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語言環境,嬰兒學習語言是否會有障礙?
我家在英語國家。在家爸爸和爺爺奶奶講廣東話;媽媽和姥姥姥爺講普通話;爸爸媽媽之間有時會說英語。寶寶現在兩個月,她講話會比較晚嗎?還是會更有優勢呢?我們在教她語言的時候有什麼建議嗎?
多謝喵請。這個問題以前零散地答過幾次,這裡就偷個懶,把回答的問題整合一下呈現給題主。本答案將會參照這兩個答案:
母語是漢語的人同時掌握英法德日四門語言,不會弄混嗎? - 拾荒少女的回答
在國外生活的華人如何解決子女的中文教育問題? - 拾荒少女的回答
答案放在前面:
- 在多語環境下長大的孩子開始說話並不會晚於其他單語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換句話說,如果孩子開始說話比較晚,那並不是多語環境所導致的。因為同時學習多種語言並不會給孩子的大腦額外增加負擔,已有的實驗結果已經表明了這一點。
- 多語環境對於孩子語言能力、思維能力的發展非常有幫助,更不用說在未來的學業、職業發展中精通多種語言帶來的優勢和機遇。
- 在多語兒童的語言發展中,家長要做的是興趣的開發和引導。環境的熏陶和潛移默化在很多時候比強制的學習更加有益,也更順應兒童的語言學習機制。
接下來,我會逐步解答題主提出的三個問題。
問題一:在雙語/多語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會說話晚嗎?
答案是否定的。更準確地說,無論是在單語還是在多語(≥2)環境下,孩子說話早或晚的幾率都是一樣的;雙語/多語環境不會導致語言學習的滯後。
在擺證據之前,我們先看看嬰幼兒學說話,需要哪些生理器官和認知機制的配合。
- Auditory -- children need to hear in order to imitate sounds correctly and then to link sounds to objects. However, deaf children can still develop a fantastic sense of language through sign language.
- Neurological -- the brain stores and process language, a highly sophisticated mechanism that we don"t share with any other animals. Parrots may repeat words, but they don"t "understand" language.
- Motor -- in order to produce language, fine motor skills are necessary, in order to move the mouth, tongue, vocal cords, etc to produce the sounds. These are highly intricate and precise movements that we rarely appreciate in everyday life -- unless you"ve listened to someone who"s had a few drinks too many where a loss of fine motor skills causes the slurring.
首先是聽覺。會說的前提是能聽,學說話簡單地來說就是建立聲音符號和物體之間的關係,再進一步就是建立聲音符號和抽象意義之間的關係。如果嬰幼兒的聽力存在缺陷,這將會對他們學說話造成不小的阻礙。不過,先天失聰的兒童通過學習手語仍然可以建立一個完善的語言系統。
其次是神經系統。對於生活在多語環境下的兒童,他們的語言學系通常會呈現以下兩種模式:
- Simultaneous Acquisition(同時習得)。這樣的習得模式多發生在兒童從一生下來就開始接觸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語言,或者第二種語言在三歲之前就有大量的接觸[1]。同時習得兩種或兩種以上語言的兒童跟習得單一語言的兒童在語言發展的上所經歷的步驟和階段都是一樣的。儘管在有些情況下,多語環境下的兒童開始說話會稍微晚於(不顯著)單語環境下的兒童,他們開始說話的年齡也會在正常的範疇內[2]。從一開始學說話,多語環境下的兒童就同時學習兩種或兩種以上語言,他們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會把同一個詞、同一句話學習兩遍,他們在不同的表達中習得不同的語言,然後兩種或多種語言系統會相互補充。隨後,他們將逐漸學會區分開兩種不同的語言,而且會表現出在和不同的對象說話時,在不同的語言之間靈活切換,就比如說,對會說法語的父親講法語,而對講英語的母親講英語[3, 4]。
- Sequential Acquisition(依次習得)。這樣的習得模式多發生在兒童完全習得第一語言習得(通常在3歲左右)之後才開始接觸第二語言,比如說兒童在年幼的時候移居到說外語的國家。依次習得的模式還有可能發生在兒童在學前學習繼承語(Heritage Language),在上學後接受一種新的授課語言,這種情況也多發生在移民家庭,特別是父母講少數族裔語言的移民家庭,如華裔、拉丁裔、非裔的美國家庭。和同時習得不同的是,依次習得的兩種或多種語言,在後天發展中可能會由於不同語言之間使用頻率和適用場合的不同,造成母語或繼承語逐漸生疏,多種語言發展不平衡的結果。
第三是發音器官。在答案什麼是母音,什麼是輔音?不要母音行嗎?不要輔音行嗎? - 拾荒少女的回答中我向大家展示了一個完整的發音過程需要肺部、聲帶、口腔、鼻腔、舌頭、嘴唇等器官的共同協作,不同的語音之間的差別可能就是舌位的高低前後,聲腔閉合的寬或窄,聲帶的拉緊與鬆弛之間的區別。這需要我們的發音器官非常敏捷,且能準確運動到特定的位置。在嬰幼兒時期,我們不僅要經歷發音器官的進化,還要在不停的模仿中學會如何移動我們的唇齒舌,如果這一過程出現了問題,也會導致兒童學說話的推遲。
