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最近發展得很炙手可熱的「互聯網金融」這一行業需要什麼樣子的人才去做么?跟傳統金融行業的人才要求有什麼不同?
把核心觀點提前說下吧:
我覺得金融產品分為一度金融產品及二度金融產品。一度金融產品指的是單純利用金融工具的特點,為用戶創造價值。而二度金融產品則是結合了更多的其他行業的特性,與金融產品的本質特點相結合。
- 一度金融產品,換而言之就是金融的本質功能我認為大致如下:資金槓桿(貸款)、風險分攤(保險)、投資收益(基金、保險)
- 二度金融產品舉例:比如之前提到的大傢具免費上門退貨、運費險、以換代修等
一度金融產品的實質只是將本來線下的東西給線上化,更多的是在做信息對稱這個工作
而二度金融產品則嗷嗷待哺,不斷發力。
-----原答案----
剛好做過一個金融產品,在這過程中也接觸了非常多優秀的金融方向的產品經理。
(之前做的金融產品做了些產品模式上的創新,使得產品在三個月時間內從每天覆蓋十萬,到現在每天數百萬用戶的規模。)
這次回答可能有點文不對題(互聯網金融產品經理需要注意什麼?),權當做沉澱些心得:
1.一定要想清楚利息(手續費)背後的價值是什麼?
所有金融產品最後賺錢的都是利息或者手續費。但是這個利息或者手續費對應的價值到底是什麼?作為金融類產品經理要想的非常清楚。
金融產品和社交等其他產品不太一樣的地方在於,他所提供及所消耗的的是赤裸裸的真金白銀。金融產品所謂的用戶價值是客觀的「這筆金錢可為我帶來的價值是A元,我需要付出B元",而不是主觀的用戶體驗好或者壞。
消費者為你所支付的利息B元能小於其所產生的價值A元,那麼他便會趨之若鶩。
而傳統意義上用戶型產品經理該考慮的體驗問題其實在互聯網金融產品中意義不大
所以這是要說的第一點:想清楚利息背後的價值是什麼
2.一定要想清楚如何用更低的利息去承載更大的價值
利息(手續費)與風險成正比,這是所有金融產品的共通本質
但如何利用更低的利息去承載更大的價值則是用戶為什麼要選你而不是別人的原因。
這裡面又可以拆解成兩條路:
1)同樣的價值,如何降低風險
2)同樣的風險,如何創造更大的價值
再細分就是某些會引起風險的價值點的優先順序的思考:比如賬期、資金流動性等等。(比如可否為了控制風險,收攏下優先順序較低的使用場景,進而用更低的利息去服務用戶)
談到風險,自然不可避免談及的是徵信,精算體系的控制。但是精算要求的是決絕對的可掌控和枚舉,目前的互聯網金融創新漸入深水區,很多場景其實不是被窮舉出來,而是被YY出來,所以大多數金融產品的利率空間其實是相對保守的。
產品經理在這期間要做的就是對場景的取捨及對產品形態的創新。
舉個例子:同樣是購買萬能險(連投險)產品(風險其實都差不多),但是娛樂寶利用定投娛樂公司的信託,給用戶帶來投資收益的同時,也一定程度滿足了對明星的支持及喜愛。而且投資某部電影的人大多是這部劇中某個明星的粉絲,他們所認定的此次投資的風險係數A是要小於項目實際風險係數B的,換而言之,他們覺得風險很少。
這也就是娛樂寶成功的原因,與其他萬能險同等風險的前提下,他額外收穫了:
1)對電影及明星的支持
2)粉絲心中的風險認知偏差:他們所認定的此次投資的風險係數A是要小於項目實際風險係數B的,因此覺得值
同樣,你也可以對餘額寶進行分析,在風險差不多的請款下(貨幣型基金),餘額寶的價值更大:因為他可以隨時在淘寶上買東西,對於電商平台粉絲而言,這是等同於現金的流動性。而其他貨幣型基金需要多等24小時。
3.一定要多學多看多積累
最近最大的感觸就是,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創新,是一個需要知識領域跨度的大,儲備足的工作。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大家可能想都沒想過,極有家的大件傢具免費上門退貨其實是一個保險業務。他的模式非常精巧,結合了行業特性及保險的風險兜底及賬期保障的特點,將這個業務做起來了。而且非常深受消費者及商家喜愛。
這裡給大家說一個個人看法,我覺得金融產品分為一度金融產品及二度金融產品。一度金融產品指的是單純利用金融工具的特點,為用戶創造價值。而二度金融產品則是結合了更多的其他行業的特性,與金融產品的本質特點相結合。
- 一度金融產品,換而言之就是金融的本質功能我認為大致如下:資金槓桿(貸款)、風險分攤(保險)、投資收益(基金、保險)
- 二度金融產品舉例:比如之前提到的大傢具免費上門退貨、運費險、以換代修等
一度金融產品的實質只是將本來線下的東西給線上化,更多的是在做信息對稱這個工作
而二度金融產品則嗷嗷待哺,不斷發力。
綜上,互聯網金融的產品經理一定是要知識面極廣的人,否則做來做去只能是在一度金融產品里找空間
有意思的話題,簡單說說融合的問題。
大部分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人才構成都在摸索中,現在都沒有定型。因為金融和互聯網兩個行業交融並大發展的時間太短,從央行下發各類支付牌照,到謝平的研究報告,最後到餘額寶橫空出世加速發展,最多也就3年左右。
注意:
1.我說的這類公司是互聯網(或者傳統IT行業公司)向金融方向融合。 金融機構向互聯網融合方向不了解。
2.這只是個人觀察,不排除其他類型人才構成。我不是HR。
一、創始高管團隊
總裁:多以金融領域人才領頭,多具有「一行三會」、各地金融辦等機構任職背景,最次也得有銀聯背景(因為互聯網金融始於央行發支付牌照,支付領域是這個新行業的基石)。銀行直接出來的比較少見。
財務總監:大股東派來的,原行業不重要。
市場總監:互聯網、媒體領域居多,一般搭配一個副手做政府BD(這個人可能背景比較雜,有一個主要的活是能搞定各種牌照)。
銷售總監:渠道出身居多,行業方面可能來自傳統IT渠道、金融服務外包渠道、銀聯渠道、第三方支付渠道,銀行出身的也有但比較少見。
研發總監:銀行系統IT研發背景,或者銀聯出身,熟悉各類支付清算轉接系統。
這些人負責發展方向,拉來國內投資金主,一般有管理層持股。(PS:外資?想做金融,等等再說,這個階段您老進來會壞事)
二、首批加入人員
專職HR入職
研發體系搭建:支付、基金、證券等領域;互聯網領域、其他領域研發(是否招聘移動開發人員看這個公司初始規劃)。
渠道銷售體系搭建:銀行、信託、證券、基金等傳統金融領域資深客戶經理。這批人做得好,後續可能轉向PM,帶一條產品線。
風控體系搭建:銀行、支付、保險等領域居多。
運營服務體系搭建:支付領域出身居多,搭配幾個熟悉互聯網運營人員。
這個階段PM這個職位很尷尬,有的公司乾脆就沒有,由銷售或者研發兼任,主要原因是公司發展方向不明確,得先活下來,什麼能產生收入做什麼,會出現短暫的銷售推動產品研發的事。
三、首批產品上線,初步確立公司發展戰略後補充人員(半年或一年以後)
PM序列初步建立:各條產品線專職PM出現;產品總監大浪淘沙也會凸顯出來,總監也有可能是外部招聘。這種序列會分化成兩撥人,一類是金融背景的,主要做資源對接和創新;一類是研發背景,前後端平台、交互等創新。各有優劣勢,跨界融合就在這裡了。
數據挖掘人才進入:數學統計等學院派、數據應用挖掘領域(哪些應用領域不好說的太細)。這批人後續會分化成兩快,一塊和其他部門配合搭建整個公司的風控—盈利模型、一塊配合研發和PM做各類數據介面以及數據交叉比對。
信息安全人才進入:這塊國內做的很弱。
法務經理進入
分支銷售機構搭建
其他人序列人員:總原則是缺什麼補什麼,HR此時開始考量應聘人員關係背景,技術、銷售、產品方面能力了。
輔助人員:比如研發外包合同簽署,公關廣告公司外包,實習生入職等
這個階段大量涉及人員融合,如何合力推動公司盈利,邁過去了,前景可期;邁不過去,投資燒光,關門大吉。可能有幾個方面的衝突和融合
1.公司發展方向之爭:支付業務線上線下之爭,數據增值業務如何開展,和銀行的信用貸如何合作,P2P公司、小貸公司某些灰色產品合作,做C端用戶還是B端用戶等等。
2.永恆的產品銷售之爭、永恆的產品研發之爭。
3.金融背景人才和IT背景人才思維習慣的不同,導致的種種業務爭議。核心是IT行業特別是互聯網行業自由共享和金融行業合規監管的思路不同,
4.軟體公司不同職能常見的狗血事情也逃不掉。
舉幾個場景例子.(聲明:案例隨便編的,但都有現實依據)
案例1
某互聯網研發背景的PM說:我們用平台數據挖掘功能,匹配了一個鞋廠,他們可能缺進原料的錢,我們成功幫客戶貸了一筆錢。也算符合供應鏈融資,牛逼吧!
