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當初很多人不看好的阿里雲做起來了?
大摩:公共雲計算市場在中國起飛_科技_環球網
近日,摩根士丹利發布一份研究報告稱,公共雲計算市場在中國起飛,預計到2020年達到160億美元市場規模,阿里雲將憑藉市場領導地位持續保持領先優勢。分析師認為,雲計算是「規模決定一切」的行業,「正如亞馬遜AWS一樣,阿里雲已經進入這個良性循環,這將幫助它鞏固市場領導地位。」
大摩認為,中國公共雲計算市場有巨大潛力,隨著中國雲服務商不斷改進產品的性能,同時推進普惠性價格下調,中國市場的雲計算正在起飛。分析師預估,中國公共雲計算市場規模將從2016年的約20億美元,在2020年大幅提升到16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68%。
時間往回撥5年,那時候阿里巴巴內部大部分人都反對雲計算業務,只有王堅一個人堅持,騰訊和百度覺得雲計算根本不可能,現在阿里雲反而成了,究竟經歷了什麼?
老萬網員工,併購後轉任阿里雲運營,共5年工作時間,萬網2年銷售,阿里雲3年運營,讓我來告訴你們一些有關阿里雲的歷史吧。
1、錯誤觀點1:集團不在乎阿里雲,任他去搞。
答:07年老馬在年會上就說要搞雲,說明老馬都很重視雲計算,08年組建團隊,09年5.9億現金收購萬網89%的股份,12年額外股份現金回收,從10年年會以後,老馬嘴上說的最多的兩個詞,雲計算,大數據,阿里雲4年換了4任VP,王博士,姜鵬,劉什麼忘了,到現在的胡曉明,為了讓合適的人領導合適的團隊,怎麼可能集團不在乎阿里雲,不說後期,就算再有錢,投資10個億讓一個子公司隨便玩的公司也不多吧。
2、錯誤觀點2:阿里雲上來就要做最大的公有雲平台
答:王博士最早做雲計算,是為了服務於阿里內部淘寶天貓的平台,寫出了飛天平台,內部叫nt2,但是淘寶當時有自己的雲平台,內部稱nt1,淘寶看不上王博士寫的nt2,所以沒用,導致很多資源閑置,才拿出來對外銷售。
3、錯誤觀點3:雲os是阿里雲的
答:雲os最早孵化是歸王博士管,王博士當時是阿里雲的老大,很多人誤以為雲os是阿里雲的產品,其實雲os是單獨的業務部門。
4、問:阿里雲的人過的怎麼樣
答:剛開始很苦逼,在阿里內部,不賺錢的子公司,除了老馬一再強調的來往(現在已經沒有了,併入釘釘團隊),都被三淘系瞧不起(淘寶,天貓,e淘),阿里雲可以理解為是卧薪嘗膽,雖然我離職了,當時大家拼搏的樣子還歷歷在目,王博士5次年會哭了3次,也能充分說明大家的不容易
答:戰略一梯隊的第二名,第一名你們猜,不告訴你們,不是淘寶天貓。
作為曾經的阿里員工也評論下:
1.阿里雲的定位必須首先服務於集團內部的子公司:淘寶、萬網、阿里巴巴(內部簡稱B2B),至少是這三家公司,只要滿足了,就已經是非常大的成功,你要知道這家公司可帶來的收益有多大,間接服務的客戶有多少?
2.國內說做雲都是炒作概念,說句難聽的:98%是騙子或稱幌子;
3.阿里雲必須專註於技術攻關,其內部業務需求是非常複雜,數據存取量是非常大且高要求的;
4.阿里雲是新組建的公司,多是從外招聘過來技術研發強人,必須需要一段時間數據阿里內部的業務,以及磨合團隊,至少需要3年的時間,從2009年下班算起,2年不到,明年應該是他們出成績的時候;
對於阿里是否能堅持,有很多因素決定的,比如研發成果帶來的經濟效益,這個阿里高層肯定非常清楚的,應該不會動搖他們的決心。關鍵是團隊穩定性關係產品研發的連續性和可持續性,這條研發之路會有很多困難,但是相信他們能克服,還是相當於期待他們能成功!
