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文物過半被腐蝕是真的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如果是真的,可以歸咎為各館保管不力嗎?
談及館藏文物腐蝕嚴重話題,勵小捷說,國家文物局於2002年至2005年間,組織館藏文物腐蝕損害情況調查發現,50.66%的館藏文物存在著不同程度腐蝕情況。他透露,全國受重度腐蝕的文物達到230萬件,占館藏文物總量的16.5%。 via http://news.163.com/14/0225/05/9LTIKKD200014AED.html
謝邀。這個說法本身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問題在於對這句話的理解。
文物分為一般文物和珍貴文物兩大類,珍貴文物又被分為三級。平日大家耳熟能詳的那些文物一般都是極為珍貴的一級文物,而這些文物在所有的文物中只佔很少的比例,是金字塔頂端的那一部分。
而我國的文物歸屬基本上是,通過考古發掘得到的文物除了考古研究人員留取少量研究標本外,「交由有能力的文物保管機構保存」。在我國有能力的文物保管機構就是各級博物館,但是現在的情況是,博物館界的資金、人力等資源都有限,而且集中在少數的一些大館手中,如中央的國博、故宮,地方的陝博、豫博、南博等,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每一次大的考古發現結束後,最珍貴的那一部分層層上交到大館,而零散而數量龐大的一般文物則分散在各個地方的文物機構中。大館自然會集中資源對珍貴的展品加以保護,但是堆放在庫房中的文物以及地方上能力不足的機構的收藏狀況就堪憂了,其中必有部分受到腐蝕的威脅。
即便是大館,也有一些問題。因為有些博物館收藏數量過於龐大,如故宮180萬件,國博120萬件,陝博37萬件,南博40萬件,這些數量巨大的文物有一大部分在登記完成之前未被人認知也很難得到很好的保護,狀況也很值得憂慮。
但是總體來說,受到威脅的多是一些數量龐大而不那麼珍貴的文物,而那些最珍貴的文物的處境還是比較安全的,而且現在的狀況正在改善。這個新聞提到的是十年前的數據,而恰是在那段時間之後,各地興起了博物館建設的熱潮,地方博物館數量猛增,一些老博物館接連建設了新館舍,如首博新館2006年,鄂博新館2007年,國博改造完成2011年,南博新館2013年,湘博新館2015年。這些新設施都意味著收藏、保護和展覽能力的提升。如果最新的這一次文物調查的結果出來,應該會比十年前有很大改善。
文物的自然損壞稱為腐蝕,依據文物遭受腐蝕的深淺程度,一般將館藏文物腐蝕程度規定為四個等級——基本完好:文物無病害,表面無腐蝕產物或有穩定腐蝕產物,文物本體完好;中度腐蝕:腐蝕產物對文物造成較為明顯的損傷,占該文物本體10%-50%,或有一定深度,已影響文物外觀;重度腐蝕:腐蝕影響到文物本體強度及外觀(占該文物本體50%以上),且腐蝕有發展趨勢;瀕危:腐蝕嚴重影響了文物本體強度,如不立即進行修復,文物就有解體、消失的可能。
藏品在進入博物館之前,其保存環境是多種多樣的,影響文物保存的因素也非常複雜。以歷史藝術類的博物館來說,大多數藏品的來源是考古發掘的出土品,那麼由地下水的酸鹼度,地下土壤的微生物和微量元素,地下環境的溫度,氣體、液體組成等環境因素,甚至是否曾經被盜擾過,決定了它們的原生保存狀況,而不幸的是,大部分墓葬遺址的環境,並不能保證其中的文物歷經千百年而毫髮無傷。大部分考古出土的出土品,都會有一定的腐蝕,而當考古發掘進行過程中,出土品從原來的埋藏環境突然進入到現代環境中,也有可能造成損失。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在考古發掘過程中,發現墓中隨葬有藕、桃等水果,剛剛打開墓 室時還看上去很新鮮,但不久便腐化成了一灘水。這個個案告訴我們,考古過程中出土品的腐蝕損失是難免的。不過隨著文物保護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考古過程中出土品的腐蝕損失的危險會逐漸地減少。
