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筑师的设计角度上来看,一个好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会是什么样子?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建筑师的心里有一千个博物馆 -- 何况还是自由度最大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呢。君不见,最近区区一个赫尔辛基的古根海姆博物馆竞赛,便收获了1715份提案…


不知从何说起,就碎片化地呈现吧:

1 -- 光。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自然光进入博物馆的方式,可以直射、可以散射、可以被漫反射。

(丰岛美术馆,日本,西泽立卫)

(丰岛美术馆,日本,西泽立卫)

(Kimbell 美术馆,美国,Louis Kahn)

(Kimbell 美术馆,美国,Louis Kahn)

(Canova 美术馆, 意大利,Carlo Scarpa)

(Canova 美术馆, 意大利,Carlo Scarpa)

(卢浮宫阿布扎比分馆,阿联酋,Jean Nouvel)

(卢浮宫阿布扎比分馆,阿联酋,Jean Nouvel)

2 -- 景。依山傍水多美景,于是或框景、或借景、或建筑山川融为一体:

(Miho 美术馆,日本,贝聿铭)

(Miho 美术馆,日本,贝聿铭)

(Vitra 家具博物馆,德国,Herzogamp;amp;De Meuron)

(Vitra 家具博物馆,德国,HerzogDe Meuron)

(象山中国美院美术馆,中国,隈研吾)

(象山中国美院美术馆,中国,隈研吾)

三 -- 形。有些博物馆无须倚傍美景,个性鲜明,自成一景。

(Bilbao 古根海姆美术馆,西班牙,Frank Gehry)

(Bilbao 古根海姆美术馆,西班牙,Frank Gehry)

(Phaeno Science Center,德国,Zaha Hadid)

(Phaeno Science Center,德国,Zaha Hadid)

(蓬皮杜中心Metz分馆,法国,坂茂)

(蓬皮杜中心Metz分馆,法国,坂茂)

四 -- 质。也有些博物馆,不追求形式张扬,大隐隐于世,于细微处见逼格。

(卢浮宫Lens分馆,法国,妹岛和世+西泽立卫)

(卢浮宫Lens分馆,法国,妹岛和世+西泽立卫)

(Am Kupfergraben 10,德国,David Chipperfield)

(Am Kupfergraben 10,德国,David Chipperfield)

(Kolumba 美术馆,德国,Peter Zumthor)

(Kolumba 美术馆,德国,Peter Zumthor)

(龙美术馆,中国,大舍建筑)

(龙美术馆,中国,大舍建筑)

五 -- 趣。有些博物馆,利用中庭,组织起灵趣生动的流线和空间,其气场可以感染观众。

(MAXXI当代艺术馆,意大利,Zaha Hadid)

(MAXXI当代艺术馆,意大利,Zaha Hadid)

(特拉维夫美术馆,以色列,Preston Scott Cohen)

(特拉维夫美术馆,以色列,Preston Scott Cohen)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美国,Frank Lloyd Wright)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美国,Frank Lloyd Wright)

累瘫,就这样吧~


额..不是建筑师,但是比较喜欢现代艺术..来答下吧

艺术从印象派以后开始发生转折,从古典艺术转向了现代艺术。这不仅是风格审美上的,更是表现形式上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作为储存,展览,研究现代艺术的重要场所有其特殊性。先从展览的艺术品说起吧。

1绘画,这部分与古典艺术类似。肯定是要保证阳光不能直射艺术品,同时要有柔和的散射光进入场馆中,比如巴黎奥赛博物馆改建方案中,设计师把自然光通过遮阳板过滤后引入画廊。把背景墙面重新刷上深色涂面,让色彩艳丽的印象派作品从背景中跳出。

