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和語言的關係是什麼?
語言是思維的前提嗎?沒有語言是否就不會思維?
思維是如何進行的?是必須要依賴語言的嗎?哪怕不是自然語言,而是一種「思維語言」?
不會語言的人類是否不能思維?沒有語言的動物是否不能思維?
中國人是否就是用中文思維?英國人是否就是用英文思維?思維是使用當地方言還是標準語?
這個問題不是那麼簡單,學術界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我在這裡提供的答案也不全是我自己的原創想法,但要我列清楚所有的引文出處和參考文獻又太累了,所以這些都略去。
回答一個問題總是要從界定這個問題開始,尤其是當我們試圖弄清楚「思維」和「語言」的關係時。
「語言」是什麼?
語言是一套符號系統。包括英語、漢語、日語等自然語言,數學、邏輯等人工語言。但人工語言已經略微超出了語言的原始含義,狹義的語言僅僅指有聲音、文字的可以供人類交流的符號體系,甚至不包括手語。
不過有一種語言起源的說法,認為有聲語言起源於手語,因為手語可以有語法結構而其使用又不依賴於複雜的發聲器官,文字則是最晚才出現。有聲語言可能在7萬~10萬年前出現,文字在5千年前出現,而手語則有一個慢慢複雜化和系統化的過程,簡單的手勢語可能在幾十甚至上百萬年前,人屬出現時就有了。目前智人,也就是我們,是唯一的人屬生物。
動物有語言嗎?如果語言被定義為一種「溝通工具」,那動物顯然是可以進行跨個體的溝通的。比如用吼叫聲為同類預警,一些動物還可以利用信息素、動作、超聲波來進行溝通和交流。但這種交流方式或者「溝通工具」的複雜和系統程度遠遠低於人類的語言,這裡就給出一個簡單的結論:動物沒有語言。
目前有針對黑猩猩學習人類手語的研究,但結論還有爭議,現在不能斷定非人生物能夠學會人類語言。我也傾向於認為非人生物無法學會人類語言,這是因為人類語言的演化條件很苛刻,要求有發達的大腦新皮層和發聲器官以及優秀的聽力和視力。
所以,這裡區分三種意義的「語言」,狹義的語言僅僅指人類自然語言,廣義的語言再包括人工語言,泛義的語言指任何溝通工具,還要包括人類的肢體語言、「動物語言」。
「思維」是什麼?
「思維」是一個日常語境下常用的詞,正是因為其常用,所以它的含義就很模糊,無法精確化的定義。不過也讓我們從日常用法出發,看看「思維」這個概念的含義。
先讓我們看看「思維」在哪些人類活動有涉及。人在睡覺時在思維嗎?做夢算是思維嗎?看電影算是思維嗎?寫影評算是思維嗎?筆算數學題是在思維嗎?用計算器算數學題是在思維嗎?游泳算是思維嗎?學習騎自行車算是思維嗎?
我們似乎認為,體育運動是不涉及思維的,因為我們打籃球運球、傳球、跳投的時候,動作非常熟練快速,根本來不及思維。但有人會認為,籃球運動中的「戰術」是需要思維的,比如傳球給誰?如何突破對方防守?時間快沒了,該採用何種策略以反超對手?有人會認為,籃球運動員在運球、跑位以及場下和教練切切私語時,就完成了這些「戰術思維」。游泳這種習慣性的動作被認為是不涉及思維的,但剛剛學自行車時,如何掌握平衡、控制方向盤,甚至學會上下自行車的方法,又被認為是涉及思維的。
筆算數學題,幾乎毫無疑問地會被認為是在思維。但筆算其實是一個相對機械化的作為,計算機也能完成計算數學題的任務,我們會認為計算機也是在思維嗎?不太會。我們用計算器算出數學題的過程涉及思維嗎?有人認為「計算」那部分交給機器完成了,所以不算思維。但在解決這個數學題時,我們還是有思維過程的,比如我們選擇使用計算器而不是其他方法來解決數學題這個當下遇到的任務,就涉及思維了。這就假定人類在解決數學題時,好像事先有一個「方法評估」和「策略選擇」的過程。但人類真的有「1.列出不同的策略,2.評估每個策略的成本和收益,3.選擇最佳策略。」這樣一個「思維過程」嗎?
現在我們再來思考一下,動物能夠思維嗎?
螞蟻和蜜蜂能通過分工合作築成複雜的巢穴,警犬能用鼻子找到人類找不到的東西,馬戲團里的動物能完成一系列精彩的表演,連鸚鵡都能完成許多看似不可能的任務。但我們會認為這些動物能夠思維嗎?人類總是有一種奇怪的自尊心,要將自己視為萬物之靈長,好像其他動物全都是機器,只是複雜程度有差別。而人類則與眾不同,是「理性」的動物。
但現代科學的研究讓我們知道,人類也只是複雜的機器,所有的生物都共享同一個祖先,經過數十億年進化至今。人類確實與眾不同,但每個物種都與眾不同。人類小孩能夠思維嗎?我們有時候認為可以,有時候認為不可以。但當我們發現,黑猩猩或者猴子能完成許多人類小孩還不能完成的任務(不僅僅是體育任務),我們會認為這些靈長類動物能夠思維嗎?
這裡我們可以總結一下一些「思維」的日常用法。人們通常認為,思維是需要花時間的,在解決複雜任務時會用到的,有一定程序性和系統性的,常常是外顯而不是內隱的,最重要的是,思維過程被認為是可以用語言(狹義)表述的。但「思維」有時候又在一個相當廣的含義上使用,任何涉及大腦的過程都被看作是思維,我們甚至還有「無意識思維」,「直覺思維」,「發散式思維」,「圖像思維」等等概念。動物有時候被認為是可以思維,有時候被認為不可以思維。
正是因為「思維」一詞太過模糊,學術界已經不太用這個詞了。轉而使用的是「認知」這個概念,認知科學還是一個成立還不久的跨領域的學科,其包括心理學、哲學、語言學、人工智慧、人類學等領域。近期還有一項比較火的「具身認知運動」,自稱能掀起一場認知科學第二次革命。
在對「思維」和「語言」這兩個概念作出初步的界定之後,我們可以發現,「思維」這個概念比較模糊,學術界不太用,而「語言」這個概念相對清晰很多,但也有模糊的地方。不過讓我們先止於此,接下來就探究一下,思維與語言的關係。
一種觀點認為思維是依賴於語言的,一種觀點則認為思維不依賴於語言,讓我們分開闡述一下。
認為思維依賴語言的人,就會認為動物沒有思維,而那些不懂語言的人可能也沒有思維。但研究發現可不是這樣,一些沒有學會語言的先天聾啞人,在學會手語之後告訴其他人,他在學會語言之前一樣有記憶、思考。但這些人會認為,這種人其實有一套「思維語言」,他們雖然不會任何一套外顯的自然語言,但他們可以用「思維語言」來思考。這樣說來,思維還是依賴語言的,只是從依賴自然語言變成了依賴「思維語言」。他們也可能認為人類有一個先天的語言器官(左腦顳葉?),使得人類能夠以「思維語言」進行思考,哪怕一些人因為偶然因素沒有學會自然語言。
還有一種觀點,則是認為思考不依賴語言。語言只是人類眾多功能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溝通和交流而不是作為思維工具。狹義的語言並不包括數學,但廣義的思維甚至包含「圖型匹配」和「聯想」。我們常常以非語言的方式進行思維。所以,我們可以下一個結論,認為思維獨立於語言。動物和人類幼兒都會思維,但是不會語言。
我支持第二種觀點,認為思維不依賴於語言,獨立於語言。語言能幫助人類思維,但不是思維的必要條件。「思維語言」這個概念是沒有必要的,有些人會認為人類的思維就是以一種「默讀」的形式進行,但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思維的含義很廣,「默讀」僅僅是閱讀的子項,而閱讀也才是思維的很小一部分。
一個會英語也會普通話的湖南人在思維時用的是什麼語言呢?湖南話?英語?普通話?
這個問題其實不是好問題,它暗示了思維依賴於語言,但這個暗示是錯誤的。如果我們細化一下這個問題,那它就好回答得多。這樣的人在為英語演講比賽進行準備時,在台下默讀時用的是什麼語言呢?英語。這個人在和父母的電話交談時用的是什麼語言?湖南話。和朋友的學術交流時用的是什麼語言?普通話。但這種交談算是「思維」嗎?算也不算。
因為我不建議用「思維」這個模糊的概念,我們可以換成「認知」這個概念。人類交流是需要認知的,和父母的交流涉及語言的理解,記憶的提取,語言的組織和表達,同時還會有一些情緒反應在其中。我們在語言的表達之前並無有意識的策略評估過程,以選擇用湖南話還是普通話和父母交流,語言的表達是一種習慣性的無意識過程。所以不太能算「思維」,但涉及認知。
心理學裡有一個影響力很大的雙信息處理系統的區分。系統1是快速、無意識、直覺、情感性的,系統2是慢速、有意識、反思、理性的。計算一道複雜的數學題是由系統2處理,比如74+53,簡單的數學題是系統1處理,比如2-2。我寫文章前的構思是由系統2處理,寫文章時的鍵盤敲擊是由系統1處理。很多時候兩個系統都在運作,系統1更省力,更快,所以影響更大。但人類的科學研究則是建立在系統2的基礎上的。所以我們應該防備自己的惰性,時常把系統2請出來完成任務,而以後再遇到類似的任務就可以交由系統1快速完成了,因為系統1能利用先前的經驗。
系統2有點像日常語言中的「思維」,它是理性、嚴謹、慢速的。但又有很多不同,這個「系統2思維」或許應該叫做「反思」而不是「思維」。系統2似乎確實是人類獨有的。系統1有時候也被算進「思維」,有時候則叫它「直覺」。系統2也不僅僅利用語言(狹義),還利用數學計算、圖表等工具。不過我猜想,系統2確實是人類會使用語言之後才具備的技能。
最後梳理一下:
1.思維不依賴於語言,語言更多是一種溝通工具而不是思維工具。但人工語言(數學、邏輯)可能是例外,其發明最初就是被當作思維工具而不是溝通工具來使用的。自然語言更適合用「發生」而不是「發明」作為謂述。「思維語言」這個概念是沒有必要存在的,將「默讀」等同於「思維語言」也是錯誤的。
2.人類和其他生物都有認知能力(這裡不建議用「思維」這個詞),但只有人類有語言,而這確實給人類的認知能力帶來的巨大的優勢(系統2為人類帶來了反思能力)。這個優勢加上文字的發明對知識的積累作用,使得人類有一種自以為是「萬物之靈」的 錯覺。這個錯覺在科學的出現之後愈發明顯,人類甚至不屑於被歸於萬物之一,而要接近自己想像中的「神」了。
3.簡單點說,語言是處理溝通任務的交流工具,思維則是人類處理行為任務的心理過程,語言屬於思維,前者是後者子項。這些問題都很大。我簡述/翻譯一個研究,希望題主看完可以對自己的問題有進一步的想法
研究的參與者是皮拉罕原始部落4名外觀18~55歲的男性。這個部落中關於數字的語言,只有:代表「1或者少量」,代表"2",baagi或aibai代表「很多(many)」。研究參與者只懂自己部落的語言,研究是由一個說英語的研究者、兩個懂得該部落語言和英語的語言學家一同進行的在其中的一個任務里,他們會有1秒時間看到一定數量的石頭(範圍1~9),1秒後這些石頭會被遮起來。之後他們需要選出和之前看到的石頭數量相同的竹簡,結果如下:
石頭數量為1和2時,正確率100%;從3開始,正確率低於100%,並大致上與石頭數量呈負相關。再看一看參與者擺放竹簡數量的均數(Mean)和標準差(SD)。發現均數和正確的數量相差較少,而SD大致與石頭數量呈正相關
參考:
Gordon, P. (2004). Numerical cognition without words: Evidence from Amazonia. Science, 306(5695), 496-499.