接下來我們來看兒童(在關鍵時期之前)習得第二種語言會經歷怎樣幾個階段[1]:
- 首先,他們已經完全習得並且熟練使用母語有一段時間了;
- 然後,他們在第一次接觸第二語言的時候,會經歷一個「沉默期」。這個階段會維持數星期到數月不等。而這段沉默期非常有可能是兒童建立對第二語言初步理解和掌握的時期[5]。兒童年齡越小,沉默期維持的時間可能就越長。這是因為相對於大齡兒童,他們的閱讀、理解和記憶能力較弱。在沉默期中的兒童如果想表達自己,很可能會主要依靠肢體語言和第二語言的零星辭彙。
- 接下來,他們會開始使用短句子或模仿造句。在這一階段的兒童表達中會多見單字詞、配套短語、習慣用法等,如「I dunno」,"What"s this?"。這些句法結構還並未在兒童自己的語言系統中成型,也就是說這個階段的兒童不具備自己造句的句法知識,而這些短語和習慣用法是他們在不斷重複中背記下來,再使用的。
- 最終,他們會開始自己造句。這個時候他們說出的語句將不再完全是記下來的現成句子,而是他們通過自己已經掌握的句法知識,結合新學習的辭彙,再創造的。在初始階段,他們可能會運用一種類似「公式」的結構,替換或者插入自己想表達的辭彙,構成一個完整的句子。到了後期,他們的表達會變得更加熟練和流利,但在這個時候還是會犯很多語法錯誤,如助動詞和系動詞的缺失(e.g. 把"I don"t want to eat an apple"表達成"I no want eat apple")。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階段兒童犯下的部分語法錯誤是受到他們的第一語言的影響;不過更多的錯誤是單語兒童在學說話的時候也會犯的常見錯誤。
講到這裡,我認為非常有必要澄清一個常見誤區,那就是有關"code-mixing"或"code- switching"的錯誤認識。很多人會錯認為,當兒童混用多種語言的時候,是他們的語言能力出了問題,或者是他們兩種語言都不熟練的結果。實際上恰恰相反,轉碼不僅不是語言混淆或者表達能力低下的表現,反而是兩種語言的都能夠應用自如的一種表現。我們設想一下,如果一個人在同一段對話中可以說出地道的北京話和上海話,或者東北話和廣東話,作為聽眾是會認為他們是方言通,還是「話都說不會」呢?"Code-mixing is a natural part of bilingualism"[7] 在多語環境下,轉碼是一種非常正常和自然的現象。能夠熟練講多語的成年人之間交流,轉碼是一種理所應當的反應。那麼同樣,多語兒童在和其他講不同語言的說話對象進行交流時,使用不同語言或在多種語言之間轉換就是可以理解的了[8]。
以上說的是情景轉碼,可是當兒童在句間轉碼時(有關轉碼的不同類型,請參見社會語言學第四講:Language Contact (Part 1) - 宏樹酒館 - 知乎專欄),有些人會認為這是辭彙掌握不足的表現,兒童知道某個意思在一種語言中的表達,卻不知道在另一種語言中應該如何表達。在兒童習得第二語言的初期,這種可能性的確是存在的[4],那就是雙語兒童的第二語言辭彙量要稍小於單語兒童的正常辭彙量;但是雙語兒童兩種語言的總辭彙量將會至少和單語兒童相同[1][6]。在兩種語言都已經完全習得的情況下,句間轉碼在絕大多數時候是帶有修辭目的,或是強調、或是誇張、或是引用,為了表達感情或傳達特別的意思。舉個例子,「Y luego él dijo STOP」(西班牙語和英語混用)= 「And then he said STOP」,這裡之所以在表達「停止」時使用英語而不是西語,就是原文引用的意思。
有關雙語/多語,有必要澄清的第二個誤區是,只有兩種/多種語言同樣流利的人才能夠被稱作雙語/多語者。在前面我們講到了,語言作為人類的交流工具,會隨著使用頻率和場合的不同有不同的發展程度。多種語言具有同等熟練程度的多語者是很少見的[7],大多數多語者都會擁有一個"dominant language"(主導語),而主導語的地位通常會收到社會大環境,特別是主流社會群體所使用的主流語言的影響[9]。此外,一個人的主導語也不是始終不變的,它可能隨著年齡,環境是,受教育程度,社交圈子,工作環境以及其他很多影響因素的改變而發生變遷。這是多語兒童的家長需要了解的常識,以應對兒童語言發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變化[7]。
有關雙語/多語,有必要澄清的第三個誤區是,只有在關鍵時期前習得第二種語言才能成為雙語者。我們在座的每一個接受過義務教育的八零、九零後都是雙語者,只是由於很多人的第二語言,也就是英語,在我們的生活中不經常使用所以逐漸生疏,乃至「遺忘」。的確,兒童在第二語言的習得方面比青年和成年人的效率更高,而且更有可能達到母語者的熟練程度,特別是在句法和語用方面[1]。但凡事也不可一概而論。大量實驗表明,在第二語言學習的初期,因為在記憶、理解和閱讀能力上的優勢(more advanced cognitive skills and literacy),成年人或青少年在辭彙和句法方面的學習要優於低齡兒童[1, 7, 10]。這就告訴我們,學習第二語言,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晚。
以上,我們基本梳理了兒童學習語言所必須的生理器官和認知機制,以及第二語言習得經歷的主要階段。接下來,我們可以看一看近年來有哪些實驗可以表明雙語/多語不會導致語言學習的滯後。
首先引用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在2006年的報告
Although many parents believe that bilingualism results in language delay, research suggests that monolingual and bilingual children meet major language developmental milestones at similar times.
