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中國流通的影視作品普遍顯示字幕?

明明可以聽懂人物的對話,可還是需要盯著字幕。 可能大家甚至還沒意識到自己在看影視作品的時候其實大部分時間都是盯著字幕看的。

其實我一開始提問的是我國影視作品與歐美對比,歐美沒有而我國有,後來問題改的與最初相去甚遠,大家可以查看問題日誌。


我深夜衝過來的唯一目的就是怒答此題,前面很多人講漢字表義不表音還有方言那些,都屬於本末倒置,因為有字幕而解決了這些問題,不是因為有這些問題而有了字幕。字幕最大的作用就是幫助聽力障礙人士。不知道列位是否看過美劇的字幕,不但有演員腳本字幕,連電話聲,車輪聲等也都有字幕,這點國內字幕屆還有很大差距,所以,雖然字幕有種種用途,但最直接的還是幫助聽力障礙人士了解劇情。

下面,談談我自己的親身經歷。

大約十一年前,我在某高校bbs的movie版擔任bm。有網友發了個帖子,內容很簡單,求那山,那人,那狗的字幕。當年我就問了和題主一樣的一個問題,漢語電影為啥還要字幕?該網友回答道,對不起,我自幼失聰。看到了這個答案後,我為自己的自大和自私感到深深的自責,日積月累的理所當然,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變的自大了起來,不會為他人去考慮。前段時間國內外有新聞媒體報道,中國有那麼大的人口基數,理應有大量的殘障人士,為什麼我們在社會上幾乎看不到他們?因為市政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者都從健全人也就是自身的角度考慮問題,把能夠上樓梯,過馬路等等小事都看成理所當然,才每每出現這樣的問題吧。

人微言輕,我也不能改變什麼,但是這麼多年,我就記住了那山那人那狗,還有那句漢語電影為啥還要字幕,提醒我要換個角度看待問題。

以上,睡了。


2012年實施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規定:公開出版發行的影視類錄像製品應當配備字幕。


我外公外婆是聾啞人。外婆去世之前身體一直不好,糖尿病心臟病都有,最後近10年的退休生活很多時候都在家裡度過,每天晚上老兩口看電視劇都是他們很重要的娛樂活動。

每次晚上去看望他們,看著他們有時津津有味地看著電視,我都很感謝那些給電視劇(哪怕是抗日神劇)配上字幕的製作人員。他們真的給中國非常非常多的聾啞人士帶來了更多的快樂。


20150729update:
沒想到。特刪除「末」的內容。留下對於大家認為的「本」的討論。至於原來的「末」,能在知乎日報找到就找吧。《南方人物周刊》也刊登了。聽說網易也有。台灣的「東森新聞雲」也給我做了總結。我這裡就不留了。

-

20150531update:
一直被追殺的這個關於聽障人士的問題,我還是直接貼上我在日報里回復的內容吧:


英語里,將外語台詞翻譯顯示的字幕叫「subtitles」,而為聽障人士提供的字幕叫「caption」。它們的關鍵區別就在於是否有台詞以外的輔助信息。我們在中國看到的絕大部分字幕顯然都是「subtitles」,而非「caption」。


我覺得更多是習慣問題。

早期電影是沒字幕的。國產電影自不必說,根本不帶字幕。就算是在電視上放的譯製片也都有配音——而且都是優秀的配音演員。《虎口脫險》、《義大利人在莫斯科的奇遇》早已封神,我印象最深的是前蘇聯電影《辦公室的故事》和正大劇場的《俠膽雄獅》。另外,為《米老鼠和唐老鴨》配音的李楊和董浩(大概是叫這個?)也很出名,李楊之前好像還是個希特勒配音專業戶。

在我的記憶里,電影字幕的時代是伴隨著錄像帶出現的,在錄像帶時代,外文片也好,港片也好,都會帶字幕,原因也很簡單,字幕比起配音來成本小太多了,字幕要翻譯就可以,配音這東西就得要個配音班子,還得是專業級別的,這股風潮一直持續到VCD和DVD時代。

