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六小齡童與派拉蒙合作的《敢問路在何方》西遊電影項目啟動?

有期待的,有擔憂老一輩眼界不夠資源不足的,想知道一些圈內圈外人士對此的看法。


之前吹的那些年年讓我們的失望的牛皮暫且不論了。

既然六先生藉機在哀悼緬懷楊潔導演的錄製視頻中再次為這部電影打廣告,那就再信您老一次。

希望您真正對得起楊導,也對得起我們這些為您口中的大電影期待了十幾年的觀眾。

Sina Visitor System




「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女兒,美不美。」

(此圖援自 @蘇沉船答案,實在受不了,太好玩了,拿來鎮樓了。)

懶癌星人加才疏學淺,輕易不回答問題,但是看到 @孔鯉先生的回答,感覺不是很贊同。所以,嘗試回答一下。當然,不是為了反駁。

開篇明義:這是件好事。但是電影最後的狀態、觀感,很難預測和評價。

為什麼是一件好事:

1.我們近些年來,沒有一部足夠精品、足夠留名、足夠「傳統」(即保留西遊精氣神)的關於西遊故事的影視作品。《敢問路在何方》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

2.如果錯過了這樣一個機會,我們很難再看到六小齡童先生所繼承和發揚的「美猴王」表演風格,很有可能我們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只能看到像人一樣的美猴王。

3.中美合拍,雖然聽起來就很不靠譜的樣子,但是不得不說這是西遊故事登上大銀幕最好的外部條件之一。六小齡童先生對西遊、對美猴王的熱愛、尊敬、表演藝術的熟悉,以及美國電影工業成熟的技術力量,無論是中方還是西方,都恰到好處的能夠為西遊故事貢獻它所需要的力量。

至於電影最後的品質、觀感,這些很難預測和評價。但是我傾向於——至少它會是一部「好看」的電影。

@關雅荻 曾經在一個回答里說過這樣一段話(感謝 @magasa 先生的指正):

電影好不好看是一回事。個人是否喜歡是一回事。影片本體角度是不是很糟糕並糟糕到「爛片」地步是另外一回事。而且最後這一點是一個專業性判斷,獨立於前兩者存在。上面三件事,經常混在一起當一件事來談,說到底是個常識問題。

這段話我深以為然,用在這個問題里,《敢問路在何方》極有可能是一部好看的,受到很多人喜歡的電影,但是它是不是一部優秀的好片,在它未上映之前,就算是最牛逼的電影導演、電影學教授、資深影評人也沒辦法進行判斷。

但是「好看」這一主觀標準,具體到這部電影上,反而可能是比較容易推測的。這是因為,這一主觀標準受制於觀影人的個人經歷、感受、審美趣味等等影響。

由六小齡童等一班老藝術家重新演繹的西遊故事,毫無疑問會為觀影氛圍增加「懷舊」、「經典」、「回憶」等概念。所以我個人認為,它極有可能,是一部,好看的,電影。

--------------------------此後為對 @孔鯉先生觀點的一點淺薄之見,分割---------------------------------------------

@孔鯉先生的看法我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敢問路在何方》不看好。
2. @孔鯉先生不喜歡央視版《西遊記》
3.老版拍的《西遊記》,花的功夫大抵都在拍攝上了,《西遊記》本身的味道其實並沒有太多湧現。
4.《西遊記》的主旨,更能反映出來的影視作品,在我看來居然是《西遊降魔篇》。

第一點, @孔鯉先生不看好《敢問路在何方》,這是一個個人判斷,見仁見智,沒有什麼可「正確」或「錯誤」的,但是從後面的行文可以看出來, @孔鯉先生做出這個判斷,極有可能是受到老版《西遊記》的個人觀感的影響。關鍵的是,我私以為 @孔鯉先生的「不看好」是雜糅了前文所提到的電影好不好看、個人是否喜歡、影片本體角度是否是好片三個概念,當然這不是什麼問題,因為正常人在談論一部電影的時候都是在雜糅這三個概念。但是讓我如鯁在喉不得不發的是, @孔鯉先生從行文看來是在這三個方面做了否定(或者說不抱希望),尤其是第三個概念,這就很難令人信服了。

第二點和第三點一起來說,第三點可以說是第二點的理由。一個人喜不喜歡一部影視作品這是很主觀的個人行為,無所謂「對錯」,我反對的主要是第三點,也是 @孔鯉先生行文的主幹部分。

首先要說明的是,就「老版拍的《西遊記》,花的功夫大抵都在拍攝上了,《西遊記》本身的味道其實並沒有太多湧現。」這句話來說,並沒有太多的問題。(當然,至於《西遊記》本身的味道這個問題我也有不同意見,但是作為個人判斷以及這個問題沒有必要說太多。)問題出在,

私以為 @孔鯉先生錯誤理解了老版《西遊記》電視劇所要表現、要還原的究竟是什麼。

在我看來,老版《西遊記》雖然根植於吳承恩(這個當然也可以扯開來說)原著的《西遊記》這本書,但它真正表現、描繪、還原的是流傳於民間數百年的西遊故事,而不是那本書。

從十二卷《大唐西域記》開始,到慧立、彥琮撰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再至
南宋的《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金代院本《唐三藏》、《蟠桃會》,元雜劇《唐三藏西天取經》、無名氏的《二郎神鎖齊大聖》等,西遊故事是一個不斷流轉於民間,吃「百家飯」成長起來的孩子。
在無數民間傳說和話本、戲曲的基礎上,吳承恩創作了《西遊記》。

《西遊記》原著中的故事發生在東勝神州,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和北俱蘆洲的佛教世界觀中;《西遊記》原著中的美猴王甚至還吃人,跟這個相比長相反而並不重要。這些都和民間流傳的西遊故事有所差異。央視版的《西遊記》在自覺或不自覺的狀態中,是西遊故事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所反映的故事、形象更多地傾向於民間老百姓們口耳相傳的狀態,把它作為一絲不苟反映吳承恩的著作《西遊記》來批評,並不是很恰當。

難道我們能因為《新白娘子傳奇》中白蛇沒有吃掉許仙,說《新白娘子傳奇》沒有白蛇傳的「精氣神」嗎?

@孔鯉 先生提到了「孫悟空在民間是飽受大家喜愛的有情有義美猴王,是一切美好的化身」,這個民間形象是否是由央視版《西遊記》創造的?


《鐵扇公主》中的孫悟空

《大鬧天宮》中的孫悟空


京劇《安天會》中的孫悟空

「美猴王」一詞,源自於大聖的自吹自擂。

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為王?」眾猴聽說,即拱伏無違。一個個序齒排班,朝上禮拜,都稱「千歲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將「石」字兒隱了,遂稱美猴王。

大聖到底美不美,我們暫且先按下不表。但是我想,上面這三種早於央視版《西遊記》的孫悟空形象,哪一種都很難看出和《西遊降魔篇》中孫悟空的形象有相似,或者和「身軀鄙猥,面容羸瘦,不滿四尺」一致的吧。

最後第四點,不說太多,畢竟同樣是個人觀點吧。

《西遊降魔篇》甫一上映我就去看了,很喜歡,看的也很開心,其中對於唐僧的塑造也頗有禪意。

但是,《西遊記》的主旨這樣一個看起來就大的難以概括的名詞,我覺得這部電影是很難承載的。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更何況是《西遊記》這樣膾炙人口、婦孺皆知的經典,無論是研究吳承恩和《西遊記》的專家,還是普通的《西遊記》的讀者,都會說出自己心目中的主旨,君不見吳閑雲的解讀也是一種趣味嗎?

不過具體到我個人,我願意援引西方一位偉大的奇幻作家針對自己的作品說的話,至於適合與否,見仁見智,求同存異吧。

「我收到或讀過不少有關故事寫作動機與涵義的意見和猜測,這裡我想就此說上幾句。本書的根本寫作動機,就是一個講故事的人想嘗試講一個極長的故事,想讓它吸引讀者的注意,予他們以消遣,給他們以歡笑,或許偶爾還能令他們興奮或感動。」

——托爾金 《魔戒》英國第二版序言(鄧嘉宛譯本)

最後,奉上我最喜歡的老版《西遊記》的一段音樂,其實老版西遊記我最喜歡的是兩段,但是《女兒情》不適合概括整個西遊故事,於是我選擇了老版西遊記的片頭——《雲宮迅音》。

視頻封面西遊記86版 插曲 01西遊記片頭視頻

http://weixin.qq.com/r/XUO2rk-EpxLYrQvN9xZP (二維碼自動識別)

微信公眾號:鯨歌
天南海北瞎扯點東西,主要絮叨點人文、歷史、科技等內容,有興趣的小盆友可以關注下。沒文化的小盆友並不能看到這個微信公眾號。P.S. 不保質不保量 打我我就跑 罵我我就忍著。


這部電影好不好,要等上映之後再論。單就這個項目而言,卻是一點也不值得看好。
題主說「六小齡童與派拉蒙合作」,其實不準確,分明是一家叫儒意XX的公司,一個姓柯的製片人攛掇起了這事,拉來了六小齡童等人。這人和這家公司是怎樣的呢?看一看《致青春》《老男孩之猛龍過江》,搜一搜《小蘋果》就曉得了。他們擅於運作話題、炒作電影,而不是拍電影。
可以大膽預測,這會是一部話題性強、口碑一般甚至極差、票房挺好的電影。參見不久前的《大鬧天宮3D》。
不是說中美合拍、派拉蒙的好萊塢團隊支持嗎?別逗了,派拉蒙不過是拉來充門面的,站站台而已。就目前國內電影現狀,除了成龍、張藝謀這樣級別的能有真正優秀的好萊塢團隊來合作,其他的,都是忽悠。
至於六小齡童,他不會有太多話語權,即使有,也不頂用。
央視版《西遊記》之所以有那麼多影響,是當年製片廠拍片體制的產物,從導演、主演到場工,都是製片廠領工資的。一部電視劇,斷斷續續拍攝幾年,主創們可以相對耐心地打磨作品。六小齡童也才能發揮他的表演天賦。然而這樣的體制和環境早已不存在,《敢問路在何方》必定是商業化運作。商業化運作未嘗不好,但卻是奔錢去的,影片質量就別指望了。
再說六小齡童也不是什麼表演藝術家,他靠演孫悟空吃喝一輩子,如今想再撈一筆罷了。他這兩年四處兜售自己的書,都滲透到了小縣城的小學裡。我的小外甥才上一年級,說見著美猴王了,還買了兩本書,價格還不便宜。做演講、賣書沒什麼不好,但是去消費那些喜愛《西遊記》和美猴王的小孩們,就忒不地道了,配不上藝術家稱號。


六小齡童來學校講座時,我考試(不重要的選修),答了十分鐘就交卷,但還是沒來的及進,遲到了不讓進,需要提前入場才行,知道還沒開始,我愣是一直等在門口和其他人求門衛,然後他的車才過來,車窗黑色的想看看不到裡面的人,過了會,門衛突然放我們進了,進去後我同學說,章老師剛一來就問大家外面的人怎麼不讓進,希望門衛開門,讓更多人聽。那次講座記憶最深刻,人爆滿,過道站滿了人(還好我有票進去後坐我位子的乖乖讓位了,哈哈)六小齡童還耍了棍,一把年紀了聽他說還拍電影也是心疼,雖然講座完還有買書(西遊記上下冊)簽名活動略俗了點,不過我心甘情願啦,誰叫這是童年追憶,我就是美猴王腦殘粉(圖片大半夜懶得找啦)。所以也同樣支持他的電影,不論好壞,就是感覺拍這個電影還是風險很大的,拍的不好招來罵名感覺是晚節不保,可惜了。


無論果如何,都一定會去捧場。


當然是大好事了!

