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為什麼喜歡喪屍題材?


喪屍題材,和所有的戲劇創作一樣,圍繞矛盾展開,導演善於製造矛盾,矛盾衝突越是厲害,觀眾的感受便會越深。喪屍題材抓住了幾個核心而永恆的矛盾:

1 生存,還是死亡?人在這種環境中,每時每刻要為生存而戰鬥,遊走在死亡的邊緣。導演設計了一個又一個另人絕望的境地,朋友一個接一個淪為喪屍,隨時被吃掉。這是基本矛盾,也加快了影片的節奏,強化了緊張感。

2 我從哪裡來,我要去到哪裡去?毫無疑問,人或者總需要希望,只有這種希望才能給現實生活中的人來帶了激勵。片中的人物,在逃命、殺戮的絕境中,往往會思索生命的意義,如何逃亡,逃往哪裡?何處才是安全的目的地?何時才能安然入睡?重新獲得曾經認為是再普通不過的往日生活?犧牲自我,挽救他人或是為了更重要的意義,這是美國片最富有社會意義的部分,從《我是傳奇》到《行屍走肉》,這個矛盾是最關鍵。

3 人性是善,還是人性惡?在渴求生存中的鬥爭中,所有的喪屍片都有「人類」——「喪屍」之間的鬥爭,也會有「善良的人類」和「自私的人類」之間的鬥爭,殭屍片發展到今天,人類已經熟練掌握了對付殭屍的辦法--爆頭!於是,不再恐懼和盲目逃竄,矛盾轉向了人性之間的衝突---活下來的人,如何協作,因為利益又彼此鬥爭。在一個失去法律的社會環境中,在揭示人性自私冷血的一面外,溫情和道德的底線,是喪屍片映射現實意義最重要的秘密武器。

4 社會失序的矛盾, 當政府奔潰時,如何重建社會次序?在最近的幾部美劇中都討論這個話題,從最早的未來水世界到行屍走肉,都在強調社會化重建的問題,從安全區的建立到小頭目領導權之間的爭奪,這是一條比較通用的矛盾線索。

5 死亡與愛情,最近的喪屍片美劇,無一例外的都有年輕人的愛情、生育新生命的橋段出現,也許愛情才是讓人類生存下去最偉大的疫苗。在顛沛流離中,總會有人相愛,雖然未來充滿了不確定,但不能妨礙那瞬間的快樂。永恆話題,永恆矛盾。

綜上,喪屍片很好看,哈哈。


作為一個資深喪屍片愛好者,個人感覺喪屍之所以能在恐怖片市場里佔有如此重要的一個席位主要源於以下幾點:
1、所有人都會對恐怖片產生興趣,因為恐懼這種感受相對其它感受而言,是最少有機會體驗的。只是有人敢看,有人不敢看。
2、大部分恐怖片,都是強勢的惡勢力對弱勢的平民(如吸血鬼、狼人、日韓的鬼怪、異形等等),但是喪屍片卻顛倒了這個關係,在單個對單個的方面上,人類要強勢於喪屍,讓人在觀影的時候能夠感受到自身優勢。
3、大部分恐怖片都是小範圍內,針對幾個人發生的恐怖事件,而且大部分是不可逆轉的。倒霉的孩子,說你死你就死,而且你死的時候全世界都太平和諧,就屬你最倒霉。但喪屍片的背景往往都是全世界,而且還是全世界都死光了,你還活著,能感受後面的恐懼那都是你的幸運。
4、喪屍片的恐怖一般都不是不可抗力的,演員被喪屍咬了,死了,一般都是自己缺心眼的結果。我相信幾乎所有喜愛喪屍片的人,都堅信如果自己活在那個環境里,一定能活下去。
5、喪屍片最神奇的地方,就是一個讓人絕望的背景環境下,透露著各種美好。你可以隨便在超時里拿吃拿喝,可以找輛跑車開門就走。再也不用過頻於奔命,掙錢養家的苦日子。而壞處僅是那些走路都費勁,一點腦子都沒有的活死人。
所以,綜合起來就是,有一部電影,告訴你,全世界的人都死的差不多了,只有你和你喜歡的姑娘還活著,全世界所有的美食、豪車都歸你,你有槍有彈藥,還有一個絕對安全的住宅,吃喝不愁,保不齊還有艷遇,你能不歡樂么~


