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人群的工資漲幅是否比普通人更大?為什麼?這合理嗎?
本題已被收錄至知乎圓桌 ? 經濟課堂 101,歡迎關注討論。
題主的問題,事實上被大家的討論擴展到了貧富差距擴大是否合理的問題上。@溫義飛 的回答比較全面,清楚地闡述了資本、勞動、技術份額的差距及主要原因。但是我想說幾個補充意見(我對此問題了解有限,歡迎討論)。我的看法:貧富差距擴大,市場邏輯視角下是合理的,但在文明視角下過度是不合理的。即便在原始社會人天生的能力也是不同的,適度的分配差距有利於激勵。如果分配過度失調,會影響增長;而分配過於公平,影響激勵與效率,進而也會影響增長。當然增長也會影響分配。而我們的公共政策區間在哪裡?可能是新時期我們必須面對的難題。
(一)重複一下 @溫義飛提到的勞動份額問題
先看一個等式。
經濟增長率 ≈ 資本增長率×資本份額 + 勞動增長率×勞動份額 + 全要素生產率(TFP)
這個等式非常直白,從增長的角度,增長主要是資本產出比變動、人力資本變動和全要素生產率共同作用的結果。而我們都知道一個社會整體的產出就是社會整體的收入,即GDP,在產出的同時也就完成了分配。因此從分配的角度,資本投入的回報所佔總體收入的報酬比率稱之為資本份額,對應的勞動回報所佔比率稱之為勞動份額。
顯然,如果資本份額遠遠超過勞動份額,那麼通過資本所能賺取的收入增長,與勞動賺取的收入增長之間的差距就會不斷增加。如果兩個份額之間的差距本身也在變大,兩者收入差距就會變大得更快。(當然也有技術效率份額。但是通常我們對技術份額大一些沒有什麼異議,因此在此我們忽略對它的討論。)
舉個例子。產出為100元,資本份額為60%,勞動份額40%,意味著通過勞動在社會中獲得的第一次分配為40元,資本為60元。即便這個份額比例不變,隨著經濟不斷增長,第二年產出200,第三年產出300,資本收益為(100+200+300)X 60% = 360,而勞動收益同理為240。顯然第一年的差距僅為20元,到了第三年為120元。
如果這個份額比例本身也在變大,比如到了第二年,資本份額70%,勞動份額30%,到了第三年資本份額80%,勞動份額20%,那麼第三年末資本收益為100*60%+200*70%+300*80%=440,勞動收益為100*40%+200%30%+300*20%=160。顯然隨著資本-勞動份額比例的差距變大,收益差距會更大。而且資本份額可能往往由少數人群擁有,勞動份額由多數人群擁有。平均一下,就知道這個差距會變得越來越大。而這一現象,會發生嗎?由於這一部分相對複雜一點,我放到最後的(五)(六)中來說,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
(二)資本份額或者說資本獲取的收益更大合理嗎?
我想這個社會沒有絕對的公平性。或者說,要看公平如何定義。
@溫義飛已經解釋了主要的原因,或者說在私有產權與市場經濟的邏輯下的合理性,比如技術進步,資本的資源配置效率等等。而在此基礎上,我補充兩點。
其一,財富的效用與風險偏好正比,可能會使得富人可以獲得更多的risk premium。
Zimmerman和Carter
(2003)年合發的「asset
smoothing, consumption smoothing,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inequality under risk
and subsistence constraints」一文闡述了這一問題。在微觀經濟學中我們都知道,相較於富人,同樣的投資帶來的財富期望損失的效用損失要遠遠低於窮人,因此富人更願意追求高風險與高收益率,窮人會更保守謹慎行事,進一步導致富人更富,窮人更窮。
其二,貧富差距過度地擴大雖然符合市場邏輯,但並不意味著這符合社會文明的公平。
假使我們回到最為原始的農業社會,甚至回到原始社會,人天生的體力能力也是不同的。即便在沒有資本時代的前提下,那些總是能獲得更多獵物的人總是具有更高的能力與體力,也總是會繼續獲得更多的獵物。從這個角度來說,這種收入差距是天生就存在的。人本身也存在風險偏好的差別,如果像百萬英鎊里描述的那樣,讓幾個人都獲得一百萬,總是有一些人會成為更富的人,而有一些人會成為普通人。更何況今天的分工更加複雜,每個人的性格智商身體都是不同的。如果說對女性平權的支持以及對女性需要更多的特別保護和關懷代表著更為進步的平權理念,那麼對待社會分配差距擴大進行控制,或者說對資源分配進行協調,是社會文明進步的一種屬性。當然,有的人懶有的人勤快,公平不能損傷了這種效率激勵。儘管事實上,這是非常難以把握的。
(三)貧富差距擴大一定不好嗎?
