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化學命名中的生僻字那麼多?

如題,個人感覺化學名詞的漢語音譯完全可以做到好寫好記,怪異的名字除了逼格高點,沒什麼好處,反倒是影響了人們對藥品的認知和記憶,違背了文字方便交流記憶的初衷


手機碼字渣排版勿噴。
================更==================
其實仔細想想,中文化學名還是有不如英文方便的地方的,最明顯的當屬新元素髮現的時候,英文只需要敲打幾個字母即可,而中文,如果能從古字中找到還好,如果沒有,就需要從最高層出台造字文件,相應的計算機編碼也需要跟進,就要麻煩許多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已經造好的字,覺得很有文化,很方便,覺得順理成章,不知前人也經歷了多少辛苦。

=================原答案==================
私以為最好的三個字:氕氘氚,其一是形聲字:撇刀川,從氣表示狀態;其二是音譯,氕不清楚,氘氚私以為對應double和triple,不曉得D和T是不是從這兒來的;其三是象形文字,質子用撇代表,豎代表中子。

羥(qiang三聲)基:氫氧基,會意加讀音,你把氫氧連起來念就知道了;羰(tang一聲)基:碳氧基,我一直覺得應該念三聲;巰基:氫硫基,你猜猜念啥?烴(ting一聲),碳氫化合物,火字旁代表可燃,右半邊自己認。

烷:火字旁同上,完代表完滿,氫不能再多了。烯:氫少了,炔:更少了。

甾,前面有人說了,象形文字。貌似是曹居東先生講的。

===================更==============
根據@古逢平的這篇文章http://zhuanlan.zhihu.com/p/22339684,下面的內容可能有誤,請參考

最後說一下硅的來歷。當時造元素名稱的漢字的選擇是:古已有之就不變,如金銀銅鐵;之前按照性質命名的改成形聲字:輕氣~氫氣,淡氣~氮氣,養氣~氧氣
,綠氣~氯氣,淡氣意思是把氧氣沖淡了,其他不解釋了;其他的盡量按音譯配形聲:helium~氦,boron~硼,aluminium~鋁。鉀是因為很活潑,取甲之意,同時拉丁文音譯Kalium(感謝回復)。
最後說一下硅,這個字的造字和使用過程堪稱曲折。考慮音譯,silicon,應該譯為xi音;考慮分布在土壤和岩石中,於是從石和土,於是翻遍各種字典找到這麼一個字:菜畦的畦,過去讀xi(一聲),現在讀qi(二聲),於是這個集形聲會意音譯為一體的字就成了:硅(讀xi),在教材中印出來以後,可能當時注音還不怎麼普及,全國的中學老師都管這個字讀gui,大家都按桂、閨的音念了。也怪造字的人腦洞太大,大家壓根沒想到這個字可以念xi。等到造字人發現已經全國(民國)上下齊聲念硅已經過了很久了,於是抖了個機靈,換成矽字你們總不會念錯了吧?儘管含義沒有硅那麼豐富了,至少保證了音譯。於是就全國上下改教材然後就帶到台灣去了。台灣現在還管Si叫做矽。


誰能告訴我手機傳圖怎麼能傳上來清晰的?

建國以後,革各種命,包括這個矽字。大家說化學裡念xi的字太多了,元素周期表裡除了Si還有兩個,錫和硒,錫和矽還在同一族念起來就成了碳矽鍺錫鉛,容易混淆,對了還有烯。之前那個硅字就不錯嘛,什麼容易讀錯?沒關係,那就讀gui吧,順應人民意願嘛~於是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最早的一批元素名稱是這位先生造的:

徐壽
頭一次破百好激動,說明一下,關於硅的那一段,是之前在一篇文章里讀到的,剛剛找到了那篇文章,沒有署名作者,不過作者應該也是一位老先生原文比我寫的好多了,值得一看。
http://tieba.baidu.com/f?kz=1338315474mo_device=1ssid=0from=2001auid=0pu=usm@0,sz@1320_1003,ta@iphone_2_4.4_1_10.4bd_page_type=1baiduid=BF3EAA7F4F2B2B215975F8DF88E2C0EDtj=www_normal_1_0_10_title?pn=0


終於更新了雜環化合物的命名,回答格式也重新排了一下,謝謝支持。
至此已更新完畢,本文不會再多做補充。

……………………………………………原始答案……………………………………
這個問題很有趣~
當我面對喹唑啉、莨菪鹼、吡咯烷酮這些名詞時,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疑問。
當時我去查了很多資料,慢慢了解,越了解越發現中國化學命名有很多學問。
題主,你聽我慢慢給你說。

1.化學元素的命名

十九紀六十年代以前,國際上的化學元素名稱很混亂。1860年9月世界各國著名化學家140多人在德國卡爾斯羅開了一次會議,化學元素才有了國際通用的拉丁文名稱。現今我國化學元素的中文名稱看起來很簡單,可是這些字的極大多數在我國古代書籍里是沒有的,是近一百多年來我國化學工作者根據拉丁文名稱的第一音節或第二音節的發音創造出來的新字。經過許多化學家不斷研究和創新,多次開會討論和選擇,才得到現今通用的中文名稱。

a.提到元素名稱的中文譯名,就必須要提到一個人,這個人 @Shfxc Xu的回答中有講到,即徐壽。
1868年,徐壽在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內專門設立了翻譯館,還招聘了傅蘭雅(英國人,是在華外國人中翻譯西方書籍最多的一人,下文會提到)等西方學者參與翻譯工作。在翻譯《化學鑒原》這本書時,徐壽發明了音譯的命名方法,首創了一套化學元素的中文名稱。即把化學元素的英文讀音中的第一音節譯成漢字,作為這個元素的漢字名稱。