文章:阿里雲飛天系統的技術架構,地址:http://www.mysqlops.com/2011/11/02/aliyun.html,文章結尾有以個人對阿里系的了解,而對阿里雲的闡述.
謝邀
正好今天看到個新聞:高盛:亞馬遜AWS真正對手是阿里雲
_業界 3C
_光明網
8月24日,Business Insider援引高盛周二發布的研報指出,AWS真正的競爭對手並不在美國,而是來自中國的阿里巴巴。
高盛指出,阿里巴巴的雲計算服務,即阿里雲,到2019年營收將達到50億美元,屆時估值將達到420億美元,而AWS屆時的估值將為1780億美元。
相比之下,阿里雲的規模依然很小。不過,這已經足以讓阿里雲在雲計算基礎設施領域(IaaS市場)成為排名第二的公司。研報表示:「以這樣的價值來看,AWS和阿里雲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兩家基礎設施技術公司。」
高盛估算,過去12個月,阿里雲的IaaS和PaaS收入約6億美元,與谷歌雲計算業務同期的業績估計相仿。
但令人生畏的是阿里雲的增速,高盛給出的估算中,以2016年IaaS和PaaS收入估算,收入增速最快的是阿里雲。阿里雲以大約140%的增速,超越亞馬遜AWS、微軟Azure、Google雲等。
高盛並非唯一注意到阿里雲巨大潛力的華爾街投行。Baird Equity Research在近期的研報中指出,阿里雲仍然被許多投資者「低估」,「受益於區域市場的深耕、運營阿里巴巴核心市場平台的經驗,以及淘寶和天貓帶來的在中小企業市場的優勢,阿里巴巴是中國雲計算市場的領導者。」
在上一季度的財報中,阿里雲保持強勁勢頭,營收達12.43億元,同比增長156%,再次成為全球雲計算增長標杆。這也是阿里雲領跑全球雲計算增速的第五個季度,凸顯進入爆發周期後的強勁活力。
去年第二季度開始,阿里雲一直保持三位數增長,2016財年年度增幅更是達到138%,接棒成為阿里巴巴的新增長極。本季度財報也披露,阿里雲的雲計算付費用戶數量同比去年大幅提升,增長至57.7萬。
摩根士丹利此前的研報認為,阿里巴巴的雲計算業務阿里雲正在迅速崛起,其單獨估值已經高達 390 億美元。
該行預估,阿里雲未來 5年 內營收將突破 185 億美元,到 2020 財年,阿里雲將成為阿里巴巴集團的最重要的營收支柱之一,成為繼電商、支付之後的第三個增長極。
----------------------
以上是新聞,題主說的不看好到底是哪個人群呢?
前段時間淘寶十周年慶,有關阿里雲的消息道聽途說了一些。以下都是胡說。
1.阿里雲一開始的時候,09年,10年,無論內部還是外部的人都不看好。阿里雲在阿里內部名聲並不好。不過很多人去了阿里雲之後發現其實阿里雲也沒有很多人說的那麼差。集團內部也不重視。高層對阿里雲的的態度差不多就是放任你去搞,不抱多大的期望。雲os手機,和阿里雲計算關係不大,是獨立的,現已分拆出去。
2.人說,不蒸饅頭爭口氣,這3、4年阿里雲是憋著一口氣在默默地發展。挺感慨的,阿里雲居然活了下來。真的要用「活」這個字,一個一開始就不被人看好的燒錢部門壓力有多大,做不好就解散。不知不覺的,曾經最大的競爭對手盛大雲漸漸不行了,集團內部對阿里雲也漸漸重視起來。現在cntv在阿里雲上,中國藥品數據在阿里雲上,以前聯想都是買獨立伺服器,現在首選就是阿里云云伺服器,阿里內部的服務,也會逐漸轉移到雲上來。