我覺得,簡單的說,就是喪屍相比其他類型的恐怖形象,拍攝成本更低,知名度更高,不需要先給觀眾講過多的背景知識。

實際上,就算是同種族的亡靈,在魔法門系列裡面也有七八個不同生物啊。為什麼獨愛喪屍?我們就拿這幾個亡靈生物作為例子:

1。骷髏,拍攝骷髏片幾乎必然需要用到 CG,而我們知道,好的 CG 比請個真人演員還貴。
2。喪屍,喪屍的成本最低了,找個廉價的群眾演員畫個妝就搞定。
3。冤魂,冤魂不但沒有身體,連骨頭都沒有,透明層,一般只是套個罩衣用於標識他們的存在。。。這玩意用傳統拍攝手法可以實現,但如果需要大規模的部隊,還比喪屍成本高。
4。吸血鬼,吸血鬼需要解決變身的問題以及飛行的問題,不用 CG 可能可以解決,但拍攝成本也遠遠高過吸血鬼。
5。屍巫王,屍巫王雖然是巫師,但它也沒有肉體,所以實際上等同於骷髏披上了道袍,也就等同於在骷髏的基礎之上,增加了魔法特效。
6。黑暗騎士,這玩意相對成本算低的,多一匹馬而已。——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喪屍用一個廉價的群眾演員就夠了,而黑暗騎士至少得弄個會騎馬的人去演,尋找合適的馬以及訓練合適的馬也會成為一筆不小的開銷。
7。骨龍,做個骨龍出來,其難度看起來跟骷髏是一個數量級,只是加了噴火特效。。。但由於其尺寸巨大,所以必然對周圍的建築,森林等等帶來擠壓,那麼單獨 CG 骨龍就不夠,必須 CG 周圍的場景才成(除非是空曠地帶),這又可能造成一個天文數字。

所以大家看到了,拍攝影片,對亡靈族的生物而言,只有喪屍的拍攝成本最低,而且可以直接僱傭大量廉價的群眾演員。——由於喪屍的行動速度很慢,因此對演員演技的要求也很低,甚至可以用一些方法模擬,其製作成本都小於其他類型的亡靈生物。


我再補充一個側面原因哦,因為我們對殭屍題材更容易有帶入感,越有帶入感觀賞這類作品的時候就越刺激。

殭屍在科幻片、恐怖片裡面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設定,那就是單個殭屍的體力、速度都不如普通人類。大部分美式作品裡面殭屍也就是殭屍,極少極少出現什麼超能力,進化之類的題材。加上殭屍本身遲緩的動作和低下的智力,不管怎樣被正常人逃跑都算可信,適合編劇各種超展開。

當我們看到女主角顫顫悠悠用發抖的小手舉起棒球棍把變成喪屍的老情人砸死,大家不會產生什麼違和感,反而會有我也能做到的認同。
而換成相同的演員和特效,如果我們看到的是一個F罩杯高中少女瀟洒的揮舞日本刀砍死2個飛過來的吸血鬼或者艱難的殺死3頭成年獅鷲。。。哪個更能讓觀眾入戲?