中國文化界的一大弊端就是,一旦某人成名成家了,就不敢輕易嘗試新路子了。因為做好了是理所當然,做壞了就是丟大臉了、砸牌子。所以一直走老路子最保險,永遠保住自己的位子,可以吃一輩子老本。

這就是為什麼在如今的文化界,尤其是電影界,名家都是反覆搞自己的老套路。而敢於搞創新的,基本是新人。這些人大半是一些半瓶子醋的,拍一堆爛片,被觀眾吐槽。有才華而最後搞成功的,是極少數。

所以像六小齡童這樣敢於冒失敗的風險,出來嘗試新挑戰的,是非常值得鼓勵的。即使失敗了,也是一種有益的探索。作為我們觀眾則應該積極鼓勵,提供一個輕鬆關愛的氛圍。這樣才會有更多的大腕來突破自己,創作出更多更好的新片。


我們的目標就是拍中國的名著,它叫做《西遊記》,而不是什麼東方《魔戒》。魔戒怎麼能定義西遊記呢?(或者說,怎麼能拿魔戒來定位西遊記呢?)況且,魔戒和西遊記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魔戒跟西遊記相比有什麼對比值和參照度呢。難道我們自己就不能開創一個新指標嗎?以他人為度量,而丟失了自己。失掉的自信自己沒有勇氣拾起,卻要從別人身上索要信心。「薪火相傳五千年的泱泱大國」竟然連這點文化底氣都沒有了?六小齡童告誡中國電影:肯付出才有回報-20150421鳳凰視頻

例如下面這在上映前的報道,今天看來甚是好笑諷刺,不要迷信西方人,他們連個鳥屎都不懂,整隻鳥就更不懂了。結果還有人沒有主心骨,分不清主次地頂禮膜拜西方人的審美,完全遷就西方式的價值和觀點。西遊記是純正的中華文化你們知道嗎你連西遊記都沒看過,哪怕你整容成裡面的人物有個毛線作用啊? 探秘《大鬧天宮》化妝室 看郭富城甄子丹如何變妝[娛樂星天地]。劇情是是冷笑話呢,冷笑話,還是冷笑話呢?人物情節是胡打鬧呢,胡打鬧,還是胡打鬧呢?《大鬧天宮》郭富城、陳喬恩情意濃 扮演模範夫妻,卧槽,才知道拿了影帝待遇的薪水,連拍個感情戲竟然還要用替身?你嗦神馬?嬌滴滴一句,吳承恩先森⊙▽⊙我雞皮疙瘩就起了~~┑( ̄▽  ̄)┍是你們這群人創造了神摸(魔)世界?這樣大言不慚真的好嗎。很軍人?很陽剛醬紫,哦漏!嫦娥居然定義為很美艷,很飄?有摸(魔)族耶( ̄ε  ̄),有交易耶,有不倫戀耶,有平衡世界耶,有春天耶,很酷炫耶有木有---屁!《西遊記之大鬧天宮》花絮 周潤發郭富城神摸兩立好搞笑有木有?好怕怕呦,西遊記裡面都跑粗軍人的感覺了--額額額額鵝額額額額額額,m的,爛機車發不動了,法克 ( ̄▽ ̄#) = ﹏﹏。與魔鬼的交易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 影評)

很多影視劇,不光西遊記,往往弄的不中不西,不土不洋,不方不正,不倫不類。《大鬧天宮》只是這種現象的「出色典範」。親愛的觀眾們,為了證明你是真的愛我,請先幹了國產爛片這碗熱翔。《三打白骨精》不會去看,我話就撂這兒了,用那點錢我多買幾袋薯片乾果過年好嗨森好嗨森呢。我覺得學電影專業的同學,可以寫一篇博士論文《論中式爛片是怎樣煉成的》。都是氣死祖宗的主,我求你們了不行嗎?請放過我們的名著,求你們別再拍了,別糟蹋了不好么?一幫誤人子弟,禍害文化,報復社會╰_╯~ 的垃圾片,還想帶累你們孩子的孩子學會去欣賞垃圾,真是垃圾中的戰鬥機。華語電影的惡夢,胡亂八評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 影評)你讓我們的孩子將來長大了如何面對自己,飽受摧殘的幼小心靈上變了態的,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呢?總有一群sb專門禍害小孩子,中國將來文化還會剩下什麼,變成什麼樣呢?然而,觀眾早已看穿了一切《西遊記之大鬧天宮》:我們是否還需要吳承恩。下面我要正式開始發大招,裝13了,妖魔鬼怪都給我退讓。


------------- 邪魅娟狂分割線 ╮(╯◇╰)╭--------------

那種港式武俠情懷以及偏執陰暗型風格的熱愛,這種癖好反映在《西遊降魔篇》身上是完美的。但它卻和大家魂牽夢繞的《西遊記》關係不大,它是在《西遊記》的靈感身上,編織的另外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我本人非常喜歡《西遊降魔》,卻也很清晰地知道周星馳同學是想表達一種怎樣的思想和主旨。《西遊降魔》並不是那個純正的《西遊記》,它依託《西遊記》基本的人物和故事框架,講的是一個具有導演或者創作者個人風格的,獨創且富有哲思理念的作品,它跟純正的西遊記,可以說是完全兩樣的東西。像《大話》《降魔》,充其量就是戲說西遊,甚至連戲說都不能算得上,只能說是非常成功的杜撰,它是正版《西遊記》別出心裁的衍生物,和《西遊記》幾乎沒有關係,雖然它們算得上獨樹一格。我看《大話》《降魔》,就當是在看別的故事,一個和西遊記無關的故事。

要是吳承恩今天還活著,版權的官司說不定周星馳都能打得贏--根本就是兩個故事。不管電影也好,電視劇也好,本質上跟現在大熱的網路架空文,是一個性質的東西,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熱烈追捧《甄嬛》《大話》以及《降魔》,因為,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都慧眼識珠,能辨別出來,這些作品真的是寫得好,編得好,拍的好,可堪稱為經典;但是,這些經典只能是各自成為自家經典,終究是小格局小打小鬧。跟普世意義上的,世界名著八竿子打不著。而同時,最關鍵的是,我們也會知道,它們並不能替代《雍正王朝》《西遊記》。

別的自有其可取之處;然經典不是高高在上,不是趾高氣揚,更不是居功自高,不思進取,而是真正的精華,和真正的境界,反覆回味,仍然引人深思,千萬遍不會厭倦反而愈加熱愛。但凡古今中外的經典,往往是去偽存真,精雕細琢。人無我有 人有我精 人精我絕 人絕我化--用句大白話來說,就是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只是因為別的全都不夠好,不能相媲美而已啊。3000多遍重播率可是世上絕無僅有,魅力如斯。
魯豫有約 130625魯豫有約_001 (四大主演篇) 、 魯豫有約 130626魯豫有約_001 (美女妖精篇) 、 魯豫有約 130627魯豫有約_001(佛祖觀音篇) 、 魯豫有約 130701魯豫有約_001 大揭秘 夢回西遊篇 、 魯豫有約 130702魯豫有約_大揭秘 情聚西遊篇
五期節目,二十五星推薦,感人又有趣,一個無法不令人敬佩的藝術創作群體 。在最後一集中,有位來自英國劍橋大學讀博士的年輕粉絲,收藏了86版的很多寶貝,可見,它的魅力,足足感染至少五代中國人。


在《大駕光臨》20130524:六小齡童 每個人都是「孫行者」的節目里,章金萊老師和遲重瑞老師(也是五代京劇世家呢)談到 --「孫悟空擁有七情六慾,就是唯獨沒有愛情,,取經路上,給師徒五人他們安排感情和愛情歸宿是荒謬的;正是孫悟空無性人的身份,才造就了特立獨行的傳奇經典,鑄造了文化精髓。與時俱進不是幌子,而名著就是名著,是不可以打著與時俱進的口號肆意擺弄的。」 。藝術修養和端正嚴謹的態度,也是繼承千年的中華美德。尊重經典名著,因為它們的價值會像日月星辰的光芒一樣久遠,任何一個人生苦短的個體都沒有資格以與時俱進為名去褻瀆。就是因為輕慢褻玩中華文化,才有了敦煌莫高窟壁畫的哀泣,有了紅衛兵手下毀掉的再也不復存在的瑰寶,醒醒吧,文化斷根的國人,你為何體會不到中華文明的不凡和偉大呢?


-----------------("▔□▔)/-------------------

正如一位豆瓣網友-醉醒石對86版寫的影評一樣

  • 曾經有一陣子很迷《悟空傳》,但現在看來,倒不大喜歡這種解讀方式。雖然作者只是借個軀殼來衍生一下,也沒什麼不可以,只是現在覺得,那位作者肯定是沒有真正讀懂《西遊記》,也沒有真正理解悟空的,只是在借悟空發一些現代人在信念缺失的心態下不知所措的感慨罷了。
  • 《西遊記》最精髓的地方,正在於它對待人生苦難與束縛的態度——失去形式上的自由並不可怕,失去心靈上的自由才是可怕的,而心靈上的自由不是任心猿意馬放肆馳騁,也並不能憑空獲得,人生中的苦難、束縛與煎熬都是必經的修行之路,如果能憑藉一顆不死的心,一個不滅的信念走過它們,有一天,自由自然而然地就會與心靈相伴,這一層自由,比前一層更廣闊,更深厚。《西遊記》是以一種樂觀的態度強調人生之不自由,而不是如《悟空傳》一樣充滿悲觀。童心不改,信念不衰——致敬楊奶奶 (西遊記 影評)

我想這位網友解讀的比較準確,這就是我們祖先留給後世我們的智慧和哲學,而現今,我們竟然扭曲,歪曲,拋棄,甚至蹂躪,惡搞這最珍貴的文化遺產。

這絕不是反對個性化的改編和創意性的視角以及風格,尼瑪 至少有寫高考作文的智商,也都不怕拍不及格。

還有一位網友說得好

  • 在西遊記的影視世界裡,除了六小齡童,其他人都是六耳獼猴。楊潔講述《西遊記》拍攝背後的故事

------------------(⊙?⊙)------------------


一直以來,國人都有一個非常錯誤的,偏頗的想法,那就是--凡是魔幻故事(其實其他題材也一個毛病),充滿天馬行空想像力的作品,就意味著我們可以隨便在這些著作身上動刀子了,很多人就要開始亂塗亂改了,揉吧扭吧,這裡去掉,那裡置換,然後加入自己的各種口味和取向,噠噠,大功告成,然後美其名曰「巨著」和「創新」,臉皮可真有夠厚的。請問,誰給你的自由和資格去隨意肢解,然後按照自己的意願把一部世界知名的作品變成某人自以為是的「巨作」呢?