在徐壽生活的年代,我國不僅沒有外文字典,甚至連阿拉伯數字也沒有用上。要把西方的科學技術的術語用中文表達出來是項開創性的工作,做起來實在是困難重重。徐壽他們譯書的過程,開始時大多是根據西文的較新版本,由傅雅蘭口述,徐壽筆澤。即傅雅蘭把書中原意講出來,繼而是徐壽理解口述的內容,用適當的漢語表達出來。西方的拼音文字和我國的方塊漢字,在造字原則上有極大不同,幾乎全部的化學術語和大部分化學元素的名稱,在漢字里沒有現成的名稱,這可能是徐壽在譯書中遇到的最大困難,為此徐壽花費了不少心血。對金、銀、銅、鐵、錫、硫、碳及養氣(今譯氧氣)、輕氣(今譯氫氣)、綠氣(今譯氯氣)、淡氣(今譯氮氣)等大家已較熟悉的元素,他沿用前制,根據它們的主要性質來命名。對於其它元素,徐壽巧妙地應用了取西文第一音節而造新字的原則來命名,例如鈉、鉀、鈣、鎳等。徐壽採用的這種命名方法,後來被我國化學界接受,一直沿用至今。這是徐壽的一大貢獻。

例如固體金屬元素的命名,一律用「金」字旁,再配一個與該元素第一音節近似的漢字,創造了「鋅(Zinc)」、「錳(Manganese)」、「鎂(Magnesium)」等元素的中文名稱。

b.1932年公布的《化學命名原則》中有這樣的規定:

元素定名取字,應依一定系統,以便區別,而免混淆。所取之字,必須便於書寫,在可能範圍內,應以選用較少筆畫,並避免三文並列之字為原則。所取之字須便於讀音。對已有的名稱,可用者,盡量採用。舊名有兩種以上的應根據上列原則選取。

這些規定總結了多年來命名的經驗,非常的科學,而且切實可行,因此所制定的絕大部分元素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此外,《化學命名原則》中還作了一些具體的規定:

元素名稱用一個字表示,在取字時與國際通用名稱相應,以諧音為主,會意其次。規定元素單質在普通情況下為氣態者,偏旁從氣;液態者從水;固態的金屬元素從金;固態的非金屬元素從石。

典型的諧音命名有如:氦、氬、鋰、鉀、砷、碲等。
而會意字就是取意造字,例如氫、氯、氧、氮等。
「氫」曾名為「輕氣」,因為它是最輕的氣體,改為單個字時,將輕字的偏旁去掉加氣字頭;「氯」曾名為「綠氣」,因其單質狀態是綠色的氣體,故把綠字的偏旁去掉加氣字頭;「氮」出自「淡」,表示把空氣中氧沖淡了,故把淡字的偏旁去掉加氣字頭;「溴」帶水旁表示其單質為液態,溴單質有惡臭味,故將「臭」加水旁而會意。
怎麼樣,這些命名是不是非常合理且有意思呢?

c.元素中還有些名稱是很特殊的,它們也是諧音字,例如釕(liao 三聲,Ru)、釤(shan 一聲,Sm)、鈀(ba 三聲,Pd)、鈁(fang 一聲,Fr)、鉍(bi 四聲,Bi)等,在古字中都可以找到,而且有自己的意義。

「釕」在古代指金飾器,「釤」指大鏟,「鈀」指箭簇,「鈁」指量器,「鉍」指矛柄。

但現在它們失去了原有的意義,作為元素用字存在與化學新字中。

2.有機化學物質名詞的命名
a.和化學元素一樣,提到有機化學名詞的命名,就必須提到這樣一個人,他叫虞和欽。在19世紀時,中文有機化學名詞大部分是音譯的,常常過於冗長,不僅很難說,記憶也很困難。在日本留學的虞和欽重新開始了中文有機化學名詞系統的命名。

在1908年出版的《中國有機化學命名草》中,他按照有機化合物的化學性質和結構來翻譯,並搭配數字和官能基團來表示有機化合物的組成和結構,這些命名對於後來中文有機化學名詞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他沒有造一個新的漢字,卻能把重要的有機物用譯義的方法予以命名,這是我國首次制定有機化合物的系統名稱。
在19世紀50、60年代,中國引入了許多西方有機化學的觀念和理論,因此更多的中文有機化學名詞也被翻譯過來。《化學初階》(1870年)、《化學指南》(1873年)、《化學鑒原續篇》(1875年)這幾本書的出版讓西方知識在中國的傳播達到一個巔峰,更多的中文有機化學名詞也隨之產生。自此之後,中文有機化學名詞的翻譯工作進入低潮。
甲午戰爭之後,雖然日本無機化學名詞對於中文無機化學名詞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在有機化學名詞方面,卻沒有帶來同樣的影響。這與日本有機化學名詞的翻譯原則是音譯有很大的關係,而中國人更偏好意譯的名詞。在一片低迷中,虞和欽的《中國有機化學命名草》出現了。冥冥之中也改變了多年後我們這些理工科學生的命運:)
19世紀,翻譯西方有機化學名詞基本上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按照西文原意或者化合物的性質來翻譯,比如:鹽精(氯仿)、磺精(乙醚)、蔗糖和葡萄糖。代表人物是丁韙良和畢利干。

第二種便是音譯,即以中文字來模仿西文的發音,例如:阿西多尼(丙酮)、由里阿(尿素)。代表人物是上文中提到的傅蘭雅。
題主說:「個人感覺化學名詞的漢語音譯完全可以做到好寫好記……」
下面我來舉幾個例子讓題主感受一下「好寫好記」:

Hyoscyamine(莨菪鹼)為「海啞司瀉米尼」;
Methylethylamine(N-乙基甲基胺)為「迷以脫里以脫里阿美尼」;
Ethylmethylphenylamine(甲基乙基苄基原醇)為「以脫里迷以脫里非尼里阿美尼等以難矣」。