加上這種作品的場景都是我們熟悉的環境,代入感就更強了。就傳統殭屍題材一般來說,幾個精幹的人物,配上合理的地形和適當的武器,以一擋百堅守數月乃至數年並不誇張,我個人就特別喜歡這種劇情,每次看的時候都有玩塔防遊戲的快感。

PS
其實國內喪屍題材的作品也不少,有很多開頭都寫的不錯,看過個什麼成X軍區官兵主動請戰和上百萬變成喪屍的成都居民血戰真的讓人特別有感覺。
但是不知道是因為題材限制的關係,還是國內作者對槍械不夠熟悉,一般來說都不太出現真實的城市名,還往往寫著寫著倖存者佔了幾個城市守了一塊基業就開始主動殺殭屍,然後在殭屍的大腦里會出來什麼腦核,主人公也不知道是餓昏了頭還是神志不清就敢往嘴裡送,吃下去後就會掌握超能力然後開始和同樣升過級的超能力殭屍對打。。。
然後就再也看不到殭屍咬人普通人被傳染的情節了,末世題材就變成了玄幻。。。然後我就不愛看了。。。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

上面是開玩笑。簡單地說,就是有市場,就有供給。(我覺得並不是只有美國人才喜歡喪屍片,但毫無疑問美國是最大的喪屍片生產基地。所以並不是美國人為什麼喜歡的問題,只是美國人的這種類型片喜好比較容易體現出來而已。其實全世界觀眾中都有喪屍片愛好者。)

電影的兩大母題就是「愛與死」,而喪屍電影則可以說完美地結合這兩大主題。喪屍片作為一個特定類型片,一直有穩定的觀眾群體和市場,自然就會有各種新的喪屍片出現。

對於嚴格的喪屍片愛好者來說,「喪屍」和「殭屍」是不同的。不過為了省事,我下文都統稱「殭屍」。(下文資料來自網路綜合)

殭屍(ZOMBIE)一直以來都是好萊塢的一線明星,它與科學怪人、吸血鬼和狼人等一起構成了好萊塢恐怖影片的中堅力量。

在西方文化里,原本的殭屍是指藉由巫毒教的巫術所蘇醒的屍體。據說第一部以殭屍為題材的電影,是於1932年上映的《蒼白殭屍 White Zombie》。以海地為舞台的這部電影,描述著由名演員Bela Lugosi所飾演的巫師,透過巫毒教的巫術蘇醒了大群的殭屍,讓他們不分晝夜的在製糖工廠里操作著機器。Bela Lugosi所飾演的巫師,不懷好意的將所有來到島上的白人美女變成殭屍。但是,這裡面所出現的殭屍除了可憐以外,絲毫沒有任何的恐怖感。當然這齣戲里想傳遞的並不是殭屍吃人的恐懼感,而是把人變成殭屍在心理的上恐懼感。因此這齣戲的主角不是殭屍,而是Bela Lugosi他本人。

從這齣戲以後,雖然有幾部都是以殭屍為題材的電影上映過,但殭屍在片中還是列居老二並沒有正式成為主角。另外一部早期的殭屍電影《與殭屍同行 I walked with Zombie》也是類似以海地為舞台,內容也同樣是以變成殭屍的白人女性為主軸。但是這齣戲恐怖的泉源並不是來自殭屍,而是那讓人不禁毛骨聳然的巫毒教鼓聲旋律。於1966年,英國的著名製片公司Hammer Files所發行的《The Plague of the zombies》,在片中的殭屍也是由巫術所蘇醒,一樣的和上述的片子相同,在戲中依舊是被當作勞工來使用。但是這齣戲最值得注目的事,年輕醫師在惡夢中夢見自己的妻子被化為殭屍之後,成群結隊的殭屍從墳墓里相涌而出的橋段,已成為日後所有殭屍電影的標準。當然,在這齣戲里描述殭屍時所呈現出的獨特氣氛,也是耐人尋味的。

