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眼中,中國公益存在哪些弊端,如何完善?
我從小學時期(留守在老家或在北京打工子弟小學)接觸公益。
依稀記得在那個時候每每都是大學或者高中的志願者來和我們玩一個下午,然後拍照走人。初中在北京市一所非盈利慈善中學讀書,接觸了更多的志願者。當時他們大多也是捐錢,拍照,走人,有少數志願者會和我們一起活動一個學期或者一年,這點非常不錯。我的具體經歷可見:如何改善消極的心理? - 張梓寒的回答
後來,自己跟著做公益,基金會或者是別的團隊,又做了行動派,具體可見Sina Visitor System 時間久了,發現其實我們做的公益,很多都是從志願者的角度出發,具體可見:爭議中的堅守:直面大學生志願者 。
前些日子,在知乎看到了有人想要做公益,卻不知道該以何種方式開始。比如:怎樣一對一資助初中女生? - 張梓寒的回答
總之,
從中國公益的被陪伴者到陪伴者,我先是經歷感激,而後是鬱悶,如今正在尋求一種新的公益理念。這一路上,我見到一些孩子的心結居然是因為志願者的一些話語,那麼我們是不是需要志願者接受專業的培訓?
由於身份原因,我一直在做教育公益這方面的事情,不知道其他類型的公益人是否遇見過形式化或並不完善的公益?
如果遇到了,除了專業化的志願者培訓,我們還應該做哪些事情進行完善?
-
弊端太多了,其實不光中國,哪個國的弊端都很多。但中國目前面臨最大的問題還是缺人才,缺真正能幹的人才,無論是上層的管理人才還是下面做事的人。人才缺乏的根源出在教育系統,我們現行的教育系統就沒法培養出足夠多從事社會服務的人才。自己的專業性一塌糊塗,還想要得到社會尊重和理解,不如先問自己配不配得上。
公益組織的管理者不是公益相關領域科班出身很正常,但一定要是有相關社會經驗的,要對自己組織所從事的行業有深入了解,否則就不適合做 CEO 這類的職位,哪怕是最大的出資方。而中國的現狀是,一部分組織創辦人是頭腦發熱開始的,並且多少有點拒絕學習的習氣,造成了不少的資源浪費。不過這也不能怪他們,因為社會上也沒有足夠的資源為他們提供學習的條件,相關的培訓學程太少了,想學無門。
社會公益從業者除了環保、動保這類偏理工的方向,很大一部分要與弱勢群體打交道,解決貧困、家暴、災害等等社會問題。最直接相關的大學科系自然是「社會工作」,其次也有「公共政策」、「公共管理」等等,但這些專業在國內鮮有人問津,學出來也多半去考了公務員,並沒有什麼人畢業之後從事社會公益工作。
這其中原因很多,第一是學校老師就不怎麼懂,大陸社會工作教育的老師自己也多半是社會學、法律等方面的出身,自己一方面缺乏社工的專業培訓,另一方面缺乏相關領域的工作經驗,就算再怎麼負責想教好學生,也被自己的客觀能力所限制。這樣來上課講的東西自己一知半解,並且沒有通過自己的實踐進行理解,也無從談起指導實習、給學生提供社會資源等等的內容。這樣的老師教出來的學生,恐怕是難以擔起重任的。
第二是社會就業情況的嚴峻,很多學生出國學了社工,到了歐美學成歸來,發現回國只能拿著四五千塊的月薪,昂貴的學費可能一輩子都沒法回本,這種事拒絕了很多專業人士的入行選擇。缺乏專業人士的領導,自然開不出足夠吸引人的工資。而且大多數社工系的畢業生,可能工作能力也就值四五千塊,我不可能給你一個海龜開出破格的工資,這也拉低了優秀海龜回國工作的可能。這不像商業界,回國也可以混的風生水起,誰願意放棄國外的環境,到國內走「公益」這個行走在社會陰暗面,還掙不到錢的獨木橋?
綜上所述,管理人才不接地氣,對行業缺乏了解,組織管理混亂。教育系統能力有限,培養不出足夠的人才。該做事的年輕人專業水平低,社會就業環境嚴峻,無法吸引國外專業人才。這是個死循環,短期內無法解決。
至於解決方法,可以借鑒其他亞洲國家的經驗。西天取經是繞不開的路,先從教育系統入手,讓在國外有經驗,拿到碩士、博士學位的人願意回國到機構工作或者任教。富有經驗的大學教授一方面可以培養新一代的學生,另一方面可以充當公益組織和政府的智囊,這些內容也是國外教育體系中包含的內容,只要這個人不太水,應該都接受了足夠的訓練。教育系統好了,就提供了足夠的新鮮血液,也可以通過各種培訓班、諮詢服務等讓公益組織更加專業。整體大環境的改變,收入增加,人才越來越多,問題得到解決。
可是,等我在國外拿到 PhD,又為什麼要回國陷入中國現在一片泥淖的學術體系里呢?何況是社會陰暗面的研究,講真話分分鐘面臨著各種危險。只是因為憂國憂民,熱愛祖國?我愛這片土地,可是這個國家愛我嗎?
在人的問題解決之後,才能真正去談諸如「社會公眾認知」、「公部門挾持公益組織」、「立法與行政的矛盾」、「公益行為倫理的探討」這些弊端。
-當初年少無知,常常不知天高地厚大放厥詞,看著中國的公益有這樣那樣的問題。
而越是在公益中成長,離它越近,越覺得自己淺薄。任何一個問題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導致問題的原因也錯綜複雜。我想了很久,還是不知道該從何說起。當然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修為太淺。
不敢言,還有一個原因,是現在社會對公益誤解太多,我恐怕自己的話不小心被斷章取義。
- 技能的專業性
公益這一行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的工作,是有情懷的工作;但是並不是只要有情懷就能做好這一行。相反,正因為公益這一行影響的是生命,是人心,就需要從業者有更強的責任感和更好的專業性。
但是在我看來,現有的狀況是遠遠不夠的。一方面,從業者非相關專業出身,缺少基本專業技能,趕鴨子上架,邊做邊學(任何行業都需要不斷學習進步,此處強調的是對於從零開始做人心的工作的擔憂);另一方面,當從業者想學習的時候,似乎並不是有系統的、符合中國國情的、具有時代性的資料/教材/課程提供。 - 管理的專業性
公益機構大多草根,還掙扎在溫飽線上,活命是第一位的,可能沒有更多的精力去完善機構的管理,或者考慮科學的管理方式。說的難聽點,就是草台班子。
初創之時,大家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了,彼此之間目的單純,一心幹活,不計回報,領導者也不需要怎麼管理,反正大家滿足於團隊內部和諧友愛的氛圍就是了,有愛有就一切;但當團隊走的越來越遠,團隊成員越來越多,成分越來越複雜,還有很多我總結不出來的原因,可能人情就不是總能很好的解決問題了。此時,領導者需要逐漸接受現實,適時調整管理策略。
不完善不科學的管理方式,帶來的後果就是工作效率的底下。 - 工作人員素質
不管怎麼說,現在一線公益從業者中很大一部分是二本、三本甚至專科院校的學生。當然投身這個行業的人,都是很善良很有愛,大多數都是很有社會責任感有情懷的人。
公益行業經久不衰的一個話題是薪酬。公益人收入過低應該提高是業內共識。但是有時候我也會想,公益行業在哪裡都不是一個高端高薪的行業吧。我還沒有看到業內真正的低薪到底有多低,目前我看到的都是業內待遇還不錯的機構,他們給員工的待遇水平我認為是有提升空間但也沒有低到離譜,基本同創造的價值是相匹配的。
除了關注漲薪的問題,公益行業也應該關注自身創造價值的能力,關注自己的工作效率,關注自己的投入產出比。——這也是對我自己的反思。 - 人員流動性高
人員流動性高並不是大問題。問題在於如何應對。四大的人員流動性也高,但是人家有完善的運作流程和強大的培訓系統做支撐,橫豎每一個員工都是一顆螺絲釘,走掉一個再找一個,訓練一下就能正常運轉。
公益機構的公益特性決定了它不能搞人海戰術(也或者還是因為行業「不成熟」?),一個人負責一整個項目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了,真正的「一個人要活成一支隊伍」:p 再加上做公益項目往往沒有很死板的流程給你,受工作人員個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影響很大;因此,公益機構流失一名員工,往往導致一整個項目的「地震」。如果交接工作又沒有做好,可能意味著整個項目的從零開始。 - 不從受眾需求出發的公益項目都是耍流氓
我是一個推崇需求為本的人(感謝我的第一任督導&>&<),我們為我們的受眾/案主/服務對象提供服務,當然要先考慮人家是不是真的需要。小學生扶老奶奶過馬路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
大多數公益項目都還是很好的。只是偶爾會有一些不和諧因素。這裡大學生和社會公益人又有些不同。
大學生:大學生做公益的思路常常是「我想做一件什麼事」,做公益(鍛煉自己、滿足自己等)就是大學生的需求,因而有時候會忽略受眾的需求。
社會公益:社會公益團體,因為缺錢嘛,思考問題的方式常常是「我做什麼事能夠申請到這筆資金」「資方希望我做什麼事」「我的機構有能力做什麼事」。一不小心,服務對象排在了資方和機構自身之後。
當然,還是想說,以我目前看到的一丟丟公益項目來說,不管是大學生還是社會公益機構,大多數公益項目都是符合受眾需求的好項目,以上所說只是偶爾出現的不和諧因素。 - 錢的問題
1)錢在誰手裡?該給誰不該給誰?錢的流向引導著行業的發展方向,那麼該如何引導,(宏觀上)如何花錢?