「思維操控語言,語言承載思維」,兩者一起皆起,甚至 「思維」即「語言」,「語言」即「思維」。
導言:
非常有趣的問題。略略讀過現存答文,感覺有必要做一些補充——絕不是標準答案(沒有標準答案),而是促進思考。
1. 說明:話題很大,我慢慢寫,爭取兩三個月內基本完成,以目前的構想,準備談以下九個方面:
一. 從思想家大牛的軼事說起
二. 兩個端點的假說
三. 怎樣看待科學實證研究
四. 當代大腦科學說了什麼
五. 「」微科學「」與「」宏科學」
六. 漢語(思維) VS 西語(思維)
七. 語言 - 文字 - 思維- 大腦
八. 漢語文明理性思維的挑戰與突破路徑九. 總結與展望
討論的過程中,內容的組織構架應該會有進一步的動態調整。
2. 討論科學-哲學話題的時候,首先應該了解頂尖思想家(古往今來,最多不會超過兩三百人吧),他們怎樣看這個問題,他們怎樣思考這個問題,所謂:站在巨人肩膀上——談語言與思維,如果忽略頂尖語言學家和思想家的思路,好像不太靠譜,也難免過於自負——就好比不去北京-上海-廣州-香港-台北親自品嘗,而大談中餐美食,更何況這是談 語言和思維,比餐飲,要形而上很多很多。
先引用20世紀哲學大師維特根斯坦,他一生研究語言-思維-邏輯的關係,其智慧「高深莫測「」。
請鑒賞他的兩句名言,以感悟最深邃的思想可以用最清澈的(語言)文字表達。
Language is a part of our organism and no less complicated than it.
(這句話與當代語言學之父、認知學之父 N. Chomsky 喬姆斯基的思路一致)。
Philosophy is a battle against the
bewitchment of our intelligence
by means of our language.這句話與蘇格拉底(文字易令人淺薄——對,蘇格拉底斷言:文字與閱讀會令絕大多數人變得更膚淺,但這"不在"本話題之下)的哲思相通。
人人生而會說, 但如何用語言之器而令智慧(intelligence-思維)清明精進,連大哲大智者們都必須世世代代接力戰鬥(a battle against the bewitchment of our intelligence);(如果你認為自己足夠聰明,你的語言就必定是「魅語海妖」(bewitchment)的死神之吻。
古希臘神話:魅語海妖賽妊The Siren, by John William
Waterhouse, 1900.
科普小常識:喬姆斯基何許人也?
當代科學思想界的頂級牛人喬姆斯基,沒有之一。圖片源: wikipedia
當代科學思想界的頂級牛人喬姆斯基,沒有之一。圖片源: wikipedia喬姆斯基是當代西方科學界的智慧領袖。他的學術聲望甚至超過中國同胞家喻戶曉的計算機天才圖靈。他被譽為當代語言學(革命)之父,除語言學之外,喬姆斯基研究的領域跨越認知科學、數學、計算機科學和分析哲學。他還「恰巧」發展了圖靈機的理論。按照人文與科學文獻檢索的影響力硬指標衡量,1990年代喬姆斯基的排位是「活人第一、死人第八」,即,仍在世的學者中他第一,納入古往今來的哲人他名列前八;前七位包括耶穌基督和亞里士多德等人[1]。
[1]Chomsky Is Citation Champ, MIT News,
1992, Chomsky Is Citation Champ
提醒:
1. 以下的討論盡量通俗化,盡量避免用任何專業細節的術語,但這個話題本身需要形而上的思維,如果知友感覺困難,請不要勉強,移步其他你有興趣的話題
2. 某些內容會引發情緒反應(合情合理,人非神仙,人非聖賢,但需要用理性去超越生理本能的情緒)
一. 從思想家大牛的軼事說起
二. 兩個端點的假說
三. 怎樣看待科學實證研究
四. 大腦科學說了什麼
五. 「」微科學「」與「」宏科學」
六. 漢語(思維) VS 西語(思維)
七. 語言 - 文字 - 思維- 大腦
八. 漢語文明理性思維的挑戰與突破路徑
九. 總結與展望
作者:半生文盲話原典
鏈接:思維和語言的關係是什麼? - 半生文盲話原典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待續)
謝邀。
一、語言與認知
語言的起源和人類的起源一樣久遠。可是,人類用書面記錄的語言材料只有幾千年,在這之前上萬年的情況我們幾乎一點兒也不知道。所以至今所有關於語言起源的解釋,都不過是一種假設。有人提出「感嘆說」,認為語言起源於表達情感的感嘆詞;有人提出「勞動喊聲說」,認為語言起源於繁重勞動中的喊叫;有人提出「摹聲說」,認為語言起源於對自然界原有聲音的摹仿;也有人提出「達達說」,認為語言起源於「達達」發聲的舌頭動作和手勢;還有人提出「唱歌說」,認為語言起源於原始儀式中不清晰的讚歌。
從認知角度說,語言是一個非自足的認知網路,這個認知網路包括形式範疇、概念系統、關係表達系統和知識系統。語言是一種心理符號,它以特定的方式與人類的心智以及人類生存的外部環境處於一種共生的狀態之中;而心智和人類生存的外部環境都與人類的認知能力有關。語言不是直接表現或對應於現實世界,而是有一個中間的「認知構建」層將語言表達和現實世界聯繫起來。
人的語言能力依附於人的一般認知能力,語言能力跟一般認知能力沒有本質上的差別,語言能力的發展跟一般認知能力的發展有極為密切的聯繫。例如漢語跟英語一樣存在「辯論就是打仗」(Argument is war)這樣一個隱喻,漢語有這樣一些詞語:「論戰,爭論,辯護,論敵,抨擊,打筆仗,理論戰線,唇槍舌劍,舌戰群儒,入室操戈,大張撻伐,人身攻擊,批評的武器」等等,這表明,我們不僅用打仗來談論辯論,我們在實際辯論中就是有勝有敗,把辯論的對方視為敵手,我們在辯論中的所作所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打仗這個概念支配的。
因此,通常認為是一種特殊語言現象的「隱喻」其實不僅僅是語言行為,而是一般行為,受一般認知能力的支配。同樣,「轉喻」作為一種語言能力也跟一般認知能力分不開。說「回到原單位,看到的儘是新面孔」(英語中也有new face之說),用「新面孔」而不用「新四肢」、「新軀幹」來專指「不熟悉的新人」,那是因為人一般都是靠觀察臉相而不是靠觀察別的身體部位來識別人的。
傳統的語義學是一種客觀主義的語義學,認為語義就是使語句表達的命題成真的充要條件(真值條件)。然而認知科學認為,語義不僅僅是客觀的真值條件,還跟人的概念結構和概念結構的形成過程有直接的關係。「橫看成嶺側成峰」,客觀上是同一座山,由於人的觀察角度的變化就形成兩個不同的心理意象。舉例來說,「姑姑送一隻花貓給小莉」和「姑姑送給小莉一隻花貓」這兩句話,客觀情形都是姑姑把一隻花貓送給小莉,但由於說話人觀察的方式不同,凸顯的部分不同,就形成兩個不同的心理「意象」,前一句凸顯的是花貓的轉移過程,後一句凸顯的是小莉對花貓的佔有。
傳統的範疇觀認為範疇都是離散範疇,每個範疇都有自己的「界定特徵」,符合某些「界定特徵」的就成為某一範疇的成員,反之則不然。「界定特徵」為範疇所有成員所共有,因此範疇內部各成員的地位是均等的。認知科學則認為人建立的範疇,包括語法範疇,大多是「典型範疇」而不是離散範疇。範疇不能靠「界定特徵」來界定,範疇與範疇之間的邊界是模糊的,一個範疇內部各成員的地位是不均等的,有的是範疇的典型成員,有的是非典型成員。例如,麻雀、燕子、喜鵲等是「鳥」這個範疇的典型成員,鴕鳥和企鵝則是非典型成員,「鳥」因此是個典型範疇。語法範疇,如動詞、名詞、主語、賓語等等,跟其他範疇一樣也都是典型範疇。
中國戰國時的公孫龍提出的「白馬非馬」是指,「馬」是描述形體的,「白」是描述顏色的,因此「白馬非馬」。實際上從集合論的角度很好辯駁,若集合A為白馬,集合B為馬,那麼A是B的真子集(),公孫龍就是利用「是」這一詞既能表示「等於」又能表示「屬於」來進行詭辯的。
語言學家一直強調形式和意義之間聯繫的任意性,而認知科學注重兩者之間聯繫的「象似性」(iconicity),認為語言的這種「象似性」程度要比我們過去所想像的大得多。例如「我在馬背上跳」是我先在馬背上然後跳,「我跳在馬背上」是我先跳然後在馬背上,語句的詞序「象似於」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
在強調「象似性」的同時認知科學又認為,由形式和意義結合而成的語言符號,從詞素和詞到短語和句子,都是大大小小的「構式」,「構式」是心理上的「完形」結構,其整體要大於部分之和,構式的意義因此不能完全靠組成部分的意義推導出來。例如複合詞「輪椅」,不是帶輪子的椅子都叫「輪椅」,「輪椅」特指某一種帶輪子的椅子。
認知科學認為語言的演變也跟人的一般認知方式密切相關,例如「我不許他回家」和「他許是回家了」這兩句話里的「許」字,前者表示「准許」,後者表示「或許」,即說話人的推測。後者是從前者通過詞義的引申「虛化」而來的,這個虛化過程靠的是類推或隱喻,兩者都表達「做X不受阻礙」,只不過前者是「某人做某件事情不受阻礙」,而後者是「說話人做某個論斷不受阻礙」。
最後,認知科學認為,對各種各樣的語言現象都可以從認知上作出充分的解釋,但是不可能做到完全的預測,因為凡是複雜和開放的系統都無法做到完全預測。語言是一個複雜系統,是許許多多方面和因素互相作用和綜合的結果。複雜系統永遠也不可能達到均衡的狀態,它總是處在不斷展開、不斷轉變之中。
如果這個系統確實達到了均衡狀態或穩定狀態,它就變成了一個死的系統。語言也是一個開放系統,處於不斷的演變之中,語言的形式和意義之間因此是一種不完全的對應關係。跟氣象科學、進化科學、地質學和天文學一樣,語言學雖然不能做到完全的預測,但仍然不失為一門科學。