儘管很多家長都堅信雙語是語言發育遲緩的根源,實驗表明在語言發展的主要階段中,單語兒童和多語兒童所花費的時間是相似的。
其次是行業內權威的Cornell Language Acquisition Lab的實驗結果:
Although some parents and educators may have concerns about the potential for confusion,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bilingual children do not suffer language confusion, language delay, or cognitive deficit.
儘管一些家長和教育從業者擔心多種語言可能會讓兒童產生混淆,進而引發語言系統的紊亂;但實驗表明兒童不會因為多種語言而產生語言混淆,語言發育遲緩或認知缺陷。
還有Café Bilingue(一個促進多語交流的研究組織)的創始人,著名的語言學家和社會心理學家Babara Abdelilah-Bauer說:
「It has been scientifically proven that bilingual children do not suffer from a delay in speech…it is more a question of development,」 she says. A bilingual child could end up being a late speaker just like any monolingual child, 「but it is not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child speaks two languages.」
多語兒童不會因為學習多種語言造成語言發育遲緩是已經被科學證實和廣泛認同的結論。事實上,多語兒童和單語兒童語言發育滯後的幾率是一樣的。
這裡我們要注意的是,研究者並不是說多語兒童不會產生語言和認知失調,而是說多語並不是導致語言發展遲緩和認知缺陷的原因。換句話說,單語兒童和多語兒童在語言和認知方面出現問題的幾率是一樣的。至於多語兒童如果出現問題,該從哪些方面下手,到哪裡尋求幫助,將是我們在第三部分將要涉及到的內容。
問題二:兩種語言一定比一種語言好嗎?
答案是肯定的。在這裡我希望普及這樣一個常識:在當今社會,多語是常態,而單語是非常態。
- 在加拿大,11.9%的人口在家裡說除英語和法語之外的語言[11](英語和法語是加拿大的官方語言);在加拿大首人口最多的城市多倫多,這一比例增加到了31%[12]。
- 在美國,21%的學齡兒童(5-17周歲)在家裡說非英語的語言[13],在未來的幾年這一比例還將會增加[14]。
- 在世界範圍內,據估計,把英語當做第二語言的人口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口數量[15],而雙語兒童的數量和單語兒童的數量幾乎一樣多[1]。
按照這樣一個趨勢,在不久的將來,越來越多的兒童將會成長在雙語或多語環境中。有的時候雙語是一種需要,比如在父母不能熟練使用社會主流語言的情況下,兒童在學前會學習一種語言,在上學後會開始學習社會主流語言;有的時候雙語是一種選擇,有些父母即使自己不會講第二語言,也希望讓自己的孩子從小接觸多種語言。這是因為從小習得多種語言會對兒童的腦力、智力發展,以及將來的學業、事業發展,產生非常大的裨益。
在答案在國外生活的華人如何解決子女的中文教育問題? - 拾荒少女的回答中我曾詳細地介紹了雙語/多語對兒童成長發展的裨益,這裡我們再做一個更為全面的羅列:
- 跟單語兒童相比,雙語兒童在抗干擾、集中注意力方面有著顯著的優勢[16, 17]。
- 跟單語兒童相比,雙語兒童在做計劃和解決複雜問題時的表現更好,更具有創造力[1,18]。
- 在成年人當中,大腦退化、記憶力衰退的現象在雙語/多語群體中明顯少於單語群體[16]。
- 有實驗表明,雙語成年人失憶症的發病時間要比單語成年人的發病時間推遲4年左右[1]。
- 通兩種或多種語言的人有機會掌握更多的人脈和資源[18]。
- 在加拿大,會講英語和法語的人的收入要比只會英語的人高出10%左右,比只會講法語的人高出40%左右[16]。
這裡解釋一下雙語為什麼帶來「注意力」和「解決問題」方面的認知優勢。基本原理就是,雙語/多語者擁有兩套或多套並行的語言系統。在使用語言進行表達、交流的時候,他們首先要進行選擇,從兩套或多套語言系統中選擇出一套最適合當前會話語境和對象的語言;其次要進行抑制,抑制其他的語言系統,這樣才能保證被選擇的那套語言順利運行,不致受到干擾。這一過程鍛煉就很好地鍛煉了說話者抑制冗餘信息,專註於關鍵信息的能力。這種長期的鍛煉使得雙語者在這兩方面的能力顯著優於單語者。「無他,唯手熟爾」。