兩點。
其一,適度的差距有利於效率激勵,然而過度的差距有害於社會文明(當然也危害社會穩定,與持續的經濟增長潛力)。
其二,要看在什麼社會背景下或者說處於哪個發展階段。一些人吃得起飯,一些人吃不起飯,如果在貨幣數量上,這點貧富差距可能不大。一些人吃得起飯,一些人吃得更好,這點貧富差距在貨幣數量上可能更大。但是事實上,如果考慮效用,前者的貧富差距大多了。如果現在某個仍然無法滿足所有居民食品消費的窮國,可以在貧富差距擴大的情況下實現全體溫飽,我想這是好的正向激勵。
其三,分配結構失調,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與約束。貧富差距要看發生在什麼樣的結構或部門之間,失調也會影響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
(四)勞動份額是穩定的嗎?倒U型?還是U型?還是其它形狀?
現在,讓我們回到勞動份額的問題上來。
1、勞動份額穩定
如果勞動份額保持穩定,標誌著勞動所得工資報酬占社會總收入比重穩定,社會初次分配保持著穩定的公平性。1958年Nicholas Kaldor總結了西方工業化國家在發展過程中初次收入分配格局變動的特徵,認為勞動報酬收入佔GDP份額具有長期的相對穩定性,稱為卡爾多程式化事實。
2、勞動份額呈現倒U型
針對這一「事實」,而美國經濟學家庫茲涅茨在1959年一篇關於收入分配的文章中否定了關於勞動份額穩定性的假說,其利用1919-1955年之間戰前戰後兩個階段的數據分析,驗證了勞動份額變動與經濟發展水平正相關,即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勞動份額呈上升趨勢。換句話說,當經濟持續增長時,社會不公水平將會自動緩解。實際上,早在1955年美國經濟協會的演講中,庫茲涅茨經過對18個國家的經濟增長與收入差距實證分析,得到勞動收入分配的長期軌跡是「先惡化、後改進」,即呈現「倒U」曲線,即在經濟發展不成熟階段,經濟增長會進一步擴大貧富差距,擴大收入分配比率差值,社會不公會進一步惡化,而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成熟階段,經濟增長會使得貧富差距逐漸縮小,社會不公得到緩解。
而對於庫茲涅茨倒U曲線本身,也存在制度、社會政治、邊際性、部門等許多角度的解釋。在這裡,我們只談一下部門角度。庫茲涅茨認為經濟增長在近100年內表現出來的具體形式就是從農業社會像工業化和城鎮化邁進。在他提出這個想法59年後的今天,我們發現這個判斷依然基本有理。因此他將部門分成了農業部門和非農業部門。農業部門的收入與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要比非農業部門要低,而隨著經濟在不成熟階段的增長,非農部門的比率會迅速增加,以至全社會不公水平上升,而當經濟到達成熟階段,非農部門比率會保持穩定,隨著社會政治與公共政策的成熟,部門之間的收入差距又會逐漸減小。
再比如蔡昉的「延續中國奇蹟:從戶籍改革制度中獲取紅利」一文在某個層面上,其理論假設之一也包含農業部門相較於非農部門的低不公性。從字面上,這很好理解。農業部門與非農部門有兩點不同,一是具有要素約束,二是生產力差距較小。農業部門有許多自然的,以及社會的要素約束,不可能像工業部門那樣具有顯著的擴張效應。直白說,就是比如在古代的農業社會,地只有這麼多,人的勞動力即時再強壯,頂多你五天插秧完工,我用了七天,但是最終產量是差不多的。即便今天用了機械設備,你用拖拉機,我也用拖拉機,整體來說,在一個局部區域內,其投入回報比是差不多的,而且是要素投入的邊際產出快速下降的。而非農部門不是。哪怕做個小手工藝品,有的人也可以花同樣的時間做得比別人好看,在賣方市場下可以比別人多賣一倍價錢,而在買方市場下可能直接擠垮別人。而技術生產率的提高,大大的增加了非農比例。顯然在這一階段中,我國的貧富差距會繼續擴大,直到達到一定程度,反過來促進公共教育衛生與政策更加成熟為止,才會重新下降。
3、對庫茲涅茨倒U曲線的異議
對於這個問題的爭論遠沒有定論。Young(2004),Christiansen(2007),Giammarioli(2002)等都通過實證得出了西方國家在近二三十年中勞動份額隨著經濟增長出現了下降,既不符合卡爾多程式化事實,也不符合庫茲涅茨倒U曲線。儘管這種倒U曲線成了時有時無的海市蜃樓,這種思路卻被應用到區域經濟、環境經濟、產業經濟等多個領域中去。
還有許多對倒U曲線的計量也得到了其是不穩定的結論。
其一,有一些研究發現西方國家近年的勞動份額逐步下降,其原因包括經濟增長使得勞動成本上升,而刺激了資本擴張型技術進步,資本對勞動的替代彈性可能大於1,在全球化範圍內資本相比勞動更具有流動性(19世紀的勞動也具有高度流動性,無需簽證,想去就去),以及其它產業與制度因素。
