速增長後,李經緯同意了李寧將公司脫離健力寶的提議,或許那個時候,他已經意識到政企股權糾葛對於健力寶未來發展的影響。


後來,李寧分3次用現金償還了健力寶公司的投資。李經緯的決斷讓李寧避免了健力寶的舊路,脫離健力寶後,李寧在2004年登陸了李經緯曾渴望至極的香港聯合交易所,完成了體育明星到億萬富豪的轉變。


而同一時間,躺在病床上的李經緯,卻正面臨犯罪的指控。

李經緯:我死了比活著舒服 來源:鳳凰網

2000年左右,為了籌備上市,飲料廠改制。因為賬上還有一筆4000萬元的職工福利基金,為了趕在轉制之前處理好,李經緯和楊士明、黎慶元等另四位集團公司高管當年6月召開了一次領導班子會議,共同商定為包括與會的5位老總在內的全體職工買保險來花掉——當時,買保險是三水公司中頗為流行的一種福利。


但會後,為全體職工買保險的方案雖然做了出來,卻一直沒有通過,也沒有實行,為5位老總買保險的計劃卻迅速開始。當月底,飲料廠工會賬上支出一千多萬,為他們購買養老和重大疾病險,其中李經緯投保331.88萬元,其他人則均在200萬左右。按照保險行業潛規則所分得的每人10萬元左右回扣,則直接交給了他們每個人。


職工福利基金賬上剩下的三千多萬,則在2001年直接分發給全體職工。

法院認為,李經緯作為受國家機關委託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這一行為是利用職務之便涉嫌侵吞國有財產。因此,李經緯到底有沒有權利動用這筆款項,成了一段時間內爭論的焦點。

按照此前健力寶的管理協議,李經緯和管理層有權在不請示的情況下,動用6000萬以下的款項,這一協議讓案情撲朔迷離。


2002年,李經緯因涉嫌貪污而被罷免全國人大代表職務,被監視居住;直到2011年,檢察院才正式對其提起訴訟。

2011年,李經緯在病房內的「臨時法院」經歷了一次特別的庭審。之後佛山中院作出一審判決,李經緯以貪污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15萬元。


三水,這個廣州西南的貧困縣城,建國後一直飽受血吸蟲病的困擾,直到1983年才最終根除,是健力寶刷新了三水的形象。李經緯在位18年期間,健力寶向政府繳納了30億的稅收,他離開後,卻因為300萬保險款項被判了15年。


李經緯認為自己或許有錯,但絕對沒有罪。他曾對陪在病床邊的人說:這一輩子,我因為工作繁忙有愧於家庭,但是無愧於黨和國家。健力寶期間,他幾乎沒有給家人謀來任何好處。為了避嫌,李經緯的親人都沒有進入健力寶,只有乾女婿在公司待過很短的一段時間,而且是普通工人。


突發腦溢血後,李經緯又查出罹患肝癌,一直保外就醫。除家人之外,李寧是最常陪伴李經緯的人。自住院後,李寧就負責起了李經緯所有的醫藥費和住院費,十幾年下來,這是一筆天文數字,但李寧從沒有提過一個字。


卧病期間,李經緯依舊煙不離手,每天要抽四到五包煙,家裡人多次勸說無果後,李寧說:他想抽就抽吧,別攔著了。


不過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里,李經緯抽不動了,他經常是把點燃的香煙放在桌上,看著它慢慢燃盡。或許他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維持過去的形象。最後的時光里,他從不向外人抱怨病痛的折磨或是案情的不公,別人問起,他也總是岔開話題。


生命的最後三天里,李經緯因腎衰竭,每十幾分鐘就有尿感,護工讓他在床上解決,然後幫他收拾。但李經緯仍堅持起來去廁所,這時他已經非常虛弱,每次要三個護工才能把他扶進廁所,每一次都汗流浹背。護工後來對其家人說:老爺子把尊嚴看得比生命還重。


2013年4月22日,李經緯辭別人世。他生前希望落葉歸根,除此之外,沒有留下遺言。


得到李經緯病逝的消息時,李寧正在韓國,他立即直奔三水,到達當晚就徹夜守靈,里外應對均以「長子之禮」自持。告別儀式前,李寧將籌辦團隊聚在一起:今天不要講過激的話,我們是來送老闆的,將他平平安安送走就好。

2013年4月26日,廣東佛山市三水區殯儀館。200多位生前好友和各界人士參與了遺體送別或是送來花圈,因為尚在服刑,這些名字不能帶單位和頭銜。曾經的體操王子李寧,頭髮花白,一身黑衣,依三水風俗手持黑傘,腕戴毛巾,緊立在家屬們身後。他雙手合十,淚水潸然,一遍又一遍90度鞠躬。曾有消息說他將發表悼詞,但最終卻未置一詞,只有李經緯的長子代表親屬致答謝詞,「人生無常,先父一生的功與過自有公論。」


送完亡靈後的流水席晚宴上,李寧挨桌敬酒表示感謝:

這是老闆請你們吃的最後一頓飯,以後就靠你們自己找吃了


一瓶魔水,廿載豪情,從來中原無敵手
半腹委曲,十年沉默,不向人間嘆是非

資料來源:鳳凰財經,搜狐財經,百度百科,大敗局

微信公眾號ID:未央的自留地

講好故事 發現更大的世界


FedEx,聯邦快遞。

這是一個富二代創業的故事,創始人Frederic smith大學畢業後以幾百萬資金啟動(我創業時一無所有,除了父親給我的300萬,說的就是他),依靠忽悠成功融資幾萬千。然而這點錢在燒錢如燒柴的航空業只是九牛一毛,公司創業初期連續虧損。最終,到了審判日,公司賬面只剩下5000美元,已經不夠支付這周的油錢了。

Fred想盡辦法四處借錢,然而得到的只有冷冰冰的拒絕。在徹底絕望的時候,他做了一個文藝作品中的LOSER經常會做的決定——拿著公司所有的錢去拉斯維加斯玩21點。

一般來說,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國人熟悉的移民小說《北京人在紐約》,也是以王啟明去賭城輸掉錢公司破產為結局。現實中也從來沒聽說過類似處境的人靠賭場翻身的。

但是Fred最終拿著32000美元凱旋而歸,幫公司熬過了最艱難的一周。然後經過鍥而不捨的借款和軟硬兼施,公司又堅持了一年。

到這裡是靠上帝欽點。下一步就是歷史的進程了。

第二年,卡特政府開放了航空市場,航空運輸需求暴漲,恰逢UPS遭遇罷工,REA瀕臨破產,FedEx終於開始盈利,最終成為美國物流巨頭。


保時捷一個造車的企業,幾年前將做空它的一幫歐美對沖基金洗劫一空。

原作者姓名:王邇淞

原出處:《奢侈態度》2013年修訂版

大眾汽車逼空事件

2008年11月20號早上8點,我邊吃早餐邊看CNN轉播美國汽車業三巨頭要求政府紓困的聽證會。為了能在美國政府7000億美元的救市計劃中分到最後一杯羹,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的三位CEO專程趕到國會哭窮,因為這三大汽車公司當時正瀕臨倒閉的邊緣。

其實這筆本來就少得可憐的紓困金早已所剩無幾,其中有一半要留給下任的奧巴馬政府,而本屆政府可用的一半中,已經大部分被用來紓困銀行業,剩下的最後一點兒大家都想要。可誰也沒想到,三大汽車公司居然在這個時候跳出來伸手討錢。這點兒錢救助他們三家中的任何一家都還遠遠不夠,真要全給了他們,其他行業還想雨露均沾嗎?由此你可以想像,美國社會對此事的觀感有多差。

所以,當有議員冒壞水兒,問這三位CEO有誰不是坐私人飛機來華盛頓時,估計所有的觀眾都跟我一樣覺得特解氣,因為這三位仁兄竟無一人舉手,他們當即在國會殿堂上被譏諷為「世界上最富裕的乞丐」。看著這三位曾經那麼不可一世的CEO,如今卻要為「手背朝下」而飽受羞辱,不知怎的,那一刻讓我想起了他們的歐洲同行保時捷。

專做跑車的保時捷,若論企業規模,只配做美國三大品牌的小老弟。可論起撈錢本領和口袋深度,那它絕對是大哥大。單在2007年,保時捷的純利就高達64億歐元,照此時通用與福特的市值,這筆錢足以把兩家公司一起買下來。

實際上,攥著大把現金的保時捷還真是想收購,只不過它的目標可不是美國同行,而是德國大眾。

要說保時捷打算收購大眾,那也是由來已久,地球兒人都知道,這本無陰謀可言,可最後它又是如何演變成一場舉世關注的大陰謀呢?本文就來說說這件事兒。

由於保時捷是上市公司,收購舉動必須公告,所以當它在2005年9月26日正式對外公布要收購大眾時,保時捷未來將會大舉買入大眾股票,自然也就盡人皆知了。然而,這種盡人皆知並未造成市場上跟風買股、搭車賺錢,反倒招致大規模的反向做空,從而造成了一場針對大眾股價的多空對做。保時捷當然是站在多方,而空方則是以歐洲各大對沖基金為主的禿鷹集群。

在這場多空博弈中,保時捷巧妙地利用市場交易規則,狠狠地玩了空頭一把,幾乎將各大對沖基金一網打盡。以空頭的立場來看,保時捷的整個手法的確很陰謀。不過,這是後話,我們先從空頭說起。

如同保時捷要收購大眾早就不是秘密一樣,歐洲各大對沖基金為此而做空大眾,那也是公開進行、毫不遮掩的,因為幾乎沒人認為收購大眾這事兒能夠干成。舉凡收購之事,不成功便成仁,要麼不做,要做就得畢其功於一役。否則一旦破局,被收購的公司股價必定爆跌,只要事先做空便可大發利市。所以,凡是存在著不利傳言的收購,通常都會引發一波做空。可是,具體到保時捷收購大眾這件事,究竟為什麼大家如此有志一同,非要認定它就搞不成呢?這還得從德國的一部特殊的法律《大眾法》(Volkswagen
Law)說起。

雖然德國大眾跟保時捷一樣,都是家族企業同時也是上市公司,但大眾還有一個特殊之處:由於戰爭時期大眾曾被政府徵用,因而產生了官方股份。戰後,為了防止本國汽車業被外國公司併購,德國政府於1960年專門為大眾公司量身定製了一部《大眾法》。這部法律與德國的《公司法》有所不同,德國《公司法》規定,只要對一家公司持股達到75%,就算取得了該公司的控制權。但《大眾法》卻規定,持有大眾公司股份在20%以下時,按實際持股比例計算投票權,當持股比例超過20%時,無論超過多少,其投票權最高也只限於20%。換句話說,要想取得該公司的控制權,就必須持股80%以上。為什麼要這麼規定呢?因為大眾的官股比例剛好是20.1%,也就是說,只要官股不釋出,就是所有的民股全歸你一家,你也控制不了大眾(這法律夠流氓吧?)。

於是,《大眾法》便成為保時捷收購大眾的最大障礙,因為毫無官方會釋出股份的跡象。那20.1%的官股現在由大眾公司所在地——下薩克森州政府持有,實際上是歸該州全體納稅人所有。從法律上講,州政府只是代持股份,它無權決定能否釋出,這種事必須提交州議會表決,弄不好還得啟動公民投票程序。因而,市場上每個人都很清楚,誰也打不了官股的主意。這就是為什麼自保時捷公開其收購意圖之後,三年多來一直不被看好而屢遭做空,因為在空頭們的眼中,這不利因素豈止是「傳言」?那根本就是「鐵定」啊!

可令人奇怪的是,保時捷卻在市場上照樣買入大眾股票,好像對那個官股障礙視而不見。這自然引來了更多的對沖基金參與「空眾」,不光歐洲,就連美國都有基金跑來共襄盛舉。據說,這是自1997年索羅斯組團兒攻擊亞洲貨幣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國際禿鷹集結(禿鷹者,專事放空者也。)。

其實,保時捷對於《大眾法》設置的這個障礙不可能視而不見,只不過它採取了更為徹底的辦法,那就是直接向歐洲法庭起訴,指控《大眾法》違反了歐盟《反壟斷法》。這招兒可說是釜底抽薪之計,因為所謂的《反壟斷法》(也有國家叫《反托拉斯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公平交易法》),號稱是「經濟領域的憲法」,它高於其它與經濟相關的法律。如果《大眾法》真的違反了歐盟《反壟斷法》,就會被判無效。

經過了兩年多的漫長訴訟,歐洲法庭最終支持了保時捷,於2007年正式判決《大眾法》無效。從此以後,《大眾法》將不復存在,大眾公司也將適用德國的《公司法》。這樣的話,只要持股比例達到75%,就能控股大眾公司,官股便不再是障礙。

這時大家才明白,保時捷一路走來堅定做多,視官股如無物,原來是打一開始就鐵了心要給官股來個釜底抽薪,而且還真給它「抽」成了,這超出了市場所有人的預期。誰都知道,《反壟斷法》官司超不好打,訴訟難度高,又曠日費時,因為它動輒涉及一個法條甚至整部法律的存廢,茲事體大,非同小可。所以此前沒人認為歐盟法院會為一家企業杠上德國政府和立法機構,市場幾乎一邊倒地看衰保時捷這場官司,否則,也就不會引來那麼多空頭了。

很顯然,保時捷對法律的理解和對規則的運用,比市場的一般認知要高出一籌。照理說,這應該引起空方的警惕了,可接下來市場空頭們的行為卻令人感到奇怪,他們不僅沒有就此收手,反而繼續加碼做空大眾。

空頭們之所以會這麼做,則是因為德國的另一部法律——《證交法》。該法規定,通過買入股票對一家上市公司持股超過30%之後,如再增持便屬要約收購,必須公告。保時捷雖然通過打官司廢了《大眾法》,但卻躲不過《證交法》,它恰恰符合了要約收購的條件。就在打贏官司的時候,保時捷對大眾的持股剛好是31%,這意味著今後它每走一步都得攤在陽光下,處在空方的注視下。而對於空方來說,保時捷此時距離控股大眾所要求的75%還路途遙遠,空方尚有足夠的時間,完全可以靜觀其變、相機離場。他們心裡非常有底:
反正你在明處我在暗處,誰怕誰呀?

原來空方之所以有恃無恐,是因為他們認為有雙保險,就算保時捷贏了反壟斷官司,也只是第一步,要達到最終目標還得靠買股票。要知道,通過在公開市場上買股票來收購一家上市公司,那可是件特別複雜的事,過程中充滿了變數,隨時都可能功虧一簣。只要保時捷稍有閃失,就可能導致收購失敗,屆時空方大賺其錢的機會不就來了嗎?當然,如果市場對於保時捷會成功收購的看法佔了上風,大眾股價就會快速上漲,空方也有被軋空的風險。但空方此時顯然非常自信,他們覺得,比起自己被軋到,保時捷收購不成的風險可要大得多。

果不其然,當保時捷持有大眾的倉位增加到42.6%之後,這個數字就再也不往上漲了。市場上便紛紛傳言保時捷的收購行動碰到了障礙,於是,放空大眾的融券餘額便開始大幅飆升,達到最高峰時,放空大眾的空單總量竟然是流通盤的13%,這在德國DAX30指標股中,可是從來沒有過的(大眾股價記入DAX30指數)。由此可見,做空大眾的各大對沖基金已經開始瘋狂起來,渾然不知滅頂之災正向他們走來。

他們忽略了法蘭克福市場還有一項特殊的交易規則,可以讓人規避上述要約收購的法條。這項規則只存在於期權這種衍生品交易之中,而《證交法》的要約收購法條針對的是現股買賣,衍生品交易不受其約束。所以,交易所的這項期權交易規則與《證交法》並不衝突。

德國的法蘭克福股票交易所也像大部分發達國家的股市一樣,都有期權交易(即option

right,也有譯為「選擇權」的),它分為買權和賣權。就買權而言,買入買權的一方向賣出買權的一方支付權利金,他就有權在到期日按雙方約定的價格買入股票,而賣出買權的一方則收到權利金,他就有義務在到期日按雙方約定的價格賣出股票。如果屆時市場股價低於雙方約定的價格,買方可以選擇不行權,賣方就沒收權利金。反之,如果屆時市場股價高於雙方約定的價格,買方一定會選擇行權(因為有錢賺嘛),賣方就必須履約。由於權利金只相當於股票全部價款很小的一部分,所以期權交易實質上是一種槓桿交易,也就是一種融資行為。

現在,重點來了。

法蘭克福市場在期權交易上有一項極特殊的規定,即如果買入買權的一方是按全額價款支付權利金,也就是說不使用融資槓桿,便可自行決定何時公布期權倉位,而不管其已經持有了該公司多少股份。保時捷正是利用了這項規則,將空方軋到了萬劫不復的境地。

