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最近看到微信公眾號@蝸牛看西遊的一篇文章。講的是黃獅精的,深有感觸。

這是轉載啊~我不是原作者。我本身也沒啥乾貨,所以大家別因此對我高看一眼啥的。如果大家覺得這篇文章寫得好,可以去關注一下原作者微信公眾號@蝸牛看西遊(此處應有推廣費,然而並沒有╯▂╰)

聲明:我不認識原作者,也沒和他打過任何交道。

分割線內為原作者原文內容

-----------------------------------------------------------------

妖精都是兇惡之徒,別說吃掉弱小生命,就是吃人都不吐骨頭。唐僧剛出長安城時,兩個徒弟就被黑熊精等三魔王瞬間吃掉,其場面相當血腥。


如來的舅舅大鵬鳥把整個獅駝國男男女女全部吃盡,自己當起了國王,讓豺狼虎豹當宰相大巨,其兇殘程度堪稱世界第一。


但在西遊中,偏有這樣一位妖精,他既不吃人,也不搶劫:開宴會需要豬羊,不是去搶,而是讓兩名小妖帶銀子去凡人的集市買;洞中小妖窮得連過冬棉衣都沒有,只能從出差費中剋扣銀兩添置;他把小妖當親人,幾次戰鬥之後,聞知洞府被燒,小妖被打死,悲傷過度,居然要撞崖自殺……


可以說,他是整個西遊中最善良,也是最可憐的妖精


但他的結局也是最悲慘的,被孫悟空等眾一棒打死,剝皮讓全城吃肉。他未曾吃一人,全城人民卻吃了他

原著第八十八回,取經團隊來到天竺國玉華縣,只因縣長玉華王三個王子喜歡舞槍弄棍,因此分別拜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為師。可惜三人的兵器徒弟們拿不動,於是決定讓工匠原樣打造稍輕的「山寨版」。


一天晚上,三件兵器放在篷廠內,夜放霞光,瑞氣千條。這名妖精恰巧路過此地,俗話說英雄愛寶劍,美女愛紅妝,他一時動了愛心,對這三件寶物愛不釋手,拿還是不拿?拿還是不拿?他猶豫不決,最後,愛心戰勝了道德心,將三件兵器一起攝走了。


這可能是他第一次偷盜,結果就惹出大禍來了!


第二天,孫悟空等人發現丟了兵器,到處追查。豬八戒堅持說工匠偷走了,要嚴刑拷問!孫悟空卻多了個心眼,轉身問玉華王,「你這州城四面,可有甚麼山林妖怪?」


玉華王道:「孤這州城之北,有一座豹頭山,山中有一座虎口洞。往往人言洞內有仙,又言有虎狼,又言有妖怪。孤未曾訪得端的,不知果是何物。」


從玉華王的這番話可以看出,這妖怪從不吃人,也不出來作怪,長期與全縣人民和諧相處,所以有人稱他為妖,也有人稱他為仙。


稱之為妖,可能因他長相醜陋,而且是獸類;稱之為仙,可能因他與人交往彬彬有禮,絕不亂欺負人(與孫悟空等眾何等相似)。


孫悟空趕到了豹頭山,聽到小妖刁鑽古怪和古怪刁鑽一番話,搞清楚了兵器下落。原來,這妖得到三件兵器,非常高興,要開個「釘鈀會」,請祖翁九頭獅子來慶祝一下。但辦宴會需要豬羊做酒席,因此讓二妖拿二十兩銀子下山去買。


小妖們商議:「到了乾方集上,先吃幾壺酒兒,把東西開個花帳兒,落他二三兩銀子,買件綿衣過寒,卻不是好?」


可以看出,這妖當得很是窩囊,吃豬羊居然還需去買!小妖對此輕車熟路,看來不是作一次秀,而是長期堅持這樣做。正因如此,導致家當不豐厚,洞中小妖連過冬棉衣也沒有(他們也沒搶的概念)!

孫悟空本想把他們打死,但動了惻隱之心,況且兵器也不在身邊,於是使了個定身法將他們定住。搜了他們的銀子,與八戒一起變成他們模樣,讓沙僧化妝成販豬羊的客人,三位一起前往妖怪洞府找兵器。


從洞府的環境來看,這妖的品味也與別的妖不同,但見——

周圍山繞翠,一脈氣連城。峭壁扳青蔓,高崖掛紫荊。鳥聲深樹匝,花影洞門迎。不亞桃源洞,堪宜避世情。

很有隱仙的風味,可惜,這妖並沒成為仙。從他發給九頭獅子的請帖上,孫悟空得知他是金毛黃獅成精

一般妖怪的洞府前,都是小妖在操練武藝,或者剝人皮、吸人血什麼的。而黃老師的門前,小妖們在幹什麼?「一叢大大小小的雜項妖精,在那花樹之下頑耍,忽聽得八戒『呵!呵!』趕豬羊到時,都來迎接,便就捉豬的捉豬,捉羊的捉羊,一齊捆倒。」


如果不說是妖怪洞府,還以為是哪家鄉村希望小學呢。


黃獅精問孫悟空:「買了多少豬羊?」行者說,八頭豬七頭羊,共需二十五兩,還差五兩,所以客人上山找銀子。


換作其它妖魔,早把人捆了,直接當午餐,哪還找什麼銀子?但黃獅精老老實實補了五兩銀子,並同意了客人參觀寶貝的要求。他再三叮囑:「客人,那中間放光亮的就是釘鈀。你看便看,只是出去,千萬莫與人說。」


可見他行事還是很低調的,也對偷兵器這件事有些慚愧。


只不過豬八戒一見自己的兵器,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搶來變了本相就開打。黃獅精以一敵三,居然「殺至日頭西」,可見很有些本事(三件兵器加起來,也有近三萬斤,沒有一點能力也搬不走)。

但好漢難敵四手,何況是三位大拿,其中還有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因此他力氣終不支,往東南方向逃去。

在他去請九頭獅子的間隙,豬八戒等眾把這些天真無邪頑耍著、連過冬衣服都沒有的可憐小妖全部打死,並把他的洞府一把火燒得精光。

黃獅精請得九頭獅子過來,剛到豹頭山,便聞得煙火之氣撲鼻,又聞得有哭泣之聲。仔細一看,原來是刁鑽、古怪二人在那裡哭叫主公。


黃獅精近前問他們:「你們是真刁鑽兒,假刁鑽兒?」二怪跪倒,噙淚叩頭道:「我們怎是假的?昨日這早晚領了銀子去買豬羊……直到此時才醒。及到家,見煙火未息,房舍盡皆燒了,又不見主公並大小頭目,故在此傷心痛哭。不知這火是怎生起的!」


從這段話可看出,小妖們與黃獅精感情很好,稱他不是「大王」而是「主公」,發現主公不見了,哭得昏天黑地。而且,他們把這荒野之洞當成了家,上當受騙之後,馬上趕回家報信。


黃獅精得知情況,頓時「止不住淚如泉湧,雙腳齊跌,喊聲振天」,悲痛得肝腸寸斷,「那禿廝!十分作惡!怎麼干出這般毒事,把我洞府燒盡,美人燒死,家當老小一空!」


老妖(九頭獅子)叫猱獅扯他過來道:「賢孫,事已至此,徒惱無益。且養全銳氣,到州城裡拿那和尚去。」


但黃獅精卻說:「老爺!我那們個山場,非一日治的,今被這禿廝盡毀,我卻要此命做甚的!」掙起來,往石崖上撞頭磕腦,被雪獅、猱獅等苦勸方止。

寫到這裡,連蝸牛也忍不住嘆息,這妖做的,居然要自殺,真的是西遊路上最最可憐的妖了!

九頭獅子領著一幫雜毛獅,趕進城裡與孫悟空等決鬥。

一見面,八戒罵道:「偷寶貝的賊怪!你去那裡伙這幾個毛團來此怎的?」黃獅精切齒罵道:「潑狠禿廝!昨日三個敵我一個,我敗回去,讓你為人罷了;你怎麼這般狠惡,燒了我的洞府,損了我的山場,傷了我的眷族!我和你冤讎深如大海!」


黃獅精仍念念不忘死去了的眷族,同時也在批評孫悟空等眾:以為你們是正人君子,沒想到一樣卑鄙下流,我等雖為妖,但沒傷生,沒想到你們卻下狠手


但遺憾的是,因為悲憤交加,黃獅精在這場混戰中完全失去了章法,最後被孫悟空用個幻術,當場被打死。

戰爭結束後,九頭獅子被主人太乙救苦天尊收走,其它五個雜毛獅與黃獅精一起,被屠夫剝皮剔骨,「都剁做一二兩重的塊子,差校尉散給州城內外軍民人等,各吃些須:一則嘗嘗滋味,二則押押驚恐。」

不知怎的,在寫這篇稿時,蝸牛老想起以前採訪過的一個麻瘋村。


其實也不叫村,它是一個山高路險,與世隔絕的地方。當山下有人患了麻瘋(具說有很強傳染性),為了不被別人打死燒死,或者難以忍受世人白眼,他們自發來到這裡苟且偷生。有的人命大,居然活了下來,於是慢慢形成了村落。


再有人患了麻瘋病時,他們便偷往這裡,或被家人強行逼往這裡。在麻瘋病人的眼中,這裡是他們的天堂。但在世人眼裡,這裡是妖魔之家。


他們自發選出來的村長,也是一名康復了的麻瘋病人。在他多年的呼籲奔走之下,終於引起了媒體注意,麻瘋村迎來了春天。


但在西遊世界裡,黃獅精及他的小妖們卻沒有這樣的好命。即使在央視86版《西遊記》中,他也是以一名長相兇惡的反面形象出鏡的。他雖然不吃人,靠自食其力賺點微薄銀子,但他的的確確犯了錯,偷盜!


因此這篇稿子在其它媒體平台推出時,引發爭議最大。

有人說,黃獅精犯了錯,就該為自己的錯誤買單。連孔子都說了,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要站穩階級立場,妖精沒有什麼值得同情的。


也有人說,即使黃獅精犯了偷竊罪,但也罪不致死啊!大鵬鳥吃了一個城市的居民,500年間啥事沒有,如來收他時,他還討價還價。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哪個沒吃過人?不是最後也成佛了嗎?


甚至有人說,黃獅精就是太善良,如果平時奸詐兇殘一些,肯定洞府銀子大大的有,看到喜歡的兵器可以不用偷,花錢去買啊(能不能買到是另外一回事),何止於讓小妖們連過冬衣服都沒有!在吃人的環境里,你不吃人,人就要吃你!人善被人欺,妖善被佛欺


……


其實,黃獅精包括那些小妖,他們與麻瘋村的病人們一樣,並不想當「妖」,只想當一名普普通通的人,但上天沒給他們健全的人身,他們不得不當妖,或者世人都把他們當妖。


為了生存,黃獅精不得不找一名背景深厚的領導親屬當干爺爺,但哪知犯事後,領導把親屬直接接走了,卻根本不管他死活。(其實九頭獅子本性也不錯,絕不殺生,對他也很好,聞知被殺還大哭了一場。)


黃獅精同普通人一樣,也有七情六慾,甚至有點孔乙已「竊書不算偷」的酸性,終於犯了一點小錯,最終招來殺身之禍。


在西遊世界裡,有的妖活著像人,有的人活著卻像妖,有的則不人不妖,簡稱人妖。人妖或象妖的人好多沒事,而像人的妖反而沒有好下場。


當一名壞人,放下屠刀就可成佛;當一名好人,卻真的很難,正如書中寫的一樣:道不須臾離,可離非道也。既然你當了好人,就必須一輩子當好人!

同時也說明,對出身低賤的平民來說,必須一生守規矩,特別是要避開那些是非之地,才能平平安安,除非你像如來親舅舅大鵬一樣,即使吃掉一座城的居民,也是可以商量過關的。

-----------------------------------------------------------------

感覺多數人就是黃獅精。


這個問題我回答過,獅駝嶺。原文複製一下。統一回復圖片出處:百度張墨一,西遊繪本。樓下有個張方的回答是為了發圖而回答,說實話根本就不是「細思極恐」好么?不知道那些贊是咋得的,我也是醉了~
以下是原文,更全的在我以前的回答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看。——————————————

倘若還原書中的描寫和真實情節拍成電影或者電視劇,《西遊記》絕對是世界禁片。
舉個例子:

西遊記裡面最恐怖的妖怪據點和國家:獅駝嶺獅駝國。

那小鑽風道:「我大大王與二大王久住在獅駝嶺獅駝洞。三大王不在這裡住,他原住處離此西下有四百里遠近。那廂有座城,喚做獅駝國。

那小鑽風道:「我大大王與二大王久住在獅駝嶺獅駝洞。三大王不在這裡住,他原住處離此西下有四百里遠近。那廂有座城,喚做獅駝國。
他五百年前吃了這城國王及文武官僚,滿城大小男女也盡被他吃了乾淨,因此奪了他的江山,如今儘是些妖怪。」
注意,是整個國家的人類都被妖魔吃乾淨了,這不像電影《倩女幽魂》里樹妖姥姥那樣只敢夜裡勾引獨行男子趁機行兇,

也不像《大話西遊》里鬼鬼祟祟甚至有點猥瑣的黑山老妖那樣偷偷摸摸吸人陽氣,

也不像《大話西遊》里鬼鬼祟祟甚至有點猥瑣的黑山老妖那樣偷偷摸摸吸人陽氣,

而是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張胆、肆無忌憚地生吞活剝,舉國之人,男女老小,一個不留,細思恐極……

而是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張胆、肆無忌憚地生吞活剝,舉國之人,男女老小,一個不留,細思恐極……


再說獅駝嶺:
…卻說孫大聖進於洞口,兩邊觀看。只見:
「骷髏若嶺,骸骨如林。人頭髮成氈片,人皮肉爛作泥塵。人筋纏在樹上,干焦晃亮如銀。真箇是屍山血海,果然腥臭難聞。東邊小妖,將活人拿了剮肉;西下潑魔,把人肉鮮煮鮮烹。」

書中描寫的場面完爆所有世界禁片,什麼豚鼠系列等等都比不上這個重口味,眼前是骷髏嶺、骸骨林,遍地死人頭髮,人筋掛在樹上隨風悠蕩,鼻子里聞到的是屍骸腐爛的腥風,抬望眼看到的是被宰殺人類時噴濺的血雨,被剮活人的慘叫不絕於耳,還有潑魔的怪啼和姦笑……

書中描寫的場面完爆所有世界禁片,什麼豚鼠系列等等都比不上這個重口味,眼前是骷髏嶺、骸骨林,遍地死人頭髮,人筋掛在樹上隨風悠蕩,鼻子里聞到的是屍骸腐爛的腥風,抬望眼看到的是被宰殺人類時噴濺的血雨,被剮活人的慘叫不絕於耳,還有潑魔的怪啼和姦笑……
所以我說,倘若還原書中的描寫和真實情節拍成電影或者電視劇,《西遊記》絕對是世界禁片。

再說獅駝國:
「西進有四百里余程,忽見城池相近。大聖舉鐵棒,離轎僅有一里之遙,見城池,把他嚇了一跌,掙挫不起。你道他只這般大膽,如何見此著唬?原來望見那城中有許多惡氣,乃是:
攢攢簇簇妖魔怪,四門都是狼精靈。斑斕老虎為都管,白面雄彪作總兵。丫叉角鹿傳文引,伶俐狐狸當道行。千尺大蟒圍城走,萬丈長蛇占路程。樓下蒼狼呼令使,台前花豹作人聲。搖旗擂鼓皆妖怪,巡更坐鋪盡山精。狡兔開門弄買賣,野豬挑擔幹營生。先年原是天朝國,如今翻作虎狼城。」

連孫悟空如此膽大包天的主兒都嚇了一跌,可以想像眼前是一副怎樣的場景:

城市依然喧鬧,只是一個人類也沒有,所有的市民都是妖魔鬼怪,只有你一個陌生人類。磨牙吮血、殺人如麻的妖魔們見到了你便紛紛停下手裡的活計,一齊用貪婪飢餓的眼神圍觀著你,好像在看著一頓會走路的午餐。你開始後悔,在心底大罵電視劇里都是騙人的,你以為妖怪都是這樣


這樣


還有這樣

非常

非常
非常卡通丑萌丑萌的,其實都是這樣


這樣

還有這樣恐怖兇殘的妖魔怪物

還有這樣恐怖兇殘的妖魔怪物

你絕望地抬起頭,想看一眼天邊最後的陽光,卻發現不知什麼時候整個天空都變的如墨般黑、血般紅,沒有一絲的陽光,真教人從心底感到絕望和恐怖。

以上。創建於 2014-12-04

公眾號:江湖寥落爾安歸(linghulongma)
自我提升成長及管理/情感/心理/文史點評

微信號:yk20088888,加好友請標記知乎,
提供心理情感諮詢,諮詢過的人都說好( ˙?˙ )

以上。


唐僧問道:你說得幾時方可到?