還有人說,「吶,既然是來自民間的故事,我也可以篡改」,這就是《封神演義》《聊齋志異》還有《西遊記》等等影視劇成為杯具的根源,人人都要插入自己一個臭腳,以證明這部作品只要經了我的手,就打上了我肆意意的淫亂改以後,成就感爆棚的烙印才是最重要的,我才不要完滿原著呢,先滿足我自己的喜好和觀點,原著的思想內容及內涵的完整性都狗屁,給我滾一邊。

這樣的心態,糟蹋了眾多作品,也徹底摧毀了觀眾的期待,吐啊吐的就習慣也麻木了,所以現在一聽到國產劇,大家也就不約而同地嗤之以鼻,陰陽怪氣起來了。以至於,拍的好,不垃圾反而讓人驚訝了。以爛為宗旨,以爛出奇制勝,也是丟盡了臉。有人偏偏叛逆和逆反心理不是一般地強,跟高大上的格調和深刻,認真,紮實的作風對著干,如果你的叛逆能夠帶來像《大話》一樣的電影也行啊,結果卻只能用「我偏要不純粹,不高尚,不脫離低級趣味」來拍 。 而這最終摧殘的是我們自己的文化自信和軟實力。

美國版本唐僧和觀音談戀愛,

美國版本唐僧和觀音談戀愛,雷人海外版西遊記盤點 唐僧熱吻觀音。外國人糟蹋就算了,自挖牆角,自毀長城有過之無不及/例如下面這篇報道,2011版《西遊記》在香港一周收1100宗投訴 創投訴紀錄

那有人要憤憤不平了,憑什麼我們就只默認當初的86版的為正版呢?我想說,懷抱著一種認真心態的還原西遊著作的就是被認可的。眾多版本裡面,總是會有一個高下之分的,這是萬事萬物必經的相比較的選擇和判斷。像《大話》《降魔》,它們單獨成立,獨創篇章講一個全新的故事,也是十分值得肯定的,但不能歸為普世意義上的《西遊》。86版的經典,不是一個人說了算,而是交口稱讚,大浪淘沙之後的結果。當初,拿著「創新」和「顛覆」的口號干著「胡編亂改,越低俗奇葩越好」和「我有錢任性就是這麼屌,就要拍」的事情,反過頭來還咒罵觀眾不識相,自己覺得不服氣86版,也太沒有理由了。

埋怨觀眾不認可你們的版本,請問,所謂的「創新」是創新了地球人從未見過的腦洞和各種無節操,耍賤賣乖的下限,還是創新了嶄新的畫風,深入人心和細緻入微,貼合原著風貌的創作製作呢? 「顛覆」 是顛覆了西遊記的精神內涵,叫囂干著洗錢工程,上演亂鬨哄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黃賭毒鬧劇, 還是顛覆了西遊記早就陳舊熟稔的故事給人的刻板和老氣橫秋的印象,從而延伸了其縝密精妙的邏輯和思路呢?這是所有新版XXX,翻拍版XXX的通病,也難怪觀眾扔的不是臭雞蛋,而是直接氣的扔米田共了。所謂怎樣對待觀眾,觀眾就怎樣回應,大家都不是傻子,當觀眾是傻子,最終害己。

今年3月5日剛剛過世的「彌勒佛」扮演者--楊錫業老師

今年3月5日剛剛過世的「彌勒佛」扮演者--楊錫業老師

  • 《回聲嘹亮》 20131102 82版電視劇《西遊記》三十年再聚首
  • 《回聲嘹亮》 20131109 82版電視劇《西遊記》三十年再聚首 (下)

這個十分有看頭的節目,幾乎請到了所有主創和當初辛苦耕耘的人們,一台攝影機,歷經6年風雨,走遍了全國29個省市直轄市自治區,堪比西天取經的歷程和勁頭。現在有些人他們五分之一的認真和專註都不到。和前面的《大鬧天宮》相比,高下不言自明。不比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 [轉]三十年前後——《西遊記》照片集

這個視頻收集了他們拍攝過程中每個「旅遊景點」的照片,一個牛逼的導演,一群牛逼的演員,一個牛逼的服化道設計者,一個牛逼的作曲配樂等等等,一路風雨和艱辛。沒有金剛鑽,勿攬瓷器活兒,所以86版是經典。


------------------( ̄0  ̄)y-------------------

我非常不贊同的就是孔鯉先生開篇一句赤裸裸地擺姿態和高逼格聲明自己「政治不正確」的立場來投機取巧,嘩眾取寵,然其蔑視經典之心卻掩蓋不住。好似在說「你們這幫凡人懂什麼?」的語氣,就有一幫人立即獻上自己的膝蓋,像打了雞血一樣亢奮起來,像《唐伯虎點秋香》裡面恨不得被唐伯虎鄙視與欺凌的sb公子哥兒一樣,被孔先生戳到high點一燥熱就刷啦啦地點贊。我想請問那些跟風點贊的,把風馬牛不相及的私人創作故事替代視為真正的《西遊記》的心態從何而來?真可恨文化大革命切斷了中國文化的很多根基,才生出這麼多思想混亂,連正版和依附創作都搞不清楚的人。周星馳本人在訪談里還說自己頂禮膜拜《西遊記》呢,到現在看書還在不斷增加感悟。章金萊老師,為傳統文化正視聽,奔走,是想要樹立國產電影的典範和標杆,試圖改變影壇不良的歪風,為中國文化的發展和開拓出一份力。

2014-05-15人物 六小齡童-20140515人物
《藝術人生》 20150108 六小齡童專輯

請大家認真看完章金萊老師這兩期節目,他的認真,他的熱愛,他的情懷,是那樣的真摯感人,他的初心,在當今這個營銷至上,物慾橫流的娛樂化的時代又是多麼寶貴,相信看完以後,你會明白他是代著怎樣的一種信念,甚至信仰,來懷抱醞釀了30多年的電影夢,86版的西遊記,在章老師心中,始終是缺憾的,他用畢生的時光,在籌備這一部電影,然而,在被商業炒作,話題炒作弄的令人對國產影視極度不信任的環境里,相信很多人誤解了章老師一顆赤子追夢心了!章老師四處講學,國內國外,從小學,中學,到國內外的各色著名高校,國內外的各種文化機構,大使館,他的奔走,並不是想要吃自己的本錢,而是想要讓青年人,讓外國人,讓不同年齡段的人群,愛上西遊文化,中國文化,復興我們的傳統,傳承我們僅存不多的文化遺產。試問,今日還有多少人有這種不懈的追求,用幾十年的時光,奉獻給一項藝術事業呢?章老師想要拍電影,從他結束86版的那一刻就未曾停下他準備的步伐。一如當年王扶林導演《紅樓夢》劇組用三年琢磨,《三國演義》用四年完成拍攝一樣,懷抱那種江山不移的認真,信仰一般的藝術追求,被現世所誤解,被冷落了30年,終於等到了這樣一個機會,章老師是厚積薄發,是夙願盡在眼前了。

------------------*(^_^)/*-------------------


有了派拉蒙影業的技術支持,相信特效的完美結合應該會刷新《西遊記》前所未有的體驗,那種鮮活的人物加上神氣活現的視覺震撼,相信能夠開創扭轉國產電影逢魔幻必爛片的魔咒,例如美國的人體捕捉技術已經達到了非常出神入化的地步,連《加勒比海盜》裡面的老船長也能做出如此生動震撼的效果。對於廣大網友懷疑的章金萊老師是否能扛得起大旗表示擔憂可以打消念頭了,特別看不慣,國內人年齡大就各種認為「人老了,就理應幹什麼都不行了」的思想。這是什麼年頭了?我們一邊叫囂著看人家國外頭髮花白了,還當主持人,滑水滑雪blabla,又感嘆國人怎麼那麼容易服老;一方面自己不成器,一輩子大器無成還要鄙夷那些老當益壯,推陳出新的優秀藝術家們,這雙重標準簡直人渣。



這樣的特技效果簡直不勝枚舉,不論什麼樣的技術,靈魂內核是重視表演,特效只是基本的輔助手段。試想國內從業者的本末倒置,為特技而特技,簡直不能忍。你說樓上那兩位大叔,不見得比章老師能上竄下跳,身輕體健,功夫深厚吧?但是人家照樣演出了神韻。神韻,這是技術替代不了的,技術,始終為人物服務。《魔戒》等片的表演拍攝和製作花絮可以去看看,老外那種鑽研的盡頭一如從前的我們。
《大鬧天宮》:總有人會隨隨便便成功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 影評)

  •  蜚聲在外的專業人士尚且不愛惜羽翼,那些籍籍無名的近20家本土或韓國特效公司態度就更加沒有底線,開篇的神魔大戰不可謂不重頭,但是那些所謂的華麗特效,除了不知節制地把各種金燦燦又花花綠綠的模糊色塊揉捏一起連最基本的建模都懶得多做幾個,大量素材都是用3D貼圖一粘了事滿目瘡痍的天宮在巨幕上,就像是一堆被揉碎的破布,既沒有史詩的厚重,更沒有精緻美感。而屹立玉帝身後,那些千人一面毫無表情的CG天兵,就像是從廢舊市場搬出來的一堆假人模特形象搭配的新意甚至不如超市裡的促銷大媽,處處都透露著粗糙與漫不經心。   
  •  很多人吐槽整部電影完全就是一個加長的網遊宣傳片,所言極是,不過還得加上一個前綴限定,那便是10年前的網遊。放眼當下,無論中外,稍微用心點的,場景營造、視效渲染、動作捕捉甚至流暢程度,都要甩出本片不止一條街。無它,網路公司逐利,一分錢一分貨要求苛刻罷了。哪像這部電影,像足了肥水豐厚的基建大工程,轉包又轉包,分包又分包,只求資金快進快出,比的不是功夫而是價格,未見得多好,但求架勢做足,外表金光燦燦便覺得物有所值,全然不管裡面包裹的是黃銅還是泥土。   

而且,中國早就不缺一定技術了,我們缺了敬畏,赤誠,真心和靈魂。在一個缺失信仰的時代,在一個擅長以頹唐暗黑系解讀才能刺激填滿心中酸澀和空虛的時代,在一個拋棄正統而選擇投入妖精的懷抱尋求慰藉,任慾望膨脹的時代,於是我們看見了 「孫悟空捅二郎神的眼睛淫蕩地說『我想插你很久了』」的鏡頭,還看見了悟空肆無忌憚地談戀愛裝逼成為後現代情聖,唐僧跟各路妖精神仙曖昧不清地亂搞,不堪入目,不堪入耳,我真想來一句國罵qnmlgb,都覺得玷污了嘴。這樣糟蹋,我們還能說什麼呢?還能做什麼呢?這樣,中國人何時何地才能獲得對於自己文化的自省,獲得自愛和自尊,取得真經呢?