其二,也有觀點認為在長期中勞動份額變化可能存在反周期性,即在經濟衰退的時候更高,而在經濟擴張的時候變得更低。
其三,而包括李稻葵(2008)等認為勞動力轉移速度低於資本轉移速度,在經濟增長初期,勞動回報會低於其邊際產出,使得勞動份額下降,而隨著勞動力慢慢轉移完畢,情況就會逆轉,部分學者也通過其計量方法認定中國勞動份額存在正U曲線。而這一結論引起國內大量的計量文獻跟隨,並否定了李稻葵關於我國勞動份額存在正U曲線的結論,甚至並沒有發現穩定的關係。
其四,Xie(2010)擴展了庫茲涅茨的部門更迭,在工業化之後又加入了從工業社會向服務業社會的過渡,即包括農業部門,工業部門,和服務業部門,據此判斷勞動份額具有倒N型曲線,庫茲涅茨曲線只是其中的一個片段。
因此,無論如何,勞動份額可能並不是穩定的。而且它的變動將會對公共政策的決策區間帶來挑戰,而在分配與增長的理論關係架構上提出新的難題。
(五)兩個問題
這樣就給我們的帶來了兩個問題。
其一是如何在分配與增長之間構建起一個更完美的理論框架。分配失調在長期中顯然會影響增長潛力。結構性供給過剩,某種意義上也就等於是結構性分配失調(產出就是收入)。比如新修的房子沒人住,房地產商、銀行或其它融資者的確沒有成為新修房子的受利方,而水泥商或者建材商卻成為了分配失調的受利方(這只是個比方,為了說明供給失調就是分配失調)。分配過度失調,對於資本市場均衡、債務通縮、改善失調balance sheet的積極性等等都是嚴重的打擊(而且還包含著社會結構沉澱,上升通道減少,新一代中下產階層年輕人生活艱難等等社會問題)。
其二是如果能解決第一個問題,在分配與增長在長期中互為內生的關係(即分配嚴重失調,增長會出現問題,而增長的乏力與有力對分配也會有不同的影響)下,將兩者納入一個理論框架,那麼就可以討論最優公共政策區間,或者說最優分配與稅收政策區間的問題,即我們在(二)(三)當中所說的,建立更好的社會文明公平與人文關懷,以及保持適當有效的個人激勵,更何況資本份額高是因為資本在資源配置方面本身就具有的高效率。但是,我國即將進入面臨這一問題的窗口期,比如美國增長態勢還不錯,但社會不公的聲音增大,而歐洲的文化使其一直走著公平路線,增長卻存在嚴重惰性。分配過於不公,經濟增長會受到限制。分配過於公平,經濟增長也會受到限制。因此,在我國的未來如何權衡公共政策的區間以及稅制改革,都需要更多這方面及不僅這方面的研究支持。
(六)政策約束:行政成本與資源約束
現實政策約束除了在理論討論上難以把握致使缺少合理的目標區間外,還存在較大的行政成本與行政資源約束。政府需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當然有些不必要的需要進一步減少以獲得更多的精力顧及需要做的事),對於我國這樣的人口大國而言真正專業業務的公務員人手也是相當的缺乏。如果算公務員與人口的比例,在許多專業業務部門我國的公務員比例都要比美國俄羅斯等國小得多。比如農業部,美國一萬人服務200多萬農業經營主體,我國十萬人要服務2億農業經營主體(打個比方,實際數目比這還慘得多),別說開展全面有效的研究,基層的天天跑完農村那點事就已經不錯了(這一點,從事基層服務或者銀行櫃檯櫃員最清楚,同社會大眾要解釋那麼多問題是多麼的不易)。
還包括任期、公務員薪水、職場發展制度等等約束會造成政府決策往往具有短期抉擇傾向。好比分配問題,鬧到政府門口(比如教師罷工討薪),嚴肅重視一下。還沒有人鬧到政府門口,稍微重視一下。兩者都還不顯著,先關心增長及其它短期問題(比如環境污染)。相機抉擇的機制是在行政博弈中廣泛存在的,也收到行政成本與資源的約束(參考《動物精神》)。有些問題不是說沒有認識到,而是認識到了,但是在首先顧全最重要緊要的事務之後,沒有足夠的行政資源與能力去顧及。從這個角度來說,庫茨涅茨認為隨著經濟不斷增長,社會分配將會重新趨於公平,也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當然,社會或市場不會自動地的趨於公平,需要我們建設更好更健全的社會與市場制度,並持續努力。除了制度以外,我們還可以做很多事,比如增加公共開支、教育投入、生活改善、以及徵收嚴格的遺產稅房產稅等財富增值稅。關於(六),尤其是公共管理、政策、倫理、制度等等,我基本沒有什麼了解,只是簡單的想法。希望大家多包涵。
【歡迎大家討論指正】
-------
我來反對 @溫義飛的答案。
原問題是,「高薪人群的工資漲幅是否比普通人更快?為什麼?這合理么?」
首先來看,「高薪人群的工資漲幅是否比普通人更快?」。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得先給一個比較範圍,哪裡的高薪人群?哪些人是高薪人群?
為了更合理清晰的比較,我們可以將這種比較劃分為幾個層次:- 高收入地區的工資增長是不是更快?