二、形式語言與自動機
喬姆斯基(Chomsky)最初從產生語言的角度研究語言;他將語言形式地定義為由一個字母表中的字母組成的一些串的集合:,可以在字母表上按照一定的規則定義一個方法,該文法產生的所有句子組成的集合就是該文法產生的語言。
形式語言是模擬這些語言的一類數學語言,它採用數學符號,按照嚴格的語法規則構成。從廣義上說,形式語言是符號取自某個字母表的字元串的集合。如同自然語言具有語法規則一樣,形式語言也是由形式文法生成的;一個形式文法是一個有窮變元集合,這些變元也稱為非終結符或語法範疇。每個變元都可以用來定義語言,定義方式可以是遞歸的,即通過一些稱為終結符的原始符號,加上變元自身,遞歸地加以定義。
文法G是一個四元組:G=(V, T, P, S)
? V:變數/非終極符號的非空有窮集;
? T:終極符的非空有窮集,V∩T=?;
? P:產生式的非空有窮集合;
? S:開始符號,S是V中的元素。
P是生成式的有窮集合,生成式的基本形式是α→β,這裡α和β都是(V∪T)中的元素,即它們都是由變元和終結符組成的符號串,但要求α至少含有一個非終結符;在形式文法定義中生成式集合P是至關重要的,它決定了語言是如何構造出來的。
由形式文法G=(V,T,P,S)產生的形式語言記為L(G);L(G)中的字元串ω都具有如下特點:該字元串僅由終結符組成,即ω∈T;該字元串能由開始符號S派生出來。
根據P中生成式α→β的特點,可以將形式文法及其產生的形式語言分類,構成所謂的
形式語言譜系,對應四種自動機:
0型文法,又稱為短語文法。這種文法對生成式α→β不作特殊限制,α和β可以是任意的文法符號串,當然α不能是空字元串;0型文法是形式語言譜系中最大的文法類;由0型文法產生的形式語言恰是圖靈機所識別的語言類,即遞歸可枚舉語言。
1型文法,又稱為上下文有關文法;這種文法要求生成式α→β滿足|α|≤|β|,即β要至少和α一樣長;由1型文法產生的語言稱為1型語言或上下文有關語言;1型語言恰是非確定型線性有界自動機所識別的語言類。
2型文法,又稱為上下文無關文法;這種文法要求生成式α→β中的α必須是變元;由2型文法產生的語言稱為2型語言或上下文無關語言;2型語言恰是由下推自動機所識別的語言類。
3型文法,又稱為正則文法;這種文法分為兩種類型:生成式的形式必須是A→ωB或A→ω,其中A,B都是變元,ω是終結符串(可以是空串),這種特殊的正則文法稱為右線性文法;第二類正則文法稱為左線性文法,它要求生成式必須是A→Bω,或A→ω的形式。由正則文法生成的語言稱為正則語言,它恰是有窮自動機所識別的語言類。
上述定義的4種語言類具有依次包含關係,即對於i=0,1,2,在不考慮空字元串時,i型語言都真包含i+1型語言。
最簡單的來說,自動機就是具有離散輸入輸出的數學模型,接受一定的輸入,執行一定的動作,產生一定的結果。使用狀態遷移描述整個工作過程。狀態是一個標識,能區分自動機在不同時刻的狀況。有限狀態系統具有任意有限數目的內部「狀態」;自動機的本質是,根據狀態、輸入和規則決定下一個狀態,即狀態 + 輸入(激勵)+ 規則→狀態遷移。這樣,可能的狀態、運行的規則都是事先確定的。一旦開始運行,就按照事先確定的規則工作,因此叫「自動機」。
根據結構不同,自動機又可分為有限自動機、下推自動機、圖靈機等:
有限自動機可以認為是由一個帶有讀頭的有限控制器和一條寫有字元的輸入帶組成;
下推自動機可以看作是由一條輸入帶、一個有限控制器和一個下推棧組成;
基本圖靈機由一個具有讀寫頭的有限控制器和一條無限帶組成;
使用自動機,可以形式化的描述現實世界中的一些問題。形式語言和自動機是密切相關的:形式語言——字元串;自動機——字元串的識別系統。要理解一個語句,需建立起一個和該簡單句相對應的機內表達。而要建立機內表達,需要做以下兩方面的工作:
(1)理解語句中的每一個詞。
(2)以這些詞為基礎組成一個可以表達整個語句意義的結構。
由於這個解釋過程涉及到許多事情,因而常常將這項工作分成以下三個部分來進行:
(1)語法分析。將單詞之間的線性次序變換成一個顯示單詞如何與其他單詞相關聯的結構。語法分析確定語句是否合乎語法,因為一個不合語法的語句就更難理解。
(2)語義分析。各種意義被賦予由語法分析程序所建立的結構,即在語法結構和任務領域內對象之間進行映射變換。
(3)語用分析。為確定真正含義,對表達的結構重新加以解釋。
三、語言與大腦的生理行為
語言是一個涉及許多組件——包括感測功能和記憶網路——的複雜系統。儘管科學家們對此業已進行諸多研究——涵蓋正常人和因中風而失去語言能力的人——但語言的神經基礎至今尚未完全釐清。我們不妨先看看科學家們對失語症的研究。
人們知道,若左腦的不同區域受損,會導致不同種類的語言障礙或失語症。左額葉損傷會導致遲滯型失語症,如布羅卡氏失語症(Broca』s aphasia)——語言能力受損的綜合征,包括緩慢至於遲滯的語音輸出,和複雜單詞或句子結構的缺乏。相比之下,聽覺型失語症是一種「幸運」——儘管對於這類患者,結構複雜的句子可能難以理解。
左顳葉損害可以產生流利性失語,如韋尼克氏失語(Wernicke』s aphasia)——聽到演講的理解能力受損,而語音輸出雖然有正常的流暢性和速度,卻充斥著錯誤的語音、混用的辭彙和莫名其妙的胡言亂語。
兩個半球的顳葉受損可能導致詞聾(word deafness),無法理解深奧的詞藻,而韋尼克氏失語可以理解口語片段和單詞。詞聾患者——儘管能夠聽到聲音甚至識別語音中的感情色彩、抑或說話者的性別——卻是「充耳不聞」,甚至缺乏理解單詞的能力。
關於失語症的研究導出了有關語言的神經基礎的幾個結論。研究人員一度相信所有的語言能力僅由左腦負責,然而,識別語音和文字涉及左右顳葉。相比之下,表達是由左腦主導的,其功能依賴於額葉區域和左顳葉——這裡似乎是重要的訪問適當的單詞和語音的「指針」。
最近的發現表明尚存在和語言有關的其他結構。例如,似乎是大腦中間部分的偽顳葉參與對單詞的訪問。此外,前顳葉可能作為一個地址,來理解語句可能參與哪些方面。
最近的工作也發現,感覺器官通過腦迴路通達左後顳葉,這一迴路意味著語音識別和語音產生系統之間的轉換。這條通道參與語言發展,支持語言的短期記憶。
雖然業已有幾種技術在這一重要領域取得顯著突破,然而,理解語言在大腦中是如何實現的還遠遠沒有完成。
四、文法與思維
要進行語法分析,必須首先給出該語言的文法規則,以便為語法分析提供一個準則和依據。對於自然語言人們已提出了許多種文法,例如,喬姆斯基(Chomsky)提出的上下文無關文法就是一種常用的文法。一個語言的文法一般用一組文法規則(稱為產生式或重寫規則)以及非終結符與終結符來定義和描述。例如,下面就是一個英語子集的上下文無關文法:
&
&
&
&
&
&
有了文法規則,對於一個給定的句子,就可以進行語法分析,即根據文法規則來判斷其是否合乎語法。可以看出,上面的文法規則實際是非終結符的分解、變換規則。分解、變換從起始符開始,到終結符結束。所以,全體文法規則就構成一棵如下圖所示的與或樹,我們稱其為文法樹。
語義分析就是要識別一個語句所表達的意思。語義分析的方法很多,如運用格文法、語義文法等。這裡僅介紹其中的語義文法方法。語義文法是進行語義分析的一種簡單方法。所謂語義文法,就是在傳統的短語結構文法的基礎上,將名詞短語、動詞短語等不含語義信息的純語法類別,用所討論領域的專門類別來代替。語義分析樹:
例如,下面就是一個語義文法的例子:
S→PRESENT the ATTRIBUTE of SHIP
PRESENT→what is|can you tell me
ATTRIBUTE→length|class
SHIP→the SHIPNAME|CLASSNAME class ship
SHIPNAME→Kunming|Liaoning
CLASSNAME→destroyer|aircraft carrier
簡單句的理解不涉及句與句之間的關係,它的理解過程首先是賦單詞以意義,然後再給整個語句賦予一種結構。而一組語句的理解,無論它是一個文章選段,還是對話節錄,句子之間都有相互關係。所以,複合句的理解,就不僅要分析各個簡單句,而且要找出句子之間的關係。這些關係的發現,對於理解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句子之間關係包括以下幾種:
(1)相同的事物,例如:「小華有個計算器,小劉想用它。」單詞「它」和「計算器」指的是同一物體。
(2)事物的一部分,例如:「小林穿上她剛買的大衣,發現掉了一個扣子。」「扣子」指的是「剛買的大衣」的一部分。
(3)行動的一部分,例如:「王宏去北京出差,他乘早班飛機動身。」
乘飛機應看成是出差的一部分。
(4)與行動有關的事物,例如:「李明準備騎車去上學,但他騎上車子時,發現車胎沒氣了。」李明的自行車應理解為是與他騎車去上學這一行動有關的事物。
(5)因果關係,例如:「今天下雨,所以不能上早操。」下雨應理解為是不能上操的原因。
(6)計劃次序,例如:「小張準備結婚,他決定再找一份工作干。」
剛學完語言這一章,所以極其想要寫一個回答,以下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正如Andy Lee說的這個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觀點。
很多人反對把這個歸納到心理學中,認為屬於語言學,很多問題其實並不能簡單的歸納到哪個學科中,像最初的時候心理學自然科學倫理學都歸屬於哲學是一樣的。