我的電影啟蒙年代基本是從錄像帶時期起,到VCD時代壯大,DVD時代達到頂峰的,看的帶字幕的片子多了,自然就形成了習慣,題目中說大部分時間都是盯著字幕看,我沒這感覺,字幕固然一直看,片子里的細節也沒落下。後來開始上電影院看電影,我發現自己已經習慣了看字幕,反而不習慣銀幕上的外國人說中文了。

我也看過幾個配音片,怎麼聽怎麼彆扭,說實話現在的配音水平也無法和老一輩配音前輩相比——不過也許是心理作用。另外,泰坦尼克再往前一點兒的引進電影也看過配音版的,當年活兒糙,變成中文配音後音效有明顯損失。

所以到現在,我都習慣看字幕。


因為上課的時候可以默默靜音看


前電視節目編導順道過來回答這個問題。
1998年開始入行做電視節目,那個時候,絕大多數節目還沒有中文字幕,但我們的節目已經全部配字幕了,增加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基本上我在編輯機上不斷暫停,一句一句地播,打字的文員幫忙輸入,最終審校合成。現在幾乎所有節目,除了現場直播,都會有字幕。1990S-21世紀初的那個階段,增加字幕的原因是——

  1. 受到港台及美國日本節目的啟發;
  2. 便於收看節目過程中的理解,例如外語、方言因素;同時有利於加深理解,聽和看結合,更容易清晰確切理解節目內容。
  3. 更正誤讀現象,有很多時候的口誤,可以通過字幕的方式進行強行更正。
  4. 便於聽覺障礙的觀眾收看節目。
  5. 便于海內外節目交流,尤其是翻譯工作。

特別說明一下,大家提到有關殘障人士權利保障國家法規的要求那是近兩年的事情,電視媒體在這方面遠遠早於法規和制度的要求。


han4 yu3 geng4 rong2 yi4 chan3 sheng1 qi2 yi4 , bu2 xin4 de5 hua4 ni3 guang1 ting1 sheng1 yin1 shi4 shi4 kan4 neng2 bu4 neng2 wu2 zhang4 ai4 de5 kan4 wan2 zheng3 bu4 dian4 ying3 . ni3 bu4 neng2 yi4 bian1 yong4 zi4 mu4 lai2 bang1 zhu4 ni3 jie3 jue2 qi2 yi4 wen4 ti2 , yi4 bian1 you4 shuo1 zi4 mu4 duo1 yu2 , na3 pa4 zhe4 zhong3 bang1 zhu4 zhi3 shi4 ou3 er3 de5, zuo4 wei2 ying3 shi4 ju4 lai2 shuo1 ye3 hen3 guan1 jian4 .

zai4 shuo1 han4 yu3 ge4 di4 kou3 yin1 xiang1 cha1 ju4 da4 , hen3 duo1 zhong1 lao3 nian2 ren2 bu2 hui4 shuo1 pu3 tong1 hua4 .

ting1 wan2 wo3 zhe4 duan4 hua4 ni3 jue2 de5 lei4 ma5 ? shi4 bu2 shi4 jue2 de5 hai2 shi4 you3 zi4 mu4 bi3 jiao4 hao3 ?


不看字幕我聽不清。

-----------------------------

大陸電視劇不看字幕能不能聽清對我來說得取決於演員的台詞功底了

就在剛剛我同事在離我2米遠的地方拿手機看大宅門,我居然全聽清了?(????)


廣東人怒答:極度需要字幕,因為聽不懂!!!

作為看著香港電視台長大的90後,早就被帶字幕的香港電視節目養成習慣了。而且香港的粵語和廣東的粵語在一些音調和用詞方面又有差異,又喜歡夾帶英文,不看字幕不能懂每一句話每一個字啊(答主非處女座)!我至今不太能接受香港人把「使用」讀成「屎用」(在廣東粵語里這兩字讀音截然不同)!!!不看字幕還以為他們玩屎去了_(:3 」∠)_!另外吐槽TVB播放動畫片沒字幕(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還是如此)!