除了環境因素之外,藏品腐蝕損失的速率和危險程度和材質是有關係的。一般來說,非金屬材質文物對保存環境的要求比較寬鬆,不容易腐蝕,譬如石器、陶器、瓷器等;性質比較活躍的金屬材質就相對容易腐蝕些,譬如鐵器和錫器,青銅器表面大多形成了較為穩定的礦化層,但是如果出現了粉狀銹就難以恢復了,性質穩定的材質譬如金銀器也相對容易保存;對保存環境要求最為苛刻的則是有機材質的文物,譬如皮毛、紡織品等,對溫濕度的要求極為嚴格,在有條件的博 物館中要放在低溫特藏庫房裡保存。
綜上所述,「我國博物館館藏文物腐蝕率超50%」的提法很正常,因為進入博物館庫房之前的文物腐蝕損失並不可控,文物隨著時間的流失逐漸走向損毀也是正常發展規律,這是時光在文物上留下的印記,符合事物演變規律,難以避免,所以並不用對此感到萬分驚訝。博物館保管部門的工作,就是和文物的腐蝕現象作鬥爭,使藏品存在的時間盡量延長。
狹義的文物保護,指的是將損壞的文物修復和文物的日常護理兩個方面。一般的博物館主要對文物進行日常的保養工作,包括防潮濕、防乾燥、防污染、防灰塵、防光輻射、防蟲蛀、防黴菌、防腐蝕、防糟朽、防變色、防老化等多個方面,既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又重視民間傳統收藏經驗的總結與繼承,基本形 成了一套完整並行之有效的文物保養方法。業務水平比較高的博物館會專門設置文物修復部門從事腐蝕損失文物的修復工作,還會代為修復一些其他博物館的腐蝕損失文物,僅2011年一年,當時全國83家國家一級博物館就修復了文物11891件。從全行業層面,國家文物局分五批確定了22家重點科研基地,在發揮各館文物保護優勢的基礎上,集中人才和資源,舉全行業之力進行文物保護修復科學研究和實踐,逐步研究和攻克文物保護的各種理論性和實踐性問題。
時值今日,「文物保護」這一概念已經發展到「預防性保護」,文物保護理念不再是文物腐蝕之後的修理,而是從博物館館藏文物保存環境的角度來思考對文物的保護,確保包括文物庫房、展廳、展櫃、儲藏櫃(箱、盒)等空間中的各種物理、化學、生物條件符合文物保護的需要,努力使文物處於一個「穩定、潔凈」的安全生存環境,儘可能阻止或延緩文物的物理和化學性質改變乃至最終劣化。就文物庫房來說,《博物館建築設計規範》對庫房的結構布局、安防消防、採暖通風、溫濕度、牆壁熱阻甚至窗地面積等項目都有明確的要求。對於展廳中文物存放的小環境,博物館也會以專門的設備控制溫濕度、光照和灰塵等條件。節目主持人張泉靈曾經發微博稱,她在參觀國家博物館時偶然看到館內的PM2.5監測表後大吃一驚,因為當日北京的空氣污染指數達到爆表的1000,而館內的PM2.5隻有16。所以對於「每年用於文物保護的經費僅占博物館業務經費的5%左右」,我覺得這句話中的「文物保護」可能對應的是狹義概念上的文物保護,因為預防性保護的投入非常大,而且貫徹於從科研到應用的各個環節,如果算上廣義的文物保護,這一比例可能還要大幅度上升。
不過就工作角度,用於文物保護的經費確實尚嫌不足,博物館也在嘗試體製革新來解決實際問題。譬如上海博物館建館以來修復難度最高的大型青銅器「交龍紋鑑」修復,就獲得了美銀美林「藝術保護項目」的資金支持購買先進的設備,促進了整體修復進程。