行者道:你自小時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還難。只要你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既是靈山。

孫猴子已經參悟了禪機。怪不得他可以一個跟頭就到靈山,而作為凡人的唐長老,得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不是師徒幾人經歷這麼多難,而是唐僧經歷了這麼多難,徒弟幾個沒經歷這麼多。詳細可看倒數幾回中,我記不清出來了。)。

既然有人點贊,那我還更一點。哈哈哈。

~~~~~分~割~線~~

行者笑道:「公主啊,為人生在天地之間,怎麼便是得罪?」公主道:「我曉得。」行者道:「你女流家,曉得甚麼?」公主道:「我自幼在宮,曾受父母教訓。記得古書云:『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行者道:「你正是個不孝之人。蓋』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故孝者,百行之原,萬善之本,卻怎麼將身陪伴妖精,更不思念父母?非得不孝之罪如何?」

!!!這猴頭還讀過《詩經》ψ(`?′)ψ

師徒們正行賞間,又見一山擋路。唐僧道:「徒弟們仔細,前遇山高,恐有虎狼阻擋。」行者道:「師父,出家人莫說在家話。你記得那烏巢和尚的《心經》雲『心無掛礙,無掛礙,方無恐怖,遠離顛倒夢想』之言?但只是『掃除心上垢,洗凈耳邊塵。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你莫生憂慮,但有老孫,就是塌下天來,可保無事。怕甚麼虎狼!」長老勒回馬道:「我當年奉旨出長安,只憶西來拜佛顏。舍利國中金象彩,浮屠塔里玉毫斑。尋窮天下無名水,歷遍人間不到山。逐逐煙波重迭迭,幾時能夠此身閑?」行者聞說,笑呵呵道:「師要身閑,有何難?諸法皆空。那時節,自然而然,卻不是身閑也?」長老聞言,只得樂以忘憂。


行者躬身道:「請菩薩先行。」菩薩道:「你先過去。」行者磕頭道:「弟子不敢在菩薩面前施展。若駕筋斗雲啊,掀露身體,恐菩薩怪我不敬。」菩薩聞言,即著善財龍女去蓮花池裡,劈一瓣蓮花,放在石岩下邊水上,教行者:「你上那蓮花瓣兒,我渡你過海。」行者見了道:「菩薩,這花瓣兒,又輕又薄,如何載得我起!這一躧翻跌下水去,卻不濕了虎皮裙?

機智猴頭。


八戒道:「哥哥不曾讀書,《百家姓》後有一句『上官歐陽』。」

豬八戒還讀《百家姓》(沒人吐槽明人寫的唐豬八戒讀了宋時的書么,哈哈。)(つ``ˉ3ˉ)つ``


行者道:「不消說了,心凈孤明獨照,心存萬境皆清。差錯些兒成惰懈,千年萬載不成功。但要一片志誠,雷音只在眼下。似你這般恐懼驚惶,神思不安,大道遠矣,雷音亦遠矣。且莫胡疑,隨我去。」那長老聞言,心神頓爽,萬慮皆休。

真箇有佛性的猴頭。

其實孫猴子還精通人情世故。


豬八戒激他回來的時候,孫悟空怕師傅不喜歡他身上的妖精味兒,還特意去東海洗了個澡。


孫悟空被唐僧趕走了,回花果山的時候:
卻說那大聖雖被唐僧逐趕,然猶思念,感嘆不已,早望見東洋大海,道:「我不走此路者,已五百年矣!」

獅駝嶺時,孫悟空進了青獅的肚子里:
眾妖聽說,都道:「大王,孫行者要在你肚裡過冬哩!」老魔道:「他要過冬,我就打起禪來,使個搬運法,一冬不吃飯,就餓殺那弼馬溫!」大聖道:「我兒子,你不知事!老孫保唐僧取經,從廣里過,帶了個摺疊鍋兒,進來煮雜碎吃。

悟空經過廣州,還捎帶了火鍋的工具?

我為人做了一場好漢,止拜了三個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觀音,兩界山師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為他使碎六葉連肝肺,用盡三毛七孔心。一卷經能值幾何?今日卻教我去拜此怪。若不跪拜,必定走了風訊。苦啊!算來只為師父受困,故使我受辱於人!」到此際也沒及奈何,撞將進去,朝上跪下道:「奶奶磕頭。」
(此處是遇金角銀角大王,孫悟空變成小妖怪去接兩個妖怪的媽媽,為騙得幌金繩,不得不下跪,這裡是孫悟空的心理描寫,想到了幾個自己跪拜的人,卻唯獨忘記了自己的恩師菩提老祖,是真忘耶還是假忘耶?)


不止是西遊,是非常多的神話,都有一個設定,「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如牛郎織女,按人間是一年見一次,但在天上就是天天見了,突然很心疼那些喜鵲。。。說到西遊,唐僧師徒取經也就十幾年,天上也就十幾天,而取經九九八十一難,大聖沒少找各種神仙來救場,那些神仙估計會吐槽吧:這潑猴前天找了哪吒,昨天找菩薩,今天又找。。。


《唐僧有三個徒弟?其實有五個,其他兩個被妖怪吃了。》

我們都知道在《西遊記》中唐僧有三個徒弟,一路保護唐僧西天取經,降妖除魔,立下了汗馬功勞,孫悟空是唐僧的第一個徒弟,被豬八戒和沙僧稱為大師兄,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唐僧在收孫悟空為徒前曾還收了兩個徒弟。

唐僧在西天取經出發前,大唐皇帝曾贈送唐僧兩個從者,也就是隨行人員,他們三人在走到鞏州城的時候書中有句話:「師徒們行了數日,到了鞏州城。早有鞏州合屬官吏人等,迎接入城中。」可見此時唐僧已經收二人為徒了,這二人雖然一心向佛,也是為了取經不畏艱難上路,但卻不是觀音指定的取經人,而是唐僧擅自收的徒弟,所以在第一難便丟了性命,落得個碎屍萬段,葬身妖怪腹中的下場。

唐僧師徒三人走到雙叉嶺的時候,遇到了熊精、野牛精、虎精,唐僧的兩個隨從也沒什麼神通,只是凡人而已,被妖怪輕而易舉的捉住,就這樣做了下酒菜,死的有多慘呢?書中說到:「將二從者剖腹剜心,剁碎其屍,將首級與心肝奉獻二客,將四肢自食,其餘骨肉,分給各妖。只聽得啯啅之聲,真似虎啖羊羔,霎時食盡。」

因為一次性吃不了,只留下了唐僧,當三個妖怪開開心心把唐僧兩個徒弟吃完了,酒足飯飽,打著飽嗝休息後,太白金星不緊不慢的來了,將唐僧救了下來,告訴他,只因你本性元明,所以吃不得你,多可笑的一句話,如果本性元明就吃不得,那孫悟空、豬八戒、沙僧是幹什麼用的?唐僧一個人上西天啊,反正本性元明妖怪不吃,真相不過是那兩個隨從不是觀音指定的取經人罷了,神仙不管,佛教不救的,能不死嗎?如果妖怪選擇先吃唐僧你試試,早被隨行保護唐僧的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動手打死了。

整部《西遊記》中死的最慘的也就這兩位了吧,他們並非大奸大惡之徒,反而是心中有佛,不怕艱辛隨唐僧西天取經之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卻落得個如此下場,真是讓人感嘆,正果終究不是修來的,而是佛,是菩薩指定的,他們讓誰成佛,誰便可以成佛,哪怕心中無佛也無妨,豬八戒何時有過佛心,反而色心不改,反倒成了菩薩,而有心向佛之人卻慘死途中。


1 誰吃過唐僧肉


西遊記里想吃唐僧肉的太多,但最終誰也沒撈到。唐僧肉終究變成了鏡花水月,成為妖界的一個可望不可及的美食傳說。

但若說無人吃過,卻也未必。


殷溫嬌跟隨陳光蕊去江州,中途光蕊為賊人劉洪所殺。殷溫嬌當時已有了身孕,只得忍辱負重,跟著劉洪。她生下小玄奘後,生怕被劉洪所害,忍痛連孩子同血書拋入江中。

拋江之時,有一個細節。她扔之前「但恐難以識認,即咬破手指,寫下血書一紙,將父母姓名、跟腳原由,備細開載。又將此子左腳上一個小指,用口咬下,以為記驗」——看清楚,不是留一道疤痕,而是生生咬下來一個小腳趾頭。殷小姐也是沒辦法,別的記號都可能消失,唯有這個肯定改不了,便於日後相認。

可憐小玄奘出生才三天,就被母親生生咬下一截腳趾頭,從此唐僧只剩九趾,肢體不全。西行路上,想吃唐僧的妖魔無數,想不到唯一嘗過唐僧肉的,卻只有他的親老娘。

但真正細思恐極的,不是這個細節,而是結局。

後來唐僧長大,與母親相認,仇人劉洪得以伏法,父親陳光蕊也復活歸陽,本來該是個大團圓的結局,可最後交代個人結局時,唐僧繼續修行,陳光蕊得了唐王重用,而殷溫嬌呢——「後來殷小姐畢竟從容自盡」,按時人觀念,她雖非自願,但也被劉洪霸佔了十多年,已不清白,唯有以死洗刷。作者寫到這裡,滿滿都是讚歎口吻,似乎對殷小姐深明榮辱的全節之舉十分欣賞。

「畢竟從容」四字,實在是看得人心中一陣發寒。

順便說一句,《陳光蕊赴任逢災 江流僧復仇報本》這一段故事,明代《西遊記》諸版本里沒有,到清代才被夾入第八第九回之間。

2 玉帝的身世

之前網上有人推算過。玉皇大帝「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算下來活了2.268億年。而恐龍恰好出現於約2.25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所以玉皇大帝的原形很可能是一頭恐龍,而且可能是黑瑞龍。

黑瑞龍是三疊紀後期出現的初龍,算是早期食肉恐龍的一種,有著尖銳的牙齒和爪、強而有力的前肢等,是陸地上最強大的掠食者,制霸地球長達一億五千萬年以上,是侏羅紀恐龍的共同祖先,同時也是當時最聰明的動物。玉皇大帝自幼懂得修持,也只能可能是黑瑞龍開了靈智。

如來的話也頗值得玩味:「佛祖聽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廝乃是個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奪玉皇上帝尊位?……你那個初世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

猴子成精,初世為人, 這指的自然是猿猴到人的進化過程。如來如此說,意思是玉皇大帝的親族恐龍已然滅絕,你們哺乳動物篡奪了世間的權柄,如今難道還要得寸進尺,威脅恐龍在天庭的霸權嗎?大聖如此回道:「他雖年劫修長,也不應久佔在此。常言道,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將天宮讓與我……」明說篡位,內里正是象徵著人在進化過程中取代恐龍霸主。

玉皇大帝一想到世間已遍布哺乳動物,罪魁禍首就是猴子一族,莫非如今連天庭也要經歷一次進化不成?老恐龍自然嚇得筋骨酥軟,請來佛祖助陣。

3 五百年?

劉伯欽說五指山是王莽篡漢時從天而降,至今已有五百年。

但王莽篡漢和五百年這兩個數字對不上號。

貞觀十三年,是公元639年。500年前,那應該是公元139年,也就是東漢永和四年,漢順帝在位。而王莽篡漢是在公元9年,前後差著130年,估計是口耳相傳記錯了。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永和四年五指山落地,那麼他大鬧天宮被如來降伏,應該是永和三年的事。

查《後漢書天文志》:

(永 和)三年二月辛巳,太白晝見,戊子,在熒惑西南,光芒相犯。辛丑,有流星大如斗,從西北東行,長八九尺,色赤黃,有聲隆隆如雷。三月壬子,太白晝見。六月 丙午, 太白晝見。八月乙卯,太白晝見。閏月甲寅,辰星入輿鬼。己酉,熒惑入太微。乙卯,太白晝見。太白者,將軍之官,又為西州。晝見,陰盛,與君爭明。熒惑與太 白相犯,為兵喪。流星為使,聲隆隆,怒之象也。

「熒惑西南,光芒相犯」,這是踢翻老君的煉丹爐;「流星大如斗,從西北東行,長八九尺, 色赤黃,有聲隆隆如雷」,這是大聖盛怒之下一路亂打,九曜星閉門閉戶,四天王無影無形; 「熒惑與太白相犯,為兵喪。流星為使,聲隆隆,怒之象也」 這是大聖打到通明殿里,靈霄殿外,三十六員雷部神將圍著大聖,卻不能近身。

後漢書總結這段天象說:「辰星入輿鬼,為大臣有死者。熒惑入太微,亂臣在廷中。」妥妥的大鬧天宮。可見孫大聖在天庭這一通大鬧,不光驚動了神仙,連凡人們都留下了一段華麗的天文記錄。

而辛巳的天文異象剛剛結束,馬上在同一月的乙亥又出事了:金城郡(今永靖)和隴西郡(今臨洮)發生了大地震。臨夏,恰好就在永靖和臨洮之間——不用問,這自然是五行山一屁股砸下來所引發的動靜。

至於五指山在哪兒,可參考

五行山下雙石記 - 異教徒告解室 - 知乎專欄

這裡就不贅述了。


從古代修道理論來看,通天河故事所象徵的,可能是唐僧的一場夢遺。以下內容重口預警:

在西遊記原著的結構中,通天河一節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


在路程上,大唐到通天河五萬四千里,正好取經之路一半。


在回目上,唐僧師徒在第50回開頭離開通天河,也正好全書一半。


在地點上,唐僧姓陳,而通天河邊的小村子,也正好叫做陳家莊——在悟空八戒變童男女獻祭時,兩人也曾經有一段對話:

那八戒見人散了,對行者道:「我們家去罷。」行者道:「你家在那裡?」八戒道:「往老陳家睡覺去。」

凡此種種,不由讓人展開無盡的想像。


那麼,通天河故事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呢?


其最關鍵的信息,就隱藏在兩句詩中。



那一夜,唐僧沒有睡好覺


在第四十八回,靈感大王將通天河凍上後,唐僧著急取經,師徒四人冰上趕路,結果冰層破裂,唐長老落水變作「陳到底」。在這一回的結尾,作者給出了兩句詩:

誤踏層冰傷本性,大丹脫漏怎周全。

請注意,「大丹脫漏」這四個字非常重要,對應是一個修行用詞——「漏丹」,說白了就是遺精。古代內家修行講究煉精化氣、還精補腦,如果修鍊不得法,元精就會變為凡精走漏,所以歷來修行者都對漏丹問題極為重視。


像金丹派南宗創始人,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就在其《修道真言》中說到:

初入元關者,不用他求。自今日始,要無漏精液,便是登仙梯航,便是結嬰種子。

另一位宗師級人物,明初的張三丰也有一首《固漏歌》,道出了固精不漏的妙處:

固漏形軀煉太陽,精氣神全守中黃。鉛汞熬煎成至寶,金丹一粒放毫光。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洪金寶飾張三丰】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洪金寶飾張三丰】


作為一位虔誠的修行者,唐僧不會打炮,也不可能自擼。再聯繫四十七回名為《聖僧夜阻通天水》,點明了一個夜字,那麼「大丹脫漏」的隱喻只有一個解釋:


他夢遺了。


這個答案看似聳人聽聞,但結合書中給出的眾多線索,其實不難理解。


在通天河之前,唐僧師徒車遲國降妖,這個故事同樣充滿了修行術語。


比如第四十四回題目《法身元運逢車力
心正妖邪度脊關》,其中便關係到兩個名詞,河車搬運與夾脊雙關。


在這一回中,悟空看到了拉車的五百個苦力和尚:

行者漸漸按下雲頭來看處,呀!那車子裝的都是磚瓦木植土坯之類;灘頭上坡坂最高,又有一道夾脊小路,兩座大關,關下之路都是直立壁陡之崖,那車兒怎麼拽得上去?

後來悟空打死道士,解放眾僧:

那大聖徑至沙灘上,使個神通,將車兒拽過兩關,穿過夾脊,提起來,捽得粉碎,把那些磚瓦木植,盡拋下坡坂。

車輛、夾脊、兩關,這些關鍵意象的一次次強調,明顯有意為之。


所謂河車搬運,乃運轉真氣的一種方式,一般用於小周天修鍊。所謂夾脊雙關,歷來說法不一,有的說是兩腎,有的說是脊柱正中一帶,有的說是對應脊柱的兩個穴位。要將真氣搬運過夾脊,是修道中難度極大的一環,所以此回故事的修行隱喻,在於外道行邪法,導致河車搬運工夫被延誤,所以這個地方會叫車遲國。


在修行者突破夾脊雙關之後,會做什麼呢?


有一種「添油續命」修行法,即凝神夾脊,將真氣導入小腹陰蹺,從而培養元氣、生精壯陽。


話說修行人沒有性生活,為什麼要壯陽?這就是為了還精補腦,長生不老。


將陽精通過脊柱送入大腦,乃是修行的重要關鍵。


人頭圓象天,腳方象地,所以這個陽精上升的過程可以看作「通天」。


由此不難理解,過了車遲國的夾脊雙關後,唐僧師徒為什麼會來到通天河了。這條河就是令陽精通天的脊柱。


這條河的起點在人體的正中,正如通天河在西天取經之路的正中,同時也在西遊全書的正中。


玄奘姓陳,此地有陳家莊,也許正在提醒,這裡有最重要的自家根本。


這條通天之路說起來簡單,但實際頗有兇險之處,因為精滿自溢。


當陽精充沛之時,就算沒有淫慾,也有可能出現遺精——漏丹。


當通天河被妖怪凍上後,書中著力渲染了唐僧著急取經,強行踏冰過河。對此清代宗師級道士悟元子劉一明在《西遊原旨》中的評點是:

金丹易得,火候最難,時刻未至而妄動,則丹不熟而易漏。

心不清凈,過於急躁,輕舉妄動,這正是唐僧那一夜夢遺的直接原因。


一秤金,這個名字不簡單


由漏丹這個設定出發,可以進一步理解通天河故事中那個奇怪的小孩名字——一秤金。


陳家莊人向靈感大王獻祭童男女,男孩叫做陳關保,女孩就是一秤金。


原著第四十七回這樣說道:

老者捶胸道:「老拙叫做陳澄。我今年六十三歲,他今年五十八歲,兒女上都艱難。我五十歲上還沒兒子,親友們勸我納了一妾,沒奈何尋下一房,生得一女,今年才交八歲,取名喚做一秤金。」八戒道:「好貴名!怎麼叫做一秤金?」老者道:「我因兒女艱難,修橋補路,建寺立塔,布施齋僧,有一本帳目,那裡使三兩,那裡使五兩,到生女之年,卻好用過有三十斤黃金。三十斤為一秤,所以喚做一秤金。」

西遊記的很多名詞都有隱喻,那麼一秤金也有更多的涵義么?



要知道,西遊記作者對中醫藥非常熟悉,小說中不止一次出現了藥名串連而成的詩詞。


他還對內家修行非常精通,全書隨處可見各種修行用語。


而在古代這兩大領域中,都有一個叫「一秤金」的名詞。


比如在中藥領域,古醫書《何氏濟生論》中引用了白玉蟾的一秤金方,此方採用熟地、白茯苓、枸杞、人蔘等眾多補養藥物,主要功效為「添精益髓,保元種子」。


在修行領域,同樣有一個「一秤金訣」,傳為明初冷謙所創——就是《倚天屠龍記》中的那位散人冷謙。



此訣原名「長生一十六字訣」,亦名「一秤金訣」或「十六錠金」,全文十六個字:

一吸便提,氣氣歸臍,一提便咽,水火相見。

修行此訣的要領為吸氣、咽津配合提縮會陰,以意念將氣提入督脈,從尾閭通脊骨,直至頂門。其功效為調和陰陽,壯陽固精。南懷瑾在其講座中,就曾將此訣作為對治漏丹的一大秘訣。


不難看出,無論在中藥領域還是修行領域,一秤金都是固精保元,對抗漏丹的重要武器。


由此,還可以解釋和一秤金一起獻祭的小男孩名字——陳關保,其隱喻也許就是陳玄奘的精關得保。


靈感大王:其實我想做好人


看到這裡,有人可能要問:都有一秤金陳關保了,唐僧為什麼還漏丹了呢?


這是因為,靈感大王並沒有吃掉這兩個小孩。當然,這裡的「吃小孩」,同樣也是隱喻而已。


在第四十七回,陳澄兄弟介紹靈感大王時念了一首詩:

感應一方興廟宇,威靈千里祐黎民。

年年莊上施甘露,歲歲村中落慶雲。

雖則恩多還有怨,縱然慈惠卻傷人。

只因要吃童男女,不是昭彰正直神。

如果沒有「吃童男女
」這一點,他其實是一個好神。



對於靈感大王的象徵,悟元子劉一明說得比較隱晦:

神妙不測,靈感非常,乃大葯所產之處,所謂眾妙之門是也。

大葯所產之處是什麼?當然是產生陽精的地方。


另一位道士悟一子陳士斌的《西遊真詮》中則說得比較通俗:

靈為生育之靈,感為雲雨之感。雖甘雨慶雲足以長養萬物,而恣情縱慾還能斷喪真元。恩中帶殺,慈里傷人。每每消耗真陰真陽,就好如吃童男童女一般。此喻言其隱征,豈真吃童男童女哉?

所以靈感大王這個名字,象徵的是繁衍人類、主司生育的「眾妙之門
」,可以理解為人類的性機能。


進一步聯想的話,靈感大王是金魚精,就此意義來說,金魚是可以看做「禁慾」的諧音的。


靈感大王的兵器是九瓣赤銅錘,由一枝未開的菡萏的運煉而成,所謂小荷才露尖尖角
,此物的形狀,也正與男根有幾分相似。



對於靈感大王的來歷,觀音曾經說過:

「不知是哪一日,海潮泛漲,來到此間。」

渡唐僧師徒過河的老黿也說過:

「那妖邪乃九年前海嘯波翻,他趕潮頭,來於此處,仗逞凶頑,與我爭鬥,被他傷了我許多兒女,奪了我許多眷族。我斗他不過,將巢穴白白的被他佔了。」

靈感大王是趁海水漲潮跑出來的,這裡看起來又與一個修行術語相關,那就是海底。


在古代修行理論中,會陰穴又稱為海底輪、生死竅,乃脈氣交會之所。修行人在慾念發動之時,若意守海底,則陽物漸倒,這又是克制漏丹的一大秘訣。


所以在小說中,靈感大王所象徵的性機能,一沒有守住海底,二沒有用上一秤金,只不過是一股邪火,再加上修行人的急躁冒進,所以在陽氣將要通天之際,這丹,不由自主的就漏了;這精,不由自主的就遺了。


斑衣鱖婆:我的來歷很嚇人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又有問題了:


書里一直在說,唐僧十世好人,一點元陽未泄,功效非常,所以女妖與他歡愛便能成太乙金仙。你這裡說他在通天河就夢遺了,那元陽還有功效嗎?後面的女妖們難道都是在白忙活?


這就要請出通天河劫難的真正BOSS——觀音菩薩了。


還記得靈感大王手下的那個女妖斑衣鱖婆嗎?


她對唐僧性格的了解,到了極為可怕的地步。正是在她的一手導演下,唐僧一步步走向了踏冰落水的陷阱。


她的行蹤非常的詭秘,沒有人知道她的來歷。在靈感大王手下水精魚怪盡皆死爛之後,屍體中同樣沒有她的蹤影。


她看似要害唐僧,實際卻又保護著唐僧。靈感大王拿住唐僧後,馬上就想吃肉,正是斑衣鱖婆建議先等兩天再說,才把唐僧關在了六尺石匣之中等待解救。


在這個女妖身上,又有著什麼樣的秘密呢?



再次有請悟一子陳士斌的評點:

唐僧之急性躁心,鱖婆知之有素,特在通天正路之處故作此難,以寒冰煉其性,以墮淵休其心。其始即大士化身歟……鱖婆一言一動無非為保全唐僧、安置大王之計可曉然矣。

原來,斑衣鱖婆正是觀音大士所化!


原來,她的一舉一動,從頭到尾都是為唐僧和「靈感」所安排的一場試煉!


唐僧的漏丹剛剛開始,就被六尺石匣所象徵的高超固漏手段封住,所以他的元陽並未真正走漏!


由此就可以解釋書里的一個BUG,近乎全知的觀音,為何沒有發現她的金魚已在通天河為害九年之久,為何又在孫悟空找上門來這天突然「發現真相」。


因為這一切都是她做的局嘛。


對於鱖婆的真身,西遊記作者在書中還埋了一個小小的「彩蛋」,這個暗示數百年來似乎還沒有研究者發現:


在捉住唐僧後,靈感大王對斑衣鱖婆的稱呼變成了「鱖妹」。


鱖,音gui。


看到這裡,熟悉《周易》的人應該會想起一個詞,那就是六十四卦中的「歸妹」。


此卦說的是辦事急於求成,欲速則不達,正是通天河漏丹故事的寓意所在。


歸妹的上六爻有五個字——「女承筐,無實」,一個女子提著筐子,其中空無一物。


觀音在收伏靈感大王時,手裡提的正是一個現編的空竹籃。


這,難道只是巧合嗎?


【張紀中版西遊記·通天河觀音提籃】

【張紀中版西遊記·通天河觀音提籃】


現在,我們可以總結通天河故事的深層寓意了。正是在觀音大士的統籌之下,唐僧克服了漏丹之難。


被靈感大王佔領洞府的是老黿,黿音yuan,寓意真元,通天河的行政區劃又屬於車遲國元會縣,這一切象徵的正是修行者與被邪火侵擾的真元相會,最後乘著元氣過了通天之河。


一場著急上火的夢遺,就這麼變成了強身固陽的大保健。


正是此回固漏故事之後,唐僧固住精關,具有超高療效的真陽才真的煉成。從此之後,才有了紛紛擾擾的女妖奪真陽故事——在通天河之前,是沒寫過女妖對唐僧貞操有興緻的。


這正是:

通天河,河通天,風雪寒冰煅紅蓮,

唐朝長老心不靜,半夜夢中漏金丹。

觀音大士來相救,斑衣鱖婆計多端,

意守海底固陽氣,跨下真元直通天!


延伸閱讀:

誰才是西遊記最淫蕩的妖怪?

西遊記有哪些隱晦內容和暗示? - 茅十七的回答 - 知乎


【個人訂閱號一本神經(ybsj_maoshiqi),這裡有更多好玩的三俗西遊考證】


作為一名血統純正如假包換的理科生,我小時候讀《西遊記》,最想不通的就是裡面的時間設定問題,完全沒有考慮到神仙佛祖們的感受。

在《西遊記》里,默認的時間設定是「天上一日,地下一年」。例如第八十三回,托塔李天王收的義女下界為妖,擄了唐僧想要成親,孫悟空上天找李天王大鬧,太白金星出來勸解時說:

「『一日官事十日打』你告了御狀,說妖精是天王的女兒,天王說不是,你兩個只管在御前折辯,反覆不已,——我說天上一日,下界就是一年。這一年之間,那妖精把你師父陷在洞中,莫說成親,若有個喜花下兒子,也生了一個小和尚兒,卻不誤了大事?」

那麼,按照這個時間設定,孫悟空在五指山下被壓了五百餘年,對天界來說就是五百多天,一年多的時間。唐僧取經走了十四年(見第一百回唐僧回到長安後和唐太宗的對話),對天界來說就是兩個星期而已。於是,我們可以想像,在這期間,天庭諸將的對話很可能是這樣的:

「大事不好!那猴子打進南天門了!」

「哈哈哈哈哈,猴子被壓在五指山下了,叫你再猖狂!」

一年多以後——

「什麼?那猴子刑滿釋放了?顛覆國家政權罪、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毀壞財物罪加一起才判一年多?」

又過了兩個星期——

「什麼?那猴子已經成佛了?從刑滿釋放到修成正果只用了不到半個月?」

求天庭諸將的心理陰影面積……

對了,不僅天庭諸將,其實觀音菩薩的心理陰影面積也不小……

第十四回,觀音菩薩給了唐僧緊箍咒,戴到了孫悟空頭上,此時正值臘月(見第十五回第一段)。

戴上緊箍咒幾天之後(見第十五回),龍王三太子吃了唐僧的馬,孫悟空去找了一趟觀音。按照天上一日,凡間一年的設定,凡間一天大約相當於天上4分鐘,也就是說,觀音到家不到半個小時,就被孫悟空叫走了……

兩個月後,早春時節(見第十五回最後一段),黑風山的熊怪搶了唐僧的袈裟,孫悟空又去找了一趟觀音。按照天上一日,凡間一年的設定,凡間一個月相當於天上兩個小時,也就是說,觀音到家才4個小時,就又被孫悟空叫走了……

到了這年秋天(第二十二回第一段),唐僧一行在流沙河受阻,孫悟空第三次去找觀音菩薩幫忙。也就是說,觀音回家不過半天時間,孫悟空又找上門了……

收了沙僧後,過了大概一兩個月時間(第二十三回第一段),觀音菩薩又和黎山老母、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化作美女,試探了一次師徒眾人的禪心。也就是說,觀音回家不過三四個小時,就又出門為唐僧等人做任務去了……

考驗完畢後,過不了幾天(第二十四回第三段),師徒四人到了五庄觀,孫悟空搗毀了鎮元大仙的人蔘果,不得不再去求觀音菩薩幫忙。也就是說,觀音做完任務回家才幾分鐘,就又被孫悟空叫去幫忙了……

後面的就不統計了,單只從第十四回到第二十四回,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裡,觀音菩薩為唐僧一行人的事跑了六趟……

當菩薩好累……


本文口味略重,各位請謹慎閱讀。

一、唐僧長生不老的使用方式有二,一是口服。

馬伯庸先生提到,唯一吃過唐僧肉的是他媽,大家都很認同。但我認為能吃到唐僧肉的,也許還有兩撥。

1、在西梁女國,唐僧喝了子母河水,便覺腹痛有胎,孫悟空大費周章,取來落胎泉水,教唐僧吃了:

那裡有頓飯之時,他兩個腹中絞痛,只聽轂轆轂轆三五陣腸鳴......唐僧也忍不住要往靜處解手......那婆婆即取兩個凈桶來,教他兩個方便。須臾間,各行了幾遍,才覺住了疼痛,漸漸的銷了腫脹,化了那血團肉塊

這落胎泉水打胎,與現代醫學使用息隱(米非司酮片)加米索前列醇藥物,口服終止早期妊娠不同,它的原理是「化胎」,屬於具有腐蝕性的靶向葯,在腐蝕胚胎組織的同時,也會腐蝕一部分正常的腸胃:

八戒道:「我不用盞子,連吊桶等我喝了罷。」那婆子道:「老爺爺,唬殺人罷了!若吃了這吊桶水,好道連腸子肚子都化盡了!」嚇得獃子不敢胡為,也只吃了半盞。

所以這團肉塊,除了唐僧兒子的胚胎組織外,還有唐僧自身的肉體。

經排泄系統而出,還有無療效呢?我看是有的,在朱紫國那一回,孫悟空三兄弟去接白龍馬的尿:

那馬跳將起來,口吐人言,厲聲高叫道:「師兄,你豈不知?我本是西海飛龍......我若過水撒尿,水中游魚食了成龍;過山撒尿,山中草頭得味,變作靈芝,仙僮採去長壽。

不過是西海水族王室成員而已,排出尿便如此金貴,西方主宰之二弟子,身份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血團肉塊是合著大小便一起排出,還能不能分辨出來?且看朱紫國國王,吃了孫悟空的葯,拉出了三年前未消化的食物:

那國王腹中作響,如轆轤之聲不絕,即取凈桶,連行了三五次,服了些米飲,敧倒在龍床之上。有兩個妃子,將凈桶撿看,說不盡那穢污痰涎,內有糯米飯塊一團

以上可見,唐僧在凈桶里的血團肉塊,形狀可辨,且有療效,但是那婆婆不識好貨,應該沒有吃:

行者道:「既是他兩個都好了,將水送你家罷。」那婆婆謝了行者,將余剩之水,裝於瓦罐之中,埋在後邊地下,對眾老小道:「這罐水,彀我的棺材本也!」眾老小無不歡喜。

書中並沒有說怎麼處置凈桶,但那婆婆得了水,便高興得很,不管那桶,第一時間去埋水,可見在她心中,水的價值更勝於唐僧肉。

由於女兒國信息封閉,唐僧肉的功效沒有傳過來,也是說得通的。

萬千妖魔垂涎的的續命之物,擺在她面前,她卻一心念想著買棺材的錢,實在是諷刺。

2、另一處可食唐僧肉的地方,是西行團伙終於來到靈山,接引佛祖撐船來接,師徒上了船:

行者叉著膊子,往上一推。那師父踏不住腳,轂轆的跌在水裡,早被撐船人一把扯起,站在船上......只見上溜頭泱下一個死屍。長老見了大驚,行者笑道:「師父莫怕,那個原來是你。」

誰被猴子推下了水?是之前的唐僧,肉體凡胎的陳玄奘。

現在站在船頭的長老是誰,是接引佛祖從水裡扯上來的,脫胎換骨後的,如來二弟子金蟬子。

屍體到哪去了?書中沒寫,但是我們知道,由於屍體的消化道內有大量的微生物,河裡也生活了各種食腐生物,甚至鳥類也會在浮屍上取食,這群動物,肯定是吃過「唐僧肉」的。

但此時的唐僧已經升華,精華都被提煉出去,捨去的臭皮囊,與藥渣一般,藥用價值很難說還剩下多少,但這依然是「唐僧肉」無誤。

二、唐僧長生不老的使用方式還有一種,是「奪其真陽」。

廣義的真陽就是元陽,指人體陽氣根本,狹義的真陽指男子的精氣,書中指的是哪種呢。

西梁女國女王,要和唐僧做超友誼的好朋友,唐僧對悟空說:

「但恐女主招我進去,要行夫婦之禮,我怎肯喪元陽,敗壞了佛家德行;走真精,墜落了本教人身?」

關於女色,唐僧也不是沒有動心,在四聖試禪心那一回,黎山老母說她家有三個漂亮的女兒,可以與唐僧師徒配對,你看唐僧的表情:

三藏坐在上面,好便似雷驚的孩子,雨淋的蝦蟆,只是呆呆掙掙,翻白眼兒打仰。

這裡講的元陽,是狹義上的精氣,就是你們想的那種物質: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泄,陰陽和,故能有子。

我一直搞不懂,他是怎麼做到「十世修行,一點元陽未泄」呢?要知道答主在十幾歲的夜,泄與不泄,跟本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啊?



在女兒國,唐僧和八戒誤吃了子母河水。於是悟空去解陽山,取了落胎泉水,才度過此難。

這種繁殖方式下,子代的基因應該與母本相同。

——那麼,在女兒國規模養殖唐僧是可行的!!!!!!

根據《聊齋·男生子》,唐僧的孩子,多半也會在脅下產出。

幸好沒有哪個妖怪開了和我一樣的腦洞。否則唐僧就會置身活熊取膽汁一般的地獄了。

補充 原文
行者笑道:「古人云,瓜熟自落,若到那個時節,一定從脅下裂個窟窿,鑽出來也。」
(古人都腦補男人生孩子從脅下鑽出來,也挺細思恐極的。)

最後,是脅下,不是肋下。有種東西叫古漢語字典。


西梁女國里真的沒有男人嗎?

《西遊記》第五十四回里唐僧一行四人來到了西梁女國,女王死活非要嫁給唐僧,甚至要把王位也讓給他,自己作王后。女王原話是這麼說的:

我國中自混沌開闢之時,累代帝王,更不曾見個男人至此。幸今唐王御弟下降,想是天賜來的。寡人以一國之富,願招御弟為王,我願為後,與他陰陽配合,生子生孫,永傳帝業,卻不是今日之喜兆也?

女王說自打有這西梁國至今,從沒有過男人。但是在前面第四十八回里,師徒四人在陳家莊上的時候,通天河結了冰,冰面上很多人走,唐僧問陳老兒這些人往哪兒去,陳老兒說:

河那邊乃西梁女國,這起人都是做買賣的。我這邊百錢之物,到那邊可值萬錢;那邊百錢之物,到這邊亦可值萬錢。利重本輕,所以人不顧生死而去。常年家有五七人一船,或十數人一船,飄洋而過。見如今河道凍住,故捨命而步行也。

這裡能看出西梁女國並沒有實行「閉關鎖國」之類的政策,和周邊國家也是有貿易往來的。那這些去做買賣的人難道也都是女人?沒有男人?怎麼可能啊。

再仔細看陳老兒說的,「不顧生死而去」,說明去西梁女國做生意是有危險的,而且是生命危險,這危險從何而來?通天河肯定是一險,那還有沒有其他危險呢?這裡先放下,往下看。

第五十三回里,唐僧和豬八戒誤飲了子母河的水,肚子疼,四人找了一家村舍,屋裡是一個老婆婆,孫悟空讓老婆婆去燒湯。而老婆婆的反應呢