- 城鄉之間,城鎮工資增長是不是比農村快?
- 不同行業之間的工資增長是不是高收入行業增長更快?
- 同一個行業內部是不是高工資群體收入增長更快?
由於題目是說的工資漲幅,因此我們排除第二點,主要看134點。
首先,是不是高收入地區的收入增長更快呢?使用2000-2011年的城市平均工資的數據,計算城市的年平均工資增長率,再用增長率對滯後的工資做回歸:
上圖是2008年以前的情況,下面是2008年以後的:
為了避免異常值的影響,我這裡使用了中位數回歸。我們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2008年之前,這個係數為正,而且顯著,但是到了2008年滯後,係數變成了負數。
係數為正,代表工資越高的地方,工資增長也越快。而係數為負則代表收斂,即工資越高的地方增長越慢。
所以從這點來看,似乎幾乎沒有證據表明,特別是在2008年之後,各個地區的工資有不收斂的情況:實際上可能是正在逐步收斂。
其次,如果從行業來看呢?是不是工資越高的行業其工資的增長率越快呢?我從國家統計局的網站上找到了各個行業工資的數據,且看:可以看到,各個行業從2003年至今,工資水平上漲的趨勢是差不多的。比較有意思的是金融業和計算機行業,這十幾年見證了金融業的逆襲,以及最近幾年可能的IT行業的再逆襲。我們來看一下增長率:
可以看到,各個行業從2003年至今,工資水平上漲的趨勢是差不多的。比較有意思的是金融業和計算機行業,這十幾年見證了金融業的逆襲,以及最近幾年可能的IT行業的再逆襲。我們來看一下增長率:可以看到,各個行業之間的增長率差異並不是那麼的顯著:比起其本來就有的工資差異,這些增長率上的變化並沒有大到讓行業之間的收入排序有巨大的改變。高薪行業看起來並沒有更快的漲薪,也沒有更慢。
可以看到,各個行業之間的增長率差異並不是那麼的顯著:比起其本來就有的工資差異,這些增長率上的變化並沒有大到讓行業之間的收入排序有巨大的改變。高薪行業看起來並沒有更快的漲薪,也沒有更慢。
當然,這裡的行業分類比較粗,比如金融業銀行和基金肯定是不一樣的,銀行的大量底層員工可能會大大拉低金融業的工資情況、工資增長情況。不過從相對增長的意義上來說,一個行業在經歷了初期的快速增長之後,其薪資的增長會慢慢收斂到平均水平,當然薪資的絕對水平仍然是有很大差異。
所以,無論是從地區,還是從行業層面看,「高薪人群的工資漲幅更高」似乎都找不到明顯的證據支撐。
那麼最後只剩下一種可能性了:在行業內部,高薪人群和低薪人群的工資差異正在分化。
這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看到的一個帖子,大體意思是說,別看程序員一畢業就有那麼高的薪水,絕大多數程序員起點雖然很高,但是在未來並不會有太大的增長,如果不趁著年輕成為在這一領域的大牛,那麼薪資水平一直也就這樣了,未來甚至不得不接受剛畢業的學生薪水比自己高的事實。
所以可能的原因是,你看到的那些「高薪人群」,可能正好是這個行業的佼佼者,他們憑自己的能力本身就可以拿很高的薪水,而他們不斷學習,不斷強化自己的能力,自然未來的薪水上漲更快,我想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所以你看到的「高薪人群薪水更高」,很有可能是一個行業內部精英和普通從業者之間分化的過程。
從這點來說,觀察到這個現象非常合理,而且,並沒有之前答主說的那麼悲觀:你如果能不斷提高自己,成為行業的精英,你也可以成為那批「高薪人群」。因為投資自己的人力資本是最一本萬利的:你不需要有錢,你只需要努力,會做別人做不到的事情。試想現在資本的收益率,10%怎麼樣?可以了吧?但是你還沒錢投資。但是如果你投資人力資本,20w到50w再到100w的跨越,其收益率是多少呢?注意這個100w可是以後每年都有100w奧。
說到這裡,倒是圓桌上另外一個問題有所聯繫:工資是否真實地反映了我們的市場價值?那麼到這裡,問題就變成了:高薪人群薪水漲幅更高,是不是真實的反映了其「市場價值」呢?
其實我並不喜歡這個題目。現代經濟學之所以不像古典經濟學那樣強調「價值」,而是研究「價格」,正是因為「價值」是看不見摸不著不能證偽的東西。所以我們應該問,是什麼決定了工資?
我想接受過經濟學專業訓練的人會首先想到w=MPL ,然而這裡的問題是,現實情況下,無論是買方還是賣方,都有可能是不完全競爭,在極端情況下,甚至是接近壟斷的。
那麼是什麼決定了工資呢?最接近的答案可能是:你有多麼大的不可替代性。想一下,如果你所掌握的技能是所有人都可以很快學會的,那麼你不可能有任何的bargaining power,在跟僱主的bargaining中,你將完全沒有優勢:僱主只要大街上隨便拉一個人過來培訓一下就可以替代你,憑什麼給你高工資呢?