保時捷在持有大眾的股份比例達到42.6%之後,便不再買入現股,改為持有大眾期權的買權,而且是支付全額現金,不使用融資槓桿。根據上述交易規則,保時捷可以不公布這部分倉位,當然它也的確沒公布。於是,空方便一直以為保時捷的大眾倉位仍然只有42.6%,這距離控股所要求的75%還遠著呢。

殊不知,保時捷早已悄悄鎖定了31.5%的大眾流通股買權,加上已持有42.6%的現股,保時捷持有大眾的總倉位已達到了總股本的74.1%,再算上那不能流通的20.1%的官股,理論上,未來可交易的大眾股票已經只剩總股本的5.8%了。這種狀況只有保時捷自己知道,外界,尤其是那些放空大眾的人,是不知道的。如前所述,此時大眾的空單總量已經高達流通盤的13%,這相當於總股本的10.4%,也就是說,未來可交易的股票數量已經少於空單總量,即便這些股票全部讓空頭們買走,他們也軋不平賬戶,因為還有4.6%的股票不知該上哪淘換去呢。至此,軋空局面已完全成形,而空頭們還蒙在鼓裡。

——這是一種極端狀態的軋空。由於法蘭克福市場不可以無券放空,一旦股價高於空方成本,而空方手中又無券追加,就只能回補空單、認賠離場。這時,如果可交易的股票少於空單總量,理論上股價便可以飆到無限高。因為空頭下單之後,不像多頭可以選擇行權或不行權,空頭只有履約交割的義務,一旦被軋,即使股價再高也要虧錢買股、全數繳回。所以,在類似法蘭克福這樣不能無券放空的市場,期權空頭的風險可以是無限大的。

此時,那些放空大眾的對沖基金就被置於這巨大的風險之中而不自知。保時捷巧妙地利用了期權交易的特殊規則,成功地把自己從明處轉到了暗處,在只有它自己才知道市面上未來可交易的大眾股票還剩多少的情況下,它只需根據每天都會公布的空單餘額數據,就能知道軋空在哪一天形成。這時主動權已經完全掌握在保時捷手中,它可以任意選擇出手的時機。

大眾的空單餘額達到了最高峰——流通盤的13%那一天,是2008年10月23日。保時捷把出手的時機選在了三天後的10月26號,這天是星期天,股市不交易,誰也無法搶先採取行動。當保時捷的發言人對外公布持有大眾的總倉位(包括買權倉位)時,估計所有參與「空眾」的基金經理們都覺得這是他們一生中最難過的一個周末,想必每個人都會徹夜難眠,因為他們完全可以想像得到第二天開盤後會是怎樣一種景象。

第二天一開盤,法蘭克福市場便爆發史上最大的一波軋空行情。凡是放空大眾的機構,誰也不想被甩在那即將無券可補的4.6%里。空頭們為了搶先平倉,只好瘋搶股票,即使是比當初放空時高几倍的股價,也在所不惜、忍痛回補。這就是股市上的「奪門而出、互相踩踏」,只不過這種「踩踏」不是把股價往下砸,而是向上頂。拜其所賜,大眾股價兩天內就飆漲了500%,從200歐元飆到1005歐元!以致其總市值超越了埃克森美孚,成為了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儘管這隻有短短的兩天,但也算是創造了歷史。可同樣在這短短的兩天,「空眾」的避險基金們卻至少虧損了幾十億,真是冰火兩重天啊。

這種極端的軋空還差點導致整個市場停擺,因為大盤指數受大眾股價影響而極度扭曲(試想如果中石油兩天內飆漲5倍,上證指數會成啥樣)。最後還是法蘭克福交易所出面,把保時捷和無法平倉的機構叫到一起協商,由保時捷主動釋出5%的股票讓空頭平倉,大眾股票的交易才得以恢復正常。不過,股價還是得按那個時點的行情價算,也就是說:「給機會讓你們平倉就不錯了,出點兒血吧,各位!」據說,好多年過六旬的老基金經理,是流著眼淚敲單回補認賠離場的,這是他們一生遭遇的最大敗績,估計從此再無翻身之可能。

此事與麥道夫欺詐案,是這波金融危機中唯二的造成了基金經理自殺的事件,所以也引起了德國監管當局的調查,但調查的結果卻是保時捷毫無違規之處。不僅如此,它還直接進賬百億,並一舉完成對大眾的收購,自身的股價也飆漲了近40%,真是一舉多得,有夠高桿。

可畢竟損失者眾,且金融界一向都有「贏了裝牛×,輸了找理由」的毛病,於是「陰謀」之說便甚囂塵上,更有人指責保時捷不務正業,純粹在靠玩兒金融賺錢。對此,保時捷的發言人(就是前面那位啟動軋空按鈕的仁兄)淡定地回嗆到:「我還沒聽說有哪家對沖基金也生產跑車。」這話真是太損了!簡直就是罵人不帶髒字兒啊!言下之意就是:你們是真正的對沖基金,在金融上卻玩兒不過我們一個做跑車的,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可是,損歸損,這話倒也頗值得玩味,為什麼如此眾多的金融老手,一起輸給了行外之人?看起來,關鍵在於保時捷成功地利用了期權交易規則,可也許有人會覺得奇怪,為什麼所有參與放空大眾的避險基金經理,無一例外全都忽略了那條要命的交易規則呢?

平心而論,這倒也不能全怪那幫基金經理們,因為那條規則自從有期權交易以來,就從來沒人用過。您想啊,能用上它的人,那口袋得有多深吶!更何況,從事選擇權交易的,大部分都是機構,也就是玩兒對沖的這幫避險基金們,對於這類機構來說,倉位一般都很大,而且要儘可能地放大,哪有不使用融資槓桿的道理呢?所以這條規則自從設立以來就從未有人啟用,完全形同虛設,早已被人淡忘。可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看這個問題,這不正說明了保時捷的厲害嗎?能把這塵封已久的規則挖掘出來並加以利用,那可是要有非凡的眼力呀!

可即便如此,「空眾」機構的集體疏忽仍然是不可原諒的,因為有一個跡象其實早就在提醒他們,那就是保時捷曾向銀行申請100多億歐元的授信額度。保時捷作為上市公司,對於如此大筆的授信申請,必須發布公告,所以各大機構肯定都知曉此事。他們竟沒有想想,一年凈賺60多億歐元的保時捷,自己都錢多得沒處花,還貸這麼多款幹嗎?

很顯然,它唯一需要大筆現金的地方不就是併購嗎?況且申請授信的時間就發生在歐盟法庭判定《大眾法》無效之際,難道這意圖還不夠明顯嗎?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在得到授信額度之後,保時捷持有大眾的倉位反而不再增加了,難道這還不夠啟人疑竇的嗎?哪有貸來款子不用,天天趴在賬上給人付利息的呢?100多億歐元,那利息可不是個小數字啊!

如果那些重倉放空的基金經理們把這些信息勾串起來,多打幾個問號,再去故紙堆里翻翻,看看還有什麼與此相關的規則或法條被忽略了,也許結果就不一樣了。由此可見,空頭被軋實在是有活該之嫌啊!

孫子曰:「兵者,詭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看著保時捷如此成功地利用規則、誘「空」深入,讓我想起了偉大領袖在反右時針對「引蛇出洞說」講的那句名言:「有人說,這是陰謀。我們說,不,這是陽謀。」


我推薦這麼幾個人的:
史玉柱,我的營銷心得
張化橋,一個證券分析師的醒悟,以及張化橋寫的其他書籍、文章
周鴻禕,沒有書,但是有很多講話和文章。
闞治東,榮辱二十年:我的股市人生

只要當事人肯講,講得坦誠,商業活動個個都比小說精彩。


說幾個我印象深刻的。

嘉漢林業。如何從莫須有發展成百億美金企業,以及如何一夜之間消亡殆盡。

健力寶。如何空手套白狼締造魔水傳奇,以及李經緯最後鋃鐺入獄。

遠華集團。從賣破爛到偷渡客,從偷渡客到城市英雄。從城市英雄到國家叛逆。

小靈通的極興到極衰。

黑石集團的成長史,和斯蒂芬-斯瓦茲曼的個人傳奇。

雷曼兄弟的破產經過。

金融危機前後,美國汽車工業的過山車歷程。

海虹控股的漲停奇蹟。

還有比爾-阿克曼的康寶萊危機。

那什麼近來的鋼貿危機不也充滿各色戲劇成分么?

暫時想到這麼多,回頭到家之後繼續補充。


1971年,出生於東北某縣城。

1988年,赴瀋陽某校就讀專科。

1990年畢業後,就職於東北沿海D城的一家對蝦貿易公司,不久後辭職下海,半年內沒做成一單生意。無奈離開D城回到家鄉,辦廠對韓加工。一個冬天掙了十來萬塊錢。


1992年10月27日,回到D城註冊了一家中外合資機械工程公司,隨後獲得了中國農業銀行D城分行國際業務部過億元的貸款。

1993年,趁D城城市改造正盛,同時接下了廣場土石方清理和填海造陸兩大工程,將廣場的土石方運去填海造陸,從而賺取第一桶金。

1994年,進入塑鋼行業,公開表示要響應D城領導號召,生產塑鋼建材,幾年內成為全球最大的塑鋼生產商之一。

1999年,進軍足球,斥資億元從房地產商W手中買下D城足球俱樂部,隨後連續三個賽季拿下甲A聯賽冠軍。

2000年,首次進入金融業,出資1.8億元購得生命人壽保險公司13.25%的股份。接下來的幾年中,相繼參股或控股太平洋保險、景順長城基金司、太平洋金融學院和大連市商業銀行等。

2004年,D市規劃石化項目,如願獲得商務部成品油牌照。時任商務部長正是起家於D市的。


與此同時,身價水漲船高。

2001年,首度躋身《福布斯》中國大陸財富榜,彼時年僅30歲。

2005年,《福布斯》富豪榜排名進入前十位。

2013年,最後一次出現在富豪榜上,只是排名下滑了很多,此時,他已經身陷獄中。


在此之前的2012年,西南重鎮某高官落馬。事後的判決書中,他的名字頻頻出現,最終因行賄被判四年。

2015年,在距離出獄不足一年時,因心臟病突發死於獄中,年僅44歲。

他留給人們最後的背影,是服刑期間花下十餘萬元購買的數千本書。

他叫徐明。


我以下要說的這個商業故事全然未見於諸報,乃是家族秘聞。若非當事人早已退出歷史,我是不會將其公之於眾的。我要說的這個故事是關於一個叫周正毅的人。他的輝煌相信70、80後的人還會依稀記得:他是曾經的「上海首富」,2002年福布斯富豪榜第11位,原農凱系掌舵人。

周正毅如何從一個賣餛飩的小攤販到成為身家百億富豪,又如何與陳良宇、黃菊等大員扯上關係,如何和髮妻艱苦創業到與楊恭如、章小蕙等女星糾纏,又如何最終鋃鐺入獄,我都不會在此講述。他叱吒上海的歷史你們能百度得到。

我要說的這個故事是周正毅親口跟我家長輩說的,而這件事周正毅並未在公開場合談起。

周正毅曾經向我家長輩談及他的生意經,他說他最得意之作就是在1997年一舉成功打入香港市場,而他當時只是用了一個很小的技巧:

在1997年,香港的權貴對大陸很有偏見,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不屑於和大陸人談生意。周正毅清楚地知道,要想成功進入香港市場,就必須和這些高傲的權貴打好交道。他盤算著如何讓這些香港的權貴對自己刮目相待,繼而在香港的上流圈子裡建立起自己的聲譽。為此,他選擇了一個時機,做了一件事。

1997年10月某夜,香港娛樂圈的大姐大梅艷芳舉辦生日晚宴。宴會上,香港各界名流雲集。曾蔭權、董建華這些名人都應邀出席該晚宴。周正毅知道這是一個結識香港名流的大好時機,問題是如何把握住。

如果想方設法混進晚宴,然後挨個向那些名流介紹自己,這樣的做法就太屌絲了;如果出席晚宴,然後推出幾大箱鈔票,說今晚我請客了,這又顯得太土豪。這兩個尋常的做法可以說,都是失敗的marketing策略。周正毅為此選擇了第三條路。

周正毅最終沒有出席這場晚宴,甚至,他本人也沒飛赴香港。他只是叫了一個手下飛去香港,提前把整個晚宴的所有費用給結了。但這並不是重點。重點是,他吩咐手下結賬時不留下任何關於他的個人信息。

晚宴之後,香港的各界名流們炸開了鍋,紛紛議論到底是誰把費用給全包了,在沒有頭緒的情況下,這些權貴們開始發散手下去找這個結單的神秘人。周正毅很早前就算計好了,即便他不留下任何個人信息,這些香港權貴也肯定能找到他,權貴嘛,耳目眾多。事實證明確實如此,後來香港的權貴們都從手下調查的信息里獲知了周正毅這個」上海首富」,以及他在上海的種種事迹。周正毅頗為自得地說,他這樣做既能增加自己的神秘感;又能讓自己顯得闊綽而不失低調。

經此一舉,周正毅在隨後進入香港資本市場時便無往而不利,幾乎所有香港的名流都願意和這個「上海首富」做生意。當然了,周正毅的各種艷遇也就隨之而來了。

記得他最後一次找我家長輩聊天,是在2003年。那時我家長輩因為收到一些風聲,已經好言向他勸退了,但是他還是一如既往地自信滿滿。他笑著說:「Party肯定不敢搞我,你知道為什麼嗎?它搞我,就是搞自己嘛!」只是不到一個月,他便鋃鐺入獄了。

周正毅入獄之後,我家為了避嫌,就再沒有和他聯繫了。但聽家中長輩說,楊恭如小姐對他還是痴情了很久,對他而言也算是個小小的慰藉吧。長輩說完周正毅的事後,很唏噓地又說了一句話:「人太聰明了,便是禍。」


轉載自書籍《胡雪岩》

胡雪岩的老朋友王有齡曾經遇到一件麻煩事,他去拜見巡撫大人,巡撫大人卻推說有要事在身,不予接見。這真是件怪事,王有齡自從當上湖州知府以來,與上面的關係可謂是相當活絡,逢年過節,上至巡撫,下至巡撫院守門的,浙江官場各位官員,他都極力打點,竭力巴結,而各方也都皆大歡喜。每次到巡撫院,巡撫大人總是馬上召見,今日競把他拒之門外,是何道理?王有齡沮喪萬分地回到府上,找來胡雪岩共同探討原因。

胡雪岩道:「此事必有因,待我去巡撫院打聽打聽。」於是起身到巡撫院,找到巡撫手下的何師爺,兩人本是老相識,無話不談。兩人來到城隍廟前的小酒館裡,要了幾樣菜,一斤老酒,對斟開來,一邊談些風花雪月之事。最後,倒是何師爺忍不住了,他道:「胡兄,今日之酒,恐有所圖吧?」胡雪岩一聽,也不隱瞞,就今日王有齡吃閉門羹之事問其究里。何師爺為之一一道來。原來,巡撫黃大人新近聽表親周道台一面之詞,說王有齡所治的湖州府今年大收,獲得不少銀子,但孝敬巡撫大人的銀子卻不見漲,可見王有齡自以為翅膀硬了,不把大人放在眼裡,巡撫聽了之後,心中很是不快,所以今天給王有齡一些顏色。

這周道台到底是何方神聖,與王有齡又有什麼過節呢?原來,這周道台並非實缺道台,也是捐官的候補道台,是巡撫黃大人的表親,為人飛揚跋扈,人皆有怨言。黃巡撫也知道他的品性,不敢放他實缺,怕他生事,念及紊隋,留在巡撫衙門做些文案差事。湖州知府遷走後,周道台極力爭補該缺,王有齡使了大把銀子,黃巡撫最終還是把該缺給了王有齡。

周道台從此便恨上王有齡,常在巡撫面前說王有齡的壞話。王有齡知道事情緣由後,恐慌不已,今年湖州收成與往年相比,不見其好,也不見其壞,所以給巡撫黃大人的禮儀,還是按以前慣例,哪知竟會有這種事,得罪了巡撫,時時都有被參一本的危機,這烏紗帽隨時可能被摘下來。胡雪岩道:「事已至此,趕快給巡撫大人送一張我錢莊的摺子,就說早已替大人存有銀子在錢莊,只是沒有來得及告訴大人。」說罷,胡雪岩馬上掏出一本空摺子,填上二萬兩銀子的數目,派人送到巡撫院黃大人處。

果然,那差役回來後,後面還跟著巡撫院的一個差役,說是巡撫黃大人請王大人到巡撫院小飲。此事過後,胡雪岩卻悶悶不樂。他對王有齡道:「大哥,病根不除,難以痊癒。十個說客不及一個戳客。有周道台這個災星在黃大人身邊,早晚總會出事的。」王有齡何嘗不知,只是周道台乃黃大人表親,打狗還得看主人,如果真的要動他,恐怕還真不容易。胡雪岩道:「大哥也不必著急,待我去打探周道台這傢伙到底有些什麼鬼名堂。