3.國內的環境很差。備案是天朝特色,有些地方(上海),三個小時就可以備案通過,有些地方,30天也不行。阿里雲幾乎跑遍了全國的管局,一個個的溝通。管局的公務員是天朝里最沒效率的公務員之一。如果備案快的話,那些公務員每天還有什麼活可干?還有是硬體設施的問題,電信網通不通什麼的。
4.對手。阿里雲不認為百度雲是對手,原因是百度並沒有把雲計算放到核心的戰略規劃裡面去,不夠重視。擔心騰訊雲的開放平台,騰訊有實力,也有需要做雲計算。阿里雲認為最大的敵人其實是全國所有的傳統IDC服務商。全國90%的IDC都是很低效的,中國雲計算市場還很小,阿里雲希望將來把它做大,業內有競爭對手(騰訊雲,ucloud,華為)只會共同把市場做的更大,更好。
5.爭議。阿里雲幾乎將阿里的所有不好的產品都包括進來的了。前段時間中國雅虎郵箱要關閉,阿里雲郵箱體驗做的不夠好,被很多人批評。雲os手機,之前的阿里雲手機系統,也鬧出了一陣笑話。阿里雲搜索什麼的,就不說了。
6.問題。首先是穩定性。前段時間大掌門事件,暴露出來阿里雲的伺服器並不夠穩定。博客園也出現因為資源搶佔等原因的頻繁502問題。想必阿里雲內部絕對也很重視,今年的任務裡面應該就有提高穩定性,把各項服務的質量提高到極致,而不是都是60分及格的水平。其次是如何整合萬網資源,實現1+1&>2,這個看管理層。最後就是創新。阿里雲如何能再雲計算中製造好的創新產品,參考渲染雲。
最後在說一句,以上全是道聽途說,看看就好,不要當真。1,阿里雲本來的目的是為整個阿里集團提供底層技術研發,支持淘寶,B2B等公司,但是,目前的現狀是淘寶,B2 B都有一套自己的團隊在做,阿里雲基本上是重新開始做產品,因此,基本上沒有什麼先天優勢,需要自己打拚;
2,阿里雲所要的雲計算,是一個長期的方向,短期難有迅猛發展的可能性,加上阿里雲每年巨大的研究經費,集團的老大們願意堅持多久也是一個問題;
3,阿里雲團隊太偏重研發,產品和運營相對比較弱,這一點區別於集團的其它子公司,如果得不到其它子公司的支持,基本上也喪失了阿里集團本身的優勢;
各位知友,對於阿里雲的各種反饋歡迎提交到知乎問答:
來,一起說說阿里雲產品有哪些讓你不爽的地方? 點擊跳轉提問:知乎 - 知乎
2017年3月28日,阿里雲聆聽平台重磅上線,這是什麼平台?
簡單說就是給阿里雲客戶,或者即將成為阿里雲的客戶,或者對雲計算產品關注的朋友,提供一個對我們產品吐槽的平台。阿里六脈神劍之一的:客戶第一 被人津津樂道,阿里雲這一次就是要把這種精神落實到產品層面。
在此,面向所有知友發出邀請,在您使用、試用,或者您不是阿里雲產品用戶,但是對於阿里雲全線產品(包含服務、文檔、社區)發現任何:bug(缺陷)、產品建議,以及產品需求都可以通過這個問答,在答案中來提交。
也可以通過的登錄阿里雲「聆聽」平台:http://click.aliyun.com/m/20168/ 進行提交。我們將會定期在知乎這個問題下整理和反饋給各位知友
更多吐槽有獎福利:
4月27日-5月15日:報名用戶體驗就有機會免費體驗30+雲產品,6個月免費,200個名額限量放送。