感覺如何?是不是開始覺得中文博大精深了~

b.下面我來講講虞和欽的命名法。

虞和欽的有機化學名詞的命名,歸納起來有這樣幾個特色:第一,他按照有機化合物的化學性質來翻譯,例如:矯質(烷類)、贏質(烯類)、亞贏質(炔類)、醇精(醚類)、間質(醛類)、擬間質(酮類)。第二,以一、二、三等數字來表示有機化合物的含炭數,如:一炭矯質(甲烷)、二炭贏質(乙烯)、三炭間質(丙酮)。第三,以一個、二個、三個來表示拉丁字頭「mono」、「di」、「tri」。第四,他將「ortho」、「meta」、「para」翻譯為真性、假性和異性。以天乾的「甲」、「乙」來對應希臘字母的「α」和「β」。

為了表示取代基的位置,虞和欽分別用了「易」和「化」這兩個字來表示,這兩者之間區別在於:當用「化」時,如四氯化碳,自「化」字左右兩邊之物質相合而成;

使用「易」字的地方,如三氯易一炭矯質(三氯甲烷),則自「易」字右邊化合物中之一質或數質,同左邊物質之一質或數質置易而成,故左邊如增一質,右邊物質減一質。

這句話有點難理解,打個比方。甲烷(分子式CH4),它裡面的4個氫原子都可以被氯順次置換,現在用一個氯取代一個氫,就稱之為「氯易一炭矯質」。
虞和欽的化學背景我們在他的中文有機化學名詞系統命名中能捕捉到一些蛛絲馬跡,例如「化」、「左旋」、「右旋」等字的使用是受日本的影響,而「精」、「鹻(jian 三聲)」的用法是受丁韙良和畢利乾的影響。

c.根詞用字:
①為了簡化化合物的名稱,中國化學家們給最常用的的化學集團創用了一些切音新字。如:「羥」表示「氫氧基」、「羰」表示「碳氧基」、「羧」表示「含氧酸基」。
②有機化學中採用會意法造字的類名。如:「烷」表示化合價完足之意,而「炔」表示化合價缺少之意。
含氮化合物的類名,以月字旁表示,多為諧音。如:胺讀暗(多謝 @三兒 指正)、脲讀尿、肼讀井。
氮族元素的烴化物:磷、砷同屬氮族,它們的氫化物中的氫原子被烴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與胺類似,所以也從月旁。
非金屬有機四價根,有類似金屬的性質故其名稱以金旁表示。
芳香環烴的母核特定名稱所創新字均加草頭,讀諧音。
雜環母核的特定名稱,所創新字一般加口旁,讀諧音。
象形字。例如很多回答中提到的「甾」,四個環三個支鏈。
我還有很多想講,但是好睏啊,先去睡覺了~
有空我一定來補充。才疏學淺,歡迎指正,開放討論。

這是以前研究化學命名時寫的文章,現在拿出來修改補充了一些,參考資料如下:
《化學元素中文命名的由來》 張綸
徐壽 維基百科詞條
《中國有機化學命名草》 虞和欽
《化學命名原則》
《虞和欽的&<有機化學命名草&>及其學術影響》王細榮
《虞和欽的有機化學名詞:中文有機化學名詞系統命名的開始 》張澔
《中國化學史.近現代卷》 趙匡華
《中國化學教育史話》 郭保章
《化學定命說略》 鄭貞文
《有機化合物中文名稱中的化學介詞:由來與演變》 何涓

………………………………………第一次修改……………………………………………
評論里提到求多多介紹有機漢字,有的能猜出來,比如酮,酚應該是音譯,有些真的不知道怎麼來的,比如醛,酯,醚,求介紹!
那我就說一下:這種有機含氧類化合物大多都是「酉」旁,且為音譯。例如「酐」、「醚」、「酯」、「酚」等。
其中「醛」和「酮」很特殊,古字裡面都有,「醛」表示「酒味變」而「酮」表示「酢酒」,如今棄其古義,分別作為一級醇和二級醇的氧化物使用。(多謝 @林雪晗 指正)

………………………………………第二次修改……………………………………………
最近幾天上了兩次知乎日報,非常感激。
我看到日報中有評論可惜我沒綁定賬號不能回復,有人提到雜環命名才是讓人摸不到頭腦。我之後還會更新,今天先來補充苯和芳香族化合物的命名。

補充內容:苯和芳香族化合物的命名(主要講苯的命名,芳香族的命名可以類推)
1.苯和芳香族化合物的命名歷程
19世紀時,有機名詞大多以音譯名詞出現,如苯(Benzene)的譯名就為徧(bian 四聲)西尼。
1908年,虞和欽的《中國有機化學命名草》出版後,絕大部分有機名詞開始以意譯名詞被提出,如苯這時就被譯為「輪質」。
1931年,(一個屠一個包耳旁,這個字不知道讀音,有知道的給我說一聲~這字念tu,二聲,多謝 @窮人馬二 科普~ )恂立為這些名詞冠上了草部單字音譯名詞(除了苯),如艿(nai 三聲)、荌(an 四聲)與芠(wen 二聲)。
1932年,南京舉辦的化學討論會上採用了他的命名方法。
1933年,苯、甲苯、二甲苯、1,3,5-三甲苯、萘、蒽、菲出現在《化學命名原則》中,成為官方標準有機名詞。