其次,聽不太懂北方方言。標準普通話還行,可是帶捲舌或者北方辭彙比較多的話我就跪了_(:3 」∠)_。看春晚直播,因為沒有字幕,往往get不到笑點。今年的春晚上馮鞏那個小品我完全聽不懂我會說Σ(っ °Д °;)っ?!


看完題主的所有歷史問題日誌,搖頭嘆氣之餘用我最大的耐心回答一下:

1、先說一下字幕存在的必要性:為了照顧聽力障礙者觀摩影視劇,為了能讓正常人在低音量、嘈雜環境,乃至靜音情況下知道電視里在說什麼,字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不顯示,但必須存在。所以在必要性這一點上,題主想當然了。

2、其他西方國家我不知道,就我住過多年的美國來說,從幾十年前開始,幾乎所有電視節目就都有英文字幕了,具體要看節目提供方是否提供。和中國不同的是,美國電視顯示的字幕是通過電視信號同步傳輸的,但與視頻和音頻信號屬於不同的信號(具體技術原理我不懂),所以美國電視機(不論老的是顯像管還是新的液晶)都有字幕開關功能,其實就是選擇是否在屏幕上顯示字幕信號的開關。觀眾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可以開關字幕。甚至,在美國大部分直播節目時也有近乎同步的字幕服務,據說以前是人手工輸入,後來應該是改用高質量的語音識別。題主在歐美有沒有字幕這一點上又一次想當然了。

3、題主在一點上是正確的:強制看字幕不人性化。沒錯,中國的電視字幕都是內嵌在視頻信號里的,強制顯示字幕是不人性化的體現,觀眾沒有選擇權,而沒有單獨的字幕信號服務是落後的體現。然而,90年代的中國電視還是完全沒有字幕概念的,很晚才逐漸開始的強制內嵌字幕,照顧了無數聽力障礙者和無數人的特殊需求,這已經算是中國在人性化方面的"巨大進步"了。看出其中與歐美的巨大差距了沒?

4、關於電影院字幕的問題,如果是外語片,中國人的平均外語水平是超乎很多人想像得低,所以有中文字幕你應該能理解。而漢語電影也顯示字幕就是為了照顧聽力障礙者了,可惜犧牲了大部分不需要字幕者的體驗。歐美國家電影院確實沒有字幕,我認為這就是一個少數服從多數的問題:因為只有一塊屏幕,大多數觀眾不需要字幕干擾,那麼少數觀眾的需求只能被犧牲,這是一個無奈。但至少不會像中國電影院和電視節目那樣,強制要求大部分不需要的觀眾也看字幕。

5、補充一下關於音像製品的字幕問題:部分影視DVD、藍光甚至遊戲,不僅有字幕開關,而且是可以選擇語音對白字幕完全字幕(Closed Caption,縮寫CC)的,後者的效果是除了角色對白之外,電影中出現的幾乎所有重要音效都有相應字幕提示,比如你聽到影片中遠處有人哭,你就會看到「[遠方的哭聲]」字樣出現;當你聽到附近手榴彈爆炸聲,你就會看到「[手榴彈爆炸]」字樣出現;如果背景里傳來歌聲或音樂(非電影配樂),字幕里就會出現帶有八分音符標記的「[音樂聲]」字樣。觀眾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不同字幕。這樣的細節製作在西方字幕領域早已是家常便飯。


題主提出這個問題表面上是出於想當然和無知,但從題主對字幕必要性的意識和態度上看,我們能發現國人對人性化的理解幾乎為零。所以即便硬體和技術早已滿足條件,意識、觀念的進步程度依然遠遠落後,對中國,別指望太多。