雷诺阿《煎饼磨坊的舞会》 in 奥赛美术馆

雷诺阿《煎饼磨坊的舞会》 in 奥赛美术馆

2 雕塑/装置, 现代雕塑与古典的雕塑相差很大。无论是体量还是形式对空间要求都极高,有的艺术品需要横向开展的空间,比如《The Matter of Time》by Richard Serra;有的艺术品需要纵向高敞的空间,比如《Ascension (Red)》by Anish Kapoor。前者被永久的收藏在盖里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中,后者在赖特的古根海姆博物馆中庭中展示过一次:清空的古根海姆与红色烟雾形成鲜明对比,红色烟雾从底层抽入到顶层,整个空间过程就是雕塑品。这样的艺术品,就要求了展示的博物馆需要特定的空间。

Anish Kapoor Ascension (Red)》in 纽约古根海姆

3 行为艺术,与前两者比起来,这是一种诞生相当晚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相当难界定的艺术。有的时候,这样的艺术品需要一定的小空间去实现,比如阿布拉莫维奇和乌雷的《无量之物》;有的时候,却不拘泥于特定的空间中,比如克莱因的《蓝色时代的人体测量》,在特定的音乐下,由特定的模特涂上克莱因蓝色对白色画布进行绘画。这样的行为艺术是概念性的,没有对特定空间有要求。


克莱因《蓝色时代的人体测量》

克莱因《蓝色时代的人体测量》

4 未知的可能,现代艺术发展到现在,已经很难去推测其未来的可能。就目前已经有的表达形式而言,有很多艺术品就已经不适合在博物馆中展出,有的比如博伊斯的《7000棵橡树》是一个以社会活动形态展现出的艺术品,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发生了才有艺术的意义。有的比如本身就是为了反艺术品在博物馆中陈列而兴起的地景艺术,它们与大地相连,与自然过程相关,我们不能用一个封闭的空间区展示它们,比如walter de maria 的《lightning field》,在荒野之中矩阵排列的金属杆子,作为连接闪电的引物连接这大地与天空。这种从特殊场所与自然想象中产生的艺术品,不属于任何一个博物馆。

Walter de Maria 的《lightning field》

Walter de Maria 的《lightning field》
————————————————分割线——————————————————
从艺术品的角度说了那么多,我想说的是:一个现代艺术博物馆跟传统的艺术博物馆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首先,现代艺术博物馆需要一个灵活的空间形式。这样可以同时满足各种尺度的艺术品陈设问题以及常设展与临时展厅的变化问题。比如说皮亚诺与罗杰斯设计的蓬皮杜中心,通过钢架创造出每层空旷的大空间,内部展示空间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不同的组合调整。


(凤凰卫视筑梦天下)
其次,现代艺术馆需要流畅的流线系统,不仅是游人参观的,同时也要是艺术品运输的。与传统博物馆不一样,现代艺术馆除了常设展,更多的是临时展。导致了艺术品运输更为频繁。一般说来,运输艺术品的路线与游人参观的路线是相互独立而又相关的。比如说OMA的 Kunsthal博物馆,由于现状的基地条件比较苛刻(正对面是平行的高速公路与原有道路,两者有6米高差。并且公路的垂直方向是通往鹿特丹建筑博物馆的道路,三条道路基本把场地分割成四大块,又同时具有6米高差),库哈斯保存了原有道路系统,通过多个斜面的设计,重新设计出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游客参观路径,保证了游人参观的流畅进行,而两层的展示大厅又直接与原有道路接壤,方便了艺术品直接进入场馆布展以及撤展。


再次,现代艺术馆需要多样化的空间氛围。前面已经说了,现代艺术是多样化且不可测的。单一的展示空间氛围是不合适的。当年Rothko捐献自己最黑暗系列的画给Tate现代博物馆的时候,就要求展示空间的尺度跟光线,因为艺术家知道氛围对于艺术的精神传达是很重要的。同样是Tate的展品,Henry Moore的雕塑因为展示的空间不协调,完全失去了雕塑应有的视觉空间感受。相比于室内的封闭空间,他的雕塑更适合放置在开敞自然的景观之中展示。