先分享一下書上的觀點,摘自邵志芳老師的《認知心理學》第十一章言語:(PS:注意在這裡言語和語言是兩個概念,語言是指一套溝通使用人為編寫的符號體系。而言語是個體用語言規則表達個人思想)
11.4認知(思維)與言語的關係:
a.思維不必依靠言語:
符茲堡學派作為代表,他們在研究被試在馬爾比判斷研究,瓦特聯想研究中發現被試做出反應以前腦子是空的,沒有內容,表象和言語。但是他們的實驗是站不住腳的,因為他們的實驗被認為沒有引起思維活動。(在這裡我想說其實這個觀點並不明確,這不是一個清晰的命題,這句話既可以表示所有的思維都不必依靠語言也可以表示有的思維不必依靠語言,所以要反駁這個觀點自然很困難,所以一直都存在著這樣一個觀點)
b.思維決定言語:
亞里士多德提過,心理學中以皮亞傑為代表支持這種觀點,皮亞傑在對兒童認知發展的研究中發現,語言雖然是很重要的,是人們交往時運用的工具,但它本身並不會使思維的邏輯性有所提高。在前運算階段(2~7歲),兒童已經學會運用語言,但他們的思考仍然是無系統、不合邏輯的。兒童的邏輯由動作產生,即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中產生,有了邏輯以後,語言才具有邏輯性,故是思維決定言語。(在這裡皮亞傑又加入邏輯來驗證其觀點,但是沒有邏輯的言語並不是說就不是言語了,只能說他的語言系統並沒有足夠成熟。)
前兩個理論觀點都是認為思維決定言語的,支持這一觀點的大多是心理學家,很有意思的是支持言語決定思維的大多都是語言學家:像沃爾夫和索緒爾,對於這一個觀點有一個非常好的實驗,如下圖:
大家應該都能看懂就不解釋了。
最後呢還有一種和稀泥的理論認為:
c.思維和言語是相互作用的如:語言是思維的工具,言語的發展推動思維的發展,思維對言語有影響表達的作用,推動言語發展的作用等等等等…
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會十分容易接受和稀泥這樣的理論,覺得它很好的解決了爭論,讓真理一下浮現在我們眼前,但正如維特根斯坦言真理並不是一個概念,布羅德認為有三種「真理理論」即判斷一個理論是真理往往看它與是不是是不是符合的,這是符合論;或者看它是不是融貫的,即與其他事實是融貫的;或者它是實用的,即是能起到作用的。
將符合這理論之一的當作真理看上去好像有些荒謬,但就像很多詞語它在各學科和在日常生活中總有多種用法一樣(如「自我」,「氣質」),這些理論的存在也有著它的意義。
要排除決定論是很容易的,用極端情況就可以考慮兩者之間是否有因果關係,當然因果關係在無論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社會科學中都是極難驗證的,甚至原因永遠只是一個假設。
說說我的看法,由於在成都並且學習心理學所以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都沒有辦法避開拉康的影響。拉康有一句名言就是「無意識是像語言那樣構成的」。這一點我想大家都深有體會,就是你的腦中會有很多很多的想法,但它們是混沌的,你能隱隱約約感覺到他們,但這些東西還沒有進入意識,大概處於一個前意識的階段,因此當我們用語言把它說出來,準不準確都不必要,無意識我會藉助這樣的方式進入到我們的意識中(但大部分無意識我們其實完全是意識不到的)。
其實在討論這思維與言語的關係在於他們本身的範疇,即思維是否包含了那些我們意識不到的思維,言語是否包含了許多不能稱之為符號系統的言語。
可以看出兩者確實有很明顯的關係,不藉助言語,很多思維的內容是無法進入意識的,同樣許多言語也會不通過意識直接影響我們的無意識部分,所以社會文化環境對我們的影響就是這樣直接影響我們的無意識。
這兩者沒有誰決定誰的部分,因為樓主的題目是語言,所以我相信沒有語言還會有別的東西替代語言系統稱為溝通的工具。比起語言,或是言語我更認為是生存的需要讓思維,或者更準確地說是意識出現,而言語也是為了適應生存而出現的,因為我們只有作為一個群體才能繁衍生存,溝通便成為了必須。
關於語言的差異和思維的差異,有一個關於愛斯基摩人的實驗發現他們的語言有二十種雪的辭彙,其實這可能與社會環境有關,在他們的生活環境中需要對雪有這麼多的分類。所以對於思維方式的看法離不開社會文化這個大環境,人生下來就被動的要進行社會化,當然也有社會化沒有完成的個體,像精神病人,我們就無法懂得他們的言語。在社會化過程中我們無意識中就在形成這樣對語言結構,當然我不是說無意識等同於語言而是無意識只能通過語言意識化。
總的而言我認為語言是言語的一個表達方式,一個社會化完成的人擁有著他文化中的語言結構,這也存在於他的思維中,因為無意識也存在思維,只是我們意識不到。比起兩者間誰決定誰我更認為他們是平行存在的,我們藉由語言表達思維,這語言同樣引起思維的改變(意識的和無意識的)。
尼采 在 The Gay Science里 有比較過thoughts 和 conciousness 的關係, 可以延伸到 思維和語言的關係。思維是一個大pool, 裡面一部分的thoughts 會轉化為語言和意識。尼采認為能夠轉化這一部分思維是最shallow, superficial 的,然而語言卻由此構成。
準備認真寫一個答案了。再挖個坑。
首先這個問題,語言和思維的關係,個人感覺問題定向可以定向到語言學而非心理學。
最先我們先解決下第一個問題。語言會決定思維嗎? 比較早提出來語言決定論(也就是說你所說的母語會決定你的思維方式)的人,是一位名叫薩丕爾(Edward Sapir,1884-1939)的美國語言學家,他提出了"語言影響人類關於現實世界概念系統的形成"這一設想,後來經過他的弟子沃爾夫(B.L.Whorf)的發展,沃爾夫完全接受了他師傅的人的思維由語言決定的觀念,進一步發展成了後來的「薩丕爾—沃爾夫假說」。
這個假說主要內容可以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語言決定論,即語言決定了你的思維方式。第二部分是語言相對論,也就是不同文化下不同語言形成的對世界的感觀是不一樣的,而這感觀是隨著使用語言的變化而變化的。
不幸的是,這個假說一出來就收到了學術界的各種質疑。舉個栗子,如果語言決定思維,那不說話的啞巴是不是就沒有思維?很明顯這是錯的。如果思維會隨著語言的使用的變化而變化,那精通雙語的人會在換了種語言使用就改變自己的思維嗎?
。。未完待續語言可以打磨我們的思維。
語言能打磨思維?為啥?
小碗先舉個例子。在我們博大精深的漢語里,如果你想稱呼一位女性親戚,有如下表達:三姑、二姨、二舅媽、大表姨...而英語里,就一個詞,「aunt」。
現在很多年輕人回到老家都得讓父母悄悄告訴他們怎麼稱呼眼前的親戚,否則根本沒法打招呼。感覺很彆扭吧?這是因為你能感覺到,漢語在逼著我們去思考這位親戚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所以你發現了嗎?漢語讓我們對於親屬關係更加敏感,潛移默化地在這親屬判斷上hone our ideas,而英語則不然。
更膩害的來了。
華裔經濟學家Keith Chen發現,使用不同語言的人,對待存錢的態度是不同的。為啥呢?
漢語和英語相比,很明顯是英語在時態上更為敏感。我們常常在時態上糾結,就是因為漢語並沒有像英語那樣清晰的時態表達。
英語悄無聲息地hone了歪果仁的時間感。對於他們來說,現在與未來在表達上有很大區別,因此他們往往會覺得,未來還遠著哪!存錢幹嘛,花花花!
而用中文描述現在與未來並沒有很大差別。因此,中國人會覺得,未來並不遙遠,所以要趕緊存錢。
你可能會說,瞎扯。存不存錢和收入水平、受教育水平有很大關係呢!對,沒錯。這就是為什麼Keith Chen做了更膩害的研究。
他篩選了大量歐洲人的受教育水平、家庭背景、收入水平、婚姻狀況、孩子個數等數據,對比了歐洲所有 futured languages(類似英文)以及futureless languages(類似中文),最終發現:
如果你的語言里缺少時間感(例如中文),你存錢的概率,會比說對時間更敏感語言的人,高30%。
小碗好想告訴你,語言可以hone our ideas,因為我們都是用語言去思考的。語言的邊界,就是一個人思維的邊界。
語言也會倒逼著我們思考。當你學會一門外語,你的思維也得到了鍛煉。這就是為什麼常說外語,不容易得老年痴呆症。
如果有一天,你的那個Ta告訴你,我們辭彙量不同,怎麼能在一起呢?...Ta也許是認真的。
Anyway,要一直跟隨小碗,hone your language skills哦!
小碗個人微信號:mcdull_sunflower 歡迎來撩~
語言與思維的關係 我是在做2004年考研英語的一篇文章時,而有了一定的理解。
The Greeks assumed that 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 had some connection with the process of thought, which took root in Europe long before people realized how diverse languages could be.
linguists Whorf developed the idea that the structure of language determines the structure of thought in a society.