公司風控:供應鏈融資?拉倒吧,你這不學無術的傢伙,你這就是資金拉皮條收手續費,別整那麼高大上的。
運營:唉,別跑,我問你那個微博分享功能咋回事,你不知道這個項目對接的是某個銀行淘汰下來的項目嗎?現在互聯網金融監管風頭緊,馬教主還在和監管對著干,大有把全行業拖下水跟著一起死的節奏。你趕緊把這個分享功能取消了,低調合規懂不?
案例2
另一個金融背景的PM得意洋洋的宣布:我們和某某談好了,搞了一款年化XX%的理財產品。我們將簡訊通知用戶,用戶可登陸手機APP購買,我把到期日放在9月30日,風險告知裡面特意註明,兩日內清算完畢(遇法定假日順延),清算期內不計利息。國慶的七天啊,我得意的的笑啊。研發兄弟,加個班,把簡訊通道加到後端大平台裡面吧。
研發冷笑說,不好意思,國慶前夕為了穩定和諧,外包公司說簡訊通道暫時接不上,產品你設計的再精妙,沒人知道有啥用?我想你應該找運營的同事多溝通,想幾個忽悠方案全網宣傳是正理。我還要找你算賬呢,你給的什麼需求文檔?那風險告知頁簽又臭又長,我們適配各種型號安卓手機都得累死。
案例3
某周一站立會議,各部門碰頭
總裁:大家好,現在介紹一下新入職的信息安全同事XX,大家歡迎!
信息安全同事:hi!皆さんこんにちは。 我的工作職責是信息安全和內部職能」防火牆「建設,希望和大家多配合。
研發:信息安全?是不是要抓我們上次介面調試泄漏客戶資料的事?
銷售:鬼子?國內沒人了嗎?那第二個職能是幹啥的?錦衣衛?我們這種初創期的公司有必要學大公司隔絕內部不同組嗎?
風控:這是來搶飯碗的還是我未來領導?
案例4
上午10點
銷售興沖沖闖入,一巴掌拍在某人肩膀上:研發研發,哥們要請你喝酒,你上次給的方案妙極了,銀行那幫人視為天才。
研發欲哭無淚:我的思路,上午時間白瞎了。。。
場景雖然虛構,但都來源於現實。這個行業每天都在發生跨界衝突融合.如何解決是個大問題。 關鍵是包容開放的心態,自己的專業性足夠,同時理解溝通方的思維習慣。
結語:做這個行業,你會深刻的感受到「」跨界「兩字的分量。互聯網和金融只是融合的一小塊。另外,馬教主的餘額寶並不是整個行業的全部。還有其他人放棄了舒適環境艱苦創業。 宏觀和落地都很重要,帶著金融分業監管的腳鐐尋找一條活路是大部分公司的現狀。
3.29周末改三年以後再看當時的回答,市場和行業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
三年前,「互聯網金融」作為新概念佔據了幾乎所有人的頭條;三年後,「互聯網金融」的邊界已經模糊,兩者的交集變得和以往線下實體經濟與金融的關係越來越像;
行業趨勢上,互聯網平台主動地擁抱金融,為自己特殊的場景提供傳統金融服務的可能,或者說場景金融;而金融行業本身,通過互聯網渠道的建設進行升級,極大幅度地提升了對長尾客戶的支持能力。一大批兩頭不佔的「互聯網金融」機構被大浪淘沙,laststanding的是至少專註一端,又主動向對方滲透的機構;
這一趨勢也催生了金融科技的壯大——只有建立起新的連接方式,金融才能有新的形態,從而對IT技術提出新的要求,甚至出現技術創新去改變就有金融形態。
人員變化上,傳統金融行業的從業者逐漸來到互聯網行業,帶來的是專業的經驗;互聯網行業的從業人員通過離開原有的機構,開始尋覓通過新技術改變傳統金融行業的新機會。
兩個行業並不是在融合,而是在單向移動。就像三年前一模一樣,金融行業在發展、在接納、在下沉,但互聯網行業始終在彎道超車,尋找顛覆的機會。
有跨界經歷的從業者變得比過去任何一個時期更有價值,而一切剛剛開始。
2016/06/16
====================
謝邀。
只回答前一個問題吧。一句話說來,需要的是能同時理解兩個行業商業邏輯,並能實現兩者求同存異,和諧統一的人。
- 先從兩個行業的商業模式說起。
金融是一個古老的行業,互聯網是一個嶄新的行業,然而兩者的結合是必然的,原因就在於兩個行業最本質的特徵在於融通——金融就是財富的融通,而互聯網是信息的融通。如果認同這一點,就能明白互聯網金融行業,無論是傳統金融機構觸網還是互聯網公司跨國界玩金融,目標就是在業務上能同時處理相關聯的錢流和信息流。(聽上去和電商邏輯也類似——同時處理相關聯的物流和信息流)。
- 所以在這樣的商業模式下,從業者要麼就是能玩轉一端的,要麼就是能把兩者融合到一起的。
具體來說,如果排除比特幣這種逆天的創新,當今的互聯網金融行業(還是拿銀行業務舉例吧)所做的就是以下三類工作,
- 金融機構的私海。傳統金融機構如何將傳統的金融業務以互聯網為載體實現?以此解決用互聯網技術改善、優化現有形態的金融業務。以銀行為例,電子銀行業務就是這樣的邏輯。所以即便呆在傳統金融機構里,如果老闆足夠時髦新潮想觸網,比如民生、平安,機會依然是多多的。
- 互聯網機構的私海。互聯網機構第一次染指金融業務,是解決線上最後一站——支付的問題,即如何把客戶荷包里的錢撈到自己荷包里來。所以網路支付產品的歷史幾乎和互聯網本身一樣長。這一塊電商們做了很久,也有更多的互聯網公司直奔這項業務去,然後再將自己的方案返銷給銀行。
- 所有人的公海。如何用互聯網的邏輯改變金融的邏輯,如何用金融的邏輯改變互聯網的邏輯。比如P2P貸款以及眾籌的模式,就是典型互聯網的精神體改變信貸與投資業務。而阿里貸款則是典型的用傳統銀行邏輯服務物聯網企業的信貸產品。
說明白了互聯網金融的業務邏輯,也就能理解從業者都是怎樣一群人了。不論是熟悉互聯網還是熟悉金融,都能在這一新的領域裡有所作為,因為畢竟都有各自一攤私海的業務可以挖掘。
- 真正有難度的業務還是在公海
雖然金融和互聯網的本質都在於融通,但玩法上如何做到兼容極其極其講究。這裡不多說怎麼做了,只舉兩個例說說有啥難度。
- 節奏上不匹配。互聯網行業的節奏太快,在找死和等死之間,互聯網傾向於找死,而金融則傾向於等死。因為,金融創新是要讓步於風險防控的,互聯網行業的從業人員通常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理解金融行業從業人員所具備的對於風險防控的重視程度。如果一款產品在上線前發現瑕疵,作為互聯網產品經理是否應該推遲上線?99%的情況下互聯網產品經理會選擇上線,然後將問題留到下一個迭代的更新中。而如果一款產品在上市之前發現新的風險點,作為金融業產品經理是否應該推遲上市?100%的情況下就不會上市了——金融業里沒有beta版可以玩。
- 服務理念不同。金融行業屬於服務行業,同樣叫做客戶關懷,和互聯網行業的做法就有著天壤之別。當你與一位招商銀行金葵花卡客戶經理和與淘寶網店小二談論客戶服務時,或是你與一位銀行產品經理和與一位互聯網產品經理談論客戶體驗時,就能深刻體會到行業間的巨大差別。總之,互聯網是冰冷的,無論多麼便捷和草根;金融是熱情的,無論多麼高端和貪婪,線下就是比線上會體貼人,這一點是改不了的。
所以,最大的挑戰在於對於兩個商業邏輯的融合。因為無論是從哪一種模式靠向或服從另一種模式,還是直接藉助兩家的靈感大膽創新,都無法違背金融和互聯網各自原有的玩法,也都需要兩個行業間的鴻溝,善於利用兩個行業相同的本質。