那婆婆且不燒湯,笑唏唏跑走後邊叫道:「你們來看,你們來看!」那裡面,蹼襜蹼踏的,又走出兩三個半老不老的婦人,都來望著唐僧灑笑。

老婆婆叫了幾個人來圍觀他們師徒,看著他們笑,把悟空給惹生氣了,「喝了一聲,把牙一嗟」,這才把那幾個看熱鬧的嚇跑。

後來知道了事情原委之後,悟空去取那落胎泉的泉水,臨行前,他囑咐沙僧照顧好師父時說:

你好仔細看著師父,若這家子無禮,侵哄師父,你拿出舊時手段來,裝掞虎唬他,等我取水去。

幾個老女人對他師父無禮,得是怎麼個「無禮」法,你就想吧。

悟空第一次去取水沒成功,回來叫幫手。再次出發之前,和那老婆婆有一段對話,原文如下:

老婆子笑道:「爺爺呀,還是你們有造化,來到我家!若到第二家,你們也不得囫圇了!」八戒哼哼的道:「不得囫圇,是怎麼的?」婆婆道:「我一家兒四五口,都是有幾歲年紀的,把那風月事盡皆休了,故此不肯傷你。若還到第二家,老小眾大,那年小之人,那個肯放過你去!就要與你交合。假如不從,就要害你性命,把你們身上肉,都割了去做香袋兒哩。」

這裡幾句話算是把前面的疑惑給解了,西梁女國里是來過男人的,而且遇到年輕的女子,便要被強迫交合,不從的就要害了性命。再回頭看陳老兒那句「不顧生死而去」,知道怎麼回事了吧。

再回頭看第五十四回之初,他們四人剛入西梁女國的時候的情景:

忽見他四眾來時,一齊都鼓掌呵呵,整容歡笑道:「人種來了,人種來了!」慌得那三藏勒馬難行,須臾間就塞滿街道,惟聞笑語。

這些女人們看見男人一點也不驚訝,反而個個很開心,很興奮。這個「笑」里有多少內涵,我都不敢想。

還有一個可以佐證西梁女國里的人見過男子的記錄是第六十二回,師徒四人到達祭賽國,祭賽國是個大國,四方來朝。這其中就有西梁女國

當年有四夷朝貢:南月陀國,北高昌國,東西梁國,西本缽國,年年進貢美玉明珠,嬌妃駿馬。

那些來朝貢的使臣,在祭賽國或者來祭賽國的途中肯定會遇到男子,那麼。。。。。。

這樣看來,全國上下唯一一個沒有嘗過男人滋味的似乎只有那高高在上的女王了,所以她才會饑渴到看見個和尚都死活不放。而國中其他人,大臣也好,老百姓也好,都有機會見過男人,也可能和男人有過接觸,甚至會因為人家不從就殺了割肉做香袋。可是這麼多事那女王居然一點不知情。

唉,貴國藥丸啊!

相關問題:西遊記中有什麼可悲的細節? - 朱權的回答


有個高票答案說,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觀音一天為唐僧師徒跑了6趟。簡直搞笑,觀音的普陀山明明在地上,這是基本常識。孫悟空被唐僧趕走,跑到普陀山待了4天,難道唐僧那裡已經過了四年?這種水平的答案在貼吧都得被噴成狗,在知乎居然還那麼多人贊,簡直逗死了。西遊記中的年,只要不是特指,全都是指人間年,就連蟠桃成熟也是按人間年算的。猴子大鬧天宮時,舉行了一屆蟠桃會,這時八戒還是天蓬,猴子被鎮壓500人間年,天上至少又舉行過一次蟠桃會,天蓬在這屆蟠桃會上調戲了嫦娥被貶下界。也就是說,500人間年(500天上天)的時間,至少有兩次蟠桃會,而蟠桃分別是3000年、6000年、9000年一熟,如果是天上年,即使把桃子結果時間錯開,也不可能在天上的500天里舉行兩次,唯一的可能就是蟠桃成熟是按人間年算的,也就是天上的3000天,6000天,9000天一熟,即使如此,也還間隔3000天,必須保證3600棵桃樹成熟時間錯開,才能保證500天內有兩批蟠桃分別成熟。

有知友批評我,說我強行吹86版西遊記,其實不是的。86央視版西遊記,並沒有還原原著,而是還原了一個民間認同的西遊記。原著西遊記是比較黑暗的,中間暗流涌動,道教佛教天庭西天有不少鬥爭,但是民間流傳的關於西遊記的故事,其實簡單不少,比如戲曲評書等形式表現的西遊記。我很小的時候,我爺爺就給我講過大鬧天宮哪吒鬧海之類的故事,這些口耳相傳的故事,其實與西遊記原著已經相去甚遠了。央視要拍西遊記,如果完全按著原著來,估計不會有人喜歡。

補充一個關於九頭蟲的。

萬聖龍王的女婿九頭蟲,大多數人都知道他其實是九頭鳥,但他具體是什麼樣的鳥呢?書中對他的描寫是這樣的:

他生得——毛羽鋪錦,團身結絮。方圓有丈二規模,長短似黿鼉樣致。
兩隻腳尖利如鉤,九個頭攢環一處。展開翅極善飛揚,縱大鵬無他力氣;
發起聲遠振天涯,比仙鶴還能高唳。眼多閃灼幌金光,氣傲不同凡鳥類

他的原型,是傳說中的妖怪鬼車。鬼車的記載非常多,大家可以自行百度。

宋周密《齊東野語》卷十九: 鬼車,俗稱九頭鳥,……世傳此鳥昔有十首,為犬噬其一,至今血滴人家為災咎。故聞者,必叱犬滅燈,以速其過澤國。……身圓如箕,十脰環簇,其九有頭,其一獨無而鮮血點滴,如世所傳。每脰各生兩翅。當飛時十八翼,霍霍競進,不相為用,至有爭拗折傷者。

西遊記中,孫悟空抓住了奔波兒灞和霸波兒奔,這倆小妖對九頭駙馬的形容是這樣的:

因我萬聖老龍生了一個女兒,就喚做萬聖公主。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招得一個駙馬,喚做九頭駙馬,神通廣大。前年與龍王來此,顯大法力,下了一陣血雨,污了寶塔,偷了塔中的舍利子佛寶。

二郎神彈弓沒打中,哮天犬咬掉了他的一個頭,一直不停滴血也與鬼車記載相符,可見九頭蟲原型就是鬼車無疑。

而鬼車這個形象,其實是傳說中的神鳥----九鳳。山海經記載: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極櫃。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鳥身,句曰九鳳"。

楚人崇拜鳳凰,鳳凰出現被認為是祥瑞,而九鳳的形象之所以發展為後來的妖邪鬼車,其實是中原人對巴楚文化的敵視嘲諷的結果(具體我就不寫了,能寫一部文化史了),簡單來說,古人把楚人的語言稱為「鴃舌」,意思就是鳥語,把楚人稱為南蠻。而楚人崇拜的九頭神鳥,也由鳳凰變成了鬼車。

回頭再看西遊記中的描寫:氣傲不同凡鳥類。

很多人認為這句是寫九頭蟲氣質與凡鳥不同,其實錯了,它真正的斷句應該是:氣傲不同,凡鳥類。凡鳥,是個字謎,即鳳凰的「鳳」也。

鳳,形聲。從鳥,凡聲。


所以,九頭蟲這個形象,是作者綜合九鳳和鬼車的形象,創造出來的。他真正的樣子,應該是一個九頭鳳凰。

------------------------------------------------------------------------------------------------

以下為原答案:

我寫這個答案的時候,這道題下面回答不多,僅有的幾個答案讓我覺得很不靠譜,於是寫了這個又臭又長的答案,由於改動多次,導致評論區有些評論與答案對不上號,還望見諒。此答案完全主觀,不喜勿噴。

-------------------------------------------

《西遊記》細思極恐的細節有很多,特別是現代有了太多厚黑學解釋,就更加複雜,但這些解釋大多是牽強附會,很多人在表達看法的時候,會提取書中對自己有利的信息而忽略其他線索,結果一個根本經不起推敲的結論搞得好像原著中鐵板釘釘一樣。

說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天蓬元帥很可能不是投錯豬胎變成豬樣,而是本來就長了豬樣。


西遊記中,並非每個人都說實話,有些地方看似矛盾,其實是某人說謊,比如豬八戒長相,很可能他做天蓬元帥的時候就是豬樣,他卻說自己投錯了胎變成的豬樣,這明顯是在說謊。他也有說漏嘴的時候,比如第85回:

妖精硬著膽喝道:「你是那裡來的,叫甚名字?快早說來,饒你性命!」八戒笑道:「我的兒,你是也不認得你豬祖宗哩!上前來,說與你聽——
巨口獠牙神力大,玉皇升我天蓬帥。(他當天蓬元帥之前,就已經巨口獠牙了
掌管天河八萬兵,天宮快樂多自在。
只因酒醉戲宮娥,那時就把英雄賣。
一嘴拱倒鬥牛宮,吃了王母靈芝菜。(只有豬才會「拱」
玉皇親打二千錘,把吾貶下三天界。
教吾立志養元神,下方卻又為妖怪。
正在高庄喜結親,命低撞著孫兄在。 金箍棒下受他降,低頭才把沙門拜。(有不少人說猴子打不過豬八戒,這 句豬八戒自己承認了打不贏孫兄
背馬挑包做夯工,前生少了唐僧債。
鐵腳天蓬本姓豬,法名改作豬八戒。」

他的稱號之所以是天蓬元帥,很可能因為他的嘴像蓮蓬。

這就有意思了,既然他本來就是豬樣,為什麼要說謊說自己投了豬胎變了模樣?在天庭做官時,滿天神佛自然都認識他,也知道他是豬樣,後來為什麼也沒人戳破他的謊言?

最大的可能,是他們給天庭留面子。有人可能會問,豬八戒都被踢出天庭了,為啥還要給他面子?他成了佛家弟子,應該算作給如來面子吧?

其實豬八戒沒有被踢出天庭。從他的詩里也能體現------玉皇親打二千錘。

豬八戒犯得錯,用今天話說,是出現了作風問題,這罪其實說大也沒多大,但不罰又不行。喝多了調戲了一下文工團女演員,就被革職查辦開除黨籍,似乎有點過,而玉皇親打二千錘,正說明了對他的懲罰其實是做做樣子。皇上要打你,不讓侍衛打,而是自己拿個小錘打你屁股,這說明什麼?皇上心疼你唄。而且詩中「教吾立志養元神」這句也說的很明白:不是開除你,而是讓你走基層學習一下,避避風頭。豬八戒在團隊中一言不合就想分東西散夥,可能因為他根本對取經成功進入西天體制沒有興趣。這一點同為天庭員工的沙增與他截然不同,沙增的捲簾大將,基本相當於秘書,他只是「打碎了玻璃盞」,就被罰下界,受飛劍穿心之苦,為何?玉帝會因為他打碎一個杯子就如此動怒?顯然沙增犯的是大罪,打碎玻璃盞只是個借口而已。取經路上,沙增和八戒話不多,從沒聊過在天上當官時的八卦,沙增心裡明白,豬八戒將來很可能回天庭,而自己只有取經一條路,唐僧是他的救命稻草,如果取經失敗他們散夥,自己的未來是極為悲慘的。

豬八戒的長相,還有另一種可能:豬樣是他的本相,在天庭當官時,他一直以法相示人,但蟠桃會上喝多了,現了本相。西遊記很多仙佛妖怪都有法相和本相,比如昴日雞,他的本相就是一隻大公雞,而猴豬沙三兄弟沒有法相,孫悟空本相就是個石猴,他也一直以本相示人。豬八戒極有可能是在被貶下界時失去了法相,只好撒謊自己投錯胎。

以上只是我自己的理解,不喜勿噴。

--------------------------------------分割線說點不對題的-----------------------------------------------

看了很多答主觀點,很多站不住腳的論調都是主觀臆測。西遊記不是吳閑雲寫的,有些答主不從原著中找答案,卻從別的書里引用文字當做線索證據,我很angry!!答題也要按基本法來!!!我覺得評論一部文學作品,原著文本最有說服力,其他相關作品可以做參考,但是不能與原著設定相悖。

下面我逐條解釋某些答主的不恰當觀點,如有錯誤可以在評論區指正,我會貼到正文後面。

  1. 緊箍咒,有答主說菩薩把最菜的一個給了悟空,原著中沒寫三個箍哪個厲害。倒是觀音在這件事情上的做法,很耐人尋味,如來給他金緊禁三個箍,讓他給唐僧的三個徒弟。但是觀音只給了猴子一個,另外兩個貪污了,一個給了黑熊,一個給了紅孩兒。這可不是小罪,金蟬子只是不認真聽講就被貶下凡塵,十世修行,觀音這事,如來不可能不知道,卻從沒處罰觀音。
  2. 金箍棒與九齒釘耙。原著設定毫無疑問金箍棒更厲害

棒子:

棒是九轉鑌鐵煉,老君親手爐中煅。禹王求得號神珍,四海八河為定驗。中間星斗暗鋪陳,兩頭箝裹黃金片。花紋密布鬼神驚,上造龍紋與鳳篆。名號靈陽棒一條,深藏海藏人難見。成形變化要飛騰,飄爨五色霞光現。 老孫得道取歸山,無窮變化多經驗。時間要大瓮來粗,或小些微如鐵線。粗如南嶽細如針,長短隨吾心意變。輕輕舉動彩雲生,亮亮飛騰如閃電。攸攸冷氣逼人寒,條條殺霧空中現。降龍伏虎謹隨身,天涯海角都游遍。曾將此棍鬧天宮,威風打散蟠桃宴。天王賭鬥未曾贏,哪吒對敵難交戰。棍打諸神沒躲藏,天兵十萬都逃竄。雷霆眾將護靈霄,飛身打上通明殿。掌朝天使盡皆驚,護駕仙卿俱攪亂。舉棒掀翻北斗宮,回首振開南極院。金闕天皇見棍凶,特請如來與我見。兵家勝負自如然,困苦災危無可辨。整整挨排五百年,虧了南海菩薩勸。大唐有個出家僧,對天發下洪誓願。枉死城中度鬼魂,靈山會上求經卷。西方一路有妖魔,行動甚是不方便。已知鐵棒世無雙,央我途中為侶伴。邪魔湯著赴幽冥,肉化紅塵骨化面。處處妖精棒下亡,論萬成千無打算。上方擊壞鬥牛宮,下方壓損森羅殿。天將曾將九曜追,地府打傷催命判。半空丟下振山川,勝如太歲新華劍。

耙子:

此是鍛煉神冰鐵,磨琢成工光皎潔。
老君自己動鈐錘,熒惑親身添炭屑。
五方五帝用心機,六丁六甲費周折。
造成九齒玉垂牙,鑄就雙環金墜葉。
身妝六曜排五星,體按四時依八節。
短長上下定乾坤,左右陰陽分日月。
六爻神將按天條,八卦星辰依斗列。
名為上寶沁金鈀,進與玉皇鎮丹闕。
因我修成大羅仙,為吾養就長生客。
敕封元帥號天蓬,欽賜釘鈀為御節。
舉起烈焰並毫光,落下猛風飄瑞雪。
天曹神將盡皆驚,地府閻羅心膽怯。
人間那有這般兵,世上更無此等鐵。
隨身變化可心懷,任意翻騰依口訣。
相攜數載未曾離,伴我幾年無日別。
日食三餐並不丟,夜眠一宿渾無撇。
也曾佩去赴蟠桃,也曾帶他朝帝闕。
皆因仗酒卻行兇,只為倚強便撒潑。
上天貶我降凡塵,下世盡我作罪孽。
石洞心邪曾吃人,高庄情喜婚姻結。
這鈀下海掀翻龍鼉窩,上山抓碎虎狼穴。
諸般兵刃且休題,惟有吾當鈀最切。
相持取勝有何難,賭鬥求功不用說。
何怕你銅頭鐵腦一身鋼,鈀到魂消神氣泄!

兩個都是老君的貨,看不出誰更厲害,但是其他方面卻可以比較。金箍棒絕對是西遊記中的最強近戰武器,比上寶沁心鈀和降妖寶杖都要重,猴哥這個狂戰士非常依賴這把橙裝。很多人以妖怪辦釘耙會為證據證明釘耙更強,這更是說不通,妖怪辦釘耙會,是因為釘耙加了很多特技上去,duangduang的特效很酷炫。金箍棒霞光內斂,妖怪不識貨而已。

很多人以為金箍棒就是一根鐵棍兒,其實金箍棒是發光的,第三回:

正說處,後面閃過龍婆、龍女道「大王,觀看此聖,決非小可。我們這海藏中那一塊天河定底的神珍鐵,這幾日霞光艷艷,瑞氣騰騰敢莫是該出現遇此聖也」龍王道「那是大禹治水之時,定江海淺深的一個定子,是一塊神鐵,能中何用」龍婆道「莫管他用不用,且送與他,憑他怎麼改造,送出宮門便了」老龍王依言,盡向悟空說了。悟空道「拿出來我看」龍王搖手道「扛不動,抬不動。須上仙親去看看」悟空道「在何處。你引我去」龍王果引導至海藏中間,忽見金光萬道。

看見沒,金箍棒只有遇見孫悟空才發光。它就是石中劍,孫悟空就是它一直等待的亞瑟王。

西遊記中確實沒有武器實力的文本解釋,我說金箍棒厲害也只是根據書中猴哥的使用情況進行的主觀推測。首先需要肯定一點,上寶沁心鈀比金箍棒厲害肯定是不對的。我之所以說金箍棒比耙子厲害是從他重量和功能得出的結論。重量上金箍棒更重,龍宮奪寶時:

龍王見說,不好推辭,即著鱖都司取出一把大捍刀奉上。悟空道「老孫不會使刀,乞另賜一件」龍王又著鮊太尉,領鱔力士,抬出一捍九股叉來。悟空跳下來,接在手中,使了一路,放下道「輕,輕,輕。又不趁手。再乞另賜一件」龍王笑道「上仙,你不曾看這叉,有三千六百斤重哩」悟空道「不趁手,不趁手」龍王心中恐懼,又著騙提督、鯉總兵抬出一柄畫桿方天戟。那戟有七千二百斤重。悟空見了,跑近前接在手中,丟幾個架子,撒兩個解數,插在中間道「也還輕,輕,輕」老龍王一發害怕道「上仙,我宮中只有這根戟重,再沒甚麼兵器了

可見,重量是能說明一定問題的。


同時有知友說金箍棒沒打斷過別的武器,這也是不對的:

巨靈神抵敵他不住,被猴王劈頭一棒,慌忙將斧架隔,扢叉的一聲,把個斧柄打做兩截,急撤身敗陣逃生。

至於金箍棒和九齒釘耙,我主觀傾向金箍棒一點。

還有評論區 @腰疼的回答:

大鬧天宮那,其實搞破壞明顯比當保鏢容易,孫悟空大鬧,天庭拿不住他,主要是這貨屬猴子的,賊能跑,血厚防高走位好,其實你要天庭出來個戰鬥力高的讓孫悟空去拿,他也拿不住,畢竟打不過我還可以跑的。(以上下劃線內容引用自評論區)

這點我不同意,孫悟空並沒有跑,除了跟二郎神打得正嗨基地被偷他往回跑,其他時候猴哥都是在正面硬剛,哪吒被他打傷胳膊逃走,九曜星君一起上也不是對手:

正嚷間,大聖到了。叫一聲「開路」掣開鐵棒,幌一幌,碗來粗細,丈二長短,丟開架子,打將出來。九曜星那個敢抵,一時打退。那九曜星立住陣勢道「你這不知死活的弼馬溫。你犯了十惡之罪,先偷桃,後偷酒,攪亂了蟠桃大會,又竊了老君仙丹,又將御酒偷來此處享樂,你罪上加罪,豈不知之」大聖笑道「這幾樁事,實有,實有。但如今你怎麼」九曜星道「吾奉玉帝金旨,帥眾到此收降你,快早皈依,免教這些生靈納命。不然,就躧平了此山,掀翻了此洞也」大聖大怒道「量你這些毛神,有何法力,敢出浪言。不要走,請吃老孫一棒」這九曜星一齊踴躍。那美猴王不懼分毫,輪起金箍棒,左遮右擋,把那九曜星戰得筋疲力軟,一個個倒拖器械,敗陣而走,急入中軍帳下,對托塔天王道「那猴王果十分驍勇。我等戰他不過,敗陣來了」李天王即調四大天王與二十八宿,一路出師來斗。大聖也公然不懼,調出獨腳鬼王、七十二洞妖王與四個健將,就於洞門外列成陣勢。