由此不得不佩服希臘人的遠見卓識。古希臘人之所以能創造光輝燦爛的希臘文明與他們的語言不無關係。古希臘語語法複雜 ,表達方式豐富多變。所以相對於現在印歐語言,希臘語顯得更加精鍊。好比漢語的文言文之於白話文。古希臘語的地位類似於古漢語對現代漢語,韓語以及日語等的影響。
英語的語言結構與英國人的思維方式是匹配的。英語重形合,呈樹形狀,環環相扣。通過連詞等手段來實現句與句之間銜接和表明詞與詞、句與句之間的邏輯關係。
英國人偏重抽象邏輯思維,而最終產生了實證科學。換句話說,就是現代科學是建立在抽象邏輯思維基礎之上,或者可以說是建立在英語環環相扣的語言結構之上的。
目前中國的英語學習方法多如牛毛且有眾多的門派之爭,但實際效果其實並不理想。重溫大師林語堂的經驗之談,對指導我們的英語學習很有好處。為什麼中國人學習英語這麼辛苦且效果極差?也許就是教與學不得法。
何時中國才能再出幾個林語堂?
林語堂名篇《英文學習法》
林語堂大師的啟示:我們怎樣學英文? - 令狐沖學英語的煩惱 - 知乎專欄
林語堂大師的啟示:我們怎樣學英文? - 令狐沖學英語的煩惱 - 知乎專欄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richard zou
來源:知乎
作者:richard zou
鏈接:如何自學英語,有什麼學習方法? - richard zou 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首先來看一下一個概念,就是表徵,這裡引用一下百度百科對錶征的解釋。表徵是信息在頭腦中的呈現方式。根據信息加工的觀點,當有機體對外界信息進行加工(輸入、編碼、轉換、存儲和提取等)時,這些信息是以表徵的形式在頭腦中出現的。表徵是客觀事物的反映,又是被加工的客體。同一事物,其表徵的方式不同,對它的加工也不相同。例如,對文字材料,著重其含意的知覺理解和對字體的知覺就完全不同。由於信息的來源不同,人腦對它的加工也不同。信息的編碼和存儲有視覺形象形式和言語聽覺形式,抽象概念或命題形式。那些具有形象性特徵的表徵,也稱表象,它只是表徵的一種形式。
比如說,我讓你理解一頁書,不可能是把那頁紙塞到你腦子裡面去進行處理和加工。在你大腦裡面對這頁紙的信息的存儲的類型,就是你的表徵。而處理這些表徵的過程,就是思維。再比如,看到「蘋果」這兩個字,如果你想到的是蘋果的樣子,那你的表徵就是圖像(或者說表象),如果想到的是「水果」、「健康」等的話,那你的表徵就是一些抽象的概念。
思維是對錶征的加工過程,而語言也是表徵的一種。是思維的一種載體,思維的載體還有很多,比如閃念、圖像。即使沒有語言這個載體,我們也是可以思考的,甚至會思考地更快。
其中一種思維的模式就是無聲思維,那麼什麼是無聲思維呢?
在http://kireading.net 裡面有詳盡的的講解,這裡簡單介紹一下。
那麼,什麼是無聲思維呢? 你可能在網上看到過相關的東西,正面負面的都有。不過,明確的告訴你,這些都是一些沒有練成無聲思維的人的妄自揣測。用月大的話說,就是「自己立一個靶子當做無聲思維,然後猛烈的開火,自己豎靶子自己打,玩兒的挺嗨,但是實際上和真正的無聲思維一點關係都沒有」。真正的無聲思維,是大腦的另外的新的思維路徑,是獨立於發音思維的。也就是說,腦中是不是發音,和無聲思維並無直接關係。常常是一個音剛發出來,一個問題就已經想完了。所以,無聲思維並不是那種「抑制腦內發音的思維」。
其實,無聲思維很多人都體驗過,我說幾個例子:
比如,你反覆的念這句話「我早晨吃的油條豆腐腦」,反覆的說十遍。體會一下當你馬上要說這句話但是沒有說出的時候,大腦里那個短暫的「意義衝動」。也就是一個瞬間的想法,還沒來得及發音,但是大腦這個關於這句話的零點幾秒的想法就已經出來了。這就是最簡單的一種閃念的無聲思維,一個想法零點幾秒,但是說這句話可能得用好幾秒。
第二個例子,比如你思考一個問題,忽然間豁然開朗:「對了,是這麼回事」,是怎麼回事你也沒有發音說出來,但是大腦就明白了。這也是無聲思維的一種。
以上兩個例子,屬於「內語言」為載體的無聲思維。當然這是最簡單的應用了。
第三個例子,我對你形容一個人長什麼樣,眉毛如何如何,鼻子如何如何,眼睛多麼漂亮等等,你可能聽了也是一頭霧水。但是我拿一個相片給你一看,你馬上就瞬間明了了。這種思維,也是無聲思維的一種,是形象為載體的無聲思維。
也許看到這裡你已經初步明白了無聲思維是一種多麼強悍的思維途徑。而這種思維能力,可以通過簡單的訓練建立起來。無聲思維具體能達到什麼效果呢?
無聲思維,就是用大腦的本源性的閃念和圖像進行思維的途徑。無聲思維不是一種特殊的能力,很多人自然的就存在並且用過。比如有人曾在某網上發起討論,無聲思維到底存不存在?下面很多網友回復,當然存在啊,比如我想數學公式的時候就是大腦不發音的,還有的說,形象思維的時候,還會發音嗎?之所以提問的人認為無聲思維不可思議甚至懷疑,是因為他屬於那種依賴發音思維嚴重的人。這些人並不佔少數,他們都思維都是依賴發音的,也就是想問題時每當頭腦中出現想法,就必須把它「翻譯」成頭腦的發音才能被意識到。然後再念念有詞,讓自己的思維進行下去。思維進行的過程中,還必須不時的把想法發音表現出來,否則就無法繼續。這類人一般表現為很木訥,思維慢而且經常斷片,時常遇到大腦一片空白的情況。寫文章的時候也是毫無邏輯性,想到哪兒寫到哪兒,看的人就一頭霧水。
無聲思維運行的時候,並不是大腦完全無音的,它並不排斥發音。因為無聲思維做為一種思維習慣,一旦建立之後是自發運行的。就像用普通的發音思維一樣自然。大腦也會在需要的時候自動採用。所以,在無聲思維訓練的時候,我們一直強調,在日常生活中絕不能去刻意運用無聲思維,能刻意運用的肯定不是真正的無聲思維。無聲思維的訓練也不是把頭腦中的發音抑制住就能實現,反而刻意的抑制頭腦中的發音會導致思維無法進行。無聲思維習慣是通過慧覺訓練來建立的。
根據無聲思維訓練者的經驗,可以劃分為以下品質等級(注:不是慧覺訓練的ABCDE的等級):
第一,偽無聲思維: 有些人接觸過無聲思維這個概念,但是對其理解不深,認為無聲思維就是「抑制發音的思維」。通過自己的想當然的訓練,形成的一種思維方法。它的特點是:
1. 速度慢:和普通的發音思維差不了多少,甚至流暢程度還不如發音思維。類似於「沒有發音的普通思維」。因為它的運行還是依賴語言的,根據發音的語言思維,然後自己又把發音的語言的語音給強行壓制掉了。它的思維過程仍然是線性的,根據發音的語言逐字逐詞展開。有些人甚至感覺,不經過發音思維想一遍,那麼他的無聲思維就無法運行。
2. 不流暢:因為大腦始終是「發音-思維-抑制發音後反饋結果」這樣的過程,比普通思維還多一個步驟,所以運行是非常艱澀的,經常卡住。
3. 非常累:思考的時候,大腦不是自然放鬆舒適的,而是非常緊繃,否則就運行不下去。它沒有真正的無聲思維那種「自發思考」的特點,不是看到問題大腦自己去產生答案或者思路,而需要自己主動刻意的去想。
第二,完全以圖像為載體的無聲思維。一般見於右腦比較好的人,他們在訓練中首先達到的是形象思維的強化,很多問題都可以直接在頭腦中以圖像的形式表現和解決,思維速度快而靈敏,創造力強。最主要的表現就是自己的動手能力突然增強,動作靈敏,一些原來不會幹的活兒和技能也能很輕易的學會。但是這種等級的無聲思維的邏輯思維不是很給力,需要發音協助。
第三,以閃念為載體的無聲思維。這是大多數練習無聲思維的人可以達到的等級。 大腦擺脫語言中樞的抑制,瞬息之間完成多個步驟的思考。在無聲思維下,大腦經常根據腦中的問題自發的思維,盡情發揮,不需要干預,也無法進行干預,只能做導引。從而釋放大腦的思維潛力,靈感迭發。無聲思維建立以後,一旦大腦中出現問題或者疑問,大腦會瞬間給出一個答案,或者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是以無聲思維的那種「想法」或者說念頭的方式儲存在大腦中,然後被即刻的意識到,並判斷這個答案或者解決方法是不是正確,從而決定是否還有繼續思維的必要。對於一個複雜問題來說,大腦會瞬間給出一個解決問題的思路,然後順著這個思路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每個階段有可以當做「小問題」,大腦繼續以直截通路的方式給出答案,直到問題解決。總體上的感覺,也是一個思考的過程,只不過非常快捷,輕鬆。