六小齡童老師,他的初衷,只是想還原一個原汁原味的,富有中華風味,包含中華傳統文化精髓的,以及具有華人情懷的,具有中國人情味的《西遊記》,那是一個全球華人都會驚嘆的《西遊記》,那是一個寄託華人共鳴的《西遊記》,那是一個驚天動地的《西遊記》,那是一個正能量的《西遊記》,那是一個華人的精神家園,那是一個東方的神秘奧義,那是一個共同的夢想,那是一個美猴王,一種堅韌,一種儒雅,一種信念,一種磅礴,一種恣意,一種驕傲,一種奮鬥,一種自強,一種精氣神,一種充滿自信和朝氣的《西遊記》。

我們要做的只是利用技術,講中國人自己的故事,而且還要邏輯清晰通順,最後能達到酣暢淋漓的效果當然最求之不得了。如果連這一點最基本的要求都難以達到,真為中國文化扼腕嘆息。

另外,我對於這部電影的信心,來自我對中國文化的自信,我相信,既然能夠拍出86這樣的經典,在那樣簡陋的條件下都能讓全球華人公認成為共同認可的經典,就能再度進步。你們誰能翻牆的人去看一下YouTube 上86版的評論,簡直感人,不管是華裔也好,港澳台的也好,那是華人共有的文化遺產,甚至英文字幕版本下的外國人也是溢滿讚美之詞。

滿滿的全是贊。所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有人已經分享了86版的音樂,那我也來懷舊一把,"什麼妖魔鬼怪, 什麼美女畫皮, 什麼刀山火海, 什麼陷阱詭計" 、"八十一難攔路,七十二變制敵 "、"還有 "西天取經不容易,容易幹不成大業績" 歌詞旋律不亞於86版,好像在規勸國產電影,走到以追求質量為目標的正常軌道上來吧。一言以蔽之,三個字,好好拍。
視頻封面動畫片《西遊記》片尾曲_白龍馬視頻
--------------(  ̄□ ̄)/ &<( ̄ㄧ ̄ ) &<( ̄ㄧ ̄ )--------------
另外,附贈我很欣賞的繪本畫師 張墨一的作品,可以說是我心中比較有感覺的西遊風格

路漫漫其修遠兮

路漫漫其修遠兮

觀音菩薩和金毛吼

觀音菩薩和金毛吼

這唐僧,面目顯露出堅毅,正義和勇敢

這唐僧,面目顯露出堅毅,正義和勇敢

天宮仙娥

天宮仙娥

蜘蛛精沐浴

蜘蛛精沐浴

菩提祖師

菩提祖師

------------------(>﹏<)------------------
另外,我還想說一下我對這部電影十分擔心 的地方,作為一種懷舊加情懷的電影,我內心裡其實有一種隱隱的擔憂,因為,章金萊老師總是給我一種最後的緬懷一樣,好像給我一種他們四個再不拍,就再也沒機會拍了一樣的感覺,所以一定要完成的任務一樣,我覺得初衷很好,但是時代畢竟不同了,電影產業如今的制約因素如此之複雜;並不是僅僅要求有一顆像80年代一樣的赤膽忠心就能拍好的,吃力不討好也許不好聽,但卻是現實中的可能。因為我在看了很多章金萊老師還有當年西遊記的工作者們的視頻後發現,他們在訪談也好,再聚首也好,一直在反反覆復地訴說一件事情,不停地重複自己,就像一個絮絮叨叨的長輩,拿著當年輝煌歲月細枝末節的趣味小段子一遍一遍地回味,一遍又一遍地表明心跡——好像在說,「你們看,86版當年就是如何如何牛逼,你看我們牛逼吧」的心態。四個老藝術家還要做舞台上謝幕之前最後的表演,一定趕不上巔峰的80年代的表演這幾乎是必然的,撲街的可能性很大。最後可能也只是以「也就那樣」、「不好不壞」取得觀眾的諒解而告終結,成為師徒四人的紀念品,然後就是剩下的觀眾拋棄電影,繼續膜拜86去;一開始的答案(雖然我現在沒有什麼改動),我覺得挺義正嚴辭一本正經,回答的「又紅又專」像宣傳科的老幹部,彷彿我是電影團隊的宣傳人員似的(草,我都幫你們做宣傳了啊);後來冷靜下來忽然想到了很多,就像我之前講過的我想題主 @青帝 和很多人擔心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

  • 1、幾個乳臭未乾的,卻幾乎沒有什麼經驗的,又想拍幾部大電影拿來試手,開拓業務和市場份額的電影公司,幸運地套到了《西遊記》這塊唐僧肉,不幸的是,在電影公司嫩的發青的情況下,還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接受的項目一定是能力不足的;與觀眾期待的效果是不相匹配的,最後結出的果實可能是酸的,澀的--所謂還沒熟的狀態;不過以國內電影公司這幾年的尿性和節操來說,華誼什麼的還真不一定比得上這幾個小公司的態度更恭謹一些,至少在上升階段,人都是比較奮鬥的,更上心。

  • 2、在一定程度上電影公司利用了章金萊86版師徒四人的號召力,還有章金萊老師那心焦氣燥的心態,因為是章老師一手促成這件事情,也許是因為看到了猴戲家族後繼無人的無奈,更激發了他的鬥志(當然這沒有什麼不對),其他師徒三人不看僧面看佛面地也要去捧場,何況還可以讓自己再「老風流」一把,體會寶刀未老的「詩情畫意」,多少有點自我沉醉的成分在裡面;

  • 3、派拉蒙的畫風(一貫風格/電影代表作的強項和優勢)不適合《西遊記》這部魔幻主義巨著,他擅長的故事風格比其他任何一家電影公司都具有美國主流價值觀的色彩,捎帶一些歐洲風情,帶有工業時代色彩的現實主義,和重金屬味道的現代主義都濃郁非常,他們的故事不以情節的奇巧,構思的精妙見長,不以思維的張揚,幻想的非凡為賣點,他們的故事大都帶有一種濃濃的回憶錄般的敘事氛圍,舒緩的情節跌近,若有所思的回眸一笑,還有突然激烈的爆發,酷炫的加工套裝,和現代主義各種輕鬆戲謔以及嚴肅的哲思故事。尼瑪這風格根本容易把我們的《西遊記》風格帶偏好伐(雖然這個公司的電影我也蠻愛看,恕我直言我覺得華納兄弟,迪士尼和哥倫比亞的風格更適合西遊記)?

  • 4、如何協調工作?在西方生活,所以深知西方人有時候腦洞開的不是一般的奇葩,他們經常會在一些莫名其妙的地方糾結,搞不清;甚至很多時候在我們看來理所應當,順理成章的地方提出看法和質疑,然而,他們把握事物本質的能力的卻比中國人出色太多,一旦他們都搞明白了,邏輯上的順暢就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優秀結果。而中國人往往相反,看著好像一個個都明白的很,一到動手的時候各個都傻眼,沒了主意和主心骨,中國人都是理論上的高手,行動上的矮子,紙上談兵是因為思想都混淆在一起,表面上去看上去不錯;《西遊記》的著作也是這樣,紛繁複雜的情節裡面需要抽絲剝繭的過程,應用在電影裡面需要千絲萬扣的邏輯照應,西方人一旦搞清楚了,那個框架就很強大。

  • 5、如何協調中國人不成熟但比較成型的原著風格與外國人一知半解的理解誤差之間的矛盾?中國人為主的話,還要照顧國際觀眾的視角,這個需要磨合,國際觀眾會接受一個老態龍鐘的唐僧么? 一個渾身淡定的中式水墨山水畫風格的唐僧,外搭三個會好萊塢式炫目瞬間轉移的徒弟會是什麼感覺? 大家會欣賞嫁接在中國故事上面的特效么(特效風格與故事風格分家的狀況,也就是說感覺怪異,不搭調,不統一,或許比《鍾馗伏魔》還要糟糕的感覺,試想一下把《蠍子王》的風格嫁接在86版上會是什麼感覺)?這都是問題。

  • 6、在外國人理解不到位,中國人故事講不明白,沒有主心骨,表達不清楚的狀況下,很可能出來一個怪胎。還有就是,外國人的特效可能壓根就不會給你好好做,當我們滿心期待的讓派拉蒙承包特效之後,有可能出來的結果跟《大鬧天宮》是一個風格的,賤價cg滿天飛,再加上一點低幾個檔次的《變形金剛》裡面閃瞎眼的金屬風格,那就完蛋了。唯一的不同就是主演是我們喜歡的六小齡童這幫人。猴哥是藝術總監,這個可以放心,我想他一個人一定是不夠的,也難怪會請國學大師來助陣,相信這個問題可以克服。另外,還可以請來更多不同的人群聽聽他們的意見,兼聽則明嘛

  • 7、另外,我想給六小齡童老師提一個不是很高興的事情,但是不吐不快,就是不管在《西遊記續》、還是在《吳承恩與西遊記》裡面,六小齡童的臉始終是僵硬的,很死氣沉沉,沒有生氣的,眼睛也沒有神采,也不會眨眼了,沒有那種火眼金睛的機靈勁兒了,可以說幾乎喪失了86版精魂的十之六七,要是延續到電影裡面,估計觀眾就會不自覺的在潛意識裡去跟期待的活靈活現勁兒作對比,從而產生嚴重的心理落差和不爽。我想,這是最大的問題。在我心中,六小齡童老師如果跳不起來還可以用特效來彌補,可是臉上的神氣卻是比神馬動作特效重要一萬倍的東西。我覺得章金萊老師的當務之急就是找到超越86版厚重的那種專屬猴王霸氣的神情和機智靈動眼神的魅力。

  • 暫時想到這麼多,所以建議,不要特別趕時間,一定要在2016年上映。猴急不得,這麼多問題要解決,想拍好不是掐指算日期的問題。

白鼠精

白鼠精

蠍子精

蠍子精

題外話,《敢問路在何方》那幅白龍馬和唐僧的概念圖就是出自他的筆下。

《西遊記》才是真正逼格中的逼格,那是真逼格,其他一切妖精還不快快現出原形,吃俺老孫一棒。

沒錯,我就是六小齡童老師的腦殘粉,你們來打我呀?們來打我呀.........來打我呀.........打我呀.......我呀........呀.........(づ ̄ 3 ̄)づ


不如順勢拍個《猴王老了》,文案:唐僧不聽悟空所言,輕信喬裝打扮的妖怪,趕走了悟空。悟空怒而與妖怪大戰,誰知妖怪從唐僧那裡套來了緊箍咒咒語,悟空身受重傷,不僅失去了記憶,還成了一隻會老會死的普通的猴子。妖怪抓走了唐僧,卻因為道行未至頂峰,現在吃唐僧還達不到最好效果,便將唐僧囚禁了起來。妖怪加緊修鍊,打算20年後再吃唐僧,那樣他的功力將遠遠超越如來、太上老君等人,一統三界。妖怪用妖術造出了假唐僧,又讓六耳獼猴扮演假悟空,並讓假悟空和假唐僧在真八戒、真沙僧面前演了和好的戲,又假裝被六耳獼猴扮演的悟空剷除。真假參半的師徒四人從如來佛祖那裡取來了真經。19年後,真悟空已經變成了一隻半老的猴子,因為四處聽聞孫悟空的傳說,他極其崇拜從前的齊天大聖、現在的斗戰聖佛,於是長途跋涉去見假悟空。見了假悟空,他忽然覺得哪裡不對,腦中閃現著和六耳獼猴的往事,他懷疑自己才是真悟空!但是,誰會相信這個沒有半點法力的老猴子呢?悟空踏上了重修法術、證明身份、救回師傅、拯救三界的漫漫征途......真正的故事,將從這裡開始!