互聯網金融最近討論得挺多的,大家各抒己見,有一種說法就是此種創新會倒逼金融銀行改革,改善服務,過去那種閉眼掙錢的日子可能一去不復返了。回到樓主的問題,我也在思考什麼是互聯網金融,是否就是簡單的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
舉例餘額寶,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並參與,我的理解是參與其中的各方有銀行、阿里金融、天弘貨幣基金、支付寶用戶,有一種特別新穎的說法我很感興趣,銀行傳統證券基金等某些理財產品有一定的門檻,可能更多是面向高帥富,餘額寶更適合屌絲,門檻低、能滿足理財需求。其實我也是屌絲,所以餘額寶讓我也感受了一把互聯網金融,確實很快捷、方便。
針對餘額寶我是這麼理解的,我個人覺得銀行和阿里更多的是競爭合作關係,沒有像媒體炒作的那樣,餘額寶顛覆什麼什麼,銀行如臨大敵等等。其實很簡單餘額寶利用自己的賬戶體系和大數據,又搭了一個檯子來服務支付寶、淘寶等用戶的理財需求,上面各方來唱戲,可能現在只有天弘,這裡離不開銀行的介面、資源等支持。
所以說互聯網金融考慮的是否也是從上而下的,監管部門+銀行業金融機構+平台+產品+用戶,也是賣產品,貨幣基金不是新鮮玩意,屌絲用戶理財需求很強烈,有人搭台有人唱戲各取所需。
至於需要什麼樣的人才,當然是懂互聯網又懂金融的,哈哈!感覺上面回答的老師總結的很好,風控+創新+服務意識,個人理解歡迎老師們補充。
我們從數據來看看這個問題吧。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互聯網金融實驗室的未央研究團隊曾選取了30家互聯網金融企業樣本,梳理了互聯網金融領域創業者的一些特點。
首先,樣本選擇:
對30家來自英、美兩國互聯網金融領域已具有一定表現的企業進行了統計,對63位創始人進行了分析研究,其中有58位男性創始人,5位女性創始人。這些公司及其創始人,基本上是英美兩國互聯網金融領域各個細分行業中的領頭羊企業。
一、聚焦學歷和專業
1. 普遍擁有較高學歷
63位創始人中,一共收集到54位創始人的教育背景,其中幾乎所有創始人都擁有大學本科的學歷,僅有一人是高中畢業。在這些創始人中,有16家公司的24位創始人擁有碩士或以上學位,佔到了總人數的44.4%。
上圖表示創始人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互聯網金融公司
2.專業覆蓋廣
據統計,這54位創始人一共涉及21個專業(當一位創始人攻讀過兩個專業或不同階段攻讀不同專業時,按兩個或多個專業統計)。其中有60%的創始人畢業於商學院,16.7%的創始人畢業於計算機相關專業,另外很多創始人還偏愛哲學、法律和政治,除此之外還有應用科學、心理學、現代語言學、電子工程等專業。8位創始人在本科階段取得了雙學位,2人獲得了三學位。14人選擇了在本科和研究生期間選修了完全不同的兩個專業。
3.
MBA課程是創業者的一把鑰匙
據統計,非商學院出身的創始人有37.9%選擇了進修MBA(工商管理碩士)並由此走上了互聯網金融之路,如Chris Larsen於1991年在斯坦福大學完成MBA的進修,1992年立刻創立了個人信用支付繳納住房貸款的平台E-loan。許多創始人通過MBA課程,將學到的知識活學活用,成功創辦了自己的公司。
二、聚焦合伙人情況
大部分互聯網金融公司都是由幾人聯合創辦的?
1.合夥創業
由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互聯網金融公司,特別是眾籌、P2P、在線理財等,都有兩、三位聯合創始人,更有甚者例如zopa有7位創始人。
2.知識互補
由於互聯網金融行業主要涉及互聯網專業和金融領域的專業知識,對創始人的要求很高,因此專業互補的合夥創業可以使得創業成功幾率提高。樣本中以商學院+計算機的組合居多。
3.在學校里尋找搭檔
Wepay、Seedrs、Funding
Circle等公司的創始人都選擇了與校友一起創業。有過同樣的教育經歷和文化熏陶,創始人之間更容易形成默契並進行溝通,對彼此的情況也更為了解,這為日後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聚焦創業及工作經歷
1.積攢經驗,儘早創業
根據樣本統計發現,大部分創始人都先選擇了在其他公司積累一定工作經驗,然後儘早創業。在我們統計到的45位創始人中,有24位創始人選擇在畢業後五年內進行創業,有16人選擇在畢業後五到十年內進行創業。大部分創始人都選擇了在積累一定工作經驗後儘早創辦自己公司,甚至有9位創始人選擇在畢業一年內創業。
大部分創始人們都有豐富的相關工作經驗,在創業前他們都有許多行業內的工作經歷。很多創始人更是從大學起每個假期都在不斷實習,積累相關從業經驗。並且之前的工作經歷也為創始人們積累了豐富的社交網路和社會關係,這在互聯網金融行業是至關重要的。
2.多次創業
多數創業者也具有很多創業經驗。大部分創始人都經歷過多次創業。很多人除了創辦了一個互聯網金融公司外,也都有創辦其他互聯網金融公司的經歷。63位創始人中,總共23位創始人有之前或之後再創業的經歷,佔到了總人數的35.9%。
Paypal的創始人Max Levchin,在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電腦專業畢業後,1999年聯合創辦了網上支付公司Paypal,隨後又在2005年創辦了
社交應用開發商Slide並隨後賣給了Google,2012年他又創辦了移動支付公司Affirm。
創始人們在失敗中吸取教訓,在成功中總結經驗,這些經歷使他們更加了解互聯網金融,更加被這個行業所吸引。
昨晚和一個朋友吃火鍋,畢業2年升到大型互金平台總監,管50個人。
他說:「你真的覺得我們比周圍畢業的同學聰明那麼多嗎?即便聰明一些,能夠達到我們今天這個差異嗎?」
我說:「是啊,不過是運氣好罷了。」
回到這個問題,我覺得互聯網金融可能是需要運氣好的人。
今天我看到的互聯網金融的從業者,第一波出自招行、平安、Capital One,第二波出自宜信、你我貸、掌眾等。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踩上了點,只需要2-3年的時間,就隨著公司的成長飛躍式進步起來。總結我看到的圈內優秀人才,基本都有如下特點:
第一,讀一個勉強過得去的大學,如果學校連211都不是,這件事情就算了。
第二,如果考了一個差強人意的大學,這事便有了1分希望。如果這人平時還關注關注互聯網,能力可以達到去BAT做個產品經理的水平,這希望就變成了3分。
第三,也許是因為餘額寶,也許是因為買了點P2P,這人開始關注金融。最後有幸進入了上述任何一家互金的黃埔軍校,這希望就變成了5分。
第四,莫名其妙地,跟對了領導,這領導不僅能力強,還願意培養下屬,這希望就變成了7分。
第五,在互聯網金融熱火朝天之際,華麗跳槽,一步到位,進入某企業擔任部門一把手,隨著企業發展而水漲船高。希望就達到10分,也成為一個優秀的互金人才了。
互聯網金融公司,各家公司其實大同小異,一般這三類人員需求員較大:
1、技術人員(PC端研發/移動端研發/產品等)
2、金融人員(數據量化分析/金融產品設計/金融建模/風控/基金/保險/信託等)