有關於實際巫毒教的殭屍信仰,各位可從衛迪戴維斯 Wade Davis所寫的《The Serpent and the Rainbow》一書中一窺詳細。這本書也於1988年被導演Wes Craven改編為電影《The Serpent and the Rainbow》。根據此書所解,實際上製造殭屍的巫術是利用某種劇毒讓被害人陷入假死昏迷的狀態,之後當被害人從昏迷中蘇醒時,周遭的人與被害人便會有種死而復活的錯覺。據說劇毒的主要成分是由河豚的毒素中萃取而來,當被害人進入假死狀態之後腦性機能便會被破壞,既使是蘇醒之後意識也是變的恍惚朦朧,實質上這已經是成為殭屍。所以,在西印度群島黑人社會文化的脈絡當中,殭屍是真正存在的,而且當地居民也對此深信不疑。巫毒教原本便是屬於西印度群島上黑人奴隸的宗教,同時也是反抗白人統治階級的精神支柱。不過,當今我們在電影中所看到邪惡狡猾並且利用殭屍的形象,則是因為歐美白人社會對於黑人奴隸反抗氣勢的高漲感到不安,加上憎恨的情感所反映出來的。在首部的殭屍電影《蒼白殭屍 White Zombie》拍攝的1932年,那時正好是美國以軍事力統治海地的時期,加上這段期間也是眾多西印度群島的居民移民到美國的時期,所以巫毒教也逐漸滲透到美國黑人社會當中,因此才會產生白人對巫毒教的恐懼。

拜衛迪戴維斯 Wade Davis的研究所賜,給予了巫毒教和殭屍全新的光輝,同時也影響了日後所有的恐怖電影。於1990年所上映的《Voodoo Dawn》便是明顯的受到《The Serpent and the Rainbow》這本書的影響。這齣戲則是以作為美國南部棉花供應地區的西印度群島上的黑人勞工社會為背景,當然片中的主角則是巫毒教的巫師。


真正讓殭屍電影走上輝煌的是導演喬治·羅梅羅(George A. Romero),他可以說是世界殭屍電影之父。1968年,喬治·羅梅羅拍攝了影片《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影片一經上映便受到了廣大的好評。這部影片使得殭屍遠離了巫毒教,進而成為全新形象的怪物。而正是因為這部影片的出現,使得殭屍成為了代表近代恐怖電影的新寵兒。

此後,喬治·羅梅羅又於1979年推出了他的第二部殭屍電影《殭屍的黎明》(Dawn of the dead),頓時,世界各地猶如如雨後春筍一般的大量出現了類似的作品。殭屍電影開始風靡全球。1986年,喬治·羅梅羅拍攝了他的第三部殭屍電影《殭屍出籠》(Day of the Dead),與前兩部影片共同構成了喬治·羅梅羅的殭屍三部曲。

在《活死人之夜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劇中所呈現出的殺戮感,寫照出當時美國社會對越南戰爭的社會反應。失去人性凶暴慘忍的殭屍,和拿著武器幹掉殭屍而獲得極度快感的自衛民眾,則是清楚的描寫出當時美國頹廢的精神世界。第二部作品《Dawn of the dead》中以巨大超市為舞台(超市從此也成為殭屍電影中最重要的場景之一),和人滿為患的殭屍群展開長期的抗爭本作品則是針對當時美國在越南戰爭之後,獲得表面上安定祥和的消費社會,但心靈深處卻依舊是頹廢無助,做出了反諷的效果。到了第三部作品《Day of the dead》,殭屍已經蔓延到全世界每個角落,存活下來的人只剩下無助和絕望,這是反映出在環境破壞與核威脅之下,對未來失去信心的80年代表征。

當年阿西莫夫寫《鋼窯》制定了機器人三大定律,其後,凡有涉及機器人之作品無不受其所制。而喬治·羅梅羅則通過《死亡三部曲》創立了殭屍五大定律,對後來的殭屍電影與遊戲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五大定律如下:

  1.因為不明原因讓殭屍死而復生,而殭屍本身沒有任何的意識和思考能力,完全是靠本能在活動。

  2.殭屍喜歡吃人肉,為了找尋活生生的人肉而襲擊人類。

  3.殭屍會感染,被殭屍咬到的人死後也會變殭屍攻擊原本一起並肩作戰的夥伴。

  4.殭屍不會死亡,因為早已是死人了,所以不管如何去傷害他的肉體,殭屍還是會繼續活動下去。

  5.成群結隊緩慢前進的殭屍集團,然後追殺活人所產生的恐慌,造成觀眾的心理壓迫。

(還有現代殭屍片的一個通行規律,但我不知道最早是由哪部電影開創的了,就是殺死殭屍的唯一辦法就是一槍爆頭。)