最后,现代艺术馆作为一个文化中心,他需要一个强烈的地标意向。凯文林奇发现:我们大众对城市的认知是意向性的,其中有一种意向就是地标(landmark)。比如我们想到北京,总会有个故宫作为地标意向在城市中心;想到上海,总会有开瓶器,打蛋器几个大厦耸立在外滩边上这个意向。而现代艺术馆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在外型上也要具备成为地标的可能。因此,我们看到世界各地各种形态多样,令人难忘的现代博物馆们。这些博物馆,令无论是城市内的居民还是城市外的都立刻产生强烈的地标意向。这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盖里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以其独特的外形意向成功令一个中等工业城市迅速转型,改变了城市命运。史称“毕尔巴鄂效应”(The Bilbao Effect).

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班牙的毕尔巴鄂还是一座靠海的工业小市镇,随着钢铁、造船业的衰退而没落。然而,1997年,这幅破败的景象随着一座令人惊艳的美术馆的进驻而改观。筹备4年、建造3年,请来国际建筑大师盖里精心打造,造价9000万美元的古根海姆美术馆,吸引着欧洲庞大的艺术爱好者群体。1997年底,美术馆开幕,一年之内就吸引130 万参观者;到第三年时,带来的经济效益已超过4.5亿美元、共吸引400多万游客。城市活力随之复苏。这件事被誉为“一个震撼世界建筑界的杰作,在一座几乎被人忘却的中等城市中横空出世,立刻成为世界性新闻,彻底完成了一个城市的伟大复兴。” -----互动百科

----------------------------------------------------------------------------------------------------
此图献给 @诺坎普的小芋头: 建筑与艺术品一起成为了新的艺术,教堂里烟雾若隐若现地升空 ,艺术家雕塑出了神圣升华的神性~

Anish Kapoor Ascension 》in San Simeone Piccolo
视频地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7MNFmjcVxs


博物馆世界中的分野,在于艺术博物馆(美术馆)和其他类型博物馆的基本哲学差异
这个问题还是有点过于大了,不妨可以从一点入手:光环境对艺术博物馆设计的重要性


建筑师从不仇视光

博物馆是光的“容器”,光是博物馆的“构造”。

下面是个人觉得把光运用到极致的博物馆
卡洛·斯卡帕的卡诺瓦石膏雕塑陈列馆(1955-1957)


位于维琴察的石膏博物馆充分体现了斯卡帕对光线的控制。在传统形式的开窗中,窗往往位于墙的中部,光线只能从一个方向射入室内,开窗侧的内墙面会始终处于照明的盲区,室内也会因光线入射的单一性产生眩光。卡诺瓦石膏像博物馆中的内凹三面体角窗给空间以一种立体化的光源;它如同悬挂在室内角落里的一个自然发光体,在多个维度照亮室内空间。室内的抹灰墙壁成为了第二种光源,因为采用了特殊的威尼斯抹灰工艺,抹灰面层的漫反射效果极好,它同角窗间成适宜的角度因此避免了眩光的产生。
路易斯·康的金贝尔美术馆(1966-1972)



彼得·卒姆托的布雷根茨美术馆(1990-1997)



斯蒂文·霍尔的尼尔森-阿特金斯美术馆(1999-2007)


阿尔瓦罗·西扎的ICF博物馆(1998-2008)

想了解艺术博物馆光环境设计更多请移步知网:清华大学张昕教授

想了解艺术博物馆光环境设计更多请移步知网:清华大学张昕教授艺术博物馆视觉环境设计的理性原则


谢邀。
我比较懒,就不搬图了,说点感受吧。举例也只说个人去过的一些博物馆,总觉得建筑应该是个非常重视现场的专业,光看图就发表言论个人觉得不妥。
···················································································

博物馆,是公建,公建就是公共的建筑,公共的空间,是城市的一部分,是城市空间的延续,是城市生活的一种形式。在一个城市里漫步,去到她的博物馆,就放佛是从家里的客厅进入某个房间一样,应该是舒适的。在这点上我个人不太喜欢一些太孤立的公共建筑。