不過文物保護工作的強度大,難度高,科學性強。譬如,文物保護的一個經典的應用性個案是秦始皇兵馬俑出土的一號、二號銅車馬的修復。出土時,兩乘銅車馬破碎成3000餘片殘片,絕大部分部件變形,彩繪均有損壞。文博工作者共用了8年才將兩乘銅車馬修復完畢,文物修復並非是簡單的膠水糨糊拼拼補補,而涉及考古學、材料學、工藝技術多個學科,理論研究、模擬試驗等多個科研環節,可以說兼有跨學科科研和修復記憶的綜合性項目,所以對從業人員的要求特別高。從目前的業態來看,相對於資金投入和需要修復的文物來說,文物保護的瓶頸問題還是人才的培養。以2005年的數據為例,當年河北省有70314件重度腐蝕以上文物急需進行搶救性保護,按照平均修復1件文物約需3000元計算,河北省文物搶救性保護需要經費約2.1億元,而當年河北省的財政收入有1035.2億元,那麼為什麼政府沒有一次性投資解決這一問題呢?因為當時河北省全省專職文物修復人員只有11名。長久以來,社會習慣以產業模式的「投資-收益」方式來思考問題,但是這一方式在文物修復領域恰好是不適用的。
謝邀。
就實際情況而言,縣級單位的文物保護與管理還存在很大的問題,最主要的就是資金不夠,保護和維修工作難以進行,更多挖掘出來的文物還有堆放在庫房裡常年不見天日的現象。一般來說大型博物館和有條件的博物館這種問題很少見,但是也會有。據我所知最常見的應該是三四線的一些小城市,不過就文物工作者而言,對珍貴的文物一般都會儘力採取保護措施,如果當地條件不夠也會移交上級的博物館,以得到更好的保護。
隨著近年來旅遊業的發展,出土文物無疑是吸引遊客眼光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有珍貴文物出土,當地政府首先會選擇自己管理這件文物,由於本身條件不夠,其中必然存在一些隱患。比如我所處的博物館就有幾件一級文物,不過本身的保護措施並不完善,好在今年已經開始籌劃建立新的博物館,這些文物也會得到更妥當的保護,還有很多文物堆積在庫房裡。
而且博物館本身並不是盈利機構,每個博物館至少有一個展廳是免費開放,但是很多地方的博物館本身就只有一個展廳,所有的費用都得靠上級調撥,這樣一些小館無疑會出現經費不夠的問題。我們這裡的博物館在去年一批北朝佛像出土前幾乎是一個毫無存在感的單位,最大的防盜措施就是一條黃狗,不過去年已經入土了。我去的時候情況已經改善了很多,基本上防盜措施都很到位。
博物館的文物,說通俗一點,最重要的是不要丟,其次是不要壞。
不要丟這一點對於很多小館來說已經很容易做到,但是不要壞就很難顧及了。就文物保護本身而言是一個細緻而且系統的工作,必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很多文物比如青銅器,漆器,壁畫,等等在保存的時候對空氣的乾濕度,光線,展櫃大小以及文物之間拜訪的間距都有嚴格的要求,小館就很難估計周全,還有一點,尤其是對於有彩繪的文物而言,避免強光是很重要的,所以請大家盡量在博物館照相時不要使用閃光燈。為了展出,還必須進行文物修復,這樣才能給世人展現這個文物以及其時代最好的一面。
文物修復需要專業的人才,但是據我所知高等院校開設文物修復專業的並不是很多,人才的稀少也是造成很多文物無法得到保護和修復的主要原因。我並不是學文物修復的,但是單位讓我跟我同事在這一年時間跟著陝西的老師學修復和保護,算是半路出家,還有一個是我們縣出去的一個專門學文物修復的小夥子,但是他並不想留在我們這裡,很簡單,因為待遇太低,這就是我所知的現在小博物館的現狀,而且我認為這也是很多館文物保護乏力的主要原因。
所以並不是各館保護不力,而是有諸多方面原因的:資金不夠,文物數量過於龐大,缺乏專業的人才,如果單單把責任說成管理不善保護不力我認為是不公正的,畢竟每個博物館都希望自己館裡能夠展出的文物足夠多足夠好,這樣才能吸引眼球吸引資金。