2.苯的命名
a.苯的英文命名
上文提到,19世紀有機名詞大多以音譯名詞出現,但是苯的英文命名在19世紀時尚未統一,這就導致了苯的中譯名詞差別很大。
有的化學教科書使用benzine,有的則用benzole。1833-1835年間,德國化學家EIlhard MItscherlish把一份安息酸與三份石灰混合,蒸餾產生的液體稱之為benzin。而另一個德國化學家Justus von Liebig卻建議稱之為benzol,他認為以「in」為字尾容易和strychnin(番木鱉鹼,現為strychnine)及chinin(奎寧,現為quinine)等名詞混淆,因此改為以「ol」作字尾。1892年,日內瓦化學命名會議確定為benzene,並沿用至今。
你們可以去搜一下benzole,現在德國還在使用,我們則把benzole翻譯為粗苯了。

b.苯的中文譯名
因此,按西文音譯的苯名詞有很大的差別。benzine的音譯名詞有「徧西尼」、「笨辛」、「本浸」。benzene譯為「徧蘇恩」、「扁淺」。benzole譯為「徧蘇里」、「笨坐」。值得注意的是,杜亞泉(近代著名科普出版家、翻譯家)用一個音譯字「安」來表示。1920年,科學名詞審查會舉行的第五次化學名詞會議中,決定苯被翻譯為「扁淺」。
1865年,德國化學家凱庫列解開了令化學家困惑許久的謎題——苯的結構式,這個介於單鍵和雙鍵之間的化學分子結構,就像一條咬住自己尾巴的蛇,形成一圈,因而他提出六角形苯的結構式。這種結構的特殊性為虞和欽及其後以中文意譯名詞為主的人帶來了靈感,比如虞和欽就命名為「輪質」。幾年之後,杜亞泉和鄭貞文在他們合著的《有機化學》中將benzene翻譯為「?」,火旁是為了與烷、烯、炔形成命名系統,而侖部則是來自於「輪」字。
這其後苯的命名又有了一系列的發展,但是都並非今日所用的「苯」,並且未冠以草字頭。
直到1930年,(一個屠一個包耳旁,這個字又來了!)恂立提出將其命名為「崙」:

審查會定benzene為困,取六齣之象,至為牽強。按此字其它草案,多從輪字脫出,似較直接,且易醒目,故今定作「崙」,因其屬芳族也。

崙字冠上艹部,是因為芳字含有一個草頭,於是他將芳香族化合物都冠上草頭。 這是@兄才最初提出的疑問,現在問題好像變了。
再之後,《化學命名原則》中benzene稱為「苯」,而並未沿用「崙」。因為崙是象形字,而其他芳香族化合物名詞是音譯的,這顯然是矛盾衝突的,無法形成一套系統。故定為「苯」。
其實苯的譯名還要結合有關它的結構的討論,接下來我附一個苯的結構式比較和苯的命名比較,好奇譯名由來的可以問我:)

最近真的比較忙,有空一定會來更新的,謝謝支持。

最近真的比較忙,有空一定會來更新的,謝謝支持。

…………………………………………第三次修改………………………………………………………

雖然我的chemdraw已饑渴難耐,但我還要再忙碌兩天,之後慢慢整理雜環命名。

雖然我的chemdraw已饑渴難耐,但我還要再忙碌兩天,之後慢慢整理雜環命名。
在這之前先放個大招嚇你們一下:
以上是某些芳香族化合物及雜環化合物的中文命名歷程,哈哈哈,是不是覺得自己瞬間變文盲了~

…………………………………………最終修改……………………………………………………………
補充內容:雜環化合物的命名:
1.虞和欽對雜環化合物的命名(1908年)
虞和欽採用的意譯的方法,盡量用「淺近易解」的漢字來命名。對於雜環化合物的母核上僅含一個雜原子的有機物,他的命名方法是將碳原子和雜原子的名稱及個數分別表現出來,再以「異輪質」結尾,通式為「若干炭一淡(養或硫)異輪質」。例如,吡咯(pyrrol)被譯作四炭一淡異輪質、吲哚(indol)被譯作八炭一淡異輪質、噻吩(thiophene)被譯作四炭一硫異輪質等。這些名稱主要傳達出有機物的重要元素成分(如碳、氮、氧、硫等)及原子個數信息,其命名思想仍然停留在無機物命名的思想上。「異輪質」這個名詞也只能籠統的提示它屬於雜環化合物,至於雜環化合物中環的個數及每個環的不飽和成都如何都無法體現出來。而且這些名詞實在過於冗長,作為雜環化合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有機物,中文名稱太長,對於命名它們的衍生物是有諸多不便的。虞和欽對於唑類(azoles)的命名,通式是「若干淡易四炭(養或硫)異輪質」。西文名稱中用a,a1,b,b1定位唑類中氮原子的位置,虞和欽將它們分別譯為甲、呷、乙、(一個口一個乙,這個字念什麼?)。例如:

[Pyrro-(a)-monazole]名為甲·淡易四炭一淡異輪質。

[Pyrro-(a)-monazole]名為甲·淡易四炭一淡異輪質。
按照虞和欽對吡咯、吲哚的命名方式,他應將唑類命名為「若干炭若干淡(養或硫)異輪質」,但是因為要翻譯西文原名中各個組成部分,所以虞和欽採用了不同的命名方式。這與他一一對譯西文原名的整體風格是一致的。