2)很多公益機構沒錢,不能完全賴社會環境差沒人給你錢,而是應該反思自己,現在公益行業裡面不缺錢,為什麼你爭取不到?很多基金會有好項目卻找不到靠譜的機構來做,或者說第一年把錢給你了你沒有把事情做好,以後還敢把錢給你嗎? - 封閉圈子內的自嗨
身處這個行業之內,朋友圈子總不乏各種眾籌、募捐,互聯網讓眾籌和募捐變得容易,各種眾籌網站、各種公益平台都方便易用。什麼時候你有一個想法,都可以發起一項眾籌或是募捐,然後分享到朋友圈,圈內人大家相互轉一轉,刷一刷屏。
但是仔細看看,真正捐款的人,總還是那些老面孔,總還是以圈內人居多。公益人已經很辛苦的工作在窮鄉僻壤的一線,已經舍家撇業投身這個沒有錢途的行業,回頭做個公益項目,還全是自掏腰包?
我說不上來有什麼問題,是什麼原因,但是這讓我不爽。圈子裡面的眾籌,我很少捐錢,因為我覺得我在這個行業內的價值不在於此。
簡單總結一下,自勉:
-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提升專業技能和自身(機構和個人)的水平
- 踏實做事,需求為本,時刻謹記
- 不要自嗨!走出去!自己做好事也要引導更多的人做好事!公益是一種生活方式,不一定要求每個人都去山溝溝里支教上一年半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總可以吧?
對不起我是個話嘮,一邊說著不敢答一邊大言不慚地叨逼了這麼多。謝謝題主邀請,給了我一個梳理自己的觀察和思考的機會,給了我一個尋找同道中人共同探討學習的機會。以上所說,有片面、偏激、政治不正確或者三觀不正確的地方,請原諒。
想對圈外人說,公益行業確實不成熟不完善,但是我看到的這個行業裡面的絕大多數人,都是在非常努力地學習和做事,每個人都希望,靠大家的努力,讓這個行業一點點變好;當行業裡面出現了老鼠屎,大家也都深惡痛絕人人喊打;所以希望對這個行業有或多或少的了解的人,能夠客觀的評價這個行業。有問題,我們一起探討,而不是有問題就一棍子打死。
我大一大二在學院青協負責捐舊物的工作,但是同學們好心捐的衣服,書,本子等,其實都被我們賣到廢品站,這錢嘛,做部門辦活動出宣傳板的費用。一來二去,還不曾真正公益過。心也是涼透了。又有什麼辦法呢。有多少大學裡的公益活動不是面子一下就過去呢。
我也說一個,主要是大學生公益的弊端。
拿我們學校青志隊為例,舉辦的公益活動相當讓人無語,比如科技館志願者、美術展志願者、地鐵站志願者,實際工作無非導引、問詢、售票這種舉辦方明明可以僱工作人員來做的事情,卻很聰明圓滑的用這種方法找來免費勞動力,還討巧地成了「為大學生培養能力,增長閱歷」的機會。這些志願者活動,和真正的公益混在一起,很容易讓人混淆概念,對公益喪失興趣。
除此之外,motivation也是一個大問題。我相信很多學校以公益活動作為素質拓展的加分,而這個制度肯定會帶來很多目的性強的人,其中不乏刷志願累計時間的「志願者標兵」,因為自己學院不承認個別活動加分而不願參與的功利者,把受助者當成配角「自娛自樂」的組織領導者等等。我覺得現在看到更多的是麻木機械的趨之若鶩和形式主義,而做公益最起碼的觸動和初衷已經微乎其微。至少對於我來說,已經從一個熱愛公益的學生,逐漸變得當再提公益時感覺不痛不癢了。
我能想到的解決方法,一是砍掉大部分「免費勞動力」式的偽公益;二是取消這些無意義的制度,相信熱愛公益的學生還是很多的,這種純粹的感情反而會將公益做得更好。
潔癖。
比如:
1、「帶著私心做公益就不算是真公益。」
2、「捐助型的公益,捐助者和受助者的身份地位心理應該是平等的。」
客觀上捐助者和受助者的地位就是不平等的,如果能接受這種不平等、這種私心,才會有更多人願意參與進來。
沒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公益始終是小眾的。潔癖就是公益之害。
ps:
只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公益活動,受助者才有了選擇權,才有條件去選擇其中那些平等的公益。
弊端不談,說如何改善
1.厲害的人做新NGO碾壓
2.企業儘快進入一些有利潤但目前以NGO為主體的領域
3. GOV相關部門來幾個商鞅王安石
我做過義務家教。從此以後再也不參加公益活動,並且恨上了「免費」這兩個字。
因為公益活動,(當然我是從義務家教來映射公益活動了,覺得我映射錯了可以不理我)無法激勵人。這是人力資源的大忌。因為無法激勵人就會導致如現在第一個答案那樣「無人才」。
我看答案里還有「無信仰,貪污,作秀。」
那我反問一下。做公益活動做得好的人,就不應該有錢嗎?就不能有錢嗎?
假如公益活動的參與者不能有錢,那麼哪些優秀人才努力工作的意義在那裡?
沒有激勵機制帶來的災難,並不像想像的那麼簡單。
沒有有效的激勵機制,所有人就像是在吃大鍋飯一樣。可以吃一時不能吃一世。
======
最後我就想問一個問題:做公益做的好的該賺錢嗎?