這個等級的無聲思維,在細節的處理上不是很給力。因為閃念的速度很快而且概括性大,一些細節的問題在瞬間會無法完全清晰化。為了讓這些細節的問題得以完全展示,還需要用發音思維的協助才行。比如有的人說我可以用無聲思維來進行心算嗎?在這個級別的無聲思維中,是不行的。但是在發音的協助下,會比原來的心算速度快不少。要想有快速心算能力,需要達到下面這個等級:
第四,圖像和閃念結合的無聲思維。這才是真正的無聲思維等級,對應于慧覺訓練的E級。這個等級的無聲思維兼有以上兩種等級的優點,圖像和閃念互為補充,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俱佳,並且互相輔助,取得1+1>2的效果。
無聲思維的訓練,完全不是壓制音讀就可以達到的,而是需要在大腦放鬆、注意力品質等各方面的綜合提高。
無聲思維是怎麼樣來思考問題的?是需要進入狀態,還是需要可以的壓制一下音讀,還是怎麼樣。都不用。無聲思維是大腦的本源性思維途徑,其思維過程,是大腦自己調用的,自發的。你用不著參與其中,而且,假如你參與其中的話,你的無聲思維就進行不下去,或者你用的不是無聲思維。
用無聲思維思考問題:一般問題進入大腦之後,大腦會瞬間給出你一個答案,或者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是以無聲思維的那種「想法」或者說念頭的方式儲存在你的大腦中,你可以隨時調用。其實我們一般人都有這樣的能力,只是這種想法或者念頭你意識不到。而經過訓練的人,可以清晰的把握這種不依賴任何語言載體的純想法。所以,用無聲思維思考問題,就是有了問題,答案或者解決方案隨之出來,存儲在大腦里。你即刻的意識到,並判斷這個答案或者解決方法是不是正確,從而決定是否還有繼續思維的必要。對於一個複雜問題來說,大腦會瞬間給出一個解決問題的思路,然後順著這個思路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每個階段有可以當做「小問題」,大腦繼續以直截通路的方式給出答案,直到問題解決。總體上的感覺,也是一個思考的過程,只不過非常快捷,輕鬆。
也許你會說,無聲思維能即刻就給出問題的答案,那天下不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了嗎?人人不就都成了「超級大俠」了嗎?不是這樣的。無聲思維所解決的,就是把你原來的思維通路重組,把思維速度提高。比如,你要到一個地方去,原來的思維通路就好比步行著過去,現在的無聲思維通路就好比開著汽車過去,其目的地是一樣的。對於一些問題是否能很好的解決,還是需要你原來的知識背景為基礎的。也就是說,無聲思維通過提高你的思維效率,大大節省了你的精力和時間,你可以把時間和精力用到真正的需要的地方。
用無聲思維看書:通常就是看到文字,即刻理解。用不著去認真的看、讀什麼的,眼睛接觸文字的瞬間,其意義就能進入大腦,然後大腦思維加工,完成理解。有人這樣形容,看書就像「喝水」一樣容易,眼睛隨便的看看,文字意義早就印入大腦了。記得有的人說, 無聲閱讀是通過想像圖像什麼的完成的,得需要想像一個圖像出來,才能完成理解。這是無稽之談。假如用真正的無聲閱讀的話,哪兒有時間去刻意的想圖像,在想圖像的那段時間,可能一頁書都讀完了。
用無聲思維記憶:看完書之後,書中的意義照樣是以「想法」或者「念頭」的形式存儲在大腦中的。讀完之後,可以自己去「瀏覽」大腦里的這些存儲的意義,看看哪些地方有疏漏,有遺忘,再看一兩眼原文,基本一頁書的內容就記住了,用時一般都在半分鐘以內。當然,這樣記憶的東西,只是書中的意義內容,而不是那種一字不差的記憶方式。如果要原原本本的背誦原文,無聲思維只是一個輔助作用,還需要另外的技巧去背誦。比如用右腦的瞬間殘像記憶法,或者機械記憶法等。對於一些東西,甚至可以用記憶術的一些東西。只是在無聲思維的支撐下,那些數字樁、編碼什麼的過程,也變得非常輕鬆快捷了。
用無聲思維寫作:對於一個題材,無聲思維可以瞬間在大腦中形成很清晰的寫作思路和脈絡。然後,用筆或者電腦打字,把這個脈絡表現出來,文章就出來了。用無聲思維寫作有一個注意的地方,就是把頭腦中的想法表達成文字的時候,千萬不要管修辭、通不通順什麼的,就是只管用自己的語言把想法寫出來或者打出來,不要停,否則會影響無聲思維的連貫性。等到都寫完了,自己再回去讀一遍,把重複的、不通的地方改一下,然後做一些修辭方面的修飾就可以了。
說這麼多,一句話,無聲思維就是另外的一種思維通路,它更高效、快捷,屬於「直截通路」。凡是用到思維的地方,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學習,都能用到無聲思維。
具體的內容可以再參見http://kireading.net
補充那個說是「工科」問題的匿名用戶答案:
實體概念是一種模糊識別,比如什麼是水。一開始是基於圖像特徵,觸覺特徵,味覺特徵提取,再深入是通過檢測工具對物理化學特性進行界定。人類就是這樣由淺入深來挖掘水的內涵的。隨著內涵逐漸增加,水的外延就逐步減小。我們對水這一概念的刻畫就更明確。一開始僅僅依靠感官,可能分辨不出水和其它相似液體的區別,所以我們會誤以為某些液體也屬於水這一概念範疇。實體概念的建立就是這樣一個隨著實踐發展的過程。我相信動物也有,只不過他們很難突破感官的瓶頸。
抽象概念是基於人的感測器收集來的不同數據類型上的一個內部函數。比如長短,就是一個針對視覺或者觸覺類型數據的一個排序函數,可以隨時調用。當然前提是這個數據類型是確定的,這個是由感測器和神經網路的生物構造這一硬體來保障。至於這些內部函數是怎麼構建的?這就涉及到思維。長短這種概念由於有大量的視覺數據的採集,所以通過不斷的調用這個函數把神經元的鏈接弄的很牢固,又幾乎從不出錯。所以長短是非常可靠的調用效率極高的內部函數。而黑白可能有一些模糊性在裡面。但由於不同人體的感測器之間的物理構造的相似性(唯物論者),對於黑白函數的構建,不同個體是很相似的。我們知道交流的前提是有共識,有協議。我的黑白函數和你的大同小異,因此我們能夠用代碼(語言)「黑」,「白」來無障礙的交流。當然這裡還有個協議問題,我還沒想清楚。題外話:其實在我們腦子內部還有不同的模塊之間需要通信。語言除了進行不同終端之間的交流,還起到內部通信的作用。但是美醜的概念可能缺乏基本共識了,但我們對於美醜的東西的心理反應大體是相似的,這個恐怕是通過其它的語言表述溝通來確認的一個「共識」,或者稱之為一個信仰,因此我們談及美醜的時候,實質上我們是在談論這個我們信仰的共同「心理反應」。至於「自由」,「民主」這些概念,恐怕真的是雞同鴨講。據說有個人調查發現哲學家對「自由」有200多種理解,語言描述差別已經這麼大了,而且還是這個領域裡面深度溝通的專家之間。不同人「自由」函數的千差萬別,可見一斑。要說人們之間什麼共識,恐怕只能是這些是可以客觀存在的「抽象的美」的東西,而且也僅限在某些文化圈子裡。
從類比機械和資訊理論的角度說:感官是感測器,思維像是CPU指令集,神經網路是主板,肢體是電源和外設。而語言訓練出來的一整套內部函數,對感測器抓取的信息進行快速的打包、分類、查找、連接。當數據需要向互聯網(人類社會)輸出時,上傳一個包。然後根據人類社會磨合出的一套協議,對方接受包。當然由於終端是異質的,所以還需要設備進行調教才能解碼,所以是有損的。當然人類的區別在於,人的認知會隨著信息(包括普通感測器收集的信息,以及內部語言)的傳遞(神經網電流)而變化,翻譯成計算機語言就是:CPU指令集本身也是會被燒錄新的固件。這個算是人和目前的通用計算機最本質的區別。而具體如何燒錄,應該是在基因編碼裡面就規定好了的。當然基因還會隨著接受外界刺激變異。這個就遵循物理規律了。比如說經受紫外線照射後,基因會發生什麼變化。當然,物理規律裡面可能還有隨機性呢。(上帝到底擲篩子嗎?)所以歸根結底,人就是一台這樣運作的機器。因此,自由意志是內部語言給自己創造的假象。但這台機器的命運也不是被完全決定了的,畢竟輸入在變化,基因會可能變化,而且變化可能隨機。
所以思維決定語言還是語言決定思維?答案當然是思維(CPU指令集)決定(最終執行)語言(函數),而語言(內部信號)對思維(CPU指令集)也會起反作用(燒錄)。這句話是不是很無聊啊?