好吧我這是惡搞。請輕砸。


我看章老師要倒霉。

現在很多人玩情懷。比如羅布斯。
但是沒什麼情懷比得上86西遊了吧。人家不用玩,情懷直接過飽和。自己往外冒情懷。所以票房不會差。
就像我,雖然對這片子持極度悲觀態度。不過還是下決心等上映就去電影院貢獻一份票錢——因為這片子在電腦上看,我估計堅持不到看完。

這可能也解釋了為什麼春晚沒有章老師的問題:在郭富城那賺點,百事那賺點,主業還是忙活這個號稱文藝座談會上決定了的事。
章老師,你這麼說會不會有一種____的感覺?將來報道上出了偏差,你要負責的。

但是。這部片子會毀了我們對86西遊的回憶,用不著等它上映就可以肯定。

在我們對八六西遊的美好回憶里,章老師是最中心的中心,但是憑他一個人真的撐不起86西遊的情懷。
要論證這一點,其實我們應該想想情懷的來源。就是想想:為什麼我們覺得86西遊好?
現在有好多西遊記劇組揭秘之類的文章,讓我們知道了一拍幾年不是因為製作精良,而是因為沒錢。那麼,86西遊究竟好在哪?
想明白了這個問題,就可以大致推測八六西遊的情懷可不可複製,可不可超越了。

這裡會引申出一個話題:好多人覺得八六西遊不好。
當然,不可能有一部作品讓所有人都滿意。但是,就我所見,網路上批評八六西遊的的觀點,切入點都極其的扯淡。
正如相聲表演大個兒大輩兒老藝術家姜寶林所說,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豬的伙食也改善了。相對的,讀過西遊記的也多了。於是微博、知乎上,在西遊記的話題里,出現了一個神奇的群體叫做原著黨。
批評八六西遊的基本就是這個群體。他們主要的觀點是認為八六西遊不夠黑暗,真實,深刻,殘酷。認為孫悟空和豬八戒長的不夠難看。

有不止一個人,在無數和西遊記相關的問題下說過,我再重申一次。
西遊記是三教合一思想背景下的丹書。
你可以說它崇佛抑道——這是今天大部分人的看法;也可以說它崇道抑佛——這是虛雲的看法。它不一定是成功的丹書,甚至不一定是嚴肅的丹書——可能是文人的筆墨遊戲。有的人說作者境界很高,有的人說不高,也許有政治諷刺的成分,也許沒有,有的話也許多,也許少。這都見仁見智。
但首先你要承認它是丹書。
這不是腦洞,也不是文學批評家的什麼解讀。這是常識。因為這個東西既寫在文本里,又有明清時期諸多批評家的佐證。《西遊真詮》什麼的,就不要求了,我不知道原著黨看的是那版西遊記,反正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對回目里滿眼的金公木母,是有註解的。
這和紅樓的索隱派、考據派的性質都不一樣。西遊記是丹書這件事的真實性,約略等價於紅樓夢是曹雪芹寫的,魯迅姓周。
不懂或者不承認這個,不叫千人千王子,叫做沒素質。和若干年前歌手大獎賽選手不知道魯迅是誰,是一個性質的行為。
這種人沒資格發表對文學作品的看法。
十八歲以上才享有政治權利。一個道理。

這件事確定了,就好說了:一部丹書,無論是主旨還是表象,是沒法用影視或戲劇展示的。
當然,這個世界上有表現「禪意」的電影、表現「侘寂」的電影,表現「救恩」的電影。當然也可以有表現成仙的電影。但顯然不是八六西遊,也不是任何一版已有的西遊的主旨。

張紀中可以繼續掛著製片的名兒過導演癮,拍他理解的西遊。我也可以選擇看或不看。
但是個別軟文寫手和腦殘粉絲,用不合原著來批評86西遊,是個天大的笑話。
都是同人而已。

六小齡童出生於1959年,他認為他是西遊記的正統代表,情有可原。就算不是為了爭名,為情懷也說得通。什麼丹經,那玩意兒對他來說是封建迷信。
但是不少號稱上過學讀過書看過原著的人,你們就別丟人現眼了。你們很多人的論點和論據大概來源於一個叫做吳閑雲的友善度。
其實之所以會出現很多年輕人任意解讀西遊記,甚至解讀出許多政治陰謀的現象,恰恰不是因為你們會獨立思考,而是受上一代人的思維方式影響。他們這麼多年理解西遊記,都是按著「一從大地起風雷」這首詩那麼理解的。
可是這首詩可不是像你們想像的,講反抗壓迫的。而是講正確區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的,換句話說,是講發動群眾斗群眾的。
你們要的西遊降魔篇,悟空傳,煮酒探西遊,大聖歸來,這裡可沒有。
別笑,真的,那十年古典文學裡就西遊記和紅樓夢出版量大。紅樓不用說了,西遊靠的就是這麼一首七律。
但是,權威同人就可以逼死官方了嗎?顯然可以是一時,他不能是永遠。侯寶林講得好,三個版本的三國,御批的賣的還最賤呢。

現在又想拍一部正劇的西遊記,無論是按原著的成仙教材,還是按官家賦予它的政治意義拍,都是扯淡的任務。所以想了一想,還是86的路線最有可行性——86西遊記其實延續的是民間傳說和猴戲的傳統。

那麼按猴戲拍好不好呢?
我們說好。
資磁……打住,嘴順了。

好,而且不可複製。

八六西遊最大的特點,首先是強大的舞台劇傳統。
老西遊的演員,很多是戲曲演員(高小姐魏慧麗,鐵扇公主王鳳霞,觀音左大玢),很多是多年話劇功底的演員(鄭榕,閆懷禮,韓善續)。
一個國家的影視要想有逼格,沒有舞台劇撐著是沒戲的。比如腐國,比如日本。中國的話劇萎靡多少年了?這個時候拍西遊記電影,從哪找當初那一批演員去?
古典文學改編的影視,沒有戲架子不行。沒有舞台劇略誇張的表演方式不行。
不管你認可不認可,這是中國人的審美基因。
這不僅是一個半個演員的問題。也有指導思想的變化。不是說請個學過猴戲的演孫悟空就行的。別的角色都生活化的演,都不起范兒,孫悟空怎麼發揮?抓耳撓腮?那不多動症嗎。
閆懷禮老先生並不是京劇演員出身,可是86版的沙僧,借鑒了很多戲曲舞台的念白和身段。相反98年的沙僧劉大剛,是一個坐過科的京劇演員。但是他的表演,反而不採用戲曲的表演方式。

所以從這個角度說,86西遊還是最接近西遊記精神內涵的。可以看看老版的菩提祖師和鎮元大仙。
神仙誰也沒見過,但是神仙什麼樣子,怎麼著造型與風範,得保守點吧。西遊記里如來佛祖說玉皇大帝修行了好幾千萬年,老右派了,old money了。不應該吃不吃的老得端著點嗎?
說話都沒有陰陽上去,不走丹田音的神仙。我是不承認這種神仙的存在。藍天野你給他帶個藍寶石的頭箍,捯飭成摩登原始人,他也像姜子牙。仙風道骨。

我們一回憶86西遊總覺得章老師神演技。但其實猴子看著自然,也是因為有整體的審美定下了大調子。大家畫風一致。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也許是兩千年前後吧,大陸的影視劇不流行抑揚頓挫了。也不知道誰規定的,都棒讀。美其名曰生活化表演。我覺得這真是中國電視史上一個未解之謎。
你把新三國,新水滸,和走向共和,貞觀之治,大宅門,包括神劇之祖亮劍對比一下,差在哪呢,就差這一點。
可是這點對神話劇是致命的。今天不可能按過去那麼演,章老師就是把遲重瑞,崔景富,劉大剛都約來,整體放不下也是不對。小妖精都不對。氣氛阻礙個人發揮。

其次是美術、化妝、音樂。
王希鍾先生的造型設計,許鏡清先生的作曲。
我覺得今天的人對形式和內容的理解,有點分家。可能是應試教育的學業壓力太大,導致九零後形象思維不發達,大腦的思維彈幕化了。
一個角色得先看著像神仙,聽著像神仙,那差不多才能夠個神仙了。
還得美。
為什麼唐僧是紅的,孫悟空是黃的,豬八戒是黑的,沙僧是綠和紫?
其實說不通,僧人也不是老披袈裟,帶毗盧帽啊。
所以還是從色彩搭配入手的。
我們對西遊的回憶,我總覺得那些經典插曲、細膩真實的服裝的貢獻值一點也不少於演員的演技。
還有那時的土特技。土是真土,用心也是真用心。
既然做不到毫無PS痕迹,那就乾脆往假里做。畫幾條線就代表了「吹口仙氣」。反正是默認設定就是高魔世界嘛。因地制宜。
今天最缺的就是這個用心。