1979年喬治·羅梅羅( George A. Romero)的殭屍電影第二部《殭屍的黎明》《Dawn of the dead》在世界各地掀起一股熱潮之後,有如雨後春筍一般的世界各地頓時大量出現了類似的作品。在這樣的泛濫潮流當中,唯一一枝獨秀技壓群雄的作品,則是已噁心又恐怖聞名的義大利恐怖大師Lucio Fulci的《Zombie2》。 在加勒比的孤島上,因為巫毒教的詛咒而大量蘇醒的殭屍,除了讓人極具壓迫感的恐慌以外,像是刺破眼珠、吃人肉等破天荒的殘酷描寫也是前所未有的。此外,和劇情絲毫無關的香艷場景以及殭屍電影中首次的殭屍與鯊魚格鬥橋段,也充分顯示出這位義大利宗師的無與倫比的創造力。

當然,一些不勝枚舉的B級甚至是C級殭屍電影也是刺激了當時的市場。此外,十字軍成為殭屍再度復活的《Tombs of the blind dead》,納粹軍人成為殭屍的《Zombie Lake 》美國南軍的士兵變成殭屍的《The Supernaturals 》等等,這些殭屍電影充斥了當時整個恐怖電影的銀幕,以殭屍(ZOMBIE)為主題或題材的電影多到讓人無法想像,甚至連一些吸血鬼或是狼人片,都會有殭屍來軋一腳。一直到了由導演Dan O`Bannon所拍攝的《芝加哥打鬼 Return of the Living Deads》(1985)之後,殭屍終於突破多年來的傳統,可開口說話並快速前進,最驚人的是被爆頭後也不會死。

此後,對於殭屍蘇醒的定義呈現出多樣化的選擇:因為外星的隕石掉落地球引起病變(《獵殺活死人》中),因為公司中研究生化武器的泄露(《生化危機》中),因為一隻傳播病毒的猴子(《群屍玩過界》中),並沒有描繪出殭屍出現的原因但是在片子中直接影射出是上帝對於人世的懲戒(《活死人黎明》中)以及由於醫學研究,或者老套路巫術的使用等等(《活跳屍》,《死亡之屋》??中)亂七八糟的原由。


我不是美國人,猜想是因為殭屍的設定很有邏輯往往還能和高科技的雙刃效果環境問題等等社會熱點產生聯繫,並且由於這種傳染攻擊性的設定容易營造一種極不安全危機末日氛圍,會讓人覺得很刺激。我認為美國觀眾會有代入情節的慾望。但我是中國人,我們有過文革,so...我覺得盧安達的哥們兒看殭屍題材可能也會有些不適吧。哈哈


滿足殺人的慾望


有保障的國家,影視里更需要冒險與刺激。沒保障的國家,喜歡大團圓。


1.喪屍幾乎和人一樣,但不是人
2.美國是全世界軍備最發達的國家,且槍械管制稀鬆
3.美帝亂殺人會被譴責

∴美帝選擇殺喪屍來宣洩。


現代殭屍題材起源背後的社會心理,是冷戰時期對敵對意識形態傳染的恐懼。
而題材經久不衰,除了暗暗符合人性的很多需要外,冷戰以來意識形態多極化,思想對抗普化,大家看大家都是傻逼的趨勢,給了殭屍片更好的受眾群體和傳播環境。

參見一下我在另外問題的答案好了:
為什麼殭屍在各種遊戲里大受歡迎?