======
突然想說的更多點:1,從邏輯上來講。
捐助人是不圖回報的。而做公益的人士是不一樣的,這是一份工作。
而捐助人要求公益人士也不圖回報,這不符合邏輯。
我們憎恨的是不請自拿,但是不能讓人必須要貼錢來做啊。那樣是做不長遠的。
2.從感知上來講。
我來說,你來想:咱們的面前是一位公益人士。
我還沒進行其他描述,你的腦中已經勾勒出一個窮鬼的形象。
進一步你的腦中會勾勒出一個跟四處要飯沒什麼區別的人。你在心裡就瞧不起公益人士吧?
這個詞都髒了。
以下回答可能不怎麼咬題,供輔助參考。我也只了解某個部分這麼多,也是我的一份讀書筆記。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而一個人做好事,卻並不一定就會依照共識的自然規律產生好的結果。
做慈善也是這樣。雖然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但是
關於慈善的兩大難題便是:
⒈如何克制住原來窮人社會機構中的缺點。比如,貪污/賄賂/管理低能等等。
⒉原來社會結構中好的因素,可能會因為慈善而遭到破壞。
●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教授的一個演講指出,非洲很多國家的農民吃不上飯,往往就是因為西方國家大筆的糧食援助。
周教授的推導過程大致是這樣:
一筆〔援助款或救濟糧〕來到非洲,需要靠〔政府機構〕來發放,但是某些政府機構的〔管理水平〕以及遏制〔貪污腐敗〕的能力都極度欠缺。所以救濟糧食在通過政府機構這一社會管道時,就被〔層層官員〕中飽私囊。
但是,這些官員並不缺飯吃。他們要的是銀子。因此,這些被腐敗官員私吞的糧食在市場上以〔極低的價格〕甩賣掉而快速變現。
然後產生的惡果就是,那些可以靠種地賣糧維來持生計的農民的糧食在市場上毫無競爭力,於是被切斷了主要的經濟來源而淪為赤貧。導致貧困現象愈發嚴重。
●關於第二個難題就要談到非洲的一個地區——薩赫爾。這是個農耕和放牧兩個經濟帶結合的地區。
這裡時常乾旱缺水,游牧民族都是逐水而居,一旦出現乾旱欠收就賣一些馬匹和皮毛給農耕民族,雙方都還活得下去。甚至這個地區曾經成為非洲大陸一個非常強盛的商業帝國。
二十世紀這裡由西方白人統治,成為法國人的殖民地,法國人發現這個地方缺水,於是實施利民工程鑽井取水。
水源開始豐富起來,游牧民族便不再四處奔波,也開始了定居生活。緊接著發生的就是過度放牧,導致草原大規模沙化,氣候、生態遭到破壞。於是戰亂、饑荒、瘟疫接踵而至。
原來的生態系統和經濟結構遭到破壞以致面目全非。
中國有句古話: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呵呵,怒答。
無論什麼事業,都需要人去完成,而公益事業,更需要志願者去完成。
本人公益主動被動參加多年,活動和比賽都不少,因此我接觸不少志願者,同時我也是志願者之一。很開心,居然有人關心起可伶的中國志願者,因此不請自來。
本人公益主動被動參加多年,活動和比賽都不少,因此我接觸不少志願者,同時我也是志願者之一。很開心,居然有人關心起可伶的中國志願者,因此不請自來。我說太大太寬也說不不了是什麼,就說說我前幾年參與的12冬吧。
1,那麼我們是不是需要志願者接受專業的培訓?需要,一些特定崗位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勝任的。(看照片自行腦補)
2不知道其他類型的公益人是否遇見過形式化或並不完善的公益?有,這個是中國特色。
3.我們還應該做哪些事情進行完善?感覺看過程麻煩,直接看 3結論與建議
4,感謝你的提問,讓更多人去關注公益,關注志願者。
5.其實感覺你的標題和你的問題不符,目測你的側重點是問志願者。
第十二屆全國冬季運動會志願者激勵管理研究
專業:公共事業管理
指導教師:張穎
摘要: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訪談法、邏輯分析法探討了志願者的涵義、特徵,並進一步分析了志願者參與志願服務的心理期待及阻礙因素,在此基礎上提出十二冬志願者的激勵管理的解決對策,並從法律、政府、財政稅收、媒體宣傳及監督等層面給與相應建議,以期促進第十二屆全國冬季運動會成功舉辦。
關鍵詞:十二屆冬運會 志願者 激勵管理
Research on Volunteer of Motivation Management of the Twelfth National Winter Games
Major: Public Management
Teacher』s name: Zhang Ying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olunteers, and analyze the psychological expectation and constraint factors of the volunteers』 participation in the volunteer service through literature, inter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paper proposes the solution countermeasures of the motivation management of the volunteers of the Twelfth National Winter Games, and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legal, government, financial tax, media promotion and supervision etc.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welfth National Winter Games held successfully.
Keywords: the Twelfth National Winter Games, Volunteer, Motivation Management
前言
大型體育賽事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志願者的有效服務,然而在志願者的管理過程中如何調動其積極性,不斷激發其工作熱情,減少其消極怠工,防止其突然離崗,一直是賽事組織管理者關注的問題。
第十二屆全國冬季運動會由吉林省承辦,分為長春、吉林兩大賽區,比賽共設滑雪、滑冰、冬季兩項、冰球、冰壺5個大項、12個分項、105個小項。賽會期間,參賽代表團預計將達到40個,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工作人員及新聞記者等將超過4000人,其中運動員近1400人。這樣大型體育賽事要成功有序的舉辦,志願者的服務是關鍵所在。在十二冬志願者招募選拔階段,有3000餘人報名參與志願者工作,志願者部共分四個小組,經過面試初選,確定了1500人參加志願者培訓,並在今年9月和10月分別通過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外語水平等多方面的測驗,完成了第三次和第四次志願者選拔考核,目前已有800餘人註冊成為志願者。本次十二冬會的志願者是來自吉林、長春兩市十餘所高校的在校大學生,11月份已有部分志願者提前上崗,參與組委會辦公室、市場開發部、宣傳部、大型活動部、志願者部、安保部等多項工作中。由此可見,志願者是十二冬不可或缺一部分,做好志願者的激勵管理對於賽事的成功舉辦具有重要意義。
1 研究方法
1.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文獻資料法,查閱大量有關體育賽事志願者管理的文獻資料,並對所獲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和統計分析,從而為本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和保證。
1.2 訪談法
談訪吉林體育學院十二冬組委會的相關人員,收集有關十二冬管理志願者實際運作方面的資料,並對賽事期間志願者管理者的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訪談十二冬和廣東亞運會的志願者,為確保本論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保障。
1.3 邏輯分析法
通過收集來的資料,對我國此類大型體育賽事志願者激勵的情況進行邏輯上總結和分析,為本論文的科學性和實用性提供了一定的保證。
2 結果與分析
2.1 志願者的涵義及特徵