猴哥不僅沒有跑,還是主動出擊的,他對自己的實力很自信。

3.天庭到底有沒有實力剿滅猴哥?因為有太多人問這個問題,我就說點我的看法(完全主觀,如果有更合理的想法還望斧正):我認為是有的,但很有限,天庭的真正王牌,我認為是二郎神。

很多人覺得猴哥之所以能大鬧天宮,是因為天庭有些人不出力。這點我是認同的。讀者一定要明確一個概念,那就是在西遊記框架下,天庭≠道教。玉帝是三界之主,西天名義上也歸他,所以如來降服猴哥,是奉詔而來。猴哥造反的理念,是「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他不是想消滅天庭,而是想入主靈霄

天庭有兩類人,第一類是有些星君星官,他們的地位是自帶的,就算天庭沒了,他們地位不受影響,比如鎮元大仙這種級別的仙人,這種人不出力也可以理解。再說了,天庭的國防部長是托塔天王,剿滅猴哥的任務,必須交給李天王父子,不可能戰爭爆發了軍隊閑著而讓民間武術家迎敵。

另一類則不同,他們就是天庭的員工,比如天蓬元帥,捲簾大將這種,他們是官員,天庭沒了他們的地位也沒了,這種人確實儘力了。

說說二郎神和李天王父子的問題。二郎神是玉帝的外甥,卻不在天庭供職,而是在灌江口逍遙做神仙,並且不太服管,他手下的梅山兄弟,各有官職,但都是他封的,不是天庭封的,觀音菩薩說「奈他只是聽調不聽宣」,表面上看是因為劈山救母的事鬧翻了,其實不是。玉帝找他降服猴哥,下了一道聖旨,最後說「今特調賢甥同義兄弟即赴花果山助力剿除。成功之後,高升重賞。」

真君大喜道:「天使請回,吾當就去拔刀相助也。」

二郎神很高興,大喜。但我個人認為這個「大喜」,是因為玉帝許諾的高升重賞。二郎神是很想在天庭做官的,但是沒有機會。因為李天王父子霸佔著一把手位置,現在李天王和哪吒戰敗,自己的機會來了。

後面就是「小聖施威降大聖」不提。但抓到了猴哥,卻發生了一段很有意思的對話:

這下面四大天王與李天王諸神,俱收兵拔寨,近前向小聖賀喜,都道:「此小聖之功也!」小聖道:「此乃天尊洪福,眾神威權,我何功之有?」康、張、姚、李道:「兄長不必多敘,且押這廝去上界見玉帝,請旨發落去也。」真君道:「賢弟,汝等未受天籙,不得面見玉帝。教天甲神兵押著,我同天王等上界回旨。你們帥眾在此搜山,搜凈之後,仍回灌口。待我請了賞,討了功,回來同樂。」四太尉、二將軍依言領諾。

這句簡直是屁話,什麼叫未受天祿不得面見玉帝?孫悟空一個妖怪還不是見了玉帝?現在梅山兄弟立了大功,理當面聖請賞,卻讓二郎神一句話打發了。可以看出,二郎神對他的血統,其實很在乎,他骨子裡覺得這些兄弟和自己不是一個級別的人。

之後發生的事情就讓二郎神蛋疼了:

老君領旨去訖,一壁廂宣二郎顯聖,賞賜金花百朵,御酒百瓶,還丹百粒,異寶明珠,錦繡等件,教與義兄弟分享。真君謝恩,回灌江口不題。

高升是沒見,重賞也沒有,玉帝當初封猴哥為齊天大聖,賞賜了御酒二瓶,金花十朵用來忽悠猴哥,可見這所謂的金花御酒根本不是什麼值錢東西。玉帝就用這點東西,把二郎神打發走了。同時,抓猴子頭功名義上不是他的,是老君用金剛圈打了猴哥一下,猴哥才被抓到。所以二郎神只能憋著。後來猴子從八卦爐逃了,也沒見玉帝再叫他,他也沒主動來幫忙。(二郎神是能打過孫悟空的,這點熟讀原著就沒有疑問,後來二郎神幫猴哥對付九頭蟲,猴哥說了一堆客氣話,而且以兄稱之,猴子對如來都沒這麼客氣過,這裡面多少有點對二郎神實力的忌憚)

再說回李天王,從西遊記里的表現來看,李天王屁本事沒有。哪吒也不是孫悟空對手,但這父子倆就是坐穩了天庭的國防部長和頭號戰將。究其原因,我認為是天庭對西天勢力的忌憚。李天王的大兒子,在如來座下做護法,二兒子,在觀音手裡當童子,三兒子是如來用蓮花復活,他手裡的寶塔是如來給的(寶塔真正的作用是用來對付哪吒)。他們全家都跟西天有關係,一旦天庭動了李天王,就是跟西天翻臉。二郎神怎麼辦?如果讓他在李天王手底下做事,他肯定不服,如果讓他當一把手,西天那邊不好交代。所以二郎神不可能「高升」,只能乖乖回灌江口做他的「小聖」。

之後猴子從八卦爐逃出來,天庭很自然的就請如來幫忙了。隨後召開安天大會,普天同慶其樂融融,玉帝和如來進行了親切友好的會談,對如來的法力大加讚賞,如來感謝天庭長期以來對西天的信任與支持,雙方還就反恐項目上的進一步合作達成了共識,各路神佛紛紛與會,大會在一片祥和的氣氛中進行。


4. 猴哥的文化水平。在鳳仙郡,取經團讀太守的榜文,榜文抬頭是「大天竺國鳳仙郡郡侯上官」,猴哥問啥叫郡侯上官,豬八戒說:「哥哥不曾讀書。百家姓後有一句上官歐陽」。看上去猴子沒什麼文化,其實他懂的還真不少(他甚至連包小姐做大保健的價格都知道,詳見滅法國趙寡婦店情節)。例如第31回,猴哥指責百花羞公主不孝:「你正是個不孝之人。蓋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故孝者,百行之原,萬善之本。卻怎麼將身陪伴妖精,更不思念父母?非得不孝之罪如何?」這段話引用了 《詩經 小雅 蓼莪》,足以證明猴哥的文化底子很好: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

猴哥學藝之前,曾在市井之間生活許多年,對人情世故,他是很懂的,相反,唐僧的文化水平,卻很有待商榷。原著中的唐僧我不是很喜歡,經常表現的很俗,第十五回:

三藏道:「既是他吃了,我如何前進!可憐啊!這萬水千山,怎生走得!」說著話,淚如雨落。行者見他哭將起來,他那裡忍得住暴燥,發聲喊道:「師父莫要這等膿包形么!你坐著,坐著!等老孫去尋著那廝,教他還我馬匹便了。」三藏卻才扯住道:「徒弟啊,你那裡去尋他?只怕他暗地裡攛將出來,卻不又連我都害了?那時節人馬兩亡,怎生是好!」行者聞得這話,越加嗔怒,就叫喊如雷道:「你忒不濟,不濟!又要馬騎,又不放我去,似這般看著行李,坐到老罷!」

小白龍吃了唐僧的馬,唐僧簡直被嚇尿了,孫悟空要去收拾小白龍,唐僧說你走了他吃了我咋辦,搞得孫悟空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幸虧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及時趕到,不然他倆真的要看著行李,坐到老了。唐僧到了生死關頭,經常表現出與高僧身份不符的庸俗。

甚至很多時候,都是悟空給唐僧講解經義。比如第二十四回:

三藏在馬上歡喜道:「徒弟,我一向西來,經歷許多山水,都是那嵯峨險峻之處,更不似此山好景,果然的幽趣非常。若是相近雷音不遠路,我們好整肅端嚴見世尊。」
行者笑道:「早哩,早哩!正好不得到哩!」
沙僧道:「師兄,我們到雷音有多少遠?」
行者道:「十萬八千里,十停中還不曾走了一停哩。」
八戒道:「哥啊,要走幾年才得到?」
行者道:「這些路,若論二位賢弟,便十來日也可到;若論我走,一日也好走五十遭,還見日色;若論師父走,莫想,莫想!」
唐僧道:「悟空,你說得幾時方可到?」
行者道:「你自小時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還難。只要你見性志誠,念念回首處,即是靈山。」

第32回《平頂山功曹傳信 蓮花洞木母逢災》也有一段:

師徒們正行賞間,又見一山擋路。唐僧道:「徒弟們仔細,前遇山高,恐有虎狼阻擋。」行者道:「師父,出家人莫說在家話。你記得那烏巢和尚的《心經》雲心無掛礙,無掛礙,方無恐怖,遠離顛倒夢想之言?但只是掃除心上垢,洗凈耳邊塵。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你莫生憂慮,但有老孫,就是塌下天來,可保無事。怕什麼虎狼!」長老勒回馬道:我當年奉旨出長安,只憶西來拜佛顏。舍利國中金象彩,浮屠塔里玉毫斑。尋窮天下無名水,歷遍人間不到山。逐逐煙波重迭迭,幾時能彀此身閑?行者聞說,笑呵呵道:「師要身閑,有何難事?若功成之後,萬緣都罷,諸法皆空。那時節,自然而然,卻不是身閑也?」長老聞言,只得樂以忘憂。

所謂大唐高僧,經常表現的很俗,孫悟空不知比他高到哪裡去了。猴哥對佛法的理解,是相當深的,因為他的第一個師傅----菩提祖師,與佛教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菩提這種東西,是和佛教有聯繫的。他的名字「悟空」也說明了這一點,他念一些咒語的時候,都是「唵×××」這種,說明他的武功法術,也來自佛門。所以他對《心經》有這麼高層次的理解也就不足為奇了。(真實歷史中,《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玄奘法師翻譯的,他認為觀音菩薩是個錯誤翻譯,應該譯作觀自在菩薩。)

順便貼一段更有意思的,朱紫國那裡:

進前行處,忽見有一城池相近。三藏勒馬叫:「徒弟們,你看那是什麼去處?」行者道:「師父原來不識字,虧你怎麼領唐王旨意離朝也!」三藏道:「我自幼為僧,千經萬典皆通,怎麼說我不識字?」行者道:「既識字,怎麼那城頭上杏黃旗,明書三個大字,就不認得,卻問是甚去處何也?」三藏喝道:「這潑猴胡說!那旗被風吹得亂擺,縱有字也看不明白!」行者道:「老孫偏怎看見?」八戒、沙僧道:「師父,莫聽師兄搗鬼。這般遙望,城池尚不明白,如何就見是甚字型大小?」行者道:「卻不是『朱紫國』三字?」

這段並不是說孫悟空眼力好,其實這是孫悟空在故意嘲諷三藏,用的是「風吹幡動」典故。(「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慧能進曰:『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猴哥之所以嘲諷師傅,不是真的說他修為不濟,而是為了嘲諷而嘲諷(因為孫悟空也未必真看見了,而是他來之前就知道這是朱紫國,也知道國王和金聖宮的事)。自從真假美猴王事件之後,猴哥就明白了自己才是取經團真正的核心,(沙僧也變了,他變得唯猴哥馬首是瞻)打死六耳獼猴之後,如來承諾「汝亦坐蓮台」,猴哥就知道西天是想以取經為名,把自己拉進體制。後來的結果也說明了這一點,斗戰勝佛,地位比觀音菩薩都高。

5.神仙地位。上面有個答案說什麼女媧盤古這些boss在大鬧天宮都沒出現什麼的,也有說孫悟空大鬧天宮根本是小事,天宮實力滅他很輕鬆的。不可信。不要拿其他作品中的神仙體系與西遊記混為一談。很多人拿封神榜的神仙說西遊的事兒,西遊記很可能是先成書的,封神榜的神仙體系不能作為參考。就像我看了龍珠就說孫悟空的筋斗雲其實飛的還不如他普通飛行快,這有說服力嗎?西遊記是架空的世界觀,但他很嚴謹,能自洽。原著中是出現了女媧盤古,但是是把他們當做故事背景的,而沒有實際出現,倒是老君的地位非常之高,西遊記中女媧補天開天闢地什麼的都是老君的戲份,而且西遊記是明確承認老君化胡為佛的,老君親口說過自己化胡為佛,且不止說了一次。(這也是西遊記最大的bug,研究西遊記的人,很多都覺得西遊記寫的是佛教東擴,但如果是老君化胡為佛,這個結論直接就被推翻了)很多人都有發現,西遊記中的很多牛逼法寶武器什麼的,都是老君的貨,甚至我覺得假猴子的武器隨心鐵杆兵也可能出自他的爐子。老君絕對是天庭的托尼史塔克。而且仙丹這種東西,絕對是硬通貨。老君同時掌握著天庭的軍工和保健藥品生產,絕對是boss中的boss。

6.龍的地位。龍王的地位不低。雖然龍只是種動物,但龍王是天庭命官。而且龍王的速度恐怕是西遊里最快的了,孫悟空大鬧龍宮,東海龍王叫兄弟,兄弟瞬間就從西南北海到了.......簡直不科學。

7.天罡地煞變化。所謂天罡地煞,指的只是數字。

祖師說:「也罷,你要學那一般?有一般天罡數,該三十六般變化,有一般地煞數,該七十二般變化。」悟空道:「弟子願多里撈摸,學一個地煞變化吧。」天罡和地煞就是數字,天罡就是36,地煞就是72,與法術高低無關。原著中孫悟空二郎神牛魔王會七十二變,比豬八戒不知高到哪裡去了。

有答主貼出了以下文獻:

天罡三十六變:斡旋造化、顛倒陰陽、..........(反正很厲害,我省略了).....撒豆成兵、釘頭七箭。

地煞七十二變:幽通、驅神、醫藥、...........(反正也很厲害,我就省略了).知時、識地、辟穀、魘禱。

太高大上了,然並卵。這些變化之術的描述西遊記里都~沒有都沒有!!!都沒有!!!都沒有!!!西遊記里完全沒寫!!!評論里還是有人不停問為什麼天罡三十六變那麼厲害,卧草我真的沒法解釋了,西遊記里沒寫這些!!!!沒寫!!!!!這是有些答主引用自別的書!!!!!

8.繼續,紅孩兒身世。居然有人說他是老君的兒子。

他會三昧真火怎麼就說明他是老君兒子了呢,老君根本不會三昧真火,老君八卦爐用的是六丁神火啊。

將身綁在降妖柱,即命神兵把首梟.刀砍錘敲不得壞,又教雷打火來燒. 老孫其實有手段,全然不怕半分毫.送在老君爐里煉,六丁神火慢煎熬.

綁見玉皇張大帝,曹官拷較罪該當.即差大力開刀斬,刀砍頭皮火焰光. 百計千方弄不死,將吾押赴老君堂.六丁神火爐中煉,煉得渾身硬似鋼.

這段可以看出,老君和三昧真火毫無關係

眾神道:"說起他來,或者大聖也知道.他是牛魔王的兒子,羅剎女養的.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煉成三昧真火,卻也神通廣大.牛魔王使他來鎮守號山,乳名叫做紅孩兒,號叫做聖嬰大王."

看見沒,紅孩兒是自己修鍊出了三昧真火這種奇特法術。要真說西遊記里跟紅孩兒有關係的人,我覺得是黃風怪。他的三昧神風很有意思,猴哥借了靈吉菩薩的定風珠才搞定。後來到了火焰山,鐵扇公主把猴子扇飛了,不偏不倚,「很巧」地扇到了靈吉菩薩跟前,靈吉菩薩這回直接把定風珠送給了猴哥。所以我主觀的推測,黃風怪很可能是和紅孩兒一起修鍊的。

9.孫悟空吃人。

行者笑道:"師父,你那裡認得!老孫在水簾洞里做妖魔時,若想人肉吃,便是這等.或變金銀,或變庄台,或變醉人,或變女色.有那等痴心的,愛上我,我就迷他到洞里,盡意隨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還要晒乾了防天陰哩!師父,我若來遲,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

很多人根據這段就說孫悟空也吃人,是沒看懂原文。孫悟空並不不吃人。孫悟空說自己如何吃人,是說給唐三藏聽,讓他知道妖怪的伎倆。烏雞國給國王人工呼吸說了

那師父甚有主張,原來豬八戒自幼兒傷生作孽吃人,是一口濁氣;惟行者從小修持,咬松嚼柏,吃桃果為生,是一口清氣。

如果他吃人,也就救不活國王。孫悟空被唐僧趕走,花果山遭獵人破壞,猴哥回去打死了那些獵人,把獵人屍體扔了,把馬匹分給了小猴吃,他自己連馬肉都不吃。

10.唐僧身世。很多人說唐僧是劉洪的兒子,這根本沒邏輯。難道殷小姐認識陳光蕊之前就跟劉洪好過?人家好歹是當朝大員殷開山的女兒!支持這種觀點的人,是因為理由來源於西遊記附錄。但是西遊記附錄唐僧身世那一回,很可能不是原著而是偽作。這一回bug眾多,單說時間,這回里寫道:

話表陝西大國長安城,乃歷代帝王建都之地。自周、秦、漢以來,三州花似錦,八水繞城流,真箇是名勝之邦。彼時是大唐太宗皇帝登基,改元貞觀,已登極十三年,歲在己巳,天下太平,八方進貢,四海稱臣。忽一日,太宗登位,聚集文武眾官,朝拜禮畢,有魏徵丞相出班奏道:「方今天下太平,八方寧靜,應依古法,開立選場,招取賢士,擢用人材,以資化理。」

第一段就有重大bug,貞觀十三年。第十二回:

詩曰:龍集貞觀正十三,王宣大眾把經談。道場開演無量法,雲霧光乘大願龕。御敕垂恩修上剎,金蟬脫殼化西涵。普施善果超沉沒,秉教宣揚前後三。貞觀十三年,歲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陳玄奘大闡法師,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都在長安城化生寺開演諸品妙經。那皇帝早朝已畢,帥文武多官,乘鳳輦龍車,出離金鑾寶殿,徑上寺來拈香。怎見那鑾駕?真箇是:一天瑞氣,萬道祥光。仁風輕淡盪,化日麗非常。

玄奘的老爸陳光蕊中狀元是貞觀十三年,玄奘主持水陸法會還是貞觀十三年!由此可以看出,附錄內容在玄奘身世上面不具有參考價值,附錄很可能是別人寫的番外。

11.七大聖排行。有人說七大聖是按照實力排行的,孫悟空最沒本事所以排第七。這個不可信。原著猴哥說過,唯有老孫身小,所以排行最小。身小,可能是指長得矮小,也可能指年齡最小,但都和實力無關。