」當天夜裡,胡雪岩寫了一封信,附上千兩銀票,派人送給何師爺,何師爺半夜跑過來,在密室內與胡雪岩談了一陣,然後告辭而去。翌日晨,胡雪岩眉飛色舞地來到王有齡府上對王有齡道:「大哥,此事有譜了。」胡雪岩告訴王有齡,周道台近日正與洋人做生意,這生意不是一般的生意,而是軍火生意,做軍火生意原本也沒什麼,只是周道台犯了官場的大忌。原來,太平天國之後,各省紛紛辦洋務,大造戰艦,特別是沿海諸省。浙江財政空虛,無力建廠造船,於是打算向外國購買炮船,按道理講,浙江地方購船,本應通知巡撫大人知曉,但浙江藩司與巡撫黃大人素有嫌隙,平日貌合神離,各不相讓,藩司之所以敢如此,是因軍機大臣文煜是他的老師,正因如此,巡撫黃大人對藩司治下的事一般不大過問,只求相安無事。

然而這次事關重大,購買炮艦,花費不下數十萬,從中回扣不下十萬,居然不彙報巡撫,所以藩司也覺心虛,雖然朝中有靠山,但這畢竟是巡撫的治下,於是浙江藩司決定拉攏周道台。一則周道台能言善辯,和洋人交涉是把好手;二則他是黃巡撫的表親,萬一事發,也不怕巡撫大人翻臉。周道台財迷心竅,居然也就瞞著巡撫大人答應幫藩司去與洋人洽談,這事本來做得極機密,不巧卻被何師爺發現了,何師爺知道事關重大,也不敢聲張,今日見胡雪岩問及,加之他平素又十分看不起周道台,這才全盤托出。

王有齡聽後大喜,主張原原本本把此事告訴黃巡撫,讓他去處理。胡雪岩道:「此事萬萬不可,生意人人做,大路朝天,各走半邊。如果強要斷了別人的財路,得罪的可不只是周道台一人。況且傳出去,人家也當我們是告密小人。」兩人又商議半晌,最後決定如此如此。這天深夜,周道台正在做好夢,突然被敲門聲驚醒。他這幾日為跑炮船之事累得半死,半夜被吵,心中很是氣憤,打開門一看,卻是巡撫院的何師爺。

他氣道:「不知何兄半夜敲門,有何見教?」何師爺道:「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呀!」周道台道:「何兄,我有何心驚?真是豈有此理。」何師爺把手中的兩封信交給周道台,道:「你好好看看吧!」周道台打開信一看,頓時臉色刷白,原來這竟然是兩封密告他的信,信中曆數他的惡行,又特別提到他向洋人購船一事。何師爺告訴他,今天下午,有人從巡撫院外扔進兩封信,被士兵拾到,正好何師爺路過拆開一看,覺得大事不妙,出於同僚之情,這才來通知他。

周道台一昕頓時魂飛魄散,連對何師爺感激的話都說不出來。他暗思自己在巡撫院結怨甚多,一定是什麼人聽到買船的風聲,趁機報復,如今該怎麼辦呢?那寫信之人必定還會再來找他晦氣。

何師爺道:「周大人,你有幾穎腦袋,敢在黃大人眼皮底下幹這種事?況且買船之事,黃大人早晚知道,那時縱然他拿藩司沒辦法,還不可以拿你開刀?藩司之意也在於此,一旦事發,你就成了替罪羔羊。」周道台驚得汗如雨下,平時自詡機靈過人,如今競拿不出個主張,連聲道:「如今怎麼辦,如今該怎麼辦?」何師爺道:「既然已和洋人談好,如果失約,洋人定然不依。不如你把這事如實告訴黃大人吧。」

周道台道:「遲了,遲了,黃大人定會怪我越職僭權。」其實這時他尚捨不得這樁買賣中的幾萬兩銀子回扣,如果由巡撫親自來辦,那肯定沒他的份兒。何師爺道:「事到如今,只有一法可解。」周道台道:「先生不必賣關子,快快道來。

」何師爺道:「巡撫大人所恨者,乃藩司,並不反對買船。如今周大人既然已和洋人談好,不買也是不行,如果真要買,這筆銀子在巡撫院中肯定一時難以湊齊,要解決此事,必要有一巨富予以資助,日後黃大人問你,你且隱瞞與藩司的勾當,就說是你與巨富商議完備,如今呈請巡撫大人過目。」

周道台道:「話雖如此,可惜浙江一帶,我素無朋友,也不認識什麼巨富,此事難辦啊!」何師爺道:「全省官吏中,唯湖州王有齡能幹,又受黃大人器重。其契弟胡雪岩又是江浙大賈,仗義疏財,可以向他求救。」一提王有齡,周道台頓時變了臉色,不發一言。

何師爺道:「周兄不可意氣用事,環視全省,眼下能幫周兄的,惟有此人。天下誰人不愛財,這生意原本是賺錢的買賣,你卻找錯了靠山。若讓給王有齡做,上有黃巡撫撐腰;下有胡雪岩當財神,你依舊去和洋人交涉,錢少不了你的,又無危險,何樂而不為?那暗害你之人,整日不見巡撫有動靜,誰知他還有什麼花招,一旦巡撫得知,恐怕你也難脫干係。」周道台被他點透,想想確實無路可走,次日凌晨便來到王有齡府上。

王有齡虛席以待,聽罷周道台的來意,王有齡沉吟片刻道:「這件事兄弟我原不該插手,既然周兄有求,我也願協助,只是所獲好處,分文不敢收,周兄若是答應,兄弟立即著手去辦。」

周道台一聽,還以為自己聽錯了,趕緊聲明自己是一片真心。兩人推辭半天,周道台無奈只得應允了。於是王有齡到巡撫衙門,對黃巡撫說道自己的朋友胡雪岩願藉資給浙江購船,事情可託付周道台辦理。巡撫一聽又有油水可撈,當即應允。

周道台見王有齡做事如此厚道大方,自慚形穢。辦完購船事宜後,親自到王府負荊請罪,兩人遂結成莫逆之交。

胡雪岩一向認為生意場中無真正的朋友,但也不是到處都是敵人,既然大家共吃這碗飯,圖的都是利,有了麻煩,最好把問題擺到檯面上,不要私下暗自較勁,否則對誰都沒有好處。


不知道這個答案有人寫沒有……
就是那個出格鬥遊戲和合金彈頭的SNK,這家日本遊戲公司,曾經是與Sega相抗衡,擁有獨立基版開發能力的公司。
也是中國格鬥遊戲迷心中的聖殿。
我最喜歡拳王97里那個小姑娘——不知奶舞。
我投牌後只選三個姑娘,和人家對打我就操縱人跳,看抖奶……
跟我對決的人說:「我靠,兄弟,你好歹出一招啊!」
我總是憨笑著:「唉,我暈奶,你接著搓招,我看就好。」
這家公司在世紀之交時,經營不善(亂投資),快破產了,於是就讓日本彈子機巨頭ARUZE收購了51%的股份,成了對方的子會社。
奸狡無比的SNK社長川崎,就往上反應,說韓國現在執全球網路遊戲的牛鞭,老賺錢了,咱們也往韓國去混混,試試。
玩彈子機的老闆能有啥想法,一聽賺錢,臉都笑歪了,說行,老子給錢,你給我搞,要威喲!
川崎拿錢在韓國註冊了一串小公司,然後偷偷把本社的遊戲人物形象遊戲版權,賣了過去,也就是左手賣到右手,然後再以授權方式從真正的韓國公司那裡賺了寶貴的現金。
然後就開始撕逼,國內申請破產再生,沒被准,搞了個直接破產,彈子機老闆背下了幾億美元的債務,川崎則把公司人員轉回自己在韓國用彈子機老闆的錢註冊的公司……
現在人有,版權有,現金有……
哈哈哈,債沒有了……

我想起中國古代一個笑話,一女子找婆家,張家富,人丑,李家窮,人帥。
女子便問:「吃在張家,睡在李家可否?」
SNK則是去張家搬了床,去李家睡……
這風騷的操作……


案例類
1、前年,著名財經記者蘇龍飛寫了《雷士照明的股權連環局》系列報道,登載在《新財富》上。這個故事是一個寫關於股權層面的爭鬥的非常好的故事,在雷士照明股權大戰前後,作者數次訪談了雷士照明的實際控制人。
因為一個深圳的圈子分享活動和蘇龍飛吃飯,其時正是風口浪尖的時候,頗了解了一些來龍去脈。

2、國美控制權大戰也蠻好玩的,當時新浪做了個專題,誰有興趣可以把前後報道串起來看,很有意思。

3、2013年,蘇龍飛在《新財富》上發表的「肖建華的明天系帝國」報道也是個很好的故事。引用一下這段文字:「《新財富》的調查結果是:明天系掌控、左右9家上市公司,控股、參股30家金融機構。這30家金融機構,具體包括12家城商行、6家證券公司、4家信託公司、4家保險公司、2家基金公司、1家期貨公司、1家資產管理公司,這些機構資產總規模近萬億」。
在此報道之前,國內沒有太多人知道明天系,有誰能想到市場上還有這麼一頭巨鱷?而明天系的掌舵人肖建華從白手起家到做到這一點只用了十幾年的時間。

----------------------------------------------------------------------

道聽途說故事和秘聞類:

1、下面鏈接是一個民營企業家被政府搞死的故事,關於此,零零碎碎聽行業里的人說過:
東星航空創始人蘭世立實名舉報武漢副市長

2、關於在武漢經商怎麼搞定政府官員的簡單小故事:
上面一個故事裡民營企業家在武漢被整得死去活來,而據我從兩個在武漢經商過的前輩那裡聽來的說法,這還不是個例。武漢對於民營企業家,尤其是外地的民營企業家來說,幾乎就是一塊邪地,政府官員整企業家完全是家常便飯,而且很不講規矩。

這兩個前輩中的一個,十幾二十年前,作為一個外地人,在武漢賺了一圈錢回來,毫髮無損。
那麼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做法是找政府官員借錢。當時他把各個打交道的部門,能借到錢的地方都借遍了,結果變得很安全,走到哪裡都能得到很好的對待——這充分告訴我們,欠錢的才是爺。
當然,最後該還的錢都還了,借出錢的官員也得到了正常應有的收益,各自滿意。

----------------------------------------------------------------------

書單:好故事很多

1、吳曉波《激蕩三十年》
大家都知道,就不說了。

2、林軍《沸騰十五年》
1995年到2010年間,中國互聯網從開天闢地一片蠻荒,到眾多神話英雄崛起和湧現的歷史。作者對互聯網的歷史、生態、人物的淵源八卦都掰得很清楚,可讀性很強。

3、吳軍《浪潮之巔》
講述的是國外IT公司的興衰史。作者曾在Google和騰訊任職,真正的業內大拿;裡面故事講得挺好,作者喜歡從從商業邏輯上作分析判斷,觀點有可借鑒之處,但是在事實嚴謹性和歸因上略有問題。

4、朱瑛石《第一團隊:攜程與如家》
沈南鵬、梁建章、季琦、范敏四個人組成的創業團隊真算得上中國商業史上最為華麗耀眼的夢之創業團隊。他們先是創立了攜程,改變了整個機票、酒店預訂行業的生態,這是第一家上市公司;然後又從無到有創立了如家,在中國將經濟型連鎖酒店這種商業模式發揮到極致,這是第二家上市公司;而後季琦自己創立的漢庭上市,原攜程副總裁鄭南雁創立的「7天」上市,原攜程的吳海創立的桔子酒店雖然沒有上市,但也是經濟型酒店細分市場里的重要參與者。
整個攜程創始人團隊裡面。沈南鵬、梁建章、季琦最開始都和旅遊不沾邊,而最後似乎只要是攜程出來的精英都能成為旅遊行業的大拿,讓人不得不感嘆這幫人的強大。

5、黃鐵鷹《海底撈你學不會》
海底撈是個通過信任授權把服務做到極致的餐飲企業。作者在海底撈調研了不短的時間,書里寫的例子非常鮮活到位,讀完以後讓人對創始人的用心和胸懷肅然起敬。
這本書的作者是光華的教授,他以前寫的「樓百金制衣廠」的案例據說是哈佛案例庫裡面第一個中國案例,也是不錯的故事。

----------------------------------------------------------------------


一、併購之王孫宏斌

比起「一個億小目標」的王健林和樂視前總裁賈躍亭;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或許不太為人知曉。但是正是這位地產大亨豪擲632億,一把買下王健林所有地產,又在今年7月投出150億元收購樂視,任樂視網新任董事長,堪稱當之無愧的併購之王。

  • 孫宏斌背叛聯想反入獄,柳傳志不計前嫌投順馳

1988年,年僅25歲的山西小伙孫宏斌進入聯想集團,適逢聯想內部新老兩派斗的死去活來;在柳傳志力挺之下,不到兩年,孫宏斌便憑藉出色的業績從普通員工破格提拔為企業發展部的經理,成為當時聯想三大「娃娃官」之一,主管全國18家分公司,一度被視為柳傳志的接班人。此般少年得志,與同是27歲的華為副總裁、任正非准接班人李一男堪稱一時瑜亮。

柳傳志曾說:人有三種,第一種,自己能幹成事的。第二,能帶著一群人干成事的,第三,能審時度勢的,一眼看到底。最後這種人很少,孫宏斌就是其中之一。

只有一點,孫宏斌做事不留餘地

正如柳傳志預言,升任發展部經理後不久,恃才傲物的孫宏斌就開始在聯想內部「搞事情」,宣稱自己「部門利益高於一切」,公然與聯想集團對抗;受到威脅的柳傳志沒有手軟,心一橫,親手將昔日愛將孫宏斌以「挪用公款」為名送進了監獄。

孫宏斌沒有上訴,反而坦然接受了自己的命運。服刑期間,他憑藉好文筆給勞改局的《北京新生報》寫了很多文章,賺得了不少分數,獲得減刑一年兩個月。

1994年,適逢孫宏斌出獄前夕,趁著一次外出活動的機會,孫宏斌通過還在聯想工作的一個同事約柳傳志出來吃飯,柳傳志居然答應了。

見面之後沒有一丁點尷尬,孫宏斌先是誠懇認錯,然後就直奔主題——希望柳傳志能支持他東山再起。彼時,柳傳志50歲,孫宏斌31歲。

據柳傳志回憶「他在裡邊沒有自暴自棄,還想學好,出來繼續做事,這點很不錯。」柳傳志一貫欣賞生命韌性特彆強的人。

於是,柳傳志投資50萬元幫助孫宏斌開辦順馳房地產諮詢公司。這兩個本該水火不容的男人,竟然又一起同台合演了一出惺惺相惜的悲喜劇。

  • 十年瘋狂搶地戰王石,一朝資金鏈斷慘賣身

轉型房地產,孫宏斌從二手中介起家後很快殺入一級市場,策略就一個:搶地。

一位當年曾與孫宏斌競爭過土地的房地產老總說:「孫宏斌太猛了,我們出50億,他們就敢報價70億元,就是搶地」。而順馳拿地的模式就是一手向地方政府繳納少量的預付金,一手向建築方等下游收錢:「拿了地以後就快建快銷,資金回籠的速度,就是順馳的命根子」。

如此激進的策略,最終惹怒了王石

2003年,孫宏斌在一次論壇上撂下狠話:「我們的中長期戰略是要做全國第一,也就是要超過在座諸位,包括王總。」王石當場駁斥:「睜眼說瞎話」;2004年,孫宏斌在博鰲房地產論壇上再遇到王石,並宣稱2004年順馳的銷售回款會達到120個億時,王石忍不住插話:「我認為這是吹牛。」要知道,2003年順馳的營業額還沒超過40億。

然而這一年,孫宏斌耗資百億將土地面積擴張到1200萬平方米,銷售額增加到127個億。一年之內,順馳從一個地方性公司變成一個全國性公司,他兌現了跟王石吹下的牛

可惜幾年苦心經營,2006年,房地產行業突遭政策變故,高速行駛的順馳一夕之間資金鏈斷裂,最終以12.8億元的白菜價賣給了路勁基建。成交後,孫宏斌對路勁基建董事局主席單偉豹表示:「你買了個便宜貨。」

多年後,孫宏斌發微博說:年輕的時候爭強好勝,曾經嬴得暢快淋漓,也曾輸得一塌糊塗,但是我不後悔。

  • 東山再起救綠城,千億併購且封神

順馳失利後,孫宏斌變得異常低調。不僅刻意避免與媒體見面,甚至其後來退居的大後方

「融創中國」的網站及宣傳冊上,都找不到他的名字,一時令人唏噓不已。

遙想順馳當年擬上市時,投行問孫宏斌,「這是你的矛,你的盾在哪呢?」那時孫宏斌說,「我不需要盾」。待2009年融創上市時,投行再問「你只有盾沒有矛?」時,孫宏斌才說「全天下都知道我只會使矛。」這一次,孫宏斌已經明白,矛和盾都有必要,他開始為了生意去討好別人。

2011年,孫宏斌買了一套「綠城集團」的房子,也與綠城創始人宋衛平建立了良好的朋友關係,他尊稱宋衛平為大哥。孫宏斌曾說自己和宋衛平很像,「一是都是血性的性情中人,每次喝酒都喝多;二是都有理想主義情懷,為理想寧可頭破血流;三是都懷英雄的浪漫主義,這種浪漫代價大、消魂、刻骨銘心。」不過,宋衛平仍然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孫宏斌卻已經變成一個商人。

2014年,綠城地產陷入困境,融創直接向綠城的並列第一大股東喊話,「他(綠城)賣我就買」。 從接觸綠城到達成收購意向,孫宏斌只用了極短的時間;在14年綠城的業績發布會上孫宏斌說「我不是作為朋友來的,是哥們兒」,他似乎很享受這種江湖救急的騎士意氣。

2017年,融創成功躋身千億房企俱樂部。兩次失敗後的孫宏斌,這次終於站在了行業之巔,人們重新看到了當年那個高歌猛進的孫宏斌。

他接下了危機中的樂視和賈躍亭留下的夢想後遺症,接下了被銀監會點名要摸底調查貸款情況的萬達。孫宏斌跟急於償還銀行貸款的王健林約定「只出錢,不管事」。

在這兩次併購中,孫宏斌展示了他的商人本性和商業邏輯。

買萬達,他認為自己是王健林的唯一選擇。「融創買萬達的邏輯太簡單了,誰反對誰傻子,至於萬達該不該賣,去問王健林。我們之前不熟,這就是信任,老王要找一個能把活干好的、好溝通、不矯情、不扯淡、特別簡單、特別痛快、能拍板的、說話算數的人」。孫宏斌很自信自己就是這一系列排比的主語。

回顧前半生,外界對孫宏斌的評價都是「激進」,孫宏斌對此頗為介懷。2013年3月,他在微博中說,自己其實不是一個激進的人,他厭惡風險。他不允許司機開快車,過馬路一定等人行道綠燈。

之所以被認為激進,是因為我覺得沒想好的事堅決不幹,想好的事就堅決果敢的去干。朋友說人有不知死和不怕死之分,我應該是不怕死的。

二、低調大佬段永平

1990年,一家瀕臨倒閉的企業經他妙手,即成國內知名品牌「小霸王」;5年之後,自立門戶、白手起家的他又一手締造了更具活力的「步步高」;2001年底,互聯網資產泡沫破裂,納斯達克哀鴻遍野,他卻通過強力抄底網易的股票,完成了從站在前台的實業家到隱身幕後的投資家的華麗轉身。

這是屬於段永平的故事。

  • 創造奇蹟的「小霸王」

事實上,段永平早在20多年前,就已經因為「小霸王」馳名全國了。

1989年3月,段永平28歲,辭掉鐵飯碗,南下廣州,被怡華集團總經理陳健仁賞識,任命為集團屬下的一間小廠——日華電子廠擔任廠長。當時日華電子廠,虧損200萬元,正處於倒閉的邊緣。

段永平果斷決定轉型做家用電子遊戲機,就是現在的「小霸王」。

小霸王獲得真正的騰飛是從1993年開始的。段永平花20萬人民幣購買了王永民教授的漢字輸入法——「五筆字型」,然後,和他的技術人員增加一個計算機鍵盤和一個電腦學習卡,把這些東西與小霸王遊戲機連接起來,通過電視機做顯示屏,就組成了一套電腦學習系統,一種叫「學習機」的新產品橫空出世。(極為重視技術人員的段永平給了他們很高的薪水,據說單年終獎就超過10萬元,那時來說可是一筆巨款。)

當時一台電腦的價格上萬元,而一台學習機只賣二三百元,一時間匯款單從全國各地雪花般地打到公司賬戶上,「小霸王」立即成為這個行業引領風騷的真正「霸王」,市場份額逼近80%。

就此,「小霸王」走上了一條超常規發展的道路:1992年,小霸王用200萬元人民幣廣告費實現1個億人民幣的產值,純利潤超過800萬元;1993年產值達到2億,1994年產值4個億,1995年產值達8億元人民幣……在多如牛毛的遊戲機廠家中,「小霸王」果然稱王稱霸,一騎絕塵。從此,各式各樣的「王」字,各種各樣的「霸」,開始充斥了各種商品。

從虧損200萬到產值上億,段永平只用了3年時間;1994年,小霸王產值達10億。

  • 創立「步步高」:享受生活是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目的

1994年,段永平向集團公司提出對小霸王進行股份制改造,但沒被通過。他選擇在巔峰時期離開。意料之中的,「小霸王」在依靠慣性快速發展了一年之後,業績快速下滑,回天乏力。

1995年9月18日,段永平成立了步步高電子有限公司,個人投資持股70%。創立之初,步步高代理商絕大多數是當初段永平委任的小霸王代理商,他們跟著段永平一是「報恩」,而是認準了可以「賺大錢」。

憑著「無繩電話」,步步高殺入市場,,先後成為復讀機、電話機、VCD、學習機的中國市場第一。那時候,段永平是聲名遠揚的央視「標王」。

當時,步步高涉足的領域基本是大品牌不屑於做的「雞肋」,段永平卻把雞肋做成了一道商業美味。

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2017年第一季度,OPPO和vivo全球出貨量同比分別增長93%和82%,達到2550萬台和2270萬台,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五強與全球智能手機五強中都強勢佔領了兩個席位。

而這時候,段永平早已處於「退休」狀態,儘管掛著步步高董事長的頭銜,並在OPPO、vivo也均持有較大比例的股份,但他實際只負責制定大的戰略和方向,不過問具體細節。他每年只回國參加兩、三次董事會,是最悠閑的「甩手掌柜」。

「中國睡得好覺的企業不多,我們是其中之一。」有人說他胸無大志,但他則有自己的說法:「最重要的是活下來」,並且至今還活得不錯。

段永平有次回國時參加一檔電視訪談節目,主持人問他對年輕人有何忠告,「如果一定要說,那就是享受生活,」老段說,「這是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目的.」

  • 「中國巴菲特」與慈善之路

儘管段永平本人並不認可「中國巴菲特」的稱號,還是在2006年以62.01萬美元標價,獲得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機會,並於2008年再次與好友趙丹陽共同拍下了211萬美元的「天價午餐」。這是因為他認可巴菲特的投資理念和價值,也為了「Just for fun」,他們聊投資、人生和「慈善」,也聊高爾夫、橋牌和女朋友。

剛到美國的那段時間,「退休」的段永平一下子失去了方向感。他坐在家裡想,「我來這裡幹什麼?我也不能整天在家裡呆著。」這時候,他在書中讀到了巴菲特的理論,「買一家公司的股票就等於在買這家公司,買它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他在投資上的知名事迹很多,包括在2001年動用200萬美元以1美元左右「吃」進網易股,這些股票在之後為他帶來了一億美元的巨額收益;08年經濟危機花上億美元買進大跌的GE股票……這些投資為他帶來的巨額收益比實業還要多得多。

他賺的這些錢很多都拿去做慈善了:「投資是我的愛好,慈善才是我的工作。」在他落地美國幾年後,忽然意識到,「眼看著錢越來越多,怎麼想怎麼都覺得是一個禍害,一個麻煩。」為此,他和妻子劉昕於2005年成立了家庭慈善基金Enlight Foundation,基金的主要慈善方向是教育領域。2008年9月,段永平夫妻二人又在中國民政部門註冊成立了心平公益基金,主要用於教育捐贈。同時,段永平也是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的首位,累計向浙江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捐贈4.47億。

在他眼裡:「做慈善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我們就是想解決自己的問題,要說什麼偉大的貢獻、榜樣,純屬胡扯,我從來沒想過要給誰做榜樣。」

打工-創業-投資-慈善,段永平的人生路徑可謂清晰,又夠隨性。

*本回答內容綜合自網路


香港最著名,最經典的商戰:包玉剛VS李嘉誠!(下文)
即有文化到:佔了人家便宜還能讓人家說聲謝謝的例子是

香港證券史上最著名,最經典商戰包玉剛李嘉誠演繹——九龍倉收購與反收購大戰


香港的資本結構中,英資財團藉助政治優勢,經過百年經營,實力非常雄厚,佔據著主導地位,其中尤以滙豐、怡和、渣打、會德豐為英資的四張王牌。自香港開埠以來,它們憑藉資格老、歷史久、情況熟、信譽好的優勢,在香港經濟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但70年代末,當中國內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香港華資迅速崛起,一改往日唯唯諾諾的「受氣包」形象,在商場中開始公然向英資「挑戰叫板」。而包玉剛和李嘉誠,正是這場較量的揭幕者,也是一方主角。


九龍倉是香港最大的碼頭,擁有資產18億港元,其產業包括九龍尖沙咀、新界和香港島上的一些碼頭、倉庫、酒店、大廈、有軌電車及天星小輪,是香港的一塊風水寶地。誰掌握了九龍倉,誰就掌握了香港大部分的貨物裝卸、儲運業務。而它當時的主人,就是香港四大財團之一的怡和。


怡和集團的經營業務包括地產、航運業、服務、航空及新興的護衛公司、進出口機器及冷氣工程等。香港的置地、九龍倉、城市酒店、海港企業等都是它控制下的上市公司。


70年代後期,怡和集團動用大量資本,在香港興建樓宇用於出租,導致資金流通緩慢,而且利潤相當低,於是想出了出售大量債券的辦法,不料,卻反而使怡和負債纍纍,信譽大跌,股票市值呈下滑趨勢。這樣的結果,是怡和集團雖然控制九龍倉,但實際佔有的股權還不到20%,倘若有誰佔據20%的股份,就可以與之公開競購九龍倉。


在香港,流傳著「未有香港,先有怡和」,「怡和的面子,太古的銀紙」之說,其高傲狂妄的程度,由此可見一斑。這使怡和察覺不到自己岌岌可危的處境,甚或視而不見,更沒有料到,一向唯唯諾諾的「受氣包」華資集團也會來覬覦這塊禁地。


最先盯上九龍倉這塊肥肉的,其實是「香港地王」李嘉誠


上世紀70年代的香港,曾有人斷言:誰擁有了九龍倉,誰就掌握了香港絕大部分的貨物裝卸、儲運和過海輪渡。此言的確不虛,當時九龍倉的產業包括九龍尖沙咀、新界、港島上的大部分碼頭、倉庫,還擁有酒店、大廈、有軌電車等優質產業。九龍倉的資源豐厚程度,在當時,讓港島所有商賈垂涎欲滴。


江河日下怡和系已逾百年歷史的「九龍倉」,本是一家徹頭徹尾的英資企業,由凱瑟克家族的「保羅.渣打」爵士在1886年創立,資本結構上又隸屬香港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系」,與香港置地並稱為「怡和雙翼」。怡和的掌門人同時又兼任九龍倉董事局,可見九龍倉在怡和系的舉足輕重。


然而,作為英資的怡和系對中國府卻心存芥蒂,在「九七過渡」問題上始終抱有悲觀態度,改而努力開拓海外市場,在香港的勢力範圍日漸衰微。到1976年12月底,怡和只持有約5%的九龍倉股份,和3%的香港置地股份,達到歷史最低比率。在怡和系的執掌下,九龍倉雖先後建有海港城、海洋中心大廈等著名物業,但在經營方式上卻不足稱道。他們固守著用自有資金興建樓宇的理念,只租不售,造成資金迴流緩慢,使得集團陷入財危機。為解危機,大量出售債券套取現金,又使得集團債台高築,信譽下降,股票貶值,將自己一步步逼向絕境。


當時,與港島中區隔海相望的尖沙咀正在成為香港的旅遊商業區,火車總站東遷後,九龍倉把貨運業務遷到葵涌和半島西,騰出來的地皮可用於發展商業大廈。李嘉誠曾讚歎:九龍倉的創始人以如此低廉的價格獲得這塊風水寶地,如今水漲船高,身價百倍……這為日後李超人掀起九龍倉股票收購戰役,埋下了伏筆。早年,九龍倉貨倉遷出的舊址將成為九龍地王,而九龍倉股票卻被一直被市面低估,若合理開發前景必定輝煌。嗅覺靈敏的李超人當然也看在眼裡……


起初,李嘉誠一直以香港置地為競爭對手,後來九龍倉卻引發他更大的胃口。1977年12月中旬,敏感的財經評論家對九龍倉進行分析,以《九龍倉業務開始蛻變》為題,指出九龍倉集團如能充分利用其土地資源,未來10年可以出現年增長20%的良好勢頭。該評論家還預測時價13.5元的九龍倉股,將是1978年的熱門股。這位評論家與李嘉誠在九龍倉的問題上英雄所見略同,不過一個在明處大造輿論,一個在暗處大量吸納九龍倉的股票。李嘉誠曾多次構想,若由他主持九龍倉舊址的地產開發,絕不至於陷於如此困境。實際上,李嘉誠真正發跡靠的就是地產股市,他之所以看好九龍倉的股票,正是因為該集團不善經營造成股價偏低。


精於地產股票的李嘉誠算過一筆細賬:1977年年末和1978年年初,九龍倉股市價在13-14港元之間。九龍倉發行股票不到1億股,就是說它的股票總市值還不到14億港元。九龍倉處於九龍最繁華的黃金地段,按當時同一地區地拍賣落槌價,每平方英尺以6000-7000港元計算,九倉股票的實際價值應為每股50港元。九龍倉舊址地盤若加以合理髮展,價值更是不菲,即使以高於時價的5倍價錢買下九倉股也是合算的。


經過充分論證之後,李嘉誠不動聲色,買下約2000萬股散戶持有的九倉股。這個數目,無論對李嘉誠還是對怡和系,都是一個敏感而關鍵的界限。李嘉誠從不打無準備之仗,他通過智囊了解到,一貫被稱為怡和兩翼的九龍倉和香港置地在控股結構上並非平等關係,怡和控股置地,置地控股九龍倉,香港置地實際擁有九龍倉不到20%的股權。


經過測算,李嘉誠持有的九龍倉股份約佔到九龍倉總股數的20%,這意味著,目前九龍倉的最大股東將不是怡和系的凱瑟克家族,而是李嘉誠。這為李嘉誠進而購得九龍倉,與怡和在股市公開較量鋪平了道路。購得九龍倉,無疑使李嘉誠的老對手香港置地斷臂折翼。


當時,那位料事如神的財經評論家的言論並未引起人們的關注。


李嘉誠吸納九龍倉股,是採取分散戶頭暗購的方式進行。九龍倉成交額開始驟升,引起證券分析員的關注,嗅覺敏銳的職業炒家介入,一時間,大戶小戶紛紛出馬,加上股市流言四起,到1978年3月,九龍倉股價急速竄到每股46元的歷史最高水平。「這已和九龍倉每股實際估值相當接近了。」李嘉誠暗想。


這時候,李嘉誠持有的九龍倉還不滿2000萬股,他不得不等股價回落,以稍低的價格將九龍倉增至20%的水平。按照《公司法》,股東對公司的絕對控制權,是其控有的股份在50%以上。否則被收購方反收購,會使收購方的計劃前功盡棄。


現在九倉股票的股價已被炒高,要想增購到51%的水平,非李嘉誠的財力所能及。入主九龍倉董事局的路程,對李嘉誠來說還十分艱巨。轉瞬間,九龍倉的老闆已經在布置反收購,到市面上高價收購散戶所持的九龍倉股,以增強其對九龍倉的控股能力。


實際上,怡和的現金儲備也不足以增購到絕對安全的水平,慌忙之中,向香港第一財團英資「滙豐銀行」求救。據說滙豐掌門人沈弼親自出馬斡旋,奉勸李嘉誠放棄收購九龍倉。李嘉誠審時度勢,認為不宜同時樹立怡和、滙豐兩個強敵,日後長江實業的發展,還期望獲得滙豐的支持。


即便不從長計謀,就談眼下,如果掃了滙豐的面子,滙豐必定貸款支持怡和,收購九龍倉將會是一場黃粱美夢。權衡之下,李嘉誠最終答應沈弼停止收購。此時,李嘉誠已收購到近2000萬股。是否是九龍倉最大股東,李自己也摸不清楚,因為怡和一方尚未透露增購後的持股數。


當然,這只是當時股市風傳的一則「小道新聞」。事後曾有記者詢問滙豐斡旋是否屬實,李嘉誠與沈弼均矢口否認。然而,驟雨初歇狂風又至,另一位重量級人物加入了戰局。

包爵士欲奪


李超人停止收購,包爵士聞風而動。結果是李嘉誠成全船王,隨後引發轟動一時的九龍倉戰役。李嘉誠退出了收購,引來八方強手介入角逐,其中一位,就是赫赫有名的包玉剛。


20世紀80年代中期,李嘉誠坐上香港首席富豪的寶座,可在當時,李嘉誠論實力和聲譽都還比不上包爵士。據1977年吉普遜船舶經紀公司的記錄,世界十大船王排座次,包玉剛穩坐第一把交椅。


包玉剛起念減船登陸,並非一時衝動。1973年的石油危機,促使英國開發北海油田,美國重新開發本土油田,同時,亞洲拉美都有油田相繼投入開採。這樣,世界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將減少,到20世紀70年代後期,越來越多的油輪閑置。油輪是包氏船隊的主力,包氏從油輪閑置,聯想到世界性的造船熱,預示一場空前的航運低潮將會來臨。


「先知先覺」的包氏準備套取現金投資新產業,他瞄準的產業正是香港百業中前景最誘人的房地產。李嘉誠雖然不清楚包玉剛吸納九龍倉股是作為一般性的長期投資,還是有意控得九龍倉?但他可以肯定包玉剛對九龍倉會感興趣。九龍倉碼頭遷址,新建的碼頭氣勢更宏偉、設備更現代化。


執世界航運業之牛耳的船王包玉剛,何嘗不願擁有與其航運相配套的業務。在華人商界,論實力,論與銀行業的關係,能與怡和抗衡的,非包玉剛莫屬。李嘉誠權衡得失,已胸有成竹,決定把球踢給包玉剛,預料包玉剛得球後會奮力直搗龍門。


於是,就有了接下來這場香港商界史上最著名的秘會。


兩巨頭密斟 著名的「閣仔會議」


1978年8月底的一天下午,兩位華商俊傑在中環的文華酒店一間幽靜的雅閣會晤。一位是具有學者風範的未來地王李嘉誠,另一位是洋溢著海派作風的登陸船王包玉剛。


極具諷刺意味的是,文華酒店正是怡和旗下產業,然而現在,兩位華商俊傑卻坐在怡和的酒店裡密謀起「怡和之翼」九龍倉的前途命運。李嘉誠秘密約見包玉剛,包猜想他一定有要事相商,在當時他們二人的私交並不甚密。


包玉剛欲減船登陸,苦於無門,當他將目標瞄準九龍倉卻發現李嘉誠已捷足先登。九龍倉對包氏來說,實在至關重要,它的碼頭貨倉有利他發展海上航運;它的地盤物業,可供他在陸地大展拳腳。在《世界船王—包玉剛傳》一書中記敘道「經過簡短的寒暄,李嘉誠即開門見山地表達了想把手中擁有的九龍倉1000萬股轉讓給包玉剛的意思。


轉讓?包玉剛想,天上沒有掉下來的好事。包玉剛低頭稍加思索,便悟出了李嘉誠的精明之處。李嘉誠很清楚包玉剛的情況,知道他需要什麼。用包玉剛所需要的來換取自己所需要的,這一『轉讓』,可真是一家便宜兩家的好事。」 對包玉剛而言,可以從李嘉誠手中接受九龍倉1000萬股,再加上他原來所擁有的部分股票,已經可以與怡和洋行進行公開競購。


如果收購成功,他就可以穩穩地控制資產雄厚的九龍倉。而對李嘉誠來說,他以10~30元的市價買了九龍倉股票而以30多元脫手給包玉剛,一下子就獲利數千萬元。


更為重要的是,他可以通過包玉剛搭橋,從滙豐銀行那裡承接和記黃埔的股票9000萬股,一旦達到目的,和記黃埔的董事會則非李嘉誠莫屬。這真是只有李嘉誠這樣的腦袋才想得出來的主意!包玉剛對李嘉誠的一箭三雕連聲稱讚。


沒有太多的解釋,沒有冗長的說明,更沒有喋喋不休的討價還價,兩個同樣精明的人一拍即合,秘密地訂下了同樣精明的協議:李嘉誠把手中的1000萬股九龍倉股票以三億多的價錢,轉讓給包玉剛。


包玉剛協助李嘉誠從滙豐銀行承接和記黃埔的9000萬股股票。同時約定不向新聞界透露任何風聲。這就是著名的「閣仔會議」。一個決定兩家英資企業命運的歷史性協議,在華商兩強低聲細語中順利達成。最終結果是,他們都如願以償坐上了英資洋行頭把交椅的寶座。


船王負創取勝,置地含笑斷腕


1978年9月5日,包玉剛正式宣布他本人及家族已購入20%左右九龍倉股票。怡和與九龍倉不得不吸收包玉剛和其二女婿吳光正加入九龍倉董事局。(按照《公司法》,持股16%的股東即可成為當然董事)。


包玉剛初戰告捷,李嘉誠功不可沒。之後,李嘉誠又繼續將手頭剩餘的九龍倉股轉讓給包玉剛,據多份報章估計,李嘉誠在一進一出之間,獲純利五千九百多萬港元。怡和那邊,九龍倉董事局紐璧堅視包氏父婿這兩位新任董事為眼中釘、肉中刺。


他們曾多次發生摩擦,包玉剛則不斷暗中吸納九龍倉股,使其控有的股權增至30%,大大超過九龍倉的控股公司香港置地,身兼三家公司的紐璧堅大為驚惶:包玉剛吞併九龍倉之意「昭然若揭」。


1980年6月中旬大戰終於暴發。趁包玉剛赴歐參加會議之際,紐璧堅突發襲擊,正式挑起九龍倉大戰。部署香港置地採取換股之法,試圖將其持股權增至49%。具體做法是將價值100元的置地股換取市價77元的九龍倉股。條件十分誘人,股民蜂擁而至。


若香港置地控得49%的股權,包氏是無論如何也購不滿51%的絕對股權,香港置地只需再踏半步,即可擊碎包玉剛的「吞併美夢」。電光石光間,包玉剛聞訊急忙返港部署反收購。他首先獲得滙豐銀行的15億港元貸款保證,緊接著召開緊急會議,決定以105元的現金吸收散戶手中九龍倉,目標也是49%。


105元的現金,比被九龍倉股票抬高了的價值100元的置地股更加誘人。星期一開市不到2小時,包玉剛一下子付出21億現金購足2000萬股,使控股權達到49%,獲得了這場戰役的決勝權。


紐璧堅見大勢已去,索性將香港置地控有的九龍倉1000多萬股轉讓給包玉剛,香港置地套現獲利7億多港元,至此,包玉剛在九龍倉的控股量已超越絕對多數。包玉剛成功奪得九龍倉,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故有人稱「船王負創取勝,置地含笑斷腕」。


這場被後來奉為傳奇的「聯手」,直接導演九龍倉從一家英資巨擘變為船王的家族企業,又間接促成了李超人成功吞併另一家英資巨擘「和記黃浦」,使得英資在香港的勢力格局漸成潰敗之勢。僅從這一點而言,「九龍倉一役」可謂香港經濟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九龍倉爭鬥大戰的細節故事


包玉剛拿到30%的控制權,大大超過對方手中的20%,成為九龍倉最大的股東後,1979年元月,包玉剛與二女婿吳光正按照公司法令,堂而皇之地當上了九龍倉董事,而無須董事會討論。


但為了穩穩噹噹控制九龍倉,包玉剛又實施了一著攻守兼利的高招。


將自己名下的九龍倉股票,以高於市價的每股55元轉讓給環球屬下的隆豐國際,以此來表明,他的目標是掌握50%以上的股權,從而贏得不受挑戰的控制地位。反過來,萬一收購失利,最多是賠掉一個隆豐國際,即可推掉全部法律責任,不會對包氏財團產生致命的打擊。


一直蒙在鼓裡的九龍倉董事會主席紐璧堅,被這場靜悄悄的變革耍得暈頭轉向,氣得七竅生煙。這個自高自大的英國佬,怎麼也接受不了與華人平起平坐的事實,豈肯善罷甘休?


經過一番密謀,他制定了一套周全的策略,決定選擇一個最合適的時機,傾其全力,雷霆一擊,收復「失地」,讓包玉剛也嘗嘗蒙在鼓裡、暈頭轉向的滋味。


1980年6月,包玉剛有一段較長時間的環球旅行。他先赴法國巴黎,作為國際油輪協會的主席,參加該協會在那裡舉行的會議。接著,他要到德國的法蘭克福,參加一個銀行界的重要會議。


再從那裡到倫敦,時間恰好是中國的端午節,那裡的華人將舉行一個規模盛大的「龍舟會」,他要去捧場;並約好了英國石油公司董事長彼特·沃爾特,準備打一場高爾夫球賽。最後的安排則是飛越大西洋,到中美洲會見墨西哥總統保迪羅。


包玉剛的行程,被紐璧堅探知了。怡和財團認為這是天賜良機,當包玉剛乘飛機離開香港的時候,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動了醞釀已久的「九龍倉股票反購戰」。其策略之精明,完全稱得上老謀深算。

首先是份額。怡和財團把增購九龍倉股票的份額確定在49%。這樣,怡和迴避50%全面收購的臨界點,讓自己立於進可攻、退可守的不敗之地;又可以令包玉剛陷入進退兩難之地———如果不跟進,就得認輸;如果要跟進,持股量必須超過49%,而突破了50%的臨界點,便屬於全面收購,牽動資金近百億,吃得消嗎?


其次是價格。怡和財團把幾份相同的廣告認刊書送至香港幾家權威報社,要求在主要版面上同時刊登。內容是怡和願以12.2元的置地股票、外加一張面值75.6元的抵押債券、合計共100元的代價,換1股面值僅10元的九龍倉股票。


這樣,怡和一下子把九龍倉股票的價格翻了近一倍(包玉剛已經抬高至55元),其升幅之大,為股市歷史所罕見。這意味著怡和不惜血本,誓與包玉剛決一死戰;也意味著包玉剛如要應戰,也得不惜血本,可是拿得出這麼多的錢嗎?


最後也是最厲害的絕招是時間。第一,紐璧堅假裝無意地打聽到包玉剛的行程,在他離港之後突然襲擊,攻其不備,而且鞭長莫及;第二,紐璧堅在星期五將收購的廣告送到報社,安排次日刊出,下午打電話給九龍倉董事會的每一位成員,告知收購計劃,當然也包括吳光正。而此時交易所已經收市,誰也無能為力了。第三,紐璧堅「特意」委託吳光正轉告遠在歐洲的包玉剛,但接下來是周六、周日,即使包玉剛沒離開香港,想必也不可能在這兩天里籌集到巨額資金來收購股票。


盤踞香港一百多年的怡和財團,真不愧為身經百戰的商場老手,這次反擊如此突然、如此迅速、如此周密,簡直是雷霆一擊,萬無一失。然而,不幸,他們的對手是包玉剛,他們低估了這位船王的智慧和能量。


這次,包玉剛真的被蒙在鼓裡了,但是,沒有被打得暈頭轉向。當他如期抵達巴黎,剛剛睡了一覺,次日清晨6點鐘,就接到了吳光正打來的電話,聲音中透露出焦急:


「爸,紐璧堅他們趁您不在,開始行動啦!怡和洋行已宣布出巨資收購九龍倉股票,您趕快回香港吧!」


包玉剛聽完彙報,沉默片刻,說:「光正,你對這件事怎麼看?」


「怡和把收購目標定在49%九龍倉股權,是想逼使我們全面收購。我們若中計,則需動用過百億資金,目前我們沒有這個能力。」


「如果我們把收購目標也定在49%呢?」


「我們手上已有30%股權,對方只有20%,我們只需再收購19%。這一點我們比怡和有利。」


「但我們開出的收購條件一定要比怡和優厚。」


「唯一的辦法是現金收購。」


包玉剛點頭認可。但他當時的現金約為5億,如要實施這個計劃,必須在星期一之前籌到15億的現金。


他吩咐吳光正在香港作好一切準備;接著,與正在倫敦的滙豐銀行大班沈弼和副董事長博伊約定,翌日上午共進工作早餐;然後,致電原定出席的會議和見面的人物,為自己不能如期赴約一一道歉。

--------------------------------------------------------------update--------------------------------------------------------------------

船王慘勝


  果然,船王包玉剛接到置地增購的消息後,立刻推掉與黑西哥總統的約會,由巴黎飛往倫敦部署反擊,並通過長途電話向小股東表示置地條件繁複及無吸引處,要求拒絕置地的建議。包氏本人在6月22日返抵香港,當晚召開記者招待會,提出以個人及家庭名義,作價每股105港元現金收購2000萬股九龍倉股份,收購後包玉剛控制的股份達到了49%。

  包玉剛的增購是有條件的,就是不買入怡和及置地名下的九龍倉股份,此舉也證明包玉剛懷疑置地的意圖。此時,紐壁堅及鮑富達正密謀計劃,進行第二步的行動。

  增購2000萬股在兩小時完成,即是要每分鐘收購16萬股。其實在包玉剛宣布反對計劃之後,包玉剛已接到不少電話表示支持,包氏陣營為求以快打慢,均接受各大經紀及代理人公司的電話賣盤,故此在星期一當天只有少量九龍倉小股東賣出其股份,而紐壁堅及鮑富達亦將包玉剛以私人名義增購而不收買置地名下九龍倉股份這一招算在內。置地早已安排好,將名下九龍倉股份在大經紀行及代理人公司存放,一待包玉剛宣布增購之後,便通過其代理人及經紀行夜以繼日地致電支持包先生,任憑包玉剛天大本領,也無法知道這批以經紀行及代理人名義持有的九龍倉股票竟是死對頭置地所有。

  根據資料顯示,置地在6月16日共持有2300多萬股九龍倉,但在6月24日只持有1300萬股,即是置地成功地賣出1000萬股,套現10.5億元。該批股票平均購買價是37.5元,以105元出售,即獲利近7億元。在6月24日置地收取了為數10.5億元的現金支票後,便正式宣布置地增購失敗,一場奇峰突出的收購戰便暫告一段落。

  綜觀整場收購戰,包氏雖勝,但代價甚大,九龍倉星期三複牌後初成105港元,其後節節滑落,以74.5港元收市。

  換言之,包先生勝了一場收購戰,但賬麵價格即刻虧損6.1億港元。再加上22億港元貸款的利息,以13%年息計,一年利息支付2.86億港元,故此該役包先生只能稱為慘勝。

有文化到底有多可怕?看看最大贏家老李就知道了,一舉三得——贏人情贏錢贏公司。


這個佔了人家便宜還能讓人家說聲謝謝的典型例子比小說更精彩


謝王大律師邀。

先上最新在讀的一本,移動的帝國 (豆瓣),講日本移動互聯網,如何自成一體堅守國門,又如何被蘋果等洋品牌扣開大門,擁抱世界。

案例分析:很多人提到吳曉波的大敗局 (豆瓣)、大敗局Ⅱ (豆瓣),可以和林軍十億美金的教訓 (豆瓣)搭配來看,都是失敗公司的案例分析。至於吳的三十年、一百年,林的十五年,可以作為了解時代的入門書籍,但商業故事不夠深入。

凌志軍的聯想風雲 (豆瓣),曾經轟動全國,沒有人能像他那樣對一個企業有著如此深入的剖析。遺憾的是,關於海爾的故事,我很難推薦一本能夠和聯想相匹敵的書。雖然現在人們早已把目光聚焦在了互聯網公司上,但我還是建議你多去了解聯想和海爾這兩家企業,從它們身上可以折射出中國現代企業的成長史。

中國股市:喧嘩與騷動 (豆瓣) 可以當作一個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入門目錄和索引,慢慢讀,從裡面找到有興趣的點,再去找相關信息,中國股市的脈絡就會逐漸清晰起來。

國內併購:金景波的資本暗戰 (豆瓣),零售業上市公司的併購實錄,這本書的高度完全被低估了。不少人提到國美股權之爭,故事的源頭就來自當年國美收購永樂,而那場收購就收錄在此書中。我也正是由於這本書對併購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知乎建了一個收藏夾專門收集併購的故事。雖然目前所從事的行業跟併購關聯並不大,但如果有機會我還是非常樂意去接觸,因為我個人認為中國的下一個十年到二十年會有一波併購的狂潮。我非常失望的是,國內還沒有第二本這樣的書。如果只能推薦一本書,就是它了。

美國金融:如果要求是非虛構的,那麼我會推薦,門口的野蠻人 (豆瓣),KKR收購雷諾茲-納貝斯克的經典案例,可以搭配賊巢 (豆瓣),比《華爾街之狼》好看而且更接近真實。拯救華爾街 (豆瓣),完全敗在了一個莫名其妙的惡俗中文譯名上,英文原名為《When Genius Failed》(當天才失敗時),講述一群專家組成的長期資本公司居然也會失敗。另外的如大而不倒 (豆瓣)、大空頭 (豆瓣)從正反兩面了解次貸危機。

美國公司:如果看了太多蘋果和谷歌的故事,那麼懷舊一下,看看藍血十傑 (豆瓣),福特的發家,房間里最精明的人 (豆瓣),安然的失敗,了解美國的公司是如何走過來的。另外,GE、IBM、可口可樂的幾個案例都很經典,但我也很難推薦特別突出的書,雖然韋爾奇有一本贏,郭士納有一本大象跳舞,可能會讓你了解更多商業知識,但沒把商業故事講好。

抱歉,我不能把很多商業故事直接講出來,而只提供了書單,因為我更希望大家能親自去閱讀,去感受商業的魅力。:)


沒人邀,多年潛水的三0用戶來答。。
寫下自己的經歷吧。。
作為一名販子~這幾年由於經常和快遞打交道,見識了很多騙局。。
現在年底騙子也紛紛出來覓食了。。希望大家注意警惕。。
相信很多淘寶賣家也遇到過這些。

1.假快遞真騙子。
答主所在的地方是電商城,每天都有很多人去發貨。在15年的時候有一夥騙子過來流竄作案,他們在電商城附近支個攤子,掛著一塊牌寫著圓通中通申通,全國通票X元,定價比正常快遞便宜個1.2元左右。於是有很多賣家去寄,單號2.3天都沒有物流顯示,再去找快遞那伙騙子早就卷著貨物消失了。

2.通過買家的信息行騙。


如圖。騙子通過某快遞員購買到快遞面單個人信息,便群發簡訊給收件人。內容大概是這樣:尊敬的XXX你好,請問你上次購買的鞋子穿得舒服嗎?現在我們工廠有活動,這兩天您只要添加我們的新微信有50元紅包獎勵哦。 我們的新微信是XXXXXX。

不得不說騙子的水平還是很高明的,準確說出了他們的名字和購買的貨物,加上了令人蠢蠢欲動的50元紅包獎勵,成功率還是很高的。
緊接著一部分顧客就會添加騙子的微信,看到騙子們的朋友圈標的價格都挺便宜而且還能減50元。開開心心的付款後騙子也開開心心的把你拉黑了。

在利益的驅使下,快遞員販賣底單賺外快,騙子通過信息廣泛散網來騙人,已經形成了一條黑暗的產業鏈。真是為了利益 什麼手段都可以使出。
販賣快遞底單的行為很難杜絕,一張快遞單可能轉手好多次,順豐相對來說還好點。

答主最痛恨這類騙子。每月都有顧客被騙,然後找我來撕逼謾罵。


唉,世態炎涼。騙子拿著你的錢在瀟洒,我卻要為騙子的行為背鍋。


比小說,比電影,都更精彩的商業故事——「2014 索尼黑客事件」

Ps:12 月 25 日事件追蹤已更新,請

11 月 24 日,索尼影業遭受自稱 GOP 的黑客團體的網路攻擊。在至今一個月的時間裡,事態情節跌宕起伏,驚心動魄。信息泄露,郵件恐嚇,FBI 介入,朝鮮回應,威脅媒體,員工起訴,還有電影人的控告,奧巴馬的指責,美國和朝鮮雙方政府的挑釁和叫板……

索尼影業作為全球頂級影視娛樂公司,製作的經典故事電影不勝枚舉,但或許,任憑怎樣天馬行空的想像和虛構,都不如這一場親身演繹的「大片」更精彩,更震撼。

跟蹤了一個月的劇本如下……


11 月 24 日


當日清晨,索尼影業公司網路遭遇黑客攻擊,全面陷入癱瘓。所有工作人員的電腦上同時出現了一個警告頁面,以紅色大字醒目地寫明「Hacked By #GOP」。黑客個人或團體自稱「Guardians of Peace」(和平守護者),簡稱「GOP」。



表明黑客身份後的警告文如下:

我們此前已警告過索尼影業,今天的網路癱瘓僅僅是個開始。
要求得不到回應,我們就不會善罷甘休。
我們已經握有索尼影業全部的網路數據,包括僱員的秘密以 及各類高層機密。
如果不遵從要求,我們就將全部數據公之於眾。

隨後,索尼影業公司對外宣布進行全面的網路監察。而對內,則要求全體員工停止連接公司網路,停止使用公司電腦,甚至可以回家辦公。自此,索尼員工長達數周的「紙筆辦公」階段正式開始了。

而這時,索尼影業的網路安防部門的恥辱時刻現在才剛剛拉開序幕……

11 月 25 日


自稱 GOP 的黑客郵件回復 The Verge:

我們只想尋求平等,但索尼影業不肯。這場黑客戰役還將不斷升級。

郵件中自稱 Lena 的人對黑客過程進行了含糊描述:

索尼影業的安全大門沒有緊閉,因此與我們有相同利益關係的索尼內部員工幫助我們攻擊了伺服器……團隊安全至上,我只能說這些。

隨後,GOP 通過盜取的電影《星河戰隊》Twitter 賬號發布消息:

去死吧!索尼影業,和 Michael Lynton(索尼影業 CEO),你們都是罪犯!誰也救不了你們!

11 月 27 日

索尼影業對於這次黑客事件的反應速度似乎不太給力,內部網路仍舊一蹶不振,知情人士稱,索尼影業關閉了計算機系統,系統恢復工作可能需要數周時間。


好消息是,Twitter 賬號重新回到了索尼的控制下。


而 GOP 則繼續放大招,釋放出了一個 217.6MB 的壓縮文件,其中列出了黑客從索尼網路竊取到的文件清單,包含公司財務報告、密碼文件、演員護照複印件、盜版電影……


在文件夾中的 readme.txt 中,GOP 寫下了如下內容:

所有需要這些數據的人,都可以以°?To the Guardians of Peace°∑為標題,給如下地址發送郵件。

11 月 28 日

消息人士稱,攻擊索尼影業的黑客可能來自朝鮮。


據悉索尼影業計劃於聖誕期間發行新電影《The Interview》,影片中涉及虛構美國中央情報局刺殺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內容。朝鮮官方也曾發布公告稱,這部電影一旦發行,朝鮮將對美國和其他相關國家進行「無情的報復」。



主觀臆斷一下,這種猜測不無可能。

11 月 30 日


索尼影業防不勝防,11 月 30 日,GOP 在 BT 站點上一舉泄露了 Sony 的 5 部新片。其中包括由布拉德·皮特主演,正熱映的《狂怒》,即將在 12 月上映的《特納先生》和《安妮》,以及計劃於 2015 年上映的《依然愛麗絲》和《把愛寫在她的手臂上》。


截至太平洋時間 30 日上午 11 時,《狂怒》的下載量已超過 120 萬次,《安妮》超過 20.6 萬次,《依然愛麗絲》103 832 次,《特納先生》63 379 次,《把愛》也已有 19 946 次下載。

12 月 1 日


索尼影業終於採取了行動。僱傭信息安全公司 FireEye 旗下的 Mandiant 部門對黑客事件進行調查。


與此同時,FBI 也加入了對此事件的調查。官方的介入會對案件的破除起到催化作用嗎?

12 月 2 日


FBI 針對索尼影業網路攻擊事件發布了一個長達 5 頁的機密文件,消息人士向 Re/code 分享了如下內容:

  • 惡意軟體清除了目標系統內的硬碟內容;
  • 黑客在微軟 Windows 系統下操作,使用語言為韓語;
  • 很明顯,攻擊的發生地在泰國、義大利和波蘭;

與此同時,GOP 向文本共享網站發布了第一批索尼機密文件。文件內容包括:

  • 3803 名索尼員工的姓名、出生日期、社會保障號碼;
  • 6000 多名員工的姓名、職位、薪資和績效評估;
  • 2014 年被開除的員工姓名、職位和離職原因;
  • 一個由索尼影業 CEO Michael Lynton 和 HR 主管 George Rose 出鏡的,有關招聘的內部視頻。

12 月 3 日


索尼影業官方指認:攻擊方來自朝鮮。

GOP 又泄露了新一批文件。名為「Gift of GOP for 2nd day: Confidential data of Sony Pictures.」(GOP 第二天的禮物:索尼影業的機密數據)的文件中,其中包含索尼的很多明文密碼,安全證書和其他證書。文件圖如下:


12 月 4 日


索尼員工也發聲了。


一些匿名索尼前員工稱,索尼的網路安全維護就是個「坑」!他們表示,很久之前,他們之前,他們就曾想公司高層反映過,將密碼信息儲存在文件中等危險行為,但無奈,遭到了高管們的無視。所以,儘管這次黑客事件讓他們很無奈,很抓狂,但也絕非意料之外的事情。



12 月 5 日


事件再一步升級,飽受信息泄露困苦的索尼影業員工們都收到了一封匿名威脅郵件。來信人自稱為 GOP 的 leader,內容如下:

迄今為止我們所做的都只是計劃中的一小部分。如果你不想遭受更多損失,請在下方的郵件地址中籤名反對索尼影業的所作所為。否則,你和你的家人都將身處危險之中。

12 月 7 日

朝鮮官方終於也回應了這件事。稱 GOP 黑客並非朝鮮官方指派。但也同時指出,不管是誰做的這件事,我大朝鮮都贊你為英勇的大英雄!

12 月 9 日


GOP 在 Github 上發布了一篇新聲明,表明 12 月 7 日的恐嚇郵件並非 GOP 發出。同時附上了一封發給索尼影業的高管們的郵件:

我們已經將立場和需求闡述的很明白,但你們卻沒有接受。不要以為只要找出攻擊者,不用回應我們的需求,你們就能萬事大吉。我們再一次警告,答應我們的需求,不要妄想擺脫我們。同時,立即放棄上映破壞地區安全和世界和平的恐怖主義影片!索尼影業和 FBI,你們找不到我們的。我們是完美的,堅不可摧的。只有明智的決定和行動才能拯救索尼影業!

隨著郵件內容的公布,索尼高管們的電子郵件也遭到泄露。

12 月 10 日


又一件滑稽的事發生了。網上出現一款惡意軟體「Destover」,卡巴斯基實驗室稱,這款惡意軟體可以直接使用索尼泄露的安全證書來攻擊某些 Windows 計算機。由於索尼的安全證書被某些安全驗證方案默認為信任,所以很多計算機可能很容易遭受感染,也難被殺毒軟體偵測。


而與此同時,索尼也選用了一種特別的方式,應對影片外泄的局面——創建虛假「種子」。用虛假的種子阻止用戶下載被泄露的電影種子,索尼也是夠拼的。

12 月 11 日


一位索尼網路安全中心的人員反映,索尼影業的網路漏洞很早之前就已經發現,只不過一直沒有得到正視。The Verge 也報道,早在今年 2 月,索尼影業就已遭到黑客的秘密攻擊。

12 月 13 日


GOP 第七次泄露數據,還做了一次「聖誕大禮」的預告,指出,聖誕期間會為索尼影業獻上一份數據量更大,內容更有趣的大禮包。

12 月 14 日


黑客事件正式進入第 3 周。這一天,GOP 又向索尼影業的員工們發送了一封郵件:

我們正在計劃新一輪披露,包括更多人的郵件地址和個人隱私。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信息遭到泄露,可以告知我們你的姓名和職位。

12 月 15 日

索尼影業再喊話,這一次不是對攻擊其網路的 GOP,而是對——媒體。索尼表示,媒體不可以公布、使用、傳播索尼影業被盜信息,如果再有這樣的行為出現,索尼影業將採取法律行動。


《華盛頓郵報》隨後發表了一篇文章,列舉 2001 年的Bartnicki 訴 Vopper 案,和 1969 年的 Pearson vs. Dodd 案,表明,即便索尼影業要向媒體發起訴訟,也沒有太多勝算。


不禁想問:索尼有必要把自己的「恐懼」轉嫁給媒體嗎?

12 月 16 日


索尼還沒有起訴媒體,索尼的前員工就發起了對索尼的訴訟了。


索尼影業遭到了兩名前員工的起訴,控告其沒能有效保護員工數據,導致社會保險號碼、醫療記錄、薪資等重要私密數據在黑客攻擊按中泄露。這項集體訴訟由洛杉磯聯邦法庭接受審理。原告要求索尼影業對其損失作出賠償。


兩名索尼前員工表示:

我們經歷了史詩般的噩夢,我們多麼希望這只是一個索尼發行的恐怖片,而不是赤裸裸的事實。

12 月 17 日

在昨天的《索尼被襲擊後的 24 天——記一場驚心動魄的黑客大戰》里,我梳理了這場「黑客拉鋸戰」從 上月 16 日事件開始後 24 天內的詳細戰況。


然而就在過去的十幾個小時內,事件再次升級。這場由索尼影業親自出演的「商業諜戰片」似乎要發展為一部以國家為主體的「恐怖主義戰爭片」。


昨天,黑客團體 GOP 發出了新一篇恐嚇信。這一次的恐嚇對象由索尼影業高管,到索尼員工,轉向了計划到影院觀看電影《The Interview》的觀眾們:

警告

參加電影《The Interview》首次公演活動和去電影院觀看此電影的人們,我們會讓你知道拿恐怖事件開玩笑將會有怎樣的結局。

很快,全世界都將知道索尼影業製作的這個電影有多麼的不堪。

很快,全世界都會感到恐懼。

想想 2001 年的 9 月 11 日。

我們建議你在電影放映期間遠離那些電影院。

(如果你住在電影院附近,最好選擇搬家。)

接下來幾天內會發生的所有事情都因索尼影業的貪婪無度而起。

索尼影業會受到全世界的譴責。

最先對此恐嚇信做出反應的,是美國四大連鎖影院集團——帝王娛樂集團,AMC 娛樂集團,喜滿客影城和卡麥克電影院。它們都公開表示不會在自家院線上映電影《The Interview》。隨後其他小型影院也都發布類似公告。


幾小時後,索尼影業也作出官方表示,取消電影《The Interview》的首映禮及放映。

但更重磅的回應來自美國白宮—— GOP 的背後操縱者正是朝鮮!


奧巴馬政府官員透露:美方已經確認,這場大規模、長時間、高力度的黑客行動的背後操縱者,正是朝鮮官方!


《紐約時報》和《時代周刊》等媒體都表示,在與事件相關官員的接觸中得到信息,奧巴馬政府已經確認,這場大規模、長時間、強力度的網路攻擊行動,是在朝鮮官方的支持下發動的。白宮目前也正在討論,是否要針對此事件對朝鮮政府進行公開譴責,以及如何應對朝鮮的反擊。

包括《連線》在內的數家媒體則對美國官方給出的結論持懷疑態度。事件是否由朝鮮操縱,還要等到美國公布了詳細的調查方法、論證證據等內容,才能蓋棺定論。不過看目前的情態,這些內容的公布在短期內無望。


索尼影業母公司 Sony 所在國,日本,也對此事發表了看法。不過「第二次 9·11」等恐怖行動與日本利益不相關,日本官方擔心的,是此前「朝鮮非法扣留日本公民」事件的溝通,會受美國公開譴責的影響。

截至 12 月 17 日,GOP 釋放的重要信息如下:

  • 索尼財務報告、密碼文件等
  • 索尼員工姓名、職位、薪資、績效、社會保障號碼等私密信息;
  • 《狂怒》《特納先生》《依然愛麗絲》《把愛寫在她的手臂上》四部影片下載鏈接
  • 部分演員的護照複印件,薪酬表,常用化名;
  • 來自Snapchat CEO Evan Spiegel 的數封郵件,其中包含近期兩筆收購案等內容;
  • 索尼影業高管嘲笑 Obama 黑人身份的不當言論;
  • 索尼影業高管形容演員 Kavin Hart 形同妓女的言論;
  • 《龍虎少年隊 3》和《黑衣人 4》劇情將有交集;
  • 索尼影業與迪士尼談判,考慮讓「蜘蛛俠」在 2016 年的《美國隊長:內戰》中出鏡;

假設 GOP 新發送的警告郵件並非裝腔作勢,假設索尼與黑客雙方仍舊沒有達成和解協議……那麼以上這種信息的泄露會暫時告一段落,在下一個階段里,GOP 將採取的是真槍實彈的恐怖行動。


最後,奉上《The Interview》(中文名:刺殺金正恩)此前發布的預告片。


The Interview(出訪) - Official Trailer (2014)
The Interview(出訪)

或許我們無法看到它的全片,但記住,或許正是這個預告片引出了這一場驚心動魄的年度大戲。


12 月 18 日


「索尼被黑客襲擊」事件進入了第 26 天,從一場索尼與 GOP 兩方的糾纏和恩怨逐漸演化成了一個多方之間難以調和的矛盾。


昨日美國四大連鎖影院宣布撤除《The Interview》的放映後,有一家影院英勇地站了出來,以一種別樣的方式反抗 GOP 黑客團體的威脅和恐嚇。但 Alamo Drafthouse 影院反抗的方式並不是強行放映《The Interview》,而是重新放映 2004 年拍攝的,宣揚美國「世界警察」形象的《美國戰隊》。


但無奈,如此「血氣方剛」的抗議並沒有得到製作發行《美國戰隊》的派拉蒙影業公司的支持。鑒於 GOP 言辭激烈的恐嚇和其「說到做到」的行事風格,帕拉蒙影業決定不放映《美國戰隊》。目前,Alamo Drafthouse 影院正在忙著給觀眾退票。



然而就在索尼影業「認慫」,宣布了取消放映《The Interview》後,又出人意料的「zuo 大死」——在 Youtube 索尼影業頻道里上傳了新一部預告片。


預告片里明晃晃地寫著:

全世界都會討論的電影僅此一部。

我們信任 Franco 和 Rogen(劇中刺殺金正恩的兩人)!