2.雜環化合物的命名進程
1919年,陶烈在《有機物質命名法》中提出,既然「有機物與無機物無化學上之差異」,「而歐美之炭化合質學名尚無統一」,那麼有機物的中文命名規則須與無機物相同。據此,他把吡啶命名為環式硝·炭化輕。特點是繁冗不簡潔,也不準確。
1920年,惲福森編纂的《詳註英漢化學辭彙》中「有機物之名辭,大抵遵虞銘新先生所定」,因此基本與虞和欽一致。
1922年,留法學生王祖榘、李書華、沈覲寅等1918年在法國成立的中國化學研究會擬定的《有機化學譯名》草案也以「意譯」為主。雜環化合物的名稱統一以「環若干某體」結尾,「某」指代雜原子名稱。例如,他們把吡咯命名為六結叄虧(虧的繁體字)環一氮體。特點仍是字數偏多,不夠簡潔。
鄭貞文的命名要精簡一些。1928年,日本水津嘉之一郎著、孔慶萊譯的《有機化學》書後附錄《有機化合物命名提要》摘錄了鄭貞文有機化學命名草案的一些要點。其中,有一條規則涉及雜環化合物的命名:「異(一個火一個瞏,求讀音)屬之母體(一個火一個瞏)中所含各原子之數以伍陸等數字表之。」例如噻吩譯作一硫伍(一個火一個瞏)。
其間一些命名方法參見上文中表格。
我還要提到一個人,叫馬君武(中國近代獲得德國工學博士第一人、政治活動家、教育家)。馬君武在《實用有機化學教科書》中拾起了單字音譯法,他制定的部分化學雜環化合物的名稱有:硫芬(噻吩)、比羅兒(吡咯)、比里酊(吡啶)等。將雜環化合物母核的西文名稱中國的詞尾用單字譯音,作為該類物質及衍生物的類名,是馬君武有機名詞的一大特點。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馬君武的有機名詞是在譯書的過程中創作產生的,沒有一貫的體系,前後也並不總是一致。
1932年頒布的《化學命名原則》規定:「從構成環核各元素之數,稱為若干某若干某圜。碳以外如有二種元素時,從氧,硫,氮之順序,而略碳字。但主要之母核,得特創兩個從口旁之字,以為簡名。」例如:含一個氧的五元環稱為一氧二烯伍圜或呋喃,含一個氮的五元環稱為一氮二烯伍圜或吡咯,含一個氮的六圓環稱為一氮三烯陸圜或吡啶。也就是說,對於雜環化合物的命名,《化學命名原則》使用了兩種方法:意譯法和雙字音法。
至此,雜環命名法已基本成型,吡啶、吡咯、呋喃等名稱沿用至今。


這個問題我來答
中國的化學命名可能是包括拉丁文英文在內最好的
最基本的 氫 氣字頭加一個音旁 告訴你這個元素常見單質標準狀況下是氣體 同類的有溴 碲 氯
金屬金字旁再加個音旁 不管多大的孩子 知道這一條法則會念聲旁就能把周期表說下來 還能知道元素的物態 突出一個好記
有個例外是硅 這我真不懂 台灣叫做矽 竊以為比硅好(關於這個問題推薦樓下的 @Shfxc Xu 的答案 還有其他很多很棒的補充)
其他國家的小朋友看到周期表簡直哭瞎啊 日本人懶得造漢字記漢字 鈉叫做納托利烏姆啊 鋰叫做力氣烏姆啊 鈣叫做卡魯西烏姆啊
題主作為一個中國人難道一點都不自豪嗎 非要讓你換個方法背嗎 日本人背一個元素你一個周期都快背完了好嗎 中文還能橫著背豎著背 國外學化學的能把周期表背下來的有多少?中國人想背半天就解決了好嗎
然後說化合物 題主你說的?是因為英文叫tropylium草字頭是表明是芳香類 卓是音旁 我倒是不知道日語怎麼說 目測脫咯霹靂烏木 題主你思考下
順帶 苯 蒽 菲同理 吡啶 嘌呤 嘧啶 也是這樣~用口字旁代表它是個環~
另一方面其他化合物的命名簡直不能更贊
烴:碳氫化合物 讀音取碳的聲母氫的韻母 字形取了氫的一部分 部首表明它易燃 同時也是碳氫化合物的標誌
羥:氫氧基 題主你讀氫氧讀快點試試~氫聲母氧韻母 字形一部分氧一部分氫
相信還有很多
我更相信每一個命名都有它背後的故事
然後用甲乙丙丁比比methyl ethyl,梅其路 誒其路 這都是什麼鬼
最後說個個人認為最牛的
甾 這個字不是現代人造的 沒錯本來就讀作zai 同災 不知道哪位老先生說 你看這玩意(甾類)四個環三個側鏈不就是這個甾字么 所以就這麼定下來了~
補充最牛之二:茂:草字頭表示芳香族 戊表示五個碳——環戊二烯陰離子 完全不是生造字 實在是簡單粗暴 答主被這個造字撓到癢處

語言的確要方便交流 但也要考慮壓縮文本信息 氫氧化鈉 四音節四字 /水酸化ナトリウム 八音節七字
聚甲醛 三音節三字/ポリフォルムアルデヒド十音節十字
(感謝@鵪鶉的糾正)
你再體會下
綜上 普通人覺得不好記是因為他們根本用不上 所以造字的時候根本沒考慮普通人的需求 化學狗表示 還是中文好

化學命名是化學狗的文言文 普通人只需要知道偉哥不需要知道枸櫞酸西地那非
-------------------------------------------------------------------------------------------------------------------------------
200贊撒花 也是我的知乎里程碑了 謝謝大家支持
回答一個評論中的問題 也是我一直想說的話
@Yang Liao 說我們中文太stand alone 不好融入國際學術 我深有同感
不過科學這個事情 本來就是哪個國家牛 哪個國家母語就火
二戰之前化學(還是所有科學?記不清了)所有論文和會議中半數以上以德語發表 當之無愧的國際學術語言
隨著美國二戰後的崛起英語才成了主流
中國以後可以成為主流嗎 不知道 但如果有一天牛逼了 中國式的命名能讓我們的文化更...怎麼說呢...更打動人 就像西方學術言必稱拉丁文一樣
反觀我們的鄰國 因為完完全全的音譯 已經永遠失去了這種機會
留日藥學碩士在讀