3、運營人員(銷售支持/客戶服務/市場營銷/財務等)
互聯網金融需要熟悉風控、法律、產品的人才,而跨界交叉的複合型人才更是炙手可熱。
我們非常看重跨界的學習能力,融360歡迎做過銀行產品或者了解互聯網產品,也非常理解了解風險管理、營銷理念的人加盟。
----------------------------------
「我現在招人首先看他的金融專業知識有多深厚,其次看他的業務能力,能招進來的前提是,他是否有開放的思維,是否能適應互聯網的節奏,與團隊價值觀 的契合度有多高。」融360副總裁陸佳彥告訴騰訊科技,現在招金融背景的人才,2-3年的也招,如果有5-10年金融從業背景更好。
陸佳彥是標準的「銀行高管」:上海交大MBA畢業,從渣打銀行客戶經理做到了寧波銀行上海浦東分行副行長,擁有11年的商業銀行運營和管理經驗。2011年與朋友創建融360,專做針對金融零售市場的產品搜索。
對比銀行體系里以關係為導向銷售銀行產品,他現在更欣賞互聯網以效果為導向的銷售方式。
兩種不同的銷售模式,反應出了兩個行業產品特質的巨大差異——靠關係銷售產品的背後,是產品同質化太嚴重,沒辦法靠產品本身去說服客戶,只有走大客戶關係;而互聯網產品更強調的是「產品價值」,放大客戶、用戶的使用體驗,讓產品本身說服客戶。
那麼這對招募金融人才的要求自然不低,就連陸佳彥本人也適應了一段時間,比如他從前花80%的精力投入在業務運營、客戶關係上,那麼現在這部分精力 會全部投入在產品上。再比如,以前習慣了層級式的溝通方式,現在轉變為民主協商的溝通方式,這就要求他在心態上更平和、更開放。
現在融360的金融人才與互聯網人才是1:1,全公司擁有金融專業背景的人士近60人。而向陸佳彥彙報工作的部門leader,幾乎都有超過10年的銀行運營經驗。現在他並不急於在銀行業里找高級人才,這也可遇不可求。
用他自己的體會來說,讓銀行界人士遇到「機緣」,除了天時地利人和外,更重要的是有「創新的信仰」。畢竟優厚的薪水、較高的社會地位與相對封閉的行業體制,讓銀行從業人員不會獲得太多的創新機會,即使是像他這樣的銀行高管,尋找到自己出去單幹的機會也是等了數年之久。
先說結論,互聯網金融作為一個日益完善的行業,需要各類人才,也能容納各類人才,所以,各位只要是人才、有上進心,總能在互聯網金融行業找到自己事業的空間。
然後,在決定來互聯網金融行業之前,還需要從行業前景、個人職業生涯、機構匹配度、職位匹配度等方面仔細考量:
行業前景上,隨著互金強監管框架的落地,在業務層面看,支付、理財、消費金融等領域的市場格局初步已定,行業空間也有了天花板,高增長已經成為過去。所以,此時來互聯網金融,已經不能再享受到行業高增長帶來的紅利,包括跳槽時的薪水溢價、職務的快速提升、成就感和滿足感等等。
個人職業生涯上,補足互聯網金融行業從業經歷並非壞事。當前,傳統金融機構都在進行互聯網轉型,但限於基因問題,轉型並不順利,多停留在「形似神非」的初級階段,所以,要徹底了解互聯網金融,唯有親身投入這個行業中來。
拿自己的例子來講,2015年在某國有銀行總行工作,當時已經開始關注P2P、眾籌、第三方支付等業態,也寫過很多文章發表在雜誌上,自以為也懂互聯網金融。但真正2015年底去了互聯網金融機構之後,從觀念到認識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再看自己原來寫的東西,很多只能算意淫,也有很多偏見。要學會游泳,還是要下水試一試。
機構匹配度上,鑒於目前行業格局已經固化,因此在機構的選擇上,還是建議優先考慮大平台。大平台給的職務可能會略低於小平台,但對缺乏互聯網工作經驗的人來講,相對完善的制度和清晰的職責分工可以給大家一個很好的過渡期。對大多數人而言,來到互聯網金融機構,第一個要過的並非專業知識和能力關,而是機構文化關。互聯網公司與傳統金融機構在文化上有著顯著的差異,這個差異需要時間去消化。
此外,互聯網金融野蠻生長階段已經成為過去,小平台粗放式增長手法已經不靈,且面臨越來越多的合規風險,並不太值得嘗試。當然,針對大數據、催收等輔助性行業而言,去一些有特點的小機構倒是可行的選擇,只是也要盡量選擇行業內的龍頭。
職位匹配度上,相比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金融機構的職位種類更多元,有金融工作經驗的人可以來,沒有金融工作經驗的人也有合適的職位等著大家來。
先看看沒有金融工作經驗的情況。互聯網金融普遍重視營銷與推廣,所以會有專門的市場部(傳統銀行的品牌功能在辦公室,幾個人負責而已),且是很重要的部門,很多媒體、公關人員便是從市場部的角度進入互聯網金融機構工作的。互聯網金融普遍重視產品體驗和金融科技,所以IT人員佔比遠遠超過傳統金融機構,普遍都在50%以上,所以互聯網金融也成為IT人員、大數據挖掘人員、區塊鏈、量化分析等人才的重要選擇。
再看看有傳統金融工作經驗的情況,選擇也很多元,可以去做業務,也可以去風控部門,喜歡研究的話也可以去研究部門。與傳統金融機構類似,很多大型的互金機構都會設置專門的研究部門,且更接地氣,更喜歡有業務經驗的人加盟。
最後,對大家而言,還需要勇氣。打破鐵飯碗,與過去的生活作別;擁抱不確定性,迎接新生活的到來!
原載於我的公眾號 知乎:如何成為一名頂級的互聯網營銷人才?
知乎上曾經人問:技術類工作者的核心競爭力就是他自己的技術水平,這種實力的評估是可以被量化的。但對於營銷類工作者,往往依靠公司的背景和支持,自身到底能創造多大的價值,則很「虛」。一個優秀的技術類工作者,其存在往往是不可替代的,但似乎營銷類工作者很容易被替代。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你認為的營銷類工作者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呢?
與其討論營銷類工作者的核心競爭力,不如聊一聊如何成為一名頂級的互聯網營銷人才。
在傳統行業,營銷人才深受重視,往往因為傳統行業非常重,在市場與運營方面,流量受限於渠道,營收受限於銷售,使得依靠營銷人才去開拓市場與銷售至關重要;在產品與技術方面,產品周期漫長,技術含金量較低,通過產品和技術去撬動市場很難。於是乎,在傳統行業,發展最順利的往往是營銷人才,許多傳統行業的老總都是市場或銷售出身的,一般是銷售老總一把手,企劃老總二把手,鮮有技術出身的老總。
到了互聯網行業,技術人才變得炙手可熱,一方面因為稀缺原因,互聯網+使得技術與產品人才一下子變得非常緊缺,稀缺必然導致價值的提升。;另一方面,技術的含金量正在大大提高,使得技術驅動市場成為可能,而市場傳播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口碑與事件加速了傳播,渠道正在逐漸弱化,從而營銷人的作用也在逐漸弱化。
可以說,從傳統營銷到互聯網營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正視傳統營銷與互聯網營銷的差異,是成為一名頂級互聯網營銷人才的前提。
思維決定成敗,要成為一名互聯網營銷人才,必須具備哪些思維?