今天國內的電影,別說特效了,後期先好好調調光吧。一個見錢眼開,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
憑章老師實現先父遺願也好,退休前再撈一筆也好的熱情,可能複製輝煌啊?
最大的可能,就是把這幫用愛發電的觀眾對視覺效果的胃口吊起來,再用事實狠狠的得罪他們一下。
也不排除真有錢砸,製作能大點,但是邊際效益遞減的特別快。想走心,基本不可能。
況且號稱中美合拍,仔細一看攝製就沒有派拉蒙什麼事,是一中國公司。想看美國大片級別的後期的孩子是註定要失望了。
過去精緻的服裝置景化妝做不到了,以假亂真的好萊塢特效又無望。那做出來必然不堪入目。
很多人還在網上胡出主意呢,說要拍成東方魔戒。說要戰鬥場面火爆一點。看了一張白龍馬的海報就開始high。你們啊,______
真當章老師大財主?
其實就是有那個能力,你們覺得章老師會允許超音速孫悟空的出現?我很懷疑。
為什麼作為一個只能在網上bb兩句的鍵盤俠,其實我對章老師到處替西遊記代言的行為特別支持。就因為章老師,乃至整個86西遊的審美不出大格。西遊是奇書,講成仙。沒人能告訴你怎麼成仙。但是就像前一陣大火的《師父》里,廖凡說的一句話,留個念想,能得多少看你們了。

總而言之,這個所謂2016西遊大電影,純粹就是賣情懷。
我不知道章老師是讓人忽悠了,還是在忽悠別人。
其實相比於那個時代吃人藝死工資的演員,章老師頭腦應該夠靈活的。一面在央視電視劇製作中心就職,一面自己也有公司,走走穴,做做廣告,接接戲。對市場應該比較熟悉。
但是可能章老師低估了情懷經濟的無恥程度,或者我們低估了他的無恥程度。
還是那句話,憑章老師一個人,真的撐不起86西遊的情懷。98年的續集就是證明。章老師蹦不動了,不是看見一個欄杆類物體就本能的想往上爬了——沒表演欲了。
這可是十八年又過去了。遲師父都徹底成退休老幹部面相了。


看到新聞里一張圖,是他劈叉的圖,一個老人為了西遊記,為了一個傳統而不惡搞的西遊記,為了給西遊記正名,竭盡全力,還有什麼可懷疑的?在別的公司提出要有悟空和白骨精的愛情線時而嚴詞拒絕,還有什麼可懷疑的?他只是想完成他爸爸的心愿,還一個真正的西遊記,還有什麼可懷疑的?一個老藝術家如此努力,無論如何都會支持,還有什麼可懷疑的?六小齡童是我心中唯一的孫悟空,沒有可懷疑的。


對於這個項目我想說利大於弊。先說弊吧,人們都說經典不可超越,只是不無道理的,當年央視版的是被大家公認最好的,並充分體現了對原作的尊重,而現在六小齡童年紀擺在那裡,想好好演有時候也力不從心吧!何況是和派拉蒙這麼一家追求利益的公司合作,大家就別說什麼超越經典了,別指望它藝術性多高了,人家追求特效狂拽炫酷屌炸天呢!關於利,恐怕六小齡童他老人家也不指望這部片子會多麼經典吧,但他為什麼這樣做呢?我相信除了錢,還有他對美猴王的熱愛,還有一顆推廣猴戲的心,他處於猴戲世家,早就把它當成了畢生事業了,而且發自內心的希望全世界更多的人知道並欣賞猴戲,而和派拉蒙合作無疑平台更廣更高,借著自己的餘熱,或許這部片子推廣了猴戲呢,我想六小齡童冒了次險,那就是可能因電影商業氣息濃厚、自己表現不好等原因被黑,從而「晚節」不保,但他應該預料到這一點並心甘情願,只因他對猴戲深沉的愛。不管怎樣,我要對六小齡童的藝德點贊!相信憑藉他的認真,這部電影會比較精彩!


看到一邊倒的回答我覺得大家其實只是在追憶童年而已。
第一部西遊記和六小齡童的表演確實是巔峰之作,當年六小齡童20來歲,年輕俊美,爆發力強。到了續集的時候,已經盡顯老態,表演可觀性已大不如前,當然續集的節奏也有很大問題。
我參加過六小齡童的講座和簽售,也翻過他的《六小齡童品西遊》,給我的感覺是,六小齡童在憑藉孫悟空一角成功後,一直在齊天大聖的位置下不來,別人的孫悟空都不是孫悟空,猴子的金箍棒要跟身體成45度角,橫背著就是傻猴子,等等。六小齡童到處做宣講,內容大同小異,宣傳自己的書,痛心別人改編西遊記。
藝術發展是有自己規律的,好的作品也是在一堆爛的作品中湧現出來的,一味的抱住經典不可動,除了他誰演都不是孫悟空這樣只會是又一場造神運動,而六小齡童也顯然把自己擺在神壇上。
前幾年遲重瑞他們搞了個《吳承恩與西遊記》,師徒四人平均年齡在60歲以上,畫面美得簡直不敢看,說到底,後來的一切,無非都是在消費大眾心中經典的孫悟空罷了。
至於這個電影,單從題目就知道,這只是有一次消費經典而已。


就只有我一個人關心他們到底是說漢語還是說英語嗎?

就只有我一個人關心他們到底是說漢語還是說英語嗎?


讓我想起了一則新聞:

原文來自張建亞貼吧;

地址:大鬧天宮——張建亞西遊夢想的未竟之作


先放幾張當年的劇照:


1996年,珠達電腦公司投資一億元,拍攝大型電腦特技影片《大鬧天宮》,導演張建亞也因此成為中國第一位CG電影導演。但是由於當時演員與技術之間的矛盾、資金、技術、團隊合作等方面的問題,導致了《大鬧天宮》的最終流產。1997年,《大鬧天宮》在開機半年後停拍流產,中國的電影導演一度談電影特技色變;而上千萬元的經濟損失更拖垮了中國最大的、第一個民營電腦動畫公司。《大鬧天宮》的失敗更「嚇」倒了很大的一批投資商,使他們很長一段時間之內不敢再涉足這類「高成本」電影。

換角風波——「藝術魅力」與「電腦特效」之爭


1996年8月,該片在拍攝過程中爆出新聞,劇組宣布更換主要演員,片中孫悟空一角由青年演員小萬春代替原來的著名演員六小齡童(亦在大型電視連續劇《西遊記》中扮演孫悟空)。原來六小齡童與導演張建亞發生分歧,最主要的便是對電腦特技和演員關係的不同看法。六小齡童稱,電腦特技如運用得當就不會出現問題,但一切高科技要以藝術魅力取勝,不能靠特技奪人。張建亞則表示,六小齡童拍了一些樣片後感覺自己似乎已成為電腦的工具和傀儡,狀態一直不佳,他喜歡保持過去猴戲的格調並堅持自己的看法。在這種情況下,分道揚鑣在所難免......


六小齡童的回憶——「我改變這個形象很難」

我95年拍《西遊記》,很遺憾,當時投資方一個億要拍大鬧天宮,當時也是拍了一部分,想改編這個戲,就請了一個化妝師來化妝,就談談,越談越像深山老林的野猴子,我就不想拍了,所以我們希望我們有能力的話,還得拍自己的東西,現在我們就是要拍,也得跟好萊塢一起合作,所以我希望我們中國能自強了,所以我的化妝師給我拍好了,拿去洗的時候,說這是誰啊,像那個夜半歌聲里的誰,我說這是孫悟空,說「您可別演了,這個像是老猴」我改變這個形象很難,別說我變這個孫悟空,大家都接受不了。我演一個醫生,北大全體鼓掌,我知道他不是為醫生鼓掌,是為孫悟空鼓掌,他根本就不在看戲。談到這個以後,把我這個形象發到好萊塢,然後做一個模子,然後拿回來貼,但是它不是美猴王,他是真正的猴子,後來我把劇照給化妝師看,美國人他說他要早看到這個照片他就不來了,他說這是人猴,人的面部怎麼能跟猴子一樣,像這種表演,如果完全演猴子,就有一種藝術在裡頭,像當時台灣香港要拍說找一個大猩猩演猴子,我就琢磨孫悟空是精靈,比人要聰明啊,如果找動物,他怎麼能完成這麼一個呢。豬八戒還找了一個女胖子,露著肚子,這個有傷風化啊。我們不談別人的藝術怎麼處理,我是跟我父親一樣,我說觀眾永遠是我的良師益友,我要聽到觀眾的反饋。我聽到很多說唐僧有感情啊,豬八戒有感情啊,孫悟空很難過的。

瑰麗的藝術想像與蒼白的現實條件——「給我一雙翅膀,但砍掉我一雙腳」

張建亞導演的《大鬧天宮》由於資金短缺而中途下馬。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只是沒有完成的這部影片的個別片段。導演張建亞當時的藝術構思已經有許多「原創性」的內容。他回顧那時的創作情況時說:「那個時候我想著有一場戲就是托塔李天王去掃蕩花果山。這場戲本來設計圖都已經畫出來了。托塔李天王一揮手,然後狂風呼嘯,奼紫嫣紅的花果山一下子就變成一片黃顏色了。然後再一揮手大雨紛飛,滿山遍野的樹木就變成那個枯枝了。小猴子們沒地方躲,全都躲在樹枝上,渾身發抖。它們趕緊往水簾洞里跑啊。就看見那個水簾洞嘩嘩的流水突然全凍住了。小猴子鑽進去給孫悟空報告,說不好了不好了,外頭出事了。孫悟空那會兒正在喝酒呢。說:『不就吃了兩爛桃嗎?一會兒我跟玉帝老兒說去就是』。然後再一喝酒沒喝出來。一倒咚一個冰坨子。他往水簾洞外面走去,看到一群小猴子全凍在那兒,水簾洞全都整個變成那個冰窟窿了!那時候想做,我們後來還沒拍到這兒,沒做成。」事隔多年,導演張建亞看到了好萊塢利用數字技術製作的影片中出現了類似的情景,施瓦辛格扮演的冷凍人的神奇功力與張建亞構想的托塔李天王如出一轍,只是中國電影沒有做成。儘管如此,《大鬧天宮》標誌著中國電影在數字化進程中的一種有益嘗試。同時也反映出中國電影人對數字技術最初的藝術感覺。張建亞導演在回顧這部影片的創作時還說:「那個時候也有那種就帶記憶雲台的攝影機啊。但是那個大家都覺得太貴。你值得嗎?你為這麼一個鏡頭、值得去花這麼多錢嘛?你是必須要嗎?你一定要這個運動嗎?都是這類的問題。那個時候我印象特別深。第一個感想就是說給我一雙翅膀,但砍掉我一雙腳。」作為中國首次大規模運用數字化技術製作電影的朱達電腦公司,在無力支付影片《大鬧天宮》每日所需的巨額的製作資金後,不得不退出了中國電影數字化的歷史舞台。電影市場化這隻無形的巨手在電影數字化的時代顯得更加沉重。



主要信息:
開機時間:1996年8月
投資:1億元人民幣
導演:張建亞
出品人:韓三平、朱永德
編劇:葉永烈
美術:項海明
造型:戴敦邦
化妝:王希鍾、沈東升、美國塑形化妝專家(進口美國最先進的塑形化妝材料)等
主演:
孫悟空——李陽鳴(小萬春)/章金萊(六小齡童)
菩提祖師——章宗義(六齡童)
太上老君——馬精武
閻羅王——魏宗萬
觀音菩薩——王璐瑤
太白金星——黃宗洛
增長天王——穆鐵柱
聯合攝製:北京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北京珠達電腦動畫公司