12.其他六大聖在猴哥大鬧天宮時為什麼不幫忙。有答主認為是天庭實力太強,其他六大聖認為不是對手,所以不敢來。不可信。天庭實力就是這樣(上文有解釋,但是比較主觀),猴哥確實是一個人把他們操翻了。有人說只有一些諸如巨靈神之類跟猴哥戰鬥過,其實不然。猴哥是和天庭一線戰將打過而且把他們都打敗了的。

這大聖一條棒,抵住了四大天神與李托塔,哪吒太子,俱在半空中,——殺勾多時,大聖見天色將晚,即拉毫毛一把,丟在口中,嚼將出去,叫聲"變!"就變了千百個大聖,都使的是金箍棒,打退了哪吒太子,戰敗了五個天王。

三太子與悟空各騁神威,鬥了個三十回合,那太子六般兵,變做千千萬萬;孫悟空金箍棒,變作萬萬千千.半空中似雨點流星,不分勝負。原來悟空手疾眼快,正在那混亂之時,他拔下一根毫毛,叫聲:"變!"就變做他的本相,手挺著棒,演著哪吒。他的真身卻一縱,趕至哪吒腦後,著左膊上一棒打來.哪吒正使法間,聽得棒頭風響,急躲閃時,不能措手,被他著了一下,負痛逃走,收了法,把六件兵器,依舊歸身,敗陣而回。

這兩段可以看出猴哥是有壓倒性實力的。哪吒算是天庭一線戰士了,三十回合就敗陣而回。

七大聖中,猴哥是真正的大哥,是他先稱聖,其他六個才跟著稱聖的,天庭的鎮壓行動也是明確奔著孫悟空來的。後來孫悟空兵敗,天庭並沒有繼續鎮壓其他六大聖,而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事就這麼翻篇兒了。

我覺得六大聖不幫忙,根本原因還是因為猴哥造反意志不堅定,一被招安就屁顛屁顛去了,六大聖心裡很明白,所以他們只是跟著瞎起鬨,沒有實際的革命行動。
13.豬八戒實力。有答主說書八戒和猴哥實力相當,這簡直是裝聾作啞啊,書里說了:

他兩個自二更時分,直斗到東方發白。那怪不能迎敵,敗陣而逃。

豬八戒打不過猴子,但是能從二更打到東方發白也算不錯了。敗陣而逃也叫實力相當,我真是服了。評論區不停有人說孫悟空從沒打贏過豬八戒。感謝這些人重新定義了實力相當這個詞。

西遊記真正被低估的,其實是白龍馬。八戒沙僧兩個人戰黃袍怪不下,八九回合敗下陣來。而白龍馬變成人形,在沒有趁手兵器的情況下,也跟黃袍怪戰了八九回合才受傷而逃(小白龍的兵器,是他的項下明珠,被觀音摘走了)。

14.真假美猴王。我不認為假猴子是所謂的「二心」。我覺得最大的可能,是獼猴王,他曾經跟孫悟空結拜,號稱「通風大聖」。獼猴王,自然是獼猴。如來說過「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類之種,不達兩間之名。」這四種,分別是靈明石猴,六耳獼猴,赤尻馬猴,通臂猿猴。他們能力不同:

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

孫悟空就是靈明石猴,能力也符合,但有一點很重要:孫悟空並不是出生就會這些,而是通過後天學習,才能通變化,識天時的。說明他們的能力,並不是出生就會,這一點通過另外兩種猴子赤尻馬猴和通臂猿猴也能證明,花果山有這兩種猴子,他們屁本事都沒有,根本沒有「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和「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的能力。

也就是說,六耳獼猴並不是生下來就能「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也需要後天學習。西遊記中,能跟孫悟空一個水平的猴類物種,只有三個,分別是他的結義兄弟禺狨王和獼猴王(禺狨王也是猴子,極有可能是混世四猴之一,但不可能是六耳獼猴,因為六耳獼猴全天下只有一隻),還有一個就是六耳獼猴。六耳獼猴前文沒有出現,禺狨王和獼猴王后來都沒出現。

六耳獼猴的能力,和孫悟空一模一樣,他的武器,叫隨心鐵杆兵,也和金箍棒一樣。

我們看看六耳獼猴的能力,如來說:「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與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獼猴也。」凡人說話,亦能知之,凡人不是跟神鬼對應的那個凡人,這個凡,是「凡是」的意思,就是說,這個世界上,誰說話他都能聽見。

再來看獼猴王,他號稱「通風大聖」,很有意思,其他大聖的稱號,比如覆海大聖,平天大聖,移山大聖,都說明了自己的志向或能力,這個「通風」是什麼能力呢?我認為,這就是在說明他的能力:超強聽力。

通風,有空氣流通的意思,也有「透漏消息」這一引申含義,以下引用自百度百科:《二刻拍案驚奇》卷三:「豈知貴人遊戲,我們多被瞞得不通風,也是一場天大笑話。」陳登科《赤龍與丹鳳》第一部九:「不是他來通風,我還蒙在鼓裡呢。」可見「不通風」,就是沒有聽到消息的意思。風與聲音本身就常聯繫在一起,比如順風耳,也能說明「通風」與「善聆音」有關聯。

這下就很明確了,獼猴王「通風」的本事,與六耳獼猴「善聆音」的能力是相符合的。且六耳獼猴的「六耳」二字,不光指他的耳朵多,這個詞有「偷聽者」的含義。第二回猴哥找菩提祖師學藝,說道:「 此間更無六耳,止弟子一人。」

結合這些,我的結論就出來了:假孫悟空就是通風大聖獼猴王。他在孫悟空學藝期間,完整偷聽了菩提祖師的授課。至於他假扮孫悟空的理由,沒人知道,可能有自覺懷才不遇之嫌,想混進西天當個神仙。

孫悟空毫不顧及兄弟之情,一棒子把他打成肉餅,也是迫不得已,在如來面前,他必須表明自己皈依佛門的決心,必須與過去的自己劃清界限。整個西行過程,孫悟空表現出了出奇的狠辣絕情,即使是黃獅子、犀牛精和黑熊精這些罪不至死的妖怪,猴哥都是痛下殺手(黑熊被觀音救了)。後來的牛魔王,估計也看出了自己這個弟弟早已經不是結拜時那個好兄弟,所以乾脆跟他拼了個魚死網破,導致了自己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悲慘結局。

真假孫悟空這段,原文證據實在太少,只能結合一些蛛絲馬跡進行推理。至於他的兵器是怎麼來的,如果他出生時沒有善聆音的本事,他怎麼學到這個本領並偷聽悟空學藝的,他為什麼要冒充猴子取經。這些恕我能力有限,不能考證。大家也不必盲信我的胡扯,若覺得有道理就看看,看不下去就右上角,我也是拋磚引玉而已。

雖然我的證據也不算完整,但「二心」之說顯然更不靠譜,很多人認為假猴子代表了孫悟空「惡」的一面,真猴子代表了他「善」的一面。那我們就來看看到底誰更「惡」:真假猴王之前,師徒一行人遇到一夥強盜,孫悟空凶性大發,打死了兩個賊頭,腦漿都打出來了,其他強盜作鳥獸散,唐僧此時已經微怒,八戒沙僧也附和著數落猴子。之後很巧,師徒借宿在一老者家,老者姓楊,他的兒子就是那伙強盜中的一個,猴子說這樣的不肖子孫打死算了,老者無奈的說自己就這一個兒子,還等他給自己送終呢,唐僧數落猴子多事,說別人的家事我們別摻和。更巧的是那楊老頭的兒子這時候回家了,知道唐僧師徒在自己家,頓起歹心,合計著要報仇,楊老頭就給師徒通風報信,讓他們趕緊跑。一行人上路後,強盜追上來,孫悟空不但不聽唐僧的話,反而跟唐僧叫板,專門找出楊老頭的兒子並殘忍的殺掉了他:

行者問那不死帶傷的賊人道:「那個是那楊老兒的兒子?」那賊哼哼的告道:「爺爺,那穿黃的是!」行者上前,奪過刀來,把個穿黃的割下頭來,血淋淋提在手中,收了鐵棒,拽開雲步,趕到唐僧馬前,提著頭道:「師父,這是楊老兒的逆子,被老孫取將首級來也。」

之後唐僧念了緊箍咒,把猴子趕走了。緊接著假猴子出現。

這時候的真悟空,表現出的「惡」,在整部西遊記里都少見。反而之後出現的假猴子,卻沒表現的多麼惡。

也有人說,真假美猴王事件,是猴子和如來串通,就是要讓孫悟空打唐僧一棒子出口氣,這就更不靠譜了,事情的起因完全是因為猴子作惡,唐僧根本沒錯,如來有什麼理由懲罰唐僧?


15.孫悟空長相。評論里有人問我孫悟空長相恐怖,拜師之前在城中生活那麼久會不會嚇壞百姓。
原著中孫悟空長相有很多處描寫,看這段,《西遊記》第二回:

魔王見了,笑道:「你身不滿四尺,年不過三旬,手內又無兵器,怎麼大膽猖狂,要尋我見什麼上下?」
第二十一回:那怪仔細觀看,見行者身軀鄙猥,面容贏瘦,不滿四尺。笑道:「可憐!可憐!我只道是怎麼樣扳翻不倒的好漢,原來是這般一個骷髏的病鬼!」
第二回,學藝時:祖師道:「你雖然像人卻比人少腮。」原來那猴子孤拐面,凹臉尖嘴。

可見孫悟空身材瘦小,面貌也不怎麼樣,「孤拐面,凹臉尖嘴」, 大家可以自行腦補長期吸毒的癮君子。但他長得是「像人」的,這是最起碼的,至於豬八戒,長得就不像人了......
第四回這樣寫道:

這巨靈神睜睛觀看,真好猴王—— 身穿金甲亮堂堂,頭戴金冠光映映。手舉金箍棒一根,足踏雲鞋皆相稱。一雙怪眼似明星,兩耳過肩眉又硬。挺挺身才變化多,聲音響亮如鐘磬。尖嘴咨牙弼馬溫,心高要做齊天聖。

第一回,孫悟空拜菩提老祖學藝:

祖師聞言暗喜道:「這等說,卻是個天地生成的,你起來走走我看。」猴王縱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兩遍。

第十四回,唐僧救孫悟空出來時,孫悟空沒有衣服穿。

「卻說那孫行者請三藏上馬,他在前邊,背著行李,赤條條,拐步而行。」

第三十五回:孫悟空把銀角大王裝在葫蘆里後,要趕回去救師父,又往蓮花洞口而來。

「那山上都是些窪踏不平之路,況他又是個圈盤腿,拐呀拐的走著,搖的那葫蘆里漷漷索索,響聲不絕。」

由此可見,孫悟空確實面貌醜陋,身形羸弱,而且還是羅圈腿。拜師那裡,六小齡童還原的非常符合原著。這些特徵,就是一個活脫脫直立行走的猴子。但有沒有丑到嚇哭老百姓的地步呢?第一回他拜師時,原文說道:

那童子出得門來,高叫道「甚麼人在此搔擾?」猴王撲的跳下樹來,上前躬身道:「仙童,我是個訪道學仙之弟子,更不敢在此搔擾」。仙童笑道:「你是個訪道的么?」猴王道:「是」。童子道「我家師父正才下榻登壇講道,還未說出原由,就教我出來開門,說:外面有個修行的來了,可去接待接待。想必就是你了。」猴王笑道「是我,是我」童子道「你跟我進來」,這猴王整衣端肅,隨童子徑入洞天深處觀看......

這一段可以看出孫悟空在市井之中生活多年,對禮儀是很了解的。同時,仙童見猴子從樹上跳下來,並沒有被嚇到,而是「笑道」,可見,孫悟空很醜(也不溫柔),但他醜陋卻不猙獰,而且他是愛美的,從他自封美猴王就能看出(當年結拜,別的妖怪都叫牛魔王,大鵬魔王,獼猴王,蛟魔王,按理說孫悟空應該叫猴魔王或者石猴王,但他卻叫美猴王)。童子見了他並不害怕,說明一些修仙訪道有見識的人,是不覺得他恐怖的。那在普通百姓眼裡,他是不是嚇人的呢?第一回:

也是他運至時來,自登木筏之後,連日東南風緊,將他送到西北岸前,乃是南贍部洲地界。持篙試水,偶得淺水,棄了筏子,跳上岸來。只見海邊有人捕魚、打雁、穵蛤、淘鹽。他走近前,弄個把戲,妝個虎,嚇得那些人丟筐棄網,四散奔跑。將那跑不動的拿住一個,剝了他的衣裳,也學人穿在身上,搖搖擺擺,穿州過府,在市廛中,學人禮,學人話。朝餐夜宿,一心裡訪問佛仙神聖之道,覓個長生不老之方。
猴王近前叫道「老神仙,弟子起手」那樵漢慌忙丟了斧,轉身答禮道「不當人,不當人。我拙漢衣食不全,怎敢當神仙二字」。

孫悟空走近了,故意嚇唬他們,他們才害怕。而他「搖搖擺擺穿過市府」,這麼招搖,並沒引起什麼騷亂。他還"學人禮,學人話",肯定是要和其他人交流的(你要說他是天地孕育資質非常在旁邊躲著看看就會了我也沒意見)。他求仙遇到樵夫,以為他是神仙,樵夫見了他「慌忙丟了斧,轉身答禮」,注意,慌忙不是被孫悟空嚇一跳,而是他需要丟了斧子趕快回身答禮。

綜合以上,估計大家也看出來了,孫悟空只是長得丑,但沒到嚇人的程度(後來路上很多人和妖怪都說孫悟空像癆病鬼)。況且他的丑,是在人類眼中。普通百姓見了他都不害怕,可見美猴王三個字不是吹的。有的答案說孫悟空是可怖的妖怪,說不通。六小齡童塑造的美猴王,除了身形不夠瘦小之外,是基本符合原著的。(當然性格跟原著不一樣,這就不細說了)

16.如來戰力。很多人認為如來沒有真本事,他厲害都是吹出來的,他打敗孫悟空是因為玩陰的。孫悟空也是這麼認為,他說如來騙他打賭趁他不注意把他拍地上了。是這樣嗎?

好大聖,急縱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撲,把這猴王推出西天門外,將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聯山,喚名「五行山」,輕輕的把他壓住。

他一個筋斗沒翻出如來的手掌,如來手掌變大的速度絕對快過他的飛行速度了。再來看如來其他幾場戰鬥:

那獼猴聞得如來說出他的本象。膽戰心驚,急縱身,跳起來就走。如來見他走時,即令大眾下手,早有四菩薩、八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比丘僧、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觀音、木叉,一齊圍繞。孫大聖也要上前,如來道「悟空休動手,待我與你擒他」那獼猴毛骨悚然,料著難脫,即忙搖身一變,變作個蜜蜂兒,往上便飛。如來將金缽盂撇起去,正蓋著那蜂兒,落下來。大眾不知,以為走了,如來笑雲「大眾休言,妖精未走,見在我這缽盂之下」大眾一發上前,把缽盂揭起,果然見了本象,是一個六耳獼猴。

二菩薩既收了青獅、白象,只有那第三個妖魔不伏,騰開翅,丟了方天戟,扶搖直上,輪利爪要刁捉猴王。原來大聖藏在光中,他怎敢近。如來情知此意,即閃金光,把那鵲巢貫頂之頭,迎風一幌,變做鮮紅的一塊血肉。妖精輪利爪刁他一下,被佛爺把手往上一指,那妖翅膊上就了筋。飛不去,只在佛頂上,不能遠遁,現了本相,乃是一個大鵬金翅雕,即開口對佛應聲叫道「如來,你怎麼使大法力困住我也」如來道「你在此處多生孽障,跟我去,有進益之功」妖精道「你那裡持齋把素,極貧極苦。我這裡吃人肉,受用無窮。你若餓壞了我,你有罪愆」如來道「我管四大部洲,無數眾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那大鵬欲脫難脫,要走怎走。是以沒奈何,只得皈依。

這兩段,也有很多人不服,說如來沒有和他們剛正面。有誰規定只有孫悟空這種狂戰士才叫戰鬥力嗎?如來這種大魔導師型就不算嗎?況且如來是非常有戰鬥智商的,他批評觀音:「汝等法力廣大,只能普閱周天之事,不能遍識周天之物,亦不能廣會周天之種類也」。他是對世間萬物了如指掌的,這些妖孽往他身前一站他就知道弱點在哪。這都是實力的一部分。

說到西天路上為什麼妖怪比孫悟空厲害,我覺得完全是偽命題。西遊記的妖怪,大致可以分為三種:1,用法寶的,基本屁本事沒有,完全靠商城道具;2,靠特異功能和法術,比如蜈蚣精,紅孩兒。這種屬於法師,近戰打不過猴子,但是一直繞柱子,靠走位放風箏,屬於一物降一物,法師嘛,大家懂,一旦被戰士近身,就可以打gg了。3,狂戰士類,像猴哥這種,不靠法寶不靠法術,近戰肉搏,這種妖怪能打贏猴子的屈指可數,有牛魔王,九頭獅子,九頭蟲,黑熊精(這廝很厲害,且不同於一般妖怪,是個很有情調的妖怪),六耳獼猴,還有個大鵬。二郎神實力也不低於猴子。其中九頭獅子一招秒殺猴哥,實力超凡。大鵬速度完全秒殺猴哥,肉搏水平也不在猴哥之下。戰士型妖精,除了這幾個,我想不出來誰能贏猴哥了。另外,西遊記中的法寶,完全就是bug一樣的設定,猴子取經路上殺了辟寒辟暑辟塵三個犀牛精,留了一隻犀牛角,說到了西天獻給佛祖,最後也沒給。孫悟空貪污這個犀牛角是有目的的,這犀牛角是很厲害的法寶,能開水道,有了它,猴子補上了水戰短板。

----------------------------------------------------------------------------------------------------------------

以前加過一些西遊愛好者的QQ群,有些觀點來自網友,侵刪。

老規矩,發個鬼畜樂呵樂呵,艾斯奧特曼巡山曲,up主:夜遊之夜魔


1.孫悟空修鍊成仙的根本原因


孫悟空能修鍊成仙,根本原因是有菩提祖師傳授的不二法門嗎?

其實並不是。不然菩提老祖把他的秘訣傳授給他的弟子,豈不是個個都是太乙金仙,修成不生不滅之體。得道成仙,其實就如同修鍊《葵花寶典》要自宮一樣,也是有門檻的。

猴王去求道的途中,一心訪佛仙神聖之道,覓長生不老之方。他見到世人都是為名為利之徒,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的態度。其實是在說孫悟空沒有貪念。

原文中有一段,說菩提老祖問猴王的姓名,猴王誤以為問他的性子,說他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