然而,當你的地位越來越不可替代,那麼這將極大增強你的bargaining power。極端的例子諸如梅西,對巴薩俱樂部可謂是不可替代的,他的年薪也成了現役球員的最高年薪。而C羅為什麼薪水沒有梅西高?別忘了皇馬隊內可並非缺了C羅不行,隨著C羅逐漸發展為進球型的中鋒,貝爾本澤馬都對他造成了威脅。所以C羅的bargaining power是肯定不如梅西的。
所以一個員工想要加薪,必須得培養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才行。而經常看到的情況是,隨著一個員工在一個企業呆的時間越長,他對這個企業更加了解,可能其不可替代性越高。而且典型的,隨著一個員工在一個企業呆的時間越長,他能學習到的相關專業的實用技術也更加熟練,不可替代性更強。所以是不是這些本來薪水就不低的員工有了更高的bargaining power所以工資漲幅也更高呢?
最後需要提示的一點,很多CEO級別的人物是不能簡單這樣分析的。比如劉強東和京東的關係,京東離不開劉強東,而劉強東也當然離不開京東,所以他們雙向的bargaining power是很難說誰大誰小的,畢竟劉強東也不想離開京東這個自己經營了多年的品牌。況且,很大程度上,公司高管的年薪也是高管、董事會、股東相互博弈的結果。
現在返回來看 @溫義飛的答案。有這麼幾點值得商榷。
首先,你貼的那張圖,你自己說是「技能勞動者和無技能勞動者的工資差別」,然而,我看到圖的標題是「P90/P10」,應該是90%分位數與10%分位數之比,這並不是一個概念。
其次,題主問的是工資,而他的答案卻在大談特談「資本的回報率」,這就是屬於典型的偷換概念了。
最後,以上兩點其實也都不算是大的問題,但是對於「資本的回報率已經超過了經濟整體的增長率」這個事情,有必要提一下。他的答案里提到:資本的回報率已經超過了經濟整體的增長率。這個觀點是前年橫空出世的一本「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提出的,這本書有跨時代的意義。克魯格曼評價說這有可能是十年內經濟學最重要的著作。作者湯瑪斯·皮克提認為,資本的回報率現在已經大於經濟的增長率,這將會導致社會財富向少數人聚集,民主的根基將受到威脅。
實際上,有這麼幾點是你所忽略的:
第一,幾乎沒有什麼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其資本的回報率(r)是比經濟增長率(g)要低的,然而民主穩定的運行了這麼多年了,民主的根基受到威脅了么?
第二,標準的經濟學模型,比如最簡單的Solow模型,都是r&>g的,這不是什麼新鮮事情。
第三,這本書的確影響很大,但是影響大的書不代表其結論就是正確的。在主流經濟學家眼裡,這本書是好書,但是好在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實際上,我關注的多數學者對本書持批判的態度。推薦兩篇文章,第一篇是Acemoglu寫的:http://economics.mit.edu/files/10302,第二篇是曼昆寫的:《Yes, r &> g. So what?》
(各位若有興趣,我會在專欄專門介紹這兩篇文章)
當然,在中國的環境下,由於一些制度原因,資本回報率高所以導致inequality的加劇我是相信的。但是說這本書威脅到了民主的根基,那基本上就是在危言聳聽了。
最後說一下這篇答案的結論:一無所有的屌絲可以逆襲,好好工作,好好積攢人力資本比抱怨社會不公或者去炒股靠譜的多。
題目不知道被誰改了,改了以後沒有以前好了。上知乎做作業系列?
題目的提問邏輯很有水準,值得一答。
首先,高薪人群的工資漲的是否比普通人更快?