志願者(英文Volunteer)聯合國將其定義為「不以利益、金錢、揚名為目的,而是為了近鄰乃至世界進行貢獻活動者」,指在不為任何物質報酬的情況下,能夠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而不關心報酬奉獻個人的時間及精神的人[1]。志願者具有以下特徵:
自願性。雖然目前一些志願者的服務活動是由政府和單位組織發動,一些志願者的自覺意識還不是很明顯,但隨著志願活動的進一步規範化,自願性應被看作是分析志願者活動的第一個前提。
非盈利性。不以盈利為目的,其中包括兩個方面內容:一方面志願者所創造的價值大於等於為志願者活動所進行的投入必要成本;另一方面志願者個人所取得的價值小於等於自己從事本質工作所創造的價值。非盈利性保證了志願精神的本質是奉獻社會、服務社會。
利他與利私性。志願精神並非簡單的等同於純粹的大公無私,志願者在做出貢獻的同時也滿足了自身發展的需要,可以說是助人為樂。
2.2 志願者志願服務的動機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和訪談,筆者歸納總結志願者的動機呈現出複合的多樣化的特點,展現出一種以發展性動機為主導的綜合性動機。志願者參加志願服務的原因非常多樣,不同志願者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但主要概括為以下四大類動機。
2.2.1成就理想型動機
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實現的需要,志願者認為通過體育賽事志願服務的行為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完成自己的目標。具體有很多回報社會,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2.2.2發展學習型動機
發展學習型動機的志願者主要著眼於個人能力的提升與發展。志願者認為通過體育賽事志願服務,可以給自己一個扮演社會角色的機會,增加履歷。同時賽事的管理人員給自己提供相關的培訓。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積累工作經驗,增加就業機會。
2.2.3個人交往型動機
十二冬的志願者是由不同的階層、職業、年齡的成員所組成,給志願者提供了學習、交流、展現自己的舞台,擴大了他們的生活圈,拓展了他們的社會空間,通過開展一些集體性的志願服務活動和共同參與的社會服務,有利於增加志願者之間的相互了解,從而成為朋友。
2.2.4組織群體壓力型動機
部分志願者參加志願者活動主要源於組織或群體的壓力,這體現在組織直接的內部命令或半命令式動員上。現階段,大學生是志願服務的主體力量,高校的團組織相對比較健全,只需一個指令,學生便會成為「最積極」的志願行動的參與者,儘管部分志願者發現自己的思想與群體意見發生衝突,但是為了保持與群體的關係而需要遵守群體意見,最後使自己做出傾向於為群體所接受的行為。
2.5 十二冬志願者激勵管理的具體措施
十二冬志願者的管理按照時間先後順序要完成的步驟分別是:根據賽事需要制定志願者計劃、募集與篩選、組織培訓、協調與人配置、遣散,其中激勵則要貫穿這一階段的始終。按照項目啟動前、項目實施中、項目結束時三階段對志願者的進行有效的激勵管理。
2.5.1項目啟動前
首先,擴大十二冬志願活動的宣傳力度和影響力,來吸引更多的志願者報名參加,志願者通過互相的接觸,可以培養社會責任感。其次,採取相對靈活的培訓方式,培訓的內容可以根據志願者的意願針對性地進行,以便在提高服務技能的同時更好地開發其潛能。另外可邀請有某方面特長的十二冬志願者對其他志願者進行培訓和交流,這樣不僅使志願者獲得相關知識,同時被邀請的志願者也獲得了滿足感和成就感。第三,要確保對志願者的相關安全保障機制,包括緊急情況的培訓和各種保險等。最後,給與志願者一定的物質補償。志願者在為賽事服務中付出一定的成本,應當對志願者進行一些合理補助,如:保暖費、交通費、餐飲費、住宿費。項目在冬季進行,東北溫度普遍在零下十幾度甚至零下二十多度,為志願者準備保暖大衣、鞋子、手套是必不可少的。由於項目結束時正值春運高峰,應為志願者提前定票,方便其回家過年。人性化的請假制度、公平的獎懲機制也不可少。比如吉林體育學院一個措施——參加全國十二冬季運動會志願者,當期學期成績都90分並且可以不用上課。激勵志願者在志願活動中全身心的投入。
2.5.2項目實施中
十二冬志願活動的進行即項目的實施階段,在志願活動實施中,難以避免的艱苦和困難會讓一些志願者消極怠工,甚至退出志願者的隊伍,十二冬的管理者在這期間,要對志願者進行真誠的感謝和鼓勵,如給予會心的一笑、拍拍肩、談談心等簡單友善可行的方式。組織志願者座談會,讓他們暢所欲言,聽取其建設性的建議和意見,進行調整優化以前的制度和行為,並促進志願者之間的交流了解。組織者也可邀請志願者代表參與組委會相關問題解決和商討,給與志願者一定的話語權。提供給優秀的志願者管理類的職位,完成富有挑戰性的任務,讓志願者獲成就感,給予他們充分尊重。在服務過程中組織者可以發徽章、志願帶、志願章等,增加其歸屬感。1月7號至9號,正是全國考研時間,而且志願者基本上對是在校大學生,他們本職工作任務是學習,因此可以對志願者採取彈性的服務時間,盡量安排好時間不讓志願者的服務時間與其私人時間相衝突,減少其志願服務的阻礙因素。除此之外,志願活動中志願者之間的互相肯定和關心以及媒體的關注和正面宣傳也是激勵志願者重要環節。
2.5.3項目結束時
在志願活動結束前,十二冬組委會成立監督小組,監督檢查——應頒發有意義的紀念品,譬如發放活動集體照片、保暖大衣、手套等,給與他們適當的補貼,如餐飲費、交通費、住宿費,是否發放到位。如果沒有發放到位,應該及時補發,並且調查原因,處理相關責任人。可組織開展一些聯誼活動,如滑雪、唱歌、聯歡會等,讓志願者能夠在除了志願活動之外也有交流,感受彼此的喜怒哀樂。而且志願者進行志願活動工作結束後,想得到的是服務對象的認可和組織者的客觀評價,十二冬組委會可舉辦志願者表彰大會,頒發服務證書,邀請服務對象代表參加集體活動對志願者進行肯定和互動,將志願者的行為記錄志願者信息庫中,並表彰表現突出的志願者,授予優秀志願者、志願之星等榮譽稱號,並且頒發獎狀和獎品。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3.1.1志願者展現出複雜多樣的動機,同時組織對個人的控制和群體壓力是影響志願者服務行為一個重要變數。雖然眾多前人研究認為志願者的具有無償性、無私性,但相關資料都顯示,志願者對主辦方所給予的回報有所期望,特別是對有效培訓和客觀評價的期望。志願者的志願服務主要阻礙因素是服務時間與個人時間衝突及其他人不尊重,特別是組織者的不尊重。
3.1.2根據志願者在志願服務中影響因素,可以分別在項目啟動前、項目實施中、項目結束時三階段,對志願者的進行有效培訓和客觀評價,相對滿足志願者的合理期待,尊重志願者的志願服務行為和採用彈性服務時間,減少其阻礙因素。
3.2 建議
由於高校和體育賽事組委會在使用志願者的問題上長期處在無人監管或無法可依的真空地帶,激勵的一些措施往往很難在現實環境下進行,對志願者的尊重只停留下在口頭和精神層面的簡單初級階段,甚至志願者的一些基本的權益根本無法保證。要真真實實落實平時行動上,必須從以下幾個層面進行入手。
3.2.1法律法規層面
現階段中國尚未制定有關志願者服務的法律法規。作為志願者開展社會服務活動的保障,法律法規顯然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長期開展志願者活動的機制保證。在一些西方國家,都有相應的法律,特別是美國早在1973年就制定了《志願服務法》。通過早日立法,不僅可強化人們內在的志願服務意識,而且通過法律保護志願者的一些如服務權、培訓權、退出權、補貼權等基本權益,促進志願服務的順利長期開展。
3.2.2行政措施層面
政府應該給與志願者政策上的優惠或某些便利,來激勵其參與志願服務的激情,對於特別優秀的志願者可以適當放寬升學、就業要求等。當志願者在志願活動中,感受到自我提升和自我實現並得到社會的認可時,為其持久地參與到此類大型體育賽事志願活動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2.3財政稅收層面
完善稅收制度,減少免除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部分稅收,給提供志願者就業崗位的企業減少免除部分稅收,給贊助大型體育賽事的企業或者個人減少免除部分稅收;建立撥款制度,給大型體育賽事志願者進行財政撥款,成立專項基金,並派相關人員進行監督落實,做到專款專用。如:成立獎學金、培訓基金、補貼基金。
3.2.4大眾媒體層面