最近多倫多約克大學就雙語環境和單語環境下成長的嬰兒的認知能力進行了對比試驗。實驗對象是63個24月大的嬰兒。其中多語嬰兒從出生就開始接觸兩種語言。實驗內容是讓嬰兒參與一系列檢測他們思維的自控能力(self-control in thought)和行為能力(executive functioning)的測試。實驗結果表明,儘管在大多數測試中兩組嬰兒的表現都沒有呈現顯著性差異,在有一項測試,The Shape Stroop Test中,雙語嬰兒的表現要明顯優於單語嬰兒。這個測試是這樣的:給兩組嬰兒看同一組圖片,順序隨機。圖片中是大水果包含小水果的畫面,比如說一個大香蕉裡面包含一個小橘子。隨後要求被試者指出途中的小水果是哪個。這一個簡單的測試要求嬰兒能夠抑制自己對大水果的反射,把注意力集中在小水果上面。實驗結果表明,雙語組的嬰兒在這一測試中有50%的正確率,而單語組的正確率只有31%。這就意味著,相對於單語兒童,雙語兒童至少有如下兩點認知方面的優勢:
- focus on the one important thing, not allowing other stimuli to distract him - this requires what is called 「selective attention」(選擇性注意力); and
- change their response according to the demands of the situation - this shows 「cognitive flexibility」(認知靈活性).
而選擇性注意力和認知靈活性都是執行能力(executive functioning)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總體來說,雙語兒童的執行力(也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優於單語兒童。
問題三:家長應該怎麼辦?
在說應該怎麼辦之前,我想先談談哪些是不應該做的。
誤區一:在雙語家庭中,家長跟孩子交流時應該執行「一人一語」策略。所謂「一人一語」,就是避免「一人多語」或者「多人多語」,讓孩子一次只從一個家長那裡接觸到一種語言。雖然「一人一語」策略是可行的,但並無證據表明這是唯一的,或最好的方法;也沒有證據表明這種策略能夠減少孩子的語言混用和轉碼現象[1]。家長們無須擔心他們同時對孩子講不同的語言,或者在對話中混用兩種以上的語言會對孩子造成困擾[19],研究表明不管家長怎麼教,雙語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一定會出現語言混用和轉碼的現象[1],而且就像我們之前反覆重申的,對於一個雙語者來說轉碼是正常的、甚至有益的,無需擔心。就這個問題我想給出的建議是,家長應該盡量為孩子營造一個自然的、輕鬆舒適的學習氛圍。
誤區二:如果想讓孩子會講普通話,家長就必須停止對孩子講家鄉話。「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也就是主流語言),早早地放棄在家裡講家鄉話,刻意營造出一種請講表尊噗通話的氛圍,儘管很多時候他們自己的普通話(或其他主流語言)並不熟練。首先,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頻繁使用家鄉話會對孩子在校學習普通話造成阻礙[1];其次,如果家長自己的普通話(或其他主流語言)說得不標準,很有可能對孩子日後學習普通話的正確發音帶來負面影響;第三,勉強為之會使得親子交流不自然,不順暢,甚至讓人覺得緊張、不舒服,不僅不利於親子感情的發展,對語言學習也是沒有半點益處的。我個人認為,鄉音是每個人的財富,丟掉家鄉話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那麼,到底怎樣做才是對的呢?我的建議是:早開始,促興趣,多引導,少強制。總而言之,就是怎麼自然怎麼來。下面是幾點具體的建議:
- 按照家庭成員的喜好和習慣來,盡量做到自然,舒適。不要試圖跟自己的孩子講自己都不熟練的語言,這樣做沒有任何益處。
- 雙語環境中成長的兒童並不需要成人刻意教授語言,家長要做的就是多說、多交流,在有了充足的語料輸入後,大腦會自行完成剩下的工作。
- 如果孩子出現多種語言混用的情況,不要擔心。轉碼和混用對於雙語者/多語者來說是非常正常的。家長應該給孩子提供儘可能多的用家鄉話與人交流、互動和玩耍的機會。
- 如果認為孩子的確出現了語言發育遲緩的現象,儘快向專業的語言病理學家、也就是語言治療師尋求幫助。同時要記住,雙語或多語不會是語言發育遲緩的根源,多在聽力和發音器官上找問題。
References:
- Paradis, J., Genesee, F., Crago, M. (2011). Dual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Disorders: A handbook on bilingualism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Baltimore, MD: Paul H. Brookes Publishing.