流量思維
流量始終是互聯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京東和騰訊,58和騰訊,都看上了騰訊的流量。沒有流量的互聯網產品,那隻能是自嗨。
做流量,就必須明白流量在哪裡,哪些流量最優質,整個大盤的流量有多少。
流量是做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很多人說搜索營銷不好,我舉個例子,美樂樂每年在SEM的投放是十億級別的,一家賣家居的。像現在一些大型的連鎖整形醫院,就是依靠SEM從一個小診所發展到全國數十家連鎖集團。還有一些做金融的,只投微信大號,一年花上億。
做流量之前,需要搞清楚用戶是誰,用戶獲取信息的行為,渠道的流量走向。拿金融舉例,如果我們的產品門檻比較低,標準化,面向小白用戶,那麼用大眾媒體就能觸及更多的用戶。如果用戶偏白領,那麼微信大號和APP商店就能觸及更多。對於單個渠道,流量的分布很重要。比如搜索的流量基本都在前兩位,廣點通的資源很多,有手Q,空間,新聞等,不同的地方流量價值不同。
今天,傳統媒體,數字媒體,社會化媒體交叉,利用多種媒介進行傳播成為主流。贊助好聲音,搖一搖或發送簡訊現場參與活動,觸發用戶興趣並開展CRM營銷;用戶產生興趣後,會去搜索引擎搜索了解產品信息並進行互動,或者進入APPSTORE進行下載。另一方面,借勢熱點開展事件營銷,找到流量的引爆點。
我曾經講過一個例子,用品牌傳播的思維做做流量。如果該市場日均100億的流量,我要佔據其中10%,如何佔據這些流量,如何覆蓋足夠多的目標用戶從而產生足夠的曝光與互動?(感興趣的入群探討。)
用戶思維
市場做流量,運營做用戶。用戶進入產品後,會產生各種行為。這種行為不在於產品對用戶的引導,而在於用戶本身的需求。
拿金融來舉例,很多產品做了簽到,我認為不妥。理財不是高頻需求,簽啥到?O2O已經是高頻了,簽到也沒做起來。用戶進來後,了解理財產品,投資風險,個人賬戶信息,投資狀況,收益明細等,這是基本的需求。那麼在這些基礎需求上,如何深入挖掘用戶價值,是運營人員要深入去做的。
用戶思維包含兩個方面,第一個是用戶是誰,第二個是用戶想幹什麼。前者幫助我們提高市場傳播的精準度,後者幫助我們提高運營的效率。
通過分析用戶的各種行為,劃分用戶等級,制定用戶成長體系,幫助並引導用戶跨越新手階段。
運營的核心手段之一是做活動,做活動的目的很多,比如促活,比如拉銷售額。如果只是為了活動而做活動,就很容易捨本逐末。糯米曾經推出滿額即送電影票,但是送的電影票根本不能用,很多城市根本不存在,這樣的活動非常傷害用戶體驗。所以做活動也需要深入分析用戶行為,送券也好,送禮品卡也好,需要考慮用戶的實際需求。就像有的互聯網金融直接送1000的返現券,需要投資50萬,是否分析用戶消費的起?
品牌思維
互聯網企業往往是小市場架構,好一點的,集中精力做流量,差一點的,自嗨式PR,發新聞稿,做微信公眾號。結果就是公司做了好幾年,用戶也不少,但是品牌毫無起色。
數字廣告對品牌的塑造比較微弱,一方面數字廣告過分強調點擊與互動,忽略曝光度與深度,導致在用戶心中沒有留下明確印象,缺少知名度;另一方面,缺少明確的營銷定位,頂級媒體背書,多元化文化建設,導致在用戶心中沒有佔據明確地位。
產品到了一定階段,比的不再是體驗,而是品牌。對於互聯網金融企業而言,如何利用權威媒體塑造公信力,如何借勢知名品牌提升企業影響力,如何通過跨品牌運動賦予年輕化形象,迫在眉睫。
這裡提一點,品牌傳播一定要圍繞核心用戶群來打造,不然很容易走偏。我們曾經在海外投放過廣告,但是發現在傳播的過程中,用戶不care。主要是我們的用戶都是中產或中產以下,他們不懂在紐約廣場的廣告意味著什麼,事實上,如果我們投放的是大眾媒體,如央視,那效果會好很多。
在文案和UI方面,要圍繞品牌定位來塑造。像一些消費品,要說大白話,像李叫獸提到的,說人話,拒絕自嗨。像金融這種比較專業嚴肅的,可以說的繞一些。比如在介紹企業背景方面,我們可以選用海外合作方,世界一流的公司。(這塊操作技巧性很大,具體操作入群深入闡述)UI設計要符合國際范,傳遞出大牌的風範。大家可以看一看賓士,UBER的設計。
另外做品牌要和流量形成互動,品效互動的關係。如央視背書+媒體公關+全網內容(視頻、圖片、文字)覆蓋+類似好聲音等頂級電視欄目引流+全網數字營銷互動+CRM營銷,既有流量效果,也有品牌塑造。
競爭思維
互聯網行業競爭非常激烈,很多時候,一個月就決定了成敗。作為頂級的互聯網營銷人才,一定要審時度勢,有強烈的競爭思維,知道在什麼時候打大戰。
今年以來,互聯網金融行業紛紛啟動央視及各類傳統大媒廣告,表示這個行業發展非常迅速,部分市場已經教育成熟,各大平台為了快速收割用戶,唯有拿金錢換時間。這個時候,作為優秀的互聯網營銷人才,應該拿出自己的魄力,決定是否出擊。
曾經有個非常典型的案例,就是趕集網請姚晨代言,花5000萬在全國範圍大面積投放廣告,一時間58流量下降很大,趕忙花了一個億請楊冪代言才算打了個平手。商場如戰場,沒有強烈的競爭思維,就不會笑到最後。
商業思維
互聯網免費大行其道,為的是成為入口。最典型的如360和搜狗的三級火箭策略,還有現在的支付寶。通過免費或虧損,獲取用戶,通過其他產品與服務,賺取利潤。
過去淘寶很多店主1塊錢賣襪子,或是0利潤充話費,都是為了賠本獲取用戶,現在流行爆款,也是為了獲取用戶,然後賣給用戶其他的產品來賺取利潤。
今天,我做這樣一個公眾號,不僅僅是為了分享我的經驗,也是在做一些事情。未來希望和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提煉互聯網營銷的精髓,提升整個互聯網營銷人的素質和水平,並應用到互聯網+,幫助企業合理營銷,科學營銷,健康營銷,做中國一流的營銷社群。如果您有興趣,請加入我們。
營收思維
作為營銷人,營收思維必不可少。獲取一個用戶的成本,留住一個用戶的成本,單個用戶生命周期貢獻值,營銷的人力成本,品牌的塑造成本等等,對成本越敏感,在執行上就越深入。
戰略思維
有人說,阿里巴巴重新啟動口碑是為了讓支付寶的入口更穩定,而口碑啟動的生活服務平台模式瞬間對新美大形成了戰略級的競爭態勢,由此可見,戰略思維對營銷格局的影響。
今天做互聯網金融,有的布局流量,有的布局跨境資產;有的引入風投,有的引入國企;有的轉型做大平台,有的堅持小而美,這都是戰略。
作為頂級的營銷人,要不斷思考行業的發展趨勢,理解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每個行業都有其獨特的邏輯,深刻理解是形成戰略思維的前提。
今天,很多做互聯網市場或運營的人都覺得沒有太多出路,那是因為沒有找到方向。事實上,互聯網做市場或運營都非常有前途,前提是看你對這個職業的熱愛和付出。正如我前文提到的,有的企業只依靠SEM,支撐年數十億的銷售額;有的企業只依靠DSP和網盟,一年也做了幾十萬用戶;還有的企業只做免費營銷,一年也能做到百萬用戶。像OPPO幾乎包下了中國大部分的娛樂資源進行營銷,效果非常好。成功之處在於他們把營銷放在了戰略級的位置,深入堅決執行,如果只是看短期,不會有現在的成績。
今天關於如何成為頂級的互聯網營銷人才就寫到這裡,我們希望把更加乾貨的內容留給我們的高級社群,如果你從事或對互聯網營銷感興趣,如果你希望提升整個互聯網營銷的水平,通過科學的方法論,提升企業的營銷能力,請轉發這篇文章。後面我們將從流量,用戶,品牌,競爭,營收等方面深入探討如何做好互聯網營銷。
謝邀。
互聯網金融行業,本身應該具備既懂得互聯網的運行規律,又懂得金融行業的規律,二者結合起來,就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互聯網金融」不等於「金融互聯網」!