我來扯個蛋
你們看看這個
金屬:朱公錫 朱慎鐳 朱同鉻 朱同鈮 朱安汞 朱在鈉 朱均鐵 朱成鈷 朱成鈀 朱恩鈉 朱恩銅 朱恩鈰 朱恩鉀 朱帥鋅 朱寘鑭 朱帥鉀 朱徵釙 朱效鈦 朱效鋰 朱詮鈹 朱效鈀 朱彌鎘 朱諟釩 朱翊銪 朱翊鉻
鹽類:朱成鏻(PH4+)
有機物:朱勤烷 朱孟烷 朱悅烯 朱定烷 朱瓊烴 朱顒炔 朱厚烷 朱厚烴

以上全是明代藩王,感謝大明為化學做出的貢獻。


我用另一個賬號回答過類似的問題,現在貼在下面。

烴:可燃,又都是碳氫化合物。所以字形取火和氫,讀音取碳的聲母和氫的韻母。

烷,烯,炔:按照不飽和度增加,越來越缺氫而來:完,稀,缺。

苯,芬,菲,萘等:較為複雜的烴類,由於多從植物中提取,故以草字頭為偏旁。讀音多取自英文的第一個音節。

酸,酚,酮,醇等:含有碳氫氧的有機物,由於最初多由發酵過程中得來,因而取酉作為共同偏旁。讀音來源靈活。

羥,巰,羰:雙原子基團名,讀音和字形都是由兩種元素雜糅而來。

胍,腙,肼,脒等:月字旁(實際上是肉)代表含氮化合物。注意,肼之中是沒有碳的,比較特殊。

噻吩,呋喃,吡啶,嘌呤等:口字旁表示雜環化合物。讀音來自各個化合物韓氏命名法。

甾:表示四個環相併,同時有三個支鏈的一大類化合物。完全是象形意義。

題主可能是見得少,見得多了就會欽佩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我國化學家的聰明才智。比如說甾體的甾字,簡直是絕了,拿漢字表示一類有機物的結構,這是英語絕不可能做到的。可惜當時的翻譯家是拿方言念這個字,其實它應該讀淄博的淄,而不是現在的災。不過瑕不掩瑜,實在是太妙了。

而且我覺得吧,要是不造字,那還能怎樣呢?有種含氮的自由基被音譯為乃春,而亞甲基自由基則一般被稱為卡賓,答主感覺如何?是不是感覺「什麼鬼,還不如專門造個字」?


比起日語來說,中文化學命名已經非常非常良心了
隨意感受一下

1 H 氫(qīng) 水素(すいそ,hydrogenium)
2 He 氦(hài) ヘリウム(helium)
3 Li 鋰(lǐ) リチウム(lithium)
4 Be 鈹(pí) ベリリウム(beryllium)
5 B 硼(péng) 硼素(ほうそ,borum)
6 C 碳(tàn) 炭素(たんそう,carbonium)
7 N 氮(dàn) 窒素(ちっそ,nitrogenium)
8 O 氧(yǎng) 酸素(さんそ,oxygenium)
9 F 氟(fú) 弗素(ふっそ,fluorum)
10 Ne 氖(nǎi) ネオン(neon)
11 Na 鈉(nà) ナトリウム(sodium)
12 Mg 鎂(měi) マグネシウム(magnesium)
13 Al 鋁(lǚ) アルミニウム(aluminium)
14 Si 硅(guī) 珪素(けいそ,silicium)
15 P 磷(lín) 燐(りん,phosphorum)
16 S 硫(liú) 琉黃(いおう,sulphur)
17 Cl 氯(lǜ) 塩素(えんそ,chlorum)
18 Ar 氬(yà) アルゴン(argon)
19 K 鉀(jiǎ) カリウム(potassium)
20 Ca 鈣(gài) カルシウム(calcium)

有單個漢字組成比較類似漢語命名的,比如「燐」(發音 ri n,漢語lin,日語r類似l音);
也有簡單漢字組成的詞語,比如「水素」(發音 su i so);
甚至還有用片假名直接音譯英語的,比如ヘリウム(發音 he ri u mu,英語helium,日語r類似l音)
後面還有「鉛」(鉛)和「亜鉛」(鋅)

這才是真的崩潰吧!!!
感謝中國化學家為了後世方便做出的不朽貢獻!


因為這些化學單字也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系統命名了
前面的答案把元素那些都說了,我就單說這個草字頭吧
絕大多數的具有單字命名的芳香類化合物其名字都有一個草字頭
這樣一看就知道,哦,這個是芳香化合物,裡邊有苯環結構(當然有例外,比如薁yu4,是7+5的稠環結構,但是由於符合4n+2也具有芳香性)
還有一點就是,符合化學名詞常用的念半邊規律,往往發音還和其英文名稱相近(上邊這個還是例外_(:3」∠)_)

舉幾個栗子吧
苯ben3 benzene
萘nai4 naphthalene
蒽en1 anthracene
菲fei1 phenanthrene
茚yin4 indene

然後如果你看鳥語文獻的時候突然忘了哪個詞是哪個化合物,只要念一遍發音就基本清楚了,?(′???)?
所以說,給這些化合物造字的人們真是太機智了


其實這就是個資訊理論的問題。已經有了一種語言(編碼),現在要添加新的信息,要不增加字母表,要不增加序列長度。
英文日文這種小字母表的語言自然選擇增加序列長度,反正單位位元組開銷不大,之前也有冗餘。至於中文,字母表已經常用5000不常用20000以上,你讓我背著這麼大的單位位元組開銷學日語去音譯「鈉托利烏姆」??人家美國人記十個字母單詞不過是26^10種可能之一,可中文五個字那是相當於5000^5之一,開銷大了幾萬倍。反而是字母表中還有冗餘(比如老朱家那堆子孫後代)。於是你就看到了這些生僻字。


四克羅林化卡綳,又叫四克羅林梅塞因或卡綳忒特拉克羅賴德,是由克羅林氣體和梅塞因在光照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的產物。