境外的地區具體情況如何,要能先開個問題就好。目前的情形給人大體上的感覺是,國內的電影院配字幕確實相對多。
僅簡單分析可能的原因:

a. 歷史遺留並且惰性遺承。經濟發展初期社會整體普通話水平偏低,方言多,利用字幕可推廣普及普通話(目測有關部門對於此做出過需要配字幕的規定,不過對電視劇可能嚴,對商業電影應該相當松)。這個模式養成觀眾習慣,也傳染到電影。目前觀眾尚沒有足夠嘗試沒字幕的感覺,不知道無字幕的好處(如果有)。如果沒字幕可能更好,那需要時間等觀眾口味改變。

b. 跟語言閱讀與口述的速度差異有關。或許是由於漢字的閱讀效率高,造成讀字幕能夠輕易跟上對話,因此首先有這個可能(大概也因此反倒造成縱容)。而其他很多語言,比如英語,讀的速度相對慢,既相對聽力沒有多少優勢,相比漢語閱讀則慢,造成負擔更重,不容易跟上對話,更擾亂觀看氣氛。(目前而言,英語電影台詞的負擔在某些片段尤其重,英語影視里常有高語速場面,華語電影則好像基本都慢吞吞的)

個人覺得,如果沒有字幕的話,專註於聽,則場景代入感與參與度更強更多,這個是看電影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僅此一點基本無疑更優。尤其是在電影院的豐富音場環境下,不享受於純粹的試聽要算作不懂欣賞,在那種場合下字幕實屬異類。看碟的話如果沒耐性聽倒可以理解,內容方面中文一掃而過,當做是相當純粹地看有助聽的自動漫畫。

知友回答參考:
1.中文古來重書面,造成同音多字,口語理解更加困難。/這確實如此,不過這理由應該分量不足,做到「電影中角色能聽懂,則觀眾也能聽懂」不難,對於特定名詞之類的可以輔加字幕。
2.「電影是視聽語言,如果創作人員都依賴字幕將會阻礙電影的發展。」 /重要的視角。


聽力障礙人士怒答一記
你們造沒字幕的影視作品對我們是多大的惡意嗎?!

就美國生活經歷而言,老外在處理字幕問題十分奇怪。電視節目和youtube等正規網站都有字幕on/off 選項,甚至字體加粗大小寫都可以選,十分人性化。在youtube上大多視頻並不自帶字幕,但是youtube有自動匹配,電腦捕捉聲音形成字幕(有時候也差著十萬八千里,看說話者口音了),甚至還能翻譯成其他語言(差得更遠),雖然不準確,起碼我等字幕依賴者可以感受其誠意。

但是,他們電影院從來不帶字幕(╯‵□′)╯︵┻━┻ 卧槽!說好的保障殘疾人士的權益在哪裡? 難道泱泱大美帝的聽力殘障人士和權益組織都沒抗議過這個問題?

問過很多美國人這個問題,解釋是:懶,不想看字幕。
卧槽,外文片怎麼辦"(oДo*)
非要看字幕不可就不看了╮(╯▽╰)╭
懶癌是病,得治!

那我們想看怎麼辦?
買DVD呀╮(╯▽╰)╭ 上Neflix包月啊 那個字幕很詳細哦 【汽車聲】 【關門聲】【笑聲】 通通都給你註明,保證全聾人士也可以感受聲音畫面哦

對於這一點,我十分懷念天朝影院。至少熱映電影都有字幕,在北京望京等外國友人居住圈的電影院還提供雙語字幕,實在業界良心。
我認為 國內流通影視作品有字幕主要是為了聽力障礙的人,不止是殘疾人,還有老年人。老年性聽力衰退是十分常見的情況,幾乎大部分人都會或多或少遭遇這個困擾。
另一部分就是其他答主提到的方言影響,雖然電視上大部分都是普通話,但是採訪節目,小品,影視劇,依然會有方言特殊存在的時候。便於南北方理解啦。 另一種就是有些人普通話不好,對電視節目中的普通話理解有困難,加上字幕更清楚啦。

總之,有了字幕,感覺自己聽得很清楚噠@( ̄- ̄)@
當遇到沒有字幕的節目時,我內心是崩潰的:不需要可以不看嘛,別沒有啊!這讓我們怎麼一起愉快的欣賞節目!