在這個信息時代,互聯網變得觸手可及的時候,互聯網被提上非常重要的地位,互聯網大咖馬雲曾一度成為亞洲首富,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標示著,互聯網的不可替代性。
其實就其本質,也有兩種理解,一是金融的互聯網化,藉助這個工具實現資金入口與出口的對接。但反過來說,其實又是互聯網的一種創新形式,與金融結合。在當下實體經濟萎靡不振的時候,資本經濟得到了超乎想像的發展。經常聽到的是實體太難了,玩錢的人反而能賺到大錢。
好!
回歸正題,互聯網金融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一般人可能會從兩個方面考慮,互聯網金融,與這兩者沾邊似乎都能成為行業炙手可熱的人才,但是具體細分又會根據形式來變通。
先分析下當前互聯網金融的分支P2P有幾種背景類型:國資系、銀行系、保險系、民營系、互聯網系、上市系、風投系。從這些背景來看,互聯網金融所需人才就會比較清。
(1)最好分析的兩類,不言而喻,銀行系與互聯網系,銀行系包括,小企業e家、民生易貸、小馬Bank等,互聯網系包括,招財寶、搜易貸、京東金融、還有前段時間出事的新浪微財富。兩種典型的金融人才和互聯網人才為主力,銀行可能會從互聯網公司挖到一些技術IT人才,互聯網公司也必定撬銀行牆角挖到有多年風控經驗和金融知識的人才。
(2)國資系和上市系都屬於高富帥,人家無論上下游的關係、金融互聯的人脈資源、融資放款的經驗都是一頂一的彪悍,與他們PK沒有任何實際意義,要問他們的人才,動動手指頭就可以找到。國資系開鑫貸、金開貸、眾信金融等,上市系包括銀湖網、前海理想金融。
(3)這裡重中之重想說的是風投系,這絕對是最具典型代表性的。白手起家一路走來可能會遭受各種白眼,但經歷大浪淘沙後,最終獲得風投的擁抱,實在值得感動的一件事。讓我想起當年馬雲同學到處給別人宣講互聯網金融,遭受各種不禮貌的待遇,終於找到孫正義,這個頗具眼光的人,投了馬雲這隻潛力股。終於在十幾年後,收穫了讚譽。這就和現在的風投系一樣,都是一步步打拚過來。
那麼找幾個典型分析下,可以得出結論。
風投系平台:人人貸、積木盒子、微貸網、拍拍貸、有利網、銀客網、銀豆網、愛錢幫等。
人人貸:三個合伙人打造,全是高等學府畢業的精英,張適時畢業於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李欣賀畢業於北京大學金融數學系,楊一夫畢業於北京大學金融數學系。
積木盒子:董俊,有華爾街跨國銀行經驗、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經驗;魏偉有15年IT領域經驗;Barry Freeman 有9年美國金融機構經驗,5年中小企業信貸經驗,真真的是海龜派啊,又鍍層金。
拍拍貸:張俊上海交通大學,曾就職與微軟;胡宏輝上海交通大學,曾就職與中國工商銀行信貸部,有律師職業資格;顧少峰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李鐵峰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這完全是校友合夥,出自自己家門,做事風格思路應該配合的很完美。
有利網:任用英國倫敦大學輟學創業;劉雁楠英國華威大學畢業,曾就職與美銀美林集團;吳逸然畢業於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這是中外結合的典範。
銀客網:林恩民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和美國東北大學;郭新濤畢業於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張天樂畢業於復旦大學軟體學院。
銀豆網:王鵬程畢業於北京郵電大學,曾就職與百度和搜狐等公司;張越曾就職與安奈特(中國)網路有限公司;戴新亮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計算機碩士學位;張樂言畢業於南京氣象學院曾就職於瑞典獨資企業易斯特(中國)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這是互聯網家族的結合。
通過以上所有吸引風投的機構來看,如果想做專業還真是要有點本事的,光靠忽悠肯定不行。那麼我們的IT人才和金融人才從哪裡找,從他們那些創始人走多來的路徑中去尋找,就能找到最為合適的。觀察這些創始人做出來的網站可以發現,金融核心創始人的產品和風控手段都是比較豐富的,但是用戶體驗可能略微跟不上節奏。而互聯網為中心的創始人更注重客戶服務和體驗,贏用戶者贏天下。先暫且不說大數據,就當前投資人的忠誠度而言,幾乎為零。哪裡體驗好走向哪裡,哪裡給的利息高立馬拋棄你而去,而這需要互聯網思維去解決。
互金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金融是一個傳統的行業,互聯網是一個嶄新的行業,隨著後者的普及,兩者的相聚結合是時代的選擇,原因就在於兩個行業本質的特徵在於傳播—金融就是財富的傳播,而互聯網則是信息的傳播。其實它是和電商邏輯很類似,電商邏輯則是處理相關關聯的物流和信息流,互聯網金融則是在業務上能同時處理相關關聯的錢流和信息流。
互聯網金融做的雖然是金融業務但需要用互聯網的手段和渠道去做,所以需要既懂金融又懂互聯網的雙料人才,原因在於互聯網金融區別於傳統金融其中的一個方面是用戶體驗的差異,這種差異性導致如果從金融角度做些設計會脫節。但如果全從互聯網用戶體驗、交互上考慮問題,可能在金融的合規性、風險控制上又會存在問題。
如果從業人員只具備金融背景或是互聯網背景,都會有局限。如果只懂金融,在資產端、風控這些後端就比較熟悉,可能不太會出問題。但在前端就需要互聯網的思維,來設計互聯網的產品、來營銷,和投資人打交道。如果只懂互聯網,困難程度可能更大。可能在用戶體驗和營銷上很強,但資產端和風控就相對薄弱。
大腿君吐血整理四大互聯網金融巨頭的人才挖掘黑歷史
從這幾張詳細的互聯網金融高端人才關係圖入手
看看金融業在現在這個時代到底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天朝」兩種互聯網銀行公司,最近幾年拚命「挖角」
根據《證券日報》的統計,近兩年從銀行離職後投身互聯網金融行業的49名銀行高管中,跳槽至互聯網銀行的12人,到綜合性互聯網金融平台任職的有12人,到P2P平台的有23人,另外到其他互聯網金融公司的有2人。
光有這樣一個表還不行。大腿君想要告訴你的,是這張表後面更加深遠的BAT等互聯網公司的大旗。
仔細看一下這些傳統金融人才紛紛流向的互聯網金融公司(最右一欄),大部分都有著大型互聯網公司的影子。事實也是如此:與米國互聯網金融公司大多為純種金融科技公司(FinTech)不同,中國做得大的互金公司,多是在其他領域做大後才涉足此地的:
一個常見的模式是,一些科技公司或者電商先試水金融部分,不小心「搞大」了以後就剝離,然後獨立運作。走這個模式的例子有螞蟻金服、百度金融、京東金融和蘇寧金融等。
另一種模式是,公司在成立伊始就立志要做一家閃閃發光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但基本上這都是有了一個強大的傳統金融機構做「靠山」後才能做起來,比如平安旗下的陸金所。
那麼這兩種天朝最為常見的互金公司,這幾年到底是如何從傳統金融業「挖角」的呢?他們辛苦組建起的互金高管人才隊伍,是不是和別家不同,風格鮮明?
螞蟻金服 | 網羅人才,「空降」高管真心多
先來看出鏡率最高的螞蟻金服。
螞蟻金服是中國成立最早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之一,現在業務條線已經全面鋪開:第三方支付、借貸、徵信、消費金融、眾籌……要啥有啥。
業務要擴張,就急需能幹活的人才。從大腿君搜集到的資料來看,除了一把手彭蕾以及總裁井賢棟是阿里的老員工(兩人分別於1999年、2007年加入阿里),螞蟻金服的高管(副總裁級別以上)中有很多是外部招聘的,高管們不僅有來自中國本土金融業(中國人壽、建行、招行和杭州銀行等)的,有海外背景的人才以及老外人才也是鮮明特色。
大腿君總結了一下,被螞蟻金服看中的人有兩種特徵:
第一,原來在傳統金融機構就是負責新金融業務的,如原建行網路金融部總經理黃浩,原招行零售網路銀行部總經理胡滔等。
第二,螞蟻金服也喜歡找在傳統金融行業耕耘許久,有人脈懂規則的人。比如原杭州銀行行長俞勝法以及原中國人壽財險副總裁尹銘。
不過阿里老員工也別灰心,機會還是有的,你們要對標的是現任的螞蟻金服農村金融事業部總經理袁雷鳴。
袁雷鳴早在2005年就加入阿里巴巴了。他剛進入螞蟻金服時是分管財富業務的。2015年9月底,螞蟻金服的保險事業部從財富事業群中獨立出來,之後保險這塊就由剛才提到的尹銘主管。2016年1月起,袁雷鳴開始負責農村金融事業部的籌備,這也是螞蟻金服近幾年要著力打造的業務。
螞蟻金服番外:兩位海外來的高級副總裁
接下來大腿君要深扒一下,螞蟻金服會找什麼樣的人來做高級副總裁。
你已經在上圖中看到了,2016年上半年,螞蟻金服一下子迎來了兩位高級副總裁,分別是道格拉斯·費根(Douglas L. Feagin)和首席法務官陳磊明。他們是為什麼被螞蟻金服給收走了呢?