補充說明:有人可能會覺得,既然語言是函數,那麼數據必須是有限的才能夠建立起來對應法則。那麼數學概念裡面的那麼多無限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呢?答:那是因為數學的無線的概念也是通過有限的數學符號描述的。人類無法直接感知無限。所以人類只能理解符號(語言)意義上的無限。
思維包括語言,你可以用語言來表述思維,但是有時候卻不能表述的完全,而且思維發散太多,語言沒有辦法跟上思維的反應,只能順著思維的方向走,思想是的語言的引導綱領,所以個人感覺還是思維更高一層
請參考《語言學綱要》葉蜚聲版,第一章第二節。
晚點上課堂ppt,簡單的框架,可以一目明
了。
我個人的理解。
以下提到的語言均為廣義的語言,即不限於字面意義的語言。
言語式(姑且這麼叫吧)思維以廣義概念的「語言」為其全部表現形式(幾乎可說思維和這種意義上的語言是等價的),所謂廣義概念是指這兩個字不止包括說出來的話語,也包括紙張上靜態的文字,肢體語言,數學符號和手語等(表情尚不知)。
以上提到的「語言」,不論是表現為何種形式,也不論起源於哪個人類國度,都有一個意義本質,那就是不易捕捉且看似平淡微妙的思維(人腦在進化中獲得的高級活動功能)(其他動物也有但人的最高級)
如果你壓制自己不說話,不閱讀文字也不進行其他一切能造成思考的大腦活動,大腦的思維活動也就停止了(即思維活動是可控的,壓制著不進行就可以令其不發生,想讓其停止就可以令其停止),但是思維活動又是自由的,因為思維活動和我是同根的,思維活動就是我,而我是自由的,所以思維也是天馬行空般自由的,只是我們對自己的思維加以了限制才使得自己思考的軌跡看似是一條岔路不多的大路,才看上去不是發散式的,但儘管有時成為了發散式,思維也絕非憑空跳躍到別的路上,而是有跡可循的(有跡可循是我的直覺)。思維和我的控制力從來都是平權(理解後決定用這個詞)的,如果你說我要控制自己的思維給他做規劃,這是可笑的,因為當你這麼想時,你就已經在思維了。
從你開始使用語言(包括但不限於非得把話說出來或者用話)的那個瞬間起,你才開始了思考,不用語言時,你就根本沒有思考,更無法思考。
語言還是思維的唯一載體
但語言和思維又不同,只有從語言里解讀出對方的思維,才會在大腦中產生「思維傳達到了」這種「我理解了」的感覺。這就是為什麼讀學術文章每個詞都懂了可意思就是不理解但讀多了後就豁然開朗的原因(豁然開朗是因為你終於從語言中解讀出了作者的思維),這也是為什麼數學老師常說「別光抄,先聽懂了理清思路回家後自己都能推出來」的原因 。
簡而言之:
1.思維這一大腦活動對於用語言來思考的我們是微妙的,甚至很難覺察,只有通過語言才能反映,但思維和語言又不是同一事物。
2.思維的形式是語言,語言的本質是思維
3.思維速度快的人,語言速度一定快。思維的速度決定了語言的速度。(不考慮手語熟練度等)
語言不但是交際的工具,而且也是思維的工具。思維活動,尤其是抽象思維活動,必須藉助於語言,不能離開語言而單獨進行。
1) 語言和思維是相互依存,共同發展的。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思維離不開語言,同時語言也離不開思維。二者如影隨形,誰也離不開誰。一方面,沒有語言,思維活動無法進行,思維成果無法表達,思維實際上就不可能存在;另一方面,語言作為思維的工具,只有在思維過程中運用才有存在的意義,如果沒有思維活動,無所謂交際和思想,語言工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沒有必要存在了。所以語言和思維是相輔相成的,二者各以對方為存在條件。思維必須在語言材料的基礎上進行,哪裡有思維活動,哪裡就有語言活動。
2) 語言和思維的密切關係還表現在,語言和思維是互相適應的,思維發展水平有多高,語言的發展水平就有多高。一種語言,無論它的結構簡單複雜與否,都是能滿足一個社會集團交際的需要的,當然也能適應思維的要求。因此人類語言無所謂先進與落後,無所謂優劣,都是一定社會的產物,為一定的社會服務。
思維是月亮,語言是手。
手可以指出月亮在哪裡,但是沒有手,月亮還是在那裡。我以為語言會讓思維受限。現代西方哲學已經進入語言符號學的研究。這將是哲學研究的前沿方向。
用我一篇文章的一部分來說說我的看法。
人開始使用語言,也開啟了誤解。
在一門語言里,人們使用相同的符號,但只能以自己去理解。「意識」、「靈魂」、「意念」、「精神」,這些詞,不同的人理解完全不同。誰能準確的給它們定義,且定義互不侵犯呢?誰又能讓每個人對它們有相同的理解?無能為力的,語言的局限,也是人的局限。儘管如此,人類為了交流,仍然需要語言。就像我為了文章淺顯,不能不使用比喻。比喻終究跛腳,語言終究有限。
說到這裡,讀書就顯得磕磕巴巴了。讀書是在他人符號里打轉。我們完全有可能因為時代或地域的不同,誤解了符號里想傳達的思想。
語言是裝不下真理的。
人類在使用語言時,就只能得到相對的真理。康德把人性嚴謹的分類,但有什麼用呢?他的分類是他的,人們永遠只會以自己來度量世界,不會真正理解他的。如果有人說他完全理解我,那我肯定馬上躲開他。因為這個人有兩種可能,愚蠢或不誠。
康德給感性、知性、理性劃界,要藉助語言才能表達,這樣「真理」的「真」就去了一半了。他劃的界隨他的死一同死去,留下的不過是些符號,一些他思想走過的足跡。我們可以根據他留下的符號,追蹤他思想走過的路,從中形成自己的思想。至於思想間的相似度,不重要。我們可得前人思想的足跡,卻不可得其思想。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讀書,可以讀出一個自己,有些人讀來讀去都在為他人代言。
由於人本身之限,無法了解世界的本質,更無法用語言道出本質。音樂、美術和文學,比哲學、心理學老實,開始就放棄揭示本質是什麼,而描繪直覺的。心理學、哲學建立系統,試圖描述本質是什麼,結果是在原地打轉。且系統存在欺騙性,它試圖從一個角度解決所有問題。
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生硬,把精神問題都歸結到性上,不合理。體系知識是包裝食品,包裝袋是多餘的。直覺知識才是母親炒的菜,味美無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理小說讓人舒服多了,他不說潛意識、意識是什麼,而把人心理活動的「那個樣子」(直覺)細膩的描寫出來。
總之,當人把所想的,用語言表達出來,已有所偏離,接受者再以自己去理解,偏離就遠了。我根本不看那些研究書的書,就是這個原因。一個故事傳遞多次會變味的。
我的公眾號:九點鐘聲,感興趣可以看一下。粘貼大二或者大三時候寫的語言心理學課程報告吧 ! 覺得相關就搬過來了, 隱去個人信息,其餘未改,水平有限,各位包容,現在對這個問題也沒有更深入思考過。就是覺得當時應該還是寫得挺辛苦,不能只給老師一個人看O(∩_∩)O哈哈~
試論語言和文化對思維的影響
談到語言和文化對思維的影響,似乎無法繞開一個人,那就是離開保險公司從事語言學研究的沃爾夫(Whorf)。著名的沃爾夫假說(Whorf,1956)探討的便是語言形成思維的觀點。該假說分為強式的「語言決定論」和弱式的「語言相對性」。其論述的要點是:1)語言以不同的方式切分現實;2)語言差異是隱蔽的或無意識的;3)這些語言差異影響我們對世界的看法。不需做過多論述,畢竟這種觀點讓一個時代相信了我們的母語影響甚至決定了我們的思維。相關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沃爾夫(Whorf)通過辭彙的實例證明,在愛斯基摩語中存在的不同語詞使得愛斯基摩人以不同於歐洲人的方式來對雪進行思維。我們用同一個詞稱降下的雪、在地上的雪、堆積得像冰一樣硬的雪、半融的雪、風吹動而飛舞的雪——任何情況下的雪都可以。對一個愛斯基摩人,這個包括一切的詞(雪)幾乎不可思議;他會說降下的雪、泥濘的雪等等,在感覺上和操作上不同,是不同的與之爭鬥的對象;他用不同的詞稱呼它們和其他種類的雪(Carroll,1957)。因此沃爾夫(Whorf)提出,不存在切分現實的「自然」方式,即不同語言以不同形式切分現實。
但當學習這一部分的時候,我就產生了一個疑問。沃爾夫的例子似乎證明我們所認知的對象是經過我們所學的不同語言切分過的,但換種角度,這個證據似乎也存在它不堪一擊的一面。當我們探討A對B的影響,尤其是A決定B的時候,二者的出現順序就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究竟語言決定了思維還是思維決定了語言,本身看起來似乎就類似於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討論。萬物必有一個開始,但很多事情我們無法探尋那個開始。更重要的是,即使推知先後順序也並不意味著因果推論,更不能在沒有一定條件的情況下理清決定與被決定的關係。依舊用「雪」的例子,若是說愛斯基摩語決定了愛斯基摩人對雪特定的感覺或是思維方式,難道在愛斯基摩人開始用語言交流之前,就不可以感知不同的雪之間的差別了嗎?當然,可以將「思維」一詞以適合該假說的方式定義,認為它不同於單純的感覺——即可以感覺到客體的不同,並不意味著對於一個概念的不同切分,並不意味著思維的不同,從而推翻我的懷疑。我仍舊可以說,假設一個愛斯基摩人,學習了愛斯基摩語(尤其是與雪有關的),但他/她生活在中國,不需要與各種各樣的雪做鬥爭,雪的狀態幾乎可以和他/她沒有任何關係,在他/她的對世界的認知中,這一概念的切分是否依舊對於他/她的思維有著重要的影響呢?從疑問中可以看出,這種語言和思維的關係中存在著一個重要的潛在變數——文化。語言的產生本身,也許就基於不同語言者的文化、生存需要甚至是集體無意識,操不同語言的人,之所以會創造出不同的語言,本就因為他們相互之間存在著不同,有不同的生存環境和原生文化,特定的人才會有特定的語言。然後這種語言又在各自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潛移默化中塑造著以該語言為母語者的認知和思維。另外,我想到一個很有趣的生活中的例子:我們知道英語國家對於寵物的稱呼是需要區分性別的(he/she),但對於嬰兒的指稱卻是可以不區分性別的(it),而中國卻並非如此。但這並不意味著英語國家的人對於嬰兒性別意識的淡化,他們可能比我們更強(比如男嬰穿藍色女嬰穿粉色)。儘管這種事例缺乏一定的實驗依據,但沃爾夫假說本身,至少其「語言決定論」的強式表達,是過於絕對化的,不能推廣到所有情況。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沃爾夫當時的確犯了一些錯誤。他假定我們的母語限制了我們的思維,使我們不能持有某種想法。我們也基本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語言和認知是相互影響的。我認為一個普通心理學課上提到的例子:原始人的思維與語言,可以很好地說明這種關係:北美印第安人所操語言的一個最明顯特徵是它們特別注意表現那些為我們的語言所省略或者不予表現的具體細節。他們想說「一個人打死了家兔」,就會這樣說:「人、他、一個、獲得、站著的、故意打死、放箭、家兔、他、一個、動物、坐著的。」原始民族的語言「永遠是精確地按照事物和行動呈現在眼睛裡和耳朵里的那種形式來表現關於它們的觀念」。這些語言有個共同傾向:它們不去描寫感知的主體所獲得的印象,而去描寫客體在空間中的性狀、輪廓、位置、運動、動作方式。表述方式如此不同,是因為那些可以直觀感知的東西對於原始人是更容易表述的,而之所以保留了這種語言特徵,可能是因為客體的特徵對於滿足他們狩獵等方面的需求一直是重要的或者他們不需要採用一種和我們相似的更簡潔的表達方式。而這種特殊的語言表達方式,同樣塑造了北印第安人後代較其他持不同母語者更加關注客體的直觀特徵——這便是語言、文化和思維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這樣看來,我認為無論是思維決定或影響語言還是語言決定或影響思維,都有不同進化發展階段上的意義,可以說都有其正確性。而當最初語言產生之後,它就和思維之間相互依存,發生著難以絕對區分的相互作用。不過這種最初由於生存的需要或是其它原因所產生的樸素的認知(不知道用這個詞是否合適),或許是和沃爾夫對於思維的定義不盡相同的,思維本身就是一個語言產生之後才可以產生的概念,那麼語言到思維的過程就不存在歧義了。