屌絲能不能逆襲,不光要看屌絲自己的提升速度有多快,還要看白富美會不會走慢點等他。
下表是經合組織的統計數據,表中的國家中大部分技能勞動者和無技能勞動者的工資差別在近30年間都有上升趨勢。注意,這裡的技能勞動者不是說熟練技工,而是政企管理者,金融從業者, IT從業者等高收入群體。
而從中國的初次分配來看,勞動者報酬佔GDP的比重近15年來在持續下降。
而從中國的初次分配來看,勞動者報酬佔GDP的比重近15年來在持續下降。
這些數據都說明了,雖然普通勞動者的收入一直在增長,但是高收入者的收入增長更快。兩個群體之間的差距在不斷加大。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原因主要有三點。
第一,科技和生產力的發展使得沒有特殊知識和管理技能的人的價值在減小。高新技術產生的巨大財富主要分配給了高收入階層,當然同樣也有利於低收入者,但是他們只吃到了蛋糕渣。
第二,國際貿易的發展,使得發展中的各國產業漸漸從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資本和知識密集型產業。這點在中國特別明顯,低端的產業漸漸在往東南亞和印度轉移,國家大力推進產業升級,那些生產線上的勞動者將因此受到經濟損失。
第三點,也是最最重要的一點。
資本的回報率已經超過了經濟整體的增長率。這個觀點是前年橫空出世的一本「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提出的,這本書有跨時代的意義。克魯格曼評價說這有可能是十年內經濟學最重要的著作。作者湯瑪斯·皮克提認為,資本的回報率現在已經大於經濟的增長率,這將會導致社會財富向少數人聚集,民主的根基將受到威脅。資本的回報,也就是我們說的用錢賺錢,包括了企業的利潤,股權的分紅,銀行利息,房子的租金等等,增長的速度要比經濟整體增長的速度快。也就是說,如果你最值錢的是你本人或者是你的技能,那你就越來越不值錢。
之所以近百年沒又出現大問題,是由於二戰,大蕭條,冷戰等等原因不斷在打破社會平衡,特別是資本家受到嚴重的衝擊。然而,冷戰結束後至今,世界格局進入了穩定平衡的時期,並沒有大規模的財富重新分配。如果世界繼續這樣和平下去,資本的力量會越來越大,大大超過勞動力。
如果經濟增長是一塊蛋糕,資本回報和勞動力回報五五分成的時候,社會不會分化,而如果資本的回報比人力的回報分的多,那有產者和無產者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大。
簡單點說,礦主的兒子不讀書也不上班,就把錢放在銀行吃利息,賺的都比普通人多的多。錢如流水,流水不腐。而如果你還沒有房子,光房子(資產)的漲價速度就抵消了你的收入增長。
這樣的現狀合理嗎?
我覺得非常合理。
資本和技術獲得越來越高的回報,是一種文明在進步的表現。古代的有錢人,賺了錢只能買點土地,然后土地只能產生農作物,資本的回報率很低。後來,資本家可以買新的機器,生產工業產品,資本的回報率大大增加了。如今,有錢的人可以投資高新科技,或者利用金融產品投資高回報的領域,這就為資本家帶來了高額的回報,同時也為社會帶來了巨大財富。
這不合理嗎?難道只有人人都去搬磚才合理嗎?顯然,資本和技術才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勞動人民很光榮,但是現在社會進步靠的恐怕已經不再是最廣大的勞動者了。說的現實一些,建築工人每天辛苦的工作,比矽谷的技術員辛苦多了,可是他們創造的價值可能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但是這樣不公平。不光是因為財富有代際效應,智能和受教育的水平現在也常常有代際效應。農村出生的大學生比例越來越小,私立學校和重點學校的教育質量越來越高。代際傳遞使得窮人的後代很難通過提升自己的能力實現向上的階層流動,逆襲越來越難了。
這不是雞湯文,解決你個人的問題可以靠你個人的努力,但是一個社會問題,是需要有制度化的解決方案的。想要改善這種現狀,政府需要加大公共教育的開支,使更多的人受到好的教育,提供一個渠道讓普通人上去分蛋糕。同時,財富階層和政府要增加社會的福利投入,讓勞動階層更多的吃到增長的蛋糕(雖然這不一定是他們應得的),這實際上是一種「保護費「性質的反哺,有錢人花一些錢來買個社會安定,歐洲許多國家是這樣做的,中國每年巨大的維穩費用也有相同的本質。
至此,問題的答案已經清楚了。高收入階層的收入增長確實高於普通人,未來這個趨勢也不會變。出現這樣情況的原因是科技的發展,社會的穩定,財富的分配體制。這樣的趨勢是合理的,甚至可以說是必然的,但是不一定是公平的,政府和每一個普通人都應該正視這個問題。別人都超神了,當然越打越爽了,你連個人頭都撿不到
跟我念:
有技術不怕沒飯吃
有技術不怕沒飯吃
有技術不怕沒飯吃
有技術不怕沒飯吃
不太懂經濟學,本來有幾個專業的珠玉在前,不好露醜,好來看看好幾個在砌牆,也不多我一塊磚。
題主說的是工資,就不要扯經營性、財產性收益啦。
那麼單純就工資來講,決定工資的是什麼因素?技能熟練度,工作年限(經驗值),還有就是不同工種了。
同工種的前提下,因為技能(熟練度)提升的邊際效應,技能增長速率越來越慢,所以低收入群體工資漲的快。
不同工種之間,說實話沒啥可比性,但是低工資的工作大都是專業性不強,從業人員多,可替代性高的,創造效益低的,而高工資的正好相反,所以根據特性,這部分應該是相對高工資的漲的快,請看平均工資漲幅
資本回報率比勞動者高是社會整體而言,具體到個人,就不一定了。
就我自己觀察而言,幾十年做生意賺錢的不少,破財的老闆不計其數,但是靠打工掙錢的人多半日子越來越好過,只不過斜率沒有前者高。考慮到前者承受的風險,我認為大部分人還是靠打工賺錢靠譜
高薪人群的工資漲幅是否比普通人更高?
毫無疑問,是的。工薪階層收入的兩極分化以前存在,現在也存在,而且分化的速率還在不斷地加快。
為什麼?