- Meisel, J. (2004). The Bilingual Child. In T. Bhatia W. Ritchie (Eds.), The Handbook of Bilingualism. pp 91-113.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 Genesee, F. (2009). Early Childhood Bilingualism: Perils and Possibilities. 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in Learning, 2 (Special Issue), 2, 1-21.
- Genesee, F., Nicoladis, E. (2006). Bilingual acquisition. In E. Hoff M. Shatz (eds.), Handbook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pp. 324-342. Oxford, Eng.: Blackwell.
- Tabors, P. (1997). One Child, Two Languages. Paul H Brookes Publishing.
- Pearson, B.Z., Fernandez, S.C., Lewedeg, V., Oller, D.K. (1997). The relation of input factors to lexical learning by bilingual infants. 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 18, 41-58.
- Goldstein, B. Kohnert, K. (2005).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in developing bilingual children: Current findings and future directions. Language, Speech and Hearing Services in Schools, 36, 264-267.
- Genesee, F. H. (2009). Early childhood bilingualism: Perils and possibilities. 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on Learning, 2 (Special Issue), Article 2, pp. 1-21.
- Paradis, J. (2010). The interface between bilingual development and specific language impairment. Applied Psycholinguistics, 31, 227-252.
- Flege, J.E. (1999). Age of Learning and Second Language Speech. In D. Birdsong (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he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pp. 101-131.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 Statistics Canada (2007). 2006 Census: Immigration, citizenship, language, mobility and migration. Available online: The Daily, Tuesday, December 4, 2007. 2006 Census: Immigration, citizenship, language, mobility and migration
- Toronto.ca. Toronto』s Racial Diversity. Available online: Toronto Facts
-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Available online:Fast Facts
- American Speech Language Hearing Association. The Advantages of Being Bilingual. Available online:The Advantages of Being Bilingual
- Genesee, F. H. (2009). Early childhood bilingualism: Perils and possibilities. 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on Learning, 2 (Special Issue), Article 2, pp. 1-21.
- Canadian Council on Learning (2008). Parlez-vous fran?ais? The advantages of bilingualism in Canada. Available online: http://www.ccl-cca.ca/pdfs/LessonsInLearning/Oct-16-08-The-advantages-of-bilingualism.pdf
- Poulin-Dubois, D., Blaye, A., Coutya, J Bialystok, E. (2011). The effects of bilingualism on toddlers』 executive function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08 (3), 567-579
- 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Benefits of being bilingual. Available online:?andutí &>&>Benefits of Early Learning
- King, K. Fogle, L. (2006). Raising Bilingual Children: Common Parental Concerns and Current Research. 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Retrieved October 24, 2011 fromhttp://www.cal.org/resources/digest/digest_pdfs/RaiseBilingChildi.pdf
都在一個勁說雙語的優勢,為啥我在quora上看到的類似問題人家會告訴你,講雙語的人,雙語都不精,兩種語言都不能表達很細膩的感受。你要說一起瞎聊胡侃,切換自如,當我沒說。
個人覺得肯定有障礙。
最好很小的時候止教方言。如果是非官話方言,小孩是不懂普通話的。
到小學的時候再接觸普通話。
有得必有失。所謂切換自如的,那往往是止對一種精通,或者樣樣都不精。
她講話會比較晚(請做好心理準備),並且會有語言優勢。
很多混血孩子是爸爸英文,媽媽和爸爸說英文,和外婆說上海話,和朋友同事說普通話,和孩子說普通話。很多英文很棒的父母一方為了從小給孩子創造雙語環境,堅持和孩子說英文(真心佩服他們),另一個家長和孩子說中文。
可能誘發說話晚的原因:
1.多語種。孩子在同等時間內需要吸收更多的內容/在吸收同等內容量需要更多時間,導致說話較晚。孩子會說OK,會說好,但是可能後來才發現這兩個詞是一個意思,開始只是作為應答。
2.個體差。有的孩子開口早,說明白時間長;有的孩子開口就晚;還有的和一個撫養者說的更好,這個問題和個體差性格有關,相比語種區別也許個體差還更大。
一旦話說明白了,雙語多見3歲左右,就變成了「雙母語」「多母語」,優勢大大滴。一般來說長大再學新語言:法語西班牙語,也會更快。舉個例子,混血寶寶,父英母中外婆上海話,保姆阿姨還有點不太正宗的普通話,孩子和每個人正常對話,正常上中文幼兒園。雖然雙母語,孩子小時候很長一段時間依然可能某種語言說的比較好,應該和常用有關。
教語言的建議:
具體操作時候容易犯的錯誤:一定要有對話的下半句!教她示範她如何應答!