擴大宣傳,普及國民對志願服務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權利,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手機等主流傳媒的作用,運用新聞報道、言論評論、公益廣告等形式,宣傳志願服務活動的經驗和志願者的感人事迹,引導人們尊重志願者和志願者的勞動,營造有利於志願服務的濃厚輿論氛圍,形成深層次、立體化、全方位宣傳攻勢。監測大型體育賽事,促進大型體育賽事全程的公開透明。
3.2.5監督管理層面
成立組建類似監理公司獨立與志願者和賽事組委會的第三方,是具有法人資格的機構,與志願者及賽事組委會不得存有隸屬關係和其他利害關係。其職責是依據事實,客觀、及時、有效地提出建議和解決方案,同時負責進行監督及具體計劃的跟進,保證賽事的順利舉辦,保證志願者基本權益。如:是否相關資金及時發放到位,是否有人存在挪用及剋扣相關資金,是否體育賽事組織者履行招募時的承諾。如發現相關問題,其有權勒令賽事負責人限期整改。具體可組建由政府機構為主導,媒體、非盈利組織參與的監督部門,進行全方位,立體式,深層次的監管。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志願者[EB] 志願者_百度百科
[2]陳平,許冠忠,朱俊英.大型體育賽事志願者長效服務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以2008北京奧運會帆船賽為例[J].中國體育科技,2009,45:124~130
[3]讀覽天下[EB] 人力資源管理:非營利組織志願者的激勵研究
[4]雷雯.NGO參與大型運動會志願者管理研究[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10,25:28~31
[5]陳琨.大學生志願者的服務動機、服務能力與基本素質研究[J].湖南農機,2010,37:164~166
[6]田英蓮.第12屆全國冬季運動會志願者培訓手冊[M].2011:77~88
[7]張慶武.中美志願者激勵的差異性比較[J].中國青年研究,2008:64~67
[8]張建華,高嶸,毛振明.大型國際性運動會志願者招募與培訓經驗的研究體育[J].中國體育科技,2006,26:26~33
[9]王為正.關於大學生志願者服務活動長效機制建設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2:106~110
[10]周遊.大型體育賽事志願者的管理研究——以湖南省第十一屆運動會為例[J].法制與社會,2011,05:206
腐敗問題。
曾經參加魯甸地震救災,14年8月在災區呆過半個月。
我是學社科系的,知道以下案例不夠嚴謹,但是是真實個人經歷讓我意識到慈善腐敗的嚴重性。
湖南某地級市,某滿載榮譽的知名志願者,會剋扣捐款。
單筆數額不大,我親眼見到的某次情況他是這樣做的,
得到比如,1000元來自某人捐款,實際捐給災民600元,自己拿400元。
會照相留戀,叫災民手持捐款的錢數,展開,拿住一張紙寫「感謝某某好人捐款1000元」。
實際上他手裡拿的錢就真的到他口袋裡去了。
會選擇多次捐給他熟悉的災民,以便不出問題。
跑一次災區他能拿到的總體數目不清楚,我預計至少上五位數。
類似的人在災區我碰到過兩個,短短半個月。
以個人的名義向政府反映過情況,但我沒有深追。
後來發現原來對於慈善腐敗,我們幾乎沒有監管機構。幾乎完全靠自律。不完全是入行門檻低的問題,我遇見很多人都是最普通最普通的人,學歷不高,沒什麼錢(比如我們學生),但有善心真的想幫人,才是最主要的。我有朋友提到他們最先應該也不是抱著這樣的想法進到慈善,但是其中的金錢誘惑太大。
靠邊的文明辦是負責推動文明建設的,只有你有明確證據,而且數額比較大,才有可能繼續追。追到紀委,法院等。
但如同這樣的捐款,沒有帳目,沒有數額,不過是我們這些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而已。
我知道這還只是冰山一角。
------------------------------------------
在災區好人很多很多,也幫我了很多,謝謝他們!大家要對慈善有信心!有需要改,需要提升的地方,但是我們要有信心!
不匿名,因為就算只看到內容他也知道我是誰。
請勿轉載。我的畢業論文寫的是公益慈善組織與客戶關係管理方面的內容。
後來發現其中有一個死結,那就是公益慈善組織都是被政府控制的,不管是最初的成立審批還是落實到一項項活動當中,如果沒有經過政府的同意,擅自開展活動可是違法的。
雖然我的論文後來通過了,但是畢竟這是其中的一個缺憾,管什麼客戶,管什麼人民
政府不說你好,你屁都不是。
不知道太多的情況,僅僅就我所接觸的情況談一下我自己的想法。
身邊接觸的很多人,一開始都希望去做公益,但最終堅持下來的很少。問過一些人原因,多數回答都是看不到自己所做的有回報。我覺得這是因為之前對公益抱有太大期望造成的。你以為你去探望一下艾滋病人,臨終關懷一下癌症患者就可以改變世界?這是我認為在對公益期望上的不足。
第二點,大學生作為公益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專業性嚴重不足。很多學校都有公益組織,拿我所在的學校舉例。我的學校還是很看重公益這一方面的,基本可以說每個人都自願或被要求參加過公益活動。但有多少人有從服務對象(也就是公益對象)的需求考慮過呢?我所見到的大多數都是,想當然地,認為別人需要什麼,然後在這其中挑一些我們能給的給別人,精神上或物質上。有人說,我們能讓被服務被幫助的人的生活有一點點不同就行了。但是,我們如果有那份資源,那份愛心,整合資源就可以提高效益。畢竟愛心有限不該浪費,應該落實到實處。如果我們有一些關於公益的理論能得到普及,我們有專業的人帶領,情況應該會不一樣。
還有些人(包括最開始的我)認為做公益就是純粹的獻愛心,不用任何回報。我真的覺得這個觀點讓很多有愛心的人透支了。這種回報可以是精神可以是物質,但不可以是nothing.
個人觀點
……………
最近很困惑,做公益要靠什麼來維持初心?
愛的碎片化
---當善舉成為一種事業
目錄
引論1
一、關於慈善之愛2
二、愛的碎片化3
(一)施助者 4
1.個人捐贈的變化 4
a. 更多參與意味著更多愛? 4
b. 我們不用決定該幫誰 5
c. 公益慈善何須親力親為 5
d. 基於社會責任感的捐贈 5
2. 企業作為捐贈的主體 5
a. 企業的公益與商業利益 6
b. 企業的公益還是企業家的公益 6
(二) 第三方 6
1.第三方的雙重角色 7
2. 第三方從業者的身份衝突 7
(三) 受助者 8
1. 被「一視同仁」的受助者 8
2. 受助者的不滿 8
三、如何看待碎片化9
引論
「碎片化」意為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零塊,失去其原有的完滿性。傳統的慈善與當代公益慈善事業不管在意義內涵、參與主體還是實現形式上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這種變化隱含著與慈善所聯繫的特殊的愛的完整性的喪失,及慈善之愛的碎片化。與傳統的基於同情的或是基於善心的亞里士多德式的高尚行為的善舉相比,組織化、系統化的致力於消除痛苦與不幸或提高生活質量的現代公益慈善事業,更多是基於社會責任或社會效用的考量;公眾向慈善組織或機構捐贈,或直接參与公益組織和機構,的行善方式與傳統的善舉也極為不同。伴隨著這些變化,是慈善之愛的碎片化。一些針對對現代公益慈慈善的純潔性等一些方面的批評被斥為「泛道德化」,排除「泛道德化」的因素,這些批評也隱含著基於傳統的慈善觀念對現代公益慈善中出於好人的善心與同情的黯淡的隱憂。
中國和西方傳統的非宗教性質的慈善都是一種或接近於是由人類天然情感或品性(德性)驅動的善舉,「慈善應是在慈悲的心理驅動下的善舉。一是慈悲的心理,二是善舉,真正意義的慈善行為應是一種不附加要求的施捨。施捨本身就是一種快樂,一種滿足。」在塞涅卡那裡,為了給予本身兒給予,給予本身就是一種快樂,而且不管給與的結果如何我們的這種快樂不會因之而改變。人的存在本身對所有人而言都是值得選擇的和可愛的。我們我們會說一個人樂善好施,而現代公益慈善更接近於是一種為了達到某種改善社會問題預期的效果或是對社會責任的一種回應。在公共問責制和有效性的需求面臨巨大壓力的情況下,許多當今的公益慈善事業把公益資助更多的看作是一個契約交易而非捐贈。因為資助被理解成契約,允許資助人實施和監督實現一些特殊的結果。雖然傳統的善舉和現代的公益慈善事業依然都被視為一種與商業行為和政府作為極為不同的都是為著某種良好的期許的,現代慈善事業在向著日益增長的可強制實施的期望前進時,原來善舉中所蘊含的情感和德性是否還是曾經的模樣?慈善動機多元化的今日現代慈善事業依然被認為是一項根植於同情和憐憫的愛的事業,那麼慈善是更像傳統的善舉那樣其本身就是一種快樂,一種滿足,還是在朝其他方向變化?