其他新聞整合:


引人入勝的《大鬧天宮》
世人關注的大型彩色神話故事片《大鬧天宮》自1996年8月正式開機以來,現已進入拍攝的關鍵階段。實景拍攝部分和計算機數碼特技製作部分正在緊張有序的進行……
本片取材於中國古典神話小說《西遊記》前七回,描寫了從一塊崩裂的石頭中出世的孫悟空,不僅出生奇特,而且神通廣大。在影片中孫悟空「龍宮借寶」、「大鬧天宮」、「攪亂地府」……上演了一出熱熱鬧鬧的好戲……故事高潮迭起、驚險離奇,是一部可視性強 富有幻想色彩 最具神韻的影片。
以《西遊記》為創作素材而拍攝的影視作品,在此前曾有美術動畫片《大鬧天宮》和電視連續劇《西遊記》相繼問世,並受到觀眾的喜愛。那麼,把《西遊記》這樣一個家喻戶曉、老少皆宜的題材,再次搬上電影銀幕,又是如何考慮的呢?會不會出現雷同呢?這正是廣大觀眾所關心的。
事實上,正在拍攝的《大鬧天宮》無論從拍攝手段上 拍攝風格上 演員陣容上 都遠遠超越以往的影視作品。它具有「高」、「大」、「新」、「奇」四個特點——

此次投拍的《大鬧天宮》是站在世界電影高科技發展最新趨勢的高度,充分運用計算機數碼特技參與拍攝的、大規模應用計算機數碼技術處理鏡頭畫面,已成為當今世界上影視製作的新潮流。而計算機數碼技術不論其硬體技術還是軟體技術都已經發展到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境界。在這種背景下,此次拍攝的《大鬧天宮》與以往以《西遊記》為題材製作的美術動畫片和電視連續劇相比,有兩點大的突破——
第一,是我國首次在電影製作中大規模運用計算機數碼特技技術,包括計算機影響模擬、計算機三維特技、計算機三維造型、變形、計算機影響合成等。
第二,是把東方完美、精湛的傳統藝術與九十年代世界先進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相結合。他給觀眾帶來的美好視覺和聽覺享受將大大地超過以往的影視作品。

引入最先進的計算機高科技手段進行拍攝 就意味著製作成本的大投入。為此,本片的投資方,北京珠達電腦動畫公司董事長張憲光先生經過科學審慎的分析和廣泛全面的市場調查,以超人的魄力,果斷作出決定,調動公司的財力、人力、物力、投入人民幣一億元,用於該片的籌劃和製作,力圖以此舉,為中國電影跟上時代潮流,走向世界市場,在電影革命的最新領域邁出至關重要的一步。其中專為此片購置最新的計算機設備、膠片處理設備,就投入三千萬元人民幣。此片主場陣容也比較強大:北京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攜手北京珠達電腦動畫公司聯合攝製;北影廠廠長韓三平、上影廠廠長朱永德任出品人;張建亞任總導演;葉永烈任編劇;孫悟空由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李萬春先生的孫子小萬春扮演。劇中十幾位主要角色均由影視界著名演員扮演。

本片力圖是出場人物在服裝化妝以及道具方面給人一個全新的感覺。攝製組不惜耗費大量資金,進口美國最先進的塑形化妝材料(因目前國內所生產的這類材料與國外相比有一定差距),聘請美國塑形化妝專家進行技術指導,聘請國內因許多影片而屢屢獲獎的著名化妝師王希忠、沈東升等進行現場操作,使「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化妝造型有了極大突破。
鑒於此片出場人物將囊括西遊記第一回至第七回中所有有名有姓的人物,給此片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塑形化妝造型的工作量。這將給電影化妝史上帶來了一個新的突破。由於出場人物之多,身份、職能、法力各不相同,且場景景色差異極大,所以此片在服裝設計製作上突破了以往古裝片服裝模式:如齊天大聖孫悟空的服裝,採用了鍍金的首飾鏈編織而成,鋪以仿黃金銅甲,真正再現了《西遊記》小說中所稱之的「鎖子黃金甲」;再如,靈霄寶殿眾仙雲集,服裝高貴華麗、五彩繽紛,眾佛、道、儒服裝道貌岸然、莊嚴無比;水龍宮中四大海龍王及各色蝦兵蟹將服裝晶瑩剔透,一派活生生水族摸樣;陰曹地府、十大閻羅冥王及眾鬼怪服裝體現陰間地王的一派森然,且不失帝王之尊……其餘各類出場人物如猴衣、眾天兵天將等服裝更是各具千秋、栩栩如生,將給觀眾帶來美的享受。

由於此片是神話故事片 他給道具帶來了廣闊的、充分發揮的想像力的創意空間。在實拍中,刀槍劍戟等二十八般兵器及眾仙所用的法器集神話小說中描述的古代各種實用兵器之大成,創造了大量神兵利器,從而將極大提高影片的可觀賞性。
特別值得提出的是,由於在《西遊記》原著中「大鬧天宮」段落被吳承恩極富想像力的才華手筆描繪的神乎其神。在客觀上,很難尋攬到合適的外景拍攝場地。而計算機數碼技術的三維制景也只能起到局部的特殊視覺效果作用。為此,此片除了大量拍攝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的素材片(為了加強計算機合成效果)外 ,主要的拍攝場景大部分採取了棚內搭景的手段:如南天門、靈霄寶殿、兜率宮、蟠桃園、 瑤池、陰曹地府、花果山水簾洞、龍宮、二郎真君廟、斬妖台等等,實屬一個浩大的「基本建設」工程。上海電影製片廠為了解決花果山、水簾洞這場戲的搭景問題,專門在上海附近的車墩外景基地鑄造了一個四千餘平方米的超大攝影棚,搭設花果山、水簾洞,將為觀眾提供一個似曾相識、又絕無僅有的奇特景觀。

在《大鬧天宮》這部影片中,通過數碼特技的應用,能真實的再現小說名著中描述的人間所不存在的奇怪多變的世界,給觀眾以全新的視覺和聽覺的享受。本片中有許多危險性很強的鏡頭:如 水下打鬥、空中飛躍、爆炸等,運用計算機數碼特技的摳像功能和疊加功能,巧妙地把實拍的人物、景物融合在一起,避免了演員在拍攝中的危險性;片中有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和人們思維難以想像的鏡頭和畫面,運用計算機數碼特技得以實現:如本片中有大鬧龍宮一場戲,孫悟空入海,海水就會神奇般地又是逼真般的驟然分開……用計算機作出的三維龍宮和水底五光十色的光學效果以及演員的打鬥完美地疊加在一起,給人以極真實的感覺。
在本片中,數萬乃至數十萬蝦兵蟹將、天兵天將打鬥以及孫悟空在空中放牧成千上萬匹天馬的場面,在實景拍攝和傳統特技製作中都是難以實現的。但是。運用了數碼特技技術則輕而易舉地實現了;至於孫悟空的七十二變、十萬八千里的筋斗雲,所產生的神奇視覺效果更是以往不可想像的。
大型彩色神話故事片《大鬧天宮》把吳承恩《西遊記》小說中的神奇世界和美妙故事再現於熒幕,試圖為中國電影製作與電腦高科技的結合創出一條新路。將為世界觀眾奉獻一部充滿想像力的、又好看又好玩的全新感覺的中國電影。

畫家戴敦邦創作的大型彩色寬銀幕神話故事片《大鬧天宮》人物造型設計稿,共計255幅。每幅均有畫家題識,如:「獨角鬼王。大型彩色寬銀幕神話故事片《大鬧天宮》人物造型設計稿。丙子年春,戴敦邦作滬上田林。」並均鈐「邦」、「民間藝人」二方印。


張建亞「大鬧天宮」——中國首部電腦巨片即將誕生(《中國武術》1996年第10期)

一次真正意義的大製作,北京珠達電腦動畫公司投資1億元,以實景拍攝和電腦數碼特技相結合的製作手段,將《西遊記》中最具魅力的精彩段落《大鬧天宮》搬上銀幕。該片是中國第一部真正首次大量利用現代最先進的電腦數碼特技製作的影片。而導演張建亞也就成了吃螃蟹的第一人。
吳承恩的這部作品,建國後曾兩度上鏡(轉帖者按:僅指中國大陸地區)。第一回是60年代,萬氏兄弟創作的大型動畫片《大鬧天宮》,堪稱經典之作,遺憾的是孫悟空終究是畫出來的,雖活靈活現終少了幾分人氣,。第二次是80年代的電視連續劇《西遊記》,由六小齡童主演的孫悟空聰慧機靈,氣韻極佳,該劇轟動一時,可惜囿於經費不足技術製作難免粗糙。近年來人們看到不少美國科幻巨片,其恢宏的氣勢和精湛的特技令人嘆為觀止。但人們更期望看到同樣精彩而充滿中國特色的幻想作品,於是那隻精靈古怪、神通廣大的猴王以及它浪漫神奇的歷險故事,自然成了此類影片的首先題材。
導演張建亞知道,他和同道中人所做的這一切,意義遠不止是拍了一部高科技的神話故事片,這是在為中國電影探索新路。一旦成功,中國電影將會增加一種新類型——幻想片,一種真正同國外幻想片水準接軌的類型片。那時,我們將不會為我們沒有盧卡斯.斯皮爾伯格而感慨。


塑造自己的風格——張建亞訪問記(《當代電影》1999年第6期)

張:當初,拍《大鬧天宮》的時候,有記者問我,你認為中國電影要不要進入高科技時代?我說,這不是我們要不要進入的問題,而是由不得你不進入。你不拍這樣類型的電影觀眾就不看,少年人,青年人,新一代的觀眾群,對電腦、網路、電視、MTV,……從小熟悉,從小就是在這種媒體、機器面前長大的,他們被它的影像的強烈視覺效果所哺育、所調教、所呼喚、所訓練而長大的,已經形成了這種感受定勢和語法習慣。你不給予他這個,他就會拒絕接受,所以不是我們要不要進入的問題,而是不由你不進入電腦合成影像時代。
中國電影導演中,對這方面感興趣的人少,中國的電影製片廠、特技車間下馬的下馬,取消的取消,這是一件很讓人憂慮的事情,每當碰到一部片子,要使用特技手法和合成影像手段時,中國人的習慣是能省一些錢就盡量省掉一些錢,盡量少花。外國電影製片人和製片廠是必須花的錢,一分也不能少。其實,這個錢花的是值得的只要這些特技開支是真正丟在銀幕上而不是丟在了別的地方,那麼它一定會在影片中體現出來,將來也還是會賺回來的。相反,你這也捨不得那也不願花,看上去好像省了,實際上造成了銀幕上的貧乏和枯燥,再小的成本也一樣要賠得精光。人家再大的投入,有更多更大的回報,還是合算。這個賬不是一目了然,不用仔細算也很清楚的嗎?