不管是說哪種語言,同一語境內要用同一種語言。尤其是適合孩子學習的語句。盡量讓每個人在孩子語境中說同一種語言,其他人配合這個人說(小孩子是通過其他人與A的溝通方式,習得自己與A的溝通方式的)。比如爸爸就說英文,每個人和爸爸說話都說英文,孩子自然和爸爸說英文。【不要爸爸和孩子說英文,和媽媽說中文,家裡的所有英文語境都沒有應答,孩子不知道該如何答話。】
其他方面如多重複,放慢語速,誇大嘴形等,和單語種一樣。
-------------------------------------------------------------------------------------------------------------------------------------------
有評論沒有理解示範及應答的本質,認為有悖論,提出「那麼爸爸媽媽對話時以哪種語言為準?」
(手機打說的不清楚,現在補充)
一般多語言環境裡面,每個參與者都是多語言高手的情況並不多,為了配合孩子學習,一般來說,大家盡量配合【只會/擅於】說某種語言的人來示範該種語言的應答方式。
如果爸爸媽媽都是雙語高手,實際生活中是很難控制的,正常人基本上都會在特定情景下,根據語境選擇【最恰當的語言】來溝通(想像一下某些特定語境中只有方言才能準確表達意思,普通話都無法恰當表達,如果溝通雙方都精通這種方言,會不自覺選擇用這個方言來交流)。
與計算機打交道,各種程式語言依然會有偏好,溝通,效率問題(具體例子可以去哪種語言更好類問題下看打架),與人打交道也是。
孩子學習語言,主要就是學習:在某一情境下,和某個固定的人,如何交流溝通。語言無法脫離語境,無法脫離具體說話的人,沒有什麼準則,即使有準則,也未必執行的好,只能說請儘力,盡量給孩子學習理解以方便。孩子的學習理解糾錯能力非常強大,足以令人欣慰。
不知道方言算么,家裡人說我3歲半才會說話
家裡是潮汕的 媽媽是新疆人,婆婆是客家人,因為在廣東小時候還看翡翠台,所以小時候可以在普通話,潮汕話,新疆話,客家話,粵語之間來回隨意切換。
以我經驗,我所在小店旁邊的小女孩,由出生開始就接觸粵語,潮汕話,普通話,看著她長大,現在一歲多了,語言上不僅能聽懂會說,而且很聰明伶俐,我更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語言環境。
首先感覺這個問題的回答都不怎麼客觀 (除第一個 安時),很多都是個人感覺的
另外 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個更加學術化的帖子 附上鏈接
如果幼兒被置於 20 種語言的環境,他仍然能分別學習 20 種母語嗎?
——————————————————————————————
可以大概概括一下
首先 樣樣都通,樣樣稀鬆。 這句老話是沒有問題的,要有心理準備
「如果要達到能和單母語者水平相同的程度的話,母語的暴露時間不能低於40%(數據來自The effect of bilingual exposure versus language impairment on nonword repetition and sentence imitation scores,容許範圍35%到40%,也可以參見作者Elin Thordardottir的其他研究),否則將會導致這種語言習得不完全、在聽說讀寫時出現語法錯誤詞不達意、即使是「母語」也有「外國口音」之類的「把母語當外語。」的情況。」
(此處引用答主@Chris Xia 高票回答)
就是說 如果暴露時間低於這個百分比,這門語言將不能被稱為母語,也會失去對這門語言天生的語感(包括對習慣用語,既定用語的感覺,語言對意象的直接感覺,還可能包括對語言學習未涵蓋部分猜測的能力(舉個例子可以說對為學習漢字 讀音、意義的猜測))
然後有人提到 龍應台的兒子華安 再後《親愛的安德烈》中,兒子的中文還是不過關,與母親還是使用英語交流的。
其次 多母語不會影響開口說話時間
——————————————————————————————
剩下可以用來扯一下
多語言的確在工作上會有優勢
再其次 認識一個學長,很小到了法國 然而現在感覺他的中文不過關……有些時候中文用詞特別奇怪……(但是法語很棒)還會有你說中文他不知道你在說啥,然後講法語突然意識到,原來就是那個……
(感覺學長應該不逛知乎吧,逛的話看到了別殺我)
說說大家都知道的實例,龍應台的前夫是德國人,她兒子從小和爸爸說德語,和媽媽說中文,而爸爸媽媽之間交流用英文。所以孩子的德語和中文是可以切換自如的,不過他小的時候英文不太好。
我爸爸和麻麻吵架從小都是用德語。我卻只會普通話怎麼辦?