不只是美國人喜歡喪屍題材哦~至少天朝就有很多喪屍題材愛好者。

我覺得喜歡喪屍主要是有以下幾個原因吧,從我個人觀察而來,不免偏頗。

首先是喪屍的故事相對來說貼近現實。喪屍故事裡最科幻的也只是喪屍本身,而在喪屍故事裡往往喪屍不是主角,而是人形,喪屍只是一個拷問人性的工具。在其他方面喪屍故事裡的世界和現實世界沒什麼分別,沒有激光武器,沒有超級英雄,更不存在蟲洞跳躍,讓人感覺很現實。【當然,你要非說不現實也沒辦法,呵呵

其次是喪屍的形象很有意思。喪屍曾經是人,而且是界定模糊的人。據我說知很少有喪屍作品詳細介紹喪屍本身的,頂多也就是粗略介紹一下為什麼會變成喪屍,以及怎麼殺死喪屍。但我們根本不了解喪屍是否還是我們認識的人,這個喪屍可能是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最好的朋友等等,甚至有可能是我們自己。可以說觀眾在看喪屍時肯定想過這樣的問題,「假如是我,我該怎麼辦?」這種代入感讓觀眾欲罷不能。事實上也確實有人因為喪屍片而開始謀劃一些末日求生準備,呵呵。

再次是喪屍這個末日題材很有吸引力。不得不承認,末日題材的故事往往都是最能抓住人心的,畢竟「我要去哪裡」也是人追尋的一個終極問題,所以末日對人來說有無與倫比的吸引力,連聖經里都提到了。而一個由喪屍——這群曾經的人類——毀滅掉的貼近我們現實人類文明的文明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


我看過很多殭屍題材的美國電影和電視劇,但是絲毫不覺得劇情老套、枯燥,因為每部影視作品都有各自的主題,但最終基本上都歸結到人性上,讓人看過之後會有很多思考和感悟。另外,我覺得這類影片從頭到尾還是比較刺激的,特別是突然出現一「大波」殭屍的時候,被咬到就等著被爆頭吧!


包括遊戲吧,一個天大的好處是AI好做……


胡扯一句~我覺得吧,老美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不知道什麼叫恐怖,他們只知道什麼叫噁心。他們腦子很直,那種迂迴婉轉的心理恐怖他們很難接受和體驗,所以一談到嚇人啦恐怖啦,就純粹地倒向視覺衝擊力。而很漂亮的話肯定沒有什麼嚇人作用的視覺衝擊力,所以就倒向噁心……比如流膿啦、腐爛啦、血糊糊啦、器官移位啦、七零八落啦、或者顏色非常寒磣啦、觸感非常噁心啦、聲音聽著就讓人起雞皮疙瘩啦……反正就是把你的五感全部噁心一遍~而喪屍符合幾乎所有這些特點,不紅才奇怪~呵呵~


看看喪屍生存手冊這樣的書 雖然荒誕不著邊際 但是在美國確實有一些人在很嚴肅的看待和研究這些問題


基督猶太穆斯林都是相信有末日的,他們的末日情節逼著他們的編劇創造各種不同的末日,殭屍的成本最低。


中國人有抗日題材,為什麼美國人不能有喪屍題材,按暴力和色情程度來說美國喪屍遠遠比不上中國抗日。


美國人不會趕殭屍


一開始我也不明白,這種類型有什麼恐怖的,10年前的非典,讓我突然明白了一種無政府狀態下的人民。喪屍片講的根本不是恐怖故事,你仔細看看行屍走肉,他講的是人類瀕臨災難時拚命生存狀態下的人性!是比較含蓄的一種表達方式。絕命毒師講的也不是販毒,而是中年危急。甄嬛傳和冰與火之歌都講的是勾心鬥角。題材只是框架。核心卻是其他。