具體原因 @溫義飛 說的三點十分到位,而其中最關鍵的是社會的產業轉型,即從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知識和資本密集型產業。這背後根本的原因是生產工具的不斷進步,原來需要人才能做的事情在不斷地被機器取代。
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發明和改進的各種生產工具主要是取代了從事體力活動的人,而第三次工業革命發明和改進的各種生產工具則在逐漸取代從事腦力活動的人,也就是所謂的知識工作者。
有人會說,知識工作者需要通過思考去完成工作任務,機器怎麼能夠替代呢?其實,到了後工業時代,雖然知識工作者在未抽象的工作忙碌,但這種工作並不等於思考。白領工作也面臨著程式化和退化的問題,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與手工製造業在 100 多年前遭遇的邏輯相同:專業工作中的認知要素被分類出來,形成了固定的體系,分散化的工作被交還給新的工人階層(即文員),他們將替代哪些專業人士。如果知識被集中到規模越來越小的精英手中,真正的知識工作數量就不是在增長,而是在萎縮。
在《電子血汗工廠:電腦如何將未來的辦公室變為過去的工廠》一書中,Barbara Garson 詳細介紹了「人類的智慧如何被用於消除對人類智慧的需求」。她發現,和泰勒關於工廠車間合理化的理論一樣,專家系統的目的在於「將知識、技能和決策能力從僱員手中轉移到僱主手中」。泰勒的時間和動作研究,將所有具體的工作細化成了支離破碎的小部分。現代的知識工程師們也在進行類似的研究,知識將分解對象從砌磚變成了決策制定,將時間和動作分析變成了時間和思考分析。最終,各種經驗法則被輸入電腦,研製出可以被啟發 「 做出決策 」 或 「 得出結論 」 ,而不只是進行公式計算的軟體。
如此一來,一方面低級的知識工作者會逐步被淘汰,而高級的人才本來就稀缺;另一方面,社會分工下游低端部分的鏈條在不斷縮短,所以上游環節的槓桿效益則變得更大。因此,市場的供需決定了高端人才(高薪群體)的收入遠高於普通人才。同理,他們工資的漲幅也更高。
這裡也順帶提及一下資本。由於資本處於鏈條的最頂端,所以一般而言,它的槓桿效益最大,資本家收入的效益也最高。在 30 多年前的美國,收入者中最上層的 1% 群體只得到了全國收入的 12%,而到了 2007 年,最上層 1% 群體一周的收入都比最底層 1/5 群體全年的收入多出 40%;最上層 0.1% 群體一天半的收入幾乎相當於最底層 90% 群體一年的收入;最富有的 20% 群體的稅後總收入超過最底層 80% 群體的總收入。
另外,資本也是一種生產要素,而且在諸多生產要素中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高,最富裕的人為了個人收益最大化而進行的資本分配行為可能與社會總生產最大化提升所需要的資本分配是相悖的。
這合理嗎?
在這個問題上,@溫義飛 說得很對,純粹從市場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社會財富初級分配的兩極分化是合「理」的,而這裡的「理」是指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但從社會的角度來看,這是不公平的,是可能引發社會動蕩的。因此,政府需要向富人征更多的稅,再將這部分財富進行二次分配,投入到教育和其它社會福利事業中,以維護社會的穩定。
作為社會中的普通一員,應該怎麼辦?
首先得認識到事實是什麼,以及事實的由來吧。階級的流動只會越來越困難,但這不意味著我們就要消極地應對人生。歸根到底,我們還是得思考自己生存在世界上的意義是什麼。從原始時代開始思索,最初人類為了生存而從事生產活動,再後來是為了有瓦遮頭,有衣可穿,再到現在大多數人為了活得體面。其實在時代或社會的洗腦下,追求財富是無止境的,但研究表明,財富帶來幸福感的邊際效益在後期是不斷縮減的。如果人生在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後,追求的是幸福,那你又何須強求大富大貴?畢竟真正給你帶來幸福的絕不是無盡的財富。
認清事實,活在當下,絕對不是什麼消極的行為。我們在接受自己的同時,也應該為自己保留一定的可能性,而這可能性只能依賴於不懈的學習與努力。如果你想要成為社會財富兩極分化中少數人的一極,毫無疑問得讓自己成為稀缺的高級人才。然而現在已經不是有一技之長就能一勞永逸的時代,你的知識和技能必須是持續更新的。
新時代的高級人才是 U 盤式人才,其議價的資本更多在於個人的知識、思維以及資源。因此,高級人才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變得越來越獨立,可以輕鬆地流連於各個組織。為了吸引高級人才,初創企業得以合伙人待之,而成熟企業則需要以高薪犒之。
我們不妨思考,脫離了現有組織的背書後,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我想,這就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
看了下高票答案,談的是資本收入和勞動收入的分配問題,其實與高薪和低薪不相干。我想,題主想問的,也許只是集中在勞動收入這個層面,即同為勞動人民,有人高薪 有人低薪,收入增速差距還在拉大,是否合理?