博物馆——博览(收藏与展示)物件的场所,所以,物件与人的交流是这个场所的主角,建筑空间的目的是为了针对特定物件,特定行为,特定场所而给予特定的空间氛围。
如果一个建筑本身的物理空间和形状太过于特立独行,仅仅是为了自身形态的表达,而脱离了展品与人的行为,则在我看来它不是博物馆,它顶多是个大雕塑。

···················································································

博物馆可以说是建筑师最梦寐以求去做的方案类型,因为这里的空间氛围设计可以细腻到极致。

说说光与氛围吧。在Peter Zumthor的Kolumba中,其实是光在引导氛围。

人们刚刚从街道进到室内一层时候,是一种灰色的光,旁边落满树叶的院落,镂空的砌砖墙面,这些手法把室外的光切碎,再洒向室内。从室外的明,到室内一层的灰色光,这种光线的调节,帮助着人们的心理调整,让人不自觉地做好开始浏览展品的身心状态。

往上走到二层,是一个黑的空间。仅仅有人工的灯光打在展品上,漫射的弱弱的光仅够人辨识方向,建筑本身隐藏在阴影里。黑色的隐藏让人忘却了尺度,我们不能辨识这个空间是盒子一样小,还是宇宙一样大。这种空间隐藏感使得心态更加平静,更加自由,使得视线对展品的依附加强。不用谁告知,人们自然而然地放慢脚步,轻声交谈,细细观察。这是建筑在用沉默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用空间在和人做交流。

继续往上走到三层,又回到一个较灰的空间。楼层的增加也慢慢地隔绝了外界的噪音,加上刚刚二层黑色空间的过渡,三层的灰色和一层的灰色不同,这种灰色的光线氛围带着一种 “粗犷的宁静”,(这层的展品也是这个感觉)人们既不会如在二层时那么小心翼翼,也不会像刚刚进到一层时那么带点散漫。三层的光在公共空间是从四周的立面玻璃窗进入的,而进入到一个个房间之后,光则转变从天窗引入,这两种不同的光进入建筑的方式,使得无论处于白天的任意时刻,房间和公共空间的光照亮度都是不一样的,这种不一样的亮度自然而然地告知了人们哪里是公共,哪里是私密的展品房间。

好的博物馆,它的语言总是沉默而内敛的,它默默地让人感受到,却让人不易察觉。它是一个善意的浅层催眠师,让我们有更好的身心状态去浏览展品,却又不让我们知道它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博物馆和展品就如伴奏和歌词,它引导我们去理解歌词,却永远藏在背后,

当它若突然消失时,我们才恍然发现,少了它,我们就少了情绪。

·······································································
既然大家要求有些图,我就放一些偏技术性的图吧,照片大家上网搜一大堆。
这个网页可以看到当时的竞赛图纸http://howardchanxx.net/?tag=peter-zumthor

平面图——地下遗迹部分

平面图

一些剖面平面设计图


·······································································
别的博物馆,大家有兴趣我再慢慢写吧。。


外立面永远是大多数人的追求,造型能博得大数人的眼球或许就是好的,认知度高或许就是好的。其实并不然,说难听点,有些造型真的只有大师可以玩,因为大多数设计还是讲究空间利用率,能创造出更多的空间,使整座建筑内部能如同流水一样动起来,或许这才是更多建筑师追求的方面,而不是一味的玩造型。


想说一下这个不太一般的博物馆——巴西的“明日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有着一个不太一般的背景故事。

建筑设计,

是一场戴着脚镣的舞蹈。

退界/限高/得房率/日照,

种种限制,

总是把建筑师从理想的神坛

拉回残酷的现实。


有这样一个故事

巴西国家政府

想要建造一座博物馆

打算在里约奥运会期间开幕

基地位于里约的马瓦码头


然而设计条件仍然极为苛刻

政府给建筑师们出了一堆难题


这样霸道严苛的制约条件

建筑师们都想躲得远远的

但是有这样一个倒霉蛋

建筑师收到了政府的委托


他就是

Santiago Calatrava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看他如何交出一份满分答卷。