費根是原高盛資深合伙人,螞蟻金服明說了:找費根來就是希望他來負責螞蟻金服的國際業務的。
陳磊明原是美國頂級律所盛信律師事務所(Simpson Thacher Bartlett LLP )的合伙人,他本人是出色的IPO律師——當年阿里巴巴紐交所上市的御用律所就是盛信,陳磊明是這個項目的負責人之一。
(圖片來源:美國盛信律師事務所官網)
這裡大腿君還忍不住小八卦一下,陳磊明和馬雲的另一層關係是……他倆都是杭州師範大學校友。所以這是一種從「同窗」到「同框」再到「同事」的緣分:
(圖片來源:美國盛信律師事務所官網)
2016年4月螞蟻金服完成B輪融資,融資完成後,螞蟻金服估值約600億美元,它之後要上市是板上釘釘的事兒。螞蟻金服此番以高級副總裁的職級請來頂級IPO律師坐鎮公司首席法務官一職,透露了公司灰常重視IPO的小心機。
百度金融 | 技術都用自己人,不行再找外人
相比之下呢,度娘在互金領域起步有點晚。而且有意思的是,百度在聘用高管方面的策略,好像和螞蟻金服的完全不同:能用自己人的時候,度娘絕對不用外人。
2015年12月,百度才宣布成立百度金融服務事業群組(FSG),FSG由消費金融業務、錢包支付業務、互聯網證券業務組成。當然啦,百度對外還和中信銀行等金融機構有合作,但這些都不算是百度互聯網金融版圖的核心。
不過還好度娘手速快,僅半年時間裡,就基本搞定了FSG的高管團隊,還拍了一張有點山寨的官方宣傳照:
(圖片來自網路)
仔細分析百度FSG的六位高管發現,一把手是2008年加入百度的朱光,而負責偏技術、偏產品的——如FSG產品策略和體驗負責人孫雲豐,以及研發負責人沈抖——都是原來百度的人。百度作為一家科技公司,這點人力資源還是不缺的。
不過大腿君剛才也提到了,百度畢竟還是一家科技公司,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其缺乏金融人才的局面。這種情況下要搭上互聯網金融的晚班車,只有一個辦法:從外面挖人。
百度在這半年中分別從美國運通公司,光大銀行和陸金所找來了三位大將負責風控,資管和消費金融業務。
百度金融番外:請動張旭陽,帶來一整個光大
百度能請來張旭陽估計花了一番功夫。
張旭陽在他上個東家光大銀行工作了足足19年,光大銀行牛掰的資管業務也是張總一手帶大的。
2004年起,張旭陽開始負責光大銀行理財產品的開發設計和管理;之後任光大財富管理中心總經理,負責光大銀行的個人金融、財富管理和私人銀行業務。2015年5月,光大的財富管理中心升級為資產管理部,張旭陽繼續任資產管理部總經理。
在張旭陽的帶領下,光大銀行的「陽光理財」系列產品光在知名度方面就秒了其他同類產品。
隨著張旭陽加入FSG,光大銀行也成了百度金融的合作機構。百度真心賺到!
(圖片來源:百度金融官網)
騰訊 | 目前只牽頭設立了微眾銀行,高管多為「平安系」
那麼騰訊的互金事業做得怎麼樣?
外界對騰訊金融的解讀是,騰訊在金融業務上的破局始於微信支付,財付通、理財通等諸多業務都依賴微信作為入口。也有人稱微信是整個騰訊金融的救命稻草。微信的社交屬性能為它的金融服務提供便利和流量是一定的,但是金融最重要的是風險和定價。要把這兩塊做好,對於缺乏金融基因的騰訊來說,並不是件容易事。
其實騰訊也不是沒努力過。2015年7月,市場曾傳出消息稱,騰訊內部要建一個金融事業群,進軍互聯網金融了。但是,當後起的百度金融已經把高管團隊的架子搭好,準備開門營業了,騰訊的金融事業群還是不見蹤影。
百聯諮詢有限公司創始人庄帥評價說,
騰訊今後不會建立金融事業群,更多地是以獨立公司的形式從事金融業務。
庄帥口中的獨立公司,或許就是像微眾銀行一樣的存在。
微眾銀行是由騰訊牽頭髮起設立的銀行,2014年12月正式開門做生意,這也是國內首家民營銀行和互聯網銀行。
但騰訊在這家銀行所處的一個尷尬境地是,雖然微眾銀行有四成員工來自騰訊,但原騰訊人在微眾銀行大都處於中低層崗位,如產品開發和銷售。而微眾銀行真正的高管大部分來自「平安系」。
為什麼微眾銀行的最大股東是騰訊(持股30%),但高管卻都是「平安系」的人呢?
知乎大V水長東,道出了其中原委:
微眾銀行全稱深圳前海微眾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前海是指前海理想金融,前海理想是平安集團的子公司,代表的是金融界的集團力量和巨額財富支持。
騰訊微眾番外:去年連續走了兩位高管
值得注意的是,上圖中還可以看到,微眾銀行去年9月到11月間,連續走了兩位高管:行長曹彤和副行長鄭新林。
這兩位高管有一個共同特徵:都是原傳統金融機構里的領軍人物。
最先離開的是行長曹彤,他曾先後擔任中信銀行副行長、進出口銀行副行長,從業經歷橫跨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的人行業中很罕見。
曹彤9月離職後,副行長鄭新林也緊跟著在11月遞上了辭呈。鄭新林原是「同業之王」興業銀行同業部總經理。
有業內人士表示,微眾銀行高管團隊存在文化、觀念的衝突。互聯網以創新、體驗為先,而銀行以風險為先,兩種思考方式必然帶來碰撞。
陸金所 | 埋伏著好幾個電商「老司機」
大腿君再花點時間來和你們說說陸金所,這可是和BAT不一樣的另一類天朝互聯網金融公司。
看下圖,是的你們沒有看錯,陸金所的這個當家老大計葵生,是個歪果仁。
但這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畢竟人家也是在中國風生水起了三十年。但好玩的是,陸金所對高管的喜好,特別明顯。
整理了一圈陸金所的高管圖譜後,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陸金所的八人高管團隊(副總經理及以上)中,除了出身傳統金融業的幾位之外,居然有三位是有豐富的電商經驗的:分別是噹噹網原副總裁戴修憲、京東集團原副總裁李振廣和1號店的銷售副總裁潘飈。這個比例在互聯網金融公司已經是相當高了。
可見陸金所深深明白「酒香也怕巷子深」、「要做得好也要賣得好」的道理。而且本身缺乏互聯網基因的陸金所,找一些具有互聯網基因的高管,也是特別在情理之中的。
值得注意的是,陸金所的大股東平安在潛心打造一個「大陸金所」,作為未來上市的主體。有一些人員從現在的陸金所平台流出,是出於「大陸金所」組建的需要。例如,原陸金所副總經理倪榮慶現在在到「大陸金所」的平安普惠任副總裁,現任的陸金所副總經理黃文雄也將任平安重交所總裁。
對於這部分高管而言,雖然目前表面上看,是從陸金所平台離職,但是仍留在了「大陸金所」的圈子裡。
「大陸金所」將涵蓋重慶金融資產交易所(平安重交所)、前海金融資產交易所(前海金交所)、平安普惠金融業務集群和現在我們熟知的陸金所平台。
陸金所番外:鐵打的計葵生,流水的其他人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陸金所的人才流動問題……陸金所2011年成立,高管層也是幾經變動。
陸金所的董事長倒是沒換過,一直是計葵生。他1987年就來到中國,在麥肯錫任職14年,擔任全球資深合伙人,主要負責並帶領團隊開展眾多有關亞洲、尤其是中國的金融發展項目。現在做董事長,不知道是不是一直要操心具體業務?