劉國華的《慈善是一種文化》中「現代慈善觀念中個人之所以行善,不是簡單地出於做好事的動機,而是個人承擔對他人的社會責任,以及利用慈善去建立、維護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社會關係,慈善為受助者提供了社會交往和自我實現的機會。」羅伯特和邁克爾在《慈善的意義與使命》將慈善定義歸納為「致力於公益的志願行為」個人或組織出於意願的為了公共利益(而非特殊利益)的行動。單從定義上看現代慈善事業有更多的關於責任和效用的考量,但並不意味著現代慈善事業的參與者慈善情感與德性的改變,或慈善之愛的碎片化。善舉所蘊含的德性和情感具體是什麼呢?這些要素在在現代慈善事業的參與者身上是否發生了改變?是隨著慈善事業的擴大而增強還是被弱化瓦解和變得不完整?
一、關於慈善之愛
討論友愛和友愛與自愛的關係的上下文中。亞里士多德想弄明白,為什麼施助者似乎更愛受助者,而不是反過來?在回答這個問題時,他提供了兩個相矛盾的類比:債權人和債務人的關係,技匠和他們所創造的產品(或詩人和他們所創作的詩歌)的關係。他提出,大多數人認為施助者就像債權人一樣,他們關心債務人是源於他們想得到後者回報的慾望。但是他爭論說,施助者更像技匠或詩人,而受助者就像是技匠所創造的產品或詩人所創作的詩歌,技匠或詩人都如施助者那樣體現和表達他們的產品(或行為或活動)。因此,施助者存在於受助者。儘管善行會以像贈予金錢的形式出現,但是它全部的意義不是存在於被給予的物體當中,而是存在於善行的行動本身。若施助者期待回報,就將等同於把一項慷慨活動的實踐轉變成一項功利交換的非私人交易。此外,亞里士多德提出,施助者享受高貴(高尚)的快樂,這種快樂比獲得的快樂更為可愛。那麼,這種高貴(高尚)或美德是否依然存在於現代的公益慈善中呢?
人的存在本身對所有人而言都是值得選擇的和可愛的,亞里士多德從三個具體方面談了這種施助者對受助者的愛。
1)施助者的活動對他而言是美好的,因此受助者作為對象會令他們感到愉悅;而這對受助者而言卻沒什麼美好,只是有利罷了。就像我們撿到財物後據為己有,我們所體會到的快樂僅僅是意外獲得時的驚喜和享用財物時一時的快樂,而我們將財物歸還失主時,失主失而復得時所表現的神態,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內心體驗,即便是日後的回憶仍能讓我們感到快樂。
2)所有的人更珍惜他們通過辛勤勞動所得到的東西。這體現在兩個方面:幫助別人是一件需要親力親為的事;而且幫助別人也是將自己辛勤勞動所得無償的分享給他人。
3)愛是主動的,被愛則是被動的;而愛與友愛屬性也更會表現在主動的施助一方。愛的主動性體現在出於施助者出於德性或情感受到特定的情景的激發——如面對饑寒交迫的人而心生憐憫等,而不是為了擺脫一位乞丐的糾纏或而採取的行為。這種主動也體現在與受助者的比較上,受助者僅作為一個愛的對象而不是像情侶之間那樣愛是相互的,雖然我們也說父母愛子女,子女愛父母,但是是兩種不同的愛。
二、愛的碎片化
那麼,這種高貴(高尚)或美德是否依然完整的存在於現代的公益慈善中呢?
現代慈善事業的與傳統慈善區別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專業化的團隊--慈善組織成為捐贈者和受捐者的中介,甚至現代慈善事業的中心。這一變化必然改變了施助者(捐贈者)與受助者(受捐者)的原有的愛的關係。那麼讓我們看一下這些慈善之愛在現代慈善事業中以怎樣的方式存在著。
(一)施助者
1.個人捐贈的變化
a. 更多參與意味著更多愛?
個人參與慈善的方式隨著現代慈善事業的發展也變得多元,時空的限制被弱化,人們可以通過第公益慈善組織幫助千里之外素未謀面的不幸的人們。施助者的活動對他而言依然是美好的,我們通過一組新聞報道了解一些人遭受不幸,通過查詢網上的官方信息和評價選擇了一家公益組織,捐出了一筆款項,一段時間後,受到其回饋的一份款項使用清單和行動的圖文或視頻內容。但很難說這樣一種沒有直接接觸和交流的參與方式,相比傳統的善舉,施助者「受助者作為對象會令他們感到愉悅」的感受力度無疑是被降低了。
雖然公益慈善組織為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公益慈善當中來,同時也為了提升人們參與公益慈善活動時的體驗,採取了許多既新奇又有趣的舉措。李連杰創辦的壹基金與國內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寶聯手推出「錢包里的公益」項目,即通過在支付寶錢包內置的「壹基金月捐」應用,愛心人士只需使用手機即可完成整個捐贈。放下手機10分鐘=貧困兒童一天純凈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打出「150/月能夠為1名貧困地區患艾滋病的兒童提供1個月的營養食物」的口號,最新推出的月捐計劃。如果你不願意出錢,那麼只要用手機打開(UNICEF Tap Project)並將手機靜置10分鐘,基金會贊助商和捐助者將捐款支持有需要的孩子一天的純凈水。Play online, learn online and feed the hungry | Freerice.com ,這個網站提供了一種讓你學習英語的機會,它給出了4個選項,你主要選擇和主題單詞同義的單詞就可以,如果答對了,他們就會通過聯合國向那些飢餓的人捐助20粒大米,一般一兩米在2600粒左右。
這些舉措能可以為人們參與公益慈善提供便利,有趣,從而吸納更多的人參與到公益慈善當中。這些舉措受到讚許,而且越來越多的類似的舉措被採用,而那些通過講述感人的故事、展示不幸的人的凄慘處境喚起人們的同情和愛心的做法受到越來越多的遭人詬病。
儘管這些參與慈善的方式快捷高效、新鮮有趣的,無疑施助者的在這樣一種慈善活動的過程中所能體會到的愛的情感更為弱化了。每個人都已相同的方式進行這樣一種沒有變化和特殊情況的慈善,沒有去面對各具特色的受助者的時候,施助者的活動對他而言是美好的恐也大打折扣。這些方式會使更多的人參與公益、熱愛公益,但這種熱愛更多是因為這些參與方式本身的樂趣,人們對受助者發自內心的同情和關愛,則需要需要與受助者更為密切的接觸了解,,這些方式不是有利的而是快樂的,但並非是施助者的活動對他而言是美好的,因此受助者作為對象會令他們感到愉悅。
b. 我們不用決定該幫誰