儘管上文提到了很多對思維語言相互影響的思考和對語言文化影響思維的個人看法,語言和文化對於思維的影響依舊是最重要的,否則《聖經·舊約·創世記》中上帝不會僅僅通過變亂(「巴別」)人類的語言,就能達到阻止人類建造通天塔(又稱「巴別塔」)的目的。儘管這聽起來像玩笑,但歷史上確曾有學者提出某種語言是原始語言,且不論是從宗教哲學角度或是人們為世上不同語言和種族產生提供樸素解釋的角度,都表現了語言對於思維和做事的重要意義。這與約翰·奧斯汀的言語行為理論也有共通之處。
依舊從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來看,我國北方人表達方向時更喜歡用東西南北這樣的絕對詞語的空間概念,南方則幾乎全部使用相對詞語的空間概念,比如汪曾祺在《衚衕文化》中曾提到過,「老兩口睡覺,老太太賺老頭子擠著她了,說『你往南邊去一點』。這是外地少有的。」 而北方人區分絕對方向的能力似乎的確更強於南方人。類似的例子也有實驗室中的研究。在澳大利亞北部約克角城西,一個叫波姆普勞(Pormpuraww)的原住民小部落里,研究者讓站在身旁的5歲小女孩指出北方,她毫不遲疑,準確無誤地指了出來。後來研究者在斯坦福大學演講時,要求聽眾閉上雙眼,然後指出哪邊是北。這些聽眾都是傑出的學者,是各類科學和天才獎項的得主。很多人沒有照做,因為他們找不著北。而那些指了的人則是先想了一會兒,然後指什麼方向的都有。這個測試在哈佛和普林斯頓,在莫斯科、倫敦和北京都重複過,結果都一樣。原因是波姆普勞的人說庫塔語(Kuuk Thaayorre),與英語或漢語不同,這種語言沒有「左」、「右」之類描述相對空間位置的詞,而是用東、南、西、北等詞來描述絕對的基本方位。無論範圍大小都用基本方向來表示。也就是說,他們會說「杯子在盤子的東南面」或者「站在瑪麗南面的男孩是我弟弟」。在波姆普勞,僅僅為了方便說話,你就必須面朝某個方位保持不變(Lera
Boroditsky,2011)。
不同的語言和文化對於人的感覺聯想方面的思維也會產生影響。許多研究表明,語法上的性別能夠讓說話人對身邊的事物形成一種感覺和聯想。比如,20世紀90年代,語言學家比較了說德語的人和說西班牙語的人產生的聯想。兩種語言中許多無生命名詞的性別是相反的。例如,德語中的橋(die Brücke)為女性,但西班牙語中橋(el Puente)為男性;同樣,鍾、公寓、刀叉、報紙、口袋、肩膀、郵票、票、小提琴、太陽、世界和愛在兩種語言中表示不同的性別。另一方面,德語中的蘋果是位男性,而在西班牙語中為女性,同樣的,椅子、掃帚、蝴蝶、鑰匙、山、星星、桌子、戰爭、雨和垃圾分別在德語和西班牙語中表示男性和女性。如果要求說話人對大量物體根據其特點進行分類,說西班牙語的人認為橋、鍾鶴、小提琴具有更多「男子化的性質」,好些具有很大力量。但說德語的人趨向於認為它們較為苗條或優雅。諸如山、椅子這類物體,在德語和西班牙語中,效果完全相反(Guy Deutscher,2010 )。在另外一個實驗中,要求說法語和西班牙的人對卡通中的不同物體進行配音。說法語的人看到一個刀叉(la fourchette),都想用女人的聲音來表達,而說西班牙語的人把表示刀叉的el tendor看作男性,選擇了極具男性魅力的聲音進行配音。最近一段時間,心理學家甚至表示,「性別語言」為各種物體在說話人的心中烙下了強烈的性別軌跡,以至於他們的聯想阻礙了說話人對信息進行存儲記憶的能力(Guy Deutscher,2010 )。
從個體發展的角度,語言也會對不同文化下兒童相關能力和思維的發展產生影響。在數學能力方面,研究表明,在英語中,數的名稱系統比較複雜,11與12兩個數的名稱和1與2的名稱無關。13到19的名稱由10的名稱前加個位數名稱組成。而且,20與99之間的名稱由十位數的名稱後加個位數名稱組成。與此不同,亞洲語言如漢語,則比較規則(Hurford,1987)。如果語言確會影響思維,可以想到說亞洲語言的兒童習得數的稱呼可能比說英語的兒童更容易。證據表明的確如此,Miura(1987)研究了美國和日本的一年級兒童發現,在用積木表示數字的時候,沒有提醒的情況下,美國兒童更傾向於使用一一聚集的方法,而日本兒童使用個位十位結合的方法的是美國兒童的兩倍多。另外的研究還說明漢語兒童說出數字比英語的兒童快(Hoosain,1986;Hoosain Salili,1987),在說出數的速度和數學成績之間有相關(Ellis Hennelly,1980)。對嬰兒學習物體名稱的研究也非常有意義。一些研究者(如Gopnik,2001)得出的結論是,和物體名稱有關的概念範疇是在學習語言時,而不是在此前建構的。如果的確如此,我們可以預料在習得不同語言的兒童身上會見到不同種類的早期物體詞。研究者考察了說韓語兒童的語言和認知發展。和英語相比,韓語名詞使用得較少,允許省略名詞(Clancy,1985)。和說英語的兒童相比,韓語兒童在分類任務和命名驟增上發展得比較遲緩(Gopnik Choi,1990)除了以上提到的實驗證明,還有其它類型的辭彙(如空間詞,Bowerman Choi,2001)和語法(如虛擬式,Bloom,1981;形狀的語法標記,Carroll Casagrande,1985)等語言的不同方面影響思維的證據。①
如果說文章的最初已經說明沃爾夫的假說表述的過於絕對,那麼語言和文化究竟是以何種機制對思維產生影響的呢?有研究者提出了一種比較吸引我的說法。「大約50年前,著名語言學家羅曼.加科遜認為:『語言之間的差別根本在於,什麼概念是必須傳達的,而什麼是可能傳達的。』這一箴言向我們提供了解開母語具有何種力量的關鍵:如果不同語言以不同的方式影響我們的思維,並不是因為我們的語言允許我們這樣思考,而是由於其習慣性趨勢促使我們作此想法。比如一個例子:假如,用英語對你說『我昨天與一個鄰居待在一起。』你可能馬上反應,與我待在一起的那位是男的還是女的。但是我有權委婉地告訴你,這與你無關。但是如果我們之間是用法語或德語交流,我可能沒有這樣的權利以這種方式推諉,因為我可能受到這兩種語言中語法的制約,在表達『鄰居』或『睦鄰』這一概念的法語voison或voisiner以及德語Nachbar 或
Nachbarin之間作選擇;這些語言迫使自己告訴你,跟我待在一起的那個人是位男士還是女士,不管我是否覺得這根本就與你無關。當然,這並不意味說英語的人未能理解夜晚時與男性或者女性鄰居呆在一起的差別。但是它的確意味著,即使以某語種為母語的人有義務這樣做,他們也不必考慮向別人表明,每次與自己聊天的鄰居、朋友、老師,和待他人為賓的主人是男人還是女人。」(Guy
Deutscher,2010)
以上的種種證據都表明了在語言、文化和思維的相互關係中,語言和文化對於思維的重要影響,而這種影響的發生機制則是我最感興趣的部分。
參考資料
1.Lera Boroditsky(2011) Scientific American: How Language Shapes Thought
2.Guy Deutscher(2010) Through
the Language Glass: Why the World Looks Different in Other Languages
3. (美)卡羅爾 著,繆小春 等譯 《語言心理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7...
註:
1.文中對於Through the Language Glass: Why the
World Looks Different in Other Languages一書的引用主要來自美國《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介紹該書的長篇文章:語言是否決定思維?(Does Your Language
Shape How You Think?),主要參考文章的中文版本,出自於譯言網。
2.文中對於《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中How Language Shapes Thought一文內容的引用,主要出自果殼網資料。
3. ①處實驗證據主要出自《語言心理學》教材,其餘實驗證據主要出自以上兩份資料。
一直都在思考這個問題。說說我自己的想法。
要回答這些問題就必須首先清楚準確的定義:什麼是思維?
據維基百科:
思維或思想是人腦對現實事物間接、概括的加工形式,以內隱或外隱的語言或動作表現出來。思維是由複雜的腦機制所賦予的。思維對客觀的關係、聯繫進行著多層加工,揭露事物內在的、本質的特徵,是認識的高級形式。
這就像是什麼都沒說一樣,說是人腦的加工形式,由腦機制賦予,說是認識的高級形式。而在定義認識的時候又是個體思維進行信息處理的過程。這些說法也是醉了。
因為覺得這些說法沒有給我一個滿意答案,所以才找了佛經里一些唯識的書來看,只是佛經大部頭,也還沒有認真看完……
重點是:
1.我認為語言的起源是因為溝通需求,表達需求,語言的本質是符號邏輯(註:這裡「符號」我是指:包括了語音語氣語調,不局限於字詞的寬泛概念)。但是語言只是思維的一種表現方式而已,並不是思維存在的前提。
2.我覺得並不存在所謂中文思維和英文思維或者其他什麼語言的思維。之所以有這種說法是因為,語言本身是社會的產物,語言沉澱了一個社會的歷史和經驗,是那些特定的歷史和經驗造就了語言的獨特性;又語言是一個人的習得性能力,學會了語言,在某種文化環境里生活,經過「文化化」之後就會表現出「中文思維」或「英文思維」。
3.至於「不會語言的人類能不能思維」這個問題就有點二了,盲人有盲語,聾人有手語,他們當然能思維了,這些都不是所謂的「語言」,而是一種符號體系,只要能理解這種符號體系就能溝通。即便是那個海倫凱勒,又聾又啞,最後不也能學習嗎?所以會不會語言都不並不影響一個人的思維。
4.語言和思維的關係千絲萬縷。當我在敲這些東西的時候,我感覺有個人在我腦子裡說話,讓我的大腦把這些話轉換為控制手指的神經信號,然後敲出來。其他當我思考的時候,總是在腦子裡自己跟自己對話。也許可以說這種通過語言來表現(不一定說出來)的方式是一種很好的思維手段,但也許只是一種手段而已,如果我們能夠建立一種比自己的母語語言體系更好的思維手段,那應該也是可以的吧。
5.我想找到那個在我腦子說話的人。我也一直以為那個東西就在我腦子裡,但是「七處征心,八還辯見」搞得我也不知道那個東西在哪裡。
以上,見笑了。
推薦閱讀:
※發生災難時在社交平台上各種祈福的人是怎樣的一種心態?
※有哪些有用的人際交往小常識?
※年輕的創業者,怎樣才能比較容易地拿到風險投資和天使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