雖說世界各地都有讓逝者復生的神話傳說,但真正現代意義上的喪屍無疑是脫胎於伏都教的回魂屍。伏都教起源於16世紀的西非,教義中的動物祭祀因其過於血腥一直為人所詬病。傳說伏都教巫師能利用邪術讓人成為還魂屍,為操縱者賣命。因為伏都教早期的信眾大多都是黑人奴隸,16世紀正是販賣黑奴的興起時期,無數的黑人流離失所。奴隸主的剝削和日復一日機械的勞動摧毀著他們的身體和靈魂,黑奴們只能利用伏都教這種原始本能的教義來麻痹自己,而從中誕生的喪屍最開始毫無疑問是一種悲劇化的產物。

(圖為伏都教)

(圖為伏都教)

這一點在史上第一部喪屍電影《白色殭屍》里表現的尤為明顯,在影片中喪屍化是糖果廠主人的鎮壓手段。尤其是影片中喪屍工人掉進齒輪中卻被無視等情節,無一不體現著對早期資本社會的批判。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遊戲《生化危機》系列的背景中,一切生化病毒的起源都是保護傘公司創始人在西非發現的「始祖病毒」,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個對伏都教的影射。

而如今我們在各類作品中所接觸那種成群結隊、擇人而噬的喪屍形象,則是來自恐怖大師喬治·羅梅羅的《活死人之夜》。在這部劃時代的恐怖電影中,人們第一次接觸到了來自喪屍所帶來的恐怖感,即在有限的時間和資源下,如何逃出近乎無限的屍潮。這種電影模式隨後被世界各地的電影人爭相模仿,屬於喪屍的恐怖熱浪也就此掀起。


從此開始,喪屍形象也從最開始的明喻轉變成了一種暗喻:象徵著與個體相對的,整個社會的某種癥結。個體在龐大的群體下顯得那樣渺小,卻又不得不反抗。


有趣的是在幾乎所有喪屍題材作品中,最直接的矛盾並不是倖存者和喪屍之間的矛盾,而是倖存者之間的猜忌和爭鬥,當真印證了毛主席的那句「與人斗,其樂無窮「。畢竟在有限的資源和恐怖的環境下,人性的弱點才更加容易暴露。就比如《行屍走肉》的主要衝突就是瑞克團隊和其他勢力間的爭鬥,又比如遊戲《喪屍圍城》的關底boss從來都是由人類來擔當一樣。


不過近來的喪屍似乎愈發不滿於那種慢悠悠的刻板印象,而是秉承著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變得更加有破壞性。像是《我是傳奇》那種有思想,又有優秀身體能力的與其說是喪屍,倒不如說是人類的進化體。而在這方面刻畫最為成功的無疑是遊戲《生化危機》里所塑造的一系列生化武器。高大威猛的暴君、迅捷狡詐的舔食者、冷酷無情的追蹤者都是經典的恐怖形象,這類喪屍衍生可以說是喪屍題材越來越娛樂化的代表。


與之相對的是喪屍題材中的小清新,雖說喪屍這麼種形象不管怎麼清新都顯得很重口,但還是阻止不了一部分作品對人與喪屍深層關係的探討。比如動畫《散華禮彌》就講述了戀屍癖少年與殭屍少女的戀愛故事,電影《殭屍人FIDO》講述了小男孩與喪屍保姆之間的友誼。在此我推薦日本導演薩布的《殭屍小姐》,雖說電影的情節和結尾有些草率,但其象徵意義和演員富樫真的表演還是十分出彩的,伴隨著全片默片般的影像風格,講述了活的像人的喪屍女僕和活的像喪屍的家庭主婦的故事。


歸根結底,對於我這種人來說,喪屍題材最刺激的還是那種直接的暴力觀感。喪屍撕咬人類,人類攻擊喪屍幾乎是所有喪屍題材都有的一幕。雖說這也是喪屍題材最為人所詬病的地方,但如果少了這種畫面,那真是川菜不放辣,怎麼都不對味了。


推薦閱讀:

電影《雲圖》是超級神作,還是嘩眾取寵?為什麼?

TAG:美國電影 | 喪屍 | 電影類型 | 喪屍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