這個問題可以再分解為兩個,一個是高薪行業和低薪行業的收入差距問題,一個是同一行業甚至同一單位內部,高薪和低薪的收入差距問題。
先說第一個,行業間的收入差距。同一個人,進入不同的行業,收入差距大,增幅差距也大,這是由行業所決定的,個人的差異不大。
以金融業內部為例,同班同學,畢業後去銀行的,三年後基本收入增速就穩定下來了,很穩定,和cpi增速差不多,總額也沒有社會傳聞的那麼多,在金融業中是典型的收入底層。注意哦,在銀行,你個人再努力,你的收入和職級更多地也是論資排輩決定的。
去了基金公司的,只要肯努力,三五年後基本能做到基金經理,年薪幾百萬很正常,很快實現財富自由。後面轉型做私募,收入增速更是不可限量。
那麼,公平嗎?從個人付出的角度看,比如都是每天加班很晚,但因為行業不同,收入差距很大,好像是不公平的。但從行業角度看,又是公平的。這個行業能夠高薪,那是因為它為客戶提供了價值,客戶願意付費,所以賺錢很多。這是在特定經濟階段不同行業的貢獻度和所處地位不同決定的,是一種大勢。
其實,每個行業都曾在特定階段大放異彩,比如紡織業在上世紀90年代,鋼鐵在本世紀前10年,互聯網在2010年以後等,銀行業也是,躺著賺錢了好多年,這兩年開始面臨很大挑戰,等等。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如此而已。
再說說,同一行業或企業內部,不同人的收入差距拉大是否合理。
現代企業對員工的激勵機制越發地多元化,股權激勵等越來越普及,說明了什麼?說明了人才的重要性越來越大。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商業模式 資金 標準化作業等不再是決定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絕對因素,差異化才是,差異化需要創新創造,需要人才。什麼才是人才,能提供差異化的貢獻才是人才,標準化的作業不是人才。
在這種背景下,企業間展開了對人才的激烈爭奪,收入的增速自然加快。反映出來,人才和普通勞動者的收入差距開始拉大,越來越大。勞動者還在拿工資,而人才已經在拿股權。
公平嗎?在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的前提下,當然是公平的,大鍋飯才是可怕的。
以上。當然高薪的漲幅更高,因為人家基數大,漲工資都是根據百分比漲的,你底薪一千,漲百分之五,才1050,人家底薪一萬,漲百分之五,漲幅就是你的十倍。
這個很難說合理不合理,但事實就是這樣。其實高新人士未必能創造更多價值,而很多地段工作卻離不開人,不過不管如何糾結,這個社會就是這樣,不會承認低端工作的價值,哪怕離不開低端工作,絕對會肯定高端工作的價值,哪怕高端工作多數時間都在無所事事。1元的10%是一毛,10元的10%是1元。。。。。。。。1000元的10%100元。別人的10%就等於你的100%了,甚至更高,打工是始終是一個點的付出,而經營的是一個面的布控,能一樣嗎?不是投入時間的問題而是投入資本的問題。沒聽說過一秒就可以傾家蕩產嗎?呵呵
不談資本回報率。
高薪人士絕大多數都是「手藝人」,他們的「手藝」(金融,法律,IT,職業經理人,各種工程師等等)會隨著執業時間更加值錢,再加上自己不斷的學習,自身的價值不斷提升。
而普通人(最明顯的是廣大一線工人)的薪水成長點在那?怕是只有工齡工資了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馬太福音》25章29節。
據我觀察,一份工作的薪資水平是與職位的可替代性成反比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同樣是junior associate,頂尖外資律所月薪可達10萬而二三線普通內資律所月薪3000-4000,前者每年漲幅達30%,後者每年20%以內,你如果認為前者工資高漲幅大你不服氣可以從後者跳到前者,只要你三天能在無人指導的情況下完成一份高質量的英文意見書能夠透徹分析資本市場基金設立重組併購上市國際稅收籌劃等一系列法律問題。如果你達不到合伙人的要求,那麼會被暗示自願離職。什麼?你做不到?那就不要認為做得到的人獲得高薪大漲幅不合理。「效率優先」的下一句才是「兼顧公平」啊孩子。
憑什麼我每天辛辛苦苦上班工作月薪才五千而有些人看似輕輕鬆鬆地就拿五萬?答曰:你擔得起拿五萬的壓力么
目光和遠見,是不斷疊加的,所以差距會越來越大,是加速度的問題
醫生表示看看。上面拿高薪的條件都符合,結果呢。
人的時間是一定的,提高收入兩個思路:一個是提高單位時間的收入;一個是創造自己會賺錢的系統。前者主要是專業路線;後者就可能要做投資、做企業了。
問題邏輯有問題
是漲薪快才成為高薪,而不是高薪才漲薪快當然合理 不信你當老闆看看
推薦閱讀:
※國內二線城市過上美劇《成長的煩惱》那樣的家庭生活一年大概需要多少錢?
※排量稅為什麼不能改成「馬力稅」?
※我國國有企業的意義何在?
※選擇太多,對消費者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