另一點施助者甚至不用選擇受助的對象,誰會成為受助的對象,由基金會通過自身的認定標準來決定,施助者所要做的僅僅是選擇一家資信可靠的公益基金會--中國福利基金會、宋慶齡基金會、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等,將錢捐出去。不管是傳統的善舉還是這樣的捐贈行為的發起多是出於愛心,而選擇受助對象的步驟成為考察基金會信用和資質的過程,我們成為愛心接力棒的傳遞者之一。不管是施助者更愛受助者,還是相反,這一變化使得這樣的善舉中有時我們甚至不知道我們愛著誰,誰愛著我們。然而基金會比我們更好的選擇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以及更好的發揮每一分錢的作用嗎?是我們的愛被傳遞了下去還是錢被傳遞了下去,本節第三部分&<受助者&>中會進一步說明。
c. 公益慈善何須親力親為
所有的人更珍惜他們通過辛勤勞動所得到的東西。由於慈善的分工施助者轉變成單純的捐贈者,幫助施助者本來是親力親為的事,但現在這一步驟可由慈善組織來完成,施助者所體會的辛勞僅僅是他們捐出去的錢所包含的辛勞。父母將子女送至寄宿學校,打去每月的生活費,雖然這些錢自然包含了父母的辛勞,父母可能依然因此會覺得自己缺乏對子女的關心愛護。即便更多參與也不並不一定意味著更多愛。同樣當一項善舉簡化為僅僅是捐出一定量的錢,那麼這樣的善舉所蘊含的愛同樣是縮水了。而且甚至更多參與也不並不一定意味著更多愛。
d. 基於社會責任感的捐贈
與傳統的基於同情的或是基於善心的亞里士多德式的高尚行為的善舉相比,組織化、系統化的致力於消除痛苦與不幸或提高生活質量的現代公益慈善事業,更多是基於社會責任或社會效用的考量。子女若關愛父母,必然會履行贍養老人的義務,但子僅履行贍養老人的義務並不代表著一定是關愛父母。即便後者給予了父母更好的生活條件,但前者更被人們認為是孝敬父母的典型。同樣以履行社會責任的心態參與慈善也可能是相同的情況,儘管實質上更多的人們得到了較以往更多的幫助,但所受的關愛並不見得是更多了。
2.企業作為捐贈的主體
個人得捐贈行為體現和傳遞的愛心以及個人從這樣一種行動所體會到的愉悅正在發生著上述變化,企業的大手筆捐款讓人們驚嘆,企業是否真的成為現代慈善事業中愛的化身。
a. 企業的公益與商業利益
捐贈者的主體中企業捐贈者的比例正在上升,不論是捐贈人次還是捐贈金額,企業捐贈通常被理解為一種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的行為,毫無疑問是一種為了公益的志願行為,但以愛的觀點來理解企業很難符合上述描述的關於慈善之愛的特點。企業捐贈是由企業決策者最終發出,即便決策者因愛而產生捐贈的衝動,但其一定不是用愛說服企業其他股東最終作出捐贈行為的。在這一點上我們說企業的捐贈行為是包含愛的,很難說是基於愛的,一個完全基於愛來做決策的企業則變成了一家公益組織(即便一家真正的公益組織也很難做到這一點)。
下面一段描述企業的捐贈行為與其商業利益有著怎樣微妙的聯繫「誠然,此次加多寶慷慨解囊1億元,體現了民族企業對抗震救災高度關注的社會責任感。但結合王老吉的品牌推廣成功經驗,目前飲料行業中以王老吉為代表的民族飲料對抗洋可樂的競爭態勢,以及加多寶重視「在傳播上與競爭對手差異化競爭」的思路,不難理解加多寶集團此次在央視晚會上的驚人一億。」
b. 企業的公益還是企業家的公益
另外的情況,企業所有者由於對企業的絕對控股或控制,雖然捐贈是以企業的名義進行的,企業資產實際上等於其個人私產,這種情況更像是一種個人的出於愛的行為。
2003年4月4日,陳游標設立南京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200萬元,其中陳游標出資180萬元控股90%,而另外10%為出資20萬元的李德峰持有。到了2010年,該公司註冊資本金為5000萬元,其中陳游標出資4980萬元。2011年初以來江蘇黃埔已陷入困境,陳游標也曾公開承認已經半年多沒接到新業務,他曾表示,因平時將70%的精力放在慈善方面,公司才陷入困境。南京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的慈善行動更像是陳游標個人的善舉。
(二)第三方
何為第三方?傳統的善舉中通常只有施助者和受助者兩方。現代公益事業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各種各樣的公益慈善組織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專業化的團隊--公益慈善組織成為捐贈者和受捐者的中介,甚至現代慈善事業的中心。故而公益慈善組織成為現代公益事業中舉足輕重的第三方。
1.第三方的雙重角色
多數的公益慈善組織從事募集或通過各種途徑獲取資金和承擔具體的施善、幫扶、救助、資助等工作。作為一個持續運轉的公益組織需要獲得必要的資金來保證其開展工作,就這一點來講公益組織扮演者受助者的角色;同時必然也需要向受助者或其他公益組織提供資金或其他形式的支持與幫助,這時公益組織又扮演著施助者的角色。
然而第三方應該怎樣給自己的雙重角色定位呢,作為施助者第三方奉獻的似乎是他人的愛心,他們的活動經費來自於他人的捐贈,他們的工作人員幫助那些受助者付出的辛勞又有工作報酬。作為受助者他們獲得的捐贈卻是用於改善他人的生存狀況,愛是主動的,被愛則是被動,然而作為受助者公益組織越主動則意味則更有可能為他們的受助者募得更多善款。比如,確定多大比例的管理費,作為施助者角色確定儘可能低的管理費比例,作為受助者角色又要求維持適當的管理費以維持機構體面的運營。一個稱職的公益組織成立之初必是為了幫助他們的受助者的,然而在持續經營管理中,管理者和工作人員的工作心態很大程度影響著這一公益組織是否能不忘初心。公益組織如果迷失在自己的雙重角色里,由「施助者的活動對他而言是美好的,因此受助者作為對象會令他們感到愉悅;」轉變為「而這對受助者而言卻沒什麼美好,只是有利罷了。」一些公益機構的醜聞事件與此不無聯繫。
2.第三方從業者的身份衝突
公益組織的從業者的工作可謂體面又有意義,每天都在傳遞愛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而且不需要付出自己的財物,而且又能得到相應的報酬。然而工作還是行善抑或本來就是不可分割的/?一名公益組織從業者像其他營利組織中的員工一樣對待自己的工作顯然是不夠的,但若把工作當成行善結果又會怎樣?