這一段看似是一個笑料,其實正是道破了孫悟空修鍊成仙的根本原因。這是說猴王沒有嗔」、「痴」,一心求道,不會被外界干擾。

貪嗔痴,佛教稱其為三毒。此三毒殘害,使人沉淪於生死輪迴,為惡之根源,故又稱三不善根。

悟空修行的場所「斜月三星洞,靈台方寸山」, 為心的隱喻(「靈台」指心、心靈,「方寸」本意為本指一寸見方的心部,又作寸心)。

菩提老祖的傳給孫悟空的口訣:

顯密圓通真妙訣,惜修性命無他說。都來總是精氣神,謹固牢藏休泄露。休泄露,體中藏,汝受吾傳道自昌。

菩提老祖說的修鍊之道,講究修身養性、斂氣藏神, 從內心中去尋找長生的秘訣。

孫悟空遠離了貪嗔痴的毒害,一心求道,所以菩提老祖道破養氣存神的修仙之道,孫悟空立馬福至心靈、見性明心,脫離六道輪迴,修成了長生不死的大法門。

2.孫悟空賣弄錦斕袈裟的真正原因


孫悟空真的是為了炫耀,才給金池禪師錦斕袈裟?

唐僧說的「珍奇好玩之物,不可使其見貪婪奸偽之人」。孫悟空真的不知道嗎?

我們先來評估一下孫悟空的文化水平

《西遊記》的俗語,許多都是從孫悟空口中說出來的。

闖東海龍宮,孫悟空說「走三家不去坐一家」;渡三千弱水,孫悟空說「遣泰山輕如芥子,攜凡夫難度紅塵」;途經寶象國,他與公主百花羞的對話,更是引用了詩經里的「蓋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烏巢禪師的心經,唐僧這位大德高僧,根本沒有看懂,而孫悟空卻熟稔於心,信手拈來。

這充分說明孫悟空才是西遊記中文化水平最高的猴。

再來看一下猴子到底有多精明

黑風山不動刀兵計降黑熊精,平頂山耍的金角銀角團團轉;獅駝嶺變作勾死人騙走八戒的錢財……孫悟空在西天取經的路上可謂智計百出,千伶百俐。這名副其實的猴精,算盤打得噼里啪啦響。

最後來分析一下孫悟空的個性


孫悟空是個不能受悶氣的主,《西遊記》中處處可見他睚眥必報的性子(五庄觀因為清風、明月的辱罵便打倒人蔘果樹),更不能聽一句罵他的話(弼馬溫)。吃了虧立馬要加倍收回來(跪了九尾妖狐,馬上變九尾妖狐,讓金角銀角跪回來)。

那孫悟空到底為了什麼讓貪得無厭的金池看到錦斕袈裟,起殺人越貨之心?

其實都是為了報復觀音菩薩。

觀音給了唐僧緊箍咒,教唐僧哄孫悟空戴上,使得他不得不意馬收韁,心猿按定。孫悟空知道是觀音弄鬼,第一反應是「大怒」,然後說要著打上南海。後來被唐僧說破觀音也會緊箍咒,才打消念頭。

可這猴子只有自己擺別人的份,哪能自己吃暗虧?

在第十四回在觀音指使、唐僧的哄騙之下,孫悟空戴上了緊箍咒,如無計可施,只得一心一意保護唐僧取經。

緊接著到了第十六回,孫悟空來到了觀音禪院,沒錯,就是觀音禪院。


這報仇的機會可不就來了。


他先用錦斕袈裟引誘金池動貪念,等金池的聽信兩個二缺徒弟廣智廣謀放火以後,又用辟火罩罩住唐僧,然後在巽地吸上一口氣吹去,沒錯,他沒有放水滅火,反而放風!

火乘風勢,把觀音禪院一次性燒的乾乾淨淨,只剩唐僧睡的禪堂。

一場完美的復仇,連菩薩也沒奈何。是你的信徒放火燒你的禪院,與我何干?

3.孫悟空個性大變的真正原因


據孫悟空親口所述,他本來是「無性」之人,罵不嗔、打不怒,沒有功名利祿之心。可到了學成歸來,卻是官封弼馬心不足,名注齊天意未寧。在西天取經路上,更是睚眥必報。

不是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嗎?按照美劇的套路,孫悟空不是要濟世救人,然後和和美美地修成正果嗎?

這也正是《西遊記》的偉大之處,道出了人的真正本質——能力越大,慾望越大。

因為慾望膨脹,貪嗔痴三毒重生,所以孫悟空心猿難按,意馬馳韁,妄想搶奪玉帝的尊位,做這三界共主。

後來佛祖用五行山壓住孫悟空,這章的有三個字叫做「定心猿」。心猿已定,等唐僧把孫悟空救出兩界山石匣,路上遇到六個毛賊——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意見欲、身本憂,是為佛教中的「六賊」,也叫作「六根」。

孫悟空說:「原來是你們這六個毛賊,你不曉得我是你們的主人公。」這句話的意思是孫悟空是心猿,心乃六根之首,所以孫悟空說我是你們的主人公。

孫悟空心猿已定,六根清凈,所以毫不猶疑地把六賊打死。


幾個小細節:

1,孫悟空的年紀

第三回的時候,孫悟空是342歲。

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號上,方注著孫悟空名字,乃天產石猴,該壽三百四十二歲,善終。

被天庭招安,弼馬溫時期,在天庭呆了半月有餘,大概是15年:

那些天馬見了他,泯耳攢蹄,都養得肉肥膘滿。不覺的半月有餘

反叛下界,二次招安,封齊天大聖時期,在天庭呆了半年光景,未必是個確數,180年左右:

猴孫們見了大聖,俱說:「大聖在天這百十年,實受何職?」大聖笑道:「我記得才半年光景,怎麼就說百十年話?」

大鬧天宮,被太上老君丟到煉丹爐,49年:

真箇光陰迅速,不覺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

被壓在五行山下,600多年:

先年間曾聞得老人家說:『王莽篡漢之時,天降此山,下壓著一個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飲食……

王莽篡漢是公元8年,唐僧西行取經是公元639年(貞觀十三年),所以被壓在五行山下的時間是631年(為什麼老說500年,後面再解釋)。

因此,孫悟空的出生年代大概是公元前578年左右(639-342-15-180-49-631=)。

出生在公元前6世紀,這是第一。

2,孫悟空的第一份工作,弼馬溫:

這猴王查看了文簿,點明了馬數。本監中典簿管征備草料;力士官管刷洗馬匹、扎草、飲水、煮料;監丞、監副輔佐催辦。

早年干過管理賬簿,養馬類的工作,這是第二。

3,孫悟空的封號,齊天大聖:

正說間,班部中又閃出太白金星,奏道:「那妖猴只知出言,不知大小。欲加兵與他爭鬥,想一時不能收伏,反又勞師。不若萬歲大舍恩慈,還降招安旨意,就教他做個齊天大聖。只是加他個空銜,有官無祿便了。」玉帝道:「怎麼喚做『有官無祿』?」金星道:「名是齊天大聖,只不與他事管不與他俸祿,且養在天壤之間,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寧也。」

在古代,天指皇帝,聖也指皇帝,齊天大聖指的是在名義上和皇帝平起平坐,但按照太白金星的說法,並沒有任何實權。

擁有和皇帝比肩的稱號,這是第三。

那麼中國歷史上有沒有什麼人,是出生於公元六世紀,早年干過管理倉庫,養馬之類的工作,又獲得了和皇帝齊名稱號的人呢?

答案是孔子。

孔子生年有爭議,但一般認為是公元前551年。

早年干過類似弼馬溫的工作:

孔子嘗為委吏矣,曰會計當而已矣;嘗為乘田矣,曰牛羊茁壯長而已矣。——《孟子萬章下》

孔子的一個重要稱號,叫素王。

王不是王侯的王,是天子那個王。

我這麼說,是想說孫悟空是孔子的化身?不是。

而是說《西遊記》這部小說,通篇是佛,是道,但是在這些佛、道之下,還有一條儒的線,畢竟創作這部小說的作者是儒生,把這部小說推上四大奇書的人,也是儒生。

儒家的思想不可能在這部書里沒有體現。

前面提到了,為什麼孫悟空明明是被壓了600多年,他卻總是要說500年呢?這就是一個很儒家的數字。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孟子·公孫丑》

用500年來代替實際的年份,暗指自己將承擔重大歷史責任的做法,對於古代知識分子來說,是常識。

最著名的是司馬遷:

太史公曰:「先人(司馬談)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
——《史記·太史公自序》

司馬遷是公元前二世紀人,他和孔子之間怎麼算都不到500年,這裡的500年只是一個指代,暗指司馬遷要成為繼承孔子之人。

對應到小說中,孫悟空反覆強調自己是「500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意指500年前,我就是大聖,500年後,我依舊是大聖。

再看孫悟空的武器,如意金箍棒:

"鴻蒙初判陶鎔鐵,大禹神人親所設。湖海江河淺共深,曾將此棒知之切。開山治水太平時,流落東洋鎮海闕。日久年深放彩霞,能消能長能光潔。老孫有分取將來,變化無方隨口訣。要大彌於宇宙間,要小卻似針兒節。棒名如意號金箍,天上人間稱一絕。重該一萬三千五百斤,或粗或細能生滅。也曾助我鬧天宮,也曾隨我攻地闕。伏虎降龍處處通,煉魔盪怪方方徹。舉頭一指太陽昏,天地鬼神皆膽怯。混沌仙傳到至今,原來不是凡間鐵。」

如意金箍棒在大禹治水之後,就埋沒在東海,不見天日,直到孫悟空出現,才如獲新生。

為什麼大禹之後就埋沒了?因為在儒家看來,大禹王破壞了禪讓制,開始了世襲制。

大禹王是一個分界線,在此之前是大同之世: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已;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已。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類似西方古典自然法學派的理論,孔子(儒家)認為在進入國家時代之前,人類生活在一個和諧的自然狀態,這個狀態被叫作「大同」。

在所謂的「禹傳啟,家天下」之後,天下進入了「小康」時代: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已,大人世及以為禮,域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以功為已。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禮法綱紀,君臣父子,是小康時代的法則。是手段,但不是目的,目的是讓要天下回歸/走向大同。

帝國時代的統治者,非常強調儒家對小康的論述,並把儒家秩序主義的這一面神聖化。而對儒家反抗者的那一面竭力的打壓,從八股取士、廷杖羞辱到文字獄。

以至於到近代,甚至到現代,有無數中國人認為那個帝國統治者口中的儒家就是真的儒家。

但他們忘了,湯武革命,順天應人,推翻暴政,這主義,是儒家的;

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這精神,是儒家的;

知其不可而為之,雖千萬人吾往矣,這勇氣,是儒家的;

這些東西脫去了儒家的名頭,成了齊天大聖這一形象的思想內核。

另外,光看小說的話,有的時候說不好到底誰才有資格當師父

三藏大驚道:「徒弟呀,又是那裡水聲?」

行者笑道:「你這老師父,忒也多疑,做不得和尚。我們一同四眾,偏你聽見甚麼水聲。你把那《多心經》又忘了也?」

唐僧道:「《多心經》乃浮屠山烏巢禪師口授,共五十四句,二百七十個字。我當時耳傳,至今常念,你知我忘了那句兒?」

行者道:「老師父,你忘了『無眼耳鼻舌身意』。我等出家人,眼不視色,耳不聽聲,鼻不嗅香,舌不嘗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謂之祛褪六賊。你如今為求經,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捨身,要齋吃動舌,喜香甜嗅鼻,聞聲音驚耳,睹事物凝眸,招來這六賊紛紛,怎生得西天見佛?」


鐵扇公主身上,藏著一個很有趣的秘密。
我們現在習慣發掘牛魔王的身世,背景和實力,在很多人眼中,鐵扇公主就是個花瓶,甚至芭蕉扇才是本體。
可是不弄清楚鐵扇,我們永遠摸不透老牛。

得從名字開始說起。
這個女人有三個名字。羅剎女,鐵扇仙,鐵扇公主。
第一個是本名,不足為奇(其實也有伏筆,後文詳述);
第二個稱仙也很常見,如意真仙,蜘蛛七仙姑,這是妖怪往自己臉上貼金的方式,也常見;
但是第三個,就有些獨一無二了。
公主。
西遊記里,這麼稱呼自己的妖怪,獨她一個。
妖怪名號是有講究的,稱王的是勢力雄強,割據一方,譬如南山大王,獨角兕大王;稱聖的是修為高深,比如九靈元聖,平天大聖。這些都好理解,可是公主不一樣,這是一個血統的傳承,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當的。
叫公主的,家裡一定有一個當國王的父親。
那麼問題來了,鐵扇他爹是誰?

網上有個很有趣的傳言,說紅孩兒是太上老君的私生子。這個有機會我專門寫一篇來反駁,從紅孩兒的三昧真火和太上老君的六丁神火區別,他對牛魔王的態度,兩把芭蕉扇的關係等方面逐條可以反駁。紅孩兒是牛魔王和鐵扇的兒子,這點毋庸置疑。
但是這種說法里提到了一件事:紅孩兒一點都不像牛。
對,一點不像。
可是除了他之外,還有一個人一點都不像牛。那個人叫如意真仙。俗稱牛二。
他是牛魔王的弟弟。
我們來看看他長什麼樣子:

」頭戴星冠飛彩艷,身穿金縷法衣紅。
足下雲鞋堆錦繡,腰間寶帶繞玲瓏。
一雙納錦凌波襪,半露裙襕閃綉絨。
手拿如意金鉤子,尊利桿長若蟒龍。
鳳眼光明眉探豎,鋼牙尖利口翻紅。
額下髯飄如烈火,鬢邊赤發短蓬鬆。
形容惡似溫元帥,爭奈衣冠不一同。」

——《西遊記》第五十三回

看,不僅僅紅孩兒不像牛,連牛二也不像牛。換言之,整個牛家,只有牛魔王是一頭牛。
有點奇怪。
與其說是紅孩兒和牛二基因突變,不如說牛魔王才是那個變異的怪物。
更何況他居然還有一頭坐騎,避水金睛獸。要知道,妖都是獸物得道,豈會再騎同類?只有仙人,才有飼養坐騎的習慣。
會不會他本來也是一個人?
看他的家族基因,應該還很瀟洒帥氣,大抵是個白面書生之流。後來因為某些事情,他被迫披上牛皮,從此變成了一個猙獰的牛頭怪物 ,妖中魔王……

寫到這裡,已經隱隱有些不寒而慄了。
我們繼續看。
紅孩兒做妖的時候,用的兵器是一桿火尖槍。
這可不是普通的兵器。
如果把中國神話中的熊孩子排個名次的話,紅孩兒只能屈居第二,排名第一的就是我們家喻戶曉的------李狗蛋。
啊不,哪吒。
火尖槍,正是哪吒最著名的法寶之一。
可是在西遊記里,他不僅從來沒有用過,反而落在了紅孩兒的手裡。
如果說這只是巧合的話……在對紅孩兒的出場描寫中,有這麼說道

「戰裙巧綉盤龍鳳,形比哪吒更富態」。

如果說這還是巧合的話,最後抓牛魔王一家的時候,玉帝派來的是李靖和哪吒……
嗯,不是巧合。
多條暗線都表示了,牛魔王一家,和李靖一家是認識的,哪吒和紅孩兒說不定還是好朋友,要不然怎麼火尖槍都送給了他?
可是,牛魔王是妖王,李靖是佛道通吃的天庭大人物,這兩家憑什麼認識?又憑什麼結交?
唯一的可能,就是鐵扇公主這個詭異的公主身份了。

所有線都基本鋪完了,只差最後一筆。
我們來看看,牛魔王最後是怎麼伏誅的。
第六十一回,三借芭蕉扇的最後,老牛發了飆,化作一頭碩大白牛,西天來了金剛羅漢,天庭來了哪吒父子,再加上悟空八戒,一起將它堵住。

哪吒取出火輪兒掛在那老牛的角上,便吹真火,焰焰烘烘,把牛王燒得張狂哮吼,搖頭擺尾。才要變化脫身,又被托塔天王將照妖鏡照住本象,騰那不動,無計逃生,只叫「莫傷我命!情願歸順佛家也!」

等等。
啥玩意???
李靖和哪吒拿住了你,你卻情願歸順佛家?
而李靖父子居然也毫無異議?
這一切只說明了,李靖和哪吒下來,就是當個幫手,讓老牛歸順佛家去的。
因為牛魔王,不能歸順天庭。

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鐵扇是一個身份很高的公主,牛魔王也曾說「我山妻是個得道的女仙」,她坐擁芭蕉扇這個級別的神器,受百姓供奉;
紅孩兒認識天庭哪吒,還對方圓百里土地山神呼來喝去,活脫脫一個太子爺;
牛魔王一家子都是人,只有他是牛。他跟天庭很熟,卻不能歸順天庭。
朋友。
你聽說過牛郎織女的故事嗎?

一個是玉帝的小女兒
一個是披著老牛皮闖上天庭的窮苦漢子
他們一年一會,七夕踏著鵲橋相見
可他們不願意再飽受這份所謂浪漫帶來的苦楚,也不願再兩地分居,銀河遙對。
終於有一天,他們偷偷地又下了凡間。
我不再位居仙班,你也不是普通凡人,如果仙凡註定永隔的話,我們一起成妖吧。
織女嗎?
我早已忘了這個名字。
織者,錦羅也;剎者,否也。
如今的我,叫做羅剎女,人們都叫我鐵扇公主。
我有一個神通廣大的丈夫,一個冰雕玉琢的孩兒。
我知道這一切都不得長久,終有一天,我那執掌天庭的父皇會降罪下來,誅滅我們一家。
可哪又如何呢?
我們一家三口,在人間快樂逍遙,豈不比那勞什子的女仙快活了千倍百倍?