從小就經歷這些比長大才經歷好得多
我個人的語言環境
普通話/粵語/廉州話/壯語
後學的英文/日文
普通話/粵語/廉州話語義,語法基本都一個樣,但是發音都有差別。
就這麼一點發音區別對我後來的外語學習、普通話的學習有很大幫助,水無定型嘛,發音比較靈活。還有一點好處就是念古詩的時候能解決一些押韻方面的疑惑。
壯語就完全不同了,主要是語序,和日語有點相似,而且不同的語言環境,大大弱化了我對語言的慣性思維,這為我日後的日文學習提供了極大便利,但也有一些後遺症,比如說漢語的時候經常會冒出一些主賓謂結構的思維。
然後是關於外語的學習
英語沒啥可說的,基礎一直牢,教學模式也很成熟,一直是碾壓同學的存在。
有的,也有可能和自身也有很大的關係。
說我家的情況。
我和我老婆都是朝鮮族,現在日本生活,我的兒子是在日本出生的。
我和我老婆一般在家都是用朝鮮語交流,中間摻加一些中文單詞,我老婆又喜歡看普通話的國內電視,以上是我家的背景。
兒子出生後一年間,老婆帶孩子,屋裡放的電視里都是普通話,我老婆又用朝鮮語和兒子玩。
一年後送到幼兒園後出現問題,日本的幼兒園老師叫我兒子,沒反應。
幼兒園裡老師用日語的名字叫我兒子,我老婆中文朝文的叫我兒子,我兒子反應不過來日語的叫名。和老師約談後統一用日語叫名字,然後慢慢反應過來了。
畢竟日語是後學的,我老婆和我習慣用朝鮮語交流,這些可苦了我兒子,因為剛開始學語言,兒子語言能力上明顯滯後於別的孩子。
現在開始上小學,語言上也慢慢習慣了,但還是很不溜,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
我和我老婆的母語是朝鮮語,後學中文也達到母語水平,再學日語,達到在日本生活的程度。
所以我覺得學語言,至少剛開始牙牙學語的狀態,多語言環境弊大於利。
在英國接觸了一堆馬來華人。大多數母語是普通話/粵語,在學校從小強制學馬來語,接受英語教育長大。結果發現普通話還是粵語水平都十分小學生,很多詞不會用聽不懂,漢語閱讀能力不行。馬來語大多十分差,和馬來人(人種上的馬來人)交流還是用英語。而本身英語相對於英國人美國人還是很有差距。
客家話 粵語 普通話 英語, 我小時就是這樣過來的,根本沒障礙,而且因為小時英語口語好導致後來沒學英語了還有語感在。我那一輩的學校同學都這樣過來的啊。
不會。我八個月開口講話,應該算很早了吧…我覺得開口早晚主要看天賦…
我家住浙江寧波,媽媽是寧波人,爸爸及爺爺奶奶是浙江紹興人,同時父母也講普通話。這兩種方言真的幾乎沒有相同之處,完全可以作為兩種語言看待。小時候就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帶我我八個月開口以後先講寧波話,據說有一天突然開竅開始講紹興話,然後是普通話。
PS:八個月講話我發誓是真的,真實性不用懷疑,非要佐證智商的話只能說我本科上的是北大…
我一個姐姐、在德國移民、嫁了俄羅斯人、生了兩個混血、大女兒現在3歲、剛開始說話、就跟爸爸說俄語和德語、跟媽媽說中文、去託兒所跟老師和小朋友們說德語。三種母語自由切換無壓力。
寫邀。我認識一個小孩,他爸爸是義大利人,媽媽是印度尼西亞人,生活在中國。所以他日常生活就是,媽媽和他說英文,爸爸和他說義大利語,在外面說中文,偶爾和他媽媽那邊的親戚說點印度尼西亞語。我覺得只要固定的人和他講固定的語言,就不會讓他產生太多困惑。況且相似的語系相互貫通,相互促進,如果是中西方差別很大,不會產生很大的混淆。
會晚一點才能說得清楚,這是正常的。我爺爺奶奶是潮汕人,所以在家總會跟我說潮汕話,我爸跟我媽就說粵語,我外婆是江門本地人,跟我說江門話,在幼兒園說普通話,所以小的時候我總是分不清楚四種話,後來到四歲左右就好多了,現在在開平讀書,也學會說開平話了,五種語言都能說得很好,而且還學會了東北話。
我覺得不會有障礙。並且同意上述的回答,這是一個很好的語言環境。以我自身為例,爺爺是講閩南語的,因為祖上四百年前是福建的遷到客家地區~~~^_^~~~奶奶是客家人,所以爸爸家這邊講閩南語跟客家話。外婆外公祖輩都是開平人,講開平話跟粵語。所以我從小就在粵語、閩南語、客家話、開平話中長大的。
在家跟爺爺奶奶爸爸叔叔講閩南語,同媽媽和弟弟講粵語。同大姑講閩南語,同姑丈講東莞客家話,同表姐講粵語。但同嬸嬸講粵語(二嬸是客家人,幺嬸是湘妹子),她們跟我講的客家話。同外婆講開平話,同小姨姨丈表哥表妹們講粵語。跟同學就看他們講什麼話我就講什麼,一般普通話多點。說的是不是有點亂中有序^O^
媽媽說在我10個月的時候就會開口了,「未學行先學講」o(*^▽^*)┛本人母上也厲害,四種語言自由切換~
在多語言環境中成長,對語言學習也是有幫助的,會比較敏感,學的更快些,所以題主不要擔心~