中文在化學用語的處理方面堪稱各種語言中最好的之一,和某些語言(如大量直接使用音譯導致化學用語極為冗長的日本語)簡直有著雲泥之別,甚至在一些方面超過了英語。這些造字就是化學家們的傑作。

btw儘管不少化學用字在普通的電腦上無法輸入和顯示、甚至字典上也找不到,但實際上它們大都已經被包含在Unicode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的擴展區中。

「?」這個字(我不確定它在知乎是否可以正確顯示)在擴展A區,坐標是U+44EC。


符合造字標準,而且一看就知道是什麼,草字頭表示有芳香環。去掉偏旁之後表示讀音,一般是英文單詞第一個音節的音譯。

你要直接音譯,根本看不出來啥是啥,就跟日本人一樣,全用片假名,看起來花里胡哨反而看不懂。


前化學狗現翻譯狗歡快地跑來......
題主的問題正是我幾年前的困惑。試著來提供一個新的角度,希望能有點幫助。

我覺得題主提出的問題本身挺有趣而且複雜的,單純解釋「中文化學命名如何神來之筆」還不足以回答全部問題。
也許可以打個比方,一個成年人跑到幼兒園去,看到裡面的人類身高都非常駭人,就指著個孩子問,為什麼他只有1米1?幼兒園老師跟他講,這孩子能長到1米1已經很厲害了,你看那邊那個連1米都不到...所以我覺得還得跟這個成年人說:你看到的這些人類都是孩子。孩子的身高就是比成年人矮。而且人類這個群體里必定是存在孩子的。

化學名詞生僻是必然的。用音譯也許能避免生僻字,但隨之而來的就是生僻詞。
面對這些詞,人們能做的只是盡量讓它好寫好記,但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最終達到常用詞的標準。不僅是中文,所有語言都需要面對這個問題。在此前提下,中文已經做得相當了不起了。

為什麼會出現生僻字/詞?

  1. 字/詞生僻與否不是由主觀或偶然因素,例如造字程序或者字本身的複雜程度決定的,而是這個詞的使用頻率決定的。
  2. 任何一種語言里,高頻詞必然只佔一小部分

因此,生僻詞的存在不可能避免。
有個Zipf定律,略能定量描述第二條規律。這個定律實在是非常神奇的。
它說如果把一篇文章里所有的詞按照詞頻從高到低排序,對於其中某個詞來說,詞頻和它詞頻的序號乘積是一個常數。
從這樣的分布可以看出,高頻詞佔據了文本的絕大部分,但詞的種類並不多;同時還存在的是許多許多許多的低頻詞。

對公眾來說,同是元素,鈁、鈰、鑭、氡等等看起來就有點生僻,氧硅鋁鐵就不生僻;.然而前幾個字也並不難念;同是有機物,萘、蒽、呋喃就相對生僻,而甲醛、苯乃至嘌呤看起來就比較親民——但三十年前這些詞多半也生僻得很。
化合物/基團名稱這樣的東西,在日常生活中就應該老老實實地屬於低頻詞。與此同時,這種詞是成堆湧現出來的,又屬於以往辭彙中完全沒有對應的新生概念,因此無論哪種語言都要發明大量新符號。總之,這種詞天生就開了nightmare模式,怎麼也不會輕鬆記住的。

那麼下一個問題就是,怎麼才能讓這些坑爹的低頻詞稍微好記一些?

用常見字音譯看起來是一種比較直接的辦法,但感覺這裡包含了很多隱含前提,而且並不一定成立。

  • 為什麼一定要音譯?

為什麼要以另一種語言為基準?既然都是化合物的代號,創造出彼此獨立的符號也沒什麼問題。
我國的化學名詞由於是較短時間內大量從西方引入,而且當時有人願意專心做譯名標準化的工作,所以許多都是音譯+形聲造字。但也有很多創造,比如用甲乙丙丁代表碳原子數;二茂鐵、氕氘氚等等更是神來之筆。
說到」音譯「的源頭,外文名稱也是由各種詞根詞綴拼起來的新詞,詞根有些是顏色,有些是性質,有些是地名人名,在本身的語言里可能也沒什麼規律。如果音譯的話,這些意思本身也是會消失的。

  • 生僻字多了不好記

由於這些詞本來就是低頻詞,生僻字對記憶雖然會有影響,但絕對不是決定因素。
像「咁駭嘜呢唑湮渼片」(此葯由 @cOMMANDO發明)這樣的名字顯然是非常反人類的。
但是把上邊的換成常見字,甘海麥呢坐沿美片....好像也沒有好記多少。
如樓上所述,漢語但凡詞長一點,都顯得特別不好記。
比如聚對苯二甲酸二乙酯...就是滌綸。其實滌綸這兩個字好像都比前邊的生僻,但還是更好記一些。

如果說到「文字方便交流記憶」,由於不同的人群的知識背景、對交流記憶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所以討論時必須加入這個前提。
生僻字法對應的是研究時表達精確、歸類準確的需求。許多常用化學製品(化學纖維、藥品等等)都有商品名,就是為了不含這種需求的交流記憶準備的。
「逼格高」對應的是「拋棄(交流)效率付出額外代價」。在專業領域用生僻字詞,因為是效率最高的辦法,所以毫無逼格。而專業場合之外,放著商品名不用,就是裝逼。

另一方面,面對一些看似無規律的名字,又想「提高認知和記憶」。其實也很簡單。沒必要知道草字頭表示芳香性等原因,只要知道「不認識的字念半邊99%都是對的」即可所向披靡。