當聽說孩兒被南海觀音帶走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了。
玉皇大帝算無遺策,他怎麼會親手對付自己的女兒女婿,落下話柄呢?
這隻看似聰明的凶煞猢猻,其實只是他的一枚棋子罷了。
好,好,好,我聽了你千百年,躲了你千百年,可這次,我偏不要你心意順遂。
「孫猴子,來吧,我須讓你過不得這八百里火焰山!」


行十萬八千里,
歷九九八十一難,
天天吃饅頭水果,
....
....
豬八戒還是沒有瘦下來。


沙僧脖子上掛的是人頭,不是佛珠。


看過電視劇版的西遊記應該都記得,裡面的沙僧脖子上有一串大大的珠子,其實這個珠子是被菩薩和諧過的( ??_?? )

一開始是這樣的:

看清沒,是人頭,而且一共是九顆人頭。

一頭紅焰發蓬鬆,兩隻圓睛亮似燈。不黑不青藍靛臉,如雷如鼓老龍聲。身披一領鵝黃氅,腰束雙攢露白藤。項下骷髏懸九個,手持寶杖甚崢嶸。

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凈》


關於人頭的來歷,沙僧是這麼說的:
菩薩,我在此間吃人無數,向來有幾次取經人來,都被我吃了。凡吃的 人頭,拋落流沙,竟沉水底。這個水,鵝毛也不能浮。惟有九個取經人的骷髏,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為異物,將索兒穿在一處,閑時拿來玩耍。


( ??_?? )而且唐僧過流沙河的時候,正是坐著這九個人頭做的救生圈過去的。

而且有民間說法,考慮到唐僧九世輪迴,而這九個頭又都是高僧的,很可能就是唐僧的。

不知道唐僧晚上睡覺看著沙僧,怎麼想…


刨除漫天神佛,西遊記裡面最聰明的人,叫做劉全。

私德歸私德,這個利用了完美利用人性中的「虛榮心」、「盲從心」和迷信心理,從而逼死不愛的髮妻,迎娶唐王御妹的人,真的可以稱得上「智者」的稱號。只可惜了他原本的妻子李翠蓮。不過即使貴為唐王御妹,下半輩子也只能頂著她的名字生活,不知道算不算某種無聊的慰藉。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段,原本塵封在歷史中,由於吳承恩的隱晦記載而流傳後世的故事吧。


說到劉全,先要從唐太宗的一場政治秀開始說起。

《西遊記》第十一回《還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蕭瑀正空門》。

大意是,唐太宗死了。然後因為機緣巧合,又被閻王從地府送回來了。唐太宗地府半月游之後又「死而復生」了。

多好的一個皇帝,上天都不想失去。既然天都不想失去,那麼朕也要適當表示表示。

皇帝大筆一揮,簽發了《大唐王朝關於慶祝皇帝陛下死而復生的若干決定》

「傳旨赦天下罪人。又查獄中重犯。時有審官將刑部絞斬罪人,查有四百餘名呈上。太宗放赦回家,拜辭父母兄弟,托產與親戚子侄,明年今日赴曹,仍領應得之罪。眾犯謝恩而退。」「又出恤孤榜文。」「又查宮中老幼彩女共有三千人,出旨配軍。」看看,措施清楚,組織得力。

作為這麼好的皇帝的下屬和臣民,應該怎麼辦呢?

也簡單唄。

來啊,慶祝啊,反正有,英明皇上,
來啊,謝恩啊,都說了有,英明皇上~

「眾臣聞此言,無不稱賀。遂此編行傳報天下,各府縣官員上表稱慶」。

「自此,內外俱善。」

「自此時,蓋天下無一人不行善者。」

多好的政治效果。

當然了,朕能夠回來,閻王那小子還是出了一定力氣的,值得感謝!所以,為了給萬民做一個表率,自然要招一個「賢者」,去給閻王大人「遠進瓜果,以謝寬宥之恩。」

閻王聽到了,自然會很高興,自然會捻著鬍鬚乖乖滴說,「好一個有信有德的太宗皇帝!」

這一段說的煞有介事,有模有樣。一方面說明太宗皇帝是名正言順的「天子」,即使到了陰曹地府,都有人照拂,你們這些百姓還不得乖乖聽我的,另一方面也給人民上了一課:「米娜桑,要像你們老大我一樣,『有德有信』哦!每一個講信用的男孩女孩,運氣都不會太差哦!」

雖然在自小接受馬克思主義教導的天朝吃瓜群眾看來,這種騙局簡直不值一提,水平不知道差到哪裡去了。但是在缺乏科學姿勢水平的唐朝吃瓜群眾來看,這可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老張,你聽說了嗎?吾皇巨屌!手眼通天!到地府都給放出來了!」
「聽說了呢老王!好感動呢!而且皇上還打算派人去給閻王送瓜果呢!好講信用哦!從今以後,我們都要做一個講信用的人哦!」
「恩!好的老張!其實我和你老婆真的沒什麼...」

直到這裡,這場「皇帝的病」政治秀可以說完美無缺,毫無破綻。只需要哪冒出來一個信(sha)男(bi)善(nao)女(can)那麼隨便一死,然後昭告天下,閻王很高興,就算完美收場了。

估計太宗也沒想到真的會有人揭榜。畢竟去地府觀光這種事情,說起來好聽,實際做起來呢,那可是個人都知道——您得先把小命送了,才能拿到門票哦。至於能不能回來,科科,皇上可以,小民百姓的話,可真不一定啊。

不過太宗不在乎。反正過幾天,大家的注意力就會放在種莊稼啊,生孩子啊,那幾個詩人又出了什麼新作品啊,這一類事情上面。不會有人記得的。

太宗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原本以為沒人會注意的時機,已經有一個人,在暗中等了很久了。

這個人,叫做劉全。

劉全是誰?

史料已不可考。西遊記中,這是這樣記載的:「榜張數日,有一赴命進瓜果的賢者,本是均州人,名全,家有萬貫之資。」

哦,湖北土豪一枚。

本來呢,劉全也和其他土豪一樣,年輕時候,就再父母的安排下,娶了方圓十幾里最漂亮的姑娘李翠蓮,生得一雙兒女。他本打算做些太平買賣,然後做個盛世的富家翁,然後舒舒服服的去見列祖列宗。

誰知道,命運這個奇妙的東西,引導劉全,見到了她。

美麗的她,高貴的她。御妹,李玉英。

劉全怎樣見到玉英,怎樣日久生情,統統不可考了。承恩老先生或許知道,但在書中同樣沒有留下記載,只是通過一鱗半爪,來讓後世去猜測。從承恩先生的態度可以看出,對於劉全和玉英的作為,他大概並不贊同。但也許,命運本身,就足夠難以揣測。

總之,在美麗的滄浪綠水,淮關古渡,劉全和玉英緊緊的抱在一起。

「全,我害怕。」
「英,我抱著你呢,你怕什麼。」
「全,皇兄說了,要把我許配給什麼什麼國的王子。恐怕這次,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了。」
「不!英!我不允許!不允許!!」
「全!」
「英!」

兩個孤獨的靈魂在沸騰,一顆聰明的大腦在燃燒。

要怎樣,才能讓玉英一直留在我身邊?
要怎樣,才能做得不留痕迹?
我只是一個商人啊!要怎樣!要怎樣!

正在這個時候,均州的驛站,傳來了唐王病危,要求百姓為皇上祈福的通知。

玉英帶來的內部消息,加上劉全的縝密分析,這個年少時就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幫助父親擴大家業的商人,明確的認識到,太宗皇帝可能確實病了,但病不至死。這場病,對內,可能是排除異己的試金石,對外,則一定是廣收民心的政治秀。

劉全把自己關在書房兩個晚上。第三天早上,他狠狠地把毛筆插在書桌上,找玉英去了。兩人在房裡合計了整整一個晝夜,神情嚴肅,就連平時最愛陳子昂的詩都完全沒有討論。第四天,玉英御妹結束了為期半月的出遊,匆匆趕回長安。

首先,劉全開始對賢惠的髮妻李翠蓮挑三揀四,指責她不守婦道。妻子莫名其妙的同時也覺得委屈,只能加倍小心,加意逢迎。誰知劉全還是不依不饒,還揚言要休了她。翠蓮不明所以,只能默默垂淚。

這天,家門口來了一位化齋的僧人(其實也是劉全安排的,他知道妻子信佛)。翠蓮見到慈眉善目的僧人,不覺悲從中來,心想,希望我佛保佑,丈夫對自己消弭誤會,還是像以前那樣好好生活。

但劉全管的很嚴,翠蓮沒什麼東西可以齋送,想了想,只能拔下頭上的金釵,恭恭敬敬地送給和尚。

翠蓮有些心痛,但也滿懷希望。這是結婚那天,丈夫親手給自己帶上的啊。希望這位大師可以把它交給菩薩,讓菩薩保佑丈夫回心轉意。如果能回到過去那樣,自己願意用一切來換啊!這支金釵又能算得了什麼呢?

可翠蓮不知道,這一切,都在丈夫的掌握之中。

劉全及時出現,職責妻子跟和尚有私情,還要把定情信物送給和尚。翠蓮百口莫辯,在一大家子人責備的眼神中,溫順的翠蓮,本以為嫁給劉全就能獲得一世幸福的翠蓮,選擇了自盡。

劉全愛過翠蓮嗎?我們無從而知。但那一刻,看著妻子,一雙兒女的母親,身體在自己旁邊逐漸冷去,劉全的心中,可能也會閃過一絲愧疚吧。

可是,誰讓她不是玉英呢。


接下來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有了玉英的上下打點,劉全來到京城,揭了皇榜,訴說身世,

「劉全又不忍見,無奈,遂舍了性命,棄了家緣,撇了兒女,情願以死進瓜,」

太宗有些意外,但事已至此,只能把戲做足,便按之前的設定好的方法吩咐他:「教他去金亭館裡,頭頂一對南瓜,袖帶黃錢,口噙藥物。」當然,在玉英的授意下,劉全吃到嘴裡的,是假藥。

萬事俱備了。再往後,只需要一個動人的故事,以及玉英精湛的演技了。劉全的眼中流下了眼淚。

一旁圍觀的太宗這時還有點被自己感動到。看來自己的一番真皇秀,還是教化到了不少民眾嘛,你看看這些凶暴的丈夫,不僅從容赴死,還哭的這麼難過,教化之功啊!可喜可賀,朕真英明。哈哈。

玉英算定時間,劉全裝死之後整整一晝夜,玉英帶著兩個丫鬟,去後花園假山上面吹風,裝作一失足,跌下山來。及時趕到的張御醫按照玉英的指示,告訴大家,御妹已死。太宗匆匆趕到,心中難過,冥冥中也疑惑,難道朕的所作所為終究還是惹到了鬼神,讓御妹枉死?

哭也哭過,鬧也鬧過。玉英在床上,閉著眼睛,聽得明明白白。時間到了。玉英暗暗吸了口氣,開始了下面這段,本應載入史冊,卻因為種種原因險些湮滅在歷史中的驚天表演。

「只見那宮主微微有氣。唐王道:「莫哭!莫哭!休驚了他。」遂上前將御手扶起頭來,叫道:「御妹蘇醒蘇醒。」那宮主忽的翻身,叫:「丈夫慢行,等我一等。」太宗道:「御妹,是我等在此。」宮主抬頭睜眼觀看道:「你是誰人,敢來扯我?」太宗道:「是你皇兄、皇嫂。」宮主道:「我那裡得個甚麼皇兄、皇嫂?我娘家姓李,我的乳名喚做李翠蓮,我丈夫姓劉名全,兩口兒都是均州人氏。因為我三個月前拔金釵在門首齋僧,我丈夫怪我擅出內門,不遵婦道,罵了我幾句,是我氣塞胸堂,將白綾帶懸樑縊死,撇下一雙兒女,晝夜悲啼。今因我V夫被唐王欽差,赴陰司進瓜果,閻王憐憫,放我夫妻回來。他在前走,因我來遲,趕不上他,我絆了一跌。你等無禮!不知姓名,怎敢扯我?」太宗聞言,與眾宮人道:「想是御妹跌昏了,胡說哩。」傳旨教太醫院進湯藥,將玉英扶入宮中。」

好好的御妹,突然變成了李翠蓮,太宗自然不相信,正在鬱悶,卻聽人來報,說送瓜果的劉全還魂了。睿智如太宗,腦中咯噔一下,隱約猜到一絲原委,但當著眾人,趕緊面露喜色,宣劉全進來。

唐王當殿,忽有當駕官奏道:「萬歲,今有進瓜果人劉全還魂,在朝門外等旨。」唐王大驚,急傳旨,將劉全召進,俯伏丹墀。太宗問道:「進瓜果之事何如?」劉全道:「臣頂瓜果,徑至鬼門關,引上森羅殿,見了那十代閻君,將瓜果奉上,備言我王殷懃致謝之意。閻君甚喜,多多拜上我王道:『真是個有信有德的太宗皇帝!』」唐王道:「你在陰司見些甚麼來?」劉全道:「臣不曾遠行,沒見甚的,只聞得閻王問臣鄉貫、姓名。臣將棄家舍子,因妻縊死,願來進瓜之事,說了一遍。他急差鬼使,引過我妻,就在森羅殿下相會。一壁廂又檢看死生文簿,說我夫妻都有登仙之壽,便差鬼使送回。臣在前走,我妻後行,幸得還魂。但不知妻投何所。」唐王驚問道:「那閻王可曾說你妻甚麼?」劉全道:「閻王不曾說甚麼,只聽得鬼使說:『李翠蓮歸陰日久,屍首無存。』閻王道:『唐御妹李玉英今該促死,教翠蓮即借玉英屍還魂去罷。』臣不知『唐御妹』是甚地方,家居何處,我還未曾得去找尋哩。」

說到這裡,太宗已經完全明白,不禁又好氣又好笑。氣的是自幼嬌慣的妹妹居然給自己來了這麼一出,簡直該殺,好笑的是這一幕幕卻也無甚破綻,甚至對自己感到得意的政治秀頗有輔益。太宗心想,不如看看他們,還想怎樣演戲,於是帶著劉全,去找那「李翠蓮」。過去的路上,太宗暗暗打量,覺得這劉全看上去也算是一表人才,心中暗暗做了決定。想到這裡,太宗給魏徵使個眼色,魏徵會意。

唐王聞奏,滿心歡喜,當對多官道:「朕別閻君,曾問宮中之事。他言:『老幼俱安,但恐御妹壽促。』卻才御妹玉英花陰下跌死,朕急扶看,須臾蘇醒,口叫:『丈夫慢行,等我一等。』朕只道是他跌昏了胡言。又問他詳細,他說的話,與劉全一般。」魏徵奏道:「御妹偶爾壽促,少蘇醒即說此言,此是劉全妻借屍還魂之事。此事也有,可請宮主出來,看他有甚話說。」唐王道:「朕才命太醫院去進葯,不知何如。」

玉英還在跟宮女們扯淡,硬要說自己是李翠蓮,不是什麼李玉英,聽到皇兄駕到,又瞥到一邊不動聲色的劉全,明白事情已經成了一大半。但是戲還得繼續演啊。

那宮主在裡面亂嚷道:「我吃甚麼葯?這裡那是我家?我家是清涼瓦屋,不像這個害黃病的房子,花狸狐哨的門扇,放我出去!放我出去!」

正嚷處,只見四五個女官、兩三個太監扶著他,直至殿上。唐王道:「你可認得你丈夫么?」玉英道:「說那裡話,我兩個從小兒的結髮夫妻,與他生男育女,怎的不認得?」唐王叫內官攙他下去。那宮主下了寶殿,直至白玉階前,見了劉全,一把扯住道:「丈夫,你往那裡去,就不等我一等?我跌了一跌,被那些沒道理的人圍住我嚷,這是怎的說?」

劉全揣測聖意,猜到聰明的皇上已經識破自己,但和自己預料的一樣,為了把這場政治秀演得圓滿,皇帝已經願意把妹子送給自己了。也許會懷恨在心,但那畢竟是以後的事。看見玉英演的這麼賣力,連湖北話都模仿的惟妙惟肖,不禁暗暗好笑,馬上開始配合。

那劉全聽他說的話是妻之言,觀其人非妻之面,不敢相認。

皇帝被這兩人擺了一道,心中雖有不快,但事已至此,只好順水推舟。仔細一算,一個妹子,換來政治秀的完美收尾,又肯定會換來「有道」的好名聲,也不算吃虧。反正御妹放著皇家子嗣不當,甘願做個賤民,也算是對她的懲罰了,由她去吧。

於是皆大歡喜。

唐王道:「這正是山崩地裂有人見,捉生替死卻難逢。」好一個有道的君王,即將御妹的妝奩、衣物、首飾,盡賞賜了劉全,就如陪嫁一般。又賜與他永免差徭的御旨,著他帶領御妹回去。他夫妻兩個便在階前謝了恩,歡歡喜喜還鄉。

他兩個辭了君王,徑來均州城裡,見舊家業、兒女俱好,兩口兒宣揚善果不題。

聰明如劉全玉英,知道皇帝吃了個啞巴虧,以後自然要夾著尾巴做人。兩人抱頭唏噓許久,就在均州過去了富家翁和富家婆的生活。比起御妹時的日子,自然要差得多,但也算錦衣玉食,不受勞苦。想想身旁這個男人為了自己付出的心血,玉英心頭總會泛起甜蜜的感覺。

只不過,每年的那一天,劉全總要背著玉英,到一個在空房間里,沖著一個沒有名字的牌位拜上幾拜,再囑咐下人,送上些新鮮的瓜果。

那牌位前,還放著一支精緻的金釵。


取經十四年,遇到了四十多個妖怪,其中十幾個都是從神仙家跑出來的。

地上一年,天上一天,十四天,從上界放了這麼多妖怪,平均每天出一個,很難說不是故意的。

可能天上生活太無聊,神仙們想搞點娛樂活動,來個真人秀,就忽悠這幾位去西遊。觀音菩薩籌備活動,如來佛祖贊助經書,文殊菩薩,太上老君等貢獻幾個寵物,家僕去當大boss。準備好瓜子,汽水,好戲就開場了。

看到有前途的妖精,就趕快去收了,先到先得;寵物快被打死了,就去攔著,悟空,不好意思,這貨是我們家的;猴子打不贏了,就去點撥一下,回來接著看戲。

有的好重口,有的喜歡言情,有的擅長用道具,有的工於心計,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唐僧被抓了一次又一次,孫悟空急得抓耳撓腮,天上的神仙們可能正看的高興呢。


我打開原著一看,孫悟空當弼馬溫的那個衙門叫御馬監,原來他是劉永誠、汪直和谷大用的前輩,我只能23333333333333,怪不得此猴不近女色。

照此想來,大鬧天宮大概是影射曹欽之亂的。師徒四人西遊降妖除魔,影射汪直在西廠被關閉後,和王越、朱永等人東征建州,西搗套虜。孫悟空最終成為斗戰勝佛,對應明代宦官晚年寄居佛寺的慣例。連那個神神秘秘的菩提老祖,都可以和明代宦官的祖師神、靖難功臣「剛鐵」對應。看來《西遊記》就是一部明代宦官武將傳記啊。


推薦閱讀:

有一個特別酷的爸爸是怎樣一番體驗?
《西遊記》里有哪些不易發現卻很打動人的小細節?
如何看待王毅「70 年前,日本輸掉了戰爭,70 年後日本不應再輸掉良知」的回答?
印度「賤民」現在的生存狀態是怎樣的?
你所做過的最壞的事是什麼?

TAG:思考 | 文學 | 西遊記 | X 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