無意間看到這個問題,只是覺得前面幾個答案太不專業了……還是寫一個送給題主。這個問題屬於兒童語言習得的研究範疇,長期屬於最早的應用語言學領域(二戰的需求刺激美國展開的實用性研究:第二語言教學,第二語言就是母語之後習得的語言)的一個輔助研究材料。結構主義者里也有很多研究過兒童語言習得問題的。所以,被研究過的案例很多,理論結果也很多,得出過一些規律,又被不斷出現的個例打破,均未有特別明顯的答案。甚至還有一種研究兒童語言學習階段的理論,認為兒童時期的某個時期,兒童具有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例如人猿泰山的許多真實案例,到了最後,都無法再學會人類社會的語言了。關於兒童語言習得方面比較確定的一些研究結果,又因為不斷出現的個體個例而不確定化。
唯一一個至今人們傳播較多的例子,如果沒記錯的話,就是盧梭《愛彌兒》里記載過的自然主義教育案例,瑞士因為建國史與地理位置問題,本來就有很多說德語、法語、義大利語的人,再加上是三國交界,所以,據說他們以前,經過的旅客經常逗他們的小孩玩,長大後他們的小孩就會說這些語言。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兒童習得語言的階段有語音(嬰兒胡亂說話咿咿呀呀就是習慣音系的時期)、辭彙(漢語方面,則是兩個字構成的詞)、短句句子。語音時期,說明兒童在熟悉音系差別,何為音系差別,就是每種語言的音位系統的差別,人類語音器官可以發出的語音千千萬,每種語言只選了其中一些音構成他們的發音系統,有的相同相近,有的不同,這就構成了音位世界上各種語言都有自己的發音特色:漢語有聲調、日語的u不圓唇,r不是顫音也不是閃音,蒙俄滿語都有一個介於[i]與圓唇高、前母音之間的音而其周邊的漢語德語都不用這個音……兒童前期咿咿呀呀的時候,並非沒有意義,他是在熟悉一種音位系統,而且,小孩並不是傻子,就像chomsky說的,就像有裝入了既定程序的智能核心一樣,一個小孩子會自動區分不同方言的音位與不同語言的音位。缺點,僅僅在於其中一方的交流刺激不夠,導致了小孩子會形成優勢音系,然後把其他音系(方言、語言)的一些音拿來混淆或補充不會發的音,這就是所謂的個人性的混合語階段。如果小孩語言天賦高,可能他會自然區分建立各種音位體系,就是所謂的語言天才的第一階段:音系天才。
其次為語法階段,廣東話(粵方言)、普通話(近似為北京話官話方言)的確有音系差別,但是他們的語法差別不大啊?漢語方言的音系差別來多與漢語音韻的發展有關,音韻學史里多有記載,但是語法變化很小啊。這個對語法的習得是影響較小的,最多廣東話的音系會影響普通話發音,以後通過要考試的話,在相關等級證書的考試上會有影響。而英語與漢語(廣東話、普通話)的語法體系才有不同。但是現代英語退化太多,與中古英語等傳統印歐語的語法格局相差太大,反而與漢語有些相像,但是從小讓小孩接觸,他自然就會建立起格、數、性等語法範疇。在這裡也是一樣的,兒童也會建立區分不同的語法體系。另外,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是,到了語法階段,這個小孩或多或少就已經開始接觸家庭以外的社會關係了,當然,是學校一類育兒機構,他自然就會接觸到英語環境。
有一種優勢母語之後,兒童多會採取對比策略學習另一種語法,但是關於第一次就習得了兩種語言的人來說,研究的還是比較少吧。因為母語這個說法,在應用語言學方面主要是有實用意義的,習慣關注大多數案例,在社會理論方面傾向於區分族群。所以說,對於同時習得多種語言的人,就像早期的瑞士兒童,至今還是比較缺乏研究的。關鍵問題是,很難形成那種環境。所以,在某個語言社團里,一個有優勢的語言始終會成形,你需要計算一下各種語言與你孩子的接觸時間長度與頻率,就不難猜出你的孩子最終會有什麼口音。我以中國人結婚早讓老的幫帶這個習俗來推測,不加以人為影響的話,你的孩子要麼受到帶孩子次數較多的祖父方的影響有粵方言口音,要麼就是跟帶小孩次數較多的你還有令堂一樣以北京官話為母語。那麼這個孩子的母語,無疑就是粵方言或北京官話。然後他到了就學年齡,就會接受當地英語方言或學校英語標準語的影響。
這裡借鑒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如果你以後希望孩子經常跟廣東生意打交道,可以讓他的母語盡量向粵方言靠近;如果你想讓小孩回國發展,走學術道路或其他比較制度化的職業,你可以盡量讓你與令堂的北京官話作為你孩子的母語誕生環境;如果,你想讓他融入當地社會,顯而易見。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