在限高18米的条件下,

卡拉特拉瓦将建筑体量向水平方向延伸

把两端悬挑

获得轻盈的视觉效果

面向广场悬挑75米

面向瓜那巴拉湾悬挑45米,

与码头等长。

它们使得博物馆从码头

向海湾延伸的动态更为明显。


其10米高的,

能够饱览瓜那巴拉湾全景的屋顶,

也成了建筑特色之一。

面向瓜纳巴拉湾的过滤水池,

使得建筑看起来宛如漂浮在水面。



同时

这个博物馆也是里约码头片区复苏项目中的一部分,

它帮助码头区域与城市更好地结合起来,

并且将这里改造为城市中最具吸引力的片区。


建筑主要沿南北方向而建立

与码头的东西向长轴脱离开来

使得连续景观空间最大化

其中包括美丽的公园、

小径和散落在码头南侧的休闲空间。


环绕码头的公园人行道

为游客环游博物馆提供了便利,

同时又能欣赏到圣本托修道院与瓜那巴拉湾的全景。


十年前,

明日博物馆的所在地曾是这座城市最贫穷的区域,

犯罪率高居不下。

如今作为极富盛名的旅游目的地,代表着重生。

贫困在这里已经无迹可寻。

博物馆,应该是让人看到未来的地方

曾几何时,

人类一直处于对工业发展与科学技术的盲目追崇中

我们建起了一座又一座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

日本科学未来馆,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在这些博物馆中

我们赞叹于博物馆的雄伟

以及收藏展品的丰富


然而在当今社会

越来越多的博物馆

已经脱离了教育大众的普世价值

逐渐沦落为纯粹歌颂人类科技文明的展示台

甚至...

宣传国力的道具


在明日博物馆博物馆中

展示着

人类现在所面临的各种议题

环境污染,城市化,人口...



同时

展望着

在未来我们如何以我们现有的能力

回应这些议题

并让我们认识到

我们的未来取决于我们今天的决定


明日博物馆试图去回答的

是人类历史进程更古不变的哲学命题

我们是谁?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要到哪里去?


很可惜动图和视频在这里没法放。
想看动图和视频就搜索微信idArch_eye, 关注设计眼公号查看吧。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D


只是一个大二的建筑生。最近刚好在做博物馆设计。所以说一点。说错勿怪。这是我第一次在知乎回答。
作为一个建筑。首先它要做到如下几点。
1.交通流线合理。
人在建筑中活动要有个合理的流线。从而保证各个部门分工明确运转起来不会混乱。
2.空间的舒适度。
人处在空间中要有一个很舒服的感觉。这样才有心情去欣赏作品。如果空间狭小,采光不足或者层高不够这样会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3.结构的合理。
防风抗震以及内部柱网之类的。不多说。
4.美观。
立面的设计造型的美观是这个建筑比较重要的部分。毕竟它是人们对这个建筑最直接的印象。

其他的就不知道说什么啦。这些是最基本的。


一般来说,博物馆的建设规律应该是先有收藏,接下来是完成基本陈列大纲,然后据此进行空间设计和功能设计,然后才是建筑形式。
建筑师们可不能只顾形式不看功能啊~


得票最高的答案在图片的堆砌花了功夫,不过也确实让很多受众觉得赏心悦目。不过理解这个问题的提法就是要大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那就多添加一个当代艺术馆:大阪国立美术馆(Osaka National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国立国际美术馆是日本的国家美术馆,建于1977年。建馆初期的首要目标是收藏、保存和展示日本国内外当代艺术品以及举办相关研究活动。建馆30年的时候,美术馆决定迁入新址。新馆位于中山岛西区,是一处完全处于地下的建筑(地面的主体是当代美术馆的入口。寸土寸金的岛国,鸟瞰的感觉给我一种这不仅是美术馆入口,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