若建議被採納,將有機會上阿里雲榮譽榜單,還將授予三種不同等級獎勵:不等金額的代金券+不等金額的實物性獎勵,包裝上案例在媒體推廣亮像,榮升為阿里雲MVP,長期享受阿里雲更高更優權益。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最好實際花錢買一台阿里雲的伺服器,很便宜也很實用。如果都沒有做過的話,就這樣開始肆意揣測、人云亦云,容易更加破壞這裡的氛圍。
阿里雲還是挺不錯的。
阿里雲平台上目前手中390+台主機,100+RDS實例,40多OSS,200+key,DNS幾乎無限流量的免停賬戶,自從業政府私有雲至今2年,遭遇阿里雲服務災難性事故0起,但是因為升級後的瑕疵導致計劃延後的有100+起,這可能主要和公司氛圍有關。阿里雲的工程師都很年輕,事業部也很年輕,有時難免沉不住氣。核心業務中RDS穩定性很好,但因為新技術支持加版本更迭,一年換了3個版本,相比百度騰訊的RDS感覺不那麼穩固。
公司的技術實力多少還是有,而且人品還是很不錯的,銷售和技術都很賣命,有工單都全力解決。
前不久新版本更新,導致原有的PHP SDK也有點毛病,EIP,Private IP不匹配,類中定義的是string,但接收定義的是string[],錯誤重定向50多處才能找到。這類問題還有很多。Python的SDK也是,3萬多行的源代碼居然一個注釋都沒有……快照2.0上線一周讓我們損失了5天的備份時間點……這些都是問題……
但是不管怎樣,我在github提了issue就改了,工單中提了意見後第三天手冊就出來了,效率還是蠻高的。
個人覺得選擇一個品牌需要一種有如創業的信念,不是過度的挑肥揀瘦,而是這個企業是否願意在你的幫助和支持之下做的更好,以輔助你把自己的業務做起來。
相較之下,非平民用的產品更難於處理和交涉,海淀區政府一個小科員都可以耀武揚威的指手劃腳,出了問題直接推到我們和阿里雲上的事情太多了,論吹毛求疵的功夫,能有哪個P民比得過為了政績擠破腦袋又什麼都不懂裝懂的科員?……
所以,就相對穩定的公有雲和個人用戶產品而言,哪有那麼多的問題,選了別家不是一樣有不滿意的地方?
產品本來就是要拿來競爭的,阿里雲和百度騰訊青雲比和拿他與AWS比沒什麼區別,看到大家點出了那麼多瑕疵,可到頭來一總結,不還只是個錢的問題? 試問公有雲的你帶寬買高了,配置買嗨了,流量買足了,還能有多少個別問題讓你遇到?
歸根結底還是信念,尤其是當你不可選擇的要處理諸如VPN與內網衝突,聯通不合作,處長說界面不美觀,政府不撥款,強行要求現場整改,不給錢就裝修,政府關係後台的裝修公司把100條線路擋在伺服器機架口導致伺服器不能抽離,P都不懂的科員強行參觀阿里雲機房,科長要私接物理設備簡訊貓,政務網與互聯網衝突,剛搭的Oracle機房結果驗收說要去IOE……要處理的問題太多了,在一起解決問題才能真的懂得他們公司的實力和年輕的衝勁。
我相信阿里雲能做好,我覺得如今雖然剛起步,但在這個阿里騰訊百度青雲新浪華為等百家爭鳴的時代,阿里雲平台前景值得相信。
主要原因是國內的雲計算環境還不成熟,所以大部分人還看不到雲計算的價值。
其實,在美國,各類IASS,PASS,SAAS服務已成為美國各大企業在選擇IT解決方案時必須考慮的方案了。
雲計算是趨勢,這一點不會改變。不論阿里雲的技術和服務怎樣,但在國內雲計算產業的推動方面,阿里雲功不可沒!