如果想把意思也變得不生僻,就不是文字能解決的,而是需要相關領域的知識了。


你覺得生字多,是你對漢字的規律和造字法不太了解。學好化學,順便補習漢語,提高對漢語的理解力和感受力,這是多麼一舉兩得的事情。

化學家前輩們的語文功底確實了得啊。


比起IUPAC命名法,這已經很好了。這種字的出現,符合漢字的造字標準,你如果真的受不了的話,那就隨便叫唄,頭孢寫成頭包,別人也是看得懂的。


這是六書造字法在近代的一次偉大的應用


不僅有生僻字,還有那麼多有趣的事
預備~唱:把你的氫,我的碳,串一串!串一個異丁烷,串一個,原子團!把所有期,待雙鍵,的呼喚,趁加聚做個伴!別讓年輕,越長大,越孤單!把我的碳酸鈉,扔進你,的鹽酸!讓地球隨我們的原子團,永遠的不停轉!向天空大聲的呼喚,鈉鎂,鋁硅磷!向那流浪的白雲,投射,催化劑!濃鹽酸開蓋要冒煙,鹵族元素氯溴碘!軌道相重疊,我們形成共價鍵!想帶你上自習,問你元素周期!給你最亮的星星,問你相關反應!氧化還原電子移,風能水能不如氫!讓我們,自在沉入化學海!


先給結論:把化學辭彙用生僻字命名是比用常用字命名方便得多的設計,而不用常用詞而一定要用外文音譯更是良心設計。

一個辭彙是不是方便,是根據在其最常用使用場景下是否方便來決定的。我們如果要評估小便池設計的好不好,只會評估小便池是否方便小便,比如說沖水的時候是否能又乾淨又省水,如果你覺得按下按鈕以後水竟然貼著壁流下來,喝起來還得舔。。。我只能說,似乎你的使用方法有點兒問題?

所以我們考察一下化學辭彙的使用場景,絕大多數化學辭彙在非化學語境下沒有任何用處,也不應該有任何用處,如果我們現在用常用字命名,你記起來是方便了,我們檢索文獻方不方便呢?我們舉一個例子,金屬元素鈀,你搜索鈀,99%以上的網頁均指向化學元素鈀,或許少數辭彙指向了某個誰都想不起來的某個朱元璋的子孫,但是這問題不大。當然,出於我們不願用常用字命名化學元素的相同考慮,朱元璋的子孫肯定有意見。現在你把鈀字換成爸。。。你能理解你的建議將會給爸的科研工作添多少麻煩嗎?

而且你所謂的記起來方便,也是個偽命題,因為你所謂的方便,只是因為你產生了不該有的聯想。我學有機化學的時候,遇到過一個詞,叫做「離域」,都是常用字,你猜猜這個詞什麼意思?當時中文課本我就是看不懂,只好去看英文,一看就明白了:delocalization。這個中文翻譯,每個都是常用字,每個都有多重含義,我看了以後不可避免的理解為ionized region,被電離的區域。如果你不求甚解,產生了錯誤的聯繫,基本上想學好沒有任何可能。所以用生僻字來表述一個辭彙,從根本上杜絕了你產生不當認識的可能,讓你專心對化學的學習。。。當然,也可以篩選掉一些不適合學習化學的人,不過我覺得這更暴露出了你們教學方法是有問題的。

然後為什麼說寫成英文音譯名是良心設計呢?你知道為什麼北美很多理工科,包括生物和化學猥瑣男么?因為他們的英語水平不足以跟外國人產生社交,獨來獨往,自然猥瑣。那麼為什麼這些人中的很多不會因為科研中遇到語言障礙被開除呢?所以說,如果你連這點關聯都去掉,讓中國人的化學語言體系完全和西方不同,從小里說,這些學子根本沒有出國機會,從大里說,很多國內貧困大學的優秀學生,查看外國資料還要完全重學一套辭彙系統,中國的科研水平至少倒退五年。


樓上說了一堆,感覺都沒說到點子上,題主可以選擇直接忽略。

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它們本身就很生僻啊!!

一個字生僻不生僻,要看它的本體生僻不生僻。你說鎿,鎇,鋦,鐦這些字很生僻,是因為一般人接觸不到它們。氫,氧,氮這些字之所以不生僻,是因為我們能夠經常接觸到。鈾字要不是因為原子彈的關係,你會認得嗎?

其他一切名詞同理。


當年老朱從蒙古人手裡打下來了天下,立了一個針對自己後代的規矩,大概意思就是從孫子輩開始,每個人名字都得三個字,第一個字一律是「朱」(廢話),第二個字,由老朱親自為每個兒子寫一首20字的打油詩,這個兒子的第幾代後人就用詩中的第幾個字。第三個字,每位朱家後人必須以「五行」為偏旁部首。且從他的兒子起,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順序循環使用。
所以比如:
木:朱棣

火:朱允炆、朱高熾

土:朱瞻基

and so on

但是吧,反正沒有計劃生育,而且帝王之家嘛,難免孩子多。但是金木水火土一共就五個字,所以從五六代之後,大家發現字不夠用了!怎麼辦?祖先遺訓不可廢!

於是乎,自己造

所以老朱家的化學家們紛紛使用了當時那個年代根本沒有也毫無意義僅僅出現在姓名里的一堆字
比如朱同鉻、 朱帥鋅啥的。。。
還有朱厚烷、 朱厚烴啥的。。。。。。
甚至朱安汞之流。。。

然後,就有了今天的元素周期表。


不僅僅是漢字生僻,連英文也非常生僻,所以有一門外語叫做「化工英語」。


推薦閱讀:

當我們撕開塑料袋的時候,是撕開了化學鍵還是只是分開了兩條或幾條鏈?
買含有防腐劑的食品時,是不是選擇離保質期越近的越好?
鋰電池在滿電量爆炸和空電量爆炸時能量有多大區別?
現在化學還有什麼重大的未解問題嗎?
血紅蛋白血紅素裡面的亞鐵和氧氣結合的時候不會被氧化成三價鐵嗎?

TAG:科普 | 語言 | 文化 | 化學 | 辭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