應該是真的,但是不一定都是博物館的責任,特別是很多非常大的博物館,現在的條件已經很好了,一般說來保管不會有太大問題。實際上文物出土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有腐蝕的,這一點真怪不到博物館頭上,給我們上文物保護課的老師說,現有的文保人員要把全國需要保護修復的文物都做一遍的話,得幹上三百年。所以,不嚴重的腐蝕估計暫時是不會進行修復的,活得慢慢干啊。而且很多文物比如青銅器的腐蝕,如果把它們外面那層去掉的話,反而失去了文物那種古樸的質感,當然有害的腐蝕還是需要進行保護的。還有一種情況,珍貴文物太過嚴重的腐蝕,根本沒人敢做。老師講河北某地的一件鐵器,保存了數百年,後來腐蝕非常嚴重,但是因為鐵器本身不好保存,這件東西就非常珍貴,導致誰也不敢接手干,十年里組織專家開了N次會也沒討論出保護方案。因為文物這種東西,萬一出點紕漏以後這行你也不用混了,還有可能擔損害國寶的罪名,我感覺這事兒屬於兩頭都很無奈……全中國這麼多文物,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多年以前出土的,那時候全國的保管條件都不太好,可能也有因此腐蝕加劇的,我覺得這種也不該算在現在的博物館頭上。
這幾年博物館,特別是大的博物館在文保方面獲得的撥款還是挺多的,文物的保存還是很專業的。但是那些小的博物館可能暫時還做不到,不過隨著政府的重視應該也快了。
文物腐蝕這件事,外面的人看著可能是很不得勁,但是確實行業內一直在努力。隨著文保人員隊伍的逐漸壯大,我相信最終所有文物都會得到妥善的保管與修復。
打下第一個謝邀。對我這種還什麼也不懂腦子缺貨呃…的大一生來說,知乎上專業問題,都有點難度(&>﹏&<)。
其實樓上已經說得差不多了,對文物分級和種類的不了解,是造成一般「這麼寶貴的東西竟然損壞好多好可惜」想法的主因。各博物館,以大博物館來說,其保護機制已經十分完善了。不排除一些博物館未盡職責的情況。另一方面,我國文物保護專業工作人員還是非常缺乏的,我所在的文物修復專業,往屆畢業生除了博物館、考古所、圖書館等機構就職,還會到各拍賣公司工作,也會有人放棄專業而另選生計。隨著這幾年各大高校相關專業的增設和博物館一些文物保護培訓班的開展,這種情況有所改善。但任重道遠。但願我也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修復師。
這個是真的,由於各個博物館財政支持資金不同,每個博物館的展櫃、倉庫等硬體設施不同,加上空氣的乾濕度不同,這樣對文物保護力度不善就造成文物的腐蝕,有的博物館展櫃密封度不好,對文物腐蝕更加嚴重
相信這個說法。
最重要的是人員的問題。
各地方博物館就是領導親屬收容站。人浮於事,瀆職嚴重,根本不要談文保素養。河南博物院的倉庫里堆滿了挖出來的青銅器。青銅器的鏽蝕是傳染的,但是沒有人把生鏽的和完好的分開,全部堆在一起靜靜地在生鏽。沒有關係的科研人員想要進去觀察研究,需要經歷無數次倉庫保管員的白眼。
文物修復隊伍人員缺乏。相關人員待遇也不好,幹得再好頂好也就是個技工,事業單位職稱不好待遇自然也就上不去。再加之文物修復工作很繁瑣、很費時間,技術水平要求高,現在學得也少。
謝邀~ 同是文博大一新生 知道的太少 但是上學期文物學的老師在上課的時候的確提到過這個問題 並且對此很心痛 不管是不是特別珍貴的文物 能夠流傳到今天都是一種奇蹟 客觀來講 今天國內的敦煌學研究都有賴於當初的「強盜 」 因為敦煌文物在他們手中得到了很好的保護 在當時中國是不具備這個條件的 而我們現有的技術人力物力依然不能很好很及時的保護文武 從專業課老師那裡了解到 文博在我國算得上剛剛起步 雖然越來越受到重視 但依舊不能被廣大人群了解和認可 還是需要一個過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