公益組織通常按一些既定的標準去幫助特定的對象,執行這些工作的工作人員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些受助者不符合他們的資助標準,但其客觀處境又非常需要幫助,工作人員會提供其他可需求幫助的渠道,但他們最終沒有得到及時幫助的情況並不少見,那麼作為一個有善心的慈善組織的工作人員是因該遵守自己的工作原則並用自己幫助這些人呢?這樣既行善工作兩不誤,事實上,如果在工作之外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那些沒能獲得及時幫助的人,由於這一工作的特殊性作為一名公益組織的工作人員會遇到相當多的以致超出他們能力範圍的沒能得到及時幫助的人。這樣他們就必然陷於這樣的兩難,作為一名有愛心的人怎能不幫,可如果幫自己能力又不足以幫助所有的不幸的人。雖然並非所有的公益組織的從業者會面對這種無力感,但無疑職業化的施助者若仍以施行傳統的善舉的方式和心態來處理自己的工作,無疑比其他性質的工作更大的可能面對這種無力感。
(三)受助者
1.被「一視同仁」的受助者
現代公益慈善的高效率的做法之一--受助者填寫統一的表格和資助申請,完成相應的申請流程。比如貧困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申請愛心基金救助的流程:登錄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網站(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下載「小天使基金」或「天使陽光基金」申請表,按要求填寫後,經申請人戶籍所在地(居住地)居委會(村委會)審核蓋章,再經過市、省紅十字會審核,最後報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批准。「施助者的活動對他而言是美好的,因此受助者作為對象會令他們感到愉悅」符合特定的條件才能成為受助者,成為受助者那一刻資助過程也意味著基本完成了。受助者面對的是統一的表格,不同的工作人員--這些工作人員並非抱著與項目成立或發起者一樣的心態關心和愛護其潛在的受助者,更別說「施助者的活動對他們而言是美好的」,這時被傳遞出的愛心僅僅體現在受助者最終所收到的救助款項上。受助者的感恩與感激之情甚至不知該指向誰。
程式化的救助流程也可能產生這樣的情況,一個貧困家庭月收入為1000元,一個家庭月收入為1100元,一項救助計劃為,月收入低於1100元的家庭會得到每月200元補助,這樣月收入1000元的家庭就能得到這項補助,從而每月有1200元可支配收入。而且這種資助辦法會使原本較高收入的降低自己的收入以獲取資助。雖然可採取有效的方式盡量規避上述情況,但如果一項善舉僅僅是提交申請然後獲取資助的過程,缺少愛的在場,不管是得到資助的受助者還是未得到資助的受助者的抱怨就在所難免。
2.受助者的不滿
公益組織通常有特定的資助對象,而傳統的善舉通常並沒有這樣的區分,慈善之愛會使我們去關懷我們遇見的被認為需要幫助的人,受助者以對傳統善舉中的施助者角色的理解來理解公益組織便會發出這樣的抱怨「你們不是在做好事嗎,幫誰不是幫。」
「我比他更需要幫助,為什麼得到資助的卻是他」--程式化的救助流程中,更需要幫助的人由於沒有符合某項資助條件而沒能得到資助便會有這樣的抱怨。
得到資助的人就一定會感受到愛和溫暖並充滿感激嗎?事實由於上程式化的救助流程,一些得到資助的受助者僅僅是慶幸自己符合了某種資助標準。以傳統善舉的概念來理解這樣的資助,受助者發現對自己的關愛不是某個具體的人,而是某個機構,這種資助更容易被理解為如同政府的作用那樣,提供了某種一種基本保障而非一種關愛。
三、如何看待碎片化
一些針對對現代公益慈慈善的純潔性等一些方面的批評被斥為「泛道德化」如1)「事實上,在近幾年中,慈善、公益、捐助、企業社會責任這些詞語的關注度逐年升高,無論是各界名流還是知名品牌,都力求通過慈善、公益等手段提升自我形象,在幫助困難群體的同時宣傳自身品牌形象原本無可厚非,可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越來越繁雜的企業品牌公益活動中,對於慈善的定義似乎有些變異,「公益」二字不過是企業宣傳推廣品牌的幌子,其花在請明星搞現場活動的費用遠遠高於公益捐贈款項,顯得有些本末倒置」2)「很顯然,慈善不是他們的主要目的,可是為什麼偏偏要扯上慈善的旗號?答案很簡單,打著慈善的旗號能夠吸引更多的關注。這些所謂慈善活動贏家很多:NBA在中國得到了推廣,贊助企業的品牌得到了提升,NBA球員們賺得盆滿缽滿,唯獨慈善本身受到傷害,一個美好和溫暖的辭彙成了商業活動的道具。球員們的走秀對企業來說是一次成功的策劃,對於慈善來說,卻無疑是一次褻瀆。」
然而這種批評實在用傳統善舉的觀念來批評現代公益慈善, 這些企業的行為的確是「個人或組織出於意願的為了公共利益(而非特殊利益)的行動」但很顯然不是「在慈悲的心理驅動下的善舉」現代公益慈的善「為了公共利益」並不排斥人們其他動機,相反甚至是鼓勵個人和企業都來「打著慈善的幌子」來做事情,以達到實質上的擴大慈善事業的規模。而傳統的善舉強調施助者的人格和心態,這種德行本身就能為施助者帶來快樂。而這些批評顯然是用傳統善舉的觀念來來衡量現代公益事業中的做法。然而我們能否簡單的以「泛道德化」來回應這些批評,還是現代公益事業需要回應在追求慈善的「效益」最大化中愛的碎片化的問題?
現代公益慈善的專業化分工,正如生產專業化的分工一樣帶來了更高的效率,這種專業化集中體現在第三方--公益組織的出現,伴隨著這種改變,慈善的之愛的碎片化現象顯現出來,雖然碎片化並不意味著對現代公益慈善的成就的否認,那麼我們是試圖探討新的途徑和方法重塑慈善之愛的完整性,還是認為這種碎片化是我們在以公益慈善謀求最好--更高效率更大規模--的社會公眾生存和發展條件改善的道路所不可避免的結果?
,
我認為換個思路會解決很多問題——不把慈善當事業,把它當行業。
既然是行業,就要有企業進來,就要充分市場化,就要允許盈利。跟任何行業一樣,在合法前提下,盈利越多,某種程度說明你在業內越卓越、社會貢獻越大。
為什麼不允許做慈善的人掙錢?我通過慈善,最大化實現了個人價值,做出了最大的社會貢獻,我也獲得了應有的物質回報,我認為這是正當的事情。誰願意苦哈哈地做一件善事,還要挨罵呢?不存在道德自律,只有道德綁架。
遊戲和煙草行業本身是社會危害那麼大的行業,但一個公司做遊戲發了財不會有人罵。相反,我做慈善,人們就認為我一分錢不能掙,自己出錢做最好。這不講道理啊!
這世界是弱肉強食的世界!公益應給人們帶來的是一種努力的向好的方面發展的心態,而不是單純的幫助,否則明天他們還是會輕易的倒下,再不肯起來前行!就像草原上的角馬們一樣!
作為TFC的成員,個人認為最大的弊端就是權利對機構影響力的壟斷。在中國,公益還是有錢人的遊戲。
我最擔憂的是,越來越多因為中國公益現存的弊病曝光而減弱了大學生對公益/志願者事業的期許和熱情。
改革開放30+年,可能經濟發展速度飛快帶來的愉悅感讓大學生一時難以接受中國政治與社會領域改革的相對滯後。
不斷曝光的公益領域的醜聞,現行制度的問題其實正是告訴大學生,未來公益事業的長遠,以及大學生乃至全社會人參與/關注的迫切性。
希望各位看到問題的同時,不要太快失去信心。
1. 做公益的人有一種莫名的優越感。
放低姿勢 放平心態,平等對待面前的人或事。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無論管理,營銷,公關,技術,財務
1貪污腐敗,挺希望可以有監管部門的。就我所知好多社工機構,誇大支出,管理人員中飽私囊,打著公益名號賺錢。心塞。
2作秀嚴重。
具有造血功能的項目幾乎沒有
推薦閱讀:
TAG:公益 | 非政府組織(NGO) | 志願者 | 公益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