上映日期:聖誕節

The Interview New TRAILER - In Franco and Rogen We Trust (201...
The Interview New TRAILER

《The Interview》電影中金正恩被刺殺的片段也最終流出。



而這第 26 天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有一個利益團體抗議了——電影人。


雖然兼任影片《The Interview》編劇和主演的 Rogen 和 Franco 兩人都沒有對此事公開發表評論,但眾多電影人都在 Twitter 中譴責了索尼的軟弱回應。


演員 Ben Stiller 的推文:

很難相信,這是一個在美國發生的,對言論自由的威脅的回應。

導演兼製片人 Judd Apatow 的推文:

影院撤銷對《The Interview》的放映是個不光彩的行為。難道從現在開始,凡是會引起某些匿名人士威脅的電影都要下線嗎?

電視節目主持人 Jimmy Kimmel 的推文:

索尼的回應認可了恐怖主義人士的行為,開創了一個令人恐懼的先例,這是懦弱的行為,非美國色彩的懦弱行為。

紀錄片《華氏 911》的導演 Michael Moore 的推文:

親愛的黑客們,既然現在你們成了好萊塢的統治者,那麼以後我們還是少製作些浪漫喜劇,少放映 Michael Bay 的作品,也別再製作《變形金剛》了吧。

喜劇明星 Steve Carell 的推文:

這是因創意表達的失敗而讓人悲傷的一天。#feareatthesoul (恐懼侵蝕靈魂)

眼看著索尼影業就要成為眾矢之的。這個時候,終於有人站出來幫索尼影業撐腰了,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奧巴馬政府。



奧巴馬政府新聞秘書 Josh Earnest 在新聞發布會上稱,「索尼黑客事件」已上升為嚴峻的「國家性安全問題」,奧巴馬政府對此事的重視程度為最高級。對朝鮮進行反擊的具體措施尚不明確,還在自己斟酌之中。


同時,他也代表美國政府,發表了對電影《The Interview》的看法:

索尼影業取消電影《The Interview》放映的決定未受政府要求,相反,雖然《The Interview》有令部分觀眾感到不滿的隱患,政府仍支持和贊同索尼影業製作一部這樣的電影。

對於這些電影人和電影製作公司,以及他們表達的慾望,美國表示強烈支持。我們相信,這種藝術表達形式是值得讚賞的,不該因會觸及某些人的觀點和想法,就對恐嚇和威脅「投降」。

如今的索尼影業有了多重形象——在 GOP 眼裡,索尼是那個不顧地區穩定和世界安全,拿他國領導人的生命開玩笑的「萬惡的罪人」;在索尼員工眼中,它是連自身安危都維護不了,公司機密慘遭泄露的「無能的空殼」;在美國民眾眼中,索尼是可能引起國家危機的罪魁禍首;而在電影人眼裡,索尼是 GOP 黑客們的傀儡,妥協了電影行業的利益,也減損了美國自由的文化形象……


而索尼自己,恐怕只會把自己看做一個披上了一身戲服的木偶,在多個利益群里的牽拉下磕磕絆絆,踉踉蹌蹌。究竟該行往何處,恐怕真是身不由己……


12 月 19 日


GOP 黑客團體雖自事件初始就站在正義道德的對立面上,卻似乎一直沒有遭受輿論的廣泛攻擊。泄露數據,危言恐嚇,兩手都抓,兩手都硬,一副唯我獨尊的架勢。直至周末,GOP 還在以毫回還餘地的口吻威脅著索尼:

所有與這部電影相關的東西,無論是預告片還是全片,都必須從所有網站上撤除。只有不生其他事端,我們才能保證索尼影業的數據安全。

FBI 美國聯邦調查局則更是直接,從 12 月 1 日正式介入「索尼黑客事件」開始,就顯著提升了案件的偵破速度——每每出場表態,都毫不猶豫地指認朝鮮就是 GOP 的幕後推手,雖然每次指認,都沒有拿出確鑿的證據。


直到 19 日,FBI 終於宣布了——我們有證據,證據就在這裡:

  • GOP 攻擊索尼影業中使用的數據刪除軟體與朝鮮人員開發的其他惡意軟體有關;
  • 此次攻擊中使用的基礎設備與先前來自朝鮮的網路攻擊中的設備有明顯重疊;
  • 此次攻擊中使用的工具與去年 3 月朝鮮對韓國銀行和媒體的網路攻擊中使用的工具相類似。

「朝鮮是 GOP 的幕後主使者」似乎是「觀眾們」覺得合情合理,也合乎預期的情節設定。但當 FBI 和 GOP 都糾結於黑客的真實身份時,旁觀者也有必要審慎的思考一下,這個未經充分條件證實的「結論」是否真實。惡意軟體、基礎設備、相關工具等,真的足以說明朝鮮和黑客之間的指派關係嗎?


首先對這個問題提出質疑的,是美國的網路安全專家們。加州雷德伍德城的專家Brett Thomas 發推文表示對 FBI 結論真實性的懷疑,他認為:如果有人要刻意將火力導向朝鮮,偽造 FBI 聲明中指出的 3 點證據並非難事。



前著名黑客,現網路安全研究人員 Hector Monsegur 稱,朝鮮全國只有一個主 ISP,一時之間獲得數量如此巨大的數據只會導致全國性的網路癱瘓,從技術上分析,GOP 不會是朝鮮的黑客團體。而對於 FBI 指出的,此次黑客事件中的部分惡意軟體應用了朝鮮語,Monsegur 也認為,黑客偽造國籍身份是常有的事,俄羅斯黑客偽裝成印度人,烏克蘭黑客假裝是秘魯人,這樣的事例 Monsegur 見得多了。FBI 給出的證據和結論難以讓人信服。


就在幕後人身份撲朔迷離,難見分曉的時候,GOP 又向 FBI 發送了一封「慶賀郵件」:

這封信來自 GOP。

FBI 對「索尼黑客事件」的調查真的是太棒了。你們一定也發現了 GOP 對 FBI 做了什麼。對 FBI 的成功,我們表示誠摯祝賀。FBI 全世界最棒!

打開下面的鏈接,看看我們送給 FBI 的禮物吧。好好欣賞哦!

you are an idiot!
you are an idiot!
收起視頻

GOP 郵件中寫到的禮物,就是這個日本搞笑視頻。視頻通篇只有一句話——「You are an idiot,hahaha」,由於視頻太過直接,太逗比,請允許我直接將其譯為「你就是個大傻逼,哈」。


GOP 以這樣一個視頻的形式再次登場,全然沒有被識破身份的焦躁和緊張,卻帶著滿滿的嘲諷和不屑,不得不讓人懷疑 FBI 的結論是否正確,不得不讓人思考幕後主使者究竟是誰。當然,也更加值得我們思量,如果幕後人並非朝鮮,FBI 在奧巴馬政府的指導下將矛頭指向朝鮮,又有著怎樣的居心……


與此同時,奧巴馬在華盛頓記者招待會上指責「索尼犯了錯」:

事件至今,索尼遭受了巨大的攻擊和損失,對此我表示同情。但我又不得不說,索尼的確犯了錯。

索尼不該取消《The Interview》的上映,面對威脅妥協就範不是美國人該有的作為。如果任何人都可以威脅別人撤除一部有爭議的電影,那麼這些人看到不喜歡的紀錄片、不爽的新聞報道時又會做什麼呢?

美國社會的自由不應受其他國家的審查。索尼應該在撤銷電影前詢問過我的意見。我也一定會告訴他們,不要屈服於任何形式的非法攻擊。

隨後,索尼影業 CEO Michael Lynton 在

隨後,索尼影業 CEO Michael Lynton 在 CNN 採訪中辯解:

我們沒有屈服,沒有讓步,我們一直在堅持,一直期待這部影片能有機會與美國大眾見面。但我們實在是別無選擇,只能宣布放棄。

奧巴馬總統,新聞媒體,和美國大眾都誤解了我們,也並不清楚事件的真實情況。

並且否定了在 17 日發布的「不以任何形式發布電影」的決定,反而聲稱:

我們此前決定的只是不在聖誕期間在影院放映。目前也正在探求其他發布渠道的工作。《The Interview》還有可能以其他形式和大家見面。

決定取消放映和損害美國自由的,是各大影院,我們也沒有辦法。

12 月 20 日


朝鮮提出了新的解決方案——與美方合作,展開對事件的聯合調查。但聯合調查的方案隨即遭到了美國的回絕,同時宣布尋求中國的支援,對事件展開深入調查,也對日後朝鮮發出的網路攻擊進行阻擊。


12 月 21 日


奧巴馬又宣布,因「朝鮮指使黑客」一事,考慮將朝鮮重新列入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名單中。


12 月 22 日


美國的喋喋不休終於激怒了朝鮮,「血氣方剛」的金正恩政府指派駐美髮言人公開表示,將對美國的任何報復行動予以堅決回擊。


12 月 23 日


凌晨,朝鮮又遭遇了全國性的網路癱瘓,崩潰時間長達十餘小時。究竟是美國的報復行動,是朝鮮官方主導的網路關閉,是中國方面的斷掉通路,還是其他黑客團體的攻擊,目前仍無定論。


索尼又將火力轉向了 Twitter。索尼影業首席律師 David Boies 向 Twitter 律師代表發送了一封信函,信中要求 Twitter 輔助阻止黑客竊取信息的傳播,並對所有散步泄露信息的賬戶進行封鎖。否則,索尼將與 Twitter 對薄公堂,並要求 Twitter 賠償相應損失。


Mashable 等媒體紛紛表示,索尼的控訴沒有勝算。 Twitter 沒有理會索尼的「威脅」,信中明確指出的搖滾樂手賬號@bikinirobotarmy 也沒有被封鎖。


12 月 24 日


今晨,索尼再次爆出消息,將在聖誕節當天和部分獨立影院合作,限量上映影片《The Interview》。無論是索尼影業自己的決定,還是奧巴馬政府的授意,對於一個以自由言論為至上的國家採取這樣的行動,我們無法過多評說。但可以從事件始終得知的是——自由並非唯一的價值,也並非所有價值都已經實現了「普世」。

看客們可以「期待」的是——GOP 對索尼的新舉動又會有怎樣的回應呢?



12 月 25 日

今天是聖誕節,遵守承諾來更番,Merry Christmas!


每天早晨蹲廁所刷有關「索尼黑客事件」的外媒新聞已成了一個月來的「例行公事」,今早便收穫了一份來自索尼的大禮——《The Interview》開始網播!


索尼昨日決定,將與美國東部時間周三13點(北京時間周四凌晨2點)開始在YouTube、Google Play、Xbox Video 和 網站 http://SeeTheInterview.com 上提供播放服務,購買價格為14.99美元,租看價格為5.99美元。


索尼影業 CEO Michael Lynton 的聲明全文翻譯如下:

索尼一直在尋求一個可以播放此影片的全國性的平台。為了達成這個目的,我們在上周三,也就是 12 月 17 日宣布放棄影院上映的那天起,就找過 Google,Microsoft 和其他合作夥伴。我們很高興可以和合作夥伴一起,在今天將這部影片獻給大家。


我們從沒有放棄過以儘可能公開的方式放映《The Interview》這部電影。對我們來說,發布這個電影有著重要意義,尤其公司和員工收到某些企圖傷及言論自由的人的威脅之後。我們最先選擇的就是數字渠道,因為這個渠道可以使這部電影在放映之初被更多的人看到,此後我們還會繼續尋求其他合作夥伴和平台的幫助,擴大影片的發布範圍。


Google 和 Microsoft 幫助我們實現了這一訴求,對此我表示感謝。這部影片的發布代表著索尼影業對電影人承諾的兌現,也表達了我們對言論自由的追求。雖然我們無法斷定影片發布後的路徑,但我們依然感到驕傲,只因抗爭收穫了結果,網路攻擊者沒能成功剝奪我們的言論權。


無疑,因為這部影片的發布,我們幾周來遭受的攻擊會持續下去,但我們願意站成一路,也對我們的未來充滿信心。對於在這段艱難又特殊的時間裡,仍然勤勤懇懇,勇敢堅持的索尼影業員工,我表示誠摯的感謝。

Google 首先發表推文祝賀:

我們的使命就是讓人們獲取世界上的所有信息,當然不排除 Seth Rogen 的電影。

奧巴馬總統也對索尼的這一舉動表示了贊同:

人們重新獲得了觀看這部電影的自由,奧巴馬總統對此表示歡迎,同時,他也讚揚索尼在過去的幾周里為此做的努力。就像總統在上周五說過的那樣,我們生活的國家,不是一個可以由外國去審查的國家。索尼今天的舉動,使人們重獲選擇的自由,人們本就該有選擇的自由。

微軟法律總顧問 Brad Smith 也發文:

我們當然鼓勵人們對這部電影有不同的看法。對很多作品很多問題都是這樣。我們並非支持這部電影,我們只是捍衛憲法中提到的言論自由的權利。我們相信,只要我們聯合起來,就能夠制約其他攻擊。

在我昨天寫下的文章索尼事件再追蹤——不再「大法」的索尼,死守自由的美國,我寫下過這樣一段話,或許放在今天更合適些:


死守「自由主義」的美國


「索尼黑客事件」發生之初,美國群眾和我們一樣,旁觀事態發展,一副「看戲」姿態,切身之痛的只是隱私受損的索尼員工、電影演員。然而真正激起民眾憤怒的,卻是索尼放棄電影上映的舉動。


電影人紛紛表示,索尼的妥協側面證明了「恐怖主義」對好萊塢的控制,是對言論自由的威脅;奧巴馬公開表示,美國的文化不應受其他國家的審查;BitTorrent、Youtube 等主動請纓,以支持《The Interview》在其平台上的上映來捍衛美國的自由……


唯恐天下不亂也好,抨擊民族主義也罷,顧及 GOP 言語里「第二次911」,批判好萊塢題材審查不足的,卻是我們這群在「廣電總局掌控文化生活」的國度里生存的人們。而大洋彼岸的美國群眾,切身安危受到威脅的美國群眾,卻在「自由和安危」的選擇間表現得更加無畏……

相關閱讀:

索尼被襲擊後的 24 天——記一場驚心動魄的黑客大戰

索尼被黑客襲擊的第 25 天——事態還在升級中

索尼被黑客襲擊的第 26 天——索尼又要「zuo 大死」?

索尼事件再追蹤——不再「大法」的索尼,死守自由的美國


謝邀。我看到的商業故事普遍比小說好看。

一、公開報道:

1、最近Facebook收購whatsapp,福布斯有個長篇報道很全面也好看。福布斯中文網有翻譯,虎嗅上也可以找到。
2、《too big to fail》,大而不倒。以及華爾街日報對08年雷曼引爆的次貸危機一系列報道。
3、國內也有很多,比如對德隆系、達能娃哈哈(我和同事寫過一本書叫《出軌》)、健力寶與張海等等等等。太多。


二、經歷過的

1、資本市場上不時有些所謂的「大佬」遠走海外。我們可以設想下,這些人為什麼可以悠然跑路,從仰融到唐萬新到劉波。
我曾經跑到東南亞去見某跑路的「大佬」,意思是自己很冤枉。這哥哥有不下三家上市公司,但得罪了當地領導被抓前跑路,還敢找記者鳴冤。後來此君以為風聲過去,又悄悄回國(邊控算神馬),在北京會情人時被抓。過了沒多久,他那死對頭領導也被抓。這中間到底有哪些狗血、陰謀、交易就不得而知了。
2、薄谷與英國人的交易算嗎?重慶那些被打掉的企業家算嗎?哪一個所謂的大案後面不是一連串商人。徐明、劉漢。不展開了。
我們這一撥做商業調查的記者都明白,商業世界,因為牽涉到利益,權力,慾望,這些人性最本質的東西,是有相當多敘事資源的。只不過挖掘難度太大,敘事要求特別高,且多牽涉到權力,有能力寫的人都去掙錢了。但我們也實在對虛構作品失去了胃口,因為現實的口味太重。

三、電影

唯一推薦的是《社交網路》。敘事節奏很high,對扎克伯格的反諷恰到好處。


音響開大,選個high歌,必須說說Elon Musk的故事!