倪:有這樣一種看法,認為大製作、高成本、高科技投入的影片,是美國好萊塢的事情,我們第三世界國家根據自己的國情、財力、文化處啊弄,目前還是要以小成本、精緻小成本、精緻化、娛樂性的道德倫理片作為我們的主要方向。因此,不少的創作者從策劃宣傳上就不大想冒險涉足高科技、高成本的製片領域這也的確是一個實際問題吧?
張:小製作、低成本, 你就一定比人家強嗎?反過來說,人家在這個領域裡, 一定比你差嗎?舉例來說, 《猜火車》(TRAINSPORTING)、《低俗小說》(PULP FICTION)、《好人威爾·杭汀》(GOOD WILL HUNTING)、《盡善盡美》(AS GOOD AS IT GOTS)……都可以說是低成本、小製作的影片,可是人家也有他自己的特點, 自己的優勢至於亞洲電影里的低成本、小製作,像伊朗電影、韓國電影、日本電影近年來的成功之作,更不必說我的意思是說, 在低成本、小製作方而,也有競爭、拼殺、比賽、精益求精的問題小製作因為小,拿什麼打動人呢?更要有獨特的視點、深刻的內涵、真誠的態度, 把人物描寫得入骨三分, 才能取勝不是。說你用較小的規模和故事,紀實的手法去開發, 就一定能保證你不冒風險,安全過關,在市場上求得平安。小成本要是賠,一樣也可賠得很慘,顆粒無收,零拷貝的話,照樣要賠上180-200萬,你賠得起嗎?這個類型的片子也許更要精緻化、獨創性、非常有特色才能成功。
不過,我們國家的實際情況,資金缺乏和大製作的經驗不足,不能使我們每年投人很多部動用高科技、高投資的電影製作, 這也是實情。我的意思是說,儘管困難多和起步稍晚,我們還是要不斷地摸索,有更多的人更多的題材來做這方面的嘗試。


六小齡童再次「大鬧天宮」

丙子春節,我正在觀賞屏幕播放的《大聖娶妻》節目,喜得六小齡童(章金萊)自其紹興家中來電話拜年,相互歡談半小時。欣悉,他又將在因《絕境逢生》一片榮獲大獎的張建亞指導的投資億元的巨片《大鬧天宮》中再度主演孫悟空,節後 先在京華試拍「孫悟空初上南天門」一節,老藝術家黃宗洛飾「太白金星」,巨人穆鐵柱扮演「增長天王」,姜文、劉曉慶、葛優等亦有可能客串出演。
本文面世之日,亦是巨片《大鬧天宮》正式在京滬兩地緊張拍攝之時。行文至此,我不覺又憶起今春,六小齡童偕其大哥章金彥和歌星尤嘉一同冒雨去上海西區某公寓,拜晤55年前即因攝製了膾炙人口的動畫長片《大鬧天宮》而馳譽海內外的影壇老前輩萬籟鳴,以虛心聆教。為祝老人康壽,六小齡童還特地送上了「紅寶石」的精美蛋糕。98歲的萬老一見「孫悟空」,十分高興,當他聞知金萊將再度飾演「孫大聖」時,欣喜萬分:「30多年前,我就發現你父親六齡童的孫悟空有創新,記得他在臉譜的天庭處繪有一彎月牙。望你這回也要有創新,亦猴、亦人、亦神的孫悟空身上,集中了人類理想中最完美的品性。特別得記牢,他是一個『神猴』!」萬老前輩的教言,使六小齡童深受啟發與鼓舞。他滿懷激情地對我說:「我們猴王世家,幾代人夢寐以求的就是拍一部真正走向視界的『孫悟空』的大電影,無論在藝術魅力還是經濟效益上,都要一鳴驚人的轟動。」甲戌春日,因在北京協和醫院取得激光手術治療成功之後,原先600多度的近視眼,如今已升到1.0視力的六小齡童,閃動著他那一雙真正的火眼金睛:「萬老說的創新,當和特別推崇中國戲曲的編劇葉永烈、導演張建亞的構想相同:在忠於《西遊記》原著的基礎上的在再創新。金雞獎得主、上影化妝名師沈東生,參照了人物繪畫名家戴敦邦之造型設計,【將剛出世的石猴,化妝帶有較多野性的猴形,直到拜了菩提祖師(六齡童飾)後,才漸化為人形】,這就挺合情理。這次再演孫悟空,我決心從零開始,已重讀了6遍原著,並細磨相關論述,力求對人物的思想脈絡與性格發展,把握得更為準確,以期實現對塑造孫悟空這一神話人物的新理解、新突破。去年因治眼病,歇息了三個月,近期又補練腰腿功夫和武術技巧……
憑著六小齡童的人緣與「猴」緣,憑著他那執著藝術的韌勁和巧勁,在導演張建亞以及劇組同仁的支持下,我們深信,他在《大鬧天宮》里的孫悟空,必將有所創新,給廣大中外觀眾一個新的驚喜。有詩讚之、望之:
當代猴王孫悟空,大鬧天宮顯神通。
殷望環球圓美夢,情緣貴在熱誠中。


六小齡童中途「下凡」

美猴王六小齡童,這已成為人所共知的稱譽。此片從籌拍到開機、製片人和導演均異口同聲,主角美猴王由六小齡童飾演不容置疑。然而進入實際開拍半年多,竟爆出這樣的新聞:出任主角的六小齡童因在藝術創作上與該片投資方珠達電腦動畫公司和導演張建亞發生嚴重分歧,被正式辭貶「下凡」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原來,六小齡童的主張是「高科技要為藝術服務,要以東方藝術之魅力取勝,不能單靠科學技術奪人」。據他自己言稱:我本人對電腦特技的使用是沒有什麼不理解的,如果運用適當是不會出現問題的。問題的出現就是製片人和導演對電腦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數碼特技在片中應用過量、過泛。六小齡童特彆強調《大鬧天宮》是取材於名著《西遊記》的部分章節,首先表現的應該是藝術,其次才是與西方電腦技術的結合。否則給觀眾帶來的感受不是全新的彩色電影而只是特技動畫片。在孫悟空的人物造型上,六小齡童認為:求新卻不能盲目的為變而變(指孫悟空變身術)任何事物都有一個「根」和「魂」 ,失去「根」和「魂」,人物就會架空。
導演張建亞的看法是:目前我國演員對三維電腦動畫有一種恐懼現象,既然電腦能做許多人不能做的事,以後演員的地位會不會變得不重要了。六小齡童對這點就有顧慮,拍了一些樣片後,他感覺似乎已成為電腦的道具和傀儡,他喜歡保留過去的猴性格調,並一直堅持自己的觀點。但獨立製片人拍片的投資是要看回收率的,即便導演,如不能默契配合也有可能被換掉。
所以 六小齡童被換掉——「下凡」了!


這要先思考幾個問題。
1,86版西遊記,作為六小齡童的主演作品,雖然沒有明顯惡搞,是否就尊重傳統尊重原著?
2,六小齡童近十年來反覆做了些什麼?反技術反特效,到用特效坑人,反魔幻,到宣傳魔幻。一直認為只有自己的西遊才是正統。
3,敢問路在何方海報的白龍馬形象創意來自哪裡?一個固執落後的六小齡童居然用了這麼新潮的設計,他的「藝術堅持」到哪去了?
4,問一個核心的問題。假如有個演員,他把八十年代特效簡陋的電視劇重新剪輯一下轉個3D換個名字播出,十年來除了走穴沒有大動靜,突然宣稱要和派拉蒙合作搞特效碉堡的魔幻大片,你信?


86版電視的經典自不必言,以後估計也不會有超越;個人觀點西遊題材相關的電影尚無經典,周星星同學的大話西遊系列當屬經典之作,但是那屬於周星馳的經典,不是西遊記的經典,這次路在何方是個機會,有了好萊塢的加盟,電影場面,特級等視覺效果肯定好看,六小齡童等藝術家的表演應該會很有韻味。這兩者還不夠,還需要一個好的故事架構,西遊記那麼多故事,如何取捨,才能濃縮在2,3個小時的電影里,我認為「魔戒」(是魔戒不是霍比特人)做到了,其他都走了,剩下的就看導演和編劇發揮啦,不過不管結果如何,都會去看,章老師的孫悟空能看到的機會不多,需要把握住啊。


任性的回答
很期待,從小就喜歡孫悟空美猴王


不否認六先生的專業精神,不擔心電影逼格不夠,但介於六先生身上不可避免的老藝術家的保守主義和獨霸心理,非常懷疑這部影片出現的風格能不能為觀眾所接受。
分割線

哎,說個六先生開個玩笑還真有人666666,檢驗知乎友智商時刻。


演了孫悟空,就覺得自己真是孫悟空。你拍的時候怎麼改編都行,人家稍一改動你就扣帽子。要不說人家佛教好欺負呢,我玄奘大師被吳承恩寫成這樣,這就不是惡搞。你拍個默罕默德試試。有多少人連西遊記都沒看過,天天說六小齡童拍的遵循原著。為了突出孫悟空的偉光正,所有人都得進行醜化,舉個例子。原著里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候連玉帝都沒見到,你老人家那版把玉帝都打桌子底下了。老版拍的不容易,耗費多少時間,精力。但咱們也得承認大部分都是因為技術條件限制,你讓現代人再去欣賞那些五毛特效,真欣賞不來,紅了這麼多年,也該功成身退了。當年的孫悟空現在倒像是玉皇大帝了。


我同意啊喔額同學的答案。
因為喜歡老版西遊記,我也看過很多對演員的訪談和六小齡童的演講。說真的,每次的內容都大同小異,說說當年拍攝的艱辛,耍金箍棒表演,吐槽其他西遊電影電視作品。六小齡童老師塑造的孫悟空形象我也很喜歡,但他說要宣傳西遊文化,卻沒有落實到實處。他當年演得孫悟空確實好,但他畢竟年紀大了,不能把孫悟空的靈氣很好地表現出來。如果章老師真的想把孫悟空的精髓延續下去,可以收徒弟,把自己的經驗教給徒弟。經典雖然很難複製,但總比只批判別的孫悟空作品強。

聽說這次的電影章老師還是想親自上陣,我個人並不看好。


推薦閱讀:

英美情景喜劇的編劇是如何在劇本對白中製造笑點的?
《復仇者聯盟 2 》的預告片能看出第二部的哪些細節?
《銀河護衛隊》和《復仇者聯盟》之間的劇情聯繫是什麼?
韓國演員金秀賢的演技如何?
宮崎駿電影中的公主模式和迪士尼動畫的公主模式有何區別?

TAG:電影 | 電視劇 | 西遊記 | 中國劇集 | 孫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