新馆的外建筑设计灵感来源于竹子旺盛的生命力,同时也受到当代艺术发展的启发。建筑的主体结构位于地下,却将相当一部分视觉效果延伸到了地面上甚至空中。该建筑象征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芦苇。



入口结构的立意源自河堤边的芦苇和竹林中弯曲的竹秆。钛涂层不锈钢管有两个顶点,分别为52米和34米。(此处高能)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个多地震国家,民众们虽然已经可以很坦然地面对小震,边吃喝边享受微震带来的快感,但是对建筑构造物来说不是的!!!! 所以这些穿进天窗玻璃的钢管,带有一个皮腔式防水密封垫,这些皮腔密封垫可使钢管向任意方向移动10至15厘米,不仅能抗还活跃了整个广场。

一些平面(从官网找的)

当时的模型,现在还在办公室里(这是我们的二层楼办公室,其实整个小洋房每一层都堆满了模型,除了给自己留个念想也可以yy)


看了一圈回答,似乎都是没有做过专业现代艺术展厅的。

设计展厅与设计酒店设计住宅的方法是一致的。就是以设计对象本身的研究入手展开。设计住宅需要了解住户的需求,设计酒店需要了解酒店的定位。同样设计美术馆需要知道美术馆的性质。


既然问的是现代艺术博物馆。那就只说现代艺术的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特点就是,藏品减少,展示形式多变,教育功能强化。这是有别于传统美术馆或博物馆。这个本质区别,可以看做是继美术馆这个类型建筑产生之初是为了皇家保存艺术品的功能之后,走向民主的又一次演化。(这个了解过美术馆演化的都知道,不浪费时间叙述)


现代艺术馆大多是以临展为主,兼有推动艺术发展和教育公众的责任。所以,展览的形式更多样,更要考虑展品的呈现效果和对公共的教育作用。上面回答中的艺术馆因为各自的定位不同,有些是有固定常设展为主,有些是单项展品为主的特色美术馆,所以评判标准不同。以一个综合性现代美术馆来说,大仓库改造的模式是最合适的,也就是TATE的模式。以常设展+临展组合的方式,可以看纽约MOMA。以经典油画作品为主,可以看康的kimbell museum。以小型多功能临展为主的,可以看蓬皮杜。这些美术馆设计都是经典案例,充分体现了美术馆本身的特点和运营。


但其实大量的现代美术馆的设计,十分糟糕。建筑师往往把美术馆看成自己的艺术品,而不是一座建筑来看。各种噱头,各种概念,各种理念,乌烟瘴气。从平常心来看,美术馆就是一个普通的建筑,这个建筑是为了特殊的目的而建造,而这个特殊的目的就是承载艺术品,传播文化。以夸张的“表现主义”来强调美术馆建筑本身的“艺术性”。这事有点毛病。


赶着吃饭,就写这些。。


所谓好建筑的水准只有两个:
第一。哇!这是个建筑!
第二。啊?这是个建筑?


门外汉一个,但是去过一些博物馆,不管是艺术的还是非艺术的。
印象最深的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门口象征生命消逝的水滴,场外坎坷的石路,代表希望的放生池,都带给了我震撼。。。
是不是偏题了?
我只是觉得,一个让你感受到震撼的博物馆是最成功的博物馆。


这个问题很好,简单说一下,未来的建筑会更加注重「捕捉形式」,形式即内容,形式不为内容所宰,形式也不会凌驾于内容之上,怎样更好地提炼这一高度会是未来建筑师的难题。

附上最近看过的一个很有参考意义的展览:


硬件和软件都要好就是。


也是都给跪了。。
博物馆是最终要服务于展品的啊!搞花里胡哨还觉得自己bigger很高的是什么鬼。就凭这点guggenheim 永远打不过 MoMA 啊。


推薦閱讀:

世界上正在發生著哪些國內少有人關注的重要變革?

TAG:建筑师 | 博物馆 | 世界 | 现代艺术 | 建筑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