因為大家看電影看電視越來越方便,試問你在地鐵等場合拿手機平板看電影,沒字幕你聽得清人物對白么?不說在外面了,在家我在房間看電影,我爸在客廳看電視,聲音就會互相干擾嘛,還有為了不打擾別人休息不得不調低音量,那也需要字幕。還有大家都知道的看外國片子也是需要字幕的。起初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而普及了字幕,現在大家看多了便成為了習慣。


歐洲不清楚 但是美國是有字幕的,稱為closed caption 可以通過遙控選擇開字幕或者關掉字幕 聽力不好的人可以藉助 但但凡聽力正常 自幼在英語國家出生的人一般都是不需要字幕的 因為1.都聽的懂!2.看字幕影響他們聽 大部分英語native的語速要超過他們自身的閱讀速度

英語里雖然也有同音字 很多 但是:
·固定搭配固定用法比中文多
·幾乎每個單詞的發音是定死的 重音是定死的 沒有翹舌饒舌發音 比如中文裡 zhuangbi 惡搞點發就是 zangbi, 『普通發』 也並不是純惡搞 因為真的有人這麼發。也不會有人說一些 『醬紫』 『女票』類似這種賣萌的故意發錯音的詞
·英語native對語法的遵守程度要遠大於中國 非常嚴格 什麼句式結構 什麼時態 不同詞在不同時態的變換 連 he she him her都特么有4個 哪個詞搭配哪個都是規規矩矩來的 每個詞不同詞性有不同發音 比如 compare, comparable, comparison
·最關一點在英語的常用詞裡面 同音字出現的頻率鍵並不高

以上種種造成英語很少會誤聽 即使漏掉一兩個單詞 但是根據搭配和用法也立馬能知道是什麼 而且對於聽不懂的 他們能分辨他們是否需要那個詞來跟進劇情

而中文 各地方言 南北普通話 賣萌語 甚至文言文都對普通話的發音和聽有影響 而且日常說話很少有語法可言 想到怎麼說怎麼說 同音詞還多 拿柴靜的XX之下舉個栗子 (不是黑她) 還能看的知友可以仔細聽聽她怎麼說的 幾乎找不到語法!但是大家都懂了 中文很奇妙。沒有語法能懂 但是同音字的影響就大多了

記得小的時候看武俠片 總能聽到 『放肆 你竟然不把我放在眼裡』 我聽成 "放四 竟然不把我放在鹽里『 當時很不理解啊 還有』接骨『 我以為是』接鼓『 類似這種 說到這 我覺得有字幕 對小朋友有幫助!!!

另外的例子是歌 還記得那些年你們聽錯的歌詞嗎 』你是我的豬大哥『 』滾滾長江都是水『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美國人被迫著發出最後的吼聲『 等等等等 可見字幕的重要性!!!

對於聽力障礙者 字幕無疑是必須的, 美國影院也沒有字幕 聽力障礙者可以購買一種能顯示字幕的小電子屏幕 非常有意思。


不喜歡看字幕不看就是了,難道有人強制你盯著字幕看?這種東西就像盲道一樣,你不喜歡無視就是了,也不會影響你什麼,但是對於一些人,如果沒有就會非常不方便。


現在電視智能化程度比以前高多了,我建議字幕這一塊可以開放給觀眾自由選擇,願意有字幕就載入,不願意就算了,不知道這在技術上算不算難題。
因為大部分時候我都能聽懂,不過一出字幕我就光去注意底下那一行了。


其實就一個原因:漢字是表意文字,多音字眾,沒字幕容易搞錯意思。例如我今天看甄嬛傳有念到「JUNQUAN」,那到底是君權還是軍權呢?君權是皇帝,軍權是年羹堯,不看字幕真不知該怎麼理解。而表音文字就算一詞多意,那也是聯繫上下文就能理解的,打出來跟念出來是一個樣,所以打字幕是多此一舉。


我反正覺得不看字幕,我連國產劇都看不懂。


其實我更想知道為什麼國外片普遍不帶字幕。
~~~
我意思是做成畫面里的字幕。像國內那樣。不是附帶可自行開關的。


推薦閱讀:

中國人在國外受歧視嗎?

TAG:電影 | 文化差異 | 文化 | 字幕 | 中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