因為總經理職位,目前似乎是沒有人擔任的。據21世紀經濟報道2015年8月統計,從2011年9月成立以來,陸金所成立4年里換過4任總經理,分別是史良洵、周廷源、謝泓源和葉朋。
大腿君近日好奇,又上了下陸金所網站,想看看他家總經理是不是又換人了,結果發現,陸金所官網的高管團隊直接不顯示總經理是誰了……(大概是風水不好,所以該職位目前空缺?)
(圖片來源:陸金所官網)
可能因為總經理換得過於頻繁,陸金所2014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修改公司章程的議案中有一條就是,將「公司法定代表人由總經理擔任」修改為「公司法定代表人由董事長擔任」——陸金所也不容易。
比較有意思的是,除了總經理目前空缺之外,陸金所成立至今,已經走了至少7名副總了。大腿君分析認為,這可能是由於公司業務結構變動造成的。
陸金所當年是由做P2P平台起家的,之後業務重心在不停調整,直到最近一次計葵生透露,P2P的業務占陸金所整體業務比重不到10%。所以呢,這樣調整業務重心,不適合的高管自然必須走人了。
一分鐘Get:互金公司招攬人才規律
梳理了這四家天朝最具代表性的互聯網金融公司的高管由來和變遷,大腿君可以總結出這麼幾個規律:
「平安系」的大腿很粗,請牢抱(微眾銀行、陸金所);
如果互金公司是依託科技公司起家的,那新公司的一把手往往是科技公司的老員工(螞蟻金服,百度金融);
在傳統金融機構里新金融業務的負責人是互金公司眼中的「香餑餑」;
傳統金融機構王牌業務的負責人,到哪兒都有自己的一片天:興業銀行幾個負責同業業務的人不是都被挖走了么?光大資管總經理不也在為光大服務了19年之後離開了?恩,你懂了吧?
互金圈裡沒有不可能,如果親也剛好符合上述四點特徵中的某一點,下一個被互聯網金融公司高薪挖角的人,可能就是你。
-------------------------------------------------------------
大腿君是數據新媒體DT財經,有趣有料又有數~
http://weixin.qq.com/r/IENXT7DE2u2lrfQs9xYy (二維碼自動識別)
懂互聯網產品,懂運營,懂金融,最好懂點技術。
我既做過互聯網應用型產品,也做過互聯網金融產品。對兩者在產品設計方法論上有一些心得,在公司內部也做過一些分享。我主要從產品設計方法論上去解讀一下互聯網金融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格局可能沒有第一個答案的那麼高,但是是一個比較接地氣的角度。
(1)互聯網產品設計的方法論這個網上討論的很多,我歸納起來實際上是一個環形的模型。
互聯網產品經理一般是先考慮滿足的是哪一個客戶群,然後再看其痛點,滿足用戶的哪個核心需求點。然後產出解決方案,再到觸達渠道,再到實施分析,最後看數據反饋,進行迭代。
互聯網產品經理一般是先考慮滿足的是哪一個客戶群,然後再看其痛點,滿足用戶的哪個核心需求點。然後產出解決方案,再到觸達渠道,再到實施分析,最後看數據反饋,進行迭代。
(2)互聯網金融的產品設計方法論與互聯網產品設計的方法不同的是,互聯網金融產品優先是考慮風險、政策等大體驗。更像是一個垂直的模型。
在國內做互聯網金融產品,監管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要素。同時考慮到金融產品具有收益性,流動性,風險性,所以在產品設計初衷,就要進行風險預估與對應的風控流程,同時考慮盈利模式與成本的分析,再產出技術方案。金融產品的三個特性任何一個的設計方案都要比產品最終呈現的交互體驗要重要得多,比如假設你設計了一款收益能到15%,且流動性很好,風險很低的產品,那無論前端體驗如何,必然是受大多數用戶喜歡。不過,一般在產出技術方案後,到更為具體的產品呈現設計時仍然需結合互聯網產品設計那套方法論。
所以,比較兩種產品設計方法論後,互聯網金融需要的人才歸結為三點:- 懂金融產品的基礎特徵,了解金融產品的風險模型,適當了解金融監管機構的政策。
- 了解互聯網產品的常用設計方法。
- 能夠將上述兩種方法結合靈活運用。
全才,綜合性人才,什麼都知道(皮毛就可以),有一個方面特別突出,可以支撐你站住腳。以上。
一句話回答就是:具備互聯網思維的金融人才;
基礎知識是金融的知識,但需要用互聯網的語言表達出來.大體上目前的互聯網金融分為兩種玩家,一種是以互聯網為切入點,比如BAT,他們招聘的重點人才都是傳統金融的,銀行/證券等等領域出來的,因為互聯網對於他們來說是比較簡單的,複雜的是金融,如何做風控,如何找資產;另外一種是傳統金融機構的升級,比如銀行、券商的互聯網部門,更多是想利用互聯網的技術來升級改造目前的金融服務。他們招募的更多是互聯網的人才,比如互聯網產品經理、推廣經理,但定位通常不高。而最火的P2P平台,不過就是原來的民間借貸借用互聯網的形式放在了線上,本質來說還是以金融為出發點,藉助互聯網平台的優勢。
目前的融合還沒有做的很好的,哪怕是估值最高的螞蟻金服,不過還是在售賣流量而已。而傳統金融機構的升級,也不過是把線下服務搬到了線上。
所以回到題目本身,需要的什麼樣的人才?基礎能力還是金融的知識,然後具備互聯網的用戶思維,產品思維,能將金融用互聯網語言進行傳達,從而創新的人才,在未來是最有發展潛力的。
感覺今天(8月12日)羅振宇通過微信發的語音信息內容很符合題主問題的核心,就是假設自己當前狀態不變的情況下,環境的變化意味著什麼樣的機遇和如何去把握。所以關鍵還是在於題主對自己的定位是什麼和正在從哪裡出發。如果題主已經在某銀行工作,考慮到銀行普遍的大集中管理模式,除非是已經在總行從事核心業務的管理,在分支機構的話真沒啥機會能夠和互聯網金融沾上邊。
互聯網金融需要具有互聯網思維和金融基本知識技能的複合型人才。目前最難招聘的是風控管理、產品開發、產品管理/運營;最多需求的是產品開發、研發工程師、渠道銷售。
整體而言,這個行業正在爆髮式增長,員工普遍呈現年輕化趨勢,這也符合互聯網原住民的要求。比如我所知道一家不錯的P2P公司,員工平均年齡27歲。
而在整個行業的爆髮式增長背後,是人才增長速度跟不上企業發展速度,很多互聯網金融的HR每天做的唯一工作就是招聘,而招聘在做的事情就是挖人。所以說目前整個行業稍顯浮躁,一方面,員工實際能力水平與公司賦予職責尚有差距;另一方面,企業不斷挖人,卻缺少時間沉下心好好培養人,因為培養了也很可能被挖走,如此變成『挖人-輕培養-被挖走』的惡性循環。
我們希望提供一種普惠學習,幫助這個行業的人才成長,推動整個行業發展。
我們做了一個訂閱號,每天推送原創/精選的互聯網金融資訊,以下為原創內容示例:
你所不知道的互聯網金融江湖武林!
螞蟻金服憑啥估值460億美元?(上)
螞蟻金服憑啥估值460億美元?(下)
深度解碼陸金所的互聯網金融野心(上)
深度解碼陸金所的互聯網金融野心(下)
勁爆消息!原來,Angelababy 靠「芝麻信用」選中教主!
小黃人告訴你眾籌到底是個神馬鬼?
還沒讀過這些書?那麼你就Out啦!
如果感興趣的朋友,可搜索訂閱號『e金融江湖會』加關注,同時我們也組織了線下的微信群,旨在促進同業交流、資訊分享等,感興趣的朋友可掃描入群: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