從高潮部分說起。

2002年PayPal被收購,Musk凈賺1.8億, 那年他31歲, 典型的互聯網高富帥。在矽谷成功,是很多人的終極目標。

但對於Musk, 那只是跳板。

他果斷退出互聯網,轉攻火箭技術,創立SpaceX。 所有人都驚呆了,大家感受下原因:

1. 技術型創始人, 必須先有嫻熟技術才搞公司。Musk當年對航天懂得不多,他是先有宏觀藍圖才去瘋狂鑽研相應技術的, 非常異類!

2. 火箭開發風險極高。推出個手機、電腦什麼的,還能先測bug,火箭沒得測。一經發射,有去無回。

3. 搞火箭和互聯網不同,不能在自家車庫花點小本就開始。沒有巨資(比如小目標1個億)就別做火箭夢了。

縱上,使火箭市場的門檻不能再高!你Musk想怎麼弄?

有才之人,能擊中別人無法擊中的目標;
天才,能擊中別人連看都看不到的目標。

叔本華的名言,說的就是Musk這種人!

他以前掙的錢all in, 帶領SpaceX鑽研廉價火箭技術,要讓火箭被重複使用, 使成本降低100倍。最終實現火箭載客、殖民火星!!

這時,沒忍住給他爆個照。

Musk的顏值與智商齊飛。但最吸引人的還是他的抱負,我們繼續.....

04年,在Space X憋大招之際,Musk又重金投資了 Tesla,成為聯合創始人。

他放言要制造對環境0污染的電動車!!此舉當然不被看好。

但Musk決心顛覆電動車的」王老吉「形象,要Tesla高檔、性感、實用、快炫、耐用、讓人一靠近就有幸福感!

與SpaceX相似, Tesla的研發從零開始:汽車設計、操控組合、充電設備、銷售渠道,一律自家制一腳踢,實在抱負無邊。

Musk沒管什麼叫「創業要專註」,一心三用。06年,他又投資並慫恿堂兄創立 SolarCity,用太陽能解決普通家庭的能源問題。搞三個不同領域的難產公司,把Musk累得夠嗆!

他為什麼要這麼折騰自己?因為他要為人類作兩手準備:

1)從汽車入手,使用乾淨能源,真正解決環境污染問題,讓地球可持續發展。

2)更長遠的說,若地球遭遇什麼毀滅性災難,好早做打算,助人類移民至其他星球。

即便最終並無此需,若能降低成本,讓平民也能遨遊太空也是非常美好的。

如果說,喬布斯注重小的極致美, 那Musk則走向更宏大的雄壯美。這樣的Elon Musk,蓋世無雙。

---------晴天霹靂分割線----------

比小說好看的商業故事,怎能沒有低潮和地獄?

08年,SpaceX終於造出火箭!!可是,下場慘烈:

發射了三次,都以爆炸告終,損失近億。火箭公司沒太多試錯機會,三連敗足以讓SpaceX資金窮盡。Musk突然連工資都發不出,公司瀕臨破產。

同樣,Tesla 車當時也是一坨屎,已交訂金的消費者,足足等了五年都沒拿到車。網友惡搞了個「Tesla死亡喪鐘」,每天倒數著Tesla還剩幾天活。

偏偏還要趕上08年金融風暴,不但融不到錢,而且無論火箭還是車,訂單銷售都慘得慌。

不過,比起Musk的私生活,公司狀況都不算糟糕了。

他僅10周大的兒子因嬰兒猝死症離開人世。雖然和妻子後來又有了五個孩子(一對雙胞胎,一對三胞胎),但兩人的婚姻還是在2008年破裂了。

前妻在博客公開了離婚全過程。

那段時間,因公司頻臨破產,且離婚細節被公之於眾,Musk老上頭條。2008年,他嘗盡了人間的黑冷苦灰。

有視頻為證,一個硬漢聊起2008年,眼圈竟紅過兩次。

那時的Musk一周工作100+小時,晚上常做噩夢,身心交瘁。

有商界英才說,如果他們像Musk一樣,同時操縱幾家不同領域的公司,而且都是風險最高的,早就猝死了。

Musk肩負的壓力可想而知。

----------鋼鐵俠的誕生------------

08年末,Musk把所有積蓄都押上,所有關係都用盡,到處借錢,希望有奇蹟發生。

到最後,他的房租都得問朋友借,自己老弟也因把所有錢都給了他,頻臨破產。

很難想像,面對這樣的困境,一個人怎能保持定力,作出一個又一個正確的抉擇。

Musk沒聽眾人勸告,拒絕「救一家公司、棄另一家公司」的策略。他鋌而走險,果斷拆資,雖然知道這樣會讓自己兩家公司死得更快。

他是公司的太陽,把SpaceX的員工拉出試射失敗的陰影,讓他們大步向前。之後發生的一切近乎奇蹟:

  • 在人手缺失,資金匱乏的情況下,SpaceX居然在六周內,製成了一架新火箭。
  • 這一次,火箭發射堪稱完美。Musk將火箭送上天的夢想成真。
  • 之後,NASA (美國航天局)與SpaceX簽了16億美元的合同, 公司徹底得救!

引用 @覃超 的經典句:SpaceX 成為繼美、俄、中之後的第四個可以發射和回收航天飛行器的組織。稍微不同的是,前面三者是國家,而 SpaceX 只是一家私營公司。

再說說Tesla,結局大家應該猜到了。

投資者之一的Vantage Point心懷詭計,故意想讓Tesla破產,繼而成為公司大股東。

Musk識破他們的計謀,再次鋌而走險,將融資重新定性為「債務融資」,讓VantagePoint無法插手交易。

Musk利用投資人貪婪、保守的特點,適時虛張聲勢。

比電影劇情還緊湊,Tesla在聖誕鐘聲敲響前完成融資,避免了幾小時後就要破產倒閉的噩運。

當最終確定公司得救後,Musk嚎啕大哭。

Antonio Gracias是Tesla和SpaceX的投資者之一。他感嘆:

Musk比任何人的承受力都強。他2008年經受過的那些壓力會打垮所有人。在那種壓力下,我們都會崩潰,做出很糟糕的決定。但Elon無限理智,他仍能作出清晰且長遠的決策。他是那種越挫越勇的人。

Elon Musk成為了美國電影「鋼鐵俠」 的藍本,他是大家心中的真人版Iron Man.

絕處重生後,Musk怎樣了?只能說是各種 "之最"!!

  • SpaceX造出了全球價格最低的運載火箭,平均發射成功率93%,開闢了私人探索太空時代。
  • Tesla世界最成功的電動汽車公司。推出了Model S, Model X和Model 3 三款型號,超級無敵受追捧。(本來不叫Model 3而叫Model E的三款車型剛好湊成S.E.X, 噱頭夠辣可惜Model E這個名字已被佔用)
  • SolarCity成為了美國最大的太陽能供應商之一, 市值高達100億美金。
  • HyperloopMusk的最新項目, 45分鐘橫跨美國的「超級高鐵」,正在構想實施中。

他要繼續造電動汽車、超級火車、太陽城、火箭;他大談讓地球持續發展,人類跨星際,殖民火星和新世界。他還說,想在火星退休。

而Musk今年才45歲,激動人心的故事還遠遠沒完.....

Elon Musk的故事遠比小說好看。

他是個天才,夢想家,實幹者。他引領潮流,且極少抱怨。

試問,誰不想成為他這樣集眾多優點於一身、才德貌三全之人?

-----------------------

以前寫的關於Musk的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676263/answer/242204964

哪些名人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小故事? - 知乎


補充一個吧,327國債事件。

事件經過:

1995年2月份,多空雙方圍繞著92年發行的3年期國債期貨合約開展了激烈的爭奪。事件中最重要的不確定因素就是財政部究竟是否會對到期的國債進行貼息。事件中多方以有財政部背景的中經開為主,空方以當時國內最大的證券公司萬國證券及遼國發為主。隨著國債利率提高的傳言逐漸變得越來越可靠,空方陷入不利。雙方的爭鬥到2月23日達到高潮,遼國發判斷形勢不利,當即平掉自身所有空倉並轉身做多。若就此收盤,萬國證券將賠進60億元,憤怒的管金生完全不顧萬國證券的實際資金量,於最後八分鐘強行巨額拋盤,收盤前更是砸進1000多億元的空單。所有多方收盤全部爆倉,市場目瞪口呆。若以收盤價計算,萬國由虧損60多億元轉而盈利40多億元。

當天夜裡上交所突然宣布,當日國債期貨最後八分鐘交易無效,以違規交易前最後價格成交。以此價格計算,萬國將虧損16億元。形勢再次逆轉。此後證監會宣布暫停國債期貨,一停就是18年。

事件各方:

1. 萬國證券與管金生:萬國證券當時是國內最大的證券公司,經此一役後虧損嚴重,被併入申銀證券,即現今的申銀萬國。管金生當時號稱中國證券教父,327事件後就此下台,世人皆知他因操縱國債期貨獲罪,97年判刑,罪名最後卻是行賄,一判就是入獄17年。

2. 中經開與魏東:中經開當時憑藉此事,市場上一時風光無倆。怎奈好景不長,隨後也爆出巨額虧損,並因銀廣夏事件最終爆發。被央行宣布關閉並清算。當時代表中經開出戰萬國的魏東此後鑄造了涌金系,08年跳樓身亡。

3. 尉文淵:尉文淵是上交所的創始人,時任上交所總經理。因此事黯然下課。

4. 國債期貨:327事件後國債期貨被證監會叫停。監管層此後對類似金融創新投鼠忌器,中國的金融衍生品發展進入寒冬期。

2013年,管金生出獄。資本市場早已物是人非,國債期貨同年重啟,當時的對手均已消散,萬國也已不復存在。

一場沒有贏家的爭鬥。


微點冤案:瑞星陷害微點案

背景

原北京瑞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劉旭從瑞星公司離職兩年後,於2005年1月創辦了北京東方微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而當時瑞星公司已經在中國IT安全市場擁有最大的市場佔有率。

起因

2005年5月13日及同月31日,劉旭在《光明日報》上先後發表了「殺毒軟體亟待克服重大技術缺陷 我國應儘快研製主動防禦型產品」和「主動防禦電腦病毒並非天方夜譚」的文章,同時開始著手準備微點公司「主動防禦軟體」上市的前期準備工作。而當時處於安全市場壟斷地位的瑞星公司,深感微點公司的產品一旦上市就會對自己的產品造成衝擊。所以通過賄賂買通時任北京公安局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處(以下簡稱:網監處)處長於兵,通過報假案、假損失、假鑒定等手段栽贓陷害微點公司及其成員,阻撓微點公司產品的上市。意圖竊取其核心技術,並致微點於死地。

經過

2005年6月21日,劉旭向網監處提出了備案申請。網監處不僅不給予備案,反而以「反病毒公司資質調查」、「未採取安全技術防範措施」為由,多次傳喚劉旭在內的管理、研發人員。存有微點「主動防禦軟體」方案設計、源代碼等核心機密的數十台電腦被扣押。並且在未出具任何合法手續的情況下,電腦被直接送到了微點公司的競爭對手瑞星公司。同時,誣陷微點公司副總田亞葵在互聯網上傳播「W32.Spybot.worm」、「W32.Sobig.E@mm」、「Download.Trojan」、「Downloader.Trojan」四種計算機病毒,致使與其使用同一路由器連接互聯網的健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管理部、北京思麥特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等用戶受到感染,造成經濟損失18萬餘元。到了8月27日,於兵為證實從思麥特公司和健橋公司查到木馬病毒是從微點公司副總經理田亞葵筆記本電腦中傳播出來的,在其授意下召集了病毒專家論證會。在沒有如實提供材料的情況下得出來「可以確定」的認證結果。隨後網監處於8月30日凌晨,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第三款之規定,將所謂「涉嫌故意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程序影響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造成嚴重後果」的微點公司副總經理田亞葵刑事拘留。在田亞葵被拘留後,微點公司研發部負責病毒庫保管的崔素輝,也遭到通緝。為了保存公司研發實力,劉旭把研發部悄悄地從北京轉移到了福州。同年9月6日,中國國家計算機病毒防治產品檢測中心收到網監處的公函,以微點公司涉案為由,要求其對微點產品不予檢測,封殺了微點公司防病毒產品的上市權利。田亞葵被刑事拘留後,由於缺少報案材料,於兵又指使他人到北京另外三家殺毒軟體公司(北京江民新技術有限公司、北京金山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啟明星辰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做工作,讓三家公司分別出具虛假「病毒爆發」報案材料。同時,於兵指使委託由瑞星公司副總裁趙四章推薦的瑞星公司監事為合伙人的中潤華會計師事務所,對微點副總田亞葵傳播病毒案件涉及的有關損失進行評估,並將該會計師事務所的違規評估結論作為認定田亞葵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和「侵犯商業秘密罪」的主要證據。到了10月21日,網監處發布「破獲國內首例防病毒公司傳播病毒案」的新聞。
2006年7月28日,田亞葵在經歷了11月的拘留後辦理取保候審,被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釋放。到了11月20日,北京市海淀區檢察院對田亞葵作出了不起訴的決定。微點主動防禦軟體在因所謂「國內首例防病毒公司傳播病毒案」被封殺兩年半後,獲准向國家電腦病毒防治產品檢測中心辦理產品上市銷售前的檢測手續。
2007年12月19日和同月25日,《科技日報》在顯著位置分別以「微點軟體的上市之路為何如此艱難」和「誰保障自主創新成果不遭封殺」為題,對微點軟體遭封殺的事件進行了披露,發出了「微點事件」背後到底是否另有「黑幕」的拷問。
2008年2月,微點主動防禦軟體終於獲得被阻擾了近三年的銷售許可證。同年7月,北京市紀委接到實名舉報,反映於兵等人存在徇私枉法等問題。市紀委高度重視,成立專案組對於兵等人的嚴重違法違紀問題進行立案調查。據查,於兵涉嫌收受瑞星公司賄賂、利用職務便利貪污公款,涉案金額巨大。據來自中國大陸檢察系統的消息,於兵涉案金額高達人民幣4000多萬元。

調查情況

於兵等人稱,田亞葵所用的筆記本電腦中,有四種病毒於2004年12月21日被激活對外傳播,造成較大損失。而經查,田亞葵筆記本電腦上網的ADSL電話線是2005年4月1日才開通使用。經中國國家信息中心電子數據司法鑒定中心重新鑒定,在田亞葵筆記本電腦中四種病毒只發現了三種,而且從未被激活過。北京市紀檢機關經立案調查,查明「北京東方微點傳播計算機病毒案件」是調取假報案、假損失、假鑒定等證據材料製造的一起假案。於兵因涉嫌受賄、陷害他人,以及貪污公款等罪,遭北京紀律部門調查。而涉嫌行賄的瑞星公司副總裁趙四章,則已經被逮捕。


比特幣,虛擬貨幣的狂歡

神奇百貨,90後騙起人來,也挺牛

健力寶,李經緯和國資委的鬥爭

胡雪岩,紅頂商人的興與亡

黃光裕,資本和大股東的戰爭

史玉柱,倒下的大廈,重新站起的巨人網路,永遠的腦白金

周鴻禕,紅衣教主,3Q大戰

牟其中,罐頭換飛機,準備炸開珠穆朗瑪峰,一代梟雄

陳天橋,從首富到賤賣公司

吳長江,股權之爭直接變成武鬥

蘭世立,第一家私營航空公司,到只剩一家旅遊公司

李途純,從湖南首富,到妻離子散

吳英,從死刑到死緩

P2P金融,虛假的繁榮以及錯亂的借貸關係(裸照)

巴鐵,非法集資與民科

褚時健 ,鋃鐺入獄到褚橙

姚振華與萬科

快遞家族

董明珠

賈躍亭,流往海外的半年

王老吉,品牌之爭

諾基亞,木馬埃洛普

重慶啤酒,疫苗的8000點


暫時就想到這麼多。。。。


推薦閱讀:

核電到底好不好?
生孩子對女性健康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相對於人體的複雜程度來說,人類 2013 年的醫學水平是否有些原始?
歷史上有哪些很厲害的騙局?

TAG:經濟 | 商業 | 行業 | 社會 | 商業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