去年受到一個很久沒聯繫的獵頭的邀請,是阿里雲的一個技術向產品崗(抱歉不能說太細),然後跟對方一個非HR接觸了一下,當時主要是聊了以前的工作和未來需要負責的具體內容,當然也包括了一些薪資福利啥的,當時說是能給到P8和一些股票,最近兩年阿里給出很多水P,對自己的定位在P8+到P9,但坦白講算了一下稅後年總入至少小百萬的時候還是有點心動的,然後去各種了解阿里雲裡面的情況(都在杭州,本身在圈子裡,阿里裡面熟人較多),得到的是各種不算負面但肯定不正面的結果,經過各種內心掙扎,也包括現在老闆開宗明義的挽留,過了段時間就婉拒了。
結果,當我前段時間了解到去年阿里雲整體考核水平、獎金水平、紅包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情況的時候(不便明說),我悔得腸子都黑了。
順便說一下,最近讓當初讓我糾結的那些阿里人一個個請我吃飯,彌補對我的傷害,特別是其中一個當時跟我說阿里雲不行今年上半年卻主動內部轉崗到阿里雲的。
從一個曾經競爭對手的角度說一句吧,真就一句,有點酸葡萄哈,人之常情嘛
我從某雲離職的時候,曾經寫過這麼一段話:國內的公有雲服務各有各的問題,有錢的沒找對路,找對路的缺老大支持,鼎力發展的沒技術,有技術的小公司又沒錢沒規模…… 大多數都表現出一副將被後浪拍在沙灘上的面相。(抱歉這裡可能有所得罪,不過我說得是大部分,看這篇文章的從業者不算,您是特殊的) - See more at: http://wangxu.me/life/2013/04/28/%E4%B8%A4%E5%B9%B4%E4%B9%8B%E5%90%8E%EF%BC%8C%E5%86%8D%E6%AC%A1%E5%91%8A%E5%88%AB/
歡迎對號入座
----原答案2013年9月,2015年4月30日修訂,更新鏈接
學生包一個月10元,良心價啊
因為阿里雲做的是超前於時代5-10年的事情,大多數人還不能理解。
有好的產品不一定就會有好的市場,因為市場是持續發展的,一個產品也有其自有的生命周期。期間更多的涉及到產品的跟進、迭代、運營、技術、服務、客服等等,不是光靠技術就能打天下的。而阿里雲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管理和運營。國內互聯網技術公司的幾乎每個CEO都希望自己成為中國的喬布斯,但除了學到喬布斯的獨斷外,什麼都學不像。
我覺得阿里雲會成功,當年國內2大雲 一曰 盛大 一曰 阿里雲。當日2者可以說半斤八兩,雖然我是盛大雲的成員,客觀的說盛大雲略勝,主帥何剛把aws那套複製到了中國,彈性塊 彈性主機 雲存儲 這幾方面我們都是優勢,體量上阿里雲有優勢,而且那時候他們還在全力做飛天吧,在真正的雲這方面還是盛大強。
隨著橋哥以雷霆之勢換將,後面的幾位ceo是碌碌無為之人,盛大雲的人才皆流失,日漸消沉。轉眼已經5年,這5年內 盛大雲早已煙消雲散,而阿里雲在這5年里可以說在市場上已經做到一家獨大,eat your dogfood 方面,支付寶自稱運行在阿里雲上,這是一個最好的廣告標籤。5年,投入,忍耐,等待,外星人在這點上完勝了只鍾愛快速回報的投資王者。這塊藍海只有一個贏家,他就是阿里雲。靠的堅韌和努力,而不是技術。
我覺得已經不能有人阻擋阿里雲了,騰訊雲或許在技術上可以,但是商業擴展方面那簡直就是小孩子過家家,隨著在政府部門項目的成功,阿里雲會走上和支付寶一樣的 弱小,成大,強大,體系,官方支持,成為標誌的王者之路。當它拿下政府的大多數項目以後,它將不會被擊敗。
後十年,阿里雲會獨佔風騷!2010年,我開始做盛大雲,是中國雲計算最早的拓荒者。面臨著重重困難,一言難盡。
阿里雲能活下來,阿里巴巴還是給了很多扶持和資源的。堅持,委實不易
我從一個消費者的角度來說說:
阿里雲的管理中心界面,委實太複雜了,看不懂,用不起。
後來買了騰訊雲。
騰訊雲的工單都回復非常快哦。
利益相關:現在連域名都要逐步轉到騰訊雲了。
面對一個天天把 DT 掛在嘴邊的老闆,總是很難相信放在阿里雲上的數據不被阿里拿來賺錢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我認為阿里雲遲早會成長到螞蟻金服的量級,立貼為證。
也許你還不知道,亞馬遜的雲服務利潤貢獻了全公司利潤的70%,這是什麼概念?阿里雲的在國內的先發優勢非常明顯,可想像空間巨大。
國內沒幾個雲是真雲,但是阿里說實話還是真雲的,還有萬網和linkcloud的都可以放心,絕對的真雲
推薦閱讀: